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二轮复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我们以《金太阳考案》为主线,穿插周练试题,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建立以 “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综合提高”的二轮复习思路制定如下计划:
一、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为重点专题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训练:
第二阶段以《小题大做》为载体强化客观题得分训练。
二、抓好专题复习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
1.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3.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
6.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复数。此专题中高考试题在各个知识点全面开花,一定的全覆盖。
7.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
8.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此专题中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重点。
三、抓规范训练
加强思维训练,规范答题过程
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要强化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通过训练过好四关:一是审题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题,找出关键句,发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二是运算关,准字当先,争取既准又快,为此,同学们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是非常必要的;三是书写关,要一步一步答题,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认真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学会踩点得分。四是题后反思关,做题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胜多,贵在反思,形成题后三思:一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二思方法运用是否熟练?三思自己的弱点何在?熟练的前提是练熟,能力的提高在于反思。
2.加强客观题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选择、填空题都是客观试题,它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量化突出、充满思辨性、形数皆备、解法多样形、题量大,分值高,实现对“三基”的考查。每次小题训练应不断强化自己选择题的解法,如特值法、数形结合等,另外,在解答一道选择题时,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只有这样,才会在高考时充分利用题目自身提供的信息,化常规为特殊,避免小题大作,真正做到准确和快速。通过训练,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在50分钟以内完成十二道选择题和四道填空题,并且失误控制在两题之内。
四、试题讲解
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重在知识要点的梳理,即第二轮复习不像第一轮复习,没有必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但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重点讲评,及时梳理;重在解题方法的总结,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以达触类旁通的效果;重在学科特点的提炼,数学以概念性强,充满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样,应用广泛为特点,在复习中要展现提炼这些特点。
范文二: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以下列举各章节的重点,供参考.
1.函数与不等式(主体).代数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热点”.
(1)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等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合图象的几何直观展开,有时作适当抽象.
(2)关于一元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有关性质及应用的训练要深入、广泛.函数值域(最值),以二次函数或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特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研究为重点;方法以突出配方、换元和基本不等式法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息息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
(3)关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不等式证明,与数列联系结合是重点.方法要突出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对于放缩法虽不是高考重点,但历年考题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放缩法,故掌握几种简单地的放缩技巧是必要的.
(4)关于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突出灵活转化,突出分类讨论.
2.数列(主体).以等差、等比两种基本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极限等为重点.关于抽象数列(用递推关系给出的),讲练界限要分明,只限定可化为等差、等比之类.
3.三角训练中要抓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突出正用、逆用和变式用.近几年呈降温趋势.训练题型、方法、难度等达到教材水准即可.
4.立体几何(主体).突出“空间”、“立体”.即把线段、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置于某几何体的情景中.几何体以棱柱、棱锥为重点.棱柱中又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棱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锥的结合体也要重视.位置关系以判断或证明垂直为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空间角以二面角为重点,强化三垂线定理定角法.空间距以点面距、线面距为重点,二者结合尤为重要.等积转化、等距转化是最常用方法.面积、体积计算,解答题涉及棱锥(特别是三棱锥)居多.因为三棱锥体积求法灵活,思路宽广.
5.解析几何(主体).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解答题应综合,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突出与函数的联系.
二.研究高考,科学安排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其特点是:稳以基础为主体,变以选拔为导向,能力寓“灵活”之中.鉴于此,复习安排要做到:“二个加强三个突出”.
1.填空题要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高考采取了小题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做法.这就需要第二轮复习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训练每周至少1次,总量不得少于8次,达到大部分学生一节课完成,“优秀生”用30~35分钟完成,失分不多于2个题目分的目标.题目设计,数形结合(4~5个),组合选(2~3个),“估算”或特值法(2~3个).
2.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近几年考题在“解法代数化”的基础上,鲜明特点是代数与几何联系考查明显加强了.复习中代数、几何“各自为战”的现象必须根治.
3.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高考试题总体分析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让“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硬套模式”的下去,让重视分析、注重选法、思维灵活、学习潜力大的“上来”.
