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学设计

篇1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了解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

(三)德育目标

通过缺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水资源的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节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使学生从自我做起,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节水、护水。

三、学法指导

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实例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读图、分析、讨论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联系到一起。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1.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二)难点1.工农业生产中如何节约用水。

2.正确理解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有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黄河断流、西南干旱、西北干旱区人民的生活等,由于缺水,河流断流,草木枯黄,土地龟裂,人畜会死亡。水是生命的源泉。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水资源》。

(二) 教学过程

结合课本P75,学生总结出我国目前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两种水体。

学生回答:河流水和湖泊水。

【活动】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图”。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学生回答:东南多,西北少。

2.我国河流径流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学生回答:南多北少。

【总结】河流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因此河流量多少可以作为衡量我国水资源多少的重要指标。

【活动】课件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分析图表总结出我国水土资源分配情况。回答: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总结】我国水土资源分配不均。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需水多;人口密集,人均占有量少,更加剧了北方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板书】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也与我国气候有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丰富;反之,冬春两季,水资源缺乏。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布不均。

【活动】读课本P76图表“北京年降水量变化”,分析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河流流量的变化的关系。学生回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河流有时会出现连续几年的丰水和枯水的情况。

课件展示图片1“南北方土地利用方式”,学生分析得出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图片2.“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活动】做课本P76活动,进一步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过渡】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活动】读课本P77、P78,总结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学生回答(略)。

【板书】二、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1.修水库――季节分布不均。

2. 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

【讲解】读课本P77“水库调节径流量示意图”,说明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即在洪水期蓄水,减少下游洪水,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水量。

【知识拓展】水库还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讲解】课件展示图3.16“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该工程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活动】课件展示“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提问:表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怎样的现状?

回答: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活动】课件展示图片“农业大水漫灌”“水渠漏水”。提问:图中反映了怎样的用水状况?

回答: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活动】课件展示图片“就地取材”。提问: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回答:水污染严重。

【板书】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人均占有量少。

2.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3.水污染严重。

【过渡】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势在必行。

篇2

设计常常进入程序,设计出一定的步骤,好的程序就有可能有好的效果。教学不能匆匆忙忙进入应然,有时候,那只是一种表面功夫,往往造成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往往堵塞了思维的充分展开。进入应然恰似水到渠成,水若未到,渠只能干等。仓促进入应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教学行为,可惜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甚至一些教学理论就有这样的毛病。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谁来请,学生去请,可是老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请。这位“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喜欢,比较喜欢的东西多半是对其有兴趣的东西。这个简单的提示也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什么。喜欢不喜欢也是比较而言的。学生比较不喜欢劈头盖脑突然来临的断言,尤其是那种指指点点、斩钉截铁的断言。

学生比较喜欢你告诉我或你让我明白道理,至于应当根据这个道理怎么去做,最好我自己去寻求,我自己去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告诉我实然,应然由我自己去说、去想、去找。

如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好一些,从或然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并且居然通过这种引导让他自己发现了实然,他会更高兴,更感兴趣,更加喜欢。

兴趣常常从新鲜感、好奇感、疑惑感那里来。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是那样的呢?如果自己居然也能思考,能发现了,兴趣就更加强烈了。

一般人是比较喜欢异乎寻常、出其不意的,学生更是如此。一切都那样习以为常,一切都板上钉钉了,还会增加多少兴趣?如果还加上教授的人板起面孔说话,那更可能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讲得好的老师帮学生请来“老师”(兴趣),讲得不好的老师还可能赶跑“老师”(兴趣)。

再说,学问,学问,就是学“问”,学问就是从学“问”开始的。为什么那么高比例的学生相对比较喜欢或然性命题呢?这也表明,学生喜欢从学“问”开始。

从定义或概念开始,从结论开始,是教学不宜采用的。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情意变化规律。

“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使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也十分不容易。学“问”当然包括了学习“问”的技术、技巧。同样面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物,有的人仅仅技巧高人一筹就可以迅速提出一连串问题,而有的人就只是木然面对。

有一次,我请学生围绕“学会关心”这个命题提出问题,也是训练他们如何提问,亦即引导他们学“问”。等了好几分钟,竟无人提问。于是我只好就范了,自己问了:“关心需要学吗?”“不学也可以会吗?”“怎样去学会关心?”“关心些什么?”“任何关心都会有积极效果吗?”“大约要学好久才能学得像个样子?”学生多少有点兴趣了,“原来,一个‘学会关心’还有这么多问题啊”!

这个事例进一步证明学生是喜欢问、喜欢面对问题的,这与70%的学生相对喜欢或然性命题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学“问”本身确实还不只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还有学生敢不敢问、愿不愿问、爱不爱问的问题。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愿问,过分威严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敢问,没有相当讲究的教学艺术学生很难做到喜欢问,而没有这一切,没有学“问”,真正的学问又怎能获得?

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问,不只是设计一系列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创造优良的发问环境,让问题在此环境中繁茂生长,让学生与教师互问,乃至互疑互质。这便是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了。学生在“问”中习得学问,在“问”中获得结论,在“问”中扩大想像与思维的空间,在“问”中获得宝贵的学习兴趣(“老师”)。

人们常说的,也是常担心的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实然,而“知其然”者之“然”常常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应然。只知道应当是这样,应当这样做,不知为什么是这样,根据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应当那样做。

一般的课程编制者会注意到实然性命题的地位,并不急着进入应用,并不急着交待应当怎样做,也可以说是不急着进入技术性问题。

教学设计并不只是一堂课的设计。从大的方面讲,还需有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则还需有一堂课中某个环节的设计,或称环节设计。由这些环节设计组成一个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又由一堂堂课的设计组成一个大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

比如说,一堂课中需讲授两个实然性命题,并有相应的应然命题,那么,对每个实然命题宜有所设计,让学生真的知其所以然。

有经验的老师大半都明白,这还不算真的,在初知实然命题而进入应然之后,悟性较好的学生会返回来再思索那个实然,这才更靠近那个所以然了。教师的更加优秀还表现为能唤起学生的悟性,善于引导学生的悟性和回归。

布鲁纳有个“螺旋式课程”概念,后来被后现代所特别看重,并被借以形成后现代的“四R”方案之一的回归性(recur)。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有意地进行回归或无意地实施了螺旋式课程,并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细节表现完美。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看重实然命题的,但他并未忽视螺旋式教学的重要性,否则,恐怕后现代主义对之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布鲁纳对结构的看重实质上是对基本原理(大都是实然性命题表现出来)的看重,因为它是最便于迁移的。迁移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转换至应然性命题。

将教学及其设计中的问题联系及此可列述为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停留在实然而不适时去迁移(转换于应然);二是过于急促地转入而不具有多少迁移的性质了,或者说转入后很难回首实然;三是缺乏迁移或转入应然之后的必要回归,构不成螺旋。迁移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大凡有效的迁移应产生反迁移,一种特定的回归也形成特定的螺旋方式。

篇3

一、从现象看工业设计教学的缺憾

现有的工业设计教育培养模式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合格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培养。要改变目前的状况,针对现有的问题,调整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在大量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国内高校工业设计教学凸显的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置的同一化倾向

