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篇1

小学数学教材之开放性教法这一概念源于对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之封闭式、概念化、静态化的教法研究模式存在弊端的分离而提出。就其实质而言,无外乎由传统小学数学教材单一制、静态化小学数学教法研究转向多元性、开放化的教学研究模式。具体来讲,即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法相对立而存在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新课标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教法实践适用的必然选择。对该新型教学教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开放性教学教法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的延伸与扩展。这是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最大化知识输出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所接受的数学知识也通常以静态、简单、直接、被动的方式理解与吸收。然而,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教法则是在原有数学知识输出与接受的前提和基础上整合了新融入的数学及相关知识积累与储备元素的过程。简言之,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教法非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的颠覆,而是其顺应教学改革的延伸与扩展。

其次,开放性教学教法是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与激发的潜在动力。作为小学教学基础教育主要内容之一的数学是一门思维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它既是开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钥匙,更是锻炼小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潜在动力。正所谓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研究所具有的延展性与包容性存在,更有利于沿着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自身特点最大化的激发与开启独特的思维模式,避免应试教育体制下思维僵化与保守的形成。

最后,开放性教学教法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活力源泉。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新世纪发展环境下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从长远角度来看,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优势,以此为活力来源推进祖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长远发展。依凭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渗透,从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固有模式的能力,以逐步实现创新能力从小抓起、从娃娃培养起。

二、开放性教法研究的实践困境

小学数学教材之开放性研究固然有其研究与适用的必要性,但总体看来,对于该理论研究最终落实于实践还有需要克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固有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目标来讲,其定型化模式适用是开放性教学教法难以被认可和接受的制约因素。这使得有效处理好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法与新型开放式教学教法研究的合理衔接成为不可回避的难题。

其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青年教师力量而言,接受开放性教学教法理念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在前无古人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只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进行实践应用。这对于以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讲则面临更多的实践性操作难题。

最后,新课标改革的确给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研究与适用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这会对因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二区域有异地区呈现不同层次的小学数学教育,因此对于开放性小学数学实践应用不能急于模式化定型,而需要真正的从理论基础着手,夯实新教学教法研究基础,这对实践而言同样是挑战。

三、小学数学教材开放性教法研究的路径选择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法研究具有重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必要对其适用提供可操作化路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实践中不可避免的现实状况,结合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研究自身的价值所在与发展趋向,提出如下发展思路:

首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法之教学理念。开放性教法理念的深入与贯彻执行是该新型教学方法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与基础。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位居教与学不同地位的教师和学生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以自身讲解为主导方式对学生实施满堂灌,而该开放式教法则强调摒弃固有的传统模式,改变已有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引导式提问与疏导性探索方式将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之以听为主转换成以思考为主;转换小学生在传统数学教材教学方法约束下的地位――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思考与探究的模式。

其次,小学数学开放性教法之教学目标。在开放式小学数学教法之教学理念普及与深入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开放的教学目标。简言之,即在通过开放性、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生运用既有学成知识解决基本实践问题的同时培养其独立的辨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小学数学教育期间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充实提高阶段,更是学习技能的培养与丰富时期。以此为基础,还在开放式教学教法的实践运用中不断提升小学生自主化、存疑式学习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对其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赋予其鲜活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新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之开放性研究的灵魂所在。

最后,小学数学开放性教法之教学方法。以小学数学开放性教法之教学理念做基础,用其开放性教法之教学目标作指引,结合相对完备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这大大提升了实现小学数学教材之开放性教法研究的可能性。具体来讲,需要重点在教学内容、习题讲解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教学内容方面,既要立足于现在所使用的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本身,还要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实例进行分析,达到举一反三、延伸思考、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习题讲解方面,更需要改变现用教材单一形式习题训练的模式,化初步进行的知识学习为深入的主动运用探究。这对教师转化、延伸传统练习题提出了挑战,尽量做到多角度、多方式、多领域的开发与运用数学练习题,将枯燥无味的课程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活动。

篇2

数量,人们都是用单位的组合体去显示的(空间形式),用相同单位的组合体――传统显示方式,用不同单位组合体――现代显示方式。通过改变相同单位组合体的结构,简易显示为不同单位组合体(十进制或二进制),发明系列量具;算盘是对量具的抽象,发明三用算盘,分别显示或自然数或十进制数或二进制数各自的写法、算法与相互改写;用组成一个数量的各不同单位与主单位的关系显示,发明单位关系显示仪,实现用一个数字(或自然数,或十进制数,或二进制数)表示数量(或整数,或分数,或小数)的写法。

3 清六算盘:揭示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自然数 显示相同单位的个数。用于整数的认识;用于理解加、减等式显示多数量的联系,揭示同一单位个数的增减变化;用于求解两数量的关系(比值或简比)。

十进制数 显示不同十进制单位各自的个数。制作单位关系显示仪,直接显示十进制、十进制数、单名数、复名数、将复名数简写成单名数――小数的认识、单名数的改写、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与对数量的计算。

二进制数 显示单位不同的个数,用于大众化掌握计算器的计算原理;用计算器计算,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实现以自然数为基础、以十进制数为主导、以二进制数为发展方向的数学教育。

