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建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责任到室、到人,分工明确
二、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每周0.5课时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等第。这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做到在欢快的、激进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理念。
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选择一些常用的、有难度的卫生知识,进一步强化传授,或根据季节性的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季节病的预防宣传,如流感、肝炎、性病等。
三、加强健康教育课管理
①教材和教具:教材做到
1、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
2、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
3、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
配备好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②教学计划:每个年级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③教案: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力求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④师资培训:保证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
⑤授课质量:要求授课教师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5项。
4、硬件实施到位: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设施、厕所设施、教学用房等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添置、改善。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时常督促学生行使卫生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早晚刷牙、饭口漱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卫生行为以及一些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如:身高的测量、体重的测量、脉搏的测量、体温的测量、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正确的读写坐姿等,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及技能。
6、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利用一些特定的宣传日,大力宣传发动,有“爱牙日”、“防艾日”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一些如“爱眼知识问答”,通过班队课、家长会等宣传契机,进行健康传播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们始终贯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了健康理念。
一、具体工作
(一)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完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小组,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学期对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评价内容,健全了评价标准。整个健康教育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有奖有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校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教材,以及将学习方法指导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反思与展望
(一)我校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三)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很多时间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完成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利用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的内容认真执行,重点进行五、六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针对年龄的特点单独出了板报,在11月1日举行进行了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开设青春热线、青春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发展。
2、上好健康教育课
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上一节课有专职的教师上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有年终考核成绩,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中向学生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特别是缺碘对青少年的危害,缺碘不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而且可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让学生学会防止碘的流失,有效地保护自己。
4、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
每年的体质监测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我们做好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了体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配合医生做好体质近侧,完成了监测任务。下半年做好了检测后的统计工作,上报有关报表,整理了有关资料。在近侧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患病问题,及时统计出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监测工作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5、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体质监测来看龋齿的患病率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在预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学生用流水洗脸,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沙眼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特别要发现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疗,这让有效地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今年沙眼的患病率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了“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百分之百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起到了预设的效果。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建立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目前,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吸烟的人员,就是家长来学校,看见禁烟标记,也主动配合,不抽烟了,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食品卫生。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为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懂得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了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配合卫生院印发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组织了厕所消毒。
(5)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
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
(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
(2)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提高了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
当然,跟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强,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我们的工作,为宜陵镇的卫生事业服务,更为我校师生健康服务。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知识,提高自己的防病能力,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每周进行两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次是每星期二的健康教育课,由各班主任根据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进行讲授,这项工作由教导处和卫生老师共同把关,另一次是每星期一的卫生广播。主要是区里的一些重要精神,学校的一些事项布置以及常见病知识的宣传等。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都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检查记录。事实证明开展一定规模的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既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防病工作
防近工作是学校的重头戏,目前学生中的患近率仍较高,如何降低学生患近率?每年开展两次防近宣传周,各班进行黑板报评比,读写姿势评比、眼保健操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来降低学生的患近率,使它们的眼睛更明亮。
篇2
2、意义
(1)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幼儿园的孩子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和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2)全面实施新纲要精神的需要
新《纲要》第一部分的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它首先强调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外来孩子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他有权利接受早期教育,有权利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有权利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就不能因为棘手就舍弃对他们的教育;另外它还强调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真正做到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同时在纲要的第二部分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它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用了“高度”两个字来强调它的重要。为了使新《纲要》精神落到实处,在我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3)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这个口号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脑海中,使我们农村孩子的出生数比较少,而且现在的家长择校心理强烈,使区域内的学校生存面临危机。但一支强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使我们幼儿园的入园率大幅度增长,随即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等等,适应过程比较长,这给幼儿园的教育带来了困难,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造成了压力,带来了困绕,不能安心工作。所以对外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他们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我园全体幼儿生动活泼和谐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园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目标
