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出国考察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出国考察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出国考察报告

篇1

考察期间,在团长张凯局长的带领下,全体考察成员利用机场侯机、参观考察、房间座谈等时机与形式,先后多次进行总结、交流和谈体会,每到一地首先明确考察主题和任务,采取了“听、看、访、问”等形式,获得了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有机食品发展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同时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生态市建设以及有机食品发展目标进行了专题讨论和调研。

在考察期间,利用各种交流和访问机会,介绍了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现状和重大事件成为了华人和华侨的骄傲,成为当地人羡慕和询问的热门话题,同时重点对我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地方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制定,特别是生态省建设,生态市建设,济南市、聊城市环保模范城创建以及烟台环保模范城群创建等举措以及我省有机食品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兴趣和注目。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法律法规的制定是环境保护的根本,实施法律、法规更重要

巴西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在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大量出口、城市化速度过快等过程中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中发展起来的,其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也是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巴西的法律、法规以联邦立法与地方立法两级立法相结合,除具有法律法规的共性特点外,还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强的特点,在注重农业、矿业带来得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历史背景下,更加重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在修订过程中也越来越严格和法制化,例如制定和颁布了《环境犯罪法》(ENVIRONMENTALCRIMESLAW),对任何引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种类灭绝,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将被罚款外,还将被诉逐法律程序,定为环境犯罪,同时对因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除受到经济重罚、勒令停产外,环境承担恢复生态原貌的责任,在巴西的《刑法》中,具有对公众、法人等量刑的具体条款。

**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召开,以及在会议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虽然不是巴西的环境法律法规,但是对巴西的环境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巴西环境保护的行动准则,影响巨大。

2、重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得社会和环境问题

巴西向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着力推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犯罪率和恶性犯罪率增多的现象,同时无业者和无居房者“开山建房,开山建城”,形成了巴西所特有的大片山岭、山区建成了穷人区的社会现象,造成了大量的山林和植被被破坏的现象。以圣堡罗市为例,警察着防弹背心、穷人区年年扩大、穷人城不断增加的社会现象和环境破坏现象尤为严重并且仍在持续。因此,加快城市化速率的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控制,发展与科学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和兼顾社会和环境问题。

3、经济高速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4、发展有机食品,培育本国市场尤为重要

在考察中,先后多次考察了巴西、智利超级市场的有机食品专柜和市场,根据调查和了解,目前巴西和智利的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税收优惠和减免有机食品进店费等措施,鼓励有机食品进入超市、鼓励超市设立有机食品专柜、鼓励消费者消费有机食品。

5、城市环境规划与建设中,体现了环境保护与以人为本的理念

巴西的城市建设中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中“可渗透性铺装路面”处处可见,许多城市将绿化率纳入到地方法规内容予以约束,公交车网络密布、专用车道醒目,科学的调控交通信号管理,提高车辆平均速度和通行量,提倡和鼓励使用乙醇为燃料,提高燃油标号,减少尾气排放量,无障碍性路段和建筑,尊重妇女、儿童的行为。

三、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省建设。要认识到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要确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生态省的建设。

2、进一步加快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依法行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执行好国家和省已经颁布和实施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加快环保立法的步伐,同时要加强和强调有法必依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

3、加强有机食品发展力度,使其成为生态省建设的亮点。围绕生态省建设,开展省、市区域性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编制,建设有机食品示范基地,推动我省有机食品发展。

出国考察报告(二)

一、日本韩国城市规划建设

日本城市规划立法较早,而且法制体系较为健全,法制观念已深入人心。基本规划的审查是由城市规划审查委员会来进行,审查委员会的成员主要包括大学教授、市民代表、企业代表、律师等等,但政府部门人员不能参加审查。审查通过后,由市长签批通过,最后向市民公布,稍有变更又得重新进行调整,重新审议。在日本,城市开发从立项到动工,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一旦项目竣工,要对建筑物进行改造或者拆除,又需要一个复杂的论证过程,人为的因素很难改变现状。因此,很少有新建的大楼没过多少年就被爆破炸毁的现象发生。

日本城市化水平很高,沿高速路一路上你分不清楚哪是城市,哪是农村,到处是高楼、商场、饭店、自动售货机等,基础设施很完善。

日本的城市建筑看上去比较随意,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建筑、道路、景观浑然一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东京的高层建筑结构以立方体为主,强调实用性,建筑形式不求奢华,建筑色彩东京以橘红色为主格调。大阪的建筑很高很大,路也宽一些,而且有很多很多的大桥,感觉就是一个海上的城市,挺漂亮的,风格以冷色调见长。京都和奈良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也有明显的模仿洛阳和长安的味道,因为现代建筑风格与古都风格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少有高层建筑,窄窄的道路,悠长的街巷,灰色的屋顶,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觉。到了京都、奈良,好像走进了遥远的江户时代,走进了历史的回忆中,接触到了浑厚古朴的生活。

日本城市建设很注重景观设计,20**年日本出台了《城市景观法》,主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日本城市道路和社区道路路灯不求豪奢,朴素大方,简单实用,多是单臂灯,灯罩设计也考虑到了如何避免污染;夜色下的日本城市可以说灯火通明,日本要求临街的商户,夜间必须开启临街的橱窗灯,最著名的大阪道顿堀,夜晚明亮的电子招贴画街景和造型人偶吸引了不少的行人驻足观赏。日本的城市绿化根据道路的宽度和环境,做一些点缀,从造型到四季花卉的搭配,都独具匠心,真正做到四季有花,终年有景。

