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货币市场基金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货币市场基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货币市场基金论文

篇1

1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到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7只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3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24%。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还比较狭窄,暂时设定为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银行存款和回购协议,但随着货币市场的逐渐发展,此类基金将来可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其他流动性良好的短期金融工具。从这些投资对象的性质来看,主要特点有:

(1)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元。投资该基金后,投资者可利用收益再投资,投资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比如某投资者以1000元投资于某货币市场基金,可拥有1000个基金单位,l年后,若投资报酬是8%,那么该投资者就多80个基金单位,总共1080个基金单位,价值1080元。

(2)收益率是衡量货币市场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这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获利不同。

(3)流动性好、资本安全性高。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基金所投资的对象的特点,同时,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日期限制,随时可根据需要转让基金单位。

(4)风险性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价格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

(5)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用,并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管理费用大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比传统的基金年管理费率1%~2.5%低。

(6)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它通常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付客户的日常赎回。即使在发生较大规模的赎回时,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迅速变现自己的短期有价证券来获取现金以满足客户要求。

2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分析

2.1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是指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必须承受的其外部发生的,非基金本身所能控制的来自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的变更等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1)利率风险。不同于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衡量其表现好坏的标准是收益率,这一收益率通常只受市场利率影响,其收益主要取决于短期市场利率水平,利率风险也因此产生。一般来说,货币市场基金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利率的高低成正比。市场利率越高,其盈利空间越大,反之则收益较低。

(2)资金转移风险。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非常接近银行存款,且收益率一般会超过银行存款,如果设立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可能就会出现转移。如果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不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银行的经营业务将受到直接影响。资金转移的另外一种风险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对走势将导致资金的流动。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当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收益出现差异时,货币市场基金就有动力超越有关限制,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不正常流动就会出现,这需要行业自律的提高和监管的强化。

(3)政策风险。这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人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内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一个特色风险。我国金融体系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最后货币市场基金到底由谁来监管,参与者的范围,政策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此外,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之后的收益直接取决于货币市场本身的发展,货币市场参与者是否足够广泛、投资工具发展是否充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状况、货币政策执行是否具有独立性等,这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而这些因素大都与政策变迁的方向和速度有关。.2货币市场基金的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局部因素造成的风险,是货币市场基金自身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基金本身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避免。

(1)道德风险。货币市场基金实质上是契约的组合,是多数投资者以集合出资的形式形成基金,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投资者选择好基金管理人之后,由于投资者不能直接观测到基金管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基金管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只是基金管理人的不完全信息,因此,基金管理人随时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即基金管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基金投资人的行动。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企业在债务到期是时无力还本付息而产生的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以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工具为投资对象,其中各类不同工商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占其基金投资组合的一定份额。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由于受自身的规模、信誉、业绩和经营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商业票据质量有所不同;某些企业一旦遇到经营环境恶化,经营业绩不佳,净现金流锐减,此时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就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风险。如果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这类资产所占份额较大,必然影响到基金的收益,表现出一定的资本损益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资产持有者按价值出售资产的难易程度。对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流动性是指基金经理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投资组合在市场中变现的能力。基金经理常常面对两大流动性风险:一是所持有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由于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遭受损失;二是现金不足,难以满足投资人的赎回要求。所以一旦基金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基金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货币市场基金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

(4)经营风险。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是专家理财,但基金管理者仍然会有投资失误,基金内部监控也可能失灵,这样货币市场基金净值将可能存在大幅缩水。因此,基金的收益、风险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平。投资顾问的专业技能及其业绩档案能提供下面一些重要信息:即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度能否被坚持;基金对未来的机会或严峻的形势将作何反应;该基金的顾问以受托人方式,按照基金股东的最佳利益行事的可能性。

3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

3.1外部环境的治理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规制定应当先行,应明确货币基金的设立原则、各方当事人间的关系、货币基金的投资领域、管理原则、分配制度以及违规处罚措施等,特别是要严格禁止货币基金投资股票、中长期债券、房地产以及实业领域。

(2)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工具。众所周知,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货币市场工具仍显单一,有限的货币市场工具必然会限制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方向,使货币市场基金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了它的灵活性。因此,我们应在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货币市场工具。

(3)实施制度创新,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对于降低基金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要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市场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首先,要打破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局面,允许更多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大企业进入货币市场,以进一步壮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活跃市场交易。其次,引入货币市场经纪商,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3.2内部环境的治理

(1)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货币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随时赎回投资或据其基金账户的资产净值予以签发支票,所以基金组合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不仅是指平常资产组合中应保有相应量的现金性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应持有必要量的短期国库券。因为能够形成大规模和范围广泛的流通交易市场的是短期国库券,所以国库券已成为仅次于现金的准现金性资产。同时,与持有基金较大份额的投资者经常的交流是得到赎回暗示的重要方法,有的基金采取鼓励大额赎回提前通知和拒绝对利率敏感的投资资金等措施。

(2)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即必须每天公布基金资产的净值与收益水平,允许投资者随时根据各自的需求,按公布的资产净值自由进出货币基金。为此,基金管理人应当与托管银行密切合作,将商业银行的网络作为投资者进出货币基金的窗口。并且,基金账户与投资者的银行资金账户要有顺畅的沟通,以保证投资者的资金根据需要在两个账户间快速流动。

(3)特别的内控程序。①估价。准确的估价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基金净值的重要因素。应定期(每天)估算基金实际市值和按摊余成本法计价得出基金净值,并将偏离度控制在0.5%之内。当发现偏离度超过0.25%之时,基金应该启动应急处理程序,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降低偏离度,如卖出对偏离度贡献最大的品种等;②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测试分析。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包括计算购买任何证券之后对基金的加权平均到期日(WAM)的影响,同时考虑在证券购买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赎回。此外,还应对单个证券和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在发生较大的利率变化时证券价格的敏感性。

目前,我国经济又处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健全,各种金融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重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并积极加以防范,保持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的同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吴道霞.货币市场基金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4(3)

篇2

1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到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7只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3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24%。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还比较狭窄,暂时设定为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银行存款和回购协议,但随着货币市场的逐渐发展,此类基金将来可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其他流动性良好的短期金融工具。从这些投资对象的性质来看,主要特点有:

(1)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元。投资该基金后,投资者可利用收益再投资,投资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比如某投资者以1000元投资于某货币市场基金,可拥有1000个基金单位,l年后,若投资报酬是8%,那么该投资者就多80个基金单位,总共1080个基金单位,价值1080元。

(2)收益率是衡量货币市场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这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获利不同。

(3)流动性好、资本安全性高。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基金所投资的对象的特点,同时,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日期限制,随时可根据需要转让基金单位。

(4)风险性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价格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

(5)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用,并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管理费用大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比传统的基金年管理费率1%~2.5%低。

(6)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它通常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付客户的日常赎回。即使在发生较大规模的赎回时,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迅速变现自己的短期有价证券来获取现金以满足客户要求。

2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分析

2.1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是指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必须承受的其外部发生的,非基金本身所能控制的来自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的变更等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1)利率风险。不同于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衡量其表现好坏的标准是收益率,这一收益率通常只受市场利率影响,其收益主要取决于短期市场利率水平,利率风险也因此产生。一般来说,货币市场基金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利率的高低成正比。市场利率越高,其盈利空间越大,反之则收益较低。

(2)资金转移风险。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非常接近银行存款,且收益率一般会超过银行存款,如果设立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可能就会出现转移。如果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不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银行的经营业务将受到直接影响。资金转移的另外一种风险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对走势将导致资金的流动。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当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收益出现差异时,货币市场基金就有动力超越有关限制,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不正常流动就会出现,这需要行业自律的提高和监管的强化。

(3)政策风险。这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人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内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一个特色风险。我国金融体系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最后货币市场基金到底由谁来监管,参与者的范围,政策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此外,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之后的收益直接取决于货币市场本身的发展,货币市场参与者是否足够广泛、投资工具发展是否充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状况、货币政策执行是否具有独立性等,这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而这些因素大都与政策变迁的方向和速度有关。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研究_金融研究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7-9-2014:33:20人:lsy1chj2wdh3

2.2货币市场基金的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局部因素造成的风险,是货币市场基金自身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基金本身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避免。

(1)道德风险。货币市场基金实质上是契约的组合,是多数投资者以集合出资的形式形成基金,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投资者选择好基金管理人之后,由于投资者不能直接观测到基金管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基金管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只是基金管理人的不完全信息,因此,基金管理人随时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即基金管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基金投资人的行动。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企业在债务到期是时无力还本付息而产生的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以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工具为投资对象,其中各类不同工商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占其基金投资组合的一定份额。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由于受自身的规模、信誉、业绩和经营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商业票据质量有所不同;某些企业一旦遇到经营环境恶化,经营业绩不佳,净现金流锐减,此时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就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风险。如果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这类资产所占份额较大,必然影响到基金的收益,表现出一定的资本损益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资产持有者按价值出售资产的难易程度。对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流动性是指基金经理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投资组合在市场中变现的能力。基金经理常常面对两大流动性风险:一是所持有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由于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遭受损失;二是现金不足,难以满足投资人的赎回要求。所以一旦基金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基金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货币市场基金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

