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马拉松训练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你可以说北马的观众不够热情,可以对北马的报名流程多有微词,可是,所有马拉松比赛中,我最爱的还是北马,只因为,这是家门口的比赛。
2013北马,对我更加意义非凡,我荣幸成为北马的官方4小时30分兔子(领跑员)之一,全力协助想达成4小时30分完赛梦想的跑者。
我的北马目标,也自然从一个月前的争创个人PB,调整为做一只430的靠谱好兔。
我个人对靠谱兔子的理解,是以稳定的配速完成并引导尽可能多的人,在目标时间完成比赛。4小时30分作为个人完赛目标,于我难度不大,真正的挑战将是忘记自我,严格按照赛前制定的配速匀速稳定地跑完全程。
备战计划
由于已经报名9月的门头沟百公里和太原马拉松在先,我的北马备战计划实际上也是围绕三个赛事的三个阶段的针对性计划
跑步即修行,带我探寻内心的力量
自从2011年开始跑步,起初我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减肥。很快跑步带来的健康和活力都让我欣喜不已,于是我把先生也拉上了跑道,夫妻同跑、其乐融融,跑步成为了我们的共同爱好和乐趣,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少几分浮躁和懒惰、多几分坚持和愉悦。
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真正的挑战是从35公里处开始的,只有心无旁骛,内心强大,准备充分的跑者方能达成目标。
提高马拉松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需要度身定制。我的一点体会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交叉训练。曾经我因为盲目堆积跑量而受伤,才明白循序渐进的重要。速度和耐力都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成绩的提高也总会有平台期,不要纠结于付出而没有立竿见影的结果,放松心情、看淡目标,自会水到渠成。
OUTDOOR评论:冷馨儿具备全马3小时50分以内的实力,所以做4小时30分的兔子绰绰有余。可以看出她的重点在门头沟百公里的比赛上,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北马的重视。兔子不是简单地按一定配速跑就行,还需要召集、鼓励那些有同样目标的跑者,对于430这一级别的选手来说,后程一定要咬住、不能走。她对于跑步不能急功近利的现身说法也是极具说服力的。
备战计划
从不打无准备的战,计划先增重至55公斤(我现在体重降得太多,体内存的能量太少,不利于长距离比赛所以要增重。),比赛时降至50公斤内,然后是每周进行一次33~36公里的训练,半月进行一次约55公里的超长耐力跑(从我家到紫溪山公园来回一圈55公里。)之后就是进行有一定强度的间歇跑,力争月跑量超五百公里,其中强度训练距离超过一百公里。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首先有耐力,其次有力量,第三有速度.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过快乐,那就来跑马拉松吧,冲过终点你就明白什么是快乐了;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过痛苦,那就来跑马拉松吧,精疲力竭时终点还在远方,你坚持到达并挪过终点,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痛苦。 你想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吗?那就来跑马拉松吧!
OUTDOOR评论:马哥信仰伊斯兰教,每年一度的斋月期间,他会坚持一个月不在白天进食,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可以跑到400公里的跑量,真是神人。
备战计划
月跑量200~250公里,周跑量不少于50公里,在备战周期练习半程(21公里)以上五次左右,两次以上30公里的长距离。定期有合练和训练营。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关键是了解自己的现状,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努力去实施。平时训练时穿稍重的训练鞋,参赛时穿轻一些的马拉松鞋,长距离LSD不宜过于频繁。有强度的跑量与放松跑交替进行。
OUTDOOR评论:第一次参加北马的漫漫野心不小,不过从她的训练计划可以看出,她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月跑量200+,这可以说是迈入中级跑友的一道坎,另外适当的长距离配速训练,对比赛是至关重要的,既可以提高信心,也给身体传递信号,让它对大强度的比赛过程有所准备。
备战计划
近几年来,阿贵马拉松成绩都保持在三小时之内,成绩稳定。个人认为:作为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完成马拉松其实不难,提高马拉松成绩也有迹可循。第一是技术,注意步幅与步频的协调;第二是跑量,不同目标对应不同跑量,赛前要坚持进行1~2次LSD训练;第三是速度,提高成绩的核心是速度,在跑量一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跑速,包括速度练习、间歇跑训练。
阿贵常年坚持训练,平时每周跑步4~5次,周跑量始终保持在100公里左右,这些跑量足以应付马拉松比赛。今年的北马前因有9月14日的门头沟百公里和28日的北京山地马拉松,跑量会多一些。8月份的跑量会接近600公里,9月份跑量会在500公里以上。
阿贵的跑步训练场地多,有练速度的交大操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心肺功能的登山跑,有速度加强度的健身房跑步机,还有周末香山跑团训练营的北航香山新望京(31.5~44公里)的LSD。
阿贵认为,科学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很重要,最好不偏食。当然,由于跑步爱好者跑量大,要多吃牛肉、多喝牛奶,保证身体所需钙质。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在跑量一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强速度练习、间歇跑训练,提高速度阈值。还有就是培养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卫生等多方面原因,加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胁。经常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减少疾病、体力充沛,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家庭,享受幸福。而跑马拉松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跑马拉松的过程就是体味人生的过程(据说跑马拉松的人不会得癌症)。马拉松是铁人赛,跑过马拉松,人生中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克服?
