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辅导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教材辅导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教材辅导书

篇1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高考专用书,如何让这8年过得更有意义?答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实际上很多的参考书他们的受众、风格、面对的阶段各异,你想通过这本参考书得到一个什么效果,是选择时的决定因素。

如果是在学习高中物理新课阶段: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这本书用者甚广,属习题集,无知识点总结,但是题不错,难度递进。

薛金星的《教材全解》:属于基础题略有提高,有知识点整理,题型归纳,2合1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题目相当可爱:比如在一道计算刹车距离的题目中,点拨提高不忘弘扬:由上例可知,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知识点比较详尽,疑难解析部分不错,答案有点简略,比较基础适合初学使用,而且专为上海学生编写,针对性强。类似的书还有《教材金练》,《金牌一课一练》,《伴你成长,同步辅导与能力训练》都相当基础。

二.高中怎么学好物理物理物理,物体运动的原理。高中物理是一个大电影,在讲一个故事,80%的故事内容是在讲人类如何通过力来控制世间万物的运动。剩下20%的内容是彩蛋,波、光、热、原四个送分选择题。

因为高中物理用课本去复习基础知识有很多的缺点,所以速度慢而且效率低。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比较高效的复习基础知识的工具,那就是知识结构图。大家可以把一本书的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给画到一张图上,这样的话方面快速高效复习基础知识。

篇2

篇3

一个小孩拼尽全力地搬一块大石头,却始终未能搬起。他的父亲告诉他,他并未“拼尽全力”,因为他自始至终没有向旁边的父亲寻求帮助。是的,全力以赴的青春,并不是独活的青春,我们需要学会寻求外界的帮助。我们的数学老师,他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丰富程度,以及在备考方面的独到经验,都是我们难以企及的。跟着老师走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其实这种寻求并非让他人替代自己,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开动脑筋将自己的力量行之有效的付出。

策略:上课之前,预先了解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把自己不会的题、做错的题看一遍,这样上课就有了目标,遇到不会的就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解。老师讲其他你确定会的部分时,干什么呢?做辅导书!很多同学高三一年下来一本辅导书都没有做完,而笔者利用这样的时间就做完了两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除了做辅导书,还可以看错题本和课本,效率就是这么产生的。

切记:不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更不能自己另搞一套,前辈们的血泪经验要懂得借鉴,相信你的数学老师这是提高课堂效率、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对于辅导书,几乎每所学校都会统一订购,个人最多再买一本已经足够用了,因为平时还有大大小小的考试、练习,数学题基本是做不完的。对于辅导书的选择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成绩好的可以选择稍难点的作为拔高能力之用,成绩差点的应选择更侧重基础、讲解更细致的辅导书,因为高考数学80%都是基础题,这些分能拿到就能保证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辅导书使用原则:以学校的为主,确保把每道题都做完。因为这本书你的数学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然后再为你们讲解,认真听讲就会省去你很多的时间,提高备考效率。建议把学校发的辅导书一题不落地做完,自己买的辅导书中做过的或类似的题就跳过,尽可能地让自己接触每一种题型。将重点和不会的题标记下,在二轮复习查缺补漏的时候你会省很多事。

二、记熟小结论,常看错题和课本

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抛开课本盲目做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高考命题人出题的根本,课本上的每道题都有它的意图和思想,自己尝试去研究、发散和推导,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此外,熟记一些二级结论和课本中的一些结论性例题,为高考节省时间也是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以高中数学人教A版为例:

教材原题:(必修2 P24 例1)已知棱长为a,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S-ABC(如图),求它的表面积。(S=)

这道题很容易出变式题,比如求体积、外接球和内切球半径等,我们自己可以算出来然后记住。(体积V= , 外接球半径R=,内切球半径

r=,同学们不妨自己推导一下)

类似的还有必修4 P109例1 的结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即AC2+DB2=2(AB2+AD2)。例2的结论: 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DC的中点,BE、BF分别与AC交于R、T两点,则AR=RT=TC。等等。

类似上述的结论需要我们平时在做题的时候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把它们记到笔记上,时间长了,遇到相关题目就能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

错题本一直为很多状元所推崇,看以前做错的题,其实也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笔者从初中起就一直在用这个方法,高考中数学能取得满意的成绩,那几本错题本功不可没。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我常常是将试卷上的错题用小刀裁下来,然后用胶水粘在笔记本上,这样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还可以动手做事放松一下大脑,而且笔记看起来也很整齐美观,秀一下,还不错吧?