(1)探寻在我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园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2)研究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外来孩子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本地孩子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外来孩子和本地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也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
2、进行实验、观察本地幼儿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御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3、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的突出障碍,进行排除,使他们活泼健康地与本地幼儿同成长。
4、各班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5、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不同表现,研究各自的对策。
6、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安排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幼儿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
要以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并以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
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幼儿,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
各子课题实验时要根据原有的心理健康基础和发展目标,指定体现纲要和幼儿个体的灵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四)预期突破的难题
对区域内不同地域、不同族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建模,以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的探寻。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方法
(1)调查法
课题研究将通过有关量表测查,掌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幼儿心理档案,把握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
(2)个案法
建立成长档案,对孩子进行三年的跟踪研究,观察外来孩子通过三年的培养,与本地孩子的差异程度。
(3)经验总结法
根据幼儿的特殊心理表现,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
2.途径
(1)全面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中。在各项活动、家长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健康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一般在咨询时要由家长带着)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
1.周期:三年
2003年11月-2006年12月
2.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
(1) 2003年11月—2004年1月 制订方案,组织宣传。2004年1月申请立项。
(2) 2004年2月-2004年7月
①理论学习,师资培训;
②做好宣传,落实分工;
③选取小班和中班各班进行研究,列出各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基础上,开设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保存好资料;
(3)2004年8月-2006年8月
①新小班加入研究,其它各班继续做好个案跟踪研究。
②全园开展深化研究,总结经验,在全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示活动,邀请联合课题组成员参加,研讨研究情况。
③召开中期研究成果汇报会,交流经验,出论文、个案、读本。
(4)2006年7月-2006年12月,
完善资料,形成成果,申请结题,同时借鉴研究成果,进行第二轮研究工作。
五、课题研究措施
1、进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幼儿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我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篇3
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班主任,同时又是中队辅导员,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从而构建成为一种结合课程教学的渗透,结合班级日常活动,结合全面和个别育人教育的交互,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引导全体学生,以形成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旨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提升优良的道德情操,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班级活动,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
篇4
为实现《中国防治与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工作目标,遏制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农村一般人群扩散,在广州市卫生局、广州市疾控中心和广州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增城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以增城市“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市、镇、村三级网络为平台,以农村干部为突破口,开展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本研究所组织讲师团于2008年8月~2009年7月对增城市282个行政村及各合作社干部共约12 000名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和防治政策培训。
1.2 培训方法
1.2.1 从本市各镇、街医疗卫生单位中挑选业务骨干成立预防艾滋病讲师团,请广州市CDC预防艾滋病专家和广州市健康教育专家对讲师团成员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1.2.2 由各镇、街“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市健康教育所和讲师团负责提供师资,对全市282个行政村及各合作社干部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和防治政策培训。
1.3 培训内容和形式
1.3.1 培训内容:①艾滋病基本知识、流行形势和防治政策讲座;②正确使用安全套技能培训;③讨论村干部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1.3.2 培训形式:采用多媒体、小班教育、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强调教学互动,鼓励学员主动思考,积极提出本村预防艾滋病可行措施,注重培训效果。
1.4 工作效果评价要求
以调查问卷形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村干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行为情况作调查,要求培训后农村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3个月至半年作远期效果跟踪调查,评价培训工作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要求农村干部预防艾滋病行为实现率达到75%以上。
2 结果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2 560名村干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行为情况作调查,根据初步统计,培训前农村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7%,培训后农村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2.6%;培训结束后3~6个月,采取电话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近期效果跟踪调查,成功访问了286名接受过培训的村干部,结果203名(71.0%)能完全说出5种危险体液;246名(86.0%)表示有在茶余饭后向朋友谈讲课内容;229名(80.1%)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了避免接触别人的血液等危险体液;椐2009年卫生工作年终检查显示,全市各行政村的干部都落实、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及外来人员的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有32个行政村对长期外出务工,节假日归来探亲的村民进行了教育,个别行政村甚至在2009年12月1日自发举办了本村大规模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3 讨论
3.1 工作体会
3.1.1 政府支持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该项目虽然是本单位根据增城市的实际需要和自身能力为其量身定做的工作项目,但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单凭本单位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执行的,把项目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摆正了自己的角色位置。在政府和相关领导的批准和支持下,不仅保证了每个行政村95%以上的村干部前来参加培训,使得本单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执行。
3.1.2 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开展艾滋病培训,最困难的是召集培训对象。在设计项目时,先对一些村干部做了基础调查,最后采用了多数农村干部支持的、到村办班的方式。虽然这样做使工作量增大很多,但上门办班,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培训率,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群众的害羞和害怕心理,更有利于村干部参与讨论,提高教育效果。
3.1.3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保护意识。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方式,让村干部对艾滋病的流行态势有了初步的了解,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刮胡子、拔牙等具体例子,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各种细节进行分析,加深了村干部对艾滋病传播隐蔽性的认识;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示范,强调防止接触体液的原则,使村干部掌握了个体保护技能;从集体防御的角度,对如何正确对待患艾滋病的村民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村干部明白自己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的责任,引导他们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出租屋管理等措施保护村民。
3.2 工作意义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传播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在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最好、最有效的“疫苗”[1-4]。这次项目深入到每一个村子宣传,不仅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国家政策传授给村民,也使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在多次重复讲课和不断的交流总结中对预防艾滋病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讲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害怕讲话到应付自如,还使很多非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也能做到脱稿讲授,增加了基层单位授课人员,同时坚持让基层医院的讲师团成员进行讲授,宁可不足之处再补充,每完成一个镇的培训任务,也就为该镇医院培养了授课老师[5-6];每位受训的村干部都是村里很好的义务宣传员,这些“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都会有收获[7]。
3.3 今后工作建议
在工作中了解到:大多数村干部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一知半解,特别是对阴道分泌物和的危险认识不多,对如何阻断外出民工把艾滋病病毒带回本村缺乏可行的有效措施。对此,提出两点建议:①把避免接触5种危险体液作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重点之一;②与妇联、计生等部门合作,针对农村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回乡民工进行免费检测或探亲期间使用安全套。
[参考文献]
[1]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4):221-223.
