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对于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我国的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应该是就是和服的原型了。4世纪以后的人物服饰形象与朝鲜的乐浪和通沟出土的壁画中的形象相似,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日本服饰是经过朝鲜半岛传入的胡服系的服饰。之后中国唐代服饰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皇下令,全国上下开始穿类似于隋唐式样的服饰。和服是在平安时代形成特色并逐渐趋于成熟的。到了室町时代,一种带有隋唐服饰特点的日本独特的民族服装,即和服完成了演变并最终定型,在之后600余年中几乎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样,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留袖和服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是已婚妇女在庆典中的正式礼服,基本为黑色,上印五纹,下摆的纹样华丽,格调高雅,题材多寓意吉祥。除黑色以外的有色留袖都称色留袖,用于披露宴和各种聚会。其下摆装饰纹样、衣服上的五纹,比翼缝合等都和黑留袖相同,带子,拎包等附属品必须在色彩、纹样方面与服装配套。振袖就是长袖,振袖的袖子长度可长到脚踝,是一种较有情调的和服式样。是未婚妇女在成人式,毕业典礼,结婚仪式等重要场合穿的正式礼服,其中黑色的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鞋、拎包等都要求尽可能的靓丽青春一些。访问服,付下,与色无地也是和服中常见的样式。访问服也称简式礼服,一般在茶话会,聚会,访问上司的时候穿着。其纹样的面积较大,从胸前开始到后肩、两袖下摆,而且要求衣服接缝处的纹样不能间断,纹样题材无特别规定,但要高雅不落俗套。付下是一种与访问服风格接近,但应用范畴更加广泛的简式礼服,付下纹样是件料纹样,纹样依前后身、大襟和袖的不同位置进行安排。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形,色的分配,使款式和纹样能完美的结合。色无地是除黑色以外的单色和服,可用于喜庆和丧葬。红色或艳丽色彩宜远离不吉利的事。丧事中穿的要求是黑色的,和服带也要用黑色。
对于和服的纹样更是近年来日本服饰研究的热点之一。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上的纹样。源自于日本民族对于山水风土的眷恋及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感受,并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蕴育而生。和服纹样极具装饰性,色彩缤纷,造型丰富,一件和服展开来后就像块画布,上面形象构图完整,花卉、人物、风景、动物栩栩如生。故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赏花幕”。
由于日本民族生活在富有四季特色的自然风土环境中,自古以来接触、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慢慢把自然融入生活,形成了日本民族形同身受的自然观。因而,日本人很早以来就在文学、绘画、工艺、染织方面取材于自然风光,从不同的季节变化里吸取营养来表现自然的美和纤巧。其中季节感浓厚的植物被运用得最多。春季多以樱花和梅作为设计的主题;夏季则以清凉色系为主,采用菖蒲、水草加以嬉戏的鱼儿和浪花;秋天采用、秋草等;冬天雪景和盎然挺立的松柏及其意象被较多地运用。
日本和服纹样中有一类特殊的纹样,它不是直接采取现实中的景物作为纹样的素材,而是借用文学作品中描述的情节、场景、意象,通过提炼、萃取想象出的一种典型的象征图形。同时将文学作品中的诗词置换成服饰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文艺纹样”。比如依据《源氏物语》中某些章节设计的近江八景纹样,是由落雁、暮雪、晚钟、夜雨、夕照、晴岚、归帆、秋月这些故事中的场景凝练成的视觉符号,借纹样以寄托人的忧郁和寂寞之情。
同时,日本广泛引用中国元素。比如鸳鸯纹样,雌雄相伴,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夫妻和睦的象征。唐代的宝相花装饰纹样就是由牡丹或莲花为母体,借鉴众花形加工成的一种纹样。其纹样,吸取众花的特点,简练凝化。宝相花在日本盛行于天平时代,正仓院所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背面为宝相花纹样。唐时流行的连珠纹也在日本大受欢迎。连珠纹是由许多小圆形连接在一起再组成一个大圆形图案。图案以动物形纹为中心,鸟、孔雀、龙纹等动物纹样运用得较多。比如法隆寺所收藏的四骑狮子狩猎锦,就是以联珠花纹为主题图案构建的。
宽平6年(894年),日本终止了遣唐使的派遣。尽管奈良时代日本服饰仍然保留浓厚的唐风色彩,但在此后的岁月中,服饰纹样逐渐迈向日本化。平安后期至镰仓时代,日本通过吸收和消化中国纹样,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日本服饰纹样。室町中期以后,日本纹样出现了荷、罂粟、百合等以单独一种植物形态而形成的纹样。这些纹样开始广泛应用于能装束、小袖等装饰上。出现了诸如红白段花篮这样用完整的大朵纹样装饰的能装束。室町时代,海外民间贸易兴起,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金斓、缎子、纱绫、白绢等生丝和制品。此举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纹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西阵人模仿中国的蜀锦,生产出“唐织”。作为能装束的唐织,主要用于女演员的外衣上。其纹样多以中世以后的传统纹样和中国输入的纹样为主,用金银线绣出青海波、菱垣、七宝等,串联起来作为背景纹样,再通过四季花草等平安以后的日式纹样加以表现。桃山时代的和服纹样,一方面处于打破传统的重建时期,另一方面又在诠释古典,使得内在的传统注入新生命。此时的和服纹样恰到好处地对古典纹样进行吸收和创新,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使和服纹样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花筏纹样,巧妙地把樱花纹、旋涡纹和竹筏纹组合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时光流逝的感觉。奈良晒、美浓绢、下野绢、八丈绢等织物盛行,极大地丰富了和服的类型、色彩与样式。到了江户时代,友禅染的发明,更加丰富了和服纹样的种类。由于其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使得相应的纹样不再受到和服材料的制约,推动了市民衣着色彩的多样化。
结语
纵观和服的起源,发展历程,种类以及纹样的历史延续,可以发现自然环境,穿着舒适与美观,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均对和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和服既是外来先进文化影响的产物,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杰作。(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辛艺华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2]辛维金;吴铭日本传统染织纹样与其文化内涵[期刊论文]-纺织科技进展,2005(01)
篇2
论坛议题广泛
这次国际箸文化论坛,邀请了中国、韩国、泰国、越南、缅甸加上东道主日本共6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30多位代表出席研讨会。因各国专家论文已有书面材料,所以大家就各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交流。会议主持三田村有纯教授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筷子唐代称箸,怎么后来改名为筷呢?”这一问真把各国代表问住了。三田先生为避免冷场,突然点名说:“我们还是请中国古箸收藏家蓝翔先生回答这个问题吧!”于是我接过话筒,从明末清初江南水乡船民渔民因忌讳“箸”与“住”的谐音说起。“住”者停也,船停住了意味没生意;船“蛀”了木船就会漏水,由于他们讨厌“住”和“蛀”,于是连累天天吃饭的箸,一致决心把“住”的谐音“箸”改为“快”,以讨吉利永吉祥。如此穷渔民船民自发地斗争了百余年,最后终于将“箸”改为“筷”。
日本箸为何较短
说来有趣,日本人民不存在谐音迷信犯忌讳的问题,所以在隋唐时代筷子由中国传到日本时称箸,日本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中国古代的“箸”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日本至今漆筷称涂箸,工艺筷称御箸,一次性筷子称剖箸或割箸。
大会为我们举行过多次宴请。一次是自助餐,另一次是正规的日式料理和食,还有一次称丸之内鳗。不过餐具皆是剖箸,为此浦谷先生将新设计两截相接旅游箸送给每位代表一双,并在箸上刻了代表的大名。浦谷特别提醒大家,宴会时请自带新产品旅游箸进餐。
早有人向我提出,古箸隋唐时传入日本,为何原来的中国长筷在东瀛渐渐缩短?这次在日本吃和食有了感性知识。
日本宴请不用八仙桌圆台面,而是由小长桌拼成,一长排约五六公尺,宽约70厘米、高约60厘米,无论主人客人皆席地而坐,女宾跪式,男宾盘腿坐在草垫上。我们二三十人皆脱鞋入室,面对面分两排入席。长桌中间有条走廊,这是留给饭店老板娘上菜之用。以前不懂所谓跪蹲式服务,现在亲眼所见,身穿和服的日本小姐,无论是上菜还是斟酒,皆跪在中间走廊上进行。走廊不宽,手握啤酒瓶,左边倒好酒转身即可倒右边。中国宴会是合而食之,而日本却是分而食之,无论什么菜肴总是一人一份。由于进行传统的和食宴请,桌子小,又是一人一盘菜饭,所以箸不需要如同中式大圆桌和八仙桌用长筷。故而日本为适应就餐环境,筷箸渐渐变短,这是因地制宜的缘故。
品尝正宗和食
在上海也曾吃过日本料理味千拉面,一大碗面送上桌时,碗中却放着日式粗木勺。吃中式面条重在浇头,而日本面条美味尽在浓汤中,故特配有木勺。
这次在东京麻布十番吃昼食,也就是午餐,上的面条与中国不同,是放在木盒竹廉上的,我不知怎么吃法,怕出洋相,各国宾客也只好看主人下箸学样。这时服务生又送来一个小盘,盘中放有藤拎把的日式小茶壶和茶杯,我还以为是酒壶呢。心想酒能拌面吗?不料翻译小姐把壶中的黄色液体倒在茶杯里,然后用箸把面条夹进杯中拌了拌吃起来。我于是学样用茶杯吃面。吃了才知道壶里既不是茶也不是酒,而是特别调制的甜味鲜美面汤,面条经过汤的浸拌,鲜滋滋、甜,确实别有风味。万没想到,日式面条既可用勺子吃,也可用杯子吃,真是大开洋荤也。
还有在吃丸之内鳗时,送上来一只四方漆盒,盖上描有金花,起先不知盒内何物,开了盖看到三条斩头去尾的鳗鱼。经浦谷先生介绍,和食中有些鱼类菜肴需要热食方显美味,而漆器餐具不仅光泽明亮,还具有不易散热的性能,可起到保温的作用,故漆器成了日本料理颇具民族特色的餐具。
成立国际箸文化研究会
这次浦谷兵刚等发起组织国际箸文化论坛,不是谈论一次就完成任务,他们有长期计划,所以在大会最后一天特宣布成立国际箸文化研究会。大会推选浦谷兵刚为理事长,三田村有纯为箸文化研究所所长。随后在选举理事中,各国代表认为我是中国藏筷第一人,撰写出版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箸文化专著《筷子古今谈》等六部探讨箸文化的中英法文作品,故一致选我为常务理事,还请我在闭幕式前做1小时演讲。
平生在国外演讲
大会安排我做1小时专题发言,真有点出乎意外。各国代表多为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只有我仅是一个民间古筷收藏者而已。虽说是生平第一次在国外演讲,有点老草根登上国际大论坛之感,更何况这是临时决定,事先没有准备讲稿。可我并不紧张,收藏探讨箸文化30载,也可算是自学成才了。
虽然没讲稿也不能信口开河,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从1972年美国总统说起,他事先练了几个月的筷子功才敢坐在人民大会堂国宴中和共同品尝中国美食。妙的是尼克松餐毕刚放下筷子,即被加拿大记者抢走。等他到了美国,众多的欧美收藏家纷纷求购这双人民大会堂的冬青木筷,高价出到2000美金,可记者先生依然不愿割爱。我由此受到启发,于1978年开始勇往直前投入古筷收藏之路。而尼克松回国后,也常常带着全家吃中餐,从此放不下手中的筷子。接着我说到,筷子不仅属于中国,箸不仅属于日本,筷箸已随中餐馆和日韩料理走出亚洲,走向欧美,筷箸是属于全世界的美妙餐具。我话音未落,立即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篇3
一、日本浮世绘的借鉴
日本浮世绘是一种以版画形式表现绘画特征的艺术,产生于17世纪初期,日本浮世绘流入欧洲,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模仿和借鉴,例如莫奈运用了其平面的形式,而梵高更是把日本的浮世绘不仅运用到了他的油画作品中,还模仿了很多浮世绘风格的绘画,包括版画。日本浮世绘的制作方法不同于其他油画、国画、水彩等绘画形式,其画面中的线条简练、概括,形象生动,是一种平面形式的绘画。其技法形式类似于中国的工笔白描,通过线条的粗细、转折、虚实变化塑造形象。浮世绘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大众的精神情感和喜怒哀乐,把庶民百姓的嗜好用制作版画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敏感地、忠实地、及时地进行艺术表现。克里姆特在绘画中不仅大胆借鉴日本浮世绘色彩、而且借鉴其构图及线条语言形式,打破西方油画立体传统,采用日本浮世绘的竖式、平面化的构图及和服服饰元素。克里姆特平时非常喜欢穿的一件改良的袍子,很像日本的男士和服,可见克里姆特对日本文化的喜爱。
在绘画艺术形式的运用方面,主要表现在平面化构图上和线条的运用上,在线条的运用中,流畅、有一种跳动的韵律感。再没有一种比线条更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克里姆特那种自我危机的精神特质和女性暴露的诱惑和欲望。
二、中国艺术元素的再现
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时常会出现中国的传统艺术元素,例如在它作品的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年画中的关公的形象;还可以看到汉代的壁画人物形象;传统的民间剪纸、版画形式;还有带有古典和神秘气息的纹样图案。克里姆特把这些经典的中国艺术元素和西方的油画语言形式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克里姆特虽然没有到过中国,却是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瓷器,据记载,在克里姆特的住所,可以看到一个大的收藏柜,里面摆放了中国的瓷器和一些年画等等,足以看出克里姆特对中国艺术的欣赏和喜爱。但是只有喜爱和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种艺术形式拿来转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这是非常难的,也是克里姆特伟大的过人之处。所以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克里姆特的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相对于其它的欧洲先进流派和形式,更容易被我们接受和喜爱,甚至当时掀起了一股“克里姆特热”的现象。
