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像系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真实影像的叙事机制
在影视艺术的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从自身所具备的一般现实逻辑出发,对一部影片或电视剧的叙事机制(故事)、环境造型机制的或真实、或神话、或虚构的审美判断。对影像系统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存在于影像系统内部的叙事机制而不是环境造型机制。环境造型机制对叙事机制起着有机的反作用。我们把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的叙事机制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所形成的审美判断,作为界定其影像系统的标准。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划分影片类型的新方法,希望这种在学理上即逻辑上的严谨新型的划分标准能够正确地解释影视艺术的历史和现实,从而有利于影视艺术的实践。
在叙事中,事实上叙述者是控制一切的人,但是,“他”显然不是具有身体和灵魂的作者,而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叙述者似乎躲在叙事文本之后(之中),以某种视角来叙述故事。虽然,“他”在某些时候看起来像是影片的作者,比如,在用画外音叙事的影片里,总给人这种幻觉,用画外音正在说话的人好像就是故事的叙述者,其实不是。同样,叙述者有时候好像是附在影片中的某一位人物身上,用那一位人物的视点来看待影片中的世界,比如说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影片,总是给人叙述者就是那个说话的“我”,但其实他也不是。叙述者应该在这个第一人称的“我”的背后,控制着我。
叙述者是叙事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抽象的故事讲述者,“他”没有物质上的对应物,只是一种抽象,一旦影片产生出来,“他”就远离作者,自己独立存在。跟叙述者对称的一个概念是接受者。同样的他跟叙述者一样,也是虚构之物,是观众在文本中的化身。接受者和叙述者一样,只存在于影片的叙事层面上。
真实影像系统其影像系统内部的叙事机制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是能够得以实际发生的事件。真实影像系统是一个特指历史和现实时段的理论范畴,并不包含对描述未来事件的价值判断。叙事机制的真实和环境与人物造型机制的真实,是真实影像系统内部的基本的和本质的要求。真实影像系统与自身媒介的特性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运动的声画影像永远是具体的物质现实。人与环境丰富的具体性给电影艺术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二、具象物在真实影像系统中的作用
事件是唯一的,对事件的评价却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创作主体不满足于仅仅对事件的叙述,也不满足于在叙述过程中用叙述方式、叙述态度去影响接受主体对事件的评价,而试图用一种视觉或听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理性思考结论,那么,象征手段一用视听形象来负载一个思想结论的艺术表现方法,则应运而生。作为实践的理性总结,在真实影像系统中,象征完成的基本条件:具象物在叙事机制中有意义;具象物在叙事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强调。
那么什么是具象?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希腊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十分相似,被看作这类艺术的典型代表。具象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欧洲原始的岩洞壁画,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都可以看到这类艺术作品。在电影中,《党同伐异》中的“婴儿摇篮”,《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人证》中的“草帽”,《鳗鱼》中的“鳗鱼”,《甜蜜蜜》中的主题歌曲等,都是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来负载创作主体对事件的理性思考结论的艺术表现方法。
例如今村昌平的影片《鳗鱼》。本片用鳗鱼作为一个具象物体。一条鳗鱼从受伤到囚禁在鱼缸里,最后在一个偶然时间被释放,最后又有意识的流向大海并回归的可视形象的发展过程,成为一种精神情节的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宣泄,再到主动重建的一个精神过程,通过鳗鱼的形象来演绎。
鳗鱼作为全片的象征,起到的暗示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虽然它是个比喻是个象征,但是导演大部分用的是明喻,基本上把它表征的东西直接告诉给我们了。比如,鱼叉下扭曲的鳗鱼,比喻为山下杀死的前妻,通过高田和高崎把雄鳗鱼和雌鳗鱼的与山下的遭遇联系起来。既然鳗鱼是全片的主题,那么其他的信息,包括导演没有直接表达的意图也是与这个象征相关的,我们可以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发掘到一些导演想表达的意图。比如高崎夜里找到山下,告诉他渡边怀了孩子,高崎捞起山下的鳗鱼,说这个孩子“一定是这样的”。这里,暗示了鳗鱼这个动物性的象征,在人类中间一代一代的遗传。
三、象征在真实影像中的作用
决定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不是创作主体对创作意图的主观阐述或主观愿望,而是决定于艺术时间层面,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艺术作品被接受,即艺术作品的实现程度。需要指出的是:象征在真实影像系统中是作为局部修辞手段而存在的,作为现实注意的总体创作方法的次要补充而存在的,但是,在象征影像系统中,象征是作为一种总体创作方法而存在的,这也是象征影像系统与真实影像系统的区别。
《文心雕龙》中即指出:“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下之妙:草木责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善自然耳。”说明了返璞归真的自然美才是可贵的。清代思想家叶燮在《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衷人地万物之情状也。”表达了文艺与真实世界紧密相关的观点。中外文学史上描写现实的作品源远流长,既造成了欣赏描写现实之作的读者,又培养起观赏作品真实图景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又反过来推动了艺术对真实的追求。
四、电影的纪实性与真实性
电影独有的活动照相特性和微观逼真记录特性以及认为电影“先天性”地便具有着客观性的电影理论,使观众们要求真实性电影能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观众处处以现实生活与之相对应,从摄影机拍摄的生活外观的表面真实到故事意蕴和空间造型所体现的深层真实,都为观众所注目。特别是一些细节,如果不注意辨真,往往会出现所谓的“穿帮”现象。因为逼真性是观众看真实性电影时的特殊观赏心态。观众要求真实性电影人物形象与现实 生活中的人一样具有生动、丰满的性格。情节尽可能地反映生活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摒弃偶然性,展示必然性。比如影片(《乡情》结尾处当田杜的养母见到田杜的生母时,突然在脑海中闪回出当年在她家中养伤的女战士的面容,这种过分巧合的偶然性,给人不真实之感,削弱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真实性影片排除那些传统戏剧常见的程式化和“人为艺术化”的痕迹,诸如被搭救的姑娘就是未见面的对象等都是真实性电影中不可取的。
由于影像符写的表意,建立在“以自身为符号”的基础之上,所以纪实美学的理论家们纷纷把自然本身当作电影表现手段。巴赞认为电影是“机械复制的现实”。“虽然我们的批判精神使我们对摄影持异议,我们也不得不把再现的物体作为真实的存在。”卡维尔则认为,“电影艺术的媒介乃是物理现实本身。”克拉考尔强调,“其他艺术消化素材,电影艺术展示素材。”真实性风格电影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当时观众的需要,然而,观众不仅仅需要真实,而且需要超越真实。
五、结语
篇2
二、档案影像管理系统的构建
档案影像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系统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逻辑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应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为数据采集、数据展现与数据统计,主要完成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实现部分,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加工、分析、整理;数据存储层实现对处理后数据的存储、管理。
其业务流程包括:
(一)影像采集(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前端,它将原始纸质传票转换为电子影像,将影像提交到存储服务器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扫描控制台是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源头,是档案电子化的第一步。扫描控制台系统支持各类扫描仪进行票据档案的扫描,实现影像采集。针对重扫、补扫等特殊批次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影像质检(质检子系统):质检子系统按照一定策略对扫描后的影像进行抽检,以保证凭证影像的质量,对于质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的影像,下发影像差错,要求扫描人员进行补扫或重扫。质检子系统需同时提供影像修正、差错处理的功能。
(三)OCK识别服务: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对经扫描和质检的票据影像,调用OCR识别接口,实现票据分类,采集票面要素,形成影像精确索引,为后续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四)索引补建:对于OCP,识别有误,或需要手工建立索引的档案,提供索引补建的功能。通过浏览影像,人工识别票面要素,建立影像相关索引。
(五)数据及影像查询: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及影像的查询功能。提供按批索引或精确索引的查询,提供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及组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六)系统管理:采用资源、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的多维组合,将系统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通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即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采用数据库软件包或存储过程的方式为各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接口,主要是用户验证及权限验证的功能。
(七)影像归档存储:按照统一的索引定义和统一的归档逻辑,将影像进行批量归档存储。对外提供接口,供其他接口进行影像调阅。
(八)光盘组织和刻录子系统:将系统中的影像及相应的数据按一定的算法或规则,组织成相应规格的光盘数据,用户可选择单盘或光盘库自动刻录的方式将数据刻录到光盘。光盘上内置影像查询系统,可查询光盘的影像。
三、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完全是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解决了原始的票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即可,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篇3
1 引言
随着医疗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电子仪器与设备数量大量增加,从事医疗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也必将变得越来越紧缺。为适应市场需求,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医疗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而这些高校大多是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现成的医疗仪器与设备进行教学试验,这些成品的医疗仪器与设备电路的布局非常紧凑,元器件间连接紧密,形成立体的结构形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与测试。同时,这些医疗仪器和设备也无法设置一些人为的故障点,为培养学生对这些医疗设备的维修能力服务。目前,国内高校中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医疗电子影像仪实训系统,给教学造成困难。
因此,研制本文这个医疗电子影像仪实训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够通过展开平铺电路的形式看到医疗电子影像仪的总体结构以及信号流程处理过程,还能够进行各功能模块信号的测试,各功能模块故障的模拟,以及真实拍摄出医疗影像胶片并进行胶片显影操作。整个系统具有结构清晰、布置合理、形式直观、易操作的特点。
2 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此医疗电子影像仪实训系统包括落地式架台、洗片暗箱、图像采集箱、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直流电流表、主电源模块、直流电压表、微电脑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主电源模块,其中的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直流电流表、主电源模块、直流电压表、微电脑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主电源模块为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路符号所连接成的电路原理图形式的电路。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在落地式架台1上设有洗片暗箱11和图像采集箱2,落地式架台1的上方依次安装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3、直流电流表4、主电源模块5、直流电压表6、微电脑控制模块7、辅助电源模块8、液晶显示模块9和主电源模块10。
电源由市电直接引入到电源开关,经电源开关送到主电源模块10和辅助电源模块8,其中主电源模块10产生的新的电源信号给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3供电,辅助电源模块8给微电脑控制模块7、液晶显示模块9、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3、直流电流表4、主电源模块5、直流电压表6、微电脑控制模块7、辅助电源模块8、液晶显示模块9和主电源模块10提供几路幅值不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微电脑控制模块7从液晶显示模块9得到控制指令并发出X光控制信号送至微焦点X光发生器3,由X光发生器模块3电路驱动图像采集箱2工作。
医疗电子影像仪实训系统电路为展开式平面的电路结构,它的电源由市电直接引入到电源开关,经电源开关送到主电源模块5和辅助电源模块8,其中主电源模块5产生的新的电源信号给微焦点X光发生器模块3供电,辅助电源模块8给微电脑控制模块7、显示模块9,主电源模块5和微焦点X光发生器3等各模块提供几路幅值不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图像采集箱2独立安装在落地式架台1的平台上方右侧,它设有一个图像采集对象的出入口;直流电流表4和直流电压表6独立安装在实训平台辅助电源模块8的右侧,它们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接口;洗片暗箱11独立安装在落地式架台1平台上方左侧,设有一个物料进出口和两个操作者手的出入口。
在医疗电子影像仪实训系统整机电路上,将立体结构的电路展开成平面的电路结构,在实验台正面所看到的都是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路符号所连接成的电路原理图形式的电路,所有的真实元器件都安装在实验台的背面,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电路中各信号点的测试。同时在医疗电子影像仪电路上设置关键测试点56个,这些测试点都是用连线接口形式引出信号,便于直观测试。这些测试点的位置在实训系统中统一用CS1~CS56进行测试编号,这些测试点测试的对象包括整个系统电路中各电路模块的主要元件和接口的电压信号。在医疗电子影像仪整机电路上用插接件模拟故障现象的方法来实现故障现象的展现。该实验台共设置25个故障点,这些故障点都是用开路故障设置的,具置在实训系统中统一用G1~G25进行故障编号。这些故障点的故障是根据实训系统的具体某一项功能无法正常工作为依据来设置的。
3 系统的优点
1)此实训系统能够完成医疗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医疗电子影像仪”所有相关实验、实训项目,让学生在进行医疗电子影像实训操作时,能直观读出电子影像诊断仪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其电信号的走向,还可以直接对各路信号进行测试。
2)此系统突破原有实训设备只能按照既定故障进行检修的局限性,可以人为设置电路故障以及真实拍摄出医疗影像胶片并进行胶片显影操作。它能解决医疗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可以胜任培养学生对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电路的测试、故障检查、故障维修等实际的各项教学功能。
3)整个平台结构清晰、布置合理、形式直观,学生易操作。
参考文献
[1]孙兴民,赵兰庚.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120-123.
