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口语交际能力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口语交际能力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篇1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ye的四声:ye子,海南岛有椰子树。ye爷,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ye猪,森林里有许多野猪。树ye,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学拼音。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蜜蜂会给列宁引路;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锋利,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比喻句,可设计这样一个训练,用打比方的方法补充下面的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有的说:“晚上,满天的星星好像是天空撒满了美丽的珍珠。”有的说:“晚上,满天的星星好像是天空中挂满了无数的明灯。”等等。又如教《精彩的马戏》这课时,在充分学习课文,体会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猴子倒竖蜻蜓”“山羊踩钢丝”“小熊踩球”的写法,同桌之间各选一个表演项目,说说“猴子骑车”“小狗做算术”“小马钻火圈”的具体过程,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

低年级教学要充分借助插图,一定要让学生一部分一部分观察之后,连起来说一说图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这课时,教师先重点精讲第一段中公鸡美丽外表的看图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第二幅至第四幅图中啄木鸟、蜜蜂、青蛙样子的特点,说说它们与公鸡是怎样进行对话,应怎样说才能说出公鸡由骄傲到伤心的口气和其它动物冷冷的口气。在总结全文时,让学生看第一幅图和第六幅图对比讨论:“什么时候的公鸡最美,为什么?你喜欢它吗?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把教材充分利用起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静到动,先直观后想象,潜移默化地逐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为了能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爱讲敢讲会讲,教师就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比如可用实物创设情境,借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借助学生热门的话题创设情境,这样十分直观、形象。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单元的练习都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再指名说,还要适当引导全班同学评一评,议一议,适合交际的训练内容,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如公开课《可爱的小动物》这课口语交际时,可分这些步骤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1)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画,让学生说说小哥哥喂小白兔吃红萝卜,他们是什么关系?(2)详细说这幅图的意思和看图方法。(3)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物如何爱小妹妹和小弟弟,小妹妹和小弟弟如何爱动物。(4)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扮演动物和人物对话。(5)学生带头饰上台表演说说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惯。(6)让学生自己点名上台表演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或猜谜语,或模拟动物的叫声,让同学猜一猜你表演的动物是什么。(7)通过记者团采访听课的教师,要求每人要提两个问题,如:请问你养过什么小动物?小动物吃什么?小动物怎么走?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对话。(8)教师与听课老师进行采访,了解学生采访的情况。

利用电教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我坐上了飞船》这课时,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飞船、地球,高山、平原、岛屿、海洋,长江、黄河、长城等景物就一目了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就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坐上飞船,在太空中会看到什么,学生闭眼,边听音乐边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篇2

课后,我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把故事的内容打在电脑上,再打印出来,拿到班里进行故事评比,看谁编的故事最动人。

【案例评析】

篇3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而文字是记录说话的手段。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然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注重语法规则却不注重语言表达和交际,仍旧学习哑巴英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法好,可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却表达不出来,真正和外国人交流时说完天气就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感觉自己有好多内容要说却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口语能力的培养必须按自身的规律进行,具体地讲,口语能力的培养应该有一个可行的明确目标,即要符合口语交际的特点,遵循口语学习过程的规律,更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口语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力争尽快地全面提高中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加强大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1.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大学口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笑并作表示再见的手势,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slowly或Rideslowly。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2.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体育运动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第三级为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青年人的思想情绪、种族歧视、电视中的暴力、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通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3.充实社会文化知识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具体地说,在口语教学的初、中级阶段,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内容包括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等的差异介绍属于此类。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介绍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典故、委婉语和禁忌语运用方面的差异等。学生通过这些差异的学习,就能理解各种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人比较注重定量分析,进行逻辑推理,而中国人比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三、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交际法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课堂交际活动的内容,用心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真正开展交际教学。

篇4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Lado(1957)在他的《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Culture)一书中明确指出:“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组成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响到双方的文化传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人类通过语言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语言也存储了前人的劳动和生活经验,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着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Krashen(1981)指出:“我们可以用我们已经用以定义文化的完全相同的措辞来定义语言。它包括一个人想要理解的一切,以便能够以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与他们自己的方式相对应的方式,与其他语言使用者进行像他们彼此间那样进行的充分地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而。”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交流思想、协调行动,而语言则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又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一个民族各层次的文化必然会在这个民族所操的语言上留有印记,由此体现了语言的.文化载储功能。而文化作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则制约着语言的形式,不断地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丰富和更新着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世界上几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特定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因此,不了解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该种语一言。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恢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从形式上看,英语教学直接从事的活动是异语交往和交换,从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形态之间往返穿梭。其目的在于达到文化内容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与现解。语言不是无意义的符合体系而是有特意文化转移和文化意义的文化载体。英语教学正是以语言教学为手段去探索目标语言上所记载和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日渐频繁,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既了解本国文化又能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精华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