现在的中国,犹如当时现代主义初期的欧洲,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引起的美术界的变革,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形式,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形式不断被艺术家探索和实践。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何去寻找到自身的个性符号对于一个绘画创作的人来说显得是那么的重要。在中国经过一番外来思想的狂轰乱炸和短时间迷失后,现在又在提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如何把民族的精神、民族的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它们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形式,我们将努力前行。克里姆特在他所画的作品《朋友》、《持扇女子》中,都采用了中国陶瓷或丝绸艺术中的图案纹样为装饰背景。除此以外,克里姆特还将中国的印章艺术呈现在他的画面上。一个一百年前的维也纳人尚且做的如此优秀,相信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转变成现代性的新形式艺术。
三、对综合性材料的创新和运用
克里姆特很好地将金银雕刻中的技巧和油画绘画形式语言完美地融合,完成了自我个性化符号的确定。并且通过这种个性化符号,体现和表达着他自身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特质,以及对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考和疑问。家传的金工技艺使他比其他的画家更容易接近一些新的材料,而新的材料通过克里姆特的创新性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大胆地运用金箔、贴金的方式,把金色装饰风格展现的完美极致。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凡是金色的部分都带有金子般的光芒,和油画中黄色的综合运用,使画面表现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和格调,使作品洋溢着奢华迷醉的精神气质。
例如我们欣赏他的经典杰作《吻》,在画面的材料上,不再仅仅限于用油彩来表现,材料超出了油画的范围,另外还添加了金、银、箔、珊瑚等材料,使油画颜料和金粉、蛋彩混合使用。加上画面中男性的力量感、女性的陶醉感,流动的线条所营造的韵律,让我们在感叹它带给我们的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的同时,也在感叹这些材料的运用带给我们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感叹画家克里姆特惊人的创新能力和绘画才能。不仅如此,他还借鉴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方式,把一些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纹等材料运用到绘画中,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从而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致,具有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艺术效果。在大胆使用使用沥粉、箔金等材料的同时,他还吸收埃及壁画、希腊陶绘、中世界的金地板画等要素创造出富有独特感染力的作品。特别是在一些壁画中对人物形象和装饰花纹进行图案化,是用玻璃、马赛克、珐琅、金属、廉价宝石镶嵌而成,华美异常,另外还根据石子和珐琅材料的特殊质地,他发明了交替使用圆圈、矩形、三角形的几何画法,在薄薄的金色底上平涂颜料,然后用石子和珐琅加以美化的方式。在综合性材料的运用和创新上,不得不承认克里姆特是个难得的天才。通过对绘画元素、绘画形式和绘画材料上的探索,克里姆特终于创造了属于他的个性化符号,这种符号将作为他的代表,被永远的记载在世界艺术史中,并且是辉煌和精彩的一笔。
篇4
所谓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借助情感产品、情感品牌、情感价格、情感服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总之情感营销注重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心灵的感动。
2、情感营销在时尚休闲服营销中的运用
2.1、情感产品策略
情感产品是情感营销策略的实物载体。对服装企业来说,其在市场中有无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产品是否适应市场。时尚休闲服产品特色鲜明,流行性强,变化快,消费者对它的需求千变万化。因此,在时尚休闲服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顾客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关系,通过服装的外观设计吸引并研发顾客的感受,创造顾客与服装品牌情感上的联系,引发顾客对品牌的投入,最终获得顾客对品牌的忠诚。
t恤是年轻人穿着最普遍的服装。美特斯·邦威通过调研得知,如今年轻人购买t恤的最主要因素是款式和特色。据此,美特斯·邦威在t恤功能性基础上,进行款式上的研发工作,并于2010年推出了新产品系列——mtee,将那些承载年轻人童年回忆的动画图案(黑猫警长、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赋予mtee。该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在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呼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销售效果。在上市后的前三个月中,销售这一系列t恤的门店销售额比前一年同期增加100%。
2.2、情感品牌策略
当消费者使用某些品牌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情感,比如说穿着纪梵希让使用者感觉优雅高贵,苹果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消费者对某品牌一旦产生了偏爱,就会拥有一大批忠诚于品牌的“粉丝”。这种偏爱可能来源于对精彩广告创意的触动,可能来源于品牌故事的吸引,也有可能来源于对企业行为的尊敬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品牌文化是品牌经营者关于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基本理念。良好的品牌文化是企业的一笔重大财富,甚至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说起牛仔裤,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levi’s牛仔裤袋角位的金属撞钉、后裤袋上的红旗、弧形车花和“双马”标志。自从1954年詹姆士·迪恩(jamesdean,上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性感偶像)在卖座电影中穿着levi’s牛仔裤,levi’s从此成为“个性与叛逆”的象征。世人心中, levi’s牛仔裤不仅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更是美国精神的一个典型服饰代表,带有鲜明的符号象征意义:“独立”、“自由”、“冒险”、“性感”。
2.3、情感价格策略
在现代情感营销观念中,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并在产品、价格、促销和服务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对此,企业应根据不同心理的消费者以及影响消费者心理价格的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情感价格策略:
2.3.1、声誉价格策略
有些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带来非凡满足感和自豪感,起着识别身份的作用。2009年,李维斯与香港潮牌clot、日本著名设计师kazuki(仓石一树)共同合作,推出一款名为kzklot 505的限量版牛仔裤,售价近1万5千元港币。即便它的价格比一般款贵了7、8倍,还是引起一阵抢购风潮。
2.3.2、满意价格策略
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h&m开创了“平价时尚”的服务品牌定位,它利用奢华多变的时尚和品质与大众平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h&m的产品品类丰富齐全且价格平易近人,七八十元的t恤、一两百元的连衣裙,让顾客买起来毫不手软,在h&m人人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时尚休闲服装,前去h&m选购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这就是时尚平价的力量。
2.4、情感服务策略
所谓情感服务,就是为顾客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给顾客以人文关怀,尽可能地给顾客提供满足其人性需求的各种优质服务,有效地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推行情感服务,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的良策,包括三个过程,即售前、售中、售后。售前服务主要是做好商品的陈列以及购物环境的布置,即提供情感环境。营造一个优雅、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使人们在购物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如在店铺摆放些鲜花,放点音乐,这样顾客一边欣赏优雅动听的曲目,一边浏览、购物,心情愉悦,兴致倍增;售中服务是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员工不仅仅简单地笑脸迎客和热情待客,更主要的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去传递对顾客的爱心,让每个消费者都切实感受到企业的真情。而售后服务是情感服务的延续,企业要承诺对顾客“真诚到永远”,而且把产品的售后服务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实现企业零投诉。
参考文献:
[1]、邓明新.情感营销技能案例训练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一、日语省略表达的分类(一)省略主语
人称代词的省略是主语省略中最常见的情况。日语句子中一般省略主语,如「わたし、「あなた等。如:
*好きだ。
日语中不用「わたしはあなたが好きだ之类的说法。因为日本人之间谈话时即使不用主语,听话人也能够理解对方所指。这在日本人之间是很平常的现象。
(二)省略^语
日语中另一常见现象是省略谓语。
* A.だれがコ`ヒ`を注文しましたか。
B.私です。
上句被省略部分是:私はコ`ヒ`を注文しました。
以上例句中B的回答虽然被省略了,但意思已经完全传达给了对方。如果不省略, 在语法上没什么错误,会给人不自然的感觉。日本人都遵守着“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就足够了”的原则。
(三)授受关系中的省略
日语中授受动词有7个,因为授受动词有固定的方向性,所以即使省略了复杂的人称代词,也不影响句意。
*この部屋がうまいんですが、一度彼のところへ行って、写真を撮ってもらってやっ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上句中使用「もらう和「くださる两个授受动词,复杂的意思变得简洁。
(四)敬语中的省略接头词「お「ご
*ちょっとおrgをいただけませんか。
「お「ご在日语中作为敬语使用,即便省略主语,听者也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
「お・ご……なさる「お・ご……くださる「お・ご……です
*名古屋をごLなさるそうです。
省略的好处在于使谈话简介明了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并且符合了日本人喜好暧昧和沉默的特点。
二、省略现象的文化背景
人类学家サピ`ル主张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即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信仰的总体决定了语言。语言是受文化制约的一种交际手段。
(一)地理环境
日本地处岛国,在这种独立的自然环境中长期生活, 日本人逐渐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崇尚“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其直接表现就是省略。
(二)历史影响
古时候,日本人由于所处环境限制, 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并且,日本历史上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政策也客观上加剧了他们同质国民性的形成。说着同样的语言、拥有同样和血缘、生活在同一地域,造成日本人拥有相似的文化评价体系和价值观。日本人注重“和”意识,造就其敏锐的感觉系统,“体察”能力发达, 所以他们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语言,靠以心传心的方式来维持交往。
(三)强烈的集团意识
日本社会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人们通过在对方的关系中所处地位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在这样的社会中“关系”就是交往的关键。上下关系和内外关系其实都是心理距离的一种反映。日本社会阶级意识强烈,日本人需要敏感地处理和调节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日本人避免自我突出。日本民族集体意识强烈,少数民族比例很小,并且近代日本贫富差距缩小。因此,日本人的普遍心理是尽量保持和别人的同一性。
