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党务工作者学习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党务工作者学习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党务工作者学习材料

篇1

一 引言

追随21世纪发展的步伐,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微博等新型媒介不断涌现,高活跃度和强参与性的特点与正逐渐成为高校学生队伍主力军的“90后”、“00后”时代特征完美吻合。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正受到强烈的冲击。

如何将社会主义主旋律与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特点相结合,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二 微博的定义及研究状况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用户可通过WEB、WAP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作为最早、最著名的微博形式,推特2006年诞生于美国。而直到2009年通过“新浪微博”中国人群才真正接触到微博。

在微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界从《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开始,对其的关注程度日益增长。在研究领域之一学生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呈现出一些极具特色的研究趋势。

有关方面人士郭静虹强调应深刻认识微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孙宜山认为应充分认识微博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找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式传播的良好方法。方宏建和杜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加强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利用“转发”功能构建思政教育信息传播渠道。但针对微博视角下大学生思政工作重要组成的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却少之甚少。

三 学生党建微博模式的基本特征

不同学者对微博所具备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界定。从整体上,可归纳为: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简明性和原创性。

1.开放性

不同于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微博平台上的交流,不必在意身份地位,无需顾忌才能学识。随时随地地交流,无障碍地沟通,突显其开放性特征。借助虚拟性特点,微博为学生营造符合内心需要的虚拟角色提供了可能。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2.交互性

通过微博,学生既可即时对于具体事件、现象的看法和观点,表达当下感受,也可借助评论和回复功能,就特定的看法和观点展开交流和讨论,在“一对一”传播的同时,进行“一对多”的交流,突破单向信息的和传送的局限,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互动体验。

3.即时性

微博介于互联网和移动网之间,可实现事件与传播的同步。借助微博,一方面,党建工作者可搜索最新、最权威的党建资讯,突破了信息收集、的滞后性,最新资讯。另一方面,学生可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地上网,了解查看微博信息。

4.简明性

可分类板块:如入党导航、实事报道等。借助板块,从提供入党申请书样本到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从繁杂零散的网络数据中提选正确信息;向学生提供内容多样的学习材料;实时了解党政建设新动态;建设完善学生成长的网络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5.原创性

党建工作者通过微博构建党建群落,形成听众群落后,既可直接有关党建工作的各类信息和活动安排,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党建工作所需的信息和素材,根据具体需要对其进行编辑,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形式,完成向成员的。

四 微博模式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情况分析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微博模式的实际应用,以实现对党建微博平台应用的进一步分析。本研究随机抽取某职业技术学院2008、2009和2010级在校学生500人,针对微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所抽取人数占该分院注册在籍学生的44.3%。发放问卷共计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共青团员394人,占79.4%;入党积极分子63人,占12.7%;党员和预备党员39人,占7.9%。

结果表明,在推进党务公开、宣传党建思想等方面,微博具有积极作用。但微博的运用绝非“一劳永逸”,党务工作者需清楚地认识到微博具有两重性。应设法调动学生党员的力量,注重丰富的表现形式,加强规范管理,打造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1.维护人员的配备

微博内容的选编,对于水平相对较低的一般学生而言,难度要求相对较高。缺乏吸引眼球的内容,关注微博的学生粉丝数必然会减少。因此,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就显得极为必要。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已具备一定的党务理论知识。党务工作者只需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强调思想宗旨,规范工作规章,帮助掌握与微博运行相关的细节即可。党务工作者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审核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党务工作者的负担,更有助于发挥在校学生党员党性活动的参与性,巩固已有党建知识,学习新的党务理论。将党建微博作为在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服务普通同学的平台和加强党性修养的课堂。

2.信息的甄选

由于信息门槛的降低,对特定言论限制的解除,不仅微博平台上信息传播者的数量急剧增加,传播者的信息量也急剧膨胀,未经筛选的信息内容真假难辨。一方面,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需求较大,庞大的网络信息会大大增加学生摄取有用信息的时间,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信息会严重冲击学生已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误判断能力尚未健全的学生可能会盲目跟随热门信息,使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有机可乘,动摇其信仰,腐蚀其心灵。运用微博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增强政策的宣贯力度,实现党校教学的连续性,学生接受党性教育机会的均等性和完整性,显得极为重要。

3.微博信息的阅读

微博所具备的多元化传播渠道,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交流成为可能。但针对高校学生而言,随时随地虚拟通讯和畅通无阻的设备使用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即时掌控信息的满足感极易导致自制力较薄弱的学生迷失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产生与家人、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沟通障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其次,便携通讯设备使用在时间上的随意性,对课堂教学效果存在潜在危害性。在此状况下,如何在不影响学生参与微博使用热情的同时,对学生合理使用便携设备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学生浏览微博的行为,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思考的问题。

五 结束语

本研究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出发,对微博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党性教育的机会和时间明显下降,寻求能将网络浏览和学生党建两者有效结合的适当途径,已成为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微博作为低成本、高效益、大范围的新媒介传播平台,正好具备实现两者结合的所需条件。微博体现“宜疏不宜堵”的管理政策,可作为重要渠道,在学生党建日常工作中借力使力,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由单一传播路径向平台向复合型传播模式的转变,开创党建工作的新阵地,重新赢得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