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经济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语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语经济论文

篇1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在这样的形势下也是如此,为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那么发展区域内英语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更具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一)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目前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实用性,实践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技术上的支持,一举两得,因此,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展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联合实训基地,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行业专家为一体,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使学生受到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实用性方面又可以从企业的专家处学习借鉴;第二,可以由学校和企业选出各自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第三,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通过指导小组研究,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来完成。通过校企联合,可以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从而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第四,遇到问题时,可以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双方管理层的协商指导,以责任公担为原则,统一协调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既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改进教学课程,优化人才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英语教育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在课程方面也必须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培养英语人才重要提高其实际掌握语言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掌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课程。校企合作是目前优势最大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那么在进行这种实践的时候,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协调之后,进行教育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修改、完善。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实现因材施教,突出尖子生的重点培养。

(三)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校外业务的开展,建立校内企业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基础更多的实践性机会,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生的实践性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采取上班制,业务活动与教育活动交替进行,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对于各项业务更加熟悉,能力必然提供。

篇2

市场本意是指“贸易”或“贸易的场所”,西方市场含义从原初的“一个交易者进行交换的物理空间、人们的聚集以便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权利”,到近代的市场意味着“一般性的买卖关系”。从那时起,经济学家把市场视为一种抽象的价格机制(朱国宏,1999)。当前,主流经济学仍然把市场视为理性个人决策者基础上的价格机制。

从历时维度梳理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可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论点中得到体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把市场的主题定义为市场与劳动的分工及市场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的边际主义学派分析市场的局部均衡理论——生产者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以米尔斯(L.V.Mises)和哈耶克(F.A.Hayek)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自发秩序的市场,排除外在干预如国家、法律等;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强调国家政府干预的市场无效问题;以及二战后以诺思、威廉姆森和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对市场的研究——把市场当作一种社会制度。

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的研究忽视了“市场本身是什么”的思考,存在把复杂的市场现象简单化为纯经济问题来处理的弊病。当然这其中经济学制度学派的市场理解——把市场视为一种制度,为经济学与社会学共同关注“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正如乔治•斯蒂格勒(GeorgeStigler)曾提到,“经济学理论是关注市场的,(而同时)它也正是造成一种困窘境地的根源,即人们很少将注意力关注于市场理论”(GeorgeStigler,1967);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也指出,“非常奇怪的是,经济学文献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制度即市场的研究是如此之少”(North,1977);科斯(R.H.Coase)更是认为“经济学家宣称要研究市场,但是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市场自身比公司的存在更为模糊”(Coase,1988)。

市场现象是复杂的,正由于市场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经济学自身对市场研究的反思——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努力,促使了对市场研究的“社会化”。与此相应,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市场的古典作品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构成形式,市场是由社会关系组成的;韦伯强调的权力竞争的市场——在市场中发生的社会行动往往是以竞争的形式开始而以交换的形式结束的;波兰尼在《大转变》一书中力图进行的工作就是认为具体的市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并由现实的社会结构所决定;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与尼尔•J•斯梅尔瑟(NeilJosephSmelser)在《经济与社会》中,他们主要是在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中阐述了社会体系支撑下的市场。

瑞典著名的经济社会学家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Swedberg,2005)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强调市场是各方间通过交易而维持的不断发生的一种固定互动模式;美国的社会学家尼尔•弗雷格斯坦(NeilFligstein,2008)主要从市场的制度角度出发,认为一个稳定的市场需要产权、治理结构、交换规则和控制观等制度的需要才有可能。在如何塑造市场的问题上,弗兰克•道宾(FrankDobbin,2008)主编的《经济社会学》一书中的作者们,特别关注影响市场形成与演化的四个因素:政治制度、经济模型、社会网络以及经济理念等。正如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些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它就是在法国发展的一种他们自己独特的市场社会学方法,其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dieu),而且构成了市场研究的最前沿(斯威德伯格,2003)。布迪厄在经济社会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1960的阿尔及利亚》(Algeria1960)、《区隔》(Distinction)、《经济的社会结构》(TheSocialStructuresofEconomy),以及《经济人类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Anthropology)一文中的纲要性阐述。布迪厄对市场问题研究的切入,主要是应用他的场域-资本-习性概念工具及其理论框架。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另外一种思路,这种思路显然不同于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经验似乎是对我们现有经济发展理论之主要原理的一个巨大挑战”(弗雷格斯坦,2008),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市场营销模式,本文意欲以周宁人在沪建构钢材专业市场为例,探讨周宁人的市场营销实践所带来的理解市场建构的新视角。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小山县现在却有6万人在上海(主要集中地)及周边从事钢材贸易行业,周宁县人在上海的几十个钢材贸易专业市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以及钢材专业市场内部运作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近十多年来周宁县人纷纷涌入钢材专业市场从事钢材贸易行业,而不是其它的行业,钢材是同质性强且资金密集型商品,在市场中竞争强烈的企业如何获得利润从而进行自身的再生产,以及钢材专业市场的发起、稳定与变迁的内在动力、变化机制是什么。

二、营销场域:市场运作的分析方法与范式

(一)“场域-资本-习性”及其分析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dieu,1930-2002),是近40年来在西方学术界中被人们引用最多的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思想家,布迪厄的作品主要是创建了一种“建构的结构主义”的独特思想风格和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布迪厄的理论虽然艰深,但有一组核心概念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即“场域-资本-习性”。布迪厄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提炼出一般的场域理论分析方法的同时,“确信只有深入一个经验的具有历史处境的现实的特殊性中,才能理解社会最深刻的逻辑”(布迪厄,2007)。针对本文研究的钢材专业市场,这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根据钢材市场具有的特有运作逻辑,寻找钢材专业营销场域的“本土”性的现实机制——经验的特殊性。

