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和追求,即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过程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主体的愿望和主观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说,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维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
2、教学设计要注重分析教学对象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3、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应注意与各学科整合。用信息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将其它学科的思想方法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互联网的教学不仅仅是对浏览器窗口、界面、操作的教学,还是使用工具获取信息的教学,更是过滤、处理、分析信息的方法与手段的教学。首先完成对本学科知识的探究,即尝试使用互相网,然后应用互联网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相关学科知识的共同问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相当大的部分内容应当是在其他学科知识的背景下完成的。
确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应注意联系学生实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世界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触手可及。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不再是单纯地囿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开放的,所以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就应从全球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加以综合利用。
确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应遵循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原则。当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生活和工作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时,当人们辗转于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时,如何弘扬人文精神成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点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成分外,还要有血有肉,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科技的先进和伙伴的友谊,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人文价值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学习某一软件时,可介绍相关的人物与成长经历;在体味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时,别忘了多关注身边真实的人和事。信息时代的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使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得到升华,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
4、设计学习任务
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1)要具有可操作性;(2)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点;(3)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4)要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要改变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以浅显易学的实例操作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每项内容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是教学环节的连接点,是教学过程的转折点,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兴奋点,应该融入师生的共同智慧。
5、组建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资源分为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篇2
引言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中主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素养、提高其教学与研究能力。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该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1]对本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前端分析
1 课程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性非常强的部分,如信息素养的解析、作为内容体系指导思想的“双本体理论”和“‘工作’主线思想”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结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技术(艺术)等部分又表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能。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培养方案,本课程被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学习逐步从盲从走向理性,学习能力较强。尤其是经过“学习的科学与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了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
课程学习后接着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课程构建理想的教学实施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并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迁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快速遗忘。
1 教学单元目标分析
(1) 课程理念
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结合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应当发生的变化,明确成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利于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2)课程总目标
路易(Lewy. A)[2]认为课程目标指称的是教学规划方案的预期和规定的结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学校中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信息技术教师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将之具体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为学生成为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3]。
(3)课程教学单元目标
课程教材采用李艺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4],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图1所示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教学单元一: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定位和学科价值;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信息素养在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角度的教学解读。
教学单元二:信息技术新课标及教材。单元教学目标:从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变迁,理解信息技术新课标对教学实施及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发展现状及不同学段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该教学单元与“教学单元一”共同构成了课程学习的基础,为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必要的知识基础。对这两个单元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
教学单元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单元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一般原则;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程序、步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能够编写出规范的教案;掌握信息技术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一般过程,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单元四:信息技术课程各内容模块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内容的特点,理解各模块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教学单元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与艺术。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艺术。
教学单元六: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说课的功能、类型及价值;理解说课与上课的区别;掌握说课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好的说课应具备的特征及评析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单元七: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程评价思想的发展及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一般过程;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掌握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的方法。
教学单元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与功能。
2 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同时,这些任务和问题(如表1)成为以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学习支架,在教学实施中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及学习活动,使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层层逼近目标。
