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论文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语文论文集

篇1

(二)创设学生生活情境。信息猛增,电话、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处于地球两端的人近在咫尺,人与人之间交往之密切,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口语交际在此占了绝对比重。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问路、购物、打电话、餐厅会话等,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真实、有趣。

(三)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时代主题和社会生活的突发事件或不良现象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如利用PPT展示路人甲随地吐痰的情境,让学生与“吐痰者”对话,使吐痰者懂得吐痰与疾病传播的关系;创设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抢救患者的情境,让学生与医护人员对话,感受并学习医护人员为救死扶伤而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等。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教学的成功还应特别重视交际氛围的创设。课堂气氛即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口语交际的产生是“情动而辞发”。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交际情感易被激发,能言善道的孩子更为侃侃而谈,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抛开顾虑,产生倾诉需求。反之,口语交际的话语权则会集中在个别优等生,大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言为心声”。

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储备、思维习惯的不同,使其表达的能力、方式和内容不同,有的孩子应对自如,有的唯唯诺诺;有的观点符合主流,有的思想偏激出格,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在包容理解的氛围中进行,使敢于超越自我、突发奇想的孩子同样能得到嘉奖,锻造出富有个性的孩子,使口语交际教学异彩纷呈。

篇2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偏向教师“教”的地位,造成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忽视。这种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过程枯燥、乏味,而且“高耗低效”,不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初衷。与信息技术整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但包容的知识内容丰富,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之经信息技术转化过的文本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直观,更加易于小学生接受和理解,这对激发学生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一般以接受教师教学为主,很少会对课文知识进行预习和主动复习,对于教师课堂所教授的内容,他们很少询问和质疑,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渠道,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元的知识和观点。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的同时,就会产生想法并发表看法。通过这一方式,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讲课和布置课后练习等环节中,都可以有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索到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搜集信息之后,教师再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加工、整理,最终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篇3

二、课文导入艺术

一个好的开始是保证我们能够成功的完成一件事情的基础,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

(一)图片导入法。小学生年龄小,对直观的视觉刺激比较敏感。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课文。特别是在教授我国风景名胜或有关大自然景色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音乐导入法。音乐能够唤起心灵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从美妙的歌声中获取心灵的慰藉,令人回味无穷。如在执教《匆匆》这篇文章时,上课伊始,就为同学们播放《童年》这首歌曲,听完后,有许多同学已经沉浸在那美妙的歌声中了,这时我便让同学们谈谈听过音乐后的感受。学生们踊跃回答,纷纷谈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顺势而导:同学们对时光流逝有如此多的看法,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朱自清先生对时光流逝有怎样的看法呢?(从同学们的热烈氛围中引导他们走进课文)那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朱自清《匆匆》这篇文章,去看看文中是怎样描述时光流逝的。《童年》的播放,促使学生回忆起了自己童年的美好时光,渴望走进课文,领悟时光易逝。

(三)情境导入法。在教授一些有关人物或童话故事的文章时,可播放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本中很多课文,有的讲述了动人的故事;有的叙述了不平凡的人物;有的描写了美丽的风景,此类课文都适宜创设特定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导入:(1)播放多媒体课件。(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3)那么谁能把你搜集的与居里夫人相关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呢?(4)同学们根据查找的资料争先恐后地举手向大家介绍居里夫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居里夫人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进一步激发小朋友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四)谈话导入法。谈话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在问答中获得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利用如下的导入方式:师:(创设谈话氛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只有一个”时,通常是想表达什么意思?生:说明这种东西很珍贵。师:(启发)那世界上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呢?生:思考、回答。师:(导入课题)任何一样东西都不会为某人所独有,但我们朝夕相处的地球却永远只有一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生:(说出疑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师:(鼓励交流)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来看看大家对地球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课前的谈话,小朋友们对只有一个地球有了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通过讨论交流“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打好基础。

篇4

多渠道的传播媒体,小学生获取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纷繁复杂,这势必对学校德育产生激烈的冲击。而家长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获得技能的多少,而对于受到学校重视的德育不感兴趣。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使他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态度;同时社会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赌博游戏机、打斗音像片到处泛滥,这直接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冲击。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小学德育工作如何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已经成为小学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无疑是适应了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介入,可以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德育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德育渠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可行之道。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以班为单位,轮流制作节目,节目内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撰稿、拍摄,录制校园新闻、校园动态,利用班队活动,通过学校闭路广播电视系统向全校师生播放。学生在观察、采访、拍摄、观看节目过程中,能受到正面教育,接受反面鞭策。如可拍摄学生保护花草树木、捡拾垃圾等文明行动的镜头,也可拍摄学生进到花坛里玩耍、随手乱丢纸屑的镜头,配上解说词在学校播放,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班级管理现代化。