要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理解市场的运作,首先必须理解布迪厄研究方法论上的“关系性思维”;其次是要分析他的性情倾向行为哲学——习性概念,这是分析与理解营销场域的关键;第三,要理解不同场域有不同的“逻辑与运作规律”。场域具有“场域的同构性”特征,即“差异中的相似”(BoudieuandWacquant,1992;2004),以及掌握“场域-资本-习性”的一般特征与分析营销场域的方法和步骤等。布迪厄研究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主要是认为“社会科学无需在这些极端(行为与结构)之间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现实既包括行为也包括结构,以及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历史,而这些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之中”(布迪厄、华康德,1992;2004),其场域与习性概念的分析体现了关系性思维的分析特点:“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些列客观历史关系构成,而习性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布迪厄认为习性是作为一种生成的自发性,在与不断变化的情境的临时遭遇中确定自身,它遵循着一种实践的逻辑,这种逻辑虽然含糊,带有大约的性质,但却确定了与世界的日常联系(布迪厄,2005)。习性体现了“结构化了的结构(structuredstructures)”和“促结构化的结构(structuringstructures)”两层含义,结构化了的结构是指习性源于早期的社会化经历,是结构的产物,为行为设置了结构性的限制;促结构化的结构是习性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机制,是实践的产生者,为实践的生成提供原则(布迪厄,2005)。总之,习性的核心意义在于它表示行为的身体基础与认识基础,强调创造性、生成性,但同时又是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如戴维•斯沃茨阐释道,“它们指向一种实践的而不是话语的,前反思的而不是有意识的、身体化的同时是认识的、再生产的但又是创新的行为理论”(斯沃茨,2006)。

何谓场域,布迪厄曾如此定义:“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是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它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布迪厄,1997)。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场域即游戏的实践空间,场域运作与转变的原动力在于场域的结构形式,特别是根源于场域中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场域中不同位置的占据者用各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获取更大的利益,以便进行自身的再生产;场域就是处在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利用手中的资本依靠各自的习性进行争斗的空间。

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以物化的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具体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资本是以同一的形式或扩大的形式去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资本包含一种坚持其自身存在的意向,是一种铭写在事物客观性之中的力量(布迪厄,1997)。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有四种形式:即经济资本(财产)、文化资本(尤其是教育资历)、社会资本(主要体现为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社会头衔)和符号资本。资本与权力是相连的,一个人拥有资本的数量和类型决定了他在场域空间中位置,各种资本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经济资本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布迪厄认为习性、资本和场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1)习性取决于场域中行动者的位置,而位置是由资本的占据而构成;(2)场域对习性是形塑关系,同时场域制约着习性;(3)习性对场域有认知的建构关系,场域是一个被赋予了价值和利益,值得行动者去投入的世界;(4)资本与场域是相依共存的,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场域,行动者使用资本的行动策略也决定于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5)场域是一种网络结构,如果没有资本,空洞的结构也是没有意义的。

布迪厄认为根据事物具有“结构与功能的同构性”特性,说明了不同场域具有差异中的相似性——场域具有同构性特征,即“在场域发展出同型的特征——诸如统治位置与被统治位置、排除策略与侵占策略、再生产机制与变迁机制等——的意义上,不同的场域具有同构性”(沃尔茨,2006)。这是布迪厄场域分析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场域理论的解释原则。正基于这种观念,本文提出的“营销场域”就具有了布迪厄场域理论的依据。

另外,布迪厄认为开展场域研究的必要性步骤是:第一,必须分析与权力场相对的场的位置,即要把特定的实践场域与更大的权力场域结合起来;第二,必须描绘出行动者或群体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客观结构,这些行动者或群体是为争夺在这个场域中的特殊权威的合法形式而展开竞争的;第三,分析行动者带入他们在场域中的相应位置的习性,以及他们在竞争场域中追随的社会轨迹(包亚明,1997;布迪厄,华康德,1992;2004;沃尔茨,2006),这为人们分析营销场域提供了研究进路。

(二)营销场域:一种市场运作的分析范式

营销场域理论的基础假设主要包括:其一,人类的行为无法用理假设分析,更多地是考虑行为合法性,表现在具有在特定情境中人的“习性”实践上;其二,行为的选择偏好来自特定场域,即经济是嵌入在场域的社会结构中,同时制度、规范以内生的形式,建构理选择的偏好。营销场域中的行动者在界定自身的利益与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时,总是从所在的具有一定的市场结构中寻找资源。

营销场域从分析的意义上说,可以定义为营销场域里各个行动者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或构型,强调营销场域就是处在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利用手中的资本依靠各自的习性进行竞合关系的社会实践空间。这样理解的市场其特征主要有:强调市场中个人或组织之间的互动、市场出现统治结构或联盟、能勾画出市场中行动者各个位置之间的客观结构,以便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动者明确占有资本与它们之间的转换以及强调习性的实践性。

从概念化的意义上看,营销场域理论必然是一种市场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市场被概念化为场域的一部分,或者说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场域,它主要说明的是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市场的动力机制问题。比如以价格为例,价格是由该营销场域的结构所决定,而非其他,这与经济学分析市场中价格的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价格不能决定整体结构,而整体结构能决定价格”(Bourdieu,2000)。针对作为场域部分的市场,布迪厄强调经济生活主要是由行动者与特定的行动习性在营销场域的遇合,同时市场深受某一完整的经济场域影响。营销场域的社会结构包括了不同位置间公司的权力关系,它通过各种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等)的联合与竞争加以维持,其中一些公司占支配地位(在位者),另一些处于被支配地位(挑战者),它们之间一直充满着竞争。另外,在这一场域之外,尤其在国家层面上所发生的一切,比如某个产业政策的变化,在市场内部的竞争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威德伯格,2005)。场域理论贯通了微观实践习性个体与宏观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互动以及具体的市场起着桥梁中介作用,即市场传达了个体的实践引起社会的变化,同时宏观层面的政策变动通过具体营销场域而影响场域中个体的策略抉择。

