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管理论文

篇1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篇2

二、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以科学的理念管理班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就是学生。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和根本,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真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张扬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关爱学生首要的就是关爱学生的内心,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不太成熟,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发展,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他们对于教师的关爱有着很大的需求。班主任要多学习一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巧妙地接近学生,真心地关爱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交,以师爱温暖他们的内心。沟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走入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块敲门砖。在组织教学活动或是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并逐渐向班主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班级民主制的进程班级民主,一是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民主,全民投票,选出大家心中的班干部,并放手让班干部锻炼。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干部做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全部学生都可以向教师提出,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篇3

“专题性”研究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提炼,形成研究专题,教研活动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围绕专题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语文组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英语组的《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等,以解决实际问题,共同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同课异构”研究同课异构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学研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转化的是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与行为,不是做课秀。将新课程的精神与理念融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实践中,让教师群体自我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而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课堂行为进行反思。“跟进式课例”研究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先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大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讲授,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仅能够提升教师个体的业务水平,而且为教研组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积极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篇4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所以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严格自律、努力成为学生可以效仿的榜样。”这位大教育家的话也充分说明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予人很大的正面影响,而且小学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老师能够有意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指向,那么学生便会效仿,班级的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老师的行为举止存在问题,那么便会误导学生,所谓:“不正其身,如何正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在教育教学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和不好的行为习惯带给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例如,老师如果要教育学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习惯,那么老师就要做好榜样作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老师如果教导学生要懂礼貌,不说脏话,那么前提就是保证自己能够礼貌待人,文明用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内心接受这些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品格。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注重语文这个资源(语文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要我们合理利用,那么语文的学习便会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便不再是难事,例如在学习《我的战友》一文时,语文老师应该根据的英雄事迹向学生宣传的爱国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其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重课堂纪律,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最后,语文老师也可以开展关于“好的行为习惯”的演讲活动或作文比赛,以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

三、语文德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将语文课文中的德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到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深刻和有意义!例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明白“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道理后,就给学生看了一些好人好事的视频,以鼓舞学生的内心,坚定学生做雷锋的决心,使学生能够以成为雷锋而自豪,然后我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然后我又问学生想不想做雷锋,发扬雷锋精神,由于学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可贵,便会争当“活雷锋”,这时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一次做雷锋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实践体会到做雷锋的乐趣,学习雷锋的宝贵精神,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或者给他们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以自家长辈为主,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做雷锋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孝敬长辈,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帮助班级需要帮助的学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发扬学生的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爱心。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我会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更好的德育管理方法,从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作者:陈英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作新小学

篇5

1.2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全是“招聘”来的。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具有地域广的特点。之所以来到民办学校各自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问题,有的是因为生活问题,也有的是因为社会问题。在民办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为什么又“流动”走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师本身素质差,不能适应民办学校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差,教学效果不明显;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拈轻怕重;推卸责任,不注重合作。2)学校办学条件差,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工作环境不如意;工资待遇不高;教师自己的才能不能在这里有效地发挥。3)家庭的原因: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抛家舍业,时间一久,就有思乡之情。4)社会问题:全国各地政策不同,教师都要受到地方的制约,走来走去还是要回到老家。教师流动性大这一特点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带领一个班级刚刚形成良好的班风,掌握了该班的学习、生活规律,突然换一个新老师,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学生要花一段时间适应这位老师,在适应的过程中无形的会失去很多。新任老师也要花费很多时间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来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如果长期频繁调换老师势必要造成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3学校场所、教学设备不完整

这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民办学校的决策者由于资金短缺,又急于开学,暂时租用教学场所。这些场所有的是由一些倒闭工厂的厂房改造而成的,教学、学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体育活动场地,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舒适的休息房间,更谈不上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施等等。这样的学校怎么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的栋梁呢。

1.4收费制度不够规范、不够统一

由于民办学校是新生事物,所需办学资金不需要国家支持,收费标准国家没有具体的规定,所有的民办学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来收费,收费的标准不尽相同,多则几十万,少则千元,收费名目繁多,形式多样。随着民办学校的增多,因钱的问题学生家长与校方发生纠纷也越来越多。学生所缴纳费用与所收到的效益不能成正比,远远不能得到应得的回报。一些学校从学生那里收缴的费用,不及时投入到教学中来,致使教学环境不能改善。

