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民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民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民教育

篇1

公民教育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发展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发展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发展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近年来,发展教育的理念由香港乐施会引入国内,在NGO的工作领域中逐渐推广。2004年4月在北京、同年7月在香港进行了有关发展教育的初步培训,国内相关民间组织陆续开展培训学校老师和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尝试把发展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在大家的探索中,各个民间组织遇到了诸如理念认识不够清晰等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在香港乐施会的帮助下,自然之友、绿网、天下溪三家伙伴团体,联合组织协作者培训工作坊,为发展教育网络的参与伙伴提供共同交流探讨的机会,培养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培训师队伍,并开发在本土进行发展教育的资源和案例,为在基层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经验

篇2

09年的4月23号,崔武律师给我们全市三十多所学校各寄来一封信,要求开展公民教育,只有我们这所乡村小学,就是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接纳了崔武律师的公民教育实践。他带来的第一堂课叫“正义之鼓”。他给我们带了十六个苹果。每个班级分一个苹果,就是以这个苹果上一堂班会课。

可是就在上课之前,有学生跑来告诉我,说刘老师不好了,班里的那个苹果被人咬了。我灵机一动,想正好这是一个教育的素材。我就问,这个苹果到底是谁咬的?此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一致认为是那个调皮,好吃,学习不好的学生咬的。但是他怎么也不承认,最后都哭了起来,他跑上讲台说,你看看,我的门牙都掉了,那上面两个牙印那么深,怎么可能是我?围绕着这个苹果到底是谁咬的这一问题,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在实验班成立了公共事务促进社这样一个社团,在这社团里让孩子们玩进去,做进去,在体验中去感受。我们的社团有一个程序,比如说学生要进社团,会有小公民誓言。

(孩子们的宣誓):小公民誓言:我誓言忠于五星红旗,以及他所代表的共和国。在这里,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均享有权利与自由,承担责任与义务。誓言完毕。

刘书刚:最近我们又买了很多关于公民教育的读本,让孩子们去读一读,体验一下。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公民教育的大纲,或者教程。所以我们一般会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活动。活动分五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用活动美化环境。校园的环境问题是大家一直很关注的,那怎么做?我们将孩子组织起来,共同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他们还将这些写到日记里,通过活动我感觉到,我们要把更多的兴趣留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是一种最好最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之后做的所有的活动都是用这种互动的形式展开。

第二个是关爱活动。这个活动其实是源自于支教。我们还邀请了家长来参与。因为公民教育活动,没有家长理解与支持你也是做不好的。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我们班来了个患癌症的孩子,之前他不是我们班的,来之前,我和班里的孩子商量,他们问的第一句话是:癌症会传染吗?我说我已经问过医生了,不传染。他们说,既然不传染,就让他来吧。我说我担心在他上下楼梯的时候,你们能帮助他,他不能碰冷水,你们洗碗的时候会帮他洗,他学习上有困难,会不会帮助他。孩子们说,刘老师,请相信我们肯定能做好。这一点给我的鼓励特别大,之前我们做的那些关爱活动,在这些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了。

第三,用活动锻炼勇气。我们开展公民教育,已经一年多了,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也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那么对于媒体的关注,对于要不要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一问题,其实我们最初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意见,都是老师、学校领导做主。有报社记者来了,电视台记者来了,我们被拉去采访。后来学生也成了被采访的对象,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们培养了勇气,提高了能力。

第四个方面,用活动认识实践。我们学校跟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比较多。新加坡有个义工,我们学生称她佳园姐姐。她每个学期都要到我们学校,给孩子们讲她做义工的故事。我们班有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佳园知道了那天是她的生日,她特地从新加坡过来给她过生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吴志明老师参与了许多这类的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难忘的记忆。

第五,用活动来体验价值。我们在江苏省有一个红领巾寻访江苏精神。我们班级做这活动的影响也吸引这个学校其他班级的参与。所以做这个活动。全校的这个五年级就做了一次红领巾寻访江苏精神。我们这个活动最大的成功在哪里?就是对家长的调动。一开始邀请他们参与、了解我们的公民教育,到最后积极主动地要求参与。

公民教育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普及公民知识;二是培养公民兴趣;三是弘扬公民意识;四是发展公民行动。最后我们用陶行知的一句话作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公民教育的宗旨。谢谢大家!

与会者:刘老师刚才的展示我感觉他做得很真很实,也很细。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活动,都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知识性活动有策划,有组织,有安排,有行动。在这样一个个有主题的活动中,我觉得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一些道德,一些情感,还有一些能力。而且在活动当中,我觉得学生应该获得正在成长的自己。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是很有价值的。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即将成为公民的一个群体,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构建者,关注青少年公民教育,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的公民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必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公民教育任务。

一、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从世界各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经验来看,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最为重要。虽然在公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上因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特点各异,但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公民教育一直为各国共瞩。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继而逐步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是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学校公民教育在整个公民塑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学校为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广义上说,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三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核心则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狭义上说,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具体方面。

在《教育大词典》中,学校公民教育被解释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它主要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均把学校公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由学校来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既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选择,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正如托马斯・雅诺斯基在《公民与文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权利和义务起始于家庭,青少年时期逐渐变得自觉。青少年在学校听公民课,以及参加邻里和社区活动,会学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许多内容。”

二、公民教育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随着公民教育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当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各种课程形式来推行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化成为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

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可以使公民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具有针对性,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要求复杂,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面对这样的任务,学校必然会选择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径加以承担。

公民教育课程化是指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独立学科纳入考试考核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总体安排和统筹规划。公民教育课程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以及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专门的一门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进行公民教育;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公民教育来统整纷杂的课程内容,通过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来传递公民教育内涵,一般适用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到各个课程和所有学科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 主要通过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校风建设等环节来实施。三种课程化形式各有利弊,而较为理想的公民教育推行模式则是将渗透式和独立科学或综合学科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既能保证学生获得相对集中的公民教育,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

从国外公民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各国都开设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并且都把公民教育看做学校正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时的安排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围,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到学校公民教育中来,美国学校和社区之间积极合作,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而日本、新加坡还相继开发出了社区参与计划。

三、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现状

回顾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发展历史,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定位含糊不清。课程内容明显狭窄,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作为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意识形态、认同特定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权威,并且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伦理要求。课程改革以后,虽然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的内容,但都略嫌空泛,重点不清。

2.课程体系有待完备。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综合社会科课程,注重突显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提升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各门课程衔接不足,且内容重复,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责任。

