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精益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由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的经济现实,如石油危机、泡沫经济的破灭等,迫使日本企业管理人员开始将管理的范围从制造现场作更广的延伸,努力寻求事前的控制对象,这种思路发展就形成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生产作业成本是由丰田汽车公司首推的,在丰田公司1959年的社史中首次出现了“生产作业成本”这一术语,它是这样描述的:“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达成目标成本,这样就逐渐开始走向所谓‘生产作业成本’的体制”。
由精益生产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的理论思想可以看到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管理的独特思路:从企业的下游——最终用户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来重新安排企业运作的流程,由最终用户开始倒推至源头,以目标成本为目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层层推拉,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将JIT适时生产系统引入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零库存、零时生产,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精益生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成本管理必须能够满足精益管理的要求,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控制成本的发生,并能适应JIT生产系统对成本核算的要求。生产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法从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这两个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人手将先进的控制与核算方法引进企业的成本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并能够对企业的成本实施更有效的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论认为,成本控制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所谓事前控制是指在成本计划执行之前,为防止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而采取的管理行动,它规定了完成成本计划的各项要求、措施和职责。通过对成本计划制定的监控,在成本计划实施之前就能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成本计划符合要求。事中控制则是指在经营过程中,直接观察、检查、监督成本活动,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进行控制;二是现场的控制,成本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经营活动,检查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与有关的技术、经营人员一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所获取的成本信息资料进行归集、整理和分析之后,与最终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且以这些成本分析数据为依据,评价和指导未来的成本管理活动。
成本控制要求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调控,发现偏差及时揭示,并采用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成本范围内。运用工程学原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发现其中不增值的作业,找出原因并加以改善,减少任何不增加企业价值的耗费,从而降低成本。
现代成本管理与控制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而目标成本规划则基本上完成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及成本计划这三个方面,在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事中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事后控制这两阶段的控制则相对较弱,特别是生产作业成本在核算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使得成本核算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影响成本分析。有可能因为成本信息的误差导致该降低成本的项目(作业)没有降低;而有些本已达到最佳成本状态的作业却仍在挤压成本。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以目标成本为核心展开成本管理活动,运用生产作业成本对产品投产前的开发设计实施成本控制;运用作业成本法先进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分析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及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实施控制;最后以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平衡计分卡作为成本控制实施的考核体系,为成本的持续改善提供准确的信息。
2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准时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高质量和合适数量的产品,以“平准化”为前提条件、以市场来拉动生产。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根据本工序在制品所需要的用量从前道工序领取相同数量的在制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向前推动,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人员自主化是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一旦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就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同时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并且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将质量管理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这里的改善是指: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②消除一切浪费。精益意味着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是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③连续改善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3改善——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浪费消除方法
《改善一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的作者,今井正明先生,他认为丰田成功的关键在于贯彻了Kaizen(持续改善)的经营思想。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
Kaizen似乎显得小打小闹,润物无声。但相对于一触即发式的创新思想而言,Kaizen思想所带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微效果其往往终局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它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连续不断地改进工作。长期而言,这种阶梯式的持续进步足以获得巨大的回报。与此同时,Kaizen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因为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发觉有不妥当之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回复到原来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耗费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Kaizen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两点,第一是“杜绝浪费”(即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二是“持续改善”(出自戴明“连续改进质量”的思想,即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大野耐一在《丰田生产方式》这本全面透露丰田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图书中曾这么解释他所理解的Kaizen。他说:“‘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及时化与自动化”。构成该思想的两大支柱,“及时化”是指在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这么一来,就能使物资和财务上给经营管理造成负担的“库存”问题几乎可以得到解决。而“自动化”是指“带自动停车装置的机器”。这个构想来自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他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使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它不会出现次品。类似地,一旦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这意味着管理的含义将被大大改变。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逐渐减少,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地提高。
Kaizen是“以客户为导向”。精益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因此,要使Kaizen发挥最大功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揭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出来,并及时地予以清除。这些现象包括: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等待的时间浪费;运送的无效劳动;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上的无效劳动;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等等。在此,丰田式的Kaizen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要提高效率只有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i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进而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整个工厂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当然,从丰田式的Kaizen管理中,我们时常能隐约看到其他若干商业思想的影子。譬如,大野耐一提倡要突破传统“要有库存”的想法,坚持追求“零库存”的理念像极了迈克尔·戴尔(戴尔电脑)的战略手法,后者采用直销的方式,一来可以绕开销售商从而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来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又如,丰田内部采用的“看板”管理(即在运往生产线的零件箱边上,附着一张标准作业表,它一方面指示要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刻拿到必要的数量对实际加工件的工序做出提示,另一方面又发挥作业指令的功能)取自美国自选超市经营模式,顾客这边刚买走商品超市这边就按买走的数量及时补充同类商品,而不再需要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的东西搬来搬去。
正是这种还融合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体制(JIT)、全员生产维修(TPM)等管理思想的Kaizen已然成为了丰田的企业哲学,并且它将继续主导丰田的稳健前进。当丰田的品牌扩张、不断进步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提供参考,当Kaizen被视为最明确、最简单、最迅捷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之路,丰田生产方式是否也会像丰田汽车,“山穷水复疑无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样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主流选择?大野耐一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他说:“如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生前就看到的话,他一定会采取丰田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克[D],暨南大学,2003
[2]吕亚奇,SDM公司精益生产理论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袁泉,CAF公司精益生产体系中的工住过程控制[D],重庆大学2005
篇2
Lean Thinking and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LI Pi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5)
Abstract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is guided by lean thinking, through eliminating waste,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at is only when necessary, the use of the smallest and most reasonable resources and regulatory services, using reasonable means for clients to provide the best quality services, to achiev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s satisfaction. In this paper, take the freshmen registration and lectures process i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for example, uses of value stream analysis methods BPR and ECRS analytical methods to deeply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identify problem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Key words lean thinking;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value stream analysis methods; BPR analysis methods; ECRS analysis methods
