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篇1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篇2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附录1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19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 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其次,大学生还可通过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创业见习、职业见习、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并磨练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商业活动无处不在,大学生平时可多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Email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通过这种人际交往途径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将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其四,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毕业前后进入创业启动阶段,可以单独或与同学轮流租赁或承包一个小店铺,或加工、修理、或销售、服务等,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大学生提供应对挫折,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创业成功。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调查结果与信息,普及创业理念,弥补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不足,增加日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努力,在电信分院老师、团学干部等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小组完成了此次调查研究。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写,我们的日常工作、调查方法、报告论文格式等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望评委老师能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为我们日后其他工作做借鉴!

范文二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可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创业初的一腔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与经验。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都不断地对那些毅然走在创业路上的学子们以打击。有人说创业的结果多半是惨淡的,更有人说创业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吗?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大学生的想法与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两相比较,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图1:“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

数据来源:51job

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图2:创业的最有利面

数据来源:51job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7%的正在创业人数量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否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呢?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是什么呢?为此51job做了关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这个调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 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图3:社会人与大学生心中创业阻碍因素比较

数据来源: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篇3

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7%的正在创业人数量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否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呢?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是什么呢为此51job做了关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这个调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 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 -

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篇4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附录1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二、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

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篇5

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实际上创业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因此研究创业能力对创业教育质量的检验和创业水平、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进行,使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1]。

(一)问卷设计

问卷分成五大部分,共设置了35道题。除了一道多选题和一道主观题,其他都是单选题,结构如下:(1)基本信息:学院、年级、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志愿职业、家庭月均收入共计10题。(2)主问卷:分四个部分,共计25题。第一部分1题,关于创业动机(最符合你的创业需要),第二部分1题,关于创业困难(对您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请选三项),第三部分22题,关于创业能力自评,其中可分四类:创业意愿与创业精神方面表述(有3题)、关于学习能力与创新能意识方面表述(有7题)、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取能力表述(有5题)、企业运作知识和市场知识了解程度表述(有4题),第四部分1题,关于创业项目(如果一切困难都能解决,让您创业,您最想做的是),另外有3题是正反测谎题[2]。

(二)被试情况

样本包括本科四个年级,涉及理、工、农、文、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的5个学院(水产学院、外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的近25个专业。2011年3月共发放500份,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87%。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创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了解大学生创业动机有助于分析创业心理和指导其创业行为。运用SPSS11.5进行列联表资料分析。

1.大学生创业动机更多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动机中,为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占38.16%、为了获得丰厚收入的占28.74%、为了生存生活需要的占20.69%。表明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更渴望的是创业本身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高级需求。经过艰辛创业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自信和荣耀,从而感知生命的意义。

2.男女的创业动机显著差异。性别对创业动机进行列联表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期望频次小于5,卡方检验结果有效,皮尔逊卡方值的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达0.025,小于0.05,说明男女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有显著差异。男性认为创业是“为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受到社会高度评价和尊重”、“为了拥有社会地位和荣誉”的想法百分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为了生存生活需要”、“为了获得丰厚收入”而创业的想法则高于男性。说明男性更渴望通过创业以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荣誉地位以及他人的评价与尊重,而女性更渴望通过创业以实现丰厚的收入和获得生存、生活的需要。可见,男性创业更侧重于实现自我价值、寻求更高社会地位和名誉,而生存驱动女性创业。

(二)创业困难的调查与分析

1.大学生创业困难普遍认为在于资金不足、经验缺乏和对市场了解不够。“对您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请选三项)”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困难是创业资金不足、缺乏行业经验、对市场了解不够,选择的百分率分别是60.46%、50.57%、42.07%,其次是缺乏社会关系、市场风险大、专业技术知识不足,选择的百分率分别是38.71%、31.72%、28.97%,再次是没有适合的合作伙伴、缺乏创新的天赋能力,选择的百分率分别是12.87%、10.11%,最后是创业动力不足、税务负担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其他,选择的百分率分别是5.29%、3.91%、2.53%和0.46%。

2.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赞同创业最大困难是创业动力不足。是否学生干部对创业困难是创业动力不足进行列联表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期望频次小于5,卡方检验结果有效,皮尔逊卡方值的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达极显著0.006,远小于0.05,说明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创业的最大困难是创业动力不足的赞同度有显著差异。从百分比可以看出学生干部赞同创业困难是创业动力不足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