4 清六算盘:简单、科学、规律显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量关系,即一数量与标准数量的关系显示。标准数量(或某计量单位,或每次量,或总数量),用三种排列,分别显示(某计量单位、每次量)的不同个数、总数量的不同份数显示(下数轴);所表示的数量一一对应显示(上数轴);居中显示轴,发明数量关系显示仪(又名排列计数演算器)。它能显示各数量在不同关系中的形成过程,利于学生明辨关系、正确列式、解决问题(此仪器若制成电子产品,附加值更高)。

1)多数量的联系,用加、减等式显示,揭示同一单位个数的增减变化。

2)两数量关系,用乘、除等式显示,比值显示两数量的关系。

3)两数量存在状态,用正、反比例显示,简比显示两数的存在状态。

5 清六算盘: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量的认识 空间存在的自然物体、产品或物体具有的价值、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都是量。不同的量,有各自不同的单位,如元、米、克……

单位的认识 用数学模型显示单位的意义,用1显示单位的写法,用名称分辨单位的不同,单位三要素的显示在数学教学中处处用到。

数量的认识 人们都是用单位的组合体去显示数量(空间形式)。数字是对单位组合体的定量刻画,数量是对单位组合体的定性把握。

1)数字:显示单位的个数(自然数、十进制数、二进制数……)。

①认识数码(记数的记号):1、2、3、4、5、6、7、8、9、0。

②自然数的写法算法:用十进位位置制(位置顺序)显示数码的组合。

③十进制数的写法算法:用十进制(数位顺序),显示不同单位各自的个数。

④二进制数的写法算法:用二进制(数位顺序),显示单位不同的个数。

2)数量:显示一数字(或自然数,或十进制数,或二进制数)与主单位的名称的组合,用各组成单位与主单位的关系显示数量的写法,如整数、分数、小数。

①整数:只显示哪个单位的个数,即用自然数表示的数量是整数。如自然数13,可表示13(个)鸡蛋、13(米)长度、13(元)人民币……

②分数:只显示两个不同单位各自的个数,如1市尺、1米1市尺、13米1市尺,分别用“米”为名称表示各长度,依据1市尺与1米的关系为:1(两单位的单位值显示),故分别写作米、1米、13米。用分数表示数量,生活中越来越少。

③小数:小数是用十进制数表示的数量。如3元2角5分的显示:

…元 角 分(十进制:显示左右相邻两单位关系为10

的排列)

3 2 5(十进制数)

可以写作3.25元、32.5角、325.分。小数点的意义指示主单位所在数位。用小数表示数量,生活中越用越火;用自然数表示数量,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奠定它在数学中的基础地位;用十进制数表示数量,发生在近代,它能将复名数简写成单名数(小数),显示单名数的改写、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决定了它在数学中的主导地位。由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能实现大众化掌握计算机计算原理,利于学生未来发展;计算用计算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6 清六算盘:直面数学教材改革

1)对数学教材中“自然数都是整数”的说法有议。自然数显示某单位的个数,如5(数字);整数显示哪个单位的个数,如5元(数量)。自然数没有正、负之说,整数有正、负之分。

2)对数量(单名数)与两数量的关系(比值或简比),要准确辨别。数量如5元、?元、4.25元,比值如甲是乙的5倍、甲是乙的? 、甲是乙的4.25倍。数学教材中把它们都说成是整数、分数、小数,这样就把一个数量的不同写法与两个数量的关系的不同显示混为一谈,搞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所适从。

3)单位值的显示与命名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如:

…元角分 …元角分 …元角分(数位顺序)

1.1 1 1 1.1 1 1 1.

写作1.11元、11.1角、111分(主单位的单位值为1)。

以下用十进制数表示数量的实验结论。

①不同单位,用1在不同数位显示。

②各不同单位的单位值,随主单位的确定而确定,随主单位的变更而变化。

③单位的不同与大小分辨:既可以用单位的名称不同显示;也可以用1在数位的不同显示;同样可以用单位值的不同显示。注:单位值或为一个数,或为一个幂。

④一数字所在数位不动,显示数量的大小不变;小数点位置移动,实现单名数改写。如:

百十元角分 百十元角分 百十元角分 百十元角分…

.325 3.25 32.5 325.

写作0.325元、3.25元、32.5元、325元

⑤一个小数,其小数点所在数位不动,其小数的数字或左或右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发生规律性变化(与数学教材中小数的大小变化律的陈述完全相反)。

7 清六算盘:对1的不同意义能全面展示,使数学教学具体而生动

对一个数量的定量刻画 在其数字中,1显示基本单

位;在其数量中,1 显示主单位。

1)在相同单位的组合体中(传统显示方式)。

定量刻画:1显示组合体中的单位(基本单位),它就是自然数1,大于1的自然数,显示这个单位的不同个数(数字)。

定性把握:1显示主单位,是指用这个单位的名称显示单位个数的多少(数量)。用自然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基本单位与主单位为同一个单位(特性)。

2)在不同单位的组合体中(现代显示方式)。

定量刻画:1显示不同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最小的单位),如1元1角1分,数字是111,1在不同数位显示分别为100、10、1(基本单位)。

定性把握:1显示主单位。主单位的单位值为1,其他不同单位的单位值,分别用它与主单位的关系显示。如1.11元,它显示用“元”的名称表示金额,元、角、分的单位值分别是:1(主单位)、0.1、0.01(基本单位)。不同单位的单位值随主单位的确定而确定、变更而变化。用十进制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基本单位与主单位不一定是同一单位。

