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溶解度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或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篇2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现在请大家考虑: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一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继续溶解?大家先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地参加学生间的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继续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观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师:应该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实验中,注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现在,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min实验结束]
师:停止实验操作。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继续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使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应该说是“加热”还是“升高温度”?
生戊:是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升高温度是加热的结果。升高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升高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实验说明,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可以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如果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减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教师边讲边板书如下内容]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切的含义。
实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要用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必须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生壬: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须使溶液达到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教师边讲边板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查阅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齐]: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齐]: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准确?
生丙:应该说: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写在胶片上的下列练习题]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教师提问以上各题,学生都能指出1~3题中的错误。特别是第(3)题。学生认为,既然某物质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没有剩余的固体物质,溶液就不是饱和状态。所以,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不是20g]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篇3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D800-L型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UV2550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AL-204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公司)。头孢氨苄胶囊A、B、C厂家三批;头孢氨苄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磷酸盐缓冲液(pH6.8);盐酸溶液(9~1000);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头孢氨苄对照品于50 ml的量瓶中,分别用介质溶解后定容作贮备液。精密量取各贮备液0.5、0.8、1.0、1.2、1.5 ml于10 ml量瓶中,用3种介质定容,制成15.283、24.453、30.566、36.679、45.849 μg/ml的系列溶液。分别用各自的介质为空白,在262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
A水=3.0×10-3C+1.28×10-2 (r=0.999 9);
A磷酸盐=3.0×10-3C+1.25 ×10-2 (r=0.999 9);
A盐酸=3.0×10-3C+1.46 ×10-2 (r=0.999 9)。
在15.283~45.84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3 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3 个样品各5 份,分别加入“1.2”项下的贮备液5 ml,分别用3 种溶出介质定容于250 ml量瓶,用0.8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滤过液按“1.2”项下的方法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RSD=0.81%,n=5);100.03%(RSD=1.08%,n=5);100.21%(RSD=1.13%,n=5)。
1.4 精密度实验 取产品平均装量,用水稀释作为对照液,另分别用3 种溶出介质同法制备3种供试液,在262 nm处测定吸光度,重复6次,对照液测定值的RSD=0.35%,供试液测定值的RSD 分别为0.26%、0.30%、0.31%。
1.5 溶出度的测定 取3 个厂家的样品,采用转蓝法,分别以脱气水900 ml、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 ml、盐酸溶液900 ml为溶剂,温度37℃,转速100 r/min,分别于5、10、15、20、30、45、60 min取样10 ml,补加等体积等温脱气的溶出介质,样品用溶出介质稀释制成每1 ml含25 μg的溶液,用0.8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取滤过液作为供试液。分别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在262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
1.6 结果 3个厂家的样品在3 种不同的溶出介质中的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和运用威布尔公式拟合直线提取参数M、T50 、Td 、T80的结果分别见表1、2、3。将各厂家样品的溶出参数进行方差分析,样品在盐酸溶液中的M 、T50 、Td 、T80与在脱气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参数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讨论
头孢氨苄胶囊在盐酸溶液中与在脱气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厂样品在盐酸中的溶出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头孢氨苄胶囊为胃溶胶囊,胃液pH与盐酸溶液(9~1000)更为接近,选择盐酸做介质,更符合药物在体内溶出环境。样品在盐酸溶液中10 min 内已基本溶出,表示头孢氨苄胶囊在盐酸介质中的溶出度要比在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好。
参考文献
篇4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1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看了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
2.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
3.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
篇5
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1)定义式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
(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建议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应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切不要过早地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多半是由于对组成认识的模糊造成的,为此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溶剂或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溶液浓稀变化趋势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例如: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组成怎样变化?等等。这些判断并不困难,然而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这些训练,会在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材中例题1、例题2分别属前两个问题的计算类型,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第(3)类计算,实质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的类型,只是溶质、溶剂的数据,要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从题在所给的数据中导出来。因此,只要学生了解应把溶解度和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处理这类问题就不会很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4这类稀释溶液和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有关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何种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犹如稠粥加水时米量是不改变的一样,因此计算时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a%=B´b%。又若用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a%、b%)A、B克,配制中间质量分数C%的溶液,则有:A´a%+B´b%=(A+B)´C%
篇6
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学生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ax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运用“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设计说明
“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我县初中化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经过十年努力,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十字教学法在化学学科的实验与研究,到运用十字教学法设计教案,再到近三年来深入研究十字教学法设计导学案,每一次都有进步和提高。
“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二、十字教学法导学案示例――溶解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会药品取用、液体加热以及玻璃棒等仪器使用的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
2.通过交流展示,初步形成观察、记录、分析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逐步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学习重点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与转化。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不饱和溶液。
2.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二】读书
你的饭量有多大?一次能无限制的吃饭吗?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是说淡,再要妈妈加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1.物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和猜想。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能够转化吗?