日本城市道路建设水平较高,给人的感觉是每条道路都是精品,都是精细施工、精心管理的典范。道路施工用料很讲究,路上石子一粒一粒清晰可见,渗水和防滑功能较好;为区别道路性质,在路口还专门铺上颜色不同的路面。道路的排水设施不似国内道路边不远一处的排水孔,而是使用纵贯道路全线的长条篦型的不锈钢制品,排水效果很好。日本的地铁和电车的车站建设也有特色,几乎所有大的节点都设在著名建筑物里面,不出站就可以直接购物、餐饮、娱乐等,出了站台就可以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生活极为方便。同时,在整个行程中,我们没有看到道路施工的,也很少看到道路警察。

可以说,日本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日本城市便道砖尺寸偏小,地板材质防滑功能特强;在城市所有道路上都铺设专用盲道,过街天桥的栏杆上都有盲文指示;在大型公众场所,设置手拉环,铺设斜坡,增设残疾人电梯;公共厕所设施齐全,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在城市的社区内,配套功能完备,就近可解决生活所需问题,所有社区都设有群众议事中心,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等。名古屋市的荣商业街异常繁华,交通、娱乐、餐饮、购物等设施完善,其间乘电梯到天井,天井上建造了一个很大的水面,水面上有喷泉,专供游人赏玩休憩,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奈良东大寺前面广场的环境设计非常具有亲和力。广场草坪间穿梭的小鹿,它一会驻步凝视,一会追逐人群,一会低头寻食,憨态可掬,给游人带来了许多乐趣。

二、日韩综合交通及管理

日本运输工具种类繁多,现代化程度极高。东京的交通由地铁、电车、高架公路组成立体格局。东京的交通系统可形象地用“网”来形容:地下一张网,地上一张网,共同承担着繁重的“消化”任务。主、次、支路干道一目了然,道路虽不宽,交通流线图尺度小,但路网线密度大,中心区是开放式,道路管制划线清楚,路标功能分明。

日本交通车辆运营率高,地下空间利用率高。东京地下大约有50多条线路,全是公共交通系统,由地铁和电车组成,延伸到几乎所有角落,是承担东京交通的主力。城市内多采用立体地下停车场和空中停车场,地下至少三四层,空中还利用楼顶,道路循环畅通,就连地面自行车停车场也是双层停车。

日韩交通管制严格,民众守法意识强。在到过的城市,我们看不到行人横穿马路现象,看不到行车压黄线和闯红灯现象,看不到乱停乱放车现象。韩国为严格限制小汽车拥有量,对于使用率不高的小汽车驶过首尔的各隧道路口,要增收交通拥挤费。车主就餐时,饭店服务生负责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如果车主饮酒,则有人负责将车帮你开回家。

三、日本开发区建设考察恳谈情况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日本在园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20**年1月18日,我方与日本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在东京银座召开了新桥恳谈会。我方汇报了马头生态工业城园区规划情况并听取了与会日本专家的建议:一是马头生态工业城行政区建设要尽快落实详规,不仅要考虑硬件措施,还要多考虑软件环境的优化;二是东京迪斯尼乐园规划启示--工业用地也可用作商业娱乐用地,中国要转换思路,保持规划的灵活性,工业用地规划方向多功能化;三是将工业园区和生活区体现马头工业城特色的点亮化起来;四是西南工业园区上班族住宿问题要妥善解决,职工安置要合理化、科学化。会上,双方就马头观光农业带的节点--中鲤湖的详规建设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在日本专家带领下,我们考察了日本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海滨幕张与东京湾临海副都心台场。

两个开发区都是采用填海造田建起来的,其中台场是由垃圾填海造田建设的。在千叶幕张新都心属于填海造地开发区,我们重点考察了城市中心区、住宅区、文教区、公园区。在面临东京湾、碧水绿荫环绕的住宅区,装饰典雅的楼群底层配有各式各样的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充满个性化的居住空间和街景设计,体现出安居乐业、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色。在东京都临海副都心台场,我们主要参观了台场海滨公园、丰田汽车会馆、船舶科学馆,为建在“垃圾堆”之上的著名建筑赞叹不已。

四、韩国新农村建设

据介绍,韩国政府对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村中的中小学、医院、敬老院、警察所、文化活动室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由政府支持建设;农业生产方面,农民购买农机具、化肥、农药、大棚塑料、煤气、汽油等,国家补助50%。我们参观了老年人活动室,有的在玩纸牌,有的在跳老年健身操,真正感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村中的温室大棚,**年建设,总投资23亿韩元,其中政府补助了一半。

作为全国第一个信息村,社区服务功能齐全,配备的电脑设施可供村民免费使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可以远程看病、接受远程教育。我们到村内的公务大厅参观了电子指示屏,群众需要办理的所有手续表格,都可通过这里打印出来,只不过要交打印成本费。在红辣椒玻璃温室,现场一边品尝着又脆又甜的大辣椒,一边听着社区会长介绍当地农副产品如何网上销售、网上订货、送货、采购等情况。

五、借鉴日韩经验,构筑邯郸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东京银座公务晚宴上,日方的浦野光央先生无限感慨地说:“邯郸要想腾飞发展,光靠邯郸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不行的,人们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借鉴日韩的发展理念--主要是大手笔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外为我用,突出特色,务必走自己的路。为此,我们应该做好几项工作:

首先要完善我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对违反者要严查,追究法律责任。在园区建设上,要坚持规划先行。