3.课程目标尚未厘清。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公民教育目标的界定模糊,诸如“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四有公民”的具体内容有待厘清,具体课程目标的解释仍存在盲区。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及“参与现代社会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却缺乏具体的阐释与深入的设计、分析及陈述,从而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4.课程内容层次不清。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但是内容广度和深度之间缺乏适当的平衡。从过去单一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到现在的内容面面俱到、琐碎杂乱,只强调具体事例和低层次技能,但忽略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间的平衡尚待解决。

目前,各国均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的课程改革。这是因为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随时展而不断更新,既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学校公民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应紧密关联。

四、大力推进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公民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络,公民教育课程应该拓展视野,将生态、和谐、可持续作为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环节中凸显未来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总体来说,在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切记时代特征,着眼未来发展;同时立足本国国情,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此为原则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建议如下:

1.课程设置上,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学校教育的全局出发对政治科和社会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节。具体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宜采用“社会”作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统一的社会科名称,设定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将历史作为时间线索,把地理作为空间支架,全面整合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养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高中阶段则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提炼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公民地位、权责以及实践的认识与理解,形成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政治态度与技能,培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层次不清,使各门课程目标明确、协调发展,又能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突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民教育重点。

2.在课程内容上,合理组织要素。深化公民教育主题,丰富课程内容,对知识体系加以合理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课程要求和重点,提炼公民教育的关键概念,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要素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辨别或澄清有关争议所涉及的各种价值取向,并在解决问题争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在决策时所涉及的组织和程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能力。将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在课程目标上,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公民”为教育目的,以此为前提,制定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具体目标,进一步细化公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面对全球化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而如何顺应这一时代大潮,对于身处复杂转型期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教育来说,显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公民素质是民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中国整体公民意识薄弱、公民道德低下、公民素质亟须提高的社会现状下,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必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统德育课程向现代公民教育课程转型的重任,继而全面提高整体公民素质,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6.

[3]王文岚,黄甫全.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2008,(12).

篇4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约3000字

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及其培育

裴正轩(巢湖学院思政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有助于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中国现阶段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但总体上还有待成长和完善。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教育、拓展公民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江淮论坛》2008年第5期,约8500字

论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性选择

薛传会(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公民教育是转型中国对现代化进程的回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体现,也是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在公民教育的社会结构空间的形成、公民主体性的自我觉悟和国家的法权保障三个方面为公民教育带来发展契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体现现代性的追求:在价值取向上,应坚持权利本位;在教育目标上,应强调主体地位;在方法体系上,应注重实践体验。

《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约5000字

国家德育政策视域下的中小学公民教育

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提出了内在需求。从国家德育政策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德育,可以帮助我们前瞻公民教育发展走向,在政策层面引领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深入展开。我国在德育政策下进行的公民教育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的本土化问题、民族精神的教育问题、政策推动问题等。

《教育导刊》2008年第10期,约4500字

自我完善的历史镜像

――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

张小丽

篇5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宪法做出不同的划分,如根据宪法产生的时间,可以分为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为了对公民的各项权利予以深入的认识,也可以将权利分为传统权利和新型权利。自由权、平等权等公民权利,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即被确认的权利,属于传统权利,而受教育权则是在宪法由近代向现代演变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历史较短,正式入宪是在1919年。同时,自由权等传统权利只规定公民享有此项权利而无义务,受教育权则在赋予公民权利的同时又设置了必要的义务,它的内容较新。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看,受教育权具有新型性的特点是较为明显的。

二、公民受教育权是一项积极的受益权。

我国台湾地区有许多学者认为,有一种权利可称之为受益权。受益权又可分为消极的受益权和积极的受益权。刘庆瑞认为:“受益权系人民站在积极的地位,为自己之利益,而向国家要求一定行为之权利。以前,各国宪法多注重于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关于受益权,甚少规定。其有规定者,亦仅以保护自由权之受益权为限,例如司法上的受益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宪法渐趋向于经济上的平等主义,对经济上的弱者,采取种种保护办法。于是教育上的受益权和经济上的受益权,遂规定于宪法之中。他认为,受益权可分为司法上的受益权,行政上的受益权和教育上的受益权等。”[8]林纪东认为:“受益权,谓人民为其一己之利益,请求国家为某种行为之权利。”他将受益权分为消极性之受益权和积极性之受益权。救济权即为消极性之受益权。“积极性之受益权,亦有多种,如生存权、工作权、受教育权等。[9]笔者认为,台湾学者的分析颇有道理,公民要想享有受教育权,须依赖于国家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基本的设施,实质上即要求国家履行必要的积极义务。

三、公民受教育权是一项具体性权利。

有学者提出人权和权利在本原、主体、客体和存在形式等多个方面有不同。[10]学界许多学者虽然对此未明确表态,但从文字处理上看,对两者未作区分。笔者认为两者有差别,人权的政治色彩较浓,权利的法律味道更足,人权更抽象,权利较具体,但大体上说,两者基本相同。人权是一个抽象的、庞杂的概念,我们对人权进行研究必须要将其细化、分类。

目前学界对于人权和权利的分类有多种,台湾的学者多将权利分为三类,即消极的受益权、积极的受益权和参政权。美国有学者将权利分为四类,即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法律权利又可分为五种即程序权利、表达权利、身体控制权、财产和服务权利以及组织权利;政治权利又可分为四种即个人权利、组织权利、归化权利和反对权;社会权利也可分为具备能力和预防性权利、机会权利、分配权利和补偿权利等四种;参与权利包括劳动力市场干预权利、企业和行政机构权利以及资本控制权等三种权利。[11]我国大陆学者一般在宪法学教科书里面将权利划分为八、九类。从两个人权公约看,基本上认为权利有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几种。

应该说,学者们基于不同认识下对权利的划分有相当的道理,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但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对权利的划分也有明显的缺陷:其一,不科学,按照有些学者的分类,无法包罗所有的权利,如三分法(消极、积极受益权、参政权)就将平等权排斥在外了;其二,太烦琐,是指大陆学者的分类法。因此,笔者提出将权利分为两大类,即基础性权利和具体性权利。这种分类法克服了上述分类的缺点,首先这两大类可以将所有的权利包括在内,其次把权利只分成两类,比较简单,便于理解和记忆。基础性权利是指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抽象的权利,有四个即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平等权。除了上述四个权利以外,其他权利都是具体性权利。1以此而论,公民受教育权是一项具体性权利。

