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妆品化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妆品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妆品化学论文

篇1

二、接受美学理论下的英文化妆品商标翻译法

(一)顺其自然法

顺其自然法相比于音译法而言,翻译者不用去构思一些别出心裁的语言文字。这是因为有的商标或品牌的名称本身的文字并没有特殊的渊源或者音韵美,仅仅是一些便于记忆的语言文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用过于追求源语言所包含的内涵,只用保持源语言的表达意义即可。因此,往往会根据情况采用直译法或者零译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把源语言按本来的意思直接翻译为目的语言,但是不能违反汉语语言的语法,在目的语言中要保留源语言的全部意义,它的特点是商标翻译要符合源语言的本来含义。如:国际知名品牌GUCCI公司推出的Envy香水就直接译为“嫉妒”,虽然在汉语中嫉妒是贬义词,但香水是针对女性这种消费群体,这样的名字可以表达出品味独特、与众不同的韵味,并且也和十分吻合这款香水的广告语:若让别人妒忌,就该拥有嫉妒。。。,另如,澳大利亚的化妆品RED EARTH则可直译为红地球,给人们带来一种另类、时尚的感觉。

2.零译法

所谓零译法就是指保持源语言,不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在化妆品商标的翻译中非常少见,只是在一些比较有特色并且易于记忆的英文商标中才使用这一方法。这种译法可以使得这些英文商标在中国市场内独树一帜,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较成功的案例有韩国的化妆品品牌The Face Shop,VOV,日本化妆品品牌Fancl,SK-II,DHC,ZA等。

(二)标新立异法

篇2

9月21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SK-II的12种产品在沪分别验出铬、钕,其中3种产品在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公布的名单之外,包括SK-II护肤洁面霜、SK-II活肤抗皱修护膜、SK-II重点净白精华液。

之后,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四大知名品牌化妆品六种粉饼含有的铬、钕等违禁物质被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

9月22日SK-II宣布,决定暂停其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并暂时停止SK-II专柜的运作。

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的有关规定,化妆品中不能含有铬、钕等禁用物质。据介绍,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钕对眼睛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我国和欧盟等有关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均把这两种元素列为化妆品禁用物质。

国家质检总局已就此事致函日本政府主管部门及驻华使馆,要求日方有关部门加强对输华化妆品的管理,保证输华化妆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国家质检总局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来自日本进口化妆品检验检疫工作,确保进口化妆品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表彰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9月4日国质检质〔2006〕389号文件。文件说,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91类产品中开展了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专业委员会严格评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确认了532家企业生产的556个产品为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并对获得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532家企业通报表彰。

在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中,涉及日化企业的有: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

购机零首付,南明助你赢

――香港南明美容集团广州专场主题会

[本刊讯]2006年9月26日,香港南明美容集团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召开了专场新闻会,国内外的众多专业买家以及海峡两岸主流媒体应邀参加了会。

会上,南明美容集团联合两大世界级的美容仪器巨头――意大利著名医疗及美容仪器制造商及上市集团SHARP & BOTANIC,以及来自韩国的著名美容仪器厂商DAEYANG MEDICAL集团,斥资打造的 “双零增机”月供计划,受到与会嘉宾的极大关注。

“双零”即指购机零首付、月供零利息。美容机构只需交纳10%的仪器保修押金即可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分期付款购机,在付款期满后保修押金将全款退还,还将额外获得为期一年的免费保养服务。此项业务的推出无疑将会为中小型美容机构提供极大的扶持。

众所周知,进口高科技美容仪器无论在科技的先进性以及产品的安全及功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国内的同类品牌及OEM产品。因为世界级的仪器制造商,一般都拥有自己成熟独立的研发机构,原厂产品均是经过多年巨资研发的最新成果。随着国内美容行业的不断发展,进口高科技美容仪器已经成为提升美容机构档次、稳定及发展客源的增值利器。但同时也正因为原厂高科技美容仪器多来自最新的研发成果,因此需要较高的科技研发成本,在上市初期,虽然具有优秀的性价比,但仪器的绝对价格往往高于国内技术相对滞后的OEM产品。使一些需要且渴望拥有进口美容仪器却经济实力不足的中小型美容机构只能望机兴叹。

南明此举旨在创造同等的竞争平台,令广大中小型美容机构不必再因资金实力徘徊在进口美容仪器的门外,成功的突破投资瓶颈,迅速便捷的拥有进口的高端美容仪器及专业的顾问服务,并享有所采购仪器的最终产权。

双零增机月供计划首次推出的五部仪器均是经过市场实践、享有极佳口碑、安全、稳定的高科技美容仪器。包括Slim light6.9深层光能雕塑再生仪、Light Peel 940光钻美白嫩肤仪、THERMA-G PLUS RF热能射频仪、五行能量消脂舱 ELS18和Breast Fit System美胸魔师。

中国香化协会对染发剂安全性问题的说明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对某些媒体、网站“含对-苯二胺的染发剂能致人死亡”的消息进行了查证:消息中所宣称信息来源――WHO(世界卫生组织)没有过类似信息,大量试验数据证明对-苯二胺按目前使用浓度用作染发剂成分是安全的。目前对-苯二胺仍是用于永久性染发剂中效果很好的成分。

根据美国CIR(化妆品成分评审指导委员会)对于对-苯二胺用于永久性染发剂的评价是:动物试验数据支持对-苯二胺无致畸性和致癌性的结论。流行病学数据也证实含有对-苯二胺的染发剂无致癌性。欧盟SCCP(欧盟独立科学委员会)的结论是,根据对致癌性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对-苯二胺具有致癌性。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所做的结论也表明没有证据可以认为对-苯二胺具有致癌性。根据大量数据分析,包括对过去40年间11个国家做的79项研究的严格审查,均没有发现在染发产品和任何类型的癌症(包括白血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之间有任何关联。

综上所述,中国香化协会认为对-苯二胺用于染发剂是安全的,不具致癌性,但可能引起过敏。

对-苯二胺是一种致敏剂,某些人在正确的使用条件下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对那些不会产生过敏的人来说,专家组的结论是:对-苯二胺按目前使用浓度用作染发剂成分是安全的。但要提醒的是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含有对-苯二胺的染发剂,而且不能用于染眉毛和眼睫毛。

《中外化妆品法规对比研究与市场问题》的专家剖析媒体会

卫生部近期开展针对化妆品质量的专项整治工作,面对化妆品行业中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其中暴露出的我国化妆品行业中的诸多问题,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中国美容美发化妆品咨询网(省略)总编辑、生物医学美容专家杨志刚教授于2006年9月19日下午召开关于《中外化妆品法规对比研究与市场问题》的专家剖析媒体会。 目前,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从生产角度讲,两大状况凸现:一是本土品牌化妆品纷纷被外资品牌“招安”;二是美容院使用的国内化妆品品牌繁多而质量堪忧,美白产品“汞超标”事件,宣称“祛痘、除螨”等功效的化妆品夸大其辞现象频频出现,使得消费者对国产化妆品的投诉逐年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是在少数生产企业中发生的,但都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内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并不顺畅,资本积累不足,研发力量不足,管理经验匮乏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配合。本次专家剖析媒体会的举行,一方面,使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国内外化妆品行业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媒体能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外化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这样的交流平台无疑会有助于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更好地宣传化妆品行业。

第九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将在京举行

北京日用化学工业学(协)会定于2006年 10 月 25 日至26日在北京市崇文城建开发公司六层礼堂举办“第九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日化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撰写论文并发表精彩演讲。参加会议人员来自全国日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近300人。会议将成立论文评审小组,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并向北京市科协推荐。会议将聘请国家、北京市技术监督部门的领导介绍政策法规的最新信息;邀请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到会并讲话。

研讨内容:国际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市场分析、国内2005年化妆品回顾及2006年的展望;有关化妆品政策、法规的最新信息;国内外日化新技术及其发展前景;天然植物萃取物、生化添加剂及各种活性成分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及进展;新型美白剂及有关乳液配方设计;防腐剂应用的最新进展;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保护型装置的研制与开发等。

会议收费标准:参加会议人员每人收费200元,包括两顿午餐(自助餐)和一本论文集。需要住宿者可在回执上注明,可帮助安排(费用需自理)。会议地址:北京市崇文门外东打磨厂街3号北京市崇文城建开发公司六层礼堂(崇文门菜市场西侧)。报到时间:外省市10月24日下午2时至5时,北京市10月25日上午8时,开会时间:2006年10月25日上午9时。详情请咨询北京日化学会。

篇3

一 “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功能性化妆品”是我校一门影响力较高的通识教育课程,拟在通过给对化妆品感兴趣的大学生准确的,科普性的教学,介绍特殊功能性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帮助广大爱美的学生掌握、丰富化妆品使用知识,洞悉化妆品全貌,以科学的角度看待化妆品,成为理智的化妆品选购者和使用者。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新兴学科课程,与其研究对象一样一直受到全校学生的喜爱。

在“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学时偏少的问题,同时各专业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缺乏课堂参与的机会。而“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很强烈,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都很容易在其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并引发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动力。因此,如何在兼顾课程基础知识科学性介绍的同时,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迁移的学习能力融入课堂,形成一种富有活力和新鲜感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

二 创新“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

在总结了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后,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将传统讲授法与实践体验式教学、问题教学法(PBL)、项目讨论式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创新“多模式”教学改革,较好的处理全校选课学生文理差距带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既给中等基础又上进好学的学生以最切实的帮助,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更多的启发,给他们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多模式”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 传统讲授法

传统讲授法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功能性化妆品”课程作为一门以化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其中一些抽象、复杂等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和内容,对与化妆品有关的皮肤学基础知识,各类功能性化妆品的分类、机理及活性成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及每类化妆品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及要求等,采用讲授法能将与课程有关的知识难点条理化和清晰化,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程的学习状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实践体验式教学