(三)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男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性别与创业能力进行一元方差分析,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1.09,显著性水平为0.30,由于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所以可以接受分析变量在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影响因素上的分布是等方差的假设。方差分析结果,平均组间平方和为3.13,平均组内平方和为0.28,F值为11.24,显著性水平为0.00。由于显著性水平远远小于0.05可以认为男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有显著差异的。

2.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年级与创业能力进行一元方差分析,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0.87,显著性水平为0.46,由于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所以可以接受分析变量在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影响因素上的分布是等方差的假设。表9-2是方差分析结果,平均组间平方和为0.86,平均组内平方和为0.28,F值为3.07,显著性水平为0.03。由于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认为各个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有显著差异的。图1中看出,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明显高于二三年级的大学生。

图1:年级对创业能力均值分布图(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四、讨论与建议

调查指出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困难、创业能力存在差异性,目的是为创业教育提供依据。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设置创业课程,介绍创业的相关基础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创业形势和环境,了解创业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明确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针对自身的优势、局限和补偿等进行学习规划。大二大三重点培养创新热情和创业精神,在创业必备知识学习基础上并开始进行创业活动的实践,因为此时的创业动机以生存需要更为强烈,创业实践的积累和创新热情的鼓励能大大调动此阶段的创业积极性。大四则在继续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创业实践的交流活动和总结。在引导教育过程或设计相关课程指导创业时,对男女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另外要重视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困难。

篇6

一、调查分析

(一)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认识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行为。6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就业形式”;8.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7.8%认为是由于无法实现就业时“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22.4%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现实的”,即大约七成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价值,但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持消极观点。

(二)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43.2%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精神” ;66.3%的选择“创业能力” ;51.1%的选择“创业想法” ;66.8%的选择“资源与环境”,经验、机遇、家庭支持、社会认可程度等其他项占1.1%。即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了MAIR模型所提出的四大创业因素,③ 但内在因素方面更强调创业能力,而外在因素更强调创业资源与环境。

(三)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优势

与农民创业者等其他创业群体相比,认为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优势是“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的最多、占80.7%;其次是“学习能力强”占45.9%;再次是“创新能力强”占42.8%;接下来是“家庭负担轻”和“知识技能多”,分别占28.7%和25.9%。其他项包括不怕输、政策支持、无优势占0.9%。也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年富力强,知识技能较多,学习和创新能力又强,比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更有创业优势,更可能成为我国潜在创业者的主体。

(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劣势

61.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是最主要的障碍;59.5%的认为是“缺乏资金”;56.8%的认为是“缺乏工作经验”;36.2%的认为是“缺乏创业意识和勇气”;31.4%的认为是“缺乏知识和技能”;31.3%的认为是“创业环境差”;23.7%的认为是“缺乏项目”;25.2%的认为是“缺乏团队”;13.2%的认为是“不解决户口社会保障”;12.3%的认为是“家人反对”;缺乏创新精神等其他项占0.1%。可见,障碍大学生将创业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既包括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自身方面,也包括资金、户口、社会保障、社会关系等外在环境方面。

(五)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您会自主创业吗?”,回答“绝对不会”的占23.7%;“找不到工作会考虑”占35.6%;“会、暂未实施”占35.6%;“会、正准备筹办”占1.7%;“会、已创业”占0.2%。即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宁可失业、也不会创业,说明他们持排斥态度;而超过70%的大学生都可能选择创业。其中,主动选择的机会型创业意愿和被动选择的生存型创业意愿和相当,大约为36%。

(六)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不仅需要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还要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没有”的占54.1%;“有一些”的占43.5%;“很多”的仅仅占2%,很多人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就具体情况而言,59%的大学生缺乏“创业政策与环境”知识;56.7%的对“创业程序与手续”缺乏了解;50.6%的缺乏“企业管理”知识;45.9%的缺乏专业技术;32.4%的缺乏“组织沟通与合作”能力;25.3%的缺乏“运算、语言表达等基础知识”,其他主要指缺乏创业项目、融资、人脉等知识,占0.9%。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综合性,但创业程序、创业环境、创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更为缺乏。