(4)经营风险。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是专家理财,但基金管理者仍然会有投资失误,基金内部监控也可能失灵,这样货币市场基金净值将可能存在大幅缩水。因此,基金的收益、风险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平。投资顾问的专业技能及其业绩档案能提供下面一些重要信息:即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度能否被坚持;基金对未来的机会或严峻的形势将作何反应;该基金的顾问以受托人方式,按照基金股东的最佳利益行事的可能性。

3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

3.1外部环境的治理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规制定应当先行,应明确货币基金的设立原则、各方当事人间的关系、货币基金的投资领域、管理原则、分配制度以及违规处罚措施等,特别是要严格禁止货币基金投资股票、中长期债券、房地产以及实业领域。

(2)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工具。众所周知,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货币市场工具仍显单一,有限的货币市场工具必然会限制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方向,使货币市场基金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了它的灵活性。因此,我们应在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货币市场工具。

(3)实施制度创新,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对于降低基金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要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市场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首先,要打破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局面,允许更多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大企业进入货币市场,以进一步壮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活跃市场交易。其次,引入货币市场经纪商,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3.2内部环境的治理

(1)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货币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随时赎回投资或据其基金账户的资产净值予以签发支票,所以基金组合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不仅是指平常资产组合中应保有相应量的现金性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应持有必要量的短期国库券。因为能够形成大规模和范围广泛的流通交易市场的是短期国库券,所以国库券已成为仅次于现金的准现金性资产。同时,与持有基金较大份额的投资者经常的交流是得到赎回暗示的重要方法,有的基金采取鼓励大额赎回提前通知和拒绝对利率敏感的投资资金等措施。

(2)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即必须每天公布基金资产的净值与收益水平,允许投资者随时根据各自的需求,按公布的资产净值自由进出货币基金。为此,基金管理人应当与托管银行密切合作,将商业银行的网络作为投资者进出货币基金的窗口。并且,基金账户与投资者的银行资金账户要有顺畅的沟通,以保证投资者的资金根据需要在两个账户间快速流动。

(3)特别的内控程序。①估价。准确的估价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基金净值的重要因素。应定期(每天)估算基金实际市值和按摊余成本法计价得出基金净值,并将偏离度控制在0.5%之内。当发现偏离度超过0.25%之时,基金应该启动应急处理程序,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降低偏离度,如卖出对偏离度贡献最大的品种等;②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测试分析。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包括计算购买任何证券之后对基金的加权平均到期日(WAM)的影响,同时考虑在证券购买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赎回。此外,还应对单个证券和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在发生较大的利率变化时证券价格的敏感性。

目前,我国经济又处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健全,各种金融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重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并积极加以防范,保持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的同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吴道霞.货币市场基金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4(3)

篇3

货币市场基金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MoneyMarketFund,简称MMF)是一种以银行存款、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等安全性极高的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经过30年发展,就已占据世界共同基金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在美国,其规模更是远超储蓄存款。货币基金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投资对象不同于股权或债券基金,具有与众不同的比较优势,表现在:

1.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一般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基金汇集众多投资者的小额资金,进行金融“批发”业务,能争取到银行较高利率,还可以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短期证券,收益稳定。通常货币市场基金不收取赎回费,管理费用也较低,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远低于一般基金1%~2.5%的年管理费率,从而降低了费用,保证了收益。

2.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很低。货币市场基金并没有把收益率放在第—位,安全稳健才是其运作的主要目标,其投资工具到期时间很短、一般持有剩余期限小于一年的债券,基本不会亏本,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极少发生发行主体不能履约的情况。

3.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很高。几乎所有货币基金都采取开放式基金形式,投资者通过银行网点进行申购,赎回的便利性与银行存款十分相近,3天就能到账的流动性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现金管理工具”。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底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才正式发行,但随着短期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基金制度的完善,货币基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初其发行数量已接近30只,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占据了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半壁江山。此外,由于受到股市持续低迷的影响,股票型、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水平一直不能让人满意,而货币市场基金却是一枝独秀。在2004年和2005年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整体亏损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赚的盆满钵盈,平均收益水平达到了2.30%。这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短期现象,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路径选择——普遍经验与中国特色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不均衡,其发展路径与模式也互有差别。从各国货币基金发展历史来看,在本质上货币市场基金遵循的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发行运作方式,其发展路径与共同基金如出一辙。纵观世界各国基金市场,不难发现最典型的差异集中在基金发行主体性质的不同上。

第一种模式:银行主导型基金产业。这种模式流行于欧洲大陆及亚洲各国,其主要特征是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内的共同基金产业基本上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保险行业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新业务。货币市场基金一般作为银行业或保险行业的新业务来加以发展,而基金管理机构通常依附于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成为其一个业务部门或者下属的控股公司。

第二种模式:基金管理公司主导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共同基金产业是在独立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的基础上,由一些独立的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公司重新组成新的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来进行发展的。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其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是由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掌控。

通常来讲,一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路径的选择是由其国内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传统的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和新型的以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存在着本质上不同的要求。这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制约着货币市场基金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在动员储蓄、分配资本、监管公司经理投资决策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德国和日本。而在以资本市场为基础(market-based)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在动员储蓄、实施公司控制和进行风险控制中处于中心作用,如美国和英国。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基金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特别是不同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特有的生存路径和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重要特征是基金基本上都是由独立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并充当管理人,是一种基金管理公司主导的货币基金发展路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资金雄厚的商业银行的进入,基金管理公司得以迅速发展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主导。但另一方面,在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中,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发挥着资本市场的主导作用。根据世界各国的一般经验,银行主导型发展模式将更加适合中国现在的金融结构态式,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及对低风险资产格外偏好、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因此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需求巨大,银行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无疑前景广阔。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的颁布是中国金融制度的重大创新,它在政策上为银行进入基金行业铺平了道路。

三、大力发展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的效应分析——三大优势

1.从影响银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国的经验是:货币市场基金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匹配性最高,银行拥有的强大的分销网络以及多年来在客户中建立起来的信誉关系,使其迅速接触到巨大的客户群体,实现了业务快速发展。(1)改变中国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资产结构,优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积极进行中国银行混业经营的探索,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60%,与西方商业银行形成强烈反差,银行整体资产结构单一、盈利能力差。发行货币市场基金能够很好地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期限结构矛盾,拓宽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促使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竞争力。(2)加快“储蓄分流”,激发银行活力,进一步分散金融体系风险。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间接融资占绝对地位,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

道,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比率不断升高,这样全社会的融资风险都集中到银行,放大了银行的资产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基金,以自身的信用基础做保证在居民储蓄账户和货币基金账户之间打开通道,进行大规模运作。一方面具有极高信誉度的国有商业银行更符合中国投资大众的“求稳”心态,另一方面与现有的基金公司较小的规模运作相比,银行大规模运作货币基金能够带来更大的投资收益,提高货币基金对广大居民的投资吸引力,从而实现储蓄向货币资金规模化的转移,取得分散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的实质性效果。

2.从货币基金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银行主导货币市场基金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普遍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提高整个基金业的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加速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1)目前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只有500多亿元,个别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甚至不足10亿元,其股东主要是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通常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低。而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改变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规模,大大提高基金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基金业的完善。(2)商业银行在货币基金市场上具有成本收益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货币基金运作效率。商业银行是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成员,是货币资金最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管理货币资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银行自身还拥有强大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现代化的实时清算系统,拥有丰富基金交易经验的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大大节省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货币市场基金的功能与优势,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

3.从整个宏观经济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银行货币基金公司的成立能够加快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化、单一银行体系向多元化市场体系过渡,可以有效地化解货币市场基金对宏观货币政策的不利冲击,减少基金的负面效应。(1)银行在基金销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量会相对较大,从而刺激中国货币和短期债券市场,企业短期债券、融资券将会出现大发展的局面。按照金融理论,企业外源融资的层次依次为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从银行贷款发展到债券市场融资,可以推动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减轻银行信贷风险,加快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化速度。(2)货币市场基金对银行储蓄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因此高速发展的货币市场基金不可避免地对宏观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一般地,货币基金能够放大央行的政策影响范围和力度,给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基金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计量,给央行货币政策数据的准确测量带来难度,同时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甚至使商业银行面临“脱媒”的危险。而银行介入货币基金市场则可以使资金始终流动在央行可监控的范围内,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速度和方向,最大限度地化解基金对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政策建议

