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族英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族英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族英雄

篇1

是他,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禁毒先驱;

是他,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毅然奋起抵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4岁那年就开始读私塾;少年时期就读于福建鳌峰书院;嘉庆八年中举;嘉庆十六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任职期间,林则徐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根治水患;整顿盐务,为政清廉,秉公执法……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林则徐提出6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严禁吸食鸦片,成效显著。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力陈鸦片的危害性和禁烟的重要性,认为鸦片泛滥将使“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纳之银”。道光皇帝看到奏折后,想到滔滔毒流引起“兵弱银枯”的危险前景,终于倾向严禁,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授予兵部尚书衔和节制广东水师的权力,赴广东查禁鸦片。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收集了许多外文报纸书刊进行翻译,辑有《四国志》等书。他周密调查研究鸦片走私的有关情况,掌握了外国鸦片贩子与广东海关、水师、行商等勾结舞弊的种种黑幕,看到广东地区鸦片贩卖者、吸食者远远超过其它沿海和内地各省,究其原因在于外国鸦片贩子“卖烟而起”,他们“若不带鸦片来,内地民人何由而吸”?鉴此他把禁烟方针从“必先重治吸食”,调整为“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和鸦片贩子。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禁绝鸦片的决心。同时,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2万多箱(约120万公斤)鸦片,并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壮观场面的真实写照,它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后,英国政府恼羞成怒,决定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爆发。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阻击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然后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皇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办事不善”,革职查问,流放新疆伊犁。途经镇江时,林则徐将《四国志》及有关外国资料授于老友魏源,嘱撰《》。在新疆,林则徐协助办理垦务,他倡导水利,大力推广坎儿井,“众民得益”,后人常称坎儿井为“林公井”。

篇2

1、剿除李成、曹成等几大游寇势力。

2、收复襄阳六郡,积极整顿防务,恢复生产。

3、平定杨么之乱。

4、连结河朔,积极与义军联络抗金。

篇3

2006年,本钢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作为主管培训教育的副院长,林士祥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档次和员工素质,作为自己工作新的出发点。他在本钢浦项建设、ERP工程推进、新连铸工程上马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应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他又把“立体式”的中国特色理论教育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训引进领导干部培训中,在全公司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专项培训,为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做出了贡献。

随着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林土祥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视野。他亲自带队搞调研,跑安全培训l资质的认证,组织上安全培训设备。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建立和完善了本钢教育培训中心安全培训的基本框架,达到了培训要求,被辽宁省安监局评为安全培训三级资质机构。

篇4

1、和民族英雄林则徐有关。第一次时期,林则徐在、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也一直倍咱们后人称颂。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林则徐因为禁烟和抗英而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并且还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2、(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的导火线,《》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成为打击的历史事件。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中国古代民族英雄诸如:蒙恬、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冉闵、李靖、薛仁贵、苏定方、郭子仪、杨业、狄青、宗泽、岳飞、韩世忠、吴阶、刘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徐达、于谦、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袁崇焕、史可法、阎应元、夏完淳、张煌言、李定国、郑成功、彭春、萨布素、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冯子材等等。

所谓民族英雄,就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民族英雄,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去评判。不能因为民族的融合就否定民族英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明末因驱逐侵略者而被评价为民族英雄的有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1662年2月1日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英人把输入中国鸦片看作正当商务,把林则徐没收、销毁鸦片视为对英国人财产的侵犯,是“可耻的挑衅行为”,那么,界定输入鸦片是非法行为,还是正当商务,成为决定如何评价林则徐及其禁烟活动的关键。(说明:鸦片最初是作为药材引入我国的。)

    三、对策及解决方案

    先简要介绍林则徐禁烟的基本史实,交待中国人和英国人两种对比鲜明的评价,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然后,逐步提供史料,使问题探讨深入。

    具体方案为:

    ㈠导入新课

    师:投影:《虎门硝烟浮雕》,设问:同学对这副浮雕是否熟悉,在哪儿见过,大体说一说这副浮雕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生:试着说出自己的认识。

    师:设问:有人认为林则徐的“”属于过激行为,是导致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带来中国近代以来的深重灾难,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是否会爆发?究竟怎样评价林则徐的禁烟行为?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5课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㈡“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师:既然我们要评价林则徐及其禁烟活动,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最基本的史实。边投影边讲述林则徐及其禁烟活动。

    ①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②缉拿烟贩,命令外商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

    ③针对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

    ④。

    回顾一下,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积极有力,但是英国人怎样看待的呢?

    投影:《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和《巴麦尊致义律机密件》

    设问:①英人所说的“商务”实质上指什么?

    ②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是否是“可耻的挑衅行为”、是否是“侵略”?