由于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分为“工科型”和“艺术型”两大类进行教学,“工科型”工业设计专业毕业授予工学学位,“艺术型”工业设计专业授予文学学位,造成了教学及管理上的两种体制。据调查,国内大部分工科院校在筹建工业设计专业时,都是抽调一些工科专业的教员,再引进几个美术学院绘画或艺术设计毕业生组建成工业设计教学队伍,美其名曰“技术+艺术”。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纯粹而孤立的工科课程,如机械原理、力学、电学、材料学等,然后再开设一些诸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美术课,试图让学生自己去将审美情感与技术原理进行整合;工科院校如此,美术学院也是同出一辙,美术教学加工科课程的教学,再加上一些软件课程和命题设计实践环节。此类教学方式的课程模式同一化,没有凸显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特点,其课程各自孤立存在,缺乏系统的联系。甚至美术类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美术在工业设计学科中的重要性,而工科类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工程类课程在工业设计学科中的主导地位,双方相互对立而孤立。这样的教学设计迷惑和误导了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工业设计各门课程的认识产生脱节而孤立。

(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深入度

在通过对各个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问卷和走访调查中发现,简单的技术加艺术教学模式,因为各门课程各自孤立存在,缺乏系统的联系,进而产生了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深入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单一一门课程如果没有放入学科系统中, 它只会在课程自身的狭小空间内“自娱自乐”,比如说基础课程素描,如果仅从美术学科对素描教学的要求出发,教学的重点是关注线条、体面关系、造型塑造等方面,但如果根据工业设计学科对于设计基础系统要求来规划素描课程,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单一的形体塑造深入到形体推敲、形体的结构关系研究、形体创造等问题上,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学科来说更具针对性和深入度。

课程的孤立以及缺乏针对性的引导,会使得学生“机械和呆板”,缺乏系统意识,缺乏对形态、材料以及结构设计的全面认识。

(三)专业设计课程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由于中国制造业长期以“贴牌代工”为主,企业依靠生产加工维持生计,工业设计无法与之形成完整的产业开发链。设计与制造业的不对接,造成高校产、学、研体系的无法建立,设计实践无法实施,设计教育只能纸上谈兵。研究还注意到一个实际情况,国外高校的工业设计教师来自制造业或设计研究机构,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反观国内高校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作经历,尤其是缺乏制造业产品开发设计的工作经历,因此无法向学生传授一个系统、完整的工业设计,缺乏实践支撑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的评价,工业设计教学也只能是大量虚设的、概念性的、空想性的题目。

(四)课程设置“艺术与技术”分离,缺乏系统关系的架构

正如前面所讲的,由于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形式因素和构成人员因素,造成课程孤立脱节之外,还造成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相互分离而缺乏系统构建。国内的工业设计教学一直在强调“艺术+技术”,但是真正在教学规划和教学形式中体现艺术加技术的少之又少。孤立的知识点和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对设计中工程问题的理解总是流于表面,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造成学生只会些艺术造型,对工业设计认识的偏差使得学生只能从造型上认识设计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上依然因循守旧,那么,“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课程组教学”探索审美情感与技术原理的交叉融合

国内目前的设计教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西方上世纪中叶设计教育的影响。但是,我们只模仿了其形式,而没有认真分析设计教育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制造业和国情状况。通过对全球工业发展轨迹及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西方工业设计的过去和现在,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不应该重复西方的过去。尽管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工科型”和“艺术型”两类的工业设计教育,但我国从事设计的教育应该充分认清工业设计的本质,不应该在“工业设计是艺术还是工程”这个问题上“非左即右、非此即彼”。工业设计是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工程设计是解决物与物的关系问题;艺术则是揭示和表达人类的情感,强调精神性和自我表现,但艺术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工业设计同时具有科学、技术、经济和艺术的多重属性,一方面,由于设计的方法论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伦理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存在着有机的交叉联系;另一方面,工业设计致力于材料、技术、工艺、结构、生产流程、工业工程、形态、细节、色彩、人因、语意、品位、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因素的探索,这些因素是一种交叉融合应用的系统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①工业设计的教学组织也应该遵循这一系统的规律,以审美情感与技术原理性质的课程融合来组织教学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如图1所显示的形式构架系统,审美情感的艺术审美、文化传承、情感修养等,和中间的具体评价指标都有交叉的联系,而技术原理类的技术、使用方式研究、制造因素等也都和中间的评价指标有着交叉联系,这种直接的和间接的联系揭示了工业设计学科的复杂属性和多重属性,也说明在工业设计的教学组织中必须呈现出这样的交叉融合性,才符合其学科特征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从“传授知识”到“设计实践”的课程组教学形式

研究工业设计的内涵,我们认识到工业设计是一个横向应用的学科,工业设计所需要的“知识”往往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主题下非常系统的具体的“知识”,这个“知识”就是对问题的“解决之道”,而这种知识不是现成的,要求设计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去“整合知识”,“整合”和“索引”知识则是高等设计教育中需要培养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叫做“设计能力”,这是课程组教学研究探索的问题。与传统的设计专业教学突出知识,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同的是,课程组教学模式以实际设计课题为中心,“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是围绕设计课题来进行,强调学生在设计中对知识的交叉应用和应用过程中的“情理融合”。

(二)从课程“独立分割”到“交叉融合”的教学形式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代,各个领域的解决之道早已从学科分离走向学科交叉融合。而对于科学和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科学是改造自然的工具,艺术是打动人心灵的工具,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意识、人们的心灵。艺术在反映人的心灵过程中也在反映着现实,反映着科学技术所改变的社会现实。它们是相互交融的,紧密联系的,有相同审美规律。在信息文明中,由于生活方式丧失了他律的秩序感知严肃性,人们对生活价值、意义的趋向与祈求越来越缺少一种统一性和恒定性,逐渐演变为个人行为;而社会公众的行为规律也由传统造成的习惯设入到具体情景约定的游戏规律中。因此,以往那种稳定的、单一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根基受到了动摇,一定程度也不复存在,知识和信仰呈现出了变化莫测的、摇摆不定的、多元的特性。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是“人类有目的的、针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体有目的的活动的社会全过程”——包含了观念、构想、计划、机制、管理、政策、文化、可持续性、生存方式等内容。这些体现了设计蕴含的性质:目的性、前瞻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工业设计活动涉及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及应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无法解释错综复杂的综合设计问题。因此,工业设计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跨学科、多元式思维、交叉运用学科理论的互动教学活动。

三、工业设计教学的课程组式教学探索

根据工程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融合的课程组教学的具体特点,将工业设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分类教学变为以基础课程围绕设计主题的实践教学方式。

“课程组”教学计划以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实训课题为核心,以适应工业设计的学科特征,根据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组织整合,设计5到6个不同类别的设计实训课题,放置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的6个学期内分别完成,每个课题组安排一个主讲教师主持本课题组的教学,其他教师协助。从形式上看,和通常的设计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但课题组中的理论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如材料工艺学在家具设计课题组中主要针对家具讲述木工工艺及其应用,在家电设计课题组中则重点讲述金属和塑料工艺。这样的安排突出理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应用。如表1显示。

有机编排的知识结构支撑着课程组计划的实施,是学生在这些主题课程组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工程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融合应用的习惯,一系列的实训课题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看重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性,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方案构思与深入、设计表现与模型制作、工程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市场定位设计等各个环节。这是一种从课程模式到实施方式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设计把人为分割开来的课程重新融合成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有机整体,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完成设计课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注:本文为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审美情感”与“技术原理”关系的架构研究》,项目编号:YB08-25)

注释:

①胡鸿.设计思考——中国工业设计成长的思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篇4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5.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深刻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一、 问题导入: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除了"圣人"孔子和"亚圣"孔子之外还有谁?

