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通信维护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4个月]
公 司:XX通信有限公司
行 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 位:行政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工商管理
学 校:对外贸易经济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多年跨国公司行政管理经验,多行业公司行政管理背景和相关的专业技能积累,精通日常行政事务,具有处理和协调紧急事务的能力。工作细致,具有执行力和领导力,善于自我教学和经验总结,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在压力下完成工作,达成目标。自信是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能为企业做出贡献。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行政经理
工作经验
2011/4—至今:XX通信有限公司 [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行政 行政经理
1、负责会议接待,保证会议按时进行;
2、负责公司日常行政物品的采购和管理;
3、负责组织员工活动,建立公司企业文化;
4、负责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定期派人检查相关设备,保证安全运行;
5、负责协助领导完成其他相关事宜。
---------------------------------------------------------------------
2010/3—2011/3:XX行政中心 [ 1年]
所属行业: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行政部 行政主管
1、负责办公楼内办公设施的日常管理;
2、负责协助各部门制定部门、岗位职责和各类规章的实施细则,配合公司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
3、负责维护公共关系,参与公司大型公关活动的策划、安排、组织工作;
4、负责起草公司各类经营报告、请示、通知等公文;
5、做好员工考勤监督及统计。
---------------------------------------------------------------------
2008/7--2010 /2:XX印刷厂 [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印刷/包装/造纸
行政部 行政助理
1、负责办公用品采购及物品领取管理;
2、负责公司车队、保安组、保洁组管理;
3、负责公司各种证件及相关政府手续的办理;
4、负责协助制订各部门的费用预算方案,监控其实施过程;
5、负责员工的日常考勤工作。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 工商管理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篇2
在电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迫使生产停止或生产设备损坏,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而好多故障都是由于PLC配置不当或故障处理不及时造成的,通过大量的维修事例分析,对比工作实际总结发现,若想减少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必须精心选择合适的PLC,及时处理PLC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公司正常生产。以下是经过大量的工作实践,对选择与应用PLC时一些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
在选择PLC机型方面,一定要满足控制需要,确保性能可靠,并且便于设备维护,选型合适而且合格,经济实用。主要坚持以下几点。
1)选择PLC,首先考虑结构形式,整体式PLC的I/O点的价格要比模块式的便宜,经济并且还小不占空间,所以在一些单体设备的小型控制系统中,经常选用;而模块式PLC的便于进行功能扩展,设备选择余地较大。在维修时只要更换故障模块即可,方便修复故障。因此对于较复杂系统和环境差(维修量大)的场合,一般选用模块式PLC。
2)在选择安装PLC的方式时,考虑到集中式系统反应迅速、投入低,主要用在简易控制场合;大型系统比较复杂,控制设备多,一般采用远程式,因为这些设备分布区域很广,可以分开安装,连线比集中式要短。由多台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既要单独控制,又要相互配合,这种情况可使用分布式系统,使用小型PLC,通过通信装置来实现相互联系。
3)小型PLC本身具备运算定时等控制功能,对于开关顺序控制的电气功能都可实现。对于控制较复杂,要求按照工艺参数严格配合,数据互传等场合,可根据工艺复杂程度,设备情况,选用较高级PLC。
4)尽可能配置相同机型的PLC,这样程序编写方法相同,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职工业务水平的提高有益。其功能模块的备品备件,可互为备用。其配置电气元件相同,有利于资源共享,配机后易于形成一个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比如某公司选用的是西门子公司S7系列PLC,进行生产现场控制及数据采集。控制主机通过以太网与集控室监控系统相互交换信息。在集控室内通过工业计算机完成对公司化工生产系统的控制。控制网采用了GENIUS网,将完成对所有公司设备运行情况、工艺参数等的数据处理以及设备控制和调节过程;监控网采用以太网和PLC控制主机相连接,实现对工艺生产的运行监控功能,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日常使用维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PLC要求环境温度满足要求,安装时不能放在经常发热的设备下面,四周空间应足够大,便于通风,热量散发,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要有足够间隔,开关室内要装有空调,调节适宜温度。
②为了保证PLC的对地绝缘要求,空气要保持相对干燥,不能有水凝结现象。
③在PLC工作现场不能有较大的振动源,在一些频繁或连续振动的使用场合,必须采取减振材料,保证PLC的正常运行。
④在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气体的工作场合,要做好气体隔绝工作,在空气中煤灰及粉尘比较多的环境,要将控制室做好密封处理。
⑤PLC供电电源一般为交流电,对于电磁干扰,PLC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该公司的生产可靠性要求很高,而且配电室内电磁干扰特别严重,重新配置了隔离变,以减少电磁波对PLC的干扰。
对于软件故障,有存储卡及卡槽的PLC修复程序就容易操作,将卡上的程序复制到主机后一些故障都能消除;没有存储卡的用户就要利用编程器的联机功能将备份的程序输送到PLC上。有时简单的程序复制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在重新复制程序前必需先清理一下用户程序。
比如,某公司的磨煤机油站PLC,送电后无法运行。开始在检查后认为程序错了,将存储卡插入PLC中,删除后输入程序,故障没有消除,逐条把卡上的程序读出,核对完全一样,认为是PLC硬件故障。打开原始程序,与卡上的程序进行比较,完全相同,但程序定位发生了变化,把原始程序发送到PLC后油站运行正常。
对于PLC的硬件故障较为直观,更换故障模块即可。
1)工作正常的电源模块,绿灯长亮,如果闪烁或不亮就表示电源有问题。如后备电源指示灯“BATT”通过变换不同颜色,来指示工作状态,绿色正常,黄色电量低,红色故障。亮黄灯时就应该更换电池,当红灯亮时表示设备故障,需要更换后备电源模块。
2)输入模块主要是光电耦合电路;输出模块有继电器、晶体管、光电输出等方式。各控制回路对应都有信号指示。有输入信号但该路不亮或确定有输出但输出灯不亮,说明I/O模块有故障。
3)对于S7型PLC的主机模块上一般包括有通信接口、插槽等,故障比较隐蔽,所以对它的故障分析、判断要尤为仔细。
