在线客服

建筑智能化施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智能化施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智能化施工

篇1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建筑中智能化系统工程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还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就开发商而言,有些人对智能建筑的了解较少,更不用说是掌握智能建筑技术了,对智能建筑技术的重视及资金投入远远不够,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去重视,无法全面掌握智能建筑的规范与标准,这无疑为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其次,开发商对市场需求未作全面的调查,对智能建筑这一项目的定位不到位,把智能化作为销售卖点,大力宣传,却不去做些更为实际点的工作,使得居民无法真正了解智能建筑,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感到不满,开发商的这种投机行为无疑会将建筑智能化引入歧途,进而抑制智能建筑的市场需求。

(2)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智能建筑的建设期间,不重视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意识滞后,实际上,由于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较高,相应地,也应该采取知识型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在管理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购房者一方面无法接受这种高投入的知识型管理方式,认为收费过于昂贵,但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物业公司而言,要聘用智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无疑要付出更高的薪水,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显然,大多数的物业公司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招聘一些非专业人士且对薪水的要求较低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智能建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地解决,致使系统无法正常稳定运行,不利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和推广。

(3)由于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进而不能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无法准确判断图纸的设计标准及设计质量,对承包商在设计与施工中的投机行为也识别不出。在工程质量方面,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特别对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和真伪没有科学的检验方法,其次,在安装、检测以及验收等过程之中也缺少一套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当下,注重广告的虚假宣传,而实际上,科技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我们无法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无法同时满足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功能与系统的集成。

(4)在智能建筑专业施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①一些施工单位虽有一定的施工管理人员,但缺少的是智能建筑系统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就缺乏有效的实施能力。②智能建筑系统的系统集成问题,虽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系统调试,但他们对工程管理的了解较少,在智能建筑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难题。③我国在建筑智能化的专业施工队伍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资质的审批与审查仍然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致使建筑智能化的专业施工队伍出现混乱的局面。

2.加强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⑴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和素质。

与一般的建筑项目之中的工作人员相比,智能建筑的施工办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办理能力,还要全面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实际操纵,全面了解施工文件与施工图纸,以保证施工办理的有效进行,并能够熟练运用综合布线等具体的施工工艺,从而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科学的指导与控制。打造一个强大的施工队伍,明确职责与分工,对智能建筑施工期间的所以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调试人员的进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避免造成劳动力浪费与人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于施工组织管理,一定要和施工进度管理相结合,分阶段地组织施工队伍,以保质施工任务能够按质按量地完成。

(2)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工作的设计,此外,还有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筹划及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也是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应该从可行性、实用性、标准性、可靠性、稳定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评审。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施工布线一定要满足标准的通用器材,还包括设备、器材、仪表以及传输介质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器材与设备的兼容性,从而保证这些器材和设备的效果能达到最佳化。

(3)加强施工界面管理。

施工界面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第施工以及装修工程的施工等施工内容进行界面划分。但是,它本身与机电等系统的接口界面较多,如高压配电柜接口界面、空调设备接口界面、污水处理系统接口界面、电梯运行监控系统接口界面等,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矛盾,为此,应该对施工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适当地调节,可以通过工程调度会的来对其进行管理。

(4)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施工期间的施工人员组织、设备供应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表来对其进行检查与管理。建筑智能化施工进度表的制定,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包括施工安装图的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等。

3.结束语。

尽管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其施工管理在实践和发展中定会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王维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若干典型问题的解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1):76-78.

篇2

一、概述

建筑智能化设计总体上要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包含出入口的控制,视频安防监控,闯入报警系统),建筑物内能源的节约;建筑物智能化工程施工上需要注意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问题,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与各个施工面的沟通、协调、配合等。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中的各系统

(一)、闯入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

对于每栋建筑物来说,其安全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智能化设计中应分别在建筑、内部的各重要区域、主要出入通道、主干道等处安装报警探头、摄像机,并在管理中心设置报警主机、图像存储设备、图像显示设备等。一方面,通过在各区域安装的报警探头对建筑物内非法闯入行为进行报警监控,通过安装在重要区域,出入通道、主干道等处的摄像机进行实时图像监控,而安防系统中又常常将闯入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来达到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建筑物安全进行监控,进一步加强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管理;另一方面,使用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改变原有的通过大量安保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巡查来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模式。管理中心的安保人员通过安防平台的显示部分实时观察可视区域的情况,如有意外及时通知巡查人员紧急赶往出事地点处理问题,同时安防监控系统的存储主机还可以将视频图像存储下来,以备事后调查取证。

近年来,安防监控系统在建筑物安全性上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系统安防监控,建筑物安防监控,道路安防监控等等越来越广泛,很多公共区域的安防监控系统中所存储下来的视频图像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图像成了犯罪分子无法抵赖的铁证,因此目前建筑物智能化建设中,安全防范系统成了首要考虑的部分,也是智能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安防监控系统设计时我们必须考虑的是:

一、注意重点区域设置的监控点位,要求无盲区,能够进行实时的、全方位的监控、录像,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查看存储的图像来作为证据。

二、在非重点区域、公共区域要设置相应的监控点位,要求在发生事件时能够通过所存储的图像追踪、查找到闯入人员的行进轨迹。

三、监控设备的选取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在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为建设方节约成本投入,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质、高价格,以免造成浪费。

(二)、出入口控制

出入口控制系统也是增强建筑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实时图像对各个可监控区域进行监视,发生事件时得到及时处理;闯入报警系统则是对于非法闯入事件进行及时的报警通知管理中心的安保人员,安保人员可以一面查看现场情况,一面通知其他安保人员及时赶往出事地点;而出入口控制系统则可以阻止或者延长非法闯入者进入其中的时间,以达到安保人员及时赶到或阻止闯入者逃离的目的。

出入口控制主要包含车辆进出控制以及建筑物门禁管理系统。

首先,很多没有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建筑,其车辆管理非常困难、混乱,经常发生车辆丢失、抢占固定车位、随意停车等等现象。如果在建筑外墙进出处(主要出入口)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来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对于有固定车位的车辆可以持卡进出,而对于临时车辆则只有在内部具有空余车位时才允许进入,以避免临时车辆进入后占用固定用户车位或者没有车位时在内部随意停车现象的发生,并且可以防止或减少车辆被盗的情况发生。智能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来对车辆进行管理,既节约了人力资源,也避免了很多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人情现象发生。

其次,对于每栋建筑来说,其各个区域、通道、房间的进出权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对建筑进行门禁管理,通过系统管理软件对进出各个区域、通道、房间的人员进行授权,只有合法人员才能进出,非法人员则严禁进出其无权限进出的区域。并且通过管理软件还可以查看某一具体时间某一位置的人员进出情况。对于整栋建筑的管理、控制更加系统、详细、简单易操作。尤其是门禁管理系统与监控系统配合使用,更增加了建筑的安全性。

