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实训的前提条件
(一)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完备而科学
城市建设学院建筑装饰教研室的老师们通过近六年的时间,对建筑装饰专业从03级到09级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摸索、总结和调整,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设置已较为完备和科学,并建立起了课堂与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日常教学与设计实训在时间和过程上必须打通
在课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很好地将设计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虽说建筑装饰专业已经建立起了实习基地,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毕业年级在展开毕业实习时才会去实习基地实习。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这个环节,这种情况一方面制约了学生们对于设计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后的体会、消化,使其做出来的模拟设计方案缺乏社会性、现实性,导致方案的实施性就更差了,大部分同学设计出来的方案不能用于施工;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学习过程中的实训,也使大多数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实习心中没有底,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们常常在毕业实习时感叹:“理想设计和现实设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为了做好从专业、理论学习到毕业实习的准备和过渡工作,给学生们建立一个校园所学与社会实践接轨的知识构架体系,建筑装饰教研室酝酿出一个在日常教学中能穿插并同步进行的设计实训模式,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设计实训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
(一)设计实训的教学基础
在建筑装饰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完成一半的如《室内设计(上)》、《建筑表现画》、《建筑装饰构造》等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后,并已经能够较好地掌握之前的《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CAD制图》、《建筑材料》、《设计构成》等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进行设计实训是比较合理的。
(二)设计实训的实践基础
以《室内设计(上)》的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去实践:带学生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去进行现场量房的工作,回来结合测量数据完成家庭装修的设计方案。在尝试完成了两套没有加入业主需求等综合实际内容的纯理论化设计之后,学生们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现场量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结合量房数据完成CAD的户型平面图的绘制,并能在初步完成方案的造型设计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正式开展。
三、设计实训的方式
(一)宗旨和目标
实训讲求一个“实”字,要求做到真题真做,设计过程和方法步骤与市场上的家装公司基本同步。从测量、洽谈、设计、制图、出册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使其能够真切感受到社会现实设计的面貌,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状态。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能够很好地和毕业实习要求接轨,高水平、快速地融入社会工作中去。
(二)采取的方式
在征集设计房源上,可以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可以通过媒体、网路、报纸等宣传媒介征集房源,由业主提供房屋的相关信息后,由专任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参与学生人数,来确定设计房源。当然,所选房源离学校较近为宜。
目前我们在设计实训上房源的征集主要还是针对校内教师,例如,之前的设计实训,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就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15套教职员工拟进行装修的住房,由我院建筑装饰专业07级的学生免费为这些房源进行现场量房和初步设计,并向每一位成功参与活动的老师提交一套设计图册,包含:①量房实测后标明详细户型数据的CAD平面图纸一份;②结合业主要求完成的平面布置方案(图纸)三个;③择优选平面布置方案上色,并以此完成相应的天花吊顶的设计图一个,④设计说明和建议一份。第二个阶段,深入设计阶段:在学生小组和房主对前期设计图纸进行沟通之后再接着进行深入设计。
四、实训的作用和意义
(一)实训的作用
1.实训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设计实训的过程是围绕实践教学和实践作业展开的,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们准备充分,针对在实训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应用知识点准备了相关的指导教学的内容,从最初的组织策划到带队量房、进行专题课程指导、设计指导都针对学生们的问题作出了全程的指导。之后的整理打印图册、制作展板、布置展览等工作上也全部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这种将设计实训的指导工作做到前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实践过程,给了学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并将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分割开来学习的各项专业课程来了一次组合运用,既解决了不少学生因为不清楚社会实际工作状况的流程而不明白各项专业课程所学之后的具体用途,也很好地模拟了实际工作的流程,将各门专业课程综合运用,打了一套组合拳。设计实训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用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设计实训采用的全部是现实案例,除了要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应变实际困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我校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方针不谋而合,也是对我校办学特色的一次成功践行。
与业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首次尝试和体验。刚开始,部分学生显得紧张、不够自然,但很快学生们就进入了角色,能很自如地与业主交流,口头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在实训中获得了很好的锻炼。这一点也提醒我们教师,在今后的课堂讲授中可以尝试多安排学生自我讲解方案,提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使之未走出课堂已能对专业知识侃侃而谈。
3.促进了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提高
设计实训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们对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
(1)现场画户型图绘制能力的提高。现场画户型图的绘制与平时作业中画图是不一样的,只有通过实训中的现场量房的环节来获得锻炼的机会,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制图表达能力等的一次综合运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自己都感觉到收获非常大。
(2)制图能力提高。在课程作业中,学生们长期以来暴露出的问题就是设计图纸绘制不规范、制图习惯不好等,导致图纸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且在进行图纸打印时,也因为制图不严谨而导致问题一大堆,在规范绘制图纸上都要花费不少时间。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在制图严谨方面的意识明显增强,图纸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
(3)促进了学生图纸后期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往学生基本上完成图纸之后,就无法胜任制作图册封面、展览用展板等工作。为了制作好设计图册和展板,本次实训学生们也很好地综合运用了自己日常所学习的各种设计软件,提高了各种软件的运用速度,为今后学生们很好应对实习单位的试用、考察做好了准备。
(二)设计实训的意义
设计实训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堂教学的充实
此次实训活动真正把日常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建筑装饰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多是通过教师口头表达及配合图片演示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设计实训活动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真实设计结合在一起,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次实训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使理论知识更加充实,并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晰明了。
2.在现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实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式、现实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流程顺序有了清晰的认识,也能够充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正式工作之前能够尽量弥补。实训过程中和实训结束后,老师们都感觉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精神面貌也比以前好多了,有不少学生由原来的压迫式学习变成了自主性学习。
3.为建筑装饰专业未来专业学习构架的优化提出了一个更新更开阔的空间
篇2
构造与识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课程,专业识图与绘图能力培养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从事设计、识图、施工、造价、管理等工作。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有效性教学,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构造与识图,这将决定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入和今后个人事业的发展。
1 实施依据
(1)符合动机激发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设计、学习任务分工、集体奖励等方式,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徒手绘图技能、工程图样的识读、工程图样绘制技能。
(2)符合知识建构论。人知识结构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交往, “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构建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互助来培养和锻炼合作技能。
(3)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留给学生自由考虑的空间。如用模拟“图纸会审”方法,先教给学生观察周边建筑物来思考建筑形体各种表达方法技巧,再就课程中的理论要点用实际图纸的识读与绘图检验,引导学生在“图纸会审”中从具体到抽象观察、探索、发现问题,产生联想,形成创新意识。
(4)符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合作学习的模式,老师在分层备课外,还要在学生身上想办法,如用图、识图、抄绘图样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动机,对优秀学生进行综合的识图和绘图训练,对学困生要求采用具体的、实际的建筑工程图以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识图和绘图能力,达到将教兵,兵帮兵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强化,主体性被得以尊重。
(5)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在完成共同任务中能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分析和加工共同活动的成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针对学生在工程图纸抄绘、小型建筑物测绘课程喜欢表现的心理,教师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和评价标准,完全模拟行业识图与绘图要求,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从一种线型、一个数字、一个字符的实际工程含义中不断涌现出创造激情,在提高绘图与识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 实施原则
(1)计划性原则。一是有设计。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开放性思考题适量实训题。二是有主题。突出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主题,融教、学、做于一体。三是有实施。实施过程体现调查性、体验性、操作性、实践性的特点。四是有反馈交流。老师对学生每一个绘图任务的设计及时点拨,达到熟练绘图的目标。五是有总结。总结评价过程就是多做制图练习,多识读工程图纸的过程,对于不满足常规的学生,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创造性原则。一是贴近时代,运用最新教育成果,实现把识图和构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项动手操作的技能。二是靠近生活。教师提供丰富的生活学习材料创造性地教,由此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创造性地学。三是走近学生。绘图知识学习要结合专业课程需要,进行设计和创新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的解决思路。
(3)激励性原则。为了让综合的成绩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激励性原则 ,一是制定 “公约”,为学生互相评价提供依据。二是健全评价机制,不仅评价学生合作意识、方法、技能等,也点触学生心灵。三是关注个体差异,对学困生,以激励合作的态度和在合作中取得的进步为主。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要有意、有机和有效。有意就是教育目的,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测量和绘制完成一套实际住宅的建筑施工图,从图形表达、图面质量、图线线型、尺寸标注,仿宋字字体书写等几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专业绘图素养和职业岗位的严肃性和自豪感。有机就是各环节的有机连接和配备,在每一合作学习模块中,有设计室、审图室、建筑制图模型室、CAD 机房等,实现 “教、学、做”于一体。有效就是变抽象的理论为直观性的、易于理解接受的内容。如投影原理的学习,组员之间互相运用模型演示和虚拟动画演示,把枯燥的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任务活动。
(5)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自由地选择实验器材、探究的方式,不强求解决方法和途径的唯一性。这样,学生学习内容、目标、过程的开放具有选择性、灵活性、动态性以及学习时空的广阔性。如观摩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地绘制线形,用长仿宋字书写字符,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画图例,学生一边在识读这些工程图纸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一边在强化绘图和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的同时体会到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身上的责任。
3 实施策略
笔者在本校实验班进行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验,采用的操作程序是三个步骤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五个环节即构建小组告知合作任务开展合作成果展示检查评价。