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构成的,有好的班风,才能有好的校风。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的学籍网上管理,各种通知通告、活动方案安排网上,班级考核情况及整改意见措施网上反馈,各种报表网上传递,班级管理和班队活动纪实网上交流等,这样会使信息传递快,管理规范,效率高。另外,学生、班级的先进事迹和各种成绩荣誉网上宣传,学生的各类作品网上欣赏等,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网上德育。

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科技特色。21世纪互联网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看到有少数学生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我们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地沉溺网吧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地学习和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上来。另外,还可通过网页制作比赛、电脑报比赛,为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就感。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觉接受品德教育。如“我身边的环境”一课,课前把学校的环境和本班学生爱护环境的照片配上声音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不错。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架设家校沟通的桥。

篇5

1技工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基础薄弱。由于技工学校招生面对的主要是原来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整体上生源的文化基础都不好,因此很多学生都存在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表现出的对学习的兴趣缺失。1.2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纪律性。现阶段在技工学校求学的学生大多是00后,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被家人捧在手心长大的,正是由于家长的溺爱,很多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出自私、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征,在学习上经常迟到旷课,作业也经常没有完成,甚至还有学生夜晚偷偷跑去网吧上网,纪律性很差。1.3以自我为中心,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由于年龄小,很多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走上歪路。更多的学生习惯了只考虑自己,不会为他人着想,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自律能力都很糟糕,一旦遇到挫折就表现出心灰意冷的状态,想法容易钻牛角尖,过度偏激。

2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改进方法

2.1转变认识,改革德育课教学模式。技工学校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开展专业技能教学,指导就业,还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技工学生自身要充分认识身上的责任,转变认识,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模式的转变,走出过去空洞的说教方式,将德育与就业结合起来开展丰富的时间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深刻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丰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更有针对性。2.2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不仅需要对学生开展科学知识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消除迷惑,学会学习,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正所谓成才先成人,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除了学好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榜样的重要作用。对技工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模仿力非常强的阶段,榜样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可能是说一万句都取代不了的。需要注意的是,榜样不仅仅只有学生,学生家长、学生喜欢的偶像、历史人物,甚至是班级中的某个学生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把别人当成榜样学习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也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当然,在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一个认识,那就是榜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要客观的看待榜样。2.3由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多方面引导的方式。德育教育更多的是感化,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并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引导。首先需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在前面。针对学生关注的德育问题开展教育工作。比如对于很多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有学生想找高收入工作又不想吃苦,有学生认为进私企很丢人,还有学生完全没有求职方向,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整理后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可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真正了解社会。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纳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去,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4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德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有效的实现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首先,教师需要始终将正面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对需要开展的教育内容进行事先分层,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印刻在学生脑海中,让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其次,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社会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德育教学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层面,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德育问题,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再者,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也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配合开展德育教学,更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也可以利用网络课堂进行教学,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在德育教学重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活学活用,指导解决问题,这才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层次。2.5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是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的,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复杂,学生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必然需要开展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电话沟通、线上沟通、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构建一个将学校、社会、家庭都纳入其中的与环境,让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接受德育教育,巩固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技工学校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走出的人才的素质的好坏。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绩的,他是一项需要长久开展的工作,不容任何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仅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的进行,还需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为了更好的改进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方法,技工学校需要坦然面对现阶段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德育教育力度,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创新,想办法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成为能够真正为社会建设处理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梁捷 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2、实行量化考核制度,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制度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从教师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并且把考评的结果作为评优评奖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各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定期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集思广益,凝神聚力,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倾心奉献,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从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且讨论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黑板粉笔加上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比较全面的技能。但是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素质,一定要抓好预习,掌握学情,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环境,创设好问题的情境,还需要经常调动学生都已经学习的知识复习的兴趣。教师把了解学生作为自己的一项战略任务,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深入的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范围,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强化常规管理,进行德育常规管理与安全教育