检修某公司除尘器PLC时,发现无法将PLC置运行工作状态,停电再送,故障没有消除,更换CPU模块后,除尘器运行正常。在CPU模块维修时,发现CPU没问题,换通信板,恢复正常。
据统计,在PLC控制系统中出现的故障率为:CPU及存储器进占5%,绝大部分故障出现在线路。
就像某公司压滤机控制回路故障,测量I2.4点无信号,导致Q4.0输出为零,压滤机无法开启。检查后发现行程开关损坏,接线端子腐蚀,修复后开启正常。不过这类故障就比较隐蔽,排除时要借助测量表计、工作原理图和工艺程序逻辑进行排除。
PLC控制系统作为比较成熟的控制设备,本身工作稳定可靠,易于操作,但如果PLC故障就会造成工艺系统停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因而当处理这种故障时,除维修损坏的PLC外,还应认真检查PLC的运行参数,既要考虑极端数值的影响,又要使PLC控制满足系统的运行稳定要求。任何PLC在投入运行前应认真检查测试,选择合适而可靠的PLC,只有这样,精确的控制才能保证,生产才能稳定,而公司的事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篇3
1.2光缆型号确定由于ADSS光缆是与输电线路共有杆塔,因此要考虑杆塔的承重及分布,再结合当地气象资料,线路断面以及特殊跨越点来共同参照,才能最终确定每节段各自的跨距,挂点落差,最大承受能力,最大风速等参数。由于不同规格线缆在不同跨距条件下,弧垂和张力的对应关系都有所变化,选择时以实际情况为准,但可以现成规格作为参考。如有条件,可用试差法试验几种规格选定最优的方案,以达到最佳条件。
1.3运行张力设计运行张力与弧垂具有对应关系,主要受风力影响。其影响作用体现在杆塔负荷,弧垂中心点距地面高度,以及控制点具体高度几个方面,一般对运行张力最大值取三倍安全系数即可。它对光缆元件的尺寸、模量和制造材料也有较大影响。
1.4传输损耗设计由于光缆传输损耗主要发生在接头部位,因此,在不影响传输效果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大长度光缆数目,以达到减少接头的效果。
2光缆线路施工要点
2.1光缆架设机械使用要点光缆架设的主要设备有张力放线机和牵引机,此外视具体要求使用一定数量滑轮。张力放线机顾名思义,通过匀速放线,使得光缆始终保持一定张力,为达到这一要求,通常将张力控制在3000~4500N左右,最大不超过5000N。牵引过程中,光缆顶端与牵引绳之间最好以网套,以避免内部光纤在外力作用下损坏。最后,线路架设中,务必保证每个滑轮都有专人看守,确保光缆不会脱出。
2.2施工注意事项光缆架设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不要磨损外部保护层,滑轮内部必须有橡胶缓冲层或其他缓冲措施,严禁在地面或其他粗糙表面拖拽,严禁用金属等硬物剐蹭表面,如果外部防护层发生磨损,就可能会失去防水性,进而有很大可能发生电腐蚀,使得光纤传导信号受到外界辐射的干扰,这将严重影响光缆的使用质量。对于耐张段光缆,可用棘轮来精确调节其紧张度,进而判断出光缆运行张力。此外,接续点的连接和接头盒的装配工作,都应该提前在地面完成,接续盒应装配在一般人所不能及高处,防止误触和恶意损毁。ADSS光缆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带电架设,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雨雪天气等可能的安全隐患,以免酿成事故。
2.3其他注意事项架设线路尽量不穿越人口聚居区,尽量不穿越经济园林;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慢车道或人行道地下施工,避开快车道;与其他建设管线,特别是热力与煤气管线保持距离,具体可参考国家规定;避开大型工业区,或有较高建筑物及树木的地区;施工所在地已有其他输电线路时,要保持两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特别要考虑到光缆悬垂高度而非杆塔架设点高度,同时在施工当中,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可切断电力供应。
篇4
按照我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打造组织学习系统需要提升三种机制的活跃水平:创新与适变、知识与信息以及社会互动与能力提升。E-Learning系统作为支撑组织学习的基础设施和平台,不只是局限于支持员工个人学习,也可以激发组织创新、推动知识管理、提升组织能力。
利用E-Learning激发组织创新创
创新离不开创意,但创新也不等于意。要想激发组织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于培养个体创造力或创意的层面上。在我看来,要想让一个创意真正转变为创新,并最终产生效益,需要经历创意激发、创意管理、创新实现和创新扩散四个阶段。
在激发组织创新方面,E-Learning系统也有用武之地。根据国内外一些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这方面的做法包括:
开发或采购“创新思维”“创意管理”“创造性问题解决”等E-Learning课程,普及创新思维方法,开发员工创造力;
通过快速课件开发工具或线上讨论空间,将员工的创意进行分享;
通过在线学习、问答和协作空间等非正式学习方法,开展改善建议或创意征集,激发员工的创意;
通过协作空间,促进团队协同创新;
通过在线学习和非正式交流,推动组织变革;
通过将E-Learning系统应用扩展到顾客、经销商、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促进开放式创新。
利用E-Learning推动企业知识管理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员工都是知识工作者,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或最具生产力的要素是隐藏于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如工作心得、经验、诀窍等。如果能把这些隐性知识全部挖掘出来并得到充分共享,企业的效益就可以大幅增长。然而,日常工作中,这些宝贵的知识并未被有效管理和分享。因此,知识管理成为持续推动组织学习的必备要素。
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知识管理系统侧重于显性知识的获取、维护,虽然也提供了一些协同工作或群体交流的机制,但其功能和效果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预期。同时,很多E-Learning系统和学习资源也是孤立、刻板的,只能提供一些信息或知识,不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产生和分享。
尽管如此,在一些E-Learning系统中,我们可以找到或者创造性地应用下列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功能:知识文档(如案例、工作经验总结、规章制度等)的上传、分类、分享;利用课程开发或快速课件制作等工具,促进工作经验的沉淀和分享;通过问答、企业内部微博、即时通信工具、在线研讨等手段,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虚拟班级、电子化学习、在线研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问答、微博、开放创新网络等,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梳理、传递。
当然,E-Learning如何与知识管理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功效,还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
利用E-Learning提升组织能力
篇5
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力争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争取教育局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合格,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
