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研以河南省内已取得骨干教师资格的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为调研对象,涵盖了郑州、洛阳、开封等14个地市的76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见表1)。
调查内容为语文骨干教师科研创新现状:包括主持或参与课题科研状况、现状、教师个人科研意愿、科研创新环境现状、科研指导需求等。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个别访谈、座谈等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实际回收76份,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在76名调查对象中,男教师32名,占42%,女教师44人,占58%,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的男女比例,说明在语文骨干教师中,女教师晋升的比例高于男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之间,占72%,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出成绩的阶段,代表着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的中坚力量和优秀群体。教龄10年-20年的占28%,20-30年之间的占67%,两项合计占95%,表明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学历在本科以上,占99%;具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占91%;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的年限5年以下和5-10年分别占43%、49%,10年以上的占8%,这与河南省骨干教师的政策有关,2001年河南省才开始实行骨干教师培训,迄今刚刚12年。
(二)教师科研现状情况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语文骨干教师主持过省级课题的37人,占总人数的49%;参与过省级课题的老师共42人,占55%;主持过市级课题的老师有32人,占42%(本统计数字中包含部分既主持过省级课题也主持过市级课题的人数),参与过市级课题的老师34人,占45%;任骨干教师以后没有参与过任何级别课题的老师有10人,占13%。从上述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这些教师大部分具备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经历,对科研课题都比较熟悉和了解。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发表过CN期刊论文,发表文章篇目在5篇以下的居多,共51人,占67%;发表5-10篇的老师也有8人,占11%;没有发表CN期刊文章的老师仅16人,占21%。大部分老师积极开展论文写作,并有。发表的文章类型集中于随笔占72%,教学反思占34%;其次是教育叙事,占14%;教学设计较少,仅占5%。大部分老师善于写随笔和教学反思,而针对课文的教学设计偏少。对于出色的优秀语文骨干教师而言,针对课文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他们比较擅长的,这方面应该给予指导和引领。
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语文骨干教师“经常”阅读订阅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有四成的教师“经常”购买和阅读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杂志;其他人也“偶尔”阅读,没有人选择“从不阅读”的。这说明大多数语文骨干教师具有阅读理论书籍与专业书籍的习惯。平时遇到教学问题,与同事讨论的占78%;通过上网查资料解决的占67%;对于经过讨论或者上网查还找不到满意答案的问题,79%的老师会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只有20%的老师不再进行思考,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有着良好的科研意识和思考习惯,这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科研意愿统计与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98%)的老师都认为科研有助于教学,但从对写文章的主要原因和科研动机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师的科研意愿来自于外界要求和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求的比例基本持平,都在四成左右。对于课后反思的态度中,确有感悟的比例较高,占到了84%。这说明对于初中骨干教师而言,自我发展与成长的意识较浓厚。
其中87%的老师觉得有必要(“非常必要”占42%,“必要”占45%)开设科研指导课程,说明其获得指导的意愿比较强烈。在想得到指导和培训的内容中,从高到低依次是:科研方法(68%),课题的选择(48%),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2%),论文写作(38%),资料收集(29%),对科研方法、课题选择、资料整理与分析的需求强烈。在论文写作方面,想得到指导的文章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课例研究(75%),教学反思(50%),教育随笔(36%),教育叙事(35%),其他(4%)。可以看出,课例研究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研论文写作方式,教学反思也已经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类论文的写作也比较受欢迎。这些论文类型都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紧密,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在希望听到的教育科研讲座调查中,对于主讲人的期待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一线教师(75%),杂志主编(43%),教研员(42%),高校研究人员(37%),其他(5%)。可见,最受欢迎的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的讲座,他们的讲座内容更贴近教师实际,更具有借鉴意义。
(四)教师科研环境调查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于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科研氛围(58%),个人兴趣(33%),政策激励(22%),空余时间(13%)。因此,营造必要的科研氛围、采取一定的政策激励是教育行政部分应该重点关注的。此外,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空余时间也很重要,特别是前者。
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氛围不错,有58%的人认为本校有语文学科科研带头人;3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科研气氛浓厚;有61%的人认为学校只有个别人做科研;还有7%认为“大家都不做科研”。
在被调查者所在学校订阅语文教育教学类杂志调查中,认为本校资料“非常丰富”的只有20%,大多数学校处于“有一些”的状态,还有5%的学校没有;在您所在的学校提供相关的语文教育类书籍调查中,认为本校提供的相关的语文教育教学类书籍“非常丰富”的只有12%,大多数学校处于“有一些”的状态(80%),还有8%的学校不能提供相关书籍。
学校对于科研工作的提倡与支持也是科研环境的一部分,55%的学校制定有科研奖励政策或激励措施,78%的学校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科研工作状况,80%的学校鼓励老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或培训。
三、建议
为了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志趣,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教师科研的热情与志趣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语文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和评职称的需要,源于自身兴趣的较少。要想真正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其热情与兴趣,并通过“研有所获,研有所乐”的积极情感体验,将兴趣引向志趣的更高层次:让教师把教学科研工作当成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认识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的成长,从解决自己日常的教学问题入手,逐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行动的过程中,找到感觉,掌握方法,获得成功,享受乐趣,从而激发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坚定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志向。
(二)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所在单位科研氛围的影响。首先,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时间上的保障、经费上的支持。具体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对于在科研工作方面优秀的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比如,创建奖励机制,对、主持或参与课题、编写著作的老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本单位开展科研评优工作。在学校的评优评先工作中考虑参与科研工作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为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或者培训提供保障。
其次,要培养语文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教学科研方面的骨干力量,能够带领本学科老师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从而形成小型的研究圈子或研究团队,营造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
再次,要订阅相关的语文教育研究杂志和书籍,为语文老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保障。很多老师想做科研,但苦于没有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资料,靠教师个人力量购买毕竟有限。因此,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必备的语文教育专业理论书籍和较为权威的语文教育专业杂志,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三)加强科研的引领指导
篇3