1.努力发展以银行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基金模式,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自身资源优势,激发银行的竞争活力,要努力把握货币市场基金的特性,在“准储蓄”到“真储蓄”的过渡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和可转换功能。同时还要注意确保银行货币基金和其他货币基金的协调发展,使宏观金融基金产业平衡发展。在产品创新上,依据中国国情,加快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本土化。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居民的大量资金缺乏合理投资渠道,而家庭又是持有货币市场基金的中坚力量,基金的产品设计和管理应围绕着家庭投资者来进行。应尽快推出适合居民购买的基金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和创新的基金增值服务。

2.加快完善货币市场交易品种的步伐。制约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因素就是可供投资的货币市场金融产品较少,规模较小。因此,中国金融当局如何发展完善货币市场将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空间。中国票据债券市场整体规模有限,公司债券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导致货币基金之间投资结构相似,市场风险增大。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庞大货币市场基金是以其金融市场上丰富的货币市场产品为支撑,如一年期的商业本票、回购交易、可转让定期存单、短期金融债券等。下一步中国金融当局应当大力发展这类交易量大、价格波动性不大的投资品种,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丰富的组合选择机会。

篇4

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4、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问题

5、风险投资在中国(河北)的发展

6、河北省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中国货币市场发展问题

8、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9、河北省消费信贷发展状况及问题

10、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分析

11、关于商业银行融入资本市场的思考

12、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

13、中小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选择

14、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15、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风险与管理

16、货币市场基金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作用

17、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18、新时期应建立怎样的银企关系

篇5

现有一事请教:货币市场基金按“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和“7日年化收益率”计算,那我2008年买的货币基金怎么确定净值和当天的收益呢?

黑龙江读者

首先感谢你对我刊的肯定和褒扬,这会化作编辑部的不懈动力,促使我们永远将杂志质量放在首位,为读者提供实用耐读的理财精神食粮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正如你所说,资本市场波动大,良好的心态是投资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你虽是新基民,但已掌握此要领,实属难能可贵。2008年股市巨幅下跌,债市却是风景一片独好。9月你适时加仓债券及货币基金,不仅能适当弥补前3类基金的亏损,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可谓明智之举。不过,6万元分投6只基金的配置稍有欠妥。一般来讲,核心基金组合数目3~4个为宜,尤其是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更需要精挑细选,因为跟踪多只偏股型基金费时费力,也不能有效规避单边市场大幅下跌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永远是1元。比如购买1万份就要用1万元。基金净值不能体现当天收益。货币基金公布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指按照最近7个自然日收益折算出来的年收益率,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是指前一个工作日每1万份(元)货币基金的实际收益(含节假日),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日收益‘当日基金份额/10000×当日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

您好!我从上文学时起就是贵刊的铁杆读者,那时正值中国股市的大牛市,身边好多亲戚,同学买股票、基金都了不少。现在我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于里也有了一些积蓄,本想小投一笔却适逢股市低谷,让我感觉有些茫然,周围很多同事也颇有此感,所以望贵刊多一些适时指导和多元化分散投资的渠道和技巧。

通过阅读贵刊了解到基金定投是比较适合职场新人的一种理财方式,但由于经验少,还比较难做到慧眼识“基”,挑选出比较有潜力的基金,希望专家能给予点评。

本刊的集藏栏目也颇受大家的青睐,这两年也正值奥运藏品火热之际,也跟风买了些奥运题材贵金属纪念币,但却不太清楚它的身价和主流的交易渠道,恳请予以指导。

另外,贵刊刊登的有关保险、房产的一些文章也都广受好评。封面图片总给人一种温馨的和美的家庭氛围,很有亲切感。

祝贵刊越办越好!

山东读者

前面的读者已经提到,股市波动是正常现象,在投资市场上,首先希望你如他一样树立平和心态。理财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清晰目标、长远打算,综合规划是其关键。投资更不仅局限于股市这一渠道,强市有赚钱的门道,弱市也有制胜的妙招。我刊的投资版块侧重推荐方法,传授技巧。介绍工具,不论市场牛熊更替,都会提供适时操作指导和相应渠道。不妨每期关注,定会找到所需。

关于基金定投,我刊已在基金栏目和专家理财门诊多次涉及,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提醒两点,一是定投要服务于长期目标,比如养老或子女未来的教育,用闲钱坚持长期投资。二是选好基金种类。基于期限较长,可选取波动较大、但长期获利颇丰的偏股类基金,如股票型、指数型或混合型。建议你一方面参考我刊每期基金业绩排行榜,另一方面要关注基金栏目文章,从中获取相关操作信息,择优持有。

奥运题材收藏品在我刊集藏栏目曾有介绍。具体到奥运贵金属收藏品,由于开发的种类比较多,有贵金属纪念币、纪念章、奥运金条、金砖、金银盘等,每种表现和价值就不能一概而论。贵金属纪念币一般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及其特许零售商或特约经销商销售,这些是正规的交易渠道。但若把纪念币变现,则需要通过民间交易市场、典当行或藏友之间的交换来实现,因为还没有产品的回购机制,发行之初,奥运贵金属纪念币都有“零售指导价格”,而每家经销商一般会随行就市,制定相应的价格。购买贵金属纪念币不论投资还是赏玩,都有必要了解相关收藏知识,毕竟它会同股票一样,涨跌不由人。

2009年“理财故事”征稿启事

2008年中国股市跌幅创全球之最,基金净值大幅缩水,银行产品屡遭责难,私募门槛难及。普通投资者经历冰火两重天。2009年《大众理财顾问》全新改版的理财故事诚邀您共品投资人生,参悟理财之道。

为普及理财知识、提高理财技能,弘扬积极的财富文化,挖掘个人理财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加强风险意识。本刊“理财故事”栏目特向全国读者征稿,欢迎您将投资理财路上的心经感悟寄发至本刊,我们将择优刊登。

征稿要求:

1 以“我的理财心经”为主题,记述自己或家庭的理财故事,也可以记述自己身边亲友的理财故事;可以是投资故事(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股票、基金、外汇、黄金、集藏等);也可以是消费故事(如房产、汽车、旅游、保险,医疗、教育等);可以记叙实际经历,也可以抒发体验与感悟。归结为方法性的经验更佳;

2 题目自拟,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体裁不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均可;字数在2000~4000字;

3 投稿方式:纸质文稿、电子文稿均可,都需注明“理财故事”字样。

篇6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非内部治理范畴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尽管市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增长,但是政策仍然是决定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的首要因素。有关专家曾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高达60%,非系统风险为40%,而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一般为25%,非系统风险为75%。从股票市场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转折都伴随着重大政策的出台,市场在政策的干扰下发挥着微弱的作用.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很难发挥作为我国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作用。一般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却对系统风险无能为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只有能够准确预测和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才能够分散系统风险,而对于政策的变动,证券投资基金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无疑加大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明确严重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基金业发达的美国,对共同基金的规范和监管,不仅有证券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而且有基金行业的自律,国内目前基金监管所依据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行业自律和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监控尚处于探索之中。

同我国的上市公司一样,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也普遍存在委托问题。基金持有人委托信托人行使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基金,基金托管人监督基金管理人的实际运作。目前在我国基金的实际运作中,尚无信托人这一法律主体,基金托管人在某种程度上兼任了信托人的角色。根据有关规定,基金托管人只能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任。由于法律法规上的缺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职责仅仅限于基金的会计核算和基金资产的托管,而面对基金运作中违规操作和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时,采取何种法律行动,履行何种法律程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基金的管理和惩罚完全通过证监会的行政处分来实现。且处分多来自行政手段,极有可能为基金管理公司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而不受法律制裁留下隐患。

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我国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人和人只是法律形式上的关系,委托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安排来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当人未能履行诚信义务的时候,利益损失就不可避免,而当利益损失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委托人追偿由于人行为不当所形成的损失。

对于现阶段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虽然在形式上构筑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国有化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约束和制衡精神却远未在实际公司运作中得以真正体现,自律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程度。因此,委托问题就不可避免。

(三)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意识淡薄,对基金缺乏认识

投资基金最初产生于英国,但目前最发达的是美国。投资基金在美国成为共同基金(MutualFund),把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投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操作,所得收益按投资者出资比例分享。投资基金本质是一种金融信托。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另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系数更高。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些它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我国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尚不足5%。

(四)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单一

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基金产品。就投资对象而言,由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衍生金融产品基金、混合基金等,股票基金内部又有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小企业型基金、科技型基金、行业型基金、地区或国家型基金、指数基金等。

目前我国基金品种比较单一,从基金类型上而言,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就投资对象而言,仅有股票基金或者说股票债券混合基金。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与该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开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基金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不断成熟来解决,而不仅仅通过模仿西方市场的产品来解决。

(五)基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时间还比较短,投资技巧及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整个管理人员队伍还有待建设;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也较短,企业形象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对策

(一)拓宽基金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将资金用于购买基金凭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不仅量大而且稳定,可以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输血”通道。为此,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逐步允许社会保障资金进入基金市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基金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养老基金的发展。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企业养老基金和居民养老基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后果就是市场参与者自行其是,从而导致普遍违规甚至普遍违法。