精益思想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即精益生产),其核心价值是通过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精益管理是精益生产理论的扩展,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高回报的管理模式。
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复杂度高的特点,将精益思想引入教学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得更高的教学管理效益。
1 精益思想和精益教学管理
1.1精益思想
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①强调用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更短的时间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具有规则性、服务性、系统性和细节性。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梳理并疏导业务流程,找出关键点,采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产品(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效益。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只重视细节,更不是简单的量化管理,其核心是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先优化、再细化),实现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事情定量化、定量事情信息化。③
1.2精益教学管理
精益教学管理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教学管理,目的是消除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即仅仅在必要时,利用最小最合理的资源,采用合理的服务和监管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实现师生满意。
2 新生报到注册价值流分析及精益管理
精益思想的关键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确定价值,一个完整的价值流包括增值和非增值活动,价值流管理就是通过绘制价值流图进行价值流分析,发现并消灭浪费、降低成本,赢取最大效益。从精益行政管理角度看,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六种浪费:一是不必要的管理环节。例如数据重复录入,没有必要的审核、签字和盖章,没有必要召开的会议等。二是资源利用不合理,包括过多的行政命令和干预,常规业务缺少授权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超标招待和采购,办公用品大量囤积等。三是过量的文件和数据,如没有必要收集的数据,没有必要编制的计划、文件和报告等。四是不必要的转移和搬运。例如经常搬运文件和物品,过多的邮件附件,没有必要的复印件,无效表单等。五是经常返工。例如计划不合理导致的返工,文件数据退回导致的返工,相同业务不同做法导致的返工,公文的多次修改等。六是不断等待。例如等待审批,等待接收数据,等待系统重启等。
下面以教务管理工作中新生报到注册为例,进行价值流分析,如图1所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事周期过长,但处理时间短、等待时间长。学生无论办哪一件事都是要先排很长的队伍,为了办理2~3分钟的事情需要等待20多分钟。而且流程中无价值环节占的比重过大,办理整套的手续走的路程过长,往返于几栋教学楼之间数次多,做很多的无价值活动,并且纸面化程序太多。几个环节都需要查看公文记录,没有功能强大的统一数据库。此外,分工过于精细, 各部门职能分离。办理各个手续的工作人员没有沟通,有的甚至不知道办理其它手续的具置。
改进一:采用数据库技术将学生详细信息进一步采集整合,将流程中的注册和缴费合并,财务处完成缴费操作后,系统自动更新该生信息,生成已缴费标志信息。这种技术的运用可将流程总周期大大缩短。
改进二:改变布局,减少衔接时间。原来从宿舍到图书馆要走1200s 的路程,使总周期加长。现在为了减短行走路程,改变设施布局。将教材销售点搬至宿舍大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办理住宿和购买教材的顺序,缩短了排队时间,加大了增值环节的比重。
改进三:加强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联系。每个环节的负责人要及时地和其他环节保持联系,增加沟通。对某一时刻某一等待服务人数过多的环节及时进行分流,使整个流程更加高效。
改进后的价值流图如图2所示,改进后的办理总时间为4320s,有效作业时间为3660s,有效率为84.7%。
3 听课流程BPR和ECRS分析及精益管理
听课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听课工作包括校外督导专家听课、校内专职督导员听课、校内兼职督导员听课、领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公开课听课5种类型,分别由教育督导室、教务处(办)和教学系(部)组织落实,工作流程按职能部门进行划分,如图3、图4、图5所示。
存在问题:(1)从听课人的角度划分听课形式,类型过多,且每一类听课工作的任务目标不明确。这种分类方式导致工作量大,重复率高,有效性差。(2)将不同类型的听课工作分配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只完成流程中的部分工作。这种分配方法体现了“部门职能中心”的管理思想,工作重点是部门职能的协调,而不是流程本身的运行。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工作障碍多、时间浪费大、办事效率低、整体效益差。(3)整个流程涉及部门多,数据转移多,手工操作多,错误率高。(4)将被听课人(任课教师)置于考核对象的地位,过分放大了教学检查和考核评比的功能,忽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教学实际。这种管理思想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采用BPR和ECRS法对现有听课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BPR指业务流程重组,其原则是:(1)目标为导向调整组织结构,打破职能部门的界限,由一个人或一个工作组完成业务的所有步骤。(2)让执行者有决策权,消除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和误差,并对执行者有激励作用。(3) 各种重组过程都需要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支持。流程重组不强调“革命性”和“彻底性”,而是追求“实效性”和“可行性”。ECRS分析法用于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达到更高的效率。ECRS,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图3 教务处(办)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图4 教育督导室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对听课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原则是:(1)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调整内部的管理工作。(2)以流程为中心,教务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整个流程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必须对学生和社会负责。(3)团队精神和扁平化组织。压缩组织,使组织扁平化,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将个人的成功与其所处流程的成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将基于个人的“以人为本”原则转变为基于团队的“以人为本”原则。
图5 教学系(部)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4 结束语
教学管理精细化势在必行。树立教学管理精细化理念,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效能。
精细教学管理体现在成本管控精细化、执行力管控精细化和衔接配合管控精细化三个方面。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关键是更新管理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时间观念,强化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点是优化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依托OA系统构建协作管理平台。
注释
篇3
1物资精益化管理与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1.1精益化管理概念
精益化管理即通过提升产品设计速度完成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并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要求需要满足通过长时间有规律的总结获取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的高质量以及集成化生产等要求。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要求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精细化的管理应用于供电单位企业的供电过程中表现为强化供电单位的物资管理细节,重视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彻底改变原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提升供电企业单位的物资管理效率,促成供电单位企业的稳健发展。
1.2供电单位企业的物资管理现状
以2013年为分割线,2013年之前的电网企业的配网物资都是按照每年固定批次的招标采购活动获得,单位物资需求则根据各部门的项目投运时间及具体物资数量决定。配网工程本身多边性强,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出现物资上报需求就必须履行合同,因此常出现物资库存的积压问题。需求部门要解决积压问题就需要对后期的综合计划方案进行调整,招标采购时间也相对延长,各项资源都要进行申报,整个申报流程繁琐,而工程的变动也会造成物资的沉积,最终导致物资等各方面的浪费。2013年之后国家对于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规定,供电企业开始进入精益化物资管理阶段。
2物资精益化管理存在问题
2.1需求计划数量和时间不精确
物资需求计划的数量以及时间的不准确的现象常见于地市级、县区级供电企业,除此之外还存在招标采购技术规范书撰写问题等。在物资需求的计划时间精确度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预见性较差,时间的提前量掌握不到位,最终导致物资的到货时间推迟。在计划时间的精准度方面最突出的不足就是预见性较差,时间提前量不足,最终导致物资到货时间推迟。电力工程项目也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其他如政策处理以及农耕等因素导致工程提前或者延后,进而造成上报的物资需求供应不足或者短时间内无法使用,同样也会造成库存积压问题。技术规范书的撰写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成因就是工作人员或者设计人员的细致度缺失,规范书出现问题被上级驳回对于同业的对标指标考核会造成不良影响。
2.2物资存储仓库分布零散
现阶段的供电企业物资存储主要以本单位为基本单位。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物资的存储管理重点在于物资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仓储物资的不必要浪费。但很多的供电企业都拥有独立的物资存储仓库,且仓库的位置通常比较零散,在进行相关的供电物资的调配时,物资储藏仓库的分散性过大,给物资调配等造成了很多不便。另外,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物资仓储交流较少,对于各个仓库之间的物资状态了解度不高,也给资源物资的合理配置带来了一些问题,现有物资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对于供电企业是一种资源浪费。
2.3物资数据化发展较落后
科技的日渐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借助科技的力量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信息大数据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供电企业单位的企业群体庞大且物资需求量庞大,信息大数据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单位进行物资的精益化管理工作,但在现阶段的供电企业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信息大数据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缺少全面综合的信息大数据的帮助导致物资管理在信息数据系统方面不够完善,不能及时精确辨别物资需求,供电企业的内外部交流成本未能有效降低,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3提升物资精益化管理措施
3.1强化招标采购需求计划的精益化管理
国家对于供电配网物资的招标有明文规定,对于物资招标的数量必须精确,以满足招标需求,在物资数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不允许开展招标活动。除此之外,供电单位企业应用物资的获取要经过协议库存招标活动,并需要通过招标管理以及物料编码等精简管理。细化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控制物资的库存数量,对物资库存的调度质量也起到一定保障作用,最终达成有效管理积压物资的目的。在进行协议招标工作时,策划部门同管理部门之间互相合作,根据实际的供电发电需求,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所需物资以及资金等进行详细规划,制定出科学详尽的计划方案,再由相关部门结合供电要求进行设计和审批,配合物资部门的物料清单进行物料的单价估算,兼顾现有的物资库存并将实际的物资使用情况向上一级反馈,切实保障物资数量的科学精益化配置。
3.2物资仓库数量精益化管理
结合现阶段供电企业单位的物资管理中心以及存储仓库较分散的情况,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供电局以及供电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物资的正常需求促进建成规范完善的电网企业单位物资配送网,同时将小型的物资存储仓库作为供电企业日常运行或者检修时的应用仓库,帮助实现高效的配电网运输。要强化对各个物资配送中心以及存储仓库之间的掌控,对工作运转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对各类大小型仓库进行整体提升,提升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优化物资精益化管理体系。
3.3物资技术规范的精益化管理
强化物资管理技术的精益化管理是保障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对于管理工作进行具化,减少物资部门对技术规范书的随意修改现象,相关设计必须有上级批准才能继续实施。完善操作规范书后对所需物资进行对应编号,保障在规范书中可对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查询,方便在需要时进行物资申报完成物资调度。通过建立物资的精益化系统,有效降低了个性化技术等因素对于物资投标人的判断,便利了投标人的管理操作。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单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物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较于存在很多缺陷的传统物资管理模式,物资精益化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电网建设中越来越不可替代,因此要保障电力产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供电单位和企业必须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强化对于物资的精益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供电企业单位对于物资的盲目需求,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现象。
【参考文献】
[1]冼燕娴.配电网物资的储备定额标准和长效管理机制[J].时代金融旬刊,2016(10):318-319.