桦甸市教育局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随着教育行政领导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科研室,并配备专职科研主任,有效地承担起了本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及指导工作,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修改完善了《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标准》、《桦甸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形成了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须建立一支懂理论、能实践、会研究、善总结的高素质教育科研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教育科研专职人员8人,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从基层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中聘请兼职研究人员45人,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3000余人。这样一支专兼群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有效地承担起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桦甸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中。“十一五”期间,有18项省级课题,25项市级课题,186项县级课题立项,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了21%,课题在村完小以上学校和骨干教师群体中的覆盖率为100%。此外,实验教师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经验总结、编写校本教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独辟蹊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一项课题能否善始善终,并达到预期研究成果,重在过程管理。为此,桦甸市教育科研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课题指导过程中采取了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的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及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达到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六)成功地开展了“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教育科研部门每年都组织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平台,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七)开创了教育科研培训和课题鉴定验收新模式。
在总结以往教育科研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使培训收到最佳效果,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学校领导转为课题研究者,培训方式由原来的大型集中转为深入学校面对面互动,由原来的研究人员单项灌输转为教师提出问题按需解答,还不定期的聘请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专家讲学,消除了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教师了解教育科研,走进教育科研,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推动了全市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此外,还创设了“三位一体”的课题鉴定验收模式,即:把鉴定验收、科研培训、成果推广三项工作一并完成。主要让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学校科研主任,同类课题负责人,相邻学校的实验教师列席鉴定会,亲历课题鉴定验收全过程,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了解驾驭科研程序,规范和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发挥优质课题的辐射示范作用。
(八)坚持“双写”教育,进一步打造桦甸教育特色。
“双写”是桦甸市教育局为解决小学生写字、写文存在的问题,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在“十五”期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96年通过省规划部门验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通过培训教师,编写教材,课程设置,校外教育以及举办一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学“金城之秋”书法竞赛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力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使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写字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积累量大大增加,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双写”特色已然形成。
(九)加强校本科研,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校本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一大批校本科研实验校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学校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认真总结和分析本校的现状,深入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在资源,扬长避短,在创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 、教师特色、学生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苏密沟中心校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规划了“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核心课题创特色,以科研小课题促课改”的整体工作思路,针对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落实课标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普遍现象,确定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具有操作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综合性学校课题。开展了大型的“发现问题-主题学习 -课例研讨”为流程的研修活动和小型的课题主题论坛活动。在整体上形成了校长宏观调控,科研室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网路,达到了以点代面,以骨干带动全体,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抓典型带动群体,以校级课题提升市级课题的策略,层层推进,以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课改的深入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三检一评制度。在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性的内驱力调动,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
临江小学在校本研究中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载体,诠释了“注入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分层教学,为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劳动课特有的技能培养,在劳动课上教他们学习编织、学习烹饪、学习手工制作,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自己动手,在课堂上多次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艺,品尝自己包的饺子、自己做的饭菜,真正实现了课堂人性化,教学人性化,为孩子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建了广阔的空间。
永吉小学的校本科研让教师在备课中,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例研讨中,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对话交流中,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讨;在竞比活动中,点燃激情,促进成长,获取成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断地丰厚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塔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华小学《整体推进校本科研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临江小学《夯实校本研究追求育人特色》、苏密沟中心校《立足校本在创新中发展 研修实践在探索中提升》、第六中学《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经验成果在吉林地区校本科研工程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
(十)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由于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五年来,取得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100余项课题通过各级相应部门的鉴定验收,其中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22项,其余是县级课题。
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进修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第一中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第四中学《校本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常山中心校《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的研究》等课题,都从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着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被省市、专家赞誉为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几年来,桦甸市重视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功能,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先后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或鉴定观摩推广会50余次,使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的现实效能,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800多篇,在各级会议交流或获奖论文搭4500余篇,参编教材或学材料50余种,开发校本教材70余册。先后50 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40人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人聘为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2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专家,教育科研所连续四年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先后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顾“十一五”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有些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担心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从全市范围看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都存在一定差距,课题研究缺少创新,成果平平,效果不明显。
(三)有些学校或教师一定程度存在功利思想。
有些学校为了名誉或迎接检查,教师为了晋职升级个人利益做课题,不是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着想。有的立项时满腔热情,积极性很高,中间过程却疏于管理和研究,结题时东拼西凑草草收场,还有的课题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四)课题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有些上级非教育科研部门滥派课题,迎合了一部分学校和个人图虚荣、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致使一些旁门左道的课题充斥其中,损害了教育科研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给教育科研及管理工作造成了混乱。
