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篇1

本课的教学时间需要2-3课时,预设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2-4自然段,在诵读中感受北大荒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富。运用直观演示法、引读法和音乐陶冶法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你能说出一些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吗?

〖预设回答: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丹桂飘香 秋风习习 枫林如火 一叶知秋……〗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之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设计意图:在导语中有意运用刚刚提及的成语,意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活学活用”,此举既导入了课题,又可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成语积累,可谓“一举双得”。】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用“ ”划下来。

2. 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交流: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三、品味词句,想象意境

1.品读第一自然段。

(幻灯动画演示:一片枫叶从树上缓缓飘落)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这就叫“ ”(幻灯文字出示:一叶知秋),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

2. 品读第二自然段。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幻灯片天空图片:观察图片后,说说课文哪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①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②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③(看幻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4. 品读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3)出示幻灯片小河图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

指名读——

(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清澈之美。】

5. 品读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描写的景物,并数数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①出示豆荚图片: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②出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而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的付出,文中的自然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是怎样把他写具体的?(指名读)

①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②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充分体会第四自然段的构段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5)这段话采用新的构段方式——总分结构。先概括写原野热闹非凡,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原野怎样的热闹,条理很清楚。请你在课后模仿本段写法,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6. 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语。

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茫:上下结构,与“荒”比较区别。

岭:左右结构,在音、形、义等方面与“铃”进行比较。

3.课堂作业:

按笔顺在习字册上描红。

篇2

整体分析法,是从整体上对选文进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全貌。目前,教师一般以单元为教学突破点,围绕单元主题处理各种教学内容。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取了《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三篇文章。这三篇课文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祖国美丽的风景。因此,教师在讲授该单元时,先从整体上对本单元进行梳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本单元的课文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单篇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阅读课文就能够有的放矢,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掌握一些写景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便是“串讲指导式”的教学策略。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即“先示范后指导式”的整体阅读教学策略。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写景的文章,那它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生:在《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以及北大荒秋天的丰收景象。

师:对的,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描写了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饱满丰硕的豆荚、挺拔黑红的高粱,是一片金黄九月的丰收之景、怡人之景,说明北大荒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那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师:非常正确。那《拉萨的天空》和《西湖》又分别描写了怎样的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思路进行思考。

……

这样,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单元课文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接下来的单元学习中,学生便能立足于单元课文的总特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脉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是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单元内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相似性和联系性。这就为教师开展比较阅读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学时,便可采用比较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时,便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拉萨的天空》。同学们发现这两篇课文有什么异同吗?

生1: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景的课文。

生2:这两篇课文的语言都很优美。

师:不错,这两篇课文都是优美的写景佳作,读来让我们心旷神怡。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两篇课文在写景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

师:是的,两篇课文虽然都是写景的文章,语言也都很优美,但作者在写景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北大荒的秋天》注重从面上对北大荒进行描绘,而《拉萨的天空》则是以拉萨的天空作为一个集中点进行描绘的,因此,切入点有所不同。但不同之景却表达了作者相似的情感。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达了作者对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

师:这种情感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两篇课文共有的。但同学们认真体会一下便会发现在相似情感之下还隐藏着作者的别样情感。

……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极大地促进学生判断力的提升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重点阅读法

理解课文除了整体感受和对比阅读外,对课文中的细节进行重点阅读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方法之一。在进行整体内容的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赏析文章的细节,把握文章的重点。如,在《西湖》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师:在文章中,作者用了什么词句对西湖进行描写?

生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生2: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的漂浮在碧水之上。

……

师:对,大家的回答都非常好。作者通过对细节进行描写,让西湖的景色跃然纸上。

篇3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快的同学也可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齐读。它的优点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热闹,不至于冷场;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很少,其中不乏有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而第二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读,既可以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得慢一点,一切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习课文内容的方式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段话写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

生1:写了北大荒的天空。

生2:写了北大荒的流云。

师:课文中描写的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变成了哪几种颜色呀?

