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虎字四字吉祥成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虎字四字吉祥成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虎字四字吉祥成语

篇1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英语翻译】:The fox borows the tiger’s fierceness

【成语声母】:HJHW

【狐假虎威的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狐假虎威的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近似成语】:

威重令行:权势大,有令必行。

威震天下:威:威势或威望。震:震动。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威凤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威风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成语造句】:

1、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2、伪军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一起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扫荡”。

3、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他平日依仗着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5、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6、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耀武扬威。

7、我们村里有个恶棍,常常仗着主人的威势,鱼肉百姓!

8、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9、HOLD不住的人人穿起来就有狐假虎威的敢脚。

10、哼!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乱欺人?

篇2

所谓的惯用句,在日语中(《广辞苑》第五版)的解释是这样的:二つ以上のから成され、句全体の意味が々のの元来の意味からはまらないような用的表。(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句子的整体意思不能由各个词语本来的意思决定,是一种习惯的表达。)

日语的惯用句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它不仅在表达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日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惯用句大多都是用极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不仅被广泛用于口头会话,也常被用于文章之中。通过惯用句,我们可以生动、幽默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例如,日语中的足を洗う(洗手不干)、鼻毛がい(好色)、猫の手も借りたい(非常忙)等等,而汉语当中,也有很多的惯用表达。例如,“墙头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晴天霹雳”、“对牛弹琴”。这些表达在汉语中被分别归类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之中。由于在汉语中与日语惯用句对应的比例较大的是成语,因此本文以成语为主要的比较对象。

不少学者专家都曾对中、日文的惯用句做过比较分析,其中绝大多数是以身体词汇为中心的。而笔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发现中、日文惯用句之间的关于动物的词汇也是很有趣的比较对象。例如:犬と猿の仲(水火不容)、猫に小判(对牛弹琴)、蚊の(微乎其微)、蛙の子は蛙(龙生龙凤生凤)。可见,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表达意思相同的惯用句所使用的动物词汇是有不同的。从这一点上说,对中、日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做一个归纳和分析,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日语常用惯用句词典中收录的惯用句为调查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231个;以汉语《通用成语词典》中的收录的成语为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惯用句124个;以这些惯用句作为例子,重新整理归纳之后,找到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试图从文化等角度来寻求其中的原因。

一、中、日语成语中的相同之处

(一)有相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汉语

井の中の蛙(井底之蛙) の穴から堤も崩れ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俎上の(俎上肉) 虎に翼(如虎添翼) 牛に文(对牛弹琴) 塞翁が(塞翁失马) 虎の威を借りる狐(狐假虎威)

(二)动物词汇来源广泛

例如:汉语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门可罗雀 风声鹤唳 打草惊蛇 龙飞凤舞 鸟语花香 杀鸡取卵 鹦鹉学舌 噤若寒蝉

日语

足元からが立つ の上のも追えない 鼠がを引く 後の雁が先になる 虻蜂取らず の穴からも堤も崩れる 蛙の子も蛙 狐と狸の化かしあい 犬に のも信心から みにする

(三)动物词汇使用时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

在汉语中,有“鹤发童颜”一词,而在日语里,有「は千年、は万年的说法。相似的说法请看下面一组:

虎の子(珍贵的东西,宝贝) に遭えば鼠も虎になる(耗子逢时也能成老虎) を牛にりえる(弃优择劣)

而汉语中,有“生龙活虎”、“鼠目寸光”、“马到成功”等等。对于“虎”“马”等动物词汇赋予了褒义的含义,而“鼠”这样的动物,中、日文中的惯用句里都赋予了贬义之意。

二、中、日语成语中的不同之处

(一)汉日语惯用句的字数不同

汉语的惯用句以成语为例,成语多为四字。而其他的,如“拍马屁”、“背黑锅”等等多为三字。可以说,汉语的惯用句字数相对固定。与此相对,日语中的惯用句没有固定字数,如上所举之例,「は、「兔に祭文、「雉もかずばたれまい等,有三字,也有四字或者更多字数,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惯用句中使用的动物词汇有不同的倾向

汉语惯用句方面,在《通用成语词典》中的123个关于动物的成语惯用句中,有26个中包含了“马”,13个包含了“虎”,依次为“龙”,“牛”,“鸡”,“狗”等。

日语惯用句方面,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常出现在惯用句里。例如:、蛭、蛤、泥、、、、、蛙、、、、等等。

(三)惯用句中出现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不一致

如前所述,中、日文中的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的例子为数不少。但是也存在众多的褒贬意义不同的现象。例如下面一组例子。

のお灸(小儿烂嘴疮) の行水(蜻蜓点水)

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の甲より年の功(姜还是老的辣)

上面列举的日语惯用句中出现了「(乌鸦)、「(乌龟),而惯用句本身并没有贬义之意,甚至有褒义的表达。而这两种动物在汉语的惯用句中出现时,例如爱屋及乌、缩头乌龟等,有贬义之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虫”。日语中「虫がいい表示自私自利。而在汉语用于贬义的较少。

(四)汉日语中都有自己特色的动物词汇表达

汉语中关于“龙凤”的惯用句相当丰富。例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潭虎穴、乘龙快婿、龟龙麟凤、凤髓龙肝、凤子龙孙等等。这种表达方式在日语中甚少出现。

日语中「が豆を食ったよう(惊慌失措)、「に三枝の礼あり(有礼貌)「虫が起こる(抽风)、「虫が嫌う(不喜欢)、「虫がまる(消气)等说法。前者的“鸽”在汉语惯用句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虫”在汉语惯用句中也不在表达人的情感上使用。

三、日语和汉语中惯用句表达方式异同分析

日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和动物有关的惯用句,这些惯用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人和动物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出现大量和动物有关的词汇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不同,在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的特点也存在差异。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清楚地找到了汉语和日语惯用句在关于动物词汇之间的异同。想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有相似之处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生活在东亚的土地上,并且两国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因此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会存在一些共性。这种共性使人们形成了一些共识。另外,由于日本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本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更高。体现在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上的便是,许多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认识上是一致的。

例如上述所举的例子,关于“虎”这种动物,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都会想到它的威武、凶猛。而“鼠”,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动物。日本人民认为老鼠胆小,猥琐,所以有「のい鼠(家贼)的说法。而在中国,人们也有同样的看法,例如:贼眉鼠眼,用来形容人的长相猥琐。汉语中有“胆小如鼠”,日语中有「鼠のように臆病(胆小如鼠)。又如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猪”是一种懒又笨的动物,而“羊”却代表温顺善良,“兔”则是机敏迅速的形象。可见在大的生活背景相同的情况下,惯用句中的关于动物的部分还是存在不少相同的表达习惯。