二、作者和标题

1、作者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一个代表。在认识论方面,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2、解题

《劝学》,"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什么意思?明确:劝勉、鼓励。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 初知课文

1、 预习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读,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木直中绳(zhòng)以为轮(róu)

而望矣(qì)君子生非异也(xìng)

不积跬步(kuǐ)骐骥一跃(qí)(jì)

驽马十驾(nú)金石可镂(lòu)

虽有槁暴(yòu)(gǎo)(p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xǐng)

三、 思考讨论

荀子告诉我们学习都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观点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联系?

明确:

博学:广博地学习日参省:每天检查反省

登高:目标高远假:善于借助外力外物

积:积累不舍: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四、 研读文章

1、 翻译分析第一二段,思考:第二段中列举众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理和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

明确:木头经过墨线比量就显得笔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求学的人广博地学习、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成为"君子"。

2、 翻译分析第三段,思考: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论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举例论证--"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翻译第四段,思考第四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反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篇5

单元既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态度基础有关,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关,那教师就必须是单元的最终决定者。

教师决定单元还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师决定哪些教材构成一个单元。例如,高一英语教材(下)中的第20、21、22话题的题目是“Humour”,“Bodylanguage”,“Aworldoffun”,而其中的语法内容是“ing”的学习,英语教师问,能不能合成一个单元?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决定。另一层是教师决定单元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时的安排。例如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中的第四单元“太阳、月球和星空”安排了7课时,具体如下:第一课“太阳”,第二课“月球”,第三课“星空”,第四课“太阳系”,第五课“形成认识”,第六课“人类对星空的观测”,第七课“人类的星际旅行”。在教学中教师们感觉,形成认识并不需要单列一节课,而应该贯穿在对太阳、月球、星空的认识中,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对星空的观测和星际旅行同样应该与对太阳、月球的认识同步。于是,授课教师将这个单元调整为6课时,具体为:第一课“认识太阳”,第二课“观测太阳下物体的影子”,第三课“认识月球”,第四课“观察月相变化”,第五课“太阳系”,第六课“星空”。

教师决定单元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与学生一起决定单元的。有的教师在学生们拿到新的教材时引导学生浏览教材,请学生发表对教材的看法和自己学习教材的想法,一起决定教材的学习顺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知识、认知、态度等各种因素最终设计和决定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是什么?

单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和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对于这个道理,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但在实践中却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在教案中将教学过程及相应的活动作为了教学设计的重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计。

将课标中的相关要求照抄下来作为教案中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比较清晰,而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却往往非常抽象、不易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目标的关注,不能根据目标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或者根据过程中的问题对目标进行反思。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直接将单元教学目标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考试和评价与教学目标不相关。

……

单元知识目标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单元知识目标设计的关键是寻找学生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差距,是基本概念的不断追问,以及在追问中触及方法和态度。

教师教授知识往往会从概念出发,而学生理解知识或者说新的概念是从自己原有的经验即日常概念出发的。学生不知道科学概念但却常常具有日常概念。因此,概念教学是一个从日常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过程。

另外,一节一节备课、上课,结果导致知识以“点”的状态存在,要等到考试前复习的时候才能将知识串起来。其实已经晚了。单元知识目标设计就是要确定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就是对更基本的概念不断追问的过程。“责任”是什么?是对行为后果负责,那怎么样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需要三思而后行。为什么要三思呢?思考就是要作出选择?选择什么?选择的是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是自我利益还是他人利益?为什么自己作出选择还要考虑他人利益?因为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都有一定的角色。可能有教师会问,这么深究,学生能理解吗?只有在不断追问中,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

在单元知识目标的设计中,随着知识理解的深入即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触及知识形成的思维方法和主体生活经验和生活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才能真正体现知识学习的根本价值。

单元方法目标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单元方法目标设计的关键是对基本概念的方法论的思考,是寻找学生已有思维方法与基本概念背后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将学生思维方法的发展过程显性化。

笔者所提的方法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学科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例如历史学科中的多中心的或者比较的思想方法,数学中公理化的思想方法等。在任何学科的发展历史中,这些方法往往蕴涵在学科中基本概念的提出中。并且只有结合基本概念理解思维方法,学生才能体会方法的生动性和具体价值。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教师需要对学科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

方法的培养如同知识一样,是从学生已有的思维方法出发走向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正弦函数图像的画法,学生开始采用的是平均选点的画法,发现平均选点遗漏了关键的点,走向了五点画图法,最后走向了几何画法。只有当学生的思维方法跟进的时候,新知识才会被真正理解。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在板书和多媒体上也多是呈现关键概念和公式等。实际上,直观教学最重要的价值是将隐性的内容显性化。思维方法是比较隐性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方法将其显性化,便于学生形成内省能力。这对于学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还以上面提到的正弦函数的学习为例,是画法重要还是画法背后的思维方法重要?是将三种画法呈现在黑板上重要还是将三种画法背后的思维方法的变化过程呈现在黑板上重要?显然,将三种画法背后的思维方法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思维方法的递进及其价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更重要。

单元态度目标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单元态度目标设计的关键是对基本概念和方法论背后的态度的思考,是寻找学生已有态度与基本概念和方法背后的科学态度的差别,以及将学生态度的发展过程显性化。

笔者这里所提的态度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态度只有与概念和思维方法相联系时才是具体的,也才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例如,学生只有在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朝”等历史时期民族融合的史实中才能具体理解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的关系,逐渐建立一种开放、多元的历史观,并逐渐形成一种开放、宽容的历史态度。再比如,某学生在解关于“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的题时,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三条依据中常常只能想起其中一条或两条,大大影响了他的解题能力。当告知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这三条依据(其实三条依据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并从而提高了该学生的解题能力时,该学生对“联系”的思想和态度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态度的培养是具体的,还指的是要与学生态度的起点和发展需要相结合。我们常常会说,这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但具体在什么方面不积极和为什么不积极,却不清楚。这样笼统的判断是没有什么用的。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特别关注了班里的几位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让他们多读,多回答问题。其中有一个小男孩,据笔者观察,在课上有这样一些重要的表现:(1)每次读课文或者跟着老师读黑板上的字词的时候,他都是无精打采地晃悠着从半截读起。(2)当老师问谁能举一个生活中帮助别人自己感到快乐的例子时,他很快举起手回答:“小狗看家很快乐!”在课后当问起其他同学对课上的哪个内容感兴趣的时候,不少同学说喜欢“小狗看家很快乐”。(3)在课结束之后,研讨会主持人告诉同学们可以放松一下并进行演说时,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而他却回过头去认真琢磨起摄像机来,一直到老师喊起立才转回头来。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显然不能笼统地说这个小男孩学习不积极,关键是对什么积极和对什么不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应该基于这些具体的分析。

通常,态度的培养都是“捎带手”的,处于有意无意之间的,缺乏计划性。即使有计划也往往只有老师心里清楚并慢慢渗透在教学之中的。其实,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需要将态度的发展过程显性化,让学生真正把握自己。

确定单元的依据是什么?