1.5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不能与社会接轨

民办学校学生家长大都工作繁忙,不能及时管理孩子,送到这类学校也出于一种轻松的解脱,把管理权让给学校,由学校全权管理。于是,学校为了让家长省心、放心,采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整天关在学校里,过着“教室—宿舍—餐厅”三点式单调乏味的生活。学生虽然远离了社会不良风气,与校外游戏厅、娱乐场所隔绝,便利了学校的管理,但这种看似理想的管理方式却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严重脱轨。

2加强民办中小学的管理措施

2.1要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办学方向

在实践中注重强化民办学校的“育人”意识。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是不可低估的,当人们在对已往基础教育传统模式的审视中寻求通往成功的理想轨道时,竟然发现,强化民办学校“育人”意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现在有些民办中小学校在办教育方面,经济意识增强,“育人”意识逐渐淡化。这种现象使基础教育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少数学校借办学之名谋取暴利,被人们骂之为“学店”。如不强化“育人”意识,基础教育改革就难以顺利展开和收到良好的效果,国家提出的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只能落空。因此,强化学校的“育人”意识,既是学校工作的必需,也是民办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2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秀教师是民办学校的脊梁,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其与公办学校相抗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依托。“名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学校的成功和名气靠的就是教师的水平和质量[2]。因此,要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必须在素质结构上达到较高水平,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比例适当,在学历结构上达到较高程度。要达到此目的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是乏力的,还应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诸多问题,如开展教育科研、提供进修机会、解决住房、医疗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安置等等。政府应维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尽快建立公民办学校间的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制订民办学校流出教师的培训费用补偿政策,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力缩小公民办学校教师间的待遇差距,积极构建公民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评优、赛教、培训制度,帮助民办学校建立安全、稳定的教师工作环境,全力为民办中小学发展提供一种优质的管理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福利待遇。这种福利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上,如对于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学校要尽量为其争取职称评定、先进报评等;物质上,如向校董会为教师争取年终奖、教学奖、假期旅游,给带家眷的教师分配家属房等一些相应福利;尽量少给教师摊派负担,周末尽量少搞活动影响教师的休息等。

2.3规范学校的收费制度

民办学校的收费必须“依法依理依情、公正公平公开”,依法是首要的,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一定不能收[3]。依理则是在法律允许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内,不合理的也不能收。为提高办事效率,给民办中小学校收费提供方便,增加办事透明度,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做了具体的规定,使收费制度更加规范化。民办学校的收费趋势开始向低收费、大众化、家庭化方向发展,即民办学校的教育对象开始普及到普通家庭,面向全体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望进入高档的民办学校。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招收更多好学生的有效保证。

2.4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民办中小学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规范和发展民办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是学校要明确规定担任董事的具体要求、董事的产生方式、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等程序性事项,增强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二是“通过加强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建设,让民办学校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促进民办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范化”。三是积极成立民办教育协会,使其在规范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市场秩序、为民办中小学教育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商议本地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当地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5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

篇6

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中国学生和家长,澳洲学校不接受插读12年级的学生;澳洲学生签证,对留学11年级以前的学生,不需要TOFEL或IETLS成绩;高三学生申请留学澳洲,一般都被拒签;澳洲位于南半球,大中小学的学年一般从2月份开始,到11月结束。

在澳大利亚进修英语。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100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学院。每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赴澳就读ELICOS课程。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ELICOS学院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课程。全日制课程通常为期4至8周;全日制或兼读制的考察课程通常为期1至6周。课程分不同程度设置,以适应初学者乃至高等程度学生的需求。