(二)文化之间有差异冲突

虽然中日之间有一部分文化是重合的,但是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中国是大陆国家,而日本是岛国。因此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有不同。汉语和日语也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它们对某一些动物的文化理解会有偏差。

例如“龟”,中日两国人民都把它看成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在汉语中除了用于褒义的,如龟鹤遐龄。还有在惯用句中出现“千年乌龟万年王八”来骂人的说法。相反,如上所举的例子,日语中的「的褒义色彩较浓。在日本人看来,龟是很吉利的动物,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就有「の年をがうらやむ(鹤嫉妒乌龟的长寿,贪得无厌之意)。

此外,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乌鸦)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中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乌鸦和喜鹊是代表相反含义的动物。喜鹊是报喜之鸟,是喜庆的象征,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而乌鸦确是不吉利的象征,经常和死亡、恐惧及厄运联系在一起。乌鸦的啼叫也被认为是凶兆,人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是被中国人讨厌的动物。“爱屋及乌”,“天下乌鸦一般黑”中的乌鸦都是让人很反感的。而在日本,乌鸦却是受到尊敬的鸟。据说日本人在处理垃圾时,都会为乌鸦考虑,把乌鸦能够食用的垃圾分开装袋以供乌鸦享用,以致于乌鸦中也出现了“上班族”:为了能吃到不同地区的新鲜垃圾,乌鸦们每天都很忙碌。另外,在动漫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乌鸦的身影,而它并不会带来什么坏运气。日本人认为乌鸦的叫声淳朴,而喜鹊反倒是因为“喳喳”声,被日本人看成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不受欢迎。所以在日语惯用句中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类似的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惯用句还有很多:

虫がいい(自私自利) 雀の(微乎其微)蛙の面に水(满不在乎)

が合う(投缘)猫の手も借りたい(人手不足)犬と猿(水火不容)

(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部分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中,中日两国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了同一种意思。例如,汉语中的“对牛弹琴”,日语中有多种表达,分别是:猫に小判,牛に文,豚に真珠,の耳に念,犬に,等。

另外,汉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日语中有「なき里の蝙蝠。汉语的“守株待兔”,日语中有「柳の下にいつも泥はおらぬ等等。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比较之中,提到了、蛭、蛤、泥、、、、、蛙、、、、等等词汇。例如:

蛙の子も蛙,の寝床,でをる,をむ,に瓢箪,蛞蝓に,等。

由于日本四面临海,陆地面积狭小,日本人的食物中鱼类产品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和鱼类相关的惯用句。而中国由于地处亚洲大陆,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之中,因此对陆地动物更为熟悉。所以汉语中和“马”、“牛”相关的惯用句则较常见。

篇3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好多与龙有关的词语与民间习俗。如:黄龙、龙袍、龙床、龙颜、鲤鱼跳龙门、舞龙灯、赛龙舟等。

凤凰是古人想象虚构的神鸟,凤为雌,凰为雄,合称凤凰,在百鸟中雄居首位。在古代,凤凰不只是美的化身,也是祥瑞、安宁、才智、幸福的象征。如“凤凰来仪”,指凤凰起舞而有仪容,是吉祥的征兆;“凤凰”,比喻夫妻相亲相爱;“凤毛麟角”,比喻稀有、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良机;凤常与龙相提并论表示吉祥,构成了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汉语中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眉凤眼”、“龙驹凤雏”、“龙章凤姿”等成语。在成语中,以“凤”为比喻的也比较多,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就有60条。凤凰是一种高贵、圣洁的神鸟,与龙一样,常被帝王所用。历代帝王把龙、凤作为皇帝尊严和权力的标志,皇帝自称龙,皇后则称凤,皇后坐的车称“凤辇”,内宫楼宇又称“凤楼”,皇后的冠称“凤冠”。民间也常以“凤”为吉祥的象征,如妇女头上的钗叫做“凤钗”,婚礼中新娘戴的冠也叫“凤冠”等。

当然,还有麒麟,也是古人创造出来的一种走兽,传说中的麒麟性格温顺,本领很大,它日行千里,口能吐火,而且不会伤人。在长毛兽类中,麒麟被公认为兽王。《说文解字》中把它称作“仁兽”。上古人民创造出麒麟这样的祥瑞动物,是因为人们祈求过上美好的生活,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它们身上。麒麟是仁者、贤者的代称,成语“天上麒麟”就是把男孩称为麒麟,民间也常用“喜得麟子”来庆贺别人生的男儿。

二、现实存在的动物词,意象符号与现实中的它们基本是一致的,马、牛、羊、老虎、狼、鼠等

马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含“马”的成语,大多含褒义。这是因为“马”对人类十分重要。在古代,它不仅在交通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是战争中的主力。好的马“一日千里”,所以,后来以“一日千里”这条成语来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又因为“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许多成语都反映了这一点:“一马当先”指策马走在最前头,形容领先;“马到成功”原指军队一出征就取得胜利,现多指事情一办就成功;“汗马功劳”指立下战功,后泛指立下功劳;“马革裹尸”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作战勇敢,献身疆场;“人强马壮”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此外,人们还用“万马奔腾”来形容声势浩大;而“驽马十驾”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同样能达到目的。其中对“马”都喊褒扬之意。马能通人性,的确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成语“老马识途”就显示了马的智慧。史书上也记载了许多坐骑救主人的故事,让后人千百年来津津乐道。在伯乐相中千里马的故事中,“千里马”实际上已成为人才的代称。用马比喻人才也是人们对马的崇敬心理的反映。

有关牛的成语有一百多条,如牛刀小试、牛郎织女、九牛一毛、对牛弹琴、老牛舐犊、泥牛入海、多如牛毛等。成语中的“牛”,往往喻多、喻大,是一个忍辱负重、有爱心的形象。如“老牛舐犊”,是老牛用舌头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儿女;在“牛刀小试”中,“牛刀”比喻有才能的人;“牛鼎烹鸡”的“牛鼎”也比喻大才;“如牛负重”形容负担沉重,无法摆脱;“多如牛毛”极言牛毛之多。我国是个农业国,牛是农民的命根子,耕作生产要靠它。因此,人们对牛的敬慕心理自古以来就十分浓厚。

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牛了,不单是喜欢吃牛肉、喝牛奶、穿牛皮鞋,更重要的是牛与人们的财富挂钩。君不见,在世界财富中心的美国华尔街纽约股票交易所大门口,立着的就是一头铜牛。趋势向上的股市称为牛股。

