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端午节黑板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端午节黑板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端午节黑板报

篇1

迎国庆68周年黑板报图片2

迎国庆68周年黑板报图片3

迎国庆68周年黑板报内容:我的国庆之旅

一生中,一个地方能游历两次真的不容易。一些地方因为很多原因去了一次后,你不会想着去第二次;或者无缘再去第二次。因而能去第二次也是一种缘分,同时不仅让自己多了些见识,也会让生命中少些遗憾。

国庆节前两天,相识多年的工友就打电话给我。想着国庆节时帮帮我的同学的光一起去白沙水库玩玩。但是与同学联系时,得到的答复是“这时节正忙着招呼秸秆防火,可能没时间陪老同学”。因而国庆节那天早上临行前才确定了目标:去大鸿寨然后绕道神垕古镇。(虽然前年和妻子、弟弟、弟媳、小侄女、侄儿等一起去过这两个地方,但是能再次去游历,或许能多些见识。尤其前年去神垕古镇,只是为了买些东西,没有用欣赏和闲散的心情去感受古镇,去年虽然骑行去神垕,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和对神垕的不熟悉,也只游历了一半,并且还没见到庐山真面目。随后,就想着什么时候还得再去一趟。)本来想着工友和弟弟说好了呢,谁知没有。因而临行前与弟弟说这事儿时,因为侄儿不去,他一个人也没法去。又因为工友的车只能做五个人,妻子只好在家了。

快七点时,从家出发。因为上次是走高速,这次怕车堵而不走高速,对于路线我也不熟悉,只好走着问着。出禹州西行,过火龙向西行不远走岔道,往西南就踏上去大鸿寨的路。因为是国庆节,天气又很不错。因而,一路上婚车一拨儿接一拨儿。虽然条件不同,婚车也不同。但是,条件差的也是拼够了清一色(黑色)的车辆。但是领头的车都是白色,寓意白头偕老。

篇2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任务,收到良好的活动能够效果,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首先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通过国旗下演讲、倡议书等形式,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意义,做了大力宣传,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我们又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的端午节手抄报创编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询,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配以插图、剪贴画,制作了一张张美观大方的手抄报。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提高了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了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让学生时时刻刻心怀感恩之心,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月__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为强化“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弘扬端午节日习俗,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端午节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华林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1、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之前,先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led、华旭电视台、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二、各年级分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1、一、二年级开展“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活动。各班辅导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三、四年级各中队开展了“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活动。

各中队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在班上举办故事会,把“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 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

3、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演讲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为使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对如何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有关精神,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让队员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爱社会注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班会上开展了有关端午节文化的朗诵会,引导学生不忘传统,满怀信心的建设现代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利用板报、标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篇3

为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按照省、市、区文明办相关要求,现制定xx区教育局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教育引导师生在活动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

微信公众号,手机触屏版。,

三、活动对象:各中小学师生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9日6月9日

五、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各学校要充分发掘我们的节日端午的爱国精神内涵,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组织中小学生、青年团员精选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和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以赛诗会、朗诵会、诗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区中小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大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活动

积极组织师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开展端午慰问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贫困户、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为主要慰问对象,为他们送慰问金、送粽子、送生活用品等,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谈心,一起共度端午佳节。也可以组织走访慰问各级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并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道德模范送去节日的问候。

(三)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各类富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猜谜、包粽子、制香囊、悬白艾、挂菖蒲等节日活动,丰富节日生活。班级内开展多样的庆端午主题班队会活动,号召学生多途径了解端午文化,创作端午主题征文、主题手抄报、电子小报、主题黑板报、主题书法作品展,并在校园内展评。

(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日小报创评活动。

20xx年端午节小报主题端午习俗我来画。通过创作节日小报,了解端午习俗和传统文化,展示节日风俗和学生爱国之情。作品可以采用传统手抄节日小报的形式,也可采取电脑作画形式进行创作,报送作品可以以个人名义,也可以以小组、班级、家庭名义。节日小报推荐报送要求:纸质小报原件、小报电子扫描件或照片、纸质作品推荐表。每个学校推荐5份作品。小报报送时间:20xx年5月25日前,过期不能选送市上参评。

