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1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要求课堂效率最大化,更要求效益最优化。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进而在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促

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而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指知识目标,还包括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割裂三者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语文的价值,都不能促使学生得到健全的发展。

如:教学《竹影》时,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明确的目标也会让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更具针对性,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二、做好导入工作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它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该环节的设计,要立足于语文教材,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语文课堂,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课堂中,在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跪羊图》,并引导学生思考歌词,如: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让学生在聆听和思考中感受父母的爱,进而使学生回忆父母的爱,去用心体会父母的那份无私。之后,顺势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下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②作者进山访友都拜访了哪些朋友?③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学生也会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的主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等进行的教学思考。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认为一节课40分钟结束之后,这节课也就会随之而结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反思的课堂只会出现教师经常抱怨的“为什么反复讲过的还是错”“为什么上次对了这次错了”等现象。所以,不仅教师要学会反思,学生也要学会反思,要反思每节课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反思出错问题的原因等等。因此,师生都要注重反思环节,都要在反思中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完善,最终使语文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的推进,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对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一、小学语文与阅读教学

在人教版教材使用的区域当中,小学阶段接受学习的孩子年龄一般是6到12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成体系的语文学习,再加上语文学习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应试性,所以老师在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现实特点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认识到拼音文字等语言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随着小学生认识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社会认识和自我表达也是同等重要的,而阅读作为学生认识社会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所以老师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实际上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老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让学生不断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正视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古诗词来进行人与诗歌、人与诗人之间的对话。读完之后,让学生们自己体会诗中“尽”“孤”“闲”等字词意思。通过阅读,学生就可以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相比于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留白”的教学理念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后复习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还要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敦促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的家长也参与到阅读中来,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家长一定要避免犯老师反复讲解的错误,用自己的讲解占据学生的全部时间,家长应该是在引领和帮助学生复习,给学生留出充足和独立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辅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朗读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民主地进行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作者写的是“山中观景”的话题,为什么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那么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区别又是什么呢?你从文中那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欢大自然的感情?总之,在帮助学生复习的问题上,老师应该和家长达成一致,特别是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老师和家长都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阅读来完成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将扮演辅的角色,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提供服务。

篇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促使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相对优越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推广。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相关的辅助教学设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通过这个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1]情景教学的创设要充分利用到各种辅助设备,比如多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又因为多媒体具有声画统一的独特特点,将语文知识利用声音、图画、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情景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的前提下,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情境教学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小组队之间的成语接龙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创设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想得到的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地创设情境,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1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语言学科。可以说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语文。所以,情境的创设更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是活泼形象的内容,富有故事性,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寓情于景,情景相融。以教学内容作为情境创设的背景,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积极思考。[2]比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但山中的各种生物,然后再让学生现象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些动物或是植物是书中所提到的,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在和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自觉地将书本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书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2 利用书中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情景创设不仅要联系实际生活,而且还要回归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进行情景的创设,比如文中的对话。[3]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多是让学生朗读课文,就显得死板,学生学习不主动。但是如果让学生扮演文中的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就达到了情景创设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主动揣摩人物心理,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有效的情景创设,不仅有利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内容,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在自动积累、自主实践、自我感悟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