(四)日本人的美意识
日本民族崇尚美。深受日本人推崇的暧昧的美和精炼的美就与省略表现有很大关系。
日本人以暧昧为美。比如和服,将女性的所有曲线包裹起来就是推崇暧昧美的典型代表。只在后领处露出白色的脖子,由此,人们能够无限的想象。暧昧的美还体现在日本人的语言上。日本社会将露骨地说话视为无教养行为。因此尽量使用暧昧的说法。和歌和徘句是日本文学作品中最光辉的成就。徘句极短,意思却很深奥。日本人对此很有兴致。精练的徘句对日本语言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五)沉默是金
日本人以少言为美德。日谚中就有「沈aは金「言わぬが花之类的说法。可见语言省略备受日本人推崇。绝不辩解。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在日本社会受到唾弃。比如因工作差错而被上司训斥时,必须认错,稍微辩解的话,上司更火了。以不解释为美德。
三、结语
如上所述,日本的岛国环境、所受历史影响、集团意识、美意识等均与省略现象的出现息息相关。日本所处的孤立自然环境,使日本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日本民族集团意识强烈,普遍有一种避免突出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省略表达在缓和对立,维持集团内部团结上有很大作用。日本人视沉默为美,还有其独特的美意识,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促进了省略表达的发展。文化氛围造就了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喜好省略是扎根于日本文化的。
参考文献:
篇6
置身于某种文化氛围,就有必要了解哪些行为方式是可行的.那些是将禁止的。文化 氛围之异同决定了非语言表达的异同。有的非语言表达行为既有普遍性,也有地域局限性。如拥抱。及身体上的轻微接触表示一种亲善友好,在西方较普遍,但在亚洲却并不多见。握手表示友好的地域局限性最小。文化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在选择适当自身行为方。式的同时,也丢弃那些不适合 自己文化环境的东西。
我们在影视画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女性身着和服跪坐在塌塌米的房间里掩袖轻笑的神态,这种 形象也跟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景。日本跟中国、韩国同属于东方文化,但行为表现上有很大差异。日本民族 的特殊的文化氛围.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行为方式。
一、建立在谨慎与节制基础上的形体语言
金田一舂彦先生曾讲过:“日本人 言鼯生活0特微 L,主-V第一 :注意亍芒c土、话冬耆加圣上之亨5精神南。这其实明确表明了日本人对语言的心理意识。松尾芭蕉在他有名的和歌集中“物言之cr唇寒 L,秋。凰 告诫说:话语多了,就会招致灾祸。在日本的历史传统中有诸如:“巧言仁少 L,”及 “言t’妇花 等谚语。在言语方面 自古 以来日本人的传统意识是尊重寡言者,轻视好辨人。常常把那些能说会道的,看成是没有实际能力只会耍嘴皮的家伙。由此甚至有爱慕笨嘴拙舌的倾向。
对于谚语表达如此蔑视的日本人在非语言表达方面所显现的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保守、谨慎、节制等因素。日语当中有这样一个词 “控乏目”,解释为 “存分 物事孛行t)如 、“速虑氖味:亨为I=之”。汉语的意思是 。保守 、“节制 等意思。这个词就充分说明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与他们自小生活的家庭环境 以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日本婴儿除了与母亲身体接触外,与父亲的身体接触并不多。从儿童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亲几乎是个虚幻的存在,有的日本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是无父亲的社会.学龄前儿童虽然同性之间有较多的身体接触,但与异性之间的身体接触却很少。一旦进入了青春期,疏远异性的倾向更趋明显。于日本根据不同情况对男女施行分开教育,此倾向更为明显,青年男女虽然有表达亲密情感之举动,但像拥抱,亲吻等亲热行为却很少在众人面前显露。同性之间保持有限的身体接触,异性之间的身体接触也很少。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大学毕业以后。但也有矛盾之处.有时被不相识的人无意中施以轻度的身体伤害,也无过激的反应,比如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很少有人会因被他人碰撞或踩脚而恶语相向或大动干戈的,反而会相互谦让,更多的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保守谨慎的非语言表达,同样体现在与家庭外部的人际交往中,除了少数几个关系密切的人之外,日本人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把握,相互之间的非语言交流也只局限于程式化、表面化的内容。而此类程式化的行为方式,也是自我保护及避免被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最安全,最方便的手段。
二、以谦恭为主要形式的形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部分或全部借用人体语言 中直接与身体某部位相关的名称来表现身体的活动。通常,身体语言的侧重点在身体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状态,而并非身体语言本身。身体语言在非语言表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身体语言是一个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概念。
通过动作举止等身体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而越是无意识的举止越能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在日本人众多身体语言中,最著名的也是令外国人最迷惑的就是他们的点头哈腰、随声符合。日本人非常注重鞠躬这个动作,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日常寒暄都少不了它。道歉或承认错误的最好方式也是鞠躬,日本人认为在道歉的同时,深深低下头,才是忏悔之意的最真诚的表达。这种形式的形体语言因为深深的烙上了日本特有的文化印记,因此,它是无意识的。正因为此行为纯属无意识行为本人毫无察觉也不足为怪。电视、广播的节目制作人常常告诫那些外行的演员要尽量减少随声附和的次数,因为画面和声音里如果频繁地出现附和的动作或。等声音,确实有碍观众、听众的耳目。外国的商人去日本贸易洽谈时,他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主张。为其诚所动的日本商人不自觉地随声附和,外国商人把这些理解成确确实实表示同意的。yes ,但是外国商人甚为吃惊,认为日本人毫无诚意,连撒谎都脸不变色,心不跳。当然,这种误解源于外国商人没有理解随声符合的真正含义。这里的 “乇 “ci L 只表示他们在听着对方的讲话,表达听者对讲话人的尊重,属于个人感情的范畴,并不表达是否同意对方的主张和观点。而与日本人的 “表与里 的心理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日本常听人讲。颜 笑 心(泣< 这句话,可能是表与里的日本式非语言构造的代表体现。芥川龙之介的《手巾》中就栩栩如生地描写了这种非语言的心理构造。失去了儿子的妇人,来到了JL子的恩师家报丧。闻此噩耗,老师觉得很难过但让他更觉惊奇意外的是:妇人一边通知着儿子的死讯,一边微笑着,看不到一丝悲伤。她是如此地镇静和端庄,这情景让教师甚感不解。但是,“孀人ci、颜 毛笑 -cl、 、实cat全身(泣、盎”。这情景是教授把头低到桌下准备捡掉在地上 的团扇时发现的。桌子底下妇人的手紧紧地攥着手帕,而那手正剧烈地颤抖着。从以上这则生动的情景中可以知道以谦恭为主要形式的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始终包含着“表和里”两种基本特征。“表”是。表向芒理应十分重视,但。里是“实质 。而表里不一是日本人非语言行为方式的重要特征,中国人把它当作“虚伪,而日本人讨厌清晰明确的行为方式,而把 “表里不一 当作是一种美德和修养。特别注重“扫王美学的关系。身体语言所隐含的内容绝非动作本身而是蕴涵着日本人民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状态等综合性文化概念。
五、结 语
以上从El本人形体语言的基本特征 、方式及此种特征所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了粗浅的考察分析。众所周知,非语言的行为模式是文化的重要体裁,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日语也不例外。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日本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笔者认为:日语教学研究离不开对日本形体语言等非语言日本文化的研究。作为一名El语教师在讲授和研究日语语言学的同时,有必要对非语言文化学这一新兴的科学角度深入研究 日本语言和非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日本语和日本人,并且将研究成果与 得有意识地应用在语言教学中,让学 生真正克服中日两国之间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干扰,加深对对象国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与冲突。
参考文献
[l]木宫泰彦:《日本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铃木健二:《日本社会面面观》,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3]森本哲朗:《日本表襄》,东京:新潮社.1976
[4]金田一春彦:《日本人言捂表现》东京:藤族社.1975
[5]宋文军主编:《现代日汉大辞典》中国商务印书馆 日本小学馆.1996
篇7
“成人礼”又叫成年礼、成丁礼、入世礼、成年仪式、加入仪式、入社式等,作为人一生中所需经历的重要仪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曾毫不例外地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过”[1]并通过“教导型、考验型和标志型”[2]等不同形式内容的“成人礼”仪式给予成人者隐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成人礼”仪式作为个体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仪式,是一生仅此一次的人生片段和人生体验,在个体受教育及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成人礼”仪式德育活动从萌芽、发展、兴盛、中断,到如今日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托与“成人礼”仪式盛行的日本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如何更充分地发挥我国学校“成人礼”仪式的隐性德育功能。
一、中日“成人礼”仪式的历史交融与发展
生命意义上的“成人”始于实际分娩时,但要完全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则是在“成人礼”仪式之后。“成人礼”仪式是个体达到性成熟或法定成年期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以此来确认个体成年,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赋予权力、责任和义务。回顾历史,中日两国“成人礼”仪式经历了相互借鉴、交融发展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汉化时期
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汉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初期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随之传入的“成人礼”仪式首先被日本贵族阶层所接受,并成为日本最初的“成人礼”仪式――“元服”[3]。日本天武天皇11年(公元683年),模仿汉家冠礼诞生了结发加冠制度,规定成年时改“幼时的发型为成人发型,贵族加冠” 《续日本纪》中记载了圣武天皇加冠时的情景。
在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新成人束发之礼。这是受儒家孝道的影响。《孝经》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因此要束发加冠;二是贵宾加冠之礼。在汉族的冠礼中,亦是由家族中有名望的长者为新成人加冠,且冠者有“三加”(加缁布帽、皮弁、爵弁,分别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三是改童名为成人名。“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仪礼・士冠礼》)在中国的取名中,主要是取别名;四是由女子陪宿,即所谓“添卧”,陪同的通常是贵族之女,之后纳为正妻。在中国,男子加冠后方可娶妻,女子及笄之后方可出嫁。由此可见,元服“成人礼”仪式的形式基本模仿儒家冠礼的程序,即围绕异服、结发、加冠、取名、婚嫁展开。这一时期的日本“成人礼”仪式正处于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阶段,处于汉化阶段。
(二)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民族化时期
随着“成人礼”仪式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受众的日益扩大,“成人礼”仪式也日益融入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习惯,而诞生了乌帽子礼。乌帽子礼(戴染成黑色的帽子)在中世纪武士之家颇为盛行。新成人被称作乌帽子。并需要邀请社会地位高的人作为新成人的乌帽子父母,并给新成人取一个乌帽子名。“从不戴帽子到戴帽子,认新父母、取新名字,这种类似于诞生的过程寓于着一个人的新生。”[4]乌帽子礼是贵族文化礼俗与农民习俗、外来成年礼俗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的连接点。到了中世纪末期,“中剃”日渐在商人、农民和一般庶民中流行起来。“中剃”即剃去头顶前部的头发,以此作为成年人的标记。与“中剃”相对应的一种祝贺礼仪,是穿兜档布。即是在13岁或15岁时,由外婆家最好是由姨妈送一块红色的棉布即兜挡布,以示祝贺。直到现在,穿兜裆布都被认为是日本习俗中的一大特色。在这一时期,日本“成人礼”仪式出现明显的“下移”现象,武士阶层、普通市民、农民、商人都开始举行“成人礼”仪式。“成人礼”仪式广泛的渗透到日本民众的生活中来,并依据自身的习俗出现了简化和改变。可见这一时期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日本味儿”明显增大。
