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职业素养论文

篇1

要搞好心理调节

篇2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则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高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与不竭动力,并且在形成高职校园整体凝聚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将职业素养中的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所积极学习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就有:“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每年都会由学校或各系牵头,组织带领学生到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向烈士进献花圈。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认识,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校园里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并深入到嘉定部分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维修电脑,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践行雷锋精神,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2.将职业素养中的技能培养融入校园文化。

2013年4月23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与电子信息系与英格索兰(中国)校企合作正是签约,一起培养“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学生。英格索兰(中国)非常注重人才培养,致力于年轻学生的技能提升,这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实习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在全校范围内获得了积极响应。2014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2014上海电子商务技能训练营”,采用“全程企业授课、全课实操训练”的方式,开展电子商务的视觉设计、网页编辑、网络营销、网站运营等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际操作,在提高学生真实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流通系与上海云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零零狸网拍上海嘉定摄影基地”,开展网络营销、网站代运营、网站图片处理等服务外包业务,同时把真实企业任务引入正常教学环节,让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鼓励学生积累实践环节和管理过程中的职业技能经验。各系通过此类校企合作模式,既让学生在校园里积极储备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能在企业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将这股学习氛围带到整个校园。

3.将职业素养中的意识行为融入校园文化。

2014年6月18日,上海科学技术学院经营管理系与嘉定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了“创业服务进校园———电子商务那点事”校园讲座,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精练而幽默的语言为学生介绍了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关知识,为学生传授电子商务创业理念、管理经验、创业技巧和流程,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在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中,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系曹博蒙小组的“静音鼠标”、张波小组的“远程设备开度控制器”、机电系张玉涛小组的“两用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等,这些都激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加上自身的实践技能经验,来培养创新思维及能力;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作品《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教师除了日常课程的教学之外,还积极带领学生投入到如“红外光通信装置”、“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等与学生的专业职业密切相关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去;在“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的比赛场上,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扬团队分工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按照赛场规则进行一轮轮的竞赛,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坚强与自信,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3

作为电台编辑,采访工作是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做好后期的新闻处理,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对新闻的采写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也需要更加突出,更加有把控能力。当前,很多编辑人员对于采访新闻信息的能力关注度降低,新闻编辑采访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把握好电台的特点,新闻采写的角度和新闻采访理念把握存在不足。但是,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编辑,采访工作的能力素养是其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采访能力方面,电台编辑应该更加深入地对电台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在新闻采访方面,作为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比记者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新闻编辑要明确采访的目的,这一点上编辑人员应该把握好电台这个媒体平台的特点,采访过程中更加体现电台采访编辑工作的需求。同时,电台编辑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时效性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时效性主要是针对消息性的新闻,作为电台,往往能够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对新闻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同步解读,这也是新闻采访工作中,电台采访工作的优势。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进行新闻时效性的把握,新闻解读和现场连线能够更加符合电台的新闻传播规律。此外,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工作方面,还要注重提升自身对突发新闻计划性和突发性新闻采访的把握能力。对于应对一些突发新闻的采访,编辑人员要有大局意识并且能够有专业的新闻判断能力,这样,突发新闻的采访和处理才能够更专业,减少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对于一些计划性的采访,编辑人员还需要有更加专业的新闻专题策划能力,这对于专业的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必备的采访素养。

2电台编辑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力

对于电台编辑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在自身的工作中,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新闻调查评估能力。不同的新闻事实都具备一定的可发掘的新闻点,因此,作为编辑工作,在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对表象新闻事实的披露,对于有价值的新闻,编辑人员要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对于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价,这也是编辑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新闻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后,作为编辑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新闻编辑工作的深度选题调研,对于有深度调查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评估,全面深度的对新闻价值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深度采访,这也是新闻调查编辑工作能力的一种要求。