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师:你找得非常全。那么课文中把流云比做什么呢?

……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哪位同学认为自己读好了,想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个人读。教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那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到位,一会儿准备评价)

师:大家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正确、流利,但是在感情上还欠缺一点。

……

师:老师听见你们这样说感到很高兴,你们很会评价并且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一点老师要向你们学习。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再自由读一遍,边读边想:这段话描写了北大荒秋天哪里的景色。

生:我认为这段话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很美丽。

师:你是从哪看出它美呢?

生:我觉得流云很美丽,颜色很漂亮。

师:你能不能把课文中描写流云美的句子画出来,自己美美地读一读吗?

……

从这两个片断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采取的是师问生答的方式,整个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就算把课文学完了。这种方式我们俗称为“填鸭式”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重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整个课堂活动单一,学生个体参与的机会很少,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第二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倾听的能力、朗读能力、表达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另外,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侧重于“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语言积累的方式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这段话写的景色太美了。下面同学们把它背下来。看哪个同学背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对优秀学生提出表扬)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段课文知道北大荒的秋天,那儿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流云是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北大荒的主人,面对外来的游客,你能把这儿秋天的美景向游客介绍一下吗?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学生试着介绍描述。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展示)

……

篇4

古人很重视朗读教学,教育家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在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凸显出来,让人更加理解文字的意思。叶圣陶老先生就朗读精辟地指出“前人读书,多数不注意内容与理法的讲究,单在吟诵上下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这精当的论述谆谆告诫我们: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力求掌握一定的技巧。

毋庸否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我们难免流于呆板,令人乏味,再加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语音、规范的词汇、语法,使朗读教学裹足难行。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纸、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其独具个性的形式、新颖别致的内容,再凭借教师的妙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朗读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

鉴于上述认识,我就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朗读做了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欲望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直接的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乏味的负担。所以,朗读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学习新的课文,播放画面和音乐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视频,其中的朗读材料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森林里一大片碧绿的草地上,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正在缓缓地流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可爱的小羊正在河边悠闲自在地喝水,这时一只凶猛贪婪的大灰狼来了,它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学生看着画面,听着节奏与故事内容相配合的背景音乐,学生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全身心置于此情此景。当学生听完课文配乐朗读中“狼”和“小羊”关于三次找碴儿的对话,大家情不自禁要学一学录音中那位阿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调,亲自试着朗读。

再如,在教学《英英学古诗》时,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随着朗读中符合人物身份、年龄的英英和奶奶亲切的话语响起,学生已经完全被吸引,慈祥的奶奶和乖巧懂事的英英仿佛就在面前,录音还没完全停止,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模仿起两个人物对话时的语气、情态,此时,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产生渴求朗读的意向,朗读便成为学生一种迫切的愿望,檠习课文奠定了饱满激情的基调。

二、巧用媒体,训练朗读技巧

所谓朗读的技巧,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信息技术在朗读训练中,除了有诱发兴趣、理解内容、激感的作用外,巧妙地用来训练朗读技巧也有较大作用,巧用信息技术便成为训练朗读技巧的捷径。

三、展开想象,激发朗读情感

朗读要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要把作者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朗读出来,必须借助于内心的想象、情感的体验。

《北大荒的秋天》介绍了北大荒秋天天空、小河、原野等各具特色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和喜爱的感情。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饱含作者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如何在学生对北大荒的独特美丽风景初建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在悠扬明快的音乐声中,我把充满激情的抒情诗咏读给学生听: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是一幅画,一碧如洗的天空飘过五彩斑斓的云彩;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是一首诗,清澈见底的小河中一群群小鱼在自由自在地玩耍;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是一杯酒,飘满黑红黑红的高粱的醇香,让人觉得如痴如醉……循着老师饱含深情的优美诗句,让学生在渐入的音乐旋律熏陶中朗读文章。

