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加强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政治素质,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知晓教育的发展目标,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才能把握教育的方向,做人民的教育。
二、转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英语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这转变了我的教育思想,开拓了我的视野。
三、完善教学能力。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四、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于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这次学习中,我不仅观看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同时还能深入地了解了一些自然拼读教学方法和写作教学的内容,同时在专家的点评的解析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接下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会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发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2
二、因地制宜,不断追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校本化
我们所说的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每一个在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的一定课时的专业教育,这是一种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二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为了一定的目的要求、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题或骨干培训,如校长及各层级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各学科新教师或骨干教师培训等。十一五以来,我们采用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网络实施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1)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合作,为中小学教师开设的270多个专题和课程,每年组织需要参加全员培训、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数千名中小学教师,结合本校本岗位本人的具体实际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的校本培训。(2)提供校本化继续教育平台。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研发,通过自学教材、视频辅导、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核等方式,对全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有效教学、”“塑健康心理,做阳光教师”的全员远程非学历继续教育,为所有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教师提供了校本化的继续教育平台。
二是将各类专题培训班办到基层的学校,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近年来,我们和以往一样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各种专题培训班,有校长培训班、教导主任培训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等。为了使这一类专题骨干培训实现校本化,这几年除了理论的通识的专家讲座集中在进修学校进行外,更多地把培训班放到基层学校。在培训中,做到培训工作与学校的管理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观摩活动、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将培训落到实处。
三、以课题为抓手。对实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指导
篇3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篇4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校长、书记)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翠屏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宗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篇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院地结合”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合作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种方法。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高校出资源,地方出政策”,即高等学校充分发挥优质的智力资源、培训条件、研究力量、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势,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制定相关激励性政策,共同推进区域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
一、实施“院地结合”模式的条件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强化指导
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地高校分布情况和各县基础教育工作实际,组织所有高校与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召开对接座谈会,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确定高校与各县对口意向,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促进高校与各县形成对口合作关系。也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校自由对接,形成对口合作关系。
(二)高等学校有效整合培训资源
高等学校组织人员深入对口县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摸清各县教师队伍素质情况,并形成提升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求报告。在此基础上,高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整合校内各种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师资、课程、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合力,确保培训条件能够满足各县教师继续教育需求。
(三)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健全培训机制
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专门出台区域内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政策,明确教师在岗学习、脱产进修、自主研修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措施,全力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实施“院地结合”模式的方法
(一)脱产研修
脱产研修是指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全脱产或半脱产到高等学校进行研修学习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全脱产研修要求教师完全脱离现在工作岗位,时间原则上安排一个月至三个月;半脱产研修要求教师部分脱离现在工作岗位或分研修阶段脱离现在工作岗位,时间原则上安排三个月至半年。
1.各县选派脱产研修教师。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建立教师脱产进修选派机制。一是利用超额编制将学校在编在岗教师按周期进行轮流选派,即在安排编制时,按区域内教师总数的10%作为超额编制,并按区域内学校和教师数平均分配到各个学校,各个学校按照超额编制情况定期轮流选派教师到高等学校脱产研修。二是结合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选派教师脱产进修,即由各县与对口高等学校协商,每年安排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各县学校顶岗实习,替换出的相应学校教师则到高等学校脱产进修。三是由教师自行向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选派和安排。
2.高校组织教师脱产研修。高等学校针对各县教师脱产进修选派情况,首先,组织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电话邮件交流等方式,收集和梳理各县教师提出的具体培训需求,并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其次,开展研修课程设计。组织专门力量根据调研需求进行课程设计,邀请专家对设计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同时再次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形成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最后,组织各县教师研修。为各县教师选派研修导师,对各县教师在研修期间的学习、研究、实践等情况等进行档案记录和学分管理。
,