3电台编辑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字写作能力素养

在电台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编辑工作人员,文字写作能力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专业的能力素养。文字写作能力是在长期的新闻写作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同时,写作能力也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社会化的调整,特别是在当前网络语言大肆发展的今天,电台编辑工作涉及到的一些口语化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进行网络语言的补充。此外,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编辑的新闻写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文风改变。在文稿的写作过程中,从广播新闻播报的角度来讲,要多用短句子,同时,建立广播新闻独特的文风特点,这一点也是广播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编辑文稿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变和创新,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写专业的新闻稿件、消息类稿件、通讯类稿件等的能力,同时,对于一些调查性的报道,编辑人员要更加重视对稿件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的整体水平。业务水平中,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每一位编辑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只有从文稿写作能力上有所提升,编辑工作的新闻质量才会有更好地提升和发展。

4结束语

新闻编辑人员,特别是广播电台的编辑人员需要将提升节目质量作为自己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向,从采访能力新闻研究能力以及文稿的写作能力几个角度入手,更好地实现对广播电台编辑工作能力的适应,提升广播电台的节目质量。

作者:周晓彤 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篇4

工作中教给员工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在遇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管理者不要主动提出解决办法,而是让员工面对困难去思考,并从旁指导、协助,使其能够获得长远发展的能力。目前,东营市分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和产能提升活动,如县(区)局“一局一策”和支局“一点一策”项目,这些项目的策划均由各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大家根据特长、客户资源进行策划,并通过市分公司专业局和专家团队的会审后实施,项目收益按比例奖励给团队及个人。此举不仅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转型发展活动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员工的市场开拓能力。

三、授人以“欲”

激发员工向上欲望。这是基层邮政管理者必备的素质。管理者不要急于给员工布置任务、灌输愿景,而是要鼓励他们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巧妙地引导他们将个人目标与团队愿景相结合,产生向上的内生动力,使员工变得更加积极进取。在东营市分公司,新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年都会被分配到各专业局和机关部室进行在岗锻炼,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各专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了解机关部室的工作性质和流程。然后,再到支局网点学习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规范,从中发现发挥自己擅长的岗位和专业,做到人尽其才。

四、授人以“娱”

把快乐带到工作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性格、爱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营造快乐、信任、亲密、协作的企业文化氛围,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目前,不少支局长和员工都普遍感到经营工作的压力较大。要想帮助他们缓解这种压力,管理者可以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举办的特色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文化活动为契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温暖、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感。

五、授人以“愚”

在工作中传递务实、稳重的理念。正所谓大智若愚,管理者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才能为团队灌输一股浩然正气,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也自然会效仿,每个人都充满责任感和集团荣誉感。要坚持传递“正能量”;遇事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原则,对事不对人,办事讲原则、守程序,让员工在团队中切实感受到制度的约束力;给予每名员工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做到奖励公平、赏罚分明。

六、授人以“遇”

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机遇。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学习做事、能够有施展自身所学的机会,甚至比金钱更重要。管理者首先要给予他们平台,放手让他们尽情挥洒热情、大胆实践创意,让每个人的才华在团队里得以施展;要有伯乐的胸襟,学会发现员工的长处,要敢于批评,帮助员工成长。其次要把握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目前,在商品经济大环境下,拓展市场、开发业务面对的诱惑很多,各项业务的规定也比较多,需要交往的客户对象也很复杂。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头脑清醒,给团队和员工一个明确的信号——“带电的高压线”碰不得,要有培养他们耐得住寂寞、敢于担当、经得起风雨的品格。