4.突出“三多--发展”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多问题,多练“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发散训练;发展一问为多问,一证为多证多算等.
5.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试题叙述较长,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这在应用题中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识图,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引导学生认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另外,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
三、做到“四个转变四个突出”
篇2
2、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跟不上,学校在教学节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据学生本身个人情况进行制定。这个时期,培训班的优势就凸显了。学生可根据需求选择一对一培训班以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第一轮复习计划中脱颖而出。
3、正确处理作业练习
在处理作业练习上要记住两个原则:
一、不要和题目过不去。第一遍做不出来或做错就直接先放弃,并将这类题型保留好,通过老师讲解后,自己再动手去做,直到领会贯通。
二、要加强互动性。做完作业先不要对答案,和同学交流做题心得。无论对错,看答案或对答案的过程中尽量回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与别人差别点在哪里。这样,尽管你当时没有“获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问,又有时间来探讨自己做题时的思维。
4、利用好每一次考试
刘老师指出,处理考试上,要认同自己。分数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数和你得不到的分数,毕竟不是高考,当前阶段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你只需做三件事:一、根据你所获取分数的部分,整理你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二、根据你所丢的分数,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三、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自己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时差距在哪里。
5、努力很重要,但不能瞎努力
篇3
一、试卷讲评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因此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切以学生所求、学生所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实行的卡片式五环节教学当中,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实行了一年多效果很好,考试结束后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舞台,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小组先讨论讲解,鼓励每个学生自己说题,说题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说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然后说出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讨论容易出错的原因和防止出错的办法,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同时探讨一题多解,寻求优化的解法,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错误频率高的题目老师讲解是必须的,但要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同学研讨相结合,最后不懂的再有老师讲解。因此,老师要留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中和相互讲解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评效果。
二、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找准学生错误的原因,要准确定位,否则讲评就容易做“无用功”。这就要求老师在阅卷、统计、归纳错因等方面做精心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把握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在阅卷时,认真分析学生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并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在归纳错因方面,主要看基础知识方面是不是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实验技能不掌握等;能力因素是不是看不懂题目、分析问题不到位、计算能力差等;解题技巧是不是审题不认真、答题不规范、没有把握好时间等;心里因素是不是考试怯场、过度紧张等。通过统计和分析,写好试卷讲评课教案,讲评时切忌不分主次,不分重点,就题论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有重点地讲评试卷,希望老师讲评试卷时能把错误按照知识分类、错误类型等来讲解的效果会更好,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讲错因、讲思路,讲归类、讲方法给自己的收获更大。因此,老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作到有备无患,切中要害,只有这样才会使讲评课有针对性,坚决避免课前不做准备,讲评时不分主次,不分重点,面面俱到,想到哪儿讲哪儿。
三、试卷讲评要及时
根据经验,反馈越及时,则效果越好。考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想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成绩,思维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还比较深刻,此时是他们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刻,如果这时给出答案并及时讲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提示我们试卷讲评要及时。最好在考试一结束,就应让学生知道答案,以便及时自我订正,并且尽量在考完的第二天就讲评试卷,这样能从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讲评效果。所以每次考试后老师一定要抓紧时间批阅,快速统计好数据并做好错因分析,摸清学生的心理,及时讲评,但是即使立即讲评也要留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时间。所以老师要提示学生要利用老师阅卷的时间,立即进行自主纠错,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自己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这样就为讲评课做好了准备。
四、试卷讲评要高效