(1)准备阶段:在学生准备上,根据异质原则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每组人员不超过4人,其中一名优等生、一名学困生、两名中等生。这种分组方式,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教师准备上,一要钻研、熟悉教材。二要选择适合的内容。三要分析学生。四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指导与培训。如在建筑部分的识读时,安排一套四层教学楼的图纸,让组内每个学生分别绘制相应的楼层平面图,组长绘制内容最多的底层平面,中等的两名学生分别绘制第二、三层平面,学困生绘制四层。要求学生在完成各自的绘制任务的基础上针对事前发放的与整套图纸识图相关的问题进行学习,从任务设计环节促使学生学习合作。
(2)实施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问题指导,加强合作技能,达到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技能的目的。如在最初的平面图识图环节,一些学生对专业构造的名称对应的实物存在不知其部位和作用的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造的作用时,存在组内学习基础好的学生领悟快,而学困生又存在疑惑的情况,让学习基础好的“小先生”“即知即传人”,让学困生听懂理解,都是教师需要引导的。
(3)总结阶段。因为采取的异质分组而要求评价标准个别化,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如在建筑知识环节,检查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是提问整套建筑图纸的相关问题,对组内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如果小组中的全体成员都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那么每个人还能获得一个奖励分。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基于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又要求全组成员密切协作。
4 实施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教材尽量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图纸。如学生在理解投影的概念前,一部分同学自己动手用粉笔盒和手电筒配合来演示影子的形成,另一部分同学则用自己身边的水杯,还有的同学用书本在太阳光下来演示影子的形成。有的小组的同学对投影规律、三面正投影的建立、投影作图、剖面图和房屋构造详图等都自制了幻灯片重复播放,学生就很有学习兴趣。在评价模式方面,侧重对被传统教学中忽略的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提升了学生的识图能力。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识读并相互交流带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员的帮助下完成一定量的绘图作业,既包括徒手画图、图板作图也包括计算机绘图。许多学生还制作了虚拟动画来交流展示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有的小组通过学校的实训施工场景,观察工程图纸实例,认识建筑施工图的特点,自己绘制和识读建筑施工图,提升了专业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异质分组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与不同类型的组员合作的过程中互教互学。绘图和识图技能比较差的同学,通过参观、演示来培养识图和绘图实践能力。绘图和识图技能比较好的同学,按照实训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绘图训练,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再通过教师提供实际工程图样,同步训练,进而进行综合的识图和绘图训练,共同提高识图绘图能力。
5 实施建议
(1)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参加合作学法的培训,可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运用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能让教师较快地适应合作学习的情境,实现角色转换。
(2)教师的管理和监控。教师一要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二要制定观察表。观察学生合作学习任务方面的进展及小组成员间合作交往的情况。三要不包办代替。坚持“最小帮助原则”,只给予必要的提醒,不要包办代替。
(3)任务的选取。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让学生认识到任务技能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的价值作用并且让他们清楚任务技能的具体表现,检查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使用该技能的情况并鼓励他们坚持使用此技能。
(4)善于设计问题。一要善于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二是要善于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专业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决。三是善于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
(5)评价方式的选用。首先在任务准备阶段就要说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其次要重视日常行为评价的作用,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对应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效。
篇3
土木工程建设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同样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基础课程,要想《建筑工程制与识图》的教学内容更合理,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同时做到统筹安排,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条理系统化,将重复内容尽可能的减少扩大学习范围,缩短《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间,提高教学速度和效率,同时在教学质量上也能明显的提高,让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传统教学探析
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把《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当成一门非重点的基础课程。值得说明的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在不断的快速更新进步,这对老师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对应的提高要求。那么为了适应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力的新要求,如何更好更快的达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中的教学目的和知识技能的传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上课内容如何进行安排,什么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内容的充分剖析,对教学需要和睦充分的解读。
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一般都是先上理论基础课,再进行实际训练,理论和实际没有形成统一的合理,达到对学生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么课程的教学促进作用,反而放学生之前忘后,,教学活动的层次和顺序较为混乱,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学生读图能力和画图能力的培养,浪费了学生学生和学校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师资。
2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打破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新整、整合、理分了教学资源,这种对于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整理是基于教育效率的现状和教学目标科学制定的。重新整合购置的教学资源,有着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本位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好的规避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不科学的教学问题,在增强教学直观性同时,学生以受教育主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对于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主要有以下优势:
(1)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应用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中时,能够很好的将测绘制图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训练相结合,让课堂既是理论教室又是实训教室,冲破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理论课同实训课之间的教学壁垒,良好的课程流程和教学内容涉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并轨, 大大的减少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时间,同时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2)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训练相结合, 将枯燥的理论和较为有趣的实践相结合,将抽象知识变成形象实物,让学生可触可感,不单单是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教学效率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3)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快速上岗,能够适应企业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契合了新课表对于教学的新定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这样的方式中学习,让理论更加扎实,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由于实行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教育方法策略, 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让理论知识引导实践,使得实践能力得到理论知识的深化加强。理论和实践技能互相渗透,沟通推进,达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3针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3 . 1 制度保障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先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以符合现展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观指作为导向,推进《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进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学校推行一体化教学为前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契合了新课表对于教学的新定义,达到教学的统一和协调。
3 . 2 师资保障
师资力量和素质是保证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保证,让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实际体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操作流程,让教师和企业对接,避免出现教学和实际脱轨,实现学校企业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水平,理论和实践的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只有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方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双促进。
3 . 3 设备保障
先进的教学设备是确保一体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建造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的专业教室。方能更好更快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周斌. 一体化教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
篇4
《建筑工程预算》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我校开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确建筑结构知识。它与《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专业课程联系密切,学生要想学好该课程,必须对以上各课程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另外,该课程内容较多,相对繁琐,要想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喜欢学,并且能学好,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教师教学方法、方式也提出了考验。下面我就自己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对课程内容的思考
我们学校既有三年的高职、也有五年一贯制高职,还有3+2高职和三年制的中专,几种不同的学制并存,同时还有建筑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造价等不同的专业并存,不同学制和不同的专业又同时都有这门课,而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有所不同,有的学时多,有的学时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不同要求,以满足其专业工作要求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进行理论课的讲授。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要重点讲授施工图预算如何编制,而建筑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既要讲定额的确定方法与技能,还要讲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审核、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等。由于我们建筑专业主要是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我们在讲施工图预算时,主要以土建工程预算编制为主,安装部分也只对水、电、暖、通做一个简单的讲解与引导,设备安装我们一般不予讲授。
二、对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于《建筑工程预算》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完每次课的课程内容后给学生留设与本次课讲授内容直接联系的作业让学生练习巩固。课本理论内容讲完之后,让学生做一次课程设计,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动地教,学生是被动地学,虽然老师是尽职尽责、煞费苦心地讲授,学生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但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我们现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老师全心讲授的同时,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双方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采用以下具体的方法,则效果会更好。
