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

篇1

信息化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思想,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关注的视角逐渐从职业转向人本身、从强调指导转向强调自我发展、从择业指导转向职业生涯规划,实质是通过促进个人的发展为其就业和今后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符合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和价值。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研究,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就业指导就是毕业前的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找工作,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节。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及研究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逐步向职业生涯规划过渡已经取得一定共识,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知识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的整合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日益丰富和不断拓展注定要有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不仅适应了这种需要更发挥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网络以其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创造了人才市场新的运作模式,网上求职和招聘正在成为个人择业的重要途径。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则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全国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职业巾介机构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宏观调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化辅导与咨询等。第三,网络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员数量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第四,随着“全球择业和招聘”时代的到来,我国就业市场也必将面临国际化的挑战,要想有效获取全球就业市场的资源,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网络化也是题中之义。

二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有关行业部门和一些社会人才服务机构也建有包含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内容的网站,就业信息网络正逐渐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但从内容和功能上看,多数仍局限于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进行网上招聘及办理相关手续,而在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作用还不太显著,技术的完善和信息网络的建设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总体而言,国外整个就业市场依靠网络信息的程度较高,但做法、特色各异。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互联网就业政策和就业趋势预测,为大学生的择业和应聘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一般都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洽谈室,学生可以通过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查询系统和网络平台,随时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加拿大政府开发并设立的就业指导网面向学校低价出售使用权,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设有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和开发的人员,不仅为本校的毕业生提供自主开发的信息服务,而且与政府和职业服务机构设立专业网站连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学生可以获得包括招聘信息、各种职业对受教育年限要求和报酬的统计资料及各种行业职业在社会的需求状况、社会职业从业人员对本人职业的客观评价等在内的就业信息。此外,网站还为个人提供了解就业倾向的自评软件,为求职者进行自我分析提供方便。德国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在互联网上提供下载课程或专业书籍来为学生提供各类培训。

日本是较早实践“生涯教育”的国家,采取的是一种以就业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网络化体现为各大学都建有自己的就业网站,并能实现与其它相关网站的超链接,就业资料室配备有电脑供学生上网查询,信息内容丰富、翔实,个性心理测试、就业综合考试、就职讲座、就业咨询及企业用人资料(按地区、行业和年份分类整理)。因此,在日本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知识和能力,获取就业情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把握就业主动权。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1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

通过网络传递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最显著的特点和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丰富了就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眼下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减少了人为的“信息壁垒”,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就业信息存在着一种狭义的理解,即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产生这种误解与就业指导单纯追求“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就业信息实际上指的是与个人职业生活有关的知识或资料,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方面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职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等等。因此,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就业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正确应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大学生求职成功率不高甚至有被欺诈的可能。

在保证所提供的就业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者从专业上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就业信息的作用和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网络上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比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社会职业状况等信息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学生的择业导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砦误区,需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调整预期,合理地选择就业信息。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是对某种社会职业甚至具体岗位的需求,能使大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社会对该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能使他们更准确地认识自身与职业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的差距,通过对用人信息的收集、梳理与,能够为大学生求职应聘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职业倾向测评与决策、职业资格培训和咨询等信息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为其合理地选择职业、做好职业准备与适应以及调适求职过程中的心理、情绪提供服务。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和应用所需就业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就业信息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个学生对所获得的就业信息的应用能力也不一样。在大学生人数迅速递增和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下,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将选择和应用就业信息的主动权交给了大学生本人,即使经过科学、系统的整理和分类,也仍然存在信息量大且繁杂的问题,客观上就要求大学生具备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选择和应用网上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分析社会职业状况及其需求方面信息的能力,使之将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的需求有一个直观的结合,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科学地预测该职业在社会经济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某类职业的潜力和不足。要培养学生利用职业倾向测评、职业说明书等信息的能力,使之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目标和能力,客观地评估自己与该职业所需能力素质之间的差距,科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并付诸行动。

2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大学生成为职业人前后的整个过程,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职业指导、信息指导、咨询指导、技巧指导四个方面,它们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应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例如,职业指导除了就业相关政策、就业趋势预测、社会职业状况、职业道德等宏观上的指导外,还需加强对某类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意义及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晋升机会、就业难易程度、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微观上的指导,甚至要能够实现就每一个人的职业兴趣测定与调查、个性心理品质与职业适应程度来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与咨询辅导。技巧指导包括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仪容、礼貌、服饰、应对,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

另外,信息化不仅表现在内容全面上,关键还在于方式上有很大创新。由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牛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设计。与之相适应,其在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也会互有差异。职业指导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客观地反映现实状况即可,因此要求的是信息及其分析准确、及时、有效。就职业测评而言,量表的选择和使用应尽量科学,其结果对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测评、能力素质评估、职业目标设定、生涯规划设计起着导引作用,通过网络技术不仅要实现每个人的测评记录在案,而且要与其后续的网上就业咨询、求职技巧辅导、心理情绪调适等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与课堂面授、面对面咨询相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化可以提供各类授课软件的下载和在线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就业知识的需要,解决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与现行教学体系在授课时间、专业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通过多媒体演示、网上招聘面试等方式也可以简化学习与求职过程,既省时又省力。

3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指导创新

[作者简介]吴建华(1972-),女,湖南道县人,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吴国斌(1972-),男,湖南益阳人,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组织行为教学。(湖北武汉430073)

[课题项目]本文系2 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中临时团队结构特征对应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YJA63006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103-03

我国高校都开设了职业指导类课程,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和各类实习、实践活动,以帮助大学生早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但是,这些课程和实践活动真的能提高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吗?国内许多学者从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不够专业、系统,而且与社会脱节,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集中体现为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差、缺乏创新精神等。因而我们需要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这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指导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实现大学生人才资源合理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A高校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为例,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类课程设置

经管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与工商管理等。A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学校统一开设课程和学院开设课程,如右上图所示。

A高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职业指导类课程放在了院管课程的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中,主要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各类实践和毕业环节、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各类科研训练和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有24个学时,安排在第1学期。就业指导安排在第8学期,共8个学时。各类实践主要指金工实习、专业实习、erp模拟、学年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约64学时。对于金工实习,工商管理、人力资源专业安排在第2学期末,物流和信息管理专业安排在第3学期末,国际贸易、会计学则安排在第6学期末。专业实习在第5学期末,共4周。ERP模拟安排在第6学期末,时间为l—2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共4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第7学期,共30个学时的上机时间。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提交分别在第6学期的第2周和第8学期的第12周。而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和各类科研训练和设计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体现,如商务礼仪、科技文献检索、创业管理、创业财务、专题讲座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类课程问题分析