试卷讲评课具有诊断、强化、拓展和提升的功能,它是在学生测试后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评解。因此,一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及时的反馈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后讲评比考试本身更有意义,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甚至比多做几份试卷的效果要好得多。但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加重视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试卷讲评课本身的意义,可能班主任、任课教师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拿成绩来作各种比较,讲评试卷时老师也会有心无心的责怪和批评学生。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在乎考试的成绩,一旦考不好,讲评试卷时就垂头丧气、无心听讲,在这种气氛中,试卷讲评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讲评课,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千万不能过度看重分数的得失而忽略了讲评课的真正意义。
五、讲评试卷要注意拓展延伸
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对本次试卷的题目要“会”,更重要的是以后碰到相类似的题目的时候更要做“对”。高考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有时候仅仅是因为题目情境的变化,学生就可能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
篇4
借鉴其概念到高三化学教学案编写中,“起”是主题,寻求合适的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承”是巩固,通过问题组教学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网络;“转”是发展,通过类比迁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合”是目标,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起――情境创设,载体新颖
二轮专题复习的目的是:强化重要考点、清除弱点盲点、提高统摄能力。具体来说,二轮复习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从而将一轮复习的成果提升为现实的考试能力。一轮复习完成后,教师已经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二轮复习若是简单的“炒冷饭”,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因此就需要教师寻求新的教学载体来创设新的、真实的教学情境。这个新载体的选择,既要新颖,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又要务实,能够发散承载众多的高考考点。
联氨又称肼,是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物质。说其“熟悉”,是因为其在考试中经常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对其“眼熟”;说其“陌生”,是因为这种物质并未在教材中出现,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基础。教师以联氨为载体,提供联氨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等相关信息,学生必须通过阅读信息来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承――问题驱动,模块融合
1.2.1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知联氨结构。
素材一:联氨又称肼,它可看成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衍生物。
1.2.2思考问题
(1)联氨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
(2)联氨分子是分子(极性/非极性),分子中N原子采取杂化。
(3)配合物[Co(N2H4)6]Cl3的中心离子是,配位原子是,1 mol[Co(N2H4)6]Cl3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
1.2.3分析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他们的思维。
氨气的结构与性质是必考内容之一,属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通过阅读素材一,学生完成由已有知识NH3分子结构到N2H4分子结构的推导,并以此为基础,完成相关3个问题组的思考,从而完成相关物质结构知识点的复习。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由于问题组的难度不大,教师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考试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是独立、单一的,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二轮复习,要在综合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做到知识模块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善、更优化的知识网络。在《解密“联氨”》这个教学案中,教师巧妙地通过3个学生活动整合,复习了一系列的知识点,完成了4个知识模块的融合,见表1。
1.3转――类比迁移,发展思维
1.3.1探究活动
活动二:探秘联氨性质、用途。
素材二:纯净的联氨是无色高吸湿性的液体,熔点为275 K,沸点为387 K,能与水、甲醇、乙醇等液体混溶。
活动三:揭秘联氨制备。
素材三:联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其机理与氨水相似,其强度比氨水弱。水合肼(N2H4・H2O)是二元弱碱(25 ℃,K1=5×10-7,K2=5×10-15)。
1.3.2思考问题
(1)氨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2)联氨能与水、甲醇、乙醇等液体混溶的原因是。
(3)联氨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4)常温下,某浓度N2H6Cl2溶液的pH为4,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5)若0.2 mol/L N2H4・H2O溶液与01 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c(N2H5+)c(Cl-)(填“>”、“
1.3.3分析
类比迁移是用熟悉问题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题策略,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之间在某些地方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解密“联氨”》这一课中,处处可以见到运用类比迁移的影子。
(1)素材一:由NH3分子结构到N2H4分子结构;
(2)素材二:由NH3的性质到解释N2H4的物理性质;
(3)素材三:由NH3・H2O的电离到N2H4・H2O的电离;
(4)由0.2 mol/L NH3・H2O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到0.2 mol/L N2H4・H2O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任何一个陌生的情境,其知识的落脚点必定在教材上。本学案3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问题都需要学生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来解决。通过上述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运用类比迁移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复习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