(三)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反哺时期
在战后的日本,“成人礼”仪式由个人事务、家族事务演变成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始于1948年的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已成为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这纵然有宗族势力衰化、家族观念弱化、政府服务功能扩大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但从教育角度探寻,不难发现成人仪式被赋予的社会、国家和社会“旧成人”对新成人的德育意图。到了每年1月的第2个星期一,政府会为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公会堂或区民会馆等处,为他们举办“成人礼”仪式和庆祝活动,而青年男女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和服)参加。
自1993年始于上海嘉定区的“成人礼”仪式以来,曾因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在我国一度中断较长时间的“成人礼”仪式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时,我国“成人礼”仪式不论是实然还是应然都不能完全回到冠礼的旧途上了。那么为何做?如何做?成人仪式发达的日本自然就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隆重庄严的集体式“成人礼”仪式氛围、殷切嘱托与高声宣誓的仪式流程、围绕责任与角色的德育意图,我国“成人礼”仪式在形式上极大程度地学习了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接受了它的反哺。同时,也不难发现我国现代“成人礼”仪式的社会重视程度、参与程度、活动的丰富性与教育性等诸方面还落后于日本。
二、中日“成人礼”仪式的特征比较
经历了既相互交缠又各自发展的演化历程后,中日“成人礼”仪式形成特色与共性相互交织的特征。梳理中日“成人礼”仪式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成人礼”仪式的德育实践提供可参考的范式,有极大的价值。
(一)一致性相对于变化性
在我国,除少数民族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成人礼”仪式外,汉族则从周代开始就采用冠礼作为“成人礼”仪式的主要形式。在延绵千年的朝代更迭、世迁的历史进程中,冠礼始终稳稳地占据我国“成人礼”仪式的主流。冠礼的具体程序也始终是围绕束发、三加冠等庄重的仪式进行,呈现出长达千年的一致性。
反观日本,其“成人礼”仪式则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这既源自于日本“成人礼”仪式的形成动因,即上层精英贵族对先进文化的学习。简言之,其本身是“舶来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产物。外来事物要深入扎根一地、一国,只有在本土化的历程中,接受来自本土文化的所带来的变异。从元服到乌帽子礼再到中剃,不只是形式的变化,更是日本社会文化“风向”的变化和日本民族文化的兴起。
(二)道统性相对于世俗性
我国“成人礼”仪式中,整个仪式的繁复而庄重,渗透着隆重的道统色彩。加冠属于“冠礼”仪式中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冠礼被古人成为“礼”之始也。男子加冠要进行三次,因此,冠礼又称“三加之礼”;“三加弥尊,加有成也”(《礼记・冠义》)。“三加之礼”是形式,更是通过形式对“加冠者”即新成人的教育,如《礼记・郊特性》所讲“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就冠礼作为“成人礼”仪式的本质意义而言,它有标志成人、承认社会角色的基本特质。但在“尚德”、“尊道”的中国,其更重要的特质是让社会新成人遵守儒家为代表的“君父观”。《礼记・冠义》载,男子加冠后,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冠礼将“礼”与“君父”观念再一次的以个体必须接受的方式渗透于个体。
而日本的“成人礼”仪式则世俗性更为强烈。中剃、乌帽子礼,穿兜裆裤等虽受重视且隆重但都形式简单,并且有更具世俗性的考验性活动居于其后,这则更是冠礼所没有的。如在日本多山地区,新成人要被抱住双脚倒挂在悬崖边,以考验其胆量,这种游戏在日本一些地区至今仍然存在。日本“成人礼”仪式没有过多思想观念上的灌输需求,更多的是对个体成人的一种祝福、期望和考验。
(三)符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无论是中国的加冠仪式,还是日本的乌帽子礼、中剃,都是通过社会新成人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如服饰、发式、姓名的变化,而告知新成人应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建构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对个体而言,“成人礼”仪式的意义在于构造一种“过渡”,为个体进入到新的地位提供一种符号性的标志物。这种标志物所承担的符号性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从无冠到加冠的过程是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从儿童到成人,从受保护者到保护者,也是一种心理上标志性的符号,标志着一种新的生命历程开始。而这种新生命是社会所赋予的,是社会所需要的,是社会性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社会所“强加”的。
社会通过“成人礼”仪式“强加”给新成人作为成人的权利和地位,同时也“索取”着义务和责任。不论是我国的冠礼还是目前举行的成人仪式,不论是日本的乌帽子礼还是现代的日本“成人礼”仪式,都是通过仪式体现社会对一个成人的要求。它的社会性依然强烈,但是“成人礼”仪式在古时居于更为显著位置的作为“承认标志符号”的性质却淡化了。其对于公民法定成人资格的赋予也只是形式上的。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已取代“成人礼”仪式的权威符号功能。“成人礼”仪式的符号性不断弱化,已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与途径。
三、学校德育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成人礼”仪式
我国“成人礼”仪式在“复兴”之后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德育实效,为我国学校德育开辟了一条新的可行之路。但不容忽视的是将“成人礼”仪式所要“施加”的社会性要求作为“成人礼”仪式的全部的倾向。在此影响下,使得我国的“成人礼”仪式教育出现理念的唯社会性、目标的“表礼化”、内容的随意性与拔高化、形式的模式化、主体的错位等弊端,忽视“成人礼”仪式对于新成人主体所具有的个体意义和新成人的主体地位,甚至不经过审慎的调查和研究随意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忽视“成人礼”仪式自身所具有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个体真正视作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观念的独特优势,盲目追求和过度利用“成人礼”仪式社会性特征,使得“成人礼”仪式教育步履维艰。为更好的利用“成人礼”仪式隐性的德育功能,克服“成人礼”仪式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就要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成人礼”仪式。
(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结合的仪式理念
只注重活动的社会性目的而忽视了对参与活动个体的关注与理解,这样的德育活动注定是失败的。作为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的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片段,“成人礼”仪式对每一个新成人个体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和时刻,给予新成人的教育是深刻而铭记的,这也是“成人礼”仪式之所以成为人们所关注与重视的德育活动的重要原因。在仪式中的确是应该体现社会的诉求与愿景,但是在“成人礼”仪式中,既要重视其社会性的同时,需兼顾其个体性的一面。因为没有了社会性,“成人礼”仪式就不是一个德育活动甚至不是一个教育活动。没有了个体性的一面,这个“成人礼”仪式就不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
在日本石川县七尾市[5]的“成人礼”仪式中,主办方既寻求了“传承”这一传承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主题,又是通过新成人所喜爱的歌舞表演的形式来呈现。对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结合,使得该“成人礼”仪式成为当年日本评选出的“最佳“成人礼”仪式”。因此,我们学校德育在筹划“成人礼”仪式时,应铭记“成人礼”仪式是社会的“成人礼”仪式,但更是学生的或者说是新成人的“成人礼”仪式,对于即将以成人姿态走进社会的新成人,人们希望他们身上能集中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财富。但让人不理想的是,在我国“成人礼”仪式上,总是会看到大段大段的“嘱托与寄语”,殊不知空洞的寄语对新成人而言毫无作用可言。
(二)多层次仪式目标与特色仪式内容的结合
“成人礼”仪式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可挖掘的德育时空和德育形式,它的德育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表礼化”的规则的养成教育。受功利主义德育倾向的影响,我国“成人礼”仪式在举行时存在只关注公民教育中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部分,忽视了公民教育的精神和思想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成人礼”仪式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交融与渗透。作为基础的“角色教育目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目标”都应该在“成人礼”仪式中得以体现,只是每一个“成人礼”仪式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中日两国的“成人礼”仪式中均包括换装、祈祷、宴饮及一系列象征性活动。这些外在的服饰和礼仪的变化,强调的就是新成人的角色转换。而“成人礼”仪式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具有各自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仪式,到如今更需要通过每个人一生仅有一次的仪式,进一步加深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日本“成人礼”仪式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和服、歌舞、民族乐曲的演练与传授,无处不有本民族文化的存在。正是对生命的尊重与体悟,个体才能自重、自爱、自强和自主,才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才能更好的体会角色的转换和升华对民族的感情。
“成人礼”仪式的德育目标,最终转化成为新成人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则需要借助特色的仪式内容。七尾市在举办“成人礼”仪式时,就注意到既要有地方特色又渗透仪式目标在内,如“成人礼”仪式中安排了颇具特色的七尾曼达拉表演。并由执行委员中的男士表演“20岁的太鼓”[6],舞台背景上放映七尾传统节日的画面,这种对本地区、本民族特色文化进行细致了解和研究之后组织的“成人礼”仪式必将是富有浓郁特色的成功的“成人礼”仪式。
(三)实现新成人主体下的多元化仪式呈现模式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的一大宝库。但是我国从古代的冠礼到现代学校“成人礼”仪式或成人仪式,基本都是同一流程与形式。诚然这是由于受封建时代思想桎梏的困扰。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部分地区的“成人礼”仪式都只是在上海等地区“成人礼”仪式基础上加加减减,甚至是照搬照抄,这样的“成人礼”仪式不能起到因地制宜地发掘民族与地方特色,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将“成人礼”仪式简单化、形式化,损坏了“成人礼”仪式的德育功能,使新成人忽视甚至的厌恶这种仪式。
在新世纪新挑战之下,“成人礼”仪式应该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发展,使之符合本地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而不能局限于大一统的模式。如江南水乡与塞北草原,黄土中原与丘陵地带,不同地域的“成人礼”仪式,可以在学校德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使每一个年满18岁的青年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家乡人、中国人的所拥有的财富和所肩负的责任。
对形式多元化的追求要与新成人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成人礼”仪式的纷繁复杂与多变,如果不能以新成人为主体而设计和推进的话,那么这样的仪式只是一个美丽的“万花筒”, 背离了活动的初衷,无法取得德育实效。
――――――――
参考文献:
[1] 蒋栋元,黄友明. “成人礼”仪式仪考查及主题意义[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004,(2).50-53.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49-52.