(三)、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化大厦内综合布线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建筑物内布线系统混乱,不仅不易于维护、检修与扩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布线系统越来越庞大,线缆越来越混乱,经常出现空中飞线缆、线缆纠结在一起形成线球的情况,以至于进一步增大维护、检修与扩展的难度。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则要求结构化、模块化,其优点是使得布线系统易于维护、检修与扩展。

综合布线系统包含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部分。设计时需要作出充分的预留空间,以便于日后系统扩展;施工时各个子系统间应在线缆头尾分别设置标识,方便日后维护人员辨识每条线缆的来源与去向,减少检测、查找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节约检修、维护以及扩展成本。

(四)、灯光控制系统、建筑物节能

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非常大,人为管理时,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人为管理时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而通过在建筑内安装各种感应器、探测器、灯光调节、控制设备等来进行灯光控制、楼宇自动化控制,既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又可以减少管理人员,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五)系统集成

建筑物内的管理系统各自独立管理,分散在不同位置,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这就需要将各个不同的管理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上,不仅仅可以在统一管理平台上对于各个系统进行整体管理,而且可以进行各系统间的联动设置,从而使得由于某一种原因导致的报警信号能够联动到整个智能化建筑,例如:消防报警联动紧急广播,提醒、通知建筑内人员;闯入报警联动视频监控系统等等。

三、施工

智能化设计完成进行施工时,重难点在于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线安装、系统调试以及与各个部门或单位的配合、协调。施工人员要勤于与不同单位进行协调、沟通,积极努力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决不能拖延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等。

篇3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建筑结构、用途和用户需求的研究智能化系统方案的设计与评审工程招标文件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商的确定工程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智能化系统验收开通智能化系统投入运行。

4、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要求

(1)工程实施前应进行施工工序交接,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采暖、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2)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应包括前期工程项目的交接和工程施工条件准备,进场设备和材料的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程安装质量检查,系统自检和试运行等。

(3)在设备、材料的选购中要确定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和被监控的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界面划分;明确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和国家标准,各子系统的设备接口必须相匹配。

(4)智能化工程的各个子系统应具有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规范化,使用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到互相关联的系统中。

(5)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由消防局统一验收,安全防范系统由公安部门统一验收,自成一个系统。因此,独立建设的系统可以通过接口、协议相互开放,交换数据。

5、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智能化工程施工主要内容有深化设计、工程实施、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5.1 一般施工技术要求

(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的要求,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进场验收。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检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

(2)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并合格后进行,各种探测器、传感器的安装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3)施工单位在安装完成后,应依据合同文件和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对系统进行自检。

(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的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和复核。

5.2 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施工要点

(1)机房应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地板高度能满足地下管线的敷设;机房高度有足够的配线空间,满足配线架装设。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于国家规范标准。

(2)供电应为两路电源,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3)弱电系统的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结。弱电竖井应设有单独接地干线,弱电设备的接地应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5.3 设备、元件安装要点

(1)现场控制器的位置应安装在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

(2)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位置,并便于调试和维护。管道上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必须在被测量管道的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

(3)各类探测器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及保护警戒范围的要求进行安装。

(4)设备安装应整齐牢靠,便于维护和管理。

5.4 线缆、光缆施工技术要点

(1)线缆和光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合同文件和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所选用的线缆、连接硬件、跳接线等类别必须一致。

(2)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到施工现场时,要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3)综合布线的对绞线缆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要小于规范规定的长度。

5.5 系统检测要求

(1)系统检测应待系统已安装完成,进行了初步调试,并有相应的技术文件和检测方案后实施。产品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国家标准进行;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约定或设计要求进行。

(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系统具备联动关系时,其检测应依据合同文件和设计文件,以及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制定系统检测方案。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后,系统承包商要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系统功能进行现场测试。

(4)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对绞线缆布线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5)通信系统的测试包括初验测试和试运行验收测试。

(6)安全防范系统的检测应包括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有无防范盲区,安全防范设备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系统集成检测应检查系统的接口、通信协议和传输的信息等是否达到系统集成要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测应包括连通性检测、路由检测、容错功能检测、网络管理功能检测。

5.6 智能化系统竣工要点

篇4

一、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实施中,为了对工程环节进行正确评估和控制,在总体系统设计以及功能需求分析中,必须根据项目功能定位以及工程设计标准,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让总体设计不断反映工程特色和建设亮点。其次,弱电承包单位作为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根据工程弱电特点以及国内建筑弱电工程分析成果,根据主承包商、业主部门对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程控制欲管理控制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机构作为工程承包商。从建筑弱电工程建设意义来看,集成商是工程管理、技术水平、组织能力的有效结合。

另外,弱电工程管理与维护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业绩以及投资回报的的重要支撑,工程运行开通是整项工程建设的标志,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业绩、投资回报则是整项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保障弱电工程实施效益,必须在工程评估、验收后,保持对项目管理、系统维护重视力度。

二、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验收以及质量控制

(一)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验收

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地方标准已经出台,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国家标准。在智能化建筑接地系统和电气敷设中,必须根据支架安装、电线、线槽、电缆、电线、光纤等电源敷设设备安装以及验收标准、接地系统施工工艺进行;尤其是在分管敷设、电缆芬槽控制、电源线信号安装中,除特殊要求外,接地系统都可以同用一个接地体,屏蔽电缆必须有一点屏蔽层接地,但是强电干线和弱电干线必须分开。

在智能化BAS监控系统中,主要规定了网关、主机、DDC、通讯设备、控制屏等系统设备和压力、温度、流量、湿度、传感器、现场设备、水流开关等系统输入设备,以及风门、阀门、执行机构、执行器等输出设备的施工规范、安装方式以及验收标准等。同时它还确定了该系统中新风机、DDC、送排风、冷热设备、末端设备、单休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等单体调试程序、测试方法以及要求等,通过BAS系统具体要求,对其进行验收调试。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通过掌握防盗、报警、监控、出入口、巡更管理、访客、车库、通信、报警系统组成,规范各种监视器、解码器、摄像机、探测器、读卡机、机架、感应线圈、控制台施工规范、安装标准以及验收成果等,同时对各个子系统、调试、验收的顺序、基本规范进行确定。

在智能化通讯自动化中,通过规定该系统验收、安装调试流程,对系统安装、设备调试、测试初验、交验、移交、割接、测试验收进行规定,其他系统根据验收成果,进行第二部分测试以及最终验收。在这过程中,初验和系统测试包括线路光缆、传输设备、交换机、远程模块、接入网系统、节点机、数据网、电视系统、直流电源以及结构化测试和项目初验标准。智能化办公系统根据办公模型,从而规定了相关网络测试要求。