[2]谭文英.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95-96.
[3]魏志丽.浅析高职教育中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J].甘肃科技纵横,2004(6):145,131.
篇4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以及卫星、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已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重要信息来源。天地图、百度和谷歌等手机地图服务为众多移动用户提供出行便利,但地图服务更新周期一般较长且更新过程复杂,在地貌发生变化区域,移动用户采用未更新的历史数据服务容易被误导,因而,用户渴求最新周期短的地图服务模式。因此,采用更新周期短的遥感影像作为的基础数据成为移动地图服务的新发展方向。然而,当前遥感影像的请领与分发主要以景、图幅为单位,数据量较大,特定目标区域的影像一般需要进行切割、拼接、融合等处理,也就是说遥感影像更新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GeoSOT的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基于该机制,开发和实现了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统一了遥感影像的存储、索引、请领与分发各个应用环节的数据单位(剖分网络对应的数据块)。该系统采用成熟ACE通信框架保障了移动通信传输可靠性,为移动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图服务、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等遥感影像服务。
1 遥感影像剖分化存储与索引
1.1 GeoSOT概述
全球剖分网格GeoSOT(Geographical coordinate global Subdivision based on One-dimension-integer and Two to n-th power),全称为基于2n一维整型数组地理坐标的全球剖分网格,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三次地球扩展(将地球扩展为512°×512°、将1°扩展为64′、将1′扩展为64″),实现整度、整分的四叉树剖分,形成一个上至地球(0级)、下至厘米级面元(32级)的多尺度四叉树网格。网格编码设计有四种形式:四进制1维编码、二进制1维编码、二进制2维编码、十进制2维编码。这四种形式是完全对应、一致的。该系统采用二进制1维编码,可以转换为网格的定位角点的经纬度,定位角点的定义与网格所在区域有关。
全球剖分网格GeoSOT具有全球无缝覆盖、多尺度、全整型编码等特性,采用GeoSOT作为数据组织的基础,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快速检索与按需分发。
1.2 GeoSOT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
遥感快速更新机制核心思路是:1)遥感影像数据按照GeoSOT网格进行金字塔构建。2)把变化区域表达为最小外包剖分网格的集合。3)按照影像金子塔进行局部更新服务。
首先把海量遥感影像存储在剖分集群里,由于集群中的各个存储单元与剖分网格关联在一起,可以依据网格编码直接定位到关联的物理存储单元,提高存取访问效率。
单个遥感影像采用与全球剖分编码相结合的压缩影像金子塔存储,将同一区域不同剖分层级对应分辨率的影像用金子塔组合起来,根据用户需要区域的大小来分发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的影像,达到按需分发的效果。并且基于Hilbert编码建立了剖分金字塔的索引机制。
对热点区域最新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或手工提取变化区域,把变化区域表达为最小外包剖分网格的集合。当进行影像更新时,只需传输覆盖变化区域的影像面片即可,从而减少影像更新时的数据传输负担。
2 系统体系结构
遥感影像移动服务体系结构分为数据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其中:1)数据层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热点区域的变化影像数据和剖分金字塔索引数据的管理。 2)网络层包括3G、WiFi、电台和集群内部局域网的通信保障。3)服务层提供地图、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服务。4)应用层包括智能手机、PAD和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的应用。
3 系统组成与功能
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由剖分存储子系统、高效检索子系统、通信保障子系统、影像服务子系统和移动终端子系统组成,其中:1)剖分存储子系统,基于剖分集群管理所有服务数据,为影像服务子系统提供数据检索功能,通过通信保障子系统为移动应用子系统提供影像数据。2)通信保障子系统,基于ACE自适配通信环境的反应器模式框架,为其它子系统提供数据传输功能,支持断点续传。3)影像服务子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地图服务、局部更新服务、订阅服务和主动推送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处理移动应用子系统请求,根据请求在剖分存储子系统检索相应影像数据,根据检索结果启动影像数据传输链路功能。4)移动应用子系统,为移动设备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可视化应用,主要功能包括基于剖分网格编码提交数据请领申请、接收遥感影像数据和遥感数据可视化。
4 技术特点
1)该系统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存储、检索、请领与分发采用了
统一全球剖分网格,在各个应用环节形成区域概念的语义统一,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2)依托变化影像数据管理,结合移动设备屏幕特征,为热点区域提高局部更新服务,可以弥补现在地图服务更新周期长、更新过程复杂,提高遥感应用服务的实时性。
3)提供地图、局部更新、订阅和主动推送等多种服务,可以满足移动用户各种差异化应用需求。
5 结束语
基于GeoSOT全球剖分网格,提出了遥感影像快速更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遥感影像移动服务系统,经过实际系统开发与测试验证,系统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快速获得影像服务,进而获得更加直观和详细的移动地图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2)在CR检查室摄片,经CR工作站获取图像后自动将影像数据传送至PACS服务器保存;
(3)影像科医生在诊断工作站上观看图像,并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调用报告模板书写诊断报告,根据需要可从技师工作站或在CR工作站打印激光胶片;
(4)临床医生可在各科室配备的工作站随时调阅图像及诊断报告。
经过两年多的实际应用,我对PACS系统有了一定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1)缩短了出报告时间,病人拍完片后,CR系统即可自动将数据传至PACS服务器保存,报告医生直接从诊断工作站调取病人申请单及图像,并利用报告模板书写报告。与传统手工书写相比,出报告时间大幅缩短,并且打印出的报告字迹清晰,书写规范,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对于急诊病人,拍完片后临床医生立即可在线调阅,为及时抢救急诊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2)提高了诊断质量:我科诊断工作站配置巨鲨竖屏专业显示器,分辨率高,具有12bit灰度值,图像层次丰富,清晰度高,医生可利用工作站上的各种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观察,极大的提高了病变检出率,例如有次我看到一例手指异物的病人,病人自述有玻璃刺入手指,拍片后用常规观察手的窗宽窗位观察,未发现异常,可是调节窗宽窗位并进行图像放大后,即显示出软组织内有一细小异常密度影,后经手术证实为一细小玻璃异物。