四、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并列在一起的角度来看,公民受教育权属

于文化权利。

包含着宪法规范,体现着宪法权利和义务的宪法关系主要可分四种,即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与该四类宪法关系相对应,宪法权利中的具体性权利也可以分为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所谓政治权利包含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即是政治利益。政治权利是各项政治与自由的通称,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一些传统权利如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等即是政治权利。公民通过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参加国家、社会、企业事业等组织机构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权利。

经济权利在根本上谋取的是经济利益,如劳动权等。

社会权利是一种新型的权利,它是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在法律的社会化潮流中产生的一种权利。按照庞德的理解,法律的发展经历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原始法阶段、严格法的阶段、衡平法和自然法阶段、法律的成熟阶段、法律的社会化阶段。在第五阶段,即法律的社会化阶段,法律的重点从个人利益逐步转向社会利益。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12]所谓社会利益,有学者认为是公民对社会文明状态的一种愿望和要求。[13]社会权利即是以社会利益为核心的一种权利,它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它的基本特点是,着眼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普遍利益、维护社会的安全。环境权即属于社会权利。

而文化权利须是一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在其中的凝结和浓缩,具有文化目的。公民受教育权显然属于文化权利。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即是对本国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另外也蕴含着深远的文化目的。如我国现行宪法第46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享有和行使该项权利一则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二则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设施和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或业务素质和水平的权利。它是一项基本的文化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得以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在文化甚至包括社会权利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从自由权和社会权并列在一起的角度来看,公民受教育权实质上是社会权。

有学者认为,受教育权包括教育权、受教育自由、教育自由和教育目的等四方面内容。受教

育权同时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两种权利的特性。在受教育权的四方面内容中,受教育自由与教育自由侧重自由权,而教育权与教育目的则侧重社会权利特性。[14]此种观点应该来说有较多的新颖性和较大的启发性,但笔者不太同意该观点。首先,我们要确定公民受教育权的主体是“公民”,而不是国家或别的什么人。所以,笔者不同意受教育权还要包括教育权、教育自由的说法。其次,从公民受教育权的产生理念和实质内容来看,是社会权而不是自由权成为公民受教育权的特性。该权利本身是在国家理念和宪法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法律社会化的潮流必然会使新出现的权利受到潮流的影响。该权利的本质是为了公民个人更高层次的发展,更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因素也应该使公民受教育权具有更多的社会权属性。当然,并不是说“自由”在公民受教育权中毫无体现,但“自由”是非常局限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一所高校,它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到底录取哪一位学生的自由,但它必须要录取本地区或本国的学生,这是确定无疑的,是无自由的。一名学生,他有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择校的自由,但他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同时他必须要接受教育,这是对现代社会一个公民的最起码的要求,此时,他也是不自由的。

所以,从自由权和社会权并列在一起的角度来看,公民受教育权可能会有一些自由权的性征,但这是次要的,是以社会权的性征为前提的。

六、公民受教育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

公民受教育权首先是一种权利,列宁所言,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种权利当它作为基本权利写进宪法,最主要的是把它作为公民权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公民享有正常的美好的生活。我们在探讨公民受教育权的问题时,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受教育权的“权利性”上。但是,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孪生兄弟,一面是权利,一面是义务是现代国家大多数宪法权利的鲜明特色。坚持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864年组织国际工人协会时,马克思就在协会的临时章程中提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并在他亲手重新修订的1871年版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继续坚持了这一基本观点。[15]另外,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国家干预逐渐加强,人们在继续重视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开始强调义务的一面。我国台湾学者林纪东认为:“宪法关于人民义务之规定,各时代不同,在十八世纪后期,民权革命成功之始,对于人民之义务,甚少规定,可称为缺少义务规定时期。十九世纪以后,各国宪法,对于人民之义务,略有规定,可称为开始义务规定时期。至于二十世纪第一次大战以后,各国新宪法,对于人民之义务,设有较多之规定,且每规定人民享有某种权利时,连带规定其所应负之义务,其所定义务之种类与性质,与前均不相同,可称为重义务时期。”[16]受教育权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宪法在赋予公民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必须的义务。如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第120条规定:“养育子女、完成其肉体、精神及社会能力为父母的最高义务,且为其自然的权利。”第145条规定:“就学为一般的义务,就学义务的履行,应以在小学修业8年以上,及毕业后至18岁止,在补习学校修业为原则。”它还规定:“受国民小学教育为国民的普遍义务,……国民小学及完成学校之授课及教育用品,完全免费。”日本和平宪法第26条规定:“一切国民,按照法律规定,都享有按能力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一切国民按照法律规定,都负有使受其保护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为免费教育。”我国1954年宪法仅仅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第9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75宪法和78宪法也仅规定了受教育权而无义务。1982年宪法与前几部宪法不同,其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笔者并不同意有些学者对“公民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一说法的有关质疑和批驳。比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宪法把受教育权即规定为公民的权利,又规定为公民的义务,实际上是不妥当的,是混淆了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17]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受教育的这种宪法规定方式,不仅产生理论上的困惑,而且也在实践中给教育立法带来困难。19[18]实际上权利与义务是有着密切对应关系的概念,但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公民自身,其他的如国家、社会、学校和父母等都不是该权利的主体。该项权利的义务主体有多个,包括国家、未成年人的父母、公民自身等等。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公民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句话里,不管是权利还是义务,它的主体都是指的公民自身(国家、父母等的义务对于公民是权利决不是义务),所以这种说法并不矛盾,在我们弄清楚它的含义后,自然也就不觉得它混淆了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了。既然,理论上无问题,那么在实践中也不会有困难了。

笔者也不同意有的学者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观已过时,在二战后已被受教育的权利观所取代的前提来否认“公民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观点。[19]如我国现行的1982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否认了该学者的判断。该学者还认为在制定1982宪法时,有一种意见左右了46条的制定。那就是“受教育不光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公民,特别是每个家长的义务”,从这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义务被强调了,但公民的义务并没有被剔除。该学者却认为立法的愿意是让孩子的父母承担送起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而不是将接受教育视为孩子的义务。这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

[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8。

[2]何华辉。比较宪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206,224。

[3]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115。

[4]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C].第2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4。

[5]郑贤君。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71—74。

[6]郑贤君。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49—52。

[7]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8,14。

[8]刘庆瑞。中华民国宪法要义[M].台湾汉荣书局有限公司,修订十三版。86—92。

[9]林纪东。比较宪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47—251。

[10]徐显明。人权研究[C].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56—162。

[11][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0。

[12]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3。

[13]孙笑侠。论法律与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法学,1995(4):54。

[14]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103,104。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7。