其次要突显城市建设特色。既要汲取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精华所在,又要秉承传统,一定要摒弃那些贪大求洋的旧观念,要立足实际,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走出一条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城市形象表现空间。针对马头生态工业城的城区建设与园区建设,二者应注意相互协调发展,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体现莲藕、鲤鱼、水稻三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主题。

第三要构建和谐城市交通。一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效控制票价,给低收入人群提供低价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卫星城,完善卫星城内部各种功能;三是必须对小汽车的使用加以限制可增收交通拥挤费,建设立体停车场,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当然,因为时间紧,深入不够,更加上知识储备少,水平有限,看到的和接触到的也许只是外表性的现象,还需要我们去进行更深的研究,以上意见只供借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出国考察报告(三)

20**年9月2日至9月22日,我作为中瑞合作管理培训项目四川子项目第一期培训班成员,前往瑞士、法国、德国参加了为期20天的学习考察。此次培训听取了三国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的20余次讲座。重点考察了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现结合所从事的环保工作将考察中的主要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几个理念

瑞士及德国、法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世界闻名,被称为“欧洲的公园”。但是做到这一点不仅靠“天生丽质”,而是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保护自己的天然家园的重要性,采取相关措施,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学习考察中感受到了许多先进的环保理念,至今仍记忆犹新。

1、“我们不会砍掉长苹果的树。”

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在瑞士、德国和法国,节约资源和能源,转变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建立在现行的各项合理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政策及计划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具体行动过程。学习考察时,无论在政府、在企业、在研究机构还是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无处不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从一种理念转化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行动。

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然而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果政治文明不跟进、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保护不落实,经济发展将会受到更大制约,因为经济发展取得的大部分效益是在为所欠的生态债而付账,为滞后的体制而付账,为加重的社会矛盾而付账。因此当前中国直面现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顺其自然,使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这是瑞士及欧洲各国自然保护工作者的理念。他们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不要规划自然”是其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自然保护的定位不是使自然按照我们的主观意愿去改变,而是认真去做一些研究和恢复工作。

德国在19世纪曾因航行、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在莱茵河上修建了各类工程,如河流两岸的水泥护坡、引水工程以及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使莱茵河河道缩减了80多公里,导致水流加快、冲刷加剧,加大了下游城市的洪水威胁,并且使河道的蓄水能力与生物量大大降低。后来德国认识到了恢复天然河道的重要性,认识到河道人工化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陆续开始逐步拆除一些河岸的水泥护坡、砖石护坡,还原于灌木、草本等植物。并且对曾经裁弯取直的人工河段,恢复自然弯曲的原貌,让我们在考察中看到了今天充满天然生机与活力的美丽的莱茵河。

在德国巴法利亚州,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是使森林逐步自然化,努力恢复森林的历史特征。国家公园内,培育森林的经济目的已经消失,狩猎绝对禁止,树木的生长和死亡完全按照自我的规律运行。国家公园将6000公顷最有科学价值的森林划为核心区,置于严格保护之下,杜绝了一切人为的干扰。另外一些遭受过破坏的森林地区,就采取谨慎的措施使其向半自然化转化。1983年一场雷暴,在几分钟内摧毁了数以千计的大树。如果以通常的价值观念来衡量,这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是德国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认为这是森林自然化的一个契机。

巴伐利亚州环保局官员在讲课中谈到,在他们国家公园内,枯枝、枯树和落叶掉落在河中,不会去人为清除,即使是一棵巨大的树木横倒在道路上或河流中央,也要顺其自然,因为那些拥有枯枝、枯树和落叶等众多自然之物的河流,正是各种生物生存的最好栖息环境。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当前我国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定位,如何定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把保护的主观愿望变为大自然所能接受的客观效果。

3、“企业的目的是赢利,不能指望企业主动增加环保投入,也不能仅靠强制手段,而要让企业自身从环保中受益,感受到环保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

瑞士、法国、德国各级政府均制定了全面的环保法律和法规,并且建立了有利于环境生态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强调企业要在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实际上严格的环保立法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因为严格的环保立法使工业企业在早期就被迫适应总的环保潮流,使之在后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并着力采取了富有生态效益的解决办法,最终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从短期看成本较重,但从中长期看,则是对未来竞争力的投资。竞争力是基于对资源更有效的使用,和在全球市场上对质量的分辨。因此在欧洲这些人工成本很高的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在于质量而不全在于价格。

瑞士及法国、德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经济手段包括增加能源消费税、颁发消费许可证和补贴等方式。引入经济手段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污染大,花钱多”的原则,使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将环境保护置于其成本中,从而达到自愿减少污染的目的。在法国圣戈班企业的考察中,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环保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企业的环保政策直接影响其股票价格。他们不断研究和采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术,最近为工人降低噪声的防护项目投入就达每人1000欧元。圣戈班的经验告诉我们,严格的环保措施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成本负担,反而能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篇2

德国基本法赋予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德国的教育政策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自由选择学校、培训场所和受教育的方式。德国对教育投资额很大,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全免费教育。德国学制颇为复杂,且各州规定不同,主要包括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和成人教育等部分。

德国的学前教育通常不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经德国汉学家墨柯博士介绍,德国年满3岁至6岁的儿童可以进入幼儿园就读,但学前教育不属于国民义务教育范围,因此并非强迫性的。幼儿园大多由私人机构(如教会、工商业团体)设立。与我国幼儿园的学制不同的是,德国的幼儿园并不分大、中、小班,不同年龄的儿童混成一班上课,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据我们所知,北京市也对这种学龄前儿童混编班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但理论界对其利弊也有各种争议。