跑马拉松,传递的是正能量。
OUTDOOR评论:在北京乃至全国的跑步圈内,阿贵的名声非常响亮。这不仅由于他出色的成绩,他超大的跑量、他带领的香山跑团,都是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47岁的业余选手,保持2小时50分左右的马拉松成绩是相当惊人的。同时他还多次进入国内百公里比赛的前十,是真正的跑步常青树。如阿贵所言,马拉松提高的关键是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这点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第五次参加北马
2005年还在学校,偶尔跑个步,鬼使神差加入了学校的马拉松协会。跟着协会训练,每个月差不多一百多公里的跑量,报了当年秋季的北京马拉松,顺利完成首马。之后学业加上实习,跑步间断,体重飙升。2010年,恢复跑步,目的为了减肥。谁知越跑越上瘾,当然了减肥肯定是成功了。
从那时起,很好地把跑步坚持到了现在,虽然期间也经历过种种伤病,但现在经过一定跑量的累积,身体已经基本适应了跑步的强度。陆陆续续参加了十多场马拉松比赛,今年准备参加自己的第一个百公里比赛,希望顺利完赛。在跑步这条道路上,希望自己能一直跑下去,5年、10年、50年……
备战计划
现在备战以门百为主,月跑量400+。如果单纯备战北马,月跑量300足以。每周可跑4~5次,其中重点训练两次,一次高质量的门槛或间歇(以个人的10公里最好成绩为基准。门槛跑用10公里最好成绩配速的90%去跑。间歇跑根据距离不一样,配速会不同,我一般经常跑800米,一公里,两公里间歇。大约用五公里测试的配速去跑。比如我万米最好成绩37分左右。平时门槛跑会用3分45秒~3分55秒左右的配速去跑,距离10~15公里不等。800米间歇用时2分40秒~2分50秒之间;一公里间歇用时3分20秒~3分30秒之间;两公里间歇七分左右),一次30公里或以上的LSD,重点课前后注意休息,调整状态。平时时间紧,周末会与人一起合练,一起跑容易完成。
饮食及其他方面:饮食方面要均衡,长距离前多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平时多吃水果蔬菜。
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感染朋友和家人,一起运动。
OUTDOOR评论:因减肥而跑步,最终走上马拉松之路,多么熟悉的情节。野骆驼比较注重间歇跑训练,对于准备冲击马拉松业余二级运动员(3小时10分),或者三小时的业余选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备战计划
月跑量560~660公里左右,平均周跑量140公里左右(赛前强化周连续两周,每周达到210公里左右)。就北马而言赛前八周的训练量在1300公里左右。耐力训练必不可少,提高成绩的核心训练内容:间歇跑、节奏跑及放松跑,还得有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
必须具备对马拉松成绩的渴望和对该项目的热爱,是提高成绩的基础,科学、周密的训练计划和良好的训练氛围及保质保量的执行力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条件。合理调整恢复、休息是有效提高成绩的保障。科学制定饮食加强营养,选择匹配合脚、轻便、抓地性能好的马拉松鞋,在训练中将公路鞋、场地鞋区分清楚。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自参加马拉松六年间,全程马拉松完成30次,只有两次没有进三小时以内(第一、二次马拉松)。最差成绩3小时05分;最好成绩2011北京马拉松2小时37分。
在我看来跑马拉松的意义:跑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在奔跑中感受和体会快乐、痛苦、团结、友爱,每次参加马拉松时在漫长的赛道上似乎浓缩了人生酸、甜、苦、辣的缩影,锤炼人的意志,锻造不屈不挠的精神,马拉松这项人类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彰显了和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OUTDOOR评论:马拉松三小时俱乐部的成员据说全国仅三百余人,不知是否所有成员都有宝马的训练量。跑圈里一般都会喊他一声田哥,传说他从小在草原上长大,是跟马赛跑练就的长跑本领,之所以目标定得不高,是因为田哥长期受到伤病的困扰。马拉松即人生,这是田哥多年领悟的马拉松真谛。
篇2
二、马拉松训练方法
很多教练认为马拉松训练的重点是长距离跑。业余选手通常会在每周最长的一次训练中跑20英里(32公里),每周总里程数达到40英里(64公里)。里程数是从少到多慢慢增加的,这也是量力而为的,有经验的跑手可能会跑更多。大量的长跑训练能够获得良好的耐力和比赛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运动伤害的风险。
很多马拉松训练计划至少持续五个月,开始逐渐增加训练量(每两周),最后到比赛前的1-3周为休整期,为恢复充分的体力而减量。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4天,最少持续4个月。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10%,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过6周以上的跑步经验,以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
速度训练属于专项训练,能使跑步者适应比赛时的配速,以自己的目标时间完成比赛。常见的训练法有:法特莱克跑(Fartlek,又称“变速跑”)、间歇跑、山坡跑,和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训练(或称“无氧训练”)等等。
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速度,核心力量的训练(Core Training)是最重要的部分,强壮的核心能够有效预防受伤。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核心主要是躯干,臀部和腰腹部。
交叉训练(Cross-trining)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积极的恢复法或辅助训练法,即通过参加其它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自行车、登山等),减少重复跑步的乏味感,并锻炼不同肌群。
三、马拉松奔跑技巧
在跑时,上体微向前倾或正直。后蹬的力量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摆动比较低。从外形上看,蹬地后小腿向上摆的动作比长跑小些。脚的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并且用全脚掌或脚的外侧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时应柔和而有弹性,腿应很好的弯屈、缓冲。两臂的摆动要自然,幅度不要过大。
在加速跑、终点冲刺和上坡跑时,两臂配合两腿做积极的摆动,有利于跑速的提高。步长与步子的频率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身高、体重而确定,并根据途中地形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以保证用比较均匀的速度跑完全程。呼吸节奏要和跑速相适应,呼气有适宜的深度
沿斜坡向上跑时,身体应前倾些,步长可缩短,步频应加快,两臂要积极摆动,用前脚掌落地。顺斜坡往下跑时,步长可稍大些,可用全脚掌或脚跟着地(坡度较陡时),上体稍后仰,要控制跑速(保持适宜的步长与步频)。在公路上跑时,应该跑路面的平坦处(一般在路面的中央)。
马拉松跑的动作要协调、省力,跑速要均匀,要善于在地形起伏的公路上改变跑的动作。马拉松跑的运动量非常大,跑时必须注意的技术和节省体力,动作的节奏要合适,肌肉在不活动时要充分放松,以便休息。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要反复地体会动作,掌握合理的跑的技术,以求不断地提高运动成绩。
四、建议与思考
(一)建议
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杜绝一口气吃成胖子。
训练过程中科学适量负荷,过度的训练或盲目训练会造成身体不必要的损伤,适得其反。
训练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运动结点,不要盲目跟从。
(二)思考
参考文献:
[2] 刘乐.储志东 我国马拉松“热”的“冷”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7.15.