教育科研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其对策是:
(一)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
各级领导应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决定》,明确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负有的领导责任,切实地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
努力采取措施提高专兼群教育科研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教育科研真正发挥服务功能和先导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力度,争创优异成绩。
篇4
目前,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教师常常面对社会、家长、学生的质询、责备,承载了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不断滋生,身心处于无法排解的紧张状况和矛盾之中,加之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性和自我保健意识较差,致使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该肯定,我校教师身心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心理出现问题的现象。
(一)调查目的
在吴健雄精神的引导下,探讨如何解决优化教师心理品质问题,培养科研型教师,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调查方式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案研究及个别访谈等。心理问题调查表作为工具,涉及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角色、人际关系、情绪等部分。此次调查共获共发放21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86份;
(三)调查时间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24日-26日,9月26日起为进行个别交谈及访谈时间。
二、调查结果、因素分析
(一)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色的教师,都具有开朗乐观、自信豁达的健康心态和执着敬业、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心理品质。专业发展一般或者存在问题的教师,往往存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保健意识贫乏的问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素质培养中,重师德灌输,轻心理疏导,有的教师专业精神不稳定,自信心不足;有的功利思想严重,甚至出现心理危机。
我们分层调查了青年教、中年教师和老教师三个群体,将结果呈现如下:
1、青年教师:认为自身心理素质好的占36.6%,差的占6.1%;认为([1]"我做教科研纯粹为了评职称"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使我倍感头疼")的占85.4%,说明年轻教师梯队大,经验不足,对教科研"神秘感"较强,普遍有畏难情绪。心理需要调适时,通常通过运动,听音乐,购物等舒缓。在([2]" 影响您的心理素质水平, 需要改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中,认为"学校应增加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占24.4%,8.3%的教师选择了期待改变功利教育、社会评价、家长期望; 30.5 %的教师选择了自身素质、教育智慧、教育培训。也就是说,青年教师大多是迫切要求进步的,只是缺少指路人,需要有专家来引导。
2、中年教师:认为心理素质好占40%,差的占4%;认为[1]的占30%,除常规教学教育工作外,各种考试、考核、评估频繁,教师反应压力较大,认为"个人专业发展上,因为身体精力原因,目前没有更高追求"的占20%,说明我校有些中年教师习惯滞不于已有经验,在当老师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4%的老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方法。在[2] 中, 20%的教师选择了改善工作待遇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有些老师对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失去热情。10%的老师选择了提高心理素质,减少工作时间、缓解教育教学压力。
3、老教师:大多是高级职称认为自身心理素质好占66.7%,但由于个别教师对自己要求过高,出现心理疾病,8.7%有心理问题, 4.35%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认为[1]的占33%,部分老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产生"科研无用论"思想,丧失追求的动力。在[2]中,17.4%的老师选择减少工作时间、缓解教育教学压力; 22%的教师选择了改善工作待遇生活方式、健康状况; 26%的教师选择了自身素质、人际关系。
(二)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我校教师心理素质水平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及教育现状带来的压力
校园中突发事件舆论方面习惯把责任归结为老师;新课程的理念新,对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挑战性明显,加上现在教育界存在的浮躁现象,改革呼声不断,江苏省10年间高考方案5次更改,教师、学生、家长都感到难以应付。
2、教师职业倦怠,缺乏成就感
我校是农村三星级高中,生源较差,相比其他学校教师我们要付出的更多但不一定能得到相应回报。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被教师关注,但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易为教师所控制,这也对教师构成心理威胁。学生之间的矛盾,厌学情绪,较差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常使教师有厌倦感。
3、付出与获取的反差
由于江苏高考制度导致我校语数外老师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劳动很多,但由于职称、收入等实际问题使一些教师感到困惑。虽然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还远未达到较理想的程度。很多教师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逊人一等,内心 不平衡。这种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回报的矛盾,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
三、调查后的启示
(一)给教师的建议
1、吴健雄科研奉献精神引导下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我校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吴健雄教授的母校,吴健雄搏士热爱科学的情感、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治学方法、敢于质疑的思维方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困难面前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等都值得每个教师终身学习。
2 、情绪控制,合理宣泄
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产生不良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和同事、亲人、朋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既是工作,又是调节心态。
3、追求有境界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严谨治学。在阅读教育经典中吸取教育营养,开阔眼界,积累教育力量;在实践反思中提高专业能力,体会做教师的乐趣,向优秀的同伴如我校老教师杨炳奎,成继龙青年教师吴海东等,从同伴的成功中获取经验和智慧,构建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模式。
4、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若缺乏沟通和交流,就会感到失衡、压抑,影响身心健康。
(二) 给学校管理者的建议
1、 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提升教师心理品质
教师心理品质的优化离不开心理培训。学校管理者应当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心理教育,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让心理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应为教师推介科学的心理保健方法,组织心理辅导,开设专题讲座;深入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理动态,建立教师心理维护室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心理治疗, 帮助心理问题教师,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教师心理调适能力。上海七宝中学积极举办"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心理培训,极大地优化了教师的个人心理品质。
2、实施教师阳光体育,建立系统的文体活动减压为教师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据调查, 教师的职业病和教师心理素质水平低是互为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量教师职业病的产生是由教师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滋生,学校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生活文化,在教师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搭建平台,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总之,我校应充分利用吴健雄精神,解决教师心理问题,优化教师心理品质,激起教师科研热情,培养出一批科研型教师。
篇5
二、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我局党员干部和职工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大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精神,才能推进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无止境,发展无止境,不进则退,发展慢也是退步,实现跨越发展是××科学发展必由之路。
二是科学发展不是要放慢发展,而是既要注重发展质量,又要坚持加快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环保系统的行风建设,精塑好环保的形象,文明执法,形象执法,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和切实转变服务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切实实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把服务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程中,让人民对环保满意,取得人民群众对环保的支持与理解,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才能有保障。