布迪厄关于市场的最经典论述在于《经济人类学原理》一文中的表达:“人们所说的市场是两个互相竞争的行动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正如齐美尔所说,这些‘相互作用’建立在一种‘非直接的冲突’基础上,即依赖于通过权力关系建构起来的场域结构。该场域内的行动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强化着这种权力关系,他们往往变相使用所能运用的权力,尤其是控制和操纵国家权力”(转引自斯威德伯格,2005;Bourdieu,2000)。布迪厄强调行动者在场域中实际占有的位置、客观关系的社会结构而进行竞争,从而不断进行自身的再生产。布迪厄用“场域-资本-习性”的分析范式,融通了市场中个体、企业、企业组织联盟,以及市场甚或营销场域之外政策层面的关系。

三、案例:上海周宁人的钢材专业市场

人们可以对钢材专业市场做这样的理解:从物质存在方式看可以理解为具体的钢材交易市场,同时从市场承载的内容与功能看又是钢材商品流通的领域,是利益相关人的社会关系枢纽与窗口,它还连接和反映着特定文化、制度与政策的环境,并且具有“自我强化”、“自我再生产”的机能。做这样理解的钢材市场,恰是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概念化市场所具有的意蕴。由此,周宁人在上海的钢材专业市场可以理解为:它是由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驻的行动者——周宁人及相关利益者(企业家、商人、雇工以及与市场相关的利益者,如当地政府等)占据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确定其社会位置的,行动者凭借各自拥有的特定资本与具有的习性,在一定的营销场域中生活、经营与管理,同时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社会结构变化中,不断地创造、建构、经营和不断再生产身处其中的市场与自身。周宁人是通过在实际情境中不断调整其行动策略的(遵循“习性”实践逻辑的),这种策略是构成营销场域的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心态结构的基础,是市场与市场参与的行动者双重结构获得不断重塑,进行同步同质双向互动的结果。

闽东山县周宁人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闯大上海的习性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地僻土薄、交通不便及历史上迁徙文化的影响,以“走的越远越好”的社会心理为驱动;第二,山高丘陵多,隔山一方造就宗族观念强,在外出务工经商者的族亲隐射中形成习性的“前结构”铸模形态;第三,每年春节期间沪上老板小车闹山城,成功人士的创业事迹给平常宁静的山县笼罩一层厚厚的创业商业气氛,创业文化习性得以形塑。另外,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宏观政策支持,也为周宁人到上海务工经商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结语

把市场当作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看待,它注重“场内”运作以及与“场外”场域的互动。应用营销场域理论理解周宁人在上海的钢材市场,能更全面地理解市场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单纯价格机制问题,更应把市场当作一种社会结构。这样理解的市场,其“场”中有鲜活的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竞合)、场内行动者和场域本身文化的功能体现与意义表达,以及营销场域与场外权力场的关联,等等。

参考文献:

[1]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布罗代尔.15到18世纪的文明与资本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1992.

[5]尼尔•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弗兰克•道宾.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8]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篇3

学习动力有目标引力、内部驱力和情境动力三种形式。目标引力是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诱引倾向,其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表现出来。内部驱力由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需要引起,并推动学习者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学习行为的内部激起状态。情境动力是由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外部情境而使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倾向,其主要以奖励与惩罚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师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效率。第二,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业成功,能维持和加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第三,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通过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

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由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第一,轻松感。学生在轻松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迅速敏捷,这加速了知识的接受、加工和结合的进程,知识也能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第二,愉悦感。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思维机制也会加快运转,知识也会很快被吸收。第三,新奇感。新的教学信息,新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又有启迪的教学模式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有利于接受知识。第四,成功感。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得到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功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和进取心。

三、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案

为了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

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经济学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一,难易适中,突出自主。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适中,并且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预想自己可以实现,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来建立这样的目标。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具有自主性,要出自学生自愿,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在学生自主动力作用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需要外力的督促和控制。第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以经济学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为重点。该过程激发直接学习兴趣、指向性明确,没有中间环节。这种学习目标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并伴随着一种自我愉悦感。第三,目标转化,动力内化。一般情况下,学生怀有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因此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共同的经济学英语学习任务,形成群体性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当利用群体性学习目标的间接动力激起学生投入到经济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应适时的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经济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培养群体性学习目标。

(二)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加以维持和加强,以保证学习过程的坚持性和效率。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自信心。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学习动力的加强。经济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寻求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经济学英语学习内容,克服课堂疲劳心理

教师在安排经济学英语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或在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兴趣开始转移时,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刺激,重新兴奋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灵活多变的经济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正反辩论、单独发言等,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方式也要灵活变换,使他们始终处于新鲜的刺激中,大脑不易产生疲劳。第二,掌握“逗引”的教学艺术。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逗引学生去深入探究教材,领着他们去领略无限风光。“逗引”能迅速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逗引”还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选准“逗引”的时机和突破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想。第三,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教师要擅长运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将教学引向成功。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尤其在学生进行了一段强度较大的学习之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笑,就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最深刻。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优化经济学英语学习环境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方面协调,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对经济学英语学习动力系统的开发要重视其外部环境。经济学英语学习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校设施、经济学英语教学设备及有关学习资料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物质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发挥校园设施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校园景点的布置,来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经济学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学英语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合理地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良性转化。第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指的是经济学英语学习之外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影响的一切校内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等。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其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构筑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形成健康的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第三,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在经济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关系。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经济学英语教师的情感能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加强学生的情感动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其二,经济学英语教师的精神风貌能满足学生快乐求学的需要。经济学英语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能使学生的心理中包涵更多的崇师、敬师和亲师的理智情感。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吴光林.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陈锋.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8).