[16]林纪东。比较宪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17。

篇6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史之为务,甲以劝诫,树之风声”。这就是史学界常谈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教育功能。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教育,需要将“公正、文明、宽容、健全”作为学科教育理念来提倡,以唤醒历史教育的新活力。因此任何一位历史教师,不论其教龄的长短、学识的高低、功力的深浅,站在课堂上无一不在某种社会历史观的指导下,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着某种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网络信息、价值多元等,使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作为历史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公民意识,应以德修身、立身为范,树立正确的史学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以身作则、公正宽容,以自己良好的公民素养来感化和激励学生,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前进中的引路人。同时我们需要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等能力,让历史教育真正成为思考的学科、实践的学科。

二、挖掘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因素,丰富公民教育内容

篇7

我大约10:00点钟到达,本以为是足够早了,没想到达到时远远望去已经是人山人海,将近上千人的样子,到达登记处一询问,今天仅入籍的人就有150人,想想每家的亲友团和闻风凑热闹的人自然就更不会少了。儿子看到此情景兴奋不已,拿着发的国旗,气球欢呼雀跃,不一会儿就跑得满头大汗,好在澳洲1月虽是盛夏,但那天气温凉爽舒适,只有24度,让我的心情倍加欢畅。

“哎,你看副总理茱莉亚•吉拉德”。我顺着老公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真看到一个瘦小的穿着朴素的紫色短衬衫的女子,和周围三三两两的人聊天,是澳洲的副总理,她也是澳洲第一位女总理。又是一个没想到,没想到国庆节,那么重要的日子,副总理能特意飞到墨尔本,又能跑到我们这样一个并不知名,没有什么富人,重要人物居住的地区来参加我们的入籍仪式。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任何护卫,没有任何遮挡,甚至秘书,她就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站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上前和她交谈,拍照,周围的人也没有大惊小怪。这就是澳洲。

其实是不是加入澳洲国籍,我也曾经犹豫过,因为对于我长期居住澳洲,丈夫和孩子都是澳洲国籍的人来说,永久居民和入澳洲国籍,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投票权,尽管我那一票可能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但当2007年亲历澳洲总理大选时,我真的发自内心想投陆克文一票,那是我发现没有投票权心里还是很着急的,于是我开始复习公民考试,不夸张地说,我正正经经,背了一遍那本书中的关于澳洲的历史,文化,政治,地理等各种知识,到那天考试时,规定40分钟的考试,我竟然花了5分钟就答完20道随机选择题且全通过了。

但当让我宣誓入籍的信来到的时候,我又犹豫了,想想从此我就叫:“澳籍华裔×××”实在是别扭,最重要的是再回中国,拿中国身份证办事,就有冒充中国的人的罪名了,况且还要受签证限制,到期就得“滚”出中国去,万一老了想长期呆呆,还不知道给不给我临时签证,还比如在中国买房子做生意什么的还要按照外国人算,本来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的主人翁的,怎么就要变成外人了?越想越不舍。于是推了一次,告知不能参加。转眼过了3个月,人家又来信了,又给我安排了一次,这次我又推了。我心想说不准人家再也不理我了,那么我不宣誓就不该算澳洲人了吧。

也许澳洲缺人吧,结果去年底又来信了,叫我2009年国庆参加入籍宣誓,我想难为人家一片好心,另外最重要的我还是非常热爱澳洲的,无论经济繁荣时,还是经济危机时,无论自由党执政,还是工党执政。尤其我所居住的小区,被评为2006年澳洲的最佳居住区,我每天感受着它的日新月异,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入吧。

入籍仪式正式开始了。自然副总理上台讲话,讲话中还没有忘记26日也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她向中国人拜年,我大声地在下面喊:“谢谢”。然后唱国歌,我拿着歌片,跟着唱的那一刻我想我应该把自己认认真真当成澳洲人,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里人和土地,我想到此,甚至眼睛有些湿润,但我很遗憾自己唱的磕磕巴巴,实话说,我觉得这个国家给予我的多,而我给予这个国家的还很少。我可以发自内心地说:“我热爱澳洲,但我一直没法认同我就是澳洲人”。

篇8

李寒梅,女,齐鲁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公民需要具备相应的素质。虽然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公民身份作为一个概念一直被研究,但近年,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被赋予了很多新的理解,公民教育的意义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和青少年研究等多学科的角度,介绍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观点与现状,并进一步思考其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的启示。

一、美国公民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美国对公民教育的描述是:“在我们的民主共和国,作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公民需要具备如下素质:树立核心民主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努力坚持;承担自己、家庭、社区幸福生活的责任;拥有关于当地社区、祖国、世界历史和传统的知识;拥有关于建国的知识、公民组织和政治过程的知识;拥有关于对区域、国家、民族及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和事件的意识;能够通过寻求来自不同信息和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和思想;具备在公共场所和私人生活领域使用有效决策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小组成员有效协作的能力;积极参与公民和社区生活。”①正像NCSS所提到的,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应对快速变化、复杂多样的区域、国家和全球性问题、文化和宗教冲突、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国际关系的能力。”②总之,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公民在民主社会中积极参与、自由和自主性,能够从关键的角度评估信息,能够根据新信息进行推理得出观点。①

这些公民教育要求从根本上对未来公民的准备呈现出系列关心,但这本身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在公民的未来发展中公民教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需要什么形式的公民政治教育?适当的课程是什么?非正式课程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评估?年轻人对民主的理解是什么?他们理解的政治利益是什么?他们是否关心公民参与?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关键是:第一,确定年轻人未来积极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关键技能;第二,培养这些能力需要怎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为此,学校公民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很多。

二、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及范围

雷蒙指出,公民教育有一个向公民身份教育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关注的焦点应该从获取知识(重点内容)到基于参与式民主关系基础上的旨在获取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连续学习和实践。②这意味着公民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赋予权力、民主参与和承担责任,要在课程目标与范围中表现出来。

1.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能力,能够参与到民主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其中不仅要包含知识、价值观和技能,也包括应用程序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积极参与培养价值观和训练技能。

基本目标: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和基本原则;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中);了解当地政治决策过程和价值;了解国家和国际的决策水平;理解存在于当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环境的价值差异(文化、种族、性别和宗教);理解公民社会的功能和工作组织;理解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媒体的角色;了解和认识社区公共问题和当前事件对国家、社会和全球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树立民主的价值观和态度(如关心他人的权利和福利、承担社会责任、宽容和尊重差异和人权);接受法律规则;相信民主和和平;具有开放和批判思维;具有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至关重要性;独立思考;基于批判性评价基础上的决策、推理、和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入对话等。