四是实现××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环保优先发展的原则,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环保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形成新的××环保新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分析查找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解放还不够,部分工作人员开拓创新精神还不够,与××的当前的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促进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环保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环保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3、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人民群众对环保的基本知识、法规、制度等了解还不多,还没有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四、建议和对策
1、既是讨论成果,又是实践结晶,也是大家认真思考的反映。下一步,要认真做好讨论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实践,成为具体行动,要运用好大讨论的成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针对本阶段大讨论活动中所揭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措施,要体现在工作计划和规划中,认真抓好落实,为整改阶段做好准备。
篇6
2、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执政为民,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3、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保障政策正确执行。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决定,有效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要拓展工作的范围,把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各项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及时纠正各种妨碍科学发展行为,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正确地落到实处。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纪检监察工作加强保障的对策
1、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从思想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一。因此,纪检监察工作要以抓党风廉政教育为切入点,
将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一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领导干部认识清醒、行为清廉、干事清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二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在广大群众心中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三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念,教育领导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作决策、办事情、做工作时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2、抓好惩防体系建设,从制度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之中,必须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构,必须认真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在抓好教育和监督工作的同时,完成好制度建设任务,从制度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增强制度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的功能,制度建设的过程和制度的具体要求都要体现“人性化”;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科学发展观体现到领导干部的从政规范中去,明确要求不准搞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不准搞地方保护损害全局发展、不准以少数人的发展损害大多数人的发展、不准只顾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结合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全面建设各方面制度,包括健全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招投标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同时注意各项制度之间的互相衔接和整体效用,形成完善而严密的廉政制度体系。三是坚持实用可行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比较好、已经成熟的管理办法上升为制度,注意盯紧腐败易发高发的工作岗位和环节,抓紧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另外,制定的制度,必须针对性强,内容具体,环节清楚,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执行和落实,便于发挥制度的约束、警示和激励作用。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纪检监察工作加强保障的对策
1、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从思想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一。因此,纪检监察工作要以抓党风廉政教育为切入点,将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一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领导干部认识清醒、行为清廉、干事清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二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在广大群众心中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三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念,教育领导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作决策、办事情、做工作时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2、抓好惩防体系建设,从制度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之中,必须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构,必须认真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在抓好教育和监督工作的同时,完成好制度建设任务,从制度上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增强制度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的功能,制度建设的过程和制度的具体要求都要体现“人性化”;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科学发展观体现到领导干部的从政规范中去,明确要求不准搞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不准搞地方保护损害全
局发展、不准以少数人的发展损害大多数人的发展、不准只顾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结合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全面建设各方面制度,包括健全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招投标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同时注意各项制度之间的互相衔接和整体效用,形成完善而严密的廉政制度体系。三是坚持实用可行的原则抓好制度建设,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比较好、已经成熟的管理办法上升为制度,注意盯紧腐败易发高发的工作岗位和环节,抓紧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另外,制定的制度,必须针对性强,内容具体,环节清楚,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执行和落实,便于发挥制度的约束、警示和激励作用。
篇7
二、坚持从严要求,立足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全发展步伐,关键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龙头”,要使“龙头”摆起来而且摆得正,队伍才有凝聚力。在队伍建设中除了领导本人的率先垂范,还必须有爱兵之心,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生活上关照。要严格要求,讲管理之道,从点滴抓起,把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鞭策,才能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要讲“大道理”坚持树正气。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分局二十来位同志,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可以说成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但必须严格把住一条,监察队伍决不能搞成哥们义气,那样贻害无穷。要坚持虚功实做,用大道理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经常结合实际开展权力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珍惜家庭、珍惜前程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党风廉政“生活工程”教育。用“婆婆嘴”见缝插针抓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动态的,只有重视动态教育,不断解决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才能使队伍和队伍中的成员健康发展,目前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即不思进取,工作热情不够;不求甚解,工作深度不够;不求主动,工作创新不够。产生这些思想苗头的起因在于刚来到煤矿安全监察岗位时的新鲜感、自豪感正在减弱,而现实是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严峻的责任风险和相对低的收入,同煤矿效益比,同地方一些管理部门比,感到当煤矿安全监察员亏了。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感到没甜头,没想头,没奔头。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要经常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监察员从煤矿安全监察事业上看奔头,从社会地位上看想头,从长远利益上看甜头。面对社会物欲的诱惑,监察员必须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要唱“黑脸”苗头性问题经常抓。即要拉下脸批评教育,及时把不健康的东西纠正在萌芽状态。现在小煤矿老板和社会上的关系网在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盯着我们,为此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