ELICOS种类包括使用英语、学术英语(为准备升学而设计)、中学预备班、公开考试预备班(如剑桥公开测试、IELTS及托福测试等)、专业英语课程(如商业英语、计算机学应用英语等),以及考察学习课程。国家ELICOS评审计划署(NationalELICOSAc-creditationScheme,NEAS)为全国学院确定评核制度,NEAS评审学院的管理、员工、最低师资要求、设施、服务、校舍,以及课程等。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于1850年创立。时至今日,全澳大利亚共有40多所大学,另外,还有提供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TAFE)。修读高等教育的全日制,业余及海外学生达57万多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属走读性质的全日制课程学生。现在就读于高等教育学院的海外学生约有5万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英国及美国的院校中享有盛名,而且在计算机及科技水平方面也遥遥领先。

很多大学现在正提倡学术研究国际化,积极鼓励员工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并与其他海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发展新课程。

篇7

2.人员的合理安排是基础。后勤工作千头万绪,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按需设岗,实行层级管理。首先必须选择综合素质高、能干肯干、甘于奉献、脚踏实地的好干部担纲后勤管理领导职位;其次必须选配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工作队伍的素质是保证。后勤工作主要服务于学校师生员工,重在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强化窗口社会形象的建设,队伍素质的培养就显得不可或缺。

二、服务型后勤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服务一直是后勤工作的灵魂,因为它始终贯穿后勤工作的全过程。中小学的后勤工作效率仍然存在问题,服务层次不高,高高在上,等人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竞争和没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为了改观后勤传统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必要推行后勤社会化,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总体上看后勤社会化是我国目前正在广泛推广和实行的一种新管理形式,也是中小学后勤工作改革将面临的一种必然趋势。目前,这种社会化态势必将会影响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改革方向。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这也要求中小学后勤工作要居安思危,要彻底打破旧的条条框框,从思想深处重视后勤工作改革的深化。要提前做好转型工作的思想准备,从学校层面首先就必须重视,要从长计议。同时也要求对普通管理人员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投身到后勤改革洪流中来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小学后勤是一集项性工作,涵盖内容宽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要适应当今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团结、和谐且又特别能战斗的服务型后勤工作团队,以管理团队的力量来完成好后勤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管理体制

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后勤工作管理体制的构成是确保后勤工作能够健康发展的保证。中小学管理层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了解中小学后勤工作所涵盖涉及的学校各个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严格管理制度规范其工作。只有制度的完善后,其管理才能够上水平上层次。建立现代化的后勤工作管理体制必须紧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在人员配置上也要紧跟现代化发展的形势,引进或聘请思想品德好、才学高、懂得应用现代化设备的后勤工作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学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如外出学习、就地加强文化修,整体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落实现代化的后勤工作体制,重要的是选好校级领导和后勤部门的领导,选拔服务思想和意识强的管理人员走上领导岗位。

四、工作程序

后勤管理水平是否高,集中表现在如何实现既定的工作方案,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管理者必须思考设计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理念先进、符合形势需要的工作推进程序。后勤工作服务的目标是为本校正常运行全面展开工作,完善的工作程序可使得后勤工作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彻底改变过去领导说了算,建立制度制约人的行为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提高管理效率。

五、科学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1.后勤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是源于网络的普及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结果,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下实现的。

篇8

2用需求分析三要素

编写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指根据研究用户的需求,建立一个基本依据来验证及确认用户需求。这个方法还能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各种功能,以此来确认用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由于编制需求分析需要有专业知识做基础,而教师不具备这种条件,但学校教师可以将需求简化为任务、流程、效果三个方面内容,即可清晰、有效地描述自己的需求。本文将任务、流程、效果称为需求分析三要素。1)任务:指某部门要实现网络办公的某项事务,比如网络请假。2)流程:指要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经历的办公流程,即数据处理方式和过程。3)效果:指某项工作完成后体现的效果,如数据呈现方式、数据查询方式等。