篇8
长沙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并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制度化的日语实践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增加学生的日语实践机会,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与研究,并及时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日语实践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一、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功能
1.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构建形式
目前,日语专业正在使用的校内课程实习基地主要由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等构成。
2.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各种形式的主要功能
(1)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感受到日语的实际性和实时性,日语专业建设了卫星天线和有限电视系统。目前,外语系所有教室均已完成电视和广播电台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并积极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外国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例如,定期收看日本NHK电视台的1套新闻节目,并配有教师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日语听的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2)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这里,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而课后,实验室又可做普通的语言实验室使用,配有多种教学资料、各级别的考试资料以及内容丰富的外语学习软件,学生可根据需要及实际水平,利用这里的语言实验设备,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语言训练。
(3)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湖南省首创的,集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小型报告厅和文化演习室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实验室。内部采用和式房间的装修风格,并配有人形玩偶、和服、茶具等传统日式风格的装饰物。日语口语、日本概况、日本礼仪、语言演习等课程均安排在这里进行。另外,日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承办者——日语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定期在这里播放日文原版电影或专题节目,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真实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熏陶。而日语角也会在这里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可就任何话题用日语交流,并配备一名日籍教师做辅导。
(4)同声传译实验室。为了把翻译理论付诸实践,日语专业已建成同声传译实验室,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实验室是一个具有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语言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制作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室,具有教学、考试、自主学习和会议管理等四大功能。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同声传译设备模拟真实会议场景,让学生进行跟读、概括及口译实战练习,同时可以实时录音,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词,如何用口语表达等一些口译技巧。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口译和同声传译的考试,节省了时间,实战性更强。在自主学习功能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软硬件资源,进行口译、同声传译和听力等练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议的模式。
(5)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这里备有多语言、多种类的外文期刊、报纸,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爱好,查阅最新印刷版的外文文献,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6)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和规定的网址,利用该信息中心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最真实、最现代、最实用的日语;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独自完成老师规定的日语读、写、译能力的训练。目前,综合日语、日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电子课件、课后习题、试题库等均已上传,可供学生在线或下载使用。
3.日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形式及主要功能
日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先后开辟了国内实习基地6个,海外实习基地2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建设国内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拥有日本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长沙佳程国际酒店、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等数个条件优越的实习基地。以东芝公司为例,我们努力探求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和共赢点,此次合作正是对校企合作形式的积极探索。日语专业学生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开辟海外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与日本株式会社JTB公司合作,与日本南紀串本ロイヤルホテル、コガノイベイホテル等21家宾馆、酒店联合建立了实习基地,分批派遣学生赴日,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带薪实习,而这种全免费、带薪金赴日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湖南省尚属首例。赴日酒店实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实习,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更接近于实际就业。它在研修内容及组织、人员选拔方式、赴日保障及安全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均密切结合当前国内日语院校教学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就业实习的实际需求,是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职场特点,增强日语能力的海外实习项目。
国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日语专业学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赴日学生在日研修情况受到了中日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被日本的新闻媒体和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取得了重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实践研究成果对我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实践教学方案是确保实习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
日语专业在制订和修改实践教学方案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方向知识的应用能力,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为此,日语专业在时间上充分保证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国内学生实习期不少于半年,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海外实习学生实习期为一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学分的30%。
为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日语专业制定了《长沙学院日语专业实践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日语专业国内实习基地管理办法》、《海外出国实习学生选拔培训管理办法》、《长沙学院日语专业海外实习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报名、培训、选拔、面试到赴日手续办理、赴日前培训以及赴日后信息反馈等,环环相扣,做到科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日方也制定了《实习制度》,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对每天的日语学习、实习工作和生活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创造实习生安心学习的环境;建立实习日志制度,定期由指导员或日方负责人记录意见,了解实习生的动态,从而达到及时沟通、互相交流的目的。
另外,《外语系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规定》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必须参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等实习活动,并确定了各项实习活动的时间、负责人、实习程序等实施细则。学院教务处每学期按照培养方案将实习活动编入开课计划,由日语专业自行组织实施。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平时学习的薄弱点,锻炼了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效果良好。
三、教学成果评价机制是对日语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佳检验
日语人才培养具有适应行业需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等特点,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能充分体现这些要求。既有的评价内容多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考查,评价方法仍以纸笔考试为主,很少采用体现多元质量观要求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化,尚未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评价者积极的反馈与被评价者积极的认同,评价结果反馈的反思、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中国高校力求改变传统的“重学科结构,轻实用性、跨学科、社会导向”的教学模式,希望建立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崭新的评价机制。纳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形成以社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价值取向,这一思路为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日语专业探索和实践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在学校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自评的方式。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须认真填写《考试成绩分析表》,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题量是否适中,难易是否适度,成绩是否客观,考试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等,并针对问题和差距提出解决办法。而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代表座谈,既要求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也要求他们总结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用人单位的参评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和学校需共同参与评价。实习结束时,由实习生填写实习成绩报告表,然后由双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相关考核成绩以及组织纪律、思想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60%,学校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40%。以海外研修实践教学活动为例,海外实习包括在日本国内的集中培训(实习前研修、实习后研修)、实务性研修(宾馆酒店实习)和学生自修(每日研修日志),最终通过总结研修,得到JNTO和JTB公司的公正评价,对合格者颁发日本企业认可的结业证书。
这种评价方式建立了校企双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对话机制,将实践能力明确纳入教学评价的考核范围,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更客观的结论,而且为日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导向和依据,有利于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四、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建立怎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日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仍是日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已步入成熟期,语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从“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构造类型”转型到“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相比之下,我国实践教学水平明显滞后,尽管人们已经改变了“为了语言而学习语言”的教学观,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的交际功能上,但对日本的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他广义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却不甚理想。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在恰当场所使用恰当语言的能力,或者不自觉地用中国的文化标准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来选择说话方式,因而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摩擦。究其原因,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原则和测试评价等没有针对外语教学的社会人文目标进行描述,只能靠教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实现,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语言、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篇9