(七)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篇7

课题调查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调研对象选择了省内5所各类型大学(包括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海南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各学科教师、高校创业教育相关管理人员、部分大学生家长及一些其他相关社会人士。调查过程以实际问卷调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结合群体访谈、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其中,问卷共发放1 000份,回收910份,有效率为91%。

二、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整体状况

在校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了解海南创业教育的整体状况也要首先从海南大学生入手,所以本次调查首先以问卷及群体访谈的方式对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创业意愿、创业态度方面

通过对海南省内五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待创业还是有较高的意愿,被调查者中“想过要自主创业”的占68.1%,占被调查对象的大多数。选择“实施了创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创业失败”的占3%,“想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想创业”的占28.9%。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愿,其中专科生、本科生要比研究生有更强的创业意愿,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烈的创业欲望,但从问卷和访谈方面的结果看,由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所以多数大学生对将来是否选择创业普遍存在相对矛盾的心理,创业意向也不稳定。

从对创业的态度看,支持大学生创业者所占比例为78.4%,占被调查者的大多数,反对者的比例为19.6%,持中立态度的占比例为2%。这一数据可以总体反映出大学生对待创业的基本态度,即对于创业多数大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创业成功大学生自身还是有很强的期待和较高的热情的。

(二)创业素质、创业规划方面

在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各种创业所需的素质中,“拥有创业的勇气与激情”所占比例为44.3%,“善于管理”所占的比例为26.8%,“拥有各方面深厚的知识基础”占24.4%,“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所占比例为4.5%。对此,调查组也对一些大学生做了个别询问。综合而言,在大学生心目当中,要想创业成功首先是要拥有敢于迈出第一步的胆识与魄力,有保鲜的创业的激情,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艰难和失败而不退缩或放弃。至于知识储备、交流与沟通能力等等,都可以在成长过程和创业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

在大学生创业规划方面,从创业时间的规划上看,30.5%的学生选择“希望在学校读书期间进行创业”,6.1%的同学选择“在参加工作有一定积累后再选择创业”,5.3%的同学选择“边工作边创业”,24.2%的同学选择“在毕业后直接创业”,其他33.9%的同学选择“不去创业,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见,在创业规划问题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的忧虑。从创业具体实施规划看,3.3%的大学生有自己的创业规划,55.1%的大学生没有规划,41.6%的大学生不知如何规划,从这方面足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的不足。

(三)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教育的主要需求方面

创业教育究竟对大学生创业起到多大的作用,从调查问卷结果看,73.4%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作用不大”,6.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没有必要”。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是持肯定态度的,无论是从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还是从大学校园创业氛围的构建方面,都需要高校进行有关的介入与指导。

在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主要需求方面,调查组除问卷外也直接接触了相当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五花八门,但多数都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获得更多的创业指导、希望创业教育能和他们的专业相结合、需要创业教育更具实效、需要获得各种创业实际支持、需要更多的创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等等,可见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

(一)高校方面

高校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创业教育能否取得实效起主要作用。因此课题组对此方面的调查尤为重视,调查对象除大学生外,还包括海南各高校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1.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业教育氛围不浓

创业教育的实现首先要求教育者要形成共同的理念,这不是学校某一部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但从调查状况看,很多教师认为创业教育不是他的任务,应是创业学院或是创业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一些教师对创业教育认知比较模糊,对创业教育必要性理解也不深。调查的数据显示有50.2%的大学生“不满意学校现行的创业教育”。

2.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计划有待改进

调查显示: 61%的大学生“不了解学校有无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而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51.2%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对于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举措,多数学生都不是很清楚。很多教师也表示想发挥自身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可见,学校在创业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创业教育需要涵盖的学科专业很多,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多数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课程体系。海南高校在创业课程构建方面也处于尝试和学习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60.5%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合理”。而且海南各大学的创业教育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创业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基本以课堂讲授、学术报告为主,实践课程不足。调查中关于实践教学设置的问题(多选),61.4%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56.6%的大学生认为“实践课程量少,且结构不合理”,22.6%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24.5%大学生表示“实践教学师资薄弱,校外导师少”。可见,海南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有待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也面临诸多调整。