对两数量关系的定量刻画 显示产生关系的标准数量用1指明。

1)在显示多数量的联系中,1显示基本单位的存在。如因1分米=0.1米=1/10米(同一基本单位的不同显示法),故它们的1个或多个表示的同一数量的不同写法一一对应显示如下:

1 2 3 ... 11 12 13...(分米)

0.1 0.2 0.3 ... 1.1 1.2 1.3...(米)

整数加减等式,直接显示某单位个数的增减变化,学生易于理解。分数加减等式,小数加减等式,特别是整数、分数、小数混合加减等式中各数量,各自拥有同一单位的个数显示不明显,学生理解困难(用不同意义的数改写)。

2)在两数量的直接关系显示中,1显示其中一个数量的存在。如:36与12的关系,用3与1显示,表达为36是12的3倍;12与36的关系,用与1显示,表达为12是36的。

篇3

该教材的内容在基于原来数教法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和调整。原来的课程主体是分为两个部分:即“教法”和“算理”。这种“两元式”的体系的构建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原有的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在于:①内容繁琐、重复性比较多。比如“算理”部分在学科的知识上大做文章,讲得过于嗦,师范生已经有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这点显得很没有必要,“教法”方面又是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方面的知识点,而教育学、心理学在师范学习阶段的第一、二年期间就已经开设了,而且也是师范生的专业课。对于这点也有点显得重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反应教材没有创新,比较老套,对教学没有太多的指导和帮助。②原来的课程存在机械划分。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与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教学原理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会有针对性,才不会让学生觉得纸上谈兵、空谈理论。但是原来在这两块却是分开的,这对师范生掌握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和有了教育原理之后制约上岗能力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所以,两者不宜简单的分开,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则更能促使师范毕业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形成。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这种陈旧的理论遭到了很多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异议,在这种大环境和新形势下势必会遭到挑战。所以新教材是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并且适合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而编修的。新教材在以前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了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教法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广泛的学科,充分把本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理论的阐述相结合。为此,本教材很注意这两点的结合,将小学教育理论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并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都附以教学案例来说明教学原理。第二,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本教材的编写参阅了很多教学成果以及文献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继承了过去教材的先进的学术思想、有价值的教学成果。本书不仅是原教法的继承,而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比如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增加内容“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体现三个维度”方面等等,均反映了编者的发展愿望。第三,创新建立在规范基础上。作为一门师范的专业教材,本书力求规范,但在此基础上也力求创新。因为有了创新,教材才具生命力。[2]

该教材的重新编写,给现行师范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重新带来了挑战。现行小学数学教法与新课标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联系,主要的区别是设计思路不同,包括内容、目标、学段。而联系就是基本的教学理念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并且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②数学的应用性很广,它是一门工具。人们在生产劳动、学习生活上都会用到数学,人们通过数学知识和所具备综合能力,处理和分析数据、进行计算、证明和推理、描述社会自然现象以及把数学应用到计算机中;数学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语言和数学方法;数学还是一门高雅的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③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汇报交流等数学活动。④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这册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与时俱进,改革了教学的内容,深化了教学内涵。[3]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材重新编写的意义在于:①适当地增删了教学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增添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专家新教学观念,还增加了些最权威的补充教材作为学生课后的参考书。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同时感受到新课程小学数学的新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动态。明确小学数学改革的目标。②《教法》和《数理》有机结合。新教材改变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帮助师范生明确数理和教法的有机结合,对于师范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点的体系结构不熟悉、不明确部分,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师范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而《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又是以小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的,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有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出现的方式丰富多彩。这些对于不熟悉小学教材的师范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关于这点现行教材在《数理》和《教法》的有机结合上为师范生提供了途径。③新教材在编写上还注重了师范性,培养师范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这个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学好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位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训练形成了能力,训练不仅是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过去的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不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讲解法为主,其他的教学方法都得不到重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的要求。《标准》下的实际教学,把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作为主要的方式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全面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4]

参考文献

[1] 钱佩玲.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质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7(1)

[2] 宋广文,杨昭宁,李寿欣.心理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

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揣摩以及灵活把握应用教材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就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进行探讨和尝试。

1 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自己的课程理论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增减和有机的整合,使之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所指的“二次开发”不同于专家的开发教材,也有别于教学方法的调整,而是加深、拓展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是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过程。

2 教材“二次开发”的方法。

2.1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知识将变得索然无味。教材的“二次开发”是要走向学生的。教材是教学的材料和资源,它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而且教材只有处于学生认知、情感和生活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材的“二次开发”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面积的认识》是“空间和几何”的重要内容。教材先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比较大小,然后解释面积的含义。这样直奔主题式的教学看似效率很高,然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片面的理解。

2.2 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经验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通过对教材的数学知识结构学习转化而来的。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内容上是相对系统和完整的,例如“长方体”这一知识结构,包括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特征,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单元知识。由于学生在接受、理解上的不到位和遗忘等原因,导致对长方体的数学认知的不完整。

案例二:找准“长方体”认知中的点:长方体特征,建立空间观念理解。

环节一:运用PPT演示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分别重合,学生用手模拟相对的面重合过程,感知相对的面相等,并摸一摸具体的长方体,加深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环节二: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塑料小棒和固定点制作长方体模型,理解从一个顶点出发有3条棱,且长、宽、高交于一顶点。