“功能性化妆品”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 最佳的出路就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的比例关系。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我们把“功能性化妆品”的课程实践分为体验式实践和课外调研性实践两种类型:体验式实践内容如“卸妆油的使用方法演示” “不同SPF防晒产品的使用感官对比”“自制晒后修护面膜并对比使用功效”等,课外调研实践内容如“超市殊口腔用品类型的调研”“如何识别不同化妆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标记方法”“广东省特有防老抗皱食疗方法调研”等,体验式实践能给学生直观真实的学习感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洞察与总结的能力;调研式实践教学具有启发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吸引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比较判断的能力。

3 问题教学法(PBL)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一种以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为基础的,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授课模式。通过学生积极地自我引导,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PBL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问题,该问题最好既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能与实际生活有关,同时问题应是开放式的,可以通过资料的查找获得不同的答案,引起学生们的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功能性化妆品”课程中介绍的清洁、保湿,防晒、美白,祛痘,抗衰、口腔、发用及除臭类特殊功效性化妆品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很容易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化妆品类型并开展后续的自主学习,因此我们针对每类化妆品都提出问题,如“某类化妆品的评价方法是什么?”“如何正确选购某类化妆品?”“某类化妆品存在什么样的使用误区?”“某类化妆品的实际使用经验分享”等,还有“调研并分析我校学生化妆品使用习惯”“我校大学生化妆品购买渠道的建议”等,这些问题不但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紧密联系,学生经资料查找、分析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能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迁移式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

4 项目讨论式学习法

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项目,开展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在个人学习中,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个人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利用文献数据库和相关参考书籍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与问题相关的最新信息;在小组交流学习中,交流个人学习成果,共享学习成果,培养清晰、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协调矛盾并协商解决问题;在班级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以PPT的方式展开交流与讨论。在班级交流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和有疑问的地方对展示小组提出问题来互动交流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培养学生表达、应答和集体协作能力的优势。

5 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章节时,我们先提出一个患者案例,然后分析此患者患痤疮的原因,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不同种类、有效成分、功效和适合人群后,让学生讨论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抗痤疮化妆品,促使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组织语言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 创新“多模式”教学实施的成效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课外实验实践课程内容,在给学生传递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体验式教学,PBL教学、项目研讨式教学以及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能有效引导不同专业同学在通识教育课程后进行迁移式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自2013年,我们将“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果应用于课程的教学以来,可以从每年学生的评价分数看出,新的教学方法获得学生的认可,评教分数明显提高(见表1)。表明此项改革的教学成果课程受到全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一致认可,使课程成为更受欢迎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同时,创新“多模式”教学改革下,“功能性化妆品”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与激发,由于课程课件、学生撰写的优秀课程论文、PBL教学与项目讨论教学成果以及部分课程视频都放在课程建设网页上,内容每年都会更新,一些已经修过课程的同学,甚至一些即将加入化妆品行业或已经从事化妆品工作的学生,还会登陆网页查看最新课程内容,与课程组老师沟通联系,互相交流学习。创新“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赢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珍茗,李永峰,余林.工科院校开展“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思考与探索 [J].广东化工, 2014, 41(5):183-184.

[2]杜翔云, Anette Kolmos, Jette Eselund Holgaard. 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3): 29-35.

[3]谢珍茗,李永峰,余林.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J]. 广东化工, 2015,42(19): 185-186.

[4]顾家山,汪丰云,余妍霞,王素凡.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 ”识课程的教学实践 [J]. 化学教育, 2015(10): 8-11.

[5]沈昊宇,胡美琴, 刘哲. 开放办学背景下化学类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培养的探索化学教育[J].2014(6):17-20.

篇4

前言:

化妆品是人们,特别是女性,每天都在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由于化妆品是长期使用的,它是连续地、直接地与皮肤接触,并长时间停留在皮肤、面部、毛发等部位上。因此,化妆品不应有任何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反应或有害作用。为了对化妆品的安全性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控制,各国分别对化妆品的安全性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下简要讨论一下化妆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我国对于化妆品的现行管理。

1.化妆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化妆品的污染

化妆品的污染主要有原料污染、生产过程污染、使用过程污染等。

化妆品的原料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大多数原料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如果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原料不经处理或处理不洁净,而用于化妆品生产,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一次污染。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如输送管道、阀门、泵、罐等)、生产操作人员卫生、产品包装容器等,消毒不干净而把微生物带入化妆品中,使化妆品在出厂前已被污染。

化妆品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又称为二次污染,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卫生,比如用手挖取产品,也会将手指上的微生物沾染到化妆品上造成污染,有的化妆品只用了一半,就开始变质了。

1.2.化妆品的毒性

化妆品的毒性,是由于化妆品的原料或组分中含有有毒性的物质造成的。据对20多种香粉的调查和化验发现,很多香粉都不同程度的含有铅,从16个品种的雀斑霜中均查出了有毒金属汞,有些化妆品还含有砷。这些重金属通过皮肤进入体内,长期积累不仅造成色素沉积,而且还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化妆品增白剂中的氯化汞、碘化汞会干扰皮肤中氨基酸类黑色素的正常酶转化。汞的慢性毒害也很大,特别是能抑制生殖细胞的形成,影响年轻人的生育。有些国家在化妆品质量中明确规定,化妆品中不得配用汞及其化合物。生发剂、染发剂中大都含有重金属汞、铅、砷,他们对身体都十分有害。化妆品中的颜料,很多是含有重金属成分的,它们之中有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如铅、铬、铝、汞、砷等。国外曾报道过:有婴儿由于舔食了母亲面部的脂粉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于脑病。

1.3.化妆品的刺激性

化妆品中常会含有酸、碱、盐、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成分。这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皮肤、人体器官的黏膜后,经常会引起刺激性皮肤病变,又称刺激性接触皮肤炎。从卫生部通报的200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检测情况来看,由化妆品产生的不良反应病变,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比较多见的是局部皮肤瘙痒,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脱屑或刺痛感,反应轻微。但也有个别严重的,属于难以恢复或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2.我国现行化妆品管理

2.1.化妆品卫生法律法规

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制定的化妆品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199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行政法规1个;1991年3月27日起实施的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2000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部门规章3个;卫生部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通知(卫法监发[2000]220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229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化妆品检验规定(2002年版)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322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515号)等若干部委规范性文件。《条例》是我国监管化妆品的主要法规。

标准规范:国家出台了GB5296.3-1995《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7916 - 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GB7917-19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8 - 1987《化妆品卫生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以下均简称《方法》)等化妆品国家标准42个。卫生部出台了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卫生部化妆品检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部门规范(定) 2个。十几年来,这些法规标准在控制化妆品质量和确保化妆品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现行管理体制

以上化妆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了化妆品的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要求,化妆品的卫生标准规范及检验要求等,形成了我国化妆品以卫生、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工商、质监、轻工等部门参与的政府监管体系。化妆品的卫生主管部门:《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第九条规定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进口化妆品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签定进口合同;经国家商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准进口。《细则》第十条规定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依照《条例》规定实施每年健康检查,患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及传染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第十一条规定特殊用途化妆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产品安全性评价,第十九条规定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须有产品卫生质量检验报告等)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化妆品的检验机构[ 4 ]:《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县级以上具备检验条件的卫生防疫机构为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承担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任务。各级检测机构根据《标准》、《方法》和《规范》等开展化妆品的检验和安全性评价,为化妆品卫生监督执法提供技术依据。

2.3.化妆品卫生安全及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化妆品行业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所生产化妆品的品种和数量也日益增加。由于各级卫生行政机构认真执行监管,使我国化妆品的卫生管理逐渐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运行的轨道,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化妆品的市场,其功不可没。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化妆品管理在法制建设、监督管理、检测手段、安全性评价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从生产到市场监管、消费者使用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认真剖析,目的是为了健全我国化妆品的法制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提高化妆品的安全性,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3.结语

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安全,防止化妆品对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化妆品在投产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同时,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后,有必要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人群调查,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 化妆品卫生规范[S].20021.

[2]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S].1990.

[3] GB/T1867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妆品分类[S].

[4]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S].1991.

[5] 杜业刚,林少彬,朱瑛,等1化妆品中亚硝胺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4,33(3):379.

[6] 戴京晶,刘奋,梁伟,等.深圳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4):477-478.

[7] 张木林.159份化妆品卫生检测结果分析及建议[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6): 61.

[8] 谢晓萍,古梅英,李庆,等.380种防晒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3):66.