3.第三方机构实施绩效评估。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共同选定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机构,对教师脱产研修进行绩效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一是评估选派脱产进修教师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选派长效机制建立情况。二是评估高等学校组织各县教师脱产进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影响力。三是评估各县教师脱产进修后促进教育教学行为变化的情况,对各县教师的实践工作进行有计划的跟踪问效。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进一步调整、矫正和完善脱产进修制度。
(二)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向对口县公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各县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报名后,统一到高等学校参加集体培训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也可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根据实际,委托高等学校举办各种培训班,并选派相应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集体培训。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安排1―2周。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实施班级管理,有利于统一培训内容模块和现场考核评价。最大的缺点是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内容比较单一,不便于发挥参训教师个性。
1.高等学校培训项目。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优势,结合对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研究,每学期或每学年度针对对口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培训项目要体现如下三个特性:一是时代性,即课程计划紧紧围绕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形势,反映国家和地方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阶段性要求。二是前瞻性,即课程计划要整合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力量,反映高等学校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超前性预测。三是实践性,即课程计划要满足教师转变和创新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2.高等学校实施课程计划。高等学校根据课程计划形成培训实施方案,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和管理服务工作队伍,安排并完善培训设施及食宿条件,按计划实施培训工作。一是组建班级组织和学习团队,根据参训教师学习基础和自身特点,安排或由教师自主选择班组组织和学习团队,并选举临时班委和支委,构建临时性学习型组织。二是按课程进度实施课程计划,对培训教师和参训教师进行过程性监控,并及时记录和反馈培训效果。三是研讨和评价,以班组或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训教师进行集体或专题研讨,并以现场测评方式进行培训绩效评估。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委托高等学校实施的项目,课程计划由高等学校与委托方共同商定后实施。
3.高等学校提炼宣传培训成果。高等学校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团队总结反思培训工作,梳理培训教师和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意见,形成具有典型经验的培训成果,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一是提炼宣传培训价值,选取部分具有现实性和地域性的培训课程进行提炼宣传,反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与成就。二是提炼宣传培训形式,
选取部分操作性强、受欢迎程度高、易推广使用的培训形式进行提炼宣传,反映高等学校在培训中的创新理念与培训成效。三是提炼宣传培训特色,选取部分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培训特色进行提炼宣传,反映高等学校在培训工作中的品牌意识和独特风格。
(三)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参训教师与高等学校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高等学校外的一处或多处参训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远程教育原则上安排半年至一年。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参训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条件地扩大教学规模,有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地降低教学成本。最大的缺点是虚拟性太强,培训与教学工作缺乏直观性,不便于监控培训过程和及时观察、考核培训效果。
1.各县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建设远程教育平台,为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奠定基础。一是基本硬件建设,在条件具备的学校添置教师继续教育专用计算机、音频视频设备、投影设备等,作为当地教师远程教育的专用场所,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基础网络建设,在当地建设教育局域网,或使用100兆以上的宽带、光纤连通英特网,使教师继续教育专用场所能快速、便捷地与局域网和英特网对接。三是培训远程教育辅导人员,在当地学校中筛选部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为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形成本土化的辅导团队。
2.高等学校开发远程教育资源。高等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特点,结合对口县基础教育实际,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组织专家队伍开发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解读现代教育理论的背景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核心,重点突出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和实践性技能,积极关注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二是体现专题培训特点,要避免大而空、全而粗的资源开发思路,用小而精、灵而活的专题培训方式,开发出具有“短、平、快、实”特点的远程教育资源。三是采取多种资源呈现方式,资源不仅仅停留在电子文本、课堂实录、专家视频等传统呈现方式上,还要以贴近教师生活本真的其他方式呈现培训资源,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
3.高校与各县共同实施远程教育。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根据高等学校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开出参训教师接受远程教育的“菜单”,并与高等学校共同实施远程教育。一是各县辅导团队训前准备,辅导团队成员根据高等学校远程教育平台要求和参训教师学习基础,维护和准备好必备的培训设施,并提前培训参训教师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二是高等学校专家团队过程指导,高等学校组建专家教学团队,对参训教师接受远程教育过程中的知识、问题、技术、作业等进行全程监控与指导,帮助参训教师更深理解理论知识,更好掌握实践知识。三是双向互动交流反馈,各县参训教师与高等学校专家团队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沟通,全方位反馈培训效果,切实改进培训方法,全面提升培训效率。
三、实施“院地结合”模式的经费保障
(一)脱产研修的经费保障
脱产研修由于时间较长,工作成本较高,其经费保障可以采取“三个一点”方式分担,即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分别承担60%、30%、10%比例的费用。主要经费渠道可以在当地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规定中的经费中划拨,也可以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单列使用。
(二)集中培训的经费保障
篇6
一、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两线四级”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两线四级”组织运行管理体系。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省、市、县、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保证培训工作的运行。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制定各类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计划;组织编审教材;审批全省高、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并加强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检查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统一要求,负责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和措施;负责本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设,负责审批本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筹措和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考核、评估并指导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县(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筹措和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指导乡镇及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考评、奖惩制度等继续教育的驱动机制。