(二)智能化建筑弱电质量控制

弱电工程作为全方位的管理进程,在设计阶段,必须根据子系统、技术、功能以及功能选型中,满足业主方、合同以及建筑工程功能要求;通过仔细分析工程界面要求,保障各个子系统、专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满足信号匹配、功能要求以及设备配置;通过检查受控对象管线设计,让信号接口始终满足功能设计;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整体、全面的审核,从根本上保障监控点、清单与施工图之间的一致性。

在施工工程控制中,为了保障工程实施效益,必须根据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分阶段验收控制;根据施工图样对框图体系,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控制。在做好线槽、电管、隐蔽工程、电缆敷设验收以及施工记录中,根据施工要求,保障工程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表格;根据产品技术以及设计要求,在单休设备测试的过程中,做好记录调试。在系统调试中,主要包括各种文档的检查,在仔细分析规范、设计、合同要求的同时,保障组织实施以及大纲调试工作。

三、 智能化弱电项目技术管理要点

(一)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调试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二)安装工艺管理

弱电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工艺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抓住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并由设计单位出具有效力的设计变更文件,为最后系统整体调试、开通和日后维护建立技术管理数据和档案。

(三)技术管控文件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管控文件是工程实施各阶段的依据,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上述技术文件,需要及时的对工程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达到任何一个技术环节都具备可追溯性,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建筑电气工程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中应当注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的合理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的合理分析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倩,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探析[J].科协论坛,2012,1(2):35-37.

篇5

1.智能建筑的特点

1.1较大的设备投入

在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入数量以及规模是相当大的。据实际的施工统计,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资占到整个工程投资的20%-30%之间,成为了仅次于建筑工程材料费用投入的又一大规模的投入[3]。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工程的总投入也不过如此,可见智能建筑的设备投入比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1.2智能化功能的强大

智能建筑作为一种科技化的产物,它所体现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还体现出了控制技术。在强大的智能控制技术之下,建筑不仅具有了建筑美感,还体现出一种现代科技带来的与人的交流。强大的智能化功能是智能建筑的显著特色。其智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方面。全面、强大的建筑智能化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创举。

1.3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

在上述两点中说明了智能建筑的独特性,由上述两点自然的引发了智能建筑的第三个特性,即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不论是智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还是智能系统的建立与设置,这些都是具有技术性、繁琐性、规范性等诸多特性的施工工作。这些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土建施工,还有电气施工、安装、联网与调试等细节化的施工。面对这些工作,施工管理显得格外的重要。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第一,技术人员的素质不过关。产生这一点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智能化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培训机构。甚至在几所重点高校中,智能化建筑施工培训仅仅作为选修课进行。造成了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的缺陷[4]。

第二,对市场的定位没有大量的信息可供参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受益,也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出现受阻。从众多的信息中去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智能建筑的市场定位就受到面临了这样的困境。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相关项目进行投资往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的,但是,许多信息会干扰决策者的判断,这对智能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未能深入认识智能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开发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对智能化的深入认识才能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对于智能化的认识仍然不够。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建筑开发商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任用上所体现的不积极的特点。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第四,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管理工作实际上与建筑施工工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智能建筑施工中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具体体现在对管理人员的分配上,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上。这是目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

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相关对策

第一,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投入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管理需要合理的安排管理人员以及对应的管理工作。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强化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精良的队伍以及可靠的体系支持。从而促进智能建筑施工管理。

第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各个关卡。施工方案的建立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来进行。对材料的选购、设备的管理、施工工艺的选择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及最佳的选择。在施工方案设计成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审以及可行性分析。对施工方案中各个材料标准以及技术标准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

第三,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培训以及例会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以及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经验的交流。从而促进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相关素质的提高,技术人员经验的交流,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智能化功能的强大以及设备投资比例较大,安装任务繁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信息量不足、市场不明确、对智能化的知识以及相关特点的掌握不足、建设以及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等诸多问题,在进行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素质、正确处理信息与市场定位的关系、强化对智能化的认识,将建设施工与管理并重,从而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智能化在投入使用时,作用的顺利发挥。

【参考文献】

[1]郑冉曦.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06(30):126+138.

篇6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施工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1、强大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的完美结晶,它与一般建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拥有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如建筑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等。当然,实现这些功能靠的是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硬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与管理程序(软件),将这些硬件和软件通过优化合理的设计、安装,就构成了智能建筑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系统,它在智能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设备投资比例加大

各类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不尽相同,这与项目总投资额、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建设标准等有密切关系,智能化系统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大约为20%-3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几乎与结构工程的投资相当,而在智能化标准比较高的建筑中,两者已可平分秋色。

3、安装施工任务繁重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智能化系统施工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众多子系统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作、各子系统的竣工调试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不仅内容多,而且工期长、质量要求高。一般而言,智能建筑可能占用总工期的一半,而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任务则分布在总工期的一半还多的时间里。而且就目前情况看,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及控制系统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技术性强,施工要求高,除需要土建方面的密切配合外,各子系统之间的安装、联网、调试等也需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二、当前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

21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和供需链条的断层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我国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很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奇缺。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建筑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国外20多年,国内也才10几年;二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高等学校原有的相关专业都无法全面覆盖;三是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很快。

2、信息量不足,市场并不明确

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都充斥在我们的身旁,其中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垃圾信息,不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如何筛选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一点在智能化项目管理系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并结合本身开发项目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其实,此过程不仅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还为奠定企业地位、打造企业自己的管理模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智能建筑的建设期间,不重视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意识滞后,实际上,由于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较高,相应地,也应该采取知识型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在管理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购房者一方面无法接受这种高投入的知识型管理方式,认为收费过于昂贵,但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物业公司而言,要聘用智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无疑要付出更高的薪水,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显然,大多数的物业公司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招聘一些非专业人士且对薪水的要求较低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智能建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地解决,致使系统无法正常稳定运行,不利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和推广。

三、加强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1、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工作的设计,此外,还有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筹划及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也是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应该从可行性、实用性、标准性、可靠性、稳定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评审。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施工布线一定要满足标准的通用器材,还包括设备、器材、仪表以及传输介质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器材与设备的兼容性,从而保证这些器材和设备的效果能达到最佳化。

2、以设计公司为主导,加强控制力度

基于我国建设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的发展状况,政府有明确规定,智能建筑的设计一定要重视,它必须有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并且还要有该设计公司进行负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不少建筑项目的设计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避免了许多不合理的的设计。

在进行建筑实施过程中,从进行设计方案到工程竣工,需要我们精心严格的控制,当设计方案制作完成时,一定要通过专家的论证,确保可行度。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控制好加工质量、工程进度等情况。

3、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4、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建筑行业自身也要加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主要是统一规范行业术语,明确其内涵与外延,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做到有章可循。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中的优劣不但可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只要找准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多个部门从多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为完成工程提供有利条件,我们期待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拥有美好的明天。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将会是今后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频繁,对施工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分析总结,才能做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锦锴,杨一伟,张守军.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