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建立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

建立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对投资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投资者可以借此评价基金经理完成汇报率目标情况如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如何。其次,投资者还可以对基金之间、基金与实行被动投资战略的基准指数之间进行比较,评价其绩效情况。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可以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而且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使证券投资基金真正发挥“专家理财”的作用,充当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稳定器”。

(四)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管层应逐步调整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目标,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的监管包括:维护和促进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高效和透明,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防止基金业内的犯罪和欺诈行为。

为达到上述监管目标,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下列监管途径: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及基金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促进基金从业人员的自律,遵守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加强向社会公众进行基金业的信息披露,维护公众对于基金的信心;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基金业的监督;加强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检查力度等。

(五)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篇7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非内部治理范畴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尽管市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增长,但是政策仍然是决定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的首要因素。有关专家曾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高达60%,非系统风险为40%,而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一般为25%,非系统风险为75%。从股票市场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转折都伴随着重大政策的出台,市场在政策的干扰下发挥着微弱的作用.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很难发挥作为我国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作用。一般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却对系统风险无能为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只有能够准确预测和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才能够分散系统风险,而对于政策的变动,证券投资基金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无疑加大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明确严重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基金业发达的美国,对共同基金的规范和监管,不仅有证券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而且有基金行业的自律,国内目前基金监管所依据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行业自律和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监控尚处于探索之中。

    同我国的上市公司一样,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也普遍存在委托问题。基金持有人委托信托人行使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基金,基金托管人监督基金管理人的实际运作。目前在我国基金的实际运作中,尚无信托人这一法律主体,基金托管人在某种程度上兼任了信托人的角色。根据有关规定,基金托管人只能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任。由于法律法规上的缺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职责仅仅限于基金的会计核算和基金资产的托管,而面对基金运作中违规操作和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时,采取何种法律行动,履行何种法律程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基金的管理和惩罚完全通过证监会的行政处分来实现。且处分多来自行政手段,极有可能为基金管理公司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而不受法律制裁留下隐患。

    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我国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人和人只是法律形式上的关系,委托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安排来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当人未能履行诚信义务的时候,利益损失就不可避免,而当利益损失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委托人追偿由于人行为不当所形成的损失。

    对于现阶段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虽然在形式上构筑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国有化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约束和制衡精神却远未在实际公司运作中得以真正体现,自律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程度。因此,委托问题就不可避免。

    (三)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意识淡薄,对基金缺乏认识

    投资基金最初产生于英国,但目前最发达的是美国。投资基金在美国成为共同基金(MutualFund),把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投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操作,所得收益按投资者出资比例分享。投资基金本质是一种金融信托。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另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系数更高。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些它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我国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尚不足5%。

    (四)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单一

    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基金产品。就投资对象而言,由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衍生金融产品基金、混合基金等,股票基金内部又有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小企业型基金、科技型基金、行业型基金、地区或国家型基金、指数基金等。

    目前我国基金品种比较单一,从基金类型上而言,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就投资对象而言,仅有股票基金或者说股票债券混合基金。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与该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开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基金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不断成熟来解决,而不仅仅通过模仿西方市场的产品来解决。

    (五)基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时间还比较短,投资技巧及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整个管理人员队伍还有待建设;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也较短,企业形象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对策

    (一)拓宽基金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将资金用于购买基金凭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不仅量大而且稳定,可以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输血”通道。为此,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逐步允许社会保障资金进入基金市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基金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养老基金的发展。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企业养老基金和居民养老基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后果就是市场参与者自行其是,从而导致普遍违规甚至普遍违法。

    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建立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

    建立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对投资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投资者可以借此评价基金经理完成汇报率目标情况如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如何。其次,投资者还可以对基金之间、基金与实行被动投资战略的基准指数之间进行比较,评价其绩效情况。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可以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而且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使证券投资基金真正发挥“专家理财”的作用,充当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稳定器”。

    (四)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管层应逐步调整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目标,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的监管包括:维护和促进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高效和透明,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防止基金业内的犯罪和欺诈行为。

    为达到上述监管目标,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下列监管途径: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及基金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促进基金从业人员的自律,遵守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加强向社会公众进行基金业的信息披露,维护公众对于基金的信心;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基金业的监督;加强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检查力度等。

    (五)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篇8

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整个国名经济为对象,对一国宏观经济信息进行统计核算。SNA统计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角度,涉及到生产,消费到投资各个流程。

MFS,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体系,以一国货币为核算对象,对货币的发行流通进行详细地统计。MFS显示货币,债务和信贷的流量和存量数据,可以辅助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履行金融监管职责。

金融统计视角下角度,SNA的资金流量表中金融交易表,计算了所有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流量和存量。而MFS将金融统计具体化,并且在该框架下编纂出货币统计,即金融部门的金融与非金融资产与负债之流量存量的统计。二者在具体的定义下有细微区别,也可以看出两大体系思想上的不同。

二、统计主体的差别

SNA和MFS在统计主体的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主体结构差异

SNA首先将统计主体划分国内部门和国外部门。在国内部门下,继续划分非金融机构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四个国内机构部门。同时在公司层面先划分出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的下,根据其市场活动和负债的流动性,分为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辅助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在这三个部门下又存在9个细分的子部门。MFS将统计主体划分为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广义政府,住户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其中金融采用五种分法。由于MFS侧重于对货币的关注,所以在金融公司部门下,更加细分和具体。

SNA和MFS这些子部门中大多相同定义,例如SNA和MFS都是广义政府的定义,但是具体来看,有细微差别。开展中央银行业务的政府附属机构,SNA划分为政府部门而MFS划分为中央银行。而葛守忠在论文解释,SNA划分不以机构单位的职能为标准,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进行划分。除此外,MFS第一层分类部门中包括为住户提供帮助的非营利机构,而SNA将提供金融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归入金融辅助部门。值得注意得是08年国民经济统计九大子部门有货币市场基金和非货币市场基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概括也很笼统,而随着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制度完善,MFS在SNA的基础上给出更具体和更清晰的划分。

(2)金融部门结构差异

SNA没有对货币具体定义,但是对统计主体划分是明确说明根据金融机构负债的流动性来划分金融机构。而MFS为了满足统计广义货币各层次的货币存量和流量的需求,对金融机构的划分更为具体化。具体机构差别如下:

08年SNA采用三分法,即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辅助机构,其他金融机构:而MFS则更突出五分法: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机构,保险和基金,其他金融中介和金融辅助机构。MFS统计范围中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机构,保险和基金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都归入SNA的金融中介机构中。

SNA三大子部门之一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中包括专属金融公司和贷款公司,SNA给出的定义是“由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单位组成,其资产和负债不在公开金融市场交易,包括只在特定单位或群体(例如子公司)交易的实体。或者是从单一赞助商提供的自有资金中提供贷款的控股公司,在其掌握的子公司中进行交易的实体也归入其中。

在SNA的定义中,信托简单归为其他金融机构,而在MFS中信托部门的分类有具体的规定。一般信托不能被视作单独的机构单位,和控制信托或从中收益的机构合并在一起。08年的国名经济统计手册,已将发放贷款的当铺归入其他金融公司,而MFS出于对货币的统计需要,也将其归入特殊金融中介子部门下。08年SNA比93年SNA更偏向货币统计的方向。同时也可看出,SNA的三分法是为了强调金融中介和辅助机构对经济的贡献;MFS五分法,是为了突出各个机构大内在货币流通中的职能。比如外汇局在SNA被划分为金融辅助机构,而在MFS里面分为中央银行的子部门。

(3)其他的划分标准

SNA还可以有其他两个划分标准,一.根据是否以营利为性质,分为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二.根据其所有者,可以分为公共所有,国内私人,外国控制的三个类型。但是,该划分更适合国民经济的划分和分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划分有时难以界定范围。

三、主体识别

SNA的统计主体更注重站在生产者角度,以经营权的主体来核算。SNA可视作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统计总框架,而MFS是以货币为核算对象对虚拟统计的具体和细化。

从统计主体结构来看,MFS继承了SNA分类的基础,即根据经济部门的同质性将经济主体分类。同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从金融制度选择上,根据社会融资方式选择可以,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型:根据金融监管角度,可以分为分业和混业管理。所以一个机构单位是否应该被识别,关键在于在金融市场中是否通过金融工具掌握资金的流动。而不同主体的划分,主要由于其掌握的金融工具和在资金流通中的地位不同。

以我国为例,我国实行的是实行分业管理制度,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系。在我国《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中,一级分类码包括:A-货币当局、B-监管当局、C-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D-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E-证券业金融机构、F-保险业金融机构、G-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H-金融控股公司和Z-其他。这样分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也为宏观管理信息与微观统计数据、国民经济运行信息与金融运行信息之间搭建了协调、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版