(3)提高了工作效率:PACS系统中有报告模板功能,使报告医生摆脱了繁重的传统手工书写,另外,多种影像资料信息共享,可使报告医生方便的将各种检查影像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目前我科每位报告医生每天平均完成70~80份报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4)方便了影像资料的存储与管理:传统的医学图像保存,存在许多问题,如需要建立胶片库来储存数量庞大的胶片,管理难度与数量同步增长,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空间,资料查询速度慢,图像传递需要大量时间,还会因胶片的丢失、片损和变质而使信息丢失。建立PACS系统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所有资料都存入数据库中,解决了保存胶片的问题;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影像资料,可快速、方便的随时在各个工作站调阅影响资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检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是实行医疗资源重组。因此,医疗集团化是医疗资源重组的主要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1]。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是在同一家医院内实现,还可以在各家医院之间,甚至在包括整个医疗体系之间实现。而区域RIS/PACS系统正是基于区域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化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数据的安全共享、互认。因此,RIS/PACS系统走向区域化,资源共享是RIS/PACS系统的发展的必然趋势[1]。
2浙江医院及三墩分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2.1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浙江医院从2000年开始放射科先后逐步将CR,DR,16层螺旋CT,数字胃肠、DSA等设备接入到科室级的DigitalPACS系统,到2007年的64层双源螺旋CT、3.0TMRI、全数字化乳腺机、超声机、电子胃肠机、口腔全景机等新型大型设备通过DICOM3接口标准与RIS/PACS系统相连,进行医学影像撷取、传输、储存和管理,构建了全院级FULL-PACS系统。各设备所采集的图像传送到应用于RIS/PACS系统的服务器进行存储。本院RIS/PACS服务器有两台HPDL585服务器(2P,8G)连接EMCCX3磁盘阵列,这两台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其中一台宕机后另一台服务器可以自动把服务切换过来。另有一台HPDL380用做web影像传输,并连接HPMSA1000磁盘阵列。现总计存储容量15TB。其中4TB用于在线无压缩存储,11TB用于近线压缩存储。现PACS系统每月的新增容量为压缩300GB以上。RIS/PACS管理员定期把存储影像定期拷贝至移动硬盘,离线存储用做于异地备份。另有两台胶片打印机及一台彩色打印机用于胶片按需打印。本院的RIS/PACS系统采用web-servise方式与医院HIS,CIS实现了无缝衔接。CIS开出检查申请把病人信息用电子申请单的形式传至RIS/PACS系统,等病人检查完毕,放射科医生写完并审核报告后把报告结果(图像和文字报告)即时发至HIS,CIS。临床医生就可以查看病人检查报告。不再需要去放射科查询报告。真正实现了无纸化。
2.2三墩分院RIS/PACS系统的现状
分院放射科现有一台CT,一台CR,一台DR,一台胶片打印机和一套科室级的mini-pacs系统。
3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
3.1建立区域影像中心的实现方式
建立区域影像中心,这是全院级RIS/PACS应用发展后的必然结果[2]。从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就技术架构来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基于模式下集中的区域性RIS/PACS和基于分布式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的模式。基于集中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对共享交换的影像(图像和报告)数据、索引信息都采用集中式在总院RIS/PACS服务器存储、;各分支医疗机构通过页面集中调用DICOM影像和报告。该模式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对存储空间要求较大。
3.2现阶段浙江医院与三墩分院区域影像的设计
由于三墩分院是异地重新建设,所以现阶段三墩分院放射科通过裸光纤专线直接接入到浙江医院总院,利用总院现有RIS/PACS服务器端软硬件系统,所有服务器软件均使用总院的原有系统,具体集中式应用架构图见图1:
3.3浙江医院与三墩分院区域影像的设计展望
随着浙江医院新分院的异地启动建设,及西湖区周围卫生服务站的合作加入,属于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未来的浙江医院区域影像中心必定会采用基于分布式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的模式。分布模式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首先各分院按照自己的业务发展需求建设各自的RIS/PACS系统,然后各区域子系统采用统一的病人区域主索引,使区域内每位病人都有唯一的标识,使用病人的唯一的标识作为查询条件通过服务器查询总院影像中心[3];接着,根据查询结果从对应的“文档存储表”提取影像信息文档并解析;最后,根据解析清单信息去对应的RIS/PACS服务器提取DICOM影像和报告。总体网络总拓扑图见图2。业务流图见图3。浙江医院新分院建成后,放射科将会有4台CT,2台MRI,2台数字胃肠机,10台DR,5台CR,1台全数字乳腺机,1台口腔全景机。根据规划分院RIS/PACS系统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客户端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分开处理影像、系统应用和数据服务,从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高稳定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RIS/PACS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用hp小型机2台。分别跑RIS数据库和PACS数据库业务。这两台数据库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当一台服务器宕机后,该服务器上的业务会在另一台服务器上自动启动。存储采用EMC磁盘阵列,初步估计存储总量10TB.RIS/PACS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hpG7服务器2台。用于RIS/PACS系统应用服务。这两台应用服务器支持双机热备,当一台服务器宕机后,RIS/PACS应用服务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RIS/PACS系统应用web服务器采用hpG7服务器2台,用于调用发送RIS/PACS报告及影像至本院及总院的临床各个客户端。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中心采用hpG7服务器1台。用于总院与本院查询调用相互共享的影像及报告。总院及分院临床各个客户端统一采用集中模式调用RIS/PACS系统影像和报告。而总院及分院的放射科统一采用分布式模式调用RIS/PACS系统影像和报告。
4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实施改进的方向
4.1浙江医院RIS/PACS系统区域影像设计存在的问题
(1)如果新分院是与总院不同厂商的RIS/PACS系统,要实现全面的数据整合是非常困难的。(2)区域影像服务器作为RIS/PACS系统的一种前端设备,与分院的RIS/PACS系统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区域影像服务器又是部署在总院的局域网中的,因而对区域影像服务器的有效进行维护与管理将是系统实现的一个难点。
4.2今后改进的方向
(1)新分院最好能用与总院同家RIS/PACS厂商提供的RIS/PACS系统,这样就可以与总院的RIS/PACS系统无缝连接。(2)把区域影像中心服务器接入到医院信息中心接入防火墙。且信息中心专员定期对区域影像中心服务器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及病毒扫描,并关闭一切与业务无关的网络端口,如发现问题马上解决。