篇7

引言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迈向崭新的发展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建筑智能化逐步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智能化建筑大大简化了建筑的管理复杂度,并为现代建筑的节能降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领域依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欠缺,大量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另一方面,是建筑与维护的工程经验比较缺乏,未能形成一整套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成熟管理体系。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技术和管理远远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求。由于建筑智能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均只对其本专业比较熟悉,难以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整合,导致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方面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2.1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2.2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掌握和高水平的协调。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的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得到完美的解决,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流畅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竣工验收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会频繁的发生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应用体验。

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管理措施

3.1 智能化图纸二次深化设计要求高

工程包含的子系统较多,对弱电内部各专业之间、弱电与建筑专业之间、弱电与结构专业之间、机电与建筑装饰之间都须进行深化设计。施工前必须充分调研清楚现场情况,详细绘制各部分的节点大样图、综合管线图,以便指导后续施工。

3.2 安全施工要求高

工程在施工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机具设备,运输车辆进出频繁;用电点多、面广;线路长;动火点多。因此,如何安全施工是重点。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地安全保障措施,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

3.3工程协调难度大,工期紧

工程作业面大、工期短;第三方工程多、复杂;与各专业的交叉配合多;不可预见因素多。又由于必须满足大运会执行局的施工要求,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积极与各参建单位以及建筑、结构、装修、电气等各专业协调配合,合理安排工期计划及施工保障措施。

3.4设备安装调试施工难度大,协调面广

设备安装后必须与装修协调一致,不影响建筑的协调性。设备安装中最重要的是设备安装定位、设备与装修之间的收口问题。表面安装设备在订货前一定要与装饰方确认颜色,在设备颜色不可改变时可与装饰方配合制定合适的收口方案,尽量达到设备与装饰的统一。

设备安装必须保证安全施工,与装修、机电设备安装、消防等工种交叉作业面,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依据现场情况增加安全员巡视值班,对每个工作面每半小时巡视一次,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予以纠正处罚。

4、施工进度、投资控制

4.1进度控制

(1)强化施工组织及协调

为确保按时完工、协调好各专业的配合,必须组织好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

(2)搞好设备材料供应

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的需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应、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按材料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按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做好发放与保管工作。

(3)加强计划管理

以工程总控计划为依据,制定分阶段工期控制目标。根据总控计划、分段计划以及不同时期对工程工期的要求,适时制定更加详细地进度计划。每周检查、对比、分析、找出关键问题,严格按计划进度完成。

(4)确保资金到位

资金确保全部用在本工程的施工上,严禁挪作其它工程使用;及时报审工程进度款,做好付款与备款计划。

(5)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施工进度

利用现代化装备,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施工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快施工进度。

4.2投资控制

(1)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控制

为了防止施工图设计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解决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等存在的问题,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设计阶段初期和开工之前。所有工程变更必须先审批、后实施。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对预算超出概算的部分,要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投资实施动态控制。

(3)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方式争取利润最大化。因此,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此外,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应及时提出反索赔,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结语

建筑智能化将会是今后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频繁,对施工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分析总结,才能做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工作。

篇8

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子系统界面的互联,及装饰工程、土建工程等施工界面交叉。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的支持平台。然而由于市场以及设计与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下面详细介绍施工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1.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一)设备材料方面:缺少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缺少设备进场的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记录及按规范规定项目的试验记录。缺少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商检证明及按规定进行复试的记录,材质证明手续不符合要求。材料、设备不按规范和设计规定适用的场所使用,设备材料选用淘汰产品等。部分产品只具有搭建单项子系统的能力,不能与其他子系统接口组网,个别设备未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组网能力测试。

(二)设计图纸方面:设计图纸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土建设计的不相一致,表现在通道预留上不符合要求,如在某项目中发现设备构架与土建尺寸不符,导致消防监控室安装位置不合理,设备布置维护间距不够,需要进行改进。除此,还发现存在平面图上安装的电视、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等弱电设备终端,如用户面板、探测器、手板、信息点等的数量与系统图上的不符。个别控制或信号接点设计遗漏,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控制的接点缺项,致使排烟、正压送风、电源强切、电梯迫降等功能无法实现。

(三)承包单位资质方面:承包单位超资质规定范围承揽工程。实际承包工程能力与资质不符。资质不全,缺少安全施工许可证等。部分系统集成商有资质没有建筑智能化集成技术实力,虽有极少数的系统调试技术人员,但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数对工程管理缺乏了解,施工时不考虑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系统集成以后难以安全可靠运行,照搬他人的建筑智能化集成设计方案或者把设备厂商提供的单项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施工技术队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新手为多,大多数人不认识仪器设备端子符号,所做的连线端子接头出现短路、虚焊、断路,电气接触不良与接错设备接口导致调不出系统功能效果。目前,有的承包商只具有某一子项或某几子项的资质和经验,有的仅仅是供货商和代销商,调试、联机等工作尚需专业厂家来人指导。

(四)子系统间接口方面: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2.解决措施

(一)严把工程材料与设备的报验关。对于设备、材料、软件(组件)和各种系统接口,以及重要的附件必须做到:认真检查合格证。合格证应含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字,材质证明应详细明确,应明示其原产地或分装地。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系统接口的制造商、供应商、承包商,应按规定提供工程设计、产品使用、接口规范、通信协议、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的必要文件,保证工程质量。检查材料、设备、规格、技术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场所的要求。检查进口材料的设备应有商检证和复试记录。

(二)加强设计图纸审查和优化。设计人员按照建筑智能化设计规范、有关标准规定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建筑智能化项目的设计方案、内容及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进行审核是进行工程质量把关的首要工作流程,对此,必须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应核定房间尺寸、标高,设备保护距离和维护距离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核查。将会审出的设计问题书面提供建设单位。

(三)严格分包单位资质审查。选择建筑智能化承包商时,要核定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挂靠、借用资质现象,坚决清退。在审查承包商资质证件的同时,还要审查建筑智能化项目负责人的资质证件,必要时对该承包商、该项目负责人的已完成的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是承包商的技术实力、质保体系、服务体系。对有系统集成要求的工程,承包商必须具备系统集成的工程经验。

(四)注重施工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建筑智能化部分的进度计划及质量、材料的要求。较大工程(有建筑智能化专业工程设计,诸如消防、电视、电话、监控、综合布线、建筑设备监控等)应由施工组织设计,其它工程有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在施工前交底,班组签字齐全。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五)做好施工安装界面管理。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界面管理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建筑结构、建筑装修、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与暖通、通风与空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分部工程的设备与系统应做好接口的确认、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施工安装总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设备及其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安装;线槽管线敷设及穿线、接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的穿线接线由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承包商穿线,并在相关专业工程承包商的指导或确认下接线;子系统的调试由各子系统承包商负责;集成系统的调试,由系统集成商负责。