利用需求分析三要素编写网络请假的需求范例。

1)任务:网上请假。2)请假流程分为六个步骤。①教师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请假类型、事由、时间等信息。②校长或者教务处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反馈给请假教师。根据请假时间长短,分别为校长和教务处设置审批权限:若请假时间小于两天(包括两天),由教务处审批;若请假时间大于两天,则由校长审批。③若未批准,则流程结束;若获批准,则由教务处安排代(调)课。④教务处安排好代(调)课后,将结果反馈给请假教师和任课教师,并将代(调)课信息记录至代(调)课统计系统。⑤若请假教师是班主任,则需自己指定班主任教师,并将结果反馈给校德育处与班主任教师。⑥将整个请假情况归档至请假平台,结果提供给全校教师查询,并记录到教师个人请假档案。3)效果。效果是方便学校统计请假信息,方便教师查询核实自己请假信息。①学校能通过请假系统查询教师某段时间内的请假信息,如请假事由、请假类别(病假、事假、公假),并可打印此信息。②学校和教师能通过(调)课系统,统计各位教师的代课信息,并可追踪产生代课缘由,打印此信息。③教师能够查询自己和学校其他教师的请假信息。学校教师只需要将按照上面的例子,将自己的需求转化,从任务、流程和效果三个方面描述,即可将自己的想法比较清晰地传达给系统分析人员,分析人员也乐于接受。

3用流程图编制需求分析

由于文字描述比较麻烦,且部分内容可能不容易描述,教师可以根据办公实际需要,将办公的程序按照一定的流程顺序绘制成草图,形成一张数据流程图,再加上少许语言描述,即可清晰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在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的分析、设计、开发过程中,数据流程图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文档材料。由于它简洁清晰、层次分明,因而系统分析员与程序员都乐于使用。同时数据流程图图形元素种类少,术语少且专业性不强,易于用户理解接受。同样以网络请假为例,利用流程图编制网络请假系统的需求分析。简单的需求就是教师提出申请,由领导审核,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代课或调课,再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相关处室和教师,最后结果可供学校任何教师查询下载,如图1所示。网络请假流程说明如下。1)教师提出申请事由,包括请假类型(公假、事假、病假、产假等)、请假时间、请假原因、是否是班主任(系统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调(代)课(系统根据课程表自动判断)。2)根据请假时间设置相应审核权限。请假时间为两天以内(包括两天),由教务处审核;大于两天则由校长审核。系统将审核结果通知给请假教师。3)若申请通过,若请假涉及课务问题,则由教务处教师安排调(代)课,并将调(代)课结果推送至系统和通知任课教师。4)若请假教师是班主任,则请假教师在提交申请时指定班主任,系统将信息推送给德育处和教师。5)请假系统中信息能供学校全体教师查询,办公室有统计查询权限。6)请假信息将计入个人档案。借助这幅流程图,加上简要说明,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即可将学校网络请假系统的要求描述清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数据流程图为教师与系统分析员架起沟通桥梁。首先,用户能清晰描述自己的要求与效果;其次,在规划流程图时促使用户反复思考,验证自己的需求;最后,有利于分析员针对系统中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建议,使系统更加准确、合理、科学。

篇9

制度是行动的指引和监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寄宿制学校的良好运转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认为可以将后勤管理制度分为三个大块,即饮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电暖基础保障管理。饮食安全管理方面,要从食堂工作人员检疫、食材进料监管、食品加工流程、饭菜留样等方面确保饮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从就寝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学生执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设方案等方面入手,将学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确保宿舍安全;水电暖基础保障方面,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的有序运转入手,将水电暖维修、故障排查、日常维护等内容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为常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三、提升后勤人员专业素养

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加之经费短缺等原因,在教师的配置上不能够完全满足后勤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现有的后勤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胜任各项工作。首先,在人员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后勤人员因为其从事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也有许多体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员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师,也要有青年教师。其次,要定期对后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触电、水管、机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机电知识,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确保后勤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宿舍管理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解决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创建能力,保证宿舍建设有序开展。第三,合理激励后勤工作人员。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较脏和累,所以后勤人员时不时会产生抱怨和抵触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员的心理调适和引导,同时科学的评价他们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最终确保后勤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强财务管理

后勤工作是学校正常运作的生命线和保障点,正如油一样,学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经费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学校的后勤部门。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将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从资金的使用起点到最终产生效益都要有严格的监管。其次,资金的使用要经过校委会的批准,杜绝领导拍脑袋决策,尤其是后勤资金的使用上,总务主任要经过多次论证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将资金落到哦实处。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费钱财,又能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后勤工作的高效开展。