[2]祁自力,陶卫国.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1):137-138.
[3]王勇胜,廖菁,范子煊,等.艾滋病感染者/药物依赖患者社会生存环境评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49-51.
[4]徐健,王锡宏.流动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1-3.
[5]吴瑕.外来女工对生殖健康和性病的知识和态度调查及教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18):105.
篇5
幼儿园建筑面积3500平米,运动场地XX多平米,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四个级部,共计140余名入园小朋友,幼儿园现有教师50余名,所有教师队伍均由幼教集团统一配备,学历达标率100%,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除每班配有幼教、英教、生教三名教师外,另配备了美术、体育、音乐、舞蹈、计算机等专业教师。
【卫生规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思想认识到位
幼儿园卫生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卫生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发育和成长中的幼儿。为孩子创设安全洁净的成长环境关心和注重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首要职责。一直以来,我园十分重视卫生工作,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结合我园实际,认真制定和完善各类职责制度,认真落实好《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要求,把重视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更新观念,抓好师生身心健康教育,为幼儿创设健康、洁净、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全园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1、为了较好的开展卫生工作,我园成立了卫生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园长为组长,保教主任、保健医、办公室主任、各年级组长为组员。领导成员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各部门相互协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全园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制度涉及食堂卫生、食品卫生、班级卫生以环境卫生、公共卫生以及幼儿体格锻炼等。各块制度全面细致,并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检查记录。
随着幼儿园科学化管理的推进,我园的卫生工作管理也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各项卫生工作的落实均有评比制度,评比标准明确具体,卫生工作考核与每月的月考核以及期末的综合考核奖惩挂钩。真正对各项卫生规范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4、开园以来,我园认真落实各类省市区相关卫生管理制度。把园内的清洁卫生工作放在首位,每天都有卫生工作重点,每周一次大扫,每月一次评比,每学期一次表彰。加重了卫生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份量,在老师、教职工心目中有了更重要的位置。各班级教师也以卫生健康教育为载体,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卫生工作早已成为幼儿园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并配有专业专职的卫生保洁员两名。只要是工作日,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洁净清爽。在我园,天天都是卫生日,月月都是卫生月,全园没有卫生死角
三、资料完备、整理规范
我园在开展卫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各部门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保留原始工作痕迹,建立健全卫生工作文书档案管理(包括年度计划、总结、工作安排、检查记录、集体及个人经验推广材料,上级文件通知及有关文字材料等),各部门按要求每年整理归档。做到了资料齐全,分类清楚,装订整齐、规范。建立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四、重视师生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地方,幼儿年龄小,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实施集体教育的幼儿园又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利场所。因此,我们事无巨细地把健康教育提至到我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全园职工目标一致,群策群力,通过以下各种措施全力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1、成立了新东方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把健康教育纳入到幼儿园的工作发展目标之中,责任层层落实,由园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深入扎实的开展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分成幼儿身体保健与健康知识教育两大部分,根据具体任务分工,幼儿园保健医生积极作好幼儿身体保健及对家长、教师进行卫生防病、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教学部门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各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相关要求和目标制定出班级健康领域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将健康教育渗透课堂内外,把健康教育纳入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日程,使健康教育活动渗透于课堂、融汇于教研、推广于校园、延伸于家庭及社区,取得了健康教育与教学的双丰收。
2、健康教育形成常规、卫生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健康教育能力。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园大会、家长会、橱窗、板报、幼儿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及家长员工了解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保研室定期对广大家长宣传相关卫生知识:《春季防病保健小知识》、《营养健康》、《关爱生命保护健康》、《预防艾滋病》、《手足口病的预防》等等,广泛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以专题讲座、教研活动、健康教学活动观摩,视频培训等不同的形式对全园教职工进行培训。
3、重视幼儿养成教育,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初浅的卫生保健常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卫生习惯。建立体弱儿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使全园孩子健康成长。保证每天孩子的饮水量达到1600毫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2.5小时。
4、幼儿园建立幼儿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
五、认真做好除“四害”工作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除“四害”工作。按照市爱卫办统一部署,加强室外环境的改造,堵塞鼠洞,加强食堂重要场所防鼠防蟑工作,放置挡鼠板。加强垃圾清运,并做好美化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抓好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幼儿使用的保温桶天天消毒,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综合防治。厕所配备专人清洁,做到无蝇、无蛆、无臭,定期用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以及厕宝进行消毒。对幼儿园供水、排污系统进行了改造,保证排水、排污管道通畅,严格保证幼儿园整体卫生合格、标准。
六、幼儿园卫生
1、环境整洁、无污染、无噪音的影响,园内绿化面积达50%,周边绿草如荫,樱花盛开,环境优美;班级每天按照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幼儿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2、校舍用房设施符合国家规范,每一个班级都配有幼儿专用盥洗室、卫生间、教师通风、明亮。配有设施配套的保健室、隔离室。房舍远离各种污染源,达到了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建筑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幼儿活动场地日照充足、干燥、排水通畅、接近城市绿化地带、环境优美,是一个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合理使用资金,逐步改善办园条件,每个班级均配置了适合幼儿使用的桌椅、床、玩具等,配备了幼儿餐具、卫生用具,做到一人两块毛巾、一个水杯、一张床,一块餐巾,一个衣帽橱,专人专用。
4、保健室、隔离室设施设备的配置符合相关卫生部门的要求。厨房配有消毒柜、防蝇、防尘灯,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
篇6
由于所处家庭环境、知识能力、爱好兴趣等不同,幼儿个性心理、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对幼儿的初入园适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入园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促进幼儿适应的不同策略很有必要。《纲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主的尝试。”我通过寻找有效措施、设计相适应活动来缓解小班幼儿的精神压力,以提高不同群体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孩子们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愿意来幼儿园,可行性尝试策略如下。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培养幼儿个性品质、自我保护意识及规则意识。