(六)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好设备及线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在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应测定接地电阻的数值,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或有关规程的要求。除此,还要按各相应专业的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各个项目进行试验、调试,并作好记录。

(七)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验收。建筑智能化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三项步骤进行:(1)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在被其他工程覆盖前必须进行验收。隐蔽工程的开工、检查、验收和过程检查记录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的,不得实施隐蔽工程作业和进入下一工序。(2 )分项工程:各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内容包括: 各种传感器的安装情况、工作状况;通信网络系统的工作状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状况;系统集成的工作状况;应在各子系统验收的基础上,检查系统集成的硬件、软件质量。(3 )竣工工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应严格按相关专业的质量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无行业归口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如共用天线、厅堂音响等)可根据建设要求,参照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等进行验收。

3.结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施工具有信息点多,管线敷设复杂,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需要土建、设备、管道、电力、照明和空调等多专业的密切协作,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会成为安全质量隐患,因而,我们必须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强组织与管理,采用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加强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控制,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使建筑智能化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王天富.空调工程[Ml.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黎连业,及延辉,朱卫东.入侵防范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篇9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建设不断发展,要求也不断提高。与通常的建筑工程相比,智能化系统工程集合了机电安装、通讯网络、计算机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光纤传感以及多媒体会议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涉及到建筑安装、信息系统、广播电视、公安消防、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对很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工作者而言,如何做好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1、强大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的完美结晶,它与一般建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拥有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如建筑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等。当然,实现这些功能靠的是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硬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与管理程序(软件),将这些硬件和软件通过优化合理的设计、安装,就构成了智能建筑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系统,它在智能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设备投资比例加大

各类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不尽相同,这与项目总投资额、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建设标准等有密切关系,智能化系统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大约为20% ~30%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几乎与结构工程的投资相当,而在智能化标准比较高的建筑中,两者已可平分秋色。

3、安装施工任务繁重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智能化系统施工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众多子系统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作、各子系统的竣工调试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不仅内容多,而且工期长、质量要求高。一般而言,智能建筑可能占用总工期的一半,而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任务则分布在总工期的一半还多的时间里。而且就目前情况看,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及控制系统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技术性强,施工要求高,除需要土建方面的密切配合外,各子系统之间的安装、联网、调试等也需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

1、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准备工作

专业技术准备工作可针对两个对象。一是针对客户,这往往是智能化承建商忽略的地方,由于智能化系统还处于一个持续发展阶段,其主流产品和系统、规格、种类繁多,功能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客户对智能系统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或概念性的。作为智能化承建商,有责任让客户全面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取得客户的信任,顺利地开展后续工作。二是针对工程本体:

(1)施工前做好现场技术准备,程序为: 制定工程各项管理和奖罚措施对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相关材料运至现场;

(2)确定现场施工工序,程序为: 施工图的确认弱电桥架施工各子系统进场施工(敷设线缆、配线设备、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各子系统自检系统试运行;

(3)系统验收阶段技术准备,程序为: 从系统验收建设方、施工方、集成商系统交接。

2、搞好协调至关重要

目前智能化系统的安装施工常采用总、分包或分别承包的方式实施, 因此有序地做好协调组织工作极为重要。要正确处理好总、分包商之间以及各承包商之间的技术、组织关系, 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干扰, 减少和消除因施工配合问题带来的矛盾或返工, 以保证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 达到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目的。

3、充分准备、组织好施工图设计的交底工作

设计交底前, 各承包商应认真细致的进行阅图审图工作, 及时发现图纸中的差错和问题, 弄清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施工范围和安装形式, 尽量通过设计交底提前解决潜在的问题, 以减少和避免施工中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返工和浪费。

4、加强在智能化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工作

(1)与客户的沟通。客户是最终建设产品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客户的需求是项目的最终目标。项目经理必须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确定项目目标,并必须让客户了解自己的项目进度计划、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以及其它客户关心的内容。

(2)与建筑监理公司的沟通。建筑监理公司作为客户的项目管理代表,负责项目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项目经理担负着同样的责任,区别只在于监理公司是客户的代表,而项目经理是承建商的代表。项目经理与监理公司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对项目的关键要素的控制。

(3)与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建设设计单位作为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机构,在客户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技术权威。但并不是所有设计院都有能力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这是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弱电承包商应通过建筑设计单位作进一步的技术交流,使建筑的整体规划更完善,使智能化系统更易实现。弱电智能化系统毕竟依附于建筑体内,与建筑物的平面结构设计及暖通、给排水、供配电等机电系统的设计存在相互匹配的关系。弱电对建筑物的设计修改要求以及弱电本身的修改也必须符合建筑设计的总体要求,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

(4) 与建筑总承包单位(土建)的沟通。建筑总包单位对整体建筑项目目标的完成负主要责任。建筑智能化项目作为建筑项目的分项工程,其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与文明等要求必须符合总包的整体要求,是一项配合工程,与建筑总承包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工程的实施。

(5)与其它施工单位的沟通。工程会有许多界面、接口与矛盾冲突。项目经理必须能化解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理顺施工中的界面和接口。

(6)项目部内部的沟通。项目部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团队的凝聚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经理通过沟通能了解成员的工作状态、责任心、积极性等各种与项目有关的因素。项目经理的权威不仅仅来自企业赋予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项目经理既是团队成员的领导,也是团队的成员。

(7)与供货方的沟通。这一点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尤为重要,因智能化系统通常采用成熟的、主流的产品和系统,供货方是技术信息的直接提供者。项目经理与供货方的广泛交流,能获得项目最重要的技术目标线索。

项目经理需要沟通的环节还有许多,如相关职能单位、其它与项目有关的非直接供应商等。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的过程。项目经理应收集足够的信息为项目服务。这些信息通过甄别利用于项目,能更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5、监理好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工作

对弱电系统的施工监理与验收, 不但须执行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而且应执行有关专业标准规范, 如消防系统, 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且其设计方案与竣工验收均应通过当地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同意。

6、及时安排好未来物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一般在系统调试前, 集成商即应对业主选派的技术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必要的话培训工作可以在集成商的境外培训基地进行。在系统调试或试运行时, 这些经培训的技术人员应参与其中, 以掌握系统的运行特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分期分批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能保证各专业系统的培训时间不发生冲突, 而且场外培训均应在系统调试前结束。

近年来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极为迅速,并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智能化管理需要先进的硬件系统,也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然而这些还应当建立在适应性的基础上,即在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应首先对工程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建立,这样就可以保证智能化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陈卫忠.在施工项目总承包中对设计变更协调方法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6(24)

篇10

建筑智能化工程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十个子分部工程。

1、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用户接入网(xDSL、HFC和FTTx 等)、VSAT 卫星通信系统、微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等。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通信系统不同于电信级的主干通信系统。但他们确是构成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通信手段已是建筑工程的必需。