乡镇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有计划地选派、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筹集相应的师训经费。中小学校长负有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责任,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托教师进修院校和师范院校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抓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成绩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基地负责做好学员的培训、考核和登记工作。对完成了继续教育的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2.“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此项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厅为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全省现有的10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其中校长培训1万人),集中到武汉市进行免费培训10天。“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的运作模式。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安排培训时间,统一设计培训课程,统一调配培训师资,统一规定培训方法,统一订购生活用品。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培训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省教育厅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培训师资的选配、资源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学员的选送、组织与协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组织好学员报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确保学员往返和培训期间的安全,敦促学员完成集中培训后的在岗研修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确保培训质量。“工程”参加单位及其领导都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工程”的统筹与协调、实施与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模式的个案分析
1.“三型十环”培训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中总结出“三型十环”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教师需求多元化和教师培训多样性理论。“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是校本培训经验的总结。教师校本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欠发展类、发展类、优先发展类的不同实际及多种需求,设计教师培训的多样性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的构架主要有三种模式:学习——岗练——考评——分层模式;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十堰市实验区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九种校本培训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微格式)、问题探究式、专题讲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体验式、自修——反思式、研训互动式、网络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总结提炼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用于实验区的学校和县市部分中小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正由实验区向全市中小学辐射实施。
2.“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
在教师培训实践活动中,武汉市洪山区积极试行“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所谓“专家诊断”培训,即选出的专家组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分组、个人培训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专家“会诊”,因材施训。“专家诊断”培训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临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会诊”理论;成人个性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是可塑的;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具备鲜明特色与个性的教师。“专家诊断”培训遵循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专家诊断”培训采取一看、二听、三察、四议的诊断形式与方法。诊断标准与内容一要以学员个性特征为依据,二要以骨干教师标准作为依据,三要以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专家诊断”培训的程序:①聘请专家,成立小组;②自我评价,提出问题;③专家诊断,确定目标;④制定方案,实施培训;⑤效果评价,总结提高。如此培训,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鲜明个性的骨干教师。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实践场地难找,工学矛盾,经费紧缺教材缺乏,给参训教师备课造成了困难,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3.校本培训能级模式
2004—2007近三年来湖北荆门东宝区教育局着力于具有“针对实际、强化实训、突出实效”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创新,展开了构建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所谓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是一种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学生素质发展新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总体构架是:构建三大体系,形成三大平台,达成三大愿景。
(1)目标与内容体系:首先是明确总体目标定位,达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构建“能级模式”为支撑,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是以发展教师“八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为支撑,切实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三是以优化师资团队“三型”(成长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发展结构为支撑,切实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其次是分能力项目、年度(学期)和具体实施培训活动项目,拟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要求。形成培训内容菜单:一般可分A培训能力项目、B必修课程要目、C能力实训要点三级来编制,并相应附加必要的实施说明。
(2)途径与方法体系:搭建自主研修、岗位培训、远程教育三大平台,突出“主体化”、“一体化”、“信息化”特点。
(3)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要求:落实机构,落实常规,落实评价。
4.课题驱动模式