在实践中,我从读书兴趣、良好学习习惯抓起,着重培养学生爱读书、勤积累的意识。例如,针对教材(人教版)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课文。事实证明,诸如《在山的那一边》、《走一步,再走一步》、《山中访友》、《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许多文学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学起来就觉得亲切,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起来:新教材安排的“感受自然”、“我爱我家”、“漫游语文世界”、“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的学习行为: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评价检测时,我有意识地出一些课外内容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语文,我根据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合作性学习的环境。如,要办手抄报,就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分工负责有关工作;要组织辩论赛,就让小组预先布置谁负责搜集材料,谁负责整理材料,谁担任辩手等:要表演课本剧,则让学生自由组合,由他们各自设计角色的台词,人物造型,动作表情等;作文教学,则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互相推荐优秀作品;要进行知识能力的检测,则组织学生小组命题或进行小组交叉检测。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多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必要时做一些引导,主要是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活动中经受锻炼,养成习惯,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根据新课标教材编排富有弹性,每课的练习都设计有拓展性、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大胆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教《羚羊木雕》时开展“谁怪谁”的辩论,以探究“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落难的王子》时,让学生探究“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并找出有关的例子;教《两小儿辨日》时,则让学生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文中的现象并说说“孔子不能决”给自己的启示;在走进大自然“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探究如何保护环境;在谈“成长的烦恼”中探究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或者是布置学生根据某一路段或街道的变迁写一份调查报告……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探究,都“逼”得学生去广泛接触课外读物,去阅读资料,去搜集整理,去分析研究,这就大大拓宽了语文教育渠道,有效地发掘了语文教育资源,使语文教学达到“实”和“活”的目标。反思过去,我们认为学生不懂得研究,这是长期以来不相信学生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其实,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绝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他们求知和表现自我的欲望,看问题的角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实践证明,允许理解多向、答案多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又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

篇5

当今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优化45分钟全程,灵活地发挥教学机智在课堂中的运用是我近年来的不懈追求。灵活多变的课堂使学生对我的课总是产生无限的向往。这不,又到语文课时间了。

这一节上的是《山中访友》,此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等手法使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会时时为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上,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文章栩栩如生,灵气飞扬,新奇丰富的特色。在读到“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一段的时候,我让学生闭上双眼,双手合十,随着音乐静静地听我深情地诵读,人树合一的境界让同学们的脸上荡漾着甜甜的神秘的微笑。读完那段话后,我欣喜地告诉同学们:“刚才我在读课文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告诉我,有一棵树真的跑到课堂里来了!仔细一瞧,原来是孙旭同学正高举胳膊,伸展五指,胳膊和手指还在随着音乐的韵律轻轻地舞动呢。只怕这棵树的枝干弯得难受呀,大家想不想看看这棵树的样子?”同学们兴致昂然,用热烈的掌声把孙旭请到讲台上,请他再次为大家作更精彩的表演。我又鼓励其他同学都站了起来,学着那位同学的样子挺直腰杆,慢慢闭上眼睛,举起胳膊、伸开手指,随“风”轻摇,教室里立刻成了树的海洋,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迷漫了这个多彩的季节。

接下来我更加深情地投入到课文的诵读中了。尤其是读到“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几句的时候,声音里饱含着难以抑止的激情。这时突然有个男生“啊——”地叫了一声,我和其他同学都惊住了,真是晴天霹雳呀!大家都屏住呼吸等着老师的反应,空气骤然凝固了。我稍稍一征,但没有发脾气,而是以惊喜的语气问:“是哪个侠客在吼叫呀?”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杜凯全同学,此时杜凯全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惊恐地站起来低下了头。“原来是杜大侠呀!”我赞赏地说道。那个男生怯怯地说:“老——老师,听了你刚才读的那几句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叫出来了,真的不是故意的!”情不自禁?!他的话语很诚恳。我顺势问其他同学有没这种感觉。大家都说有,只是没叫出来而已。“原来大家都和我一样深深地陶醉其中了!本来是想让你们一会儿再读的,既然大家这么迫不及待,下面就让大家都做一回侠客,一起来读这一段吧!”我提议。此话一出,同学们更激动了,全体起立,整齐而浩荡的声音立刻震彻了整幢教学楼,让人感觉那一千个侠客、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就在眼前。教室里再次涌起,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被这极具震憾力的场面深深感染了。

下课后,我就这节课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和反思: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虽然老师们每次上课前都在精心地备课,先研究分析教材,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可是学生毕竟不是机器,他们的朝气和魄力有时会给你的课堂注入意想不到的活力,有时会给你带来不期而遇的难题,绝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已备好的教案来进行,一定要灵活处理,才能使课堂气氛更鲜活,使教学效果更满意。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发现孙旭同学独特的表演,就不会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如果批评杜同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而且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会使班上其他同学的情绪变得紧张起来,哪能再投入地听课呢?如果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会错过好机会,怎么能营造这么热烈的课堂气氛呢?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并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自主地学,快乐地学,尽情享受“语文”的魅力、课堂的精彩!