篇5

1、壳聚糖的表面活性

虽然壳聚糖自身没有很大的疏水基团,但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氨基质子化程度降低,从而壳聚糖分子链就表现出了疏水性。可通过酰化、羟基化、氰化、醚化、烷基化、酯化、酰亚胺化、成盐、螯合、水解、卤化、接枝与交联等反应,可制备壳聚糖类衍生物[1、2]。隋卫平等[3]将壳聚糖进行亲水和疏水改性,合成了(2-羟基-3丁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结果表明,壳聚糖本身没有活性,但疏水改性后有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

2、壳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壳聚糖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涉及到很多领域壳。壳聚糖分子中存在羟基和氨基,可以通过对羟基和氨基进行化学改性,从而来改善其溶解性能[4]。范金石[5]通过壳聚糖降解水溶性――壳低聚糖为原料,分别与烷基缩水甘油醚、脂肪酰氯和环氧丙基长链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反应得到了三个不同系列的新型壳低聚糖衍生物,而且涵盖了所有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三类,再对合成的低聚糖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表面活性、乳化性能、起泡性能、增溶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3、壳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壳聚糖类表面活性剂属于糖类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该类表面活性剂无毒,无公害,有良好的pH稳定性能、抗氧化性能,因此可完全其应用于化妆品配方和食品中。用于发用制品能保持头发的光泽、柔软、易梳理和抗静电;用于化妆品中,能使皮肤具有良好的调理性能;因此可将其用于保湿润肤液、香波、浴乳、洗面奶等洗涤化妆品中。此外壳聚糖表面活性剂是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性、吸湿保湿性、增溶性、抗菌性等性质,可以在洗涤、医药、食品、化妆品、纺织印染、石油、环保等多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在食品上的研究进展

1.1壳聚糖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由于壳聚糖本身无毒无害的优利特点,使壳聚糖可以作为食品添加的首选材料。在牛奶中加入适量的壳聚糖可以促性肠道杆菌的发育,从而间接促进乳糖酶的生长,因此更好的被人体吸收;此外食品中加入壳聚糖还可以畅通排毒效果[6]。

1.2壳聚糖在肉制品保鲜上的应用。在研究壳聚糖对肉类保鲜的研究时,最终发现一定质量分数范围和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都有效对猪肉进行保鲜,最后达到肉类保鲜的效果[7、8]。

2)在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Liu[9]等利用壳聚糖修饰电极测定神经传递素代谢物3,4一羟基苯乙酸,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Nishimura等研究对甲壳素衍生物的研究发现该衍生物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同时还发现壳聚糖硫酸酯还具有具有抗凝活性[10]。

3)在纺织工业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抗菌织物认识的提高,抗菌织物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壳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是非溶出型抗菌剂。因此在纺织工业发展前景很大。壳聚糖可作为织物的整理剂、上浆剂、印染助剂等使用,具有柔软性、耐燃、防静电、防霉等特点[11]。

4)在工业上的研究进展

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甲壳素资源,有巨大的甲壳素、因此壳聚糖产品越来越受关注。而在有机硅中掺杂这壳聚糖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由于此种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低,乳化作用大,润湿性好,增溶性能好,而且起到很好的起泡、稳泡和抑泡作用,现在已广泛于纺织、化妆品、涂料、农业化学品、医药、机械加工等行业。

5)在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溶液可以减轻消除玉米的黑穗病,蒋挺大等[12]证实了:利用壳聚糖较强的抗菌能力,可将壳聚糖与蛋白混合来作为土壤的改良剂,这种改良剂易于可降解,可作为优质的肥料使用。有机硅壳聚糖表面活性剂对于农药技术带来根本性变革。此类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农药制剂附着、润湿、铺展及渗透能力,对农作物有关键作用。由于此类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因此减少农药的残余量,节省水源[13、14]。

4、市场前景及发展前途

壳聚糖作为一种无毒无害,易降解的纯天然生物有机资源。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例如:在日本,壳聚糖类食品作为唯一一种功能型保健食品;而欧洲及美国的营养学界则把壳聚糖称作六大要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壳聚糖)之一,并且大量研制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现以投放到市场中。

而我国拥有丰富甲壳素资源,发展壳聚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年来,随着各国对壳聚糖的认识不断提高。研究不断深化,壳聚糖已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其中化妆品、食品工业等行业对壳聚糖的需求日益加快;壳聚糖在医药、化工、造纸、农业、环保、轻纺等领域中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表面活性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也日益变得越来越多。表面活性剂的改性也成为所有研究人员研究方向。而壳聚糖表面活性剂是新型的,绿色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性能优良、易生物降解、高效、安全等特点。

参考文献

[1]徐君义.21世纪是甲壳素世纪吗?[A].中国甲壳资源研究开发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11-13.

[2]夏文水,陈洁.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13(2):162-164.

[3]隋卫平,杨秀利,杨倩.应用化学,2002,19(9):890―893.

[4]马宁,汪琴,孙胜玲等.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改性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4,16(4)・643---653.

[5]范金石.甲壳低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6]林伟忠.甲壳素/壳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6,(12):11-15.

[7]赵希荣,夏文水.壳聚糖的抗菌防腐活性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157―160.

[8]段静芸,徐幸莲,周光宏.壳聚糖在冷却鲜猪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9):26―28.

[9]ihua Liu ,Itaru Honm a ,H aoshen Zhou.A m perometric biosensor

based on tytesinase ―conjugated polysaechride hybrid film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nanomol~neurotransm it ters me tabolite of 3,4 一 di―hydro xyphenyl acetic acid (DOPAC ) in biological fluid [J].Biosen―sors and B ioelectronics,2005,21(5) :809―816 .

[10]Muzzarerelli RAA.Chitin and its derivatives newt reads of applied research [J].Carbohydrate Polymers.1983,3:53-57.

[11]钱国强,周菊岩,马建标等.壳聚糖微球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7):1147.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仪器及主要试剂

本次试验中,应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奥地利安东帕公司生产的MultiwavePRO 型微波消解系统,北京吉天仪器公司生产的AFS-933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所采用的试验试剂主要有:500mg/L砷标准储备液,100mg/L汞标准储备液,同时制备硼氢化钾溶液,首先取硼氢化钾10.0g,之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氢氧化钠溶液规格为0.5g/dl,将硼氢化钾溶液定容为500ml,最终硼氢化钾溶液规格为2g/dl,然后制备硫脲-抗坏血酸溶液,首先取硫脲10.0g,再取抗坏血酸10.0g,之后采取纯水加热溶解,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定容为100ml,现用现制,规格为10g/dl。

1.2 测定方法

1.2.1 样品处理

首先取化妆品样本1g,将其置于消解罐PFA内衬杯中,之后加入浓硝酸3.0ml,充分混匀,然后静置8h,再向样品液加入过氧化氢3.0ml,将样品液放入消解罐,保证密封良好,之后将样品液置于微波消解系统中,分别采用4、6、3档功率对样品液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完成后取出样品液,持续冷却0.5h,之后打开消解罐,使NO2彻底消散,当棕色气体(NO2)完全散尽之后,消解液是澄清无色的液体(也可稍带黄色),之后准备25ml比色管,在比色管中加入少量纯水,再将消解液加入比色管中,然后向比色管中加入盐酸1.5ml,制备好的硫脲-抗坏血酸溶液2.5ml,最后采用纯水定容,充分混匀,静止0.5h,检测样品中砷、汞含量。

1.2.2 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取1.0mg/L的砷标准溶液0ml、0.50ml、1.00ml、2.00ml、4.00ml、10.00ml,依次将其加入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容量瓶,均为100ml容量瓶,再分别取1.0ml/L的汞标准溶液0ml、0.10ml、0.20ml、0.40ml、0.80ml、1.20ml,同样依次加入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容量瓶,然后在每个容量瓶中加入盐酸5.0ml,制备好的硫脲-抗坏血酸溶液10ml,采用纯水定容,此时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容量瓶内的溶液,砷含量分别为0ug/L、5 ug/L、10 ug/L、20 ug/L、40 ug/L、100 ug/L,汞含量分别为0 ug/L、1 ug/L、2 ug/L、4 ug/L、8 ug/L、12 ug/L,将6份溶液充分混匀,静止0.5h,检测各溶液中的砷、汞含量。

1.2.3 样品检测

还原剂为硼氢化钾(2g/dl),载流液为盐酸溶液(5%),将仪器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点燃原子化器炉丝,稳定0.5h之后进行检测,检测之后打印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分析

2.1 检出限DL和线性关系

空白试剂连续测定15次,提取第5、6、7、8、9、10、11、12、13、14、15次的测定结果,计算标准差(S),之后实施标准系列测定,计算最低检出限DL,计算公式如下:

DL=3・S/K

经过计算后,砷含量的最低检出限为0.016ug/L,汞含量的最低检出限为0.039ug/L,砷含量检测的相关系数为0.9999,汞含量检测的相关系数为0.9998。

2.2 精密度

取砷含量为20ug/L,汞含量为4ug/L的混合溶液,重复测定15次,提取第5、6、7、8、9、10、11、12、13、14、15次的荧光强度值,计算标准差,之后用标准差除以平均值,计算相对标准差,经过计算之后,砷含量检测的相对标准差为0.79%,汞含量检测的相对标准差为1.96%。

2.3 回收率

在检定样品中分别加入砷标准液以及汞标准液,按照文中方法处理样品,并实施测定,加标计算回收率,最终砷含量检测的回收率为89.3%-104.9%,汞含量检测的回收率为97.6%-107.9%,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加标回收率结果

样品名称 加入量(mg/kg) 原含量(mg/kg) 测定量(mg/kg) 回收率(%)

Hg As Hg As Hg As Hg As

洁面乳 0.1984 0.9368 0.0055 0.5604 0.2008 1.5432 98.4 104.9

精华液 0.3855 2.1453 0.0052 0.5216 0.4053 2.5060 103.8 92.5

营养霜 0.2754 1.3770 0.0041 0.3392 0.3012 1.7431 107.9 102.0

祛斑霜 0.4021 1.9631 0.1035 0.6488 0.5078 2.4195 100.5 90.2

保湿霜 0.3647 2.0456 0.0036 0.7321 0.3595 2.5589 97.6 89.3

紧肤面膜 0.1910 0.9548 0.0024 0.4498 0.2010 1.3455 104.0 93.8

在采用原子荧光法来测定化妆品中的砷、汞含量时,仪器条件、消化液、微波消解、酸介质、还原剂等因素均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在本次试验中,为了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严格保证仪器条件,砷灯电流为60mA,汞灯电流为15mA,载气流量为500ml/min,负高压为230V,在消化液方面,采取HNO3+H2O2体系,微波消解时分别采用4、6、3挡功率,每档功率持续5min,在酸介质方面,采用5%的盐酸,还原剂则采用2g/dl的硼氢化钾。试验结果表明,本次研究中的检定方案切实可行。

总结:

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不同人群,市场中不断推出各种新型化妆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市场中,也有一些不法厂商违反规定,所生产的化妆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笔者分析了原子荧光法在化妆品砷、汞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不断研究更好的检测手段,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贺瑞凤.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01):49-50.