篇5

3.自我意识强,喜欢标新立异。高职高专单招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喜欢穿时尚类的服装,喜欢参加社团的各类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但是由于父母的溺爱,造成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上涣散,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差,团队意识差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4.职业意识普遍比较低,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笔者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走访、与在校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但是职业道德意识比较差。比如在职业选择方面,表现出对单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地点的关注,进而出现高的工资待遇以及好的工作地点应聘者众多,而其他一些比较普通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敬业精神方面,高职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意识也在不断下降,更在乎索取利益;在创业方面,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比较淡薄,其积极进取、吃苦耐劳、不懈奋进的精神在不断衰退。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特别是不愿意去农村和贫困落后地区就业。面对社会最需要且又适合他们工作的岗位无动于衷,甚至呈现一种消极抗拒、回避与漠视的态度。很多单招生是本着不得不来的想法进入高职院校的,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没有“职业”这个概念,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注重培养自身职业素养。因此,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高专单招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1.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群来改革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方案,形成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考核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知识和能力目标,又要实现德育目标,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显性职业素养(即知识技能)的培养和隐性职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以酒店专业的酒店督导课程为例,酒店督导课程以酒店一线管理人员现实工作岗位环境为导向,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求设计课程标准,以行动导向为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做中学,学中做”融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为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专业能力,比如准确接受工作任务的能力;制订接待计划的能力;安排落实日常工作的能力;制订与落实培训计划的能力;与各方面人员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这样各个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培养团队精神,掌握行业规范,分步骤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本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摈弃传统的以书面形式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形成教学过程、实际操作、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最终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⑴教师评定。主要从着装仪容仪表、程序完整性、情节合理、问题设置及处理、角色表演自然度、语言表达逻辑性、专业术语使用是否得当、组织纪律性强、灵活应对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

⑵组长评定。主要评定小组成员在模拟排练过程中态度是否端正、能否积极投入、踊跃参与,是否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⑶基础知识考核随堂进行。主要考查理论知识,注重基础知识与分析能力的考核。只有将职业技能训练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作为课程教学两条并行的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将教书育人做到实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顶岗实习中落实职业素养教育

脱离了职业活动职业素养教育就像是鱼儿脱离了水,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很难有实际的成效。而顶岗实习无疑是在校生职业素养教育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职业素养教育。我系拥有良好规范的三星级以上实体酒店三十余家,能够充分保证并满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实训的需要。在校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酒店现场参与酒店的管理和运营,比如酒店的接待,摆台,人员安排,部门协调等,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等。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既提高了专业能力,又具备了企业工作经历,为今后工作缩短了上岗距离,提高了人才质量。学校教师会不定期地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巡查,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促进共同进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把职业素养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6

经常会听见有些高职生在讨论:大学毕业了,感觉三年就是浪费时间,什么都没有掌握。其实不然,你会发现自己更加成熟了,对于突况的处理更加沉着冷静,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也有了新的看法,这些都是隐性课程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内的隐性课程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动机。隐性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可以通过校园环境的规划、建筑群的设计、教室的布置,传达一种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企业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传达安全生产、节约意识,久而久之,这些都会内化为一种价值规范,根植于潜意识里面;隐性课程对于职业道德具有导向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书本上的先进事例、行业内的模范人物、学校的好人好事,甚至对违纪者的处罚,都会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把那些先进事例慢慢内化为自觉行为,规避不好的行为;隐性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职业动机,校园活动中的胜利,比赛的荣誉及老师、同学的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同和归属感,激励学生认真学好专业知行为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隐性课程可以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校园内的名言警句,校训校规,行业内先进人物的经验交流,都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与引导作用。