然而,纵观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文化因索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人们对语言的片面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只把语言当成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来传授,词汇和语法几乎成了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仍习惯采用“语法——翻译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单词释义及语法分析上,而学生也误以为只要记住了单词,掌握了语法就能学好英语。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在工作、生活中连简单的日常英语都不能应付,既不能听,也不能说,造成所谓的“聋哑英语”。而在“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模式中培一养出来的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却常常犯语用错误,造成交际障碍甚至误会而不知所措。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造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不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缺乏所学语言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相关的风土人情、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知之甚少,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并用它来进行交际。

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学生的注意力只能局限于为数不多的课本上,注重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部分促成了以获取词汇、语法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得非常辛苦,不时抱着单词表甚至辞典死记硬背。尤其严重的是,他们掌握了人量的词汇,谈起语法也能头头是道,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如对话时),问题就来了,或者用词不准确(原因是他们惯常通过汉语意义来记忆英语单词,但两者却不完个对应),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如称呼语的误用,词语使用不当等)。学生在大学里要通过英语水平的分级考试,他们一旦毕业参加工作时,用人单位也以他们的英语能力级别证书作为录用的依据,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毕业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而非一纸证书,这一点应当起我们的注意。

三、口语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3.1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交际双方必须对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上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及所教学生的特点,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指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信仰、信念等等,此外也可通过课外发些讲述英语国家文化习俗,尤其是有关与中国有着显著不同的习俗的兴趣材料以加强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在顾日国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他曾介绍了这么一个看似让人好笑的故事,一个台湾青年和北欧某国的姑娘结了婚,并且随姑娘一起到了北欧工作。婚后不久小伙子的母亲从台湾赶往北欧去看望他们,谁知见面后的第二天,这位母亲就执意要回台湾,因为姑娘在婆母入住的第一天就问她打算要住多久。很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媳妇理应对远道而来的婆母恭敬有加,百般孝顺才是。这样对婆母说话,几乎每一个婆母肯定都会理解为这是要催促她快走,而在欧洲,这样的询问方式是很普遍的,因为主人主要是想了解清楚客人的打算后,好作一些具体的日程安排。所以了解到这种文化的差异,我们不仅能够避免尴尬,甚至还能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此外,充分利用外教的优势。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和讲这些本民族语的人接触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外教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本国的社会情况、人文地理、文化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使学生能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介绍学生多读一些原版的文学作品,平时要多向学生推介一些原版文学作品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例如,有一名学生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那一天她与一位外教谈起她刚刚看到的一则关于百岁老人参加百米竞赛的新闻,她就说了一句:“Heissuchanoldman.Couldherunanymore?”这位外教当时.就提醒她千万不能在称呼老人时用old这个词,而是应该用elderly或seniorcitizen。这名学生当时感触极为深刻,她说她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件事。

3.2交际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破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口语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地投入交际练习活动,并且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参加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话动,尤其是小组活动,能减轻学生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使用口语。因此,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运用目的语完成某一任务,”可以催化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入和产出的良好环境。

另外,与课堂的时间相比,课外的时间显然要多得多,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讲演,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消化理解、吸收课堂上所学内容,增加学英语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去参加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感受文化差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机动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英语口语教学绝对离开不了多媒体资源,利用VCD、英语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然后组织讨论。在看VCD、录像和电影时,学生们应特别注意日常活动的情景,如商店售货员和顾客对话等等,看完之后可采用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来学习。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是进行英语听说的最佳途径,也是进行英语交际的最佳活动。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的乐趣,更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放英文电影时,千万不能一次把一整部都放完,否则的话,学生只是在看情节,而没有抓住该学的。只给他们放映一个个片断,通过某个片断的放映,来学习词汇、语法及句子表达方式,例如,在放映一部惊险电影的片断时,暂停一下,并让学生去猜测下面的情节,人物的对话,并通过对话中所体现的语法来进行操练。

