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森林消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森林消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森林消防论文

篇1

1、强化领导,逐步落实责任。我区不断加强对森林消防工作的领导,逐步落实领导责任制。一是从乡镇长(街道主任)、村(居)委主任、校长及护林员,层层签订责任书,逐步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地块责任和包片责任,确保在防火警戒期做到山有人看,火有人管,责有人担;二是区委、区政府每年组织人员对我区森林消防工作进行检查;三是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野外用火管理办法》、《森林火灾责任事故追究办法》等规章制度,各村、居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将以上相关内容纳入本村、居的村规民约。

2、大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利用农民信箱、新闻媒体、网络、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深入城镇农村,广泛开展森林消防宣传教育;二是电视台每天播报森林火险等级,森林消防重点时期在黄金时间播放森林防火标语,在森林公园、景区、进入林区主道口等重要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宣传立体卡通;三是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监督,针对农村老年人、小孩、痴呆人员等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情况,通过老人协会、中小学校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

3、完善预案,实施科学扑救。重视森林消防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应急处置管理:一是健全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__区森林火灾扑救预案》、《__区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二是建立区域联防机制,相继与周边县、市、区及有关乡镇、林场建立了3个联防区,联防区设有专门的指挥机构、扑火队伍,克服了由于行政区域的不协调而扑救森林火灾难的弊端。

4、完善装备,逐步改善设施。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90多万元建成森林灾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二是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配合全区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程,制定规划逐年建设,近三年已建成175.77公里;三是加强装备设施建设,争取国家、省、市森防指的支持,先后配备了197台风力灭火机、37台油锯、63支水枪、8500把二号工具和2台6组高压水泵。今年,我区配备了一辆消防指挥车和一辆消防运兵车,另投入30多万元购买消防器材。

5、突出重点,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指挥体系建设,设立区级森林消防指挥部,19个乡(镇、街道)、2个国有林场、长潭水库管理局设立森林消防指挥所,有森林消防任务的340个村设立森林消防指挥小组;二是加强防扑火队伍建设,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分别建有管火、扑火两

支队伍,按照各自防火责任区和工作职责,履行森林消防任务,有些乡镇、村执行了护林员执证上岗制度;三是加强与人武部、武警的合作建设,于20__年积极协助武警完成了武警森林消防队的组建。目前,全区共建有区级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乡级民兵武装应急森林消防队和村级义务森林消防队等各类森林消防队389支,实行区乡森林消防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不脱岗漏岗,确保上下联络畅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区林特局领导哪里有火险就去哪里指挥扑救,并且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是一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乐于奉献、“拉得出、打得响”的高素质战斗队,多次帮助各县市区扑救森林大火,受到省市防指、各兄弟县市区的高度赞誉,为森林消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区森林消防工作中存有一些不足之处:

1、 三个不利因素增加了森防难度

一是生产生活习俗有待转变。由于我区群众生产性用火习惯根深蒂固,烧荒、烧田埂、烧灰积肥等农事用火屡禁不止,加上“清明节”明火上坟这一独特的民俗,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习俗很难从根本上转变,一些地方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布防、巡视、检查、处理,人为火源防不胜防。

二是气候条件不稳定、林相结构较单一。__局部地区干旱少雨现象频频发生,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从我区森林林相结构来看,全区森林以针叶树幼中龄林为主,森林结构较单一,火灾自控能力低,易燃性极强。目前,我区森林资源显著增加,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越来越多,极易被点燃,如果对火灾防控不力,极易蔓延成重、特大森林火灾。

三是相关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有些乡镇街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没有将森林消防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年度考核范围;村级责任不足,虽然每三年乡与村签定了森林消防责任状,但乡镇对村级的考核办法很少。

2、 两种认识不够到位增加森防隐患

一是一些干部对森防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干部对森林消防形势估计不足,危机意识不强,存在着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有些部门和乡镇街道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资金投入不足、防火机构不健全、消防监督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特别是对区政府明文规定的清明节期间禁止明火上坟,一些乡镇禁止不力,有些乡镇街道甚至不执行区里的规定(主要是其领导认识不到位),导致该乡镇街道设卡巡查成为摆设,鞭炮、纸钱、香烛管理失控。有些单位工作人员(甚至党员),公然与政府倡导的“严禁明火上坟”相违背,甚至与设卡巡查人员对抗,态度极其恶劣。

二是群众对森防的认识仍不足。群众的扑火积极性不高,在扑火过程中,很多群众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让救火人员快点救火,自己却袖手旁观。更有甚者,救火人员让他们帮忙把后勤物资(食物、水等)送到救火前线去,他们却坐地起价,跟救火队员谈起报酬。

3、资金投入不足成了制约森防工作的瓶颈

一是林相改造经费投入不足。我区森林林相改造势在必行,但从资金投入情况看,这几年财政用于林业建设和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虽然不小,但林相改造的资金需求与投入仍然差距很大。

二是防火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受资金限制,防火阻隔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预防和扑救较大森林火灾的需要;扑火装备和物资储备滞后,对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极为不利;监控设备缺乏、林区便道不畅,难以满足森林消防的需求。

三是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不够健全。目前我区森林消防指挥部办公室无专门编制和专职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消防工作的效率;巡山员工资待遇低,有的乡镇街道不能及时兑现扑火队员的扑火补贴,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在规范津补贴后取消了扑火补贴,这些都影响队伍的扑火积极性;乡镇森林消防队伍战斗力不强,全区有389支森林消防队伍,虽每年培训,但因组织管理松散、队员流动性强、扑火装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繁重的森林防扑火任务,有些时候,区专业森林消防队已到达火灾现场,乡镇一级的消防队才刚召集好人员,姗姗来迟。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半专业消防队员和村义务消防队员未购买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三、对我区今后开展森林消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区的森林消防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应当引起政府和林业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我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体建议:

1、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森林消防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区、乡(镇)两级政府要制定好本辖区内森林消防工作的规划、加强森林消防设施建设、明确森林消防工作职责、搞好森林消防工作责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灾的扑救。我区应当建立和健全各级政府森林消防工作首长问责制,在全区政府系统中进行联动,痛下决心,全面禁止明火上坟,严格落实责任,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动手、百姓共响应。

2、加强森林消防工作宣传力度。加强对群众的森林消防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森林消防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在宣传内容上,既要有失火案例教育,也要有森林消防的业务、科技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森林消防的各项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又具备正确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

3、加强森林消防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森林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工作复杂,加强森林消防工作机构建设极其必要。建议区政府落实消防办专门编制,配备专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我区专业森林消防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素质高,扑火能力强,建议增加区专业森林消防队的临时编制来扩大队伍,配备先进装备,并将其打造成能够应对地方消防、抗洪救灾、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的一支全能队伍,与武警、消防、公安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增加他们的力量。对于乡镇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要继续加强培训和演练,加强扑救能力。

4、加大森林消防资金投入力度。森林消防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确保取得实效。建设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和林相结构改造以及森林消防宣传、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扑救、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森林消防工作奖励等等都要大量的经费,我区应当对上述森林消防工作所需资金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而且不挤占职能部门的原预算额度。对于工作人员参与森林火灾扑救、节假日森防值班补贴、相关人员通讯补贴等不纳入规范津补贴范围。

实际工作表明,巡山员制度对森林消防的作用非常关键。我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非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地多、分布广,巡山员任务繁重,建议区政府提高巡山员的工资待遇,落实责任制,实行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巡山员作用。

篇2

1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背景概况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主城区,东经11622’-11841’、北纬3343 7-3459’, 1992年林业部批准成立,现隶属徐州市市林业局,2002年被定为江苏省生态公益林试点单位。园内72座山峰呈组团式环绕徐州市主城区,总面积为1469.53公顷,林木总蓄积量达99150立方米,对改善徐州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壤类型为石灰岩风化淀积形成的碱性土,石灰岩山地土层瘠薄。年均气温14℃,年平均风速3 m/s,冬季旱风强烈,风日频率高,森林公园山地森林主要为人工营造的侧柏纯林,树龄大都在50-60年,密度大,树脂含量高,极易引发山地森林火灾。

2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可燃物载量高,林火扑救难度大

徐州冬季气候干旱,可燃物载量高,林分易燃性高,林火扑救难度大。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以人工侧柏纯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73.94%,有林地1104.79公顷,林木总蓄积量达99150立方米,九里山侧柏林最大密度达2300株/公顷,郁闭度0.8以上,林缘、林窗杂草灌木生长旺盛,林下凋落物积累多,侧柏枝叶树脂含量高,分解慢,林地干燥,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山高坡陡、水源缺乏,林火扑救难度大。

2.2火源种类多,难预防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园内72座山峰呈组团式环绕徐州市主城区,林地与多种用地相临交错,全部开放管理,游人自由出入。因此火源种类较多,如游人扔烟头、野炊、周边燃烛放鞭炮、林内祭祖烧纸上香、林缘农田烧秸杆、居民用火等。