三、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的隐性课程设计

据笔者了解,结合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很多实践性很强的高职类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都有其明显的学科倾向,各校一般都采取大而全、宽而泛的课程设计,力求培养的学生样样能,从而造成了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中就存在一个问题:许多会展公司宁愿招聘国贸、财务、英语、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而不愿意招收对口专业的会展专业毕业生,原因是会展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普遍不高,实战经验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越来越国际化,各种展览、展销一个接着一个,形成了对会展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提高会展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显得刻不容缓,但是这单靠目前高校会展专业中开设的显性课程是难以达到的。笔者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如图二所示的隐性课程体系,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开发培养学生专业职业素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建有专业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外界载体,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结构布局、楼群建筑、人文景观、绿化等,通过对校园物质层面隐性课程的优化开发,能够将丰富的生命力赋予在这些校园物质载体中,从而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启发,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探究、感受和实践的园地,创造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看到校园内绿树成荫,教室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建筑井然有序,会让学生产生自尊、自豪和崇高的感觉,学生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来保护优美的校园环境;看到校园内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肖像、名言警句、书法绘画等,学生会产生拼搏进取和严谨求学的态度;校园内的建筑群本来是没有生命与情感的,也不蕴含任何意义,但在经过精心设计之后,这些建筑群也能够“活”起来,富有生命力,成为高职特有理念的直观的外在反映。以会展专业为例,学校在布局建设方面,可以把某栋楼以某个著名会展案例命名,可以把某条小径以著名会展事迹命名,塑某知名会展专家的雕塑,看到这些,同学们都会肃然起敬,增强对该职业的向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会展策划大赛”,得到富含专业意蕴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置于校园一角,美化校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本职业的认可度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发展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校园系列讲座、主题演讲与辩论赛、文化艺术节、素质拓展、体育等活动,比如成立专业性较强的社团,围绕本专业近期的动态,开展专题讨论会,定期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座谈,分享成功经验;开展真实情境的专业模拟,这样不仅拓宽了高职生的专业视野,还为他们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了平台。比如会展专业,就可以进行以下一些专业性的校园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每年设置“会展文化月”、“会展文化周”,此类活动的举办交由学校会展专业的学生社团负责,从活动的选题、策划、立项、成本的估计核算及最后的组织实施,让他们的专业知识真正落实到现实当中,同时可以在活动中进行会展领域前沿理论的宣讲等会展宣传工作,这类小型的展会,不仅陶冶了学生的职业情感,也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利用职教集团、行业协会等教育资源,为会展专业学生提供机会,可以进行校企联谊,与企业员工进行密切交流,加深学生对会展行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职工的岗位要求及所需的职业素养;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企业实习,积极与博览公司、公关公司等联络,多渠道为学生实习锻炼寻找机会,可以是短期的实习,或者一个项目的跟进见习。这些活动,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还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高职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执行能力等从事会展业必备的能力,培养了奉献、创新、责任、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

篇7

(一)借助信息素养培训吸引高职生走进图书馆

绩效考核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进行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阅览室的利用率和图书的借阅量。然而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要让他们对图书馆生成兴趣,让他们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坐等上门显然是行不通的,图书馆必须主动出击,“请君入瓮”,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主动提供信息培训,抓好信息推广工作。如通过导读、提供电子产品的教育训练课程、推荐图书、主题资源服务、教学支持、种子学生等手段,不但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更教会他们利用图书馆。只有消除了他们对图书馆的陌生感和敬畏感,图书馆才可能发挥引领和支撑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借助信息素养培训减轻馆员的工作负担

由于编制紧张,高职图书馆配员往往偏紧,经常一个人要同时承担多项工作,特别是外借岗位,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如没头苍蝇般乱闯的学生,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如果能够预先开展一些必要的信息培训工作,如通过导读、馆内推广等形式,让高职生在进入图书馆前就已实现了文献内容与馆藏空间位置的正确联系,这样就可大大减轻馆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借阅…效率。

(三)借助信息培训促进图书馆自身建设

高职生的阅读面是相当狭窄的,很少会对超出兴趣外的信息产生阅读需求,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只会去借阅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图书,如休闲、消遣、娱乐信息、社会热点类的,尤其是爱情、魔幻小说,而那些有助于专业发展和社会成长的图书则长期处于冷僻状态,甚至多年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校决策层的投资积极性,从而对馆藏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借助信息培训的途径,结合教学需求,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那些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发展新成果的书刊杂志进入他们的视野,并形成一定的流通量,这对促使学校保持并加大对此类图书的投入力度有着重要意义。