又如,笔者在口语课堂上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收效甚佳。给学生放映一个小片断,把声音消掉,以无声的形式播放,学生以PairWork的形式,一名学生看片断,另一名背过身去,不看录像,那一名看的同学边看边描述给他的同伴,放二遍之后,请不看的同学来描述,看一哪一组描述得多,描述得好,然后再放第二遍,学生们继续进行描述,继续补充,等到第三遍,背过身去的同学就转过身来看录像,通过自己亲自观看来检验刚才的描述以及同伴的描述。通过这种课堂活动,笔者发现学生的兴趣特别的高,课堂气氛特别热烈,学生们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互相竞争看谁说得好,说得妙。同时放映片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制在3分钟左右,这样学生们往往意犹未尽。在三遍都放过之后,让学生们之间

互相检查刚才在描述时所犯的口语失误,看到自己所犯的失误被同学们检查出来,往往会印象更加深刻,减少以后继续犯此类失误的频率。

此外,学生应该多收听收看英文广播及电视,录音材料,一定要以真实材料为内容。运用电影、电视、VCD、DVD以及录像教学片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

直观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方方面面。

3.4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文化素养

这是针对教师自身而言。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具备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往往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和“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英语口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文化教育的状况,应该明确口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而应把与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纳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

目前,国内外很多语言教材都采用了不少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材料,有些对话是研究文化差异的好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使学生对本民族与异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正确性,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若想使学生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自身就不得不首先尽可能通晓英语语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意识。

3.5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主体文化是指母语文化,与客体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索之一。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并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如孔子、道

家、中国的象棋、围棋、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等,这是广大教育工作

者及当代学生值得重视的问题。若常常不能给问话者以满意的答复,就会给跨文

化交际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话题是受双方制约的。所以在跨文

化交际中要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即与本国有关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民族及民族信仰、婚俗文化、饮食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古迹、风景胜地等,从而有效地避免交际中出现的尴尬。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还要注意摒弃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既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鄙视母语文化;同时也不因沉醉于自己五千年的文化而把其他文化说得一无是处。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文化无优劣之分,要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应做到既不崇洋,也不排外;坚持各种文化相对性和文化的互渗互补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安旭红,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运用能力,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2]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人学学报,2003

[3]程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

篇5

现代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课中所应努力培养的能力之一,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使一个人在社交活动中更好地听取别人的讲话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好地为人处事,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

一、端正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笔试为主要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只顾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使得现代社会对公民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本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当成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着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

作为领路人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我国中学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带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素质。很多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晰,发音不标准;还有一些老师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缺乏;还有的老师口才不佳,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为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了,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课堂训练,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课是现在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有相关内容,在课程的安排上,也要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现行人教版教材将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每册教材安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口语交际练习题。这就为口语训练课提供了充分的素材,教师要熟练驾驭教材,充分地收集资料,科学合理地安排口语交际课程,适时给予方法指导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切忌过多的口语交际知识讲解,把时间让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创设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它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程,创造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表现和展示,以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充分调动想象力,精心设计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让学生充当裁判员、调节员处理教室里发生的事情。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拓展口语交际渠道,加强学生课外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仅仅在课程上进行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拓展口语交际渠道,加强学生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可以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采取类似如记者招待会、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社会中训练口语,多与人接触,加强与父母和亲朋好友的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对口语交际训练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其可持续性

在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口语交际课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评价应多一些鼓励因素,少一点甄别与选拔成分。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方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坚定学习信心,增添兴趣。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把口语交际能力纳入高考、中考,在高考中考成绩中占一定的份额,就会赢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普遍重视,从而使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持续性,不再是阅读、写作的附庸。

篇6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缺乏培养意识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偏重对文中字词、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排篇布局、遣词用句的理解,教师普遍没有形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再者,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主观能力,难以通过客观的方式检验,因此,在应试中并没有考核,这也导致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不重视,从而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应试题型上,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有部分老师认识到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阅读训练教学分开看待,利用不多的口语交际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指导和训练,这种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的口语交际培养资源。因此,改变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意识至关重要。

(二)教学手段单一、低效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大多是朗读和复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训练方式效率低下,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交际性不强,达不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手段的不了解,影响了口语交际课程的效果,降低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极其主观的能力,不能通过寻常的测试方式进行评价,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测试只注重学生识文断字的能力,而对于学生口语交际的考查则体现在任课老师的口头提问上。这种口头评价随意性强,模糊不清,缺乏一定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性,影响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重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部分教师必须改变其老旧的观念,正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考查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勇于说出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让学生爱说、想说、敢说。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利用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相互渗透性,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方法。小学阅读多是故事类阅读,情节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依托文本,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出贴近生活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对话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语言能力,提高临场应变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讨论辩论环节,鼓励学生将个人观点讲清楚,并与其他同学在此基础进行商讨和辩论,完善自己的观点,深化自己的见解。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有效评价