羊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较早驯化并圈养的动物,与人类相依为命近万年。人们以羊肉为食,以羊奶为饮,以羊皮为衣,以羊毛为絮,以羊角为药,以羊为祭品。几千年来,羊已成为人们,特别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古人的心目中,羊也是作为有神灵的动物之一。因为羊弱小、温顺、听话,常是被欺凌的对象。许多成语都反映了这种性格:“羊落虎口”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顺手牵羊”比喻趁便获利,毫不费力;“替罪羔羊”原指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饿虎吞羊”,指像饥饿的老虎吞食羔羊,形容凶猛地攫取。有关羊的成语还有不少,如羊肠小道、亡羊补牢、素丝羔羊、歧路亡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小绵羊”来称呼那些听话、无主见的人。其次,人们以羊为基础创造了大量汉字,如:祥、鲜、羹、美、善、羞等。

意象符号一般含贬义的动物也有很多,其中以狼、鼠为代表,且都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狼凶狠残忍,在成语中,描写狼的多含贬义,像“狼心狗肺”、“狼心狗行”、“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等都反映了狼的这种凶残本性。

成语“狼心狗行”指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成语“狼子野心”常比喻那些坏人凶残狠毒的用心。成语“狼狈为奸”讲的是狼和狈这两种食肉动物,它们对牲畜的危害比较大,因而,人们常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用来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作坏事。与狼有关的成语几乎都与美好、善良无关,却成了狡猾、凶残、贪婪的代名词。

有关鼠的成语很多,如鼠牙雀角、鼠目寸光、鼠腹鸡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猫鼠同眠、无名鼠辈、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贼眉鼠眼、胆小如鼠、过街老鼠等。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用老鼠来作形容的一般都是贬义词。如“鼠窃狗盗”比喻小偷小摸;“过街老鼠”比喻为众人所厌恶、痛恨的坏东西或人;“胆小如鼠”形容胆量非常小;“鼠腹鸡肠”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鼠牙雀角”指侵凌,引起争诉。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反感和敌意。作为哺乳纲、啮齿目的老鼠有很发达的门齿,而且终生都在生长。因此,老鼠常要借助啮物来将不断长长的牙齿磨短。结果,咬坏了不少东西。许多老鼠对人类有较大的危害。如田鼠、小家鼠、仓鼠危害农作物;黄胸鼠栖居在屋内,对人们家中的物品、粮食构成危害;老鼠还是传播鼠疫、病菌的媒介,给人类生命造成危害。正因如此,人类对老鼠才深恶痛绝。

三、意象符号在演变过程中渐渐变化的动物词,如猪、狗、猴、鸡等

早在一万年前猪就被驯化了,但大概是人们对猪的懒惰习性见多了,因此,有关猪的成语多带贬义。如“豕突狼奔”指如猪般乱窜,如狼般奔跑,比喻坏人到处乱窜;在“一龙一猪”中,“猪”是作为“愚蠢”的形象同聪明的“龙”形成对比,旧时喻同时两人,贤惠高下悬殊;“封豕长蛇”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或侵略者;而“指猪骂狗”类似于“指桑骂槐”。“猪猡”原来也是一些方言中对猪的称呼,但在许多场合中也被用来骂人。还有一些如狗彘不如、行同狗彘、猪狗不如等。猪在成语中常以愚蠢、贪婪的形象作为喻体,可见,人们对猪并无好感。

与狗有关的成语主要有“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狗尾续貂、狼心狗肺、犬马之报、犬马之诚等。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确,千百年来,狗一直是与人类同甘共苦的伙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含狗成语属贬义的较多。如“狼心狗肺”常比喻像狼和狗一样凶狠恶毒;“狗仗人势”比喻坏人依仗有权有势的人作靠山,为非作歹;“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狗头军师”常用来讽刺低劣的谋士;骂别人的言语或文章则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屁不通”;而多管闲事的人则被说成“狗拿耗子”。有时也和猪组合共同显现贬义色彩。

也许正是鸡有啼晨、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的缘故,中国人对鸡是另眼相看的。有关鸡的成语有: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毛蒜皮、牝鸡司晨、金鸡独立、闻鸡起舞、鹤立鸡群、味如鸡肋、呆如木鸡、斗鸡走狗、杀鸡取卵、鸡飞蛋打等等。

成语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但成语动物符号同原始动物意象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植根于宗教观念的原始动物崇拜,是以能否“为我所用”的标准定性的。前者则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反映。世易时移,动物还是那些动物,依然不屈不挠的甘心情愿的“为我所用”,但它们在成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当然这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有很大关系。在成语中人们由动物联系到人品,联系到人事,不是从动物本身的实际出发来看动物,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眼光来看动物,并且将美丑善恶强加于动物身上,这样本来平等的万物,由于和人类文化建立了联系,在符号世界中就变得不平等了,各自的地位就有了差别。

既然人们是用人的眼光来看动物,那么对人有用的东西理应受到赞美。因为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美的东西应是善的,也就是对人类有用的。当然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

老鼠、蛤蟆、麻雀形体小,以此取喻作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没见过世面的意象符号,而老鼠、麻雀吃粮食,有害于人类,所以其意象符号在文化中地位很低,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狼吃家禽、吃人,毒蛇、蝎子也能致人以死亡,所以它们在成语中成了指称恶人、坏人的意象符号,在文化中地位很低,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人们又是不公平的,猪供给人大量的肉食,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看家护院狩猎,还供给人类肉食。猴子是聪明的象征,可爱、灵巧惹人喜爱。鸡给予人类的也很多,打鸣、下蛋、供食。但是人们并不看重它们,在成语中它们统统是被贬低的对象,成了令人厌恶的对象,反映了它们作为意象符号在文化中的低价位。

它们没有变,变的是人。人类由单纯的重视实用,到审美意识强化;由对动物的崇拜畏惧感恩,到视动物为低下者;由把物当作崇拜对象,到信奉人格神。所以在逐渐“势利”化的人的眼里,动物为人类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的自主意识的强化,人主宰动物,而不是被动物主宰;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它们形象的贬值则表明实用与审美趋于分离。人们更重视客体外在形式方面给主体的感受,也就是更重视主体的精神感受,而把它们的实际功用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它们的猥琐行为。猪好吃懒做,狗仗人势,猴的瘦弱、多变,鸡鸣狗盗等。这些特征一旦与人类的品性联系到一起,它们的形象在文化中的价位也就不可能高了。

参考文献:

[1]王萍.汉语修辞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篇4

一、接受美学

(一)接受美学的源起和发展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标志是联邦德国的康斯坦泽大学学者伊塞尔(WolfgangIser)和尧斯(HansRobertJauss)建立的文本接受理论和文学史理论。其哲学基础是现象学文学理论,尤其是罗蔓·英伽登的阅读理论,以及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理论。接受美学是对西方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文学批评理论的反拨。

接受美学审视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这对于当时的主流文学批评理论来说是相当新的发展。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认为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沉迷于作者中心的阶段,包括浪漫主义和19世纪的文学理论;完全专注于文本的第二阶段,如新批评;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中心向读者的明显转向。令人惊异的是,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中,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总是被忽略,然而没有读者的阅读,文学文本只能束之高阁,从而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读者的阅读过程正是文本显意的过程。因此,文学的发生,读者和作者一样至关重要。