1.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职业指导类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材、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A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A高校一直强调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职业指导方式,在设计职业指导类课程时忽视了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生理与心理特征、专业和性别差异,也没有关注不同专业学生在就业地域、就业倾向、职业选择等方面的不同,不能解决学生的个性化就业问题。同时,当前科学技术领域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新知识和技术大量涌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摆脱原有职业指导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职业指导途经。但A校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变化重新构思职业指导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

2.职业指导课程整体不够优化。A高校的职业指导类课程没有针对经管类专业建设目标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因材施教、时间安排比例等方面的问题。A高校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24个学时,安排在第1学期,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适当的书面练习,如写一份学业生涯规划书,主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但大一学生刚从相对封闭的高中学习环境中脱离出来,对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一片茫然,只对其进行理论教育会使之更加困惑无助。而后续的金工实习是到校内工厂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基本意识。校内实习工厂和学生的目标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基层岗位以销售、行政、财务等文职为主,因而,金工实习并没有发挥太大的职业助力作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学生自己寻找选择为主,一些学生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但有些学生的实习与专业不太相关,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不实习。A高校对所有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的时间安排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会不同,不同行业和专业未来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趋势会不同,所以在课程时间设置上应有所区别。

3.职业指导课程对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职业指导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学生需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家庭的作用主要是家庭教育和支持。社会则需要提供各类社会实践实习机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咨询及就业岗位。学校则需要和企业建立联系,适时召开校园招聘会、设置职业指导类课程、建立专业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职业发展测评、支持各类学生社团等。

A高校四年制经济管理类专业除了分散安排实验、上机之外,还安排了30~ 32周的实践教学时间。但实际上,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基本上由大学生自行安排,而金工实习和上机实践对经管类学生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就业环境帮助并不大。职业指导就主要依靠第一学期的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和最后一学期的就业指导。职业发展课程的效果受到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基本是按照已有教材展开,但现有教材的内容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操作性较差,没有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就业市场需求状况。有些教师采用了国外引进的教材,但由于各国社会环境和文化有差异,直接引进的教材并不适合中国的学生。A高校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师主要由毕业留校人员和学生工作部门的行政人员承担,他们并没有专门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教学方法方面,A校则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社会调研、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和野外训练等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安排。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类课程的创新思考

1.强化职业指导类课程创新意识。大学毕业生数量随着高校扩招不断增长,出现就业难问题。为了突破这一困境,许多高校逐渐将本科培养目标从研究学术型转向复合应用型。社会迫切需求能直接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应随之改变。为了帮助大学生早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将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放到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样的高度,不能仅仅在大一和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应该将职业指导类课程贯穿于本科四年中,帮助大学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就形成职业发展的意识,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明确自我职业目标。在大学学习中期,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能,并为大学生提供转化的平台和机会,如举办各类管理竞赛、提供创业园地、给予经费支持等。在大学学习末期,高校则应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组织校园招聘、进行劳动人事法规教育等。

篇3

加强对大学生及时、有效、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设2个学分38课时,根据教学进程由教务处按学期教学安排统一排课;学校成立了由招生就业处、团委、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各学院部分专业教师组成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招生就业处负责就业工作的副处长担任教研室主任,归口教务处统一管理,服从学校教学研究室管理制度,接受统一检查、考核和评估;制订了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了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研讨会(2012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9月已举行三次)。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学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体系日益完善,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大二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考证、考研、考级、考公务员培训指导;大三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求职择业技巧、职场中的礼仪、创新创业教育;大四开展就业及面试心理与应对、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制作与面试技巧指导。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投资五万元购买了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该产品网络化、自助式的系统操作模式能够辅助80%以上的学生完成自我探索,包括了解自我、职业探索、决策行动、生涯发展蓝图等,更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职业茫然无知、思想不能转化为行动等问题;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工作效率与专业性。

三、强化实践、引导创业,用心做学生创业指导的探索者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未来就业工作发展的趋势。学校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机构,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出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立项申报规定》《大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申报规定》等一系列就业创业的文件,设立了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确保经费足额到位,聘请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技术、智力扶持。与湖南省益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三年来,学校举办了创业计划、市场调研、职场模拟等赛事,组织创业导师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约500余场。学校现有大学生社团29个,其中创新创业社团三个,比较有特色的是茶艺社,茶艺社是在学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老师指导下组成的一个集黑茶研发、包装设计、黑茶销售和传播黑茶文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该社团是学校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研发创新来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学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三楼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有八间工作室,占地面积264.6m2,两百多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项目,采取真题真做的形式参与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四、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

开拓了就业市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做实就业工作提供保障。学校制订年度就业市场整体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各行各业收集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2013年、2014年先后奔赴杭州、佛山、广州、深圳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暨珠三角技能型人才供需对接洽谈会,加深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就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设立了就业市场开拓专项经费,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每年6月份就制作好下年度毕业生信息手册,7月份即寄发给用人单位,每年寄发的毕业生信息手册在600份以上,8、9月份,还登门拜访用人单位,热忱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行校园招聘会。2013年暑假,招生就业处组织赴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分别走访了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五局等18家用人单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2013年学校共有就业基地129个,较2012年新增17个。2014年暑假,先后赴南京、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地拜访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北京紫荆新锐科技有限公司、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二公司、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其中新开辟了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五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六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重庆分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就业基地。

五、全员参与、贴心服务,甘当推荐大学生就业的志愿者

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才能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动力。学校特别重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教学科研工作联系社会紧密的优势,推荐学生就业。建立健全了相关就业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加强与校友联系,聘请校友担任兼职就业信息员,帮助收集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另外,学校通过召开校园招聘会,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学校2012届毕业生3807人,接待用人单位171家,举行招聘会182场次;2013届毕业生3874人,接待用人单位192家,举行招聘会198场次。学校就业工作人员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富有责任心,接待用人单位不怕累,做到热情周到;服务学生不怕累,做到细致周到。学校为了给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的便利条件,减少学生外出找工作的麻烦,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组织专场招聘会,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时间,用人单位周末有时间来招聘,就业工作人员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安排专人接待,提前将招聘室卫生打扫好,多媒体调试好,条幅贴好,宣传海报发放好。用人单位的应聘学生比较多,面试持续到晚上,就业工作人员就服务到晚上,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便利。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就业市场活动,如省教育厅、住建厅、益阳市劳动人事局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外出参加招聘提供便利。近两年,先后组织了九台大巴车,接送300多名毕业生赴长沙市湖南省人才市场参加建筑行业的大型招聘会。