篇3
对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机能状况及所处位置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指导方案并进行实时指导,是当今科学化训练十分重要的手段。
一、我国马拉松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和世界优秀选手对比后发现,目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创最好成绩的年龄普遍较小,保持高竞技水平的时间短,运动寿命相对缩短;
(二)纵观世界马拉松的格局,对比参加各国马拉松运动的人数,与马拉松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女子马拉松队伍,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运动群体,即使出现个别优秀的运动员也只是偶然现象;
(三)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制,各级教练员都有独立的训练目标,而运动员短期成绩往往作为教练员的职称、工资、晋级、奖金发放的依据。因此,有时候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系统指导训练,即缺少科学的训练监测与监控。
二、我国马拉松发展的短板分析
以女子马拉松为例,目前,我国组队参加了历届奥运会的女子马拉松比赛,同时也相继参加了各种国际的马拉松赛事。回顾历年的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况,在1988年赵友凤获得第5名;2004年周春秀获得第33名;2008年周春秀以2小年时27分7秒获得铜牌,同场白雪获得第21名。多年来,我国男子马拉松虽有长足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我国男子马拉松在20世纪80年代最好成绩是2小时11分58秒,1990年之后,我国男子马拉松涌现了多名2小时11分左右的运动员。2000年之后,多名运动员跑出2小时10分左右的成绩,但是成绩不稳定。
虽然我国运动员在国际马拉松赛事上的成绩越来越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我国目前优秀运动员创最好成绩的年龄普遍较小。第二,与马拉松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女子马拉松队伍,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运动群体作为保障是不会具有与国外相抗衡的实力的,即使出现个别优秀的运动员也只是偶然现象。如果我们要在马拉松项目上有所突破还是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综合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科技力量是推动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孙海平教练认为“速度不仅仅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因此整合和利用影响运动成绩的一切因素,特别是科技因素,来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非常必要。
三、影响马拉松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整体较低
我国运动员的体能并不逊色,但是运动员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运动精神的理解、技术的理解和战术的理解,对运动员能否在一定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程度普遍低,破坏了他们合理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他们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阻碍了运动员竞技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教练员的整体水平较低
马拉松教练员整体水平较低,在年龄结构、创新科研能力、经济待遇、福利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专家赞同以上观点,且该观点在主要问题中排第一位,这就说明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的提高受教练员的水平制约。李富荣局长曾经说过,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来看,凡是成功的项目,都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敢于管理的教练员队伍,其中还有一些年轻有为的学术带头人。反过来,水平不高、长期落后的项目,教练员水平普遍较低。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执教水平和科技意识。
(三)马拉松项目运动员训练监测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从生理、生化等方面,全面监测河北省马拉松运动队机能状态
马拉松属于周期性耐力项目,随着对马拉松训练科学化的不断探索,马拉松日常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将以往向运动量要成绩的方法转变为追求有效训练量。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难以掌控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负荷,使其实际完成不符合运动处方对训练课的安排难以形成有效训练。因此,监控训练课的有效性成为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的要求。通过对部分生理指标的监控,可以更好的了解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课强度,为评价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判断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的合理性。
篇4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近些年来跑步锻炼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和热爱,于是马拉松热在近年卷席全国,参加马拉松赛事也成为一些跑步爱好者的“终极追求”。各地投资商和地方政府也都在争先举办赛事,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4年国内共有90多万人参加了各种马拉松赛,国内的马拉松举办城市也多达51个,各大马拉松赛事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大众的目光,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报名成了“抢手货”。对于组织这些赛事的政府来说就是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增强城市的宣传力度。
二、大众选手跑马拉松存在的问题
根据记者的调查报告“最火的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手慢一慢就报不上了。”2014年的北京马拉松异常火爆,半程马拉松中签率只有14.2%,2015年北京全程马拉松要求报名人数是三万名,但是预报名就达到六万多人,组委会不得不淘汰一部分马拉松运动员来控制人数。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连影视明星都加入到马拉松赛的阵容当中来了。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很多人实际上缺乏长跑锻炼的基础,跑马拉松的爱好者基本属于“裸跑”,这些人认为完成一次马拉松,就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中途猝死的报道出现。据国外权威部门统计,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死亡率在五万分之一,因此马拉松和赛车、登山、搏击等运动一样,都被视为高危运动。各地马拉松赛事日益红火与赛事过程中猝死事件一再发生,值得我们认真的深刻反思。“无准备上阵”是马拉松的毒瘤,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赛事组织者没有做好对跑马拉松全程的安全知识宣传。任何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对城市形象是个很好的宣传,同时可以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一定要重视马拉松比赛的“科学比赛”的口号宣传。对于组织者来说,对比赛准备不足、软硬件跟不上、对赛事举办的随意性,混淆在一起时,我们就看到了很多的历史悲剧,这也是如今中国马拉松赛背后的毒瘤。对于任何大型活动来说,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做好细节,办好实事,切实为参赛者服务到位,才能让大家快乐健康地比赛。
(二)赛前很多赛事组织者不重视对参赛选手的身体检查。赛事组委会面对着几万马拉松的报名人员,不加以重视核查每名选手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多是让参赛选手提供近期体检报告以规避风险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马拉松死亡事故往往都是心脏有问题,或者心血管有疾病,这些潜藏的危害必须通过细致的检查才能知道每位跑者的身体状况。
(三)参赛者不注重平时的训练积累。不少的马拉松爱好者认为马拉松跑是一种“对自身的身体极限挑战”,因此在没有充分准备的过程中,即使身体遇到不适,体力透支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也是咬紧牙关硬扛着,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如果是身体疲劳、脚软、膝盖疼痛等状况,用意志克服是没有大问题的,但若是心脏等身体器官发生问题,应马上停止运动,咬紧牙关硬扛着是万分危险的举动。