2007年,蕲春县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实验区,申报的子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审定批准。参与课题实验为该县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供新的发展支点。以课题为载体,以校情为依据,进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模式、新策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篇7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网络技术与教师教育的结合愈发广泛与密切。现代远程网络教师培训开始逐步取代传统院校集中培训,充分发挥了网络培训中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远程交互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出互动性、高效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国家和地方解决教师培训规模大、成本高、管理难、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师网络培训的实施和教师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应用渐渐成为政府、教育系统、相关业界关注的焦点,以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等网站为代表的一批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应运而生。这些培训机构在近年来承接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等级的大规模网络教师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下,天津市自第三周期(2002~2006年)起全面推进培训模式改革,在全国率先使用自建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实施载体,通过自建网络课程开展全市范围内中学教师的网络培训教学。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第四周期继续教育全员院校培训包含专业发展课程培训、专项培训与特色培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修三大模块。中学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共144学时)全面实行网络培训。其中,高中教师由天津师范大学负责组织实施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初中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学科教师远程研修。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开放性,特别是培训内容与培训者的开放性。开放性的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发展的趋势所在。为了更好地探究远程网络教师培训的平台、资源及其应用,现以天津市为例,对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两个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进行对比分析。
一、平台概况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作为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管理的门户网站,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开发建成并实施具体管理。服务全市十万中小学教师及20个区县的教师培训机构。自2003年开通,经过持续建设完善,现已发展为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培训教学,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为全市教师培训提供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
中国教师研修网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办,在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应运而生,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搭建研训一体的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个人、学校、区域教学组织的知识管理,创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资源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网上学习共同体。①
二、课程模式
现阶段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主要有电子书模式、讲座模式、有指导的学习任务模式。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所提供的网络课程包括大部分自建课程和少量引进课程,自建课程大多结合电子书模式与讲座模式于一体,课程由文本及多媒体素材组合构成,以网页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视频内容和拓展资源。引入课程以讲座模式和任务体验模式为主。课程建设在市教委领导下,由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承担,依托天津师范大学完成。课程开发建设专家团队主要来自天津师范大学。
其优势在于:在统一的网络课程制作标准下,每门课程均有课程导学、教学脚本、内容导航、资源素材等部分构成,课程形式多样、内容完善、整体性及系统性强,课程开发团队主要来自高校,因此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前瞻性。不足之处在于:开发团队较少有来自中小学校一线教学岗位的成员,实用性与实践性略显不足。
中国教师研修网所提供的网络课程大多为讲座模式的视频课程,由教育部支持建设,开发建设专家团队来自全国各地,课程内容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引领,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以讲座或案例形式进行深度剖析,总体上是目前全国性的较为优质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
其优势在于:视频课程具有专题性,内容明确且就事论事,着力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每门课程的信息量小,观看学习视频课程所需时间较短。实践表明,专题性的短小课程更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不足之处在于:课程形式单一,学习者较难集中精神持续观看不间断的视频讲座,不易从中提取有用信息。
三、组织形式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采取课程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学员可以通过网上选课,系统选择感兴趣或需要的课程,每门课程配备主讲教师,且自建课程的主讲教师均由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者担任。在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的课程交互平台上,主讲教师通过教学公告和通知、与学员进行教与学的在线交流和答疑、组织课程主题研讨、进行学习过程评价与反馈等方式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其优势在于:学员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大,由课程开发者担任主讲教师能够对参训者进行深入有效地指导,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学习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课程质量,也与指导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不足之处在于:课程制下的指导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大,既要组织讨论、答疑解惑,还要批阅作业、组织考核乃至给定成绩。在选课人数略多的课程班级中,势必影响对个体学员的关注度。
与此不同,中国教师研修网采用课程+班级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以网上班级为组织单元,每个网上班级配备一个班主任作为网络学习交互的发起者、组织者。班主任同时承担批阅学员作业、发起并组织班级讨论、编写学习简报等工作。学员在课程导师的集中线上指导和班主任的日常组织下进行网上学习。
其优势在于:在网上班主任的组织和管理下,班级氛围浓厚,班级活动频繁,班级成员之间交流密切。不足之处在于:课程导师与学员的交流只在培训进行中根据需要安排在线集中答疑直播,课程导师缺少与学员间深度有效的探讨。
四、考核形式
在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教学评价考核系统中,主讲教师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设计提供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课程考核通常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通过平时作业和课程讨论等方面考察,终结性评价则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在线考核平台试卷考核、线上提交教学设计、线上提交考核作业等方式进行。
其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设定考核方式及内容,考核方式灵活多样。不足之处在于:课程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量化评价指标不够明晰。
中国教师研修网按照培训方案中设定的考核细则,对培训进行完全量化,包括学员的课程学习时间、课程作业、研讨交流、培训总结等部分。所有数据均由培训平台进行过程记录。
其优势在于:量化的考核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训的公平性。不足之处在于:考核过分强调量化的数量结果,对质量把控不足。
迅速扩大的大规模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形形的远程教师培训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其中也存在不少虎头蛇尾、弄虚作假、浮于形式等现象。教师网络远程培训解决了传统院校集中培训的许多问题,但没有一种网络教学平台是为了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为适应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也没有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满足所有学习者的所有需求。网络环境下,如何选择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如何保证培训质量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切实问题。笔者认为,现代远程网络教师培训的关键与核心资源在于课程,而有效的课程学习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注释:
①百度百科 /view/2644222.htm.