3.从海水中如何提取食盐?
【三】议论
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
3.你知道用海水晒盐吗?
【四】讲解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 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只有在温度和溶剂量确定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温馨提示: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3.结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主要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冷却溶液。
【五】练习
1.随堂演练
(1)实验9-5
课本P33,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实验9-6
课本P33,温度改变,杯底还没有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3)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6)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的斑痕?
(7)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从盐碱湖中捞出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9)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2.达标训练
(1)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②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_______为________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配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C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20°C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布置作业:课本第40至41页1、6、8题。
三、实施要求
(一)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吃透化学教材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前提;了解学生思想、能力、水平,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关键;掌握十字教学法的实质,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潜心研究教材,细心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教法,切实备好课。
(二)精心设计学案
篇7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我被分到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篇8
就教学设计而言,过分渲染,“手段”太多,反而可能导致学生眼花缭乱,兴奋和思考脱节,出现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等问题。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的目的不能偏离学科的基本任务,否则设立这门课程的前提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何才能把握住“精”字诀?关键在于认真思考和区分“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有一个简单实用的参比系,那就是科普活动和科学教育。科普活动主要关注的是前者,科学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后者。
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的区别
以海水为例,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和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了对海洋和海水的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如:“海水和江河水不同,海水不能直接饮用”;“海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物质、悬浮物和多种海洋生物”;“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其中以氯化钠为主”;“海水对钢铁有很强的腐蚀性”;“海洋对地球地表的温度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等等,都属于科学常识的范畴。只要是经过严格验证并得到普遍认同的,就可以成为“科学常识”。科学常识可以只介绍现象或对某个事物的结论,也可以加上根据某些科学原理或验证实验所做的科学解释,但是不可能形成一种体系缜密、逻辑严谨、有助于构成有序地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科学知识体系,而后者则是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所以二者的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前者主要关注“是什么”;而后者还要求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广,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细。当人们所关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越来越专一时,看问题的视角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就不会完全相同。就认识的整体而言,都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就局部而言,却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因此以学科知识为内容的学科教育,不仅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当有助于形成主动学习和独立探究的意愿、习惯和能力。
2如何认识和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
由于科学知识是一种经过反复提炼和优化的知识,初学者常常会感到陌生、晦涩和过分严肃,存在着超越初学者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个“入门难”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包括演示实验、模型、电影、动画、社会调查等)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原则,但是它更应当是一个策略性的原则,并不是化学教育必须遵守的铁律。因为科学所期望发现与探究的事物、现象或问题,具有至今尚未发现、仍然无知或无法具体表述的属性,远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所能覆盖。
3《海水“晒盐”的过程》教学要点的探讨
那么,对于海水“晒盐”这一并不复杂的生产工艺,初等化学教学应当如何切入和确定自己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呢?首先,这个主题中包含着海水、盐和“晒”三个部分。海水涉及的常识很多,对于初等化学而言,要建立的概念主要有:海水是一种能够提供水和很多化学物质的资源(它还可能成为一种能源);海水中溶有很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氯化钠的含量最高,就氯化钠而言,海水是含有大量杂质的氯化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氯化钠作为日用商品称作食盐,在化学中,它不过是盐类中的一种。和其他盐类在化学组成上具有共同特点。其次,海水的组成可以用所含有的每一种纯物质的质量分率来表示,这是表示水溶液中某个物种和水溶液质量比率的一种方法。习惯上称为“浓度”。化学中谈及混有多种溶质的溶液浓度时,常常只针对其中某一种溶质,这和化学主要研究纯净物的特点相关。这些本来属于常识层面的内容,可以通过有效地梳理和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来解决。不求面面俱到,突破一点,引导学生,经历举一反三的学习、思考和尝试过程,就可以达到教学要求了。“晒”的部分包含着非常有趣和丰富的教育元素,能够充分体现化学所特有的视角、思维和探究方法,应当成为这个教学主题的核心内容。