篇4
精益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按照医院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将医院的业务、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全过程管理,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预算管理是与医院治理结构相适应,制定医院战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工具,涉及医院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安排,通过相应利益分配来实现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医院管理,提高运营效益。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预算与医院的发展战略脱节,缺乏预算管理意识,组织体系设置不科学,编制、内容不健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落实,预算执行和控制不够重视、缺乏考评机制等。2013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与产品安全事业领导者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地区率先试点实践UL精益管理,启动了管理改善活动,活动聚集医院的发展战略,围绕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确定指标,并通过共识、培养、授权、结果的实施路径,对医院现有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整合,建立了可视化的持续改善体系和执行体系,助力医院运营战略落地。精益管理(LeanManagement)起源于日本丰田的准时化生产方式。它的理论源于工业界,但可被应用于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精益管理不仅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工作体系。其重点是基于创造顾客最高价值为出发点,强调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
一、运用精益管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根据财政部、卫计委的文件财社〔2015〕263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收支运行,强化预算约束,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益,并要求“2016年底,所有公立医院要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2018年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约束作用逐步强化。”面对新形势、新医改、新要求,医院必须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成本控制和消除浪费,提升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势必需要推进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和落实的过程,是让医院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1]。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中,可以通过精益管理的共识、培养、授权、结果的实施路径,借助可视化管理、数据驱动、项目管理、聚集流程、均衡工作、持续改进等工作方法改进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预算管理从原来的编制、审批、执行延伸到调整、分析和考核,从而使预算管理体系更趋完善。
二、精益管理理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1.达成共识,服务战略。预算的编制必须要服务于医院的发展战略,在编制预算时,也必须在领导层面与职工层面形成互动、达成共识。共识,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识,是需要我们养成人际互动、讨论、争辩、协商和妥协的习惯。医院在编制预算“二上二下”阶段,就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特别是在确定如门诊人次增长率、出院人次增长率等关键指标时,需要让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在分析医院运营情况、外部医疗环境等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确定真北指标,真北指标围绕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来确定。如涉及患者维度的真北指标可包括均次费用、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检查等待时间等,财务维度可包括药品卫生材料占比、百元业务收入人力成本支出、人均业务收支结余等。医院层面的真北指标要与业务部门的真北指标之间建立有机的关联。医院的真北指标需分解到部门,部门的真北指标需支撑医院层面的真北指标,从而确保医院、部门的管理方向和步调是一致的。同时,考虑到医院收入指标不能分解到科室,因此,医院在分解目标时,要以引导科室开展合理诊疗、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导向,要以医院的工作量、医疗服务效率指标进行分解,如人均工作量、病种结构、收费项目变化等。
2.培养技能,持续改进。在预算执行过程,需要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在此阶段,要培养员工运用精益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能,使得预算执行、控制处于一个持续改进的状态。要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一个可视化管理的状态。可视化管理,即使用直观的可视化管控及展示来管理流程中或整条价值流中的工作人员、患者等所有人的活动,使用如路径颜色进行标识的方法,引导人们前往不同地方或对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反映在预算管理中,就要建立预算监控系统,预算监控系统是网络环境下实时控制成本的管理过程[2]。具体的操作形式除了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外,也应将通过筛选的各类预算运行指标进行上墙展示、月运营汇报等形式反馈,各指标均以图表和数据显示,并通过红黄绿标识反映运行状态,这样就能让医院、员工能随时、直观了解运营情况。要运用数据推动预算纠偏。医院应持续动态地对各月度的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对于红色标识的指标,即预算执行中出现偏差的指标,医院、科室需组织团队进行专项改进,改进可采取如PDCA、A3等各种方式。在项目改进中,必须将与该指标、流程相关的人员纳入团队。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精益管理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它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容易使我们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而陷入更多的浪费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氛围,精益管理说到底是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持续改进的方式正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实的抓手。
3.充分授权,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特征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是预算管理实践精益管理的必然要求[3],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推进中,必须要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一线解决问题是精益管理的特点,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更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建议和发挥他们的才智,采纳、实施员工有益建议和想法,采纳的途径可通过预算管理平台或科室改善日历等各种方式。同时,管理层应负责建立解决问题的基础架构、设定目标、为员工安排时间以进行改善工作,并负责指导员工去实现那些支持提高预算执行率的改善建议。
4.评估结果,考核分享。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医院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并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内容。如果失去了有效的考核,预算管理就显得毫无意义,仅增加工作量而已。同样,精益管理也极为重视“结果”的运用与绩效考核,强调PDCA闭环管理。在这一阶段,需要从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评估医院、科室层面的预算执行结果,评估执行结果是否符合医院的发展战略,评估是否实现了减少浪费,进而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倡导分享,预算管理也应将有益的经验进行分享,特别是在标准化工作流程、消除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完善内部控制等内容。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评、学习分享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系统化构建精益理想行为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三、推动精益管理理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是实践精益管理理念的一个根本要求,因此要加强预算管理知识宣传,在此基础上,更需加强全面预算的评价,通过预算评价引导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提高预算管理的权威性。精益管理理念要与预算管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理论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建立快速复制、快速分享的机制。如通过精益管理的消除浪费从而实现水电气有效成本管控,通过均衡模式实现资金的合理安排,通过价值流图分析来缩短病人医技检查等待时间等。用精益理念解决难题,让员工感受到好处,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利用精益管理理念打造医院管理文化,建立持续改善文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碰到问题,要善于利用项目改进方式,项目团队成员利用价值流图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确保项目成功。
作者:胡兆礼 杨灵 单位: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 台州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精益管理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丰田公司发展了独特的丰田生产方式,从一个日本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沃麦克等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总结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原型的制造模式,第一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从此,精益生产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生产制造模式。近年来,“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扩展到服务型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发展成为“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的战略思想是通过以人为本,以团队为主体,由顾客确定产品价值,实施适时、适量、适物的生产和供应,采用并行工程进行产品开发,最终实现“杜绝浪费”。本文针对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精益管理方式——即将精益的思想融入到产品创新的流程中的一种新的企业产品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产品创新的价值流是其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没有或者很少浪费的高效创新流程是其主要任务;高价值、无浪费、持续精益是其追求的目标,以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为基石,充分利用精益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产品创新的过程“流动”起来,适应并充分满足客户快速变化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各相关方的共赢,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环境并持续改善,以追求完美的境界。
二、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优势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和精益管理现状,借鉴精益管理的战略思想,将其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创新领域,开创出适应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使企业创新精益化,已经成为产品创新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从战略上来看,精益管理方法强调由客户来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通过客户的想法来选择正确的项目,避免了以前盲目的主观决策,确保了产品的市场。它重视企业的前期战略规划,并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能有效地计划和实施创新。
其次,从人员和组织上看,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尊重、发展及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创新;鼓励“团队协作”和“创意自由”,运用跨部门的创新团队以提高创新品质与效率,解决困难的技术性问题,以改进流程。
再次,从技术可行性上看,使用精益的价值流图映射工具可以很好的显示整个产品创新的流程,识别浪费的来源。作为精益实施的基础,它是确定一个未来的理想的产品创新状态的最佳工具。
最后,从资源上来看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企业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因此以消灭“浪费”为理念的精益管理方式值得采纳,以便实现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中国企业要在这个国际开放的环境之中成功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自主创新,从而使产品保持领先,获得优势,迫切需要一套立足于自身特点的、系统的产品创新管理方法。本文立足于当前现状和需求,提出了采用精益的原则和方法来构建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三、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
1.总体目标