4.创业教学平台构建滞后,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亟待改进

调查显示:30.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要求不吻合”,57.7%的大学生表示“本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没有为其提供创业训练机会”。另外,多数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问及“认为自己参加各类创业训练项目的机会大小”时,认为“非常大”的占5.4%, 认为“比较大”的占18.5%,认为“一般”的占51.4%,认为“比较小”的占24.7%。

(二) 政府、家庭、企业等相关方面

大学生创业教育并非只是高校单方面的问题,政府、家庭、企业等等因素都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教育部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明确了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态度。从调查的情况看,就“政府应为大学生提供怎样的支持(多选)”这一问题,78.6%的大学生认为政府需要“提供多方面的创业资金扶持”,80.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无息贷款、投融资、税费、场地等政府支持”,66.1%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政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园等实践教学基地”。总之,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营造支持鼓励创业良好氛围并切实参与大学生创业,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家庭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常常会被忽视,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创业都需得到家庭的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和情感支持。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创业的态度和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对于个体学生创业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家庭及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强大的力量,父母的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及结果。对此问题,调查组电话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总体状况是:多数家长认为创业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不懂也不知该如何参与,并且支持自己孩子创业的家长并不多,多数家长表示还是希望孩子毕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见,家庭在创业教育中并未和学校、社会达成共识,仍是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篇8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跟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题目)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分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轨制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第二部门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题目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仍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题目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立场。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碰到的主要题目和难题。

三、提炼观点

1、为进步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好比,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匡助,给与什么政策搀扶。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凸起立异,进步立异水平。

第三部门 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xx大学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实践状况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题目,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 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在调查中,商学院与其他学院比拟,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在人数上显著多于其他学院,在比例上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是有一定关系的,不管在何种层面上说,商学院的同学都更加轻易接受有关创业的相关信息,由于与学科联系关系性较强,创业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遥远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3)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由于,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鼎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进步学生认知和介入这类竞赛的条件,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篇9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跟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题目)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分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轨制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第二部门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题目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仍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题目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立场。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碰到的主要题目和难题。

三、提炼观点

1、为进步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好比,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匡助,给与什么政策搀扶。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凸起立异,进步立异水平。

第三部门 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xx大学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实践状况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题目,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 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在调查中,商学院与其他学院比拟,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在人数上显著多于其他学院,在比例上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是有一定关系的,不管在何种层面上说,商学院的同学都更加轻易接受有关创业的相关信息,由于与学科联系关系性较强,创业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遥远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3)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由于,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鼎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进步学生认知和介入这类竞赛的条件,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篇10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questionnair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84-02

0 引言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即将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程度,加强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确引导广大毕业班同学认清形势,把握相关政策,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和服务的针对性,我们特做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调查问题及结果

此次调查采用记名方式对18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共有617人参与调查,每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①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问题中有7.4%的人表示相当了解,有82.9%的人表示了解的不多,9.7%的学生表示没有了解。

②在对“您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吗”问题中,有50.8%表示就业压力很大,42.9%的学生表示有压力,但不是很大,只有6.3%的学生表示没有压力。

③在对“您是否了解当前各级机关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问题中,有2.9%学生的表示相当了解,62%的学生表示了解不多,有35.1%表示没有了解。

④在对“您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多少”的问题中,有1%学生的表示相当了解,82%的学生表示了解不多,有17%表示没有了解。

⑤在对“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做兼职锻炼自己”问题中,有63%的学生表示相当愿意,31%的学生表示看情况,6%的学生表示不做兼职。

⑥在对“如果您做过兼职,请问您是如何找到的”问题中,有4%的学生通过学校推荐,55%的学生通过同学介绍,5%的通过中介介绍,36%的学生是自己独立找的。

⑦在“您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问题中,21%的人表示肯定会,76%的人表示看情况,3%的学生表示绝对不会。

⑧在“在择业中,从专业角度选择职业的态度”问题中,有83%的学生表示最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15%的学生表示与自己专业无关,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⑨在“您的职业价值标准是什么”问题中,有24%的学生选择丰厚的经济收入,17%选择能够发挥个人才能,2.5%选择有较高的社会地位,8%选择有优越的工作环境,38%选择有良好的发展前途,10.5%选择具有再学习,培训的机会。