1.4合――活动探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普通高考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思想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并向“素养立意”的方向靠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5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简称化学核心素养)。高考越来越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核,复习教学也必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教学时间宝贵,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仍然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力图通过表2中的学生活动,“润物细无声”的达到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1)信息阅读:强调审题过程中信息的阅读与提取。
(2)符号表达:学生板演物质电子式、结构式、化学(离子)方程式,展现学生典型错误。
(3)同伴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激活学生思维。
(4)语言表达:强调文字题规范表达方式的再现。
(5)化学计算:课堂上拿出时间让学生算一算,练一练,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2关于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编制的三点思考
2.1责任为先,精准定位
在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学生能够用于化学学习的时间有限,这就意味着高三化学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要谋定而后动,由“面面俱到”变为“精准定位”,精简复习内容,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复习。
2.2分析学情,建构问题
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改、课堂反馈、平时测试后的成绩分析等途径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做到心中有数,而后才能组织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困惑点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组,以问题驱动教学,追求更全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激发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
篇5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26
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即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脱离课本,加大加深习题的练习量和难度,采用题海战。其实专题复习绝不是一轮复习的压缩,它应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专题复习应该把相关章节中零散、单一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纳、整合并有机地联成知识网络。它是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完善和提高,并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专题复习中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以“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课”为例谈一谈二轮复习中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 对照课程标准,整合知识点
本专题的重难点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笔者重新组合为:1.认识酸碱盐的通性;2.了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区别与联系;3.学会有关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通过重新整合学生能很好地融入二轮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又为下面的三轮复习打下伏笔。
二、巧设课堂引入,避免枯燥无味
在酸碱盐的复习课中我以下面三幅图开始,让学生既感觉新鲜又贴近生活,议论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追问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哪些知识点?从而水到渠成引出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课。
三、以题目代替知识点,避免机械重复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理论,人的记忆内容在6天之后只剩25.4%,而化学一轮复习的时间为30天左右,也就是说: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点又遗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在二轮复习中知识点的巩固必不可少。好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以“小题”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可化学知识点繁多,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对应一道题,那二轮复习又变成一轮复习的翻版,每节课的一半时间将在小题练习中度过,学生既得不到提升又浪费时间。为此笔者在酸碱盐化学性质复习课上用了下面这幅有许多“吃人野兽”的小山图,并设计如下问题:
(1)“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野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请同学们帮助他安全地逃生,并写出能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探险队员是Ca(OH)2的话,又应该如何安全逃生呢?请找出逃生路线。
(3)如果探险队员CaCl2从入口出发,请问它不能从(1)、(2)、(3)哪一个入口进入?为什么?
(4) 如果探险队员CuSO4在出口处等待队员,请问它不能停在(6)、(8)、(9)三个出口的哪一个出口?为什么?
(5)绘制酸碱盐的知识网络图。
这样通过一题多问,不但减少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让学生真实感到复习课并不是一轮的重复,而是在游戏中轻松地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四、注重实验的插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紧张的复习中,学生只要听到实验就一个个精神抖擞。通过实验的设计不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学会观察交流、学会反思。因此不管条件多困难教师都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本节课在基础知识巩固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实验探究题。
问题: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钾溶液,其成分是什么呢?