篇8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 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
2017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二】
教师专业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必须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由此通过对教师专业观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时代内涵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论证和阐述,探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的机制,明确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的发展性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超越的创造发展历程。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2017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三】
远程网络继续教育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远程网络资源,我学习了职业理解与认识等九门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远程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我惊喜的发现,给我们指导的专家老师们,无疑都是我们每位学员治学的楷模。在研修培训中,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经过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篇9
一、以培训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渠道,所以我们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我校实际主要进行了四项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迅速提高,90%的中青年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并建有自我的个人网页或学科网站。实现了备课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研开放化、教师学习自主化,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在实施中,我们边实践,边发展,边收获,为构建学习化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好了铺垫。
二、以研究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本事。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传达布置教育教学精神、任务居多;教学理论学习多,与教学实践结合少;个体领会独立操作、盲目性多,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少。长期以来,传统的教研模式使教学研讨的实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实效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不断更新理念、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的作用。所以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以专业引领、伙伴互助、研修一体的学习型组织研修模式创设了聚焦课堂、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情境,激发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的热情,调动了教师以多角度、多样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进取性和反思精神。
引领青年教师聚焦课堂,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研本事。在聚焦课堂、关注学生、渗透语文因素的情境中,有目的的听课、评课,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专长。在“点”的基础上,经过教研组内必须密度的互相观摩、评析,促进“面”——组内众多教师的业务提升。
互动学习、合作交流。在教研组、尤其是备课组的活动中,确立共同努力、全面提高的目标,有力地凝聚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在这一基础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有疑共研、有求共解的和谐互动协作的氛围。利用教研活动、随机交流等时机促进互动学习、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的构筑。
反思教例、创新发散。抓住每教学研究课的机会,进行团体备课、听课、评课,从同一目标、不一样角度对教材处理、学生分析、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教学技术现代化等教学业务地提升进行研讨,大大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与此同时,
“团队协作”的效能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不论从备课资料还是形式的准备都尽可能的厚实,使不一样文体、不一样时代国家的文本相互渗透,甚至不一样学科的知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交互,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本事。校本研修作为现代学校教育运营的重点,正悄悄地改变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走向,让教育的过程充满活动的、反思的、创造的、人性化的魅力。让我们在每一天、每一课渗透课堂的研修中时时思考、刻刻钻研,经过校本研修真正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可持续发展本事,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2__培训学校创办至今不到半年时间,从创办初期至今,我校在教育局有关业务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继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进取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品牌社会效益。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总结。
一、与时俱进,健全和完善品牌特色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培训市场各项需求的发展变化,为确保学校的办学生命力,我们一向努力地探索和创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并力求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家长、学生的好评。现我们已初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出国考试备考品牌效益,并在迎合社会办学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特色教学体系。
二、诚信办学,坚持及巩固在外语培训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我校外语培训人数逐渐增多、规模增大,满意度高。无论是少儿,还是青少年、成年,我校外语培训继续呈发展壮大趋势,异常是在出国考试类外语培训上,我们更是严谨教学,并取得了可信的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们良好的口啤,确保学校在外语培训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办学及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中心是我校一贯的办学宗旨。健全的办学制度,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和规范管理的必要手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充实。学校教学、行政均有严格且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有序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改革创新,规范与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准则
教师资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教师更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一向相当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估工作。之后细化出台了《定制性教学反馈表(教学工作和行为规范)》。该细则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界定、教学行为准则、课前准备、备课、讲课、补课、作业及批改、考试、教学回访、教研活动等日常教学行为等都作了细化规定,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提高教师个人素质起到了进取的作用。
五、硬件建设,改善与美化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学校环境卫生
我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造现代化教学,学校陆续配备及升级电脑及互动白板,更换了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机、无线话筒等现代教学设施。
同时,在各个教室布置了花卉盆景,努力营造绿化、整洁卫生的环境氛围,并实施了严格的安全卫生职责制,使美化学校、创造优越环境落到了实处。
六、顺应潮流,探索与建立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在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一向是本校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异常在目前,我国己将培训教育排位第二(仅次于学前教育),并确定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教育形式。这给我们的工作予以激励和推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这种大环境下寻求自身的潜能发挥,把教育培训市场做强做大。为此,几年来我们一向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在坚持原有教育培训优势的基础上,近阶段我们己确定了二个新的突破点:
一是抓源头生源的培训。众所所知,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出国留学,这是我们潜在和现实的源头生源。为此,我们要用战略眼光,集中精力抓好出国留学英语教育培训,并构成系统且有特色的克莱德体系。
二是进取开发企业团培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培训新的知识和技能,以经过人的提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此学校己作了初步尝试,并成立了相应机构,在此基础上以后我们应当大力实施,把企业团培做大、做强。