三、科学预防身体疾病系统备战比赛
(一)赛前作好体检。马拉松是作为一项挑战人类体能和耐力的极限运动,由于距离特别漫长,人们不仅平时要有良好的锻炼运动习惯,而且在比赛前一定要做好身体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没有安全隐患。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胸闷、心慌、头晕和眼冒金星等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特别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律不齐者不要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
(二)科学的备战。准备跑马拉松前的一段时期,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耐力基础训练,这种训练应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在训练过程中应有专业的教练员作指导并制定相应的运动训练计划。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特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运动负荷。平时多跑一些长距离的公路跑,多提高耐力的能力,特别是在疲劳时给他们进行一定负荷的刺激,以便他们在跑马拉松时,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或推迟体力的衰竭。对于一般人,如果平时没有训练或者训练达不到相应水平,在马拉松比赛中就容易出现体力透支和器官衰竭的现象。因此,只有经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使心脏产生良好的适应后才能参与马拉松运动。
(三)跑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长距离耐力跑的过程中,一定注重自身的长跑耐力素质和自身健康问题。假若平时没跑过类似马拉松长度的距离,单凭一时的热情或某种目的就去参加自己从没有尝试过的“极限”运动,这种既盲目又不安全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马拉松爱好者必须要有规律地科学锻炼外,还要在参加比赛时量力而行。如果出现身体的不适就应该马上停下来慢慢走一段后及时补充水和糖分,让体力稍微恢复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跑下去。
四、建议
大家都知道跑完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平常运动量的积累特别重要,在马拉松比赛中平均分配体力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匀速跑尤为重要,如果在你跑的过程中感觉体能消耗比较大一定要及时停下来进行能量的补充,不要在耗尽体内所需要的水和能量时才补充能量。另外,在身体感觉非常不舒服时就容易发生功能性的虚脱和晕厥,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找医生进行帮助和救治。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的人,过于肥胖的或者是感冒发烧的人都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
篇5
“我喜欢长跑,能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在你气喘吁吁地跑完,透透地出了一身汗后,会忽然发觉身体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心情也会出奇得愉悦。我特别享受那种感觉。长跑使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充满着律动的节奏。”孟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白皙的皮肤在运动之后更显得光洁润泽。她就这样一直坚持着长跑,从青葱的岁月跑到了花甲之年。
与马拉松结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0年,一个学生告诉她太原要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并鼓励她也去参加。“我能行吗?”虽然一直坚持着长跑,但40多公里的马拉松赛程从来没有完整地跑过,怀疑、忐忑混和着兴奋与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什么不呢?”她反问自己,并给自己打气:“重在参与,相信自己。”于是乎制定了训练计划,开始了迎接马拉松的专门训练。两个月后先参加了一个半程马拉松比赛,进行热身。“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运动员同场竞技,热烈的场面感染着她的情绪,21公里的长度考验着她的耐力,就在出现了身体的极限感时,她差一点就放弃了,一刹那的转念让她忍了下来,以2小时27分的成绩,跑完了她的第一个马拉松赛程。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她信心,也给了她勇气,马拉松使得孟老师的锻炼有了目标,也使得她的长跑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我非常欣赏‘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它诠释了马拉松的意义,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孟老师开始有目的地锻炼。跑马拉松真是一项艰难的运动,它要求耐力,需要速度,它的磨练有时让你接近疯狂,有时让你绝望,只要你挺过难挨的极限,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与峰回路转的佳境让人轻松无比。
自此,孟老师迷恋上了马拉松这项运动。也开始了有计划的训练,随时准备着下次比赛,2011年,一个对她来说是里程碑式的赛事给了她足够的信心。那年的3月25日,郑州马拉松是她参加的第二个马拉松赛事,也是她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赛,一个完美的结局让她兴奋,“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奇迹,我轻松地跑完了全程,竟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状态真是不错,我可以继续前进了。”说着,我感觉她明显地兴奋了起来,恍如回到了当年的赛场。
篇6
如果按照预计的马拉松比赛配速划分,长距离跑又可分为慢于马拉松配速的长距离跑、等于马拉松配速的长距离跑和快于马拉松配速的长距离跑。
不管哪种长距离跑,其原则都是距离越长、配速越慢;距离越短、配速越快。相对稳妥的方法是循序渐进:第一次跑长距离,慢一点,不求速度,只求距离,以克服对长距离的畏惧,并为今后的超越打好基础;之后的长距离跑,缓慢提速,进入中等速度;最后的训练则倾尽全力,由中速跑上升到快速跑、节奏跑,力求达到甚至超过马拉松配速。
长距离跑有什么好处?
通过亲身体验及观察高水平跑友的训练,我发现,长距离跑是马拉松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经过多次长距离跑,心肺功能将得到较大提升,腿脚力量也与训练前不可同日而语。
如为备战2009年北马,我在受邀采访新疆首届国际沙漠徒步越野赛的同时,友情参赛,以3小时22分23秒取得了相当于第29名的成绩。虽然据高明305测距只有23公里,但其难度已超过30公里平地。我们跑经千百座沙丘、沙山,就像进行了千百次不间断的间歇跑、变速跑。几天后,在30公里训练时,我连破10公里、20公里、30公里个人纪录。那年的北马,我首次跑进3小时10分,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的《运动生理学》一书中认为,长距离跑可以提高有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心脏的功能,增大肌细胞的血流量及氧气的利用能力;Stephen M. Pribut在《您将在长距离跑过程中获得耐力》一文中认为,长距离跑能增加最大摄氧量,促使毛细血管增长,提高肌肉纤维的血液供给,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大小以及骨骼肌肉纤维的肌红蛋白。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好处,专业教练在为我制定的马拉松2小时50分训练计划中,要求准备期每周跑一个30公里,竞赛期每两周跑一个36公里,速度均由慢到快;在理查德?内卡鲁为马拉松比赛成绩快于2小时45分钟的运动员制定的12周训练计划中,安排了三次30公里以上长距离跑,其中最长距离为38公里,在赛前三周进行。
长距离跑应该怎样补给?
Mike Prevost从营养学的角度,讲到了糖原在马拉松比赛中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赛前减量期间,大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储藏在肌肉中,能保障比赛时糖原的供给。比赛时,途中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肌肉糖原耗尽的速率,帮助你在燃烧体脂储备时维持更高的功率输出。“记住,仅仅燃烧脂肪,您无法维持比赛配速”。
在马拉松赛道上,一般每隔五公里有一个运动饮料站,大家可以及时补充。在长距离跑训练时,如果跑道是环形或折返的,可以将运动饮料或水藏在某处,跑步经过时拿取。否则,只能在跑步前和跑步后补给了。当然,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让人送运动饮料。
不过,对于训练有素的马拉松运动员而言,在天气不太热时跑30公里尚不需补给,跑友“五米速度”就是一例。这一方面是长期训练提高了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储备能力;另一方面在训练前一两天要休息或放松跑,以积攒糖原。
长距离跑的上限是多少?