接受美学一经提出,很快成为席卷欧洲的主流文学批评理论,且其影响深远,使之迅速波及全世界。

(二)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意义

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接受美学代表着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因此接受美学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在于,译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与欣赏。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尧斯从文学史的角度建立他的文学接受理论,这一理论更多地接受了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影响。海德格尔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为出发点看待阐释活动,认为主体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文本的解释,总是基于其“先结构”。伽达默尔系统地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回答了“理解与阐释”问题,认为对于过去文本的理解就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并提出了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的概念。“个人视界”是由阐释者自身的“成见”出发形成的对作品的预想和前理解;“历史视界”则是指文本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构成的一种现存的连续性,包括不同时期人们对文本所作的一系列阐释,两个视界的融合则达成了理解。尧斯吸收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理论思想,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他认为不同的读者由于其以往的阅读经验和际遇的不同而对同一作品形成了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总是在该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发生的,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变迁,导致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阐释和理解的差异。

二、电影名翻译常用策略

(一)直译

对原文中意思明确且译文又有直接对应的片名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如:AWalkintheClouds译为《云中漫步》,TheGodFather译为《教父》,Loveatfirstsight译为《一见钟情》,《卧虎藏龙》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RainMan译为《雨人》,SavingPrivateRyan,译为《拯救大兵瑞恩》,TheSilenceoftheLambs译为《沉默的羔羊》。

(二)音译

除了直译以外,还有音译。英语小说和电影等作品往往喜欢用主人公的姓名和故事发生的地名作为题目,而人物姓名和地名作为专有名词我们一般采取音译的方法。“所谓的音译就是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形式(如音节、字母和单词)。音译代表了翻译的一个极端,另一极端即是意译。所有严格意义上的翻译都介于这两极之间。因此,音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因为其目的就是保留形式而非意义。音译一般不用于整个篇章的翻译。但在翻译某些具有地方或历史色彩的词时,或某些译语中缺少对应的表达词语时,才采用音译。”例如JaneEyere译为《简爱》,Tess译为《苔丝》,RomeoandJuliet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等等。

(三)意译

《翻译学词典》认为意译更关注如何使译文读起来更自然,而不是一味地保留原语的措词不变。电影名翻译中所采用的意译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情形。

1.套用译语典故。典故作为语言和文化中的精华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人们耳熟能详,因此,翻译电影名时,如译者套用译语中的典故,无疑会让译语观众倍感亲切。例如ForrestGump被译作《阿甘正传》,Lolita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运用汉语典故。《梁山伯与祝英台》译为ChineseRomeoandJu-liet,《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译为ChineseOdyssey:Pandora’SBox,《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译为ChineseOdyssey2:Cinderella则是套用英语典故。

2.用译语文化归化。在翻译中,译者用译语文化归化原语。如Spider译为《蜘蛛侠》,就是用译语文化去归化原文,令人联想起汉语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

3.概括原语电影的大意。译者撇开原电影名,而在译名中概括了电影的内容大意。例如,FreakyFriday译为《辣妈辣妹》;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甲方乙方》译为DreamFactory;《花样年华》译为IntheMoodforLove;《漂亮妈妈》译为Break—ingtheSilence;《回家过年》译为SeventeneYears;《有话好好说》译为KeepCool;《大款》译为TheFuneralofFamousStar。

4.运用汉语成语或四字格。汉语是一种声调语,强调四声八调,这样的音韵特点决定了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和四字格的表达。运用成语和四字格往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因此成语或四字格的运用成为汉语的行文特点。译者在英语电影的汉译中往往喜欢运用成语或四字格使得译文更地道、更容易为汉语观众接受。例如TopGun译为《壮志凌云》,Matrix译为《黑客帝国》,Charles’sAngle译为《霹雳娇娃》,Gonewiththeiwnd译为《乱世佳人》。

5.去掉原语文化。由于直译原语存在文化的障碍,译者在译文中甚至采用去掉原语文化的办法,以避开难点,迎合译人语读者。如《霸王别姬》译为FarewelltoMyConcubine;《唐伯虎点秋香》译为FIirtingScholar;《红色恋人》译为ATimetORe~emr。

三、读者的期待视野

尧斯吸取伽达默尔的思想,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置于其历史的视界中。所谓历史视界就是文本产生的文化语境,然后探索不断变化的文化语境以及读者的不断改变的个人视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文学文本意义的探索,不在于作者,而在于读者的历史性的接受,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不是恒定不变、一劳永逸的。理解本身改变了文本并且文化传统本身依赖于它们被接受的历史视野的变化而变化。

期待视野认为毫无疑问,文本作品的生命力依赖于读者,没有读者的参与,作品的生命无以延续。目标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相反,他们在解读作品时发挥了主体性,从而创造了文本。事实上,在读者阅读文本之前,他们有着自己的“前理解”,即世界观、社会经验和一定的美学标准,即“期待视野”。这是接受美学的重要原则。

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了期待视野,另一方面,期待视野能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当读者理解并接受某一作品中的文化时,他们也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也构成了他们的“视野的变化”,读者视野的变化也会影响译者翻译作品时所采取的策略。译文要被译语读者接受,译者必须研究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而读者的期待视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因此,接受美学是发展的理论,而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电影名的翻译跟文本作品的翻译一样,泽者应该研究观众的接受,即其期待视野,并且要考虑到观众的视野的时代变化。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被直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就是一例。在英语国家,虎和狮象征着勇敢和威仪。如,lion—hearted一词意为“勇敢”,而在中国,虎被认为是威严、权力,龙则代表着吉祥和威仪、权力。虎和龙是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象,因此,藏龙、卧虎在中文中是褒义的。

众所周知,英语中“dragon”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dragon”词条的解释:“dragon(instories)alargefierceanimalwithwingsandalongtail,thatcanbreatheoutfire”。传统中的龙,如在英国7世纪的著名史诗Beowulf中所描写的dragon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mol—ster。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龙并不受欢迎,在英语中,CrouchingTiger是褒义,而“HiddenDragon”则为贬义。因此,按照传统,英文片名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rDagon是不能传达原作品的文化内容的,也许还会引起误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加上这2O多年的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是今非昔比,“龙”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意味着威仪、权力和吉祥,这早已为西方人所了解。因此,西方读者的“视野”已不同于几十年前传统的看法,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正如这20多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见面已经习惯说“你好”,至于“你吃饭了吗?”那已是老话了。因此,《卧虎藏龙》直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rDagon英语观众听起来尽管不地道,但这样的带着“中国情调”的电影名不但不会引起西方观众的误解,反倒因其带着东方的色彩而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并不是被西方话语所消解,相反,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得到了彰显。

