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田径训练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田径训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田径训练论文

篇1

作者:黄竞 单位: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运动的教练员是整个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担负着训练运动员的重要职责,尤其在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促进运动员各项技能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运动教练员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监督者,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训练的效果,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极具潜力的田径运动员。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于教练员的综合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高素质的田径教练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文化修养和敬业精神。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全面落实田径教练员的岗位培训是提升其专业素质的主要举措之一,也是巩固田径教练员队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国内外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成功经历,其更能证明对教练员进行必要培训的重要性。

注重田径的专项竞技能力因素的训练专项竞技能力因素的训练主要包含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智能训练等几个方面,少儿田径运动员主要是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在进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进行某种运动的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应根据少年儿童的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提高。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发育的比较快,不同阶段由于发育阶段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不同。所以在整个的训练中就需要针对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制定训练计划和实施训练,这样才能使各器官系统机能获得明显的发展和提高,适合田径运动的需要。就力量素质而言,少儿的肌肉中水分成分较成年人高,肌纤维较细,不可盲目进行绝对力量,不宜过早进行专门性的力量训练,而灵敏和柔软性及协调性活动可优先发展。速度素质的发展是较力量素质为早的,主要是因为少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较早,因此,尽管少儿的下肢爆发力尚差,但速度素质仍然应该较早进行发展。少儿的耐力素质中无氧耐力发展较迟,有氧耐力虽然发展也较迟,但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少年对有氧耐力训练已经有一定的承受力,因此,国内外一致认为,健康儿童完全可以早期恰当的参加有氧耐力的训练,只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经过训练就会出现肌肉、心脏、血管、血液、呼吸以及免疫系统的适应现象。(2)心理训练。在竞技运动训练与竞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智能,都会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参与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在实战比赛中,时常在运动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具备顽强的意志以及心理的稳定,就成为运动员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心理能力训练在现代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是运动员超长发挥运动水平的基本保障。心理训练主要目的是以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提升其专业运动心理素质,为比赛做好心理准备。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将心理训练手段贯穿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当前采用较为有效的几种心理训练的基本手段有:1、模拟训练法:是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的心理训练法;2、生物反馈法:是借助现代化仪器把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经过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3、呼吸调节法:是利用放慢呼吸频率,加大呼吸量来调节有关的生理机能,从而影响心理状态,达到身心稳定的目的;4、肌肉渐进放松训练法:是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渐进主动放松,达到全身肌肉的放松。(3)技术训练。田径运动中许多项目对于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少儿田径运动训练中,打好技术基础对于运动员今后的专项水平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技术的训练中要求注重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和建立巩固动力定型。运动技能的形成经历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阶段等联系的过程,各阶段尤其特殊的生理过程,也应相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分解、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等。可通过技术动作的分解训练和不同的技术辅助练习来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让少儿运动员多学习各种练习技能,利用技能良性转移的特性规律帮助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注意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共同提升来达到技术水平的稳固提高。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少儿时期的田径训练是一个基础训练阶段的时期,是为以后进一步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训练内容中注意训练方法多样化,注意新颖、创新、趣味性,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以此来全面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激发人体生理机能的潜力,为提升未来运动成绩创造必然条件。这样既符合少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为该年龄段训练特征打好的训练基础。在少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发展规律,训练不能急功近利。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年龄做好素质训练,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饮食和恢复,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及数据库,运用科学技术指导少年田径训练,以此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以及在激烈的竞赛中取得比赛的胜利。

篇2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开展,各学校在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在完成文化课教学基础上,利用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来丰富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部分学校相应地成立了各种项目的运动队。田径队是一支较具规模的队伍,田径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它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普及与开展。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还是完成学习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训练工作是一项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工作,诸如:学校重视程度、学校条件、教练员的能力水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等等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课余训练的质量。为了保证田径课余训练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保证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锦州市4所高中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的调查,以期为更好的开展田径课余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锦州市4所高中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有关田径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等方面的文献20余篇,为选题和后期的成好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中学的部分教练和部分文化课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有关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所有问题的提出,根据专家、学者、教授的建议而定。共发问卷28份,回收28份, 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100%。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论文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的重视程度调查与分析

篇3

1.研究目的

田径业余训练在当今社会处于少年与青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衔接不起来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它的快速发展。

看清我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具体的实际情况,积极探讨,在发现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充分发挥“田径是运动之母”的影响力,促使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训练中来,壮大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后备军的队伍,促进我省田径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发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现实意义和理论支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我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在网上查找与之相关的期刊、杂志、硕博论文等,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新闻等时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做好分类,全面了解当前亲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状况。

2.2访谈法

对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走访,了解训练中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为论文提供现实的资料支持。

2.3逻辑分析法

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分类,结合走访调查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

3.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分析我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因素。