a.猜想1.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 ;
b.如要确定该试剂是否变质,你能用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来验证吗?那么这三种试剂是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c.通过实验证明该试剂已变质,那么它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请你一起共同完成以下的实验方案
d.由上可知该试剂是部分变质,你能除去里面的杂质以便下次再次使用吗?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
e.变质的氢氧化钾如何处理_________ 。
笔者设计此题的目的是:
1.平时的习题中大多以氢氧化钠为主,笔者改用氢氧化钾作相关变形;
2.a题不但巩固碱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且引导学生怎样合理进行猜想;
3.b题意在强化盐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找出关键字眼,并在此基础上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已变质,从而避免了纸上谈兵;
4.c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在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追问如何证明其中的碳酸钾已完全除尽?从而引出过滤操作,在此之上请一个学生把整个思路复述一遍,学生再动手实验,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解题的整体思路;
5.d题紧接c题不但严格检验学生用量的确定“过量”与“适量”,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杂”与“检验”试剂的选择,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6.化学来源于生活,e题无言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时无刻不与生活生产相联系。同时与d题放在一起,意在培养学生资源充分利用的思想。
五、精心设计拓展,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
在上面一道题结束后,可以追设一问:围绕这瓶试剂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
我的问题:_________;我的方案: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 。
通过这一提问,学生的思维在无言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这样也会为接下来的三轮复习打好铺垫。
教学反思与启示:本节课的设计巧妙系统地巩固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体会到复习课一样生动精彩,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不足之处是拓展题没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自我展示,这就需要笔者课后及时跟踪分析作出应有的评价。
篇6
二,自查自摆存在的问题
通过紧密结合实际,采取自查、召开座谈会等行式,采购办全体人员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在党风、政风、行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采购办工作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内部管理制度不太完善。各种文件的传递程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各种文档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政府采购宣传力度不够。还没有开通各种网络宣传渠道,应更进一步建设网络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
(三)政府采购人员的业务学习应进一步加强。因为人员少、任务重,使得采购人员缺乏时间进行自身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后我们应在工作空闲挤出时间更进一步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本职工作。
三,下一步学习打算
篇7
从近几年高考看出,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且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以基础为核心,将知识“织成网、码成块”,这也是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我们就可以确立一轮的复习目标:
1、概念、原理、定理、公式这些基础知识要做到熟练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跟紧老师复习节奏,加强对基础题的联系,做到规范答题、活学活用。
3、对于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功和能等部分的知识,要做到各知识点内部形成系统,各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络,让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真正达到“牵一发动全身”。
4、总结教训、汲取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犯。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1、确立范围、找准考点。
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两纲”指的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在一轮复习阶段,首先要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度解读,知道高考物理哪些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哪些知识需要简单了解,只有确立范围、找准考点才能有的放矢、轻装上阵,这样复习起来会更加轻松、高效。
2、全面复习、不留疑点。
一轮复习就是要全面、细致,不能遗漏任何的疑点。不少同学会觉得还有二轮和三轮复习,一轮不懂没关系,如果有这种想法,建议大家尽早修正,一轮复习连最基础的知识还有疑点,到了二轮、三轮全部是综合运用,不仅不会弥补漏洞,反而会放大漏洞的效果。所以,必须在一轮复习中把对基础知识的疑惑全部消灭掉。
3、灵活变通、把握要点。
物理学习同数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物理要求灵活多变,举一反三,这也是为什么物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味的套公式、或者总按一个思路解题,很难得到高分,因此,想要学好物理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抓住题目的核心物理量和解题的关键点,围绕着这些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而达到准确、高效解题的目的。
4、总结规律、关注热点。
高考物理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不仅仅要考查理解能力、解题能力,还考查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那力学来说,高考并不是单单考力学的知识,还会结合电学、磁场等知识综合考查。这就需要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善于总结规律,把握核心,力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很多高考试题都是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关注热点也是一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表
从时间安排上看,通常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都是高三整个上学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三年的高中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分享的这份表格就是一轮复习计划表,可能学习内容和时间与大家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大家可以自行调整。
物理一轮复习如何进行知识梳理
对知识进行有序的梳理是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进行知识梳理呢?下面我们将从基础知识、错题本、综合试题、实验题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
1、以基础知识为中心
一轮复习阶段,最难的就是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目录法、提纲法来理清知识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公式定理等内容要做到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2、以错题本为中心