自成立以来我校虽作了一些努力,但也存有许多不足,离上级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尚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此刻:
1、在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还缺乏应有的胆识和切实可靠的措施。
2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上,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未取得梦想的效果。
3、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面,目前还处于改革与完善阶段阶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必须的差距。
可是我们也满怀信心,锐意进取,将在总结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加努力地推出贴合社会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32017年以来,各科在医院及护理部正确领导下,根据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及科内计划,对科内的护理人员已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1、经过对我科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建立了一支学习型的护理队伍,带动并提高护理标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
大家在三基培训中比学赶帮,进取认真,充分展示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风采,使全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并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2、经过三基培训,提高了YJBYS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倡导各项操作人文关怀,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加强人文沟通与培训,供给人文服务。
3、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基础知识及基础护理项目培训,规范及提高基本技术操作水平,经过培训,使各项操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到达护理操作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4、加强急救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水平,保证病人安全,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
5、我科室工作今年异常繁忙,大家每一天几乎都加班加点。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大家都利用休息及上下夜班时间进行练习,唯恐在考核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以工作为重,努力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
6、三基培训,强调的是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的掌握,经过YJBYS考核进行练兵,经过考核规范标准,经过考核使大家认识到各项技术操作的不足之处,在考核的同时给予技术标准的规范,所以每位护理人员考核后监考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
充分体现了每位监考教师对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倾注极大的热情和信心。
7、三基培训,一方面强调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更强调护理服务的人性化。
要求在开通气道及各操作环节中,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和爱护,强调护患沟通及病人的舒适满意,操作中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艺术,从满意服务到达感动服务和卓越服务,以到达在临床工作中的和谐护患。
8、经过三基培训证明,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异常是留置针操作一针见血率明显提高。
在临床工作繁忙的情景下,护理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利用下班或休息时间在病房练操作,正是由于这种苦练基本功的精神,有许多同志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9、经过三基培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年轻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对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有明显差距,技术培训仍要长期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标准的实施更是一项人人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护理基本技术培训上更需进一步加强,具体便此刻:
1.个别年轻护士对操作考核比赛不重视,练习少,在操作考核中表现为操作不熟练,忙乱、顺序颠倒。
2.考核中体现出平时工作基础的不扎实,如抢救、应急意识不强,不熟练;
操作物品准备不齐;没有真正把演练当作实际操作等。另外,操作中沟通声音小,指导、交待注意事项不全等。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42019年,全区__所民办培训学校发挥其培训质量高,实用性强、培训期短、就业率高的特点,为社会输送了一批质量高,业务强的技术人员,全年共培训___人,其中普惠制培训___人。促进了地区的就业工作,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总结。
一、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
对培训工作做具体部署,在学校信息变更、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广告招生、收费等方应对学校提出具体的要求。
同时,在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方面提出一些提议,为全面完成全年培训工作目标做好供给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日常工作的督导
重点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对辖区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学校的培训情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改正,规范教学档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学校规范、有序地发展。
三、做好培训学校的信息变更,规范培训学校管理档案
对原有学校的法人、地址等各种信息变更及时更新,规范民办学校管理档案。对转入的培训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安全卫生等情景进行实地检查,办理接收。
四、集中办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民非年检
为方便各培训学校办理民非登记年检,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协助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职业本事建设处联合市、区民政非企业管理部门对区所属民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集中年检。
为学校供给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贯彻落实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于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做好重点人员及重点部位的排查及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安全值班管理,建立投诉和事件信息上报制度。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5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精神,以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加强“以研代训”,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总结校本培训成果,现将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职责人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规范、组织、实施、检查。学校将继续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计划,建立并落实了各种制度。学校领导带头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进取参加继续教育的各项活动。
为使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学校把“一德四新”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经过校长指导、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给予很高的期望,期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强管理,认真总结
1、严格执行继续教育与管理制度。
我校把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续聘的必备条件之一。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制度,完善了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2、科学管理继续教育过程。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我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过程记载详实,主动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管理、检查。
3、认真总结继续教育经验。
我校定期对继续教育开展情景进行总结,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实施办法,探索出了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三、开展的工作资料
1、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资料有上级文件精神、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等,“一德四新”完成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学习结束,我们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