篇10

管理班级应该坚持德育为先,尽可能的为学生搭建德育平台。好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方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比如我们开展的“让生命充满爱”德育教育大讲堂、在“学雷锋活动月”时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送去祝福,为敬老院捐钱捐物、送去爱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从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在丰富德育活动时,应该突出感恩教育,让学生们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责任。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感恩观,在实际行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以自主管理制度加强自律

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必须牢记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改变以小学班主任为主宰外在管控的老路子,开辟以全班学生为主体内在自律的新路子。刚与学生开始接触时,大家都不了解。在管理上就必须把握好力度。班主任不要直接进行管制,而是借助班级规章制度管理班级。制度的确定不要由老师强加于学生,而是把自还给学生,在牢记的前提下,由全体同学根据《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本班实际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度是全体学生自己制订的,也要由全体学生相互监督,自律执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来自群体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是最有力的,个体远离错误、趋近正确的自觉性也是最强烈的。除制定班规、班训外,还可以选同学们喜欢唱的歌作为班歌,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育人环境,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篇11

一、精细化制度管理

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成功开展教学活动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从整体上说,小学后勤精细化工作管理需要从制度下手,优良细化制度的约束管理作用。一般来说,小学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财务的管理、校产的管理和设备的采购等,为了避免管理疏漏,还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后勤管理系统的严密性。满足以上要求,可以说是完善小学后勤工作制度管理精细化的基本要求。但是,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应该要把一切意外扼杀在摇篮之中,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未知因素,避免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确立一套备案作为应急方案。那么怎样设计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处理好上下级的管理关系,而后勤管理工作也要注意这一点,做好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执行。举例说明:从短期计划上说,该小学本学期校园建设该如何进行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明确其目标,全面开展计划,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最后检查结果;从长期计划上说,近几年该小学的绿化建设、宿舍的修建、教学设备的采购引进等问题需要时刻强调,陆续实现,不能冲动同一时间全部开始,否则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由此可见,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小学后勤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从大局上确保了其整体工作计划的平稳开展。

二、精细化校产管理

校产是指学校的固有或非固有资产,如房屋和教学设备等等,而小学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校产,对其进行精准全面的管理。实现精细化校产管理,主要细化分为:建立记录制度、实施校舍管理制度和公开演讲等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记录制度就是对于学校的资产,如其房屋不动产、设备引进换新等等进行记录。前期记录,应该创办资产登记卡,记录学校每项资产的购买时间和花费,确保账目清晰明确,这种传统的记录模式优点是容易起步,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内容累积过多,容易造成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后期记录作出了很大改善,每年根据实物清查情况重新登记记录,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制作电子版,同时保存原始记录和电子版本;第二,校舍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学校固有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要定期检查学校的排水系统、电路情况和消防器材,对有问题的部分及时维修,保证不对学生造成伤害。并且需要定期清查校舍,尽快解决查出的问题,检查频率每月一次为最佳;第三,定期开展校舍维护的早教演讲,通过学校早操时间发起安全教育演讲,发动全校师生,鼓励大家爱惜维护公物。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

在系统管理时,精细化管理往往是最常使用手段,所以尤其引人重视。特别是在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重的一部分,它占据了管理系统很大部分的比重。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系统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又有预算、支出、监控、统计等几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份子,它们相互依赖,相互约束。首先从支出角度上看,最重要的部分是采购,如何花费是一门学问,那么对于采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答案不言而喻,第一采购不是谁都能做,我们要选出适合的人去做,第二要清楚了解采购路径,保证消费价格在合理预算当中。其次预算亦是财管中着重重视的,计划经济在这里看来就非比寻常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计划重点,统筹兼顾,满足学校正常支出,着重计划经费,监控公务费支出,既能满足学校工作需求,又能满足计划经费。通常情况下,有一些不可控的原因需要增加支出指标,必须到计财处申请追加支出指标,之后交给校长审批,审批通过后便能得到相应的支出预算指标。

四、结语

通过上文阐述,校园建设离不开管理系统,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是具有优越性,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弥补了制度建设的缺陷,强调了校产、财务的重要性。因此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系统保证了工作效率,更为校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作者:蔡剑波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篇12