篇4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研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词(语)

之间的互相替换的研究思路,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赖以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Johnson,1980:4)。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而在介绍、论述专门知识的严谨、客观的文本中,

似乎就不容许隐喻这种夸饰语言的出现。这种看法,究其根源,仍是因为把隐喻仅仅视为一种修辞方法。既然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在经济这一相对抽象、专业的领域中,人们就应该会利用相对熟悉、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去理解抽象的经济现象、经济理论。事实上,和科技文献一样,经济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旨在论述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对策。

一、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domain),

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sourcedomain)。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例如,早在18世纪,AdamSmith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家财富》(TheWealthofNation)一书中,就用“无形的手”(invisiblehand)来比喻经济生活中支配资本分割的不可知力量,后来又引申为经济现象背后操纵经济变化的规律。这里的手是源领域,不可知的力量或规律就是目标域。两者间的相似性在于其操纵的功能。

经济英语中所存在的大量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空间隐喻

所谓空间隐喻,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isup;badisdown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例1.USwoodexportshitnewhighs.美国木材出口创新纪录。

例2.Thereisnowcertainlyevidencethatthedollarhasnowbottomedout.现在确实有迹象表明美元已跌到低谷。

除此之外,“前”“后”也用来喻指经济的前进或后退。

例3.ThatdependsonAlanGreenspan,butevenhedoesn’tknowforsurewhereinterestratesareheading.(Forbes,Jan.2,

1995)这取决于AlanGreenspan,但连他自己也不敢肯定利率的走势。

例4.Formonths,AlanGreenspan,chairmanoftheFederalReserve,hasbeensayingtheeconomyissailingintoheadwinds.

(TheNewYorkTimes,April12,1992)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AlanGreenspan说,几个月来经济发展遇到了逆风。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如Timeismoney1(时间就是金钱)。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limitedresource(一种有限的资源)而alimitedresource又蕴含了avaluablecommodity(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用金钱去比喻时间就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有限性和珍贵性。在经济领域中,我们常说“Laborisaresource1”

例5.ManyAmericanelectronicfirms,forinstance,havehadtheirproductseithercompletelyproducedoratleastassembledabroadtotakeadvantageofcheapforeignlabor.比如,美国许多电子企业为利用廉价的国外劳动力,将其全部产品放在国外生产,或至少在国外组装。

(三)实体隐喻

与结构隐喻的以概念喻指概念不同,实体隐喻是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这类隐喻有助于我们对抽象的经济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英语中经常把不断变化的某种经济事物比作流水,如liquidPfrozenasset(流动资本P冻结资本),floatingexchangerate(浮动汇率)。关于汇率,英文中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生动的隐喻:

“Snake”(蛇形浮动汇率)。1972年4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建立欧元货币“蛇形浮动汇率”,实行联合浮动,即把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像蛇在管道内蜿蜒蠕动一样。因而出现了snakecountries(蛇体系国家)、snakecurrency(蛇体系货币)。

例6.TheBritishandtheItalians,nowmembersoftheCommonMarket,areexpectedtoeventuallyjointheircurrenciestothesnake.现在已成为共同体市场成员的英国和意大利,也预期将最终加入蛇形货币体系。

(四)容器隐喻和实体隐喻同属于本体隐喻的是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因此可以量化。利用容器隐喻来描述经济现象的隐喻有很多,如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marketisacontainer)。

例7.Ourexportgoodsaregettingmoreandmorepopularintheworldmarket.我们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越来越畅销。

例8.Ourproductshavebrokenintoanewmarket.我们的产品已打入了一个新的市场。二、经济隐喻翻译对策

经济文体不同于文学作品。这类文章严谨周密,行文简练。文中隐喻的使用是为了能够更生动、形象、浅显地传达经济信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信息的清晰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语言与文化两个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转引自李怀宏等,2002)。翻译时不但要注意词或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发掘这些词或句子在一定社会语境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具体到隐喻,我们就要根据译文读者对经济隐喻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分别予以处理。经济隐喻翻译的处理对策可以归纳如下: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经济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所有的隐喻即“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战国.惠施)。

因此,如果按字面翻译,又能准确传达信息,当然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大量新词、术语及隐喻语的引入,人们对一些直译隐喻已耳熟能详,这就使直译成为了可能。例如:

例9.Lowwagesarethecountry’strumpcardatthisstageofitseconomicdevelopment.

译文: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

“Trump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例10.Duringthebullmarketinproperty,withpricerisingfast,auctionsbecameincreasinglypopular.

译文:在房地产市场牛市期间,价格飞快上涨,拍卖日益流行。(以上两句转引自谭震华,2002)

在英语中,“bull”喻指力量、信心、攻击性,“bullmarket”指行情上涨的良好市况。现在我们已经普遍接受牛市、熊市的说法。

(二)意译法

如前所述,经济文体翻译的第一要则是清晰、准确。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译文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

例11.Whatforeignbusinessmenfindencouragingisthatideologyisnolongerinthedriver’sseat.

译文: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转引自林庆扬,2000.9)

“inthedriver’sseat”,若按字面意思直译为“坐在司机的位置”,必然贻笑大方。因为司机坐在驾驶座上控制方向,故可意译为“左右一切”。

例12.Sure,Bob,everybodytalksaboutempowerment,butwhentherubberhitstheroad,thebossesdemandtohavethelastword.(Fortune,Mar.20,1995)

译文:当然,Bob,每个人都在谈论放权,但真正开始执行总要等老板的最后决策。

“therubberhitstheroad”本意为橡胶碰到地面,即新车首次上路,可喻指行动的开始、理论的检验等。因为没有对应的中文隐喻,故只能意译为“真正开始执行”。

(三)换喻法

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

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因为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不减原文语言的生动性。

例13.Trueenough,butteethingpainsarenatural.(NewYorkTimes,Mar.21,1994)

译文: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

“teething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改革初期所必然经历的。而按中文的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故可译为阵痛。

例14.Thetradingcompanies’elaboratecommunicationsnetworks-byfartheirstrongestsuit-arealsoinserioustrouble.

译文:堪称为商社王牌的完备的通讯网,也面临严重的困难。

“suit”原意是同花色的一组纸牌,但根据上下文,这里换作“王牌”更妥。

(四)直译加注释法

对于那些译文读者较陌生,

)而又属专业术语类的隐喻,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

例15.Thissystembecameknownasthesnakesincethesecurrenciesmoveupanddowntogetheragainstcurrenciesoutsidethesnake.

