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蟋蟀的住宅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蟋蟀的住宅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

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祖国的汉字发展源远流长。古时候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老师这儿就有一幅画,看像什么?(房子,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其实它是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一个象形字,房子里有人,人住的房子就叫——宅)

谁给它组个词?(住宅)

出示图:蟋蟀的洞穴,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

明明是洞穴,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人的住宅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课文。

二、研读课文

(一)“住宅特点”部分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看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看出这是蟋蟀的住宅?用——画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表扬个别动笔默读的同学)

找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同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研读。

老师看到同学们读的十分投入,圈圈、画画、写写,肯定对蟋蟀的洞穴有了不少的发现和感受吧?请带着你的发现和感受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这是住宅。

预设:

(1)第二自然段中“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从“大厅”和“卧室”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蟋蟀的洞穴像人住的房子一样有大厅和卧室,所以被称为住宅。

大厅是指蟋蟀洞穴的外部,而卧室是蟋蟀住宅的内部,我们可以从它的外部和内部看看它和人的住宅有哪些相似之处。

(2)外部

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这句话中说到蟋蟀的洞穴有门、有平台,这不就像人的住宅嘛!

B、同学们,这个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下面我要采访一只蟋蟀了:

这丛草怎么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别人什么都看不见,不是更安全吗?

(出入方便通风利于阳光照进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住在里面肯定很舒服

也好排水)。

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就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这真是一只聪明,用心的的蟋蟀。难怪它再饿也绝不去吃这丛草,连碰都不碰。

同时也像我们展示了作者的用词的准确性。

C、那你们还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蟋蟀外部特点。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向阳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隐蔽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干燥

D.“耙扫,收拾、弹琴拟人手法,突出对蟋蟀的喜爱。

E“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体会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的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观察是耐心而细致的。

蟋蟀的住宅原本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向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作者对住宅反复的观察才能发现。(描写十分准确、细致,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3)内部:

出示: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学生谈到房子内部情况。?

??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干燥。与人的卧室十分相似。?

我觉得蟋蟀很能干。

三、研读“修建”部分

刚才我们从外部、内部了解了蟋蟀洞穴的特点。正因为蟋蟀的洞穴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被作者称为是“住宅”,但你们知道吗,这座住宅又被作者称为“伟大的工程”这又是为什么呢?找到相关的段落,小组内讨论讨论。

预设:

1、选址。

出示: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A、“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写出了蟋蟀选择住宅的条件。

B、别的昆虫呢?

读懂了吗?你们现在就是——一只只的——昆虫了,我要随机采访几只昆虫,看看他们是怎么选择隐蔽所的?

哇,昆虫甲,这儿臭气熏天,你们怎么住在这么脏兮兮的犄角旮旯?你们会在这儿呆一辈子吗?原来这只是——临时的隐蔽所。你花很长时间才找到这洞穴吗?这就叫——得来不费功夫。

昆虫乙,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话是——弃去毫不可惜。

你看,读书就要关注这样的关键词,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才是真正读懂课文。

诶,蟀哥躲哪儿?你怎么不像他们图个简单随便找个地儿?(特立独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要求真高啊!)你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你的住宅有什么标准条件吗?(排水优良、光线温和)

C、师生对读

现在我来当其它的昆虫,全班同学自然就是蟋蟀啦!(师引读,师生对读)

我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而你们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

我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而你们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我利用现成的住宅,而你们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

D、小结写法

题目明明是“蟋蟀的住宅”,作者只要写“蟋蟀”这一条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昆虫?(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

他们一个随随便便,随处均可安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随遇而安。而蟋蟀认认真真,非常讲究,那就是?——慎重,这就是作比较。

2、挖掘。

出示: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A、时间: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B、工具(柔弱):钳子

前后足

后腿有锯

C、

挖掘动作。体会作者把本不易的细小的工具和细微的动作,非常准确的写了出来,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

(前足扒

钳子搬

后足踏

后腿有锯,推——铺)

出示: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A、劳动方式:建造时,连着几个钟头干活,累了休息一会儿。

钻到土底下干活的蟋蟀,累了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又进去工作。

B、你体会到了什么?小蟋蟀非常不容易,很辛苦。

C、“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

3、整修

出示: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A、抓住“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体会长时间。

抓住“加深加阔”感受整修的任务。

B、正如你们所说,这个小不点,就是这样,用他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挖掘,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修建了是他身长10倍的住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读读,感受感受。??????

C、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蟋蟀非常能干,很不容易。

D、在修建住宅过程中,小蟋蟀那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赞扬。谁愿意来试试?(指名一生读)

4、教师小结:

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选址、修建以及修整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难怪法布尔在文中写到??(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四、总结升华、感受作者的耐心、恒信及求实的精神。

篇2

特级教师的语言,语音优美、节奏适度、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现实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语言存在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于漪和苏静的语言风格及形成原因,以期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形成优秀的语言素养提供借鉴启发。

一 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的内涵及重要性

教师语言风格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教师语言特点、再综合上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言语气氛和言语格调,具有独创性、稳定性、整体性等特征。

靳立鸿认为,教师课堂语言风格主要有典雅庄重型、情感激扬型、方法导引型、沉稳理智型、知识渊博型、语感体验型、质朴自然型等类型。刘启珍指出:于漪老师以抒情的语言风格领先;钱梦龙老师以诱导的语言风格著称;魏书生老师则以商量的语言风格取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语气如果单调平板,儿童就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语言艺术。《学记》明确指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可见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的重要性。