一些英语电影以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和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而中国的文学作品,如电影、故事的题目喜欢用词或词组来归纳主旨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大意。如果译者用音译的方法翻译此类片名,则相当于“不译”。其效果一般是不会太好。大多数中国人也不能接受此类翻译。因此在翻译这一类作品时,考虑到汉语观众的习惯,可以采用归纳主旨的方式来翻译。如OliverTiwst译为《奥列弗退斯特》,由于音节太长,跟汉语读者的欣赏差异太大,很难为汉语观众所接受,因而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自生自灭;相反,译为《雾都孤儿》,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雾都(伦敦),又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这样的翻译因符合汉语观众的审美期待而被接受并流传下来。这样,译文视界和汉语读者的个人视界就融合起来。

但是,音译的方法是否都会因为不符合汉语观众的传统审美期待,而不予采用呢?接受美学的一个原则是,观众是能动的接受者,是可以培养和教育的,接受者的欣赏和趣味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不断地变迁的。如《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译,是先有同名小说、戏剧作品的翻译。而这些作品的翻译早已被汉语读者所接受。因此在同名电影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必另起炉灶。相信在这些小说、戏剧被音译之初,汉语观众也有一个由排斥、熟悉、接受到习以为常的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接受者的接受过程就是一个视界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采用音译这种“不译”的方式翻译作品名给汉语观众打开了另一扇窗子,让他们学会以别样的方式来看待不同于自己传统的语言和文化。无疑,这样的翻译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四、翻译的困境:异质文化的缺失

归化翻译(Domestication)是美国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用来指弱势文化的作品被译介入英美强势文化国家时,译者所采取的一种透明、流利、无翻译痕迹亦即译者隐身的策略。这样的翻译策略弱化了外语文本对于译语读者的陌生感和疏离感。韦努蒂追溯他所运用的“归化”这一概念至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关于翻译的概念——“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靠近读者”。在上文归纳的电影名的翻译方法中,套用译语典故就属于采用透明通顺、完全消除差异性的策略。

地道翻译法(Idiomatictranslation)是Beekman&Callow用来阐述《圣经》翻译的策略,后来被Larson更多地使用来指旨在使译文读起来尽可能自然的一种翻译策略。跟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相似,它强调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影响要如同原文对其读者产生的影响一样。因此地道翻译法可以定义为:和原语有相同的意义,但是以自然的译语的形式来表达的翻译。这种翻译方法注重的是意义,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的内容,而且在表达的形式上力求使译文读起来更象是用译语写就的文本而不是翻译。这一类翻译最典型的要数运用汉语成语或四字格中所列。

“概括原语电影的大意”的译法,“去掉原语文化”的译法,均属于拟译(Adaption/Iimtation)。所谓的拟译,根据《翻译学词典》属于意译的一种,主要指译者为了使原文更适合于特定的读者或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对原文作了相当大的改动。奈达曾把这种翻译策略等同于“文化翻译”(CulturalTranslation),认为这种拟译不能视作忠实,而Rado则干脆把它归为“伪翻译”(Pseudotranslation)。

不管是归化还是地道翻译法,或是拟译法,原电影名经过翻译后,已经看不到原名的痕迹,而更接近于译语的表达,或摒弃译语的文化。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翻译的困境。但这种无差异的翻译策略客观上遮蔽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译为C^ineseRomeoandJuliet为例,就是套用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虽然同为男女爱情悲剧,而且在各自的文化中都非常有名,但除此契合之外,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不同,所表现的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产生的语境不同,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不可替代性。这种归化翻译反而可能会误导西方观众,用韦努蒂的话来说就是助长了西方的民族中心主义。在这种侵略性的单语独自、排斥差异、边缘化异族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译者不露痕迹地在译文中刻写下本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向译语读者提供了在文化他者中认同自己的文化的自恋的经验”。我们不禁怀疑:译者是否在推销这样的概念:《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普世性。

至于ForrestGump被译作《阿甘正传》,Lolita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也算是运用汉语典故的一种地道翻译法。对于前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这部作品除了有文字的形式,还被拍成了电影,国人耳熟能详。《阿甘正传》这一译文既取了Gump的音,又把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ForrestGump”的人生际遇的传记色彩给表明了,比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的“不译”不失为佳译,但《阿甘正传》太中国化了,怎么也不能让人把它和获得1995年6项奥斯卡奖的美国大片联系起来,相反它的名字很象港台的搞笑片。而《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译文则更是离谱,虽然令人“喜出望外”,并且典出坡的一首凋侃老夫配少妻的诗,“既融人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含蓄贴切地体现了剧情”。撇开别的不说,熟悉苏轼和张先的文坛趣话和那首调侃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只限于少数的知识精英,因此“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是老少婚配恐怕只有译者自己孤芳自赏了。这样的翻译既偏离原文又让观众搜肠刮肚甚至一头钻进故纸堆里也摸不到门,何以达成视域融合?

五、文化传播与接受:标举差异,保持文化多样性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特殊载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电影而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在电影名的翻译中得到体现。译者应肩负起传播异质文化的任务,同时研究接受者的视界,在翻译中敢于标举差异,从而促进跨文明的异质文化的对话。一种文化必须敞开胸襟,接受异族文化的精华,才能保持活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和文化之林。我国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始于东汉延至宋朝的历时一千多年的佛经翻译大潮中,中国文化在佛教的冲击下,几乎被边缘化,以至于当时的一些学者如韩愈奋起反抗佛教文化,但中国文化由于以开放的胸襟吸收外来的文化,因此还是经受住了佛教文化的洗礼,结果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并没有为佛教所吞没,反而是兼收并蓄,促成了儒道释三足鼎立的新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其实,好的翻译无异于向观众开启了通向异域文化的视角,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包容文化他者,而不是采用文化大棒打压弱势文化。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需要一个和谐共生的环境。文化的多样性,不是一语独自,而是杂语共生,和而不同。我们倡导的是各种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平等注视和对话。翻译被认为是文化冲突的场所,在这样的文化碰撞中,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什么?是妄自菲薄,向西方民族中心主义者缴械投降,还是高举差异的大旗,坚守自己文化的阵地?是夜郎自大,“我的祖上比你阔多了”的阿Q精神,还是视异质文明如当年打破国门几令亡族灭种的坚船利炮?在保留文化多样性的呼吁声中,我们该如何作为,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

篇5

汉语成语是汉语民族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和语言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记载和反映。汉语成语一般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生动,具有完整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完整性是指成语的含义并不是各个词义的简单叠加,而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固定性是指成语的形式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被更改、替换,即使是同义词替换也不行。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因此成语折射出汉语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地域、民俗典故、宗教心理、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使成语本身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汉语成语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样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便成了汉语成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拟从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及超额欠额现象。