3.1资金支持的影响

经费是物质保障,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资金支持是弥补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的重要支撑,积极倡导田径业余训练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对家庭的健康科学生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宣传社会资金的融入。现代化的田径训练是科学的训练,是科技的挑战,是资金支持的体现。此外对教练员的工作强度、工作的成绩应有相应的资金对应,解决教练员的家庭经济来源,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3.2现代化科技的影响

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共同促进。在具体的训练中,积极吸取外界的精华,将田径运动的新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运用到训练中。打破原有的传统的训练模式,靠感觉、靠经验,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严重的影响着训练效果的实施。要有先进的科技训练器作为训练辅助手段,进行科学的技术诊断,避免出现损伤和疲劳。学会用科技来训练,向科技要成绩。

3.3后备人才的影响

田径业余训练在当今社会处于少年与青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衔接不起来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它的快速发展。不断挖掘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潜能,把提升后备力量的培养放在了很重要的国家战略发展上,青少年田径后备力量的不断壮大,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提高的程度,现代化的科学训练是各个国家所向往的。

3.4环境因素的影响

3.4.1训练环境的影响。在具体的训练中会出现器材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器材更新慢。走访得知,有的起跑器根本就不能用,每次训练使用时,都要提前维修,以保障训练的正常进行;有的上力量的杠铃杆两头的固定是坏的,每次上力量都得多人保护,严重影响着训练的效率和训练的成果。

3.4.2社会环境的影响。家是运动员永远的港湾,一定程度上是运动员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家庭的大力支持,家庭的和睦相处,是运动员认真投入训练的基础。社会的发展时刻影响着田径运动的发展,从而影响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成果,国家要给予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法规、宣传等等。

3.5教练员的影响

一位合格的教练员是运动员的幸运,在训练中从科学的理论研究到实践中,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效的训练手段,快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年龄,年轻是本钱,但是缺乏竞技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体现,教练员一定按照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定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不要急于求成。按照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借助新型的训练器材,最终达到理想的竞技成绩。

3.6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在实施管理制度时,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开手脚,大胆的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体现运动员的积极性。

4.结语

我省的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中出现场地和配套设施满足不了训练的需求;对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科学性差,跟不上田径运动的发展;资金支持单一,经费紧缺,没有更多的筹集途径,无法很好的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物质要求;专门的教练员在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较少,跟不上田径运动发展的步伐,阻碍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作为运动员来说,首先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无法保障,训练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学训的矛盾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相互制约。

在以上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优化、改善诸因素的影响,开创河北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美好未来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4

一、前言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学田径特长生的训练,它不仅是学生升入大学的一条途径,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田径特长生可以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良好体育氛围的形成,进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全面地了解闻喜县高中田径特长生训练现状,客观科学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在田径特长生训练的相应建议,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闻喜县高中田径特长生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并且阅读了相关资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对闻喜县中学40名田径特长生、闻喜县第二中学44名田径特长生、东镇中学27名田径特长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累计发放问卷111份,回收111份,回收率100%,有效108份,有效率97%

3.访谈法

对于3所学校田径队的教练和队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问卷统计出的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法和Excel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处理,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结果与分析

(一)田径特长生训练现状分析

1.田径特长生训练次数情况

经过调查,早上和中午都有进行训练,早上训练的时间明显比下午少。在下午有2所学校每周训练4次,有1所学校每周训练3次,每周训练5次以上的学校没有。可得出这样的周训练次数对刚刚加入田径队的队员仍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不能保证训练的连贯性,对训练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增加训练次数和增强队员的训练能力是必要的。

2.田径特长生单次训练时间

早晨期间,田径特长生单次训练1小时以下的学校有1所,单次训练时间为1~2小时的学校有2所,训练时间在2~3小时的学校有0所。可看出在早上的训练中竟有一所学校的训练时间不足1小时。除了准备活动时间之后,队员的训练时间几乎所剩无几。因此应适当的加长早上的训练时间,才能让田径特长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在下午,田径特长生单次训练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学校有0所,单次训练时间在1~2小时的学校有2所,而单次训练时间在2~3小时的学校有1所。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次数对运动成绩的好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该提高学生单位时间的训练质量,保证队员充足的训练时间并合理安排,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训练。

3.田径特长生训练内容

3所学校的训练内容均有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爆发力训练的练习。因为这些训练内容在提高田径特长生w育素质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它在每支田径队的训练任务上都是最重要的。对于灵敏素质、力量素质的训练有两所学校,而只有一所学校开展了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内容对于田径特长生来说过于单一,所以学校也应注重灵敏、力量、柔韧、平衡方面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而且由于每支训练队的男女队员差别,所以教练员在安排训练任务时也应有一些差别。