[2] 徐胜强.盐酸和硫酸在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砷汞时的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1(02):82-83.

[3] 阳鸿斌.优化的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汞含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32-234.

篇7

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酯类的统称,常用种类达20余种,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随着塑料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邻苯二甲酸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被认为是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如将其掺入聚氯乙烯,能使硬塑料变为有弹性的塑料,起到增塑剂的作用。这种优良的柔韧作用,使其被应用于PVC地板、人工皮革、塑料包装袋、地毯衬垫和塑胶等产品的生产领域,并添加到食品包装材料、黏合剂、涂料和油墨中。

将邻苯二甲酸酯放入化妆产品中,据称能帮助指甲油降低指甲脆性。使发胶在头发表面形成柔韧的膜而避免头发僵硬。使护肤产品增加皮肤的柔顺感,同时它还可作为一些产品的溶剂和芳香固定液。

专家评说致癌事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洁:“邻苯二甲酸酯是国际上重点监控的内分泌干扰激素,其损害严重时可导致细胞突变,最终致畸和致癌。欧盟、美国等已将PAEs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并不断增加监控种类。我国也将DMP、DBP和DOP三种邻苯二甲酸酯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在欧盟和美国的一些地区,邻苯二甲酸酯已被禁用。据了解。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虽然没有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但是美国商品标签法案明确要求,若化妆品中添加了邻苯二甲酸酯。必须在标签中明确标出,使消费者有了解并选择的权力。欧盟于1999年便正式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用品及玩具中三类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BBP)含量进行严格限制,浓度不得超过0.1%,且违规的上架产品均被问责并召回。但在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含量标准限定。相关监管标准存真空。”如何安全选择香水

因为我国暂没有相关监控举措来应对这一发现,同时抽检名单也未公布,所以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挑选购买时多多注意。千万不要贪便宜选择“三无”产品,在购买香水时一定要从正规途径选择购买。

下面就教大家一些方法来鉴别香水的质量好坏。其实主要是看香水的色泽、香味及包装。

1、优质的香水必须是清澈透明、清晰度高的液体。无任何沉淀。一般不含色素,在摄氏30℃温度下。经24小时不变色。

2、香水的香味。优质的香水香味纯正,并能保持一段时间。无刺鼻的酒精气味及其它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3、香水的包装。取悦女人嗅觉的香水,其促销却常常要靠香水商品的视觉形象。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包装精细之处往往是体现了商品的内在质量。在鉴别香水质量时,要特别注意香水瓶的密封情况,瓶口与瓶盖之间要严密无间隙,否则易导致酒精挥发干涸。此外。还要注意香水包装是否整齐,图案是否清晰,瓶外观有无裂纹等疵点。若带喷头的香水瓶。还应检查喷头是否灵活,有无漏泄。

4、在专柜购买。购买时查看包装上的相关信息是否完整。此外201 0年实施化妆品成分必须标识在外包装上的规定后,很多大牌香水品牌也会将香水成分标识,所以大家在购买时应注意。

链接:

如何正确使用香水

用正确的方法使用香水,才能使香水发挥最大作用,也能将成本降低,不用为了安全买昂贵香水而心疼了。

1、香精是以“点”,香水是以“线”,淡香水是以“面”的方式,浓度越低,涂抹的范围越广。

2、七点法:首先将香水分别喷于左右手腕静脉处,双手中指及无名指轻触对应手腕静脉处,随后轻触双耳后侧、后颈部;轻拢头发,并于发尾处停留稍久;双手手腕轻触相对应的手肘内侧;使用喷雾器将香水喷于腰部左右两侧,左右手指分别轻触腰部喷香处,然后用沾有香水的手指轻触、左右腿膝盖内侧、脚踝内侧,七点擦香法到此结束。注意擦香过程中所有轻触动作都不应有摩擦,否则香料中的有机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破坏香水的原味。

3、喷雾法:在穿衣服前,让喷雾器距身体约10~20公分,喷出雾状香水,喷洒范围越广越好,随后立于香雾中5分钟;或者将香水向空中大范围喷洒,然后慢慢走过香雾。这样都可以让香水均匀落在身体上,留下淡淡的清香。

4、香精以点擦式或小范围喷洒与脉搏跳动处:耳后、手腕内侧、膝后。淡香精以点擦拭或喷洒于脉搏跳动处,避免用于胸前、肩胛的脉搏跳动处。

香水、古龙水或淡香水因为香精油含量不是很高,不会破坏衣服纤维,所以可以很自由的喷洒及使用。例如:脉搏跳动处、衣服内里、头发上或空气中。

5、体温高的部位,抹香水的效果比较好。基本上是,身体内侧比外侧体温高;另外,香气向上升,涂在下半身比涂在上半身更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6、不要在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抹香水,因为酒精在暴晒下会在肌肤上留下斑点,此外紫外线也会使香水中的有机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皮肤过敏。

7、香水可以喷在干净、刚洗完的头发上。若头发上有尘垢或者油脂会令香水变质。同时也不能够喷洒在干枯和脆弱的头发上,避免造成对发质的伤害。

8、香料为有机成分,易与金、银、珍珠反应使之褪色、损伤,因此香水不能直接喷于饰物上,可先喷香水后戴首饰。

9、棉质、丝质很容易留下痕迹,千万不要喷在皮毛上,不但损害皮毛,颜色也会改变。

10、香水喷在羊毛、尼龙的衣料不容易留下斑点。不过香味留在纯毛衣料上会较难消散。

百岁李鉴澄的养生之道

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北京天文馆原科学顾问、研究员,《天好者》杂志社原主编李鉴澄老先生出生于1905年1月20日,于2006年12月4日18时40分在北京安详逝世,享年102岁。堪称我国天文界百岁第一人。

李老83岁时还主持评审天文博士生,95岁还获得杯围棋业余比赛5段称号。他是我国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撰写的天文学方面的论文曾被授予“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奖,收录在《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公报》中。

99岁高龄时的李老,依然精神矍铄,十分硬朗。谈起养生之道,李老说:“其实也谈不上有什么长寿之道,与那些百岁老人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哩……”

“我年轻的时候身体并不怎么好。时期,我们亲手设计并刚刚落成的中国第一座天文台一紫金山天文台遭到侵略者的破坏。后来,我们经历千辛万苦,将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和资料送到云南昆明,搭建了中国第二个天文观测站。这期间我的身体有时就经受不住考验,偶尔会出一些小毛病。那时多亏我夫人的悉心照顾。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后来就加强锻炼,做广播体操,每天都出去散步,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室内也做,现在养成了习惯,一天不做身子骨都痒痒。”

“我从不吸烟、喝酒,一日三餐从不挑剔,做什么吃什么。说起来能有今天,还得感谢我的夫人杨国香。那时候我们都很忙。我夫人既要到外面工作,还要操持家务;即使是粗茶淡饭,她也要精心烹调。所以我总结了四句话:巧手烹淡饭,精心沏粗茶。菜肴生百味,香气飘全家。”

“我的生活很规律,早上七点钟起床,八点吃饭,每天做3-4次操;早上一袋奶,一个鸡蛋,一个豆沙包;中午一碗米饭,一菜一汤,午睡1个半小时;晚饭一碗面条,四五只虾,一碗汤,晚上十点钟睡。我也比较喜欢吃水果,什么水果都行。我最爱吃的就是饺子,一顿能吃15个哩。我喜欢看戏曲节目,每天都看。爱看京剧。他们一些小孩子不懂戏种。还要我讲给他们听。”

(据《相知中老年》)

梅兰芳的“三不三怕”

篇8

T. Kodaira, J. Z. Yang, and H. Aida, "Solvent Effect on th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N-Methyl and N,N-Dimethylacrylamides and N-Methylmethacrylamide with 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 J., 20, 1021 (1988).

T. Otsu and J. Z. Ya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N-Substituted Citraconimides as Polymerizable 1,1,2-Trisubstituted Ethylenes", Polym. Bull., 24, 475 (1990).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Dibutyl Citrconate and Mesaconate with Vinyl Acetate", Makromol. Chem., Rapid Commun., 11, 549 (1990).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Itaconic Anhydride", Chem. Express, 5, 805 (1990).

T. Otsu, M. Okuo, H. Watanabe, and J. Z. Ya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Dialkyl Itaconic Derivatives",Chem. Express, 5, 953 (1990).

T. Otsu, H. Watanabe, J. Z. Yang, and M. Yoshioka, "Synthesis of Polymers from Itacon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stry (日语), 45, 282 (1990).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High Polymerization of b-Monoalkyl Itaconat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s", Polym. Bull., 25, 145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Study 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eactivity of ?-Alkyl-?-methyl Itaconates", Makromol. Chem., Rapid Commun., 12, 205 (1991).

T. Otsu and J. Z. Ya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Itaconic Anhydride and Reactions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s", Polym. Int., 25, 245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Alternating Copolymers from th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Citraconic Derivatives with Isobutyl Vinyl Ether", Polym. Int., 26, 63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Reactivity of Citraconic Anhydride, N-Alkylcitraconimides, Dialkyl Citraconates, and Dialkyl Mesaconates in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with Vinyl Acetat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Eur. Polym. J., 27, 1081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Ter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Citraconic Anhydride, Styrene, and Isobutyl vinyl Ether", Polym. Bull., 26, 509 (1991).