1.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到一个概念,就要启发学生,引导他们,让他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如:计算场地平整工程量时,为什么是按S=底层建筑面积+外墙外边线长×2+16计算,不论建筑物外形如何转折均只加16?再如:计算外墙基槽土方、基槽原土夯实时,外墙按中心线长计算,而内墙则按净长线计算?再如计算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工程量,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设计室外地面时要计算送桩工程量,我们可以先让他们思考一下,打桩机怎样将桩打到设计标高,从而引出送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等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已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我们在讲述时,有许多建筑构造要求、建筑构件需要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以前我们总是动手把它们画到黑板上,光是画图板书就占用很长时间,讲课的时间就会减少,上课质量就会受到影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提前将要画的图及教案讲稿做成课件,上课时我们就可以将绘图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同时,用计算机画出来的图效果比用手画出来的效果要好,更便于学生理解。
篇5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课程设计又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经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可以加深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设计计算原理的理解,同时可以熟悉各类受力构件计算方法及相应公式的适用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撰写设计计算书及说明书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开发能力[1]。
一、分析过去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笔者通过多年的课程设计教学总结,发现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过去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体现在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方面,这种教学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是前后的知识衔接不好,学生总是学了前面而后面又忘了,平时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构件设计问题的能力就较差,因此解决结构设计就更成问题了。通常课程设计是全班做1~2个题目,设计程序基本相同,通过调整材料、荷载等改变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的效果不理想。
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时,往往从构造图中选取构件的计算简图不合理,致使构件的受力分析不准确,造成弯矩图、剪力图结果有误,影响到危险截面的确定、结构设计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以设计小组为单位提交设计成果,进行团队考核,而部分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工作不积极主动,形成“坐、等、靠”现象,没有发挥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谈不上团队合作精神,个别成员甚至没融入进去,照抄组员的设计结果,影响了优秀学生参与设计的积极性,无法达到课程设计真正的目的[2]。
4.根据选取的结构型式、材料、几何参数拟定结构框架尺寸并进行总体布置后,构件施工图和计算书应同时进行,经试算后需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使设计成果不断完善。部分学生却将计算与画图分开进行,甚至出现计算与图纸是两张皮的现象,工程计算就失去了意义。
二、课程设计改革的建议
(一)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专业培养方案中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历时1周。这样的安排往往会导致课程设计与理论授课的脱节问题,同时由于进入期末考试阶段,学生为了准备期末考试,对课程设计投入的时间、精力等严重不足。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尝试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授课学期的中期将课程设计任务下达给学生,保证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理论基本能介绍完,在掌握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基本理论之后,让学生逐渐熟悉设计任务,初步了解设计内容,这样学生会带着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的疑问再去听教师讲课,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由于部分理论授课与课程设计同步进行,这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也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程设计的选题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采用的题目大多是水工建筑物中常见的输水渡槽设计,题目内容尽管符合对实训教学环节的要求,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的实践锻炼,但是题目单一,没有比较难度系数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不能够得到因人而异的合理化选题,为此在课程设计选题方面不再固执于单一的水工结构,体现设计题目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实用性;题目有利于个性差异的学生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可选用水闸工作桥、挡土墙、肋形楼盖等进行实践训练,保证了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的熟练应用,也使课程设计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应用先进技术设计
课程设计实训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完成,这也是今后工程设计发展的趋势。目前工程绘图CA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本科二年级就已经学习了CAD软件课程。AutoCAD方便操作,设计思想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传统习惯。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和熟悉相关软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工程设计非常有益。课程设计采用CAD辅助绘图,无论从设计质量还是从设计速度上都优于传统的设计方法[3],因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计分组进行
学生按个性化差异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各有差异。课程设计时,允许学生自由搭配分组,各小组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设计选题,但同一个题目不能重复选,各组员分工协作。小组成员开展项目讨论,弘扬团队精神,形成团结合作。通过分组完成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
(五)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课程设计实训采用导师辅助答疑、学生主体完成设计成果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六)课程设计考核
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参照学生提交的设计计算说明书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文本格式编辑的规范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尺寸与计算书尺寸的一致性及答辩效果等,较全面、理性的评定了学生的成绩。参与课程设计的水电4个班的成绩分布图见图1。由图1可知,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三、结语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大大改进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及创新精神,但高校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应切实加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性水利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由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众多,且不少高校专业偏重不同,导致高校之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差甚远,没有形成完整、全面的课程体系;还有不少高校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是不易理解,这也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目的。若要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注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从基础课开始就要注重根据专业方向设计相应课程内容,利用基础课发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让基础课为后期的专业课形成充分铺垫;在专业课的设置中,也必须要注重课程深度,专业课绝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用软件、学会画图,而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科、形成专业的设计思维,必须要将专业课形成体系,让学生的设计思维在专业课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其次,要注重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融合,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实践的重点是在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让专业人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个切身的体验过程,在设计课程中尽量选取实际项目,通过实际项目的磨练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也应当在一些理论课程中融入实践教学,例如在建筑史或园林史课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古建筑、古园林实地测绘,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
3.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实际设计当中,仅仅依靠常规的课堂教学知识,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设计是一个积累、实践的反复过程,而面对社会急切的需求,学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地理因素,经常带领学生在本市或是去周边的发达城市进行考察实习,并建设一定的固定实习基地,方便实践课程体系的形成,通过实地考察,开拓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学校可以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一些本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输送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培训及锻炼。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面对工作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出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能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行政管理能力。
4.建立校内工作室,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建立校内工作室非常有助于帮助师生共同学习、实践,学校为师生提供相关设施与场地,由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牵头,建立教学与设计实践结合的校内工作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关系,承接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并积极参与相关设计竞赛,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项目设计和课题性研究,有效地将平时课堂上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工作室模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加,有助于教师为学生设定更符合其自身特长和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且学生通过工作室模式可以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
篇7
Key words: housing architecture;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的一门学科。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构造组成及其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房屋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包括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室内外装修及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问题。本课程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和建筑经济等领域,可见《房屋建筑学》综合性、实践性极强,要用48学时完成好教学任务,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梳理,其次根据不同的内容深入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为了使内容的系统性,写的面面俱到,但给学生讲授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例如楼梯、楼板,教材介绍了预制楼梯、楼板,现在很少使用,那么在讲课时就应去掉或提及一点即可。另外教材不可能与新规范同步,即滞后于规范规程,例如屋顶一章编写教材时《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是GB50345-2004,而讲课时执行的规范是GB50345-2012,那么授课内容必须依据新规范内容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新版将屋面防水划分为两级(原规范为四级),淘汰了细石混凝土防水层,那么讲课时防水等级、合理年限就要修正,刚性防水屋面一节就去掉。总之教学内容一定要随时更新。
2 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2.1 建筑设计原理部分 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的特点是叙述性强,内容涉及到许多建筑设计规范,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激发其学习热情必须按照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1.1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平面设计的原理部分,带几套不同建筑的平面图纸,如住宅楼、办公楼、教学楼(幼儿园、中学),先让学生阅读图纸,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房间的面积大小、形状不一样?门的宽度不是固定的?门的数量不同、门的位置不同等等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其自己总结为什么?最后教师引出确定房间面积、形状以及门窗大小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
实施案例教学,要做好两点:①做好图纸的选取,工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简单易懂;②教师事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对应的问题。
教师分析总结后,再让学生去学习一住宅楼(结合生活紧密)的平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纸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何修改就更加合理?为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修改;这样就把所学的识图、画图及设计知识连贯起来,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巩固了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识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剖面设计、立面设计都可以用此方法,同时立面、剖面的方案要针对做过的平面图来设计,具有系统性,学生可以形成整体的思路。