我国许多专业运动员一般练到38公里就打住了,即使是传说中的马家军“每天跑一个马拉松”,也只是一日两练加起来的距离,且大多集中在如火如荼的竞赛期,平常没有那么大的训练量;非洲选手则练得稍长,有时在40公里开外,有时超过50公里;仅就单次训练距离而言,我国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比专业马拉松运动员更“疯狂”,不少跑友为了在百公里赛或马拉松赛中取得好成绩,常采取超长距离跑。
比如,我的好友田玉桥(网名汗血宝马)在备战TNF100公里时,在奥森跑过一次50公里、一次55公里,后因脚伤改为参赛50公里组,一举拿下季军;张春晓(网名跑跑颠颠)动不动就跑个40公里,2010年北马跑了2小时57分27秒,2011年元旦和美女跑友珊瑚更是疯跑了72公里;李宁北京跑友堂副堂主李晓保(网名飞鸿)过40岁生日时,呼朋唤友沿着四环跑了一圈76公里,不知他70岁生日咋过,目前七环貌似还没“出生”;安徽跑友李青江参加2009年TNF 100公里赛后,感觉不过瘾,又加跑了20公里。
长距离的上限是多少,目前没有定论。当然,对于马拉松运动员而言,并不是在训练中跑得越长越好。一则容易造成过度训练,损害身体;二则超长距离跑并不绝对能提升全马成绩。在2010年TNF100公里赛中,好几个马拉松成绩比我慢一二十分钟的选手,都跑在了我前面。可见,过分重视距离和耐力,就会忽略速度。专业运动员之所以较少进行超长距离跑,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
为什么成为什么败?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我参赛的个案,为什么有的会成功,为什么有的会失败?
篇7
当时国内很多人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越野赛,它的长距离越野赛分为50公里和100公里。报名时才知道报名要求很高,马拉松的报名成绩需要3小时45分以内。而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基本上3小时30分成绩的才有可能获得参赛资格。最后的结果是没拿到100公里的参赛名额,我只能去跑50公里。为了这次比赛我又走入了山野,这是我喜欢的状态。以前为了登山,训练的时候经常会去山野徒步。现在不同的是要在山上奔跑。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会去参加广州的一些跑步组织的活动,会找哪里有约跑,看看自己能否参加。那次50公里我跑的成绩还可以,又一次收获到一种成功感,重要的是越野跑把我以前登山的优势发挥出来了,包括我的耐力和攀登能力。另外,我觉得越野跑是保持自己体能的一种好的方式,这时候的训练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周需要跑三到四次,跑量大概在40公里左右。
整个2012年我都没有登山,继续跑马拉松,把成绩跑进4小时,实现目标。在家门口办的广州马拉松,我差两分钟就进4小时。年底我又参加了上海马拉松,这次如愿以偿,跑了3小时58分。其实我对自己还是很了解的,我不是一个很有运动天分的人,就像登山一样,但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以提高成绩也不太可行。由于工作繁忙,我经常要各地出差,而跑步相对简单,只需要一双跑鞋,所以也成了我最容易去做的一项运动。
篇8
陈方灿:从运动学角度来说,马拉松是一项长时间、长距离的运动,其运动量相对较大,因此对参赛者的身体有着一定的要求,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
从伤病角度上说,通常情况下,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梗等疾病的人不要参加比赛,因为这类人群在比赛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较大。其次,如果跑者有物理性质的运动损伤,例如下肢关节的肌肉拉伤、骨性关节炎、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等,建议也不要跑马拉松,因为长时间负荷会加速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
从年龄上说,老年人是可以参加马拉松的,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足够的跑龄和跑量积累等。
举个例子。英国的怀特洛克生于1931年,学生时代就开始跑步,但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后来,他定居加拿大,成为一名工程师,仍然长年坚持跑步。步入老年后,他以惊人的成绩成为受人尊敬的知名大众跑者。
2003年,72岁的怀特洛克在加拿大多伦多马拉松赛上跑出2小时59分10秒的成绩,成为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马“破3”的古稀老人。73岁时,他在多伦多马拉松赛上跑出2小时54分49的好成绩,创该年龄组世界纪录。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都会打破相应年龄组的世界纪录。目前他是70+、75+、80+、85+全马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没有证据显示老年人不能从事长跑,现今在马拉松赛场上活跃着众多老年人就是证明。 陈方灿博士在工作中。
一项核磁共振检测对比研究显示:铁人三项运动员在40周岁和70周岁时,骨骼肌的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在70多岁,以久坐少动生活方式为主的普通老年人和同年龄段的铁三运动员相比,肌肉的周围已经被大量的脂肪组织所包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随着年龄增大,如果不运动的话,肌肉就会出现用进废退的状态。正确的跑步不仅有助于中老年人骨骼、肌肉、关节健康,还能使关节软骨获得营养。运动还有其他一些益处,例如: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减少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概率,减少跌倒引发的脆性骨折等。
但是,老年人进行马拉松运动更要量力而行,奔跑中要把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以下,参加比赛前要进行一定训练量的过渡,包括足够的跑量和一定量的力量训练。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以较好的状态跑完马拉松,如果感觉自身状态不足,那么可以尝试跑半马或者迷你马拉松。
对小孩或者青少年来说,参加马拉松运动一定要慎重。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水平还未成熟,过早进行大强度的马拉松比赛,会使身体出现透支。青少年如果确想参加类似的比赛,建议以5-10公里比赛为宜,而且所参加的比赛应更多以乐趣为主,特别要注意参赛期间避免运动损伤。一旦出现发育不正常,或者身体各方面指标反应太强烈的状况,就应立刻停止训练。
新体育:现在提倡赛前体检,这种体检应当何时做,有哪些内容?
陈方灿: 在比赛前几个月或者刚开始训练时,就要对身体进行全面筛查,以对自身的机能水平作出有效的评估,如最大摄氧量的测试可以帮助跑友评估跑步能力以及制定跑步计划,最大心率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判定跑友在比赛或者训练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通常,这两种评估要采用专门的仪器进行,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可以用市面上常见的跑表测量。
一些骨性检查以及体态评估也是重要的,如评估跑者身体活动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评估上下肢力量是否达到了比赛标准,踝关节、膝P节稳定度是否合格,以及正常跑步时的迈步、摆臂等功能是否受限等等。这些评估可以到专门的体能康复工作室请体能康复教练来做,目的是让训练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
在赛前两天特别要注意的是检查心血管功能,血压、血脂、心电图等,需要去专门的医院做医学评估,以排除危险因素。 赛前必须热身,赛后要做放松。
新体育:在马拉松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有哪些?