译文:由于这些货币对成员国以外的货币实行汇率联合浮动,就被称为蛇行货币体系,即把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像蛇在管道内蜿蜒蠕动一样。

“蛇形浮动”对于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对普通的读者而言可能就难以理解了。所以经济隐喻的翻译,除了要正确理解其内涵以外,还需考虑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在综合把握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译法。

三、结论

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地存在于经济语言中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无论是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还是容器隐喻都是通过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领域去把握一个相对抽象、陌生的领域。经济隐喻的研究对我们把握经济理论以及正确翻译经济文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eterNewmark认为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陈述事实与理论,最重要的是信息。译者必须以信息传递的正确性与清晰性为第一要旨,正确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并根据译文读者对经济隐喻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分别采用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释等策略。

【注释】

以上例句除加注外,均引自冯祥春编著的《大学经贸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篇5

(2)把语言以人力资源对待,并和其他能力技巧同等地位,对语言教育进行投资,就可把收益得到。

(3)语言作为人们身份和经济资源的符号,也是对社会经济地位产生影响的属性。

2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1)改革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操作能力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立足语言经济价值视角,有利于商务英语教育质量和语言价值的提高。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够带来经济价值,这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但目前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以英语和知识还有能力三大板块为基础的,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多数情况下英语作为通用英语,和大众沟通是它的基本作用,但就商务知识方面,大多使用中文,汉语授课为一般状况,所以完全融合两者很难,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商务英语的学习意义不重要。其次,实际商务操作能力不具备成为大部分英语教师的状态,因此实训课使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而通过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到,对当前的课程期望改革的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基于国际商务,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地完成与供应商或客户谈判任务,这就是商务英语教育的目的所在。经济利益特征表现得很强,所以说经济上的回报是建立在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合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商务英语专业要以语言经济学理论做导向,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构成,社会需要的能力要求以及人才数量,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和企业家一同研究商议,确定改变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其意义非常重要。通过调研商务英语方面运用较好的浙江省了解到,具备相应的工作才能、工作经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能够完成相应的文秘工作任务,并在涉外商务活动中,涉外交流或谈判工作任务能够完成,是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基于此,行业和企业的商务专家被课程开发小组教师邀请来,在共同论证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目标被确定,即: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方面,了解基本国际商务知识,英语交际能力水平应较高,实际操作相关国际商务业务能力应具备,对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过程应熟悉,与周围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对外事秘书和翻译以及对外贸易业务都能够从事,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是实际需要的人才标准。

(2)以用人单位及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就实现人才培育目的来说,重要的方式以及途径就是课程,决定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课程。而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属于人力资本,一定的投入是对这种人力资本进行学习并掌握的必备条件;具有高低的划分是语言价值的特征,使用密度将制约语言发挥的效用。这两个基本观点将发挥指导对商务英语课程重新认识作用。这几年,国内有关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具有经济价值的要求,不过一直以来,英语学科都束缚着职业英语专业课程内容,在改革中,“针对性”和“职业性”表现得匮乏。那么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能否以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需求的满足作为出发点,人才的经济价值能否真正实现,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实现人才的经济作用,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以培育目标作为引导,整合人才市场的供需要求,对应的调整所设置的商务英语课程。在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商讨后,以一般专业课程方式设置传统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应用能力三个模块,而且设置专业核心和拓展课程,设置这些课程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企业的需求,实现了有机融合商务知识与专业英语的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基础课程,它产生的源头在于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以及课程开发小组教师在一起整合研究分析后确定的,展现出下面两个特点:

1)商务实践的特点。人们可能存在狭义地去理解商务实践这种问题,有的人认为实践仅仅局限于实际业务部门,广义来说课堂的课程学习也属于商务实践。

2)商务语言的特点。用语言学的视角理解商务英语就是在商业行业活动中应用英语,基本语言运用活动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内容,英语特征表现为专门用途,在商务沟通和谈判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对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英语处理,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进而使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也就是说,这样安排的课程和高等教育特点相契合,也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产生同步,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迎合市场需要。语言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的投入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产出。

篇6

3“.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相分离,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在所难免,这种情况多存在于经济转轨时期,而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尤其需要被重视,经营者消费过度、滋生腐败的现象必须要坚决取缔。因此必须将市场的机制引入到国有企业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二、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1.积极引入股权激励在原有的年薪、奖金、红利等激励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入股权激励这类新型的激励措施。既定的一些收入只能为经营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真正能激励到经营者的是在既定收入之上的额外收益,当个人收益与公司集体利益挂钩时,那么企业经营者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为企业做贡献。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股权激励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了。长期的股权激励不仅弥补了短期激励方式的缺点,能够提升经营者的忠诚度,而且也丰富了股权激励的方式。

2.加强精神需求方面的激励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突破口必须是精神层面上的。现阶段物质激励方面已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但是精神层面的激励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诸如声誉等方面的激励必须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张奖励证书、一幅公示海报等等都会增加企业经营者的工作满意度,精神上的动力才能更有效率地使经营者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决策。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并重,才能丰富经营者激励的方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篇7

(一)提高学生的口语练习积极性

在很多学校之所以英语口语教学难以创新,还因为口语交际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积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另外一点是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热情,那么不管老师做出什么创新活动,都难以奏效。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让同学自己实践、操作的方法,让他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例如,在学习有关的文章和段落后,组织学生根据情景模拟来进行口语锻炼,可以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在英语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口语练习氛围,就能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练习。