从员工、供应商参与创新的角度和企业开始认识到实施产品创新战略规划或战略管理的实际出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确保产品创新型谱管理的合理实施,在前期规划中就确定项目的优先级,选择正确的产品,降低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2)企业的员工熟悉创新的流程,是参与创新的一份子。尊重、发展并激励企业的员工和团队,培养他们贯彻和实现公司的理念;(3)选择一个最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是他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参与创新,鼓励并帮助他改进;(4)流程是整个创新的重心。用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士气实现最佳流程,最终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5)深入分析出现的问题,省思、沟通,把所知的知识标准化,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构建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学习的创新环境。
2.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实施框架
鉴于精益思想在产品创新中的优势,本文将精益管理和企业的产品创新结合起来,首先提出了基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
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从它的执行阶段来说,主要可分为前期创新规划、定义创新价值、明确产品创新价值流、构建未来价值流和实施流程五大部分。具体见下图:
如图所示,这五大实施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企业产品创新精益化的转变路线。企业通过这五步来重塑自身的产品创新流程,虽然这会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但是这一框架的正确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现在的产品创新低效高耗,高风险的现状。
3.框架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产品创新管理方法是门径流程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法中,员工无法对企业流程进行全局把握;对每个门径进行判断,效率也较低。而基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它的不足。精益管理框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新涉及每个人,包括员工和供应商,企业内的创新强调紧密的团队合作,而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专家的事。
(2)新产品的定义和价值不是由企业高层或者某一部门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来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
(3)在产品型谱初期,进行产品选择和产品战略规划时,有客户参与,通过客户的想法来选择正确的项目。
(4)员工熟悉并能全局把握企业的流程,具有创新的敏感度与能力,从中培养能拥护并能实现企业理念的领导者。
(5)专注于企业流程的改进,形成无间断的拉式创新流程,追求减少浪费和增加价值,提高创新效率。
(6)库存的减少不仅有益于降低成本,还能使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易于暴露,在发现并找出、改进问题方面,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7)以企业长期稳定,持续改进的理念为基础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的财务目标。
4.精益管理的实施步骤
前面已经介绍了精益管理的实施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本文从人员,活动和目标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每一步实施的步骤:
(1)前期创新规划
①人员:(a)获得高层管理认可;(b)成立精益创新实施团队(跨部门组成),选出负责人;(c)解决地域文化问题;(d)培训关键人员;(e)鼓励精益学习。
②活动:(a)创建精益商业案例;(b)在战略计划中引入精益思想;(c)建设精益构想;(d)建立需求;(e)制定实施计划;(f)建立目标(度量)。
③目标:(a)精益创新实施团队成立;(b)关键人员培训成功;(c)企业员工理解精益思想(d)将精益思想成功引入企业的战略计划;(e)精益构想和需求建立;(f)目标建立。
(2)定义创新价值
①人员:(a)企业的销售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b)创新设计人员与销售人员组成团队,分析客户意见。
②活动:(a)选择初步实施范围;(b)分析市场;创新的性质、目的和环境;(c)定义客户并确定客户的需求;(d)由客户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e)安排进度;(f)计算目标成本。
③目标:(a)实施范围确定;(b)有清晰的市场调查结果;(c)明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d)完成价值定义;(e)完成后续进度安排。
(3)明确价值流
①人员:(a)精益实施团队对企业产品创新流程进行全面调查;(b)由负责人负责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c)明确并涉及关键利益方。
②活动:(a)收集企业数据;(b)记录当前状态产品创新的价值流;(c)整理、分析数据;(d)绘制产品和信息流。
③目标:(a)分工明确;(b)构建当前价值流图。
(4)构建未来价值流
①人员:(a)每位员工均可参与产品的创新;(b)明确并授权创新负责人改变商;(c)创新团队复合制造或采购决策;(d)调整激励机制。
②活动:(a)分析当前的价值流图;(b)消除当前状态中的浪费;(c)明确活动的优先级,规划新布局;(d)集成供应商;(e)估算和落实成本;(f)制定详细计划;(g)开展精益活动。
③目标:(a)消除浪费;(b)建立一个连续的产品创新流程;(c)成本落实。
(5)实施流程
①人员:(a)从每个人-员工、供应商身上吸取知识和创新;(b)给予负责人直接支配创新资源,团队成员的人事调动、任免和考核权;(c)建立评估团队;(d)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②活动:(a)实现过程控制;(b)实施自我检测;(c)执行标准化;(d)持续精炼计划;(e)错误防止过程;(f)实施可视控制;(g)定位和平衡生产流;(h)重新分配资源;(i)建立评价体系。
③目标:(a)实现过程控制和自我检测;(b)持续渐进性提高;(c)努力追求完美;(d)良好的评价度量指标。
5.结论和展望
本文从国内外企业在产品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入手,总结了产品创新管理的理论现状和精益管理方式的理论发展及其实际应用现状,研究了精益管理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优势,并将精益的管理思想以及其相应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工具与产品创新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的实施框架及实施的具体步骤,并分析了它的潜在实用性,为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本文中所提出的框架和实施方法,离真正实现在企业中的推广并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实施也并不应该是一个全盘照搬的过程,而是需要根据各个企业的创新实践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这也是一个精益的过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产品创新和精益管理的研究很多,比如产品精益创新的绩效评价方法,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以及具体在中国企业中的实施的途径等都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成标胡树华:基于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2]MichaelN.Kennedy,productdevelopmentforleanenterprise,firstprinting,2003.4
[3](美)杰弗里.莱克:丰田汽车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王洪星等:精益管理:让我们做的更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5
篇6
一、精益化成本管理的产生
现代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既要求得生存,更要求得长期成长和发展。因此,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定位在客户满意这一基点上,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观,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以利润或资产等价值量为唯一准绳的目标规,它服务于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形成长期有效的经营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已扩展到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之间的较量。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表现为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供应链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商、客户等各环节的资源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整个供应链成本低于相互竞争的其他供应链,该供应链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处于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成本随着供应链成本的优化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会得到加强。
二、精益化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
企业在不断追求价值最大化过程之中,成本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始终重视成本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和服务技术,把精益思想引入成本管理中,旨在构建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以供应链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而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为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要求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不断地消除不能给客户带来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提高效率。
(一)在采购环节的应用。在采购环节,对精益采购成本的控制依托于精益采购来实现,精益采购要求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使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决策透明机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采购价格降到最低。以公正、公开的原则来选择好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协议,实施适时采购,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实现仓储成本的最低化,使采购的每一环节、每一过程的成本实现精益化控制的目标。
(二)在设计环节的应用。在设计环节,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因此精益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此环节。产品设计成本管理要求技术部门的人员应增强成本意识,产品设计时一般需要经过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加工图设计等环节,精益成本控制工作要贯穿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都应对成本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降低成本的措施。
(三)在生产环节的应用。在生产环节,一方面精益生产在企业整个供应链环节不仅要求生产技术自动化、生产管理现代化,而且要求员工自觉化,要求员工把精益思想付诸行动,发挥团队精神,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另一方面精益生产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通过作业对资源的消耗过程、产品对作业和资源消耗过程的成本动因分析,判别作业和产品对资源的耗费效率,识别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消除无效的或不增值作业,使成本控制从产品级精细到作业级。
(四)在流通环节的应用。在流通环节,精益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要在效益与支出之间进行权衡,在满足客户价值需求情况下追求最小的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
(五)在服务环节的应用。精益服务成本是指在满足客户一定价值需求情况下的最小服务成本。服务成本是企业的支出,旨在通过服务从而增加客户价值,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客户。服务成本与消费者购买成正比,企业支出的服务成本越大,为客户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就越多,方便和满足客户程度就越大。为了增强竞争力,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客户的服务,服务成本已成为企业供应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服务成本的增加,可以增加客户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产品的销量,但并不意味着越大越好。服务成本的增加形成企业总成本的增加,过高的服务,超出了客户预期的满意水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精益服务成本管理就是要将服务成本控制在一定的客户价值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客户满意的最小值。精益服务成本管理的思想体现在既满足客户需求,又不造成任何服务成本的浪费。
精益成本管理是在对企业供应链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以客户价值增加为导向,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的成本管理新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利润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模式,为成本管理开创了崭新的思维空间。
三、企业实施精益化成本管理的关键措施
推行精益成本管理是把精益思想贯穿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诸流程和诸要素之间的整合之中,绝不是简单植入“精益思想”的理论和技术,而是要在创建精益的过程中,实现精益智慧与企业管理实际的真正耦合。并且还要在消除各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夯实管理基础,规范运作,提高工作质量,持之以恒地做到循环往复、尽善尽美,但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此,在推行精益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自身的成长周期,具体分析并确定适合自己的应用措施。