在新学期的开始,学校的各个成员要立即贯彻常规的管理制度,并且对备课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教研组长进行检查评估,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宣传的工作,以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学校进行的德育常规管理落实到各个管理班级的教师身上,倡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责任意识,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庭。每位教师之间都存在着竞争,每个班级之间的竞争也络绎不绝,教师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课堂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调重点、难点,并且讲深讲透,还要对知识进行压缩,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通过强化常规管理,进行德育常规管理与安全教育存进语文教学的效果。

篇7

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学前教育和小学中年级教育的过渡阶段,他们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觉的意识,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明确纪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督促遵守规则。我们之所以把纪律管理放在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首位不但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而且考虑到语文课堂的课堂活动开展方面。根据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等多个方面,通常我们将一二年级定为小学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且天真无邪,在课外喜欢向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身边的趣事,而在课堂上,她们也同样容易忽视课堂纪律随口就说起与课堂无关的事。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也是难以集中精神,因为年龄尚小,不懂得她们的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一些看似比语文知识更有趣的事情吸引,比如窗外的一只飞鸟、桌面上的一个橡皮等等。所以作为课堂的领路人,我们要为了维持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稳定,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要着重强调课堂纪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古诗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来帮助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同时,为了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好奖惩制度,并告诉学生这也是课堂纪律的一部分。通过对活动纪律的遵守合规与否,来决定是否给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小星星”,通过这一步骤的设计,学生将会更有意识地去遵守纪律。

2、重视中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纪律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学生能够在低年级阶段知晓并学会遵守课堂纪律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这为中年级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铺垫。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样语文课堂的学习习惯涉及得相关广泛,它可以由初学拼音字母时整齐抄写字母的良好习惯,延伸发展到对待数学作业工整答题的良好习惯。

因为如此,我们巧妙地从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由不懂纪律变为遵守纪律这一特点出发,可以更加便捷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我们小学中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年长一些,在规律、意识方面更能够理解和遵守,但是因为生理自然规律,他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比如说,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一课时,我们发现,这篇课文有多处对云的颜色和形态变化进行了描写,由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云的想象,以此促进并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类似的,我们在各类课文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经过多次训练和教师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为以后的有效学习提供保障。相信在规则的约束下,师生齐心,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中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养成拥有正确理论指导和时间积淀的受益终生的习惯。同样,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道路上很好地考验了指导教师的耐心以及学生自身维持良好习惯的恒心。

3、疏导高年级学生叛逆心理和纠正早熟心态

说到叛逆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我们能够很快联想到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也正处于主观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和自由的状态。与学生这种状态相反的是,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少走弯路,有时直接强硬地去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这类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他们想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社会经验去让孩子的成长更顺利一点,然而,他们的方法却欠妥当。这种欠妥当的行为方式与学生成长特点相冲击,于是产生并加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叛逆心理。处理这种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静下心来考虑,多去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避免强硬的态度导致过激的行为。早熟心态主要表现在物质攀比和恋爱方面。

篇8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认知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当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表,通过图表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课文当中的图片通常都是把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将图片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该文章。教师在上课过程当中在语言方面应该更加形象贴切,运用朴实的语言再现文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应将文章的图片跟中心思想结合起来,再结合所讲例子让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去感知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画面语言情境,凸显情感表现。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文章图画相结合,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展现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例如,在上《海上日出》这一课时,教师应该跟学生讲“: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看过日出呢?”这样提问学生就会立马想起自己当时所看到的日出景象,然后再结合文章关于写早晨的海边升起日出的画面,学生就会很容易进入到这个情境当中。而对于那些没看过日出的学生来说更是激起了他们想去看日出的欲望,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性会提高,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这种教学法对于以后教师上课也是非常有效率的。

4.表演情境,增添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除了运用图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班级学生的个性不同,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比较主动,有的则相对安静,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而通过肢体语言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则很好的协调了这种关系。这种形式对于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同时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整篇文章把握也更加的熟练。

篇9

2.计算机教育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要求。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交互对话来进行学习。计算机教育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不仅能够将图文声音以一种立体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有效地增加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教师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充足的课前备课资料,充足教学有关的信息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初中以及高中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渡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学校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进行改革,全面实施计算机教育。

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不重视,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对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以及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校方的忽视,在具体的操作中校方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计算机教育。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学校,受中考和高考的影响,极大的缩小了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其次,中小学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师资问题是教育中最为严重的,在很多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相对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甚至有时还会被用来上其他的文化课程。并且很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师不足,学校抽取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教计算机。再有,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很多中小学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在硬件设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计算机设备,那么这就导致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措施。

初中高中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仅要合理的安排计算机课程,还应该为学生配备具有专业技术的计算机教师,以及充足的计算机,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