篇4

2013年是高校扩招的第14个年头,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从212万剧增到699万。然而,身处“最难毕业季”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低于2012年同期12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以下三种: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家庭因素,三是大学生个体因素[1]。而职业成熟度作为大学生个体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子,能够有效的预测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情况。

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研究基础

职业成熟度一词是Super于1955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2]。这个概念主要反映的是职业静态性和分类性。1957年Super将职业成熟度划分为六项目标领域,包括职业选择的方向、有关志向职业的情报与计划、职业志向的一贯性、个人特性的明朗化、职业上的独立性、职业选择的明智性与妥当性,这六项目标领域之下又细分为多个指标[3]。

Super的学生Criets在1978年提出青少年职业成熟度模型,Criets认为该模型主要体现为职业发展水平,包括职业选择的内容和职业选择的过程[4]。

Westbrook(1973)则认为职业成熟度的核心是认知能力,职业认知能力包括对工作领域的认识、工作筛选的能力、对工作条件的认识、对工作的教育时间需要的认识、对工作所需的心理特性要求的认识、对工作职责的认识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用来衡量学生知道和使用职业信息的程度[5]。

朱云立(2003)翻译并修订了Crites的CMI(1978)问卷,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分量表。国内学者所编制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由于样本容量、代表性等因素而导致问卷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

刘利敏、郑海燕、刘扬洋、陈怡兆、孟令珍、钱丽等都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调查结果较一致。

(二)人口学变量上的研究现状

1.性别

熊红星、陈玉焕、吴敏志、郑海燕、张聚华、钱丽、陈怡兆、黄芬等人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刘利敏、孟令珍等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且,男生职业成熟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是否是独生子女

熊红星、陈玉焕、刘利敏、孟令珍、刘扬洋等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郑海燕则认为存在显著差异(F=7.103,p

3.年级

吴敏志、郑海燕、刘扬洋、钱丽等人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熊红星、罗锡莉、陈玉焕、刘利敏、孟令珍、陈怡兆则认为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对各个年级得分变化情况不一致。如熊红星认为存在年级差异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罗锡莉等人却认为,大四学生职业成熟度最高,整个发展趋势呈“V”型;刘利敏认为一年级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到了二年级骤然下降,三年级有所缓慢回升,四年级又骤然上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达到整个大学生阶段的高峰,整个发展趋势呈“U”型。

4.城乡

熊红星、吴敏志、刘利敏、郑海燕、孟令珍、刘扬洋、张聚华、陈怡兆等人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来自城乡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陈玉焕则认为存在差异(t=5.781,p

5.专业

刘扬洋、张聚华、陈怡兆等人认为职业成熟度在不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刘利敏、郑海燕、孟令珍等认为存在显著差异。且刘利敏认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为:艺体类

6.父母受教育程度

郑海燕、陈怡兆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影响。刘利敏认为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上呈现显著性差异(F=3.381,p

7.兼职经验

刘利敏、陈怡兆等认为有无兼职经验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差异。而郑海燕认为差异显著(F=21.449,p

8.学生干部

陈怡兆认为担任学生干部与否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刘利敏认为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极其显著(F=28.755,p

9.参与社团

陈怡兆认为对于学校社团的参与状况,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差异(p>0.05)。郑海燕认为是否参与社团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差异显著,(F=17.272,p

由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知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成一派,这也充分说明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必要性。不过,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一般水平是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途径

(一)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业辅导课程、就业辅导中心的作用,开发更细致的职业指导课程,让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与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及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职业成熟度。此外,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经验,多多举办职场类讲座,吸引企业到学校做巡回演讲,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职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

(二)个人方面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了解自我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与此同时,学好专业知识,寻找机会多参加实习、兼职、社团或担任学生干部,主动地与师生交流,提高自身职业成熟度。

参考文献

[1] 张玉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述评[J].管理工程师,2011(1):15-17.

[2] 转引自Hrdin,E.E,Leong,F.T.L.and Osipow,S.H.(2001).Culture relativity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areer maturit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58.36-52.

篇5

2005年,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政策缘起于我国高校辅导员缺乏专业性,从队伍组成看,专职辅导员较少,人员流动性很大;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上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缺乏专业知识,且在具体实践中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开放的大学生思想发展现状,大大降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

就专业概念而言,它包括:(1)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2)专门的学问。(3)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4)产业部门的各业务部分。(5)是指对一种物质了解的非常透彻的程度。①社会学家布朗德士认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主要供人从事于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因此,从业者获得经济回报不是衡量他(她)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②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辅导员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且承担大学生班级管理、党建发展、就业指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指导、资助管理等各方面的事务,这对该职业的从业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一旦缺乏专业性,他将对每一模块的工作力不从心,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辅导员职业的岗前还是岗中,都要进行适当有效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素质,稳定高素质辅导员人才,给予相应的发展空间,这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本质要求。

二、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在结构

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职业发展是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③那么,辅导员职业发展则是高校对辅导员进行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在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岗位的知识、能力、技术方面的素质要求成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在结构。

从知识结构看,由于辅导员承担大学生班级管理、党建发展、就业指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指导、资助管理等各方面的事务,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法律法规等多层面的综合知识结构与全方位的交叉知识积累。④由此可以看出,辅导员职业的知识结构是多元的,一般认为,专业化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体系至少应包括:本体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应用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背景学科知识。⑤本体学科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学科知识是理论知识,应用学科知识是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常用的操作性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演讲、写作、社会调查等相关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德育学、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⑥这些在日常的学生工作当中都不可或缺,且这些知识在辅导员工作中越来越交叉渗透在一起,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从能力结构看,针对辅导员工作的不同事务性模块,需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如时势发展的洞察能力、人生发展的导引能力、信息网络的运用能力、育人工作的应变能力、学生骨干的培养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危机发生的处置能力、对教育对象的评价能力、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⑦。概括起来,主要是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⑧可见,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也要求多元化,在具体的辅导员工作中,多元智能是辅导员应有的素质要求。

从技术方面看,它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知识与能力的表现,是辅导员在不同专业方向上通过学习或实践所习得的能够完成专门工作任务的方法论系统,包括了在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学习指导、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方面工作中的素质积累。⑨尤其是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辅导员需具备科学的心理学技术,从而适当有效地引导学生,否则适得其反。而在就业方面,辅导员需具备就业指导技术,分析学生能力倾向,指导学生正确择业。