(二)创新课堂实践

很多学校认为初中生的学业繁忙,所以不开展和英语有关的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没有实践的课堂会效率低下,并且长时间后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认真听讲。尤其是对英语口语而言,是一门练习性很强的课堂,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而创新课堂实践就是为了使得有些英语口语的惯用语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有的时候,换种方式反而能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课堂实践的次数,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从容的应对各种交际背景下的交流互动,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创新英语口语练习模式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本节课的主要任务,这也是著名的“目标驱动法”,有了目标之后,在课堂上就可以建立相应的环节,当然,任何教师都不能忽视教学目标这条教学主脉络,适当的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在有目的的教学下,常常能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其次,老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这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趣味活动来进行,比如让同学讲述课文,同学之间的对话用英文等,甚至老师也可以尝试一下全英文教学,这些方法都会对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有帮助。最后,教师应该进行“情感教学”,这也是很多老师缺乏的一个职业素质。很多老师,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常常是偏向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冷眼相待”,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了课堂的倾斜。如果一个老师缺乏了应有的亲和力和爱屋及乌的精神,那么很难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只能固步自封,既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不利于英语口语技能等新型知识的传播和沿袭。同时,老师应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因为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发展不同学生的亮点,才能促进学生有更大的自信心去练习英语口语,敢说敢练才能说好英语。并且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才能在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8

自1985以来,商务英语以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出现于高等院校中。直至2007年,教育部才批复商务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门专业。从此,商务英语名正言顺地与翻译,语言文学并列成为英语的三大专业之一。目前在全国900多所开设有英语专业的院校中已有750多所设置了商务英语课程方向/专业。近三年分别有17所,31所,83所院校经教育部审批通过开设此专业,而且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为什么商务英语专业如此受欢迎?在此笔者借用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这一概念诠释其中原因。从一定程度讲,学校的机会成本决定着专业设置的选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通常情况下,这些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也就是说,在配置这些资源时,我们有着不同的选择机会。正因资源的稀缺性,我们做出一种选择时,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选择,而其他选择所产生的收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那么作为理性的决策者,面对多种选择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也就是选择对象所产生的预期收益大于放弃对象所产生的预期收益,换言之,预期收益应大于机会成本,这才是最优选择。在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上,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教育资源用于某一专业的教学时,所放弃进行另一专业的教学可能产生的收益。教育资源包括一切为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财力、物力,人力,信息等资源。这些有限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高校的专业设置。一所高校不可能无限制地去开设专业,或是想开什么课程就开什么课程。在国家一再强调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大环境下,院校在设置专业时需考虑最优选择,使其机会成本降到较低水平。可如何判定最优选择呢?什么样的选择机会成本会相对较低呢?笔者认为所设专业能够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匹配就是最优选择,因为这样的选择产生的预期收益也相对较大,大于其他专业的预期收益,这就使专业设置的机会成本相对降低到较低水平。对于语言专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它是否能够很好地与市场需求匹配:(1)该门语言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用;(2)该门语言在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3)该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4)该门语言在不同市场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应用情况。论述至此,我们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商务英语专业如此受欢迎,原因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是市场所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拓展,市场对既具有商务贸易知识又有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此需求恰巧吻合。根据部门高校就业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大概需要180万外贸人才。而据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无法填补这100多万人才的缺口。这是从量的角度考虑,如果从质的角度出发,形式就更加严峻了。例如,2012年,国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处理国际事务的人才仅有2000个左右,这对于进入WTO将近11年的中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致力于量的增加,而且要更加专注于质的提升。本文下一部分将会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2.商务英语的应用———个人的机会成本。

语言在经济学中可被视为一种资源,而商务英语是语言资源的一个分支,具有一定的经济特性。正如语言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Marschak(1965)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因此,他认定经济学与探求语言方面的优化具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从费用(cost)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一下商英英语应用中存在的机会成本。首先,商务英语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虽然我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完的意思,看似语言无穷尽,但需要注意的是,表达一个语境的语言是有限的,因为语言资源本身是有针对性的;另外,一个人受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所能使用的语言资源也是有限的,尤其当所使用的语言不是母语的时候,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词不达意的原因所在了。其次,正因为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商务英语的应用就会产生机会成本。在表达一个语境时,使用一种语言资源就不得不放弃另一种语言资源,而所放弃的语言资源可能带来的利益就是语言的机会成本。以语言文体为例,MartinJoos(1961)在《五只时钟》中按照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将英语分为五种变体,即庄重文体(frozenstyle),正式文体(formalstyle),商议文体(consultativestyle),随便文体(casualstyle)和亲密文体(intimatestyle)。不同的交际目的决定着使用的交际文体:商务谈判中多数情况使用商议文体;签订合同会使用庄重文体。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文体,可能会付出巨大的利益代价,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比如谈判双方不熟识的情况下使用了随便文体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从而影响谈判结果;合同使用语言不正式,含有歧义词语,可能由此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这仅仅是文体的选择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语言词汇的选择就多不胜数了。比如蒙牛2012年打出的“只为点滴幸福”广告语所对应的英文是“Littlehappinessmatters”,翻译过来与原意截然相反:幸福并不重要。另外还有白象方便面在出口国外时品牌翻译为“Whiteelephant”,而这个词在英文中有“中看不中用”之意,企业由此所付出的代价不得而知了。所以,商务英语的语言应用中存在着的机会成本虽然不是都可以量化为金钱,但很多时候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容小觑。在商务英语的应用中机会成本的存在影响着语言的选择,所以在进行选择时,就要力求机会成本最小化。这就需要使用者对所用语言及其文化等方面要有较深的造诣,因为在涉外的商务活动中,导致机会成本上升的不仅仅是词汇的选择错误,更多的是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下的商务文化的冲突。用来描述与表达商务信息的语言符号的解码(decoding)与编码(encoding)的整个过程受到社会心理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歧义现象、交际意图及文化背景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商务活动中会涉及很多行业术语,特别是法律行业,不懂行话,将寸步难行,机会成本将大幅提升,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国内能够处理国际事务的法律人才告急的原因。所以,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时,需要从语言熟练度,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商务知识三方面抓起,这才能够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篇9