三、不打疲劳战,高效率是好成绩的保证

高三的升学压力的确很大,由于学习的时间很紧张,于是经常出现某某同学学习到凌晨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牛人我只能是景仰。

对于笔者这样12点以后大脑就“当机”的人来说,高三复习时只能是劳逸结合。每天晚上学校下晚自习后,就去操场跑步,每次都是跑到大汗淋漓为止,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缓解了压力。另外,笔者平时喜欢听一些轻音乐来放松自己,特别推荐莫扎特的音乐,据说计算机生成的脑活动图像显示出与书面莫扎特音乐总谱惊人的相似,当听完一首莫扎特的曲子后,大脑会产生“莫扎特效应”即大脑的活力会增强,思维更加敏捷。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四、研究高考题和动向,前后知识多联系

篇4

今天,当小学从统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时,校长应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分数转移到提高办学水平上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只重智育,轻视德育”、“考什么教什么”“只抓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只抓书本知识、忽视实践环节”的现状,从偏向少数学生到实实在在面向全体学生,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到追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学校校长,教师要转变观念,社会和家长都要转变观念。

北京朝师附小校长王秀云说:“取消统考以后,社会上单纯用分数衡量学生。评价学校的观念并没有改变。诸如,社会上对学校的许多改革举措不理解,不愿接受就近分配的现实;重点校虽然取消了初中,但一些以重点校为依托的公办民助学校,仍然根据成绩选拔学生;一些家长又开始挤这条路,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请家教,四处购买复习资料,”王校长深有感触他说:“实施素质教育,光有学校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上的舆论导向与家长的强烈愿望,对学校是一种无形的制约。

虽然小学升初中取消了统考,学校获得了解放,但是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还在。”

今秋临近开学时,与往常一样许多书店和个体书摊相继推出“新学期教材辅导书”,家长开始穿棱于大街小巷,为孩子挑选各类书籍。近日,记者来到西城区一家书店,一进门·“上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的大幅标语十分惹人注目。

据经理介绍,书店每年提前两三个月就做好准备。各类参考书大约500多个品种,京、津、沪、福建、辽宁等地的一应俱全。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参考书包容了从小学语文数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封面醒目的位置都标有某某重点中学编著的字样。

小学教材辅导书仍然倍受家长的青睐,记者问一位正在购书的家长:“小学升初中取消了统考,为何还买这些书?”这位家长说:“虽然小学不考了,但是将来考高中考大学照样看分数,无论什么时候,抓学习都不会错。”据书店经理介绍,八月上旬,就出现了众多家长为孩子选购教材辅导书的情景,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每天的销售额由七八千元增至1万元以上。

有的家长不仅给孩子买,给自己买,还给老师买,要求学校多给孩子留作业。

对此,许多教师深表忧虑,他们呼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首先通过舆论导向,转变家长的观念。给学生松绑,家长要成为素质教育的支持者,努力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全面键康成长。

近年来,以教师为主要对象的教学参考书也越来越成为家长的抢手货。今秋开学前夕,北京西城区一家书店准备了5万册,早早打出预售广告。家长买这种书目的,在于辅导孩子学习,这说明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的轴心仍然偏斜。

面对家长的热情,北京和平里四小副校长齐宝路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家长这样做实在是帮倒忙。把教师备课用的教、参作为中小学生家庭辅导用书,实际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误导,不仅会干扰教师的教学计划,还会使学生陷入高分低能的怪圈。”

篇5

例如,初中的一次方程式解题步骤如下:

(1)如果系数中有小数或者分数的话,则两边同时乘以一个合适的数,使其成为整数。

(2)打开括号。

(3)包含未知数x的项在左边,其余的项移至右边。

(4)整理等式两边,使其符合ax=b的形式。

(5)两边同时除以x的系数a。

像这样整理出来(也可以写在旁边),每次做题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解题,还要努力有意识地在解题的过程中把它记住。这样解答几道题之后,步骤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二、没有把一道题解答两遍

我在教学生的时候常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一道题不解答两遍就等于没做过。”