2.课程范围。

课程的范围指的是任何时间任何层次的课程的广度。③范围决定了哪些基本思想、概念、原理、技能、倾向和品质应在课程中进行。根据美国相关文献,课程范围必须基于三个主要维度:第一个知识维度包含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参与的形式;第二个维度包括情感领域的价值观、态度和倾向;最后技能维度包括通用技能和参与技能。具体内容如下:

知识范围。政治知识: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民主制度;权力分配和权威;公民身份概念;公民权利和责任(包括人权);地方、国家与国际政治决策的制定;当前政治问题;主要事件、趋势和民族、地区和世界历史变革推动者;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媒介素养和媒体作用;国家和国际安全。社会知识:社会关系;社会权利;自组织与公民社会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差异(福利、社会保障、卫生等)。文化知识: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一定的主导角色和价值的显著性;当地、区域、国家和全球文化差异;环境保护。经济知识:经济权利;经济原则和经济发展结果;主要金融事项和相关的经济文化;当地和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参与知识的构成: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参与知识。

价值观、态度和性情。价值观:法律规则的接受;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权;民主信仰;和平信仰;公民相处之间的社会正义、公平、平等信仰;拒绝偏见、种族主义和所有类型的歧视;相信团结;对差异的包容和尊重;尊重理性;环境保护;相信可持续发展;评估自由和公平。态度:对真理的承诺;心胸开阔;致力于和平与建设性解决问题;政治参与的确定感;相信民主原则、机构和程序以及公民行为的重要性;自我决定与行为的责任感;承诺相互理解、合作、信任和团结的价值;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承诺;归属感。倾向:参与政治团体的倾向;团体中的积极倾向;公民社会的参与倾向。价值观、态度和倾向构成了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

课程技能范围。一般技能: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的批评性检验;事实性陈述与意见的鉴别;基于对信息或推理的批评性检查基础上达成平衡性的判断、决定或观点;捍卫已有地位;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创造性思维;调查技巧;沟通技巧;积极利用媒体。参与技能:监督和影响决策(包括参与和平抗议);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自愿参与公民志愿组织;建立合作和联盟;显示民主领导的力量;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生活;处理所有类型的差异包括性别、社会、文化、种族和宗教;从事环境保护;合理消费和抵制不道德产品。①

课程的范围确定后是范围的组织方式问题。美国的一项关于公民教育的调查报告指出了实施公民教育的方法:“成功实施公民教育的学校需要一个全面的和连贯的方法,其前提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公民教育课程、学校作为一个社区、学校与更广泛社区的合作”。②美国学校是从两个方面为公民教育提供服务的:第一个是通过正式的课程,第二个是通过隐性课程,包括学校文化。最近几年,虽然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有所增加,但积极参与(公民参与)是其公民教育的重点。

三、课程理解的两个重要问题

1.一个关键理解:民主在学校的定义。

民主在学校的定义(对民主的理解)是一个指导原则,指导着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政治技能学习和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认识与处理好异质性是公民教育课程对民主的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异构的学习场所,在相互欣赏和宽容的基础上,学生们可以采取活跃和丰富的方式处理问题。课程在认识与处理异质性中的两个表现:

在项目中学习。在学校,实质性和民主性的学习项目反映了目前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挑战。课程实施中的学习项目将根据学术研究、洞察力与专业知识做出具体的行为,甚至项目实施本身也要通过其基本要素(共同选择和规划主题、所有小组成员的认识、一起记录以及评估)的组成方式反映出民主的方法。因此,学习项目进展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在学校设计学习过程的系统性教育操作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当下民主实践的理解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沃尔夫冈建议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能够持续关注“当代关键问题”。③

不止于已知的。课程关注了实施中的民主行为、民主学习和教学经验。在那些不断促进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由教师、项目组以及那些认识并抓住机会进行民主学习与践行的学生们组成。为了监督这些支持的进展情况,第三方的介入很重要。在与第三方的项目合作中,偶然性的学习机会转进项目研究中进行是经常性的,这种学习机会既不是课程策略上早就存在的也不是课程计划之中的,而是源自项目组成员对问题和冲突的反馈。许多情况下,他们起初并没有意识到公民教育项目本身的价值和它对民主公民身份形成的作用,仅仅是当项目组被第三方组织(邀请他们对工作做出系统和严格的反馈)提出质疑而被关注时才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公民教育课程的每个课堂中都会出现,重要的是怎样形成对这样的机会的认识,并在意识到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建设性的思考与讨论。①

2.两个关键做法:民主审议与行动。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认为公民所需的思维习惯应该渗透在课程中,学生应该在成年人的生活中观察这些习惯,诸如爱国主义是什么?怎样在社区生活中获益?如何尊重和挑战权威?如何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如何了解自己和地球之间的联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一个好的公民教育思维的开始。这些思想体现在课程的两个关键做法中:民主审议和行动。

民主审议。根据古希腊的观点,民主审议是“在我们做之前关于教会我们自己的讨论”,②这是民主课程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公民参与的核心。它需要群体而不是个人来完成,其中运用民主性的语言是基础。帕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来鼓励课程的民主审议。比如:增加学生之间彼此不同的相互作用;学生思考与他们个人相互作用有关的问题以及超出学科范畴的争议;理想与期待中的审议应该基于知识而不只是意见。他强调“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行为习惯和公共生活中的必要特性:礼貌、礼仪、宽容、尊重,正义感、与他人建立公共政策的本领,不管喜欢不喜欢”。③

行动。课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参与能力的培养。参与到社会行动项目中教会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政治领导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在公共领域发现和利用信息、与公众交流、使用政府和法律知识及政策采取行动、检查的伦理和道德的推理。盖尔宗说:“没有正确的方法来教民主,除非我们也实践它。”④通过这种行动中的民主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内部或外部的活动,在审议和行动中产生结论。正像莱文所指出的:“公民参与会改变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工作,人们开始看到作为公民和参与者的自己,而不是孤立的个体……缺乏技能不应该成为未来参与者的障碍,当他们参与实践时他们便获得了技能。这种年轻时习得的宝贵技能和知识将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时代。”⑤

四、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梳理可以看出,其公民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自规则教育,是一种“植根于集体决策和行动中的民主教育。”⑥在集体决策和行动中引导学生进入公民角色,授权于他们,以他们的公民身份去发现他们可以做出的真正贡献,体验他们自身既是公民又是统治者,当他们实践聆听、思考、争议、审议和行动时他们也学到了学术问题,这将示范给学生和公众一种年轻人成为公民所具备的能力和信仰,并确认他们是民主的未来。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面对课程建设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公民教育机会。