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辅导员职业发展是以辅导员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在内涵发展,即辅导员人文素养的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巨细庞杂,大多数时间忙于事务性工作,极易产生倦怠心理,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就很难维持激情,也难以具备良好的执行力。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主要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四个界定性指标。⑩这反映到辅导员个体上表现为坚定的职业信仰、饱满的职业热情、艺术的语言、真诚的爱心、执著的追求等。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术内容、人文素养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应有内容,在辅导员岗前和岗中都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进行指导,提供合理的发展阶梯,激励辅导员职业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三、构建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

按照系统论观点,职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固然重要,但外部环境、媒介的作用仍然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职业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辅导员职业发展是一个体系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辅导员职业素质结构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础和应有内容,这种职业发展需要外部有效的支持才能持续。首先是主管部门的工作理念和充足的物质保障,其次是常态的政策支持,强化管理设计,拓宽发展路径。针对辅导员的职业困惑,高校可以在管理设计上进行适当的倾斜。在职称评定方面,考虑到辅导员要做大量事务性工作,科研精力有限,应在论文和课时量等硬件上适当降低标准。同时针对很多辅导员不是科班出身,鼓励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深造,还可鼓励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或职业规划师等。{11}

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需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在学校内部形成辅导员支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来自学校的信息支持、实践支持,以及情感支持均能增加辅导员工作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欲望。{12}由此,学工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等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辅导员支持系统,服务于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减少部门间不必要的手续,在辅导员职业发展投入、职称评定、各种奖励、进修提高的机会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从媒介的角度看,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平台,例如网络平台,建立自主学习型虚拟社区,实现合作式学习,设立“理论探索”主题网站,让辅导员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描述出来,并加入自己的理论分析解除困惑,邀请他人共同讨论,{13}通过网络媒体沟通迅速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辅导员职业发展是一个体系,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是“本体”,而外部环境和媒介是“两翼”,两翼为本体服务,本体是两翼的目标,只有在一体两翼的系统结构下,才能夯实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注释:

①百度百科对专业的描述.

②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科学研究,2000,(5).

③百度百科对职业发展的描述.

④王德华.基于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的分层目标设计[J].高教论坛,2011,(7).

⑤文婷.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51.

⑥吴广宇,范天森.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结构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

⑦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理论与工作实践指导[M].中国福利出版社,2004.

⑧赵利.略论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容结构[J].科教导刊,2011,(10).

⑨王德华.基于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的分层目标设计[J].高教论坛,2011,(7).

⑩周邵生.人文素质与辅导员职业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

{11}鹿现国,商志民.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析[J].商情,2011,(44).

{12}毕晔.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建设路径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22-24.

{13}黄华.Blog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平台[J].天中学刊,2007,22,(2).

参考文献:

[1]王德华.基于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的分层目标设计[J].高教论坛,2011,(7).

[2]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科学研究,2000,(5).

[3]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理论与工作实践指导[M].中国福利出版社,2004.

[4]周邵生.人文素质与辅导员职业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

[5]鹿现国,商志民.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析[J].商情,2011,(44).

[6]毕晔.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建设路径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22-24.

[7]黄华.Blog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平台[J].天中学刊,2007,22,(2).

篇6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国外对二者的称谓也千差万别。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称“职业指导”;日本把学校中的职业指导称为“出路指导”,德国称“职业咨询”,前苏联则称“职业定向教育”,我国也存在将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择业指导混同使用的现象,尤其在高校更多地称“就业指导”。

当下,受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从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阶段逐步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career guidance)阶段,注重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职业指导的实践也从单纯的基于就业安置为目的择业指导发展到生涯辅导,“职业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思想便传入我国,只不过,首先应用于企业,之后,逐渐被高校引入。目前,关于“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简称,与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相对而言。这种“相对”包括三类观点:一是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包括了后者;二是前者与后者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三是前者与后者实质上是一样的。

本文赞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两个独立的核心概念,认为二者要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阶段全过程。这反映了时展的需要,反映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发展、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体现了“职业”与“就业”的结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并重的思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才能体现本课程的独特价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唤醒”,使之树立科学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授;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引领大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品质和素养,有效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合理规划未来。这门课程实质上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个综合体,是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类课程。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构想

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迅速推开,在多数高校进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作为一门规范课程或作为一项系统教育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亟待加强。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多由专职学生工作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数量极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科研能力整体上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求,此外,在管理体制、学科归属、职业标准、准人制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不通畅等方面的问题。

一个事物持续存在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变革,在高校,学术再造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即创新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走专业化建设道路,其终极目标就是让具有一定学识和经验的教师实现质的飞跃走向学术平台,最终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 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进入主渠道、主阵地后,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l+4+x”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它是由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及实践活动组成的“课程群”。具体来讲,“1”指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指的是课程体系的支撑,包括四门选修课:“创业基础”“就业力提升”“职业素质拓展”“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包括商业游戏、职场人士访谈,职业生活体验等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X”指的是课程体系的补充,由实务讲座、职业测评、就业指导月、创业指导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咨询等活动组成。上述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理论讲授、实践体验、岗位锻炼三个层面,实现了就业指导服务的全覆盖、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和个性化,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有机结合。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注册入学,作为注册招生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注册入学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属于最后一个批次录取。(2)这个批次的学生主动性较低。(3)自我认知有偏差,自我评价往往偏低。(4)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成熟度偏低。所以帮助学生自我接纳,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成熟度,顺利走上职场,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开展注册高职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构建职业规划体系便成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开展注册入学高职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和成熟,从而达到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

二、现有研究概况

自我意识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寻找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探索其培养途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促进手段。以往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较多的关心的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培养(初炜,2005);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培养模式(王亚南,2001);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熊亚刚,等,2006);布鲁克维尔、托马斯和帕德森研究了1050个学生,发现其学习成绩和自我观念成正相关(JamesA.Beane、RechardP.Lipka,1984);Adamsonl,LyxeuB(1996)认为,自我意识质量与个体对未来自然实现的期望有明显联系,周围环境及个体对环境的体验、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的整合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关于自我意识与职业成熟度相关的研究还很少有记载。

职业成熟度作为理论概念,用于评价个体是否具有做出符合自身年龄特征的职业决策能力和态度的标尺。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朱云立,2003)。(2)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研究(郑海燕,2006)。(3)职业成熟度的问卷编制(熊红星,2006)。(4)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的研究(马远,2008)。纵观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一个人的职业成熟度与个体自身的成熟度有密切相关,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偏差会影响到职业成熟度。张聚华(2008)在其学位论文中,对自我概念和职业成熟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而其选用的被试是长江师范学院的学生,所以在样本选择上还比较单一。作为注册入学的高职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针对学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从学生对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认知去了解自我意识,从学生对职业认知、价值观、条件评估等方面去了解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为职业咨询和生涯辅导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的维度的测量,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