陈方灿:马拉松运动的损伤最常出现在人体下肢,表现为运动骨骼系统的损伤。通常情况下,髂胫摩擦综合症、髌骨软骨病、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出现这一类损伤的原因主要是下肢力量不均衡,下肢体态力线不正常,跑量过大,技术动作错误等。
当然,一些小的损伤,如脚底起水泡,脚指甲瘀紫等,出现的概率也比较高。
人们现在最关心也最担心的场上问题无外乎运动性猝死。运动性猝死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实,猝死发生率最高的不在全马,而是半马或者10公里的比赛中,因为参加这两类比赛的选手往往缺乏经验,盲目跟跑和冲刺,过分透支体能,以至出现危险。运动性猝死的生理原因大多是跑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如肥厚心肌病、心率失常、预激综合症等。因此,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这方面的筛查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平板试验等。
总的来说,运动性猝死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不要恐慌,只要做好体检,科学训练,比赛中合理分配体能,不盲目跟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 赛前要体检。
新体育:参加马拉赛比赛前,应做哪些基础性训练?
陈方灿:赛前应做一些跑量调整训练以及小强度的核心及力量训练。
马拉松的备赛是一个比较大的周期,一般从基础期到提升期再到巅峰期和竞赛期,每个时期相对应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有很大的区别,但到赛前应该以调整和保持状态为主。此时的训练强度以马拉松参赛时的目标配速为主,每周的训练频率可以调整至3次左右,训练量为前一个周期的80%。在赛前两周,还可以适当做一些小强度的力量训练,包括核心肌群、下肢肌群的锻炼,以保持身体的基础状态。
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的安排与计划,因此,最好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教练来指导,不能仅凭自我感觉。
新体育:比赛中,如何应对极点、腹痛等不适,什么情况下要下场?
陈方灿:运动中的极点以及腹痛是比赛中常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反应,排除病理性因素之后,更多原因是由于比赛之前热身不充分或者不合理的饮食导致的。
比赛中出现极点状态,可以适当调整配速,以慢跑或快走的形式过渡,并且适当补充一些糖。同样,如果比赛中出现运动性腹痛的症状,那么首先要判断是呼吸引起的呼吸性痉挛还是其他肠胃问题,如果是岔气,可以放慢速度,用大拇指按住疼痛部位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后面的比赛中调整好呼吸状态,避免再次发生岔气。如果是腹泻等肠胃问题,那么就要找医生诊治。在赛前一到芍苣谝避免吃不常吃的食品,以免对肠胃造成负担。
比赛中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一旦头晕目眩,全身打软,需立刻停止跑步,下场休息。这类状况引发猝死的可能性较高。此外,比赛中出现身体疼痛,也应立刻下场,找医务人员诊治,防止伤病扩大。
新体育:马拉松比赛前后,要做哪些准备和放松活动?
陈方灿:比赛前做准备活动目的是通过一些热身活动将身体状态激活,迅速调整至比赛状态。这种活动更多的是以慢跑热身,小肌肉激活以及动态拉伸为主,慢跑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以过渡呼吸系统的惰性,小肌肉激活可以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的动作,最后要做一些动态拉伸,将关节打开,以获得更高的奔跑效率,降低损伤概率。
赛后放松调整以拉伸、冰敷为主,达到抑制炎症,放松肌肉的目的。同时,拉伸还能够高效缓解奔跑时带来的身体疲劳,并且使其效果保持2-3天。一般赛后的拉伸以静态拉伸为主,主要针对上下肢各个大肌群,时间可以控制在30秒-60秒之间。在第二天可以通过散步或以休息的方式,让身体充分恢复。通常,一场全马比赛下来需要休息5至7天,方可再度进行训练。 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
新体育:参加马拉松比赛,在穿着、饮食、补水等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陈方灿:衣服的穿着主要根据天气来选择。春秋季节,上身可以选择一件速干的长袖或者短袖T恤,下身同样可以穿着速干的短裤或者长裤,以便在运动中迅速排汗。
赛前饮食以碳水化合物和清淡的蔬菜为主,辅以少量肉类。要多补充糖分,为比赛储存能量,如馒头、面条等。比赛当天,提前2小时补充400毫升水,普通的矿泉水即可,赛前5分钟用一次性水杯补充半杯水。
比赛途中都会有补给点。对于大众跑者来说,每5-6公里补充半杯能量饮料即可,在18公里处、25公里处以及32公里处可以适当补充能量胶或糖,赛后可以多补充一些糖分以及蛋白质,让身体迅速恢复。
篇9
有马拉马拉、悦跑圈、奔跑帮、咕咚软件。
1、马拉马拉:是一款专业的马拉松长跑服务平台,服务于国内各大马拉松及长跑赛事,除了提供在线报名还可以进行成绩查询。同时“马拉马拉”还可以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提供性能卓越且稳定的后台管理系统,为跑者提供跑步记录仪功能,记录运动轨迹及运动中身体健康数据的收集,为跑者提供专业的马拉松教练训练计划、运动创伤恢复急救指导。
2、悦跑圈:是一款基于社交型的跑步应用。记录专业化跑步数据,在排行榜与全国跑友比拼,在独有的社交平台(与跑友分享交流,还支持微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冲出亚马逊
因为仅用一天就完成了限时48小时的“魔鬼”第五赛段,陈盆滨获得了一整天难得的休整时间。经过近一个月的极限马拉松征战,这时的陈盆滨已经是满脚底水泡,腿脚肿痛,而且10个脚趾甲有8个已经乌黑坏死,即将脱落。双肩背包里的补给也从出发时的20斤消耗到只有七、八斤重。
这里是湿热泥泞的南美亚马逊丛林。在这里举办的巴西热带丛林超级马拉松,套用耐力跑圈子中形容这项赛事的话:“toughest of the tough races on earth”—地球上艰难赛事中最艰难的。对那些参加多赛段、超级耐力比赛的老鸟选手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考场。第五赛段是全长254公里的比赛的倒数第二赛段,选手不仅要在公路、沙滩、山林等赛道上长途奔袭昼夜难眠,还要负重数公斤自给物品横渡齐腰深的河水,小心趟过深至膝盖的沼泽,忍受丛林间蚂蚁、蜘蛛、蚊虫的叮咬,因其难度最大,该赛段也对最终排名起着决定性影响。亚马逊雨林提供了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挑战,超级马拉松选手在这里把他们的身体逼向了极限。