    生:,初步回答以上问题。

    ㈢“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师:要想对上述两个问题回答得有说服力,我们得进一步分析,下面同学们把教材翻到22页,朗读课文第一目,看这部分课文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有用信息。

    生:带着问题阅读“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师:帮助学生梳理出如下要点:

    1.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是出超的。

    2.至道光初年,中国对外贸易转变成入超。

    设问: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英国人采取了什么手段?(提醒学生道光即位在1820年,引导学生观察《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过渡到鸦片的危害)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试着回答。

    师:既然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国政府是不是应该禁绝,英国人认为林则徐的做法是“可耻的挑衅”、是“侵略”,同学们怎么看?下面我们分正方和反方对上述问题进行争论。

    师:根据学生争论情况,适时补充材料,说明英人所说的“商务”实质上指鸦片贸易,并让学生充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

    四、课堂实施效果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学生对英人所说的“商务”实质上是指鸦片贸易、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是为了扭转正当贸易被动地位,打开中国大门以及鸦片的危害认识得很到位。但在正、反方围绕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是否是“可耻的挑衅行为”、是否是“侵略”,进行争论时,竟然反方的气势压倒了正方。观点分别是:

    陈思聪(反方)说:根治鸦片,应把精力放在教育本国人民身上,如果我们无人吸食,鸦片就会不禁而绝。

    李福胜(反方)说:鸦片输入的确给我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但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应依据国际准则,进行协商与对话,不能鲁莽行事。

    果楠(正方)说: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就得果断地禁绝,林则徐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最终正方没有有理有据地驳倒反方,下课铃便打响。

    评课时,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认同的,并说这样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也指出,从辩论结果来看,反方占了上风,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不利于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毁坏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形象。

篇8

嗡嗡嗡,金秋十月,快乐的小蜜蜂嗡克带领大家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那里生活着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人民。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即“王冠”。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都会说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塔吉克族成年男子大多数常在衬衣外面穿黑色无领、对襟的长外套,系绣花布腰带,冬季外加羊皮大衣。妇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一块后帘,遮住后脑和两耳。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一般为白色。男女都穿毡袜和毛线袜,外套红色长筒尖头皮靴。

塔吉克族传说很丰富,关于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传说中,“山鹰”与“雪莲”是描述得最多的对象。如《聪明的山鹰》《红雪莲的秘密》《一个牧民和四只小鹰》和《美丽的花》等。关于慕(mù)士塔克冰山的种种传说,也各具特色。有的传说中,山是一位塔吉克族牧民老英雄的化身,它周围的座座冰峰雪岭,是他带领下的牧民在一次抵御外国侵略者的激战中,与他一道壮烈牺牲后变成的道道屏障。这个传说很是悲壮动人。有的传说中叙述道:慕士塔克山顶锁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因同情一对塔吉克恋人而受到上天的惩罚,山巅的积雪,是她在苦难中熬白的头发,山间的冰川,是她流下的眼泪凝结而成的。传说都充满着浓郁的诗意和浪漫的色彩,表现了塔吉克族人民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力。

我们到达时,正好欣赏到塔吉克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跳鹰舞,他们模仿着雄鹰的动作,时而盘旋于天际,时而俯冲于山峦,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据说鹰与塔吉克族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塔吉克族的民间舞蹈叫鹰舞,其基本动作完全是模仿鹰的动作。最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乐器是鹰笛,是由鹰的翅膀上的骨头制成的。塔吉克族人中广泛流传着鹰的各种传说故事。在这些故事中,鹰总是与塔吉克族人生死与共,息息相关,在危难关头,鹰总是挺身而出,牺牲自己,为民众创造幸福。在一般塔吉克族人的观念中,鹰也是勇敢、正义、忠贞、纯洁的象征。可以推测,鹰是塔吉克族先民崇拜过的动物图腾,现在塔吉克族文化中与鹰有关的这些文化现象正是远古塔吉克族先民鹰图腾崇拜的遗存。

篇9

作者:甘宇轩

篇10

笔者认为,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尤其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对于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论考什么,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要做到这些,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础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所以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就是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没有把握”的“一时准备”。

篇11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最近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报道。刚刚有媒体报道,非典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接着,就有人撰文表示:“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会热点,但高考作文最好还是别以非典为话题,而教师在做作文辅导时也不宜将目标‘押宝’在非典上。”紧接着又是猜测,“假如我们考非典,那么,做老师的眼下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将来我们又应该按什么标准来给考生阅卷与评分?”......媒体如此莫衷一是的猜测,使读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受更多影响的是那些处在关键时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极有可能误导高考考生。

笔者认为,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尤其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对于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论考什么,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要做到这些,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础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所以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就是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没有把握”的“一时准备”。

更可怕的是,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考生以非典为话题作准备,非常容易产生大量的“克隆作文”。媒体上关于非典的文章千千万万,多得不计其数,尤其是对于非典的反思,更是层出不穷。按理说,考生准备起来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资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出现“克隆作文”在所难免。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明确指出“不得抄袭”,并且在评分标准里相应规定了处罚措施。如此一来,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可能进入高考试题,考生以此准备,不但在作文时束缚了考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自由探索精神,而且可能出现“抄袭”现象,有违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来,关键时刻,媒体还是管住自己的“嘴”为妙。关于高考作文,媒体应该慎重行事,绝不可误导考生啊!