2.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前提。而要想将教学环境中包括的多种因素保持最佳状态,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整。首先,校方要以自身条件为基点,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这样通常会加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进师生关系,也能保障学生的听课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要提倡建立班级特色人文文化。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标准的综合,它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是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凝结为集体的催化剂。一个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校方应该从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特性的班级文化。最后,完善班级体制度文化。在班级内建立少而有力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一定准则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合理而健康地互相竞争。但是,制度不应该是校方的“圣旨”,而应该是由全体人员共同商讨决定的,被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学校制度准则。而能否顺利地建立它们并严格实施,无不与担任引导角色的教学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一批优秀的教师管理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1.培养一批高素质骨干教师

从长远的客观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发展应该将老师作为发展的根本需求,提高对教师的培训,才是塑造学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手段。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呈现出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所以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多进修培训机会,并积极挖掘有潜力的年轻教师,为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提供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才能逐渐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并对其他的小学教育者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加强对教师敬业度的监督,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

2.在教师管理和学生自理之间寻求平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承担着学生、教学设备等一系列教学所需内容的管理工作,直接投身于教学管理当中。要学生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自理、自立,这是对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将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不问。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既会引,又善导;既敢放,又能收。其次,既要发扬民主,建立开放自由的班级氛围,又要善于集中,达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此外,还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聚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进行加工,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加强领导与学生间的直接沟通

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流途径和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与领导之间不易达到一对一形式的直接交流,尽管有教师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人,但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许多校方领导者,并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充分了解自己布置的教学任务是否已被严格有效地实施,也不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如何,对学校管理机制建议如何,对自己的看法如何……更有甚者,领导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无视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新课改不过成为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笔下的一个名词。建立“校长有约”,“校长信箱”等高效渠道加强校领导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建立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篇13

二、“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求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2013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基于SaaS模式的区域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且各自为政,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管理模式,将全区范围内纸质图书、期刊的管理集中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动态实现辖区内纸质图书、期刊的联合采编、查询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该平台将各馆数据集中管理,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编目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区共用一套服务器,解决了各学校需自行配备服务器且后期需再次升级换代的问题,避免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原先各校需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数据备份,现在只需由一名专业人员在中心服务器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数据备份。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装备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监管各馆的配备情况,结合各种报表的呈现,为图书馆后期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决策,为创建一个开放、协作、互动、实时、高效的“云”模式下的新型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提供基础,实现了建、管、配、用的有机结合。

该平台是在纯Web方式下的开发应用,简化了用户层面的安装维护。这样一来学校就不需要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图书馆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原先软件出现问题了,需要厂商派人上门维护,现在直接通过软件或网络上的在线客服就可以解决了。另外,我们将通过该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整合各馆的文献资源、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长期、稳定、动态、协调发展,以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助教、助学、助研的优势,以提高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1.网络查询,方便借阅学生进入图书馆,面对几万册图书挑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其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借阅图书呢?借助图书查询功能不仅可以查询书名,还可以看这本书的内容概要,为学生借阅提供参考;通过系统不光可以查询书目,还可以列举推荐阅读书目和学生借阅比较多的图书等。查询到图书后,系统列出这本书在哪个书架第几层的第几本,学生直接去书架取阅或借阅即可。无论是网络查询还是本地查询,都有必要在图书馆进门处设置图书检索(查询)区,方便学生借阅查询。

2.预约借阅,管理方便为了方便学生借阅,学生在网上查询相关图书后,可以及时进行预约登记。预约内容包括:预约人、图书名称、取书时间,以方便图书管理员及时准备好图书。

3.图书管理借阅网络化借阅网络化操作,不会因为一台电脑的好坏而耽误工作或是出现毁灭性的书目信息丢失情况。同时,更加方便区域性的管理,及时了解学校图书管理信息(更新、比例、流通等情况)。

三、建设“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的步骤

1.广泛调研区装备中心的领导和负责同志专门走访了装有该系统的几所学校,深入了解该系统的运行情况,听取了实际操作该系统的教师的汇报,掌握了该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2.重点示范通过调研,对运用较好的学校的经验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系统的全面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