2.2 建筑构造部分 建筑构造内容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部构造的内容,如楼梯、屋面、散水、勒脚、台阶、窗台、楼地面、变形缝等等;二是内部构造内容,如基础、楼板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2.2.1 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根据一定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提供学生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性的知识,缺点是在室外干扰因素多,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秩序不易控制。针对其特点要做相应对策。
房屋建筑学中外部构造的内容采用现场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讲授墙体细部构造散水(明沟)、勒脚、窗台知识时,将课堂移至校园内某一较安静的建筑物前,一边看一边讲,散水的坡度、伸缩缝等知识点一目了然。再如楼梯的构造,特别是一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净高要满足2m要求的处理方法,学生不易理解,更不提自己设计,到现场看着实物讲,很快就明白了局部降低地面标高,首层设长短跑梯段等等。 如何避免现场教学法的缺点?首先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①设定好要讲的知识点;②根据知识点选择好建筑物,同时建筑筑物的周围环境最好要安静;③同时与任务驱动法教学结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相应的任务、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走进参观现场。其次现场教学回到教室后要做总结,将教学内容再系统梳理,这个过程要采用向学生提问的形式,同时针对回答情况打分,将其记入平时成绩,促使下次现场教学时,学生能认真去思考问题。
2.2.2 提问式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法 提问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将一些施工中的真实情形展示给学生。
房屋建筑学中内部构造的内容采用提问式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法,例如,在讲授建筑构造时,从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施工图中截取构造图样,特别是从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实际工程项目中选取构造图样,加强构造内容的直观性,讲构造柱与墙体连接的构造时,演示砌墙时预留马牙槎、拉接筋、构造柱浇筑完的一系列图片,其中的一些数据很容易就记下来了,学生不必要死记硬背。在介绍屋顶时,首先提问:谁愿意住顶层?为什么?学生回答是都不愿意,怕热、怕漏,这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屋顶漏雨的图片用PPT展示出来;进而提问如何防止顶层热及漏雨的现象呢?即设计好屋面。在介绍门窗这章时,先提问:同学们的家、宿舍用的门(窗)是什么开启方式?什么材料做的?通过设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好这门课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欲望。
3 课后学习方法
讲授完《房屋建筑学》课程,与学生交流时,学生总说,听懂了但记不住,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内容缺乏连续性,比较零散,对所学的知识容易产生混淆、记不住。针对此问题,就给学生讲各章节的相关性,实际上各章之间内在是有联系的,如在民用建筑中主要讲述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部分内容。建筑构造部分又分基础、墙、楼地面、楼梯、屋顶、窗与门等章节来讲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每章之间看似独立但却是相互关联的,如:基础是墙体的延伸,楼板支承在墙上并形成上下空间,这些空间的交通疏散靠楼梯,采光靠门、窗,顶部是屋顶,阳台是楼板的延伸,散水、勒脚是为保护墙体设计的等等。这样,在教学中注意前后相关内容的联系、概念的重复,并使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使学生巩固记忆、灵活应用知识来理解问题,克服盲目学习、死记硬背现象。
4 实践教学
大学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特别是应用性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训(设计)是让学生在掌握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运用制图知识和技能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使学生既巩固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知识,又掌握了房屋建筑学内容的目的。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课程设计,因而课程设计任务要简单一些――住宅、教学楼等,旨在其掌握设计的方法。设计任务书应该在讲设计原理前就下达(因课程设计时间紧),在每讲到一部分内容时,提醒学生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去查阅什么资料,要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来开扩思路、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学会查阅图集并会应用),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在课程指导过程中,注意在肯定其方案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切忌否定其方案,令其失去信心,让学生具有积极活跃的态度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进行,引导其树立踏实作风。课程设计评阅完成后,决不能将成绩上报就了事。要与学生进行交流,错在哪儿,如何改。同时要将优秀的设计展出来,让学生从中学习优点,指出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设计存在哪些不足,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经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的错误率逐渐降低了5%左右。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程估价等专业课的基础。授课过程中应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房屋建筑学基本理论讲授的同时,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打好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一、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改革思路。
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围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其改革思路为:(1)依据当前就业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2)依据教与学的自身规律,针对专业技能获取途径及特点,改革教学方法;(3)以改革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为驱动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的选用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选定课程教材,目前我校园林专业选用的教材是由吴机际主编的《园林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制图基本规范和基础知识、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三大部分内容,并对计算机绘图做了简要介绍[3]。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目标,以选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框架并做如下调整:①增加园林素材表现技法内容,主要讲述园林植物、山石、水体、小品等要素的钢笔画表现技法;②标高投影章节结合园林施工图章节增加土方量计算内容;③透视投影中增加“量点法”绘图方法的教学;④同坡屋面在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较多,适当增加内容并补充练习;⑤删除计算机绘图内容,编入该专业所设的CAD课程中;⑥实例讲述内容中删除传统教材机械模具实例,增加园林工程实例。
(2)教学重点和学时的调整。
根据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动手画图能力,特别是徒手作图和画透视图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做如下调整:①把园林建筑图、园林工程图的徒手作图及透视图作为教学重点,适当增加学时;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是园林专业毕业生的薄弱环节,要讲详细、讲透彻,适当增加课时;③画法几何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图示法和在平面上利用图形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因此这分重点讲述各种投影法的原理及作图方法,对线面和面面的相对位置及相贯线的内容可以略讲,并适当减少学时;④透视图章节中阴影、倒影和虚像部分内容,考虑其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园林绘画课程讲述,在本门课程中略讲。
3.教学方法改革。
(1)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实施立体式教学。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①讲授法:采用口头阐述的方式,结合课件,解释和论证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理论,阐明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②讨论法: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的问题或课后作业,组织或由学生自发进行讨论,在寻求几何问题正确答案或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营造学习氛围;③演示法:一方面选取优秀的园林制图作品、经典的案例,以实物或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展示。另一方面,教师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解题思路与演示制图过程,让学生结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构思能力;④探究法:针对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部分深层次、热点问题,如“异形同坡屋面的投影画法”、“用网格法绘制圆形透视”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与创新能力。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与规律,强化实训练习。
制图技能是园林专业的一项就业基本技能,然而技能的获得不能光靠理论的传授,更多的是亲躬践行。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制图这项职业技能,教师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实践:①构建一套与理论课相配套的制图实训练习体系。在原有教材配套练习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删,补充上述重点教学内容的练习项目,增加园林工程制图实训项目。对于略讲的章节,选做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删除重复、类似的练习项目;②“一课两练”,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前者巩固理论,后者熟能生巧,提高技能;③与其他专业课程“同步合练”。如标高投影练习与园林工程测量课程结合,透视投影与园林绘画课程结合,同步合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④紧贴工程实际,实施“实战式”训练。这个练习主要是在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周进行,通常结合实际的园林工程项目,要求学生徒手绘制总平面图、植物配置平面图、断面图和局部透视图或整体鸟瞰图,这种“实战式”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技能,提前实现了与未来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
4.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4],实施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情况,作业占总成绩的30%,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课内外练习;②加大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应达到70%以上;③期末考试强调制图综合能力,强调贴近园林工程实际。这样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可以增强动手能力。
二、教学改革效果与评价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自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改革前同期比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学生的绘画表现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园林素材的表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线条运用、透视关系处理、明暗色调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在该校举行的“设计与表现技能大赛”的获奖名次和人数都大幅度提高。
2.提高了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
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将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空间感和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后续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及毕业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随着手绘技能的提高,学生逐步获得了专业成就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讨论
就业技能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专业的具体的每一门课程和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该项教学改革虽只涉及单个专业的一门课程,总结如下。
1.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就业技能强化的内容。
经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明确提高园林学生的园林素材表现技能、透视图绘制技能,园林工程图纸(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技能是当前园林专业亟待提高的就业技能,以此实施教学内容、学时的分配调整。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和规律,改革教学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的根本途径。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制图实训练习体系、“一课两练”、“同步合练”、“实战式”训练等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确保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有力措施。
加大平时练习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直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绘图技能的培养,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培养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朝儒,田凌.工程制图课中计算机绘图内容的处理[J].工程图学学报,1998,(1):23-28.
[2]朱凤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观的实践与创新[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Z1):95.