三、安全领导工作小组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2月下旬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签订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结合上级精神,加强群防群治,共建平安校园。
4、健全资料档案制度。
5、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途经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2、加强卫生防疫及校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在校购买、食用小食品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建议学生自带凉开水饮用,以保证饮水卫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要明确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制度,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4、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5、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器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6、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
7、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四)大力加强与镇及公安、村委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篇6
铁路维修管理机构所落实的分级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发展变革历史以及自身的管辖区域。例如日本的铁路公司中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其中东日本和西日本公司实施的是三级管理体制,东海和九州公司则采取二级管理体制;法国铁路公司实行从总局到地区局、综合维修段三级管理模式;而德国实施的两级机构管理体制,包含路网公司以及基层维护单位。三级管理体制如下所示,一级管理机构维修管理部门(总公司、总局)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出总公司中长期维修规划,制定出维修技术标准、技术政策等;二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在于编制和管理辖区范围内的维修计划;三级管理机构(德法的铁路基层机构)的职责在于对大型维修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发包、检查验收等,另外还有线路日常维修养护,对于日本的基层维修管理机构来说,公司负责对固定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工作的落实。当前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德日法三国的铁路维修故那里机构朝着精简化的模式发展,当今铁路的发展趋势逐步在在走向二级维修管理模式。
日本、法国以及德国的铁路的管理范围基本限制在200km以内,所涉及到的综合工区方面大约划定在30km~100km范围之内。每个国家的客运量以及货运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检查维修任务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别,维修管理职责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国对于维修管理检测人员结构配置有着一定的差别,各具特点。“天窗”修方式在日本、法国以及德国铁路维修中最为常见,通常情况下的天窗维修时间大约维持在5h~6h,同时时间段一般安排子在午夜或者凌晨时间段,这段时间列车一般不运行。
2我国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对于既有铁路线路、接触网、通信信号的维修管理工作模式采取“管、检、修”于一身模式,铁道部设置出相应的专业部门,铁路局设置出对应的专业站段,同时在专业路段站相应的设置领工区,在领工区下部设置相关专业工区的管理机构。这行体制层层递进,特别有助于加强对线路的养护维修以及维护基础设施的稳定,确保了公路处于安全稳定运输状态。但是这一维修管理模式机构过于庞大,运营消耗成本巨大,经济效益较差,这种维修方式与理念可谓“大而全、小而全”,同当前的基础设施维修模式要求显得格格不入。
工务维修体制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国外铁路的维修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出同我国发展相吻合的铁路的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几种模式。(1)管检修合一模式。这种合一模式指的是管、检、修集中管理,有一个部门对铁路的基础设施技术状态全权负责。此种魔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对检修工作进行很好地协调,预防所涉及到的不同管理机构的利益冲突,此种管理模式同既有线路的管理模式如出一辙,能够借鉴出现成的工作经验以及管理人员,但是最大的缺点依旧是无法对大型设备实施很好地利用,监督管理机制难以落实,公正性大打折扣。(2)检与管修分离模式。管修合为一体,同检相分离,这样实现了检测工作的独立性,把检测工作交给外部公司负责,但是同一个部门负责管修工作。此种模式能够对大型检测设备进行很好地利用,有效落实行业统一管理标准,有助于监督机制的构筑,促进行业专业化,有效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但是由于检修工作的分离,导致协调性会容易出现问题。(3)管检修分离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管、检、修”三项工作的完全分离,由不同部门全权负责。通过对设备设施状态的掌握,基础设施部门同外部检测公司签订合同,检测公司根据合同上的规定做好设备的检测工作,检测项目涉及到多方面:线路、牵引供电、接触网和通信信号固定设备等,检测结束后提交检测信息,相应的给出设备设施的修理说明。另外主管部门同外部维修公司签署正式合同,维修公司根据合同负责对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最后做好同主管部门的质量维修验收信息提交以及成本清算。此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确保管、检、修三方相对独立承担自己的职责、明晰自身的权利。
主管部门承担着设备的相关责任,所涉及到的设备管理运用,以及安全运行效益,都由其负责。对于检测、维修公司来说,必须遵照合同做好交验以及财务清算工作。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缺点,检测、维修公司必须具备较大的规模,有能力在铁路沿线实施分散点的进驻,同时主管部门应该同检测、维修公司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默契十足。
篇7
关于10KV配电工程线路的配置只要包括两方面的配置,主要是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配置,结合线损问题的实际,以下笔者根据之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总结对10KV配电工程的线路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 10KV配电线路的配置原则
10KV配电线路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线路运行后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首先,10KV配电网路的配置必以可靠性为基本原则。保证其可靠性是因为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的切断电源有不影响其他的电气设备,同时便于恢复供电。