单元是由教师最终确定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确定单元呢?不是,确定单元是要有客观依据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四个依据:教材、课标、学生、考试评价。四者的顺序是按照确定过程来定的。

教师拿到教材后,要对教材的单元设计意图进行研究,然后与课标要求相对照判断教材单元安排的合理性。在教材与课标之间,教师要以课标为纲。有时候,教材可能会出现教师们所说的“超纲”或与此相反的比纲要低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以纲为纲,也就是以课标为纲。/

根据课标确定了教材的合理性之后,需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单元的合理性。在教材、课标与学生之间,要以学生需要为纲。为什么在课标与学生之间要以学生为纲,其实,道理很简单,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是针对一般的学生提出的,可是我们在学校中面对的学生是非常具体的。记得笔者听过一节小学的英语课,教师是根据课标和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也很积极。但课后笔者在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全班绝大部分同学对课上所学的知识早已经掌握了。这节课实际是白上了。教师要在学生需要的调查中根据相似的普遍的需要精心设计单元教学,同时也要尽可能根据不同的个别的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了单元之后,还需要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审视单元。说到这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中学教师往往会首先根据考试试题的变化来调整设计自己的教学。这显然是必要的。例如,近两年数学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方面的试题,而这往往是学生丢分的题。原因是,平面向量是高一学习的内容,而在高二的解析几何教学要求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要将平面向量与其进行结合或整合。于是,教师们只好将它们作为高三复习中的重点,但存在的困惑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与教师讨论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是否需要向量?向量是如何在人类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被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向量对于解决几何问题的价值是什么?其实,学生对向量的需要与数学发展史中科学家对向量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教师如果能够从几何研究的历史去理解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价值并清晰地启发学生理解坐标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价值和局限以及向量在本质上就是“自由坐标”的话,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到位。实际上,不考虑考试评价进行教学设计是不现实的,但或首先或仅仅考虑考试评价,其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提高学生成绩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教师缺乏专业自主。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步骤是什么?

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步骤不是绝对的,以下安排主要是想表达如何通过过程和步骤体现“单元”和“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

1.认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可能的实现三维目标的价值。

²研究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²研究新教材单元编排的意图。

²研究借助教材可以实现的三维目标,进而研究教材与课标的关系。

2.认真研究课标,初步确定三维目标和三维单元。

²从总体上,三维目标指的是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各学科的提法不完全一样(有的学科提知识、能力和态度),而且三维目标的提出并在各学科课标中具体表述还是新生事物,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在实践研究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而不是简单接受。

²要研究三维目标在本学年、本学期的具体目标。

²要研究所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等内容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与本学年本学期的目标要求之间的关系。例如,初一思品课中有一个单元讲责任,而责任是一个从小学一直讲到高中的重要内容。小学已经讲了六年了初一应该怎么讲?因此,教师必须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或者整个中小学发展阶段的要求来确定本年级单元教学的目标。通俗地说就是要由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大过程”决定单元这个“小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上不出现重复教育或者教育脱节的现象,保证学生的发展。

²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本学年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对教材进行初步的单元组合,即哪几章、哪几个单元或者哪几个话题可以组成相应的知识、方法和态度单元(即三维目标和三维单元)。

3.认真研究学生,确定三维目标和三维单元。

备课要备学生,这是所有教师都清楚的。但现实问题是,有多少教师真正备学生了?不同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其发展需要便不相同。也就是说,学生达到的知识、方法和态度的目标是不同的。/

那备学生备什么,也就是说研究学生应该研究什么?过去,教师往往主要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笔者认为,不仅如此,还应该了解(备)学生的已有的经验、思维方法和态度的基础。有的学生知识基础不好但有关的生活经验很丰富,或者思维敏捷,或者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和资源。具有同样知识基础的学生,由于思维方法、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其知识的建构方式和能力会有所不同,也就是发展方式和速度会不同。这种不同成为单元长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或者成绩好坏导致的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机会的错过。

怎么备学生?在备学生时,教师们往往会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什么。这样备学生只是备了学生已有的书本知识,而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思维方法和态度等,因此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学生的经验、思维方法和态度需要以及具体内容采用访谈、作业分析、学习过程观察等方式加以了解。因而,研究学生不是教师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真正走进学生中,学会学生调研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养成课堂观察和访谈的习惯。笔者提出,学生研究是单元教学设计不可逾越的必要环节。

4.认真研究考试评价,进一步明确三维目标和三维单元。

考试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是非常现实和必要的。在实践中笔者甚至深切地感受到,不考虑考试评价的教学研究或者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不具有说服力的,也自然无法真正得到大家的欢迎和支持。

问题是,如何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1)应付考试的办法往往是一张一张地做题,而对学生在做题中实际存在的困难缺乏关注。(2)学生跟着试题走,至于能跟多快主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3)考试与教学目标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笔者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关键是,教师没有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也许有教师会质疑,我们有月考等各种小考,不就是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了形成性评价吗?实际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后者重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

实际上,要想学生在最后的终结性评价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要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能处于主动的地位。

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的标志是,过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现在需要在教学过程之前基于评价设计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研究考试评价的根本意义在于,在明确终结性评价之后教师能够将其更加清晰地转化为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5.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

在设计课时目标时,教师往往容易照抄单元目标。而实际上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现的,因此在制定好单元目标之后必须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变单元目标为课时目标。因此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是完成单元目标的关键。这也是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的关键。

课时目标相对于单元目标要更具体,具体到可以采取措施,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和环境实现。

6.根据课时目标设计问题、内容、活动和环境。

课时目标确定之后,要将目标转化为教与学的行为,即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结合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确定设计相应的活动和所需要的环境。

教学目标需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问题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教师可以直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也可以设计一系列帮助学生产生问题的情景。后者的难度更大,但对学生更有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内容、活动和环境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情景,也是学生思考的媒介。

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教师需要不断追问,问题、内容、活动和环境与目标一致吗?

篇6

对中职学生而言,免疫学理论深奥、难懂,内容系统性强。抗原又是免疫学基础的基础。笔者对中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抗原"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教材分析

抗原是人卫出版社出版、吕瑞芳主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介绍了免疫学的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为学习抗原打下了基础。本节内容不仅是学习免疫学后续章节的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微生物分论、生理学、临床各学科奠定了基础。对于医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知识。

2.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中职口腔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较活跃、想象力丰富,但理解能力、分析和运用知识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已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理解了免疫的概念、了解了免疫系统的组成(把机体比喻为国家,抗原性异物比喻为敌人,免疫系统比喻为国家机器),对学习本节课将有很大帮助。

3.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免疫的概念、特性和特异性;掌握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能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医学上常见的抗原的学习中并应用于临床;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抗原的概念、特性、特异性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为重点。

5.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结合临床病例、巧秒地运用比喻、启发等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和学习目的。

6.教学过程

6.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医学上的重要抗原有哪些""抗原是否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这一结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二者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抗原不但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而且和免疫系统是对立的,是机体的"敌人",是"战争"的"导火线"。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学生对抗原有了感性认识。接着,教师提出:抗原在免疫学上如何定义,有哪些特性,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抗原等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授课主题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6.2问题探究,构建新知

6.2.1.抗原的概念、特性、特异性。抗原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在概念中出现了"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等新名词,学生不易理解也不可能在学习本部分时完全理解。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动画将抗原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同时贯穿比喻教学法,将抗原比喻为这机体的敌人,遇见了B细胞、T细胞这些战士后,战士拿出相应的抗体等武器来专门结合这些抗原敌人并与之斗争,使学生对抗原有了认识。完全性抗原好比是体积大的敌人,容易引起体内B细胞、T细胞这些战士做出反应,而半抗原好比隐形敌人,不能引起战士做出反应,但如果这个隐形敌人(半抗原)如果开着战斗机(载体蛋白)就能引起机体的战士做出反应。这样,通过以上比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轻而易举理解了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特性也迎刃而解。

讲述抗原的特异性时,把Ag比喻为钥匙,将抗体比喻为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决定钥匙特异性的是它齿的高、低、凸、凹等不同形状,与它的柄端无关,从而引出抗原决定簇这个概念[1]。同理决定锁的特异性是它的锁孔,而与它的外部构造无关,为以后学习抗体的可变区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来探究讨论 "为什么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相应的疾病?"加深对抗原的特异性的学习。在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的学习中,教师提供了风湿性疾病病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为学习异嗜性抗原的学习作好铺垫。