错题本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学习物理知识就是错题本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把错题整理出来是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然后让错题逐渐减少是对物理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查漏补缺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物理的解题思路与策略。
3、以综合试题为中心
综合试题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题”,这类题目,通常会考查多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试题是近些年高考上的“常客”,所以,同学们要引以为重。当然,综合试题看起来很难,其实,如果我们学会“抽丝剥茧”,将大的要求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就能很快理清头绪、完成答题。
4、以实验题为中心
如果能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知识梳理清晰,那么实验题基本上就能得到很高的分数。物理学科中无论是力学、电磁学、光学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向我们阐述相关理论,如果能够掌握实验题那么也就能弄懂对应的物理知识。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梳理物理知识,能够更快的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1、守住课本这条主线。
2、跟紧老师复xxx度。
3、规范解题步骤。
3、总结题型、找准方法。
篇8
篇9
第一轮复习.(1)强化记忆.必须要做到记准所有的公式、性质以及用途等.要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并注重中考考查的重点,进行实质性的应用.对于文字较少而又凌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进行联想,从而做到精准无误的记忆.如果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优异的成绩.(2)掌握基本方法.如,交叉法写化学式、判断复分解反应、奇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等.(3)了解基本技巧.比如说,给你一个题目,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道题,这时就说明你具备了解这个题目的技能.要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在于哪里.(4)把握基础计算:比例法求化学式中元素的比例或者用比例法求质量分数以及总质量法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这部分的分数是决对不能丢的.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绩.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顺序系统地梳理知识点,进行纵向的粗略复习,让考生在脑子中初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而到了第二轮复习就成了专题的综合性复习,要求考生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因为中考近在眼前,所以考生要在有夯实的基础上再去谋求成绩的提高.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纵观教材的基础上,在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地知识点扫描,要熟知重点,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这就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这些部分都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
二、解题技巧
选择题:可以选择排误法,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多项选择题漏选答案的情况较多.因此我们要细心审题,排除错误的选项,尽最大可能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
计算题:失分表现为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审题错误造成选择了错误的数据进行计算,在解方程中发生计算错误.尤其应该关注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因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的现象十分普遍.
推断题:看题目所告诉你化学物的颜色,观察它的状态,静观它的变化,做到初代验之,验而得之.熟知一些常见物质以及特殊物质的颜色,判断常见的一些变化,明确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碱与碱性氧化物之间的联系,等等.
解实验题: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兴趣,让我们更好地获得知识.我们在解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的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失分主要表现为所述现象不完整,在描述化学变化的现象时不能准确地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在鉴别实验中不取样,对未鉴别出来的物质直呼其名,而不是根据有关现象推断出该物质.另外,填空时写化学式与名称时应关注题目要求,填写化学试剂时,漏掉“溶液”两字也十分普遍.实验评价题应先表明立场,再说明理由,如果被评价的是两个以上的实验,最好先分别表明立场再评价.对2个实验的评价,一般从1到2个角度进行评价即可,如评价方法太多,往往会出现错误的评价,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实验知识题一般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此时学生要看清要求,区分是要求设计多个实验还是设计多个实验步骤.答题时应 “对号入座”,对结论未知的实验设计,应将几种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分开来描述,避免造成混乱复杂.
篇10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Ji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篇11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本期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本期共14周左右的正常行课时间,但二轮复习的时间比较紧,只有一个月多的复习时间,按要求在四月低或五月六日前完成二轮复习,内容多,任务紧。具体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4月1日----4月7日专题一:地图
专题二:等值线
专题三:宇宙环境
2、4月8日--4月15日专题四:大气环境
专题五:陆地和海洋
专题六: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3、4月16日-----4月23日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专题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专题九: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专题十: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4、4月24日--5月1日专题十一:人口与环境
专题十二:文化景观与旅游活动
专题十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5、5月2日----5月6日专题十四: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专题十五:热点问题
6、5月7日-----5月31日查漏补缺,学生答题技巧培训,学生心理辅导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应该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做到全收全改,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4、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5、加强备考研究。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精心收集高考信息,分析考试命题走向,与兄弟学校加强联系,密切关注高考动向。
五、教学中应注重高考备考的基本方法的指导