我自己在学数学的时候也一直是努力遵守这条规则的,结果是,大部分题目再一次解答时基本就不会犯错了。虽然有很多学生往往以那样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为由而不好好遵守这一规则,但这一习惯的的确确是非常重要的。解答两遍的含义绝不是单纯把步骤写两遍。所谓解答两遍是指自己在做题的时候,不要参考解题步骤,而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从头到尾把它做出来。这样的话,只解答一遍,也能学会解题的步骤。但之所以要解答两遍,目的在于检查。

特别是下面这几种情况一定要解答两遍。

第一,只是用眼睛解答过的题目。

第二,因为在解答过程中卡住了,参考了答案才完成的题目。

第三,哪怕是一点点,也是求助于别人之后才解答出来的题目。

篇6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基础实力的不同就造成了对高中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

2.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有的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1、分层备课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比如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组代表成绩最好的学生,B组代表成绩较好的学生,C组代表以上两层剩下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2、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对A组的学生只要求会应用映射的知识的就可以了,对B组的学生要求对映射的认识外还要掌握一一映射的概念,对C组的学生还要掌握题外的引申,外加类似的问题加以巩固。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要增加考试的密度,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达到要求的,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要有少少进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给予表扬

3、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篇7

教辅是教材的派生物,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教材,并适当进行拓展练习和知识深化。根据业内的划分,可以把教辅作以下分类:1.同步式的练习册,如“XX 学习练习册”等。这类教辅体例结构完全挪用教材,有些还为教材所附的练习提供解答。2.阅读赏析型教辅,如所谓的“金牌阅读”、“名人作文赏析”、“优作精评”等。3.注释性的辅导书,如《中学教材全解》,以现行初、高中最新教材为蓝本编写,其全解部分完全引用了教材进行句解和段解。4.翻译型的辅导书,包括文言文译成白话文的以及外文译成中文的。5.各种形式的汇编,如试题汇编、全真试题集等。这类教辅有的汇编成册,有的制成视听资料,如磁带、光盘等。

不难看出第3、4 类教辅即注释类、翻译类教辅属于教材的演绎作品。演绎的种类有四种: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是指从原作品中派生出的新作品;这种派生作品虽有再创作者的精神成果在内,但又并未改变原作之创作思想的基本表达形式。②而第2 类阅读欣赏型和第5 类汇编试题和教材无相关性:阅读欣赏型属于对课外读物的汇编和注释,其原作品是分散的阅读材料;而汇编类教辅则属于对试题、试卷的汇编、整理后的作品——原作品是试题和试卷。值得分析的是,第1 类教辅即同步式练习册,其教辅体例结构和教材体例结构一致,但内容与教材相去甚远:教材多以实在的学习资料(如课文、应用题、示图等)为表达方式完成教学计划这一功能性目的;而同步式教辅则围绕教材中实在的学习资料展开,以习题的方式拓展使用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目的在于辅助教学计划的完成。基于对以上两者一致性和差异性的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同步练习册式教辅是对教材改编后形成的改编作品;亦有观点认为该种教辅是在“合理的限度内对已有作品的使用”③,应视为相对独立于教材的新作品而具有原创性。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改编是指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将作品由一种表现形式改变为另一种表现形式,改编后的新作品将由于改编者的创造性智力成果而受到版权保护。如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若把同步练习式教辅视为改编作品,过于牵强,因为这种观点只承认了教材与教辅在结构上的一致,却忽略了两者在内容和功能上的较大差异。相比之下,认为教辅是全新作品的观点貌似较为合理,但其赖以支撑的理由在理论上仍然有不可避免的瓶颈:如果同步式教辅在体例和整体结构上与教材完全不具有实质相似性(SubstantialSimilarity),那么我们认同“该种教辅是独立于教材的新作品”的观点;但在二者的结构框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还要承认其原创性则显得不可理解。