要自加压力,建立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我们这支监察队伍,现在还是新人、新事业、新体制。不能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一要抓住大事。修改完善制定各种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凡涉及“三大一重”的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防范“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的发生。二要规范行为。本着实用性、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汇编成册,做到人手一册,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三要突出自律,要结合实际制定从领导到监察员及其子女、配偶,从监察执法到日常办公,从八小时之内到八小时之外的廉洁自律规定。四要加强监督,为了防止执法不公和不廉洁问题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监察区域进行调整,定期对监察员进行轮换。坚持月季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
篇8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
篇9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喜欢发言和不喜欢发言的原因及动机。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书面、个别访谈。
四、调查过程
调查一年级二班50人,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
五、数据汇总
1.在课堂上,你想发言吗?()
a、很想b、一般c、不想
数据:选择a的有18人,占36﹪;选择b的有27人,占54﹪;选择c的有5人,占10﹪
分析:64﹪的孩子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交流,大部分孩子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发言的能力。这也正说明了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课堂上,不想发言的原因是什么?()
a、不会b、怕别人笑c、不屑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
分析:60﹪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是有自己的想法二不回答。说明回答问题的欲望不强。
3.发言出错时,你一般心理()
a、好好听别人发言b、懊悔c、以后不发言了
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
分析:48﹪的孩子在在发言时是因为得不到师生的肯定而降低了积极性。今后的课上鼓励表扬发言的学生要多下工夫。
4.课堂中,发言精彩时,你一般心理()
a、听别人发言b、沾沾自喜c、对别人的发言不屑一顾
数据:;选择a的有28人,占56﹪;选择b的有16人,占32﹪;选择c的有6人,占12﹪。
分析:56﹪的孩子还是比较习惯于发言后听别人的意见,近一半的学生要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将发言同伴的发言作为一个训练重点。
5.你认真听的主要原因是:()
a、上课生动、有趣b、认真听会得到老师表扬c、为了考试能考好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7人,占14﹪;选择c的有23人,占46﹪。
分析:46﹪的孩子发言的目的性极强,直指考试。25﹪的孩子是因为老师的课堂魅力而专注于发言。看来,我们要努力呈现生命充满活力的课堂,吸引更多的孩子认真发言。
6.你对待别人发言的态度是:()
a、没什么了不起b、很好,值得学习c、无所谓
数据:选择a的有10人,占20﹪;选择b的有26人,占52﹪;选择c的14人,占28﹪。
分析:48﹪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发言,说明部分孩子的发言习惯没有养成。同时,班级良好的交流氛围也十分重要
7.当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你能仔细认真听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数据:选择a的有22人,占44﹪; (调查报告 ) 选择b的有18人,占36﹪;选择c的有10人,占20﹪.
分析:56﹪的学生不能专心听同学的发言,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太善于发言同伴的发言,今后要注意指导学生发言别人发言的方法。
8.合作交流时你希望什么学生先说:()
a、优生b、和自己同水平c、差生
数据:选择a的有15人,占30﹪;选择b的有25人,占50﹪;选择c的有10人,占20﹪。
分析:大部分孩子希望能有所准备再发表看法,要把训练学生争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课堂教学时的一个重要内容。
9.老师表扬别人的发言时你一般:()
a、为别人高兴b、不屑一顾c、发誓要超过他
数据:选择a的有23人,占46﹪;选择b的有3人,占6﹪;选择c的有22人,占44﹪。
分析:大部分学生心态是好的。
10.与别组争论时,你的表现是:()
a、争着说,抢着说b、认真听,轮流说c、不听也不发言
数据:选择a的有6人,占12﹪;选择b的有43人,占86﹪;选择c的有1人,占2﹪.
分析:关于小组交流时的发言表现,选择b的有43人,占86﹪从数据来看比较理想,但也不排除会存在没有如实作答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
的监测。
六、结论
(一)通过调查、观察,我发现造成他们不良的发言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客观原因:外界的干扰影响了学生的发言。包括教师的态度、同学的态度。
2、主观原因:学生的不够强烈的表现欲望影响了他们的发言,还有兴趣,信心方面的影响。
(二)解决的策略。
1.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优秀学生的、进步生的。
2.创造交流的氛围、提高兴趣、信心。
篇10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调研,协会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熟悉上普遍有了新的深化进步,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律组织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共叫:
第一,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注重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强化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孤立地、整体地而不是割裂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律组织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紧密结合期货市场实际,认真分析市场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题目,明确协会“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的思想熟悉;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强化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的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增强员工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第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夸大查研究,认真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突出题目。要找准党员队伍、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熟悉、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不符合市场要求、会员希看和监管要求的地方;要带着题目深进调查研究,解决期货行业存在的突出题目;要查找协会员工中存在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地方,并深刻分析题目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一步找出解决办法。
第四,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真正落实到协会“自律、服务、传导”基本职能中,进一步提升自律水平。通过协会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会员、服务于监管机构的服务意识,来赢得市场和监管部分的尊重;通过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工作、努力解决题目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市场和监管部分的理解;靠及时沟通协调、圆满完成好自律职责,来赢得市场和监管部分的支持。
第五,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进步党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进步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协会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协会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期货市场的发展实际,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果断执行党中心的指示精神,在中国证监会的同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自律、服务、传导”职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20*年6月换届以来和20*年党委成立以后,协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了自律规则体系,加强了自律治理职能。目前,协会已经制定了21个与会员和从业职员相关的自律规则或规范性文件,成立了纪律、申诉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委员会,并开展了合同备案审查、纠纷调解、信息技术行业规范与安全检查、会员和从业职员数据库治理等工作,逐步强化了对会员和从业职员的自律监视和检查,提升了市场运行质量。
二是加强了期货从业职员考试和资格治理,开展了分层次、分种别的从业职员后续培训工作,制定了行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开展了高管职员资质测试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人才培养和治理模式。
三是积极开展了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尤其是突出了对客户在开户环节的风险提示以及对合同指引的检查,制定了会员单位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工作指引,进步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保护了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四研究建立了期货公司诚信评价体系,开展了期货行业反贸易贿赂和诚信文化建设,为行业的诚信合规经营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也为监管部分分类监管提供了依据。
五是积极发挥了传导作用。认真倾听会员呼声,反映会员公道诉求,促进会员做优做强,使会员达到监管要求;建立联系会员制度,加强了与地方协会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创办会刊、编写年度报告、组织课题研究等加强行业发展和创新研究,发挥上传下达、内外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是扎实推进内部基础性和制度性建设。成立了协会党委、纪委,注重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步了内部治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步员产业务素质和思想觉悟,形成了奋发向上、团结*的工作氛围。
当前影响协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题目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协会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市场的发展,对照监管部分的要求,协会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缺乏积极主动开展自律监管和服务传导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市场变化过程中,特别是突发事件和危机眼前,缺乏及时了解和分析市场题目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在自律、服务、传导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