篇9
这是我们公司产品研发部丁总说的。丁总负责整个公司内部日常事务,并负责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他喜欢和员工在一齐,个性是我们这些实习生。实习生一拨一拨的来了又走了,但他的个性依然不变,就是个性地喜欢跟实习生在一齐做方案、讨论方案。每当一个新的设计任务那过来,他就会让我们实习生单独做方案,他来评说。同时他也会做一个方案,然后一齐交流。每个项目的设计能够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能够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漫长的时候如遇到大型住宅小区,几十万平米的小区,分期而建,至少也得一两年。短暂的如一些投标,或者一些委托设计,也就一两周,甚至一两天。但不论是大型小区也好,小型投标也好,委托设计也好,总会有设计开始的时候,也会有设计结束那一刻。
老总说,拿到一个方案,你务必清楚这个方案基地在哪儿,环境怎样样其实他讲的也就是方案的前期工作。方案的前期工作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需要超多的信息和资料,要对方案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一般来说每个方案都有一个甲方委托的设计任务书,这个任务书上所包含的信息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出发点。但是仅靠这个任务书上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对任务书上的资料进行深化,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最原始方案的构成过程,因为在深化任务书的同时也就对在整个方案中要解决的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回答。所以,建筑设计前期工作也不只是收集资料那么简单。在前期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大概有,对方案基地的分析,对基地周围整个环境的分析,找到设计的出发点,找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到现场观察,照相,然后对资料进行汇总。通常,这个过程会以一个前期报告的形式总结出来,然后跟同事们一齐交流,讨论。透过交流,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在下一步的方案设计中解决问题。然后就是方案的设计过程了。这是方案构成的关键过程。也许在最开始方案只是在思考中,但这个阶段就要求我们动手动脑,讲方案表现出来。手绘方案草图是必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方便
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个时候老总不会打扰我们,会让我们自由发挥。草图过程后,又会有一轮交流会,对每个方案进行剖析简评,找到设计的突破点。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方案。方案过程是漫长的,也许直待到出施工图甚至是施工图纸后还有改方案的。方案的设计有不断反复的过程,即便是这样,最后的方案也不是最完美的,而只是最适宜的。方案的初步设计中或许会用到电脑,手工模型等工具来推敲方案。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工具,这在我所实习的公司用到的时候很多。几乎每个方案都会有模型,有的方案甚至好几个模型。这个设计过程中会构成一些实际的方案的东西,公司一般构成一个幻灯的文件,方便大家在一齐讨论总结。这之后构成的方案已经有必须的可行性了,但还需要深化。深化的方案会构成一个方案文本。这个文本能够用来更甲方交流,也能够公司内部交流。但这都还是初步设计过程。然后便是方案深化过程。方案的深化过程意味着方案基本定下来了,能够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了。施工图设计在我所实习的公司是用跟方案设计不同的人来进行的。这样的安排合理性有待商榷。尽管是不同的人来进行,只要有团队意识,一般也能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大体的方案设计过程也就是这样。我在公司实习期间,还听了一设计成果回报会。
公司的老总陈总(董事长)对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的总结。也就是说,对每个已经设计完的方案,还需要重新在脑袋里面过滤一次,及时总结方案中的足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少犯错误。有时候方案的设计往往会因为甲方的意见重新再做,中国的建筑行业里面,甲方甚至超过建筑师对建筑方案进行总体控制。所以方案往往不是一轮两轮能够做完的,有的时候会做很多轮。更有甚者,在做了很多轮后,甲方自己拿出一套图来,然后说照着那套图做就行了。所以说建筑设计的过程不是直线性的发展过程,有的是曲折的无规律可循的一个过程,充满了反复,充满了否定。我们在设计中要保证,最后的结果却是明确的,清晰的。
对专业分工合作的认识
“此刻老板要求我们化施工图的也要学着画建筑方案,每样都要懂一点。”
这是我们一组负责施工图的王工说的。王工和另外一位张工负责一组的施工图设计。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包括建筑部内部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包括建筑部跟其他部门的合作。我所在的公司方案设计过程和施工图设计过程是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公司分了4个建筑设计小组,每个小组里面有两名负责施工图设计。但最近公司的新规定是负责施工图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同时方案设计人员也要参与到施工图的绘制中去。相互学习,相互渗透。除了组内部的分工合作外,建筑部跟景观部,结构部,设备部,暖通部,电器部也有密切的合作。跟景观部的合作主要是方案阶段建筑设计的场地绿化景观设计部分。有时方案催的急,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景观人员去做了。这样的结果也有收效很好的,也有没有效果的,有的时候景观部设计的绿化场地拿过来还得经过建筑部改,或者干脆弃用,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跟其他部门的合作也十分密切,一个成熟的项目不仅仅仅包括建筑设计,而且包含了其他的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电器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有时候会给设计带来约束性,需要建筑师认真对待。在我实习期间,曾见过结构部的人过来跟建筑部的人沟通,调整建筑设计方案。我的室友是搞建筑电气的,曾跟他说起建筑电气的事情,他说搞建筑的(主要是方案设计)图要是画的准确,拿到他们那儿去他们很省事,用不着麻烦改图层什么的。所以说最后所构成的成果往往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毕竟还是要回到专业上面来,各司其职,干好自己的专业问题,整个设计流程才会少走弯路。在中国建筑行业还有特殊现象,那就是本来是整个建筑设计中要思考的问题被层层细化,有很多外包公司,专门负责建筑设计中的某一项。如效果图公司,专门做效果图,建筑动画什么的,跟他们之间也就应要有合作意识。设计小组内部也有明显的分工,每个设计师有自己的强项,比如有画总平好的那么他在设计中负责总图的绘制设计就会多一点,有户型潜力很强的那么他在设计中就专攻户型方面,也有立面造型潜力很突出的在立面造型的时候就多分担一些职责。但是如果分工太明显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段工(户型潜力很强的一个同事)说
,去年公司没有分组的时候,那时候来一个项目,大伙儿都分着干,干总平的就负责总平,干立面的就负责立面,那样做事确实很快,但是把建筑师的个人素质给降低了,长久下去,干总平的可能立面造型方面就会弱下去,干立面的呢,总平方面又可能又会弱下去,所以整个公司的人力没有得到最大化得锻炼,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以个人的综合专业素质,综合专业知识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全面的建筑师。
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建筑师就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解决的却不仅仅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问题。”
这是在实习的最后一天,丁总给我们实习生做的一场专业知识培训上讲的话。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法,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节奏。建筑学学生课程作业和实际建筑设计工作有很多的不同,而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际,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成图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得有理有据,都得让甲方心服口服。一名“专业”建筑师有处理各种复杂设计问题的潜力。当然对于一个从学校刚出去的本科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建筑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个建筑设计人员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都会体现到建筑设计当中来。进入设计院,所要处理很多关系,设计师,客户,用户,立法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人群有构成了来之外部和内部的一些约束,有基本的约束,有形式上的约束,有实际问题的约束,也有象征性的约束,种种的约束都是向着建筑设计本身来的。一个专业的建筑师所面临的就是平衡这些约束之间的关系。那里,设计师是指我们自己,以专业眼光来看待的建筑师自己。客户一般是甲方,投资方,不必须最终住到房子(建筑)里面去。而用户呢,是最终享受房子(建筑)的人。
【二】
一、实习目的,任务:
1、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及协调潜力。
2、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工作方法。
3、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二、实习资料:
1、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或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2、了解设计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工作方法,了解设计院的不同工种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合作方式。
3、指导老师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三、实习日期:
第二学期教学周1―17周。
四、实习单位、地点:
单位:******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地点:**省**市**路**号****中心*楼
五、实习经过:
大四下学期,我有幸来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实习,在为期四个月之久的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我实习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实习第一天,当我来到设计院,端详那些即将陪伴我度过四个月实习时光的新同事们,环顾着那全然不同于学校的新环境,看着办公桌上那一叠叠图纸和墙壁上贴着的成果图,情绪用激动万分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强烈的表现冲动涌上心头,我下定决心,把那里当作人生新的战场,来走好人生关键一步,证明自我,超越自我。
刚来的时候,所长就给我找了个指导老师,他的名字叫王伟,由于我是自己搬电脑来的,所以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都在电脑存着,所长把王工找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以后好跟着他学习,他开始也没有给什么活,就看了我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给我指点了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是我的指导老师。
来这的前两星期,不明白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那里看看,那里逛逛,有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别人画的图,给自己找点事做。过了两周以后,最终还是公司里的王工程师给我指了条路,他告诉我一些简单的要求让我用CAD软件画一个两层的办公楼的平面图和立面图,最后有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画图,速度和质量相对来说都是很高的,但是当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后,王工指出了很多规范上的不足,然后他就耐心地告诉我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
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构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
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务必贴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贴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对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绘图。绘图所用程序为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维绘制。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
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在以后的日子里,进入了上班的模式,帮忙别人干点小活,也参与几个小型的方案的设计,但是我的设计一般不被使用,因为我方案还处在现实与理想的交融处,也就是不结合实际,但是这能够锻炼我的思考,积累更多的经验来为以后做铺垫,方案的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的方案的出炉,需要更多思考和更多的经验做后盾的,而我是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对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熟悉,这有从实践中吸取经验。
有时候别人给你个小区让你用PS处理,这都是常见的事,所以学到PS也是当务之急,在这段实习的过程中,PS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关键是学习和请教,不会的有高手在,大部分都是精英。在我们所里,3D是不常用的,一般做效果图都拿到效果图公司去做,大部分人都用SketchUp来画效果图来表现一下,所以在这不会3D能够,但必须要会SketchUp这也是方案表达的一种形式。以上这些都是画图手段,必不可缺少的,想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关键要不时的学习,我们这设计院有好多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用看书来提高自己,总之学到东西就行。
在所里作为一个实习生,什么小活都干,能够说会有学长给你活叫你做,有时候给别人给你一个平面图叫你画立面和剖面,都是设计好的,这样的活并不简单,也需要开发大脑资源和充分的想象力,还有要准备多次的修改,好的方案都是在多次修改中完成的,我也不例外。
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之外,还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之后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持续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
也许我们不必将这个关系看得太复杂和过分重要,毕竟我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必须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由于这次实习时间短暂,因此并没有多少时间让我对设计院的同事进行详尽的交流,一般只能够把握在每一天的吃饭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进了解。
除此之外,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两次聚餐和一次群众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也用心参加了,这多少也会增加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认识到了一批设计人员,相信这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但是对于自己在交流上的不够用心主动以及他们交流的有限性,成为了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的失败教训的一部分。
六、实习心得
其实,四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学的知识太少太少了,专业性的知识只接触个皮毛,我突然发现我的未来、我的期望、我得曙光我要努力学习,毕业前的一年内,我要大补,充实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进步!