(一)基础日语课程之教师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两个方面。
1. 教授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语法项目、读写和书本知识却忽略发音基础、单词释义、听说译能力及课外常识。
(1)重视基础知识,忽略发音的准确性
教师把教授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是常见的基础日语课程模式。但大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的基础日语课程中才开始接触日语,所以必须重视发音的准确性。就像中国人从小学习拼音一样,日语学习也得从发音和假名开始。
(2)强调语法,忽略单词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语法,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其实,单词是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何让学生不只是死记硬背,更能活用单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内容。
(3)重视读写,忽略听说译能力
大部分高校设置基础日语课程为每周8学时或10学时,听力和会话课程分别为每周2学时或4学时,课时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一点也为以后学生听不懂日语和不会说日语埋下了隐患。外语学习包含听说读写译5 项能力,但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都强调读写能力,最终导致学生听说能力的弱化。
(4)重视书本知识,忽略课外常识
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应该先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只讲书上的内容,而且只讲解内容本身。比如讲到「文化(文化)这个单词,常常一带而过。事实上,关于文化一词的课外知识非常多,比如日本人的饮食文化、自然观和集团主义等,如果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不但可以调节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2. 教授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自我讲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及完全使用日语授课,不考虑学生接受情况成为教授方法上较为明显的弊端。
(1)重视自我讲授,忽略学生实践和思考
目前,多数高等学校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很多高校教师沿用了初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一味自我讲授,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近几年,更是出现学生埋头于手机,毫不理会课堂教学的情形。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进度,但也会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学能力。
(2)用日语授课,导致学生接受困难
很多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都从事日语教育多年,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也致使很多教师倾向于使用日语授课。但对于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无疑提高了其听课的难度。虽然有些教师在每句日语后会增加翻译,但学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
(二)基础日语课程之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学习动机模糊、学习态度消极
据对历届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自愿、被调剂;非自愿、就业前景良好;自愿、对日语或日本文化等相关内容感兴趣。相比而言,真正因为有兴趣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约有2/3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相对模糊且并不积极。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懈怠散漫就变得合情合理。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首次接触日语,以兴趣和好奇为着眼点进行学习。久而久之,新鲜感尽失,自然会产生倦怠情绪。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终日面对同一门语言,即使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以及语言在影视节目中的独特视角有巨大吸引力,也会因为语言本身的枯燥和长期沉浸在语言中的乏味而热情殆尽。加之,进入高年级后学习的功利性变强,外界环境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变大,多数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明显消退,态度消极,较为被动。
2. 学习方法陈旧、学习效果不佳
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人才的明确要求,日语国际能力测试在各大高等院校引起了强烈重视,80%的高校将通过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作为获得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会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模式:
(1)死记硬背
由于高校教师相对机械的教授方式,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合情合理。尽管这种学习方法已经被多次质疑,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会通过念几十遍或写几十遍的方法来记忆单词和句型,不懂得建立体系,发现规律,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还无法进行活用,学习效果不佳。
(2)功利性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中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即:快速学习和精准学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先分辨学到的知识是否属于考试范围,练习题目是否是考试题型,所学的内容是否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再决定是否学习和如何学习。也就是考什么就学什么,用什么就学什么,只要和考试无关的,只要不是将来在职场中能够用到的,都可以忽略。如此,学生认为做到了所谓的快速及精准。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学到的一点看似无关的知识,将来对自己也许会有很大帮助。
(3)哑巴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是大多数中国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常见的方法。追求高分让无数学生忽略了语言实用这一环节。不读、不背、不说甚至不听,是常见的现象。因此,不能和他人交流,见到外国人就紧张到失态,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上述学习方法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由基础阶段埋下的隐患在高级阶段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无法顺利通过大型考试、不具备能力撰写毕业论文及不能顺利面试就业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基础日语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教学服务供给侧也需要进行适度改革。只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己任,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教育成果。因此,准确定位学科目标,改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的自身学力,才能保证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清晰定位课程目标,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模式的弊端清晰可见。改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听说读写译同步发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突出学生地位、培养自学能力。
务必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上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消化和主动涉猎课外知识的习惯。对于重点的单词句型,提前让学生查阅字典和课外辅导书籍;引导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多媒体文件进行演绎;分组讨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得出最终结论。
2. 听说读写译同步出击
语言学习不是将单词、语法和句型简单拼接的过程。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日语教育中的根基,必须将读作为说的基础,用听刺激说的欲望,将说和写融为一体,方能使译水到渠成。听说读写译5 个方面必须环环紧扣,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3. 多元化教学迫在眉睫[1]
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现代外语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对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学能够有高跨度认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基础日语教学应重视对日本文化、文学、历史、社会和礼仪等内容的传授,尤其应重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差异的表达方式。
4. 跨文化交际需要提上日程
外语教学的深度目标是理解目的语文化。因此,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能表达较为地道的外语,并非取决于丰富的词汇量和健全的语法体系,而是取决于他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深入理解及外语思维的正确养成。所以,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是作为非母语学习者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模式和手段教学
尽可能地使用肢体语言,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培养更出色的日语学习人才。
1. 使用肢体语言[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手投足事关重大。作为日语教师,应秉承日本人时刻不忘微笑的理念,将微笑贯穿课堂始终。并培养学生即使在课外,也要对老师和同学谦和有礼的习惯。除此之外,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也十分重要。将学生划分为前后左右区域,并不时给予眼神交流,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倍受重视。配合课程内容,适当地使用动作来进行说明、比较或举例,也是不错的策略。
2. 使用多媒体设备
现代教学手段不应只停留在课本和板书,应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视听体验的机会。重复20 次「富士山(富士山)这个单词,也不如让学生看着白雪覆盖的富士山的美景印象深刻。进行「和服(和服)这个词汇讲解时,若是能对和服进行分类,展示出日本人根据季节和年龄在选择和服上的差异,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 丰富教学形式
(1)任务教学法
进入课程之前,可以花5-10 分钟让学生把前一天课下查阅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或者进行日语演讲,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提高听力能力。更可以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文化文学常识,团体协作进行研究。
(2)研究学习法[3]
讲授单词时建议采用关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近义词和反义词,如表示非常的词汇:「大変、「とても、「ずいぶん、「非常に等;对词汇进行分类,如关于水果的单词「桃(桃)、「西瓜(西瓜)、「オレンジ(桔子)、「バナナ(香蕉)、「りんご(苹果)、「葡萄(葡萄);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手(手)、「顔(脸)、「歯(牙齿)、「耳(耳朵)、「目(眼睛)、「頭(头)、「眉(眉毛);进行单词接龙游戏,也就是用前1 个单词的最后1 个假名开始1 个新单词,如:「赤い(红色)「いえ(家)「えがお(笑脸)「おおい(多),之后以此类推。
(3)交际学习法
基础日语课程进行到一年级的下半年,学生已基本上具备了简单的会话能力,可以尝试让其进行课文的角色扮演。二年级时,可以将角色扮演课外化、灵活化和即兴化,更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动画和电影片段进行配音训练。这些手段既可以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地道,也可以训练听力水平。课文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上,可以让学生探索每个句子的替代性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还可以以此为蓝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扩充相关知识进行会话训练。
(4)情境学习法
讲解单词时也可以采用教授绕口令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有规律的发音掌握单词的记忆技巧,促进其词汇量的扩大[4]。如:「桃もスモモも桃のうち(桃和李子都属于桃科)一句,既掌握了桃、李子这两个单词,对「うち一词的新用法有了认识,又了解了作为副助词的「も的使用策略。听写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将倒背如流或自我感觉掌握较好的内容写对,是对他们的深度考验。由教师先将课文翻译成中文,再听写学生要求其翻译成日语,之后和课文本身进行差异比对,无疑是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篇10
华服领域相关的理论和创新研究始终伴随着华服的发展。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华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华服本身具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方面。对华服创新设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即华服设计必须融合东西方文化,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注重结构的创新设计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但是对于华服设计如何能够发扬传承文化,并且进行创新性设计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华服设计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寓意和现代元素2方面人手,对传统纹样、面料、艺术形式和色彩与现代的立体造型、裁剪工艺、装饰艺术和流行色彩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纹样与现代造型