这样,首先通过教师配乐朗诵,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儿童想象,再通过学生配乐朗读,领会文章思想,使学生的内心情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儿童渐渐步入了美好的艺术境界。

总之,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朗读训练,学生能正确地把握朗读的情感。通过尝试,不仅使学生的朗读技能得到了扎实训练,而且充分借鉴了课文规范优美的语言,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篇5

例如,自读《雪儿》一课后,我让学生描述一下雪儿是什么样子的,许多学生用“洁白、雪白”等词语进行了描述,另一位学生出乎意料地说,雪儿是蔚蓝色的。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其他同学觉得不可思议。我抓住这一教学细节,引发争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用心读书。

师:同学们不同意你的说法,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鸽子没有蔚蓝色的。请你说说雪儿是蔚蓝色的理由。

生:因为雪儿是信鸽,它非常向往蔚蓝色的天空,那儿才是它的家。

师:你这样说,同学们还难以接受。让我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再发表意见。(学生读书思考后交流)

生:雪儿只有飞在蓝天之中,才感觉自由快乐。雪儿飞翔时与蓝天融为了一体,说它是蔚蓝色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生:雪儿是蓝天的信使,是蔚蓝色的信使。

生:说雪儿是蔚蓝色的,仿佛让人看到雪儿又飞到了高高的蓝天上,如果说它是雪白的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师:在你们的心中,雪儿是蔚蓝色。其实除了我们,还有一个人更希望雪儿是蔚蓝色的。

生:文中的“我”。

师:“我”希望雪儿是蔚蓝色的,是因为。(再读第4~5自然段,填空)

生:“我”希望雪儿早日飞上蓝天,希望雪儿能够自由快乐。

二、察觉言语冲动,发掘言语潜能

语文教学,既是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触动内心世界的过程,又是学生对作者的言语表达不断觉醒,唤起主体言语表达的自觉意识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言语细节,觉察到学生言语表达的冲动,诱发其强烈的表达愿望,在自主言说中,点化学生的言语禀赋,发掘其言语潜能,让他们的言语焕发出灵性。

譬如,在学习了《哪吒闹海》一课哪吒与夜叉、三太子的打斗场景后,学生相互比划起来,他们口中还念念有词:“看我的宝贝,接招!”类似的故事学生读了很多,这样的打斗情景符合学生的游戏心理,引发了他们言语冲动。这是一个难得的教学资源,于是我抓住这个教学细节,激发他们的言语潜能。

师: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宝贝?(鼓励学生想象和创造)

师:用上你们的宝贝,同桌之间比划一下。(提醒学生要描述出宝贝的作用)

师:大家可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混天绫和乾坤圈在打斗中的作用的。(生读书)

师:可以把你和同桌的打斗过程写下来吗?写之前,先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打斗过程的。

生:要抓住打斗时的动作,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

生:还可以描写打斗时双方的语言、神态。

结果,这个随堂练笔很多学生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

三、捕捉言语天性,打开诗意幻想

语文教学要开发儿童的言语潜质,保护他们童真世界里的言语灵性。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言语天性,抓住偶然间迸发的童心童趣、童言童语,顺应他们的言语天性,激发学生敞开诗意的幻想。请看《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课文第4自然段后,你感觉北大荒的秋天怎样?

生: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热闹,豆荚在笑,高梁在演唱。

生:一派丰收的景象,让我感觉很快乐……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和豆荚一起欢笑,和高梁一起演唱,和榛树叶子一起热闹吧。

生:我感觉秋天像一个爱热闹的老人。

师:你的感觉很有创意,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因为他把豆荚逗笑啦,把高梁灌醉了,让它乐呵呵地唱着歌,还让榛树举着火把,像过节一样热闹。