一是自律治理职能的发挥还不够深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固然制定一系列自律规则,但对会员及从业职员在遵守和执行规则方面的监视处罚力度不够;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自律治理滞后于行政监管的现象;一些公司存在聘用无证职员、为非公司员工申请资格等违规行为;从业职员资格审核和存档资料不完备;对会员失信和违规行为缺乏及时有效的自律惩戒等;对居间人、手续费恶性竞争等会员单位反应强烈并影响行业发展秩序的重大题目缺乏自律规范和监视;对会员单位建立投资者教育长效机制的引导尚需加强;期货公司信用评价体系尚未正式实行,老实取信、合规经营的诚信文化缺失等。
二服务职能的发挥还不够全面和有效。具体表现为:对服务职能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挖掘不够深进,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的内容不丰富,服务的水平不够高;对会员单位情况的了解不深不透,不清楚会员想什么,不了解影响会员做优做强的根本因素,不能从体制机制上切实为会员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对市场发展变化不够关心和敏感,抓不住为会员提供有效服务的时机等。
三是传导职能的发挥还不够充分和深进。具体表现为:对传导职能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对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熟悉;对市场发展和会员情况把握不充分,不能为监管部分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对监治理念、政策和制度领会不完整、不正确,不能向会员和市场正确传达监管部分的声音;行业宣传和*引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宣传市场功能、澄清媒体错误观点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推动期货行业与相关行业及境外市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不够积极主动等。
四是人才培养和建设滞后于期货市场需要。具体表现为:行业现有从业职员的数目和结构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从业职员培训尤其是营业部治理职员、研发职员、市场开发职员等专业岗位的培训难以满足公司需求;期货分析师的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尚未实施等;期货行业人才战略规划短期内难以产天生效等。
五是协会内部建设和治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尤其是检查落实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专业素质还不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在与会员单位交流业务、分析研究市场、发挥顾问和助手作用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员工存在“软懒散、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领导班子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还不够充分等。
四、存在题目的原因分析
深刻剖析存在的题目和不足,我们感到,除了协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人手不足、缺乏自律治理经验等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我们在主观上还存在很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市场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回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理论学习还不够主动、深进和系统。受自律监管工作日益繁重的影响,协会近年来在理论学习方面被动性学习多,主动学习相对较少;对时势政治、领导讲话学习多,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现代知识学习相对较少;对用正确的理论、完整正确地领会监治理念指导协会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第二,对“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发展期货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因此期货市场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协会的自律治理也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根本目的开展工作。但在协会实际工作中,有时对“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科学内涵理解不够全面,往往割裂了它与另外三句话的相互约束性和有机整体性,有时存在过于注重市场规模等量的增长,对提升市场运行质量等题目有所疏忽。
第三,对“以人为本”核心地位的把握还不够坚定。“以人为本”就是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协会而言,就是要以会员和投资者为本,尤其是要注重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协会近年来固然不断加强对会员利益、行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深刻熟悉,逐步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在具体工作中,有时仍存在对投资者利益的核心地位不够重视、把握不够坚定的题目。
第四,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理解不够深刻。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就说,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产品和规模的增长,技术系统、监管能力、风控水平、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等基础性建设也要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风险只有在可测、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市场的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实现速度、结构和质量的同一。而我们在工作中对这一根本要求的把握不立体、不深刻,有时一味重视发展速度和规模,忽视了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或者片面夸大品种和制度创新,而忽视了创新必须与市场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相匹配的题目。
第五,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运用还不够到位。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要努力统筹会员、市场、投资者以及监管部分之间的利益,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上运用还不够到位,比如夸大自律规则和制度的完善,但在检查落实方面投进相对较少;工作中更重视推动解决当前题目以及相对轻易解决的题目,对一些影响行业长期发展的难点题目推动不够。
第六,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具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使命感,具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进基层,深进群众,调查研究,开拓创新。但是,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有时作风不够扎实、不够细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和浮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会科学发展的进程。
五、进一步推进协会科学发展的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会今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目标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和全体会员的支持下,进一步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期货业稳步健康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进探索和丰富自律、服务和传导职能的内涵,开创自律监管事业的新局面,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今后一段时期,协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如下:
第一,深刻熟悉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深进理解“新兴加转轨”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明确新形势下期货市场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发挥协会作用的基本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期货市场具有典型“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固然各项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整体质量和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善,社会认可程度显着进步,但是影响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市场发展仍面临着很多制约性的因素和严重的挑战,尤其是近期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期货市场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很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题目需要进一步解决。
具体而言,我们要在清醒熟悉当前期货市场良好发展机遇的条件下,重点把留意力放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上,着力解决好影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题目上,比如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期货行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和规范、研究解决期货居间人题目、引导期货公司发展成为专业的期货经纪商等。
第二,积极探索和完善“自律、服务、传导”基本职能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在期货市场转折发展时期协会的定位和工作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实际又能充分发挥协会自律组织作用的道路来,并以此作为开展协会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协会的基本职能是“自律、服务、传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协会的自律职能就是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达到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维护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目标。发挥协会的服务职能,就是要积极协调市场各方利益,督促协会成员达到监管要求,不断提升经营治理水平和竞争力。发挥协会的传导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行业间的桥梁作用,促进监管部分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及时反映行业的公道诉求,就监管部分和会员关心的题目进行沟通协调,促进行业*有序的发展。