(一)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企业精益成本管理是把传统方式中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变为“以人为中心”,实现“人以精益为本”的管理,这是企业在管理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管理理念中,“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无人即止。因此,实施精益成本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这对企业和员工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员工要具备现代精益成本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其次,员工要有成本责任意识;第三,要加强岗位培训;第四,企业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管理制度;第五,工作项目结束后要善于总结。
(二)以顾客为着力点,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出发点,让顾客满意成为企业制胜的武器,企业产品只有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审美化、舒适化的要求,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精益化管理以顾客为着力点,不仅向顾客提供服务,而且要把顾客看作经营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对于顾客而言,企业精益成本管理注重寻求并维护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把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时甚至宁可牺牲部分短期利益。同时,企业精益成本管理还要求市场营销部在市场调查时要深入到顾客,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将有关的内容反馈到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去,主动销售,顾客第一。营销部的市场调查与研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起点,而且还要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力求顾客满意,形成顾客信赖的企业形象,为企业赢得无数的回头客和大量的新用户。
(三)打造精益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在一切管理活动中的内在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一种能力。每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追求、企业成员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文化。对于一个精益成本管理的企业,以人的精益为本的企业文化就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创建和深化精益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模式,从企业设计、工作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经营的各层面去贯彻精益化管理理念。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所拥有的最珍贵的无形资产。从精益成本管理的实践中提炼和形成的精益文化,不仅可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提升组织效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四)追求有效,避免浪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有有效和无效之分。精益化管理方式认为,只有能增加价值和附加价值的生产和管理才是有效的,不能增加价值的是无效的生产和管理、是一种浪费。用精益化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可以发现很多地方存在着浪费。如用人过多、超量生产、资产闲置、不合格的工作流程等。精益化管理就要使这些无效生产和浪费清楚地表现出来,使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改进、改良、改造和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无效生产和浪费。
(五)实行准时化生产。精益生产是现代企业中一种比较先进、科学、流行的模式,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正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把传统的“推动”生产转为“拉动”生产,其本质就是企业仅在客户购买或下单时才生产产品,即准时生产制JIT(JUST-IN-TIME)。这种做法能从库存量下降和投资回收速度加快中节省大量资金。对于传统的“推式”制造商,厂家根据销售预期生产产品,每销售1元人民币产品,就要将其中的0.2~0.3元花在备足库存上,然后设法将产品“推”出厂门。
(六)实现网络化建设。企业实施精益成本管理是一项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创新。科学管理内涵包含多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中就包括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给予企业管理模式新的内容,成为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根据实施精益化管理的需要,以高性能网络建设为基础,将各项工作移植到internet网络空间环境下,形成互动、快速、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实现管理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方式正在失去往日的风采,我国企业应把转机建制、联合兼并、建立集团作为契机,把消除一切浪费的思想贯彻到经营管理过程中,以更优为目标,正视存在的缺点,全方位、健康、持续地推行精益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颖.从减少复杂性角度研究精益企业[J].商业研究,2005.6.
篇7
一、前言
精益化体现在精和益,“精”要做减法,要做到少投入、少消耗、少花时间、少给班组增加压力;“益”要做加法,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提高质量、提高班组生产力。通过班组精益化管理,实现物的明朗化,行为的规范化,为全面贯彻落实《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创先争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网公司班组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的活动方案,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班组建设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要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动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加强班组建设,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不仅是班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的意义
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是加快“两个转变”的客观需要。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国网公司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班组是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加速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的直接落脚点、执行者。在班组建设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只有在企业战略发展的全局中谋划班组建设,推进班组精益化管理,始终把班组建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才能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需要。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企业所有的管理思想、发展战略、任务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和每个岗位。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持续推进,企业组织变革出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组织变革的调整方向主要是削减中间层次,加强基层班组,在这一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水平与班组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将精益化管理理念引入到班组建设中,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目标,加快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根本需要。企业的安全生产大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对于风险较大、连续生产的电网企业来说,提高班组的安全管控尤其重要。班组安全管控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隐患事故处理的质量。但是,客观地讲,目前,我们对班组的安全管控还不够到位,仍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痼疾,急需通过加强班组建设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而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通过强化工作过程管理,规范资料管理,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等,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实现班组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工作环境定置化、日常考核绩效化、员工队伍知识化、工作作风准军事化,无疑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的方法
1、创新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借鉴,顺应班组建设时代要求。
班组不仅仅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层组织,而是涵盖生产经营、文化建设、技术创新、民主管理、团队建设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性单元。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班组与管理层的交流互动更加紧密、与生产流程的其他环节的协作配合更加紧密、与市场的直接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导入精益化管理理念,促进班组逐步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班组转变,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好经验,要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增强对发展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
2、以日常工作为抓手,以业务流程为重点,稳步推进班组建设工作。
班组在一线、在基层,班组工作非常具体明确。抓班组建设,就是要从具体的工作入手。我们抓安全生产“月计划、周安排、日分配”开始,抓工作依据、施工方案、开收工会、“两票三制”、人员组织、工器具的配备、材料的准备等等;我们抓营销管理从用户申请开始,勘察、审批、设计、施工验收、装表接电,是否规范、优质、高效。只有抓住工作这个重点,班组建设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班组建设工作才有实际意义。
3、开展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特色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组活动, 各种班组QC小组选题紧扣工作实际,解决日常管理中变压器渗漏问题、快速寻找故障点、提高供电可靠性问题、提高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率等。开展班组特色服务,为社区无保老人、残障人士提供特别服务,体现责任央企的社会担当,和公民的职业道德。
4、重视培训工作,培养班组核心竞争力
班组是否有实力、有战斗力,主要看班组长和班组骨干成员。班组成员的能力要靠日常的培训锻炼,培训班组长和业务骨干,就是培养班组核心竞争力和班组可持续发展。重视班组培训工作,年初制定公司以及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供电所月度培训方案、员工个人学习计划,在培训工作上舍得投入。
5、提升素质,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构建班组员工成长平台。
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必须从提高班组员工综合素质入手。必须把导入精益化管理理念与员工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要营造班组员工学习新知识的良好氛围,拓展员工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活力。要以培育敬业、勤奋、创新、踏实、爱岗的员工队伍为目标,完善班组员工的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搭建班组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平台,加强对班组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畅通班组员工职业上升通道,为推行班组精益化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6、要分类指导,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突出班组精益化管理的个性特色。
篇8
最近,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全面推进企业精益管理,培育精益管理文化,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要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那么,企业如何通过精益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取得良好效益,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项紧迫任务 。
众所周知,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使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管理手段。内涵包括: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生产系统化、管理产品质量零缺陷化、管理质量改进持续化等。
所以,在落实精益管理过程中,应该侧重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抓重点。因为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一个企业的属性决定它离不开2项职能,一是企业要盈利,二是企业要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抓住了这2点,也就抓住了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正如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每到单位开全公司大会,总经理就讲:我抓工作主要抓2件事,一是产品质量,二是公司效益。因为,有了好产品才能产生效益,效益增长了才能完成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才能提高职工待遇水平,公司才能发展。其实,总经理讲话的实质,就是在谈精益管理。