三、高职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培训的途径

(一)信息意识及信息检索技巧培训

目的是培养高职生初步的信息意识,提高其对信息的关注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何时需要信息、为什么需要信息、何处以及如何找到信息等。培训内容包括各类信息资源、各学科信息的查阅方法、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信息网站导航及网络软件的使用等知识培训。通常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提供教育训练课程等途径实现。1.为新生开设入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向学生推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库、室布局、机构设置及各种服务、入馆须知、借书证办理等等。重点是向学生推广中图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中图法的分类、索书号(分类号和顺序号)的编写原则、图书排架遵循的顺序、怎样使用电脑查询等等。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利用学校图书馆查询信息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并为学会利用校外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2.提供信息素养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技术和网络操作技术,掌握本专业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技术,如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数字图书馆订购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自建的数字资源等等。课程一般在电子阅览室进行,伴随着教师的示范,学生上机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信息素养课程突出了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提高高职生搜集、鉴别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学生要善于围绕学习目的去查找、整理所需信息,并培养高职生评价、整合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二是进行信息道德教育。首先是正面引导,推广信息道德的基本价值和理念;其次是案例分析,提供反面教训;其三是介绍和演示反抄袭软件等技术手段。实践证明,这三种手段的结合运用,可以对高职生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3.提供电子书操作及网上购书的现场指导。根据我馆2013年10月对全校学生做的一次调查,在“阅读载体”方面,高职生选择最多的是纸质图书,占78%。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化技术大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学生仍然偏好传统的纸质阅读。然而由于投入不足,更新较慢,我校馆藏资源少而陈旧,很难满足学生的专业阅读及专业以外的阅读需求。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的尴尬局面,去年开始,我校图书馆开始提供导购服务,如学生确实需要,图书馆员可以向其推荐电子书,指导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器下载阅读,或指导其通过京东网等购买图书。交易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图书馆并不介入任何交易活动。通过提供此类个性化服务,学生的阅读需求一般能得到及时满足。很多学生因此养成了下载电子书、网络购书等习惯。

(二)加强导读工作

高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足够的阅读热情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存在着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时间少、阅读经验缺乏等普遍性问题。图书馆有必要通过开展系列性的导读工作,正确引导高职生的阅读倾向、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以影响其阅读效果。为了足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导读工作的形式应尽可能丰富多样。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利用知识导读。如我校图书馆开设的入馆教育课程,围绕“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这个主题,向新生推广图书馆相关知识,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了解、利用图书馆,最终爱上图书馆。2.主题形式导读。主要是利用海报、手机短信推荐、校园网络推广、校园广播推广等手段,向师生通报和推荐新书、好书。我校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会、广播站密切配合,定期进行名著内容介绍、经典段落的朗诵活动,通过朗诵会、广播站的途径向学生放送,很好地推动了高职生每学期读两部名著的活动,为书香校园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校图书馆还多次争取到了学校经费的支持,以图书馆的名义,邀请江南大学一些既有名望又善言幽默的专家、教授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和名著鉴赏活动,引导高职生对科学的热情、对美的鉴赏品味。我们发现,高职生对此类活动的参与热情很高,因为此类活动不仅让他们获得了丰富生动的知识体验及美的享受,更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类似于名牌高校大学生的生存体验。这种感觉对普遍具有自卑感的高职生是十分独特而宝贵的。图书馆也借此类活动很好地推广了自己,每次活动下来,被推介的名著总被借阅一空。3.支持教学。与教师密切配合,敦促教师在严格筛选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下学期将会使用的参考书,受制于经费,一般每门课选定一种,经学校批准后由图书馆配合采购,购入后通知老师使用,由图书馆设定并发送参考书特别公告,敦促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促使学生利用电子参考书,并把电子参考书的利用率作为图书馆是否优先支持某教师今后购入电子参考书的主要依据。