因为这种观点建立的前提是:教材的体例结构不受版权保护,教辅对于其结构完全地复制和挪用均属于“合理使用”。而该“前提”与著作权客体中关于表达形式“受保护要素”的规定相悖。作品的表达形式受保护的要素中,就文字作品而言,结构是对作品总体的组织和安排,其作用是将作品的各个内容要素和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作者的思想理论得以完整地阐述,这种总体上的安排正是作者创造性脑力劳动最为充分和最为关键的外在表现。④视角落到我国的著作权法,文字作品的结构是否受到保护呢?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虽没有明文规定,但间接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我国著作权法历来将汇编作品作为保护的对象,众所周知,汇编作品是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所汇集而成的新作品,汇编作品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内容是汇编人创作的,那么,汇编人是基于什么而享有汇编作品的整体著作权呢?那便是通过自己选择或者编排行为而形成的汇编作品的体系结构。这说明了,体系结构是可以从作品具体内容中独立出来而单独受法律保护的。正因为结构在作品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因而对其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⑤或者有“教辅具有原创性”的支持者反驳:文字作品的结构在诸如小说、剧本等艺术类领域的确应受到保护;而在教材这种科学类(或事实类)⑥领域,因为它们表达方式唯一,而不应受到保护⑦。这种反驳观点同样欠妥:首先,教材并不能在整体上划入科技、功能类文字作品——如语文课文、英语文章、历史事件、地理逸闻等教材中的学习资料,除了需要完成教学计划这一功能性的目的外,还必须要有一定艺术和审美水平。它属于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并重的文字作品,显然需要在结构上进行保护。其次,即使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分类中,教材的表达形式依旧不是唯一的——通过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审核的多种教材是在“新课标”推广下的,为了让处于义务教育之下的师生在教材上有更多选择的新生事物。这诸多版本教材的产生目的就是为了在“教学计划”这同一个idea(思想内容)⑧下有不同的expression(表达方式),而实际上不同出版社版本的教材的确在结构上差异很大,因而在表达方式上也并不具有“唯一性”。国家版权局在2003 年10 月17 日曾针对黑龙江省版权局《关于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类教辅图书是否构成侵犯教材著作权问题的请示》,作出过题为《关于习题集类教辅图书是否侵犯教材著作权问题的意见》批复(国权办[2003]38 号)。

该批复的主要内容中有这样的阐述:如果某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具有独创性,他人按照该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结构编写配套教辅读物,应视为对该教科书在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在未经必要许可的情况下,这种挪用即构成对该教科书著作权的侵害。根据上述论证,教材的体例结构应该受到版权的保护。一件作品的完成是该作者自己的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而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式(有称手法)推演而来。⑨同步式教辅体例结构上对教材的套用已经令其贴上了“权利瑕疵”的标签,但对于“结构挪用”该如何定性的问题,涉及到这种教辅版权属性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侵权认定和侵害程度等问题,需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同步式教辅的“结构挪用”属于复制而不属于抄袭。复制与抄袭都体现为对原作品某种程度上的再现,但二者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抄袭者一般不是将原作“原封不动”(即一字不改)地再现出来,通常会有改动,而复制是不增加再创作内容的“再现”。这种“再现”几乎是与原作完全一致的,它可以是被动的、奴性的,也可以是主动的、创造的⑩。二是抄袭者均不标示出原作作者,却将非作者标为作者,而复制一般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审视同步式教辅,它在结构上对教材的挪用是“原封不动”的;同时也往往在醒目位置标识出“配合XX版教材”的字样,未窜改其“结构来源”。综上,笔者将同步式教辅的版权属性描述为“对教材结构复制后产生的作品”。

篇8

2. 你有固定购买的英语杂志或报纸吗?是什么?

没有 有,杂志(或报纸)名叫

3. 你会因为什么买杂志?

杂志内容 配送试卷 封面和版式设计 其他

4. 你觉得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最难的是什么?

听力 词汇 语法 阅读 写作 其他

5. 你觉得比较难掌握的语法是什么?

定语从句 非谓语动词 时态 其他

6. 你觉得阅读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生词 复杂句型 文化背景 其他

7. 作为一本英语教辅类杂志,你希望它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可多选)

高中英语名师访谈 学长的学习经验介绍 配套练习和测试卷

做题方法点拨 解题实例分析 教材内容疑点解析

阅读练习材料 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介绍 学生习作点评

名著及名人故事 新闻热点事件讨论 世界各地趣事介绍

编者与读者的交流信件 连环画、漫画与幽默等

其他

8. 您对一份英语辅导类杂志的哪个部分会比较感兴趣呢?