在设计院这段时间,充分的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透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间接的了解一些规范、控规方面的资料,以前只是理论上研究,此刻在设计院透过图(2016年度大学毕业生会计实习报告)纸,实际的工程去接触,别有一番味道!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在设计研究院的实习还算是比较满意的。首先,这次实习到达了我设定给自己的最低要求:初步了解到设计院的架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设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开展状况,以及认识到一些从事设计工作的结构师、设计师等等。
其次,我还提高自己对电脑制图软件的应用水平,并学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学过的制图软件。除此之外,在多次的修整制图的过程当中,让我加深了对设计的认识。但是令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日常的交流中不够主动用心,引致在工作时产生困难。
此外,自己的电脑软件操作水平有限,再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相当大的难度相信我能够充分吸取这次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完善自我,尽自己最大的潜力成为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年青人。
【三】
一,实习目的
透过在设计院的实习,体味设计工程师的根基工作轨范、工作体例、职业素质要求,毕业后能更好顺应市场的成长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磨练学生在校的进修下的功效,填补课堂进修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手艺,以到达专业培育的方针。
二,实习资料
1,阅读学习《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第一册-设计说明》《安徽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第三册-设计图纸》《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设计院的相关资料,了解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功能和好处,了解各构筑物的功能,并亲自演算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巩固的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也拓宽了视野。
2,经过中南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的多次耐心指导,参与设计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工程师们节约了时间,我们同时也学到了专业技能。
3,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公司的上下班时间,遵守职工制度,服从管理和安排,尽量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三,实习时间2013.3.18~2013.4.26四,实习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安庆分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总院,英文缩写:CSMDI建立于1954年,原直属建设部,2000年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后,进入中国中信集团。
该院是综合性甲级设计院,具有市政公用行业甲级、建筑工程甲级、水利行业城市防洪甲级、公路工程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风景园林专项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甲级、造价咨询乙级、生活污水运营甲级、城市规划乙级以及压力管道GA1的设计资质。能够承担甲级城市给水、排水、燃气、热力、道路、桥梁、建筑、隧道、公共交通、轨道工程、园林景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及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工程勘察、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程咨询、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业务。
总院有限公司共设有九个设计院和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信息中心以及附属水处理设备工厂等生产机构,能为工程设计和建设带给全方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除继续服务中南部地区外,我院先后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分院或分部,在泛珠三角有:珠海、深圳、汕头、东莞、广州、佛山、惠州等;在闽三角有: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在长三角有:上海、杭州、南京、温州、扬州、宁波、安庆等;在西南区域有:重庆、海口、三亚、昆明、南宁、新疆等。这些分院为我院开拓市场和生产经营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我有幸在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安庆分院实习,收获颇丰。我们在徐院长的带领下来到实习单位,受到了设计院相关人员的热烈欢迎,我们坐下开了一个简短的回忆,各位领导为我们接下来的实习做了细致的安排。我们被分在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里,每人一个办公桌,配备电脑,工作环境还是十分好的。
在实习前期的一段时间里,我初步接触了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运作,熟悉了粗、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等构筑物的设计和图纸绘制,积累了必须的工作经验。指导我们的是一位姓范的工程师,在他的细心和耐心教导下,我很快就熟悉了相关的操作,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际操作潜力有所提高。在设计院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使用CAD软件了,我抽空就自己看视频看网上教程学习,慢慢的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制图工作。之后一位姓程的工程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帮他做一些工作。开始我个性紧张,因为根本就不太会CAD。他耐心的教了我一边,并操作了多次给我看,最后我最后学会了,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管道尺寸标注。帮他忙活了几天,真的收获了很多,那些在网上学习的知识经过实习练习更加熟练了,CAD运用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篇10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岗位上的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的环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由于高职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不高,对教材中复杂的理论内容难以理解,普遍感到空间立体思维难以建立;其次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仍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师资的缺乏,未能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受专业规划总学时压缩的影响,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学时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读图绘图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够用” 和“会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课程内容的合理编排,建立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建筑制图教学改革的前提。在学时少、内容多但基本要求不能降低的矛盾下,为完成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计划,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确制定教学进度,科学编排教学顺序。
1.强化制图基础模块
为使房屋建筑制图规格基本统一,图面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作业中遵守国家标准,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重点掌握作图步骤和一定的徒手绘图能力,这是现场施工、监理及设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此模块内容琐碎,单靠背诵难以掌握,为了不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接触枯燥无味的识记内容而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避免学生在后面开始绘图的时候头脑中没有这部分概念,此模块的教学安排在开始绘图的过程中, 理论结合实际, 讲练结合。
2.删减画法几何模块的内容
画法几何主要是研究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理论性和系统性强,且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其中的图解法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很少用到;对于难度较大的点、线、面综合性问题可以由计算机更快捷精确的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教学中将点、线、面的投影和基本体整合,首先从比较简单的基本体入手,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整体和立体的角度把握,然后再分析基本体的组成将点、线、面的投影延伸出来,从而避开枯燥的理论讲解,这样,经过由立体到平面反复转换的立体感知过程,学生的立体思维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学习过程将会变得简单容易。
3.降低基本体截切相贯模块的要求
基本体的截切相贯抽象难懂,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占用学时较多,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其与建筑工程实践联系并不密切,且建筑类形体并不像机械零件外形复杂多变,比较简单,所以减少截切相贯模块中的复杂内容并降低难度。
4.突出组合体和图样画法模块的重点
组合体是建筑制图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关系及相互转化思路,要突出识图部分的重点;对于在组合体识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识读结果的正确性,有时可以借助画轴测图提供思路和检验,因为轴测图是学生读图的辅助手段,也是空间立体思维建立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将轴测图知识点有机地融入组合体内容使其相辅相成,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盎然的时候接触最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立体思维的培养可谓事半功倍。图样画法是前面各部分的综合运用,是投影理论和专业图的桥梁,重点是剖面图的形成方法和应用,为专业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课程定位,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建筑制图课程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识读、绘制图样的能力和取得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如施工员、安全员、预算员和资料员等技能证书,最终实现工程设计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目标。目前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是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的架构,构型设计内容少,传统课程体系延缓和制约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进程;新的课程体系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以创新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核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如下特点:
1.以三维为主线
制图是以“体”为出发点,以“图”为落脚点,学生空间立体思维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图形信息来支撑,教学中由三维实体分析到二维投影制图,再从三维实体转化到二维工程图,三维实体设计表达贯穿其中,体现了以三维设计表达为主线,以二维投影制图为重点的理念。
2.知识有机融合
在专业图部分,学生并不具备建筑材料和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知识链接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会造成学生对建筑物整体及各构造部分处理不当,因此课程内容体系应把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制图与建筑材料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渗透有机整合在一起,整体优化,使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
3.内容动态更新
教学内容要紧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不断补充进来,建立宽厚的知识平台,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构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应用技能
高职毕业生基本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需要切实有用的识图能力和绘图技能。对每一模块配备的习题进行练习,是学生掌握重点和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但自己做题时却普遍表现出思路茫然,无从下手,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要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训练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专业图,它是学生就业后首先要接触的部分,需要进行大量的绘、读图实践训练,在教学周的最后安排学生进行读、绘图集中实训,绘图可由简单的A4图纸到较复杂的A2、A1图纸逐渐深入,读图要选择一套10~15张组成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适中的完整的施工图,由教师提问,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筑制图理论知识,很好地建立起空间立体思维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并完成对一套图纸的完整性及图纸之间的关联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制图知识形成连贯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专业图的理解能力,提高应用技能。
四、创新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它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立体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视性强、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等优点,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图样画法及专业图识图部分利用多媒体会使复杂形体变得生动直观和清晰完整地反映图纸上的大量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但它节奏快重点不突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比较被动,缺乏思考的过程,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竟会忘记刚才课堂所讲的内容,所以应用时教师要加强对知识层次的把握,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对重点内容特别是作图步骤应该用传统的板书强调和示例。