二、汉语成语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

超额翻译(over-loaded translation)通常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而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少于原文的信息量,即译文没有完全、充分地传达原文内容。这种信息的超出或缺失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因为许多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色彩,文化上的差异在所难免地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超出或丢失某些东西,造成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1.语义信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将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除了表示逻辑、认知和外延的理性意义,作为语序、强调手段的主题意义和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Leech还区分了和语言运用社会环境有关的社会意义,以及与其它语言成分共现时所产生的内涵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这些意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翻译中很难把握,通常是造成超译或欠译的原因,如成语“望子成龙”,一般意译成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但汉语中“龙”的意义就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因为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通常代表邪恶。因此在这里,我们没法将这个“龙”转译成dragon,造成反映意义的欠译。

又如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其实这里汉语中的“天”和英文中的“God”是不能等同的:“天”指中国人信奉的天神,有时候又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万物的主宰者,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神仙;而“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世界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和“天”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译文“Man proposes,God disposes.”里,一方面丢掉了中文“天”的含义,造成欠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西方基督教文明里God的内涵,造成超译。

“世外桃源”(Shangri-la)也是如此,Shangri-la一词源出James Holton小说Lost Horizon中假想的喜马拉雅山山谷名,那是一个偏僻怡人的理想乐园;而“世外桃源”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与世隔绝、不受战祸的安乐美好之地。因此将“世外桃源”翻译成Shangri-la,造成其源语内涵意义欠译的同时,也导致译语内涵意义的超译。

再如成语“红运当头”(have a spate of good luck),中华民族崇尚红色,用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因此,包含“红”字的词语一般都有繁荣昌盛、受欢迎之意,如“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红光满面”等,而英文red却不具备此意,所以在翻译时也只好采取意译的方式,形成欠译。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例子如“鱼米之乡”(a land of milk and honey)、“未雨绸缪”(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害群之马”(black sheep)、“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somebody’s eye)、“守口如瓶”(as close as an oyster)、“繁文缛节”(red tape)等,都由于词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或搭配意义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超译与欠译。

2.文化背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尤其是汉语成语,要想在翻译时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实地、恰到好处地传译出来,绝非易事,欠额或超额翻译在所难免。

比如成语“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东施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所以“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因此,不管是将其意译成imitate awkwardly,还是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杨宪益译),无疑都会要么丢失原文背后的文化典故,要么使译文晦涩难懂。而如果采取地道的英文表达法,将其全部道来: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则又如讲述一段故事,损坏了“东施效颦”作为汉语四字成语的结构特点和概括力,是典型的欠额翻译。

“名落孙山”(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也是如此,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公《过庭录》:宋朝孙山考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儿子考中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婉言应考不中。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但在源语的风格、文化背景和民族色彩方面都有所欠缺。一些包含有典故的成语如“三顾茅庐”(make three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repeatedly request sb.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叶公好龙”(Lord Ye professed to love dragons;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退避三舍”(give way to sb.to avoid a conflict);“请君入瓮”(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愚公移山”(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邯郸学步(learn the Handan walk――lose the ability one already has in trying to acquire a new trick; attempt to walk like a swan)等,它们都存在同样的欠额翻译情况。

还有一些成语采取归化的译法,就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归宿,尽量依照译入语的文化习惯来处理汉语成语的翻译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如“致命要害”(Achilles’ heel),“画蛇添足”(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足智多谋”(as wise as Solomon),“不辞而别”(take a French leave)等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其优点在于以英文中现成的形象和比喻来转达汉语成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喻义,通顺简练易懂,但它们都存在欠额与超额同时并存的现象:欠缺的是源语的文化背景,超出的是译入语的文化背景。

三、结语

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汉语成语恰到好处地翻译为英语绝非易事,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译或超译现象。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成语及词汇本身概念之外各种不同的联想意义,译者首先应充分理解成语的内涵,尤其是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大量翻译练习和实践,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风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原文的忠实,同时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篇6

题文如下:

恭祝诰封孺人黄母崔太孺人七裹大庆

懿德稀龄

赐进士及第钦命头品顶戴兵部尚书

右都御史湖广总督侍生

张之洞顿首拜题

落款两章泥金印,已模糊不清,当为款章。

于此先解读一下字义,以便了解其缘由。右起竖行正楷小字“恭祝诰封孺人黄母崔太孺人七衰大庆”。“诰封”是针对官员的家属中女眷的皇封制度,依官员本身官阶,五品以上的称诰封,五品以下称敕封。黄母崔太孺人逢“七褒”大寿,“袤”同“帙”,读音相同,属异体字,量词,书面语,意“十”。匾正文题赠语“懿德稀龄”四个楷书大字,用笔圆润、浑重。《尔雅》注懿,美也。“稀龄”就是长寿。左落两竖行正楷小字“赐进士及第,钦命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湖广总督、侍生张之洞顿首拜题”。“侍生”是一种晚辈对前辈的谦称。

通过以上释义,我们可知这是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时题的匾,即在1889年以后。

萧元吉题字贺寿匾

该匾额为长方形木制黑漆金字匾,宽182厘米、高98厘米、厚2.8厘米,所有文字及落印均用阳刻。

题文如下:

奉政大夫知河南许州直隶州事加十级纪录二十次萧元吉为松株(操)鹤年

七旬节寿妇袁张氏立

大清道光八年岁次戊子季秋毂旦

许州之印

匾额右题正楷小字“奉政大夫”为皇帝恩赐的爵位,后“知河南许州直隶州事”才是实衔,知州是散州的长官,为从五品,知直隶州事则是直隶州的长官,但地位高于知州,为正五品。“加十级纪录二十次”是指清朝考核官员的一种制度,采用“积分制”,分记录与加级两种,此公受表彰记录二十次,现累计加级已到十级,这些记录与官员的升迁直接挂钩,而处罚亦可与之相抵,由此看出此公的政绩是相当出色的。匾额正文“松拣鹤年”四字为楷书,用笔刚劲有力、浑厚。“松拣”即松操,“操”意品节、操行,而“松擦鹤年”当然是贺寿的吉祥语。“大清道光八年岁次戊子季秋”即1828年,“季秋”为九月,“毂旦”中“毂”为谷字的繁写,但这里不能作简化的谷字解释,而作为美好之日解,清乾隆以后,成为题匾固定格式,意为吉日。此外,匾额落方形篆刻“许州之印”两枚并列左右,右枚以叠篆形式雕刻汉文“许州之印”,左枚纹样装饰疑似八思巴文风格,此格式在清代较常见。这里有必要提示注意的是该匾以官印加戳,而不用私印,则突显出了封建等级社会赠匾之规格。似这类官府落印,就是为了提高悬匾家庭或个人的世誉。