小班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规定幼儿在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中应做到、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来、离园要与老师、小朋友互问好、说再见;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活动结束要整理好玩具、做到物归原处;初入园时进行爱集体教育;平时,提醒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不做漏嘴巴,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教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分清前后里外。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慢慢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环境和方式不同,孩子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用心观察、针对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二、开展适合我班身心发展规律的区域活动。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肌肉发展,锻炼幼儿小手的灵活性。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不爱动手这一特点,在角色游戏区里,设置给娃娃喂饭,练习幼儿正确使用小勺;给娃娃团饭团;给娃娃穿衣服、系纽扣、拉拉链等活动。在聪明屋里有插花片、穿线板、变形机器人等;在建构区投放各式大小不一的纸盒、纸片、纸筒、易拉罐、积塑、积木,供幼儿拼插、搭建、垒高高;认知区特设漂亮的鱼宝宝,使幼儿在给鱼宝宝插鱼鳞的同时不仅学会手口一致,还对色彩有所认识。孩子们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锻炼小手的灵活性,提高动手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小班幼儿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尤其刚入园幼儿,而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择自由探索的空间。如角色游戏区的设置,既为幼儿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心理氛围,又满足了幼儿对家的依恋,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操作时间,使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能力、兴趣自主自选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小班幼儿情绪性强,有意注意差,正处于由独自游戏、平行游戏逐步向结伴游戏、合作游戏过渡的阶段。区域活动可满足幼儿交往与相互学习的需要,又不至于发生过多争执,同时还可进行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如美工区小朋友做好的棒棒糖、饭团、面条、串串等可以送到角色游戏区去招待客人、玩过家家,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他们变得更加聪明、能干、自信、大胆。
三、保护和发展幼儿的个性特长。
1.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比如: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走楼梯时喜欢顺扶手往下滑或是还剩两格就往下跳等。要想杜绝这些不良现象,只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以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充分利用体育器械及自然物对其幼儿进行身体锻炼,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在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使其自身的能力、身体素质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发展。
2.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差异。通过观察发现幼儿间的种种差异,确定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使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相应发展。如美术活动“多彩的泡泡”,对这些入园不久、大多还没掌握正确握笔姿势的孩子来说困难不小,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细化教学目标,分层次准备适宜的材料,让能力偏弱的幼儿观察泡泡、吹泡泡,处于中间状态的幼儿描泡泡、印泡泡,请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试着画泡泡。这样不但满足了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而且使每个幼儿都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3.认真观察幼儿表现,走进幼儿内心世界。走进幼儿,关注幼儿的言谈举止,发现幼儿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变化。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关注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表现,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尤其是听到情绪焦虑的孩子突然唱起了: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我很感慨。
四、坚持正面引导,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相符合,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首先,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鼓励,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幼儿能正确地自我评价,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篇7
一、要注重思想品德课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实用性的研究
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导材料,能有效避免学生盲目预习。在课前(主要是晚自习时间)给学生发放“导学案”人手一份,让他们提前对新课进行预习,为衔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准备。特此,我们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磨把下一周要上的新课导学案(思想品德课一般每周2课时)都准备好,印制好。
为了想方设法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质量,备课组成员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工作:1.专门布置一个教师网络搜索每个新课时的学案、课件、教案、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练习等,供集体备课组讨论、研磨。2.针对教材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3.根据学生的学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4.最后分工合作(一般一个集体备课组有4名老师),布置每一个老师根据讨论稿完成一个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形成每一个课时的“导学案”。老师工作量确实很大,但经过实践检验,效果确实不错,值得推广。
为了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在问题设计环节,我想“挖冬笋原理”在导学案设计和编写中很有必要应用一下。要想挖到冬笋就要知晓冬笋如何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长的,什么情况下长的,就要把握其生长规律。思想品德教学也一样,其实初中思想品德三个年级教材安排,是很有规律性的知识安排,七八年级主要安排教学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九年级安排国情教育。
各年级教师要善于挖出每一个新课时的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找到学生学习知识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在导学案的认知中找到知识的精华部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要注重小班化班级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和成长鼓励
教师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分组,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率,注重学生课堂活动中的个性化的表现,注重学生课堂的有效生成和无效生成等。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和道德教育部分,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历程息息相关。我们不妨从班主任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去寻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研究,记录不同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表现欲望强,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等等。当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很多学生的能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成长着。老师要舍得赞美和赞赏学生,不断鼓励学生成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功能。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三、要注重小班化学生分组的科学性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学生活动,实现课堂生成,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科学分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思想品德课不同年级教材和学生认知能力的表现,什么样的学生组合为最佳搭档呢?1.每一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层次差异组合。2.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层次差异组合。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有差异组合。4.学生的问答等合作探究有层次差异组合等等。