(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校园内外、教师宿舍院落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秩序整治活动,增强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端午节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和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端午是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xx综合文明指数测评的重要内容,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制定活动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校内开辟主题黑板报、专栏,利用led屏幕等宣传报道端午知识和端午节日活动,营造良好节日氛围,不断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报送资料。1.端午小报报送时间:20xx年5月25日前。2.各学校于5月13日前将本单位拟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报区教育局宣教科。3.活动结束后,请各校在6月12日前将活动总结、简报、图片、音像等资料报送区教育局宣教科。

2017年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欢度佳节,互赠祝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是类似的:没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其中吃粽子是最为普遍的活动,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自己动手包粽子,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亲手包粽子,让公司同仁能够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

的美食制作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享受过程。

2. 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公司同仁一起过节,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互

相送上节日的问候。

3. 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成果,感受节日的气息。

三、活动时间:20**年6月21日12:30~15:00

四、活动地点:公司大厅会议室

五、活动流程:

1. 前期准备:

提出方案,讨论具体事宜,如准备自制的数量(或人均准备多少数量),预计

煮熟的数量,活动过程控制等。

搜索相关资料,如制作方法,制作注意事项等。

确定本次活动的费用预算。

材料准备负责人,含所有自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器具等。

2. 包粽子阶段:

组织公司同仁积极参与活动。

鉴于公司同仁对包粽子的过程或了解或不了解,提供相应的视频或者说明文档

供包粽子过程中学习借鉴。

公司同仁可以给自己所包的粽子贴上标签,画上喜欢的logo,互相赠与。

3. 活动后期:

由负责人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存放并帮助煮熟分发至各部门品尝。

由人事行政部负责清理剩余的材料以及打扫会议室。

六、包粽子的步骤:

若粽叶太小就用两片放一起,把粽叶左上右下并列成一个大的,用剪刀把根部

剪齐,折成漏斗状,注意捏紧漏斗交界处。

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层糯米,然后加上一层馅,最后在加上一层糯米。

漏斗放满米后,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以不漏米为原则把粽子包严实。 ? 用准备好的棉线把粽子绕圈扎紧,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七、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才放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时左右。 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篇4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利用周一朝会、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开展了"端午节、离骚颂、爱国心、民族情"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三、丰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了"屈原诗歌颂"、"端午节赛诗会活动"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学生懂得了: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是因为他投江自杀,而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精神: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而起身抗争,始终保持一种民族的气节,一种清白。而且透过屈原,让他们看到,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屈原。这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孩子们通过参与这次活动,真正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

(二)三、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了"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

各中队利用班会、阅读课等时间,在班上举办知识竞赛。有的中队辅导员大胆启用了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班干部的职能,锻炼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组织策划的能力。孩子们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精心组织策划、准备着,把 "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识竞赛开展得有模有样,还把同学们精心制作、准备的小巧手工作品颁发给知识竞赛中的佼佼者,我觉得孩子们真能干!

(三)各中队开展了"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纸粽子制作"等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这些孩子虽年龄不大,但在经验丰富十足的辅导员们的耐心组织和引导下,"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班辅导员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 "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回家与妈妈包粽子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非常棒!

篇5

二、穿越时空,延伸扩展,把握文化特质

传统文化是厚重而凝练的,在精巧的篇章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特质。比如,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作品作者所处的年代,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把学生思绪拉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及作者所处的境遇,体会此情此境,领悟其思想。再者,在本作品的基础上延伸扩展一些与此作品相类似的或相关联的文章,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其他作品中更深刻地理解本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6

一、诵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

诵读可以说是古代私塾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诵读是通过眼睛将知识传递到大脑,大脑再进行思考后,用嘴巴读出来,最后再传达到耳朵里,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能将知识点记忆牢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典,是历史发展的沉淀物,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载体与思想源泉。这些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诵读经典中能够让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学习这些文化经典最适合的方式――诵读。比如,可让学生诵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声律启蒙》等。抑扬顿挫的诵读节奏能够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而且还能加深记忆,更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二、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教学开始

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识字。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字词的同时也要不断渗透传统文明的精神,这也是一种高效的授课方法。小学生的记忆和辨识能力是不断上升的,此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比如,多介绍一些优秀的古代文化成就,更利于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讲解《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不断学习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用经典人物、经典事情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也向世人展示了古代的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方面的信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去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也要深挖古诗词背后渗透着的传统知识,比如如《竹石》《石灰吟》表现出来的是古人艰苦卓绝之精神。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出来的是诗人极度渴望报国的精神品质。

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诗词学习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都能喜欢上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再成为合格的传统文化继任者与发扬者。

四、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传统文化之内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是保障。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语文教师,就可以借用某个传统节日作为引子,再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例如,在端午节快来临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信息。比如,端午节还有哪些名称?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大家了解屈原的一些事迹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布置与之相关的作文,再以黑板报、讲故事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借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体验,将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地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感受去体验文化的内涵。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珍贵遗产,如果不对其传承,这些珍贵遗产的吸引力将会逐渐降低。在当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当代人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职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2]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00.