德国实行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依法上学,中小学普遍采用半日制(每日上半天课,中午学生回家)。9月12日,我们参观了位于原东柏林的一所小学,对德国的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有了鲜活的感性认识。这所小学共有400名学生,包括1—6年级,每个班20-28个学生,全校共有28个教师和10个专门负责教育的人员。由于德国中小学普遍实行半日制,大部分孩子上午放学后就回家了,其余下午家中没人照看的孩子就由学校专门负责教育的人员管理,中午,学校为这些孩子提供一顿午餐。这部分学生家长根据收入状况每月交纳50-150欧元的费用。据校长介绍,这所学校刚刚重新装修完毕,在柏林市属于条件较好的一所学校。但据我们观察,与北京市的大部分学校相比,学校硬件设施并不豪华,操场面积很小,地面,不太平整。学校图书馆大约只有12平方米,书架上稀稀落落摆着一些书。计算机也显得相对陈旧。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办公室,学校惟一的会议室同时也兼教师的休息室。在校长接待我们考察团期间,不时有下课的教师出出进进,他们礼貌地与我们点头示意后,就坐在另外一边休息。德国教师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周的标准工作量为24-28个学时(不包括教案),每个上午至少要连续上5节课,比我国教师的周课时数(16-18课时)多三分之一。

这所学校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校里有两个设施非常完备的手工教室,里边摆满了锯、扳手、钳等各种工具和车床。教室里陈列了许多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模型,工艺精美,构思巧妙,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些作品出自小学生之手,德国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见一斑。另外,学校还有一个设施完备的体育馆,供学生们参加各种球类和体操活动。操场上的活动器具因地制宜,很多是由树干等材料制成,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既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对学生管理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治,每天由两名高年级学生在校园里巡视,调解同学之间的纠纷。

柏林州的小学学制六年,其余各州为四年。四年小学后经过5年级和6年级的过滤阶段进入所谓“分流的中学阶段”。也就是说,德国学生小学毕业后就要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初级中学(Hauptschule,包括5年级至9年级)、实科中学(Realschule,5年级至10年级)、文理中学(Gymnasium,5年级至13年级)或综合学校(Gesamtschule,包括上述几类学校)。

初级中学学制4-5年,通常初级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职业培训,同时上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在工业和手工业界作为专业工人就业。初级中学本来是德国中等教育的主要学校类别,其学生数在70年代还曾占中学生总数的70%多,但这类学校目前正处于萎缩阶段,学生数已降到约占中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家长们越来越希望其子女上更高层次的中学,如文理中学(又称完全中学)。此外,初级中学招收了大量的外国子女,教学水平每况愈下,这也是使德国家长们不让子女上初级中学的原因之一。

实科中学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实科中学学制六年,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校和为以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做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实习,也可以在企业或国家公共机构做中级职员。约三分之一的小学学生毕业后上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文理中学学制9年,其毕业生凭高中毕业汇考成绩,无需大学入学考试就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文理中学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近年来有很大增长,从70年代的10%上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

综合学校则集中了以上三种学校的形式,负责学生第5到第10学年的学习。综合中学是在“教育机会均等”思想指导下设立的新型中学,为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学校间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毕业证书在联邦各州都得到承认,但由于综合学校不便管理,教学比较混乱,一些州(如巴伐利亚州)反对继续设立此类学校。

德国从小学毕业后就对学生进行分流,而我国一般从初中毕业后才对学生进行分流。我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大致也有3种选择,分别为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接受职业教育(上职业高中、技校),还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这两种不同的分流制度引发了我们考察团的思考。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极大,智力、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存在很多变数。依据我们的教育工作实践,很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的表现并不是很优秀,但进入高中以后,其潜在的能力才逐渐显现出来。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有时是非线形的,不可预测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质的飞跃每每令我们惊讶和欣喜。由此,我们考察团认为,学生小学毕业后,在10岁或12岁就基本确定了他一生的发展方向,可能为时过早。对此问题,我们与德国教育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据他们介绍,德国小学生毕业后,选择何种类型的学校,并不仅仅看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最终由学生家长、学生个人最终做出决定。如果一个学生小学毕业后选择了一个自己不适合的学校类型,以后还可以自由流动。特别是在综合学校里,学生的流动更加方便。加之,德国并不是一个非常看重学历的国家,尤其注重职业教育,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就是光荣的,有尊严的。

德国的教育行政管理

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个州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联邦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和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及科研和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校法,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对安排学校工作与学校生活的参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根据《基本法》规定,教育事业由州管辖,即由州提供经费。这既涉及公立学校,也包括国家认可的民办学校。联邦政府在高校建设、科研、促进学生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试点及高校教学经验推广等方面和各州政府一起提供经费。民间提供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教会和工商大企业及财团,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德国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因为公众认为,公民已向国家纳税,所以其子女或本人有权免费上学,让公民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国家的义务。过去德国学生的课本由政府免费提供,但由于近年来德国经济不景气,教育投入相对减少,从今年起,柏林等州的学校开始收取学生的课本费用,也引起了一些家长不满,特别是在原东德地区反响较大。

德国的教师制度

德国每一类学校都有受过特殊培养的教师。每位教师都必须受过高等教育。为了将来在小学和普通中学执教,教师在德国高校毕业后还要实习7个学期。例如在实验中学、特殊学校和职业中学任教的教师要求实习时间延长至8至9个学期。所有的预备师资在学习结束后必须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然后进行一次形式为学校实习性质的讲习班培训。学校教师通常是州的公职人员。