有效的评价措施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完善小学口语交际评价机制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通过笔试,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对话问题的形式,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视程度,并且可以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督促学生尽快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口试通过设置讲述、应对、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

综上所述,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小学口语交际培养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正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评价机制,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联系在一起,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进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十分严重。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更为看重升学率,因此很多学校把口语交际教学当作课堂的点缀,它便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精力主要都集中在书面语言的训练上,比如掌握基础的字、词、句,分析课文的结构,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作文进行讲解,口头语言的训练便成为语文教学的盲点。长此以往,口语交际教学得不到老师应有的重视,学生自然而然也不会重视自己的口语表达。

⒉学生不敢表达

从学生年龄来看看,小学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望非常强,发言、说话的顾忌不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默。小学时,学生常常会因为老师不叫自己回答问题而伤心,然而到了初中,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沉默,除非是老师点名叫到自己时,才迫不得已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会将“沉默是金”进行到底。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学生到了了初中的年龄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步入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随之而生,大多学生害羞并且害怕答错而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笑话。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怕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样长期“怕说”下去,就错过了口语训练的最佳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从而便进入了 “怕说”到“不说”再到“无话可说”的恶性循环。

⒊学生表达不清

有些学生天生喜欢表达,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表达很不规范。比如,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高举双手,但老师点名后,回答起问题来却是不经过大脑思考,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抓不住重点,词不达意。而有的学生心中有数,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在回答问题时,说话吞吞吐吐,半天都说不清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不容乐观,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急需改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课堂教学中处处隐藏着好机会,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⒈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上,通过结合古今,使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从而自主自觉地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⑴联系古人故事。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抓住文言文课文中的亮点,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集中讲讲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孔明舌战群儒等例子。通过讲这些例子,让学生从中有所启发,明白这些古人都是通过出色的口才从而赢得后人对他们的尊崇,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崇拜之情,从而激发其内在学习的动力。

⑵联系社会需求。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大协作的时代,人际间的横向关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和交往中,很多场合都需要谈判、辩论、演讲。无论你从事怎样的工作,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等行业。在课堂上通过讲解一些成功名人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名人成功的原因大多都在于他们有着不错的口才,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对具有良好口语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

⒉给予学生表达机会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平等的表达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述说练习。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述说练习的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可以消息,进行新闻播报,也可以就相关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还可以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比如,教师可以按学号顺序,每天让一位学生进行限时演讲。演讲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将注意的事项讲清楚,并就演讲的语气、停顿以及演讲时的抑扬顿挫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示范要求进行练习。此外,学生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练习,将故事内容再重新复述一遍,并讲讲故事给自己的启示。课前的训练,不仅需要讲台上的同学大胆表达,还需要其他同学的认真参与,其他同学可以从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流畅,故事是否精彩,教育是否深刻这几个方面,与老师一起做评判者,指出讲台上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在这种有意识地锻炼和有目的评价中,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关注弱势群体,鼓励述说表达。学生的害羞、害怕心理是影响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个性内向、生性胆怯、缺乏自信同学,在口语交际中往往处于劣势,因而在课堂上他们往往是 “惜话如金”“金口难开”不敢发言。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该认真调查,弄清原因,找到其寡言少语、说话吞吞吐吐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此外,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个别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应及时给予肯定;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去掉思想包袱,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内外的问题讨论,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方方地与他人交流,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⒊授予学生表达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适时抓住锻炼的机会。然而,仅有锻炼的机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表达的基本技巧,才能做到会说。

⑴创设情境,礼貌表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家长、同学、朋友交流时,一般都能做到自然流畅,然而课堂上的表达却是断断续续,吞吞吐吐。这主要是因为课堂上的话题式的口语交际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言语交际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语言描述、课件展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创设情境后,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能分清交流的对象,并且根据交流的性质和内容,采用符合当时的情境的语气和措辞,做到礼貌表达、规范表达。创设情境、模拟场景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并且能做到有礼貌地跟他人进行交流,不失去礼仪规范。

⑵思路清晰,准确表达。在阅读课中应该及时、适当地进行述说训练。比如:在教学记叙文为主的文章时,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篇目,要求学生看完之后,能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几大要素,将事件和故事再复述一遍。要求学生理清思路,在复述时能做到思路清晰,并且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然后再把事件经过串连起来。让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复述,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8