[2]向蓉美,黎春.国民经济统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9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次贷危机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对美国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如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的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像美国的汽车三巨头就因为融资的问题岌岌可危,最后是美国政府的援助,暂时缓解了它们的破产危机,但是仍然面临风险。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要么失业,要么收入大幅下降。再从外部环境看,其他国家的境况并不比美国好到哪去,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这次危机不断的向其他经济产业蔓延,因而整个世界都在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时向金融系统注入大笔资金,增加流动性,还下调了贴现率,降低了局部问题恶化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美联储在出手托市的同时还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促进金融市场有序运转。货币当局的行动和决心应有利于平息投资者的恐慌心理,限制市场恐慌对经济影响的放大效应。全球主要央行的银行家们一直在集中精力阻止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相继注入大量现金。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其次,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尤其是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资金损失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购买了包括次级债、“两房”债券及雷曼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由于市值缩水或债券发行主体破产而造成的损失。据现有公开数据,中国的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其间的损失大约在100亿美元左右。二是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因股票市值大跌而造成的损失。

那么,面对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积极应对呢?首先,我国应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同时,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采取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以缓解就业压力。

面对美国的次贷危机,我国的银行业应当怎么办才能从中吸取教训,规避风险,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

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应“齐步走”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进一步加深,暴露了金融创新的漏洞与金融监管的缺失。当前我国一些银行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次贷危机警示中国银行业在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银行机构应充分评估金融全球化影响的深度和联动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应用和推广作辩证分析。更加稳妥地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引导和扎实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同时注重防范创新风险,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监管理念。

在混业经营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再次将监管的全球性协调提到重要位置,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加强金融监管的全球协调。同时在当前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国内几大监管机构间应建立较好的协调机制。

为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改变以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由现在的17%达到40%至50%。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新形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信贷结构,加大持续创新力度,大力开拓以增加非利息收入为基础的中间业务。同时,必须考虑到投资者经验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现实国情,循序渐进。雷曼兄弟破产为中国的银行提了个醒,即要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创新一定要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

应格外关注房地产信贷风险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从单一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市场蔓延到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则是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当前我国部分房地产企业也出现了销售额负增长的情况,因而市场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房地产信贷风险也格外关注。

美国次贷危机启示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为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的负面影响,在转变房地产融资模式和加强创新的同时,还需注重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严防贷款质量下降。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督促商业银行针对部分城市进行住房按揭贷款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做好房地产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工作。

借款人未来现金流仍然是评价还款能力的最重要标准。

近年来,银行贷款出现了“重抵押、轻偿付”的倾向,更加注重贷款抵押物的价格,而对于借款人的现金流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很多经营次级房贷的公司,在明知借款人无力还款的前提下,仍然敢于放款,其风险管理的逻辑就在于即使借款人不能还款,依然可以将房屋出售偿还贷款,不会形成损失。但他们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房价一定会永远上升的基础之上的。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房价大约上升了一倍,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同期美国工人平均工资仅上涨了23.7%,显然,这样的房价上涨是不可持续的。

当房价下跌趋势开始,没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次级贷款就必然出现问题。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要求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时坚持严格审查客户的收入真实性,坚持客户贷款的面签制度,并坚持“第二套”房贷的标准,是着眼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事实证明卓有成效。

审慎的经营原则仍然应该坚持。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有效地对冲风险,但稍有不慎,风险也会非常之大。次贷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CDO、CDS等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发行,最后已经“面目全非”,就算是发行者也不知道其基础资产源自何方。而且华尔街投行过去十几年的成功运作,造成了其对技术过分自信和风险管理的自负,当市场系统性风险突然放大时,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巨人一夜之间就轰然倒下。因此,在风险管理问题上中国银行业机构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良好的风险文化和审慎的经营原则。我们要认识到,无论风险技术多么高明,风险并不能被消灭,就算风险被一家机构转移了出去,如果整个系统都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和手段,系统性风险反而会被放大。

加强多方互动合作,形成信贷支持合力。

一是各法人单位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财政、农林水等部门的合作互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对接平台,在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电厂扩建、电网改造、安居工程、生态建设、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争取发展机会。对中央、省、市政府有配套资金支持但资金短期内还没到位的项目,只要当地财政出具还款保证或承诺,可以提前介入并提供信贷支持,抓住发展先机。

二是加强与政府担保机构和其它中介组织合作。抓住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契机,加强与当地担保机构沟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项目情况差异化地放大贷款倍数,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分散机制。对优质项目要实行适度的担保抵押,不得人为提高贷款保证条件。三是充分发挥社团贷款优势。通过省行、各办事处等平台,加强辖内法人单位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大辖内信贷资金资和预测难度;最后,利率上升和下降造成的不同影响,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有关,增加了整个传导过程的复杂性。

利率作为货币市场上资金的使用成本,综合反映了货币市场上各种参与者的影响,本身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金融机构头寸的调度等因素。所以作为各种货币市场因素的综合,利率变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反映着货币市场参与者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因为表现出了以上分析的各种特点。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利用GARCH模型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建模的基础,把利率变化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条件异方差方程中,从利率变化的期限因素、预期和未预期、上升和下降三个角度,研究了利率变化对股市波动性的综合影响。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结论一:利率变化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微弱,我们认为这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密不可分。投资者把大部分资产配置在股票市场上,对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价格—利率,表现得不再敏感,弱化了利率变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结论二:利率变化与股市波动性的关系为负,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同,但我们采用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资产配置改变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投资者参与股票定价,市场信息量的增减变化,分析投资渠道的传导情况。

结论三:在对利率的期限、预期和未预期因素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利率变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制相对复杂,影响的滞后性与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和决策行为有关,增加了分析和预测的难度。

综合以上结论可以发现,利率变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受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的限制,使得利率作为货币市场上资金的价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表现得微弱,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善投资者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投资渠道,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

建议一:我国过于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忽略了货币市场没有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在货币市场,金融产品以国债为主,缺少企业债、公司债等其他投资品种,由于收益率较低,削弱了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参与者主要以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主,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聚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机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参与,割断了中小投资者在货币市场配置资产的渠道。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国应该以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市场之间的监管工作,重视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产品和工具,增加货币市场基金的数量,使得中小投资者能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货币市场上。

建议二: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是重要问题之一。利率作为货币市场资金的价格,反应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会影响到利率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调节作

用。Shior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利率的市场化,应该继续扩大shibor在资产定价中的基础利率作用,使shibor成为利率互换、浮息债券的利率基准,以及短期限固定收益产品的定价基准。通过扩大shibor的影响力,来推进我国利率的市场化,使利率真正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借此推动投资者决策的理性化。

建议三:我国股票市场上投机氛围较重,投资者以短期投资为主,在投资决策上缺乏理性分析,风险规避意识薄弱。投资渠道单一,广大中小投资者主要在股票和储蓄存款之间选择,使得资产配置上没有合理分散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股票投资者以自有资金参与股票投资,利率并没有起到机会成本的作用,也使得对于利率变化不敏感。监管机构应该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分析,同时扩大个人的投资渠道,使我国个人的资产配置得到合理的分散化。

六、参考文献

[1]TerenceC.Mills,《TheEconometricModellingofFinancialTimeSeries》(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2]A.ColinCameron,PravinK.Trivedi,MicroeconometricsMethodsandApplicatio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3]JamesD.Hamilton,TimeSeriesAnalysi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4

[4]Engle.R.F.andT.Bollerslev,Modellingthepersistenceofconditionalvariances[J],EconometricReviews,1986

[5]刘俊山,张陶伟,成交量与股价波动ARCH效应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4年3期。;

[6]吴振信,许宁,货币政策对股指影响的GARCH-M效应研究,经济问题,2006年8期;

[7]战明华,许月丽,基础货币供给、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基础货币供应关系的实证及其含义,统计研究,2006年11期;

[8]黄道平,基于ARCH族模型的中国股市波动性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9]马向前,任若恩,基于市场效率的中国股市波动和发展阶段划分,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10]陈德伟,金戈,利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11]毕晓文,冯玉梅,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基于2004年利率上调的实证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期;

[12]谢敏,利率与股票市场间价格及其波动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9月;

[13]满红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启示;

[14]祁斌,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国金融,2009年1期;

[15]夏春光,我国股市波动的利率效应,财经论坛,统计与决策,2005年7月下;

[16]李雅珍,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模型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8期;

[17]李中山,武军伟,甄红线,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上海金融,2009年8期;

[18]刘春香,银行利率与股市波动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3期;

[19]马骥,郭睿,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6期;

[20]熊正德,谢敏,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1月28卷145期;

[21]曹志鹏,韩保林,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模型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12月23卷12期;