1-1传统纹样的装点
服饰是时代历史的折射,华服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寓意深刻的纹样设计辅以现代时尚的造型给予了传统服饰更多的时尚韵味。传统纹样是华服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独立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是华服设计中应用最多的装饰元素。贵为中国国花的牡丹,在华服的完美造型衬托下,多了些许时尚感。如果说旗袍的立领、历代的型大敞袖造型、肚兜款式与传统纹样的结合是民族特色的体现,那时尚而新颖的服装造型与传统纹样的结合无疑也是对华服设计的再创新。现代服装设计师将牡丹、梅、菊、兰等花卉的形、色、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式半杯礼服造型的设计,胸前印染、刺绣的牡丹、梅等纹样,或有立体造型的衬托,或大摆裙裙身布满的印染纹样,婀娜摇曳,将传统与时尚演绎到了极致。
龙凤纹样是皇家的专属,装饰手法也以刺绣为主。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龙凤纹样已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折射出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与生命力,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升华。吊带式的裙装款式,胸前抽褶的造型设计,牡丹花开至裙摆,尽显女性曲线美,轻盈飘逸,给人以惊艳的魅力。简洁的圆领、短袖、挺括的大摆裙裙身上仔细雕琢的青花瓷纹样,无论动静都显得静谧而神奇。旗袍款式与下摆微翘的造型,装饰有梅或菊,宁静而悠然。无带公主裙胸前的连续纹样设计,百褶裙裙身上时隐时现的牡丹花卉等纹样装点,似乎在诉说着历史和现代的故事。中国结、团花、吉祥云纹、福禄寿喜等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精粹,在华服设计中较多地装饰在胸前、肩部、裙身前后或者作为装饰腰带的纹样。器皿纹样或者花边等装饰纹样也没能逃脱华服设计人员的视野,传统的剪纸纹样同样也成了华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时尚的礼服造型,及膝裙或者飘逸的长裙上装饰精致的剪纸纹样,现代浪漫中渗透着婉约之感。
1.2现代立体纹样的修饰
平面的传统纹样似乎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师的心思,立体造型的牡丹、梅等花卉纹样显得精致而有生气,就如花丛绽放的美丽,装饰在蓬蓬裙、灯笼裙的裙身位置,增添了不少趣味。覆盖上半身的立体纹样装饰与轻飘的褶裙相互呼应,肩袖造型以刺绣或立体纹样装饰,再点缀流苏,动静皆宜。立领露背的束腰长摆裙后身设计也少不了这些传统纹样的装饰,或单独的印染,或连续的刺绣纹样配以胸前简约的合体设计,或立体的蝴蝶结配以胸前细致的云纹图样,让人不得不敬佩设计师的用心。华服设计中所凝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是无法用语言阐述的,需要仔细地去品味和理解。
2传统面料与现代裁剪
服饰业的发展离不开纺织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丝织品,如绫、罗、绸、缎、纱、绢、绉、绒、葛、绨等,并且出现了有浮雕效果的织锦面料。唐代丝织品发展更为快速,尤其是当时的罗、绡、织锦及精湛的缂丝工艺,使当时的服饰更为绚丽多彩。称之为中国服装中奢侈品的华服,采用的面料必须能够展现服饰本身的高贵典雅和华丽感,而丝织品所具有的优雅珍珠光泽、柔和飘逸的手感、高雅的质地、华丽的色彩就成了华服面料的首选。新型仿丝织物的出现,可以说为华服设计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材质选择。如涤丝绉、闪光提花缎、塔夫绸、乔其纱等仿丝织物都是以合成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结合不同的生产工艺使其在手感、外观及服用性能方面接近于丝织品,作为华服的材料其效果不亚于桑蚕丝织品。
材料选择得当,还需要完美的裁剪工艺来实现设计师的创意。清代帝王的服饰多以锦为材质,皇帝朝服前胸至后背采用无缝织法,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历代传统服饰无论是商周服装的质朴,魏晋人士的自由洒脱,唐代装扮的雍容华贵,明清穿戴的富丽细腻,满清旗袍的端庄,大都采用的是“十”字剪裁,是平面裁剪的一种方式,其结构特点是无肩缝、无装袖、无省缝,是有史以来中国一贯沿用的基本服装结构,这也是因为丝织品不宜多破缝否则会影响到面料的牢固性。随着现代丝织品的开发,其牢固性和服用性能都有所提高,因此源自西方的立体裁剪也被运用到了华服裁剪中。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即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应用省、褶、归拔、剪切分割等服装立体成型手段实现服装的轮廓美和内部造型。
现代华服的设计比较注重女性体型的自然流露,立体裁剪的直观性便于设计师对服装造型进行塑造和调整,同时也激发设计师更多的灵感。华服设计中的褶皱、蝴蝶结、蓬蓬裙、立体装饰、面料拼接等立体造型的实现都需要借助立体裁剪工艺来实现。借助这些立体裁剪工艺增添了华服的灵动性并且丰富了华服的造型,无论宽松大气的款式,还是合体典雅的旗袍或礼服款式,都可以通过立体裁剪工艺来实现,当然必须结合平面裁剪才能表达华服所具有的中式服装的“形”。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丝织品依托现代立体裁剪技术使华服设计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做到了“意”和“形”的完美结合并且体现了华服的内在精神。
3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
当代的华服设计既要体现民族韵味,又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因此在设计中少不了运用传统的民族工艺和时尚奢华的现代装饰元素。华服之所以为华服,是因为其本身展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刺绣、剪纸、手绘、扎染、蜡染。华服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服饰符号,当然与这些传统工艺无法脱节。
3.1传统艺术形式的表现
据《尚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刺绣又名“女红”,中国有传统的四大名绣为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华服中的纹样多以刺绣工艺完成,尤其是花卉纹样的表现。作为华服纹样的工艺表现方式,苏绣的精细雅洁、湘绣的层次感、蜀绣的多样针法、粤绣的浮雕效果,与华服本身传递的民族理念完美结合。随着现代刺绣工艺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电脑刺绣技术将牡丹、梅、菊等花卉纹样表现得更具层次感,色彩效果表现得细致人微,器皿、花边纹样的细节表现得更为精致,团花、云纹等纹样衬托得更富传统寓意。剪纸工艺作为传统艺术在华服设计中以不同的纹样出现,表现方式以印染、拼贴工艺为主,多以单独纹样装饰。手绘艺术同样也是华服设计中的亮点。纸出现以前的绘画作品是在丝帛上完成的,别具艺术价值,将其原本不变地转移到华服设计上也成为自然。手绘艺术所展现的花鸟山水画、书法极具民族特色。扎染、蜡染因其工艺特点所表现的纹样风格极为独特。扎染随意的色晕变化,蜡染独特的冰纹效果为华服的风格表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2现代装饰艺术的表达
随着现代华服的设计创新,华服设计中需要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时尚元素、个性元素,以充分展示华服鲜明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除了大量采用传统工艺外,富有奢侈华丽感的现代装饰元素,如珠宝、钻石、水晶等在华服装饰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纹样、工艺、面料相匹配,选择质地、色泽适合的珠宝等元素提升和点缀传统纹样,这些元素与现代的服装造型设计不谋而合,可以用来装饰华服的腰部,点缀肩部造型,修饰领口设计,或者作为配饰使用,或者用来修饰较大面积的纹样,都能起到强调和烘托的效果。现代的钉珠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手段。钉珠工艺用角珠、圆珠、管珠、珠片、树脂石、水晶等按照纹样的形状、色彩进行大面积钉珠或者小面积的点缀设计,应用在华服设计另是选择高档的珠宝等材质进行装饰,就更能彰显华服的高贵和华丽。另外,蕾丝作为服饰设计中应用广泛的装饰素材,在华服设计中与织锦、绸缎等面料对比,体现华服的奢华和高雅。正因为有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手法的结合,才成就了华服现今的民族性和时尚性。
4传统色彩与流行时尚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敏感的设计元素,对服装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每年流行趋势中的关键点。华服起源于历代服饰,必然受到历代服饰色彩的影响,秦汉尚黑、魏晋尚蓝、隋唐尚橙、宋代尚绿、清朝尚黄、近代尚紫,每一个时期服饰制度中都有着明显的色彩区分,朝服和常服中的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现代华服设计很好地再现了历代服饰缤纷的色彩,传统的中国红是华服最为亮丽的色彩,也最能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宁静清雅的绿色、古朴典雅的蓝色、高贵奢华的黄色也在传递着华服所具有的民族色彩和情感。
篇11
然而各种现象表明,此事引起的严重后果远未结束:味素产品在事件后迅速从各家超市、商店包括街头小卖铺里消失;有些市民在听到广播后,将已买的味素当作垃圾扔掉;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一些愤怒的人举行抗议游行并在寺院前当众焚烧味素包装袋(注2)。据报道,该公司四种产品年产约4万吨、其中90%在当地消费。这样,即使是短暂时期内的停止销售,也可推知其损失相当严重。此外,味素产品在其他伊斯兰国家的销售亦受到影响,在东京证券市场上,日本味素总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在事件之后暴跌(注3)。
日本味素公司在全球拥有多家分公司,它1969年进入印尼市场、其产品在印尼调味料市场销售量占首位,在印尼生产的味素产品产量约占味素公司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然而拥有长期在其他国度生产、销售、经营经验的公司,为什么还会产生此类问题?事件之后,各种推测假说纷纷出台,这里无意去一一辨别。作为非直接经营者的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苦虑今后的具体经营方针或对策,而是应当从这件事的发生背景去重新认识开发异文化国度的经济市场和进行异文化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今日世界每天都发生着人员的互动、文化的互相接触。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交往,几乎象一日三餐一样平常和频繁。人们会把他国持有的信仰或各种习俗作为“奇风异俗”来介绍,但是有多少自诩为文明国、先进国的国民们平等地把这些习俗和信仰看作是同一地球成员所拥有的一种文化而加以真正的尊重呢?不会平等地看待其他国度的文化而企图去接近或进入这个文化,就会在这些异文化氛围里开展经济活动时碰到异文化交流潜在的巨大暗礁。
由于没有机会去当地做调查,无从得知今日印尼的市场和印尼国民们日常餐饮以及家庭餐桌上的状况,也无从得知味素产品几时东山再起重建国民对其产品的信赖、重振当年雄威。但是凭借文化研究者的知觉,有一点可以指出,那就是欲卷土重来,实是“任重道远”之事。因为该公司不只是简单地违反了该国家的生活习惯,它所犯的过错是触犯了其国民的信仰、伤害了持有异文化的消费者们对其产品以及对产品背后的文化的信赖,因而是致命的。
这件事表明日本企业对其进入的国外社会理解度尚不足,其原因之一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对该地区文化的认识能力。企业用自己的尺度衡量,认为已达到对异文化的理解。而该地区的文化亦用自己的文化尺度衡量,对日本企业认识异文化的评价是不合格,并且这种评价以文化冲突导致经济问题的最坏形式来表达。异文化理解度的差异将会导致经济交流的失败,这对欲在21世纪开发异文化经济市场或者准备进行异文化交流的企业或国家、民族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教训。
从欧美起步的现代文明,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衡量其他的文化,从而持有优越感。然而其他文化的拥有者们也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基准,衡量他者的文化。即使是承认欧美文明的先进、主动引进其文化或者努力向其看齐的国家或民族,也未必就会完全丢弃自己的原有文化和民族自尊。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多种文化都欲在21世纪的地球上获得生存的空间,文化个性的强调与重视,将是21世纪文化的一个特性。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仅仅带着经济目标和经济头脑进入另一国家或民族的异文化区域,而不在事先尽可能地理解那里的文化,则不仅无法顺利开展经济活动、获得经济利益,还会碰到异文化的厚重墙壁上,卷入源于文化的误解或纠纷之漩涡,最终招致经济损失甚至引起两种文化间的重大社会问题。
对企业来说,海外经济市场是极富魅力的。但是,进出于海外各国的企业如果只有经济眼光,则会掉入看不见的异文化陷阱。国际经济市场的开发,应警惕伴随经济活动的异文化交往的暗礁。这是味素事件告诉我们的教训。
三异文化理解的尺度:中日文化之例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对。两国之间有着漫长的历史关联,无论文字、饮食还是居住、穿着诸习俗都可以找出千丝万缕的关系。出于这种文化背景,两国之间存在着一种模糊的、不成明文但已经渗入很深的意识:相互的文化理解度似乎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彼此间已不存在文化再认识问题。日本的文化皆从中国传入,两文化之间极为相似,持有这种错觉的人在日本和中国似乎都不是少数。对中日文化的叙述也多停留在描述眼前可见的相同相似的现象上。而实际上,中日之间因文化意识和习俗的不同而招致误解的各类“小事件”今日仍频频不绝。这类误解“事件”的频发和错误认识的积累,小则伤害个人间的交往,中则影响企业的经济运营,大则损害国民形象、甚至会造成民族间的隔阂。限于时间,本文不做理论分析,以下仅从生活习俗方面举若干事例。
颜色――日中两国对颜色的认识有着分歧。日本将红白双色用于喜庆场面、把黑色服装视为正式礼服,白色则代表神圣和洁净。因此,生日贺礼或病愈庆贺、贺升迁、升学以及婚礼贺喜时,都会有红白双色彩带装饰的礼物;婚礼时也会看到许多着黑西服戴白领带或黑色和服的人。
倘若着黑服出席中国人的婚礼,或以红白双色装饰贺礼,如果贺礼的受礼方或婚礼当事人对日本文化毫无了解,其心情可想而知。当然,若受礼方是重要的企业合作伙伴或重要的客户的话,其后的交易也许会令人担心。
数字――中国有“四平八稳”、“四六成双”之说,用具多以四个为一套。而日本忌其与“死”同音而极力避之。茶杯、水杯或饭碗都是五个为一套,块茎类青菜或水果遇到四至六的数时,也一般改为五个一盒或一袋。向日本友人赠送4件一套的礼品,也许他会稍感惊讶;如果面向日本市场销售产品,4个一套的国内程式也需要改变。
在日本,9也因其发音与“苦”相同而不大受欢迎。另外,婚礼时庆贺二人结为“一个”家庭,形成“一个”共同体,因此要极力避免2的出现,认为这意味着二人会分手。即使贺礼金额数字为二万日元时,也要备成面额一万和面额五千日元共三张纸钞。若按照中国习惯,送上“成双成对”的贺礼或意在贺新婚夫妇天长日久而特意将贺礼金额备为“99”、“499”、“999”时,就可能已经撞上异文化的暗礁了。当然,与4、9这些数字相连的庆贺类产品在日本文化氛围里的销售也需要动动脑筋。
其他――日本自明治五年起,将阴阳历合一,传统年节基本转为按阳历举行,(有一部份按阳历推迟一个月举行)。今日日本国内使用的挂历大部分只印有阳历。但是,中国至今仍然保持阴历和阳历双轴运转方式。不了解这一差异的日本大学生于阳历新年日本的“正月”期间专程前往中国欲看中国的正月情形却失望而归;阳历的7月7日特意向中国的留学生问候:“今天是七夕,……”不想得到的回答却是“今天是纪念日!”当然,预期的一场有关习俗的对话也就此打住了。当然,只印有阳历的日本产的挂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也会有限吧。
此外,结婚、乔迁贺喜、新居落成以及祝寿时,中国人避免“送钟”,赠送龟或猫头鹰也不宜于中国文化氛围。
日本国民相互赠送日常生活消耗品为的是不会使受礼方感到接受了弃之可惜之物,但是挂面或小咸菜类在中国未被列入礼品名单;极小的物品会使人感到是“小恩小惠”或“小气”;接受毛巾或洗衣粉类“礼物”的中国民众,会发问“是不是觉得我们脏?”