新闻栏目 知识点讲解栏目 考试练习类栏目 休闲英语类栏目

9. 现有的杂志栏目中,你最喜欢哪个或者哪几个?为什么?

讯闻天下 资讯快递 微词大意 语法地带

写作园地 小新笔记 拓展训练 阅读天地

品味经典 流行时尚 小贴士

因为

10. 语法讲解类的文章,你会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

系统全面地讲清楚所有相关知识点

仅从某个角度切入将某个细微知识点

和实际题目结合,通过讲题来讲知识点的运用

其他

11. 下面几类新闻类文章你会喜欢哪类?

文章浅显易懂 文章略有难度,生词加注释

文章略有难度,但有参考译文 其他

12. 休闲英语类的文章你会喜欢哪些?

电影介绍 电影对白 英文歌曲 名人演讲

文化介绍 地道表达 旅游 原版图书推荐

全球新闻及趣闻

其他

13. 下面几类写作类文章,你喜欢哪类?

写作方法指导 学生习作点评 实用句型归纳

同一话题范文展示

14. 你认为配套试卷的难度?

非常容易 容易 适中 较难 非常难

15. 你希望我们杂志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学生优秀习作评选及选登 名师到学校做讲座

编者和读者通信交流 反馈读者调查表抽奖

16. 你对杂志的整体使用感觉如何?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好 一般 差

意见或者建议:

17. 9~12期的4期杂志中,你最喜欢哪篇或者哪几篇文章?为什么?

18. 你想在杂志中看到,但是目前杂志中还没有的栏目或者文章,请列出,谢谢。

19. 列举你目前使用中觉得最好的一本英语辅导书,为什么?你还期望看到什么内容的英语书籍?

20. 你的职业是?

篇9

1.只认《考纲》不认《教纲》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针对教材提供的教学主线,教师的教授内容应该以教学大纲为准。但是,高中教学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区别就在于高中是为了高考,高考又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不以教学大纲为准进行教学,而是以《考试大纲》为准进行教学。可以说,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考试大纲》展开的。《考纲》考什么,教师教什么,重点考的内容无数次在重复,不考的干脆跳过。定期进行的教研活动也是以《考纲》为中心展开,分析考点、热点、考试动向,教师交流的主题也是怎样深入挖掘考纲内容。专家对《考纲》的分析,也是异常火爆。这种以《考试大纲》代替《教学大纲》的做法,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2.参考资料反客为主

语文教师把复习资料的内容移植到教学之中,或补充、诠释教材,或取代教材,不是广泛深入地挖掘教材内涵,与文本对话,讲自己的剖析,而是津津乐道地讲资料,当资料编者的传声筒,唯资料是尊。考试不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命题,而是找资料搞剪辑组合。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推介和要求购资料、读资料、做资料上的题。教师和教研组常常用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比较资料与高考的吻合度以便更好地选用。这种以资料取代教材的倾向严重限制了师生的教与学,严重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增效。教学资料是对教材局部的解读,况且编资料者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认知角度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大精深的教材,再好的资料也难以穷尽其意。资料的有限性与教材的无限性的矛盾很难化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再辅以适当的资料,才能真正实现锦上添花的语文教学目标。

3.注重分数,忽视素质教育

以考试分值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标尺,并以高校录取分数线佐之,认为考试分值等于语文素质。于是,教师把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在如何提高考试分值上,考试易得分的就重点讲,像诗歌鉴赏和写作得高分或低分可能性都不大的就略讲。写作文则把重点放在强调字迹工整,开头结尾尽力写好上,即唯分数是图。而学生则精心挑选易得高分点,如背范文,做资料上的模拟题以应试等,功夫不花在练内功强素质上,而花在如何巧妙应试之上以求立竿见影。这种以分值取代素质的倾向,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制约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适应时展,创新语文教育

1.切忌为了高考教学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育展开,教育的核心仍然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中语文教学虽然是为了高考取得好的成绩,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现代文、古诗词,通过对语文课本的研读,我们可以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所以说,高中的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归教学大纲,也可以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结合。在高一高二进行课本教学的时候以教学大纲为主,主要向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大部分高考重点还是来自课本,只有通过对课本的研读,才能慢慢掌握语文技巧。可以在教学的同时,慢慢将《考试大纲》渗透在教学中。从进入高三开始,再以《考试大纲》为主,冲刺高考,复习重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高一高二充分品读中国的经典文化,高三一鼓作气,冲刺高考。如果从高一就开始针对高考进行学习,学生会产生疲乏状态。