在德国,各行各业都有强大的工会组织,教师行业也不例外。我们拜会的柏林教育协会就是一个教师工会组织。柏林教育协会隶属于全德国教师工会,在柏林州的各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现有2700多名会员,占全州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据协会主席Dietrich先生介绍,他本人和另外一名副主席都是专职教师,每周要上24节课,还有一名副主席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类似于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所以他们在协会的工作都属于兼职。协会的经费主要来自会员交纳的会费,大约占教师工资的0.5%。协会代表教师的利益,处理教师与政府和家长委员会之间的矛盾,维护教师的权益。协会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由于在德国打官司非常昂贵,协会还为会员提供诉讼费用,因此,教师非常愿意加入教师工会。德国的工会组织种类很多,许多教师也选择加入“公务员工会”等组织。

德国基础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最近,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在柏林公布了新的《比萨调研》结果,德国中小学生在43个国家和地区中阅读能力排位第21名,数学和科学常识排第20名。这个评估结果在历来重视高质量教育的德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尽管《比萨调研》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德国中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但德国教育界人士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缓慢的状况并不讳言。柏林教育协会的主席主动向我们介绍了目前德国教育体制、内容和方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今年,德国政府准备拨出巨额资金,将更多的学校改造成全日制学校。许多州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智力开发、体育活动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外语教学。各种教师工会组织也积极倡导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他们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的进程非常关注。代表团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经费投入、课程改革、教师制度和学校硬件配置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一些示范校的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已超过德国的大多数学校,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教育在均衡发展指数、教育理念、教育结构和方式方法上仍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几天的考察,德国教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德国的工业产品工艺精良、质量可靠、坚固耐用,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与他们重视职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德国有世界上最完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大部分德国中学生毕业后,选择接受1-2年的职业教育,然后就业或继续上大学深造。此外,德国还有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高级技工。同时企业建立了完备的职业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在从业过程中还要定期接受培训。反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上大学,获取高学历仍是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最大希望。我国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只接近15%,尚未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绝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后要走入社会,寻找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场,对高级技工有很大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要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启示之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德国小学生的书包很大,分量并不比中国小学生的轻,但里边装的大部分是玩具、模型和工具。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游戏、制作活动来获得技能,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供学生动手实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知识和技能之间,我们可能更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忽视了技能的培养,这一点需要在教育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篇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篇4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

(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着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

(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

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篇5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实行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自学、、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刊物类别 第一―第三作者

(余类推)单位/学分

国外刊物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

(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

(G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5―3学分

地(市)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课题组成员排序

(余类推)单位/学分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

5.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2―9均由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

(三)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数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属级别授予标准记分。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Ⅱ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

(四) 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 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现代远程教育仍按此原则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单位和教学站点需密切配合。

(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按照统一样式,印制和发放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内容包括:基础名称、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三) 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英国人凝聚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篇6

1 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

根据我国卫生部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方式:一是进修班、培训班和研修班。它们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培训方式,其承担单位都得经过国家卫生部的审查和批准,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和实效性。二是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它们主要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的方式传播知识和学术思想,更多地是对医学前沿技术和医学理念的探索。三是出国、出境进修、考察、培训。这是扩大交流,了解国外最新技术的较好方式。四是远程继续教育。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手段,可以提供给广大的医疗人员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尤其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基层医疗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各种方式的效果。除了以上四种比较常见的继续医学教育之外,目前还存在众多其他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包括:自学、、科研立项、出版医学著作、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发表医学译文、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临床病理讨论会等。

2 提高单位培训费用的投入收益率的方式

2.1 聘请专家法

聘请专家法是指把专家请进院内,直接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拥有面对面聆听专家演讲或手把手接受专家指导临床操作的机会,从而通过专家效应来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这也可称之为“请进来”策略。

虽然聘请专家需要高额的费用,但相比专家所产生的连环效应,聘请专家培训院内员工的单位成本效益产出还是挺高的。根据对受继续医学教育者的调查显示,专家是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专家拥有权威性,人们易于接受专家的思想,而且受教育者在专家或教授的亲自带教下,通过示范性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性操作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诊断疾病,跟专家或教授一起制订治疗方案,对接受继续教育的医生无疑是最实用,甚至受益终身。与此同时,参加继续教育的医生还可在上级医生、专家的主持下进行病例讨论,与大家一起分析病例,互相启发,这不仅可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可形成巩固的临床思维。

聘请专家进医院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它针对性地考虑了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开展静止的理论与生动的病例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可以使人们消除抵触情绪,是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可行的方式之一。

2.2 集体学习法[1]

根据新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两类:Ⅰ类和Ⅱ类。其中Ⅱ类学分的获取多数为单位和个人自我学习。为了更好地扩大自我学习的内涵,我们可以把个人的自我学习与整个集体的自我学习结合起来。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形成从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再到效果的评估等系列方案。例如,定期进行以科室为单位的集体学习,由科室主任医生或资历深的医生带领成员,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共同学习。

集体学习法不仅可加强本院医疗人员医疗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同时在大家合作的进程中还可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推进合作。

2.3 以一带多法 [1]

由于有限的医疗机构的继续教育费用与员工对继续教育的无限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医疗机构可采用以一带多法。具体做法就是单位外派优秀的员工去接受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国内外学术会议等,费用可采取单位与个人按一定比例支付的方式,同时双方约定受培训者学成归来后给全院相关技术人员汇报成果,交流学习体会和收获,以提高单位培训费用投入的收益率。