2.3防火队伍人员少,扑救能力低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员少,一线的队员仅17人。队伍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缺少防火队伍、防火专业的的知识的培训和防火技能的操练。

2.4森林防火设施装备较少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缺少先进的防火预警设备、消防车等防火、灭火设备,现有的森林防火灭火设备和森林火灾监控设备也比较落后。

3徐州国家环城森林公园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和科学防控,依法治理,可持续控灾战略,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预防体系,实现森林防火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安全。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与自然阻隔带相结合的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危害。

3.1采用科学森林经营技术措施

科学的森林经营,在森林防火、灭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森林火灾的隐患,而且对环境保护、减少污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有:抚育间伐、减少易燃树种组成增加防火树种组成;清除杂草灌木、枯枝和凋落物减少林内可燃物载量;进行 森林防火区区划及火险等级划分,按照火灾发生频率和林分资源特点将防火区分为重点防火区和一般防火区。

3.2加强对森林防火法制工作和宣传力度

森林防火必须走依法治火之路,实行规范化、法制化化管理,依法控制各种林火火源,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宣传车、文艺汇演、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覆盖全社会,提高社会的防火意识,并鼓励参与防火活动。

3.3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防火技能

森林防火队伍的建设,对森林防火工作起着直接作用,防火队员的数量要及时的补充,队伍年龄应当年轻化。队伍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森林防火工作的进行,必须加强对森林防火队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1)熟悉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程序、战术和安全自救技巧。

(2)提高了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应急反应水平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

(3)搞好森林防火演习,森林防火演习可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磨合指挥协同作战能力、提高指挥艺术、合理调配防火成员单位的能力,扑救森林火灾的后勤保障供应能力。这样既达到了实战练兵的目的,又提高了扑火队的实战水平。

3.4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资金投入改善设施装备

资金的投入对森林防火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能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预防设备,这样在预防森林火灾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有了资金投入才能完善相应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护林点、防火道路建设、防火隔离带建设、防火望塔建设、防火宣传建设, 建立引水上山,水源灭火工程;在易发生火灾区域预置灭火器材;建设一套先进、完善的森林监测预警体系,购置集遥感、监测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GIS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实时森林监测预警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灭火能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4小结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徐州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徐州的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采用科学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加强对森林防火法制工作和宣传力度,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防火技能和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资金投入改善设施装备,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对于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森林防火科技

发展规划

监测手段

可燃物

1普遍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森林防火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森林防火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深人和连续,尤其是针对林火科学中关键性的问题以及目前诸如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火灾现象这类研究热点。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关于林火科学研究的文章在国际火灾研究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占有率很低。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林火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小,从深层次上更看到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工作的差异。

    正如其他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一样,有效发展森林防火科技、确保森林防火的百年大计,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对于我国森林火灾规律可靠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未来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化的灾害管理的基石。这一切不但会反映在诸如学术论文和科技专著等出版物中,而且最终都会体现在防火理念的更新、装备的发展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林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长期性投人和扶持,确保相关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学,积累人才和技术,也有助于进行技术革新和着手新形势下的防火手段的更新和提高,最终建立起我国独特的和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扑救和善后的完整体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出的关系在图1中作了简示。

    技术运用和储备对人才队伍的依赖关系也提  不言而喻的。正如一个浅滩撑不起一艘大船,对于  应用性很强、涉及面很宽的工作,明显需要大批专  业人才来实施。一个先进的科技装备,不管是引i}  的还是自主开发的,只有拥有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支持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和组护,并把采集的结果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比如目前呈现的全球性的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趋势,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输人、更新、分析和与相关管理决策系统的链接。笔者非常赞同在今后若干年内通过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当然,这需要通过组建或扩充一些有效的运作平台以确保这类工作有序和高质量地实施。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一个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技的战略构想,那就是组建专门从事林火研究的实验室to。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然而要落实它,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就笔者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历以及对公安部四大消防研究所发展过程的了解,建一个重量级的实验室不但需要长期的投人,还需要稳定一批科研骨干。另外,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出成果和产生效益,通常有时间滞后效应。

    寻求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中科院科研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与防火相关研究小组的合作,不失为现阶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条可操作捷径。这些科研部门通常可能会做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工作,然而,通过沟通和引导,完全可以借助于协作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解决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没有围墙的泛欧洲林火实验室(Eufire Lab)就是一个跨越整个欧盟和地中海地区的“虚拟”研究机构[}z}。从运作的状况来看,它非常成功地整合和利用了欧盟所属国家的若干研究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并就与该地区切身利益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开展了实时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中应避免所谓的“浅井”现象[3],即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性而把科研项目的选题铺得太宽,缺少对已经进行的、难度较大科技课题的有力和持续扶持。有意识地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或通过纳人其他国家的大型科技发展专项,确保对一些林火研究中关键性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并最终开发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这些关键的问题应包括像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火旋风以及树冠火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2技术装备的整合

    装备是技术性工作的工具和标志,也是效率和成功的代名词。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和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未来1}年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篇4

关键词 :公安院校;教学;案例;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58-03

基金项目: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科研基金项目(LGYB201415)成果之一

1 引言

教学参考信息不仅能够作为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改良教学方法,借鉴新颖资料的重要保障之一,也能够帮助教师整理开发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经验,是成功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资源保障.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引申和深化课堂内容的重要渠道和资源保障.人们在解决新问题时,往往会将过去案例与当前问题相联系, 利用类比推理进行问题的求解.相关专家研究表明,利用案例法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延长记忆时间,多达普通记忆的六倍,并能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对真实、典型且具有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的事件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论述,总结观点和经验,达到启示理论、拓宽思维、丰富知识的目的.该方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郎代尔教授首创,该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怀疑精神以及象律师一样的法律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1]

基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对应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着天然的优势.成功开展案例教学必须要依托大量的案例作为实施教学的保障.由于公安信息资源大都具有的保密性和出版物难以搜集的原因,因此公安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网上提供的公安专业信息资源非常少而且零散,查找起来很困难,给公安工作、教学、科研带来极大不便.通过文献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建设,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的公安专业特色,技术先进,方便实用,参考价值大的专题教学参考案例数据库,能有效的组织分散的各类案例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公安教学提供参考信息源,为教学科研和公安基层单位提供信息保障.

2 公安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警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公安院校图书馆也相继开展了公安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依靠特色资源的优势和信息技术的保障不断开展和完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与部分公安院校图书馆联合开发建设了公安期刊全文数据库、外国警察原版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了基于馆藏的公安法律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外报刊题录索引数据库等;湖北警官学院图书馆建设了警察史研究专题数据库、李昌钰博士专题库、公安新闻简报数据库等;江西警察学院图书馆研制开发了中国公安报刊资料检索系统(CPIS)数据库;江苏警官学院图书馆建设了学院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公安科技信息库、警察学网络资源资源导航库、公安电子图书库、公安视频资料库等;广东警官学院图书馆开发了警学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资源数据库、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铁道警官学院建有铁路公安特色数据库等.

3 森林公安教学参考案例库建设的主体优势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是该项目的建设主题.,其资源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在同类型院校中处于较先进的水平,目前馆藏图书62万册,电子图书160余万册,电子期刊近3.3万种,各类数字资源总数近50个,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其中公安专业图书近20万册,所订购专业期刊及其电子版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公安及相关学科期刊种类,订购了国外公安学科核心期刊杂志,建设了千兆局域网,组建了服务器集群,存储系统净容量16TB.图书馆网站提供7×24小时/周数字化畅通服务.图书馆团队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积累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大量经验,自主开发了图书馆门户网站、手机短消息服务平台、学校招生查询系统、新生报到登记管理系统、图书馆多媒体点播系统、研究和开发了“森林公安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调度系统”,建设了消防专题数据库,参建了江苏省高职高专教学参考数据库等多个项目.这些建设成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硬件和网络环境的保障,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启动环境和测试条件,并有利于项目在校内的应用模式和以后校外用户的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向更大规模的推广奠定基础.

4 森林公安教学参考案例库的建设实现

4.1 建设系统软件的选取

该数据库采用了清华同方开发研制的“TPI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平台”系统软件进行数字资源加工和科学管理,这也是CALIS中心推荐的专用软件之一.该数据库要求成果具有高安全性、高质量、具备友好界面和强大完备的检索功能检索功能强并要求维护方便快捷.“TPI”系统是基于全文检索数据库做为核心内容,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C/S架构,采用了典范的的基于B/S浏览器的检索方式,能够对各类文本、图像以及多媒体资源集中管理,提供电子书加工服务、基于全文的检索服务和网页动态系统,是一个面向内容管理的数字信息开发平台.适合本项目以内容管理为核心的数字资源解决方案.