3 学习资源设计
根据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出相应的学习资源,以支撑课程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课程总体来看学习资源主要有:
(1) 相关网站资源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培训方式的改革等。相关网站,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网(省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index.php3)、信息技术课程网(省略/)、大路论坛(省略/bbs/index.asp)、2008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全员培训(portal.sdteacher.省略/Course/xinxijishu/Default.aspx)等,为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实际教学中需要的学习资源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提供方式,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所需资源。如果是前者,教师应提前搜索、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的学习价值,确保提供给学生可靠、有用的信息资源;如果是后者,教师需提前设计好信息资源查找和收集的目的、要求等,并在学生查找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策略指导,避免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甚至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2) 师生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开辟了课程专栏,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案例等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则在自己博客中提交作业及对课程的认识等。教师和学生的博客共同组成课程博客圈,师生通过访问彼此的博客,实现课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同时,在浏览日志、评论和留言等活动中也增进了相互理解,使博客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3) 教材和印刷材料
除了课程教材外,为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印刷材料,包括:典型教案、小组协作学习或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量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某些章节等。
具体教学单元的学习资源则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学单元一的学习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印刷材料为主。而教学单元三的学习则利用教师事先搜集的经典案例(包括教学视频及文字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案例中教师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各种教学方法又是怎样运用的?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教师教学处理的成功之处及不足。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推荐的网站上查找相关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并以课程博客圈为平台实现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
4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协作、探究活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案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提高必然经历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典型案例(文字案例及视频案例)是十分必要的。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展示教学案例之前,先给学生提供案例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信息,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展示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将各小组的观点进行交流和共享。每次的交流与共享环节总能听到一些独特的教学设计,比如在“病毒防治”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有学生巧妙运用了比喻,将病毒侵袭计算机比喻成蚊子叮人,并引申出对付病毒(蚊子)的措施:安装防火墙(“挂蚊帐”)、安装杀毒软件(“点蚊香”)、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访问可疑网站(“保持环境卫生”)。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中教师要呈现学习任务,明确协作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展示评价量规等,然后指出可用的学习资源或指导资源的搜索策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教师则对学生的协作学习策略及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交流与共享阶段每个小组展示其协作成果,其他小组及教师则进行评价,包括根据量规进行打分,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
(3) 情境-探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伊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然后,学生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和共享。这一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及探究过程的引导。
5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诊断及调控作用等。主要包括:
(1) 以往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主要是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小组协作成果等,作为范例,这些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唤醒学生相关的已有知识,并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信心。
(2) 教学设计模板
包括“四列式”教学过程设计模板、WebQuest设计模板、“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流程、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等,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引导。
(3)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范例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如图2所示,包括协作任务及相关分析、分工及职责、资源的收集加工、协作成果等内容。
6 评价量规设计
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较多地采用了操作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量规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等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包括:(1)小组协作学习评价量规;(2)口头表达评价量规;(3)教学设计评价量规;(4)导入技能评价量规;(5)教学技能评价量规;(6)说课评价量规。
7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本课程按照教学单元组织教学。在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的建构性等原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学习时空,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以第六单元“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为例。按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确定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如表2所示。
单元教学过程及学习资源如图3所示,首先指出说课是当前选聘教师及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比的常用形式,阐述其重要性。然后播放一段说课视频供学生观摩[5],在播放前提出思考题:(1)什么是说课(通过视频总结说课特征)?(2)视频中的说课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如何衔接的?(3)视频中教师为了完成说课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对说课的定义、说课的本质特征及怎样准备说课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视频讲解说课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析说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按教师指定的课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准备说课稿,组织学生进行说课和评课。
整个教学单元的所有活动在6个学时(每学时50分钟)内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教学单元的步骤,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单元教学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8 评价、修改与管理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1)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3)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4)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原则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评价、反思和调整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 实践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收获更大;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很充实;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施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实习中,学生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实习辅导教师及实习学校的认可。总之,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3.
[2] Lewy A.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306.