相互提高,并将学习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和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中去。我校教师根据参加各种培训和总结教学经验,在工作之余潜心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等。
2、注重教师的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取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经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们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以拜师结对为手段,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教学实践,帮忙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1)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教研组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节,一般教师听课不少于1节。
(2)每学期阅读教育专著或师德师风学习不少于4次,并有读书情景记载。
(3)骨干教师取得明显效果,大力提高受帮扶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本事。
篇10
品德道行:语文历来注重“文道结合”,教师首先要德行高尚才能教育好学生,所以继续教育把修养师德作为首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把教师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不断修德修行,提升精神境界,无怨无悔“白加黑”“五加二”,真正关爱学生,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学生考好分,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知识技能: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与丰厚的人文素养。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积累人文知识素养。博览群书,阅读切合语文教学、做学问的书;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如导入、点拨、提问,沟通、组织、管理等,做到知、能、行三者合一。同时不断充电学习,自我思考和反复实践。
心理信息:语文教师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做学生知识丰富和思想良好的引路人。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力,而且要学会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提高从网上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的互动双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教研:语文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本校培训,自行研修,可以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通过互相听课、教学沙龙、网络研讨、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合作教学科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文章。而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向名师发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必须牢记这样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学习。
二.继续教育亟需解决的重点
《纲要》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本在于高效课堂,进行科学有效教学。继续教育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强化高效课堂理念,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范式,如15/20/10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等,通过分析案例、学习经验、集体研讨、网络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优化内化,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继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篇11
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任务。以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突出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项目的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技能的全员培训;强调教师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岗位培训。
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管理,挖掘教师培训潜力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源配置,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管理、指导的功能。做好教师、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资源,构建集信息、培训、教科研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
2.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管理。
加强领导,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成立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相关工作。推行《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工负责管理制度》,实施《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定向研修讲课制度》,建立《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制度》。
(二)实施强师工程,培养全能、精干的培训教师群体。
1.教师队伍,能者为师。
一是外聘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专家教授精彩的演讲、独到的见解,更能博得参训人员的好评,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举行岗位练兵”,挑选授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师“岗位练兵”说课评课活动,从中选拔确定授课人选,能者为师,确保授课的质量。三是让学员培训学员,以教师培训教师。这些授课教师来自一线,授课内容贴近一线,教师喜欢听,易接受,效果好。
2.加强训练,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自觉专业学习,提高培训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个人研修做到有方向、有教材、有计划、有笔记、有提高。掌握培训技术,培养培训能力。
重视岗位练兵,提高培训教师教学水平。定期对培训教师的学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实施训前“讲稿”研讨、“说课”试讲,训后修改“讲稿”、“评课”总结的培训评价制度。
(三)加快硬件建设,形成现代、新型的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室、办公电脑、卫星电视、互联网、教师博客网络平台等。做好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立县教育培训和教育研究的资源中心专门网站。教研员做好专题网页,引领学科,辐射全县。重视对基层学校研训网页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升级和管理利用的工作指导。
(四)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校本培训导向、示范作用。
1.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基地中心建设。
要构建多功能大服务,上通下联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促进我校成为教育资源中心、信息中心、课改指导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研中心。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培训基地学校建设。
健全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制度,使之常态化。扩大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规模,使之一体化。加强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指导,使之规范化。推广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工作成果,使之示范化。
三、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实效
(一)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
1.按要求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常规,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培训。
3.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改进创新培训模式,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效果。
1.培训模式,打破常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与推广“三四五”培训模式:“三突出”,即突出学员的主体性,突出内容的针对性,突出方式的灵活性;“四模块”,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教师基本功的修炼,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管理疑难问题的诊治;“五平台”,即专家引领,自修反思,问题会诊,交流分享,行动跟进。
2.设置“精品”课型讲座。集中培训每天安排4节课,设置4个专题。这种小课题、短课时的精品课型讲座,有课题精炼、讲课精彩、听课精神的课堂集中培训效果。
3.实施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方案。综合培训类有小学校长培训、全员岗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专业培训类有骨干教师(名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务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等。