一、营造良好氛围

1.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积极发言进行肯定和鼓励,无论对错,都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相互交流,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谈一些时下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玩乐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你讲我听”的知识传播方式,学生往往一节课一言不发,对于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自然无法得到训练。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和质疑,使得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避免因周围同学的嘲笑或无视而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限制,其心理方面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交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口语交际氛围。

三、充分利用教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课本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加大,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专门的口语训练课程。对于这些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再现,使学生在表演和玩闹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锻炼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文中小蝌蚪、小鱼、青蛙妈妈等主要角色的扮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人物、对象,其自身的内容也有所差别,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平时积累的语言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而言,良好的习惯包括:专注的倾听、边听边记、使用文明用语,以及大方说话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朗诵,讲童话故事,猜谜语等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和游戏进行探讨和交流,如对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发明的讨论,对懒羊羊不良习惯的认识等等,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短暂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课外活动多以实践为主,既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生活和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也是迎合素质教育的产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学校申请了一个关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话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适合。基于此,提出“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紧扣农村特色,广拓渠道,规范、扎实地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教学起个示范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属基础教育类的语文科,口语交际指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能正确、流利、得体地用口头语言表达交际思想的行为。

2.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实质是口语交际经验的类化过程,是语言知识要素和口语交际技能要素的获得与整合的过程。

3.本课题提出的口语交际规范训练旨在通过设计系列的口语交际话题,制定出一系列的话题项目,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渐进提高。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口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语文学科里比较早,我搜索了一下发现大多研究的都是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专门的话题研究不是很多,特别是相对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农村学生,该如何拓宽适合他们的口语交际话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未能找到这方面的调研报告。因而,我们提出了“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希望能为口语教学探索一点经验。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2.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研究的行动准则

3.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研究指南

五、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

预期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努力使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使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更为宽泛,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为有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探索口语交际话题的内容和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口语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制定实施方案。2013年3月——2013年4月:学习理论,选择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2、探索实验方案。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调整方案。

3、总结成果。2015年5月——2015年7月:探索实验,总结成果,课题总结。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理念下,通过实质性操作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撰写的关于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教研论文,以及各年段实验教师开展的课题展示课,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

篇10

一、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可是,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却没有体现出“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教学,有的只是关于“听和说”的教学。一直到“新课标”的制定,才出现了“口语交际教学”这个词语。2002年,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而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在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中,作用尤其重要。拥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企业和同事更多的帮助,争取到更多的成长机会。

然而纵观当前的职校学生,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口语交际知识贫乏,对口语交际理念比较陌生;口语交际能力差,在与他人交流时缺乏自信,不够流利;害怕公共场合发言,发言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说话不得体;不懂得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不具备必要的口语交际素养,不善于人际交往。这些现象已经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已刻不容缓。

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职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资源短缺,教学内容浅显。在现行的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只有一块属于口语交际。每册书六个单元,一个学期也就六次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时间和内容都非常有限,同时教材上的口语内容也都比较简单,对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步骤、要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与之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和同步练习也没有关于“情境口语”的对应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的开放性,但同时也加大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

其次,专业结合不够,教学方法落后。目前的中职基础课程倡导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在我们中职语文课堂上,也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与专业相结合,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而现今的口语教学基本上是“在黑板上教口语”,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训练少,这样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厌烦。再加上中职语文教师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知识培训,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待提高。

再者,轻视口语教学,注重阅读欣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重视的还是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忽视学生听说等口语能力的培养。在一个单元的三个模块中,往往把“阅读与欣赏”这一模块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这块内容。仅有的几次口语教学内容也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压缩,在教学的安排上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思考。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最后,重视程度不够,评价方式缺失。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往往是一张试卷定成绩,试卷反应的是什么?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口语交际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正是因为评价方式的缺失,导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自动忽略了口语交际的教学,而学生也自然而然忽略了这一块内容的学习,他们会形成一种考试不考,我为什么要去学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然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1.使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搜集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现在的中职语文教材中每册、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训练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最直接的口语训练素材。教学中应围绕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交流,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现行的图书市场有很多关于口语交际的书籍,既有实用的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的真实案例,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而很多栏目比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有很多精彩片段,加上电视里的辩论赛现场,影视中的精彩对白,都能用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2.利用好每一次口语交际专项训练课,鼓励学生多练多讲,提高学生兴趣。

在次数有限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上,主要采用口语知识讲授与情景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以听和说的技能为基础,以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训练的提高为主。