4.2 案例资源的整合搜集

森林公安是我国公安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行业公安的特殊定位在工作内容、方法、模式上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属性,因此森林公安案例文献也相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

4.2.1 案例资源选取原则

(1)实用性原则.案例选择要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有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联,一期建设选取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涉林案件、野生动物保护案件、野生植物保护案件、森林消防案件作为建设重点,之后逐步推进其他类型案件的案例建设;

(2)典型性原则.案例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能够集中反映一类或一组案件的规律特点,重点选择典型性案件作为同类案件代表,注重大型案例和小型案例结合、难易结合,能够让教师根据课程要求选取相关难易程度合适的案例,在清晰讲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同时可以相得益彰的提升和拓宽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也要考虑适应教师、学生、基层干警等不同信息用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

(3)准确性原则.虽然教学案例主要用来讨论、借鉴、参考,并非直接的的解决方案,但案例的准确性仍是一个关键,不能让错误的案例误导用户.同时所选案例大多来自于真实的公安机关工作实践,对于学生上岗工作后的角色转变和适应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岗位需求具有和今后工作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4)保密性原则.部分案例是来自于公安一线的真实案例或密级资料,因此属于保密范围的信息应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保护,不予公开.

4.2.2 案例资源搜集渠道

(1)本馆实际收藏的印刷型文献记载的案例.主要包括印本图书,纸质专业期刊、学报,灰色文献(内部讲义、研讨会论文集、内发刊物、密级资料等)等收录和记载的各类型典型案件侦破经过或案例评析等信息资源.

(2)公安机关提供的典型案例.主要是包括学校教师深入森林公安机关挂职锻炼、业务实践、研讨交流等带回的相关案例和学校举办各类公安培训班学员带来的相关案例以及项目组深入一线公安机关调研取得的相关案例资源.

(3)商业数据库收录案例.一是大型数据库群组中数字化期刊、报纸、会议论文收录的相关案例资源,二是专业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案例资源,如《北大法意》、《汇法网》、《北大法宝》等.

(4)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专业网站如《中国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网》、《找法网》、《法律快车》、《法律界》、《纵横法律网》、《国家律师联盟网》、《110网》等均有典型案例报道和评析,可检索、下载、整合利用;二是散布于其它网站的典型案例报道和评析,如部分政府机关网站、各地市公安网站、消防网站、林业网站等,可检索、下载、整合利用.

4.2.3 案例资源的引入与加工

(1)印本文献的数字化.印本文献主要是馆藏图书、期刊、报纸、论文集、内发资料、灰色文献等纸质文献资源.可以利用“TPI”系统的电子书加工模块,对纸质文献进行页面扫描、利用图像处理和OCR文字识别功能以及书页压缩打包等功能处理,形成数字化文档.“tpi”系统软件同时提供对图像的深度加工处理,如比例、显示、灰度、倾斜度等,并以PDF格式文件导出.[3]

(2)数字资源的加工整序.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文献资源,如本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专用数据库中的电子文档、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经搜集整理后的电子文档要根据具体格式应用TPI文档转换工具,结合其他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转换为PDF格式文件.

(3)建立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结构要结合教学需求、文献特点、学科分类等综合考虑,有针对性的建立数据库相应字段类型和相关属性.本项目中设置基本字段如下:题名、责任者、

关键词 、摘要、文献类型、文献来源、URL、案件类别、时间、法律依据(是否提供)、案件评析(是否提供)、密级等字段.

(4)文件的标引、分类、检查.首先将整序好的文献资源导入软件平台,之后可以利用“TPI”系统的元数据加工工具逐一开展数据的标引、分类和质量检查工作.“TPI”元数据加工工具与检索服务器可以不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因此可以进行远程分配任务,多机器同时工作以提升工作效率.标引工作是重中之重,是数据库检索功能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高标准、规范化、重核查.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选用“CALIS”和“JALIS”特色库建设管理相关数据规范和著录细则作为标引规则,以确保规范可靠.在标引工作实施中,要求著录人员认真分析文献内容,对应业务细则把握好

关键词 、学科分类等要素,确保标引的准确性.[4]在文献分类流程中,项目组根据不同读者需求的特点,建立了多形式的数据库分类及导航系统,可从案件种类(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处罚案件)、文献来源种类(图书、期刊、报纸、灰色文献、网络资源)、专业类别(涉林案件、野生动物保护案件、野生植物保护案件、森林消防案件等)等多个层面建立相适应的分类导航系统,满足不同需求读者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文献资源.

(5)数据库与服务.“TPI”系统平台内容管理与工具提供多达13种不同类型数据库界面,可适应多用户个性化检索习惯.本项目我们采用了用户比较熟悉的“CNKI”模版,它可以将界面分为“概览区”和“细览区”.森林公安教学参考案例数据库为动态实时,采用B/S浏览器的检索方式,用户可以浏览、导航、检索、下载.数据库检索提供多字段检索服务及全文检索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案例资源的题名、责任者、

关键词 、摘要、时间等多种检索途径,同时根据需求确定了概览页面和细览页面显示的内容,对初级和高级检索界面也进行了友好界面的设置.系统可以实时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日志,可以根据需要,对日志进行分析.日志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有数据库、帐户、IP段等等,并显示各种分析结果.

5 结语

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人、财、物多方投入的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繁琐的工程,本项目建设时间较短,目前边建设边投入使用,以争取为更多用户服务,因此在一期建设中项目组优先选择了具有我校专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的案例先期进行,之后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先急后缓、先小后大的原则,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地持续开展案例数据库的建设.其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建库周期,今后我们要积极筹措争取更多经费资助,保证数据库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使数据库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借助森林公安教学参考案例数据库的建设推进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进一步保障教学科研需求,不断增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变兰,等.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系统——案例库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

篇5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我校实验教学内容都从属于理论课,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片面追求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整体性,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彼此相互衔接不合理,低水平重复,而且实验内容较陈旧,传统实验多,反映高新科技成果、高科技手段的实验少。根据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消防工程实验室为依托,整理完善消防工程专业实验课——基础实验、防火实验、消防救援的三部分内容,达到与课程设置体系统一。

实验教学方式改革。我校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提供的实验要求、方法、步骤完成实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谈不上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将实验教师包办实验准备及部分实验进程,学生只进行测试结果或观察现象向完成实验全部过程转变;应将传统实验设计,固定实验条件向变化条件或缺失条件转变,应将单纯的操作实验向操作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转变。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我校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考核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使实验教学考核在内容、方式、成绩划分等环节上能够体现整体构思和设计,以利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同时考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考核内容,避免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任务,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应保证验证原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进行基本技能、方法、能力等训练的基础上,对验证性实验进行精选、合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还必须体现学科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努力开设具有先进性、典型性、方向性的实验,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消防工程实验课程内容建设,突出西南林业大学特色,开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提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建立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创新拔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有利于西南林业大学培养从事城乡消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全国特别是为西部地区的防火、灭火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服务于全国的防灾、减灾事业。

构建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内容依据我校消防工程实验室的资源,总体上考虑火灾科学、消防工程以及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特色,开设三部分实验课程——基础实验、防火实验、消防救援实验。

基础实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实验、开/闭口闪点实验、气体分析实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差热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的使用,理解闪点与易燃液体危险特性的关系,掌握介质在高温下的危险性能和导热性能。

防火实验建筑防火工程部分:建材发烟量实验、产烟毒性实验、发热量实验、建材燃烧性能实验、泡沫塑料燃烧性能实验、防火涂料阻燃性能实验、木材阻燃性能实验、铺地材料辐射热通量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火灾过程烟气成分分析测试方法、常用可燃气体浓度的测量方法、发烟量的测量方法、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等级、产烟毒性实验和划分方法,理解燃烧氧指数、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等有关火焰燃烧的物理概念;掌握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如水平燃烧、垂直燃烧、45度燃烧等,理解环境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理解燃烧失重、炭化体积以及火焰传播特性与材料防火涂料性能的关系,通过测量燃烧失重、炭化体积以及火焰传播特性来评定防火涂料的优劣。理解燃烧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对阻燃木材的阻燃性能影响,测量燃烧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评价木材阻燃的优劣。理解辐射热通量对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以临界辐射热通量划分燃烧性能级别,评估其火焰传播能力。工业防火工程部分:接地电阻测试、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温度测试,红外热像仪对重点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发热部位摄取热像图,并经计算机对热像图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森林草原防火部分:可燃物的含水率测定实验、发热量实验、燃烧失重实验、灰分测定实验、粗脂肪测定实验、粗纤维测定实验、发烟量实验、点火温度测定实验、差热分析实验、热重分析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可燃物燃烧性能各因子的测定方法,能对可燃物进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评价可燃物的燃烧性能,能进行阻燃树种筛选。

消防救援实验:水灭火实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验、各式灭火器灭火效果分析对比实验、模拟逃生实验、消防通讯组网实验。了解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类型水幕、水雾喷头、喷射角度、风速等因素对火焰热辐射、灭火及火灾烟气传播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动作,了解系统组成,理解掌握湿式报警阀、闭式喷头的工作原理。通过各式灭火器灭火性能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火灾选择灭火器的理解。通过模拟火灾现场疏散逃生演练,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消防通讯的各种设备,能进行组网通讯。整个实验内容体系围绕并服务于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运用大量的消防工程工具和平台,强化应用现代消防工程方法和工具的能力,以消防工程实验增强消防工程专业学生的消防工程背景,各种综合实验提高学生从事消防工程系统规划、设计、优化、控制、评价的能力和素养[2]。