生:秋天是一个画家,他把北大荒的原野,涂得一片金黄,一片黑红,一片火红。

篇6

2、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的合理教学策略

2.1、整体阅读,理清文路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写景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教师在进行赏析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整体阅读法,理清文路,让他们抓住文章的线索逐步推进、层层领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让学生从课文题目的关键字词着手,了解全文脉络。比如,在进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北大荒”设计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色?引导他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北大荒秋天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的语句,体现出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也可有效利用写景散文中的过渡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例如,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根据前后文理解拉萨天空的湛蓝和透亮,体会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2.2、抓住重点,品析词句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写景散文中很多语句都应用的十分贴切和准确,教师在引领学生赏析文章时,应让他们仅仅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使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从而与作者的思想发生共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时,需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着重分析与理解。比如,在讲解《庐山的云雾》时,课文中描写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其中重点词语是“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让学生根据这两个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认识到庐山云雾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教师为提升小学生对写景散文的赏析水平,可充分利用课文中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引导他们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重点赏析,从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与体会其思想情感。

2.3、读出感情,悟出情理

篇7

比如,在执教《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上课开始,老师首先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美丽的秋天景色的图片,再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图片的感受。针对他们的谈论,老师就势引导他们观看北大荒的秋景图片。小学生看了后激动地说:“好美啊,北大荒的秋天简直是人间仙境啊。”教师随机动情地说道:“进入九月,一片片树叶象完成了使命般纷纷地落到大地上,北大荒的秋天就正式到了。同学们,今天就叫我们去美丽的北大荒看看吧。”美丽而又形象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非常急切地想了解北大荒的秋之美景,带着这样的向往再进行自主朗读课文的环节,每个学生都会对北大荒的秋色发现各不相同的美。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才能产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教学实践证明,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可以实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标。情境的创设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真诚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充满热忱、激励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由此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置身于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其次,教师要给予每位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在学生取得了点滴的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所带来的愉悦感,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2.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的探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熟读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相互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在《小露珠》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1)小露珠是怎么形成的?(2)为什么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针对这些问题的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表扬,接着引导说其实这些问题课文里面都有答案,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试试能不能找到。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使那些没有找到答案的学生,在交流谈论中获得启示,小组谈论后,教师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引导谈论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获得知识,找到方法。

三、创造精彩课堂,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只有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乐趣、智慧的精彩的语文课堂中,才能无拘无束展示真实的自我,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精彩课堂的打造,通过多种方式激活课堂,具体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篇8

一、有效提问应顺应儿童心理,激发阅读情趣

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也是如此。

教学《雾凇》一课,在上课开始时,我们不妨从研究课文题目入手,向学生发问:“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至此,我们再引领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晓:“凇”与寒冷、冰冻有关;“凇”是寒冷的天气中,地面物体上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冰晶”;“凇”是白色,有形,松散可感的。接着,可以问:“你能想象雾凇是一种怎样的图画?”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严冬季节雾气遇冷凝结,变成树枝上白色的茸毛、草叶上晶莹的冰花,联系生活感知词义,引发审美情趣。然后,可以呈现十里长堤上美丽动人的雾凇图画;继而朗诵《雾凇》精彩的开头,扣读“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点题之笔,打开阅读门径。

二、有效提问应切合教学内容,引导整体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一定要切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要有的放矢,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找准关键处,可抓住“完善”一词,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他是怎么做的?新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

三、有效提问应突出重点、难点,探索文本内涵

有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有效提问自然要突出重难点,去探索文本内涵。

在教学《看》时,学习第一句教师可问:看了画面你觉得公园里的怎么样?‘好看极了’是什么意思?哪个字突出表现了好看得不得了?”(引导学生在“极”字下圈点)。在教学第二方面“多时”时,教师可问:同学们再看画面,公园里的开得多不多啊?(多,很多很多!)怎么个多法?课文中又是怎么写开得很多很多的呢?(“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接着出示画面,以指导学生认识“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语。在学习第三方面“美时”,教师可问:⑴书上还从哪方面讲的呢?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书上哪个词语表示深秋的风是很冷的?在深秋的寒风中怎样开放的呢?深秋的寒风那么冷,但迎着寒风开放,说明怎么样?在学习第三句时,教师可问:看的人很多,你们跟随着人群怎么看的?你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后心情怎么样?愿不愿意马上离开?大家为什么舍不得离去呢?从而紧扣第一句“好看极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的美,从而体会文章的内涵。