篇3
1.1 理论与方法系统化。教学设计时应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 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判断和调控。具体是指教学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内容及学习者进行分析;其次确定教学方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选用恰当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环节,确保教学与学习获得成功。
1.2 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将教师放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的地位。
1.3 最优化原则。现代教学设计强调为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最优的选择与组合。教学设计是针对学习者、学习资源和一定的环境而进行的运筹,因此,不同的学习需要不同的条件,实施分类教学。教学过程要依据学习过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步骤要有助于推动学习过程的展开与预期学习结果的达成,注重教学结果的高质量,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吸引力的统一。
2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的具体操作
2.1 备教材。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中学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冲击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结合了话题、结构、功能等特点,使学生能在语言实践中学到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研究教材,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2.1.1 明确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教案须有一个在特定范围、时间内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主要步骤如何设计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尽量体现知识教育、智能教育和思想教育3个方面,落实到学生"学会、学懂、会用、会学"上。
2.1.2 体现重点难点。《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套路,特别是对中学信息技术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解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紧扣现行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参照教材要求,强调基础知识的培养,突出剖析重点和难点,力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浅入深,难易适度,指导和帮助学生举一反三,高效率地掌握中学信息技术。
2.1.3 在教材中挖掘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课堂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特征,以丰富、生动且有逻辑性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关注度,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2.1.4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根据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特点,教学设计时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时代气息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的渠道。
2.2 设计教学过程。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全程教学计划,设计详尽的教案。除了最基本的新课引入、讲课、学生练习以外,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方面细化。
2.2.1 教学语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全英文授课,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教师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语言不规范、语病颇多与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关,暴露了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充分的缺点。教师在课前应认真梳理课堂用语,力求语言表达正确、地道、生动,让学生无形中养成正确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学得知识。同时,教学语言不应一成不变,丰富的词汇与表达方式将给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
2.2.2 设计板书。首先,对黑板的整体版面设计。可将黑板分成三部功能区,分别用来书写新教授的词汇、短语,长难句分析,以及临时使用、补充词汇或已知旧词汇。其次,板书须工整规范,令人赏心悦目,切忌胡书乱写、见缝插针、毫无章法。
2.2.3 设计结课方式。正如戏剧、电影的后精彩的结尾给人无穷回味一样,一堂课有个好的结尾也会给予学生美好的遐想、有益的启示。好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结束,正所谓"善始""善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法是指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从现代教学流派中汲取营养,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形成个人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风格, 在教法的选用上要勇于实践,精益求精。
3 与时俱进的备课方式
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尝试新的备课方式。
篇4
1)在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能够进行积极的问题探索,并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而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到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这些优势有效的融合到教学的课程中,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要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组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
2)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的环境。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配备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学校缺乏专业的人才,同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充足的认识,从而使得这些教学设备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功能,出现极大的硬件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和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3)信息技术对教学整个过程进行的创新改变。首先是教学形式发生的创新改变,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了分组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而学生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网络技术进行学习讨论。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创新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并且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互相协作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再次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使得传统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多媒体教学内容,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得学生在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除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最后就是教师作用的创新改变。在利用信息技术后,教师不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工作,而是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重点突出开放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方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软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在培养自身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