利用立体模型和实物的实例教学能够给学生的感觉更直观、更真实,使学生体会到建筑制图课程与身边的物体联系紧密,进而激发学生注重观察实际中立体实物的兴趣,将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在基本体和组合体模块利用实例教学对学生三维立体思维进行培养更加有效。
因此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建筑制图基础部分运用传统的板书效果会很好,但教学手段并不是单一运用,要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各部分知识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一模块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如组合体画图教学过程的设计可分为五部分:(1)根据项目确定教学任务;(2)分小组拆装模型分析形体结构;(3)制定形体的绘制方案;(4)完成形体的测绘,绘制标准图样;(5)小组评价、教师点评、讨论问题和总结。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
五、结论
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制图能力的需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以上着重论述了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在远程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材建设是教学的基础性资源。它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又是联系其他教学媒体的纽带。它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远程教育教材及其开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开发出包含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材、网上课件等多媒介表现手段的远程教育教材。但是,在众多的媒介中,文字教材仍然是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主流媒体之一,其质量关系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成效。[1]
本文通过远程教育《建筑制图》文字教材的建设,探讨如何在远程教育教材的建设中,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远程教育需要的教材内容和体系,希望能对我国的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建筑制图》教材现状及问题
建筑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美国大学工程图学类教材在体系结构方面包含学习目标、提纲、总结、复习思考题、重要术语和网络资源,这些有助于学生的自学,方便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在信息表达形式方面,他们注重图文并茂;内容方面他们注重基础性、广泛性、交叉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每隔三年更新一次。[2]在培养目标上,他们重视素质教育,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淡化图解能力。
我国的《建筑制图》[3]教材早在1978年由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五校合编,随即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的试用教材及通用教材。20世纪90年代,在“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推动下,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涌现出来。“十五”期间,我国通过立项研究带动精品教材建设,结合“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等项目,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推动和促进我国工程图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同时,我们整合现有资源,研制开发建筑制图教学资源库,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立体化、网络化、精品化教材建设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另外,为适应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需要,我们还编写出了部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建筑制图》教材。在这些教材中不乏经典之作,但由于受编写时间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出版的该类文字教材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1.教材种类繁多。这些教材一般是作者根据教学改革的经验、专业特点及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编写而成。2.多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注重的是建筑制图课程的完整性和系列化,忽略了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没有和先进的技术、最新的技术标准接轨。3.缺少适用于远程教育的文字精品教材,教材的设计和开发尚未能充分体现远程学生学习的特点,普遍存在使用或照搬全日制《建筑制图》教材的情况。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制图类文字教材的现状,根据高等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为满足现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教育层次、知识更新的需求,急需开发、编写适应远程教育、独具远程教育特色的《建筑制图》教材,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
三、《建筑制图》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远程高等教育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办学特色鲜明,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文字教材的建设上,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在已有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确定编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如下:
1.适用性。要求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结构适应远程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满足教育部制定的远程教育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遵循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
2.先进性。工程制图中的概念、理论与知识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新知识,应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贯彻最新的技术与工程制图国家标准以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国家标准,体现教材的先进性。
3.创造性。教材建设在注重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追踪学科发展的步伐,突出建筑制图知识的工程应用特点,加强学生想象构型和设计能力训练的成分,使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4.科学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应与客观实际密切结合,反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特征。教材应力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行文通俗易懂,表述深入浅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学。
四、《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重新组合
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为本质的特征是时空分离。这种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字教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承担和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涉及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继续教育思想。因此,本教材内容体系从成人教育的实际出发,以网络课件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参照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图学教学基本要求,从整合原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房屋建筑识图》[4] [5]教材入手,以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织知识点,对传统《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了画法几何理论、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的教材新体系。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础及计算机绘图,投影的基本原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与立体相交,轴测投影,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民用建筑图,给水排水工程图等内容。另外,教材中还包含实训内容。
(二)新的《建筑制图》教材体系的特点
与已有的相关教材相比,新的《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整合重组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把传统教材的结构形式重新打破。画法几何理论部分,以够用为原则,做了大幅度的精简,减少了点、线、面的综合图解问题,降低了画法几何的难度,重点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手工画图与计算机绘图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工作的需要,以工程实例为引导,加强专业图的绘制与识读,学生可以应用教材的内容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突出教材的实用性。
2.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各章保持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在教材的表现形式上,采取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做到语言精练、简洁,文字通俗易懂,图面清晰,着重论述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概念准确,解题思路清晰,作图方法简明扼要,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掌握。在教材的设计上,为了适应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解决自学中缺乏教师等问题,考虑了助学导学,每章开头部分都设计有教学提示、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和方法。每章的结尾均有章后小结和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
3.教材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编写中引入了计算机绘图技术,贯彻了建筑行业最新的技术和规范,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改革及平法标注问题,同时吸收了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念,确保教材的先进性。
五、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的配套性
教材可分为主教材(文字教材)和辅助教材,学生主要从主教材上获取必要的知识,而主教材受出版篇幅的限制,需要有辅助教材。辅助教材是主教材必要的补充,是主教材的深化,包括文字的和音像的,如习题库、自学辅导材料、学习指南、教师手册、工程录像资料、图片、阅读材料等。主教材与辅助教材构成教材的主体结构。学生在一个知识空间学习。[6]
(二)教材的信息化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在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教材的信息化以及与其他媒体组合使用的问题,要避免教学媒体过于单一,应该用不同媒体来表现、传递同一教学内容[7],让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同一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建设文字教材的同时,要考虑文字教材的网络化,连同配套的网络课件、辅助教材等相关资料一起开发。
(三)教材的实用性
由于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技术资料。目前,不仅工科院校的各种层次的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而且从事和准备从事建筑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基本建设相关的金融财会人员均需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所以,远程教育《建筑制图》教材在建设过程中,还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调整内容体系,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教材的人文性
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才,这是21世纪中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文精神是求善,二者都是求美。我国国家教委于1995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理工科高等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已提到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除有专门的教育环节和活动外,教师的讲课过程和教材内容也应有所反映。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文字教材是开启他们心智的钥匙。所以,在教材中贯彻人文精神,对提高他们的素质有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津津乐道,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建筑制图的教材中应有“美”的要求。图形是建筑物的化身,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美的要求,表达建筑物的图形也应有美的要求。图形既是一种工程语言,又是一种美的表达、美的显现,图形中美的内涵会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教材中除获得科学知识外,还能感受到科学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科学。
六、结语
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途径。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建筑制图》文字教材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把握好教材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借鉴国外远程教育教材建设的经验,整合已有的教材资源,编写出适应远程教育特色的教材是图学工作者应该关心研究的问题,也是工程图学教学改革内容之一。
[ 注 释 ]
[1] 刘选,武丽志,李亮.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5):34-38.
[2] 江洪,张培耘,吴巨龙.美国工程图学教材对我国图学教育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2006(6):145-151.