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各独立用户终端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主要有以太网、ATM交换网、令牌环网络。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由现场数据采集/控制设备(DDC)、传输网络、和中心主控制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实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要求。主要实现:

1)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

2)对空调与通风系统的控制功能

3)对变配电系统的监视功能

4)对照明系统的检测控制

5)对给排水系统的监视控制功能

6)对电梯与电动扶梯系统的监视功能

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主要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相应联动模块及设备、区域控制器或集中控制器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在早期发生火情时提前预警,当火警确认后,通过联动功能启动相应的灭火系统,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5、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综合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对所保护的对象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的手段。包括:入侵报警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6、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是所有通讯系统的基础,是网络系统的物理媒质层,它主要为通讯提供物理链路,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目前主流为主干采用光纤,水平及接插件主要采用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系统。

7、住宅(小区)智能化

通过各种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报警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实现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目前主要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为住户提供使用上的便利及安全保证。

住宅(小区)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快带接入网、家庭网和控制网。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有建筑设备监控装置、物业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和自动抄表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周界防越报警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访客对讲及电控锁装置、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求助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8、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促进了防雷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生产,包括:信号防雷、电源防雷。接地系统对电子产品尤其通信系统尤为重要,接地系统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及产品的正常安全运转。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要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建筑智能化设备需求调研智能化方案设计与评审招标文件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模块化。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针对智能化产品进行工程生化设计。

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例如:在室内墙壁和吊顶上安装消防及保安的各类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划分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确定贯彻于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工程施工、检测验收的全过程。在工程合同中应明确各系统供应商的设备、材料的供应范围、接口软件及其费用,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扯皮现象,影响工程进度。

设备、材料的供应界面的划分

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中要明确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和被监控的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界面划分。主要是明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机电工程的设备、材料、接口和软件的供应范围。

例如:空调空调工程承包商提供的设备有变风量空气处理机,新风机及其控制系统等设备,各种阀门、风门等,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和风门驱动器等(也可由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提供);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应提供的设备有温度、流量、压差与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等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等。

系统设备接口界面的确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变配电设备、发电机组、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和电梯等大型建筑设备实现接口方式的通信,必须预先约定所遵循的通讯协议。当设备控制器对外采用非标准通讯协议时,则需要供应商提供数据格式,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承包商进行转换。

例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通过TCP/IP通讯协议或RS232接口方式等共享其它系统的部分数据,实现各系统的交互与联动;冷水机组、热泵机组

、锅炉设备也可以提供设备的通信接口卡、通信协议和接口软件,以通信方式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相连。

智能化系统施工界面的协调

主要是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的机电设备和各系统之间的设备安装,管槽敷设及穿线和接线,设备调试及相互配合的问题。

例如:在智能化工程施工中需要确定控制阀门的安装位置与线路敷设,传感器的开孔与安装,调试过程中相关方投入的人力、设备以及责任,需要在施工前予以明确,一免出现监控工程施工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参考文献:

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篇1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建筑智能化已基本覆盖我国城乡新建建筑,许多老旧建筑也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智能化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庞杂,涉及面广。而智能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整体智能化工程的基础,对工程的功能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设计时应认真审慎,做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物的一些图纸资料、装修的图纸资料以及其它工程的资料,还有布线方面的资料等等),并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条件、应用需求、施工进度要求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施工时,则应严格按照要求和相关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的完美。

智能化建筑布线概念

家庭自动化信息网络是当今的新兴技术, 它需要在住宅智能化中安装新型的 标准化的、及高带宽的布线系统。 住宅智能化布线系统主要满足日益发展的家居自动化, 以及现代及将来的智能服务的需要。 主要应用支持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话音、家居自动化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等服务。 特别对于高级的智能建筑物内, 从发展的角度预留住宅智能布线系统, 通过敷设各种综合传输线路,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到住宅室内各部位以满足将来的智能系统的传输特性的要求。

3、智能建筑布线线缆选型

智能建筑的布线系统较传统建筑来说更为复杂,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包括视频监控线路、广播对讲线路、报警线路、声音监听线路、网络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等。它们的功能作用不同,对应相关线缆的规格型号也不相同。以下分别作简要分析说明。

3.1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线缆

常用的视频传输线缆为75Ω系列的细同轴电缆,但是不同线径的同轴电缆对视频信号的衰减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线缆越粗、衰减越小。电缆的线径越粗则衰减越小,越适合长距离的传播。选择线缆如下: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300米时,可选用SYV-75-3;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500米时,可选用SYV-75-5;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800米时,可选用SYV-75-7或SYV-75-9;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1000米时,可选用SYV-75-12;

3.2摄像机电源线

电视监控系统中的电源线采用单独布线,在监控室设置总开关,通过UPS电源,以对整个监控系统直接控制,一般情况下,电源线按交流220V布线,在摄像机端再经适配器转换成直流12V。但是,有的摄像机是用5V或12V、24V的直流电,供电方式就不一样了。

3.3使用带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机装置线缆

带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机装置,除了上述视频信号线、电缆线外,还要考虑现场解码器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传输线缆,一般采用2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3类双绞线,UTP线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

3.4报警及声音监听线缆

报警线缆一般选用4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双绞线UTP,每芯截面积为0.5mm2。

3.5广播与对讲线缆

设定广播时,线缆的基本原则是:距离越长、线缆越粗。RS-485通信规定的基本通信距离是1200米,实际中工程中选用RVV-2/1.5的护套线,可将通信距离延长到2000米,广播、对讲情况可视距离的长短选择不同的线缆、双绞线。

3.6计算机网络线缆

计算机网络线缆分为二类。一类垂直干线、楼宇之间根据距离远近可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另一类是水平干线选择4对8芯屏蔽超5类线。

3.7有线电视线缆

为保证传输信号质量,户外传输,若端到端超过250~300米,应采用光缆传输,低于250米,可用SWYV75-12线缆作为干线。户内干线根据远近可选用SWYV75-9或SWYV75-7传输电视信号,末端可用SWYV75-5线,但末端距离最远不能超过30米。

4、布点位置的选择

4.1监控摄像机的布放

室内摄像机:室内摄像机应当安装在监视目标周围,不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损害的位置,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宜距地面2.5m~5m。

室外摄像机:室外摄像机应距地面3.5m~10m,并不得低于3.5m。具置可因地制宜,根据现场装在路灯杆上或单设立柱等都可以。

电梯轿厢内: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

4.2广播音箱

根据应用的不同,室内一般可用吸顶式或挂壁式安装,室外可用音柱、园林音箱等。

4.3网络、语音、有线电视终端

网络、语音、有线电视终端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插座的面板下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特殊情况:会场、报告厅等一般不能在墙面上安装插座,这时需要安装地插。