“晒”在这里是一个利用太阳能把氯化钠从海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加热、长时间的放置也都能够实现这个过程。如何能够节约能源,如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用什么样的装置和如何收集产物等,都属于工程或工艺问题,初等化学阶段没有必要有意识地强化。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应当有:(1)海水中包含的溶质很多,在晒盐过程中为什么首先得到氯化钠?(2)这种使水和溶液中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是否普遍实用?(3)为什么粗盐可以通过溶于水后,用再次除去水的方法来提高它的纯度(这种方法叫做重结晶法)?经过思考和种种猜测之后,通过实验探究,再引入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就可以使常识升华为科学知识。学生由此就会对化学为什么要研究纯净物,和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所了解。当他们知道化学在处理类似问题时,通常从何处着手,应当掌握哪些信息,实验探究对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何作用等等有所了解后,才会真正对化学产生兴趣。同时从初等化学学习中获得的这些经验,会通过不断地实践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有机会对所得到的氯化钠产品纯度做一次检验,不仅是必要的实验验证,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对于喜爱化学或对科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供他们思考和进行实验探究:(1)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的离子有:Na+、Mg2+、Fe3+、Ca2+和Cl-、SO42-、NO3-,在收集有关盐的溶解度数据时,应当包括哪些盐?(2)有人提出,通过降温使水溶液结冰,也可以提高溶液的浓度。前提是析出的冰是纯净的,即不含有溶液中曾与它共存的溶质。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如果他是正确的,从生活中能够找到实例吗?(3)由海水可以直接得到不包含水的氯化钠,从做实验的水溶液可以直接得到纯净的冰。把这两件似乎并不相干的实验事实联系起来,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 归纳和结论
针对这个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化学基础,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属于常识的部分:海水和它的化学组成;水的物理性质;以氯化钠为代表的常见无机盐的基本性质;对太阳能的感性知识;溶解和结晶现象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概念的形成和相应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科学知识。
(2)海水晒盐工艺的成功基于以下的前提条件:
水容易蒸发;在该工艺条件的温度和日光辐照下,无机盐,特别是氯化钠保持稳定:海水所含无机盐组分中氯化钠的比率远远超过其余组分;温度变化对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极小。从而保证了在温度较高的水溶液中,氯化钠首先达到饱和、收率和纯度较高,实现了和其他易溶性物质的分离。
篇9
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常用辅助手段,成功的课堂演示实验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外,还对学生形成直观生动的物质印象、建立抽象的理论概念以及提升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将因此增色不少,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然而,由于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如试剂的纯度和浓度、反应的温度和环境、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等等都可能成为实验失败的原因,由此产生的一些“实验意外”使得教师在选择课堂演示实验时十分慎重。还有一些“实验意外”则可能由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造成,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接受更多的是“描述性”知识,缺乏实验验证的环节,对一些实验现象存在“膜拜权威”的想当然。
笔者认为,出现“意外”并不可怕。按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观点: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师生的具体情况、所处的教学环境来选择和制定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且在实际中灵活而坚定地施行之,从而取得在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结果,也就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尽可能深程度的理解[1]。现例举几个笔者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验“意外”(或困难)以及采取的“优化”措施,供同仁参考。
1 单质硫的溶解性实验
今年上海高考考纲显示:学生需要清楚单质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硫的物理性质在高一教材中仅仅描述了其颜色[2],在高三教材中[3]只字未提其物理性质,在教材的配套练习册[4]上却需要学生完成对硫单质溶解性的总结。由于不少参考书(包括课改前的教材)均提到了单质硫的溶解性:“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增加了“硫的溶解性”这一演示实验。
然而,在实验准备过程中,笔者发现水和酒精的溶解能力与文献资料一致,但是二硫化碳溶解硫的结果用“易溶”描述比较牵强,所观察到的分散系呈乳白色,类似于牛奶分散于水体中形成的乳浊液。即使单质硫的取量很少,并采取反复振荡、微热等手段也不能获得一般意义上“易溶”的结果:澄清透明。所以,笔者改变了实验策略:
步骤1,取半粒米大小的硫粉于试管,滴加3 mL蒸馏水,振荡。可见硫粉悬浮于水表面,无法溶解[所用单质硫为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制的25克的教学试剂(SER),分子式S,分子量32.07,符合企标Q/GHSG 015-2002]。
步骤2,向上述试管滴加1 mL二硫化碳,振荡。未加振荡时可见无色透明的二硫化碳迅速沉到底部,振荡后可见原悬浮于水体中颗粒硫粉消失,而原无色透明的二硫化碳显示乳白色。
在随后的课堂演示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通过观察形成了以下结论:(1)二硫化碳是无色、难溶于水且实验研究
比水重的液体;(2)二硫化碳溶解单质硫的能力显著胜于水。通过这个萃取操作,笔者成功避开单纯用二硫化碳溶解硫的不明显效果,而形成了其溶解能力大于水的结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是高三学生,随后的课堂讨论将围绕“为何二硫化碳溶解硫的能力大于水”展开,就“结构”决定“性质”进行深入地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氨气的还原性实验