在训练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是教师的引导,创设恰当得体的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将典型示范与针对性的重点训练相结合,力求技巧、方法逐一突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比如说辩论赛、谈话类节目等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脑海里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其次是学生的模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听、说的口语交际实践,可以采取个别、小组、全体的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独立自主地听、说口语交际活动。再次,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运用口语技能和方法,由课内的虚拟场景到课外的真实场景(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最后是课后反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训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训练内容。

3.日常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早自修可以让学生朗读经典诗词,增强语感,培养口语朗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并谈谈读后的感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每次语文课前可以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技能训练,让学生进行演讲,给他们提供公开发言的机会。而教师注意观察并纠正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的表情、姿态等方面的错误。在话题的选择上,可以是热点新闻,笑话故事,专业介绍等,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材料,在事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在学生演讲前后大家以掌声鼓励,教师简单点评,最初可以是看稿演讲,以后可以尝试命题演讲甚至即兴演讲。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欣赏精彩文段,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意见。对小说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进行口头模仿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课的教学同样可以渗透口语交际训练,比如说围绕作文题目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和写作主题等,其他同学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作文评改后选取范文进行交流,让学生评议优缺点。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小组活动

语言的提高,离不开课外实践。因此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与专业相结合,如组织参观标志建筑、采访优秀校友、组织慰问建筑工人、与敬老院的老人或孤儿院的儿童搞联欢等。

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小组活动,比如建立广播站、成立演讲小组、开设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由专人负责指导,定期举办挑战主持人、故事大赛、诗歌朗诵会、演讲大赛、辩论赛等比赛,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完善口语教学评价机制

在语文课程成绩的总体评价上,必须包含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块内容。所占比例可以在40%左右。而由于口语交际临场性强,因此很难在一张试卷上体现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记录,比如说在每次的早读时间、平时的课前3分钟演讲、课堂的提问与发言、专项的口语交际练习等场合,做好记录打分工作,给予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活动的同学一定的加分。最终评价可以在学期结束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可以包括朗读能力测试、说话能力测试等,由教师打分。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的结合,得到学期口语交际能力成绩,并作为语文成绩的一部分。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项专门技能进行培养,为学生踏入职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旭光.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李传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篇11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成效亦将减损。”①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关系到读写的成效。在我国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概念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所谓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真实性。所谓情景的真实性,是指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这是口语交际的关键。因为,言语是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展开的,学生在这一情景中才能真实的完成交际任务,否则就会敷衍了事,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围绕“探望病人”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医院探病情景,黑板上画上医院标志,教室里洒一些消毒水。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特定场景,扮演特定角色。

2.和谐性。所谓和谐性,是指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的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我们都知道,外部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就会消除学生害羞、胆怯的心理,使他们敢于表现,勇于交往,否则就会令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抑制他们的表达欲望。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最好不要上来就做太多的严格要求。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只需在最后给予恰当地点评和总结即可。

3.思辨性。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还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反思、进步、再反思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就承担了这样的任务。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听说,快速整合信息,发现应对方法。然后教师给予点评,学生再次思考,从而寻求更佳答案。当然,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但是这种带有反思性质的教学活动无疑是较为快捷和系统的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才有可能自信地听说,成功地与他人交流,从而成为热情的、有批判头脑的语言使用者。

三、优化高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相关内容。根据教材,我们可以看到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设置了一定比例的练习。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指导和建议,许多教师都觉得可操作性不强。如何将人手一本的教材发挥其最大的功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前一章的分析,人教版教材中涉及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表达交流”,文本阅读的课后习题(“研讨与练习”)和“梳理探究”部分的练习题。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灵活的形式渗透入语文课堂。

2.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文本的阅读与教学,如何将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在许多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不注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注意到了,也局限于单向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上,比如复述、背诵和朗读之类的。至于结合课文内容,提取一些口语交际的范例,指导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技能,还没有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其实,从口语交际角度解读文本,分析文本中体现的口语交际范例,应该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之一。

3.巧妙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口语交际时时刻刻存在于生活之中,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口语交际的教学也不应局限于语文课堂。语文课时间有限,应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气氛和精神环境,包括学校的方方面面,比如校风、学风、校园设计、校园景观等等,也包括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新课标提出后,喜忧掺半。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令人担忧的是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还基本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有很大欠缺,这与我国当前国情和升学选拔办法有很大关系。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今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比较多,正如在问题与反思中所说,客观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还没有构建出合理的课程结构,讲授课程比例过大,基本没有活动课程,即便学生想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课时保证。尽管目前这种现状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很大改善,教师还是要从主观上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参考文献

篇12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训练源自生活,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下,流行文化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中职口语交际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内容,流行文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领域。