5、智能建筑布线系统的施工要点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进度,应当严格地遵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根据现场的不同地段和和施工环境提出以下几种要求。

5.1根据现场需要布放明线槽

有的时候,因设计或土建预埋时缺漏以及在对老旧建筑做智能化改造时,需要做明线槽。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明线槽要求能够保证10~15年的使用期,因此对不同规格的线槽有着不同的安装要求:

(1)线槽规格小于25㎜×30㎜时,每间隔15㎝~25㎝距离,安装一个固定螺钉;

(2)线槽规格小于50㎜×50㎜时,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二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3)线槽规格小于30㎜×100㎜时,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三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4)金属明槽原则上使用托架安装(托架每间隔1米~1.5米距离),不能安装托架的地段,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三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5)当布管时出现“S”型“Z”拐弯时均安装过线盒,不易拐弯时使用软管。

5.2布暗管的施工

跟随土建进度,户内均做好预埋管,并随管打好钢丝或尼龙绳,若需破墙开槽设立预埋管。对承重墙体原则上一律不能开槽、打洞,但部分地方,因施工的特殊需要,根据建设方的意见,可开较浅的槽。不允许打洞,以免破坏墙体结构,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5.3垂直干线走线

垂直干线走线时,利用已有的弱电井、弱电管道。线缆在弱电井、弱电管道中。不允许扭结、不允许交叉,必须保持平直。每间隔1.5米左右捆扎一次,使用“U”型夹固定,消除线缆受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

5.4 桥架的选择

在水平楼层应该布置水平桥架,桥架的宽度应该有足够空间来容下水平走线,如果在桥架内需要放置多种类型的线,桥架应该选择有分隔的桥架。在水平桥架里放线时,应防止各类线的互相纠缠,应该轻放轻拉,防止拉线时因用力过猛,导致线的外表皮因互相磨擦而破损,从而产生导致不易发现的系统不稳问题。

5.5布线施工的其他要求

强电与弱电应当分开布线,各自的管路应当分开;强电与弱电的管路在水平方向同向走线时必须保持10㎝~30㎝的距离;强电与弱电管路垂直交叉时,各自套管,以避免强电对弱电的干扰;各种线的两端均作标记;网络线、信号线、视频线中间不允许有端接点;电源线原则上中间不允许有接续点,万一出现时必须加过线盒;网络线、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线等在各自的槽管中要平直,不能出现扭曲、打结的现象;软管与硬管连接时,软管、硬管进槽时要牢固、可靠。各种线缆布敷后,均按布线标准的要求,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

结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智能建筑已经基本覆盖到我国的城乡建筑,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建筑业和电子信息业共同谋求发展的方向,只有做好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基础工程,业务管理部门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标准规范设备,才能使得建筑物智能化的程度逐步提高,才能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以达到最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新房.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8-1

[2]梁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1

篇12

1.1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应用于具体的办公专业领域,比如物业、服务、运营等方面,是一种人机交互的系统,涉及人、财、物以及文件处理四个部分,用于向使用者提供自动化办公条件,从而增加工作效率,保证工作顺利、高效的完成,符合现代工作人员对办公条件的要求。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充分保证建筑整体效用水平的提升,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

1.2 通信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涉及到电视、电话、互联网和无线电通信四个重要组成要素,通信自动化是保证建筑受众达到无障碍沟通的重要保证,为用户提供方便舒适便捷的交流渠道,方便建筑用户的使用。建筑智能化的通信自动化系统的质量直接取决于用户对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的方便性程度,建筑通信自动化是建筑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1.3 设备自动化

建筑是多种设备的集合体,那么设备自动化就体现在建筑各种设备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具体包括供热、通风、消防安全、供配电等方面。设备自动化可以保证建筑环境的优化构建,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建筑受众对建筑本身的要求。

2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建筑中智能化系统工程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还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1 就开发商而言,有些人对智能建筑的了解较少,更不用说是掌握智能建筑技术了,对智能建筑技术的重视及资金投入远远不够,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去重视,无法全面掌握智能建筑的规范与标准,这无疑为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其次,开发商对市场需求未作全面的调查,对智能建筑这一项目的定位不到位,把智能化作为销售卖点,大力宣传,却不去做些更为实际点的工作,使得居民无法真正了解智能建筑,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感到不满,开发商的这种投机行为无疑会将建筑智能化引入歧途,进而抑制智能建筑的市场需求。

2.2 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智能建筑的建设期间,不重视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意识滞后,实际上,由于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较高,相应地,也应该采取知识型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在管理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购房者一方面无法接受这种高投入的知识型管理方式,认为收费过于昂贵,但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物业公司而言,要聘用智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无疑要付出更高的薪水,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显然,大多数的物业公司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招聘一些非专业人士且对薪水的要求较低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智能建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地解决,致使系统无法正常稳定运行,不利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和推广。

2.3 由于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进而不能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无法准确判断图纸的设计标准及设计质量,对承包商在设计与施工中的投机行为也识别不出。在工程质量方面,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特别对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和真伪没有科学的检验方法,其次,在安装、检测以及验收等过程之中也缺少一套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当下,注重广告的虚假宣传,而实际上,科技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我们无法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无法同时满足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功能与系统的集成。

2.4 在智能建筑专业施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①一些施工单位虽有一定的施工管理人员,但缺少的是智能建筑系统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就缺乏有效的实施能力。②智能建筑系统的系统集成问题,虽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系统调试,但他们对工程管理的了解较少,在智能建筑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难题。⑨我国在建筑智能化的专业施工队伍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资质的审批与审查仍然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致使建筑智能化的专业施工队伍出现混乱的局面。

3 加强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当下,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面临着挑战,如何克服智能化发展的障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智能化建筑的后续工作中就要不断加强管理、创新高新技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对技术的娴熟掌握来提升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效能,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和素质

与一般的建筑项目之中的工作人员相比,智能建筑的施工办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办理能力,还要全面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实际操纵,全面了解施工文件与施工图纸,以保证施工办理的有效进行,并能够熟练运用综合布线等具体的施工工艺,从而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科学的指导与控制打造一个强大的施工队伍,明确职责与分工,对智能建筑施工期间的所以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调试人员的进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避免造成劳动力浪费与人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于施工组织管理,一定要和施工进度管理相结合,分阶段地组织施工队伍,以保质施工任务能够按质按量地完成。

3.2 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工作的设计,此外,还有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筹划及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也是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应该从可行性、实用性、标准性、可靠性、稳定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评审。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施工布线一定要满足标准的通用器材,还包括设备、器材、仪表以及传输介质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器材与设备的兼容性,从而保证这些器材和设备的效果能达到最佳化

3.3 加强施工界面管理

施工界面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第施工以及装修工程的施工等施工内容进行界面划分。但是,它本身与机电等系统的接口界面较多,如高压配电柜接口界面、空调设备接口界面、污水处理系统接口界面、电梯运行监控系统接口界面等,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矛盾,为此,应该对施工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适当地调节,可以通过工程调度会的来对其进行管理。

3.4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施工期间的施工人员组织、设备供应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表来对其进行检查与管理。建筑智能化施工进度表的制定,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包括施工安装图的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等。

4 结束语

尽管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其施工管理在实践和发展中定会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殷滔,周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01).