(1)加大的计算机教育的重视。

中小学学校应该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积极的根据相关文件安排合理的计算机课程,并且明确计算机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以及学校必须要加以重视,积极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

中小学学校应该积极的聘请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并展开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并且学校应该定期的安排计算机教师进修,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师而言,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还应该提高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促进高中生素质全面发展。

篇10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面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手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工作。

1..1.3提高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行青蓝工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力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广宣传活动

(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科技片。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科技之光》、《走进科学》等科技节目;组织学生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大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牛顿、爱迪生、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生精心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示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目,展示学生自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手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比赛;组织部分学生写心得体会,利用校园广播选播优秀作品。

(4)大力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革相结合,并入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也只有将以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课外”身份转变为“课内”身份,才能突破科技活动就是建课外小组、搞小发明的狭小天地,让课堂中处处有科技,处处有创新,真正落实学校科技创新教育。

2.1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基础学科课程中

2.1.1高考学科学生学习时间主要用在高考学科中,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并对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行一些系统梳理,必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语文学科。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有关科技内容的文章,语文教师可利用此契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科技资料和研究背景,拓宽科技知识领域。

(2)英语学科。有英语教师曾留意到一个现象:理科生英语成绩普遍高于文科生。按常理文科生应更占优势,但通过试卷分析才知,原来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目有五分之三以上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而这正是理科生的优势。因此,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科技知识,尤其对文科生的教学,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理化生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归纳、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和“探究性学习”,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4)数学、政史地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将科技创新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以及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非高考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产生,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经历成功与失败,这对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情商修养,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素质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2.2开发校本课程

2.2.1明确校本课程开设目的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兴趣为目标,为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避免科技教学课堂死板生硬,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阅读、思考、探究、分析和直接发现。

2.2.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针对学生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等,合理开发校本课程,避免科技创新教育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认真规范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建立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可开发科学史话(爱迪生发明故事、历代科学家史等)、电子技术、机器人制作、建筑设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等校本教材,涵盖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

2.2.3合理控制校本课程人数只要报名参加某校本课程的学生超过10人,学校就应想办法开设此课程。另外,每门校本课程人数应尽量控制在30人以内,以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提高课堂效率。

2.3开展科技活动

2.3.1比赛竞技类如航模、空模、魔方、七巧板、电子制作、物理技能、机器人、天文知识、环保知识等竞赛;科技发明作品展、生物标本展、化学晚会等;组织以科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代表讲述科学故事,提出论点,大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规定学生每学期读一本科学书籍;利用寒、暑假参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自立、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科学方法;认识自我,展示和发展自我,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3.2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科技社团活动。这些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都是由对某学科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的,其科技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并能及早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2.4紧密结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与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自主招生是一门大学问,不同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标准和方式虽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需人才一定是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拔尖优秀的创新人才。通过检索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发现一个共同条件,即“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发明有优异成绩者”。那么高校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质呢?清华大学招生办介绍:“综合性面试容易评判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创新性的评估则有局限性……不是靠一张卷子就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出来的”。那么,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到的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发明、优异”,应如何理解和定位,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选拔机会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普作文大赛、微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等。

(2)辅导学生科技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

(3)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15人)参加科技类社会实践活动。参赛获奖、申报专利、社会实践,是最能体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能直接将其作为高校评价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具有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资格,争取更多机会选择心中理想的高校。

篇11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出,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着重对学员的上岗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职业学校会计教育还没有摆脱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注重理论知识,没有加大对实践课程的设置力度,严重影响了学员毕业后的上岗能力。

3.生源质量不高,就业要求较低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逐渐下降,有些职业学校为了提升生源选择了不通过考试方可入校的方法,这就大大降低生源的质量。从就业的要求来看,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被分配到小型企业,接触的是简单的财务工作,对财务分析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

4.教学观念、方法滞后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他们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的理论教学观念占了主导地位,无论是在课程的安排,还是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表现的都很明显,致使教学缺乏实践性。

5.缺乏实践教学的学习环境

会计专业要求具备较高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目前在我国的职业学校当中虽然配备了模拟的会计实验室,来满足学员的会计实习的需要。但是从设施配备上来看,远远满足不了学员实践的需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资金投入不够、实验室设备落后等,都造成了实践教学的学习环境较差。

二、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内涵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一项实践活动,在我国的运用时间并不长,将就业导向作为会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更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我们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应进一步了解就业导向的任务及内容。