篇10

一、我国证券投资的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来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投资逐步壮大和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作与监管体系。证券投资已经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渠道和方式。证券投资已经成为投资领域重要的投资力量,已经成为稳定证券市场的生力军。证券投资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被市场认同和接受,对投资市场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证券投资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创新也十分活跃,投资新品种不断涌现。在原有证券品种的基础上,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另外,在销售方式、费用结构等方面,也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便捷的证券销售渠道初步建立。

二、我国证券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

证券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前提。我国证券投资发展的政治环境就是国家政局比较稳定,社会制度变革加速发展,有关投资领域的立法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和稳步提高,为证券投资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那时候的国家经济还不够景气,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屡屡受阻。经过近30年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产证券化已经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融资手段登上金融领域的舞台。我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跟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密切相关。创新发展初期,我国经济处于低俗前进阶段,根本没有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做证券投资的事情,更多的精力和自己是用在了发展国家民生事业上,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为主,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受到忽视。

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走出阴影,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政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注和倾注的心血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实现质的飞跃,但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和潜在的风险。如果让证券投资市场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前进,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证券投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建设明显滞后于基金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基金立法缺乏必要的延续性, 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差。

(二)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证券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治理结构上暴漏出来许多问题。首先,证券市场在治理结构的设计上不够科学,往往是应该管理的忽略了,不该管的地方却大做文章;其次,治理人员执行效率不高,在治理过程中,不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的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构上的不合理,影响和制约了治理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监管体系的问题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手段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法制建设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证券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为主,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证券监管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

四、改善我国证券投资环境的建议

(一)改善证券市场环境

证监会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市场环境,提振市场信心。首先,进一步减免相关税费。税费的减免可以减轻证券投资者的费用支出,增加他们对证券投资市场的信心;其次,从制度上鼓励增持回购。这对于稳定市场情绪,重树市场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促进作用。再次,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是对守法证券投资者的负,也是证券投资市场法制化的标志。最后,为了保证证券市场运作资金的充足,应该增加对长期资金注入的鼓励措施和鼓励政策。

(二)完善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保证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为证券公司提供有力的结构保障,通过结构上的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获取竞争优势。证券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有效的内部治理是证券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而,针对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监管体系,规范投资运作

一套成熟的监管体制是实现监管体系建设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建立监管体制的思路,才能为完成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法律法规建设作为制度保障,可以为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规范,保证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市场规范运行建设,作为监管体系作用的直接对象,则是为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提供数据参考;证券监管的制度建设则是实施体系建设的内容建设,是体系建设最终要形成的一套制度方案和具体措施。

五、结束语

证券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解决我国证券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和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有最理想的环境,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本植.两岸投资环境及产业升级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张一博.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篇11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在巨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有较大比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过去10年美国国债增加了1倍,目前规模超过了13万亿美元,占GDP的90%,未来美元贬值的风险很大。而通过美元贬值以缓解国内危机,是美国政府惯用的手段,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压迫日元升值就是典型的例证。

一、世界各国美元外汇资产多元化运用现状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美投资活跃,不仅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由2005年的不到2万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4万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18%;而且在各国对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由2005年的25.5%上升到2009年的35.2%。各国政府对美投资体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投资期限和发行主体选择上日趋多元化。投资期限多元化是指各国政府在外汇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体现在对美国中长期债券、短期债券和企业股票的资产配置上。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2009年,它们的比重平均为76.4%、14.5%以及9.1%;发行主体选择多元化是指各国政府在外汇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体现在对美国联邦政府、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的投资结构上。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2009年,它们的比重平均为60.1%、25.5%以及14.5%。

第二,财富基金成了各国政府管理外汇资产的重要平台。据美国财富基金研究所统计,截至2010年3月,全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高达3.8万亿美元,其中一些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甚至远远超过该国名义外汇储备规模,比如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该国外汇储备的13.9倍,挪威养老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达到该国外汇储备的8.8倍。

另外,相对于外汇储备管理当局,财富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担当着本国外汇资产多元化管理的重要责任。据估计,整体上财富基金的资产配置大约保持在债权25%、股权45%以及其他资产30%的水平。比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就达到40%左右,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甚至达到了60%。

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调整币种结构分散外汇储备投资。考虑到集中投资美国资产的潜在风险,各国政府已经开始逐渐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虽然美元仍是世界各国官方外汇资产的主要货币,但是2001年以来美元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由超过70%下降到60%左右,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2008年仅为59.8%)。

另外,随着欧元的崛起,各国政府外汇资产币种结构中欧元的比例迅速上升,从全球平均水平看,该比例由17.9%上升到26.5%,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上升更高,由19.4%上升到31.1%。

二、我国外汇资产的构成和使用概况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自1996年以来显著上升。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4万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速超过27.2%。我国外汇储备的最大特点,就是美元资产比重较高。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我国共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超过1.46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美元外汇资产运用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在投资期限结构上倾向于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类投资的规模最大,为1.23万亿美元,占我国美元外汇资产的82.55%;而短期资产投资规模为1815亿美元,占比为12.22%;股权类投资规模则更小,为777亿美元,占比为5.23%。这和世界各国政府在美投资结构(分别为76%、16%以及9%)形成了较大差距。

第二,在投资发行主体选择上倾向于美国联邦政府证券。我国持有的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证券的规模为9157亿美元,占比为61.63%;各级政府机构发行的证券的规模为4543亿美元,占比为30.58%;企业发行的证券(包括企业债、股票等)为940亿美元,占比7.78%。这和世界各国官方在美投资结构(分别为60%、25%以及15%)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财富基金稳步发展,但多元化程度不深。据美国财富基金研究局统计,目前我国财富基金主要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等三支,分别管理约3471亿美元、2888亿美元以及1465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分别占我国全部外汇储备的14%、12%以及6%。

这些财富基金在美投资主要集中在现金、政府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安全性较高的金融工具上,股权投资仍然有限。以中司为例,据美国证交会披露,截至2009年末,中司持有美国股票价值96.3亿美元,相对于其持有的2888亿的外汇资产规模而言,股权投资比例仅为3.2%左右。

第四,美元资产结构不尽合理,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根据我们的观察,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远低于投资于股票指数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1925-1995年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10.5%,2000-2005年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14%)。

此外,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我国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而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冲击国内基础货币,央行通常通过发行央票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如果持有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相同期限央票的收益率,央行会面临亏损。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问题特别突出。在2008年全年以及2009年下半年至今的两个时期内,央票收益率分别处于3%-4%以及1%-2%的区间内,均高于相同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区间1%-2%以及不到1%,这意味着央行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实际亏损。

三、实现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建议

基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具体情况,外管局近日提出了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应坚持“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我们认为,在具体战略安排层面,除央行保留大部分外汇储备、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以外,相关部门应考虑将富余的外汇储备转换成其他投资形式,通过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大矿产资源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一)降低美元外汇储备比例,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上升,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逐步削弱。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虽仍占主导地位,但已不具备绝对优势。从战后初期至今,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50%多下降至近年来的25%左右,对外贸易份额从超过60%下降到近年来的15%左右。

我们建议,渐进地降低外汇资产中美元的比重、提高欧元以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比重,并根据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包括经济金融实力、货币供应量、国际收支动态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扩大对日元金融产品的投资。

今年1至4月份,已累计净买入541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另外,2004年以后欧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年中欧双边贸易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5%。从长期战略投资角度看,虽然目前欧元面临着暂时性的危机,但是现在和未来,欧元区仍然是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二)加大矿产资源投资,实现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列世界第53位。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剧增,使国内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趋严峻,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显现。

从长远看,缺口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将超过13亿吨,精炼铜730-760万吨,铝1300-1400万吨。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届时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将有19种矿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矿产,比如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0%左右,铜和钾的对外依存度也仍将保持在70%左右。

可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我们可考虑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对矿产资源的投资。具体看,可由国家职能部门发出指引,以外汇储备出资,通过企业具体操作,用于购买资源开采权和实物产品。

矿产资源储备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战略资源储备,以备应急使用;二是依托国有矿产资源公司以及民间企业,通过补贴、租赁存储设施等形式建立普通资源储备,这部分储备只能通过拍卖进入市场,且只能低买高卖,以保证这部分资源储备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加大股权投资,实现金融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扩大股权投资,是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提高外汇储备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截至2009年3月,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多元化平台淡马锡控股以政府投资公司的长期股东总回报率分别稳定在16%以及7%左右;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盈利6130亿克朗,收益率高达25.6%。可见,这一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国有所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扩大中司的规模以及经营范围。虽然我国的基金规模巨大,2009年中国华安投资公司、中国投资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都跻身世界十大财富基金之列,总规模超过7800亿美元,但是相对于我国2.4万亿的外汇储备而言,仅占32%,和同期全球财富基金平均占外汇储备47%相比较,我国财富基金的规模仍然存在扩大的空间。

另外,我国财富基金过分重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没有很好地实现多元化管理国家外汇资产的初衷,比如中司2008年的资产配置中现金类资产占87.4%、固定收益证券占9%、股权投资仅占3.2%,与全球财富基金平均资产配置水平债权25%、股权45%以及其他资产30%存在较大差异。

篇12

一、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夏其潜在运作风险

对比封闭式基金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基金单位无发行限额规定,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则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舍不断增强.基金规模也就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增长.基金管理公司可收取更多的管理壹.基金持有人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实现双方的共赢.也正缘于此.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能较好地发挥储蓄——投赘的转化功能,比较好地解决证券市场资金供给方面的问愿但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差.投资运作时不以基金持有人利益量大化为原则,甚至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剐其在广大投资者问就会丧失赣以生存的基础——信誉,其所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就可能面临被不断赎回、清盘的危险.