邓良菊,教师,现居湖北枣阳。

篇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4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这其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了教师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虽然,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但教师们却没有想到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提问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一)有效的提问能够让教师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思考。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互动也随之增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好精心准备的问题,在课前抛出问题能够引入课程,使学生对课程提起兴趣;在上课中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课程的重点与问题点,学会思考;在课程结束时提出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一个重点的梳理。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质,因此教学的重心与P注点应该落在学生身上。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并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课堂提问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认真专心,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提问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索

(一)课堂提问要抓住教材核心,善于突破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抓住教材的核心,善于突破。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课程有充分的理解,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将重点与难点设计融合进问题之中,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把握教材核心,明确文章主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课文《坐井观天》时,教师就应当注意把握住课文的重点,通过课堂提问,让不同的学生来讲述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事情,抓出学生的描述中不同的地方,使学生领悟课文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不要让学生把课文当做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来看待。

(二)课堂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当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发掘重点,攻克难点。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掌握能力有所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有强有弱,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照顾到全体学生,学会因材施教,尽量将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将较为困难的问题留给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以后能够更多地举手回答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慢慢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提问层次,如针对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答案较为明显且固定的问题,比如文中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并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应相应的修辞方法。而对于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则可以提问作者文章写作的整体脉络,以及作者通过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学生又是如何认识的等。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对文章整体和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三)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当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心里有底,明白问题的重点与难度,并根据难度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以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对很多事物充满新鲜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当教师提出问题后,经常出现学生积极举手却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结合这两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提问起到应有的效果。需要注意这部分的内容要和上一点相结合,既要考虑到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又要考虑课堂的整体进度,不能因为提问而拖慢整体进程。所以,教师要利用好预习,在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对本堂课中需要思考时间较长的问题进行预先提问,让学生在课下认真思考,从而减少课上的思考时间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四)教师要对学生给出及时反馈

篇7

一、现今情感教育现状

前两天刚刚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抚州临川二中发生命案,高三学生雷某不满班主任管理将其杀害。生活中各个年级的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些学生随意打骂父母,父母在抱怨学生不懂得感恩的同时,还依旧过分宠爱孩子。而且,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差,浪费水资源、不懂得节约用电、不知道保护环境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平时反复强调的尊师重道、生命的价值、懂得感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等等相关教育都没有起作用吗?现实让我们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语文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了?这让我陷入了反思,我开始思考我的语文课堂在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的起到了作用,下面就我平时教学进行简单介绍。

二、亲情教育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在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中,亲情教育便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认识到亲情对学生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要立足于语文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感恩,从而,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母亲的唠叨是“爱”吗?(2)父亲的严格要求是“爱”吗?(3)我们要什么父母不问缘由地给买是“爱”吗?(4)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不应该满足,满足了就是爱,不满足就是不爱吗?(5)什么是亲情?……这些简单的问题都是学生们生活中都遇到过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断定父母不爱自己。所以,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父母的爱,真正懂得什么是亲情。从而,真正触动学生的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三、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情感教育的价值,都在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但效果却不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开展生命教育,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有关片段,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让学生体会袁妮在选择救登和达的过程中的感受。进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及重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将生命的价值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唯一性,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四、生态教育

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视野受到限制,如果我们单纯地依靠课本上的知识简单传授,然后告诉学生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让学生保护环境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山中访友》时,采取了对比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

首先,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鉴赏文本中一些优美的句子,如,“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露出湛蓝的笑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意识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林图。接着,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现在因为滥砍滥伐森林消失了,留下的是一望无尽的黄沙;河水也没有了清澈,看到全是污水等等,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8