四、要注重小班化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性的研究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把大脑、嘴巴、手等感官系统和思维系统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W情境让学生的视觉等感官活起来。接着,巧妙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然后,根据教学情节,让学生的手和嘴巴动起来。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情境等,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主题内容相得益彰。比如,在教学“孝敬父母”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时政,2011~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的感人事迹的视频情境,让学生在动情中体验和作出心理上的行动。接着设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孝亲敬长,打开学生讨论的话题,让每个学生说出实际行动,小组学生作总结记录和发言等。同时,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讲讲相关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例。
五、结语
小班化教学中,要敢于和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特点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的成败。只要教师能认真去做好以上的工作,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果,使每一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上一个台阶,打出一片新天地。
篇8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福建省泉州幼师附幼148名小班幼儿的主要抚养者为调查对象。(2)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3)调查的内容:以问卷形式调查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项目:1.家庭抚养方式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及采取过哪些方式、方法。3.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4)共发问卷148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
1.家庭抚养方式的比较(表一)
由表一可见:大家庭抚养模式占的人数最多。隔代抚养第二,父母抚养最少。
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感受和行为 (表二)
由表二可见:⑴、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父辈比祖辈认识的人数要多得多 (2)在观察幼儿心理的感受上,由父辈教养的人数高于由祖辈教育的。(3)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上,父辈教养者明显高于祖辈教养者。
(2)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表三)
由表三可见: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与祖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相差无几;而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行为,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祖辈,这说明了:父辈与祖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教育行为上,即父辈的教育行为比较先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就比较健康。反之则差。
(3)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的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
1.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老人自身生理、心理上的一些日趋退化的特点,这个环境对于极富模仿力的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补偿心态助长了儿童的依赖性倾向。老人在自己子女的抚养中出现的问题已感到无法弥补,于是在隔代的抚养中百依百顺,希望能把丢失的全“补”在隔代幼儿身上老人的封闭性心态,影响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另外接受了抚养幼儿的委托,老人害怕承担过失的责任,于是处处包办代替,形成了幼儿自理能力、行为习惯、性格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低下2.大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三代同堂,父母与老人两代人抚养幼儿中的利弊得到了互补。其次,因为人多,家务事分着做,父母也有空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幼儿的视野,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性格开朗了。由于见多识广,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加强了3.父母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在事业上忙碌,对幼儿的教育抚养缺乏的是时间,与幼儿沟通的交往少了,因此,各方面发展相对比大家庭的抚养方式略显差些。但父母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幼儿的性格、智力等方面还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4.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家长虽能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他们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能力。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显然,隔代抚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弊多利少。为引导家长采取正确抚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笔者认为应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三、对策
(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从意识上转变观念,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的维护,更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1.重视情感教育。2.重视行为培养。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别人的赞赏;4.在家里有地位。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四种不适当行为包括:(1)引起注意,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2)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3)报复,孩子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4)自暴自弃。孩子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因此家庭对幼儿加强良好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使孩子产生正确的行为观,教育孩子辩别行为的正确性。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应尽可能做到具体化、形象化,新颖性。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 从而培养幼儿宽广、积极、热情向上的健康心理。3.重视“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成功教育”中,家长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你做得真好” “不要怕,勇敢些,你—定能学会”等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孩子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会做得更好,我是很能干的积极健康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健康心理状态,就为幼儿长大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家长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抚养方式,取得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社会、未来合格新人。
篇9
二、本学期年级组工作的特色
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教育的好差反映了班级管理的水平。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就非常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常规教育。一年级两个班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练习站队、广播操、礼仪训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各班都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班规,并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本学期年级组工作特色总结如下:
1、开学初,二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寒假作业展评。
2、一年级两个班在第三周召开家长会。
3、第五周,二年级在校园内进行的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4、一二年级礼仪训练见成效。
5、一二年级在少先队建队节时一年级每班十人入队,二年级剩余学生全部入队,并且一二年级组演出节目时集体背诵《弟子规》。
6、一二年级组九月、十月共出两次板报,两个年级办板报的形式各不相同,一年级的多为老师和学生一起办,二年级的多为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完成,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7、每周大扫除,由于本年级组学生太小,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卫生大扫除。
8、第十周一二年级组举行了“故事大王”比赛,孩子太小,组织很困难,但是台上的同学表现能力强,家长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妙招
一年级是学校的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难度很大,但是 班主任老师却有好办法:
一年级(1)班:
1、班主任安排家近的学生带钥匙,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进班后先交作业后打扫卫生,老师检查卫生及时。
3、中午小班会,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
一年级(2)班:
1、班主任时刻紧跟班,早到校为学生树立榜样,一个月后,由学生带钥匙。
2、早晨学生到校后能及时的打扫卫生,老师检查到位,作业收缴速度快。
3、中午小班会,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
二年级(1)班:
1、班主任每天早晨到校后,能迅速组织同学进入早读,课代表领读,值日生迅速打扫卫生,作业收缴有序。
2、坚持每天检查室内外卫生,及时进行讲评。
3、一直鼓励学生自己办黑板报,从写字到绘画都是由学生完成,虽然板报的名次不理想,但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4、中午小班会,由魏昱嵩同学领读《弟子规》。
5、学生制作自己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6、班主任为班级制作“彩虹之家班级成长档案”,记录班级的活动。
7、班级实行小组竞赛制度,每周一次评奖。
二年级(2)班:
1、班主任每天按时到校,迅速组织同学交作业,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早读有序。
2、中午到校,能够迅速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打扫。
3、课间操跟班及时,讲评及时。
4、实行班干部负责制(试行)实现了事事有人管,既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
5、实行班干部负责制(试行)实现了事事有人管,既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
6、实行班干部轮岗,让一些胆量较小或性格内秀的孩子担任小组长或课代表,让他们融入班级大家庭中,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班干部的职则促使他们和别的孩子交往,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
1、德育活动:还需要在德育活动中寻找新的创意,找寻适合学生的新颖活动。多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2、常规方面:一日常规常抓不懈,特别是起始年级。 (1)
同栏目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改正措施:
1、多与本年级组的教师沟通,多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新颖的德育活动,找创新点。
2、加强一日常规工作,班主任做到紧跟、勤跟班。
篇10
本学年,我校各班及各村小班级,首先,根据县教育局开展学生“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写好计划,并在平时活动时做好“六个一”活动记录,每学期末有总结。
除此之外,我校各班级也开创性的开展“六个一”活动,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每天记一句名言警句;每天跟父母交流一次等等,把“六个一”活动具体化,并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
学校各班设立了“六个一”活动成果角,自己班级设立六个一活动角,所有成果自己保留,以备中心校检查评比。(中心校检查,每学期两次或两次以上,其检查结果,做为老师评价的依据。)
本学期开始,运行星级班级管理评价,各班每周的团队检查结果,做为班级星级管理评价的依据,按星级评价,期末汇总,算出各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分。记入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考评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
本年度,学校加强了德育制度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升、降国旗制度;主题班团队会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等。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收到较好的效果。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
本年度,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基地(图书室、实验室、校外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各项活动有检查、有活动记录、有总结。
通过班团队会、演讲等多种形式,使主题教育活动各有侧重,构成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特别是结合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主题中队会观摩活动,全镇教师全员参与,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4、德育队伍建设方面。
本年度,根据县德育工作要点的要求我校围绕开展“德育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各项活动与教育、教育相融合,整合,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真正收到实效。
5、学校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本年度,根据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农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变化,给学生提供心理释放的“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困惑。强化德育的质量和效果。
6、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本学年,我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基点,以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形成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建设,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凝聚师生情感的校园文化。
本学年,学校继续实行值周班级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发展,通过搞好班级布置,增强班级的文化气息和氛围,通过学生办班报、手抄报,出黑板报、墙报,等多种方式,活跃和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7、家长学校创建方面。
根据农安县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章程,并按章程的要求,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成立班级家长领导小组,由3—5名家长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二次会议,听取家长代表对学校工作的反馈意见,让家长参与学生重大决策。家长通过联系卡,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工作。
篇11
优化校园环境 建设学校文化
利用学校高规格改扩建契机。邀请名家科学设计校园绿化景观及学校大门,工程设计将淮安的地域文化和学校人文特征,明清古典园林特色与清江浦文化相融合。建筑风格兼具江淮地区轻灵秀逸之气和校园严谨活泼之风。精心布置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及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办好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及校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温馨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发扬“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永争一流”的学校精神;秉承“信心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引导、质量至上、和谐发展”的思路;追求“让每个学生享受成长快乐,让每个教职工享受教育幸福”的愿景;围绕“努力打造主城区优质品牌学校”的目标,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树立公平、公开、正义、平等、宽容的核心价值观,全面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做实基础工作 提升管理质量