T. Otsu and J. Z. Yang, "Synthesis of Alternating Copolymers from N-Alkylcitraconimides and a-Methyl Styrene", Polym. Commun., 33, 528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Citraconic and Mesaconic Acids with Styrene", Chem. Express, 6, 41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Itaconic Acid in Dioxane and Ethanol", Chem. Express, 6, 49 (1991).

J. Z. Yang and T. Otsu,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Citraconic Anhydride with Styrene and Terpolymerization of Citraconic Anhydride, Maleic Anhydride with Styrene", Macromolecules, 25, 102 (1992).

T. Otsu and J. Z. Yang, "High-Molecular-Weight Alternating Copolymers from Thermal Copolymerizations of N-Alkylcitraconimides with Styrene", J. Macromol. Sci. Pure Appl. Chem., A29, 207 (1992).

T. Otsu, H. Watanabe, J. Z. Yang, M. Yoshioka, and A. Matsumoto,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s from Itaconic Acid Derivatives", Makromol. Chem., Macromol. Symp., 63, 87 (1992).

J. Z. Yang and R. M. Ottenbrite, "Polycondensation of b-Benzyl-L-Aspartate Utilizing Diphenyl Phosphoryl Azide as Condensing Agent", Polym. Preprints, 33 (1), 1115 (1992).

J. Z. Yang, M. Wang, and R. M. Ottenbrite, "Synthesis of Copoly(amino acids) as Potential Biomaterials by Diphenyl Phosphoryl Azide", J. Bioact. Compat. Polym., 8, 69 (1993).

J. Z. Yang, M. Wang, and R. M. Ottenbrite, "A study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Poly(amino acids) Synthesized by Diphenyl Phosphoryl Azide", J. Macromol. Sci., Pure Appl. Chem., A30, 503 (1993).

J. Z. Yang, M. Wang, R. M. Ottenbrite, and I. I. Negulescu, "Synthesis of Copoly (amino acids) through Direct Polycondensation", Polym. Preprints, 34 (1), 536 (1993).

J. Z. Yang, M. Wang, and R. M. Ottenbrite, "A study of Polymerization of Amino acids by Diphenyl Phosphoryl Azide: Dependence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n Synthesis Conditions", Polym. Preprints, 34 (1), 538 (1993).

J. Z. Yang, M. Wang, L. Fambri, and R. M. Ottenbrite,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Natural Amino Acid - Containing Nylons", Polym. Preprints, 34 (2), 420 (1993).

J. Z. Yang, "Book Review: Modern Methods of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J. Bioact. Compat. Polym., 8, 83 (1993).

Y.-S. Lee, J. Z. Yang, T. Sisson, D. Frankel, D. F. O'Brien, J. Gleeson, and S. M. Cruner, "Polymerization of Nonlamellar Phospholipid Assemblies", Polym. Preprints, 35 (1), 456 (1994).

Y.-S. Lee, J. Z. Yang, T. Sisson, D. Frankel, J. Gleeson, E. Aksay, S. L. Keller, and S. M. Cruner, D. F. O'Brien,"Polymerization of Nonlamellar Lipid Assemblies", J. Am. Chem. Soc., 117, 5573 (1995).

Y. Sei, J. Z.Yang, X. Luo, T. Kato, “Dermatology Practice 5 - Skin Care Practice, Chapter 6: Dandruff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日语)”, Bunkodo, Tokyo, 1999.

杨建中,“头发的损伤与护发”,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102, 62 (2002).

35. 陆坚,杨建中,“海飞丝去屑润发精华露――启动巨大的护发品市场”,中国化妆品(行业版),118, 72 (2002).

杜荣昌,王侠生,朱敏,章强强,罗东辉,杨建中,“头皮屑的发生及去头屑香波的应用”,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8(3),245,2002.

杨建中,“浅谈染发对头发的影响以及染后护理”,中国化妆品(行业版),128, 70 (2003).

杨建中,“高分子与头发化妆品”,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138, 60 (2003).

J.Z.Yang, “Aesthetic Dermatology: IV. Shampoo and Conditioner (日语)” , Nanzando, Tokyo, 331-335 (2005).

C.LaTorre, B.Bhushan, J.Z.Yang, P.M.Torgerson, “Nanotribological Effects of Silicone Type and Deposition Level and Surfactant Type on Human Hair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J. Cosmet. Sci., 57, 37 (2006).

1. 头发损伤的模型

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头发损伤的因素比比皆是。因而,通过使用优质的护发产品来修复受损伤的头发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愿望。然而,怎样才能设计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护发素技术呢?本文作者根据在宝洁全球护发研发中心的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举例论述护发素技术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手段。希望能对同行业的技术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作为技术设计的出发点,深刻理解头发受损前后其结构及性能上的变化十分重要。事实上,头发受损前后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与造成头发损伤的原因及损伤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造成头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烫发、染发等引起的化学损伤,梳理等引发的物理损伤,由于热吹风或电烫时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热损伤,以及日光损伤及气候老化等。理论上讲,物理损伤主要影响头发的表面性能,而化学损伤则波及表面及内部结构。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因此,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头发损伤,分别建立受损后结构及性能变化的模型极为重要。

以由漂白或染发引起的化学损伤为例。染发剂和漂发剂是透过毛小皮,进入毛皮质中而发挥作用的。其中永久性染发是通过将氧化染料渗透到头发内部,并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生成高分子色素而染色。而脱色也是通过将漂白剂与头发中的黑色素发生氧化反应而完成的。这些化学反应都不可避免地会改变毛发的表面及内部结构。而毛小皮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毛小皮最外层的疏水性保护膜――脂肪酸层(F-layer)将首先被分解而脱离,使得头发表面变得比较亲水且带更多的负电荷。图1中的原子力电镜图显示,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受损伤的头发表面附着着一层湿气。这就证明了受损后的头发更加亲水。进一步的损伤会使毛小皮上出现许多微小的空洞,最终毛小皮变得粗糙并容易出现剥蚀。同时,化学处理还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头发内部的结构,如引起头发中蛋白质流失、结晶度下降等。

上述因损伤而引起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头发的美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受过损伤的头发摸上去感觉“没有光泽” 、“粗糙” 、“缺乏弹性” 、“不易梳理”、“易断发”等等。这些都是上述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的表观现象(图3)。实际上,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受损伤的头发有含水量降低,拉伸强度下降,弹性及韧性下降,颜色和光泽损失,表面纹理变得粗糙等物理性能的变化。干燥、缺乏水分又会进一步促使头发的剥蚀,形成恶性循环。而头发受损后光泽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发表面变得粗糙,对光的反射效率降低所造成的。因此,为消费者提供能够有效地恢复头发性能的护发产品是十分重要的。

2. 头发修复技术的设计概念

如前节所述,头发受损后会出现许多与以前不同的表观变化。而在设计修复技术时,我们应该抓住其本质的物理性能变化,如疏水性变化及表面光滑度变化等。针对这些变化而选择相应的技术,并通过大量的实验筛选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里用两个最广为人知的护发成分作为例子来论述怎样进行最佳设计。

既然恢复头发的疏水性和平滑性是修复损伤头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使用含有丰富的疏水性基团的成分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受损后的头发带有更多的负电荷,选用带正电的阳离子化合物与其相结合则显得更有意义(图4)。由此可以想象,长碳链(碳十六以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等)能够与头发表皮的阴离子相互吸引,有效地吸附在头发上,从而给头发重新覆上一层疏水保护膜。它同时也起着层的作用,使头发变得光滑、柔软。

众所周知,另一类常用的护发成分是硅酮类(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氨基硅酮等)。这里主要是利用了硅酮类的高疏水性及低表面张力的特点。由于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16-20mN/m),硅酮可以均匀在头发表面展开而形成薄膜。从而使头发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富有光泽。同时也可一定程度防止头发中水分的挥发。从图5的原子力显微镜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硅酮膜的平滑效果。

除了上述两类广为人知的护发成分外,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原料,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既然护发剂的选择很多,为什么有些产品对头发的修复效果却并不理想呢?可见选择最佳的护发成分的组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3. 头发修复技术的优化方法

这里还是以以上述两种常见的护发成分为例进行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硅酮的种类繁多,选择起来并不容易。选择的关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首先要根据对象消费者群的发质,设定头发修复程度的技术指标。显然对于要求高的消费者如达不到其要求、或反之给要求较低的人以过高的护发效果,都难以使其满足。

2) 在选择原料时,要根据其实际功能做到分工清晰,各有所用。最好能够通过单一变数的实验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寻求原料之间的互补性及协同作用。

3) 积极应用各类理论模型来指导原料的筛选工作。这样做可以提高筛选的效率。

4) 根据功能上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物理性能参数作为筛选过程中的指标。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具体地说明一下。首先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设计为例。在选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除安全性及成本之外,还应考虑以下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它在头发上的附着效率。再者就是对头发疏水性及光滑度的改善效果。一般可以通过测试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头发表面能以及摩擦力来筛选。而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计算机做分子模拟来预测其性能。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头发外表皮的分子模型。然后通过能量最小化的模拟,推算出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头发间的结合能以及结合以后的表面能(图6)。由此预测哪一类的阳离子化合物最为理想。经验表明,模拟值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图7所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头发表面能的降低作用的实验结果,就是在分子模拟的指导下获得的。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号及2号的实验结果与模拟值大致相同。对于硅酮等护发成分也可使用同样手段指导筛选,但相对来说模拟高分子时的难度要大得多。

Molecular Simula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 Adsorption on Hair Surface

Hair epicuticle surface

(Energy optimized for 18MEA)

Cationic surfactant on hair surface

(Before energy optimization)

Cationic surfactant-hair complex

(Energy optimized)