[3] 朱福熙,何斌.建筑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4] 王子茹,贾艾晨.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篇12
2010年6月,学院立项了一批省级质量工程培育项目,室内设计课程和《室内设计》教材名列其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教材已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下学期室内设计课程使用、另外还被焦作大学等三家院校征订使用。这本教材囊括了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内容。这是一本校企合作的教材,参与单位为南京视创装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南京金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星艺装饰集团分公司、南京澳华装潢工程有限公司等。参与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设计师访谈内容,其中有3位设计师为我院往届优秀毕业生。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从书本上直接了解到公司所需,为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这本书介于我院多届环艺专业和建装专业学生的平台而生,是一本知晓该两个专业学生需求的室内设计教材。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本质,要求教师具备职业背景和掌握职业技能,理解并把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几年来,课程组坚持从企业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一支以高级职称教师为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2011年8月,课程组教师全部取得室内设计考评员资格。近三年,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28篇,并在全国、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16项;立项与课程有关的各级科研课题10项。8.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施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我们通过走访数家高职院校,经过五轮的方案设计,投入百万元建成了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其中边看材料、边看结构、边上课、边理解、边画图;还可以动手操作,体验实际设计空间中的家具、陈设等物件的摆放;还可在灯光实验室感受不同的照明设计。同时,学院与南京红牛装饰工程公司、南京澳华装潢工程有限公司、阿尔泰克(南京)建筑设计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等多家签订协议,为学生开设室内设计实际项目讲座或现场讲解。学院还与南京九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盛名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约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校企合作多种渠道推进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基于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颇具特色的项目化教学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成效显著:
1.室内设计课程2009年通过学院重点课程验收,并被评为优秀课程;2.修订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已经被运用于2010、2011级学生;3.引用大量校外实训基地公司的案例,完成《室内设计》教材编写并被征订使用;4.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被教师的9项各级课题及23篇论文中运用;5.2011年12月,环艺和建装学生苏晴等15位同学为学院绘制部分教学楼及公寓楼CAD图纸;6.2010年5月,接受江苏盛名实业有限公司的项目委托,084501班和084301班全体同学参与某办公空间的设计;7.2010年4月,084301班和084501班全体同学参与江苏广电网络汉中门旗舰店平面设计方案工作;8.2010年4月,084302班和084303班全体同学参加了南京市博爱庇护工场改造设计项目,刘鹏等16位同学获得了最佳设计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9.2009年8月,084302班陈倩等3位同学利用暑假参加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分公司新世界花园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绘制工作;10.2009年5月,074302级邵玉等5位同学参加南京视创装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济南媒介生物科普展前厅”效果图绘制;11.2009年3月,064302班董成燕等3位同学参加了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苏商集团”施工图、客房效果图的绘制;12.2008年4月,064303班邓一方等参加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实验室”装修施工图的绘制。
在教学中以设计项目为导向,以设计过程为路径,以设计内容为理论知识节点,以项目实践运用为驱动,在设计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实践反证理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运行“项目—实训—理论—项目”的课程教学方法。这是本课程探索、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实践。其创新点具体表现在:
1.惠及多门课程,带动教师团队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项目教学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性与实操性、创新性的结合,必须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动。而室内设计、3dsmax、AutoCAD、flas制作、Photoshop平面制作、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项目管理、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工程定额预决算、市场营销等课程在一个室内设计项目中均能够得到体现,因此,室内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涉及多门课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带动其他课程实行改革联动;同时,课程改革实施过程,需要多名教师共同承担和引导项目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一门课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带动了教师团队的建设。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兴趣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项目制作的前提,在实施项目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在让学生设计之前,可以先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项目实施之后,注意项目的梯度,即项目难度逐步增大,让学生由简入繁,由浅入深。
3.项目展示。可以尽一切可能,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展示作品,例如校内橱窗展示、艺术节展览、校内小挂件拍卖、向其他师生赠送作品等,以达到宣传项目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向社会、相关企业或中小学学生进行项目作品展示;选择优秀作品作为小礼品赠与来访领导和同仁,宣传学校和项目教学法。这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好的成功教育,是对学生兴趣的最好的激发和鼓励,也是项目教学得以延续和发展保障。
篇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技术的成熟,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它不仅在大中型企业成为设计工作的主流,而且目前正向中小型、私营企业迅速普及,社会对具有较高AutoCAD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作为培养生产一线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发展AutoCAD教学已刻不容缓。作为中职学生,掌握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中职学校学生是从初中直接升学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差,厌学,层次参差不齐,对AutoCAD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更好学习掌握AutoCAD绘图这门技术?怎样与各自专业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绘图设计技术,绘制出各类专业实用图纸,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及最佳效果,同时也是教学要着重突破的一个难点。
本人自2007年毕业至今,在南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历任AutoCAD教学、实训以及考证培训,教学中以我们的学生能更学好AutoCAD为教学目标,多方面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在情感上全面关心他们,密切师生关系增加学习成功的体验,推动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上从简单到复杂、多练、学以致用。
一、全面关心学生,密切师生关系
对于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动力的。这些都是有很多因素导致的,比如说家庭因素: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懒散,缺乏自觉性。还有老师的因素,职中的学生基础薄弱,如果一味的讲究课程深度,只能是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还有自身因素,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解决它:
(1)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经常保持微笑,去关心每个学生,不管是调皮的,安静的,你都主动和他聊天,真正的关心学生,学生就会自然的接纳老师了。
(2)设法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第一课之前先要,摆事实,举例子证明自己对于Autocad是非常厉害,让学生对老师和对学好这门课有足够的信心。
(3)加强针对性的辅导。
二、教学上从简单到复杂
首先,带学生上机操作,让同学们认识Autocad,学会启动Autocad软件,认识Autocad用户界面,学会使用菜单和工具栏的方法,学会在命令行输入命令,会使用帮助文件。适量做些练习加以巩固。
然后从教材的二维基本绘图命令入手,给出机械专业学生常见的图例,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任何简单复杂的图形是由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所构成。比如,画直线命令、画圆命令、画圆弧命令、画圆环及实心圆的画法、椭圆命令、矩形命令等,学习使用这些命令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对AutoCAD的概念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些都是属于简单部分,学习这些命令的时候要加强学生练习,监督所有的同学全面掌握这些命令。
这样做主要能达到的目的是:第一,尽快建立起学生对AutoCAD绘图软件以及计算机制图的感性认识;第二,消除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所产生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加强学习的成功体验达到自己一定能学好AutoCAD的信心;第三,有利于建立并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绘图的学习兴趣。
掌握了基本的指令之后,通过图例的练习,然后返回课堂,转入充实并加强理论、方法的学习过程。许多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再现,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得理论课的讲述具有针对性,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明显,老师讲课也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学双方的互动默契,使AutoCAD的教学,先期就进入了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为下一步提高、完善图形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做学”的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做”的过程学习,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
随着基本作图命令理论课的结束,进入对象特性。这一章的学习,以线形、图层、填充为主,但图形内容在深度、难度上增加,基本命令覆盖面大,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教材内容中的图形编辑命令、对象定位与观察图形等常用基本命令、概念,适当引入,这些内容的引入只求学生达到对捕捉点、多段线、圆环、定数等分、阵列、夹点编辑、图案填充、镜像等概念,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知识“痕迹”为目的,这样做目的是为后继正式开讲理论学习做铺垫,为后继课堂理论教学埋下伏笔。
AutoCAD中尺寸标注按图形的测量和标注样式进行标注。其中二维标注是属于很重要也是较复杂部分,要求学生可以标注所有图形对象的测量值,即测量对象的距离值、角度、直径和半径。常用的标注方式包括线性、对齐、连续、基线、半径、直径和角度标注,另外,注释可以用引线添加到图形中。标注样式是一组尺寸变量设置的有名集合,它用于控制标注的外观形式。AutoCAD没有直接提供符合我国国标的样式,它提供的是一种名为ISO-25样式,因而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制图标准的标注样式。
三、学以致用
在课本的后面部分有大量的实战演练,等到前面的知识学习完毕,就要进入实战演练,在这里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有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就轻而易举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的可能种种原因对于任务就很困难;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要求他们绘图时候加速,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而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同学,老师要及时的耐心辅导达到学习目的。
最后,很多在校学习AutoCAD软件的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没有机会实践。实践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走向 社会找工作的时候都会遇到刁难,毕竟,企业都希望招聘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其中不但要求员工能有专业的技能、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怎么才能寻找到这样的实践机会呢?参与考证和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要有较多的实践训练。学校应加快AutoCAD实验室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校外实训基地。深入行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职业岗位对AutoCAD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实际要求,深入了解企业对AutoCAD绘图能力的要求。此外,请历届毕业生回校座谈,谈工作经历,谈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所欠缺的知识。这些措施更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设计改革。让同学们知道学好这门课的必要性,更能积极参加考证和竞赛。
图形输出是绘图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图形的最后检查、改正阶段。将图纸提交给工程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审核和施工,这是工程设计人员最终完成的使命。为了使学生有成就感,具体做法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的学生,设计出本专业的电路图;《数控加工》专业班的学生,设计出本专业的数控加工图。素材来自于各专业的教材,必须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现在计算机绘图软件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它的特点,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实体的绘制以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学生重点掌握1-2种绘图软件,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将所有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用计算机绘制出来。要达到这样一种能力,在AutoCAD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画图技巧就可以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