以一带多法的关键在于提高受培训者的积极性,确保受培训者学成而归。因此,首先,要选择良好的培训项目,再鼓励医院员工竞争参加培训的机会。其次,制定良好的激励制度,可以采取“结果奖励法”,即初始的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支出,而个人所支付部分由培训的效果决定是否返回。

2.4 网络传播法

网络的产生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做事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首先,由于以网络为平台的远程教育的覆盖率比较高,受教育的医生数量比较多,这样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减少单个受教育的培训费用,直接提高了教育投入的收益率;其次,远程教育还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互相矛盾的问题。去外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仅要考虑培训费用和旅途费用的问题,同时也要顾及工作方面的事情,而远程教育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次,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制作出人性化、个性化的继续医学教育授课课件,提高学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

2.5 定期出版内部医学刊物,构建一个内部知识与思想的交流平台

继续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医疗单位的一项系统建设工程。我们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其中,定期出版内部医学刊物就是一种较好的继续医学教育方式,值得业内尝试和推广。

篇7

英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很小,英国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2%,农业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全国农用地总面积为1850万公顷,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7%。农用地中四分之三用于放牧,仅有四分之一用于作物生产。英国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土豆、甜菜等,蔬菜水果及园艺作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农作物中土豆是英国人的主食,人均每年消耗100公斤,在英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英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但由于土地面积小,复种指数低,作物产品自给率仅为75%,每年需进口不少土豆、水果等农产品。

二、英国的植物检疫机构设置与运行管理机制

英国农渔食品部在约克设有植物检疫局、植物和种子种苗检验检疫局及中央科学实验室等三个机构,共同承担植物检疫工作。植物检疫局是农渔食品部直属局,下设两个分局,除代表英国政府处理国际检疫事务,参与欧盟有关植物检疫的立法工作,负责制订本国植物检疫法规政策外,还负责指导植物与种子种苗检疫检验局和中央科学实验室开展有关工作。植物与种子种苗检疫检验局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各地设有40个分支机构,垂直领导约90名专职检验员,负责两地区进出口检验、检疫证核发、检疫对象铲除控制并承担种苗分级检测和健康植物种苗繁殖工作。中央科学实验室则是植物检疫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开展特定有害生物及商品的风险分析,承担可疑有害生物样品的鉴定,并为检疫检验和检疫性病虫害暴发控制提供建议。三个部门有机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建立一道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定殖传播蔓延的屏障。植物检疫局制订的检疫法规适用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但两地具体的植物检疫检验工作不归农渔食品部所属检疫机构负责,而是分别由苏格兰农村事务部和北爱尔兰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按照相似的模式组织实施。

依法检疫是英国植物检疫工作的显著特征,"立法"是植物检疫局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为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欧盟就植物检疫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以本国立法的形式体现欧盟法规要求并付诸实施。纵观英国的检疫法规,具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内容完备。植物检疫法规包括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既有对植物检疫工作提出总体要求的植物检疫法,又有针对特定检疫操作或特定检疫对象治理如马铃薯种薯检验、包囊线虫控制等制定的专门法令,使重要的检疫检验操作和要求都有法可依;二是制修及时。植物检疫局针对疫情变化和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进展及时制修订相关法规,使法律规定始终符合实际情况;三是标准高要求严。欧盟法律是各成员国必须遵循的最低要求,各成员国有权制定严于欧盟的法规。为更好地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安全,英国对健康种苗繁育过程中很多病虫害的允许标准、对某地块发现一些重大检疫对象后禁种年限的规定都严于欧盟;四是强制性突出。法律明确赋予植物检疫机构根据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权利,并且对违反检疫法规的人员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办法,确保"有法必依"。由于法规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减小了检疫工作随意性,增强了检疫执法权威性,提高了有害生物风险控制水平。

英国植物检疫检验工作尤其强调产地检验,各项实地检验工作包括进口植物、植物产品检验及出口农产品检验,均由农业植物检疫检验机构组织实施,海关不另设专门的检疫机构。这种由农业部门统一归口管理检疫检验工作的模式,不仅避免了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的交叉与空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检验的水平。首先在出口检疫上,由于农业植物检验员遍布全国各地,确知国内疫情的发生分布情况,并可生育期全程检验,使检验结果远比出境时商品检疫检验准确;其次在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上,一些有害生物尤其是病害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症状,只有全生育期检验方可真正把关,有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最大可能地拒危险性有害生物于国门之外。由于农业植物检验员责任重大,因此选聘非常严格,须有检疫相关的教育背景,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须经过两年的正规培训,须考试合格获得资质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英国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支持

英国很多农业科研机构不同程度地参与植物检疫检验和检疫技术的开发,为植物检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各研究机构在工作领域和方向上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英国设有一个全国性的PRA工作小组,一些科研单位的著名专家是其成员。该小组负责指导PRA工作,具体的PRA研究则主要由中央科学实验室完成。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英国政府无权最终决定本国能否进口某种植物或植物产品,这一决定权在于欧盟。中央科学实验室作出的PRA报告在发欧盟其他成员国征求意见后,是欧盟作决定时最重要的依据。

引种检验。由于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苗传入的风险最大,英国一直慎于国外引种,少量引进后的监管也非常严格,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承担引进种苗的检疫检验和隔离繁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马铃薯引种为例,任何品种原则上只能以组培苗的形式进入英国,数量不可多于5株。薯苗引进后,必须在苏格兰农业科学院内严格隔离的实验室内进行检疫检验,确认没有有害生物时才以新繁育的微繁苗释放。