四、有效提问应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

篇9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运用情境教学,从语文教材挖掘趣味的所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小猪、小牛、小猴的头饰,讲读完课文后,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学生将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节俭、小猴的聪明表演得惟妙惟肖,并大胆想象了来年的场景,台上台下笑声一片。学生从中熟读了文本,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启迪了心智。

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一边听多媒体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一边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丽富饶,使北大荒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总体印象。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沉甸甸”等词语,想象天空的蓝、小河的清、悦耳的声响,庄稼的丰收,物产的丰富,理解作者用词的精确,体会人们的喜悦自豪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北大荒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沉浸在北大荒美丽的画卷之中。

三、引导质疑,组织合作探究

“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启发学生多疑多问,进而开拓学生思路。

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初读课题,让学生大胆提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有的说:“衣袋里为什么装的是昆虫,而不是其他东西?”有的说:“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目?”……看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于是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进一步理解感悟,从文本中找到了部分答案。对于文中的重点问题“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目?”学生一时想不到要点上,老师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探究,小组探究气氛热烈,你一言,我一语,阐述自己的看法,老师再把小组意见综合,慨括出以此为题的目的:课题已成为法布尔对昆虫痴迷、喜爱的特征,可以充分表现他对昆虫的痴迷程度。课结束了,有学生还问老师:“我们这儿为什么没有这么多虫子?”老师笑着告诉他,正是生活环境的不同,才造就了昆虫学家法布尔。

四、尊重学生,弘扬个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学生个体有差异,有智力好的,有智力平平的,有善于讲话的,有沉默寡言的,有体格健壮的,有身材瘦小的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难易适度不同的问题,开展各项兴趣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篇10

一、从理解课文出发培养学生语感

传语感于学生,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学生在阅读时,对语言文字不仅要有所知,还要有所感。对文字的敏锐语感,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比如,富有语感的学生读了“新绿”一词,感知的就不是色彩,而且同时会感受到希望、旺盛生命力等不尽的旨趣,联想到一年伊始的春光,联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联想到春光中活泼可爱的孩童;看到“落叶”,感知的可能也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会有失落、寂寥等不尽的意味。语感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生动形象的感染。

二、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培养学生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体会,通过分析、比较,体会这些关键词语,发现其妙处,理解其内涵,达到意会的目的,语感就会油然而生。

比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文中有:“榛树的叶子红了,漫山遍野燃烧了起来,把人们的心也点燃起来了。”学习这一句时,如果学生只知道“燃烧”的本来意思,对课文的理解就浮浅了,没能领会到作者这句话的意图。实际上这句话不但写出了榛树叶子的红,还表现出作者对漫山红叶之景的喜爱,表现出北大荒人民建设北大荒和对北大荒前景的热情。抓住“燃烧”一词,进行语感的训练,学生的情感才会和作者的情感一致起来。那种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字地理解课文,或是脱离文字,凭空分析,或是零碎地机械地让学生抄抄写写,就不能发挥语言文字的感染作用。

再如,《繁星》一课,星星“悬”在空中,为什么不是“挂”在空中;人是“躺”在船上看星星,为什么不说“睡”在船上看星星。把“悬”和“挂”、“躺”和“睡”进行比较,学生就意会到了“悬”和“躺”的妙处,体会到了星星的高和欣赏的惬意和对星空的喜爱。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语感

我们在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去进行阅读。运用形象思维阅读,必然会在学生心头产生“内心影像”,使课文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幕幕闪现。这样,学生或者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可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者可能产生不同的“内心视像”,这些都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语感。