篇7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文化内涵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每册书中,都安排了不少于七篇的优秀经典文言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二、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教室布置:在班内建设文化长廊,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近,学习传统文化

(2)精心设计导入情节: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荔枝图序》时,我为学生展示了苏轼的《惠州一绝》里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学生追问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喜爱荔枝的兴趣下,抓住契机自然地导入新课,在好奇心的驱使学生有进一步领略了古文的魅力。

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活动中

(1) 诵读积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七年级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国学经典诵读》,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搜集成语故事,古代名人轶事……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钟情传统文化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追寻中国传统文化

篇8

比如,苏教版一年级识字部分的第一课选用的是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这首小诗不但朗朗上口,容易记诵,而且诗中巧妙地嵌入了从一到十的自然数,让学生初步领略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材中还有许多古典诗歌,通过精心的渗透和培养,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传统语言艺术的知识,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语言艺术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最合时宜。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是提前认读的最好教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不仅学习到了生字,还能够对所讲述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会写字,写好字”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把字写好了,学生才有好的榜样可以模仿。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字和他们的学科教师的字很相似。因此,教师在板书的时候,必须用规范工整的正楷字书写,并注意行列的安排,力求做到美观大方。

小学写字教学不仅要讲笔顺、间架章法,还要适当引入书法教学,可以在高年级增设书法课。用毛笔写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不论是上书法欣赏课还是临摹课、练习课可以教学生重复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最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让它这一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使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浓浓的兴趣与向往之情后,再让学生由一笔一画做起,由“欣赏”到“临摹”,从“字”法到“章”法。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三、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蕴

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百事孝为先”,传统文化对“孝”极为推崇,一位六年级教师在通过古典事例讲解“孝”的含义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告诉学生“请把父母的生日准确地写下来”。一时间,许多同学愣住了。他们感到不安,竟然写不出相处十几年的父母的生日,交上来的纸张近一半是空白的,写出的也多为“可能是”“好像是”。随即,教师以“孝敬父母”为主题布置了作文,让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出的奉献,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不少人深感自责和悔悟。此后,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发生转变,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

篇9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教学方式;实践活动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自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略陈鄙陋,浅谈一下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1、 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物质文化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加之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淡化了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孩子身上继承的很少。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反映出在少年儿童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同时,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本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许多孩子们知道的多是奥特曼、米老鼠,而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一些文化故事却鲜有所闻。与日韩孩子们身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气质相比,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确实缺乏传统文化的气质。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阻,西方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

山东省通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上非常好。对于如此好的教材,我们教师更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启蒙与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 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 中高年级的可安排其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启蒙与诵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学好传统文化这门课。

 

3、 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

文化不是纯理论性的,不是仅停留在书本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10

在这里,笔者以我国传统的节日为例。首先是植树节,每一年的植树节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时机,教师应当好好把握,引导学生栽上一盆花抑或是种上一棵树,促使学生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学生明白各科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其次是清明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教孩子利用材料做出了一朵朵的白花,让白花承载着自己的一份心意献给长眠地下的烈士们,并开展扫墓活动,通过这种纪念、敬畏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另外,每当九月开学的时候,学校的青草都会长得十分茂盛,这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拔草,督促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美好信念。除此之外,每到重阳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并陪老人们聊聊天,给老人院的老人们带去安慰和温暖,将尊老爱幼的思想深深植于学生心中。

(三)利用劳模的事迹及学校里表现优秀的师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来到学校,都要具备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善我们的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共同爱护我们的大家园。在班会当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以及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班主任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戏剧脸谱、剪纸等都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艺术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辛苦创造的成果。此外,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爱国的设计家、发明家等,譬如詹天佑、冯如等,他们不仅很有才气,而且还很有骨气。在班会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内容作为德育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篇11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12