其次,保证其运行的灵活性。这是为了在对断路器进行维修和加长的时候保证变压器正常的运行。
第三,接线要简单标准。变电站在接主线的时候要极可能的实现简单标准,这是长期的经验总结。
第四,电气主接线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保证用户的利益同时为供电部门的要求要尽可能的满足。
最后,配电主线在盘四肢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在满足供电的安全可靠前提下节约投资。
二 10KV配网线路的配置方法
(一)10KV配网线路结构为了满足客户用电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并行的方式,这是一种自投式设计需要客户承担已经的经济成本,所以在10KV配电网主要运行的城镇使用性不大。另一种就是把从两个不通过变电所出来的线在终端实现开关联络,这种方式方便灵活,投资少,运用的范围较大。
(二)线路相序,10KV中的双电源配电网在切除故障的过程当中如果恢复供电会导致供电电源的改变,那么相应的线路也要发生改变。
(三)线路走廊应该与相关的建设部门讨论好再设置,设置时要注意和城镇的协调性,此外不能对交通和通信造成干扰。
(四)导线采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选用,因为导线的价格上差别很大,所以在人口集中的市区里面用安全美观一点的导线,其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五)杆塔及基础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深挖是灌注桩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原因是它的结构不贵却很实用,此外还很环保。
(六)对于绝缘子的选择,配电线路上经常会出现雷击现象,因其周围比较空旷,所以被雷集中的概率也高,因此对金具优选优用,并注意绝缘套的使用。
三 10KV配电工程工程中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
(一)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配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一确保各个部分合理有序的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在工作人员所管辖区内出现问题工作人员承担责任。对电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治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组织区域内的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用电高峰期进行系统的排查和稽查。建立健全营销管理制度,保证电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为了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必然需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因此要对电压进行检测。
(二)降低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第一,变压器在变压的过程中会导致对电能的损耗,而且变压次数越多对功率损耗也越大,所以,要适当的减少变压的次数。
第二,尽可能的使用能耗相对较低的配电设备。
第三,对线路的合理布局能够改善电网的运行情况
第四,要对有功和无功的负荷高峰潮流进行把握,合理的调度,使得整个配电网能够经济合理的运行。
第五,无论什么样的设备都要定期的进行维修,因此,配电设备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最大限度的保证10KV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水平,我们都知道在电网运行的标准电压为强度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相应的调整电压的额度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其中就产生了电网的损耗问题。当电网保持正常的电压时,对电网的损耗是固定的。可是当电压增大或减小的时候都会引起电网的固定损耗和变动损耗的变化,对于10KV配电网而言,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能够达到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八十,也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出许多,这样的小容量的变压器能够实现对较大电流的空载,所以负荷就明显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好的降低电网的损耗。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投入变压器的运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线损还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
(三)降低电网线损的组织
第一,线损问题的出现和管理不到位的关系很大,因此要组织健全线损的管理机制,继续落实责任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工作职责,参与到线路维护中来。
第二,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线损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认真的操作检查,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和进行线损维护。
第三,配电网中必然存在元件和设备老化等现象,加大对其的核查力度,保证工作人员工作到位。
第四,对供电境况进行调查,减小电能因为认为的原因与经营不能挂钩的现象,杜绝偷电漏电事件。
第五,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人员的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线损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
第六,对电表进行每日抄查,加强对用电方面的经营和管理。
据有关资料显示,如果上述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线损,而线损的大小也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且线损过大也会对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
总结:对10KV配电工程的配置方法和线损防护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同时可以满足用户对电网可靠运行的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对于10KV配电工程线路的配置方法和线损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在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电网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和奖惩体制,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梁丰河.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防治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31) .