环节三:PPT展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有序的运动一周,学生用手按照运动方向模拟运动,理解12条棱分别组成3组长、宽、高,4条长、宽、高分别相等。

教师在运用PPT演示长方体的面相等,然后让学生照样模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长方体六个面的特点,学生用小棒和固定物做模型,然后结合PPT演示,加深每4条长、宽、高分别相等的特点。这样,教师抓住长方体的特征进行“二次开发”,学生能很快抓住问题本质,形成比较完整的长方体认知结构。

2.3 利用教材的编排与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体系,知识点的呈现有前有后。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在领会教材的意图上进行适当的调整知识点的顺序,对教材相同内容的部分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内容,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实现意义上的建构。比如《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单元。先学习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再学习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我认为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不必要认为的分开再合并。

2.4 构建“活动化课堂”进行“二次开发”

数学的一个特点是抽象性,然而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有难度的数学更有所欠缺。如在教授“相遇问题”时,学生要理解相遇、相向、速度等问题时存在极大困难。一般在教学中会进行画直线图的方式进行理解,但教材中图片却是静止的, 线段图再直观,教师的语言描述的再清晰,学生在掌握时总有些勉强。教师在进行教材“二次开发”时,可以变静态为动态,让抽象的东西动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案例三:数学“相遇问题”

环节一:两辆汽车分别在两地同时面对面行驶,直到两车相遇为止。

环节二:让两名学生在黑板前以走动的形式进行“相向而行”和“相背而行”,加深学生理解和感悟。

数学教材虽然大部分图文兼备,但呈现方式却是静态的,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有效的教学资源,构建“活动化”课堂,使教材图文更加的动态化、直观化。那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篇6

1转化思想方法

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常常把数学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计算这一范围内。数学知识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如果小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找不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又该如何呢?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思考数学问题。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习题1。

习题1:现已知甲数比乙数多五分之一,那么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部分小学生阅读习题1,就被五分之一、几分之一绕糊涂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失去思考逻辑性就找不到解答数学问题的方向。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理清思维逻辑。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绘图,甲数比乙数多五分之一,那甲数就有六份,乙数就有五份。现在对着图,学生就能清晰地理解这道题的意思了。这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人们在计数的时候,有时找不到计算方法,会用掰手指的方法来计数,学生画线段图,就等于把掰手指的过程记录到草稿纸上,应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把复杂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具体化。

教学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线段图、座标图来理解数学问题,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转化思想以后,理解数学问题的范围就不会局限于数学计算上。

2符号化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仅仅只从数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这一深度是不够的,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符号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只有从抽象符号的基础上理解数学知识,未来才能学好方程知识、不等式的知识。那么数学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符号的思想呢?数学教师依然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简单的图形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学生符号化的思想。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习题2。

习题2: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的体重是爸爸的,那么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呢?

教学过程: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这道数学题。一名数学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习题2。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应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画出小明的体重,然后再以小明的体重为基础画出爸爸的体重。这时,学生看到,虽然他们不知道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可是他们看到了爸爸的体重与小明的体重有一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什么呢?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假如把爸爸的体重设为x,现已知小明的体重为35,那么两人体重的内在联系就是15:7,学生结合学过的比例知识可以计算出爸爸的体重。

教学分析: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很难从抽象的、符号的角度来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转化的思想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图形中找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未知的事物符号化。教师应用这种方法建立学生符号化的思想,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当学生建立了基本的符号化思想以后,便能以更加抽象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

3分类思想方法

当学生理解了转换思想、符号思想以后,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分类思想来想问题,当学生学会了应用分类思想来思考问题时,就难从多种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转换思想与符号化思想为基础建立分类的思想。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习题3。

习题3:红星果园原计划建设12公顷的苹果园,实际上建立了14公倾的苹果园,红星公司实际建立的苹果园比原计划的增加了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了图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学生可以建立的未知符号是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理解到该次要未的未知符号为比原计划增加的百分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出一个百分数。可以用几种方法来求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可以应用先计算一个数字,再求百分数的方法来得到百分数,也可以应用直接计算百分数的方法来求百分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当学生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抽象的符号时,就得出了两套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案。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把这两套计算方案都写下来。第一种,以求数字的方法来求百分数,(14-12)?2=2?20.167=16.7%;第二种,以直接加减百分数的方法要求百分数,14?21.167=116.7%,116.7%-100%=16.7%。

教学分析:当学生具备了转换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多种角度来看数学问题,每一个看待数学问题的视角就是一种数学分类。当学生能从分类的视角来看待数学问题以后,就能具有比较宽广的数学视野,以后学生就能从多种视角来看待数学问题。

4总结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将数学视野集中在数学计算上,可能学生就只能掌握数学计算的技巧,而找不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让小学生理解初步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7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也造就了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在数学学习中能力层次的不同。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如果教师仍然坚持固化的算法教学,势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会影响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因此,必须要响应新课改号召,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算法多样的方式。算法多样让学生尝试体验参与、主动提炼,它鼓励学生在小学数学计算中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的掌握,而应该学会融合知识,发散思维,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获得计算结果。这种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方法。算法多样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完成计算解答,有助于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算法多样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要多出有利于学生多样思维的题目,为算法多样的推进创造条件。