构建实验教学方式体系构建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p#分页标题#e#

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合作式、互动式的实验形式,采取启发互动讨论、探索研究的方法;实验教师负责实验项目设计、协调、监督、控制与评估。学生自主和协作完成实验过程,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探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我式、合作式、互动式的学习形式,变教师主导为学生自主,变教师灌输为启发、讨论、互动,变机械式完成实验过程为研究、探索、合作。

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并通过视频教学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实验步骤与结果,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引进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和辅助设计,实现单纯的操作实验向操作、多媒体相结合的转变。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采用不同教学方式①基础性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示范,巡视和个别辅导,学生通过认真观摩和反复训练,养成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②启发式实验教学:教师只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从计算→选定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多媒体汇报→撰写论文,独立完成全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③实践式实验教学:与相关企业共同探讨高校与企业的协作教育模式,建立教学实验参观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条件,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提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完成研究内容,进行实验分析总结,解决实际问题。④研究性实验教学:消防工程教研室许多教师从事和森林消防与工程实验相关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选题研究,接触先进实验技术和学科前沿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⑤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实验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内容的开放,较好地克服了开放实验中“学生放任自流”的偏向。例如,“基本性实验”安排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科研创新性实验”为“选做”实验。

构建实验层次教学体系进行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框架、拟解决的问题、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准备调试、材料的处理等内容,教师讲授、示范后由学生重复、模仿并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将整个实验教学分为4个层次。

基础性实验。这类实验主要包括:①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该实验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②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通过实验对理论教学中的理论、方法、现象等进行验证以加深对原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是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

综合型与应用型实验。这类实验可以完成知识上的综合、建立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学生要学会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完成由认识性思维向探索性思维的转变,完成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的过渡。

设计型与研究型实验。这类实验是对理论性、应用性问题的设计和解决,旨在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与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底蕴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调研和查阅文献,提出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拟解决问题,并设计出原理正确、实践上可行的实验方案,征得实验教师同意后实施。实验完成后,要对整个实验的思路、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学生在模仿、重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验的新条件、新方法、新手段,调动学生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也会自觉融汇于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就能得到训练,实践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创新型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层次,创新型实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展实施创新性实验,带动广大的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实验教学科技创新体系西南林业大学有省级和校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选题,填写大学生创新基金申请书,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报告的内容进行评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购买实验材料开始,通过自主创新实验,直到获得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对于来自教师科研项目转化的科研创新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定实验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报名学生的情况安排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开始,到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答辩全过程都自己独立完成。这种开放实验教育模式,从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直实验管理均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篇6

1 神经网络技术的开发

1.1 火险等级划分

本系统把小区火险等级分为5个等级[1]。1)1级,绿色表示,火灾风险较小,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火险指标的观测和统计;2)2级,蓝色表示,已存在已知火灾隐患,但是发展成火灾事故的条件不足,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3)3级,黄色表示,此时可能出现轻微火灾事故,小区安防人员应当尽力减小各项指标值;4)4级,橙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开始介入,督促小区安防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检修消防器材;5)5级,红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加设消防工程,从建筑结构上降低火灾风险。

1.2 确定15个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国内外小区防火资料,确定火险等级和15个指标有一定的关系,15个指标为: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1.3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无法判断15个指标对火险的影响权重,难以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从已知指标来推算火险等级。因此在小区安防工作中,通常聘请消防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指标,凭经验判断。但是专家属于稀缺资源,无法每日对所有小区逐个评估,因此拟建立一种神经网络,通过对专家案例的学习,仿真专家的推理逻辑。

神经网络选择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按误差逆传播训练,其神经元结构见图1[2]。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各种复杂函数,即只要火险指标和火险等级存在着数学关系,即使无数学模型的支持,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仿真函数的行为。

因为需要评判的指标多,求解问题很模糊,因此选用双隐层的BP神经网络,采用数学专业语言Matlab做为神经网络的开发工具[3]。

1.4 收集训练数据

选取60个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15个指标,专家查阅指标,实地分析给出火险评价等级,填写专家评价表,见表1。前50组数据做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后10组做为神经网络的检验数据。

1.5 建立神经网络

调整神经网络各层传递函数和各层神经元节点个数,多次实验,采用“MSE(均方差)”检验精度,找到精度最好的网络结构,其结构形式见图2。输入层神经元节点15个,用于承接15个指标的输入;隐藏层的第1层神经元节点27个,采用“tansig”传递函数;隐藏层的第2层神经元节点9个,采用“logsig”传递函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1个,用于输出火险等级,采用“purelin”传递函数。

1.6 训练神经网络

在第70次训练时,神经网络快速收敛,并达到预设精度要求,训练结束。训练过程见图3。

1.7 自检训练精度

需要对训练精度自检,从而判定训练数据是否有效。把50组训练数据提供给神经网络独立评价,计算网络评价结果和专家结论之间误差,两者误差见图4。图4中,专家结论用“”表示,网络评价结果用“+”表示,“”与“+”吻合,则表示网络评价和专家结论一至,不吻合时,两者距离表示误差大小。图4表明50组训练数据中存在9个样本误差,误差范围很小,训练精度达到了要求。

1.8 检验评估精度

最后10个样本没有参加训练,用于判定神经网络对未知指标的评估能力,神经网络独立评价的结果和专家结论完全吻合。说明本次构建的神经网络已能模拟专家逻辑,可以取代专家,对小区火险做出独立评价。

2 物联网架构的设计

成熟的物联网架构通常划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智慧层。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感知层用传感器网来实现,网络层采用了短信技术[4],智慧层建设为云计算中心,智慧层的核心计算逻辑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5]。

2.1 传感器网的建设

15个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第1类为长期指标,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第2类为中期指标,包括“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第3类为短期指标,包括“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其中长期指标一年设定一次,中期指标一月设定一次,短期指标除了“当日风俗节日类型”可以从日历数据库中查询外,其它四个指标为环境因子,需要每日观测和采集。在小区建立小型气象站[6],设置传感器采集每日的降雨量和气温。在小区各楼电表安装用电量无线传感器,各楼的每日用电量将被汇兑,计算获得小区总用电量。在小区出入口处的车辆道闸安装门磁传感器,记录车辆进出的频次[7]。同时在小区出入口处的人行道上安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记录小区居民进出的频次。对各出入口的车辆进出频次和居民进出频次求和,作为居民生产活动频次,换算成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各传感器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传感器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各传感器发来的检测参数,换算成火险评价中的第3类指标。

2.2 短信平台的建设

选择“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开发短信平台,短信平台负责将15个评价指标组成一条短信,发送给云计算中心。构建短信平台需要一台GSM MODEM(短信猫),GSM MODEM和计算机之间采用串口通讯。调用MSCOMM控件,采用“CREATEOBJECT”函数建立了名称为“SMS”的串口对象,一切短信控制都是基于该对象并调用对象各项方法实现。短信平台的架构见图5。

向串口发送“AT+CMGS=138(0x0D)”,在本文中非可显示字符用括号加16进制码表示。该AT指令命令GSM设备作好准备,即将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38的短信,约0.02秒后GSM设备回应:“AT+CMGS=138(0x0D)(0x0D)(0x0A)>(0x20)”,其中 “AT+CMGS=138”是AT指令回显。“>(0x20)”是设备进入待接收短信主体状态的标志。从串口读到这个标志后,可继续发送短信主体。短信主体必须进行PDU编码,PDU编码表如下:

当GSM MODEM成功接收到这一短信主体时,先是立即向串口回显原文,约5S后如果发送成功,设备再次向串口返回:“(0x0D)(0x0A)+CMGS 27(0x0D)(0x0A)(0x0D)(0x0A)OK(0x0D)(0x0A)”;如果设备无法执行短信发送,例如短信主体格式或编码错误、手机资费不足、无信号等原因,则将向串口返回“(0x0D)(0x0A) ERROR(0x0D)(0x0A)”,故查询设备返回信息是否有“OK”或“ERROR”的标志就可以判断本次短信是否发送成功。至此短信发送模块开发完成。短信接收模块的编码和通讯开发类似于短信发送模块。短信接收的方式采用每60s循环接收的方式。

2.3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在物流集团总部架设一个小型的云计算中心,并建设一个短信平台,用于接收各小区发来的指标短信。目前云计算有三种类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本课题选择私有云类型。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待时机成熟后,可以演变成混合云。混合云是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既供自己内部使用,也可供第三方系统使用。在未来,小区火险评价将纳入城市安防的总架构,系统采集的指标和计算结果将提供给智慧城市的其它系统共享[8]。

3 系统应用实效

系统在某物业集团投入了试用,每天晚上零点过后,各小区结束一天的环境因子采集工作,拼接成携带15个指标的短信,例如:“凯丽花园,4,1,2,1,2,2,1,2,1,2,2,1,3,4,5”。把指标短信通过小区短信平台发送给云计算中心的短信平台[9]。

云计算中心接收到各住宅小区发来的火险因子短信后,对短信解码,取出15个指标,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评估火险等级,并以短信的形式将计算结果发给小区所有安防人员。整个接收、计算与发送工作过程,约耗时15s[10]。

小区安防人员收到小区火险等级后,即可按预案执行应对措施,加强巡逻和演练。并根据火险等级的标识色,在小区大门安放红、橙、黄三种醒目的警示牌,告诫过往的居民,宣传消防注意事项,提高居民火灾防范意识。当一个小区的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降时,物业集团可以及时发现并介入管理工作,安排专家对小区的消防工作加以整改,治理小区环境,增设消防器械,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4 总结

本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能够实现环境因子的自动采集和指标短信的自动上传,云计算中心能够集中受理多个小区的查询请求,将计算结果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全部安防人员。本系统计算延时小,火险评价准确,适用于各类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林宇洪,景锐,景林.森林防火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59-62.