鉴于地理学科特点和近年高考的变化,针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1、依据《考试说明》全面指导考生复习。《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可使师生明确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认真学习钻研《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是搞好综合备考的重要一环。
2、落实“双基”,突出主干、核心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因为综合科考的是基础知识,主干、核心知识。所以,必须弄清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主干、核心知识,并且要把它们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指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本学科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同时,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能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其分析综合能力。课本是各科知识的载体,如学科用语、概念、规律、原理等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因此,重视课本,落实基础是备考复习中的首要任务。
3、立足本学科的特点和理论体系,突出能力和方法的综合。综合科的复习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国情,体现考试中国家意志考核的功能。在创设题目意境和对信息、材料进行收集处理时,要突出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结合。
4、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强调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原则是学科内综合。因此,在整个备考过程中,都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到了高三,进行“讲练结合”式专题复习,小综合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有进一步的深刻理解,灵活应用。同时注重训练、注重实效。
总之,复习要全面,讲解要精练,选题要精干。提要有区分度,能够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能提高学的学习成绩,从而激发学的学习积极性,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上个理想的大学。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太理想,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高考地理试题趋向分析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和分析,高考的能力导向会继续保持不变。在考核内容方面,空间位置、原理和规律仍会是考察的重点;试题难度调低,意味着适中题的比重上升;考试目标进一步注重考核信息提取、逻辑推理、知识运用能力。
四、主要复习策略
1.整编专题试题,归纳考核方向
(1)整合内容,归类专题
计划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设置如下专题,分为四大类:
ⅰ 主干知识系列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专题二 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
专题三 人地关系的协调和问题
ⅱ 区域热点系列 专题四 中国主要热点问题
ⅲ 地理图表系列 专题五 地理信息分布图类
专题六 地理信息关联图类
专题七 地理统计图表类
ⅳ 考核目标系列 专题八 空间定位题型
专题九 地理计算题型
专题十 信息提取题型
专题十一 知识运用题型
(2)分析试题,归纳考目
认真分析高考试题中考查某类专题的主要项目、主要角度、主要层次等,把握好复习的深度。
(3)选编习题,分层训练
面向学生实际,选择适合习题,根据学生实际层次,编辑习题。
2.深析训练试题,探讨解题思路
(1)理清题意,提取相关知识和思维,注意应变能力的培养
篇12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中旬),是基础复习阶段,主要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在一轮复习阶段每一个科都在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要紧跟老师的进度,进行细致复习。各学科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才能构建合理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复习时我们特别注意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含义、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阶段(2015年3月中旬― 4月底),是专题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做到提纲挈领,全面复习。二轮复习阶段的时间紧,要求高,高考针对性要强,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注重培养自身能力,抓好学科内综合,并进行一定的学科间综合训练。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以适应由一般的考试训练向高考情景的转变。选取适量有代表性的学科内综合题进行练习,以便使自己更好的融会贯通。
第三阶段(2015年4月底― 5月底)。本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解题方法的理解,重视考试能力的提高,主要进行强化训练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加强一下综合科目的练习力度,把解题速度练上去。在这一阶段我们复习既要侧重于自己平时所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又要避免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在练习的时候不要满足于就题论题,而是通过题目再次复习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制定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既要有长期计划又要有短期目标。短期学习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复习计划除目标外还要有时间上的计划,要制定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注意将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把可利用的学习时间列入计划表内。
三、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在高考中试卷中对知识的考查,是尽可能的覆盖本科所有的知识点,此时面广其难度就有限,高考试题的难易比值接近5:3:2,这也就要求我们心中有数,在学习的过程中狠抓基础。因此同学们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只做偏题难题,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基础练习。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就是要要脚踏实地,吃透课本,落实单元主干知识,梳理出高考考点,做好基础题。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要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弄明白,我们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我建议尽可能的多问老师,因为老师教的会更调理,而且能联系知识网络。在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注意拓展延伸,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复习中首先要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弄清初始状态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同时判断研究对象在各个过程中的特点和遵从的规律。此外还要将问题拓展延伸,推广到与本问题知识点相似、思维特点相似或相反的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解答这些相似或相反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起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
四、保证状态,坚定信念,争取胜利
高考是考生在智力、心理和身体的综合比拼。因此学会调节状态是很重要的