由于第六赛段只有24公里,对第三名的领先优势又超过两个小时,熬过难关的陈盆滨已将亚军奖牌稳稳地收入囊中。
从三大洲极限马拉松赛回到家,陈盆滨八个坏死的脚趾甲已经脱落,除了左脚中趾完好,右脚大脚趾甲也开始发黑,变为空心。尽管如此,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制定了明年的比赛计划:南极冰原100公里超级马拉松与美国恶水(Badwater)“死亡谷”217公里超级马拉松,以了却跑遍七大洲的夙愿。今年完成的三项比赛澳大利亚温室(Glasshouse)100公里越野耐力赛、希腊“斯巴达松”246公里超级马拉松、巴西亚马逊254公里丛林马拉松,再加上2011年曾完成的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地狱马拉松和美国西部161公里耐力赛,陈盆滨的七大洲顶级耐力赛拼图只差南极洲这一块了。
渔民、职员、运动员
陈盆滨出生在玉环县鸡山乡北山村,这里靠近披山渔场。和当地同龄人一样,他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出海捕鱼,当时只有13岁。大自然的狂风巨浪对陈盆滨而言如此亲切,渔民劳作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抗疲劳能力,“回头想想,出海捕鱼和极限马拉松还有点像,吃过的苦都是一种财富。”
2000年,陈盆滨在玉环县的比赛上做了438个俯卧撑,震惊全场。从此,他开始去国内各地参加电视吉尼斯比赛、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铁人三项和全程马拉松等等各式各样的比赛。
篇11
商业赞助动辄上千万
今年北马的半程马拉松全靠摇号抽签,官方公布的中签率为14%,比十分之一的几率高那么一点。在跑步氛围同样浓厚的上海,上马的名额更加吃香。2013年创下的纪录在今年又被秒杀,4小时3.5万名额一抢而空,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高峰时期报名网站每秒访问人数3.8万,最高时段显示230万人同时在线。不少跑友感叹,在上海抢车牌难,抢马拉松名额更难。
一号难求也催生了另一个产业――“黄牛倒号”,网上爆料,一名微博名为“marcusoops”的网友在微博上消息:“听说中关村的上海马拉松名额今天已经到货了。半马的名额每个3000块起,全马的名额每个5000块起。”相比半马50元、全马60元的官方报名费,这些黄牛号贵了60至80倍。他透露:“现在卖马拉松名额比卖iPhone赚得快,也赚得多。现在土豪都兴跑马拉松了。”
跑马的未必都是土豪,但来参加一次马拉松,花费上千那都不是事儿。往返机票、住宿,如果再加上还想旅游一下或带个亲友团,跑一场马花几千块钱是稀松平常的。
事实上,这几千块的花费相比赞助商花的钱,又要相差几千倍。据媒体报道,上海马拉松的招商金字塔分为5个规格――至尊赞助商、荣耀赞助商、官方赞助商、赛事支持、协作单位。至尊赞助商的数量在一到两家,费用至少上千万。
大数据瓜分跑步蛋糕
商战从拼装备到拼线上人数
跑步圈里流行着一句话――跑步是丰俭由人的运动,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事实上,正是这句话给很多跑友挖了坑,进去后才发现,跑步是个无底洞。从40元的国产跑鞋到上千元的进口跑鞋,从几十元一件的T恤到上千元的压缩衣,难怪有跑步圈的人笑称,“有的跑友买装备是按人民币算,有的是欧元结算。”
篇12
2011年03月19日 2011重庆马拉松赛第24名,成绩2小时48分15秒。
2011年05月07日 2011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挑战赛第4名,成绩9小时。
2011年05月15日 “中国万达”2011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积分赛第30名,成绩2小时39分55秒。
2012年02月21日 2012重庆马拉松赛,成绩2小时34分19秒。
2011年04月13-15日 2012年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第3名,浙江温州。
2011年05月08日 2012丹霞泰宁山地户外运动国际挑战赛第9名,成绩19小时4分41秒。
2012年05月13日 “中国万达”2011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积分赛第30名,成绩2小时39分59秒。
2012年07月08日 张家口·张北草原马拉松赛,成绩2小时37分53秒。
2012年09月01日 法国环勃朗峰UTMB越野跑第52名,成绩13小时57分,2012总里程109公里。
2012年09月15日 北京2012京煤杯北京100公里越野挑战赛,成绩7小时38分。
2012年09月22日 2012河北衡水国际马拉松赛,成绩2小时54分。
2012年10月20日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成绩1小时16分。
2012年11月11日 贵州凯里超100公里越野跑总成绩第6名,总成绩6小时19分52秒。
2012年11月18日 江西乐平半程马拉松第3名。
2012年12月02日 上海国际马拉松第25名,成绩2小时43分。
2012年12月17日 海南五指山越野登山赛第4名。
市运会小试牛刀
黄龙在云南禄劝县的边远山村里长大,从有记忆起,每天他都要吆喝着羊群在崇山峻岭中摸爬滚打往返20余公里。身居大山腹地的他,憧憬着山外的精彩世界。一次,在放羊回家的途中,他拾得一本武侠小说,书中有湖南南北武院招生的简章。走出大山的激情被由此点燃,他欣然前往报名。遗憾的是,习武不到两年,由于父亲瘫痪需要人照顾,他只得忍痛惜别武院返回家乡。返乡后没有固定职业,靠打工谋生,婚后定居攀枝花。2003年在仁和区公安分局当保安员的他,获知攀枝花市举办市运会有3000米的长跑项目。黄龙想到自己在武院习武时,隔天就要进行40公里的耐力、体力训练,从没有人能超越他。随即,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头脑中闪现:我要参加市运会。经过不到两周的突击训练,他就在此次市运会上取得了该项目的第三名。
市运会后,黄龙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体能训练。不因天气和季节变换,早晚快速跑步各1小时,分别完成200个俯卧撑和下蹲运动是每天的必修课,只增不减。飞机场往返拉练50余公里,平地、红格、米易、会理跑步往返,黄龙不知道自己经历了多少回。像这样长距离的拉练,没有同伴,没有人监督,中途他绝不停歇,每次都要跑到自己既定的终点才返回。筋疲力尽了,调整好呼吸和节奏,继续跑。计划好了的拉练,即使刮风下雪他也不改变。一次,黄龙计划跑步到会理,出发的前夜,气温骤然下降。清晨,温暖的被窝真让人留恋。可他依然在6点准时起床,在狂风中独自上路。途中,凛冽的风呼呼地吹,刮在脸上生疼,但丝毫也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返程的途中还飘起了小雪,有好多次经过他身边的司机都停下车想载他一程,可黄龙依然坚持跑步返回。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坚持锻炼,他的体能和对环境的耐挫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登山越野时速能达到15公里/小时。在攀枝花,无论是登东华山比赛,还是市运会的长跑、短跑项目、自行车越野赛等,冠军都毫无悬念地被黄龙一一收入囊中。