下面再以硅酮为例论述如何利用原料的物理性能参数作为参数进行筛选。我们知道,未经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非常疏水的。头发原本也是疏水的,但经过损伤的头发变得相对亲水,其亲水程度根据受损程度不同而变化。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如果仅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它虽然会有效地附着在未受损的头发上,但对于严重受损的头发则不很有效。好在现在经过改性(或功能化)的硅酮的种类也很多,关键是使用什么指标去筛选。既然使硅酮与头发的疏水性相符是问题的关键,利用硅酮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作为主要物理性能参数,就可以有效地筛选出最佳的适用范围(图8)。在此范围内的改性硅酮能够有效地附着在有着不同损伤程度的头发上,从而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

4. 优质护发素的修复效果

通过上述各种科学手段进行最优化筛选后产生的技术,使用在护发素产品中后具有理想的头发修复效果。其中包括恢复头发的易梳理性、顺滑性、柔软性、光泽度、强韧度,以及防止毛燥及头发脱色的效果等。这些技术在宝洁公司全球护发产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优质护发素的修复效果。

图9是头发表面Z-电位的结果比较。不难看出,未经护理的头发表面均带有负电荷,而头发受损伤后所带负电荷增多。相反,即使是受过损伤的头发,经护发素护理后的其表面几乎不再带负电荷。这说明护理后的头发表面相对疏水,附有一层保护膜。从图9的实验还可以发现,经过优质护发素处理过的头发表面接近电中性。这一特性使头发更能保持优美的发型,免受由于静电所造成的对头发造型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止毛燥的效果)。

图10通过比较头发拉伸强度,说明优质的护发素可以使受损的头发恢复到原来的强度。经过优质护发素处理的头发表面,改性硅酮类活性成分往往会形成一层极薄的膜,大大降低了头发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头发变得极易梳理,降低了由梳理而带来的损伤。

篇9

1 药用现状

1.1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

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 已鉴别出的挥发油主要有樟醇、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芳樟醇、双花醇、反-2-甲基-2-乙烯基-5(α-羟基异丙基)四氢呋喃[Trans-2-methyl-2-ethenyl-5(α-hydroxyisopropyl)tetrahydrofuran]、棕榈酸、丁香油酚、左旋-顺-2,6,6-三甲基-2-乙烯基-5-关基-四氢吡喃、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金银花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 acid)、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木犀草素-7-o-A-D-葡萄糖苷(luteolin-7-O-A-D-glucoside)、木犀草素-7-O-B-D-半乳糖苷(luteolin-7-O-B-D-galactoside)、槲皮素-3-O-B-D-葡萄糖苷(qucrcctin-3-O-B-D-glucoside)、肌醇等有效成分,另含有Fe、Mn、Cu、Zn、Ti、Sr、Mo、Ba、Ni、Cr、Pb、V、Co、Li、Ca15种微量元素。

1.2 金银花的开发现状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主要用于各种热性病。金银花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银屑病、口腔溃疡、皮肤手足癣、上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痢疾、胆道感染、高脂血症、百日咳、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慢性咽炎、阑尾炎、小儿肺炎、风湿性心脏病、钧端螺旋体病等病症。据统计含有金银花的中成药达200多种,如复方金银花冲剂、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合剂、银黄口服液、金嗓子喉宝、银黄清口服液、银翘解毒丸、金银花露、金银花颗粒、栀子金花丸、银翘解毒片等。

1.3 化工用现状

金银花在日用化工领域也有广泛用途。金银花主要用于牙膏、痱子水、香水、卷烟、沐浴露等。

1.4 生态旅游现状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主根发达,而且侧根、须根密布,纵横交错,构成了密集的根网,护坡效果非常明显。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金银花有助于推动旅游风景点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2 金银花开发利用面临问题和发展策略

2.1 面临问题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建立金银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一直不足,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而规范的技术。为保证金银花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规范化种植,但至今尚没有形成系统配套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致使金银花产量低、质量差。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存在着科技落后、技术不规范、市场空间未拓展开等问题。对金银花茎枝综合利用目前重视不够。

2.2 发展策略

发展金银花产业离不开科技支持,应加大科技投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须在企业的带动下,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实现生产稳定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成立有关的培训班,对缺乏的技术人材进行培训。引进大型企业,建立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尽快通过GAP认证。建立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 金银花开发利用前景

金银花属于传统中药材,被誉为“植物抗生素”。目前70%以上的感冒、消炎中成药中都含有金银花。金银花作为中国传统的药材,会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其新的药理作用也会逐渐被开发出来。中医药以其卓越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许多国家对其开展研究和开发,金银花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加强,消费绿色保健食品正在成为国际趋势。《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金银花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物质,具有清除人体中超氧离子自由基、抗衰老和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降脂、抗血栓、抗衰老。金银花是消暑解热的佳品,可制作清凉饮料与糖果,如香港加多宝集团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凉茶“王老吉”系列产品,畅销东南亚、非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金银花的o、叶均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可用于替代花蕾,大量用作于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的原料。金银花在制药、保健食品、香料、化妆品等许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海智,陈素华,王昕荣,乔福元,熊锦文,王楠.金银花抗豚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体外实验研究(摘要)[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

[2]吴树国,翟德翠.药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及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篇10

1.2课程设置时间探索

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很难明确专业的学科领域,但从它们的研制、生产、应用三个方面来考虑,精细化工的基础是应用化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而这四大化学我校应化专业学生在三年级的上半年已经全部开完。鉴于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以及考研时方向的选择,可考虑将精细化学品课程安调整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课开课。提前一个学期的开课为同学考研方向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避免了就业压力的干扰,使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增加专业知识,以便就业时为自己提供就业便利。

1.3课程设置内容探索

精细化学品这门课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多,既包括染(颜)料、涂料、农药、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剂、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纸用化学品等传统的精细化工产品,又包括电子化学品、医疗用化学品、IT行业用化学品等新型的精细化学品。高级“应用型”地方性人才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精细化工课程做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把重点放在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上,着眼于学科发展来认识与理解精细化学品,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并以此来指导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内容的筛选,彰显课程的时代感、凸现课程的作用与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制定大纲开始,全面、准确的把握好知识结构和内容,认真备课,多了解精细化工行业的一些最新资讯。力求做到既全面涵盖,又突出重点;既有必要的基本理论,又有丰富的实用技能。针对精细化工课程内容多,知识涵盖面广,而学时少的特点,我们决定采取:

1.3.1在选用有关教材时,仍继续保留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和农药等传统章节,光谱增感染料和彩色显影成色剂暂时舍去不讲。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产品的分类、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等,都必须作尽可能全面、细致的讲授。

1.3.2对于研究性较强的高新技术知识,如感光材料;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防水、防污、防火等功能性涂料。这些知识虽然专业性、前沿性较强,但针对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地方特色,作为了解性知识较为适宜。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由于存在着教材滞后问题。要想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了解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让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讲授和进行课堂讨论,如讲到功能性染料和功能性涂料时,我们将以往由教师查新后再整理讲授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自己选题查新写论文上台讲课,然后当场解答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论文作业的成绩是根据学生的论文、讲课和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综合评定。一开始同学不是很适应,主动站到讲台上的很少而且很紧张,在授课教师的一再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由于是“同学讲,同学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答辩时,气氛活跃,课堂效果生动。大多数同学都欢迎这种讲课作业,认为不仅掌握了最新专业知识,而且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颇有好处。如,很多同学之前根本不知道文献引用的顺序以及如何在适当的位置标注文献出处,经过这次亲自整理论文才把这些问题一一搞清楚。

1.3.3对于与专业基础课无机、有机、分析的有关内容,如光与色的关系,偶氮类染料制备中的重氮化和偶合反应等。这些是理解和掌握染料知识的基础,又都是学生学过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信手拈来”的方式,同时也给学生“温故知新”的效果。

1.3.4对于那些和重点知识密切相关,同学较熟悉且又十分容易掌握的内容,如涂料的分类、用途、基本组成等,在经过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的示范和讲授的基础上,给同学提纲采取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自学和思考。下次课时,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学生分组交换意见后,各组可派一位同学上台论述。这种互动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增加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

1.4改变课程考试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考试以闭卷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精细化学品的学习要求除了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还有对一些学科前沿的理解。既然课程改革要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那么成绩的考核就不能只看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而应有多种形式的考核。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0%,论文成绩占40%。考试方式的调整,克服了闭卷考试的某些局限,使学生不仅仅为考试而被动学习,能够在主动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程。

篇11

2.征文及参会要求:①未正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②稿件篇幅在3000字以内,关键词3~8个,附400~600字中英日文摘要,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③论文请发送电子版,邮件以“作者姓名+马来西亚会议”命名。收到必复,若无,请与我部联系,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④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1月18日,请自血因私护照并填写出国人员情况表;⑤费用:论文翻译费300元,报名费每人500元,因故不能成行者报名费不退。

3.省略

第五次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学术大会筹委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

股骨头坏死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暨辉瑞骨科镇痛高峰论坛

第二轮通知

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和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承办的“股骨头坏死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暨辉瑞骨科镇痛高峰论坛”将于2010 年4月8日~10日在上海市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举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5 届“三优”评选的颁奖仪式。参加本次研讨会可获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 分。会议将邀请美国杜克大学Virginia Flowers Baker 骨科主任、骨与关节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JBJS)董事长James Randolph Urbaniak 教授、Current Opinion in Orthopaedics 杂志主编Vincent D. Pellegrini 教授和总医院骨科王岩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李子荣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王坤正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王义生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1.会议内容:①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②股骨头坏死研究新进展;③表面置换与保留股骨颈的人工关节置换。

2.省略,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28-85422431;截稿日期为2010 年3 月15 日。优秀稿件将优先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正式发表。欢迎广大骨科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踊跃投稿及参会