[2]张英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23.

[3]刘娜,赵永乐,邵光成.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1):144-146.

[4]汤丽芝.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正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高教研究,2005,(3):49.

[5]林宇洪.南方林区林产品物流监管系统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周屹,孔宪军.GSM 短信方式的自动气象站的维护[J].林业机械与设备,2004,32(4):28-29,39.

[7]齐建东,蒋禧,赵燕东.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4):186-190.

篇7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PM 2.5加剧、热岛效应和自然绿地缩减等。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处于亚健康状态,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郊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已被城市绿地系统纳入规划,位于城市近郊或远郊,以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由政府主导和财政投资,生态系统较稳定,以自然景观为主、兼顾地域文化景观且设有少量基础设施的集生态系统保护、休闲游憩、康乐活动和科普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公园[2-4]。因其具有净化环境、调节气候、蓄水保土、吸尘杀菌、降低噪音、环境优美、成本低和可达性较强等优势[5,6],各地兴起了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热潮。而我国正处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其研究较少[7]。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探讨,以期为今后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规划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与仙林新市区的交界处,东至仙尧路,南至宁镇公路,西北紧邻沪宁铁路和宁龙公路,距市中心10 km,总面积约140 hm2。规划区主要以山地为主,最高峰聚宝峰海拔126.23 m,有绕城公路从中穿越而过将其分为东西两片,地势平缓处集中分布在山体北侧与东南侧,且多为农田、居民地点、废弃地以及鱼塘水域;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绕城公路的建设,聚宝山的自然山地与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对聚宝山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亲近、回归、享受自然之地,而且能有效的保护市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

2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保留与保护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适应旅游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步发展成具有高知名度、强吸引力和人文绿都特色的集科普宣教、休闲运动和休闲商业为一体的郊野市民公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8]。

3规划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3.1规划总体布局

规划根据现场特征和功能要求,综合考虑项目区的景源特色、交通组织、旅游基础条件和功能区划等因素,将其分为“一廊、两片、4星连珠”布局结构(图1)。

一廊:纵向穿越聚宝山公园的绕城高速两侧绿色生态廊道。

两片区:森林休憩片区、休闲娱乐片区。

四星连珠:4个入口游客服务中心。

图1总平面规划

Fig.1Total floor Map

3.2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公园规划为南主入口服务区、北入口商业区、市民康体休闲区、市民有氧体验区、植物展示区、生态体育运动区、森林休养区7大功能区(图2)。

3.2.1南主入口服务区以“游人服务、科普展示”为主题,与外部商业配套设施相结合互动建设。项目位于312国道北侧,地势宽阔较平坦、植被较少,生态敏感度低,并且在附近设有公交站台,交通方便。因此,将该处设为公园入口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公园导游、投诉处理、医疗急救、物品寄存、失物招领、轮椅车及婴儿车等服务[9],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小。

3.2.2北入口商业区

以“购物、休闲”为主题,提升公园对外展示能力。由于项目区位于仙尧路与大龙路交叉处,地势平缓,附近设有乐和酒店,生态敏感度低。因此,将该处设为生态商业休闲区,满足游客生态休闲、快乐购物的需求。

3.2.3市民康体休闲区

以“市民娱乐休闲”为主题,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生活娱乐需求。该区紧邻北入口商业区的南部,地势较平缓,水体较多。充分利用现状,打造水体景观和疏林草地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3.2.4市民有氧体验区

以“运动、康体”为主题,结合现状山体,将其建设成市民康体健身、登山漫步的有氧运动空间。项目以聚宝山东侧山体为中心,在充分保护生态林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布设建筑、道路和游憩项目,与自然相融合,为游客提供山地运动和生态康体休闲场所[10-12]。

3.2.5植物展示区

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题,主要是培育并展示本土苗木花卉,面向大众普及植物科普知识。项目区位于市民有氧体验区的北部,为东辅助入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展示乡土植物景观为特色,通过自然式栽植本土苗木花卉,并配以指示牌以及室内标本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植物科普知识。

3.2.6生态体育运动区

以“生态体育运动”为主题,让游客近距离贴近自然、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该区位于公园西北部,水体面积较大,植物不够丰富,生态敏感度较低。因此,结合现状将该区建设成为生态休闲和体育运动场所,让市民在运动中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开展运动。

3.2.7森林休养区该区以“康体休养”为主题,以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持为主要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生态环境效益。项目位于聚宝山最高峰西峰,山体山形起伏优美、植被丰富、林相较好。因此,以自然生态山地森林景观为特色,通过优先选用疗养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修复已破坏的山体,丰富植物多样性,并因地制宜地布设休息建筑,为市民提供天然的“康体疗养医院”。

4植被景观分区规划

项目区内地形复杂,土壤干旱瘠薄,施工与管理均不方便。因此,根据规划区现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项目区分为山体林区、背景防护林区、入口景观林区、人工生态林区、水体绿化区等5大类型植物区(图3)。在植物选择上,应根据规划区的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以及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常绿与落叶乔、灌木、多年生花卉和地被植物,并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规划区的生物多样性[13-15];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16];在植物配置上,根据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意向和分区功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植被,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构建乔灌草立体植物群落结构,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色彩丰富、自然野趣的立体植物景观[17-19] (表1)。

图3植物景观分区

Fig.3Plant Landscape Zoning Map

5道路系统及配套设施规划

园内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登山游步道。主要道路为公园的主环路与南北向道路,为电瓶车的行驶和换乘路线,也是联系各个景点的主要通道,路宽6 m,路两侧均需设路肩,并根据需要在路侧设置截水沟及防护栏。次要道路为连接主游路和各个主要景点的重要通道,同时兼做消防通道,路宽2~4 m。登山游步道是沿着自然形成的小道铺设青石板或者木栈道而形成的,路宽1.5 m。

公园管理用房位于东入口南侧,园灯、水、消防、坐凳、垃圾筒等根据公园整体风格综合考虑设计,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构成了一道别样的园景。

表1各分区植物规划设计

Table 1Plant planning of Each partition

6结论

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能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康体疗养、科普宣教的场所,因此,其规划建设对改善市民娱乐休闲空间、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获得以下结论:

(1)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时,应在充分保护与保存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借鉴生态学原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合理规划布局,对生态核心区要保护其原生态性,对已破坏的区域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与恢复,形成自然野趣、具有地域特色的郊野公园,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景观设置时,根据场地现状,融入地域文化,其形式、质地、颜色以及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生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3)植物选择时,根据立地条件、景观意向和功能分区要求,优先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进行乔灌草搭配,有主有次、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季相丰富、自然野趣、立体的植物群落景观。

(4)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人的活动目的以及意义,依据功能分区、人的行为习惯和景观的布设等因素,在保持生态环境以及景观的完整性的条件下,依山就势组织路网,使得规划区内道路结构合理、自然生态、循环畅通。

参考文献:

[1]刘扬,郭建斌,左小珊,等.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9):4029-4031.

[2]陈永宏.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彭永东,庄荣.郊野公园总体规划探讨[J].风景园林,2007(4):120-121.

[4]张婷,车生泉.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3):259-266.

[5]王娟,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草原与草坪,2004(4):24-27.

[6]丛艳国,魏立华,周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规划师,2005(9):88-91.

[7]齐童,曾瑶,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2):28-33.

[8]李洪远.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

[9]李晓倩,宣婷.南京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2012(1):23-25+28.

[10]杨际明,谢良生,宋石坤.深圳市塘朗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J].广东园林,2006(4):9-11.

[11]刘慧,黄成林,许成林,等.马鞍山市昕源郊野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0(1):24-26.

[12]田园,王树栋.郊野公园基本特征与功能初探――以北京将府公园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46-49.

[13]来淑一.城市郊野公园植物造景手法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4]顾亚春.南京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5]夏建东.云南大理崇圣寺绿地规划设计评价[J].草原与草坪,2006(4):70-71.

[16]李宁,祝遵凌.古韵・绿野式古运河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5.