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异彩纷呈的靓丽风景。然而,受传统课程文化观、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流行文化只能作为一种并不显眼的文化背景被偶尔涉及或注意,较少堂而皇之的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师的视野。本文试打破囿于学校本位的陈陋观念,阐述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对流行文化的开发策略。

一、搜集时尚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更重要的是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的既定教学内容,生硬地“教教材”,要拓展视野,多渠道收集素材,并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口语交际本来就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流行文化中处处可见鲜活、生动的教材。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口语交际的流行书籍很多,专著如《卡耐基日程训练》、《言语交际指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社交礼仪大全》、《思维与智慧》、《口才成功方法全书》等书籍中的材料,既有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生动的案例,可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如《口才成功方法全书》中列举了“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分寸”、“随机应变的说话艺术”、“掌握谈判的要领”、“做一个成功的会议主持人”、“积极利用你的身体语言”、“成功心理素质培养”等专题,既可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视听材料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电视中的辩论赛现场,广播中的经典播音片段,《雷雨》、《简•爱》等精彩影视对白――这些视听材料形象直观,感染性强,可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另外,网络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素材搜集的良好途径,通过网络搜集素材简单便捷。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学生对网络也非常关注,甚至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电脑前度过的,网络语言经常成为生活中的流行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经常浏览网络,把握时代脉搏非常必要。如在《情境口语巧妙提问》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当时的网络热议问题“易中天‘发飙’”作为教学导入并贯穿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得出了巧妙提问的技巧:做足功课、温和谦恭、适可而止、因人而异等。

二、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往,做到有话好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特定的环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因此,针对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近距离亲近,表现出来的热衷与喜欢,我们可以很好地巧用流行文化资源为其设计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境。我曾给学生布置每课“练口”,当我报出题目为“我最喜爱的“××星”时,学生由原来的没劲、“哀叹”变得兴奋、跃跃欲试起来。我套用了人际学上一个重要技巧:要消除对立矛盾,须先赞同他,理解他,消除对方的敌意和戒备,继而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我知道他们所谈的无非是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无论大陆、港台还是欧美,这些我都早已了然于胸。当他们面露得意地讲完后,却发现我的补充更为翔实,我的点评更为深刻,使他们有了别样的收获。渐渐地,他们的“练口”中出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尽管理解尚浅显,却在努力着。

三、利用教育媒介,提高综合素质

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是以声、影、像于一身的流行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不但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看的同时,他们的听觉、视觉都参与了大脑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基础。听是对语言的吸收,说是对语言的表达,而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而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正是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知识组合而成,学生始终置身于色彩斑斓、声像同步情感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去感受事物,口语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如播放经典影视对白或相声小品,让学生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表演或复述,学生兴趣盎然,收效显著;又如放映热播的影视片断,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学生更是妙语连珠;还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①续讲故事。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②想象配音。看图片或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给录像人物配音或用生动的话语描述故事内容。③听音乐,编故事。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些情景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

利用教育媒介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口语训练的环境,进行口语训练,能够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中提高口语水平,巩固说话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挥。

四、增加实践,培养学生思辨力

较之于以往“听”、“说”偏重于静态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更偏重于在动态中发展学生的即时性和现场性口语能力――这就是“交际”一词所包含的特定内涵,因此,我们视之为消失了距离感、时间感,撤去了人格面具而直面世界之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

1.场景模拟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口语训练中巧妙运用流行文化形式渗透专业知识,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用品消费趋向、城市和农村不同消费观念进行市场调查等,要求学生在调查采访中语气诚恳、切入点准确;文秘专业可以进行日常接待、接听电话、上传下达类工作的“表演”,要求其语言表达得体大方,把握好热情迎客、亲切交谈、礼貌送客几个环节;旅游专业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旅游景点的一系列图片,教师简单讲解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其他学生扮作游客,用“景点导游”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使之融合口语交际练习和导游介绍的共同特点;电子商务专业可让学生为自己的商品做“口头广告”,引领学生在广告词的创作中得到创意的升华和语言亮度的点拨。

2.开展口语专题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喜爱趋向,对其设计一些专题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

即席发言:

(1)请跟我来――我的偶像我介绍。

(2)我来说两句――精彩广告语。

(3)练普通话――新闻播报、流行歌曲歌词朗读。

辩论会:

(1)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意蕴能否盖过古典诗词。

演讲讨论:

(1)流行文化vs经典名著(鲁迅vs金庸)。

(2)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3)“超级女声”为什么盖过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莱卡我型我秀”?