坚持在规范化基础上严格级部管理,精细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围绕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堂、课间、作业、辅导、自习、考试管理。努力抓实教学六认真,重点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等教学环节,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值班干部、有关处室及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会成员等对师生的学习、办公加强巡视检查,做到逐项记录,及时公布,当日反馈,每周总结,按月考核。修订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中层干部竞聘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学校目标管理、民主管理,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责、人尽其用,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富有活力的工作规范,确保学校工作各个环节,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消除盲区,提升管理质量。
深化模式实施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知识学习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旋律。“226”高效课堂是我校近几年来着重打造和实施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案和学案为载体,以学习行动小组和学习科研小组为平台,以六步导学(课前检测、激趣导入、自主研学、合作研讨、展示反馈、总结提升)为路径,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学,为学生展示提供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为深入推进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强调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在学生自学和展示的指导上,要做到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并制定模式管理手册,提出基本教学要求,深入开展研究。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有校级以上课题,每学期全员开课评课,每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力争将“226”高效课堂研究申报为省、市级立项课题。同时每学期都邀请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对学校的“226”教学模式进行驻校指导,就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们产生的困扰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解决调整的方案。12月11、12日,我校举办小班化教学模式实施集中展示及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员与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共听课61节,并召开教研组座谈会,逐节点评,确保模式实施落到实处。
加强辅导训练 和谐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系统辅导训练工作:任务、自习提前布置,灵活安排,及时检查反馈;利用课间、课堂、课后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有效答疑;课堂上力求做到6个“10”(即10人次提出或回答问题;10人次板演或展示;10人次单独辅导;10人次笔记检查;10分钟课堂训练;10分钟知识巩固和整理);周清训练、作业面批及记录争取做到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情,及时指导反馈,并做好批改记录。此外,通过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近距离心理辅导。每学期借助家长学校平台,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并以各种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师逐步形成“以父母之心办教育,以父母之心教学生”的教育思想,用足够的耐心善待、帮助每一个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开展特色活动 增强学生信心
小班化教育改革不能仅限于教室这个小天地,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积极投入自然、社会大课堂。我们坚持以信心教育为核心开展特色活动。继续围绕文化布置、主题教育、高效课堂、艺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信心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学期初我们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书法、美术、音乐、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兴趣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阅读课、实验课及校本课程开发,丰富实践课程,使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干、丰富个性,让那些曾经扮演着失败者角色的学生重拾自信,阳光地学习与生活,努力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与五自卡填写活动(自找闪光点、自树好榜样、自立警示语、自寻突破口、自我作承诺),第一阶段要求学生以文字的方式逐条说明;第二阶段让每个学生在班会上交流展示;第三阶段组织班级、校内评比奖励。这一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每个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树信心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及学校重点工作成立社团组织。举办大型活动,不断拓宽教育活动的思路、途径、方法和形式,使信心教育成为学校的品牌特色。
改革评价机制 体现公平公正
篇12
这样的培训模式背后实际上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的确,班主任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但这种培训模式缺乏体验的过程,缺乏内心体验的支撑,与自身的内心感受相脱节,这样教师所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活化的,难以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样的培训方式可能效果会比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班主任对培训的认同度低,进而挫伤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导致培训低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而就培训活动自身而言, 讲座这种单向信息传递式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班主任的多元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就是讲座式的培训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让班主任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其身上发挥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重体验,不重讲授。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而讲授的培训方式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团体辅导似乎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方式。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者根据个体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做好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团体辅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团体辅导的环境有关怀性
团体辅导最好采用小班化教学,以活动室作为培训场地,而且活动室的布置要有别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环境样式,培训教师可与班主任一起或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或席地而坐。培训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暖身活动,让大家在轻松的游戏中营造亲切、友好的人际关系。培训教师可以在课间给班主任准备点心,班主任也可以主动带点心与大家分享,让彼此之间充满温暖与关怀。为缓解学习疲劳,培训教师或班主任可以在培训中间穿插组织各种放松活动或游戏。通过这些措施,培训者与班主任可以一起营造富于人性关怀的培训环境,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安全的心灵成长团体。
二、团体辅导的目标有针对性
在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班主任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还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培训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的方式,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学困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班主任团体辅导,可以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团体辅导的理念以人为中心
在团体辅导中,人成为关注的中心,每一个班主任都不会被忽略,培训过程成为班主任思考、体验、行动的过程,成为班主任心灵成长的过程。
团体辅导以引导班主任自我觉察为主,引导班主任学习专注、聆听、同理、尊重、澄清和具体化等心理辅导技巧的同时,注意激发班主任思考,巧妙碰触班主任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反思自己,看清自己的盲点,避免自以为是的“帮助”。通过建议班主任每天做反思作业,引导班主任主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借助心理投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当自己对别人的心理加以揣测、判断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真正反映对方的真实想法,或许自己认为对方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心理的投射。