[17]蒋倩.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绿地景观设计[J].草原与草坪,2009(3):34-38.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中各类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消防部队应急通信已逐渐成为社会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为消防部队应急任务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通信保障,就成了一个重大的责任和艰巨任务。目前全国各省市已逐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工作,成立相应的组织指挥机构,一部分省市已建立了相应通信应急指挥中心,用来组织、指挥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指挥保障工作。

1 无线通信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

1.1 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的无线数据联网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度发展,对于目前消防救援现场复杂性的增加,作战目标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随机性也成倍增长,而传统的通信指挥系统已比较老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消防救援指挥,另外,发生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时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火场侦察救人、控制蔓延等战术动作,到场的指挥人员和战斗队员动作要快,所以战斗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不容你再到处翻书找资料、下命令。灾情的客观要求决定了灾害救援指挥现场要与指挥中心连接成一体,要能快速提取指挥中心存取的有价值的数据,特别是文字、数据和图像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数据,还要能实时地把灾害现场的文字、数据和图像信息反馈到指挥中心,这就对无线通信指挥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指挥中心对出动的消防车辆实现无线实时图像监控

随着现在各级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成度越来越高,各中队救援车辆也增加了很多,中队在出警过程中车辆、人员的安全问题也逐步突显出来,目前各级领导除了对救援现场的情况很关注,同时对出警过程中的情况也很关心,目前因为社会车辆的增加,容易造成道路拥堵,社会人员在道路乱窜,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等等这些情况会极大影响灾害救援,甚至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因此指挥中心对出警车辆的实时图像监控,道路情况的监控就尤为重要,可以实时提醒中队指挥员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另外无线实时图像监控的实现可以在电脑上保留中队车辆从出警到灾害现场的时间及轨迹,便于后面做战例分析时能有案可查,有据可查。

2 无线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设备应用

2.1 无线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设备组成

无线移动移动传输系统由监控前端设备、无线微波收发装置、无线遥控云台装置、显示录像终端设备构成。实际消防救援中该设备一般可与无人机、应急布控、核心的单兵设备配合使用,其具体实现指挥如图1所示。

2.2 无人机的技术性能优势

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从军事到民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以及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配合完善的飞行及地勤保障系统,无人机可从低空对地面目标实施长时间监控,从更广阔的视角捕捉传统手段无法涉足的区域,弥补救援人员无法达到区域的实时监控工作,并可先于救援人员到达灾害现场,这样指挥人员对灾害现场的指挥工作起到非常大的辅助功能,防止到达现场的侦查人员误入极度危险地带,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使灾害救援的效率大大提高。另外无人机在定点持续监控、火情报警、现场火情存档与取证等方面充分发挥技术防范手段的重要作用。

2.3 无人机在消防工作中的功能

(1)灾情侦查,无人机在执行灾害现场侦查任务时,可实时获取灾害现场评估图像,可对重点区域和可疑区域进行不同高度和角度进行侦查,获取大量现场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回地面,指挥员在第一r间获取灾害现场地理坐标,灾害面积,灾害破坏成度等现场数据。另外无人机还可配备红外探测设备,在火灾现场,对火场区域的地表温度进行探测并把数据传回地面由计算机生成温度分布状态图,可使指挥员及时了解整个火灾现场情况,及时调配战斗员对火场区域进行扑救。

(2)监控追踪,在灾害事故的处置过程中,面对各类瞬息万变的灾害现场,利用无人机从空中进行实时监控,能够精确掌握灾害的实时变化情况,便于指挥员及时掌握灾害变化情况,从而能快速、准确的下达不同指今,圆满完成灾害事故的救援工作。

(3)辅助救援,通过无人机集成或者携带相关器材设备,能够为不同灾害现场提供帮助。如无线通信语音模块转达指令,实现无人机在空中呼喊或传达指令;另外对于高空,高层,山岳及水上等救援现场,可利用无人机辅助抛射绳索或携带相关器材为救援开辟救生途径等。

3 无人机实时传输系统在消防领域实际中的运用

2015年8月,天津塘沽危险品爆炸事件中,由于现场存放了大量危险化学品,爆炸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对一线作战人员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人工采集图像手段已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公安部消防局第一时间紧急调集多架无人机,充分利用无人机实时获取全方位的高清灾害现场图像,对灾害现场和救援实现有效的动态实时监控,向指挥部提供大量详实的灾情动态图像信息,为现场指挥科学决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另外无人机也逐步应用于人工增雨,相对于传统的地面人工发射增雨弹来说,更简便,机动性更好,便于投放,人员安全的风险更小,因此特别适合森林防火作业中的人工增雨。例如,要对作业区域进行人工增雨,无人机只需携带相应数量的增雨焰条。通过挂架挂载在机腹与起落架中间,在飞行中由地面遥控进行控制点燃焰条,遥测信息显示焰条是否点燃,每次可根据空中情况同时点燃多根增雨焰条。

4 结语

无线通信在在灾害事故指挥和抢险救援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无人机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势必在灾害现场的消防指挥调度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类灾害现场的灾情侦查,集成设备的完善,无线传输干扰的克服等,不仅能够更好的用于消防工作减少人员的内攻救助,而且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希望在未来研究中,无人机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优势能够在消防领域得到更加完美和完善的利用,能更好更契合地满足消防通信扩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扬.移动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浅析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Z].公共安全装备网,2016.

[3]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趋势[Z].电子发烧友,2015.

[4]浅论无线移动视频传输和无人机系统在灾害救援活动中的应用[Z].中安网,2016.

篇9

笔者在讲到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时,花了两节课组织学生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活动探究,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进行了学习交流,但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于是设计了一个拓展性课题《火灾防救安全教育课》。

[教学设计]

1.首先让学生回顾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结构。

2.带领学生迅速进入“看谁知道得多”的抢答环节,让学生叙述:学习了《燃烧和灭火》,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主要是想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导入新课: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展示一张森林火灾的图片)

4.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火灾警示录》中前四个事故,让学生注意:事故中暴露出了哪些安全问题,总结其中的惨痛教训。

5.此时,幻灯片打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组织讨论1: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6.进入“活动与探究”环节,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6.1将烧杯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上(如图),情况将如何?

6.2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都____,为什么?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什么?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什么?

6.3本实验条件下,_____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脚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7.自然的导入讨论2: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火灾中有哪些自救方法?

8.幻灯片展示《火灾逃生的一些知识》,组织讨论并朗读。最后,分发火灾防救安全知识材料。

转贴于

[教学反思]

上完这一节课后,所有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很有意义。学生们都说他们学到了许多关于火灾防救的安全知识,有的甚至说终身受益,有的说如果能动手实践或参加火灾逃生演习就好了。

笔者心中一动,本节课就火灾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已经足够了,但学生真正的实践演练却远远没有做到,这恰恰是最最重要的。当然,灭火和火灾逃生演练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甚至根本不是中学化学教师能解决的问题。它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协调专业队伍对广大学生进行培训,而这往往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真心地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不能仅仅是口号。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知安全教育其实不只是学生的事情,很多教师本身都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当灾难来临时,又怎能冷静面对、保护学生呢?我认为安全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安全教育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笔者曾被小袁媛在父母煤气中毒关头冷静救亲人的事迹所感动。在袁媛勇救父母不久前,袁媛所在班级刚好排演了一场由本班3名学生出演的名为“煤气中毒该怎么办”的小品。小品讲述的是3个小学生正在做作业,其中一个去洗澡,久久没有回来,后来被发现晕倒在卫生间里。慌忙中,一个学生使劲去拖拉晕倒者,另一个学生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此时老师及时指出了同学们的错误,然后教导了正确的急救方法,最后按照正确方法将小品再排演一次。经过两次排演,学生们将正确的急救措施记在了心里。该案例凸显了学校安全教育课重要性。

笔者认为安全教育应以预防为主,应该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在灾害突发时保持从容、镇定,科学应对,使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2.安全教育应以演练为主,实践重于讲座

长期以来,安全教育多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光说不练。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很多学校只是领导在升旗讲话中讲几句安全的重要性,很少进行一些真正的安全演习、模拟抗灾的情境训练。

平时多一次安全学习,危难时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成功避险的事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房屋摇晃的那刻起,全校2200多名师生,只用了1分36秒,从教室紧急撤离到操场,无一人伤亡。这都得益于学校平时一直坚持的疏散演习,师生们早已熟悉固定的疏散逃生路线,用逃生技能化解了这场灾难。

作为一个中学化学教师,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责任和义务结合书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力所能及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从而构建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效的化学课堂。

篇10

一、以工程意识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课,是开启学生专业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使学生提早对专业有所认识,了解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与作用,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认识实习环节。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工程技术要求等。为此,课程改革小组建议合理搭配认识实习指导教师的人员组成,承担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讲教师应积极参与认识实习。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带领学生参观工程现场,听取现场技术人员讲解,并与学生针对工程所选品种、施工工艺等进行广泛讨论,使学生从感官上实际认识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通过观看《超级工程》《伟大工程巡礼》中关于土木工程材料讲解的部分科学纪录片,使学生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材料如何选择、应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改革后的认识实习教学,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更加明确。