在算法多样推行的初期,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形成多样算法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然后要大胆跳出教材,给学生出一些与课本中固化的计算问题不一样的问题,给学生营造能够采用多样化算法进行计算的条件。比如给学生这样的发散思维题目:一个山村共有100人,男人和女人人数未知,一个路过的人向村民打听村子里有多少女人和多少男人。男人们都说真话,而女人则说假话,但是女人对应顺序说有多少女人,问这个村庄男人和女人都有多少人。有的学生采用摆一摆的方式,用一百个小棒来代表男人和女人,然后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则思考这其中隐藏的关系。这其实不是一道计算题,但是其却能够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只要学生明白男人和女人的数量是不会变的,他们就最终能推理出正确答案,男人只有一个,而且排在99位。这种看似与课本内容无关的题目,实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多样思维,让他们站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让他们养成一问多思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算法多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用一种方法解答问题。

(二)教师要善于诱导,让学生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多思考不同算法。

一般情况下,在小学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所做的练习题都是与自己当前所学知识相关的计算题,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最熟悉的计算方法来解题,这种算法可以称之为基本算法。这种基本算法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也能够很好的运用到解题中,但是长此以往,他们在解题中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最近学过的方法,不利于他们温故而知新,不利于他们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多用几种算法,并让他们进行多种算法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他们采用多样算法的能力。比如这样的应用题解答:一个笼子里有鸡和猫若干只,共35个头,94只脚,笼子里的鸡和猫各有多少只?不同的学生可能算法不同,但是学过方程式之后学生往往都会采用列方程的方式来计算:设猫有X只,然后得出鸡有(35-X)只,继而得出一个方程式4x+(35-x)×2=94,然后通过解方程式求解。在学生采用这样的基本算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采用其他算法。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基本算法中采用的是通过鸡和猫脚的数量之和来列方程式,事实上还可以通过鸡和猫的头的数量之和列方程式,还可以把笼子全部看成鸡,那么笼子里就应该有35×2=70只脚,笼子里的脚就多出24只。而一只猫和一只鸡相比,多了2只脚,那么通过24÷2=12就能够得出猫的数量为12,从而算出鸡的数量。以此类推,还可以把笼子里全部看成猫,然后计算。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择优选择算法,提高学习效率。

算法多样的实施是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算法来完成某一问题的解答,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选择最优化的算法来得出计算结果。也就是说多样化算法只是算法多样实施中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学会使用最优化算法才是算法多样的核心。以简答的计算题9+6为例,有的学生会选择数数的方法来计算,有的会选择摆木棒的方法,有的会选择借数凑整的方法计算,不同的算法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算法更快捷且不易出错,让学生掌握最佳的算法。也就是说算法多样是让学生在对比采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计算水平。结语:综上所述,算法多样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告诉学生如何解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如何解,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推进算法多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二、猜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为一门思维学科,小学数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行猜想,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此外,猜想可以引导小学生产生疑问,这种疑问将是他们科学探究能力与数学问题分析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波利亚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在数学中的猜想是一种对教学的探索与尝试,它往往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多种猜测结论,活跃分析问题的思维,使得学生勇敢地去分析问题,锻炼探究品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的实施途径

1.从新入课程中引入猜想

每个小学生都具备猜想的天赋,教师在新课程中如引入猜想,可以激发他们参与问题分析的热情。每个章节的新课程中总会有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是学生产生猜想的良好因素。

如圆的周长计算中,教师可以提问,如何获得圆的周长呢?引发学生猜想。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卷尺衡量,有的学生说可以在圆上打个记号,然后在地上滚动一圈,再量一下滚动痕迹的长度……学生各抒己见,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式充满了好奇,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说的方法都不错,那么试问,地球也基本上可以算一个圆形,怎么测试地球的周长?带着这种疑问和猜测,教师引入π在圆周长中的运用,通过这样的解答,使得学生增加对圆周长的计算兴趣,获得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

2.在“操作”中萌发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小学生一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等,满足他们的个性心理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从中萌发猜想。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引导学生通过度量,剪拼其两个锐角,和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通过这一操作活动,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充分的了解,很自然地会引发猜想,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请同学们猜一猜,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由于受某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学生或许会猜想出:锐角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钝角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教师可指出:这个猜想对不对,还有待我们证实。

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

3.用总结延伸猜想

猜想不但应当贯穿于教学开始与教学之中,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末尾。在很多教师看来,知识总结完了,猜想也就结束了。但是小学数学其教学知识点具有连贯性,这为猜想提供了空间。对于下一章节的知识点,对于未来之事的猜测和探索都为学生的猜测提供了可疑依赖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猜测应当贯穿于教学始终。

参考文献:

篇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贯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技巧,才能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效。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我认为:

一、改变教育观念,明确职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质量

不打无准备的仗,上课也是如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们要精心备课,而集体备课则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因此,备课组应认真组织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走进课堂才是有效的。

三、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对于小学生,如果硬生生地告诉他们计算机多么重要,同学们要怎样学习,一般不会有什么效果。如,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学生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有学习欲望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接着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认识。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四、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既注重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任务”,又注重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要使学生学之有趣、学之有效,就应该说是一种较好的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演示你观看,作你模仿的现象难免出现,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获取“任务”完成的成功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现状,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出现了呆坐机房、懒于动手的现象。因此这就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只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育为注重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育;变死记操作步骤进行简单操作的“封闭式”教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式”教学;变唱“独角戏”的“注入式”单一教法为教师讲授、示范操作和学生观摩练习、矫正反馈、综合练习的“师生同台戏”的多元教法;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重在实践,加大学生学习、实习的自由度,同时又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着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做到学会学习。