篇5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沉闷而枯燥。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将教学知识点以丰富的视频画面展现出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微课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条件。在微课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完成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减少重复教学情况的出现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水平有限,导致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内容重复出现的频率,以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在实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之后,将会获得更多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获得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将更为生动和灵活,可以逐步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2.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总归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逐步地开展教学活动。在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以确保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学设计就需要以此为依据,有步骤地组织、安排学习活动,以使学习目标通过实践来实现其自身价值。3.趣味性原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知识点的深层次内容,以丰富微课视频教学资源,为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支持。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去探究信息技术教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二)微课教学设计
根据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教学解析,以确保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微课的设计内容,适时地提出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拼音打字常见错误微课设计时,课前将学生常见的打字错误做成PPT,让学生了解常见错字的拼写难点,然后再播放打字员常见打字拼写错误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常见错误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易于出现打字错误的生字进行总结,并就常见问题提出规避方法。之后,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逐一地检查学生的指法以及确定打字的速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篇6
新课改;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素质修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意义非凡。通过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论提出,再用实际教学案例进行论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具有实践价值。
一、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具有理论和实践平台的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关于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在许多学校开展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因此笔者通过学习和考察,对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提出简要说明。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论主要依据三大点,即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将这三大理论作为教学设计基础,在“主导一主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有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三大特点,通过在高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能为学生打造良好信息学习环境,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并尊重学生个体,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必须先对课标和教材认真研读,再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在理解课程树立宏观目标、理解教材突出重点目标、理解技术显现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确定,最后再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将教学目标实现。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要注意将学生实际学习及生活情况相结合,也要注意技术和人文相结合。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知识的培养,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合作学习法、发现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课堂引入时机,选择精彩课堂案例,并精心问题设计,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反思。
三、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
首先选择班级,人数为40,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并且为班级都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室和学生都人手一台电脑,并能顺利使用局域网、互联网、投影仪和网络电子软件。设计教学实践时间为一个学期,设计实践目标为高一学生,为保证教学设计实践的严谨性,将学生综合实力水平、学习环境都保持相同水平。
(一)和班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教师印象良好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和学生建立友谊能更好地进行常规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教室使用守则,再让学生明白上机记录填写的重要性和意义,再将小组和座次进行安排,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将多媒体教室诸多功能教授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所了解时,教师可将具体设计教学开展。
(二)展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关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可具体分为以下四个个小部分,即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目的、教学实践实践过程和教学实践结果,以下就此展开简要说明。
1.确定主题: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利用所学多媒体技术,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设计与中秋节有关的教学作品,可以是PPT、word、flash等多种形式。
2.教学设计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消化理解并合理应用,再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并让学生在参与作品设计过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7
一、准备阶段
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一般分为分析和设计两个环节。其中,在分析环节,老师应该通过全面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并以此作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1-2]。笔者主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析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习主体分析。其中,由于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也处于优势阶段中,大部分中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同时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保障思维更加清晰和准确。除此之外,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追求个人的色彩、系统性和结构性为主要目标。通常情况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问题为切入点或者以任务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技能。其二是学习内容分析。当前主要采用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和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下列几项内容:第一,坚持由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深入分析。首先要求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先讲解全面概括的知识点,再将各个知识点和内容逐渐深入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刚接触陌生知识领域的过程中,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理论思想,才能进行更加系统的分类和归纳;第二,当学习的内容的难易程度高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便应该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后部分知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主要任务是设计具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通过分析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提出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案。通过这点能够清晰地看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通常情况下,设计环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内容:一是学习活动的任务设计;二是学习环境设计;三是教学活动设计;四是范例作品和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
二、实施阶段