检验员培训。植物检疫检验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执法工作,为保证检疫执法的正确性、权威性,植物检验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因此专职检验员的培训尤其重要,植物和种子种苗检验局每年60%的经费都用于培训。具体的培训工作由科研单位,主要是中央科学实验室和苏格兰农业科学院来完成。这些单位除有装备精良的培训实验室外,还有作物品种齐全、病虫害种类众多的实验基地供学员实习。培训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室内和田间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还有一些科研单位致力于检疫诊断技术的开发。目前,包括荧光抗体、PCR等在内的先进技术已被用于对疑难病害的诊断,为准确的检疫检验创造了条件。中央科学实验室、国际花卉研究所等还相继开发出多种病毒病田间快速诊断试剂盒,使用这些试剂盒仅用几分钟时间就可在田间准确诊断作物所罹病害,大大方便了检验员的工作。

为防止研究过程中有害生物外逸扩散,开展植物检疫研究的科研部门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安全可靠的检疫设施。苏格兰作物研究所新建的1000平方米隔离检疫温室耗资达200万美元,国际园艺研究所新建用于转基因植物实验的400平方米温室耗资更达300万美元。这些温室中控光、控温、控湿功能一应俱全,可以终年开展不同作物研究。温室的设计、建造和管理尤其强调隔离,不少温室还配有负压装置,以保万无一失。

四、英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检验

英国商品薯年播种面积约18万公顷,需种薯40余万吨。为提高商品薯的产量和品质,农民很注意选用优良的专用种薯,因此形成了GREENVALE、GENTECH等一批专业化种薯生产商。这些专业化的生产商一般规模比较大,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集中一些栽培、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并采用组培、脱毒等较为先进的技术,生产品质好,卫生条件好的种薯。英国种薯面积约为17000公顷,年产种薯50万吨左右,其中70%在苏格兰。各地制种用种最初均来源于设在苏格兰农科院的种质资源库完全无病虫的微繁苗,经原原种(prebasic)、原种[basic,从高到低又分为VTSC(经病毒检测的茎杆剪切微繁苗)、superelite、elite、AA]阶段最后繁育成商品种薯出售,传统的育种过程需要8~9年,现在由于先进技术的使用,有些企业已经将这一过程缩短到3~5年。

由于气候条件独特,英国农作物病虫害相对较轻,但马铃薯生产依然受到很多有害生物危害。其中造成损失最大的是粉痂病(Spongosporasubterranea)和黑颈病(Erwiniacarotovorasp.atroseptica),同时一些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构成很大威胁,我们对其中重大检疫对象作了重点考察:(1)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endobioticum)曾于1917~1986年间在苏格兰多次暴发,造成重大损失。为控制癌肿病,1912英国立法禁止在发病田内生产种薯,1973年又全面禁止在发病田内种植马铃薯作物。经多年严格治理,1986年以后在田间仅有几次局部的发生,但目前在庭院观赏用马铃薯上常有零星发生的报道。(2)孢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ine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pallida),是英国马铃薯生产面临的难题之一。1992年以来,金线虫曾先后暴发9次,现在苏格兰农业科学院每年从苏格兰各地抽检7000多个土样,金线虫检出率达5%,白线虫检出率为0.1%。为阻止孢囊线虫扩散蔓延,有关检疫法规规定,检出金线虫和白线虫的地块分别在6年和12年内禁止种植马铃薯,检疫部门也指导农民通过轮种、生防、栽种抗性品种等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理。(3)由于蚜虫等病毒传媒比较少,马铃薯上病毒病发生较轻,但包括烟草脆裂病毒(TRV)和马铃薯帚顶病毒(PMTV)在内的很多病毒病在英国都有发生,是植物检疫检验的重要对象。(4)马铃薯褐腐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在马铃薯上没有定殖,但在很多茄科作物上有发生,由于一些河流受到污染而带菌,该病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很大的检疫压力。(5)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decemlineataSay)是一种重要的世界级检疫对象,曾于70年代传入英国,有人认为在英国有发生,但此次接触的各界英方人士均称至今未在英国定殖。

马铃薯是英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为保护马铃薯生产的安全,马铃薯种薯的检验和认证分级是英国检疫部门一项至为重要的工作。检疫法要求种薯生产商在播种以前必须到当地的检疫机构登记,规定没有经检疫部门检验并发给证书的种薯不得上市流通。生产过程中专业的植物检验员至少要去田间进行两次现场检验,发现可疑病虫即请中央科学实验室和苏格兰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帮助鉴定,一旦确认为重大检疫对象,立即进行封锁控制。非检疫性病虫害会影响种薯品质,其中有些昆虫还是一些重大检疫性病害的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因此植物检验员有权针对常规病虫害提出治理建议,生产商必须遵照执行。检疫部门对检验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种薯级别越高,检验要求越严,如从抽样数而言,prebasic和vtsc级种薯必须100%检测,superelite和elite级种薯每4公顷须抽检2000株,AA级种薯每4公顷须抽检10000株。由于检疫检验工作到位,保证种薯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为健康商品薯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马铃薯储存技术也比较先进。由于种薯和大量商品薯需要储存,英国非常重视马铃薯储存技术的开发,对不同品种、不同用途马铃薯不同的储存生理研究得非常透彻,一些企业据此开发出科学的计算机控制软件。我们实地考察了的GREENVALE公司的薯库,库房本身并无奇特之处,但选用的PIRIE储存机械自动化程度很高,可通过遍布库房的传感器测定各点的温度、湿度,并由计算机终端进行调节,从而将温、湿度等始终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保证马铃薯在经过长达8~9个月的储存后损失不超过3%,品质也不发生变化。

五、建议

根据我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赴英考察的一些收获,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部应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