通过以上匾文的释义,我们可知这是萧元吉在任河南许州直隶州事时题的匾。据考,萧元吉做过许州直隶州事,后升迁至河南知府。此公文学素养好、书法造诣高。受匾人袁张氏能得到官府的题匾,我认为,袁张氏家族应为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且是官方倡导的模范守节人物。匾额文化注重内容与书法艺术,但更注重题额赠匾者以及受匾者的社会地位与影响,这折射出匾额文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受其影响的产物。

篇7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与动物相互依存,频繁接触,因而,作为人类创造发明的工具之一的语言,保留了大量的动物词汇。人类依据他们的外貌或习性等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情感和喻义。

但是,任何语言都植根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生活条件、、民俗风情、审美情趣甚至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差异使人们或许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或许为表达同一情感或喻义而采用不同的动物作为喻体。本文将对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喻词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对比,从而比较两者在文化涵义和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二、英汉动物喻词的宏观对比

1. 数量上的对比

何善芬(2002:146)研究表明,在常见的498个动物喻词中,英语有比汉语更多的动物喻词。分析其原因如下:英语这门语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斯堪的纳维亚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近代,由于英语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跨国交流日盛,英语也搜罗了世界各地的珍奇动物,并根据其外貌、生活习性等赋予他们特定的文化涵义。

2.英汉动物喻词的表达形式

英汉动物喻词构成差异明显。英语中多用明喻或隐喻,有时也直接将动物名称活用为动词,来表示词汇的基本意义。汉语中则多用转喻或隐喻。名动主谓复合式、名+名并列复合式和二四字格的构词法较为常见。例如:蚕食、蜂拥、雀跃、虎头蛇尾等。

3.喻义类型对比

定量研究表明,动物喻词的喻义多指向人、概念和其他一些事物。但在表“概念”上,英汉语分歧较大。英语中,此类动物词只占7%左右,而汉语中却高达31%。

三、英汉动物喻词的微观对比

1.喻义重合的动物喻体

基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验、认知习惯和动物本身的属性,一些动物词的联想喻义和内涵便有了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2.喻义错位的动物喻体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人文、地理、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动物喻词的含义难免会出现喻义上的错位:同一动物喻体可能承载着不同的喻义,相同的喻义也有可能由不同的动物喻体来表达。

(1)同一动物喻词喻义的不对等。一般来说,是文化传统和认知切入点的不同给本质上完全相同的一种动物赋予了不同的喻义。或者是感彩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喻指的范围出现了差别。最常见的有龙、凤、狗、喜鹊等。

龙(dragon)、凤(phoenix),作为汉文化中最典型的两个动物图腾,被视为权力、威严和吉祥的化身。在汉语中,关于龙、凤的习语都被赋予了至尊至上的内涵。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相反,因受《圣经》和西方神话影响,在英语中,dragon被视为怪物,是邪恶的象征,Phoenix 则成了一种可以复活的神鸟,用以喻指复活、再生。

狗(dog),在英语中,素来享有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的美誉。英文里以狗为喻体的习语,虽有时也有贬义,但大多含有褒义或中性。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sly dog(狡猾的家伙)等等。而汉语中“狗”的喻义却与之大相径庭。以狗为喻体的语句大都会引起“下贱”“卑劣”等令人厌恶的联想。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

喜鹊(magpie),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如“喜鹊报喜”“喜鹊登枝”等都取这一喻义。而在英语中,magpie,被看作一种聒噪的鸟,喻指唠叨、饶舌、碎嘴的人。如:chatter like a magpie(饶舌、叽叽喳喳、喋喋不休)。

(2)同一喻义赋予不同的动物喻体。英汉两个民族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两个民族可能会将同一种情感寄托在不同的动物身上,“牛马之争”便是一组鲜明的例子。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都被予以高度评价。汉语中,人们把这种感情寄予了牛(ox),而英语中却把这种美德赋予了马(horse)。因而,英语中出现了“as strong as a horse”、“wheel horse”的说法,汉语中则代之以“强壮如牛”。

3.英语或汉语中喻义空白的动物喻体

不同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和认知习惯造就了两种语言有的一些动物喻词。汉语中,动物喻词的象征意义,除了与汉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还与汉民族的特定认知习惯有关。如:鸳鸯(Mandarin duck)在汉语中,被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常用来喻指风雨同舟的恩爱夫妻或有情人。除此之外,在汉语中还用鸿雁喻指信使或兄弟。英语中则没有这种喻义联想。

四、动物喻词的动态发展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大量的文化碰撞、语言接触迫使她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动物喻词也开始随着对外交流的步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ostrich policy(鸵鸟政策)”、“paper tiger(纸老虎)”等都已成为国际性的词汇。

五、结语

动物喻词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通过英汉动物喻体的比较,我们明白了英汉两种文化中关于动物修辞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知识向学生讲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让他们认识英汉语的“同”,清楚两语言的“异”,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学习语言,将学习误区最小化,学习效率最大化。恰当处理好教学中的动物喻词,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和对目标语的认同感,从而更好的完成英语教学的任务,也有利于实现汉语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篇8

《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

乙将求佳婿,曾不良图,入币之仪,既从五两,御轮之礼,未及三周,遂违在耳之言,欲阻齐眉之请。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据《汉语大辞典》中对“卜凤”词条的解释,卜凤最早出自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在择婿时懿仲很信天命,于是现卜卦看看是否恰当。占卜的结果得到“凤皇,和鸣锵锵”等吉语,于是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后因以“卜凤”为择婿的典故。唐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卜凤”这一典故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使用,这主要在于古代先民们对占卜之术的热衷,以及对凤鸟的崇拜。

占卜是指用龟壳、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中国古代先民们深谙占卜之术,并且这种文化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沿流。凤是象征祥瑞之物。历代文人常用凤比喻有圣德的人或帝王,又或者是文才荟萃的地方。“卜凤”这一典故把占卜之术与凤鸟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历代文人究竟是怎样运用这一典故的,而这一典故又有着怎样的演变?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卜凤”典故沿流

(一)、“卜凤”典故历代使用情况普查

“卜凤”典故的出现,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这一典故在历代流传的时候,出现了众多变化。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查阅历代典籍资料,共分析出24个典形,分别是:卜凤、卜妻、陈凤、凤卜、凤凰、凤凰、凤凰之兆、凤鸣、凤占、凤兆、凤翥鸾翔、和凤、鸾俦凤侣、鸾凤、鸾凤和鸣、鸾交凤友、鸣凤、鸣凤朝阳、鸣凤飞、梧凤之鸣、梧桐栖凤、燕燕、、占凤。根据各变体的中心意,本文将做以下分类:

① 占卜婚姻义:卜凤、卜妻、凤卜、凤占、凤凰之兆、凤兆、占凤

② 凤鸟义:凤凰、鸾凤

③ 美满爱情义: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凤和鸣、鸣凤飞、凤凰、燕燕、、鸾交凤友、凤鸣