将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应用多种媒体设备和使用多种信息资料,这就是课堂教学实施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通常情况下,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在实际阶段主要采取下列几种方式:其一,以任务为主体。以任务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任务内容的设计。其中,任务设计主要包括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的任务。所谓封闭型的任务主要是指每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都应该通过自主学习而完成的任务。其主要包含的是学生尚未学习过的新知识,如如何插入一幅图形,并让其文字协调合理地环绕在图片周围;开放型的任务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老师常常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制作电子信息作品。其二,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由于大部分计算机游戏具有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和直观性的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张扬。其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编写一些较为简单的游戏程序。让学生能够在编写游戏程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其三,以问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阶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及时改正和调整学习方法。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水平。
作者:张震 单位:邳州市土山初级中学
篇8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为了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本研究尝试“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其特点是:教师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巧妙地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采用异质分组,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达到最终目标。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模式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益,可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业成绩的同时提升信息素养。
一 教学设计过程
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分析学习者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组
实施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对学生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环节。任务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特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特点。首先由学生自愿结合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调控,建构合理的学习团体。学习团体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形成集中学习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发掘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促进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团体的组织包括两种:
一是课堂上相对固定的学习团体。将学生以4人左右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搭配平衡,要控制好小组成员的变量,如学习成绩、知能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特点等,做到优势互补、利于合作、相互强化。在教学时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强调小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其他同学那里受到启发,学会倾听。
二是合作解决问题的相对松散的学习团体。为解决某些问题形成临时的团体,此类团体相对自由灵活,根据任务情况,由多个学生和小团体组成。
2 学习内容分析与任务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以软件或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根据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经验背景,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可操作的任务中,串联知识模块,组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这里,任务的确定,任务的完成,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将学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把“小任务”植入具体“大任务”,然后交给学生。通过“总――分――总”的思路来实现总的培养目标。
3 明确目标,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
我们采用“六要素素养观”,即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在编写教案时我们注意将教材内容按照这六个维度进行梳理,进而将它们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起来。
信息素养中知识包括符号、概念、事实,能建立信息技术基本符号与其代表的意义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能描述与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似概念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关键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描述和举例说明有关事实的特点和联系。信息素养中技能是指对技术设备及相应软件的基本操作,借此以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基本功能。
信息素养中方法是能描述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共性和规律,善于发掘技术应用的价值,适应、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成为推动者,能够将信息技术能力迁移于后继的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信息素养中问题的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和洞察力,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确定问题的结构化程度,最后能确定信息需求,制定计划和方案,达到实施并完成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信息素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身心健康、信息意识、作品欣赏和行为规范,能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习愿景是指发自学生内心的意愿,是学生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老师的安排,结果只是顺从;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意愿,才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我们提倡的“共同的学习愿景”是指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作为学生们心中一股被他人感召的力量呈现。在小组成员中,愿景在刚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小组合作中被一个想法、行动或者问题所激发,逐渐发展成为感召一群人的力量,这时愿景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学生们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有必要为之付出的信仰。共同的学习愿景是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共鸣”、“共振”,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促使具体的学习行为的发生。
4 教学情景的设计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循循善诱地给学生营造出一个与技术相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情景”超越可见的影像表达,更在学生的心理上造就一个和谐的“情景”。
5学习方法设计与指导
注意向学生浸润“目标”和“合作”的观念,学生知道做什么,以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各研究小组及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尽可能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角色将更多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转换。
很多学生学习依赖性很强,把学习本身当作外在的任务。教师就要改变学生这种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根据任务,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用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同时根据班上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有兴趣。