第一,语言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下文的引导,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含义进行剖析,体会英语从词汇到句子到语义再到篇章的连贯性。第二,情景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有意识营造的语篇产生环境,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并提高其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第三,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可直观感受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为轻松、准确、敏感的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进行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对语言环境的优化

1.多媒体对“语言语境”的优化

英语教学中词汇、句子、语义、篇章间存在层层递进的连贯性,利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强化语言语境,创设灵活的课堂语境。可通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课文情景再现、词汇应用环境模拟、小组表演、知识竞赛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声、光、色、图相交互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词汇“act”三种含义“角色扮演”、“起作用”、“行为”进行讲解时。可在用词造句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如下三个句子的三组小视频片段的播放及模仿:例1:“SunLiactedthepartofZhenHuanin⁃thisTVplay.”例2:“Don’texpectthemedicinetoactim⁃mediately.”例3:“It’sanactofkindnesstohelpanold⁃manacrossthestreet.”。这样,不仅充分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情景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汇应用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且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教学材料,还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此外,在模拟既定场景后,调动学生自发列举相关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联想能力。

2.多媒体对“情景语境”的优化

“听”和“说”作为英语四大重要能力的组成要素,同时亦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必备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包括交际意图、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范围在内的情景语境构建,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性的“对话情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优质的“语言意义”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准确把握。例如,在开展以“making⁃newfriends”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为:①掌握问候语句;②开展自我介绍,确定自己的英文名字,并结交新朋友;③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及语言信息获取能力。然后通过多媒体中鲜亮、丰富且与学生相关的图片,如新生入学图片等,引导学生开展小对话。如“—What’sher/hisname?–Her/Hisnameis…”的对话。通过展示提前准备好的PPT,将学生带入自身入学的情境中,并适时提出“Introduceyourselftootherpeo⁃ple”的课堂主题。在介绍基本的问候语句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小组学生依次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介绍,在反复加深相关语句记忆的同时,实现小组成员间的熟悉,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介绍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整个小组成员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推荐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小组成员,实现学生信息获取与汇总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篇10

(三)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物资包括包装品、产品等。逆向物流中循环经济的思想主要体现在:1.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2.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3.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对环境、对消费者无污染和安全、优质的产品。

(四)物流六要素体现循环经济1.运输。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输网络、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提高装载以及开展联合运输等方式实现运输效率的提高,在运输中循环使用周转箱、托盘等物流设备,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和再使用的思想。2.存货管理。通过控制合理的存货水平、减少货损、避免变价损失和缺货损失等关键点来实现存货管理的合理化,体现循环经济中减量化的思想。3.装卸搬运。通过减少无效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路线的合理化和文明化以及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来实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实现装卸搬运中的循环经济。4.配送。通过合理调配车辆、合理安排配送路线来实现配送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力,实现配送中的循环经济。5.包装加工。包装加工作业既要有效地实现各项基本功能,也要符合经济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如控制包装容量,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以及使用可回收包装,合理选择流通加工地点等方式,体现了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使用的思想。6.信息管理。信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有及时的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才能使物流货送畅通化、高效化。信息管理的高效传递是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再利用的实际效果较差由于循环经济理念不够深入人心,同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循环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不好。[3]以固体废物利用率为例,表1中列举出了2012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情况。根据该图,可以看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12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1.53%,危险废物利用率为57.85%,该数值较之前已经有明显提高,但距发达国家80%~90%的利用率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循环经济在我国个省市的发展情况不一,固废利用率作为考查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根据表1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省市的固废利用率,如图1所示,北京、上海等城市利用率较高,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西及四川等城市的固废利用率较低,而虽然固废利用率低,其固废排产生量本身就远远低于其他城市,不列入数据考虑。从图示可以看出,固废利用率在不同省市表现参差不齐,这与不同省市的工业、商业布局和循环经济政策都有很大关系。

(三)供应链环节中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循环经济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的通力支持才能实现效益和效率,所以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是推动供应链环境下循环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然而,因为利益矛盾的存在,目前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相互信任,因此对于由资源再利用产生的成本不能够顺利的被分摊。如商品在进入逆向物流之后,是由生产商回收再生产再利用,而由回收产生的各项成本是由生产商一力承担,还是由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包括批发商和销售商共同承担,这是一个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甚至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才能够解决。

三、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对策

(一)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倡供应链物流管理在当前政策背景下,应该让企业深刻认识到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和人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性,对各项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对资源环境的有力保护,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选之路,因此,应普及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应设法构建一种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和流程。企业是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实施的主题,因此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企业达到营运的绿色化目标,要在企业的管理理念中渗入绿色管理理念。[4]如物流企业应改造现有的仓储设施,制定科学存储规划及保管程序,节能减耗,抑制商品品质变化和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或泄露,采用适度、可循环包装,并开发新型包装材料,致力于循环利用。同时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对产品生产、资源利用的上下游企业都提出要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是生产企业发展的最终选择。

篇11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f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f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本文由收集整理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人生产成本。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经济全球4e-f的中国收入分配: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可能改善分配状况,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两极化问题,而且国家对经济和分配的调控力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被削弱,因此合理建构劳动和分配政策体制非常必要。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篇12

一、棘轮效应的基本模型

棘轮效应的基本模型认为,企业的产出由经营者的努力水平、企业内在的生产能力和随机因素决定,进而建立企业的产出函数:[πt=at+θ+ut],[t=1,2]。其中,[πt]是企业的产出,是共同信息;[at]为经营者努力水平,是经营者的私人信息;为企业的内在生产能力,[θ]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E(θ)=θ>0],方差为[σ2θ];[ut~N0,σ2u]为外生随机变量,[θ]与[ut]相互独立。产出函数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为此,本文将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重新建立棘轮效应模型,以解决产出函数中各个变量量纲不一致的问题。

二、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棘轮效应模型

假设经营者的工作努力可分为经济报酬激励性努力[as]和非经济报酬而付出的努力[am],这两种努力是相互独立的,共同决定经营者努力所带来的产出[Y],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营者努力产出函数为:

该函数反映的是:一种工作努力的边际生产率[?Y?ai]是另一种工作努力的递增函数对努力的弹性系数[β]和[1-β]反映了两种努力对于经营者的相对重要性[(0

这意味着经营者在第1期的努力水平低于第2期的水平。在第2期,经营者选择努力水平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在第1期,经营者不仅要考虑增加努力的直接收益,而且要考虑努力的间接效应:增加一单位的[as1,am1],将使委托人对企业内在产出能力的期望值提高[t]倍,进而使第2期的上缴额[b2]提高[t]倍,减少经营者在第2期的收益。因此,经营者在第1期的努力水平低于第2期的努力水平,这就是“棘轮效应”。

三、企业经营者长期动态激励措施与建议

要使企业经营着才能够持久、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建立能够有效激励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机制,包括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激励制度的健全等。

本文提出了对企业经营者进行长期动态激励框架。首先,企业要尽量客观合理地制定经营者的业绩标准,标准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减轻棘轮效应的影响,以保证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可以充分持续发挥出来。然后,利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各种激励手段,使激励经营者能够长期为企业努力工作, 通过激励相容,最终使经营者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总结

本文引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重建了“棘轮效应”模型。模型中,经营者的努力产出由经营者的经济报酬激励性努力和非经济报酬激励性努力共同决定,两者的重要程度由B来反映。基于系统理论观点,企业的第1期产出将对第2期产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企业第1期产出对第2期的影响写入第2期产出函数中。结果证明,考虑第1期产出对第2期产出的影响将有助于减轻棘轮效应。以上结论对企业建立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

篇13

电影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的娱乐性、艺术性和商品性是本质属性。体育纪录电影是众多电影门类中的一种,体育电影也要回归电影的娱乐属性。电影艺术的综合门类包括音乐艺术、拍摄艺术、动画艺术、声音艺术和建筑艺术,等等,吸引众多艺术门类达到多元融合是电影的最终目的。体育纪录电影从选材到目标观众分析都要考虑娱乐性这个属性,仔细分析体育电影与娱乐的结合,将娱乐元素广泛应用于体育纪录电影。体育纪录电影将惊险的动作、离奇的故事、荒诞的情节和恶搞的场景掺杂在一起,增加电影的娱乐性。当然娱乐性的广泛使用过程中,不要忽视电影的最终目的———体育精神的弘扬,不能只强调观赏效果而弱化国家意志和国家形象。娱乐性还会体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参与,许多新奇的娱乐元素的加入,使体育纪录电影变得更加丰富。

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随着其他影视元素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受影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和提高,受体育影视传播渠道的变化,受体育市场的细分和成熟等,现出并存发展的局面。艺术的综合和多元化格局将是电影的最高境界。随着我国体育项目的百花齐放,我国的各种体育项目在国际大舞台拥有了霸主地位。体育纪录电影的项目开始向其他领域进军,创作的类型和立足点开始朝其他非传统优势项目发展,包括拳击、足球、健美、滑板、花样滑冰和游泳,等等。当然,还是有些项目没有引起中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地位优势造成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作为主赛场,体育项目和体育门类都创下了奥运史上的最高纪录,达到了28个大项,302个小项。为了弘扬东道主参加体育比赛的决心,中国人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项目,体育参与意识非常强,体育纪录电影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奥运献礼片非常多,涉及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票房比较好、观众认可度比较高的影片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和《闪光的羽毛》,等等。还有很多体育纪录片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故事和体育人物,像《筑梦2008》和《加油中国》等。

体育纪录电影的多元化体现在创作风格上、体育题材的选择上、表达主题思想上。体育纪录电影的多元化还体现在价值取向上。许多体育纪录电影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将体育运动项目夹杂其他元素,例如爱情、科幻和警匪等,影响了体育纪录电影的本质,更有甚者,为了商业利益,融入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

我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对策

(一)引导体育纪录电影上了一个台阶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纪录电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基本上都是公益组织为了某项体育赛事制作得非常简单的纪录电影,这些电影制作周期非常短,投入经费比较少,没有专门的电影公司运营,产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应也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我们的体育电影观众并不缺乏,我国的电影观众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奥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都在中国举行,体育的情绪特别高涨。虽然最近有些体育纪录电影出现,但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引导体育纪录电影上个新的台阶,积极借鉴外国体育纪录电影的运营方式和制作方法,丰富我国体育电影理论。这种新的运营方式要大胆些,力度大些。要建立起专门的机构来引导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专门的风险基金来投资,从商业的角度挖掘体育纪录电影的价值。进一步挖掘体育的内在精神,用精神士气鼓舞民众,让全民爱运动,喜欢看体育纪录电影。

(二)丰富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内容

我国体育纪录电影一般都过多地关注我国体育强项,像20世纪的女排、女足,现在的女子跳水,或刘翔的跨栏,或姚明的篮球等,没有承担体育本身应该承担的社会现实作用。体育纪录电影的内容也比较单薄,只是记录运动员的训练场景或社会生活细节,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应该丰富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内容,选题上就要关注整体体育项目,不仅仅是竞技项目;群众项目或非参赛项目都要关注。电影内容要从单个运动员或单个运动项目的小环境转向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通过大环境下的社会折射个体的体育精神。

(三)增强体育纪录电影的竞技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让、谦虚,要求人们做事做人都要低调。这些传统文化都使中国体育纪录电影缺乏竞技性。体育比赛中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纪录电影中也是仅仅关注体育人的内心世界或体育精神的培养。我们应该增强体育纪录电影的竞技性,回归运动的本质,大大加强体育竞技的表现能力。电影创作者要将体育竞技的激烈感和速度感表现到体育纪录电影中去。通过竞技性表现体育项目,进一步展现体育运动的真正魅力,通过体育的运动美挖掘体育的内在美,通过体育运动员的表象进一步表现体育的精神。

(四)扩大体育纪录电影的题材与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