例如,学习《西湖》一文,在学习课文结尾“月光下的西湖”的一段优美文字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脑海中就会出现月光下西湖的优美影像:清风徐来,琴声悠扬,水波荡漾,月光在湖面如银蛇般游动……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美感,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西湖的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丰富生活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篇11

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初步接触习作,他们对习作还未建立自信,因而不感兴趣,缺乏激情。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词汇贫乏,习作最大的困难是无内容可写,即使有了内容,也不知如何下手。针对中年级的这种通病,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依照语言生成规律,巧妙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不断积累,丰富内化;指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从句式、段式等写法方面模仿,实现“内化―模仿―迁移”的逐步深入。

一、丰富内化

(一)熟读成诵促内化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神形兼备的美文,其中的好词佳句为学生积累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是描写景色的优美散文,“清澈见底”、“一碧如洗”、“心旷神怡”、“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些美词妙句在课文中俯拾皆是。在教学中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想象情景,熟读成诵,化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为习作“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打下言语基础。

(二)以词带词促内化

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以新词、关键词作为拓展、积累、运用的训练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适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训练中让学生不断积累。例如,教学《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学生学习“默默地”、“慢吞吞”、“一摇一晃”等词语后,让学生模仿写出AAB和ABB式的词语和一()一()的词语。教学《卧薪尝胆》,引导学生归纳赵王勾践的品质,引申出“忍辱负重、以屈求生、奋发图强、救亡图存”等词语,由课内引向课外,把意思相关的词语串到一块,通过比较、联想、内化,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与优美,丰富语言储备。

(三)拓展说话促内化

积累词语的目的是能灵活地运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机会,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词语,通过寻找教材的空白点,预设拓展说话进行训练,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新词、好词,养成乐于用词、善于表达的好习惯。如教学《蒲公英》(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孩子们,在快乐的旅行中,你见到了什么?你想住哪儿?学生看图自由说话,老师充当记者采访学生,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在说话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积累的词语,丰富积累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勤于模仿

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虽然积累了不少习作资料,但不懂如何表达出来,写出的文章大多平铺直叙,显得苍白、平淡无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借助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写作方法,从而掌握习作的方法,形成技巧。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豆和高粱满心的欢喜,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田野;用比喻的方法把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之情融在了对景色的描绘中;第四自然段写秋天丰收的田野是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习作《秋游》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构段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学生在习作片段中写到:

最有意思的要数野炊了,你瞧,大伙儿有的烧火、有的倒水、有的切菜……个个兴高采烈,锅下的团团火焰直往上窜,一会儿,水开了,蟹犹如穿礼服的新娘子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体;鱼丸像一个虎头虎脑的精灵,不停地伸出它那可爱的小脑袋……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真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一边品尝着这美味佳肴,一边望着碧蓝的天空,宽阔的河滩,远处……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仿佛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这欢乐的气氛里了……

对于刚学习习作的中年级学生,模仿是起点,是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示范、正确的模仿是引领学生走进习作大门的钥匙。

三、创新迁移

篇12

各个小学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没有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大多只是简单的文字配上简单的图片,教师只是负责对这些文字和图片进行讲解,没有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使得多媒体应用粗制滥造,不负责任,认为多媒体的应用只是将图片和文字的拼凑,甚至对于图片的内容也不进行筛检,使得多媒体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特点和功效,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没有引起重视则会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难以展现,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又回归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2、多媒体应用没有实质内容

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只是为了在多媒体上做一些图片,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参照图片,进行课文的讲解。其实这样反倒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应让学生产生想象力的课文变成了束缚的绳索。比如在进行《山行》古诗学习时候,古诗的意境本就是应当让学生自己体会的,学生会自己想象在山中坐看“枫林晚”,欣赏”枫叶红于二月花“,偏偏教师要作出图片让学生观看,反倒让学生的想象局限在了图片上,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展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作用