篇8

1.阅读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以及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同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样重要,是医学教育的题中之义。因此,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医学教育者高度关注的命题。在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中,笔者认为,阅读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有助于丰富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诚然,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节奏紧凑,密度高、强度大,占据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容易禁锢思维,而且视野狭隘,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增加课外阅读,帮助医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和推断,建构新知识并获取间接经验,从而开阔文化视野,扩展知识背景,从根本上改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社会认知水平,引导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积极的态度对待从业环境、学业追求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可见,阅读对于丰富医学生知识、开阔其职业视野有着独特的作用。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提高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过程是一个思维加工过程,它使人原有的思维结构产生变化,进而形成高一级的思维结构,从而不断与外部世界相适应。可见,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是培养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借助阅读训练,从根本上促进医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增强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这恰恰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孜孜以求的。阅读有益于颐养心灵,促进医学生精神成长,养成崇高职业境界。众所周知,医学生通过阅读,能更多地了解社会和历史以及人性的发展,间接地丰富人生经验,对社会与人性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更多思考和体会,从而增长智慧,促进精神成长,对理想有更多更高的追求,对现实更能明辨是非,逐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各方面达到和谐发展,由此坚定职业信念,到达更高的职业境界。再者,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加之受社会功利性氛围的影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容易产生焦虑、功利、消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从医的职业态度和学习动力。而阅读是缓解焦虑情绪的一剂良方。正如科学家杨振宁说的,“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长学问,还可以防病,治病,养德健身。许多疾病源于不良情绪和行为,而读书是最佳的心理治疗。”通过阅读,颐养心灵,促进健康人格养成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在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阅读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应树立坚定的信念,努力探索相关措施,使医学生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而终身受益。

2.培养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笔者曾经在本校针对医学生的阅读现状作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特别少,而且大部分都是浅阅读,收获不大。同时,多数学生都肯定了阅读会给自己带来美好的心灵享受。遗憾的是,多数学生反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很少在如何阅读方面给予引导。而这种现象,其实可以延伸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现状。因此,对医学生的阅读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旨在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工作能力,这是医学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强调优质阅读。在阅读内容方面,应包括涵盖各学科的经典书籍和优秀作品,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优秀作品。这类书籍能愉悦心灵、启发心智,有助于医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阅读方式方面,朱熹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因此,应强调“阅读反思”,强调阅读者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自身阅读过程及自我的阅读理解进行再思考,同时提倡分享阅读体验,以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时间分配方面,应鼓励学生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认真深入的阅读并持之以恒。优质阅读使医学生能充分利用极少的宝贵时间获取更多的阅读收获。强调自主阅读。独立自主是医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成长过程中取得最大进步的前提。而保持阅读的独立自主,能确保思而不罔,学而不殆。因此,阅读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意识同样可以促使医学生获取最大的收获。学者何伟等人认为,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反思”,对自我理解的“批判”,能把握文本的深层次意义;通过“阅读批判”,对文本意义及其他批评者的“批判”,从而超越文本,更能体现创造性阅读的价值,在对自我经验超越的基础上,尽量能超越作品与作者,产生新见解,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思辨能力。此外,在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时间安排以及阅读思考形式等方面,也同样应强调自主阅读。这能使阅读的功效事半功倍。强调开放性阅读。首先,学校有责任营造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纸质的和网络的阅读资源,创造安静舒适、随时随处可阅读的环境,经常组织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其次,通过树立新理念、采取新措施,倡导学生热爱阅读,畅谈阅读心得,围绕阅读开展交友聚会等活动。借助头脑风暴式的交流与碰撞,撞击出思想火花并取长补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收获更多有深度有广度的观点。这种开放性阅读,有利于促使医学生热爱阅读并蔚然成风,由此获益良多。