语文和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两门主要学科,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凭借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来理解数学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其次,语文中包含了数学内容,数学内容的渗入给语文内容增添了理趣,从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诗人访友,往往不遇,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遇诗”。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就是一个例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其中蕴含了数学中的“可能性”思想。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诗人去拜访“隐者”,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隐者”是在家的。从概率的角度分析,对未来事件的预测,“隐者”在家与不在家的概率各占百分之五十,诗人到了之后,发现“隐者”不在家的可能发生了,因此,诗人拜访“隐者”不遇,才写下了此诗。

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目的是在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理解的基础之上使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三个维度:自觉行动和反思、使用工具及社会参与。学校课程的终点也应该是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这三个维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整合中的实施层面至关重要。实施层面的课程整合可以用如下流程图直观展示出来(见图1)。

下面就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习古诗的核心环节就是理解诗意。古诗文最大特点就是精练,尤其是在古诗中,每个字都意味深刻。“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西辞”就是一个例子。“西辞”到底是向哪“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数学中“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黄鹤楼在扬州之西,要从黄鹤楼到扬州需要向东走,也就是说“西辞”是“向东走”的意思。把数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引入语文课堂,“西辞”到底是向哪“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

除此之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据诗文,可以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字入手。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长江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长江到扬州已是入海口附近,属于下游流域,所以扬州相对于黄鹤楼来说在“下”;黄鹤楼相对于扬州来说在“上”;又因为长江是自西向东流,所以对于长江流域来说“上”就是“西”,“下”就是“东”。所以诗中的“下扬州”就是“向东到扬州”的意思。理解了“西”和“下”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就容易多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体悟诗情、记诵诗文,这样的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古诗中,涉及位置和方向的诗句有很多,再比如被称为“阳关三叠”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深挚的惜别之情融入平淡的话语中,不仅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而且也包含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与“西辞”类似,“西出”是向哪出呢?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渭城,秦时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称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安西,是唐统治者为统辖西域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渭城、阳关、安西的相对位置如图2。

根据图2和诗文内容,“西出”是从渭城向西北走到阳关,接着向西北到安西。从大方向来说,与“西辞”不同,“西出”则是“向西走”的意思。

在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故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送别”即送亲人或朋友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因此,送别诗往往涉及“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也涉及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篇9

阅读是人的精神呼吸,写作是人的灵魂再生。人一旦缺少了阅读和写作,就是一个精神干瘪、灵魂不全的人。阅读让人集腋成裘,厚积而薄发,获得丰厚的写作精髓。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科学恰当的评价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催化剂,在有效的语文教学评价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潜能,让阅读和写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语文教学评价应在关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下,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度量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空间。应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使评价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语文教学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赢得生命的灿烂。

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一、突出评价学生进步,放大其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不断超越;二、改变学生被评价的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增强其主动发展的内动力,使其学会诊断与反思,自觉调控学习语文的行为;三、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的发展。四、让语文教学评价和语文学习过程相互交融,让评价过程成为优化语文教学效果的催化剂,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五、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评,积极调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评价以“读“为纲,享受阅读

评价方法一:定性评价,让学生思读

一堂精彩的阅读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读、思、说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一文时,在学生感悟文章后,这样引导评价,让学生进入仿写: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心中有爱,眼中才有美。”生活中美好的景物都是我们用美的心灵和美的眼睛才能发现,才能抒写出来。写抒情散文要做到情景交融。李汉荣能创作出这样的精品来,其实我们也可以,不信,同学们来尝试一下,请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一边聆听来自山林间的真实旋律,一边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在教师循序渐进的评价中,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言从心出,让课堂生成精彩纷呈。

语文阅读课教学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定性评价成为阅读课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更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细心观察,赏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坚持不懈的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进行评价激励,使学生静心读书,边读边思,超越自我。

评价方法二:导读评价,让学生善读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学生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学生发展语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巧用评价语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朗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雪孩子》教学评价过程如下:

师:你们最喜欢哪幅图?