正是出于开放式基金具有可随时挂基金持有人购买和赎回的特点,使得开放式基金的运作风险要远大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量主要的风险其过于随时要应付基金持有人赎回要求的流动性风险。我国股市经过效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巳经超过1100家,通市懂占GDP的比重也达蓟5O左右,但我国股市仍是一个新市场.投机性矗,指散被动幅度太是其主要特征.当遇到突发性事件或调控政策出台时,指散大跌,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也注定难进厄运.在大多效投资者抛售狂潮的冲击下.开鼓式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也势必下降.而基金持有人为了避免所持有的基金单位进一步眨值,也势必要求尽早尽可能高价地赎回基金单位,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偿付基金持有人赎回需求、而又无其他融资逢径可供选择的话,势必撼售手中段票来满足偿付需求,这样注定会进一步加剧指效的下跌.进而又进一步加尉投资者的恐慌情鳍,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不捧腺有形成股灾、金融危机的可能.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均受到损害因此.在开放式基金推出之际,必须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并相应的进行一些制度剖新来满足开放式基金的运作要求.

二、我国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

从理论上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是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市场系在一起的,证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单调,而且质量低劣(映乏投资价值).其显然不适宜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环境,在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体系还未建立.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明确规定。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设计的重要功能在于合理界定权利边界.只有权利界限清楚,责任才能明确、才能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外部效应。但目前,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还仅是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来加以界定.并且该《暂行办法》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没有充分考虑开放式基金的具体特点,这样.权利和义务界定的不明确、规章制度的前瞻性不强.在实际运作中就会加大制度运行成本,造成额外的效率损失.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长期规范发展。

(二)我国现在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利于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l100多家.流通市值两万多亿元封闭式基金规模BOO亿元左右,在这种状况下就已经出现基金大规模交叉持股的现象.那么如果再推出总额为200—300亿元左右的开放式基金.在可供投资品种有限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问不交叉持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基金大规模的交叉持股势必降低所持股票的流动性.在开放式基金遇到基金持有人大规模赎回基金单位时,很易产生流动性危机。其次从市场结构而言。目前我国的投资基金仅能投资于A股和国债.投资品种有限从美国和香港的情况来看.投资品种非常多.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市政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并且其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对比之下.使得事实上我们管理的基金面对的是单一市场风险.如果国内沪、深指数大幅爆趺.势必给开放式基金带来相当大的运作压力 (三)有关金融制度设计,主要是融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利于开放式基金发展的规定。由于开放式基金随时面粘着基金单位的赎回要求.在出现巨额赎回、基金资产又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变现的话,就会对jl缶时性流动资金产生一定的需求。对此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该种信贷属于“过桥贷款”的性质.主要是为了给基金一个调整资产结构的机会。但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却规定:禁止“基金管理人从事资金拆借业务l动用银行信贷资金从事基金投资。这些规定的本意是限制基金进行信用交易和超出自身的能力进行投资.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但对于在开放式基金的情况下.上述规定却存在较大的限制。

(四)金融衍生品方面缺乏开放式基金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交易工具。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特别需要有做空机制.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仅有做多机制。任何一个投资者想参与中国证券市场,必须由最初买人股票开始l而实现最终盈利.也只能由卖出股票结束加之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的特点,使得事实上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很大的.这样·开放式基金虽能通过投资组合来肪范个股间的非系统性风险.但仍要承担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交易的缺乏可以说是开放式基金正常运作的一大瓶颈。

(五)缺乏合理的基金评级体系和权威的基金评级机掏。目前三大报是以基金净值来对基金运作能力进行排名的,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就会诱使基金管理人采取片面提升净值的捷径——对个股进行控盘式操作来提升所管理基金的单位净值.而不是在风险和收益的结合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运作开放式基金如果沿用旧的封闭式基金的思路,势必引起开放式基金所持有股票的流动性大为降低,易引发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况且,在基金发起设立时,其投资目标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有的是成长型基金.有的是优化指数型基金.不同投资目标的基金其运作思路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如果单一用净值作为评价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的硬性指标的话.明显带有不合理性,也易引发基金管理公司间的恶性竞争。另外.从基金评估机构而言.美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基金评圾机构的配套发展也密不可分.当前美国基金评级机构与股票评级机构、债券评级机构一起成为资本市场信用评级的三大支拄.并以严格、客观、公正保持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我国目前却缺乏此类公正独立的基金评级机构

三、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创新工作

篇13

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余额宝这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不到20天的时间累计用户就达到了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66亿元。截至2014年2月14日,余额宝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以上。从0到2500亿元,余额宝用了200多天,而从2500亿到4000亿元,余额宝仅用了30多天。截至2月26日,余额宝用户达8100万,已超过6700万名股民。在余额宝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争论从未停歇。央视评论员钮文新指责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应予以取缔”,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余额宝发挥了非常好的“鲶鱼效应”,是推动银行创新的一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如今,关于余额宝的问题仍然受到热烈的讨论,但是仍未有个定论。

一、余额宝是什么?

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增值业务,支付宝用户只要将其在支付宝中的剩余资金转入余额宝中便可以获得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收益,但实际上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通过余额宝直销,本质上属于货币基金,其投资标的包含:期限在1年以内的债券、短期融资券、银行协议存款、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与逆回购等。余额宝属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在我国受《证券投资基金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在目前制度框架内,没有任何人有权取缔一只基金。所以余额宝只要不违反基金法,是不可能被取缔的。通过支付宝的客户资源,天弘基金迅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基金成长为份额最大的货币基金,并且对银行的活期存款产生了分流的影响,似乎对银行造成了威胁。

二、余额宝为什么会得“民心“?

银行也代销很多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基金公司们曾经都把银行看做最强有力的代销渠道,因此代销基金所收取的服务费用便成为了银行的一项强有力的收入来源。但是余额宝的推出打破了这一模式,原因就在于通过余额宝投资基金不需要开户费、申购费,购买一份额基金仅需1元,且随时可以申购赎回,实行“T+0”的制度,灵活便捷。相对于银行而言,它具有四个优势:时间成本低,门槛低,产品简单易懂,收益高。银行则一直以来因为繁琐的手续而为人诟病,其短期理财产品的高门槛也令普通的投资者望洋兴叹。“5万元起步,10万元是寻常,甚至几十万数百万元的入门费也是常态,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保本型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即是以5万元起购,以1000元的整数倍递增,这样的高门槛恐怕一般的投资者都难以接受,即使是工行代销的货币基金,其最低申购金额也是在100元、500元等,这与余额宝的仅仅1元的成本相比也是非常高的。另外,余额宝非常值得人们称道的便是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虽然一直以来银行也在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但是实际上客户仍然是在被动接受银行的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产品往往被设计得非常复杂,恐怕其收益如何连销售人员都“很难说清楚”。而余额宝设计简单,“傻瓜”式的申购赎回步骤让很多不懂理财的客户体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理财,而且客户每天可以看得到自己的收益,会有种看着自己的钱包逐渐鼓起来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愉快的感受,自然会赢得“民心”。

三、余额宝存在的不足与隐患

不过余额宝一直宣扬自己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4倍,这还是有待商榷的。首先,余额宝实质上就是一种货币基金,与其他的货币基金并无太大区别,它的“T+0”制度即较高的流动性,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对于货币基金来说都是正常的。目前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6.026%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173个开放式货币基金中排名第20名,不足为奇。然而余额宝却将其与银行活期存款进行比较,标的就不对。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是受法定基准利率约束的,不可能超过央行规定上限,而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协议存款的利率是可以商议的,协议存款的起存金额一般较大,存款期限较长,且针对的对象特殊,其向银行索要的利率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实属正常。但是,因为支付宝长期以来积累的客户对其的信任,使得客户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余额宝里的资金除了收益率奇高以外和普通的银行活期存款并无差异,于是纷纷盲目追求这一高收益,甚至把银行活期存款转移到余额宝中。其次,余额宝的宣传存在着一定的误导因素,过于强调其收益,而淡化其风险的存在。仔细观察余额宝的页面,会有一行不易发现的灰色小字:“天弘基金,过往业绩不预计未来表现,风险不同于银行存款。”但是估计客户很难注意到这行小字,误以为余额宝的收益是相当稳定的,实际上余额宝仍然存在诸多风险。其中的风险不仅仅有针对客户收益的,还有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风险。首先是对顾客的风险:

第一,便是余额宝的监管政策方面的风险。目前,国家的政策对金融创新还是比较宽松的,虽然余额宝曾经遭遇了“备案门”,但是监管部门对其积极作用还是给予了肯定。余额宝实际上仍是金融市场中的边缘化产品。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是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而余额宝不归任何部门监管范围,处于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是“影子银行”之一。现在金融监管部门对余额宝的监管政策仍然出于空白状态,相对于银行受到的严格的监管,这无疑是货币基金繁荣的一个原因。但是一旦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得到完善,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对余额宝的监管力度,那么余额宝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2014年2月28日证监会宣布要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管理和互联网销售基金监管的有关规则就是一个例子,如今货币基金仍然享受着“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的特权,一旦该政策优惠被取消,那么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势必会受到影响,则余额宝的收益也会出现波动。因此,随着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余额宝未来的发展形势仍然有待考察。

第二,余额宝的最经受考验的时刻莫过于节假日了。因为人们通过余额宝买东西或者是将钱从余额宝中转出就是赎回基金。但是如果人们因为促销活动扎堆购买各种商品,则余额宝容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很像银行挤兑,因此余额宝必须拥有充足的准备金以防范流动性紧张。现阶段,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余额宝已经可以利用支付宝长期以来的客户的消费数据计算出预期的准备金需求,从而提前准备适当的准备金。余额宝对客户从余额宝中转出资金的次数和金额都有限制,也是在这些计算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然而,这毕竟是概率统计的结果,万一小概率事件发生,那么对于余额宝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随着余额宝管理的金额逐渐扩大,对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这对阿里金融是个巨大的考验。

第三,余额宝的收益势必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尤其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余额宝较高的收益率其实也得益于银行2013年6月以来的“钱荒”。之前,因为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热钱大量流出、银行对影子银行业务操纵过度等原因,银行间利率大幅上涨,大量注资于协议存款的天弘基金也受益匪浅,这不仅与我国货币超发、产能过剩有关,也与央行突然一改之前对各商业银行的态度有关,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时难以达到金融监管要求。然而,一旦央行像以往一样给商业银行的资金调度予以支持,那么银行间的利率会逐渐平稳,月报的收益会下降,很有些“银行富了则余额宝会变穷“的意味。这种情况最极端的真实案例莫过于1999年美国网上支付公司paypal设立的账户余额货币基金,和余额宝极其类似,最终却因为美国连续数年实行零利率政策,导致其最终被清盘。一旦银行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余额宝的收益也会下降。下图即为从2013年6月13日到2014年2月27日的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以及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的1月期限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余额宝的收益率与银行间利率的大势比较相关的,当然余额宝的收益更加平稳。

最后一个风险就是网络操作的系统风险了。虽然余额宝在创立之初就定下了一个重要的规则:“技术标准参照银行,账户监管超过银行,资金管理依靠银行。”尽管余额宝拥有非常严密的保护,每天也设定了一定的安全阈值,但是网络安全隐患是难以消除的,安全一直是互联网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银行存款更安全的原因之一。

以上都是针对余额宝给予顾客收益的风险。然而,余额宝对整个宏观经济来说也是有风险的。钮文新指责余额宝“绑架利率”,货币市场的大部分资金并没有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是在整个金融圈里空转。钮文新认为“互联网金融”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中,它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的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的方式把钱存给银行,以便从中得利。有人说钮文新危言耸听,认为余额宝的成功也是银行存款利率几十年来很低的原因所致,甚至有时无法赢过CPI,但是货币基金却都可以跑赢CPI。其实人们如今如此推崇余额宝,也是人们对银行存款的失望造成的。其实我认为钮文新说得很有道理。余额宝这种新的货币基金形式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银行的负债业务,同时也影响了银行的中间业务。它打着“收益率是活期存款的14倍”的旗号造成了“存款大搬家”,同时因为极低的门槛而对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代销等中间业务造成了冲击。很多银行资金短缺,不是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就是推出众多的类余额宝产品,比如“工银薪金宝”、“现金宝”、“快溢通”等等。其实这也是银行缺钱的无奈之举。现在金融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金融脱媒的趋势也在加剧,哪家银行不希望用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客户呢?但是这样势必会提高银行的成本,从而提高贷款利率。一直以来利率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受到严密的金融监管,按照存贷款基准利率开展业务,是不可能大幅提高存款利率的,否则会造成经济混乱,所以有些人指责对银行过低的存款利率失望透顶实在是有失偏颇。而天弘基金如今因为份额扩大拥有更多议价的筹码从而以更高的协议利率贷给银行,使银行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融资成本,怎么可能不对企业的贷款成本产生影响?有人又指出余额宝的高利率是否会转嫁到企业的身上,还应该看银行是缩短其存贷款利差还是把成本加到贷款利率上。我认为,如果银行的资金真的会大量融入“宝宝”类产品的话,贷款利率一定会大幅上涨的。如今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贷款年利率为5.6%;五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也是6.55%。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高于一年期贷款年利率了,这就不是单单缩短存贷利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而且余额宝面临的多是银行客户群中具有“长尾效应”的客户群,这些闲散客户往往对理财不甚了解,容易误认为余额宝等同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从而无法接受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这样很容易拉高存款利率,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最终就会像钮文新所说的由“人民买单”。

小结

余额宝的出现还是有它的合理性和创新性的。本来支付宝中的备付金就是巨额的沉淀资金,只是放在那里而不多加利用实在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天弘基金敢于在paypal的失败之后迈出这一步,在其他基金只是想把支付宝当成其销售渠道时它却为支付宝量身订做“余额宝”,这些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当前中国的投资者主要投资的是房地产、股票和贵金属,这些投资都面临风险,一般闲散客户很难从中获利。但是余额宝的出现无疑改变了这种困境,不可否认它的确存在很多问题。现在有种建议就是应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把余额宝的钱贷给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境,使金融体系真正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对余额宝来说,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初就是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而出现的,它再怎么发展也不应该脱离这一基本的轨迹。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很好,但是投资于实体经济资金回收较慢,风险也相对较大,否则小微企业怎么会有贷款难的问题呢?这样做很难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性,也难以兑现“客户可以随时兑现”的承诺,除非余额宝可以像银行那样严格地审核贷款客户的信誉并且有套完整的信用评级体系才能保证支付宝的流动性安全。试问这样做又和银行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我认为,钮文新所认为的“余额宝绑架利率”是有一个重要前提的,也是我之前的讨论中暗含的重要前提。那就是“银行存款大搬家”的数额必须超过所有存款一定比重时才会出现的现象。现在来看,这是不可能的。首先,鉴于我之前提到的余额宝对客户收益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尤其是网络风险,不管怎样客户还是不敢把巨额存款托付给余额宝的,毕竟以庞大的注册资本为依托的银行所积累起来的数十年信誉是难以被余额宝所撼动的,很多基金公司还是不敢放弃银行这一重要的销售渠道的,企业的巨额存款也是以银行存款为主体的。余额宝的创新可以说只能给银行销售基金和理财产品的手段以启示,现在银行也开始逐渐放低身段,各种类余额宝纷纷推出,对接货币基金,年收益率也可以达到5%以上,甚至可以1分钱起购,这实质上已经和余额宝没什么区别了。虽然余额宝还有可以随时转出资金用于消费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有便利,但是对客户的吸引力绝对不会像以前那么大了,加上银行强大的客户号召力,至少不会发生像现在所说的“存款大搬家”的现象了。另外,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银行协议存款大跳水,余额宝收益可能跌破3%”,相信很多客户也会开始关注余额宝一直淡化的风险性问题了。余额宝的超高收益也是在银行“钱荒”这一特殊背景下出现的,一旦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出手解决“钱荒”问题,那么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将不会这样令人侧目了。短期来看,余额宝给银行业带来了恐慌,给客户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但是长期来看,它还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货币基金罢了,只不过是换了个销售途径,并不会对银行和百姓造成太大的影响。有篇论文的题目叫做“余额宝贵在创新,难称革命”,我觉得很适合它,不过中国的金融业很需要这种创新还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金融理财产品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懂得理财以及知道这些理财产品的民众却不多。人们的金融知识匮乏导致很多基金、理财产品被束之高阁,闲散的资金只能放着贬值而无法流入实体经济中。还是应该多加鼓励这种金融创新的,它毕竟提高了资本的配置效率,当然,除此之外,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应该跟上,也要着力打通资本注入实体经济中去的通道,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好、更快、更加平稳。

参考文献:

[1] 《支付宝事件:余额宝被指吸血鬼,媒体呼吁取缔》(新民网)

[2]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东方财富通

[3] 《指尖上的理财产品――余额宝分析》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