其次,抓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今天的企业发展需要反复强调和树立“质量是保障,效益是生命”的管理理念,和“人人严把产品质量、人人关心利润、人人为企业多创利润”的责任意识。 另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那么,企业就必须履行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效益,职工也就没有了生存之道,经济责任就是一句空话,而社会责任更是无法谈起。所以,强调责任意识是精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三,强调企业精益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除需要人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外,最主要的还是从行动上将企业管理落实到关键的位置上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企业管理层要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努力降低生产环节中的各种多余物耗能耗,高标准优化生产运行。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分一分地算账,一分一分地创利,实现产品质量最优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并把精益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2012年2月,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纲要》提出到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提升,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目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们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已处在世界前列。
由此,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方面质量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度体现,因为它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福祉。
另一方面,质量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只有重视产品质量,企业才能取得效益、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赢得市场。
今年6月10日,刚刚在法国巴黎开幕的欧洲杯足球赛,足球场上巨大醒目的广告牌不断翻动着中文广告“海信电视、中国第一”。海信作为欧洲杯56年来首个中国赞助商品牌,让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看到了这一品牌展示,并引发世界各大媒体和社交舆论的广泛报道。
那么,海信作为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嘉士伯等国际品牌并肩的欧洲杯全球顶级赞助商,赛场内外海信元素的高调亮相。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优质的海信电视质量。
我们知道,海信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9月的“青岛无线电二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信集团秉承“享你所想”的智能化主张,推出行业领先的ULED、激光电视等,产业涉及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交通等领域。海信液晶电视的技术、性能和质量一直保持在同行业领先地位,液晶电视机的销量保持在全国第一位。
海信的成功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企业追求商品质量和品质的完美,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否则,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很知名的企业,如果没有继续超越自我,当困难局面出现时,没有及时转型和创新,那么今后的发展之路都将会非常困难。
如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的民营企业,后来发展成中国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
但2016年最新财报显示,联想集团2015/2016年度营收为4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3%;年度净亏损1.2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29亿美元。而更为显现的问题是,从相关的业务数据分析看,联想手机有被消费者逐渐冷落的趋势,而笔记本电脑业务也有陷入落伍和老化的状态。
那么联想的业务下滑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相关业务部门分析,一是在最新的商业战略创新中,联想在用户运营方面的创新思维不够。因为消费电子行业表象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其实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是背后的智能和服务的竞争,这是今后同行业发展最重大的趋势。
二是联想面临的是发展到临界点的系统性问题,是商业社会转型和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
我们通过联想事例可以看出,每一个长久不衰的知名企业,其产品或服务,都需要过硬的质量做保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追逐创新,方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也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优质,谁获得的利润和效益就大。可以说,产品质量是效益增长的基础,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效益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而企业是贡献效益的重要单元,只有企业创新能力强,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企业效益才能增长快,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才更多。
比如中国的华为公司成长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6月14日,美国市场调查企业公布的报告书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智能手机销售量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电子,售出8150万部智能手机。排在第二位的是苹果,销量为5160万部。华为排名第三,销量为2890万部。
这组数据让我们看到,华为公司的销售业绩已排在全球手机销售行业前三名,并引得主要工业国家的高度关注,全球影响力也在逐步加大。
而今天的华为公司发展没有因为这些成绩而止步,而是继续保持着良好的高速发展势头,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为近30亿人口提供各种通信服务。
那么,华为公司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从一家普通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超3900亿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华为的成功秘诀在哪里?
篇9
精益管理最早源自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在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时,要求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必须要采用“精益思维”,而“精益思维”的核心,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如:人力投入、设备投入、资金投入、材料投入以及时间投入和空间投入等等,来尽可能的创造出最多的价值,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丰田精益管理的成功使得精益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在现代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精益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走向精益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企业成本核算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采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思维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不但是当前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本文就从精益管理的视角入手,针对企业的精益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精益管理视角下企业传统成本核算模式的不足
丰田精益管理的成功使得精益生产方式在众多现代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很多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都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满足精益生产模式的评价需求,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不足,并因此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具体而言,精益管理视角下企业传统成本核算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成本核算与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相脱节。精益生产的特色是小批量的连续流动,是一种杜绝浪费的、无间断的作业流程。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建立在大批量生产的前提下的,如果利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来开展精益生产模式下成本核算工作,往往会造成单件成本上升和生产率下降的假象。由此可知,传统的成本核算与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是相脱节的,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但无法体现出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而且由于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生产之间的不符,甚至会影响到精益生产方式的有效应用。
其次,传统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精益管理追求的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其为了能够彻底消除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浪费现象,以PDCA循环作为工具进行循环改进。而要实现持续性的改善,必须要有及时、准确、全面的成本核算信息作为改进的参考和依据,例如:在采用PDCA循环进行循环改进的过程中,现状的评价和改进效果的评价均需要通过成本核算来完成。但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事后分析成本信息和事中进行成本控制为主的,其在生产进度的相关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为精益管理所追求的持续性改善提供及时的成本核算信息。所以说,从精益管理的视角来看,传统的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最后,传统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核实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然后据此来进一步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并最终确定企业的利润额。然而,精益管理的理念强调的是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反应能力、企业的决策能力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和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的提升,要实现上述的目的,就必须要能够通过测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浪费来逐步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并以此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显然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只有创新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精益成本核算才能够确保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二、精益管理视角下企业精益成本核算的实施要点
根据精益管理的特点和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在企业精益成本核算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应抓住如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注意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尽可能科学的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二是,要注意制定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不善成本;三是,要注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提高精益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ERP软件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ERP软件来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细化;四是,要注意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的提升。企业精益成本核算的实施成效与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精益管理的视角下实施企业成本核算时,还要注意定期开展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活动的定期有效开展,来促进财务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的提升,确保其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益成本核算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篇10
一、当前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背离大部制改革思路
我国相关部门所探索的大部制改革,其中核心思想就是关注职能方面的有机统一与整合,过去传统的专业化管理与行业管理模式,逐渐转化为综合管理,进一步将部门之间的壁垒打破,例如:相同或者类似的部门可以由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医疗卫生领域范围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事务较为复杂,不仅包含了医院的相关管理,还涉及到防疫、药品、卫生以及医疗保险、流通管理等等方面,就算是单一的医院管理也会有涉及到这些方面。基于大部制改革的思路的理念,需要对这些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与优化,因此,设置医院管理局的方式与此相悖之嫌。