篇12

2.辨析“物”与“情”的关系,体会借物抒情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做好正音正字等工作。

2.尽可能多地收集作者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找称呼,识“绿”义

教师出示巴金评价陆蠡的一段话:

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一)找“绿”的称呼

问题:在文中,作者对常春藤都有哪些称呼?找一找,圈画出来。

明确:绿影、绿色、“绿友”、“绿囚”、囚人、绿友。

(二)识“绿”的含义

问题:你能分别解释“称呼”在文中的意思吗?

明确:绿影——指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房里形成的绿的影子;

绿色——常春藤散发出的绿的颜色;

“绿友”——指被“我”幽囚、与“我”共处一室、亲如朋友的常春藤;

“绿囚”——被我囚禁的那株常春藤;

囚人——将常春藤拟人化,指被“我”囚禁的那株常春藤;

绿友——那株常春藤。

二、辨称呼,得“绿”理

(一)探“绿”的深意

追问:这些称呼仅仅是指常春藤吗?如果不是,又指的是谁呢?

提示:教师可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人手,引导学生集体背诵第七段中的四个反问句.温习其借物抒情的方法及作用。

明确:1.“绿影”,仿佛是活泼可爱、生机勃勃的小姑娘,如:“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婆娑的摆舞”“柔软的卷须”“折叠着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婆娑的摆舞”等修饰语,多角度描摹常春藤的形态、动作,一位活脱脱的、美丽舞动着的、极其可爱的小生灵展现在我们面前。

2.“绿友”: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室友。如:“可是在每天早晨……都朝原来的方向。”

3.“绿囚”、囚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坚强不屈的囚徒。如:“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愿它繁茂苍绿。”

4.绿友:生活在日寇铁蹄下,向往自由、不屈不挠的同胞。如:“离开北平一年了……会和我面生么?”

(二)揭“绿”的隐喻和象征

1.这“绿”还暗指谁呢?

(教师相机、适时出示PPT,补充介绍作者牺牲前与日本宪兵的对话。)

陆蠡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留任上海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抗日书籍。陆蠡当时并不在场,知道消息后,他毅然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请大家看作者与日本宪兵的一段对话:

日本宪兵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立即予以逮捕,刑审数日。其间,陆蠡受尽酷刑,英勇不屈,最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绿”的品质,在作者身上也充分地体现:向往光明、追求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和顽强抗争,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绿”隐喻了作者自己。

3.回看以上几个称呼,你觉得哪一个称呼更适合作者?

明确:“绿囚”。那文中的“绿囚”不正是作者“我”吗?是永向光明、永不屈服的“我”,同时也象征了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民族灵魂。

“绿囚”与“囚绿”,仅仅是字序位置的互换吗?不,他是一位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发出的反抗外族奴役压迫的呐喊,是一位正直的爱国者,面对日寇的屠刀,所表现出的绝不畏惧和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从“囚绿”到“绿囚”,我们仿佛接触到了作者那颗渴望光明、自由、忠贞不屈的“崇高的灵魂”,触摸到了那颗代表着身处危亡险境勇于振臂反抗、永不屈服的民族的灵魂。

三、咏“绿”文,品“绿”情

余光中先生这样评价陆蠡:

其实,早期的散文家里,感性散文写得最出色的,恐怕得数名气不及徐志摩而夭亡却更早的一位作家——陆蠡。

就本文而言,“最出色”在哪里呢?

我们设计一个情境:陆蠡先生在狱中临刑前,用坚定自信的语气,吟诵自己的诗。怎么读?力求读出急切的憧憬,读出渴望着胜利。

1.老师范读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

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

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

我/爱它/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

2.学生自读与展示。

3.师生在齐读声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

篇13

岳飞、林则徐、戚继光、郑成功等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人,而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多少年来,这些光辉的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怀着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无比敬佩和怀念之情读了有关这些英雄的所有资料。我感触颇多,脑海里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福建侯管人,1811年中进士,曾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要职,他为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政绩卓著;于湖广总督任内在湖北、湖南厉行禁烟,颇见成效。1838年12月底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始进行以禁烟为中心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林则徐向外宣告了他禁烟的坚决态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迫使英美商贩缴出鸦片二万多箱重约二百三十多万斤。随后,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的失败,是由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跑了胆。昏庸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充军新疆,葬送了由林则徐的禁烟抗英的斗争成果。但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斗争中抵御外侮、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和利益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纪念。

同时,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平时,在班里,一些同学不光自己不认真学习,还经常给班级抹黑,老师、同学多次教育他,他却毫不在意,屡教不改。想想那些民族英雄,他们可以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尊严,利用奉献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而这些同学与他们真是天壤之别。再想想自己,也真是惭愧,班级里有什么事,我总是视而不见,也从不积极参与。读了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朋友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坐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