五、营造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习得技能,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材“做一做”的操作步骤间安排“小博士”和“金钥匙”,及时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提示;在“做一做”和“试试看”之后安排了“知识窗”、“说说看”、“阅读材料”等拓展性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拓展知识、展示才华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开展小组互助学习与兴趣小组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我们在课堂上开展应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由几个兴趣、个性、学习倾向、学业成绩等几个方面相近的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科学。同时,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例如:选拔优秀的计算机学科教师担任教练,积极准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科普系列活动等创新实践活动。

七、改进学生评价,促进发展

以往的评价过于功利,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考察内容进行改变,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操作的评价,可以用竞赛、上台当小老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或拿到证书的学生可免于学期测试;二是根据学生平时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不在乎作品完成的时间与过程,只在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成功。三是信息素养的评价,如:学生对电脑房的使用规定的遵守程度,对电脑操作的负责程度,及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态度情况。

八、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多懂几行语言。其次是能够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进修,至关重要,自身素质不提高,是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

篇10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新课的导入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良好的新课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在上课之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入的方法有多种:

1.以实验导入

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可以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

2.以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熟悉的实例,以举例导入新课,可以使知识点更加的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预习导入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以解决疑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4.以复习导入

《电子技术》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这时需要将已学过的内容作为突破口,循序提问,逐渐展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1.巧妙运用“比喻”和“类比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比喻”和“类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枯燥生硬的知识点变得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在讲解电阻的概念、电位与电压的区别、电流的形成和方向以及电容原理时,“比喻和类比”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在实验中设置疑难,促使同学独立思考。采用模型、实物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与实物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概念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做到深入浅出,启发思维,以达到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的教学目的。如在功率的题型中,所学的功率公式有多个,如何准确的选中合适的公式解题,有时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家用电的电压基本恒定,这就是一个隐藏的条件;功率的正负,功率的产生和消耗等,这些都能通过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常常有很多知识概念的形成,让学生难以吸收掌握,又无法通过实验帮助理解,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显得难度大且效果差。运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使抽象难懂、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解题思路,强化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关于反相器、触发器的多种题型,繁琐、复杂、难理解,仅仅普通的讲授很难让学生吸收掌握,这时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可助一臂之力。

四、让学生懂得“质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总能在学习上获得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等着教师授课的思维定势,削弱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应科学引导,灵活配合,让教师与学生的思路在课堂上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近几年单招班学生的基础差,而课时有限,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在教学上要适当降低起点,又要紧扣考纲,灵活应对,适当的调整知识点讲授的顺序。教师在课后要多积累,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将同系列相似题型整理成块,从学生更易吸收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在讲授两种电源等效变换时,可以将电源的连接关系分成串联、并联和混联三大块,将可能会出现的所有电路归纳给学生,以及在复杂电路中功率的计算、电位的计算,学生很容易出错,将经典题型归纳成卷,给学生练习,效果明显,能更有效的让学生将知识点学懂、学透。

六、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的因素

1.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要足够精通,只有对专业内容懂得越透彻、越深刻,才能在讲授时简单、清晰、一针见血、少绕弯路,让学生更快的吸收。教师不仅要懂得“多”,还要懂得“教”,懂得将自己的知识如何高质量的、简单明了的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理解掌握,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能力。教师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水平,来赢得学生对教师信任和敬重。

篇11

一、要充分尊重并利用好原有例题

教材既然是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家编写出来的, 并且是经过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验证,其中每一环节的处理应该说是“经典之作”,这当中肯定有我们教材执行者吃不透的理论精髓。如果我们去草率的修改,其效果往往欠佳。在教材的处理时,我们不能只简单的认为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就行了,我们必须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材观”。首先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不一定就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目标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知识目标只是基础目标,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思考、见解等是教学的生长点,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教材,与其草率的去创设几个情境,不如认认真真的吃透教材。教材中的例题,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当然也不排除教材中的例题离我们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充分尊重教的材基础上,对教材提出质疑和修改。

二、因“生”制宜,适当调整例题的知识范围

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课本中的例题具有其重要的地位,也照顾了某一地方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不同、学习的起点不同,所以有时我们需要对教材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删减。

例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l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价格(如一支圆珠笔2元5角等),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兑换人民币游戏(如我手中有10元钱换成零钱可以怎么换?),模拟商场购物(如今天你生日,爸爸给你50元钱,你打算怎么花?)等开放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生活化。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融合起来,让学生从原有认知水平上展开数学学习,努力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轻松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充分挖掘例题的深意,创造全新的例题。

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现象。

如:奶奶今年84岁,班上有56名同学等等。有一位学生还能说出,教室墙上有一幅瓷砖拼成的画,横着铺了13块瓷砖,竖着铺了7块瓷砖,一共是91块瓷砖。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至到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意识。

总之,教师要通览教材、熟知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才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教材。

参考文献:

篇12

在深研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最终要转化到围成此图形的关键横线段或竖线段的旋转上来,而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在旋转中心的上边或下边,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到旋转中心的左边或右边。而能生动有趣地表征线段的旋转要素和旋转规律的现实模型是学生的手臂运动。为此,我们将书上“认识旋转三要素”的2个环节拓展、整合为以下5个环节:

1.课前做“手臂运动操”

离上课还有1分钟时,组织学生玩一玩手臂运动操,要求举手臂时做到横平竖直,同时说出手臂所指的方向。如举左侧手臂,边举边依次说出所指方向:左、上、左、下,举右侧手臂,同时说出所指方向:右、上、右、下。有趣、简单的手臂运动操奇妙地蕴涵了旋转三要素和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为后面的逐步抽象和建模运用打下了伏笔。

2.观察旋转现象并引导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屏幕中多种物体的旋转运动,巧妙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通过“关于旋转,你想研究哪些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提问情境中带着疑问,顺畅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之旅。

3.研究转杆旋转的三要素

先让学生观看转杆打开与关闭的动态视频,再观察打开与关闭的静态对比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有什么发现”。观察中,学生最易发现的是――都旋转了90°。借助旋转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90°的角是转杆绕下端(左端)的点旋转得到的,这个点是固定不动的,是旋转的中心。“还有什么发现呢?”在进一步的观察、交流和手势比划中,学生发现了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最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关闭(打开)时,转杆绕什么点怎样旋转了多少度?”使学生对旋转三要素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4.在想象中交流手臂运动游戏中的旋转规律

“还记得课前的手臂运动操吗?如果用这个箭头表示手臂朝下的动作,借助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朝哪里呢?”借助以上的启发以及想象之后的直观验证,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其中的旋转要素与规律: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变为朝――左、上、右、下。如果是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箭头会依次由朝下变为朝――右、上、左、下。此环节既巩固了旋转三要素,又及时地将学生旋转手臂的经验进行了理性提升,使学生自主提炼出带箭头的线段在十字坐标的四个象限中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规律,感悟到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过来,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起来,为后面将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横、竖线段的旋转做了“位置变化”方面的铺垫。

5.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看图填空”

在练习指针的旋转运动中,进一步巩固旋转三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与运用意识。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狠下功夫,通过将做手臂运动操、观察转杆运动中提问、想象中发现线段旋转的规律等活动引入课堂,竭力化单调为有趣、化单一为丰富、化呆板为生动,使学生借助有趣、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在兴趣盎然的观察、操作、想象、发现及表述等活动中对“物体旋转的三要素”及“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有了生动、丰满而深刻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思维活动的有序性与提升性,并为后面研究图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 模型建构策略: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直观到表象再到抽象

弗赖登塔尔将数学化分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图形的旋转》中横向数学化的部分包括由手臂、转杆、指针的旋转让学生认识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与角度,还包括由手臂的旋转到相对应的带箭头线段的旋转,由三角形纸片的旋转到相对应的最简单的封闭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转。然而,仅有横向数学化是远远不够的。要画出由三条或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关键是要化整为零,将面的旋转转化为部分主要线段围绕定点的旋转,即由面到线再到定点,之后循序渐进,再由定点到线再到面,从而引领学生有序经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由想象到推理和建模的纵向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轻松自如、有序提升的探究中掌握图形旋转的策略与步骤,感受转化、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在想象与验证中研究三角形纸板的旋转

教师借助三角形硬纸片,组织学生进行“想象与验证”的游戏。具体过程如下:先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引出想象游戏――让学生拿出三角形纸板,将它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完全重合,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顶点a,在头脑里想象将它绕a点旋转90°。之后提问:它的位置到了哪里?想出来了吗?想得对不对呢?于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验证之后,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可以将三角形纸板绕a 点顺时针旋转90°,也可以绕a 点逆时针旋转90°。以上的实物操作游戏通过先想象再操作验证和准确表述的活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整体感受力和空间想象力,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及时地由实物操作提升为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

2.在观察与交流中发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规律

在操作与验证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交流:旋转前后,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旋转前后的对应边呢?交流中学生发现:图形的位置变了,形状与大小没变;对应边的位置变了,长度没变。至此,横线段或竖线段旋转的两个重要因素――位置变化(第一部分的第4环节)与长度不变的规律已经水落石出了,从而巧妙地分散了学习难点,使得将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线段的旋转的思路得以水到渠成。

3.在独学与互动中探究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转方法与步骤

先启发学生进行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不借助纸板,你能根据头脑中想象的结果,画出这个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后的图形吗?先想一想,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想好了就用水彩笔和尺子画一画,并标出旋转方向。在交流画法时,重点追问3个问题:在这个三角形中,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相交于中心点的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将长直角边怎样旋转,到了a 点的哪边,画几格,短直角边呢?为什么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各画了5格和3格?在以上独立探究与互动交流中,学生自然生成了图形旋转的解题模型:想图、找边、画边围图。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三个阶梯,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充分地观察、想象、验证、比较、作图、概括,从想象、验证三角形纸板的旋转,到对比、发现图形与对应边的旋转规律,到最后动手画出头脑中想象的旋转后的三角形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成功地摆脱了外在具象的束缚,使数学思维成功地上升到表象与抽象、想象与推理的理性层面,并在充分的探究与体验中真切地把握了画旋转图形的关键要领:先找与定点相连的几条横竖线段,借助想象画出主要线段旋转后的位置与长度,最后连成封闭图形。这样就巧妙地将看似与面有关的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几条横竖线段的旋转,而横、竖线段旋转90°后又总会竖或横到定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中的某一方位,长度不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后面独自解决变式情境中各种图形的旋转打下了扎实的模型基础。