在日本,按照中国习惯去过于关心他人有时会被认为是干涉隐私;在中国,按照日本习俗出于尊重他人隐私而保持距离,有时会被认为是冷淡。……
不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相异之处以及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的表现和两种文化交往时的注意事项,则会出现上类文化小冲突。以上事例仅仅是与生活意识、习俗相关的例子,属于文化冲突的浅表层次。倘若触及民族自尊、民族信仰、文化禁忌诸问题,导致的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满或不解,包括经济在内的各方面都难免受影响。这也对中·日民俗研究者提出了课题:如何将研究成果还原于社会、为两国民间文化交往提供正确的知识。
列举上述事例的目的在于说明:相距遥远的两种文化的深入理解的确不是件易事,相近的文化之间亦存在着流于肤浅理解、真正深入理解难的问题。异文化理解度的自我判断与频频发生的误解,说明真正认识一种文化之难、轻信自我判断基准的危险性。
同时说明要深入理解一种文化,需要极大的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其中民俗学科大有发挥空间。
味素事件并不仅仅是日本文化与伊斯兰信仰间的冲突,不能用两种文化相差太大作为解脱之辞。人类集团的活动,无疑都带有其文化背景。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解释则表现出信仰的不同。过于相信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自己的经济能力,轻易地将对方的行为视为迷信、非文明等,这种带偏见的文化认识尺度是导致异文化经济交往失败的所在。对从事多种文化研究的人们来说,这个事件提出了如何确定“文化相互理解和认识的尺度”这一问题。这种尺度应当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无论国家相距远近,文化上是否有关联,都可以依照同一种尺度相互衡量以及自我检验,以保证能用较客观的态度看人看己。这种尺度应包括这样一些基本要素:不盲听妄信、不轻易对他文化下结论;抛弃文化优越感、克服文化偏见、尊重其他文化的意识;等等。
要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入理解,不仅需要企业有意识地努力,还需要有相当量的对异文化的正确解释与分析,后者是需要文化研究者完成的重要使命。对开发国际经济市场的企业来说,何种程度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即客观的衡量尺度问题,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正的理解即社会科学向经济界提供参考的学术可能性问题,这些都是文化研究者面临的课题。
四国际经济市场开发与民俗学的作用
现代经济、国际市场与民俗学,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相距甚远毫不相干的领域。但是,发生于21世纪初始的经济界的事件,为民俗学科指出了在21世纪的新的活动空间。
要使企业进入国际经济市场,首先需要掌握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文化氛围的异同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民族文化的禁忌、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的异同等等,处理不好有时会成为毁坏相互信赖关系的导火索。
中国有句古话,要“入乡随俗”。而在今日社会,需要事先问其俗、知其俗,然后才能在“入乡”后顺利地“随俗”。企业是盈利单位,它以经济运营为主要目标。一般中小企业无力安置专人或设置专门研究异文化的部门。以研究各“乡”之“俗”、即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科,在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的经济界恰恰可以发挥作用。民俗学关于他国、他民族习俗、信仰、文化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企业开发新经济市场时的参谋,促进经济界对异文化的客观理解,帮助企业先知其俗再进入其乡以便顺利展开经营工作。
民俗学在追踪研究传统的遗留以及描述农村地区习俗变迁之外,全面深入地把握各民族文化特性,以其作为经济界理解异文化、开发异文化地区经济市场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是否可以作为民俗学在21世纪的一个紧迫任务呢?民俗学研究的经济效果,只靠计算民俗用品商店或民俗旅游的营业额是无法化衡量出的。缺乏对异文化理解的国际经济市场开发,只能是构建在沙滩上的城堡。要开发国际经济市场并长久将其维持下去,则需要借助社会科学的力量打好理解当地文化这一经济发展的地基。民俗学研究的经济效益,民俗学在现代社会可以发挥的作用之一,可以体现在经济界文化顾问这一角色上。它并不意味着直接进入经济运营系统,然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得多。
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的经济界,向民俗学者们提供了民俗学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可以大展身手的学术空间。新的学术空间也向民俗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俗学研究要以文化上的“知己知彼”为努力的目标,为了解、把握自·他文化的异同而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同一国内的其他民族文化。在条件允许时积极研究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运用比较研究这面镜子,认识他国文化特征,再反照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成对自己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
在异文化地区发展经济,需要对其文化有深刻理解。帮助经济界理解异文化的社会学科之一,是民俗学。这是从一个跨国经济冲突中得到的启示。
篇12
一、职业女装实例设计方案
(一)新款职业女装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形制(包括穿着方式)、色彩、图案方面,在结构方面的探讨较少。本论文从服装结构方面,特别是服装同人体之间的空间设计方面来体现传统文化中儒道释合一的精神本质。
(二)主要结构设计
1.职业女装围度放量。围度放量是穿着舒适、满足良好功能性的重要因素。由实验姿态可知,上肢前举120度时,人体皮肤长度方向上变化很大,当衣服的侧长不能满足需要时,围度放量也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同时,“厚”的品德推崇,也对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取向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传统职业女装的围度放量较小,成衣胸围在98cm左右,袖肥在36cm左右。这个数值可以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小幅度的动作,没有多余的部分,所以外观比较简练,便于活动,但对于更大范围的运动就稍显不足,背部、上臂大范围的压力和腋底的牵拉很常见。
2.职业女装长度设计。职业女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侧长和袖底长的设计,纵向线段变化率最为剧烈的部位大多集中在腋窝周围的四个线段,也就是6cm范围内,其中侧长的变化率最大。所以满足侧长和袖底长,共76cm,是适应手臂前举120度的关键。传统女职业女装肩袖角度很大,肩峰处有明显的转折感,此时肩部造型立体,但是同时造成了袖底长和侧长(至腰线)很短,约为53cm左右,这个数值同手臂前举120度姿态所要求的76cm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袖子的抬高,侧长和袖底长也必须不断增大。
3.职业女装肩斜角度设计。肩斜角度影响着服装的整体平衡。合适的肩斜对于运动量的满足和穿着的舒适都具有重大意义:理想的肩斜角度可以使得衣服在人体的着力部位均匀的分布在由颈侧到肩峰的肩线上,减少疲劳感,为肩部向上运动提供一定的活动量:理想的肩斜角度还可以使得服装的外观平整,避免出现垂绺。
而传统职业女装的肩斜一般是以人体的自然肩斜为基准的。考虑到符合人体角度的肩线的上述诸多优点,新款职业女装可以参照人体的角度设定肩斜,即以参照日本文化式原型中的肩斜,前肩斜180度左右,后肩斜220度左右。
三、主要功能设计
随着人们生产活动场所的扩展,以及对生活品质的重视,服装功能性和舒适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功能性纺织产品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物理产品(电子、电气,热学功能,光学功能,物理形态功能等);化学产品(光化学功能,化学反应功能);物理分离产品(分离,吸附交换功能);生物适应产品(医疗保健功能,生物体功能)等。近几年,国内外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的重点在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防护性和环保性,其中舒适性是研究的重点。调查表明,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舒适度已超过款式、尺寸、品牌等,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研究舒适度首先要了解人体的热平衡机制,人体具有一个可靠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身体内核温度稳定在37℃附近。当体温过高时,通过血管舒张和出汗来加速热量散发;当体温过低时,通过血管收缩和肌肉颤抖来减缓热量散发和增加热量。Zhang提出了动态非一致环境下的局部,全身热感觉和热舒适度模型,模型分为四部分:
(1)19个身体部位的局部热感觉;
(2)备个局部热舒适度;
(3)全身热感觉;
(4)全身热舒适度。
所有模型都是基于实验测量的生理和主观参数,包括皮肤和内核的温度、温度变化率、局部和全身的感觉和舒适度评价。通过对数据的回归统计分析,给出了感觉和舒适度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局部热感觉模型时,首先研究稳定条件下的计算公式,然后再加上动态条件下的数据,最后形成可预测动态条件的局部热感觉模型。而全身感觉模型是各个局部热感觉的加权平均,全身舒适度模型是基于规则,没有数学模型,确定权重的主要因素包括:
(1)由于几何尺寸和敏感度影响,某些部位(胸、背等)的权重要远大于另一些部位(如手、足等);
(2)对每个部位来说,权重具有冷热不对称现象,即某些部位可能热的时候占的权重小,冷的时候占的权重大;
(3)每个部位的权重是关于局部与全身感觉间偏差的函数,偏差越大,权重也越大。
通过研究纺织材料的热传递特性,结合人体热循环机制,建立着装人体在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中的热传递仿真计算模型,对给定的仿真场景(包括服装的材料特性、构造,人体参数、环境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经过计算机数值仿真计算后,得出人体和服装的温度等有关物理生理数据。再利用热舒适度评价模型,预测人体的热舒适度感觉,从而得到服装和纺织材料的传热性能评价,即服装的热舒适性。
【参考文献】
篇13
不得不说,对于@个邻居,国内不少普通民众都在某种程度上抱有成见或持有一些刻板印象。留学之初也常常有朋友关心地问我:“日本人没有欺负你吧?”“他们不会歧视中国人吧?”又或是劝我:“千万不要嫁给‘小日本’,他们都是大男子主义!”
如今,媒体高度发达,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日本。但对于10多年前初到日本时的我来说,对它所有的认知几乎都是建立在教科书上的。正因如此,当我真正开始在日本生活时,印象和真实的冲突才会尤为明显。举个例子,在还没有走进学校之前,分类扔垃圾是在日本必学的第一课。房东交给你钥匙的同时会递来一张“垃圾分类指南”。有人会问,扔垃圾还用学吗?是的,在扔垃圾这件事上,日本人喜欢凡事都做到极致的国民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说把它做成了一门学问。
分类需要精细到什么程度呢?以雨伞为例,伞架属于金属,伞面属于布料或塑料,需要在不同的日子里扔;大家常用的可乐瓶,瓶盖是一类,塑料商标纸是一类,而瓶身还需冲洗干净、晾晒、压扁后才能扔……到日本留学之前,在国内接受的环保教育总是停留在书本或宣传口号上,到了日本后,我才领略到什么是真正的环保。除了有法律和罚款的约束,日本人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直至每个家庭都愿意付出细小琐碎的努力,为国家减少大量进行垃圾分类的人力物力。到过日本的游客几乎都会由衷地称赞日本环境干净整洁,却甚少有人了解日本国民背后严于律己的付出。
留学让我学会真心地接纳
走进日本高校,不难发现,与欧美国家相比,国际留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是较低的。因此,日本政府于2008年提出了“留学生30”,对吸纳留学生非常积极。
回想当时,初来乍到的新鲜感一过,扑面而来的就是学业重压。虽然日本同为亚洲国家,历史上与中国多有交集,但现代日本的社会文化还是与中国有着很大差别。和赴欧美留学一样,到日本留学也需克服语言障碍、教学方式差异,以及孤独无助感。“较真”的日本社会不像国内的人情社会,老师们不会因为你是留学生就特别照顾,更不会为你另开小灶。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的千叶大学有一项非常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学校为了帮助留学生度过最初的适应期,而特别导入了一种“Tutor(导师)”制度,主要的运作方式就是在校内招募一批对国际交流感兴趣的日本当地学生,支付一定的酬劳,让他们与留学生组成一对一的组合。大到课业、小到生活起居,“Tutor”都会像好朋友一样伴在左右。
我曾有过两个“Tutor”,一位是同年级的女生,一位是前辈级的男生。两人并没有约定,但却自然而然地分工帮助我:女生带我观光、逛街购物、去迪士尼,教我化妆、做日本料理;男生则教我选课,指导我学日语,一起啃专业书,辅助我发问卷、写报告。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异文化的适应过程。这种制度不但能让身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快速交到朋友,也可以拉近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相互学习,让学校真正做到无国界。
回国后,我成为了暨南大学的老师。众所周知,暨大是一所典型的侨校,学生中有很多华侨子弟和国际留学生。然而,即便异文化交错的现象已在暨大存在多年,如何更好地帮助和促进国际留学生的适应和融入仍是一大难题。我现在的学生中就有几位日本留学生,和他们聊天发现,他们在中国留学4年,可真正的中国朋友却很少。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他们也像我当年一样面临语言难关,但却没有可以求助的中国同学。另一方面,我也听到很多中国学生希望借助侨校的平台结识更多国际留学生,却苦于没有契机。如果我们也尝试导入“Tutor”制度,这些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
说到和日本人的交流,更让我感激和钦佩的是年逾古稀的中田夫妇。我和中田夫妇在一次由千叶市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中相识,他们都是这个组织的义工,已为国际交流义务服务了近30年。我们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他们热情地邀我去他们家做客,让我体验地道的日本文化,如穿和服、吃寿司、过日本新年,甚至在我的父母去日本探望我时,不辞辛劳地充当导游。不过,切勿以为中田夫妇只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人友好。当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每周去医院接受治疗时,中田夫妇整整5年风雨无阻地开车接送,直到孩子康复;当菲律宾留学生结束学业离开日本时,他们的孩子想继续学习日语,中田夫妇又把日本每年最新出版的国语教材寄给他们,让孩子在离开日本多年后仍能记住标准的日语……中田夫妇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国际交流――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地位,平等、友好、全身心地接纳和帮助他人,他们是我心目中十足的“人格者”(在日语中指人格高尚的人――编者注)及和平使者。如今,我虽然离开日本了,但我们仍定期通邮了解彼此近况。像中田夫妇这样热心于国际交流的人士,千叶市教科文组织里还有不少。在我的眼中,渺小的他们代表了真正的日本,与他们交往的一点一滴凝聚成我对日本的全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