5建设区域RIS/PACS系统的意义
(1)通过建设区域RIS/PACS平台,打破了我院与三墩分院,西湖区周围各个卫生服务站之间信息孤岛的局面,实现病人检查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使用,同时避免出现同一病人多次检查无法关联互访的问题,保证数据长期使用。(2)方便高效的利用紧缺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随着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我院三墩分院及西湖区各卫生服务站都购买了检查设备,但资深的检查诊断医生则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而大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不堪重负,通常要预约排队等很长的时间。通过建设区域RIS/PACS平台,就可以利用大医院的优质的诊断资源,协助分院各基层医疗机构完成检查,将基层的影像检查设备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又可以提高诊断质量。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查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无需转诊就可利用专家的能力实现高质量的疑难病症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的质量,同时减轻病人负担。
6结论
区域影像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建设的长期性[4]。建成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浙江医院整体医疗资源的优势,努力提升分院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为杭州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晓锋.依托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构建区域PACS[J].福建电脑,2011,7:142-144.
[2]夏新,郑西川,于广军,等.PACS发展方向与应用研究[J].e医疗,2010-01(9):31-33
篇7
CVIT是心脏科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架构
心脏科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医生办公室、急诊护理室、导管室、电生理室、心脏护理室及恢复室等。系统涉及图像、波形和文字数据的综合管理,专业性强、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高,界面和标准复杂,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难点。而一个专门用于显示和存储病人的数字影像、报告和其他重要数据的综合心血管医疗信息系统,就是心血管影像综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为CVIT)。
CVIT是心脏科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架构之一。CVIT系统从多种设备和仪器上采集数据,包括心脏血管摄影、电生理仪器、心电图机、心脏科超音波、核子医学设备等。病人的检查结果能够被统一归档在可随时随地浏览的单一电子记录系统中。同时,可以随时把重要的图像和报告传输到手术室、心导管室、心脏内科临床医生办公室和门诊医生的办公室。
之前CVIT并非医院信息系统的考虑重点,但事实证明CVIT已经能够显著提升心脏内科医务人员的生产力和对病人医护工作的流畅性,让心内科整个工作流程(从病人入院登记到出院结账)可以被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心血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一致性
心血管信息系统面对的信息复杂多样,专业分析功能的要求较高,集成技术难度大。GE Centricity Carddas心脏血管信息系统建立在网络技术的ON-DEMAND架构上,提供数据的一致性。以管理角度而言,ON-DEMAND能提供目前最高的管理效率。以应用的角度而言,提供用户在任何单一工作站上同时调取权限下可以浏览的所有放射科和心脏血管DICOM影像及相关数据报告。
Carddas系统能通过与多种心血管设备及PACS系统获取数据、波形及影像,使用户仅需通过一个界面就能实现全面浏览和多方查询,从而完整地向医生提供关于病人的心血管状态信息,足以满足整个机构的心血管信息需求。
篇8
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子系统下图像分析子模块,点击【文件】【打开影像】,打开刚转换的MSI文件。然后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本例选择"校正参照线.WL",打开参照文件。在图像-图形-控制点列表显示模式中有三个窗口显示在屏幕中;左上角的窗口是校正文件显示窗口,右上角的窗口是参照文件显示窗口,下边的窗口是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如图 1)。
图 1 矢量化图像的镶嵌配准
当控制点分布较为密集时,在局部放大显示窗口中可能会同时显示多个控制点,其中红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当前控制点,蓝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其邻近控制点, 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当对当前控制点进行编辑时,若改变当前控制点位置,则对当前编辑点而言,其初始点位将变为蓝色十字叉显示,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改变后的点位将仅以红色十字叉显示。
图2 局部放大窗口
添加控制点步骤:首先清除系统自动生成的图边的四个控制点,再对校正图像做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使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明显;然后单击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系统将弹出一个以目标点为中心的局部放大窗口,目标点在该窗口内被标注为红色"+",此时可在该窗口内通过点击鼠标左键精确指定目标点; 若此时已有控制点的个数不少于 3 个, 系统会自动弹出建议的参照图像/图形的局部放大窗口, 系统预测的参照图像/图形的目标点显示在该窗口的中心,同时被标注为红色"+",用户可以在该窗口中精确定位相应的目标点,也可在局部放大窗口外点击鼠标右键关闭该窗口,重新在参照图像/图形窗口中选取目标点。
在 MSIPROC 子系统中,几何校正的模型采用了多项式拟合法,系统支持一阶到五阶的多项式几何校正变换, 为了保证较高的校正精度,实际选择的控制点至少为理论数的3倍。
本例采用一阶多项式几何校正,选择9个控制点,分别取在公里网的交点上,第一行第一列、第一行第四列、第一行第八列,第四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五列、第四行第八列,第七行第一列、第七行第四列、第七行第八列。
篇9
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及其疾病种类复杂,因此颈部影像学一直是影像科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颈部最主要的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的影像检查手段常用的有超声、CT及MRI。如何把这几种检查方法在影像学生实习学习过程中结合起来,是影像科教师的关注重点。我院安装了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而且现在把PACS系统应用于影像教学中,为影像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1] [2] [3] [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PACS系统的颈部影像教学的构建