2.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为满足“大土木”的培养目标,内容上虽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但仍未能将原有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之学时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将会导致无法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为此,按使用领域将土木工程材料分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和专用材料进行讲解。其中,将石料、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列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列为专用材料,以满足各专业的学习需求。对于通用材料的讲解,在材料基本性质方面主要以材料自身性质与组成特点讲解为主,不需要刻意结合专业特点,而在工程技术指标及工程应用方面则结合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专用材料的讲解,主要结合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需要而选择或增加,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专用材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给排水管材等;(2)道路工程专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3)消防工程专用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此外,适时引入材料应用实例,实例最好结合授课专业,以此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3.注重作业的有效性

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教师还应注重布置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作业不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建立讨论、交流制度,促进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培养氛围的形成。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与其他课程,如力学、数学等课程要有所差别,作业内容不能仅仅是课后习题或整理课堂笔记,应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定期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或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阅读相关科技文献,学生才能及时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新动态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实地调查又能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最后,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以工程能力提升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明确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工程技术试验仪器操作与指标评定方法,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在实验课中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如在水泥、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砂浆的理论课程完成后,集中安排一次实验课,使实验内容与学时得到集中,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实验和操作仪器等。其次,在实验课组织形式方面采取分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提交试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数据与分析、问题与分析等,最后要列出参考规范,保证学生在实验前对试验全过程有基本了解,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现象。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手机等形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与总结。

2.借助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验检测技术骨干人员作为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依托工程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实践操作与结果分析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材料评定的基本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某一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完整实验检测,可以增加对土木工程材料各技术指标的工程意义,也能加深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在评定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相关技术规范提高了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以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的科技活动组织

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理论教学环节培养思维,通过科研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验证并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动力,为此,课程改革小组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活动的组织。对于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申请表,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性试验;如没有创新性想法,但又有参与创新性实验愿望的学生,可采取助研的方式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可行性强的创新性实验,可进行校级科技创新项目推荐,或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完成科技项目或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仪器操作、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外,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将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近几年,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依托,学生申请西南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项获第八届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二等奖;获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7篇。

四、结束语

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个方面的改革,学生的工程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有目的地学习,避免了以往死记硬、学而无用现象的发生。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胜,胡习兵,马远荣.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76—78.

[2]裴锐.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6(1):59—61.

[3]蒋慧,黄小林,王荣,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52—154.

[4]彭艳周,刘冬梅,朱乔森,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层次化教学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17—121.

篇1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现阶段下,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用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221亿平方公里,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0.093平方公里,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在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之中,水土流失、干旱退化、污染严重的耕地还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土地资源就更加的紧缺。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每一寸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成为总图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成为相关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总图运输设计的内容与节约用地的措施

总图运输设计的内容较多,包括厂址的选择、总平面的布置、总体规划、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以及绿化等工作,下面就根据总图运输设计的内容探讨节约用地的措施。

1.1 厂址的选择

厂址的选择是一项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厂址的选择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制定多种方案,继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最科学合理的建设厂址。在厂址的选择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遵循珍惜土地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对厂址进行选择时,要优先考虑荒地、空地、劣地等难以占用的耕地,如果有荒地、空地、劣地可以利用,就尽量不得占用良田,尤其是要避免占用森林、果园、菜地等经济性较高的土地。

1.2 总平面的布置

在总平面的布置工作中必须要贯彻和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根据运输、工艺、防火、施工、卫生的相关规定,结合厂区的地质因素、地形因素以及气象条件,综合全面的布置工厂的建筑结构、运输路线以及管线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方案的比较工作,选择运营费用低廉、投资小、建设快、方便生活的设计方案,保证厂区设计紧凑合理,实现节约用地的需求。在总平面的设计中,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2.1 确定好通道的宽度

通道用地在厂区的用地中占有约30%的比例,这个比例较大,因此,在通道宽度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通道宽度的设计在满足消防、运输、管线铺设、绿化等要求的基础上,要尽量的减少通道用地。

1.2.2 提高场地和建筑的利用系数

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场地和建筑的利用率,为此,在保证生产功能的全体下,必须对场地和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这包括几个方面:首先,避免不规则建筑的设计,建筑物的轮廓需要简单、规则,一般需要设计成矩形,局部不应该有凸出的部分,以便避免对土地资源产生浪费;其次,要科学的设计好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间距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防震、防火的要求,也要对土地资源的节约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以将其布置在厂区边缘,避免建筑物与其余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产生影响;再次,要使用联合布置的方式,即将工厂内部有连续生产作业的工序采取厂房合并的方式,将外部的运输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内部运输,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运输距离的缩短;最后,要提高场地和建筑的利用系数,还可以使用立体化布置的原则,即将工厂中的单层建筑设置为多层建筑,在固定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容积率,以便实现节约土地的目的。

1.3 进行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种以总体最优为目的进行工程设计的一种方案,总体规划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性体现,良好的总体规划措施可以促进建设速度的提高、节约投入资金、降低运营费用、提高投入的收益。进行总体规划,必须要根据任务设计书的需求确定好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分期建设要求,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要考虑到近期建设的效果,也要对远期的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对远期建设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到公铺车间、生产车间、运输线路以及管线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与首期工程的建设相协调,利用好首期工程的建设设施,减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以及初期生产和远期生产之间的影响,土地资源的预留要适量、适时,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

1.4 做好竖向布置工作

在竖向布置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现有的地貌、地形等,科学合理的确定好厂区的标高,最大限度的减少土方用量,考虑到有些场地的坡度较大,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土坡占地以及台阶占地。在进行竖向布置工作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多层建筑物设置在相邻台阶上,保证二层楼面的标高高于一般台阶的标高,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好台阶之间存在的高差,也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台阶之间设置好挡土墙,挡土墙应该尽量使用直立式的模式,减少台阶之间的距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1.5 做好管线的综合布置

一般情况下,工业厂区中都有着较多的管线,这些管线是工厂运行的核心因素,其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乎着工厂的经济效益,对于节约用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管线进行综合的布置,设计人员必须要清楚管线的铺设路径、走向以及铺设形式,对管线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保证其走向合理,此外,在对管线进行布置的过程中,要保障管线之间不会产生相互的干扰,在不影响工厂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尽量使用最短的距离,对于集中的管线可以采取共架原则进行设置,以便节约土地资源。

1.6 做好绿化工作

绿化工作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污染、改善环境、降低噪声的作用,为了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可以在一些零散的场地和道路两旁载重好花草树木,创造一种花园式的生产环境,在一些管网的上方也可以种植灌木,采取各种方式扩大绿化的区域,此外,还可以将建筑物之间的防护用地利用起来,对其进行绿化,减少需要增加绿化用地给设计工作带来的压力,落实节约土地的理念。

2 结语

总图运输设计工作直接影响着工厂企业的效益,也关乎着工厂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节约土地资源的措施较多,但是总图运输设计则对节约土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落实节约土地的概念,将节约土地的理念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经济性高、占地少、造价低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周理.浅谈总图运输设计中的节约用地与土地复垦[期刊论文],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11,12(15)

[2]刘光霞.浅谈工业总图运输设计与节约用地[期刊论文],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0(20)

篇12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正 文

1.新农村景观生态的概念和意义

新农村景观可称为乡村景观,它不同于城市景观,又不同于其他的自然景观。它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形态、内涵,是区域格局中的一小部分,是聚落形态的一种表现。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大的乡村就是一个大的、完整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

它是以广袤的农田,呈斑块状的村庄,呈廊道状的河流、溪谷、道路、农渠等功能为主体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干扰的记录,既能反映人类对环境的干扰的痕迹,又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轨迹,是景观遗产中的历史价值的内容体现。

从地域范围上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相关活动行为的景观空间,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及自然景观构成,是一个综合体。

从特征上看,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强度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就强。区别于其他景观的主要特点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是乡村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的表现。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区域内的景观结构,、文化内涵。要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切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景观单元进行改造、建设、重塑。将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最合理的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化景观格局,从山水自然环境、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等方面入手,从乡村文化景观及草根社会生活等方面切入。

2.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空间的规划和目标

乡村景观生态很复杂,地形地貌的突变,地表土层的厚薄不一,森林的覆盖率差异化严重,景观生态格局不同,分析景观生态格局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乡村景观生态内部,将一个区域科学的划分为若干个“景观”和若干个斑块,大致定位乡村景观的范围大小。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斑块和廊道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建立起斑块和廊道,把农村中的每一块林地,绿地、村庄、河流、池塘、山地均纳入景观结构中,同时根据地形地貌,恰当的确定斑块的位置,建立斑块恰当的边界,将廊道补充到中间,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行的、能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结构。合理的安排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并为人类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

其主要目标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景观格局,优化和美化乡村生态系统,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去创造一个融技术和自然景观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后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满足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的要求,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建设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景观。