具体而言,协会一是要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进一步加强对会员和从业职员执业行为的自律性监视和处罚,督促会员正当合规经营;二是研究探索期货公司中介服务模式,支持期货公司服务现货产业、服务企业套期保值,引导期货公司适应分类监管的要求;三是完整正确地理解和领会监管部分的监治理念与工作思路,围绕“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加快建设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促进期货公司做优做强、培育机构投资者、有序推进期货市场和行业的对外开放”等监管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上风。
第三,正确熟悉时代赋予协会的使命,紧密围绕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维护市场整体利益、解决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题目展开工作,并以此作为协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协会工作,就要围绕解决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题目展开工作,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题目,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针对期货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市场风险防范与化解的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局面,从行业自律的层面督促会员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二是针对行业诚信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的现状,进一步加强期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合规”、“对投资者负责、对行业负责”的行业自律文化;三是针对当前期货市场参与结构不尽公道,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有限的局面,加强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完善市场结构,积极探索促进市场功能发挥的机制和体制;四是针对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投资者教育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机构在投资者教育过程中忽视风险教育和提示的题目,进一步深化投资者教育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五是针对当前期货行业人才资源严重短缺,人才素质亟须提升的现状,实施期货人才战略,建立“个人成才、企业用才”的期货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行业的人才素质。
第四,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做好协会内部基础性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以此作为协会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篇11
二、当前推动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加强,是快速推进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过中国几代统计人的不懈努力,反映统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计方法制度逐步确立,统计的信息产品与经济社会的结构变化,增长方式转变,人与环境的统一等的联系程度更加紧密,更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随之提高,统计发展的环境更加宽松和和谐,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级党政领导不断深入当地统计机构调研视察,既是对统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给统计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解决了统计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
2、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统计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监测预警功能,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是反映经济社会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和报警器;经济和社会的深入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统计提供强有力的监测、评价和服务能力;同时,统计的发展更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统计内容的变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因循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经济的腾飞又为统计发展提供了更多调查制度需求,丰富了统计调查的内涵;社会的进步为统计发展创造了宽松的人为环境和物质环境,提供了持续永久的发展动力。
3、统计事业新局面的不断开拓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统计内部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统计的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统计的方法制度日趋完善。根据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需求,建立起来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更能有效地监控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党政领导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统计预警监测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统计分析和统计报表就反映什么,社会公众需要什么统计产品,统计工作就设计提供什么产品。统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统计教育和统计文化的发展,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不断开拓,统计的科学发展日趋成熟。
4、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条件。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居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的客观需求越强烈。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的不断增强需求,就必须更好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更全面、准确的分析与监测,对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剖析;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不断增强的需求,就必须努力拓展统计的服务职能、强化统计的预警作用,推动统计工作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前进。
三、影响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层统计机构基础薄弱,统计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从中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实际情况看,统计机构建设呈倒挂“金字塔”的特点十分明显:上层统计机构设置健全、人员多力量相对较强,基层统计机构(市县乡镇)尤其是乡镇统计机构设置单一、人员少力量相对较弱;目前,市级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80人左右,县级政府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30人左右,而乡级统计机构人员近2—3人,村级统计网络则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这样的人员规模,既要完成国家、省局的统计调查任务,又要完成正常的业务报表和当地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更要高质量地完成跨度大、时间长的大型普查,统计人员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上强下弱”是影响统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层基础工作也相对薄弱,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服务不到位、统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凸显,周期性的统计普查和定期性的统计调查相互交织,任务重、范围广,基层统计站(所)条件简陋、办公经费短缺,统计人员兼职过多、待遇差、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流动频繁,基础统计资料管理混乱、残缺不全,基础工作不扎实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2、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统计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都由本级地方政府管理和拨付,同级政府对统计机构具有人、财、物权的绝对领导权,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机构仅有业务指导权,这样给统计政令的上下畅通增加了一定阻力,不但弱化了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和统计主管部门在统计数据评估监测等意识领域的矛盾,特别是下算一级制度和地方行政绝对领导现实的矛盾冲突,使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上下都难做人;这种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无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给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增加了难度,严重约束了统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联系不紧,政府综合统计干了许多本应由部门统计干的事,但缺乏对部门统计强有力的管理和协调手段,导致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第三目前推行的国家调查与地方调查双轨制管理模式,由于局队之间职责交叉、权限不明、配合不力,使局队在数据汇总、使用上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统计调查系统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双方各自为政,重复调查,不仅导致了调查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了统计在社会和公众中的形象。