④ 德者贤才义:鸣凤、鸣凤朝阳、梧桐栖凤

⑤ 政教和谐义:梧凤之鸣

⑥ 后妃伴随君主义:和凤

⑦ 咏夫人义:陈凤

(二)、“卜凤”典故源与流释义

1、表示占卜婚姻

“卜凤”典故始于先秦,用来表达占卜婚姻之义,最具典型性的记载是《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里的文段:“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春秋左传》中有大量描述占卜之术的文字,此篇中描写占卜婚姻以择婿的故事形象的展现了当时占卜文化中的一部分。“占凤”、“卜凤”都指卜婚、择婿,《聊斋志异・胭脂》:“父宝爱之,欲占凤于清门。”

《醒世恒言・第一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中写道:“娶无依之女,虽属高情;更已定之婚,终乖正道。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鸾鸣。”因懿氏卜妻敬仲,得吉卦,谓“凤凰,和鸣锵锵”,因而将占卜婚事叫做“凤卜”,或称好姻缘为“谐凤卜”。另外,由“凤卜”一词还延伸出“凤卜其昌”,意为男女的结合兆示未来的家庭昌盛发达。

“凤占”一词与“凤卜”意近,《剪灯余话・卷四・洞天花烛记》:“每到春时懒倍添,绿窗慵把绣针拈。奇逢讵料谐鸳耦,吉卜宁期叶凤占?鬓乱绿鬟云扰扰,手笼红袖玉纤纤。”春秋时,陈国大夫懿氏将把女儿嫁给陈完,用龟壳占卜是否吉祥之事,所以后世遂以“凤占”比喻占卜妻子,亦作“凤卜”。

“凤凰之兆”比喻美满婚姻的预兆。唐皇甫枚的作品《王知古》:“(保母)乃曰:‘今夕何夕,获遘良人。潘杨之睦何遵,凤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2、表示凤鸟

“凤凰”也作“凤皇”,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称“凤”或“凤凰”。传说中此鸟非梧不栖,非竹实不食,帝王有道即现,无道则隐。《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过昆仑、饮砥柱,濯羽溺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仪意为扮作凤凰的舞乐队来跳舞。文献中对凤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末,公元前四世纪的编年史《春秋》中说:凤凰出现(与麒麟、白虎、龟、青龙、朱雀、以及玄武在一起)标志着国家是在正义之君的统治之下。孔子曾提到没有祥瑞,凤凰不再出现:这大约是由于朝廷太腐败了的缘故。凤凰是四种神异动物中的第二种,它属于有羽类动物之王。凤与龙在一起,象征着皇后与皇帝。后来,凤凰还用来指女人。

“鸾凤”指鸾鸟和凤凰。可以比喻贤俊之士。《后汉书・刘陶传》:“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也常比喻夫妇。卢储《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3、表示美满爱情

“”一词出自《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其羽。”本义是凤和凰相偕而飞,后来用来比喻夫妻和谐相爱,或用以祝人婚姻美满之辞。也作“凤皇”或“凤皇于蜚”。后世经常有“愿”的说法,“愿”指男女结为夫妇的愿望,如《铁花仙史・第二十六回・三神仙法润玉荚蓉》:而今幸遂愿,红叶为媒信有之。

“凤翥鸾翔”同“凤凰”,意为并列像凤凰向高处飞腾,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合意,多用于婚姻方面。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鸾俦凤侣”《好逑传・第十六回・美人局歪厮缠实难领教》:“何不与舍侄女竟成鸾俦凤侣,便完了百年的大事?”源见“卜凤”,谓男女欢爱如鸾凤般相偕作伴。另外,“鸾交凤友”也比喻夫妻,《再生缘・十二回》:“从前上个陈情表,少不得,成就鸾交凤友缘。”《花月痕・二七》:“好一对儿鸾交凤友,耍孩儿,自今以始岁其有。”也作“凤友鸾交。”“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关系非常恩爱,《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魏四十七・嵇康》:“翩绵飘邈,微音迅逝。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凤鸣”也比喻夫妻感情融洽,宋吴s《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

4、表示德者贤才

“鸣凤”有多重意思,一般指德者贤才或泛指杰出者,也可以用来比喻夫妇和谐,或单纯指凤凰鸣叫。这里主要讲它的第一重意思,即指德者贤才或杰出者的情况。《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中“鸣凤”比喻文章的风骨、辞采俱备。《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

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凤凰在太阳升起时鸣叫,古代以为是天下太平的吉兆,比喻贤臣得遇明君、生逢良时;也有形容人奋发有为之义,赵癯斋《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正看鸣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

“梧桐栖凤”也是贤才之喻,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

5、其它

“和凤”源见“卜凤”,意为后妃伴随君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承风,竞峻当熊之节。”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沈缙凇短旃俅奘汤煞蛉寺氏挽歌》:“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这里引用陈敬仲娶妻事,以“陈凤”代指卢氏,哀挽卢氏去世。春秋时,懿氏将女儿嫁给陈国公子完(敬仲),嫁前占卜,得“凤凰”之吉卦,后世以“陈凤”作为咏夫人的典故。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其中“梧凤之鸣”源见“凤鸣朝阳”,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也比喻贤者尽展其才。

(三)、“卜凤”典故的词语结构

从先秦直到如今,“卜凤”典故及其变体共计24个,这24个词语的结构并非完全相同,而是有多种结构类型。根据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的理论,本文将这些典故词语划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

1.联合型

联合型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可划分为联合型的有五个:凤凰、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

“凤凰”和“鸾凤”这两个词语结构类似,它们各自的两个词根的意义都是并列的,可以互相说明,其中“雄鸟曰凤,雌鸟曰凰”,人们常将“凤”与“凰”合称而为“凤凰”;“鸾鸟”与“凤鸟”也是合称而为“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则分别由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似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强化词义的效果。

2.偏正型

偏正型是指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

其中是定中关系的有: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是状中关系的有:。

3.动宾型

动宾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卜凤、卜妻、占凤。这三个词从词语结构上来分析都可以定义为动宾型词语。“卜”和“占”都是动词,“凤”和“妻”皆为名词。

4.主谓型

主谓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词。

凤卜、凤鸣、凤占、凤凰、鸾凤和鸣、鸣凤朝阳、鸣凤飞、燕燕这八个词属于主谓结构。

三、结语

“卜凤”典故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它将凤鸟与中国古代的占卜之术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共分析出24个典形。这些典形在意义上都与占卜之术或凤鸟相关,本文经过整合分析,共总结出这些变体关于占卜婚姻、凤鸟、美满爱情、德者贤才等七重含义,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说明;在形式上,这些典形的词语结构又可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这四种,以两字词语和四字成语居多。(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