2.以教材为中心

任何形式的资料书和辅导书,其实都是以教材为中心编写的,只不过会在其他方面充实其内容,比如一首诗的延伸,可以介绍诗人所在的历史时代、生活背景和诗人的其他作品。那种以参考资料为中心的复习策略是有偏颇的。参考资料多而杂,有些内容是不涉及考试范围的,而且现在的复习资料五花八门,其实内容都是相互抄袭借鉴。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复习或者教师参考认准其中一本就可以,过多无益。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中,仍然是要以教材、教学大纲为中心。教材就是《教学大纲》的延伸和载体,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培养语文素养、文学气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生一些考试技巧,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一种语文精神。

3.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篇10

    1.2在解决教师课业负担方面,出现了以下可供参考的办法:(1)重新修订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常规,完善教学工作奖罚条例。(2)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3)采用各负责一部分的办法,减少教师的备课量。

    1.3在选课指导上,基于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学会规划人生,不能推卸为学生提供选课服务的责任考虑,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了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制度,每个课任教师长期负责几个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跟踪分析学生选课的科学与否,督促并指导学生努力完成自己选定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个人成长记录袋。(2)编写了《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详细地介绍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思路、主要措施及相关规章制度,全面介绍所有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以及选修要求,并为每个模块编排序号和代码,设计学生选课单,为计算机排课最终形成学生课表打好基础。(3)举办选课指导讲座,以具体的模拟案例,分析选课的科学性,帮助学生、家长明确选课需要认真考虑的各种因素。

    1.4在作业处理上。对新课程中的作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作业类型,从科学性、层次性、合作性、有效性、探究性、创新性出发,把握对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数量以及难度,即把握好三个“度”----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对作业进行设计,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作业的实施从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方面进行评价、交流和反思。

    1.5在教学方式上。(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必修化学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态度。高中阶段在必修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是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2)围绕核心内容,有效进行探究学习。对于必修化学课程模块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与极其有限的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会更大,这样,就需要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有效使用适合性、适时性和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6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1)举办新课程讲座,指导学生、家长及广大教师,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举办学法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了解新课程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区别被动接受式学习和主动探究式学习的优劣。(3)适时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需要,稳步推进教学改革。(4)加强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让每个学生明确模块的整体培养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编制问题。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出版社可根据各科课程标准,组织人员编写教材,由于参编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出的教材无论是在呈现方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各不相同,由于是第一次采取新的编制方式,时间紧,任务重,所编教材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有些知识的表述也欠准确,甚至有多处错误。即使同一出版社,不同学科之间缺少沟通,跨学科间的知识也会不衔接,更何况不同出版社之间沟通可能性更小,如果一个学校或地区不同学科选择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这个问题则更突出。

    2.2教材的使用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给地方、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包括选课、地方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等,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去选择教材、使用教材。而选择教材的往往不是一线的教师,而是各区县的教研员,人少时间又紧,不可能对不同版本的所有教材都仔细地阅读一遍,更不可能一一比较,造成的后果是使用中才发现教材的缺陷,等到下学期再换其他版本,又存在知识之间不连贯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利益。

    2.3教师的不适应问题。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不少教师难以适应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科目标要求比较宏观,不像过去原有的教学大纲要求的细致、具体,再加上又有多个版本的教材作参考,如何理解、如何使用?这种疑惑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课时不够反映在教师的备课上,教师感到时间紧,参考教材多阅读不过来,看得越多越不知如何教,致使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穿新鞋走老路”,教学仍是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难以看到新课程改革的踪影。

    2.4学生的学习方法难以改进问题。新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不少学校的教学班平均学生人数在70人左右,过大的班额,使学生活动空间极少,别说分组讨论,就是转转身子都困难,哪还能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作保证。

    2.5资源短缺问题。一是实验资源严重不足,新教材对化学实验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实验开放性使得原有的实验条件和资源显得明显不达标;二是教师资源,选修课要求学校要有充足的教师去对应学生不同的选课要求,这是学校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中学校的相似性,即使校际之间也难以做到资源共享。外聘教师将会使学校资金负担加重。