三、 变式运用策略:由双基到四基,由运用到欣赏

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的双基拓展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在建模基础上通过变式练习灵活运用模型时,我们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和更深邃的数学世界,实现数学学习的外化与深化,使学生在丰富而多层面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强烈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欣赏到数学自身内在的思想魅力与发展规律。为此,在《图形的旋转》变式运用中,我们设计了以下4个层次的练习:

1.又快又好地画出旋转之后的长方形

教师启发:在这个长方形中,哪几条长或宽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

2.先交流作图思路再画出旋转后的小旗图

画图前启发:先想象一下小旗旋转后的位置在哪儿,是什么样儿的?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再动手画。交流时启发:结合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旗面原来在旗杆的右面,逆时针旋转之后,旗面肯定在旗杆的哪面?旋转后横边到底竖在哪儿呢?为什么?(这条横边跟B点相距1格,旋转后与b仍然相距1格。)

3.动态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图形旋转的冰山一角,放眼生活,我们随时能看到更多旋转创造的美丽。(多媒体动态显示通过旋转得到美丽图案的动画。)这些精美的图案是通过什么创造的?(旋转)

4.动态展示图形中的旋转现象

篇13

Keywords: art teaching; Skills techniques; Col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Line model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里一张张纯洁的小脸里透着他们内心色彩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他们内心线条世界是多么的纯洁,让他们把心中美的事物再现出来,才能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非常重要。我在美术课色彩教学中,十分注重兴趣的激发。采取兴趣导入的方法,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极大兴趣。首先从学生的第一感觉去引导,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对色彩的兴趣大于线条,因为只要他们认真一些,就能做到用彩笔把颜色涂得很细致,很美观。而精美的线条,是需要多年的专业训练,才能运用自如的,他们是做不到的。所以,他们热衷于涂色的过程中的那份享受,喜欢急急忙忙的,用不成熟的,歪歪扭扭的线条画物象。他们会把信息的情感投入到把色彩涂的漂亮,认为色彩鲜艳就是最好的画,他们最享受的也是涂色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识,在教学中,我就启发他们用刚买回来的彩笔的排列顺序在图画本上画色阶,学生画的津津有味。当学生涂完颜色之后,他们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体会到美的享受,沉侵在自我陶醉中。当学生把作业举起来时,整个班级就是色彩的海洋。我趁机用这种壮观、美丽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对学生进行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在这些色阶上找到“春、夏、秋、冬”四个色段,大部分学生分得很接近。又让学生回答四个色系,哪个色系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这时候就会很快地说出“黑蓝色系像冬天,有寒冷的感觉;绿色系像春天,小草发芽了,树长了绿叶;红色系像夏天,火红的太阳照在人身上,热得出汗;黄橙色系像秋天,大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黄橙橙的,一派丰收的景象。我提示说:“画太阳用什么色系?”学生会说:“红色。”我说:“为什么太阳是红的?”学生说:“因为太阳给人们温暖的感觉。”我又问:“画冬天的雪山用什么色系?”学生会说出:“用蓝黑色系。”我问:“为什么?”学生会说:“雪山给人寒冷的感觉。”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色彩的冷暖感觉,为学生在今后的绘画中,如何运用色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艺术是感性的,学生的本性也是感性的,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新的美术教育观念,激活这种本有的感性。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加强线条训练,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线条是如此神奇,只会涂色不会造型是学生的共同特点,涂色好比是给房子装修,线条造型好比是盖楼房的框架。因此线条的训练尤为重要,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会线条造型的学生就等于不会画画。所以,训练学生的线条造型尤为重要,而线条的训练又是很艰难的。一条精美的线条是需要反复的练习才会产生的,学生本身手就不熟练,所以,画的线条就很幼稚,这也是孩子画画的困惑,只好依赖橡皮反复的擦,甚至有的学生把图画纸都要擦漏了也画不好。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对学生进行自信的鼓励,鼓励他们想方设法画好线条。比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画好太阳,我组织学生开展“看谁画的圆最好”的竞赛活动。学生非常喜欢比赛,于是我对他们提出了规则:一是不要用橡皮擦改,二是要一气呵成。这时候孩子画的线条就特别小心认真了,有的同学为了画得准确,就不敢随意的画线条了。习惯好的学生会提前看准了再画,边想边画,这样大部分同学把太阳画得很圆了。在画铅笔稿之前,我引导学生用手指空手画线条,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能在图画本上找到画面的位置,先在图画本上构好图,学生就会在这空壁画的基础上做到胸有成竹。如教学《船》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对船的印象虽然深,但是怎样把船的形体和画面构图位置找好,却成了难题。于是我就让学生把找好的船的图片带来做参考,启发学生自己设计船的图案,然后启发学生在自己的美术作业上进行练习,空手画船的造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养成了先构图的好习惯,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为了保持学生画线条的热情,我鼓励他们随意画线条、无意识的去画线条,只要线条流畅就好。同时要注意线条的美,色彩层次要街接自然,确保画面整体效果明显。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因为没有负担的画画是轻松的,没有压力的画画是享受的。这样学生就会多出构思新颖、色彩明快、富有创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