6 学习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入小组汇报阶段。由小组成员对所习得的知识进行提炼,与其它小组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点评,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主题一定是对学生们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逐步树立自尊与自信,改善以往受挫折后形成的失败者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最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学习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强化学习体验。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1 合作型任务驱动的教学案例设计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案例
搜索技巧――关注我国的南海诸岛
(1)教材与学生分析
该教学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节选内容――搜索技巧。
该内容为以后学生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打下基础。在以前计算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网络搜索技能和搜索技巧。高一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网络,那么在网上如何获取有效、关键的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难点:关键词组合搜索技巧
(4)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
(5)设计思路
学生在掌握搜索技巧的同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这一活动始终与良好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行为习惯相伴随,以不同的搜索技巧来获取信息。考虑到课堂时间及设备所限,相关的实践操作采取变通的方式。
(6)主要教学过程
内容导入:
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识并进行了初步的上机实践操作。本节课将通过探讨与南海诸岛相关的几个主题来体验一下搜索技巧。
教学环节一
采用分组合作(每4人为一组),主题是关注我国的南海诸岛。
任务一:有关我国南海诸岛的热点问题。
过程: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单个关键词搜索。各组选择一个搜索引擎,筛选多个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多轮的单个关键词搜索后再来比较搜索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选择关键词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小组讨论汇总搜索的结果,列出本组筛选出的目前有关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议题,完成表1。
各组向全班公布本组确定的有关南海诸岛的议题,看看相互之间有什么差异。同时每个组也要向全班交流一下本组所选搜索引擎的特点,选择关键词的经验。
全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确定关键词的经验,并确定有关南海诸岛的有效关键词,完成表2。
教学环节二
任务二:我国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
过程:进行多关键词搜索。各组仍然使用原有的搜索引擎进行多关键词检索,检索到的目标要尽可能列出一张详尽的表格,来说明我国南海诸岛的情况(地理位置、组成、面积、相关海洋资源、行使情况)。
小组形成和完善该表格。小组在形成表格时要讨论进行多关键词检索的经验。(可以考虑多关键词的个数,每个关键词的长度,关键词之间的有效组合,应该防止的无效检索有哪些等。
总结单个关键词与多关键词各自的搜索技巧。
分配后续任务:
各组拟订有关南海诸岛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份本组的行动纲领。综合使用各种可能的搜索手段,要求使用不同种类的搜索引擎。借鉴全班的搜索经验,对于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国内的和国外的著名搜索引擎都要尝试使用和比较,并积极在各网站搜索帮助的协助下,进一步使用关键词之间的各种逻辑运算进行高级检索并全面总结检索经验。
2 教学案例的效果分析
本教案在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高一(15)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这个班共有56人,在课前将学生4人一组进行了分组,一共是14组。
为了了解合作型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实践中的效果,笔者进行了调查,包括:一是查看学生上课完成表格的情况;二是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态度;三是了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其行为如何;四是了解所采用的教学设计其实践的效果。
调查的结果如下:
(1)学生上课完成表格的情况
表1与表2的完成情况较好,有80%多的小组能完成任务,表3任务的完成率接近80%,而表4有一半的小组没有完成。结果见表5。
(2)学生对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态度
对于问题“你是否喜欢通过分组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时,近90%的学生表示喜欢。结果见表6。在问及“对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模式是否感兴趣”时,也有高达98%的学生兴趣浓厚,喜欢利用网上资源。结果见表7。
当被问到“你认为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优势有哪些”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方便快捷”、“便于信息搜集、整理”等。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
当被问到“你认为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劣势有哪些”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伤害眼睛”、“信息整理不方便”等。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
(3)在该教学环境中的行为
在问到学生是否愿意和同组人共同完成任务并交流时,有60%的学生表示愿意交流,结果见表10。说明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已逐步培养起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在问及到“你是否喜欢当小组的组织者和发言者”时,只有35%的学生喜欢,结果见表11。说明学生还是不愿意在大部分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只喜欢在只有几个人小团体里表现自己。
在问到“当小组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你是否愿意老师的帮助”,90%的学生表示要老师进行提点与指导。结果见表12。
(4)利用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效果
在这次调查中,有9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结果见表13。9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拓展,结果见表14。8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见表15。
在对“采用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其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时,32%的学生选择了“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然而96%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对帮助他们学习成绩的上升意义不大。结果如表16。
三 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成功的学习体验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学习愿望。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材料保存起来,让学生互相传阅,互相学习,这比教师在课堂上讲效果要好的多得多,而且学生在无形中也得到了锻炼。
2 团队精神和创新合作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学生被组成各合作小组,一起完成任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而且大家可以相互解释、相互指正、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是锻炼团队精神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机会。
3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情景创设的策划者、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此角色非常重要,稍有疏忽,便会使得该模式在操作阶段失败,前功尽弃。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都要用到网络,而学生上网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在某些时候,这有碍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给予关注。
(2)由于任务内容丰富有趣,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表层形式发生兴趣,而忽略要真正掌握的规律性。因此在目标分析时候,要巧妙的将各类目标镶嵌与学习活动之中,并在学习指导中适时暗示。
(3)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如果教师引导适当,则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时利用率较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积极,教师也可以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但要注意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少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部分学生的冷漠处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
参考文献
[1]林慧杰.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与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6,(9) :58-60.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 . 教育研究,2005,(4):62-67.
[3]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研究,2008,(2):66-74.
[4]韩丽艳.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2):19-21.