6.2.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教师先结合抗原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因B细胞、T细胞是机体作战的主要细胞,只要胚胎期没有和B细胞、T细胞接触过的物质为"非己""异物"。接着抛砖引玉,教师举例让学生分析一些物质是否为异物,并将其分为异种异物、同种异物、自身异物。这样,不仅加强学生对异物的理解,还为学习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打下基础。

6.2.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在学生抗原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后,教师只需结合临床对肿瘤抗原进行精讲点拨,其余部分引导学生便可轻松自学,并将学到的知识得以活学活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3归纳总结,课堂反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进一步强化重、难点。通过当堂练习题,反馈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6.4布置作业,提高巩固。课下让学生自学"抗体"。思考:抗体是否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它的产生是否需要抗原的刺激?在预习新知识时进一步提高巩固本节内容。

7.教学反思

篇7

学习过程

1.明确教学步骤

(1)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内容

(2)根据文章已知内容猜测情节发展

(3)根据情节发展猜测小说结局

2.展示课题――《窗》

提问:看到这个“窗”字。你会想到些什么?或者猜猜看作者会写些什么?

明确:文章写些什么,存在无限的可能,只要是跟“窗”这个题目有关就行。

3.展示材料(1)

提问:(1)文章写了什么?

(2)猜猜看还会写什么?

(要求:a.在文中划出猜测的依据b.写出猜测内容的概略)

明确:猜测始终要围绕文题“窗”,以及文章已知内容细微之处的暗示。

4.展示材料(2)

提问:(1)文章写了什么?

(2)猜猜看还会写什么?

(要求:a.在文中划出猜测的依据。b.写出猜测内容的概略。

c.小组议一议各自的猜测内容,展示一个或多个你认为精彩的。)

明确:这里有特别强的限制,接下来只能写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的这个想法。但这个想法会是什么呢?又存在着多种可能。我们已知的情节是:两位病人都病重,但只有一位病人可以靠窗,靠窗的病人每天有两小时坐起来看窗外的世界。而这位病人把他所看到的窗外的世界描述给同伴听。而他的同伴就只能津津有味地听着。猜测的内容必须紧扣文本的这些暗示。

5.展示材料(3)

提问:(1)文章写了什么?跟你猜想的一样么?你猜想的和作者写的哪个更好呢?(说明理由)

(2)他会看到什么呢?

(小组议一议各自的猜测内容,展示你认为最精彩的。)

6.结局展示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明确:最让人震撼的的确是最后一个字――“墙”。当这个不靠窗的病人处心积虑、费尽心机、良心尽昧、经历了痛苦的人性沉沦及人格裂变,换得透过窗户向外看的机会之后,看到的恰恰是自己每天只要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的、房间里前后左右都是的、因为无法活动只能看的、最厌倦最单调最乏味也最怕看见的――“墙”!而且还是“光秃秃”的墙!作者的这一设计让整个故事具备了一种鲜明的反讽意味。

墙的目的在于隔绝。墙上开窗,试图与外界沟通。一个心理晦暗的“病人”,开窗见到的还是里面的“墙”,而且是光秃秃的墙。这堵墙折射的是一个真正病态的灵魂。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窗》无非是例子,一个教给学生阅读小说方法的例子,通过把握小说中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获得了提升,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把握也更为深刻。课后,很多学生都跑到办公室来,说这节课很有趣,这样的教学对小说的理解比较深刻。

《窗》教学了小说阅读的一种方法。以后的教学中要以点带面,教会学生一系列阅读小说的技法。

对文章结局猜测的点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应该多花时间在此。但因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时间把握得不够紧凑,导致了这部分教学结束得仓促,这是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附材料:

材料(1)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两人。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还有各自的生活……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材料(2)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视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花草。在公园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到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球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材料(3)

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在白天时刻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所知。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篇8

[作者简介] 杨开城(1971—),男,辽宁海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E-mail:。

时至今日,教师专业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成为一种专业似乎已成定局。有关教师专业化的文献非常丰富,教师专业化的必然性、必要性、构成要件、师资培训和师范培养的课程体系、相关的政策法规、实践中的矛盾和误区等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这似乎表明,教师专业化这个话题已经过时,那么本文为何还要讨论它?很简单,文献中的热闹归热闹,其实教师专业化还没有真正起步!

本文所讨论的教师专业化是指使教师这个行业或者工作成为一种专业的过程。有些文献将“以专业性的尺度或者按照专业性的标准,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过程也称为教师专业化,本文认为还是称为“教师专业发展”为好。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专业化完成之后,有了明确的专业标准,才能够谈得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问题,否则就是职业发展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也可以制定标准,却未必是专业性标准)。

一、关于教师专业性的迷思

在现代社会,专业通常意味着高成就、高标准、高地位、高收入。并非所有的行业都有资格被称为专业。目前社会各专业领域公认的专业概念和标准是利伯曼(M.Lieberman)提出来的。利伯曼指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对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工作需要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从业者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业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从业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的目的,以服务为动机;7.拥有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具体的伦理纲领。概括地说,当一个行业能够有组织地利用专业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在专业精神、专业伦理规范的约束下,为社会提供专门的专业服务,并赢得社会信任,拥有专业权力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成为了一种专业。

专业服务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因此离不开专业技术。想一想医生和律师的工作性质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专业服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所以,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知识是专业的最核心要件。因为只有拥有了专业技术,一个行业才可能垄断性地提供专门的、稳定的社会功能。专业技术往往比较复杂,掌握专业技术还需要学习很多其他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所以个人只能通过长期接受教育和行业实践才能掌握它们。有效的专业技术操作本身对从业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高要求最终会发展成为行业群体的自律文化和明确的伦理纲领。也就是说,专业自律源自专业技术的客观要求,而不是从业者的个人道德修养。专业技术是完成专业性社会功能的客观有效手段,因此,对于专业问题自然按照专业技术的标准去行动,而不是按照行政长官的意志去行动。专业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技术,行政命令无置喙余地,这是专业人员拥有专业权力的缘由。也就是说,专业权力不是行政管理系统主动赋予专业人员的,而是专业人员因为掌握了专业技术而赢得的一种知识权力。“科层管理人员把组织中的重要权力让渡给专业人员,并使其享有充分的专业自”[2]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专业技术的在场。但对于目前的教师而言,这种权力让渡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很简单,假设教师获得了这种权力,在缺少专业技术的客观约束下,工作水准一旦下降,势必又会回到备受监督和控制的状态。权力的让渡是以信任为前提的,被信任是以实力为前提的,实力来自专业技术。只有在拥有专业技术的条件下,将专业权力和责任制度化为法律法规才有意义。由此可见,当拥有了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即便还没有满足专业的其他要件,教师已有资格被称为“形成中的专业”或“准专业”,否则就连“准专业”都算不上。

专业性是专业领域的属性,它以客观的、可共享的专业技术为前提。一个行业只有首先具有了专业性标准,其中的从业者才可能有专业性的表现。所以,“教师默会知识的专业性”之类的说法是错误的。默会知识再高级也与专业性无关,它不属于专业知识的范围。只有当复杂的工作领域的行业水准开始依赖某种技术而不完全是从业者的个人经验时,专业性才可能诞生。专业性表现与从业者的个性和创造性不构成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性和创造性表现的更高级平台。