3.报到时间:2010 年4月8日(8:00-20:00);报到地点:上海市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6号B座)。

4.会议时间:2010 年4月9日~10日;会议地点:上海市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6号B座);会务费:800 元。

5.省略;燕晓宇 13671725441,E-mail:。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2010年《中国美容医学》征订启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内外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整形美容、皮肤美容、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医药美容、护理美学、综述、讲座、国外美容最新动态、国内最新书讯会讯等,并将继续增设美容医学焦点研究专栏。本刊为全彩铜版印刷,图文并茂、内容涵盖面宽、信息量大、理例兼容、实用性强,是从事美容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的必备读物。

2010年征订工作现已开始,定价15元,全年180元(含邮费),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27,编辑部亦可直接订阅和投稿,地址: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收,邮编:710043。咨询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网址:省略,E-mail:zgmryx@163.省略。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码)。

20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

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亚韩国际医学美容医院承办,总医院、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协办,会议定于2010年6月3-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大会期间还将举行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和第二届“医学美学艺术展”,颁发第四届“学科贡献奖”。举办本分会各学组的继续教育学习班、手术演示等活动。本次大会是中华医学会全国Ⅰ类学术会议,也是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Ⅰ类学分。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征文内容如下。

1.征文内容:学科建设:①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前景;②美容医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方向等; 美容外科学: ①美容外科程序标准化探讨;②面部年轻化、面部轮廓美容;③吸脂、美容;④常见美容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等; 美容皮肤科学: ①非手术面部年轻化技术疗效评价;②损容性面部皮肤损害及修复;③化妆品与皮肤美容科学等; 美容牙科学: ①牙齿正畸与面部轮廓美容;②牙齿修复美学;③种植牙美学;④牙齿色彩学;⑤牙周美容等; 美容中医科学: ①中国针灸与中胚层疗法的关系探讨;②黄褐斑中医药治疗进展;③中医抗衰老;④中医减肥等;美容医疗技术: ①色素沉着性皮损的光学治疗回顾与展望;②血管性皮肤病激光治疗进展;③无创嫩肤除皱技术的评价;④局部注射美容技术;⑤文刺与祛文刺技术的安全性;⑥美容术后护理效果的评价等;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人文科学: ①中国人的美容心理评估;②美容心理,美容医学心理学;③中国人面部轮廓特征的美学探讨;④各类艺术形式学;⑤医学审美教育;⑥美容医学伦理等;⑦美容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相关法律问题;⑧美容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定性与处理等。

2.征文要求:①文体形式不限,论著、综述、评述、个案等均可;②来稿请寄500字以内的摘要1份;③投稿方式,一律采用网上投稿,网址:省略.省略;④投稿截止日期:2010年4月30日(录用与否恕不退稿)。

・消息・

《中国美容医学》被以下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国内外读者可以在:省略、 省略、 zgmryxzz.省略等网上查阅、下载《中国美容医学》全文。其中中国知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同时收录中外各类医学期刊近百种,可查阅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院管理等医学论文资料。欢迎登陆查阅《中国美容医学》,并欢迎国内外作者读者积极投稿!

联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邮编:710043,联系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网址:省略,投稿E-mail: 。

・告作者读者・

投稿数字写作须知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刊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节,节间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3,216改为3 216)。但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中文出现的数字,凡属计数数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关于中英文摘要书写格式的要求

本刊中的论著文稿正文前应附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得使用“作者”、“我们”等主语。关键词3-8个,撰写应正确选用中国医科院情报所出版《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AAL)内所列的词语,必要时可采用自由词语,每个词组(汇)间用逗号(,)隔开。英文摘要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略有扩展以便对外交流。英文摘要格式要求:文题首字母为大写,作者需要全部列出,姓名及省、市名用汉语拼音,姓氏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文题及单位用英文书写英文关键词均小写,不能使用缩写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序一致。

希望作者读者在投稿或(和)修改稿件时,按上述要求认真补充完整,并注意规范使用医学专业词汇。

版权转让声明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全体作者需在收到编辑部发出的稿件回执时签署《论文投送介绍信》,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并赠送当期杂志两册。

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请选您亲自阅读过的最近5年以内发表的文献(经典文献除外),序号请按正文中引用先后排序,并与原文仔细核对、在原文以相同序号标注。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如果参阅的是期刊其书写格式为(除了虚线部分其他包括标点符号都按以下格式书写,不能缺少):

[序号]作者名(三位以内者全部列出,超过三位作者的只列前三位,中文后加“等”,英文加“et al”;尤其英文文献要求名在前,姓在后,如“Morris PJ,BradleyJA”等). 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os格式),年份,卷(期):起页-止页.

示例:[1]杨 瑛,顾伟英,杨彩霞,等.凡能斯提尔美容切口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5):509-510.

2.若参阅图书:

[序号]作者(主编姓名).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 起页-止页.

示例: [2]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73-474.

3.若为析出文献:

[序号]章节作者. 章节文题. 见: 作者(主编姓名).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起页-止页.

示例:[3]刘德伍,吕润华.抗瘢痕增生药物研究进展.见:蔡景龙.现代瘢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2-444.

4.若为电子文献:

篇12

――悉尼大学沿海城市生态影响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布朗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这些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有多大的影响,但它们必定是无益的。认识、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自然是政府和科学家们的责任。但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污染的环境,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不管微塑料的广泛存在是否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减少塑料的使用和丢弃――从而减少微塑料的产生,都是必要的、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的贡献。

――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

有众多大小不足5毫米的细微塑料片浮游在东京湾的海水中。这些塑料片被称为“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含有被认为会致癌或降低生殖能力的“多氯联苯”以及对甲状腺功能有不良影响的“多溴联苯醚”。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毒性且难被降解,据分析,“微塑料”上吸附的是在禁用前就被废弃的、积聚在海底的此类化学物质。

――东京农工大学教授、环境化学专家高田秀重

浴液、护手霜、磨砂膏等化妆品中含有聚乙烯、丙烯酸酯等微粒,或者说微塑料,涂抹在皮肤上,等到清洗时会随着水流进入下水道。这些微粒通常无法被污水处理系统过滤掉,混在污水污泥中,蔓延至农业用地。每立方米处理过的污水含86至714个微塑料,而干燥的污泥中含量更高,每千克含2.4万个微塑料。

篇13

皮肤营养、保护功能

人的皮肤角质层中保持10%~20%的水分,才能使皮肤丰满而富有弹性、不开裂。皮肤角质层中含有皮肤保湿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天然保湿因子以及皮肤结构的皮脂膜防止水分蒸发。

丝胶蛋白质由丝氨酸(33.43%)、天门冬氨酸(16.71%)、甘氨酸(13.49%)等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90%以上的氨基酸能被人体吸收到人的皮肤、血清、组织细胞间液中,是人体很好的氨基酸补充途径。丝胶含有72%以上的吸放湿性侧链氨基酸,它与人体皮肤角质层中的天然调湿因子极为相似的主要成分,吸放湿性能优良。丝胶自然放置可生成凝胶,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水分不流失。

丝胶分子构象主要为无规卷曲,丝胶分子空间结构松散、无序,丝胶蛋白链上有许多侧链较长的氨基酸以及许多极性亲水基团处于多肤链表面,这些亲水性基团可使体内水分传递至皮肤角质层而结合,使皮肤保持一定水分,从而使皮肤柔软而光滑。

丝胶蛋白质具有高分子质量、大分子体积和多孔性的结构特性,在改变溶液的浓度、PH值、温度下可以水解为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其分子高度伸展并相互缠绕连接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而水分子则在此网络内通过极性键和氢键与丝胶蛋白质分子相互结合,使得丝胶蛋白质就像“分子海绵”一样,能吸收和保持其自身质量上千倍的水分。当这种饱含水分的“分子海绵”涂布于皮肤表面后,则能形成一层水化膜,对角质层保持保湿作用,防止皮肤干燥,产生护肤作用。胶蛋白质作用于皮肤表面后,大分子丝胶蛋白质可迅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的水化膜,使角质层水合软化,从而增加角质层对活性物质的吸收利用。而丝胶作用与体肤时又能够迅速水解成小分子。低分子丝胶蛋白质则能直接渗入到真皮层,产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微循环、改善中间代谢,对皮肤中其它活性或营养成分起透皮传递系统的作用。一般认为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丝胶肤具有优异的调湿、保湿作用,能使皮肤中水分含量保持适当,使皮肤光滑、柔软、富有弹性,由此改善皮肤的生理条件,为真皮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合成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加强了营养物质的供给,产生营养皮肤功能。由于皮肤的矩阵结构,使丝胶蛋白质成为化妆品中活性成分传递的有效介质。丝胶蛋白质既有较高的吸湿性,又有良好的保湿性。

此外,丝胶蛋白质水化膜还有透气和非封闭特性,结果产生一般封闭式润肤剂或调理剂所不能比拟的润肤功能。丝胶蛋白质还可通过形成粘弹液并填充于皮下骨胶纤维中起作用,有助于防止骨胶原由溶解状态转化为不溶解状态,并与蛋白质复合物对皮肤的保湿产生协同作用。而富含丝胶蛋白质的ECM可以从真皮层中吸取大量水分,同时又因表皮脂质的屏障作用可防止水分的蒸发和损失,达到维持皮肤水环境的恒定状态,而产生护肤润肤作用。丝胶蛋白质具有皮肤保湿和营养双重作用。利用丝胶蛋白质的独特功能,可以制成适合不同肤质、各种气候环境下使用的护肤化妆品。