1.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大一新生,学生分别来自工科生、文理科生和艺术班共计241人。其中男性146人,女性95人。

两份问卷分别是职业成熟度问卷和个人自我意识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按照实际情况和第一感觉答题。没有时间限制,无外界干扰。

2.个案研究。选取的个案是笔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上的学生,通过课堂内外沟通,分析学生的自我意识状况和职业成熟度,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自身优势进行有效信息收集、条件评估,逐步使职业意识成熟化。

四、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在自我意识的调查中我们使用的是Feningstein、Scheier和Buss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 Consiousness Scale,简称SCS。),调查中发现有75.7%的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总体认知水平只有中等,82.3%的学生关注内在自我,72.2%的学生关注外在自我,学生自我认知主动意向明显,但对于职业成熟度而言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职业成熟度方面总体上学生处于中等水平,本量表为5级平分,高于4分为高分段职业成熟度偏高,低于3分为低分段,成熟度偏低,本调查结果总均分为3.73,属于中等水平。从各项目的均分上看,均处于3~4分间。表1为项目均分和高分比例。

上述图标中,各项目均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发展较为均衡,项目高分比例不同,在价值观、信息应用和职业态度的成熟度上较高,在条件评估、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适等方面成熟度偏低。(见图1)

通过项目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在各项目上的差异总体不是非常明显:在价值观的成熟度上男性比女性偏高,在职业成熟度上男、女生基本一致。图2为不同性别在各项目的得分情况。对于不同来源的学生,如文、理科生和艺术生、工科生之间各项目的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从个案研究中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被关注强化后,思考明显加强,成熟度显著提高。

(二)分析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主要可能是由于学习成绩造成困扰,中学时教师、家长、社会都给予了不良的评价,导致自信心缺失,自我评价过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在安排课程内容上,可以通过增加实训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考成长,增加人文关怀,让他们挖掘潜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每个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开展个性化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应当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职业成熟度的提升,提高高职院校职业咨询和生涯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协助学生达到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初炜.试析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5,(5).

[2]熊亚刚,张秀春.浅析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亚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培养[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4]朱云立.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5]郑海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8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探索阶段(15-24岁),这一阶段个体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社会实践(打零工)等机会开始尝试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探索。

(3)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4)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概况

2009年5月,“大学生就业·创业群英会——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是以大学生“励志、成长、就业”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录播为宣传载体的大型活动。通过高校初赛、省市复赛、全国分阶段竞赛晋级的方式和职业测评、现场展示、无领导小组讨论、职场模拟等手段真实记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划的过程以及企业招聘情景,在展示参赛选手综合素质与嘉宾精彩点评的过程中把行业企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真实面试、就业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特点

1.全面性

本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在比赛规模和质量上较以往均有较大突破,能比较准确合理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程度。首先,从参赛人数看,2006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举办时,共有来自全国657所高校的12余万名大学生参与,最终共有46名选手进入总决赛,而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全国1000余所高校的70余万名大学生参与比赛,在北京总决赛上的人数更是翻了一番,达到80人。其次,比赛规模空前。许多省市、高校都是连续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河南是第三届,安徽、黑龙江已经举办了四届,广东更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五届,同时,云南、内蒙古、四川等省也组织了本地区的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使得职业规划之风在大学生中广为传播。最后,从参赛的队伍来看,除了综合类大学外,还有师范类、财经管理类、理工类、农林类、高职高专等学校,基本上包含了我国现有的各级高校和学科门类。可以说,本次大赛不失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汇报和检验。

2.科学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之所以成为受关注度极高的赛事,原因在于其适应时代潮流,能真正体现出职业规划的科学性。其一,各个省市、高校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更加专业化。每名参赛选手都配备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而指导老师包括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就业创业教育专家、选手所在院系的专业课老师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此外,一些省市还邀请了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资深政府官员、知名企业的老总和HR来对选手进行专门的培训。笔者所在学校还针对比赛对选手进行了文化礼仪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赛前辅导。其二,比赛选手的职业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化。参赛选手在递交职业规划书之前都要按照目标设计原则、职业性向定论、职业规划基本步骤,使用SWOT分析法、PPDF分析法、五W分析法等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以确定科学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同时,大部分选手可以根据变化合理调整职业目标,做到认知匹配。

3.可行性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因此,参赛作品是否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身情况,制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径,是大赛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其中包括选手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生理状况、生活经历等方面。全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安庆师范学院选手是一名身残志坚的外语系学生,她给自己定位在做一名优秀的文字翻译的职业目标上。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这位选手的就业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因为她做了合理的规划,确定了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生价值。相反,也有部分选手的职业规划操作性不强,有位选手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在财政厅的某部门处长上,这引发了讨论,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是不成熟的。职业规划可以进行职务规划,但是职务属于外职业生涯的范畴,尤其是行政职务的任免,其取决的因素太多,个人难以把握,但个人可以通过努力使内职业生涯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外职业生涯的提高,实现职业目标。

4.创新性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次大赛在表现形式和作品内容上较之以往都有了新的创新,更加重视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知。在表现形式上,本次大赛在递交职业规划书和现场展示、答辩的基础上,新设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职场模拟的环节,可谓是最大的创新之处。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选手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在于考察选手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测评和企业招聘面试等工作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逻辑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十分有用。职场模拟是由选手身穿职业装,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展示自己所选的职业角色,通过模拟职业生涯的一个片段来促进选手对职业的了解。在作品内容上,涌现出了女子优雅养成高级会所经理、动画编剧、模特经纪人、瑜伽教练、“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机构、职业规划师等新兴职业,这种新的职业目标的确立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是在对各种有效信息的筛选、职业规划的沉淀而反复琢磨得到的目标、路径,也是当代大学生对这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转贴于

三、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若干思考

1.树立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观

大学生职业观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职业活动中担心自己被埋没、大材小用,从而使职业规划缺乏合理性。我们的一名选手在做职业规划展示时,明确对评委及在场观众说“职业规划没有什么必要,他更看重的是将来个人的发展”,这从根本上违背了职业观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统一原则,受到了专家评委的批评和指正;还有部分选手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在管理人员岗位,但是在职业发展实施路径中却没有从基层积累的计划,这种职业观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在选手的职业目标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河南、陕西、云南等西部和内地省份的选手大部分职业定位在教师、村官、律师、记者等传统职业上,而广东、福建、湖南、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手在职业选择上更为广泛和新颖,如前所述的职业规划师等新兴职业均出自这些地区。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一定要全面认识自己,调整择业心态,拓宽职业渠道,解放就业思想,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科学而有效的职业观。

