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入党思想汇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生入党思想汇报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的研究视域较为零散,多是从大中小学的群体特殊性角度进行研究,缺少对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体系的整体研究和探索。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校视角,综合把握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差异化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出真正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对策。

一、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差异化分析

(一)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差异

1.培育理念的差异

(1)小学更加注重修身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秉持七彩教育理念,注重师生的多元培养,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打造了七彩德育,多途径对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直接的宣传教育;创造了七彩节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永泰小学秉承“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和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理念,为学生举办各类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旨在希望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在参与中领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求做到最好的自己。

(2)中学更加注重交际、提高合作能力

在中学,除修身养性外,学校更加注重学生交际、合作能力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训中的核心价值观理念“爱生活,会学习,懂交际”,即告诉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万千宠爱集一身,而是处处要与人交往合作。在遇到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与人合作,有效沟通。人大附中的校训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大学更加注重回馈社会、追求人生价值

大学的教育理念更趋向于学生对社会的回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实事求是”为校训,始终重点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经验更是全国学校的典范。此外,人民大学的校歌也渗透了学校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民大学独特的气质和风骨。

2.课程设置的差异

(1)小学更加注重以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活动

小学更加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逐步理解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德育课上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很多学校还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设计了多种教育内容:传授和分析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

(2)中学更加注重在交流中学价值观

中学课堂更注重开发学生们的兴趣,老师们不仅专注于教授知识的多少,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们“德”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设有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英语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让学生们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学校还组织“绢人绢花”的选修课,以及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出,让学生在心灵磁盘上刻录下最深刻的印痕;翻转课堂的实践是学校课堂改革的一大措施,教师采用“翻转课堂”和“文学圈”阅读的方式,非常利于学生学文化、启心智、最后做到爱生命。

(3)大学更加注重通过讲授和自主学习探究核心价值观,更加关注道德教育

大学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坚持专题式教学的方法,善于结合优秀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设有专门的形式与政策课程,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希望学生们知法守法、诚信做人,倡廉守信,踏实走路、正派做人,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3.学校生活培育的差异

(1)小学多通过显在方式培育核心价值观

小学更倾向于通过多种显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学生的思想阵地:学校周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少先队广播,学生自主搜索核心价值观相关资料,通过广播站与全校师生分享;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宣传教育片及红,在放松和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教学楼、大厅、走廊、操场等地张贴“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校园处处可见、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时刻感染每一位学生。

(2)中学设立专门德育机构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

很多中学专门设立德育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化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以国旗下讲话、专家讲座、主题德育课、学生社团展示等形式塑造优秀学生形象,希望学生能够知礼懂礼,真正展现学生健康自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定期举办德育活动,如爱国、爱党、爱校、法制、禁毒禁烟、安全以及文体、社团活动等。学校希望通过德育处活动的不断熏陶濡染,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修养能够收获显著的提高。

(3)大学加强新媒体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对大学而言,除高校BBS进行定期广播,以及定时更新学校橱窗内容外,很多大学开始普遍重视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的与管理。这是学校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落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新进展。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正能量,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高校尤为重视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一是要新媒体成为学校思想引领的新阵地;二是要新媒体成为学校新闻宣传的新窗口。通过充分发展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差异化分析

(一)权威下的被动参与向能动驱使下的主动组织的转变

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巩固过程往往是在被动接受和主动认同的综合作用影响下逐渐养成的。然而小学阶段,学校的活动设置则更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权威培育,学校定期组织或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模式化的培训活动,学生被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较少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开发。中学在活动设置中,开始更加注重交流和创新对学生的影响。进入大学,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更多的学校偏向于制定活动纲领和目标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撰写活动策划,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较根本的改善了思想教育的培育模式。

(二)全员参与向自由参与、部分参与或学生代表参与的转变

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要求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陪同下全员参与,力求达到整体要求的目的。在中学,学校同样注重对学生的整体要求,只有少部分活动涉及特定学生的参加。进入大学阶段,除了军训、开学典礼、运动会等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外,更多活动则是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在组织的过程中,也鲜有要求必须全部参与。另有一些活动,则更倾向于学生代表的参与,党员培训、党员讲座、党日活动,大学的教育在整体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三)模式化的周期活动向品牌活动的转变

小学阶段,学校安排的各类周期活动较偏向于模式化,如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安排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需要开展的固定活动,虽然照顾到每个年级和学期的学生,却不免偏于固定化的培育。这样的培育方式较死板,且成型的模式教育不易于创新型培育方式的研究和运用。中学阶段,由于课业和升学的压力,活动数量相对减少。学校同样也更加注重模式化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阶段,一些学校开始开展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在学校的纲领要求下,更多的由学生自发组织完成。品牌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更因为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应试评估向多元化评估的转变

小学阶段,为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常态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队伍中入脑入心,学校更倾向于通过默写和背诵等固定的应试模式,使学生牢记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以记促学。中学阶段,对核心价值观的评估更多的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考试进行反馈。进入大学,评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学校减少了对学生默写或背诵的要求,转而通过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既是一个结果的检验和评价过程,又是一个继续宣传培育的过程。此外,学校还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思想状况调查,入党积极分子则定期写思想汇报,以此来评估学生的思想动向。

三、基于差异化的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

差异化培育是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不同,结合学生的差异化,选择不同的培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差异化培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优化学生差异化环境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更加适应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需求,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一要科学凝练专属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二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主动认同;三要完善评估机制巩固强化学生核心价值观;四要改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环境。差异化环境下,只有抓住差异化教育的关键点,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的正确、有效应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