篇9

歌曲《拉钩钩》;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在邀请舞游戏中学唱歌曲《拉钩钩》,培养内心节拍感;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初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节拍特点。

2.聆听、感受和体会《口哨与小狗》中“口哨”与“小狗叫声”的独特音色和乐曲活泼有趣的欢快情绪;用模仿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的不同段落;初步培养用心聆听的良好听赏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拍、拍的不同节拍特点。

2.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与表演教学中,做到“活而有序”、“动而不乱”。

教学准备

1.将座位排成马蹄形。

2.剪辑好音乐,以备教学之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拉钩钩》

1.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师:我们小时候常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好朋友之间拉钩钩,表示一言为定,永远不变。我们还说,承诺是金,承诺是银,所以歌词写道“金钩钩,银钩钩,小小手指钩一钩。金钩钩,银钩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2.游戏动作和歌词学习。

设计意图:从加动作的歌词朗读中感受节奏特点和规律。

(1)边念歌词边学动作(师带生练习):

X X X - │ X X X-│

金 钩 钩, 银 钩 钩,

X X X X│X X X-│

小 小 指 头 钩一 钩,

X X X-│ X X X-│

金 钩 钩, 银 钩 钩,

X X X X│X X X-│

我们 都 是 好朋 友。

(2)左手钩右手,两只手是好朋友。(独自练习)

(3)你手钩他手(同桌),大家都是好朋友。(同桌练习)

3.《拉钩钩》邀请舞游戏。

设计意图:在愉快的游戏中,熟悉旋律与歌词,感受拍的特点。

(1)自然转换:合着大家的动作节奏,老师清唱、范唱歌曲。

(2)游戏讲解示范:老师找朋友,一对好朋友;(两个人继续找下去)朋友找朋友,两对好朋友;以此类推……

(3)4小节引子拍手练习:强拍拍手、弱拍分手掌心向上震动两次,在引子中找朋友。

(4)游戏规则:①注意边拍手边聆听引子音乐,要求在引子结束前站在朋友面前,要提前想好找谁当朋友。②开始演唱歌词时,一对朋友面对面进行动作表演。③在最后一遍播放歌曲音乐时,要机灵地就近找到好朋友,完成音乐游戏。

(5)连续播放歌曲音乐6―7遍,做《拉钩钩》邀请舞游戏:一找一成二、二找二成四、四找四成八、八找八成十六、最后一遍就近找朋友……游戏结束。

4.《拉钩钩》歌曲演唱。

设计意图:了解谱面信息、记忆歌词;建立内心节拍感;背唱歌曲。

(1)教师带学生看、读谱面信息,了解歌名、词曲作家、调号拍号等文本信息,养成“看谱”、“读谱”的好习惯。

(2)歌唱姿势巩固……

(3)聆听前奏――内心唱词,动口但不出声。

(4)聆听伴奏,老师指挥――内心接唱“金钩钩,银钩钩”――开口唱“小小指头钩一钩”――内心接唱“金钩钩,银钩钩”――开口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5)交换“内心唱”和“开口唱”的部分。

(6)聆听伴奏,学生小指挥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7)老师钢琴伴奏,学生看图形谱唱歌(注意乐句连贯、音准及二分音符的时值),能够背唱歌曲。

5.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拍节拍特点。

(1)复习谱面信息:曲名、词曲作者、调号拍号、情绪要求……

(2)复习节奏型“X X ”: 强拍拍手,弱拍与同桌对拍。

(3)随琴声拍手及对拍。

(4)拍手唱歌……

6.邀请舞《好朋友》。

设计意图:将两首歌曲连起来一边唱一边做游戏,对比感受不同的节拍特点;在歌曲演唱和表演中感受友好、愉悦和快乐的气氛。

(1)《你的名字叫什么》8小节引子:边拍手边走到要找的朋友面前。

(2)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强拍拍手,弱拍与朋友对拍。

(3)音乐结束后接《拉钩钩》音乐做邀请舞游戏,4小节引子转换节拍,和朋友表演唱《拉钩钩》。

(4)两首歌曲可反复6―7遍,邀请舞结束后孩子们回座位。

二、听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在歌声中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特别好听的乐曲,你能从乐曲中听出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1.完整聆听乐曲。

设计意图:感受小狗和口哨的独特音色、引出课题、了解谱面信息。

师:从音乐中听到有什么叫声?

生:小狗狗的叫声。

师:加上动作模仿一下那可爱的叫声……

师:音乐中除了小狗狗的叫声,你还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

生:口哨声……

师:口哨声好听吗?……

生:特别明亮动听。

师:口哨声是谁发出来的呢?

生:一个人……小孩子……小男孩……

师:他和谁是好朋友?

生:他和小狗狗是一对好朋友……在林荫道上散步……

老师带学生阅读谱面文本信息: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作曲……

2.模仿动作、完整复听乐曲。

设计意图:感受乐曲活泼有趣的情绪特点,进一步强调对口哨和小狗叫声的音色的关注,培养用心聆听音乐的习惯。

(1)师:听了乐曲,你的心情怎么样?……小男孩和他可爱的小狗狗心情怎么样?……让《口哨与小狗》带着我们一起去散散步吧。

(2)在乐曲聆听中去想象,并按要求做模仿动作。

要求:①听到口哨声时,撅嘴巴模仿吹口哨的样子并按节奏点头但不出声;

②听到小狗狗的叫声时模仿小狗狗的动作(双手在耳朵上方做狗耳朵手势并随节奏扇动)不出声;

③没有口哨声也没有小狗叫声时,请随着音乐节拍摇头、挥手或左右轻轻摇晃身子;

④动作练习。

(3)完整复听乐曲,用以上模仿动作表示听到的不同音乐段落。

3.再听乐曲,在结束音上做定格动作表示结束。

设计意图:进一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强调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

(1)师:乐曲结束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口哨声、小狗叫声……

师:这两种声音彼此应答后乐曲结束,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可以出声音模仿),然后选做一个模仿动作造型(可以模仿小男孩噘嘴吹哨、昂首挺胸、甩手迈步等形象;也可以模仿小狗可爱的各种造型动作),音乐停止,造型动作定格不动。

(2)随乐曲结束句练习,注意要合上音乐的节奏。

(3)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在结尾处按要求造型定格,老师配合做拍照动作。

(4)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玩一次。

三、小结

师: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在音乐学习中相互成为好朋友,和大自然、小动物成为好朋友,也希望孩子们和美妙的音乐成为最好的朋友!