篇8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
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实现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县级调度自动机系统的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统一管理。大运行体系建设前,县调管辖的变电站信息没有转发至地调系统中。由于县局自动化系统投运时间较早,现有的主站不支持转发101等规约,导致所辖变电站的信号无法上传至地调侧主站,不满足“大运行”体系对调度的要求。
(二)地县一体自动化系统深化应用的需要
按照各级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将各电压等级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相应电网调度统一管理。地调负责地域范围内110(66)~220千伏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县(配)调负责县域(城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地县一体化的广域分布式采集EMS投入运行后,其整体构架与运维工具与原有系统相比均有较大改变,各县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反映,地县一体化系统虽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排查故障经验不足,维护较困难。
(三)强化集约管控,提升电网管理效能的要求
地县一体化结构使得电网监控信息量突增、信息层次多且复杂,自动化系统维护的设备的数量和难度加大,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
新的形势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对自动化运维人员专业技术的挑战,也是对菏泽地区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转型提出的要求。
二、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流程和做法
(一)项目总体进度实施情况
总体目标:规范厂站信息采集监控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实现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通道质量可靠。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是创新“三大步骤”,即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1)建设地县一体化常态工作标准流程。针对新建厂站投运、变电站运动信号传动试验、间隔改造工程及数据网接入验收等自动化运维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流程标准,绘制典型方案,开展关键技术讲解和经验总结,推进各环节工作的保质开展。由自动化技术专家力量组成技术体系宣贯组,遵照“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重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和“经验证、可通用”的实施方案,从源头保证县调自动化建设模式的一致性。2)规范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作为电网运行监控的重要手段,电网事故处理的有力依据,地县一体化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时刻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按照国网要求,对厂站实时信息采集标准进行统一,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三遥”信息采集管理规定,实现操作过程“标准化”、技术手段“方案化”、验收标准“规范化”、责任划分“精细化”。3)改进工作进度及整改情况汇报制度。在每个县调设立一名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负责人,建立“专业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小组化的灵活性优势。月初,由地区自动化班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班长、专责、培训员)根据上月各县汇报情况及本月地县一体化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月度工作计划并下发各县调,各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工作时间具体安排制定本月计划,报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修正补充后,下发各县运维人员执行。4)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地县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管控地县一体化实施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综合评价将专业管理需求与安全性评价相结合,以调控工作扁平化管理为主线,突出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月、季、年管理内容。既有工作计划及对应措施,又有专业总结及提升措施。对相关工作实行定期考核,保障了管理考评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地县一体化专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培训目标是使县调自动化人员熟练应用新能量管理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新建厂站的接入,能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1)培训进程阶梯化。自动化运维岗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人员培训必须从电网基础学起,逐级到接线图画面绘制、厂站保护信息传动。经一段时机的工作经验,方具备填写、修改地县一体化实时数据库的能力,以此培养业务扎实、一专多能的自动化运维人员,使得一名合格的自动化运维人员在业务上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为人员的灵活配置奠定基础。2)培训内容实用化。总结地县一体化作业维护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技术专家的工作经验,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统筹安排方面考虑,确保专业培训管理体系可使自动化运维人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在培训阶段,两个县一直到地调自动化专业开展一对一培训,两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培训实用化。
三、“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成效
管理效益提升:通过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业务支撑体系,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行体系下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使得调控运行“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达到下列效果:
(1)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各县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数据网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全地区110kV厂站已全部录入EMS系统,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接入厂站全部实现“三遥”功能,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
(2)解决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县调与地调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库的无障碍访问,解决了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改造了原有县公司调度业务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低速串行通讯方式,解决了低通信带宽、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地县调度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情况。建设完成后的地县数据网完全满足了“大运行”以及地县一体化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
四、结语
通过对“大运行”体系下的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系统传统的突破与创新,建立了适应新体制的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创造价值,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自动化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三集五大”改革做好了准备。
(作者单位为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篇9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争取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
三、安全领导工作小组机构
学校成立以逯国华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思想,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司其职努力清除各种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保障全体师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四、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10月下旬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签订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学生拒乘三轮车家长承诺书,学生骑自行车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结合上级教育部门有关精神,加强群防群治,共建平安校园。
4、健全资料档案制度。要将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等工作台帐系统整理,及时归类建档,为领导决策、工作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讲评、年度考评和保障校园合法权益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预见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5、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扫黄打非,学生溺水,暴力犯罪、校园,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必讲内容,教育学生途经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骑车、步行的向右行、靠边行。教师驾驶车辆来校时要注意避开学生,杜绝发生意外事故。
2、加强卫生防疫及校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
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带零食及各类饮品进校园,建议学生自带凉开水饮用,以保证饮水卫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要明确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园防盗及门卫的安全管理。校门口不得乱停车辆,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要办理登记手续,严防盗窃事件发生。严格落实教职工站岗值班制度,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4、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5、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器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6、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