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要将课本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用一些其他的内容导入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在教学生《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图片上有茂密的森林,然后对学生提问:森林里的树多不多?树都一样吗?然后再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图片上是两颗相似的树,再问学生:这两棵树是不是一样呢?之后再摆出教材上的相似的叶子,让学生看相似的叶子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同,并提出问题:那么我们能找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吗?进而引出本课要学的课文,每片叶子和每片叶子都不一样,但是每片叶子和每片叶子都为大树做着自己的贡献。之后再放一些图片,图片上有工人、有农民、有科学家、有飞行员等等各种职业,再让学生分析,这些人是否一样?他们为祖国所做的贡献是不是一样?他们和叶子有什么相通之处?这样一层一层的提问便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进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好奇心,增加阅读课文的兴趣。

2、升华阅读的感情

阅读会增加情感的体验,教师可运用录像、课件等形式,营造一个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融情于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比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主要描述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那西天的流云,清澈见底的小河,黑红黑红的高粱,金灿灿的草甸子,多么美的景象。但是这些景象很多是学生不曾见到的,甚至是第一次听说的,因此单凭想象可能很难想象那些场景。此时,如果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等进行处理,刺激他们的感官,对他们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进行刺激,便会使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领略北大荒的无限风光,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和乐趣。

3、发散学生的思维

篇13

几年前,初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时,我先让学生交流关于北大荒秋天的资料,接着多媒体逐个出示,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的学生舞,有的唱,有的画。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当我执笔反思时,却猛然想起: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未听到朗朗地读、轻轻地背,亦未见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

思考:拒绝“作秀”求朴实

语文教学要“朴素而能实其质,简洁而能约其要”。“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语文固然有其丰富的人文性,但是更有其当仁不让的工具性,“学语习文”应是其永远的“主打歌”,唯此方能“生气运出,妙造自然”(司空图《诗品》)。

教语文,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性,坚持学科本位,抓住语文本质——学语习文,把书读好,把字写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在语文学习中,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就是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 与文本对话,在心灵的碰撞、交融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体验、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只有将语文学习活动扎根于文本的语言中,把文本的语言、情感等内化为语文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简简单单,天然去雕饰,使语文教学更真实

现象二

师:读课文有个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通过朗读把你心里的想法读出来。读书要慢一点。(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敢读吗?那为什么不举手呢?(一个学生读。)

师:再来,白色船体的两边……(学生重读。)

师:一起读。(学生齐纠正读,继续读,重新读。)

师:第二遍比第一遍好,再读第三遍。(学生接着往下读。)

……

于永正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简单而不单调,新颖而又实用,活泼又不花哨,没有任何雕饰。他把每个教学细节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余——留有余地。

思考:走过“浮华”求本真

学语文是很“慢热”的,无法朝夕见功、一蹴而就,而必须经过长年累月、集腋成裘,任何“速效”的方法也都必定是“即溶”的——无法巩固和持久。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能让学生用最“绿色”、最“天然”的方法来亲近语文、学习语文、拥有语文,比如,琅琅地读、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轻轻地背……

三、“训”中引导,“练”中落实,将语文教得更扎实

现象三

在不少的课堂上,语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导,却缺乏练习。这样,只训不练,必定是一阵过眼云烟。课堂上,学生“动口”而不“动手”,训练不到位。

思考:变“蜻蜓点水”为“脚踏实地”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然而,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有些语文教师却认为“练”花费时间,失去人文,于是,课堂热闹而浮躁。只训不练,“训练”成了过眼云烟,语文教学明显不扎实。在“训”中引导,在“练”中落实,将“训练”进行到底,在琅琅地读、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轻轻地背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有效追问,高效对话,走向厚实的人生

现象四

师:让我们先听《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边读边画出文中带“听”的句子。

师:师父说倾听泉声会听到什么声音?

生:奇妙的声音。

师: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了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双目失眠。阿炳长大后又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这次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

(在凄凉悲壮的《二泉映月》乐曲声中,学生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情景。)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出来。

(引读课文第五节。)

思考:想象体验,读厚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