⑩在“您参加工作后至少能接受的月薪是多少”问题中,有1%的学生选择1500以下,32%的学生选择1500~2000,65%选择2000元以上,2%的选择无所谓。

{11}在“您择业时首选地区”问题中,56%的选在家乡,27%选择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地区,2%选择西部等边远地区,6%选择京、沪等大城市,9%的人选择其他。

{12}在“通过多次或某次择业,您认为在择业过程中应该怎样”的问题中,56%的学生选择扩大知识面,做一名复合型人才,8%选择学好专业,14%选择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1%选择应有一技之长,1%的选择其它。

{13}在“在求职过程中,您认为自己最为缺乏的个人条件”问题中:26%的人选择扎实的专业知识,14%的人选择学生干部的经历,13%选择大学期间所得荣誉和奖励,27%选择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3%的人选择外表形象,17%的人选择社会关系。

{14}在“您怎样看待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违约行为”问题中,4%的学生选择可以随意违约,学校不应限制,49%的选择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学生,尽量减少违约,44%选择不能违约,要注重大学生诚信观念,3%选择无所谓。

{15}在“您在择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中,大多数单位状况欠佳有32%的学生选择,单位要求过高有48%的学生选择,招聘会有效性太低有41%的学生选择,需求量太小有27%的学生选择,学校的就业技巧培训缺乏有27%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太冷门有36%的学生选择,用人单位态度较差有11%的学生选择,有有11%的学生选择其它。

{16}在“您认为哪一种因素对您的个人发展影响最大”

中:37%的学生选择了工作环境,26%的学生选择了经济收入,3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交流机会,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

{17}在“您对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问题中,24%的学生表示满意,64%的学生表示一般,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18}在“您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怎样”问题中,25%学生选择了非常有用,53%的学生选择比较有用,22%的同学表示一般。

2 调查结果分析

篇11

篇12

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常常被贴上“活力、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奇思妙想”的标签。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90后大学生群体不再拘泥于成为传统的上班族,他们创业的动力主要是理想、兴趣与自由。“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内心的快乐。”专家表示。

这既是当下年轻人所具有的特点,也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资本。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项目本应该出现一批充满巧妙构思甚至于打破常规的产品或模式,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往往是自己熟知的校园,这有环境熟悉、容易落地、方便推广等因素。但由于校园市场和社会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校园里面的成功经验很难在社会上复制,这就导致创业者的心理落差。

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很多大学生仅凭一时兴趣,或者头脑一时发热,甚至跟风走,折腾了半天却发现项目不被市场需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欠缺,在创业过程中,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创业的经验,面对团队建设和管理、市场行情分析、企业融资等方面问题,往往因准备不足导致创业举步维艰。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00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然而,创业的路也并不好走,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

智联招聘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显然,如此高的创业失败率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创业热情也不如以往。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情,涉及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团队组建等多方面,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创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学生有创业想法是好的,但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晰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做好自我评估,包括性格、环境、自身条件等,还要做好对创业项目的评估,做好对创业项目周密的调查和规划,再来实施项目。

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对其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作用,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点。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比较宽松闲适的环境中生活、成长,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独立性和自立意识普遍较差,创业意志不坚让许多大学生创业初期激情万丈,可是在真正操作的时候,困难重重,稍不如意就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败时抗压能力较差,大大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始终保持对创业热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学校角色至关重要

2016年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又有一批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同样面临的问题就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根据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从历年趋势看,2016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5年的71.2%上升为75.6%。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只有0.7%的人创业,3年后的比例达到2.8%;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创业的有1.6%,3年后达到6.9%。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而不是刚毕业就创业。

专家建议,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最好先找到一个与创业有关的工作方向,积累经验以后再去创业。在这期间,以学习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深入地了解将来所要创业的行业市场状况,同时还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很多实践操作经验,结识业内人士,这对自己将来的创业大有好处。

自主创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大学校园,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邵新军表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科研单位,如果能在学校与大学生创业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这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大学教授很多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但是老师不善于市场化运作,这就可以让学生做市场化工作,以教授技术为核心,以学生为商业精英班底,把老师的项目和市场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在团队组建上,管理专业的人负责管理,营销专业的人负责营销,财务专业的人来做财务总监,这样一个团队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会在创业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今,全国多所大学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上尝试各种努力,去年5月,国家专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而今已有20余省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改革方案。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