7、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8、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下楼梯向右轻走,严禁在楼梯走廊内追逐、打闹。
(四)大力加强与镇政府及派出所、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篇10
(一)馆内互动服务更加便捷多样化。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用户对信息的取得和开辟了更多的渠道。正如图书馆服务受众获取文献资讯的方式,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查阅形式,而是通过图书馆开设移动终端在线网络搜索引擎或是官方网站,便可及时了解馆藏讯息、前沿学术信息和文献摘录等,极大缩短了图书馆与服务受众之间的距离。又或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推送功能,随时随地馆藏图书资讯、图书情报发展动态等,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主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交流,还有显著提高了信息取得的时效性。此外,在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功能有效衔接的外力作用下,大量高品质的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海量的网络共享资源被纳入馆藏,使得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图书阅览服务。
(二)服务对象拥有了更多精神体验。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仅拘泥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馆舍建设和空间方面,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因而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县图书馆将愈发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以用户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细化服务细节,促使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将服务模式及服务理念转移到用户身上,牢固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以用户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试金石”,着力增进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友谊”。
2 互联网+”思维推动下县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县图书馆信息查阅与传播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维护成本,有益于馆内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实现。综合当前发展形势,笔者认为县图书馆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将逐步呈现如下发展:
馆藏信息多样化。“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已不是一个单独的藏书机构,而是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节点。随着网络电子资源的获取和数字化馆藏的运用,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形式丰富、内容多元的信息服务。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也可通过联机、光盘检索或者网络浏览,随时查阅文献资讯和图书情报,彻底破除了时空的局限。其次,还能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检索网络文献,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网络文献共享的同时,将进一步带动图书馆馆藏信息多样化发展。
信息载体数字化。“互联网+”时代,愈来愈多的图书馆运用前沿的信息存储技术将各类媒体信息加工整合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此形成电子文献,有效避免了以往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由于年久而造成的破损问题。同时,也将有更多图书馆展开对现有馆藏文献进行压缩、光学识别、扫描、音视频捕捉等技术转化,使之成为电子化、数字化的网络资源或光盘文献,尤其是用户阅读量较多、馆藏价值较高的,如地方年鉴、人物志、家谱等,以及本馆特色的纸质图书,藉此提高图书馆文献综合利用率,为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和超文本数据库打下扎实基础,推进图书馆信息载体整体数字化的进程。
(三)服务模式个性化。近年来,各县图书馆服务模式已先后实施了各项改革措施,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层次化的服务模式,并根据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及不同个人的特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正积极地向着“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服务”的宗旨努力。而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的综合作用下,图书馆将能够更准确地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来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促使地区图书情报服务平台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3 新时期县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思路
创新管理模式,丰富服务渠道。激烈的行业竞争不仅对县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挑战,对馆员的职业行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技能是图书馆馆员从事业务工作的主要条件,内化的思想素养和健全的知识素养构成了图书馆馆员综合性职业素养。因此,县图书馆馆员不断学习、培养创造式的思维方式,善于提出新想法、并勇于实践,在反复摸索中拓宽图书情报服务思路;同时,还要善于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文献服务与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增强创新能力。此外,为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的图书资源服务,县图书馆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彻底解决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地理位置与服务用户之间的冲突,比如,可尝试建设覆盖一定区域、集合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RFID技术于一体的“24小时自助式图书馆”;又或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发移动终端软件,依托县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免费的有声读物、报纸文献等电子资源,以满足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需求。
篇11
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这要求现代建筑物和综合办公楼的信息传输通道系统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楼宇自控和保安监控等)。综合布线系统已然成为新世纪的热点。
1、综合布线系统的目的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建筑物或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S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或建筑群中综合语音、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及其他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通过必要的设备实现与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电话局线路相连接。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信息传递要求,安装适当的布线介质和连接设备,可以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概括起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特点:(一)先进性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器件及材料,满足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自动化、设备节能运行自动化以及广播、电视、局域网、广域网、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一切现代化服务要求。(二)统一性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布局、统一旖工,具有开放式的结构,能与众多厂家产品兼容,以使系统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及更长的使用周期。(三)柔性化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任一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汁算机、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能够通过简单地更改网络结构和线路的连接方式,来满足不断改变的用户要求,适应技术及环境发展的变化。
3、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将对布线全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故网络布线设计者应认真审慎,做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物的一些图纸资料、装修的图纸资料以及其它工程的资料,还有布线方面的资料等等),并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条件、应用需求、施工进度要求等各个方面。
如果大楼尚在筹建之中就提出综合布线的要求,布线厂家则可以根据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对建筑物的设计提出特定的要求,如提出上下楼层间走线的通道规格、预埋一些管道等等。这些要求可以在建筑物的设计图中体现出来,以便在施工的同时就把一些布线工作在前期工程完成,免除许多后期施工的弊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合理易行。
若是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与室内装修工程同步进行布线的情况则不一样,必须根据实际踏勘并掌握原有建筑物的资料以及装修设计情况进行设计。布线设计与装修设计之间必须经常相互沟通,使它们能够紧密结合。前期的配合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中的配合情况。
一般设计中选材用料以及布局安排跟需求及资金投放有直接的关系。如某超市因购买楼房造成布线资金较为紧张,而其整个卖厂布局共分二层,办公科室设在一层的最北端,主收银区设在一层的最南端,一层其他地方及整个二层均为开放式卖厂。相对来说节点分布不均匀而且距离又远。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布局上采用分级式布线。在一层办公科室采用集中式布线,所有信息点的线缆都直接由机房接出到位在一层最南端主收银区放置一机柜.由机房拉两根干线至机柜,主银台的业务信息点由机柜接出线缆。在二层卖厂中心处设置一机柜,再由机房拉两根干线至该机柜,该机柜负担整个二层的几个散点银台。在电源设计上,在一层出口处三组银台放置两只配电箱,一路为UPS供电,一路为普通市电,一二层的两个机柜及机房内的主机柜也均为UPS供电。其他各收银台供电均由空气开关控制。在产品选择上我们选用了价位较低的AMP公司的布线产品,既保证了质量又能使用户满意。