生:我最喜欢第三幅图。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上面有小白兔和雪孩子在玩,他们玩得很开心,小鸟也在为他们唱歌。

师:(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呀,他们玩得很开心,多令人羡慕呀。请你读一读描写这幅图的句子。

生:(读文)

师:(引导评价)我感觉到这只小兔“有点高兴”,谁再来读读。

生:(举手读文)

师:(评价)你把“真高兴”的“真”字和“又唱又跳”的“又”字读得很重,我感受到小兔子非常高兴。

学生在评价引导下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使朗读渐入,达到了以读代讲的良好效果。如此运用生动活泼的激励语言,潜藏的巧妙引导,让学生找到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了朗读能力。

评价方法三:动作评价,让学生爱读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在表情上、动作上,也要尽力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如听学生朗读时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读得精彩时,要显得惊讶、欣喜。动手摸一摸孩子的脑瓜,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鼓掌,与学生握手等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价方法四:个性评价,让学生美读

评价的语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少运用 “读得真好”之类的泛泛式评价语言,多运用适用于个体的评价语言,发挥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如夸奖学生的先天素质,“你的嗓音可真好,富有磁性”;表扬学生阅读的习惯好,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你不但读得很流利,而且还能让人从中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心情”;称赞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会了思考,“你真 用心,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还帮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这样的个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体会到自身的朗读价值,从而在内心里爱上读书。

三、评价以“趣”为领,超越自我

方式一:指导自改、互评评价法

作后指导评改是作文教学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学生间互相激励,帮助学生全面积累写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评赏能力,激发他们内在的成就动机。

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写作评改时,针对学生初写说明文,易把说明文写成记叙文,不能准确说明事物特点的现状,可以安排学生自评、互评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事物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思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然后进入优差生结对互评环节,让优生帮助写作能力差的同学修改文中不足,删掉与说明事物特点和作用无关的句子。待优生赏评优生作文,反思自己的习作,在寻找优点、反思不足中提升写作素养。互改后,进入最后环节,结对学生面对面静立两分钟说出读文后的心里话,如待优生向优生说“你的作文把事物特点和作用介绍得很明白,我要向你学习。”优生向待优生说“只要用心去写,你一定也能写出好文章的,让我们共同进步。”……出自学生之口的话语,或是赞扬,或是鼓励,或是指正,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评价都行。学生只言片语真诚的评价,点滴的鼓励,都会为对方扬起写作路上奋进的风帆。

方式二:誉美扬善评价分层法

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始终遵循择优评改的原则,即善于发现闪光点,着眼于对学生的鼓励,采取鼓励策略,以激起学生下一次习作的兴趣。

对于处于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对于他们的习作,当众讲评时,不惜笔墨,以情励学,哪怕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要充分肯定,热情鼓励。用“放大镜”找优点,“沙”里淘“金”。对其不足,留待个别指导时再作诱导。当其错误具有典型性时,则对文不对人,突出“病文”的匡正而省去“作者评判”。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又激发了写作热情。

对于优秀层次的学生,评改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的点拨,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应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特别在谨慎地使用鼓励、赞扬的分量及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做到实事求是,不可过分拔高。在讲评课上,要恰如其“文”的评价。

中间层次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大多数,他们的习作最具代表性,教师在选择例文时以他们的习作为主。评改时,先请他们讲讲自己的写作思路,实行自我评改,然后选择一个片段,充分肯定优点,适当指出问题,使其既了解自己的优势又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使之保持习作的积极性,树立自己写好作文的信心。

方式三:灵活、动态“星级”评价法

教师对学生习作采用语言评价+星级评价的方式,可收到催化学生习作动力的效果。星级评价的标准为:选材是否新,语句是否通顺连贯,语言是否生动,描写是否具体,书写、标点是否准确规范。学生习作选材新,语句通顺、连贯,语言生动,描写具体,书写、标点运用准确规范,即可被评为五星。学生习作得五星者,即可获“喜报”一张,“喜报”以激励性的语言写清小作者文章的闪光点,在全班学生面前予以表扬,并将“喜报”张贴在班级“学生优秀作文园地”中。为了激励中等生、待优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喜报”还设有“进步星”。为了激励学生在写作方面不断进步,使其习作热情保持持久,规定“喜报”在学校举行的每月班级“A级学生”、“成功学生”评选中占重要比值。在每学期期末,清点“学生优秀作文园地”中的“喜报”,在班级中评选“小作家星”,颁发奖状和奖品。