颈部影像教学PACS系统运行依托于医院PACS系统的影像检查,影像教研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投影系统及巨鲨84寸显示屏,这两台设备均接入院内PACS系统,可以随时查看、下载患者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可以查看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
二、PACS系统在颈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改进了教学手段
PACS系统具有强大的影像病例图片存储、传输等功能,可以搜集并积累丰富的影像教学资料,解决以往教学时存在的教学病例缺乏、教学影像资料残缺易损毁等问题。[5]在进行影像诊断实习课时,教师及学生完全可以摒弃灯箱-影像图片方式阅片,直接通过教学PACS系统,登录信息检索界面,输入检索条件。例如学生想查阅颈部影像,可以通过输入病人姓名、检查部位或检查设备处输入设备类型,这样就可搜索到相应的颈部影像病例。学生通过PACS教学系统能够阅读到全面的影像信息,可对图片进行一些简单的后处理,例如对比度的调节、窗宽窗位调节、图像测量、放大及简单三维后处理等,这可以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很快熟悉和掌握影像图片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且通过简单三维后处理了解病灶解剖位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书写诊断报告,向教学PACS服务器提交报告,教师使用教师工作站可调阅学生的诊断报告并审核,之后学生可查阅审核意见,从而逐渐熟悉书写报告的一般规律,为今后进入临床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亦可使用多媒体投影系统,将所讲病例放大后讲述其影像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
(二)结合现代教育手段及影像学技术解决颈部疾病影像学习的难点
颈部影像教学难点:1.颈部由咽、喉、食管、气管、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等器官组成,间隙内还有丰富的淋巴结,对于刚接触简单影像知识的学生来说,颈部解剖结构抽象难懂,而影像教学PACS系统具备3D功能,可以让学生自己多角度转动以加深理解;2.颈部影像检查最重要的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疾病诊断是另外的一个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认识是教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PACS系统可以整合病人影像及病理信息,让学生通过对甲状腺疾病的超声、CT及MR三种检查图像的综合学习,了解疾病的综合影像表现,并结合病理结果,对病变从生理、病理,影像及临床表现有系统化的认识,这能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例如在实习中讲述结节性甲状腺肿:在PACS系统找出经手术确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讲述其病理表现是在单纯甲状腺肿基础上滤泡上皮反复增生与不均匀复原,伴纤维间隔及结节生成而形成,甲状腺肿结节对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造成压迫,在结节形成的后期逐渐形成纤维包膜,贮留性胶质结节的边界尤为清楚;甲状腺包膜由两层被膜构成,与甲状腺紧密相连,所以结节不易突破甲状腺包膜(见图1)。因此,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囊变多见、形态规则、内可见分隔,边界清晰,多有晕环,可有钙化,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少,甲状腺包膜不受侵犯(见图2);CT表现为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内囊性、实质性或混合性占位,多为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低密度,部分看见包膜或分隔(见图3);MRI表现为病灶T1WI呈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和混杂高信号等,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同程度强化,因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常钙化,呈结节、蛋壳或砂粒样,所以MR图像信号可以混杂不均;病灶边缘清晰、规则,部分周边可见完整的低信号包膜,与相邻的腺外结构分界清楚,邻近的气管、食管及血管等结构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见图4、图5)。由此可将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超声、CT和MRI表现串联起来,以这种思路讲解甲状腺疾病,既可使学生对病变的病理表现有全面的认识,又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影像学表现,便于学生掌握教学中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甲状腺疾病。
三、讨论
影像教学是应用各种影像设备展示出人体器官的正常状况或者病变状况,供学习者加以观察、辨别与分析,所以,在教学中肯定会牵涉到诸多影像图。一直以来,影像课始终是延续以往传统意义上的阅片灯读片,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展示出了其局限性的一面,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传统影像图加阅片灯的教学形式要求有大量图片供教学用,由于资料较为有限而且保存比较困难,影像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准备教学资料。教师在实习示教时,要么因为每一组学生的人数过多,以至于每个学生无法都看清胶片中的具体图像;要么因为每一组的人数过少导致分组太多,教学任务不断加重,进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再加上胶片来源较为紧张,且胶片成本偏高,存放相当困难等因素,在影像教学中运用现代化设备PACS进行授课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PACS系统进行实习示教,学生们可以了解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更利于诊断知识的学习。PACS系统实现了“荧光屏―照片”到“数字化图像―显示器”的转变,学生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能熟练操作各种先进系统。PACS系统有利于学生自习和复习,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可以在阅片室自主学习,对没有掌握的内容反复训练,还可以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把感兴趣的图像用U盘等设备导出,自行巩固复习。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充分利用PACS系统熟悉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及PACS的操作,在诊断模板上填写自己的诊断意见,包括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断依据。教师在能够利用PACS系统阅读学生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审核。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我科影像教研室利用PACS系统进行影像教学已有一年,影像学专业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到医院实习后,能很快顶岗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影像工作实践能力,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浓厚的工作兴趣,为学生未来走向影像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袁峰,赵卫,张丽芳,等.教学PACS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软科学,2013(2):99-100.