4、施工阶段
具体施工阶段牵涉到多方因素,施工现场指挥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素质,其临场决断能力往往取决于对设计的理解以及布线技术规范的掌握。
工程进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装修与布线同时开展,一般布线进场时间较早,把许多能做的事情先做,如墙上挖沟、打钻,管道的敷设等等。所以为争取主动,施工单位应该尽早争取开工,并有计划进行施工,如可以先选典型地方做一些试验以确定具体施工的一些方面,遇到问题尽早处理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设计人员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修改设计方案。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在某工程施工中前期工作进场较晚,而施工人员对具体使用的材料思想上准备不足,加上现场指挥人员经验不足,结果使进度非常缓慢。另外,施工人员未能处理好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隔墙所用的是空心砖,一用力敲打就整个破碎,不仅使自己施工困难,而且引起装修部门的不满,使两者间的关系非常不协调,相互之间配合得很不好,以至于布线部门疲于奔命,还是跟不上装修进度;中间发现施工不规范返工了几处,这更是雪上加霜,使整个工程进展得很不顺利,中间又因一些材料不足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整个工程做得不很理想。
在另外几个工程中我们吸取了前面的教训。首先与装修部门搞好关系,使项目在协调的氛围下进行。但由于供货不及时等一些原因,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管理预埋时一定要考虑到拉线时的困难,要采用口径合理的管道,特别是在转变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尽量留出空隙,充分考虑下一步骤的工作。在拉线时两端要做好标记,并且按一定的方法将其分成一束束地放好,以减少下一步的整理工作。
线缆都布放到位后,一般要等装修部门的其它工作完成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打模块、上面板。特别是要在粉刷全部都完工之后方可做下一步工作。如果做模块在粉刷之前则粉刷时的石灰水等一些液体会侵人模块,从而引起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同样过早上面板,则会把面板弄脏,增加下一步的清洁工作量。
结束语
综合布线是计算机协议中的最低层―物理层,同样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来自该层,因此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关键,也是智能大厦系统关键。设计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认真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细微之处抓起,才能做好综合布线工程。
参考文献
篇12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将机械的主功能、功力功能、信息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等功能引进微电子技术,同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采用相关的软件实现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所涉及的应用,比如建筑照明、电梯安装、安防监控系统、电力及电信建筑弱电施工、电气安装(如电气运行与维护、通信、有线电视、综合布线、计算机管理与维护、暖通空调运行与维护)上述称为建筑安装。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不仅只限于这些,专业涉及面很广,《供配电技术》《供配电技术》有一句话很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2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
2.1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布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线路必须要有专门的导线,比如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等,这些线路通常需要屏蔽线或者专门提供的导线。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源线与信号线缆和控制电缆必须进行分槽、分管铺设;一些电子设备如数据显示通道、网络控制器、计算机和网关等工作接地应当连接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额接地干线上。在智能化楼宇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都是属于不同的系统,同时这些设备的功能、抗干扰能力和工作频率都是不同的,因为对接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2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与各个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能够采用同一个线路不同的RPU来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通常来说,在智能化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空调机组的监控量最大,因而应该RPU安装在机房中或者其附近区域,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之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和照明控制等。为了配合以后的发展,可以将RPU的接口留出25%左右。
2.3输入设备的安装
应当将输入位置安装在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正确和充分放映的位置,同时该位置应该便于进行输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类型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其合理的位置进行确定,严禁将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性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流量计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附近的位置;同时还应该尽量的避免将空气质量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蒸汽放空口和出风口的位置。
2.4输出设备的安装
在输出设备安装中,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该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相同。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和管道口径不相同时,应该采用渐缩管件,但是阀门口径通常不应该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档次,同时还应该根据计算对设计的要求进行满足。电动和电磁调节阀门通常安装在回水管上。
3电动机的调试方法
在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中,电动机的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安装环节,如风机、水泵以及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的调试主要包括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和故障检查等工作内容,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后,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及时的跳水,从而对设备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考验,确保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
3.1调试步骤
3.1.1电动机控制箱线路调试检查
对电动机控制箱中的线路进行检查,检查起动线路的正确性,煎炒接触器辅助接点是否良好,检查线路编号是否与设计图纸一直;检查二次回路线路是否正确,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电机控制箱内的线路;对电缆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查,电阻值不能够低于2MΩ。对电动机中线圈相间绝缘电阻进行检查,电阻值要高于10MΩ;对电动机转动部位的平滑性进行检查。接线的检查,要确保接线端的间距,不能过小。如果接线空间存在限制,接线端需要采用绝缘保护措施。
3.1.2相位测试
采用相序表对电动机控制箱进线端的相位进行检查,同时根据接线颜色统一的原则,对控制箱出线电缆是否严格颜色一致进行连接进行检查;送电之后,需要对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3.1.3功能的测试
(1)电动机控制箱的功能测试:对电源指示、电压指示以及电流指示灯功能进行检查;对空气开关的功能进行检查,按照试验按钮对带漏电型开关进行漏电保护测试;对启动、停止等转换功能进行检查。(2)电机的起动:对电动机转动的方向进行检查,检查在电动机转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噪音,对电动机运行时的电流值进行检查。
3.1.4温升的测试
对风机的温升测试为带负荷运行温升测试;在开机之前,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记录;开启电动机,对启动时间、启动电流以及运行时的电流是否正常进行检查;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启动风机,同时每个10min左右进行一次电动机外壳温度的测试,一直到温度变化保持在上下2℃左右,温度可以当做电机运行之后的温升。
3.1.5负载测试
在电动机启动正常同时确保电动机处于符合使用条件下的转向时,必须要带负荷对其进行负载测试。改变电机负载,测量电机运转电流;按10%额定负载,50%额定负载、额定负载和110%额定负载几种情况下,测量电机运行电流值。
3.2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1电动机的转向为反转
原因分析:电动机的相序与电压输出相序不一致。排除方法:在电动机的接线端子上进行调整;在控制柜上把其中的二相调换。
3.2.2运转中的电动机突然停止
原因分析:电动机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控制柜中二次回路出现故障;电动机接线端子松动,或线路出现故障,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排除方法:将电动机的主电源断开,对电动机接线端子书否存在松动的情况进行检查;利用摇表测试控制柜到电动机的线路;采用万用表对电动机中的各组线圈电阻值是否保持一致进行量度。在上述问题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通电进行调试。如果依然还存在骤停的情况,那么久需要对控制柜中的二次回路进行持续检查,对照二次接线图,有无继电器线圈动作不灵敏或整个二次线路电流过大,找出问题后,再进行电动机的调试,再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的电流值是否超过主开关的额定电流,如果超过,则应更换主开关。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建筑电气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智能化建筑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越来越复杂,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事故隐患。因而必须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研究,确保安装质量;做好电动机的调试,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最终对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保证。
作者:徐振 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玉刚,王鑫.建筑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机的调试方法探索[J].科研,2016(7):00120.