3.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原则

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应通过改变景观差异性来创造新的景观格局,或是改变原有的景观基质。可通过营造新的廊道,水景、或者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式,形成分散式或集中式的景观格局,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就是对自然的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景观的实质是异质性的,在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添补,完善。

(2)、相关性原则:景观不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均有相连性,以时间为纽带,将属于同一地域的景观元素通过时间顺序整合在一起,形成历史文化的教育网络。根据功能的使用要求,将不同的功能交流聚会在一起,例如通风、日照等。

(3)、地方性原则: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多样性较为突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承文化脉络,消除和避免景观的塑造与村民的生活方式、心理所产生的排斥效应。在生态系统薄弱处避免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做到生态规划建设和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脉络相协调。

(4)、整体性原则:生态规划建设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在保持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协调景观结构、格局、比例、尺度等自然特征,努力做到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等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5)、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造就不用的景观生态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景观生态规划的时候要立足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按照农村的景观格局、功能要求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彰显农村景观个性。

(6)、综合性原则:通过对规划与建设、管理和施工等综合研究。全面分析社会的、人文的、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各个因素。并建立对规划方案从生态、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对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集中农田斑块,控制建筑的斑块扩张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前瞻性的建设新农村生态景观。

4.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上述的研究,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要以小尺度的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

保证景观生态结构的完善和景观功能的发挥,确定农村生态景观的廊道、斑块的位置。分析廊道、斑块的属性。将乡村中的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村庄、山地等均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的功能和现状确定板块和廊道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的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以自我发展的、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系统。

4.1重建新农村的景观廊道

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货带状结构,在乡村生态景观中通常以田间小路、河流、峡谷、分隔林等形式出现,是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移民建设中,要重视对原有的自然廊道系统保护和利用。哪怕是在重建是也要分析原有的廊道功能。在村镇建设时,将周边的自然景观、小区的景观、和庭院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构建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融合的、错落有致的,富有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景观。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廊道的打造是一个要点也是亮点,将修建的道路等带状特征的廊道作为物质运输、人员流动、生物流动、气流交换的场地和纽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本着方便的、绿化、硬化的原则,建立有效的道路网络。增加廊道的连通性,注意两边道路的绿化,树种的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常绿、落叶的结合,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草地的搭配形成立体的绿化景观。是一个景观系统,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

4.2重建新农村的斑块系统

斑块在新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中泛指农田、村落、草地、池塘等。在新农村建设时,因地制宜的将农村居住斑块和特色的农林生产区斑块和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斑块有机的结合起来。

改善和优化原有的农村生活居住区的斑块的结构形式。将原有的分布散乱、新老建设混乱,绿地系统杂乱的进行整理改造。在新的斑块建设中,采用集中统一、分布均匀的设计原则来进行规划布局,合理的布置绿地景观、环境小品景观、居民活动广场。建设优美的居住区环境,将居民点有机的联系起来。

特色农林生产和农业旅游观光斑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建设旅游观光农业能改善周边的居民生活条件。利用原有的农林资源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观光旅游开发,形成特色的农林生产观光旅游示范斑块。

4.3枫香大寨的实例的分析

图1、枫香大寨鸟瞰图2枫香大寨平面

枫香大寨项目项目用地位于万州区罗田镇,结合该镇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该项目肩负的历史传承责任。设计中追求和谐的人居环境,要紧贴“田园风光、自然和谐、文物古迹、鱼米之乡”文化理念。将项目打造成一座美丽幽静的山乡小村,为罗田镇营造有一个旅游景点和文化交流聚会地

项目中廊道主要体现在形成环形车道的小区消防到道路和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相互相联系宅间小道。中途中间的景观大道和小区的景观水体也是廊道的一部分。廊道在项目中起到联系的作用,是和外部联系的纽带,物质能量的传输桥梁。

项目中斑块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体设计,入口广场、中间居民活动广场,景观观光广场等。是居民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娱乐休闲的主要去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到的场所。

图1、枫香大寨观景平台图2枫香大寨入口广场

项目中的斑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小区的地形地貌和功能特点,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入口广场,在景观中轴线的端头设置观景台,有效的将功能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

进入小区便映入眼帘的入口景观水景,碧水绿地与建筑楼宇交相呼应,近水楼台似在眼前,更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意境。观景台能鸟瞰罗田镇的场镇的全貌,观美景,看日出日落,享受生活的安静与美好,以上两个地方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

图1、枫香大寨躬耕园图2枫香大寨景观节点

项目用地位于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选址用地,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设计躬耕园和“水上”村落,有效的还原农村的生活气息。

小区设计躬耕园,到田间享受采摘的乐趣,是人们释放心情、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小区设计增添了由水体分割而成的“水上”村落。结合小区为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形,考虑水体环流及观赏视角的综合需求,我们在适当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水体的设计,从而开阔视野,使得整体景观看起来更为自然,让生活在此的居民轻松感受水流的恬静与柔美。

项目结合景观呢生态的特点,将一部分的景观生态的要求融入其中,在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的同时,有将原有的地域特色融入其中。

结 语

农村生态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要性,体现山村的保护当地的景观资源和景观特色维护生态平衡。将新农村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旅游观光农林示范区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农村村落的聚落形态、山水格局、环境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扬以及有利生产生活的规划思想等多层面的问题,以理论为基础,尊重自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库区人居环境,使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164~ 183.

[2]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l999.89~ 95.

[2]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 ! ! 概念与理论[ J] . 生态学杂志, 2000, 19( 1) : 42- 52.

[3]刘黎明等 著.《乡村景观规划》.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

[4]李文华,等.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篇13

一、伊春地区公寓酒店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电子商务有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个人(BtoC)、个人对个(CtoC)三种模式,不同产品有各自的适应模式,BtoC和CtoC比较适合公寓酒店运营。前种方式需要建立网站运营,加之维护和推广,需要资金较高;CtoC模式下公寓酒店经营者可借助于专业网站、旅游网站等交易平台来推广,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力和资金建设经营一个有规模的电商网站,需要有一个信息资源整合的平台,将伊春市所有公寓酒店零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推广。综观伊春市公寓酒店电子商务的现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技术方面,网站功能单调,缺少与客户的交流互动,技术手段薄弱,不利于体现其专业性,在吸引消费者兴趣并维持忠诚度方面欠缺;在经营策略方面落后,缺乏主动推广和合作的探讨,服务对象不够广泛,营销忽视境外市场拓展;在政府监管方面支持不够,在外部环境创设方面做的工作不多。

二、伊春地区公寓酒店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分析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在客户资源方面,大多是选择自行旅游的高素质有文化的中高收入人群,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公寓酒店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经营者与服务员多为家庭成员,能拉动整个旅游业;满足经济型旅游人群的需求;满足“体验式旅游”需求,公寓酒店具备其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风景优美依托、生态环境极佳,游客入住公寓酒店可以全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收获原汁原味的文化的体验。其劣势主要体现在:硬件配置档次较低,服务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产品类型单一,特色不突出,缺乏参与与特色性强的娱乐项目,游客没有真正达到全面体验当地风情的目的;季节性依赖性强,公寓酒店因季节原因造成经营淡季与旺季,造成客房资源严重浪费;缺乏电商运营的技术经验,平台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可借鉴的先例少,电子支付交易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基础薄弱;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持人员和有经验的网络管理专业化团队;缺乏品牌知名度,这需要长久积累和多种营销手段的结合才能达到知名的程度;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政府支持不够,监管缺乏,多重管理限制发展,游客满意度不高。

三、发展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的电商运营模式

公寓酒店业发展电子商务有独特的优势,在合理规避风险前提下有很强的可行性。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的电子商务业发展可采用以下运营模式。

1.建立独立网站。独立建立网站可以突出公寓酒店的特色,为了便于品牌的打造与推广,面向特定的客户群体进行营销,有利于与其他地区相关行业或同类网站间的合作与交流,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和商誉的创立奠定基础。充分利用网站资源,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公寓酒店,而且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发展起着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利用综合型旅游网站。充分利用各地公寓酒店预定平台,利用网络中介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既节省费用又可以保证客源,这样的网站有很多,散客预定量都很大,可以与一些成熟的网站进行合作。

3.利用淘宝网站等交易平台进行促销。网上购物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其在价格上有绝对的优惠。公寓酒店作为一种服务也可以考虑利用这些交易平台进行营销,类似的网站还有天猫、京东商城等。

4.建立会员制度,会员制度是几乎所有网站都在使用的营销方法,公寓酒店也可效仿,为会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打折等优惠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注册会员时可以采用以房注册方式,这样可以形成不同地区消费者之间家庭宾馆客房资源的免费互换,也即会员可以免费入住,只留少许押金,退房时设施无损坏可返还,条件是相应地免费提供自己所在地的注册房屋的相应使用权,这样彼此都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此外也可以效仿百合网,以非常低廉的注册费(如1元)成为会员,客户不会在意这低廉的注册费,而网站却可以利用这些资金不断改善运营质量,通过大力宣传推广吸引发展潜在客源,培养忠诚度高的客户群,形成良性循环。

四、改进经营策略及管理实践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