模拟主持:

(1)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做现场报道。

(2)以“我爱世界杯”为话题,主持一档娱乐节目。

此外,“PK”竞赛也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训练形式。本人有感于近几年电视上流行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节目中的竞赛淘汰方式,将之运用到课堂,分组在两个学生之间展开。先由一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一段老师指定的文字,再由他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发起挑战,被挑战的同学重复读一遍,最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判,发音稍差的一位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种形式生动活泼,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竞争积极性,也颇受学生的欢迎。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流行文化的“造梦”性特点,让学生在“从众”、“追梦”当中分清良莠,明白“虚构”与“真实”。例如,流行文化中存在的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畸形的人生追求、态度,在专题活动中作为反面的比照对象,对健康的、正常的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好流行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缪冬蕊.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2]张瑛男.中职学校口语交际训练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篇13

作者简介:邢纪峰(1973―),山东日照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日照市语文教学能手,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曙光小学校长。研究方向:写作教学。

试看今日之基础教育,尽管各级教育机关频繁督导检查,但素质教育依然如雾里看花,应试教育更加甚嚣尘上。原因何在?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只要考试存在,它就是我们的主人。”此言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教改的主要症结所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没有跟上。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从而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虽然考试制度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高考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语文考试要加强口语交际评价(以下简称“口语评价”)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为何要加强口语评价

加强口语评价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标》评价建议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1]纵览三年来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试题,笔者发现其对各种大纲和《课标》明文规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几乎都没有考查。加强口语测试,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师生在平时的教与学中注重口语交际的研究与学习。大纲和《课标》都明文规定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考试却对此置之不理,岂不打击师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加强口语评价,《课标》的有关规定才有可能落实。

加强口语评价是“推广普通话”的关键。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大的方言就有七种,为了交流与发展,推广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意义十分重大;况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推普”几十年,效果怎样?有目共睹!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普通话练好了,“推普”将易如反掌,而加强口语评价就能“指挥”师生把“推普”落到实处。

加强口语评价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前提之一。《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一个人可能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可能不说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口成章比下笔千言重要得多。遥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恣肆,何等大快人心!诸葛武侯舌战群儒,神采飞扬。人民公仆、能与先贤试比高。中国已经加入了WTO,那就要遵守素有“国际行政法典”之称的WTO规则,我国语言何等丰富多彩,何等博大精深,开放的中国呼唤这种“语言的巨人”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为国人扬眉吐气。

加强口语评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义在“全面”,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总目标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加强口语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二、如何进行口语评价

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考试:

考查形式多样是英国语文考评的重要特点。英国考试标准规定:课程作业在考试分数当中至少应占20%。考试组应制定专门评价课程作业的大纲。在作业与期终考试中又分笔试和口试。口试中,口头表达的形式多样,包括平时阅读、讨论活动、自选题、向全班演讲及与教师交谈等。在英国的“中学生英语等级证书考试”中,占总分20%的口语也有明确的考核标准:1.能清楚地会话,能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谈话内容;2.使用标准的英语;3.能听懂各种演讲;4.能参与讨论,能判断事实及参与者的角色和意图。[2]

左右法国语文教育的主要是EAF考试,这一考试注重考评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包括口头介绍某一作品的内容及结构并对之进行评价,分析某一言之有理的辩论作品,撰写论文等。[3]

从上述英法两国口语交际的教学和考试情形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1.两国都非常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测试,而且其所占比重还很大;2.考查的形式与方法多样,既有平时的作业考

查,也有期终考试的考查,尤其是英国还将其与笔试平分江山,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和方法都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都落实了课程标准;3.考试将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三者有机结合了起来,尤其是口语与写作的结合更是紧密。(这一点比我们提倡的读写结合是否更有实际效果?笔者对此将另作文论述。)我们完全可以移植或借鉴他们的做法,为己所用。

此外,国内也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可资借鉴。

我们可以借鉴和改进“普通话等级测试”的考试办法,通过提问、口头作文、答辩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考查。笔者记得几年前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看到欧阳代娜老师出的一份中考语文模拟题,其中用考查英语听力的方法来考查汉语听力,方法也很可取。

对作为“新生事物”的口语交际进行评价和改革可能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其实方式和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够客观、公正、科学地考查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引导口语交际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即可。只要我们每一个立志献身于语文教育的同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科学公正、易于操作的语文口语评价方法定会闪亮登场。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重温经典名句,笔者感慨颇深:能否给我们的语文教育一个支点,让我们的学生在本世纪中叶撬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