篇9
(二)分层、分组教学设计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这一现象,采用分层分组教学。分层分组教学就是让在信息技术方面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提高。也就是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分组、案例等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辅导。借助学生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为以下几步:一是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结合学院信息技术资源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大致分成多个层次,并选出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该课程知识较熟练的学生为组长。二是分层备课: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三是分层辅导: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指导并反馈信息。四是分层评价:对各层的作业相互展示,老师分别评价。
篇10
一、整体把握教材,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较多,知识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每个单元的知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今社会信息量十分发达,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较高,但由于课时和版面的限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安排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很系统、很深入的,很多知识还需要进行外延的拓展。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课程资源,全面把握教材结构,充实教材上的每个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比如,在“获取图片、编排文稿”等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对课本的学习,利用网络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有效延伸,补充教材的不足。上课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愿意尝试这样的教学,愿意接受学习任务,愿意在课上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获取图片”的学习时,能够利用网络找到“获得图片”的方法,如多种截图方法,还可以利用专用软件获得新图片,而这些知识都是教材没有涉及的,这是自主学习的成果,也是教师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结果。在进行“编排文稿”的汇报时,部分学生说出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编排文稿的方法,如快捷键的使用、格式化的应用等。这些知识,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常识。
二、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是比较简单、直观的知识。如“计算机的认识”这节课就很简单,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各部分的组成及用途和计算机的发展等。我采用的是观察法和实践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很容易掌握这些常识性知识。但也有部分知识模块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主要是知识的理论性强,操作过程繁琐,操作的要点也很集中,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部理解和接受,更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这类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失去学习兴趣。鉴于此,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具体做法是:对每个教学难点录制微课,到学校资源网上或者是自己的博客主页上,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再学习、再感悟、再提升,直到熟练掌握为止。这样教学,有效刺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编一个简单的程序、Flas初步”的教学时,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不能熟练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采用的是自我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时,事先录制要讲的“编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视频,或者是“Flas初步知识”的视频,如模块的认识,关键帧、层、像素、脚本等概念的认识的视频,将这些视频资源传至教师的博客主页或者是自己的QQ群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习,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的新知。对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弄懂弄通为止。这样教学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很多知识点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尤其是那些自主设计的知识更需要进行强化训练。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帮助学生自发地、专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只起“导”与“托”的辅助作用。这样训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够灵活应对,才能设计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成果,学生学习的各种技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比如,在进行“认识几何画板,画基本几何图形”的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给一定的探究任务,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画图、制作几何图形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并且很多小组完成得很出色,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在小组交流的时候,让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所要表达的意图。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全面落实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落实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科学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优化学习途径,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3.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教学中,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教师合理的利用教材,采用最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两者的接触更加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升,另外,随着我国教改的不断深入,互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是新时期教育中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手段。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
从来源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法起源于分组教学,即便是如此,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之间又存在很多不同,分层教学很好地将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以及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而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更为动态化,同时,也能够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实现教学资料的有效利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下面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建立进行具体分析:
1.在初中信息课中,利用初中生学习特点充分营造分层教学气氛,利用教学多样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分层教学,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建立以学习为主的学习气氛,树立学习自信心。肯定学生的特长与优点,进行适当的分层学习,通过相互协作,培养学习能力以及建立团队意识。
2.让学生与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分层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环境等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并制定分组计划,通过学习目标的确立,适当的让每个分组都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通过对不同小组进行单独学习任务布置,提高学习效率,设计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合理性,不宜过高与过低,尽量符合每组学生学习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允许学生自学,最终让他们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运用自如。
3.通过独立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采用多种多样的分组形式,按照每个学生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兴趣制定学习目标,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促使分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并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篇12
信息技术学科有一特点,就是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操作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细化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任务分成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导入环节直接让学生欣赏春天组图引入新课,欣赏的过程让学生去思考这些图片有哪些特点,与下一环节构图的四个基本原则相呼应。