抗氧化、抗衰老功能

人体皮肤变黑就是因为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将角朊组分中的酪氨酸氧化,发生一系列反应,最后聚合成黑色素。紫外线加速这一氧化反应,人的皮肤常暴露于日光中就容易变黑。丝胶的多羧基、羟基、氨基等功能基团还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抵御日光、微波、化学物质、大气污染物对肌肤的侵蚀,能很好地抑制活性氧的发生,防止皮肤起皱老化。

丝胶中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丝胶中高比例的羟基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如铜、铁的螯合,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正常发挥,丝胶具有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特性。

食物发生褐变反应,是由于食物中的脂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了过氧化反应。共轭双烯含量越大,过氧化反应越强。含有丝胶的样品共轭双烯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缓慢,从而能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而抗氧化,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在食品中加以利用。

人体机体内丝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部位主要是在成纤维细胞或其它细胞的胞浆膜及表皮角朊细胞等。体内丝胶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很快,并迅速排出胞外或被降解。其合成受体内激素、年龄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丝胶蛋白质作为人体皮肤、组织细胞等固有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无任何刺激性和光毒性反应。给动物注射适量丝胶蛋白质,丝胶蛋白质本身并不是抗原体,所以在体内一般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及其它毒副作用,使用安全。丝胶蛋白质与机体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阻挡细胞中某些酶释放到细胞外,减少自由基的形式。丝胶蛋白质主要能限制几种产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类靠近细胞膜,减少了细胞膜表面羟基自由基的流入,防止了细胞结构的破坏,从而产生防止皮肤皱纹形成和抗皮肤衰老功能。

此外,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或皮肤受到强烈刺激后,其中的丝胶蛋白质酶就会被活化,过度降解和破坏了黏结皮肤组织成分丝胶蛋白质,使刺激加重并导致皮肤组织脱水,结果引起皮肤粗糙、皲裂、形成皱纹和老化。适当给皮肤补充一定量的丝胶蛋白质后,丝胶蛋白质能迅速与细胞表面结合,及时将外界生长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直接促进组织的增殖、重建与修复,并能通过丝胶蛋白质抗自由基的产生、抑制动物细胞的病理吞噬及保护皮肤等协同作用,使皮肤弹性与饱满度得到一定恢复,产生消除皮肤皱纹、增加弹性、防止皲裂和抗皮肤衰老等作用。在丝胶蛋白质高分子聚合结构中存在许多羧基阴离子,故可以产生某些大离子功能。丝胶蛋白质可以改变带正电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扩散及其分配速率,并能及时调节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周围阳离子的流动和浓度变化,并能直接参与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代谢调控。当丝胶蛋白质降解后能明显维护动脉壁的正常通透性,增加了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提高了皮肤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应激能力和适应性,促进了皮肤健康。如果经常在皮肤上涂擦含丝胶的化妆品,能有效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生成,保持皮肤白嫩。它用于化妆品,可起到保湿护肤、抗衰老、营养皮肤、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消炎及稳定乳化等功能。

抗菌消炎功能

低分子质量丝胶具有抑制病菌生长、抑制病理反应的功能,产生抗菌消炎作用。由于大分子质量丝胶蛋白质所特有的吸水保湿功能,其水溶液涂于皮肤表面时,易形成一层水化膜,此膜如同一道天然屏障,能有效将皮肤与细菌隔离开来,阻止了细菌侵入皮肤,间接产生抗菌消炎作用。此外,在皮肤基质中,丝胶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并以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间隙,形成凝胶,将细胞粘合在一起,发挥正常细胞代谢及组织持水的作用,从而产生保护细胞免受病原菌的侵害,防治感染等作用,对皮肤起到了一定保护功能。

丝胶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功能

在机体受伤后,丝胶蛋白质是首先到达伤口处的主要物质之一。在丝胶蛋白质酶作用下,丝胶蛋白质产生降解,并激发随后的伤口逐渐进行修复。在伤口部位,丝胶蛋白质还能增强凝血酶的活性,加速纤维凝血块的形成,并能促进单核细胞的病理吞噬作用和表皮细胞的进入与粘附及成纤细胞的增殖和游走,防止炎症渗出,直接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重建与结构修复。同时,由于丝胶蛋白质的高保湿和水化性能,可通过扩大胞间空隙,促进细胞移动,由此营造一个特别适合炎性细胞进入和维持活性的良好环境,促进和维持伤口周围皮肤水环境的恒定,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及减少伤疤。

稳定乳化功能

丝胶蛋白质是具直链结构的高分子生物制品,持水性很强,在水中易形成致密的水溶性聚合网状结构,使其水溶液能保持较高的黏性和弹性,具有一定的增稠作用。丝胶蛋白质与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复配性能较好,当其水溶液与化妆品油相混匀乳化后,能使膏、霜、乳等基质细腻均匀,长期存放不分层、不渗水,剂型稳定,表明丝胶蛋白质具有较强的促进和稳定乳化功能。

药物载体功能

丝胶蛋白质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缓释药物作用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功能。由于丝胶蛋白质分子质量很大,在溶液中其分子间相互作用交联成网,此种网络对药物分子起到粘附作用,使药物缓慢从丝胶蛋白质网络载体中释出,体内扩散速度大大减慢,产生长效、延效作用。另外,丝胶蛋白质具有较强的保湿性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水化膜能使角质层水合软化,改变了角质层的水合结构,在护肤的同时,也增加了药物分子透皮吸收的能力,提高了药效。在一些防治皮肤创伤、烧伤、干皮症、搔痒症、祛色斑及美白皮肤的软膏、霜和液体等化妆品或药物制剂中加入适量丝胶蛋白质。

丝胶蛋白保健纺织物后整理材料

合成纤维系疏水性纤维,吸放湿性能较差,因此用合成纤维制作的服装,穿着舒适度差。丝胶含有大量具有亲水性侧链的氨基酸,吸放湿性能较好。在丝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戊二醛、树脂等交联剂进行改性,降低丝胶的溶解性,并使其成为网状结构,将合成纤维浸渍在改性后的丝胶溶液中将丝胶溶液直接涂刷在织物上,可得到舒适性好的改性纤维或改性织物。其机理是丝胶分子的引入,降低了纤维的表面电位,增加了纤维表面活性吸附活化中心,并降低了纤维结晶度,提高了比内表面积,因此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和扩散,使改性纤维或织物的吸放湿性能提高。此外,还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日本利用这种涂层技术,已成功开发内衣、汗衫、尿布、床上用品等产品,随着人们保健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类新产品的销量正在逐渐增长。

其他功能

丝胶蛋白质还具有防治眼睛疲劳、干眼病、防止隐形眼镜对眼球的摩擦损伤和眼球,妇科及外科手术防粘连、诱导靶向技术治疗癌症、促进溃疡面的康复、减轻滑膜炎症、缓解关节炎疼痛、辅助诊断肝硬变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减少妊娠纹的出现及促进产后妊娠纹的恢复等一系列特殊功能。

全天然纯大量生产丝胶蛋白质的方法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日本农林水产省自2002年以来,着力推进以家蚕为主体的“昆虫产业”,将昆虫称为“21世纪最大的未利用资源”,提出“以独创的昆虫制品挑战世界”的口号。而我国蚕业历史悠久,家蚕品种资源丰富,饲育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科研力量雄厚,随着“清洁生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新观念渐渐深入人心,新的蚕丝蛋白加工及综合利用极为重要,可为化工、医药、纺织、食品、化妆品工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原料,特别为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非常有效的途径。

日本丝胶蛋白的研究起步较早,以开发蚕丝特殊机能和利用为目标,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丝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分离方法以及利用方向、途径等,得出大量的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诸多蚕丝、化妆品大型企业加入丝胶蛋白质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系统,从保存的历史未开发品种资源中筛选率先出纯度高、丝量多的全丝胶基础品种“丝胶星”,是世界蚕丝生产国中最早公布育成纯度高、丝量多的全丝胶蚕品种,利用此丝胶品种生产的全天然纯丝胶蛋白质创新素材,研发了品种多样的医药、保健、化妆用品,投入市场,效益可观,引起业界的广泛重视。但日本蚕业生产几乎全部衰亡,丝胶品种没有得到大面积生产和推广。20世纪80年代,丝胶蛋白质就以其优异保湿、营养皮肤等特殊性能受到了国际化妆品界的广泛关注。此后,以丝胶蛋白质为特殊功能原料的系列化妆品相继问世。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化妆品公司也陆续开发出以丝胶蛋白质为特色的化妆品系列,如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新上市的“采尚”牌丝胶蛋白质护肤养颜化妆品系列,充分显示出丝胶蛋白质作为一种新兴功能性化妆品原料的强劲发展势头。

虽然我国丝胶蛋白质的多领域研究和开发成为热点,但丝胶蛋白质的获得,主要来自于缫丝精炼液的回收。但含丝胶废水中有大量的盐类和表面活性物质,提取有一定的难度,即使用生物学方法处理,回收的丝胶蛋白质不仅纯度低、容易变性,污染严重,而且工程繁杂,效率低,成本高,与广泛的多领域应用也有较远的距离。

选育全天然纯丝胶蚕新品种,大量生产全天然纯丝胶蛋白质素材的捷径,可以省略回收程序,节约成本、回避污染、保证绿色环保,直接投入多领域的利用,发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蚕丝胶蛋白质及鲜活蚕蛹的综合利用是非绢丝产业产品创新的基础。

全天然丝胶品种选育,在我国蚕育种受传统利用目标的定格,目标一直界定在衣类素材的利用上,对特殊机能蚕品种育成的认识不足,研究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也有了天然丝胶品种选育的信息,但由于品种承认机制和选育方法等原因,既没有全天然丝胶品种选育公布,更没有全天然丝胶及其副产物鲜活蚕蛹的非绢丝产业创新产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