灵活、动态的“星级”评价法,催动了学生习作的内驱力,学生在“我要‘喜报’”,“我要‘小作家星’”的星级评价过程中,认真选材,用心写文,热爱习作,不断进步,学生习作中出现了“百花争艳春满园”的情景。

在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评价中,教师要创新教学,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应更多的注重评价激励和反馈功能,通过多形式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学语文,主动学语文,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与提高。

篇10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动静结合;策略

课堂教学需要“闹”,也需要“静”。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安静”,当“静”之处应“静”,当“闹”之处应“闹”,只有将“闹”与“静”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对语文课堂“静”与“闹”教学实践及体会。

一、课前导入要有“闹”有“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阶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大好时机,但是近来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于兴趣的激发,利用多媒体精彩的声色效果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与课文衔接的时候处理得不是特别好,使得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之前的动画效果之中,学习效率反降不升。笔者以下以音乐导入为例,示范如何让课前导入有“闹”又有“静”。

(一)音乐带动情绪

音乐以其韵律、曲调、节奏等可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而且非常容易带动人的情绪,联想出相应之景,与乐者达成情感相融。因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选择用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伯牙绝弦》这一课就是很好的利用范例,教师为学生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符的律动中仿佛看到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为乐者精湛的琴艺啧啧称奇。同时再配上动画,一名琴师认真抚琴,一名樵夫专注倾听,两个人在琴声悠扬之中灵魂仿佛达到了重合。学生们在欣赏音乐和这一帧帧的画面时,身体虽是静止的,但是思维却是活跃的,由景生情,逐渐进入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境界中,为正式学习课好情感准备。

(二)提问引入文本

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位,但是如果这时候没有来得及抒发教师就直接进入文章学习的话,很多学生的思维都会仍然停留在对乐曲的欣赏之中,继续回味联想到的事物。所以,这时教师不妨空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再顺势提问将学生的感悟力转化为好奇心,引入文本教学。在学生们充分抒发了自己对《高山流水》的听后感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听说作者因为这首曲子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知音。而‘知音’这个词也就出自于这个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知音’是谁吗?”由此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材文本的阅读中去,在阅读中去寻找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将声色激趣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导入的有效性。

二、文本阅读要有“闹”有“静”

(一)朗读感悟,与文章建立联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作用,朗读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结构,还能渐渐培养出语感,在平常的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出来,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多读有助于加深文字在其脑海中的印象,背诵篇章需要读,品析语句也需要读,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为学生们播放课文的朗读示范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尤其是诗歌类的课文,如《清平乐・村居》《我想》等,让学生模仿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行,如《两小儿辩日》《半截蜡烛》等,不仅能增加课堂朗读的趣味性,也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锻炼掌控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默读沉思,与文本深入对话

朗读是动,默读是静,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琅琅书声来品析文本,也需要似金沉默去沉淀智慧,只有两者间达到合理平衡,课堂才会呈现理想的状态。当前许多专家都呼吁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先大声朗读再默读静思,与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交流,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提高其独立思考感悟的能力。默读更多的是指用心看,不仅要看课文内容,还要看写作意图、写作技法、感情抒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品读文章。如在《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中对石猴的行为动作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其中所用的这些动词都是十分考究的,值得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些动词进行细致研究,看是否能够想到更好的词进行替换,并要说出好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词积累下来,在今后的写作或是口语交际之中用上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朗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也同样不可或缺,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所以字字句句都得交由心灵去默默感应。它们就好像是鸟的双翼,少了任何一只羽翼就无法起飞。学生在朗读和默读的交替进行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粗到细,才是阅读的全部过程。

三、小组活动要有“闹”有“静”