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稳抓常规,追求创新,加强实践报告,体验为主,讲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开展“校园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安全之星、学习之星)评比宣传活动。并及时检查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的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对红领巾监督岗和校值日生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多管齐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举行“开心法典”系列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

(1)定期组织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及教育交流活动。

(2)认真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4)抓好班队与学生管理,强化班风建设,努力使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

2.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重视德育主阵地建设。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少先队室、图书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建好少先队鼓号队。定期开展培训,为少先队活动添彩。做好鼓号队员的新老衔接,使鼓号声更嘹亮更振奋;利用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辟和建立适合少年儿童成长需要的角色训练基地,通过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和提高队员的全面素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开学典礼。

2、重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养成训练。

3、各中队进行队角、黑板报布置。

4、召开队干部工作会议,布置工作,各少先队活动阵地正常开展工作。

5、爱校教育。

三月份:

1、学雷锋系列活动。

2、三月主题黑板报。主题:学雷锋,共创和谐校园

3、鼓号队的训练。

4、“文明修身,习惯养成“主题中队活动。

5、爱校教育。

四月份:

1、“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清明系列活动。

2、四月主题黑板报。主题:感恩。

3、鼓号队训练。

4、常规抽查。

5、爱校教育。

五月份:

1、各中队开展“我与南田共成长”体验活动,写好征文。

2、爱校教育。

3、五月主题黑板报。主题:节约节。

六月份:

1、欢庆“六一”。

2、开展“兴趣之星”评比活动。

3、各中队进行班队工作总结。

4、六月主题黑板报。主题:欢庆“六一”

5、爱校教育。

七月份:

1、制定暑假活动计划。指导队员活动。

2、雏鹰假期活动。

篇13

一、日记角的建设

所谓日记角的建设是准备一个日记本,让学生在日记本上随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近期的感悟、感受,写一写自己的学习压力等等。这样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向人倾诉的平台。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日记角我设立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所有人记录的日记本,还有一个日记箱。对于日记箱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将自己不愿意让他人看到的内容写成“一封信”,放进日记箱里,这个日记箱的钥匙只有我有,我会周三和周五的时候打开日记箱,了解学生的动态,这样才能打开对学生近期的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可见,在日记本、日记箱两个方面的设计中,日记本中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一些积极的、一些高兴的事情,一些学生愿意与人分享的,甚至还会有学生在这个日记本上与其他学生分享好的句子、励志的名言等,我也会在这个日记本上写一些鼓励的话来鼓励学生。而日记箱则是我与学生沟通的渠道,我会给学生回信,针对日记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学生健全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班级标志的设计

标志的设计是一个班级的象征和标志,它代表着班级的文化、班级的精神面貌。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设计标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班级精神、口号、班风”等,引导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形成具有个性的标志,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所以,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们班设计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即:

标志:雄鹰

寓意:奋斗、展翅高飞、搏击长空

班级名称:鹰之班

班级口号:做自由飞翔,搏击长空的霸主

班级精神:奋斗、坚韧、坚强

……

对于上述这些,都是我让学生自己投票决定的,首先让学生自主设计几组,然后,通过学生的投票找出最具有我班班级精神的,同时,我还请美术老师给我们班画了一幅鹰的标志,并进行了装饰成为我们的门牌,这样学生在看到之后就会想起我们的班级精神,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一部分,同时,也能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

三、展览墙的建设

展览墙的建设是指将学生的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兴趣制作等作品展示出来,一来是给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在各任课教师的肯定中保持长久的学习效率;二来能够丰富我们的班级文化,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展览墙,要保护好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展览墙处,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字迹隽秀的习字;可以让一些会书法的学生不定期的更换各个区域的大字,比如:日记角、展览墙、读书角等这些汉字进行替换,这样也是展示的机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兴趣制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课下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鉴赏等。总之,在这部分设计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展示中找到自信,在肯定中体会乐趣,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四、黑板报的设计

黑板报的设计从内容还是图案,又或者是字体等都是学生、教师关注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黑板报,要捕捉史实、符合节日特点、节气等,比如清明节、母亲节、环球日、端午节、父亲节、建党节、立秋、抗战胜利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寒露等,这样的板报设计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对班级文化建设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黑板报的作用,要促使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