2.培养全面的大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大学生职业准备时期甚至未来职业发展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次大赛的最终成绩也再次印证了职业能力在职业规划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比赛中我们发现,一些选手在现场展示时表现得非常好,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得分很高,但是最后总成绩却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选手只是在对比赛做准备,一旦遇到真正考察职业能力时便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不足。大赛新设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职场模拟环节,目的就在于考察选手的职业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考察选手的逻辑分析、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基本的职业能力;职场模拟则重在检验选手所选职业目标的能力类型匹配情况和专业技能认知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职业能力,很明显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另外,选手们在社会实践上的多少也会导致职业能力的巨大差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选手选择的职业目标相同或相近,但是最后效果确实大相径庭。在策划人这类职业目标选择中,共有河南、北京、广东等6名选手,最后深圳的选手凭借参与策划深圳卫视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项目脱颖而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汲取知识,锻炼自我的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勤于实践,将专业知识和社会活动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职业能力。

3.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针对大学生实际需求,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为现实性、阶段性目标,以帮助大学生未来可持续职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知职业,了解自我,实现人生职业理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纵向上看,应切实把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期间,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式辅导。比如可以按照年级划分为就业环境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求职择业技巧四个板块,同时以专题讲座、个性咨询等方式为辅助,从而使职业发展教育不仅能全面覆盖大学生活,而且更具有针对性。从横向上看,职业发展教育指导队伍应进一步壮大。从比赛选手指导老师来看,大多是院系专业课老师或者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实际上许多选手还咨询了相关职业目标的职场中人以及父母、同学、朋友等。黑龙江的选手之所以选择应征入伍,源于其家人的军人身份,而青海、河南等地的选手选择注册会计师、理财师可以说家人的银行从业背景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该吸收企业、社会、相关职业家庭等人员的加入,做到多方参与,全面指导。

篇10

一、职业障碍知觉的含义

职业障碍(career barrier)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Swanson于1991年提出,也称career-related barrier或者barrier in career development,表示与职业相关的障碍或职业发展中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外在的障碍,如性别歧视,也包括个人内在的障碍,如不适合做某种职业。职业障碍知觉Perceived occupational barriers,也称Perceived career barriers或者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直译为感知到的职业障碍,表示个人知觉到有哪些因素已经或将来可能会阻碍他的职业发展。从本质上讲,职业障碍知觉属于个人对自身和环境中对其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的因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个体知觉到的阻碍他职业发展的障碍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个人夸大的,但是,它确实会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职业障碍知觉的内容不尽相同:找工作时,会感受到就业困难;在工作中,会感受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在换工作时,会感受到职业决策的困难。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职业准备期,他们的职业障碍知觉的内容又有不同。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可知,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在环境障碍和内在个人障碍。

外在环境障碍具体包括:家庭背景,即来自家庭方面对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家庭的经济实力、家庭来源地(农村)、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社会地位等;就业形势,指职业市场的供需关系现状对职业发展的阻碍,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希望从事的职业或者想去的城市竞争激烈、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猛增、拉关系走后门的社会不正之风、办事机构的官僚作风等;亲人态度,即亲情、爱情对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要考虑父母对工作的期望、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恋人对自己工作的愿望、恋人将来的工作等。

内在个人障碍具体包括:个人能力,如不善于展示和表达自己、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不自信、应变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差、相貌气质不佳、性别歧视等;专业水平,如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娴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专业不热门、缺乏过硬的证书等;职业知识,指因对自己职业特质、职业前景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职业阻碍,如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生涯规划,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和状况不甚了解,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缺少工作经验等。

二、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发展的不利影响

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知觉到的职业障碍越大,这些障碍对个人越重要,个人对此越明了,对个人的影响就越大。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Albert & Luzzo的研究发现,即使个人有高水平的自信和兴趣,职业进入和职业发展的障碍仍然会使个体改变职业选择。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要面临三个问题: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第一个问题与个人的职业兴趣有关,选择感兴趣的职业往往能激励个体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取;第二个问题与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关,个体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为职业;第三个问题与现实客观条件有关,当个人在职业选择时发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理想工作会遇到这样那样巨大的障碍,此时,个人常会被迫放弃对感兴趣的职业的追求,转而去选择自己有可能得到,或是容易得到的那些工作或职业。这就是很多大学生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转而从事其他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的原因。这样的职业选择,不仅是大学生本人的无奈和遗憾,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

大学阶段是人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准备阶段,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是为将来的职业进入做最后的准备;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在积累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也是在为今后一生的事业发展奠定职业素养基础。职业障碍知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急功近利,使大学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消除这些职业发展障碍上去,而不能潜心学习和钻研知识。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有些学生成天只忙着社会活动而不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脉资源,增加自己毕业时求职简历上社会实践活动的分量;有的学生认为知识没有用处,不愿学习,不是天天泡在电脑上就是谈恋爱或是在校园里经商赚钱,他们认为学习再好,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经济实力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读大学不过是为了那一纸文凭;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兼职热”都是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表现。

(三)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职业障碍知觉会降低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削弱个人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知觉到障碍,往往容易导致他的习得性无助感,即认为不管自己努力不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这种认识和体验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因为对自己努力后的结果没有信心而不愿采取积极的行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与大学教育培养学生完整成熟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教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三、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的特点

已有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职业障碍知觉普遍较大,中国大学生对未来自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普遍缺乏信心,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未来就业会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和障碍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其中最大的障碍大学生归结于就业形势不好。大学生感知到的环境障碍还包括亲人态度和家庭背景,亲人态度成为大学生的职业障碍这一情况提示出父母的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把孩子一生呵护在自己翅膀下的想法严重地束缚了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增大了他们对就业的焦虑。家庭背景成为大学生就业障碍,反映出子女就业是家庭中一件消耗精力与财力的大事,大学生能不能找到一个所谓的好工作,仅靠他的本领还不够,还要仰仗他家庭本领的大小,家庭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人脉资源被大学生认为是在就业中获胜的重要武器,这既揭示了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思想的毒害,也反映出大学生依赖性较强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知觉到的职业障碍主要来自于环境障碍这种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不是来自于职业知识、专业水平、社交能力等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控制和改变的内在因素,这反映出大学生的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避免自己承担失败带来的责任和痛苦。这反映出大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职业素质不成熟的一面。  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具有不同的特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沉浸在考入大学的成功喜悦之中,较少主动地考虑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具体道路,对未来就业过程中自己可能遇到的障碍知觉较少;二三年级的大学生逐渐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就业压力,认识到现实的严峻和自己能力的有限,所以三年级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最高;而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自己准备好没有,都必须直接面对困难、采取行动去尝试解决和处理一些障碍,对待障碍的态度更为客观,减少了一些自我想象或是夸大的成分,所以四年级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反而有所减少。由此可见,大学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开展越早越好,全面、系统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知识的普及以及就业技能的培养,能减少大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焦虑。