机构和人员是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英国植物检疫工作之所以比较成功,与农渔食品部有一个综合统管全国的专门检疫机构,有一支精干的队伍是分不开的。美、澳、加等多国农业部也都设有(动)植物检疫局。农业部作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是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客观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植物与植物产品调运空前活跃,国内植物检疫工作任务繁重;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划归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后,检疫立法、疫情、检疫协议协定签署等职能留在农业部,农业植物检疫部门责任重大,若农业部没有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则难负其责,难胜其任。眼下我国加入WTO在即,入世后植物检疫工作应是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壁垒,开拓国外农产品市场的利器,为适应形势需要,充分发挥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应有的作用,我们建议部里充实植物检疫力量,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

(二)加强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开发和手段建设

英国科研部门为检疫检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检疫工作比较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业检疫部门也日益重视与科研部门的合作,较过去更多地依靠科研部门的技术优势,但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专门的技术开发经费,检疫部门对科研工作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造成在检疫研究总体力度不够的同时,又存在着局部与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同时,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系统自身的检验手段还比较落后,不少检疫机构尤其是一些基层而又直接从事检验工作的单位基本上还是靠经验、靠肉眼检测,致使有害生物尤其是一些病害检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我部今后加强对检疫技术开发和检验手段建设的支持力度,软硬件双管齐下,切实提高我国植物检疫检验水平。

(三)发展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

篇8

2、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我市自20__年底医学教育科成立以来,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步入全面化、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认真落实《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学分管理,逐步使学分达标工作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聘任、职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03年参加ICME管理系统的单位30家,其中包括6个直属单位、10个县、2个区、12个厂矿医院,单位参加率达100﹪。参加人数6654人,参加率80﹪。

3、学历教育:为了加快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改善我市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学历结构,02年~04年共培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10人,市直和各县(市、区)医疗卫生单位积极进行“两专一本”教育,三年来共有845人取得了新的学历证书。

4、在职教育:为了提高我市医技人才的知识水平,一是我们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模式,积极鼓励大家到上级医院进修;二是“请进来”,通过多种途径邀请中省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三是自己组织各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讲课;四是当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取得相应的学分;五是当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按刊物的级别获得学分;六是科研项目、科技奖励项目和专利成果取得当年相应学分;七是当年出版的医学著作,按字数授予学分;八是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按字数授予当年学分;九是当年发表的医学译文,按字数授予学分;十是当年发表文摘、个案报道、科普文章按篇数取得相应学分;十一是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开展新业务、合作研/:请记住我站域名/究项目等,可取得学分;十二是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获得相应学分;十三是自学,自学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可按字数授予学分;十四是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好医生”远程教育网络获得国家级Ⅰ类学分。20__年我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邀请专家讲座190余次,撰写各类医学文章680余篇,参加远程网络教育人员达6000余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实行IC卡进行学分管理,学分达标率为85以上。

5、传染病培训情况:按照《陕西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陕卫科发〔20__〕353号)要求,市卫生局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培训工作,先后培训师资200余人,共有12441余人受到培训,使我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掌握了爱滋病、结核病、人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

二、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局领导十分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在医疗工作、医学科研、卫生人力开发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把它作为医学科技工作与医疗卫生工作的切合点和切入点,作为医学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实施“科 教兴国”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局成立医学教育科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卫生局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副局长担任,成员有医教科长、防保科长、人秘科长、医政科长、执法办主任。由医学教育科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定期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座谈会,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作为提高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让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认识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党和政府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关怀和要求,也是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体现,继续医学教育是终身职业性的教育,是职业生涯的加油站。

三、制定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有关文件和管理办法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渭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五”计划》、《渭南市卫生局转发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开展网络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试点的通知》、《关于印发渭南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学分管理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继续医学教育要坚持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兴、要给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条件,“十五”规划提出在“十五”期间要达到三个具体指标,一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分的达标率85%。为确保三个指标在“十五”期间顺利完成,在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创造条件等方面均作出相应规定。

《渭南市卫生局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学分管理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Ⅰ类和Ⅱ学分的内涵,对不同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制定严格标准.规定凡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均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作为聘任、晋升技术职称和职业注册、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几点体会

我局医学教育科成立两年来,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使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形成网络化、多元化、系统化。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能够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是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使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0__年11月,在渭南市金穗大厦举办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是启动全市的医学教育工作,使医学教育工作步入正规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轨道。

20__年5月在韩城市召开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网络管理经验座谈会。

20__年4月带领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赴云南省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继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远程网络医学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__年度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远程网络医学教育省级试点工作,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安装网络管理系统,使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20__年5月,在韩城市召开了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远程网络管理经验座谈会,受到生卫生厅的表彰。

四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和本单位建设中逐渐显现出喜人成绩,单位整体建设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有新突破,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上的逐年增长。同时通过学习,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爱岗敬业,呈现出你追我赶开展技术竞赛的良好态势,单位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五、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县、市和单位迄今尚未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继续教育工作相对滞后;有的工作停留在表面,被动应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的需要。二是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有的县、市和单位没有把继续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挂钩的要求落实到位,也未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失去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三是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四是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曾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实施“科教行医”战略的重要措施,作为单位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切实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

2、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继续医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卫生部门内涉及科教、人事、医政等部门。希望卫生厅科教处上级部门能协调好和其他相关部门关系,把学分制度作为医师考试、职称考试和护士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3、规范化管理,严格考核,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狠抓落实是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的重点和关键。首先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做好学分登记和考核的规范化管理。三是继续用好管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