1.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在实践中,课程是一系列的计划,可能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系列项目,作为学校整个教育程序的一个单位承担教育意义而存在。我们依据的仍然是泰勒的四个问题:学校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提供什么教育经历才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①中学政治课程框架应该包括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

关键知识的选择问题。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政治知识、政治原则、政治传统、政治程序)、情感维度(政治态度、政治信念)、行动维度(积极参与、决策)。其中,认知维度是政治素养的基础,支持学生成为知情的公民,了解政治进程。思想政治课程要能够影响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知识(包含政治教育的关键知识)存储是关键。目前需要搞清楚的是如何选择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那些关键内容。

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向问题。政治教育作为课程的一个原则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政治教育指向问题。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中形成的主要经验之一是社会研究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该领域内诸如批评性争议等关键性技能,将知识从技能中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尽管从理论上看,知识、态度和技能各有其独特的理解,但他们在应用中是不可分割的。政治教育作为每个年级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主要焦点,面临着将不同内容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政治教育问题。

2.突出课程的参与性特征。

篇9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公民教育的内涵不应设定过大,公民教育的主要诉求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现代要求的政治素养,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上。

北京师范大学王啸博士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公民文化问题。他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但是中西文化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差爱与博爱、后悔与忏悔、权力与权利、民本与民主、我们与我、臣民与公民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性、平等性、公民性,也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因此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公民文化,应当是一种自由、民主、人道、和平、权利和启蒙的文化。

开展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公民的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那么,现代中国需要公民教育吗?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教育?这是开展公民教育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班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做好公民教育工作,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无愧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合格公民,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对公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高峰博士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出发,认为公民教育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政府―社会―个人关系结构变迁的一个积极回应。他认为,当前政府权力正从社会公共领域中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社会正从一个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这种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转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人格与之相匹配,这种新型的人格就是公民,否则社会民主政治的改革将难以推进。

清华大学伦理学博士后宋建丽从公民资格的视角出发,指出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合法有效运作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而日常生活层面的公共礼仪的培育、政治生活层面的公民美德的塑造,是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

1.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檀传宝认为,进行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不要把公民教育等同于资本主义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推进中国的公民教育,但中国的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要提防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呼吁,公民教育应关心公民所在民族、国家的命运。

2.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有异同

朱小蔓认为,公民教育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领域,它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在部分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叠交错的现象,但是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李萍也强调,不能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

3.公民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公民

李萍认为,公民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公民,而非某一特定阶层和领域中的人,因而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适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而非“圣人”、“君子”,因而它强调的并不是先进性道德要求,而是广泛性的道德要求。

4. 开展公民教育应进行方法创新

篇10

学生在公民教育活动中做到了“三学会”:其一,学会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参观、访谈等活动了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提取鲜活的课题进行研究。其二,学会分工合作。公民教育活动中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个步骤都需要分成若干组共同来完成,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分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互相了解,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其三,学会沟通交流。活动中,学生到机关、企业、街道,接触各阶层的人员,从采访对象的确定到被采访人的联系,再到采访提纲的撰写,资料的汇总、分类、整理、提炼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说服,促进了交往能力的提升。

二、倡导平等对话,推动学习方式转型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我们现行教育制度下的学科教育方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何认识公民教育,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角色,实现根本的转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问题选择、资料收集、调查研究、方案制订、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这种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也是一种触动和提升。

“用对话构建一个教育共同体”是我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倡导的理念。对话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成长,其本质特征是用交流启迪学生智慧,用平等培育师生的人格力量。对话教育把“教师——课题——学生”视作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有共同的话语权。其中学生是独立的主动学习的生命体,他们通过学习、研究、探索,在体验中构建,在交流中领悟,在实践中反思,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中,教师以指导者、研究者的身份一起参与,对学生的调查、谈论、交流,加以鼓励、引导。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把话语权、决策权交给学生。教师、学生因共同参与,认识得到了升华;教师、学生因共同参与,彼此理解、尊重;教师、学生因共同参与,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三、强调长效实施,创新公民教育课程

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初始阶段,我校将其纳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但随着研究课题规模的扩大,师生们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为此,我校逐步将这活动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之相整合,并与校本教材开发相结合,努力探索公民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自己有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我校边上有一条列入世界十大古街的平江路,由于年代久远,平江河水已不再清冽,给旅游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介绍“家乡水”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将平江河纳入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平江河污染问题。学生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水质取样、数据分析、走访部门、采访专家等环节,把平江河的现状及学生们的呼声向社会传送。学生对平江河污染问题的治理建议得到了老师、家长、社会的赞同,在市政府的听证会上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最终,苏州市政府将此项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对平江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学生们在最后的研究报告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学校的后花园——平江路更美了!平江河更秀了!学校将这项研究课题列入了跟踪课题,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每年由五年级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分析,以达到课题研究的长效性、有效性。

四、引入社会力量,构建教育崭新环境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很多是涉及政府的公共决策,涉及民生的基本问题。我校师生倡导政府、社会、家长一起关注课题研究,构建公民教育必须的社会环境,以使我们学生的一些研究意见和建议尽可能被采纳,被实施。同时,借此建构现实学校和现代教育的崭新环境。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做到“三常”:其一,经常邀请我们的家长参与课题研究。例如,我们在研究《课外补习班该不该参加》这个课题时,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发放材料和问卷调查,还借助“家校通”信息平台等网络媒体的力量,使广大家长了解我们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进程,研究的成果以及研究的困难,从而使家长一起投入到研究中来,与学校形成合力,提高研究成效。其二,经常邀请社会人士加入课题研究。例如,我们在提出《苏州部分传统文化博物馆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方案,就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加入课题研究,通过走访、访谈、座谈、沙龙等形式,让社会人士一起发挥作用,一起呼吁。最终,平江路上的五家传统博物馆全部对我校学生免费开放,并挂牌成为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其三,经常邀请行政领导指导课题研究。我校在研究《校门口车辆拥堵问题》的课题中,针对我校在城市的主干道,车流量比较大,学生比较多等现实问题,提出家长接送学生可以在停车场免费停车半小时,接送汽车在校门口可以临时占用公交车道等建议,邀请了交警大队、派出所、公安局等部门领导来校参加听证会。最终,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办公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使校门口车辆拥堵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而保障了师生的安全。学生们还经常参与学校新闻会,向社会各界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成果,呼吁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来。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感受到公民教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为课内外学习与实践打开了现实通道,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家乡提供了现实路径,学生具有普遍参与热情。但和国外相比,在广度和力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个性的差异,只指定少数“尖子”学生参加活动或让一些学生仅仅作为陪衬,从而忽视了一些有潜力,有提升空间的学生。我们倡导公平、平等。

篇11

美国存在一种“企业非道德性神话”,认为“伦理与企业经营根本就是两码事”,即商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与“诚信”无关。教育能把“非道德性”的东西转化为“道德性”的东西吗?