(二)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由于传统观念与体制的束缚与影响,医院财务管理部门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通常重视对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缺乏有效的医院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导致部分资金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也有部分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过于注重资金,而忽视实物,导致账务出先混乱、出现不实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医院的稳定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精益管理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进行重新塑造,目前大部分医院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反馈机制。还是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必然涉及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生产使用维护这些部门。因为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在每个阶段上是孤立的,所以前期采购阶段的相关信息,可能不会被财务部门所了解,也会导致后期资产管理的相关状态,财务部门也可能不会知道。固定资产管理技术信息以及价值信息彼此之间的分离,导致无法成功统一集成,不利于医院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更无法开展精益化管理。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制度不完善
医院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精益管理知识。首先医院的科技队伍不够强大,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对先进医疗技术的专研不够深入,没有放眼于医学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队伍中,有部分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科主干,抵挡不住公司、企业给出的丰厚待遇和优厚的物质条件的诱惑,使得经验丰富的单位骨干和年轻学历高的重要人才思想不够稳定,无法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担,造成医院人才流失后继乏人,学科骨干空挡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精益管理的概念与思想
精益管理是以精益的生产为基础的。精益的生产是国际上相关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析,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模式是当前最实用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在最初的生产系统的管理上不断实践,进而才形成精益化管理模式,当前精益化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企业的相关细节当中,例如:管理、生产、经营等环节当中。将起初比较具体的业务管理模式,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中。不仅能通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还能对成本进行控制,同时保障质量,加快流程的进展速度,对资本投入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保障经济利益取得最优化。
精益管理的提出要求企业相关活动都必须要有“精益思维”。所谓精益思维,其核心思想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投资、设备投资、材料投资、时间投资等等,最大限度创造最大的价值,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为客户提供新产品的信息。精益管理的最终目标可以理解为:企业在为广大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与产品时,将浪费的程度降到最低,这就是精益管理的最终目标。精益管理可以说是一种态度,也可以是企业的文化,也可以是企业经营的理念,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工作的一种精神。将精益管理融入到医院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医院的文化进行创新,将传统医院文化的内在活力激活,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努力构建精益理念的医院,让医院具有独有特色的精益文化,让医院所有工作人员都具有精益思维与习惯,以精益管理的思维来追求完美、追求发展,进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如何在医院开展精益管理
(一)精益管理在医院后勤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若要真正实施,首先要将岗位实现可视化。针对医院后勤中心可以积极推荐岗位可视化。办公室事务处理看板化,例如:办公桌、文件以及报表等等日常需要用到的事物,需要注明编号、名称以及工作内容、相关数量等等,一句话要保持一目了然的原则,降低寻找时间。所管理的仓库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其划分为退货区、合格区、发货区、存货区等等,例如:需要退货的商品可以用红色的标识牌进行标注,较为夺目;临近保质期的产品可以用黄色标识进行标准;维修部门也要善于对标识牌、颜色以及管理线等等手段进行综合利用,进而设立维修、待修、修复品分类存放的区域,并根据制定位置进行安排。公用维修工具需要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在专柜进行存放,而且必须要有明确的位置进行表示与使用登记。各种类型的工作制度以及工艺流程需要制成标识牌挂在较为醒目的地方,各个班组实行岗位责任制度上墙,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并且每月必须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而且要在检查登记本上签字。每一个班组必须要准备电话登记本,科室一旦有电话,不仅要对电话进行记录,还要对电话内容进行记录,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实际情况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并针对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要第一时间上报。
岗位可视化之后,让可以让原本较为繁琐的运行流程得到一定的改善,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后勤与临床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变得更加简单,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生产效率也有所提升;整个生产管理公开化,哪些人该干什么,该什么人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多长时间都一一被明确,生产管理透明度越高,大家的工作配合也就更加默契,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自觉性与工作规范性,加强自我约束,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持续的发展,进而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医院后勤中心的竞争力与效益,同时提升了临床的满意度。
(二)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
将固定资产实现三级分类,这是医院对固定资产展开精益管理的主要手段。三级分类是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有效、低效以及无效。有效是根据效益与效用的标准来实施划分的,可以为医院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又可以为在医院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产,被称之为有效资产,这类资产要重点管理与保护,才能确保其作用。 同时确保其是有效且适量的,使其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对于有效用,但是效益不确定的风险资产,是今后医院加强资产管理,挖掘效益潜力的重要源泉。对于效用低下,也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却是必需的固定资产,其有效性越低,对医院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应该适当控制。
(三)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与发展
财务管理人员是医院实施精益管理的主要参与者,要将医院的财务状况以医院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将精益管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促进医院的低成本、高效益。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做到财管人员执政上岗,充分了解医院运转情况,并且拥有较高的法律规范意识、掌握法律常识,以促进医院财务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杜绝医院财务上的随意性。医院财务人员还应及时的向管理人员传输新的理财观点与新的管理观念,让管理人员接受于思想上,实施于行动上,真正意义上推进精益管理,提高医院发展前景。
总之,精益管理在医院整个管理具有非常大的现实作用,其应用价值是不可估计的。当前,医院积极推行精益管理是现实的需要,并且也存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在笔者的研究的过程中,希望能促进医院不断加强在精益管理方面的思考,充分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让精益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篇11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时期,企业法制缺乏法律观念
企业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有:合同的文字表达不清晰;合同文本中的具体条款过于粗糙,内容残缺不全;签订的合同没有以法律知识为依据,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属于无效合同等。同时还有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制观念淡薄,或是不熟悉合同法的一般规定,没完全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签订的合同缺乏全面性和规范性,容易引发合同风险。
(二)合同的文本不规范
有些企业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忽略了对对方单位当事人的审查,而又轻信一些老客户、老熟人的口头承诺,有时仅凭借着对方的一通电话、一个发货通知单就开始进行交易,这样一旦合作方失信的话,就会纠缠不清,影响企业的既得利益,又引发合同纠纷。另外有的企业虽说签订了书面式的合同,但却不是很规范化,使用一些不标准的文本格式,模糊合同的真实内容,极易陷入欺诈圈套,损害企业的利益。
(三)合同履行阶段监控不到位
企业在合同签订过后,没有正确采取合同在履行期间的监控措施,致使合同的履行率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没有对需要变更的合同条款进行及时变更;与合同相关的一些书函或传真等没有传送;合同内容应鉴证确认的没有办理;在处理合同纠纷问题时,未及时在法律诉讼期内处理;没有行使合同当事人的正常权利等。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匮乏。企业内部从事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真正有能力的专职人员并不是很多,并且一般企业对合同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工作起来混乱且效率低下,合同的保存归档方面也经常出现问题,有的合同甚至破损、丢失,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二、企业合同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合同管理精益化的意识
合同管理意识是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实施精益化管理,更应增强合同管理精益化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益化管理理念,以强化成本意识为主(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安全成本),认真搞好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结算、清理、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的环节控制,积极主动的将精益化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充分灌输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方向,和评估员工工作的标准之一,使员工感受到降低成本的实际效果,进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合同精益化的管理意识包括管理层和执行层两方面:管理层方面表现在研究、规划和部署管理工作中,要确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真正把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本单位具体而不复杂的贯彻落实措施;执行层方面表现在能不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能不能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都是对其意识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
合同管理不但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且与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和产品的规格、数量、质量、技术等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合同管理要想实现精益化,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做好企业项目的预算、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首先合同签订前,需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市场的消费情况,计算出此项目的工程量,并制定相应的投资成本、目标利润、劳动力资源成本、目标收入等全面的预算计划后,再作出订立合同的决策,确保签约的可靠性。其次合同履行管理时,各生产企业要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生产情况,以产品的成本控制为重点,对人工费、机械损耗费、材料费、结算收入等进行预算安排,合理布置工作量的大小,努力达到合同中产品的标准,做好对施工进度和产品存货的控制,形成项目上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达到精益化管理的需要。
(三)优化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流程和制度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取消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优化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使生产经营的作业流程标准化;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地方政府有关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委托、资信调查、签约、履行到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人员职责等多种合同管理制度对各流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明确职责,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做到“最简洁的工序、最合理的操作、最理想的效率”。实施精益化合同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使每一个管理者都能按照预定目标实现,每一次都把工作做到位,每一个服务步骤精心实施,每一个管理环节都精细化,以最经济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