3、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统计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还是属于物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内容、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统计方法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环境资源、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活动,在统计上还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指标体系。抽样调查虽然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代表性以及数据分层使用的问题,还不能满足目前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调查方法的双轨制运行,加重了基层统计的负担,使得统计工作越到基层,头绪越多,任务越重,压力越大。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不完备、数出多门、重复统计、统计调查对象负担过重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样,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是由层层汇总、机械求全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组成。这是在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单一的公有制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所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面临严重挑战,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现象屡有发生。全面报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经难以为继。
4、统计调查网络结构单一,兼容性能差,统计的工作效率难以明显提高。
篇12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make up course;questionnaire
“重修重考”制度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实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2007-2008学年担任大学英语(1)重修课程的教学工作。班级的旷课率高达近50%。笔者做过初步调查,发现重修课的出勤率普遍偏低,许多班级的旷课率都达到40%-50%。如何改变英语重修课的现状,提高重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了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关键。
重修班的学生大多是学校各个班级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他们可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如果能够在大学英语重修课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一股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学校的四六级通过率。
篇13
一是要树立全面的大局观。为xx工作大局服务是检察工作党性原则的体现,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不例外。过去我们讲的大局,侧重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大局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使经济更加发展,而且要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检察工作为大局服务,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同时也要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服务。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做好新时期的检察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创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的业绩。”把握住这个政治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好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是要树立协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促进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检察工作,发展检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在科学发展这个大局中,我们不仅是服务者和保障者,同时也是发展者,是发展的主体之一。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出影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问题所在,努力探索新时期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谋求检察工作的自身发展,使检察工作更加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是通过实施法律监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评价我们的政绩,就是要看我们的职责履行是否充分、工作成效是否明显、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任何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牺牲长远发展而谋求眼前得益的短视行为,甚至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捞取个人或少数人好处的行为,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加以抵制。
二、制约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查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xx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坚决惩治腐败与依法保障人权、加大办案力度与保证办案质量、严格执行法律与贯彻党和国家刑事政策等辩证关系,切实保障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区职务犯罪的日益复杂,办案难度越来越大,我们现行办案机制所固有的弊端和缺陷也日益显现,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职务犯罪初查制度不完善,初查成功率低。2003年至2007年,××市各级检察机关共受案4351件4570人,初查3827件4017人;初查后立案2082件2206人,初查成案率仅为54.4%。客观地说,在初查后没有立案的线索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价值、可以立案的。造成初查成案率低的原因,(1)初查作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必经程序,仅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规定,而没有被纳入刑事诉讼法中,这直接导致了初查制度在法律上的尴尬境地,使初查的方法、力度以及合法性均受到影响。(2)初查所获取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由于初查并没有获得刑事诉讼法的承认,检察机关在初查期间所获得证据的效力在合法性上受到怀疑。(3)由于初查处于不规范的境地,也缺乏相应的监督。从而导致侦查人员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如何初查、怎样初查都由侦查人员自已决定,少问一句话、少记几个字,都有可能将案件“化掉”。这也是成案率低的关键所在。四是初查阶段的调查手段受到限制,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件束手无策,从而贻误战机。由于缺乏法律授权,初查时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不能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甚至也不能随意接触被查对象。侦查人员的初查犹如盲人摸象般艰难。随着贪污贿赂犯罪“抗药性”的不断增强,传统初查方式的落后与新时期职务犯罪的高隐蔽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是规范化建设适应能力不强。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进步,立法对侦查工作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自刑诉法修改以来,如何在12小时内有效突破案件就成为摆在侦查干警面前的最大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侦查工作。自2008年6月1日起新《律师法》正式生效,众所周知,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取证权作了较大的修改,扩大了律师的权利,给侦查工作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客观上更增加了反贪侦查办案的难度,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既要坚决查办案件,有力惩治腐败,又要严格做到规范执法、保障人权。
三是查案过程中整体缺乏支持、配合。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离不开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但同时我们自身又缺乏强力机制,所以只能依靠协调并由其他部门出于觉悟,才能开展工作,这样的配合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各区县院普遍反映当前办案一方面是缺乏协调配合,另一方面是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干扰多、阻力大,区县院自身很难冲破这种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案件的快速侦破。
三、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难题的新思路
任何工作都是在不断适应新要求、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中前进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是如此,要把握新要求、认识新挑战、破解新难题,都需要冷静观察、仔细思考、沉下身子、掌握实情,从而发现工作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近几年,我院始终把侦查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重心,在经费保障、技术装备、人员配置、职级待遇上向侦查一线倾斜,在侦查工作中充分运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整体作战,智慧办案,努力克服初查成案率低、案件突破难等制约因素。2006年至2008年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48人,其中大要案40人,有力促进了我区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发展。2008年以来,我院立办职务犯罪15人,大要案率同比上升18%,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发展势头较好。
一是统一规范初查工作,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初查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其改革有赖于整个刑事诉讼制度的调整。在未有新的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前,初查仍是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查处依法贿赂等职务犯罪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及工作方法。同时,对初查各环节上的实务问题也极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加以摸索、研究。因此制定一项符合法律规定、适应形势发展和初查工作特点、具有操作性的初查工作规则,以规范和加强自侦部门的初查工作,是解决当前初查尴尬法律地位的一项有效措施。我认为,对初查的规范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初查的行使主体;(2)初查的使用对象和措施;(3)初查的监督方法。明确初查的任务和要求,细化初查方式,规范初查的法律文书,通过制度规定逐步拓宽初查模式。当然,在条件成熟了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制定一部单行的反腐特别法规,于法有据则可以更灵活的解决反腐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