作者:邱秀华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高教研究室

篇9

2.1制定职业素养提升思路,统筹全馆兼顾个人

从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出发,职业素养的提升分两个层面:馆内馆员综合职业素养和馆员个人职业素养。因此职业素养的提升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既要从整体上把握职业素养的情况,又要兼顾个人的实际情况。通过促进个人职业素养的完善来间接推动整体职业素养的优化,从而达到由点到面的扩散效果。从构建的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影响职业素养有很多方面,且影响力大小不一,权重值有所轻重。因此,职业素养的提升既要把握综合职业素养,又要兼顾局部细节。通过从细节入手,可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对个人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完善。因此职业素养的提升思路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从馆内大局层面出发,提倡“重点突出,全面优化”的原则。二是从馆内个人层面出发,采取“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原则。以这两点为中心思想,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全面开展具体工作。

2.2明确职业素养目标,逐步推进目标的实现

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涉及很多方面,也需要较长时期才能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鉴于此,在提升素养方面必须制定可行有效的计划和目标,以便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短期时期内应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提升外化素养为主,这样有助于个人很快适应图书馆的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期时间内应以提升馆内员工整体职业素养和提升内化素养为主,这样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同时建立起图书馆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归属感,引导馆员以图书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其奋斗努力的决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时期内将随着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的具体情况有所适度调整。

篇10

张效赤、寇荷超(2006)曾指出:“大学教师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活动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它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是否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简言之,信息意识就是大学教师的信息敏感程度。可以说,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途径,再进一步强化信息知识和实际信息应用能力的教育。

篇11

(二)优良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笔者在课堂上曾设置过如下的教学环节:课前五分钟的才艺表演;让舞蹈、情景剧进入课堂;开设“流行风———流行音乐赏析”;搞班级音乐会;鼓励学生写音乐随笔,并将他们当中的优秀作品在音乐网站专栏上,歌曲创编等等。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二、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音乐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把所讲的内容巧妙的与时代背景、民族性格、风土人情等知识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准确流畅的表述来分析音乐作品时,学生总是乐于关注的,同时,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例如,在欣赏《华夏音乐之光》这一课时,可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脉搏,衬托出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又例如,在学习《音乐和民族》单元时,从民族性格、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的角度来区分各地民歌。这样一来,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不仅了解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还透过音乐开阔了思维,理解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基牢易建厦,沙地筑塔难”。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良好的文化水平的积累和铺垫,音乐教师的艺术水准才能水涨船高。

三、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学习意识

有句话说的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教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音乐教师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参加各级各类的参赛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善于将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要向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也要向不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例如在执教欣赏《音乐和诗歌》单元时,可以向语文老师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方面的知识。执教欣赏《音乐和时代》单元时,可以向历史教师讨教相关知识,如此给予学生宽广的视角和思维空间,方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向学生学习,这是一个能使自己“事半功倍”的教学资源。学生是一个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他们的思维可以讲是一种永不衰竭的“活性资源”。教师不妨将时间、空间适当的留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变成“一枝被点燃的火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吸收到大量时尚新鲜的元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12

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果仅靠课堂以外的“意识熏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乌托邦”式的,学生素质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培养结果的良莠不齐。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将职业素养教育细化为与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可操作的、具体的培养内容,制定出符合旅游专业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比如将考勤、常规任务完成、团队协作、仪容仪表等列为课堂常规教学内容,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素养与专业必修课程一样重要。礼仪礼貌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旅游专业学生对礼仪礼貌的要求远高于其他专业。礼仪礼貌教育如果仅靠个人道德的自我约束和班主任班会、晨会等场合的不断提醒,学生很难达到旅游专业极为苛刻的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作为服务行业,礼仪礼貌的缺失是每一个用人单位“一票否决”的问题。针对这个要求,职业学校应该将“礼仪礼貌”作为学生的必备技能,并安排专职教师设计符合甚至高于行业要求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最寻常、最熟悉但又是最重要的待人接物、言语文明、行为文明、卫生习惯做起,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如何正确对待客人、上司、同事、下级,如何保持良好的职业情绪等等。学校将学生职业素养列为常规课程,通过教学并考核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重视职业素养的学习,为最终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上多做文章,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实例观摩、影像模拟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让学生将《职业素养》这门重要课程学好、学透。

三、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职业素养发展

篇13

二、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