(三)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12
(一)目标。面向全体教师,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一个层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改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名师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任务。学校管理人员培训,有计划的选派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岗位培训,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高培训,选拔优秀校长参加省、市两级高级研修活动,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开展校级后备干部培训,使校长队伍后继有人、及时更新;分类组织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以及年级组长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骨干教师培训,开展新一轮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市、县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市学科高级研修活动,开阔视野,凝炼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为提升培养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行家打下基础,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师全员培训,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的重点是“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具体要求如下:新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新方法以“高效课堂”为主要载体,开展新方法的学习与研究,使每位教师掌握贯彻新理念、适应新课程、运用新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新技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师德教育,创新师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经常性开展师德主题实践活动,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建设和档案建设,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三、培训类别和内容
(一)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培训。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是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个教师每年要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教师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
(二)教师岗位培训。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使教师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县教育局每年组织1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校本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学时。
(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求所有中小学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所有专任教师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和程教育管理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的现代教育技术骨干培训。
(四)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五年期间,对中小校长要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对新任和拟任校长要按新的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培训。选送一批办学思想明确、综合素质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办学水平高的知名校长或专家型校长,参加国家和省级高级研修班培训。继续举办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探索年级组长培训。
(五)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城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集中研修1次,乡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到城区学校研修1周以上。积极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研修。
(六)班主任培训。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原则,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段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等相关专题。
(七)新任教师培训。对新任教师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担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培训每年定期举行,采取学校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培训机构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
四、主要工作措施
篇13
2.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任务超负荷是打击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热情的另一因素。由于教学负担过重,虽然有许多老师都希望得到系统的培训,但心有余力而力不足。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班额过大;二是家长对教育没有正确认识;三是留守学生难管。
3. 培训经费和培训资料短缺 通常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都比较紧张,特别是新机制后,采取“一费制”,实行专款专用的政策,学校可以用于资讯费的资金极大地受到限制。同时,农村中小学也由于经费有限,教师们无法去参与县、市乃至省比较优秀的学校听课学习,更不可能重金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座指导教学,因此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教育教学方面最新的信息,更谈不上大刀阔斧地改革。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滞后。在一些农村地区,除了县城里面的中小学,其他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图书室,更别说定期添置新的书籍和资料,教师获得新的教育资讯甚少。并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都偏低。他们本身的经济负担就比较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继续教育。
4. 继续教育培训力量薄弱在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力量十分薄弱,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者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大多数培训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更新知识的速度慢,尤其是大多数培训者已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多年,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感觉不够敏锐,把握不够及时,在指导培训时,就缺乏了可行性、创新性。此外,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比较紧张,教育方面投入不大,培训经费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多流于表面,注重形式,培训手段单一,培训质量不高等不良后果。
为了点燃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推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加强政策导向,为农村教师培训注入新理念。教师培训,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是一门科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面对、需要研究、需要探讨。面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首先要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化领导,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把新课程培训作为农村教师研培结合的重点,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建立起农村教师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制。
(2)开展实践调研,为农村教师培训开创新方法。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在有了新理念、新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务必深入农村实际,亲身来到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一线,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感受、去倾听、去研究他们的所需所想。同时,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分析其问题及原因。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明白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因素是什么;了解农村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困惑;洞悉他们倾向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和内容;知道他们对过去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如何等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出农村教师教育工作的规律,从而研究和开发出新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