市场经济运行中,不断地有假冒伪劣商品投入市场,有人提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规律,通过教育就能让人“诚信”吗?还有人认为,当前是社会转型期,许多价值观改变了,人们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会选择“诚信”吗?

这些说法不同,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的条件下,还要不要讲“诚信”?“诚信”教育到底有没有效果?对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第一,企业的“非道德性”是不能成立的。人们的任何社会行为都可从道德的维度审视,经济行为也是如此。而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越是讲道德的社会,经济越容易发展”。因为“企业与道德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更深刻的关系,经济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相似,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设定一个道德背景,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来说:“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信誉和诚实。”

第二,为了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市场经济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看到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伪冒假劣商品,或者遭遇过受骗上当,加之只看到经商是要赚钱的一面,于是总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但有经济学家认为,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厉以宁认为信用是对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刘善壁阐明了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平等互利,竞争法则要求公平竞争,经济竞争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尊重契约合同。可见,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平等、讲信用,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三,不应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在一些情况下,义和利是对立的,也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现象。但两者也可统一。我国自古就有人十张见利思义,义利统一。不要认为市场上都是一片漆黑,其实光明的方面是存在的,讲究信任、公平的人是很多的。如南京老山药业公司的产品多年来一直畅销,并进入国际市场,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诚实做人,诚心做事”。这表明,义利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统一的。

第四,出现“信任危机”并不能否认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确表现出了“信任贫困”和“信任危机”,然而这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不需要诚信,也不能证明诚信教育是没有用的。相反,这恰恰表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因为诚信缺失使得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还可能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这些更加表明大力倡导诚信、努力健全法制,对整治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极其重要!

第五,诚信是私人个体的基本品质。诚信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一般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我对别人诚信,我也希望别人对我诚信。在人际交往中以诚信相待,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才是和谐、轻松、愉快的。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尔虞我诈的环境中,必将充满忧虑、提心吊胆,深怕受骗上当,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从做人来说,一个人要保持自己的基本品质,必须做到诚信。

第六,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诚信教育不仅仅是当前的迫切需要,而且从长远来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加入WTO的需要,诚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诚信是整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都离不开诚信这个基础。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现代市场经济成为真正的信用经济。经过长期的教育,用诚信把人们各方面的道德行为、经济运行、政治行为统一起来,使诚信成为大多数人认同和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

第七,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对公民在公共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求,是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当下的中小学生尚属未成年人,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这是一个社会公民的诞生期,必须让他们受到各方面的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中小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生活,但他们作为私人个体已经有人际交往,只要与人交往,就应当遵循诚信的规则。而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诚信品质教育和文明教育的训练,正是他们作为公民参与未来公民生活的准备。

二、诚信教育的要求

明礼诚信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共同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公民美德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养成诚信的德性是根本

诚信是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诚信”是“明礼”的升华。明礼是人的道德的外在表现。它可以是不同性质的行为,可能是内在德性的表现,也可能是道德形式主义。某生见老师,鞠躬问好,可能是内心尊重爱戴老师的表现,也可能是“例行公事”,当然也可能是必得遵守学校的规定,还可能是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日后获得一个好评语,等等。因此,同一个行为,可能具有不同性质。

诚信不是理论的,而是实用的。诚信教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说教上,也不能满足于口头表白。布伯的实践表明,激烈反对说谎,能够充分论述说谎危害的人,也可能更是说谎的老手。诚信教育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外在表现,而要重视内在德性的养成。这是一项踏实而艰巨的教育任务。

按照诚信的要求改进学校德育。我们的学校一贯重视德育,但学校德育的确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德性的问题,从而造成一些负面效应。诚信教育必须防止形成表里不一、知行脱节的不良倾向。防止形成双重人格;在学校、在人面前时一种表现,回到家中,或者老师、同学不在场时又是一种表现。诚信教育,养成人的德性是根本。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可以称作没有人在的个人诚实,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实行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监督。这种监督是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

首先,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学生的基本品质。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纲要)》规定:培养学

生诚信正值的品质,《小学生守则》提出了诚实勇敢的要求,《中学生守则》提出了“诚实谦虚”的要求。

学会诚信,做诚信的人。诚信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品质,是每个人完善自我的重要方面,为此应当培养学生多方面与诚信相关的品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懂得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使用文明用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包括自觉遵守各项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纪律,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能真诚地理解和看待他人,善待他人,诚恳相待,信守诺言,自尊尊人,提高社会亲和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言行一致,学会负责,想的和说的,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做个负责任的人;帮助学生学习诚信立人,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以诚信为做人准则,唤起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其次,学会做事也要讲诚信。诚实的肯定方面,相应于友邻之爱,可以表达为这样的道德准则:对你的邻人以诚相待。由于人们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思想,真实的思想对于他的幸福就尤为重要。因此,友邻之爱的普遍义务,就包括着帮助自己的邻人摆脱虚假的思想并获得真实的思想的义务。

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与人合作,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做好事情。路德在评论《圣经》中的诗篇时说:“我觉得在尘世中没有什么比分裂整个人类社会的谎言和背信弃义更为有害的恶行了。因为谎言和背信弃义先是分裂人们的心灵;当人心被分裂之后,它又会分裂人们的手,而当人们的合作之手也被分裂了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三)继承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教育要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樊和平教授在《论中华传统美德》一文中,归纳了十项中华传统美德。它们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包括诚信知报在内的这些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是修身养性,把立德当做做人的根本。如《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说明“立身处事,诚信为本”。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明礼诚信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共同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公民美德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有效地培育诚信品质的建议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为我们的公民教育提供了许多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为了顺利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应当积极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大环境。

学生是自己德性构建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品德的养成不是靠灌输,而是靠主体自己践行和体验。诚信品质不是“告诉”的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培育生成的。