第二环节:基础创作,构建新知。教师分析四幅有代表性的图片,结合美术儿童画构图的基本原则,提炼出:主次分明(突出主体)、大小对比(调整大小)、位置适宜(设置版式)和色彩协调(选择图片)等四个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创作环节有章可循,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地给予反馈,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这一环节有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主要是信息技术技能上的指导,第二次反馈是通过信息技术上的指导实现美术构图四大基本原则。
第三环节:个性创作,巩固提高。提出任务具体要求:作品要求有主题,有层次,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实践精神,作品上更能领略到春的风味。
第四环节:展示作品,修改完善。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评价反馈上,结合四个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同时注意过程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针对部分不足的作品,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教学方法优化的思考
在以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主动、高效地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时,学生创作意识更容易被“唤醒”。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能。
第一环节,创设任务情境,唤醒创作意识。春天像一副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谈话交流后欣赏组图,更能够吸引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描述眼中的春天扩散学生思维,进入学习主题,为本课的创作环节做铺垫。
第二环节,设计任务层次,不断深化学习。教师分析四大构图原则后,提出明确的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在任务设计上,将教学目标经过加工,将任务进一步明确,融入到具体的“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并移到恰当的位置”这一要求。
第三环节,提高任务难度,创作个性作品。根据任务操作,集体反馈加个别指导,操作和实践刚学习和交流的结果,进一步强化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能力强的同学带动其他能力差的同学,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实践精神,作品上更能领略到春的风味。
篇13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中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这指导我们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特定的学习活动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参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如果对学生仅仅进行一些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是很难真正达到这门学科的培养目标的。情境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把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有机的融入到各种情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想参与,好参与,有实效的情境则是我们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思考的。
1 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1.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指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时,针对当时比较流行的网络病毒问题,我有意识的让我的U盘打不开,让某些文件不能删除,紧接着整个机房不能上网了,IP地址冲突,造成我的不知所措,让学生帮我来解决,当然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限,那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就十分重要。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既让学生认识了病毒,了解了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又让学生探讨了一些病毒的解决和防范的方法和步骤。
1.2 创设兴趣情境,增加目标达成效果。在教学中,越有趣味性、越贴近学生生活和越新颖的情境,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问题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创作和研究的实际价值。比如很多学生都对QQ和游戏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实际现象,我们应该利用它的积极方面,不能一味地加以抑制。
例如在学习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及及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同学间进行网络聊天,学生一听说聊天,兴致就高昂起来――上网聊天对他们来说真的很诱惑,随后泼了一盆冷水:“今天外网上不去,不能用QQ。”学生一脸不高兴,“但是我们有另外一个软件放在了我们的FTP服务器上,自己可以下载,安装,”接下来我简单讲解了FTP 的有关理论知识后,并把FTP的地址、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及软件名称写在黑板上。学生们退而求其次,不约而同地开始下载软件了。一部分操作熟练的学生很快下载好并安装摸索进行相互聊天了,并进行文件的传递了。
1.3 创设合作情境,增强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现代社会对团队的合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远程合作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合作情境的创设与外部世界具有很高类似性,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现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化学习,而在网络环境下创设合作学习情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进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更要考虑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设计。
我在设计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创设合作情境,在一定的时间段,模拟远程合作,不允许面对面直接交流,要求学生利用远程交流工具,如BBS、可视化语音聊天室、电子邮件、Net meeting、QQ以及skype等工具,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些交流工具并不是不加限制,而是有条件限制使用,让学生感受及时通讯工具和非及时通讯工具,哪些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哪些是在局域网内就可以使用的等等。
1.4 创设学科情境,拓宽情境范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占了很大比重,容易出现为了学技术而讲技术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为技术知识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应用情境。现在讲究学科整合,新课程以后,各个学科都有要求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进行综合表达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检验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共同来完成相关探究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时更具有现实的目的性;同时现在的一些实验完全能够用动画来模拟,在一些动画设计课和PowerPoint教学时上,我就设计了“我给老师做课件”的情境,既然学生掌握技术,又让学生感受到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能增加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
2 情境创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创设合理有效的、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情境创设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的实际应用价值,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会到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快乐,同时也更能使学生产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情境创设应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的教学切忌盲目地追求“童话性”,“故事性”。
2.2 情境引入要合理,不能占用较多时间,主次不分。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很强,一般新授内容后面都会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如果占用时间太多,后面的任务可能无法完成,无法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因此在情境设计时要严格把握时间。同时教师要能善于把握课堂,有时就课堂上的一些情况及时的调整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2.3 情境设计不等同于趣味性,很多老师认为设置情境可以大大激发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是情境教学的一方面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一个度的问题,要注意设计的情境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辅助作用的,如果过分的强调趣味性,它起的作用只是喧宾夺主,降低学习内容质量,无法解决重点,也难以突破难点。
2.4 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忌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并不是什么课都需要情境导入,对于学生熟悉的课程,没有必要设置情境,不能单纯的为了吸引学生而创设情境,浪费教学时间。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创设合情合理的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王友芬.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教育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