篇13
近年来,公路运营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越来越重视。一方面,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的收费、监控、通讯和稽查工作;另一方面,如果设备的管理水平提不高,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增加维护维修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交通部也要求出台《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如何将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维修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所以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如下:
1.维护维修工作是高速公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多,近年来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然而,要维持和保持一个良好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保证其可靠有效的运营,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是高速公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机电系统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是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必要手段。
2.维护维修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可以简单的分为通信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三大类,工程造价包括设备及安装费用,这部分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3%~4%。虽然机电系统不如土建工程的初期投人成本高,但是机电设备系统组成复杂、技术含量高,并大量使用精密电子元器件,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差异性很大,设备运行状况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维护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高效发挥机电系统效能、节约后期投人成本,已引起建设单位和运营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二、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本人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和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总结,认为我国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具体如下:
1.分散式运作模式带来的效率低下。由于高速公路特定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系统技术现状以及企业整体上的传统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多数高速公路以分散型的设备维护管理体制为主,即,以基层站所为单位的现场维护层和区域综合支撑的技术管理层为主的架构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分散式运作模式,在高速公路企业的营运初期,对于整体业务的展开是有帮助的,可是随着公司管辖的高速公路不断壮大、机电工程缺陷责任期的结束、系统设备运行年限的延长,整个运营维护体系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来支持,从而带来了维护成本增加、人员浪费、整体运维效率下降、区域维护力量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2.缺乏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养护系统评价标准。从施工过程来看,目前对高速公路进行交竣工验收时,运营管理单位更注重路面工程,而且往往由于受土建工程进度的影响,机电工程常出现在验收前赶工期的现象,对日后安全运营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对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养护管理来看,目前高速公路的养护是将主要的精力投人到路面的养护方面,对机电工程关注不足,往往是系统出现问题时做及时修补,甚至对一些非关键机电设施的维护严重滞后。
因此,无论是从工程质量安全保证的角度,还是从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来看,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3.安全环境问题的漠视。由于施工设计考虑不周或实际情况和设计不符等因素而导致工程建设遗留隐患有时施工方的责任心问题和日常使用的误操作等诸多因素,都成为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潜在不利因素。
三、解决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1.实现高速公路机电维护技术资源共享。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降低运维管理成本,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部门应根据企业营运的长远战略目标,结合管理路径相对集中、隧道机电系统庞大、技术资源相对优越等自身特点,选择了适应现阶段发展的自主维护管理模式,并遵循营运整体要求,建立与公司营运工作目标相一致的维护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职责划分、运作流程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重点在现场维护层、区域管理层的技术力量基础上,开展专业能力盘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专业技术支援队伍,实现无区域技术共享。
2.建立合理的养护系统评价标准。评价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能反映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并能为有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
本文认为建立合理的养护系统评价标准必须注意到两点:
首先,明确评价对象是运营中处于在用状态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功能和特点,评价体系的目标是:
(1)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2)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3)促进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
(4)提高经济效率等。
建立合理的体系是为了分析机电工程的现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机电设施的使用效率。重点在评价系统及设施的在用状态、缺陷条件及对功能的影响程度等,评价不单纯为了评定等级,重要的是发现问题,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奠定基础。
其次,是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结构,常规的工程评价从三个方面搭建评价体系结构,即社会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3.加强公路运营企业自身维修队伍建设。运营企业的维修队伍(可能是几个工程师、技术员、电工共同组成)的建设在机电设备建设期、验收期就应及时跟进。建设期间公司的技术人员应对机电系统的施工线路、走向、防雷接地等基础工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且熟知工程图纸的各部分,这对今后的系统维护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验收期间,公司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图纸、设备、标签等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技术人员完全掌握了系统结构、设备特点及功能;在系统缺陷责任期和设备保修期内应虚心向施工方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做好工作日记,等下次相同问题出现时胆大心细、独立动手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有清晰的分析头脑。首先应判断故障产生原因,是线路问题还是设备本身的问题。企业不仅要加强公司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还要指导各收费所技术员的日常维护性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排除线缆故障后,对于设备故障的维修,可利用本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的动手能力。如果公路公司没有熟练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在市场上招聘相关技术人员。花费的费用孰高孰低大家一目了然。而且招聘的人员是企业内部员工,干起活来不易推诿,无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振邦.浅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6,(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