第一,向学员进行职业知识的启蒙教育,大力培养职业道德。帮助学员认清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正确的协调好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激发学员挖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在就业当中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地适应社会就业的各种要求。

第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结合学员自身特点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注重对学生择业观念的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使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更好的融入到社会需求当中,学以致用。

第三,让学员清楚地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其在市场中的需求及发展潜力,了解相关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提高学生应聘的通过率。

第四,引导学生在求职、就业等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选择,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的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制度等,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与服务,避免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盲目性,达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三、以就业为指导的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改革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正所谓观念决定一切,作为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教学者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能从事基础性会计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社会的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将原来的“传授知识”的理念向“传授技能”改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这就要求会计教师不仅有精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财会经验。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使其及时掌握先进的财务软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考核认证,具体做法是:定期为教师提供培训或者是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地参加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职称考试;向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对在校教师进行实战指导;会计教师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准确的了解掌握最新的财会信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3.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实践教学的学习环境

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会计教育来说,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提高,因地制宜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引入投影、电视、录像、广播、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及各种先进适宜的财务软件应用到会计教学中,以提高会计教学软硬件的教学条件。同时还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会计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而言比较低,大多没什么社会经验,对许多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都是在被动的学习。因此,在职业会计教学当中应该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课程设置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就业,但是现行的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课程设置相对来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认为职业学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努力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双证”即取得毕业证的同时,也应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证书。

6.加大考核评价制度的力度

职业学校应对会计人员的考评制度进行改革,全面系统的进行考核,既要考核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品德素质、操作技能、社交能力的考核。对学员的考核应采取理论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习环节的评估。

篇12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班主任,我们的工作重点不仅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多的是要理解,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化解他们的情感矛盾,因此也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对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不能只留在内心,而应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外化为一种现实教育力。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渗透真挚情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赏识学生,关爱学生

面对技工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作为班主任,更需要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像母亲赏识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赏识学生。班主任如果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学生在无私的师爱和赏识中,才能回报教师,才能产生对学习的热爱与信心,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才能感悟人生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你怎样爱孩子。”班主任对学生倾注无私的、发自内心的爱,把师爱植根于对学生高度负责,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尊重、信赖、关心、赏识之中。这里所指的关爱学生,不仅关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关爱行为习惯好的学生,更要关爱行为差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学生的朋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各种工具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亲其师,信其道,”只要班主任在工作中能以爱为支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生总会被感化。

2.尊重、理解、宽容学生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师生之间存有一种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友爱的气氛。尊重学生,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理解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愿望。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技工学校的学生尽管会有不良的嗜好,会穿奇装异服,会通过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他们已有的不良习惯下,班主任要做的是理解,他们小学、初中养成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一时难以彻底改掉,对待他们,班主任要因材施教,理解学生的差异,宽容学生的一些不足,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班主任要通过平时的观察,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改正不良习惯渗透到每次教育中,并对有进步的同学大加赞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孩子一下改掉所有不良习惯,这不符合正常规律,我们要做的是能让他们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较,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有了正确的方向,也会慢慢步入正轨。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文明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学识是否渊博,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对学生心理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不断加强自己文化素质修养,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班主任不仅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高尚师德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篇13

(三)课堂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一个重要的教学特征就是前紧后松,即一堂40分钟的课程,教师往往用15-20分钟授课,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行练习、活动。这种授课模式对于自觉性好、主动性高的学生来说较为适宜,便于他们发挥学习热情,自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但对绝大多数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活动时间更是一种放松和游戏的时间,他们将此作为奖励,利用自由练习时间聊天、玩游戏、浏览网页。加之教师在学生自由练习时间的监督和指导不足,对教学密度和难度的掌握不够,极易造成课堂管理的失控和学生学习态度的散漫。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提前部署了一些课堂活动,但由于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妥,很多练习都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到设计、创造、交流以及反思的热情不高,课堂成效不大。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对策

切实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并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不仅有利于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驾驭和掌控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软硬件环境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支持,针对一些小学在软硬件环境方面匮乏的现状,学校及上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适度倾斜资金,保证学生学习所必备的环境,完善网络教室、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设备,同时强化对信息技术教室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促使其能够更好胜任工作,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

(二)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分层目标教学策略不管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纳入考试范围,学生和教师首先要明确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竞争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此学科的重视,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合理。鉴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而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开展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在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分开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结对互帮的等形式,强化授课和指导,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流,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