人生的转折
2011年元旦,攀枝花市“欢乐阳光节”举办“红山杯”首届徒步赛,此次大赛奖项多,奖金高,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选手未参加。从未走出攀枝花参加比赛的黄龙,第一次和未自祖国各地的众多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那以后,他从朋友那儿获得了各地的田径、登山比赛的信息,为他打开了从攀枝花走向祖国各地的大门。
2011年3月19日,参加重庆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第24名;2011年5月7日,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100公里”挑战赛第4名;2011年5月15日,2011“中国万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第30名……
走出攀枝花,黄龙才看到了自己与国际业余马拉松选手的差距。虽然他知道自己37岁早已错过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是他坚信:别人能做到,我通过努力也能做到。即使不成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努力过,就不后悔。2012年初,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几维自行车坊,心无旁骛地投入训练,把竞技体育当作了唯一的职业,频繁辗转在祖国各地的田径赛场上。
“环勃朗峰极限挑战赛”上写精彩频繁在国内赛场上亮相的黄龙,虽然难和欧美劲敌媲美,但在国内众多优秀选手中仍然出类拔萃,并因此引起了中国登山协会的重视,为他赢得了走向国际赛场的机会。2012年8月31日,黄龙一行4人代表中国登山协会第一次去参加远在法国的“环勃朗峰166公里的越野挑战赛”(因天气原因改为108公里)。这是黄龙第一次去国外参加比赛,国际时差,语言不通,路况不明,海拔高差9600米(改线后降为6800米),途经的阿尔卑斯山顶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比赛从傍晚7点开始,赛程几乎全是在夜晚中完成。受环境地理的限制,还得背上10余斤的装备。不懂英语的他,无法与人交流,仅靠途中的标识选择前进的路线,其中的艰辛和难度不言而喻。
篇13
第十四届厦门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健康跑掀起一场乐跑热潮。作为厦门国际马拉松战略合作伙伴暨唯一指定营养品,康宝莱凭借多年营养与体重管理经验为赛事提供专业支持。
康宝莱秉持“营养+运动=真正健康”的理念,在此次体育盛事中充分展现其在营养健康领域中的专业实力。赛前通过“康宝莱线上马拉松课堂”,为跑友们提供专业的营养与饮食搭配建议、马拉松训练方案以及赛后体能恢复饮食计划等知识。在赛事进行过程中,跑友们也有机会体验到康宝莱明星主打产品,亲身感受均衡营养带来的能量与活力。
在2016年1月2日的全程马拉松暨5公里健康跑活动中,康宝莱延续此次成功的品牌合作。在全马正式开跑前三天举行的厦门马拉松博览会上,设置了康宝莱专属展位,参展者可在现场免费体验康宝莱提供的专业体质测试,与康宝莱营养与体重管理产品亲密接触。康宝莱体重管理明星教练、国际马拉松冠军吴敏亲临现场,与康宝莱参赛伙伴一起奔跑在美丽的全马赛道上,诠释康宝莱品牌健康理念。
最美赛道,大放异彩
在此前2015年12月12日举办的本次半程马拉松及10公里健康跑赛事当天,康宝莱品牌也同样在“最美赛道”上大放异彩。据统计,超过100名康宝莱人参与此次比赛。他们身着统一的康宝莱跑步衫,信心满满互相鼓劲,为赛场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热情绿色。参与半马比赛的伙伴中,有多人创造出2小时内完赛的好成绩,完美展现出康宝莱人的最佳状态。
在比赛出发处的舞台上,康宝莱啦啦队为所有参赛者员献上了精彩的动感舞蹈表演,青春洋溢,热情无敌,拉拉队员们的健康魅力吸引了在场的所有目光。在赛道终点,康宝莱更为选手们提供了“惊喜福利”。
在专属品牌展示专区,康宝莱人现场制作营养奶昔及茶饮,免费派发给到达终点的选手,为他们提供及时的营养补给,赶走跑步后的疲劳感,重新恢复活力。同时,参赛者还被邀请免费体验康宝莱专业体质测试仪器“莱秤”,通过现场APP直接导出被测人的体重、体脂比、身体水分、新陈代谢率、身体年龄等核心数据,使被测人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以及需要的改善之处。康宝莱人现场提供贴心的服务、细致的讲解,让所有参与测试的来访者体验到康宝莱的热情与专业。最后,参赛者们还可以在品牌专区与世界足球明星C罗的展板合影,为比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均衡营养,领跑健康
助力厦马,全民热跑;均衡营养,领跑健康。在此次与厦马合作之前,康宝莱就已与跑步运动结下不解之缘,“5公里健康跑”的概念早已在康宝莱分布全国的营销人员中掀起乐跑热潮。此前,康宝莱就曾发起并支持过众多包括彩色跑、荧光跑、城墙跑、公益跑、大学生迷马等在内的面向公众的跑步活动,将趣味、青春、时尚、公益等元素融入跑步运动本身,以吸引更多人为健康而跑。
在本次与厦马的合作中,康宝莱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加深刻地诠释,而康宝莱的品牌形象将随着跑步热潮的迅速升温和“营养+运动=真正健康”理念的普及而愈加深入人心。
厦门马拉松赛事参与者分享
康宝莱服务提供商 赵华
“马拉松是对自己身体极限的一次挑战。马拉松比赛沿途有补给站,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适量喝水,吃点巧克力,补充能量。而且赛前也应该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香蕉等高能量食物,以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脱水的情况。马拉松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态度,它的困难与成就感都难以想象,但挑战成功,你就可能会遇到全新的自己。”
康宝莱服务提供商 廖旭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