[2] 吴政光,浩纯,欧景才,等.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3):35-37.
篇10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是指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截留,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它是中国人民银行继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后建设的又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该系统自2007年6月25日在全国推广运行以来,为支票在全国的通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促进了支票广泛使用,方便了社会经济活动,支持了社会经济。但因支票使用基础薄弱,信用基础环境较差,传统习惯影响、公众支票知识贫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业务量明显偏少,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推广和应用。
一、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量明显偏少
表1某省自2007年6月25日至2008年3月31日支票影像系统业务量单位:笔,万元
以某省2007年6月25日――2008年3月31日业务量为例(见表1、表2),该省自2007年6月25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全省9个月中仅发生业务4818笔,金额21131.86万元,其中:提出票据2687笔,提出金额12549.87万元;提入票据1874笔,提入金额6424.26万元;退票257笔,金额2157.73万元,退票率5.64%;跨区域业务1349笔,金额9367.49万元,占总业务量的29.58%,跨区域业务发展明显缓慢。
表2某省自2007年6月25日至2008年3月31日支票影像系统退票业务量单位:笔、万元
二、支票影像系统业务量偏小的原因
(一)支票使用基础薄弱。支票是一种典型的小额支付工具,兑付期比较短,一般为十天,在我国,支票的签发主要是企业,用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清偿债务,单笔金额比较大,但数量有限,在CIS上线运行之前,主要在同城范围内使用,异地支付多采用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现金支付等方式;由于支票的使用基础比较薄弱,本应占支票总量大头的个人支票开展比较少,只在个别大城市签发使用,在个人消费、缴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应用较少,社会上支票使用量很小,导致支票影像系统业务量小。
(二)信用基础环境较差。支票是基于信用的支付工具,见票即付,出票人的良好信誉是保证支票最终获得支付的重要条件,也是支票支付方式获得认可的前提,而我国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虽然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征信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匮乏,远远不能反映个人的信用程度;所以在使用支票时,受票人不能通过合理的系统查询到出票人的信用信息;加之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社会信用度不高,诚信度较差,严重地阻碍了支票的使用,影响支票影像系统业务量的增长。
(三)传统习惯影响支票的使用。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有时即使使用支票、汇款等结算方式,也对这些方式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如购货方在交了支票后,供货方不承认其已收到钱,不算交易已经终结,必须等供货方确认钱到账后才能提货。在更多的情况下,交易者不能将支票与现金对等看待,这无疑大大影响了个人支票的使用和发展。
(四)公众贫乏的支票知识影响支票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除企业财务人员与银行柜台人员对支票知识有所了解外,绝大多数人对支票知识了解甚少。人们不了解支票,不了解填写支票的几大要素,更不了解有关支票的法律法规知识,人们在签发支票时,不知道怎样填写,收到支票后,不知道支票填写是否正确、能否解付、怎样背书等,这些严重影响到支票的普及使用,特别影响到个人支票的发展。虽然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进行了《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的宣传,但并未真正将支票知识送到群众中,人们对支票影像系统知识的了解更少,自然不会自觉想到利用支票影像系统进行结算。
三、建议
(一)拓宽支票影像系统处理范围,扩大支票影像系统的业务量。目前我国支票影像系统定位于处理异地的跨行支票,众多的同城清算业务未纳入系统,这一方式虽不影响同城票据交换的运行,但却极大地制约了影像交换系统功能的发挥。从支票使用特点看,在推广支票影像系统之前,支票只能在区域内使用;在推广支票影像之后,人们还延习过去的习惯,导致区域内的支票数量远远多于跨区支票;将同一区域支票纳入支票影像系统处理,票据源充足,可以充分发挥支票影像系统的自动处理能力,降低成本,金融机构也更愿意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引导支票影像系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加快个人支票签发的试点工作,积累个人支票签发的经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增大支票业务量。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支票影像系统提供信用支撑。支票是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要培育支票使用基础,必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培育和发展支票受理市场,树立社会公众签发和受理支票的信心。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特别应充实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的一些数据,使公众能够比较方便地查询到反映出票人真实信用信息的数据,为支票影像系统提供信用支持;同时将支票违规信息纳入信用体系建设中,将签发空头支票、无理退票等的企业和个人录入到征信系统中,使公众能够方便地查询。二是要加强业务管理,严格提出行受理审核责任、规范业务操作,同时要求提入行避免在核验付款时过度审慎,切实提高核验通过率,有效降低退票率,树立公众签发和受理支票的信心,为支票全国流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11
1. 重复消费保障销售收益。
儿童相册针对每个学生而制作,运用人像分析软件对照片进行筛选过滤,结合精心设计的主题制作,成品新颖精美。随着推广逐渐展开,销售商的销售数量可达到每个儿童每学期定做一本,每年定做二本。另外,每年的扩招和新生补充轮替也有助于形成增长型的重复消费体系。
2. 分工合作,成熟运营。
合作商只要将智能影像系统设备免费安装在幼儿园,设备即可自动记录孩子每天活动的高清影像,并通过将数据传输到云计算机平台,由总公司制作出精美相册销售给家长。运营方案成熟,设备安装简便,简单培训即可有效进行市场运营。
市场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3到14周岁的适龄儿童数量约有2.8亿。而对于家长来说,记录下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像留作纪念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众多的幼儿园学生和小学生都是相册的潜在客户,形成了儿童成长相册庞大的市场基数。