学生在《口哨与小狗》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雷 燕 重庆市人民小学

案例设计二:

教学设计《拉钩钩》

教学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拉钩钩》。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拍的韵律感。

3.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拍律动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用具

皱纹纸条(保证每一个孩子两条)、打击乐(木鱼、碰钟)。

教学过程

演唱“师生问好歌”(教师编创),先唱谱,在唱词。

谱例1

一、音准练习

围绕mi、sol 两个音进行音准练习。

1.音名模唱,老师演唱mi、sol两个音的组合。

2.请学生跟教师反着唱。

3.进行个别学生的音准辅导,老师演唱后请学生唱,对于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当堂给予有效指导。

4.引导学生用“”节奏创编三音旋律。如:mi sol mi、sol mi sol,sol sol mi、mi mi sol …… 对学生的音准进行指导。

5.演唱歌曲《跷跷板》旋律,并加入表演:双手伸平,上下摆动模仿跷跷板。

谱例2

二、节奏、节拍练习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能够准确地拍出歌曲中的节奏“”。可指定一个学生来拍这个节奏型,也可由两学生接龙完成此节奏。

2.节拍练习: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乐,学生随音乐走动,训练学生稳定的拍感与节奏感。要求按照节拍走步,走两步停下、拍手两下。

三、感受三拍子

1.教学生三拍子的节拍: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腿。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拍三拍子。

3.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编创: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自己编创,拍哪里都可以,拍感正确就可以。

4.三拍子的律动感受,每个学生发皱纹纸条,随音乐左右摆动。

四、学唱歌曲

1. 聆听范唱。安静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

2.再听范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节拍。

3.说说歌词,边说边做动作。

歌曲动作:“金钩钩,银钩钩”――两个手的食指向内钩起来。

“小小指头钩一钩”――两个食指对钩起来。

第三句动作同第一句。

“我们都是好朋友”――双手相对置于胸前再打开伸出。

4.教唱歌曲:

(1)不依赖钢琴,完全用老师的音准来指导学生准确歌唱。教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教唱二到三遍。

(2)教唱时,教师注意表情与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与歌唱表情。

(3)关注乐句呼吸,每两小节一吸气,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呼吸习惯。

5.教唱歌曲旋律一到两遍,巩固音准。

6.跟琴演唱,教师弹伴奏,伴奏形式以和声为主。

7.师生做接龙唱游戏:

(1)集体接唱:老师唱一小节,学生唱一小节。

(2)个别接唱:老师一小节后指定一个学生接唱。

五、增强歌曲表现力

1.加入面部表情,教师用面部表情提示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加入动作:把说歌词环节的动作加入,边唱边表演。

3.加入前两节课已经认识的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钟。出示节奏型:

引导学生根据两种乐器的音色选择打击乐器,尝试效果如何,然后自己来做评判。

4.有表情地、完整地表现歌曲。

六、拓展:说说小秘密

1.引导学生们说说为什么要拉钩钩。

2.告诉朋友一个小秘密然后一起拉钩钩吧!

七、课堂小结(略)

田 雨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案例设计三:

《拉钩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歌曲《拉钩钩》。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常用音乐标记。

4.欣赏《口哨与小狗》,能随音乐的变化自由地编创动作。

教学难点

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能随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

教学重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板、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我们一起用音乐的方式来问好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虽然上课铃响了,可是他们并不能很快安静下来,因此我设计了“师生问好歌”,融课堂常规、节奏练习、发声练习于一体,事半功倍,效果极佳。

二、常规要求

师:上节音乐课小朋友们表现得很棒,还记得咱们的约定吗?

1.坐姿:

2.学会聆听:在音乐课上,我们会听到很多美妙的音乐,所以要保持教室的安静。

3.表扬:大家表现得真棒!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大家也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4.休息:听到这样的音乐怎么办?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5.紧急集合令:听到老师说“一、二、三”或者看到伸出三个手指,马上坐端正!

设计意图:课堂常规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让孩子们知道在课堂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才能保证上课的质量和高效。而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每节课都要提醒。这里设计的富有音乐特色的“表扬”、“休息”等,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音乐听辨能力,也让孩子们充满了兴趣,课堂也因此变得分外多彩。

三、认识音乐标记

1.屏幕依次出示:这是谁?它在做什么?

第一组:演唱、聆听

第二组:演奏、提示

第三组: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

2.辨识游戏(略)

设计意图:课本上的音乐图标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象来标记,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图标时,我通过屏幕来依次展示,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在后面的学习环节中也运用到了部分图标,效果明显。

四、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游戏:开火车(依次边拍手边说自己的名字)。

师:让我们开起小火车,我先来

“”……

2.齐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师:小青蛙邀请我们一起去唱歌呢!

3.提示演唱姿势,再次演唱。

师:大家的歌声把小鹦鹉也吸引来了,它说大家唱得真好听,如果像屏幕里的小朋友一样唱歌时“站要正,坐要直”,大家的歌声会更动听!我们用小鹦鹉说的方法再来唱一遍吧!

设计意图:虽然上节课已经学会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但是因为入学不到一周的时间,师生之间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因此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个小游戏,帮助大家进一步相互熟悉,同时巩固了歌曲。在演唱环节,我借用小鹦鹉的话来提醒大家注意演唱姿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儿童的天性就是这样,有时候老师的提醒远不及小动物的一句话呢。

五、学新歌《拉钩钩》

1.课中休息。

2.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师:大家仔细看,老师要变魔术了。这是什么?

(生略)

师:在音乐里,这是一组节奏记号,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个大,第二、第三个比较小。

师:说得多好啊,第一个大,读“强”;第二个和第三个小,读“弱”,连起来就是“强弱弱”。这样的拍子我们一般叫四三拍,一起读一遍。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点手心。

3.初聆听《拉钩钩》,师生随音乐动作。

4.师启发:大家开动脑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这是一个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在一个黑色的小屏幕上一敲,出现了三个节奏音符,随后让孩子们辨识,可爱的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兴趣浓厚。随后老师揭示:在音乐里,这是一种节奏记号,进而引导孩子们观察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强弱弱的规律,并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可谓一气呵成,于无痕中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5.再次聆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6.师按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生读第二段。

7.揭示歌名:

师:金钩钩和银钩钩指的是什么?(小手指)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拉钩钩》。

8.三遍聆听:教师随音乐找朋友。

师:两个人拉了钩钩,就是好朋友了,一百年也不能变。老师要找好朋友拉钩钩了,谁坐的最端正呢?

9.四遍聆听:学生随音乐找朋友。

10.随琴慢唱。

11.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巩固歌曲。

12.完整演唱:

师:小鹦鹉提醒大家了,轻轻地唱歌,你的歌声更好听!用小鹦鹉的方法来唱一遍。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更希望和老师成为好朋友。针对这一心理,在聆听歌曲的时候,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谁听得最认真我就和谁拉钩钩,这样一来,也激励了那些没有被拉过钩钩的孩子更加认真地聆听。接着再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之间相互拉钩钩,找自己的好朋友。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由听熟到会唱,由会唱到唱好歌曲。

六、欣赏《口哨与小狗》

1.课中休息。

2.静静聆听《口哨与小狗》。

师: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听一首好听的曲子,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3.简介乐曲。

师:这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生略)

4.二次欣赏,随音乐编创动作。

篇10

一 前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二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

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

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

三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

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

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

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

2.新特色

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

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

四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篇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排列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习概率的预备知识,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题材。从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看,它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在推导排列数公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分步计数原理获得了重要应用,又为推导组合数公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条衔接上下节知识的重要纽带。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排列的相关概念以及公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怎样运用公式、定理解决有关于排列的具体问题还没有付诸于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理解排列、排列数定义;了解排列数公式推导和简单计算;学会排列数公式及排列问题的常见解法;利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证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熟悉并掌握一些分析和解决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流程、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析和解决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媒体分析

篇12

病例1 教师举例:一新婚1个月女子上午与丈夫争吵后赌气回房睡觉,直到傍晚均未出过房门,家人进房查看发现其俯卧于床上,脸俯于枕上,已死。

问: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女子突然的死亡呢?(惊!奇!叹!各抒己见……)

教师给出线索,留下悬疑:该患者既往有癫痫病史,最后证实死因为癫痫发作。

问:因何发作?其发作直接致死吗?与有何关系?(思考、疑惑)

病例2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一桩离奇而严重的交通事故,公安调查出事故原因:肇事者患有一种病,名叫癫痫。

教师提问:癫痫发作可能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它是什么样的疾病呢?这是这次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 案例使学生产生兴趣,引起重视,对癫痫的概念、病因、表现产生质疑,激发学习动机,导入课题。

2、逐层解疑

2.1何谓癫痫?