    2.6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由于多年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是怎样一种情况至今也不明确,导致教师们教得没底气,改得没底气;如何检测教和学问题,学校怎样进行质量跟踪等一系列问题让教学管理者感到迷茫。

    2.7各类教学辅导书的干扰问题。现在高一的教材是全新的,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可市面上的各科辅导书大部分还是沿用过去老教材的编写体例,观念陈旧,内容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买来参考书干扰自己的学习,而此类问题单靠学校和教师是无力解决的。

    2.8教师现有的综合素质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现有的综合素质不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强,能力不够,满足不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培训亟待加强。

    2.9校长抓课改缺乏专心、恒心、耐心和信心。

篇11

2.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2.1.初、高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差异大、部分学生不适应

初中数学教材特点是“浅、少、易”,且教学进度较慢。教材偏重于实数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

高中数学教材则表现出“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与初中相比,在知识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些内容是教材上没有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漏补缺,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2.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练习,对重点题目要反复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对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高。由于初高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2.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学生在初中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在课堂上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困难不思考,而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2.4.思维方式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高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2.5.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在高考争取得高分,对于数学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少兴趣。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念头,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从本人所教班级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曾有人说过:“能学好数学的学生,其他科目也不会有问题。”

3.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对策

3.1.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得需要,还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加强。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把书由厚变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共同的财富。

3.2.掌握学生特点,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中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觉性更强,他们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行钻研。所以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以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新教材的学习。

训练思维的方法可以有:对数学教材巧妙安排,对问题巧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同时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3.高一数学教师要钻研初中数学教材,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链接

高中教师要钻研初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材。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和学习习惯。只有在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根据高一的教材和知识体系,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案,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篇12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请教老师,多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减轻精神压力。

1.2摸清班级学情,针对性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制订教学计划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标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我们使用的人教B版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对于一个知识点,从基本的问题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2.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

与初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必修的各个模块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且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概念,缺乏基本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从初中知识开始,由浅入深地过渡到高中内容。这样学生就感觉不难,易于理解和接受。

2.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新授课就可以在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应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比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内容,在初中已经学过,但在高中还要学习。人教B版教材在安排上,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开始,逐渐深入,给学生一定的过渡,学生容易理解。

2.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

高一数学中关于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单调区间的问题,B版教材在安排上,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只是表述与原来有差异,本质没有改变,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3.高一教师钻研初中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

高中教师应要钻研初中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改方向,多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和方法。对高一新生可以进行摸底测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状况。在搞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

4.开学初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开学初数学测试的难度不要太大,让大多学生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5.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我在教学中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认为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6.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将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7.在解题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或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13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感悟与传承的过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对古文工具书过度依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如对古文言文或诗词名句等的教学中,学生依赖最多的不是教科书,而是诸如“高中文言文学习宝典”、“高中语文诗词精解”之类的教辅书。在学习时,学生依靠这些辅导书的帮助,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靠已学习过的文言知识来对文章进行细细品读。这样一来,这些文章的学习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2.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情感上的熏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古人的名人名言、名篇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一代代的背诵传播就完成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优秀文化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对传统中的精华进行吸收传扬,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予以剔除。而纵观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大多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常见文言文的翻译技巧等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使学生难以体会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区别不同民族的根本性因素既不是生活习惯、肤色等这些先天性因素,也不是社会制度、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等后天因素,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所积累起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民族文化是保持整个民族团结统一、和谐稳定的根基,它是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多次波折,以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到现在,已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从未中断,显示出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特色,在现实中将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而语文教学正是这样一个融入的平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以教授传统语言文字为基础,逐渐将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一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我们会发现,教材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传统著作和篇章,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文化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劝学》、《师说》,都向学生传达了古人勤学好问、尊师的美德;《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突出了古人的孝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教材中涉及的古代经典名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教材教学时,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一部分内容,再加上平时学生学习和熟读名著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名著中所讲述的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课本教材无非只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些经典内容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并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了。

3.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传统节日来说,都有一个美妙传说或历史典故等,它们反映了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憧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利用这些节日来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节日的起源,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就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写文章。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彰显了中华儿女的精神气质。在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高中语文课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