(一)在心理上方面,自信和坚持不懈是决胜高三最关键的。进入高三后,我们要迅速调整心态,进入高考状态。尽管高考还有一年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要迅速进入到高考的倒计时中,一方面,我们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使高考的目的更加明确。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高三的一年是充满坎坷和荆棘之路的一年,在未来高三学习的一年中,你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甚至是挫折,但是只要你坚定信念,那你将会取得成功。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赏识自己,相信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对高三的学习充满信心。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理想不懈地奋斗,发掘潜能,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很大程度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要从容平和,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同学们可能都碰到过这种现象:老师讲的都能听明白,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但一到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高三的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复习上来。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三)加强身体锻炼,高三是毅力,心态的比拼,到了后期更是身体的比拼。经过一轮复习,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在二轮复习及其后期,总有一些同学身体状态跟不上,导致成绩下滑,高考成绩不理想。同时,也总有些同学在二轮复习的时候身体依然强健,依然可以用一种良好的身体状态奔向高考。到了那个时候身体的重要性就会不可或缺。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一轮复习初期就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当然高三的锻炼也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难度上不易过大,只要心中有锻炼的意识就可以了。
篇13
学生到了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不少数学知识。为了迎接中考,老师要组织学生复习三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复习这个环节既要归纳、整理所有的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这个环节如果抓得严、抓得细、抓得实、抓得紧,就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一、根据《考试说明》,认真制订复习计划
徐州市中考《考试说明(数学)》每年都要进行修订,但改动幅度不大。我们数学老师要以初三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根据《考试说明》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复习计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学生的计划要尽可能地跟老师的计划保持同步。老师制订的复习计划要详细,最好分阶段制订复习内容。如第一轮复习从什么时间开始复习课内知识,第二轮从什么时间开始按《考试说明》中的专题组织复习,第三轮从什么时间开始进行模拟训练。在每一轮复习中,复习的重点、难点都要交待清楚。每一轮复习结束后,最好来一个阶段性的检测。不管是老师的复习计划还是学生的复习计划,都要切实可行,不能搞假、大、空。计划一旦制订好,就要严格按计划复习,防止制订计划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复习计划是复习的指针,制订复习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防止复习的盲目性或随意性。
二、复习要系统梳理基础知识
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多,也很零乱,它们分布在六本书中。在第一轮复习期间,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重新组合,使这些知识系统化,这样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和运用。“如代数可归纳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初步统计’三大部分;几何可归纳为4块13线……”需要强调的是,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最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只起辅导作用。在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最好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这样不仅显得直观、形象,而且也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另外,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不能为了梳理而梳理,而应该在梳理完毕后,对数学知识进行习题化。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如复习绝对值的定义,可以用式子表示:a=a(a>0)
-a(a
0(a=0)
要注重关于绝对值的练习训练。
例(1)化简|x(x-2)|;(2)解方程|x|+|x-2|=6。
解:(1)当x=0,x=2时,|x(x-2)|=0;当x2时,|x(x-2)|=x(x-2)=x2-2x;当0
三、复习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初三数学复习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恰当的方法,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脑力劳动素质;而笨拙的复习方法只能使学生复习效率低效甚至无效,在原有的基础上踏步不前,致使他们永远在知识大门之外徘徊。如果说勤奋刻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那么科学的复习方法则是他们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初中数学复习不是简单地“烫剩饭”,而是要能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方法,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方法来解答数学题。用哲学原理来表示,即:实践――理论――实践。
传统复习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下被动记忆所学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他们理解知识、攫取知识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想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老师就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最好选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中考试题或模拟题。比如,复习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1)y=13-x.(2)y=3x+2x-1.(3)y=1x+1-1.(4)y=x+2x-2。复习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后,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1)解方程|x|=3;(2)解不等式|x|3。如下图:
在复习期间,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为了达到复习的目的,我们对练习一定做到“四精”。在“精评”这个环节上,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并适当拓展、延伸和总结规律、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解题方法,再反复运用,他们解答数学题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总之,中考前的数学复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一定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梳理、归纳基本知识,总结规律、方法。如此复习,学生不仅能够猎取各种知识,发展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整体素质,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