总结:
总之,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企业精益化的合同管理。它是把企业管理的过程和最终目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维护企业的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继军. 理顺体制 完善体系 规范招投标工作促进精益化管理[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S2)
[2] 胡锐,韩玉启. 从精益生产到精益企业——我国企业应对加入WTO的挑战[J]. 科学管理研究. 2001(05)
[3]唐永科,李春花. 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05)
作者简介:
姓名 鲍春宇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6.29
政治面貌 党员 民 族 汉 职 称 馆员、政工师,
所在单位 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职 务 法律顾问,
毕业学校 中国政法大学 所学专业 法学
最后学历 东北师范大学 最高学位 法学学士学位
本人简历:
1999年9月至 2002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专业
2003年4月至2007年 6月东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篇12
二、“精益管理”的目的
“精益管理”的目的是消除浪费,目前,浪费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资源投人与产出比例不相匹配,成本居高不下,且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矿山企业中,存在的主要浪费有:
1.等待的浪费。作业的过程有空档,在等待下一个作业。甚至对于已经安排的工作都难以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人力资源的浪费。受企业办社会以及矿山地理位置偏远、后勤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矿山企业往往存在教育、医疗等后勤单位与社会重叠,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矿山企业已经具备甩掉包袱的客观条件。
3.流程混沌的浪费。很多企业工作流程混沌不清,未严格理顺,以致工作人员业务不够顺畅、清晰。
矿山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建议:
1.矿山企业有必要加强基层单位OA系统建设,提倡无纸化办公。
2.重视岗位设置,尽其用。人力资源存在浪费的有必要对业务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做到人尽其用。
3.有必要对矿山企业各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促使降低成本。矿山生产,相对粗旷,很多技术细节、工艺流程都有去完善、去改善的余地。
三、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则
1.?r值观:精益思想认为产品的价值需由最终的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2.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识别价值流是精益生产的起步点,并按照最终用户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状态。
3.流动:精益生产强调要求各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需要流动起来,强调的是动。
4.拉动:拉动生产亦即按用户需求拉动生产,而不是把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5.尽善尽美: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
四、支持精益管理生产基础的管理工具
1.标准作业。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人的操作顺序有效的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结拍时间、操作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2.均衡生产。包括龟兔赛跑、均衡化的意义、产生不均衡的原因、均衡化的内容、均衡化生产的基础、均衡化策略、如何实现混合生产排程、最终装配过程均衡性的重要作用、均衡化的要领、优势与难点。
五、准时化生产极其支持技术
准时化生产是精益生产体系的另一大支柱,通过准时化生产,帮助企业实现“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
准时化生产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1.工序流水化。
2.减小批量,均衡生产。
3.根据需要的数量决定节拍,按节拍连续流动生产。
4.后工序拉动,后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向前道工序领取的拉动式生产。
六、精益管理的实施我们应做到
1.完善精益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策划表,确定精益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点,合理设定关键精益指标目标值,制定分季度兑现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效,力争物流配送费用、车辆维修费用、办公费用等精益关键指标实现新的突破。
篇13
在汽车工业中,钛合金被用来制造汽车的发动机气门、螺钉、悬挂弹簧和排气系统等等部件。钛合金组件能加强车性能同时也更加节油,振动和噪声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钛合金零部件降低了材料50%的重量,并且提高其使用寿命,允许更大的乘车空间和装载更多货物。
钛合金材料非常难加工,因为钛合金的加工时间长,加工的成本也高,这阻碍了钛合金的推广。因此,要使钛合金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其广泛应用,除了提高生产技术和增加工业市场的消费量,钛合金公司内部实行精益化管理也非常必要。
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通过去粗取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的方案便是精益化管理中的“精”的内涵, “益”,就是效益,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增加企业收益。“精”是一种手段,“益”为目的。精益化管理就是用最低的投入来获得最高的产出,并且追求最快的速度,形成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灵活、全面、优质的服务及产品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把成果落实在经济效益上。
2 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案例分析
在企业精益化管理方面,有人曾经做过一些调查研究,通过对一家实施精益化管理的企业进行细致分析,以下称这家企业为XT企业。XT企业位于陕西省的一家民营企业,是国内生产摩托车及汽车部件还有采暖散热器的最著名企业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摩托散热器和零部件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该公司以科学生产和管理观念为理论指导,改变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并率先在本地区的工业企业中实行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方式,极力与国际接轨。
2.1 XT企业精益化实施过程。XT企业成立后实施的是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虽然取得较快速的发展,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能的放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了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考察实践,XT企业得出精益化管理是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结论,从而提出“推进精益生产,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理念。
①起步阶段――精益生产管理的样板线建立。XT企业在2007年7月份引进了精益生产模式,并在同年的12月建成第一条的U型线。通过建立这条样板线,大大缩短了产品加工周期,由之前的480分钟缩短到3分钟,企业的生产效率飞速提升;建线前作业人员单工序作业,建线后作业人员改为多工序作业。
②工序流畅化――以样板线作为基础。生产模式采取U型线替代传统生产,这种“单个流”单元生产的模式,不仅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U型线的生产模式下产品仓库到原料场缩短了400米的距离。经过合理编排计划、重新规划物资、缩减存量等各种途径,不仅减少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建立了一些管理控制的标准,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让员工对“自检”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单个流”生产,通过检验员抽检、操作工自检和上下工序互检代替了传统的品质控制手段,这样的“三检制度”可以实现工序内控制品质;“看板管理”是一系列反映生产线品质情况及其效率的图表,做到生产的可视化管理;运用检验台、抽检台等道具,通过对产品定期检测,第一时间发现品质问题,杜绝批量质量问题;呼叫警灯:通过启动不同的按钮反映不同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听到信号声后必须立刻到达生产线的现场,快速的解决生产线问题;机加车间的U型生产线建设成后,通过实践和调整,将全部生产活动融入U型生产线中。
2.2 XT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果。对生产方式、品质、物流等的改善是XT企业在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看板管理不仅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均产能,同时场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大幅减少了物流费,减少库存。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提升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降低了批量生产质量的事故机率。经过以上的精益化管理,企业顺利应对了这场金融危机,并且在行业中崛起。从2009年1月至4月,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出口减少的情况下,XT企业的业绩依然很骄人,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3%达到10520万元。XT企业在今后的管理和实践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规范,使得产品开发过程更加严谨,提高新产品的质量;这精确了由接收订单到生产计划的安排、入库和出库的整个过程,减少出错机率。
3 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上面XT企业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管理的科学和精益化,是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主题。在钛合金企业内推行精益化管理具有必要性,对于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和生产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精益化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以顾客满意作为首要目标。精益化管理就是把顾客的需求作为中心,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而不站在企业的角度。要对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分析,找出哪里造成了资源浪费。创造出由顾客驱动的价值流。
3.2 精益化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有利。精益化管理为的是企业绩效的最优。而管理的关键是消灭浪费,降低成本。众所周知的,企业的生产目标是赚取最高的利润,但最高的利润并不是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实力是否强大,并不是取决于短期利润,而取决于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能力。精益化管理刚好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从上面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采用精益化管理,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提高产出量;其二是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使用第一个方法,那么唯有降低成本来实现增加企业利润。
3.3 精益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发现,人力和原材料这两个创造利润的来源已经极尽所用,而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使得企业利润得到增加。所以在企业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精益化管理要求有效地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这刚好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优势。
3.4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展示。曾经有人说过:小型企业靠的是领导,中型企业靠的是制度,大型企业靠的是文化。带领丰田这些跨国企业前进的,就是其自身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也应该多加借鉴。采用精益化管理的企业拥有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益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消除浪费,追求低投入和高产出,同时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最好质量的服务和产品。其次,采用精益化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是以精益为本。它注重的使生产过程中每个员工的参与和影响,实行精益化管理的企业,每个员工不光是执行命令,更注重积辅助决策和参与决策。
4 实施企业精益化管理
虽然每个行业间的差距比较大,很难将精益化管理的方法统一,但我们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总结概括了一些精益化管理的结论,以供各个行业参考和细化。
4.1 绝不浪费。杜绝浪费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生产流程的改变,消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空间,将半成品的数量减少,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工序根据顺序进行整合,相邻工序之间的距离缩短和取消可以降低搬运;减少废品和次品的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