二 于漪与苏静课堂语言风格

1.于漪的课堂语言风格及分析

第一,生动亲切。课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于漪这样设计教学语言:“京剧讲究脸谱、颜色、线条,红脸表示赤胆忠心,黑脸表示憨直无私,白脸表示内心奸险。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高大身材,青白脸色,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自命清高的性格。最后一次出场,黑瘦,破夹袄,蒲包,草绳,用手爬着走来。突出塑造了受摧残的形象。可见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十分重要。艺术高手有时只用语言描写,同样能深刻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言为心声,作者抓住了反映人物内心深处的关键语言来表现,使人听声如见其人。要做到这点,需有很深的功力,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善于敏锐地捕捉。”

可见于漪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来自她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熟悉和运用。精彩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适时的设问、反问能启发学生深究;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波澜;必要的反复强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词采丰美。于漪善于运用同义词、近义词的转换和成语、俗语等避免语言贫乏。教学《茶花赋》时,于漪这样做结:“祖国如此伟大,人民精神如此优美,一朵茶花能给人以启发吗?能。为什么能?那是由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不断开阔读者的视野。由情入手,由景入理,水融。从包蕴的春色,我们看到祖国的青春健美,欣欣向荣;从茶花栽培者的身上,我们感到创业之艰难,任重而道远;从茶花的含露乍开,形似新生一代鲜红的脸,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意境步步深化。而三幅构图又十分传神,像拨亮一盏灯,使满堂顿时生辉;又似金线串起散落的珠子完成了一件艺术珍品,促人深思,引人遐想。”她在教学中索引古人之语更是常事:“诗以一字为工”、“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她对古典文论烂熟于胸,才能这般自如。

第三,节奏鲜明和谐。于漪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导语:“巍峨啊,它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看现在获得解放的幸福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在新中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从句型上看,有陈述、感叹、疑问、祈使;从句式看,有单句、复句;从长短看,短则二三字,长则近二十个字。句式富有变化,句法参差有质,产生了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和谐节奏。加上于漪调控得当的音量,柔和自然的音质,时而舒缓徐慢,时而高亢激奋,时而停顿间歇,时而一泻千里的语调语速,入耳入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苏静的课堂语言风格及分析

第一,富有描绘性和感染力。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苏静请孩子们总结蟋蟀的精神。孩子们很容易总结出了如“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词。但她并没急于肯定,而是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释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而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它堪称动物界的真君子。所以,这句古代名言浓缩了我们刚才对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可谓言简意赅,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如此一番讲解后,加上苏静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声音悦耳动听,注意语调节奏,分析讲解声情并茂。孩子们不仅佩服老师学识的渊博、见解的深刻,也钦服于古人的智慧。寥寥数语,让孩子们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难点,记住了经典之句,还由此对古典语言的简约丰厚之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第二,逻辑严密,以情感人。讲《白杨》时,苏静说:自古以来,多少真名士为后人称道,无不源自他们高尚的人文修养。孔子称赞其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作《梦的解析》时,他身患癌症,朋友都离他而去。而事后回忆时他竟欣然说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我最光荣的时候,它成就了我最终的辉煌。”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正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建设者之所以能够扎根边疆无怨无悔,不仅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坚守信仰的真名士,视苦难为人生高贵的财富,把清贫当人生永恒的享受。苏静饱含感情的诉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伟人的故事,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边疆建设者们伟大的精神。她用语言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以情感人,表达丰富,典故、诗句、对联等信手拈来,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三,诗意流彩。这是苏静语言风格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她给她孩子的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比如:杨凡:“虽然你不是苏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你一定是苏老师最难忘的学生。你无孔不入的叛逆因子常让老师头痛不已,你肝胆相照的侠义之举又总令老师感动至深,你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让大家望尘莫及。”智英轩:“李贺有诗云:‘十年磨一剑。’如今英轩的剑已是初露锋芒,虽然‘霜刃未曾试’,但苏老师相信待到‘今日把示君’时,英轩必定学有所成,今非昔比。我欣赏你‘淡泊以明志’的心境,更为你勇挑重担的精神喝彩。”苏静给学生的评语中无处不流露出浓浓的诗意,蕴藏着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欣赏,师生间达成了一种内在和谐的默契。

三 于漪和苏静成功的原因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点和信念。于漪说:“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在她的教学中,不仅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其全面和谐地发展。而苏静对孩子们说:“苏老师之所以让你们学习诗词,并不是想让它成为你们将来谋生的手段,而是想用它为你们的精神打底。”正因为这样的教育理念,苏静的诗教中到处都渗透着育人的功用。

2.具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语文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对其他各科知识有所涉猎,此外还要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发展规律。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学,一生致力于把自己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实际。苏静广泛涉猎古今诗词、散文,对古代建筑艺术、甲骨文、音乐也有浓厚的兴趣,出口成诵,并掌握了许多遗闻轶事,这使她的诗化教育在适当的时机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创造出了诗界的神话。

3.热爱学生

于漪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她眼中,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她身体不好,孩子也经常生病住院,但她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从没因此落下过一节课,且有很多视学生如子女的感人事迹。在苏静诗教课堂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任意挥洒创意,并都给以鼓励和赞美。她由衷地赞叹“我的学生最好,我的学生美丽无比、潜力无限,我为我的学生深感骄傲!”

4.勤奋执著

于漪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她认真钻研教材,每堂课教案详到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修改,改好就背,背下来再口语化。因此她能使学生着魔般地跟随着她渐入文章之佳境,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和感染。苏静也一直在她诗教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丝毫不敢懈怠。

综上所述,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进师生平等和谐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位教师因其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兴趣特长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只要教师热爱教学,心系学生,勤奋执著,积极上进,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在教育事业上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启珍.教师语言风格的性质及美学特征[J].修辞学习,2005(1):34

[2]靳立鸿.教师语言风格类型摭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1):28~29

[3]刘启珍.教师语言风格的性质及美学特征[J].修辞学习,2005(1):35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小英.用语言“粘”住学生[J].教学理论与经验,2007(3):35~36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