四、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障碍知觉,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障碍知觉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一)性别的影响

女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显著高于男生。女性在入职前后遭遇性别歧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很普遍的不公平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单靠哪一个人或哪一些人的努力恐怕无济于事,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改变,如政府的相应政策尤其是法律的支持,社会公众性别观念的转变,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

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学生对找工作感知到更少的职业障碍,这可能是因为大城市的学生更为熟悉城市的文化,更能适应城市的人际关系,占有一些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家庭背景方面感知到的障碍最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找工作的花费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求职消费的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求职的花费在500~2000元左右,主要用于交通、通讯、形象包装、简历制作等,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这笔开销大多会压在他的家庭上。

(三)专业的影响

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比工科、医药、农林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大的职业障碍知觉。这是因为追求职业稳定的观念在大学生中还较为普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如中小学校这类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稳定收入和较好工作条件的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师范类专业的很多学生还不能接受和适应从事学校以外的工作,使得这类专业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尤其激烈。曹新美等人2005年对师范生的调查显示,有47%的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公办学校。在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中,要改变学生这种陈旧狭隘的就业理念,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位置来认识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四)学校的影响

职业障碍知觉与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呈反比,学校位于越发达的大城市的大学生,职业障碍知觉就越小,这可能是因为学校位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学生,职业实践机会更多,所能获得的就业方面的信息更为丰富,学生就业的渠道和机会也更多。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学校的大学生感觉到的就业难度更大,学校在就业工作中更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世界的知识,想方设法把用人单位引进学校,尽可能扩大就业信息,缓解学生就业的焦虑与压力。

篇11

1.1被试选取

被试来自广东科技学院三个年级学生共150名,收回有效问卷份128份。

1.2测量工具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该研究使用的是张智勇在修订韩国版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分别测查了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这六个维度,共34个项目。

1.3 施测过程

对所选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利用自习课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并当场回收。在调查之前,事先告诉被试,此次调查为匿名调查,结果会完全保密,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

1.4数据处理

对有效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对高职生成熟度总体特征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其分析的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知,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在各个维度得分存在着差异;在职业自主维度上得分最高,在职业目标维度上得分最低。而另外四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职业参照、职业价值、职业依赖、职业自信。

2.2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性别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在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参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来看,男生的职业自信、职业参照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职业价值显著高于男生。

2.3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以年级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在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参照维度上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来看,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自信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职业自信,大一学生的职业参照和总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这可能是大一和大二由本科生,而大三没有本科生的原因。大一学生的职业自助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职业自助。

2.4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专业差异

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以专业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在职业自信、职业参照维度上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具体来看,理科生的职业自信、职业参照和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的。

2.5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在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异

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学位类型为分组变量,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比较不同学位类型的高职生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从各维度得分上看,来自专科、本科的高职生在职业参照和总分上差异显著,其余维度均无显著差异。具体来看,理科生的职业参照和总分显著高于专科生的。

参考文献:

[1]D.E.Super: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New York :Harper & Row,1957

[2]D.E.Super: Voeationaldevelo Pment theory in 1988:How will it come about?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88

[3]龙立荣,方俐洛.职业成熟度进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0

篇12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的就业指导采取让学生降低求职要求,即“先就业再择业”,让学生被迫接受职业世界信息以达到就业目的。事实是大多用人单位招聘的大学生不具备相应岗位需具备的能力,导致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即“用人荒” [1]。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需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准备,提高职业决策能力,只有个体自身的职业自我与职业世界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匹配,才有可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

综上,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我们需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心理特点的了解,以为职业生涯辅导的评估提供有力证据[2]。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以期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 概念内涵

自Super(1953)提出职业成熟度概念以来 ,综合以往对职业成熟度概念及结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研究者倾向性有所不同,如Super认为职业发展是个体在职业规划性、职业探索、职业信息、职业决策四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 Westbrook(1973)则编制了职业认知成熟度测验,他强调职业成熟度的核心就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即个体的职业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则会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选择;Savickas(1984)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在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与年龄相适宜的职业决策应对职业发展任务的一种准备程度[3]。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关于职业成熟度的定义所有区别,但大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它是动态阶段性变化的,且是职业决策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 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家庭情况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性分析。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以期掌握其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对策。

1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状况

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定为更加倾向于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根据课堂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观选择时,更多的关注“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他们非常重视工作环境的自由性,但同时又希望获得传统工作的社会地位。

大学生在择业的独立性方面,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他们更多的倾听自己的想法,其次则是父母,而对于老师以及舆论宣传的采纳度则不高[4]。目前大多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居于中等,且各因子发展不平衡,尤其职业选择维度得分最低,有待培养提高。

2差异性特点

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首先,性别差异。大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但孰高孰低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大多研究结果倾向于男女生职业成熟度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具体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5]。

其次,年级差异。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随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出倒“U”型的发展趋势,大学三年级为发展的关键年级;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与年级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即职业成熟度是随着年级呈直线上升的[6]。

再次,城l差异。在对大学生进行城乡差异性分析中,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城市学生成熟度高于农村。我们知道,由于城市具有更好的教育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因此,学生收集到的职业信息更丰富,父母给予更多指导并提供条件,使得他们选择的目标更明确[7]。

三、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1、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在每年的就业跟踪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短短半年内换了三四份工作,这种择业的盲目性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心理发展。目前,在高校中,已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其更多的停留在老师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学生为了修学分的状态,很难发挥实质的作用。

2.鼓励学生兼职,并辅以政策和策略上的教育

研究表明,具有兼职经验的学生职业成熟度更高,所以学校的实习不仅仅安排在大四年级,在低年级中也可以开展。学校需对从事兼职活动的学生进行培训,并通过各渠道联系兼职机会,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兼职不仅仅是为自己挣取生活或者学习费用,更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为将来进入社会做专业技能以及心理适应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王玉花. 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67-769