氨气的还原性是其重要性质,教材参考资料清楚地表明该分子中的氮原子可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5]。高一教材[6]中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来说明其还原性,并提到该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但是没有实验证明,至高三教材[7]出现课堂实验“实验室制硝酸”。笔者曾就该实验做相应改进[8],但是整个实验装置比较庞大、接口较多,即使采用笔者改进后的装置也很少有同行愿意尝试(如图1)。另外,在高一“氨气性质”教学时即牵扯入“硝酸制法”将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更有可能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论中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可接受性原则”。用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确可以体现氨的还原性,但就反应本身的复杂性、庞大的装置结构以及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该反应留给学生对于氨气还原性的感性认识不足。巴班斯基等人认为:教材应当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使学生感到复杂而有难度。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呢?他指出,可接受性的限度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难以被接受”往往并不是它的科学难度造成的,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非循序渐进叙述、没有突出重点要点、没有摆脱次要内容等造成的[9]。
因此,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不妨先采用一个简单易操作的褪色实验来说明其具有还原性:向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滴滴加浓氨水,可见紫红色不断褪去(2NH3+2KMnO42KOH+N2+2H2O+2MnO2)。
等到学生得出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且氨气显示还原性结论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是否可以有其他更常见的氧化剂氧化具有还原性的氨气,并且可以组织讨论如果用氧气氧化氨气可能需要的条件以及怎样证明氨气被氧化等问题。最后呈现氨的催化氧化装置并进行演示实验,即使未能见到预期现象,学生对于氨气的还原性也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果时间充分,师生可以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提前预习硝酸的工业制法。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实验
高三教材[10]课堂实验显示: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较纯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获得碳酸氢钠沉淀。但笔者在实验准备时发现,即使按照如图2所示装置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见到沉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做了计算:
室温(20℃)碳酸钠溶解度21.5克/100克水,假设实验中用3毫升水溶解碳酸钠达到饱和,需要x克碳酸钠固体:
100:21.5=3:x
解得x=0.645克,即0.006 mol碳酸钠。
反应方程式
Na2CO3 + CO2 + H2O 2NaHCO3
0.006 mol 生成0.012 mol
生成碳酸氢钠0.012×84=1.008克
此时m(水)=3-0.006×18=2.892克,能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克(室温下溶解度为9.6克/100克水)
100:9.6=2.892:y
解得y=0.278克。
因此可析出碳酸氢钠1.008-0.278=0.730克。
计算结果显示,在该实验中可以看到沉淀,但可能不明显。此后笔者经多次尝试发现该实验大约需要连续通二氧化碳气体30分钟左右才可以观察到有较为明显的白色沉淀。笔者以为:该实验操作简单,通过课堂演示碳酸氢钠的生成可以说明两点:(1)正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酸式盐;(2)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正盐碳酸钠,但是等待现象的时间过长会消弱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真知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前苏联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0.
[2][6]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3][7][10]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拓展型课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8~93,100~102.
[4]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化学·练习部分(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篇10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篇11
二、依据教材,做好单元复习
开始总复习时就打乱教材安排顺序,搞大综合复习,不符合初三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而此阶段的复习应以单元为单位,搞小综合复习。此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每单元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不要疏忽遗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三、常抓学生错解题的剖析,促使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复习课要具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复习课中,可以采用“共同辨错”方法,即教师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选编成典型错例,让学生寻错、辨错、纠错、归纳。通过一些错例的剖析,真正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精选试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选编试题是很重要的一环,选题恰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效喜人,否则不但劳而无功,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编试题时应注意近几年中考的方向,要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反应规律作系统安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使知识点有所疏忽。教师不能把过去的陈旧试卷直接圈圈点点,应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大纲》、《中考说明》、教材等的要求,对所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排队、筛选,使每个知识点都与选题挂钩对应。每道试题都尽可能包含若干知识点,并注意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
五、科学设计专题讲座
教学按照总体构思、将所复习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如划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化学实验探究”、“STSE”等等小专题。课前由教师精心构思专题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按不同的层次,不同形式加以组合,设计一份包括预习(以覆盖知识点的概念性问题和基本技巧问题为主的小题目)的讲授内容,必要的内容提要、思路分析,以及例题(必须是精选的典型例题)练习、作业等详细教案,课后要及时检查、批改作业。这样第一轮复习后,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系统完整的专题复习资料。
篇12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篇13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我和我的一些同学7月15日来到安徽池州石台县石台中学,到8月15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班进行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