(一)表演时要注意观察

表演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检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因而在每单元的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自由选择本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改编再创造,编排出一出出的短剧,作为每单元的汇报演出。剧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还原,如《学弈》《半截蜡烛》等;也可是对文章的故事续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滨逊漂流记》等;也可以是由课文所联想到的故事,自己重新仿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如《詹天佑》《山中访友》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了思考和再造的过程,没有静态下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生成,更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成长。所以在表演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说服和磨合,写出新颖又吸引人的剧本。而在表演时,其他的小组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其打分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同时也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得到启发,达到互取所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讨论中要注意倾听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表现意识比较强,在讨论时常常是各说各的,只表达自己所想到的就算完成了讨论的任务,而根本不去听别的同学都说了什么,没有真正达到我们开展讨论所要达到的“思维碰撞”的目的。要知道,在课堂上暂时“无声”有时反而胜过“有声”,学生的凝神倾听绝不是思维的枯竭与沉寂,恰恰是在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旧文新解的好机会。因而教师要在课堂讨论时做好引导和监控,让每一组的小组长和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和发言内容,避免对同一个问题的重复多次讨论,并能够在有同学抛出新问题、新观点时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和解决,在这样的模式下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只有在热闹与静默中谋求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热闹中爱上学习、在静默中深化学习。基于此,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模式,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1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34-03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注重对课文的朗读,是感悟文本情感、抒发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质量监控中,有一道课内阅读题节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内容如下。

捡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 )落~,细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 )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在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中,第一题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题问:文段中的“它们”是指什么?“仪式”在这段话中是指什么?第三题问:这段话用了什么句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题要求模仿这段话的句式写几句话。笔者正好上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也重点研读了这个段落,当时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笔者本以为学生做这道阅读题的正确率会比较高,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班34人参与质量监控,原文填空和修辞手法这两项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和仿写就显得比较低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笔者一直思索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的语言实践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再去翻看新课程标准,笔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即言语,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实践活动,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朗读教学也应当关注语言文字,也要着重于语言实践。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症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朗读教学中,重人文、轻工具的倾向比较普遍,语文课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过多的情感熏陶,忽视语言实践

以往的公开课中,往往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堂更让人回味无穷,于是教师也向往和追求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课堂,总想在课堂上留给孩子一点思想上的印迹。

就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选学课文《木笛》来说,笔者被主人公朱丹的那种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也要热爱祖国的情怀所感动,那么,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朱丹放弃个人利益之后一个人落寞地走向纪念碑广场,当时那种复杂而苦涩的心情如何深深地扎根学生的心头?为了渲染这种氛围,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拓展、资料的呈现,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朱丹的认同,激起学生对日本人的憎恨,从而读出感情。《》的血腥视频,还有一大串数字的拓展的确让学生触目惊心,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激情澎湃地朗读,使课堂达到一个点。但是,透过轰轰烈烈的课堂背后,学生除了情感上得到熏陶,加深对日本人的憎恨,萌生对朱丹的敬佩之外,他们在语言运用上得到的是什么?没有,语言文字的训练一个都没有落实。对于课文中那一长段笛声的描绘,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是怎么表情达意的,更没有语言实践,只是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让人听了之后心灵备受震撼的课堂,过多的情感熏陶导致语文的工具性严重缺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出现质量反馈表格中那令人担忧的数据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第一课时并没有安排写的环节,几乎都是在读和讲,第二课时才会注入写课堂作业本的时间,有时候甚至第二课时还在继续读和讲,拓展和深挖,写都留在课后。教师们过于强调课堂的人文性,总想让学生透过文字悟出一点思想感情或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却忽视了语文是语言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又或者,对于课文中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准,或是不知该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导致该说的没展开说,该写的没有深入写,该训练的没训练,该落实的没落实,该强化的没强化。课堂看起来似乎很深刻,但对于语言实践却是浮于表面甚至没有涉及,才导致演绎得很完美的公开课听着还不错,其跟踪检测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二)一味地感情朗读,无视文本特点