2. 韦耀阳,蔡太生. 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43-145

3. 凤四海. 大学生社会支持、职业成熟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2,5(4):53-57

4. 宋家龙,尚龙洋.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67-970

篇13

在学生职业辅导这一领域内,Crites提出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职业成熟度包含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两大方面,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其职业成熟度的衡量标准以职业选择为主。如果一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专业能力和就业形势等进行科学的决策,作出职业选择,并采取客观可行的措施,最终获得职业,那么其职业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

CriteS(1978)模拟智力的层次模型,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发展模型。该模型的顶端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类似于一般智力(generality)因素,第二个层次由四个主要的因素群构成,两个描述职业选择的内容,另两个描述职业选择的过程。过程的两个变量为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其中能力测量主要是用来测量与个人获得职业信息、进行职业规划并作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决定的职业决策等相关的能力。具体包括五个成分:(l)自我评价能力,(2)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3)目标筛选能力,(4)职业规划能力(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5)问题解决的能力(指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Betz和Taylor(1981)借鉴Crites理论模型中职业选择能力部分的结构,编制了《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缺乏信心可以导致职业决策困难。因而,这一领域的具体研究结果

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辅导标淮及内容的制定,进而影响到职业辅导活动效果的科学评价。

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学生职业决策方面的研究,旨在了解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职业目标决策现状的异同,并希望调查结论能够为今后高校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1.问卷材料

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目前的职业决策状况的调查。分为四个选项:“A.已经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并感到满意”、“B.已经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但感到不满意”、“C.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但对此充满信心”、“D.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感到迷茫”。第二部分是一份《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由Betz和Taylor于1983年编制,1994年修订。彭永新和龙立荣于2001年对该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问卷由五个维度组成,共50题。五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效度在0.6774一0.8098之间,重测信度在0.511一0.601之间,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此外,该量表具有良好的辨别效度。

2.被试与施测

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复旦大学31个专业(其中16个理科专业,15个文科专业)665名一至三年级本科生。被试者中一年级本科生共91人,占被访总人数的14.1%;二年级本科生233人,占被访总人数的36.2%;三年级本科生320人,占被访总人数的49.7%。所有被访者中男生为282名,女生为362人。问卷按专业进行集体施测,实测过程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发放问卷665份,实际回收651份,其中无效问卷7份,共得有效问卷644份。

3.数据处理

测试结果用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总体决策状况

调查发现,创4名被调查学生中A类学生占14.6%,B类占5.5%,C类占44.1%,D类占35.8%。不同年级间存在一些差异(详见表1)。

2.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结果

《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采用五级记分方式,l一完全没有信心、2一有一点信心、3一一般、4一比较有信心、5一完全有信心。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位于3.597~3.819之间,接近于“比较有信心”3.各年级在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五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

统计检验发现,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职业生涯决策效能无年级差异。

4.职业决策现状同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的关系

统计显示,不同决策状况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性别对选择目标、制定规划有显著影响,男生优于女生(见表3)。

5.不同职业决策状况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五个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研究采用Schoffe法对所有四类学生进行了所有可能的配对比较。AB列表示选A和选B的被试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五个维度上的差异比较,以此类推,结果见表4。

三、讨论分析

1.职业生涯决策现状整体情况

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学生中,选择C项(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但对此充满信心)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4.1%,为各项之最。其次为D项(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感到迷茫),占35.8%。非毕业生中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比率高达近80%。另有14.6%的非毕业生已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对自己所确定的方法感到满意,还有5.5%的学生对所确定的方向感到不满意。

在非毕业生中,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占多数,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的非毕业生专业课学习相对较少,而基础课较多,且实践、实习的机会也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下半学期,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缺乏为自己的生涯发展作出决策的信息和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通病,即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重知识轻能力。

在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非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些信心是基于对社会形势的充分把握,对自身能力的深刻了解,还是进人大学所带来的无名的优越感,有待进一步讨论。

2.各年级职业生涯决策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选A项的人数比率随着年级的上升递增;选B项的人数最少;选C项的人数最多,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选C项的人数依次递减;与此同时,选D项的人数不断上升(超过了同年级选C项的人数比率)。

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大,而三年级之后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可见,随着学生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发展方向等更为清晰,对自身能力、特点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与社会接触日益增多,部分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生涯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职业决策的能力。但其中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总人数比率过低。选A项的人数比例更是不容乐观。近几年,四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就开始进入求职的实战阶段,因而求职前的诸多准备,如了解自我、了解行业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须在低年级时开始准备。

选择C项的人数在一年级时占绝对优势,之后大幅递减。从数据可见,其中只有一部分挤人了已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队伍,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陷人入了“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感到迷茫”的泥潭中。此选项比例逐年增多,到了三年级甚至超过了选择C项的人数。

可见,其中有不少学生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不知道自己能担任何种职务,适合走怎样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有部分大三同学积极地为自己的将来准备和忙碌,但他们缺乏充分的自我认识、职场了解,没有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必然会出现迷惘的心态。随着离开学校的日子渐渐逼近,现实与理想、兴趣与专业间的种种矛盾也日益凸现,而社会环境有要求个体尽快作出决定,因此除了迷惘之外,焦虑程度也会上升。综观三个年级的数据,不难看出,大一时的信心存在一定的泡沫,盲目的信心并不能换来理想的结果。因而,尽早为自己的生涯发展作好打算有助于解决就业时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

3.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

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597一3.819之间,表明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都有一定的信心。

方差检验揭示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学识的丰富而相应提高。这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第一,生涯决策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课堂的学习和传统教育没有提供这方面的培养;第二,多数在校学生不能自主、自发的提升这一能力。因而,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提高他们的生涯决策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目前职业辅导的工作重心已开始从高年级同学扩一展到全校学生。这一研究结果更是进一步证实了对非毕业生进行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从低年级开始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将使得他们在高年级时更从容地走上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结合整体的职业生涯决策现状来看,不同决策现状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决策效能的五个维度土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还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感到迷茫”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效能都明显低于其它决策现状的学生,仅在问题解决这一维度_L同选择“已经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但感到不满意”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数据显示他们在职业生涯决策上的迷惘和困难与缺乏相应的能力和信心有关。所以,在进行生涯辅导时.应该特别关注这批学生。

四、结论

1.非毕业大学生中,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占多数,但其中有半数以上对未来充满信心。

2.低年级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有一定的盲目性。

3.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决策五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