(一)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培育诚信品质的要求

1.成人诚信教育的表率作用。成人包括教师、家长。从学校教育言,主要是学校领导要起表率作用;教师忠于自己的职守,严守诚信原则。学校最能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是德育课程。而是教育者的行为。教育者应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体验诚信是宝贵的品质。思考不会造就有德性的人,践行是培育德性的根本方式。诚信品质的养成。重在让学生自己在践行中体验诚信是宝贵的品质。例如要求学生认真踏实地对待学习,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对学生平时在他承担的社会工作中,在参加的社区公益活动中,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所做出的良好表现给予肯定赞扬,让他们体会到诚信待人和被人信任的愉快。也可以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践行的机会。例如家长让孩子参与一定的理财活动。让孩子学习购物,学会记日常消费账目等。另外,也可引导学生体验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甚至被欺骗等是多么痛苦。

3.诚信教育本身必须是诚信的。必须坚守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不搞形式主义,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为上级检查评估、观摩活动而弄虚作假;更不能搞“领导、老师、学生三结合”,合伙说假话、做假事、搞欺骗。有效地培育诚信,靠的是诚信的行为。人无完人,教师自己也有不足之处,我们不能要求老师做完人,但却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必须是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诚信教育才可能是道德的、有效的。

4.倡导真诚的人人关系。造就诚信品质,不是通过上道德课,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要帮助他们学会判断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学会选择符合诚信的道德行为,在践行中去感受、领悟、体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往,坚持以诚信相待、相互关心、相互沟通、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不背后打小报告,不背后说同学坏话。在班级中形成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文化―心理氛围。学生交往最重要的秘诀在“诚信”。

5.分析说谎的性质,区别对待。我们鼓励说真话,但生活中说谎现象仍时有发生。对于学生的说谎,特别需要谨慎细心地对待,分析说谎的原因与性质,不能一提说谎就定性为道德问题。说谎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如年幼者可能使想象与现实混淆,把想象当成现实告诉成人,被成人认为是说谎,受到了训斥。又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或因犯有错误,为避免成人的训斥和惩罚而说了谎。当然说谎也有可能是因为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即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说谎。对这类性质的说谎需要认真处理,但也需要防止判别错误;造成不良后果。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因“恋物癖”犯错被当成道德问题被开除学籍,这一不合理的处罚改变了他的一生。有的说谎既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道德方面的原因,这就更需要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谨慎对待。还要注意,当学生对自己说谎的错误已有认识并承认了错误时,可不再惩罚,避免迫使学生说谎。此外,相当多的情况是善意的“谎言”,对此更应允许并给予理解。

6.形成诚信的学校小环境。要使整个学校教育环境成为有利于培育诚信品质的小环境。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按照教育政策和学校规章、学校计划办事,不违章,不失信,不毁约,不乱收费。提倡和发扬诚朴的校风、学风。发挥学校教育氛围和班级一文化氛围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重视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环境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为我们的公民教育提供了许多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为了顺利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应当积极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大环境。

建立必要的有权威性的规则,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大众媒体、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特殊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法制是重要的保证,政策有直接的影响,规章制度也是保障。

“国家的基本义务就是:必须促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取信于民”、营造诚信务实社会大环境的政治前提。“信”具有诚实无欺的意思,是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维系国家政权的前提和保证。子贡问政,孔子认为“食”“兵”“信”三者,“信”最重要,“民无信不立”。

篇12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的爱国心、公德心以及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群体,是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者的后备军,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加强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同志的讲话中指出,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高职院校是强调学科的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也要重视学生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合作诚信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同时,领悟到民主、团结、协作社等会公德意识,这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范畴之中。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应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校大学生的现状分析:高职大学生群体90%以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关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较强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和法律意识,但公民义务、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弱,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对社会的关注不多,更缺少对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因而表现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

(一)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

据调查,虽然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主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要求中等学校德育工作重视公民教育,但目前在校的高职生接受的公民教育却是十分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接受一系列的理论知识灌输与意识形态的强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身份认同感

我国大众化以前的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非常稀缺的智力资源,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荣誉感和优越感,再加上比较好的生存状况,促使他们从单纯的知识精英向外延伸,也使他们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并有体现自己公民素质的愿望。然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总体素质下降成为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也下降,荣誉感优越感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丢失。加之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们一心为生存而求知,于是缺乏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诉求,也无法将自己优秀公民的意识唤醒。

三、公民教育对高职学生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地位

2007年,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理念。”高职院校应将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以推进公民教育的稳步发展。

(一)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对深化公民教育有重要作用。传统美德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和影响,能使大学生懂得修身、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基本道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之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公民行为及公民能力,形成尊师爱校、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全面建设和谐向上社会的需要。

中国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民主意识。

(2)平等意识。

篇13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我们随机摄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镜头一:亲子活动结束后,幼儿运动场上一片狼籍,糖纸、酸奶盒、果核、饮料瓶……垃圾桶近在咫尺。

镜头二:亲子活动结束后,设置在公共区域里的活动材料东倒西歪,工作人员整理后发现:除去被损坏的物品,还有不少遗失。

虽是一件件小事,却发人深思,说明幼儿公民道德意识的淡化。

一、以“讲、学、做、评”为手段,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明是非、知荣耻

1、融于生活,从认识着手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中很多内容和德育教育相关,于是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我们注入了认知冲突,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的策略,把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课堂的精彩瞬间中。

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帮助幼儿分清道德标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等。

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帮助幼儿体会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已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初步做到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产生情感共鸣。

2、环境创设,从情感着手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环境成为了无声的语言,我园处处围绕道德教育为幼儿营造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氛围:在公共区域的楼梯走廊和班级内都让墙面开口说话,说不同的话:有西楼道布置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图片文字画,东面楼梯上有中国传统美德故事插画。大厅内则张贴向家庭征集的照片,让家庭德育文化进入幼儿园,让家庭德育说话。班级则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以体现班级特色、亮点为原则进行布置:有幼儿自己绘制的行为准则;有“文明宝宝”评选墙;有亲子共同绘制的“好人好事”……让幼儿说话。处处彰显幼儿德育教育特色。

3、注重实践,从行动着手

选取适合幼儿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观察体验,了解并学习。从实践活动中锻炼幼儿合作能力和在集体中的主体性,生活既教育,教育既生活。发挥了认知、环境和行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

“大手拉小手,共建美好家园”。与社区联合开展“大手牵小手 共创美好家园”活动,利用社区周边环境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开展“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 亲子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尝试废旧物利用,变废为宝,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功能。

“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居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十佳和谐邻里”“十佳孝老爱亲”“十佳爱矿如家”活动中,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共建和谐家园。

4、榜样示范,从鼓励着手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把握教育契机,激励每个幼儿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在幼儿习得好的行为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建立宝宝文明墙,定期贴评选出的“文明宝宝”和“文明家庭”的照片;“三十佳宝宝”、“最美宝宝”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幼儿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构建公德教育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