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读,不关注文本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说明文的教学最为明显。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太阳》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开头的神话故事时要有感情;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有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朗读指导,如轻重、快慢、停连、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电脑住宅神奇的特点。其实这样教学都是不妥当的。就《太阳》一文而言,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说明事物的状况,这里的朗读应区别于一般神话故事的朗读,可以采用比较平实的叙述语气来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阳的远,教师朗读这段话中的“其实”这个连接词时可以适当加强语气,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说明文的特点,它不像散文形散神凝,抒情性强,在朗读时也不应强求有真情、激情。说明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注意用较平实的语气,或者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读。如教学《电脑住宅》一课,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感情朗读上,不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逻辑结构,读清楚课文用了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电脑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位置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将读懂的空间位置用一幅画展示出来。

(三)过多的朗读感悟,淡化言语习得

审视教师平时的语文课堂,他们大多喜欢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朗读感悟体验的生成上,淡化言语习得成了教学的一种常态。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关心丈夫的人?(生朗读“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和“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心惊肉跳”这两处)

师:从他刚才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安娜的勤劳与关心丈夫了吗?我们该如何读?请你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生朗读时强调了“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心惊肉跳”等词语,加重语气)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又强调“还没熄”“还没回来”等地方,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读得越来越有感觉了。请大家像他那样读一遍。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比较,最后读出了教师想要的朗读感觉。这样教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似乎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有了质的变化。当听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会觉得此时学生已经懂了,平时也总听到有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应该把某个字或词读得重一点,把某几个词读得快一点,导致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这种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只重声音技巧,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忽视了表情达意的要义。

关于朗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甚至把头脑读糊涂了,这样的人古今都有……所以,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强化朗读感悟的确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读感悟中不渗入巧妙的语言训练,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蕴涵的语言规律还是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只是在滥竽充数走过场罢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华丽、很美好,实则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语文就应该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习得语言。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试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特级教师张化万说:“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点语言实践,少点人文泛滥

多一点语言实践,才会多一点语言生成。教师平时就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结尾处写出了最后的决定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文章至此没有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句子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我们由此可知,这个夜晚主席过得很煎熬。笔者让学生及时动笔进行语言实践拓展训练: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借鉴课文中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那天晚上发生的情景。有学生写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句子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展现了学生对内心的深切情感。

可见,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言语表达力,还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说话训练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活”的语言。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了关于西蒙“沉思”的言语实践。

师:刚才你们读得非常真切!老师也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位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生2: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们,祈祷他们能够长大成人。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想象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

学生不光要会读,还应该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少了“言语实践”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内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多点有效指导,少点情感植入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复机械读,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读出感情来,这种朗读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读指导片段。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语速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就像――

生3:轻快的音乐。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引读,使每个小组都能加入朗读,引读时速度渐快,重复三遍)

师:很好,既没有人踩脚跟,也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有人指挥?

生4:没有!

师:对,这种没有人指挥却还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是――

生5:协调有序。

读着读着,根据教师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学生在跟读时也随着高低起伏很会配合,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协调有序”。这样通过有效的朗读,大家于无形之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协调有序”,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做到了“协调有序”。课堂通过开火车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力求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增质,努力提升朗读品质,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多点言语习得,少点“走过场”

字词是构成课文的细胞,理解字词离不开课文所给的特定语境。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笔者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看到不少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中学字词,之后是大篇幅的朗读感悟。光集中字词版块教学还不够,字词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精彩语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品味,多一点字词揣摩的时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少一点走过场,让学生逐渐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三自然段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眼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谊?

生1:褪了色。

师:你有没有发现,“褪色”一词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褪”字将老人平常简朴的生活展露无遗。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资料拓展:吴庆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厂工作,一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而喂海鸥的饼干每包就是4.5元,他每天一买就是好几包。而他对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0.2元一包的香烟。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还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用的。)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老人非常爱海鸥,他宁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点钱,也要在海鸥身上多花一些钱。

生5:为了海鸥,老人省吃俭用,自己只抽这么便宜的香烟,却给海鸥买那么贵的饼干,相当于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