[2]陈典高.建设单位施工管理之我见[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篇13

1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的要点

建筑智能化主要利用BIM技术、遥感技术、智能化技术及可视化模型进行工程管理,可宏观发现梁、柱、骨料、脚手架材料的使用情况,也可发现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可为技术人员的事前、事中管理提供建议。因此,智能化的建筑工程管控技术可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并以此设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具体存在以下要点:第一,建筑施工期间人力支配因素维系着整体施工质量,尤其是技术人员能力素养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特点。第二,软件可了解、整合材料的供应、使用情况,也可根据各工程材料的支出情况设立针对性控制方案,有利于在必要的评估分析、监控测试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第三,工程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机械设备,若机械设备使用方法不合理,或者是核心构件存在老化、磨损的情况时,就会限制建筑工程的运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期间所采用的管理方案、施工标准及施工方案也影响了施工进度,故需要工程人员依据施工要点进行总结,了解施工特点及实际状况,有利于凸显出建筑工程智能化的综合价值。

2现阶段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问题

2.1线管辐射

线管辐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可视化软件的施工模拟图展开评估,分析工程运行期间线管的辐射要点及使用要点,可避免施工期间强、若电井、管线辐射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是,若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现场作业标准,为参照合同设立控制方案,可能会致使施工管理过于敷衍的现象。另外,若现场管理期间所制定的工程控制方案不系统,也会增加整体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因此,施工人员应当重视钢管、水煤气管壁厚度指标与施工图纸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重视管材的选择与使用,避免专用管道相互替代的现象。

2.2金属线槽安装

线缆较密集的区域应当设置金属线槽,依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线槽安装要求设立科学的控制方案。但是,该装置安装期间,也存在以下影响因素:第一,若金属线槽质量不达标,尤其是进入现场的线槽厚度与相关控制要求存在一定出入,可能会导致材线槽出现扭曲、变形的现象。第二,线槽接地保护设置期间,若金属接地期间没有注意各线管、材料、设备的调试使用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智能化系统无法顺利运行现象的出现。在此过程中,若技术人员没有确定线槽安装、分析、检验、验收要点时,可能也会导致电井接地问题的情况。因此,技术人员应当在可视化的分析、监控期间使用高性能的防火胶泥封堵材料。

3解决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方法

3.1设立科学的控制评估体系

为了提升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合理性,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物资材料、机械装置、人力使用、成本支出等多个方面的控制要点。通过采用高质量的施工管理体系,结合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展开问题的策划和分析过程,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因此,技术人员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管控:第一,应当确立科学地评估方案及质量分析标准,采用多重控制方案及管理方案评估施工材料的使用状况,抵制质量不达标、型号不合理材料的投入,再根据成本控制状况、施工进度状况设立评估标准。第二,技术人员应当总结建筑施工设计、策划、监控、验收标准,利用适合当地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确定《综合验收单》,要求施工人员录入所使用的材料型号、材料用量、负责人的资料,再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签字核对,消除评估体系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3.2制定事前控制计划

事前控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明确整体工程影响因素,再结合以下控制要点展开策划分析:第一,施工图纸交底监控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采用全面、宏观的仿真图纸评估看图纸标注中是否存在隐患,再给予全面、系统地分析与评估,可让施工设计、审图评价更符合应用需求。若施工期间技术人员需进行方案调整时,应当要求设计人员做好多次模拟分析工作,探讨出所制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消除交叉施工、重点工程、隐蔽工程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第二,应当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要说明安全管理的技术要点及管理要点,指导施工人员全面认知材料、机械元件、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可降低工程的危险特征。总之,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安全管理的技术要点,在必要的现场验收、现场分析过程中了解仓库内各材料的使用情况,在现场监控期间做好施工控制,可提高控制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3.3明确事中施工控制方案

事中施工控制是智能化施工管理的重点,故需要技术人员总结线路埋设、金属管槽的安装要求及接地要求,尤其是要探讨水煤气管壁功能性、稳定性特征,降低管道泄露的发生概率。第一,施工控制期间应当利用BIM技术标识出隐蔽工程的实际位置,在关键区域辐射高质量PVC管材,注意各类材料的埋深、厚度、灰土层厚度指标,积极解决线路暴露在外界环境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应当给予管道必要的加固控制,在分析出管道的埋深参数、埋深强度的同时了解线路穿过区域的稳定,其原因是线路穿过期间可能会导致墙面受损。因此,在交叉工程作业期间,技术人员应利用BIM技术协调施工图纸的内容,积极探查不同墙面的标高参数、粉刷特点,同时使用关联性保护方案监控出墙面是否平整。第二,材料安装期间,技术人员应当依据既定的数据指标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是要探讨工程所使用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消除基础元件松动而造成的安装隐患问题。待完成元件的安装后,技术人员应当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模拟评估,分析接口位置的连接要求及功能要求,避免暴力安装、拆卸的现象,可降低由于机械装置受力不均匀而造成核心元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第三,在设备调试期间,应当利用自动化监控技术分析出各构件、各施工工艺的进展情况,尤其是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功能的监控工作,可在提高调试、安装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的合理性。为此,技术人员应当总结影响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艺术,利用数据分析、数据监控模式测试各项施工管理要求。

3.4确定整体化验收方案

在后期工程验收管理期间,工程人员应当高效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依据材料的使用、功能特点展开评估,针对材料的性能、型号、外观展开统一化分析及管理及评估工作,有利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具体而言,验收需结合以下要点进行:第一,应当利用BIM技术探查各工艺建筑材料的选择、投入情况,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分析所使用材料、工艺技术的特点,以期控制整体工程的造价。同时,技术人员应当重点分析螺丝、骨料等微小元件的功能性及数量,可避免材料缺损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隐患问题。若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材料为特殊材料时,应当分析其保养、使用、交底要求是否统一。第二,技术人员应当对前期操作方案中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及合适工作,采用智能化校验的模式进行智能化评估管理,有利于在软件控制、监控期间提高整体控制方案的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机电工程进行期间,技术人员应当对所使用的材料、安装、机电项目特点展开评价,分析设备的供应及使用情况,可让所得到的评估方案更为精准。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总结影响工程的管理、操作、分析因素,采用科学、可视化的管理模式分析建筑工程隐蔽工程、重点工程的承建情况,再给予必要的修改评价,有利于减少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核心效益。

参考文献:

[1]林云山.关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J].居业,2019(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