问:什么是癫痫呢?(癫痫是一组由于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暂时性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症),教师重复强调关键词,结合大脑生理功能解释放电异常时的病理表现,从而导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意识、运动、感觉、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

2.2因何发作?

2.2.1 病因分类

问:有哪些原因可导致癫痫?(原发性、继发性)。那么,继发性癫痫的诸多病因归根结底是导致大脑发生了什么病理改变?(脑缺氧、脑损伤),引导学生对病因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升华。

2.2.2 诱因

抛出问题:病例1女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病的?(是在跟丈夫吵架后、情绪激动)

教师及时表扬并完善:激动、睡眠不足、饥饿、疲劳、饮酒、闪光、过度换气等均可诱发癫痫发作。故癫痫患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以减少发作?(避开诱因)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前后呼应,并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

2.2.3 发病机制

教师简述:正常脑神经元放电1-10次/秒,受损时可达数百次/秒以上,此种异常放电波及的范围决定了癫痫类型和表现。以多媒体展示放电范围与癫痫发作类型的对应关系,

如:异常放电波及全脑时,产生意识障碍和全身抽搐,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设计意图:学生解剖基础薄弱,通过图片展示功能区异常放电相应的症状,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信心。

2.3 有何临床表现?(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

教师引导:癫痫表现复杂、种类繁多,多具有间歇性、暂时性、刻板性三个特点。

多媒体展示临床分型:

全面性发作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失神发作(小发作)

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2.3.1 大发作:

师生互动:是最常见的类型,发作分三期

先兆期――让学生说出先兆期表现,讨论:出现先兆有何意义?(提示病变部位、避免外伤等)

发作期――观看大发作录像后学生分组讨论:发作期有何表现?教师巡回指导;由2个小组各派1位同学发言,教师总结更正,并对讨论热烈的、概括较完善的小组进行表扬。

恢复期――学生先说出恢复其表现,教师引导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出现呢?(这是发作期的延续,“疲劳”所致)

2.3.2 小发作:

播放小发作录像,让学生(分组)去发现、概括其临床表现,教师指导和完善。

2.3.3 单纯部分性发作

播放部分运动性发作的录像,让学生(分组)观察总结,并结合图片判断病变部位,进而引出“杰克逊发作” 和特殊感觉性发作的表现。

2.3.4复杂部分性发作

播放录像学生讨论总结临床表现。

教师再举例:一朋友来访,慌张道:中邪了中邪了!我这个月接连发生了一些怪事,有好几次一清醒就发现自己已经坐车到了外地,不知咋回事?只好花钱又坐车回来。

学生很感兴趣,又很疑惑,教师解释此非“中邪”而是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乘车坐船外出远行。有学生立刻问:老师,他坐车交钱了没有?表扬这个问题问得好,让同学们猜猜看,最后同学发现“发作后不能记忆发作过程”而得到答案。

2.3.5 癫痫持续状态

让学生说出并多媒体展示概念

说出诱发因素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通过链接提问:癫痫持续状态为什么会危及生命,导出其常见并发症。

设计意图:播放录像等同于把学生带到发作现场,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来归纳结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各类型发作的表现有了深刻的印象。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判断病变部位。适时列举生活实例,弘扬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思想,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效能性。

3、阶段小结,导出新知:

让学生总结出癫痫的临床特点,然后讨论回答2个问题:

问1 病例1女子最可能属哪种类型癫痫?(大发作,恢复期时间较长,其脸俯于枕上导致口鼻阻塞窒息而死)

问2 病例2司机是怎样造成车祸的?(很可能是大发作强直期脚踩油门)

教师进一步解释归纳,并指出,要确诊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脑电图(作为了解内容,多媒体展示);血尿粪和脑脊液检查(着重于查找病因);头颅CT、 MRI检查。

4、类比深化

4.1诊断

诊断依据 师生问答后板书:病史+脑电图

问:诊断和分型的主要依据?(目睹发作现场)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维:是否癫痫癫痫类型继发原发病因诊断

4.2鉴别诊断

晕厥 列举低血糖晕厥、低血压晕厥的表现,提出:失神小发作须与之鉴别,让学生找出鉴别点。

高热惊厥 教师阐述

癔病 播放癔病发作录像,让学生“找茬”,总结两者的不同点,通过图表直观展示。

设计意图: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找茬”来发现鉴别点,充分展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指出:癫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我们作为医生,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解除疾病的痛苦,怎么治疗?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5、知识延伸,现场体验

5.1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5.1.1在社区遇到癫痫发作,你该如何处理?

5.1.2在医院病房内,癫痫持续状态该怎样用药?

5.2然后进行模拟现场处理表演:

5.2.1让一位学生扮演病人,一位学生扮演医生,表演在社区癫痫发作时的处理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点评,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展示治疗的步骤,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心理和社会治疗的重要性,让学生说出治疗方法;简述病因治疗,强调继发性癫痫病因治疗是关键;展示常用抗癫痫药物,强调用药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5.2.2分组讨论怎样开出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医嘱,然后让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板书本组结论。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教学方法设置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轻松学习,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药物学基础知识欠缺,展示重点内容加强对比记忆;

6、小结巩固

课程上到这,同学们对癫痫的认识有多少呢?请两位同学说说,然后教师点评概括。

课堂练习:适时、适量、适合难度的练习给予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同时可检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3

2、在示范与演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点:能规范书写带有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怀素写字 》,激发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古时候著名的书法家怀素,从视频中我们都看到了怀素写字时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自由说)

2、延趣鼓励,揭示课题

师:怀素小的时候练习写字,木板竟被写穿了。同学们,一手漂亮潇洒的字,在于大家的勤思苦练。老师相信,在坐的你们将来一定也会有一个甚至几个怀素。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木字旁左右结构的字。(板书课题)

二、读写字姿势歌, 规范写字姿势

1、出示书写不规范的同学图片,师生点评

2、出示写字姿势歌,学生读一读。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写字姿势,师生评价。

3、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三、四步指导书写

(一)、看

师:同学们的坐姿都很端正, 1、出示“木”,学生认真观察。(机的偏旁用红色标示)

2、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木”字和“木字旁”,学生认真观察。(师提醒笔画和位置)

(二)说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真地观察了木字和木字旁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一下子能找出它们不同的地方?

1、指名说。

2、小结:木字做偏旁时要写得横短,竖长,最后一笔为点,整个字偏瘦。

(三)、范

1、出示木子头的两个生字:杏、杰,生书空笔画。指名说如何写好木子头的字?师分析杏杰的写法:木字在田字格上半部,横短竖短撇捺展。(师边讲边范写)

3、出示木子底的生字:朵、桌,生书空笔画。指名说如何写好木子头的字?师归纳:在田字格下半部,横长竖短撇捺展

4、出示:木字旁在左的四个字:杨、枝、杆、村

归纳要领:在田字格左半部,横短竖长捺变点。(木子在左行窄长,横画变短略上扬,

一竖穿横要偏右,长捺变点挂中央。)

四、练、评

师: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小怀素,拿起笔来写一写这些字,看谁是未来的怀素。

(1)、出示“朵、桌、杨、枝、杆、村、杏、杰”。

(2)、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互评指正。

(4)、个别投影展示,评价。

(5)、巩固练习

a、学生随音乐练习书写“自主练字”里的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坐姿)

b、每个小组内选出一幅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c、被评的学生自我评定等级。

五、课堂总结,延伸兴趣

1、谈谈收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