在团体辅导时,培训者应引导班主任投身其中,敞开心扉,充分地分享交流。每一主题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个人感受的交流分享这些重要环节,而交流的形式又有小组间的交流与全班交流等不同形式。这些环节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每个人的分享交流,可以展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心态,以便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心灵感受心灵,真正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真正去理解他人。
篇13
一、师生配合的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伟大和系统的育人工程,“小班化”可为优化班级管理提供很好的契机。因为学生数量变少了,班主任更应该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培养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采用什么方法合适呢?平时我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相配合的班级管理方法。
1.在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班级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而是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干。要营造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充分尊重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通过班级的民主选举,产生班级管理委员会,设立不同的部门,可以由这些部门综合学生、老师的意见制定班级各个方面的管理规程,并较好地执行这些制度。当然,学生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学生之间的沟通活动,在班级中进行主题活动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比老师更容易走近学生,因此在平时管理中遇到矛盾时,可能有时候从另一个视角,另一个交流的层面处理会更妥帖。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胜任班务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2.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中,班主任应起到主导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头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选举时,有些学生根据关系投票,而不是根据实际能力;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碍于情面而不能正确处理等。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中真正起主导作用,只有把班主任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师生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好,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向上发展。
二、因材施教的个性管理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理论”。小班中的每个学生正如这个木桶中长短不一的木板,而一个班级的成就并不是由班级中几个优秀学生决定的,只有班级的每个同学共同进步,这样的班级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团体。要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呢?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即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不同的教育。“小班化”人数的减少,为班主任更多地走近、接触和了解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班主任详细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甚至在学校的活动情况等信息,对于更好地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开展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教育为实施个性化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在能力、气质、品德与性格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老师既要放低姿态了解学生,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不能都用一个尺度度量,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教育能引导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活动或生活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让每位学生都保持自信,敢于有想法,敢于张扬个性。
2.分层教育促管理。当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层。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进行不同的分层。例如,在学习上,学生可以分为学习优秀、学习中等、学习困难三类。对于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有的是暂时性学习困难,有的是稳定性学习困难。在性格上,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则是双重性格……如果班主任把各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针对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开展分层教育,就能强化教育效果。
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分层教育。例如,在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策划,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多参与表演,让沉默少言但做事细心的学生负责设备管理。对于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更不能歧视。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对自己有信心,更愿意改掉自身存在的毛病。
三、现代化的班级管理
当今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大众视野,我校虽说地处农村,但是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上学期将班级网络管理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班级网络管理的发展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挑战。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勇敢地面对挑战,让网络为“我”所用,全面开创班级管理的新局面。
1.精心制作班级网页的内容与形式。一是通过“表彰拦”精心打造班级灵魂。班级灵魂即班级精神,是一种使班上每个学生共同奋斗、互相激励、互相关爱、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班级风貌。打造这样的班级灵魂任重而道远,利用网页能大大推进它的进程。如在班级网页上开设“留言板”,用来记录班级、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记录学生平日里的违纪与守纪、失败与成功,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审视整个班集体,爱这个班集体,力求全班共同进步,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网页成了记录学生进步的履历表。二是通过“诉求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诉求吧”中,学生就一些不便直说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事情,直接向老师倾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减轻心理压力,又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三是通过“家校联系区”增强教育合力。在班级网页中开设“家校联系区”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家校联系区”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聊天、网上论坛等方式相互沟通。家长就班级管理方面献计献策,就教学方面提出“金点子”,还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班主任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增强教育合力。
2.有效避免网络的消极影响。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的双面性不能忽视,怎样才能减少和杜绝网络的消极影响呢?一是营造“真、善、美”的班级网络氛围,如创设“我们自己的网络主流”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网页制作和评比竞赛等,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同时,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参与班级主流文化的建设,从而真正营造“真、善、美”的班级网络氛围。二是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网络氛围。我们向家长提出了建议:以身作则,安装必要的软件,限制、监督孩子上网的内容及时间,让学生在父母爱心的呵护下,在温馨的家庭网络氛围里健康成长。三是培养学生自我防范意识。面对精彩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班主任应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给学生的思想武装上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同时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自我防范的意识。
四、成长档案助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