经营条件及效益估算
以将智能影像系统摆置在一家有300名幼儿的幼儿园的合作者为例,设备投入资金约在4万元上下。以相册售价320元/本,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经销商可获得定制相册的净利润:150本×320元/本=4.8万元;如以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净利润就可以达到9.6万元,而1学年有两个学期,如果合作者与幼儿园签订6年合同,利润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篇12
超声检查:所用机器西门子高端机512型,有相对疑难病例时,需两名高年资有经验医师会诊意见为准。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用“低张轻压法”静脉肾盂造影,使用654-2药物静脉推入,使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管扩张,提高了肾实质及输尿管显示率。
CT增强检查:经过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对CT横断面及多种重建后泌尿系统影像进行分析研究,由两名有经验医师根据显影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本组72例病例中:单用超声检查:①确定诊断:17例泌尿系统结石。15例单纯性肾囊肿(穿刺或随访确诊);②提示性诊断:3例膀胱肿瘤性病变(膀胱镜证实),10例肾脏错构瘤病变(手术或随访确诊)。
8例肾脏分房囊肿或钙乳囊肿声像图(随访观察无变化)2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①输尿管狭窄,或受压,或走形异常至肾轻中度积水确诊病例4例;②确诊泌尿系发育异常5例;③炎性病变和无功能肾3例。
超声+CT检查:①8例肾脏肿瘤性病变。②2例提示性意见:肾实质内血管节段性缺血性改变。
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影像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谱的临床应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甄别是否为泌尿系统疾病,是内科病或外科病,是急病还是慢性病,并对疾病有一定评估作用,对临床进一步的有效处理起到指导作用。
超声检查优点:以价廉,性价比高,特别是无伤害,可随访反复检查等为最大优点,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普查性检查,对单纯性泌尿系统结石,肾囊肿,典型肾错构瘤因其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可以做出确定性诊断印象,而对于少量肾囊性出血性病变,肿瘤性病变,检测肾功能状态,肾实质节段性缺血性病变及输尿管中段病变诊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仅能做出提示性印象诊断信息,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利于疾病鉴别。需要特提到是超声在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中检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对于病变良恶性性质鉴别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泌尿系肿瘤的检出率就临床正确诊断率不断上升2,近年来,开展超声造影技术是较先进超声技术,不仅能明确常规超声检查肾小占位,还可有助于良恶性鉴别。超声造影检查与CT增强相比3,具有辐射少,造影剂无毒性,可实时成像等优点。
篇13
选择Tomcat服务器作为Web应用服务器,Tom-cat服务器具有免费的开放源代码,Tomcat是Apache软件基金会(ApacheSoftwareFoundation)的Jakarta项目中的一个核心项目,由Apache、Sun和其他一些公司及个人共同开发而成。由于有了Sun的参与和支持,最新的Servlet和JSP规范总是能在Tomcat中得到体现,Tomcat5支持最新的Servlet2.4和JSP2.0规范。因为Tomcat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而且免费,因而深受Java爱好者的喜爱并得到了部分软件开发商的认可,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Web应用服务器。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根据对现有放射科业务流程分析,和系统的需求分析,本医学影像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成一套基于网络的B/S版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登录使用,功能上主要是针对医院放射科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设备信息维护进行管理,并能根据需要统计出相应的数据为医院管理者做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2.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系统管理:本管理系统将各个功能点都设置为权限,并制定了相应的角色对各个账号进行授权。医院管理员账号拥有所有权限,科室账号只拥有库存查询、申请设备、设备报修、采购录入等权限。
(2)采购管理:医院管理员账户登入系统之后,可以对库存进行查询。当发现库存中有些设备的数量不够时,可以进行采购管理操作。填写采购信息,由采购人员对设备进行采购,当采购完成之后回来录入采购信息。普通科室人员账户登入系统之后同样可以对库存进行查询。当库存中有些设备的数量不够时,不能直接进行采购管理,但可以进行补货申请,由医院管理员账户统一进行采购管理。
(3)设备信息管理:医院管理员账户可以对所有的设备信息进行必要的新增设备信息、查询设备信息、修改设备信息、删除设备信息操作以便及时保持数据库的更新。普通科室账户只能对设备信息进行查询操作。
(4)故障信息管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科室人员录入故障信息。录入完成之后保存进记录,该条记录将能够在维护信息管理中显示。状态为待维护。已经维护结束之后,该条故障信息状态为已维护并将从故障信息管理记录中消失。
(5)维护信息管理:当设备发生故障之后,设备信息管理中有该条记录,维护信息管理也能查到该条数据。可以对维护信息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当设备已维护,填入维护信息的维护内容,维护结果等数据,完成维护信息管理,则该条设备故障信息状态变为已维护。方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维护信息。
(6)设备说明书功能:当点击设备信息列表上设备id的时候,本系统提供一个链接将自动跳转到设备说明书页面,提供设备说明书查看功能,可以对医院库存内有的设备说明书查看。
2.2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设计到的主要数据表,及其逻辑关系如图2和图3所示:数据库表间关系分析: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本放射科影像设备管理系统共涉及到十多张表。分别为供应商表、库存信息表、故障信息表、权限信息表、用户角色表、角色信息表、角色权限信息表、设备信息表、设备类别表、设备维护信息表、账户信息表、配送信息表、采购信息表。这些基础数据表基本覆盖了临床上所需要的管理信息,并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查询。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