(二)田径队训练设施情况分析

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法,在3所学校各找了一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到闻喜县中学和闻喜县第二中学是以田径场为主要场地来进行队员的训练,而东镇中学是以为篮球场作为训练场地,其场地面积并不大。这样的训练条件是满足不了训练队员的训练需求的。因为田径这项运动是在力量、速度、爆发力等条件的结合下进行的。所以进行田径训练必须满足的要求是一块长度达到400m的跑道、一块铅球场地、一块跳远坑以及进行专项训练的场地。只有把基本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才能使队员有高度的积极性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使训练效率以及训练成绩能够有所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闻喜县3所中学的田径特长生男女比例不协调,男性队员比例远远大于女性队员;田径特长生参加训练的动机主要是考大学;以及学校训练次数、时间较少;田径特长生的训练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创新性和娱乐性;3所学校田径特长生的受伤比例几乎达到了总人数的30%,这一状况对田径训练影响很不好;学校的训练场地以及训练设施不是特别理想,这也很难保证田径训练的正常进行。

(二)建议

田径特长生在训练时可以分别组建男、女两支训练队,以便于教练员安排训练任务;在安排训练任务时,多一点创新性以及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的喜欢体育运动,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运动的支持,为田径特长生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器材。教师也可以亲手制作一些训练器具。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2-67.

[2]原鹏程.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2(4):28-32.

[3]王永存.齐齐哈尔市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调查与分析[J].科学导刊(上月刊).2012:13-15.

[4]王宏涛,李素芳.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56-58.

[5]黄小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11(7):42-48.

[6]李鸿江.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8-64.

[7]王海明.包头市高中体育特长生学训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篇5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重庆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运动训练队作为研究对象。以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19名教练员,86名田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采用计算机检索法,从学校图书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通过查询中国期刊网,在体育类数据库以“田径运动发展”“重庆市田径运动发展”为检索词查阅文献,并参考了《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等本x究相关的书籍和论著,以了解与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调查和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

根据论文的需要,设计了关于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教练员、运动员调查问卷,并针对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问卷的发放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发放于2013年5月,笔者实地进行发放和回收,给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19名教练员和86名运动员。以下是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3.实地调查法

通过亲生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实习,对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田径运动训练开展情况,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从而探讨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田径运动训练开展的具体情况。

二、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基本概况

重庆体育运动学校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体育类专业学校,是重庆是最高级别的运动学校,属市体育局主管,有一套班子和后勤服务保障队伍,承担为重庆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服务和从业人员,并且肩负着解决市体育局下属训练单位适龄学生就读中专取得中专文凭的任务,有专业运动队承担全国运动会任务,同时带有二、三线训练队伍,主要是加梯队建设,也从事群众建身活动的开展。

三、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教练员调研分析

(一)教练员年龄结构

在田径训练中,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体现了教练员群体的实力和创造力。年龄在50岁的教练员占总调查人数40%,这是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教练员的中流砥柱。36~40岁的教练员占21%,41~45岁的教练员占15%。教练员以年龄较大的为主,需要吸纳一些优秀的年轻教练员补充团队力量。

(二)教练员的运动技术等级

重庆体育运动教练员的运动技术等级统计如下:

由表可见,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教练员以前运动成绩较好,均在国家二级以上,其中一级以上运动水平占到了66.7%。

四、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运动员调研分析

(一)运动员年龄结构

对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训练运动员基本情况的调查,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86名田径运动员,其中男生64名,占74.4%,女生22名,占25.6%。

(二)运动员等级调查

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运动员运动等级的高低,是运动员训练成果或比赛成绩的体现,评定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比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运动员等级。运动健将4人,占总人数8.1%;国家一级运动员20人,占23.3%;国家二级运动员为44人,占51.2%,二级一下的运动员占到17.4%,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整体成绩比较乐观,通过二级运动员及以上水平的人数达到82.6%。

结论:针对于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教练员和运动员做了简单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数据,希望对后期研究重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运动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

篇6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国内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1981年以来我国有关女子全能项目的论文。

(2)归纳推理法 运用归纳推理与研究,探索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培养全能运动员的方法与途径。

(3)比较研究法 引用一些学者对过内外著名运动员各项成绩差异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探讨。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成绩不稳定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大体经历了从初期到发展,从发展提高到出现低谷,再从低谷状态又开始回升的这样一个”马鞍型”的变化周期。自80年代女子七项全能引入我国以来,运动员的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过女子全能水平一直保持较好势头,先后8人打破亚洲女子全能运动纪录和全国纪录,有多名运动员总分达6000千分以上,在亚洲处于领先位置。1987年在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过女子全能选手朱玉清跻身前八名,这标志着我国女子全能项目的发展进入世界先进前列,并在1993年达到最高点,但此后我国女子全能水平开始出现下滑,特别是1995~1999年,我国选手在世界大赛中表现平平,达到或超过6000分的选手廖廖无几,这种低谷状态一直持续着,直到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和2000年的第十四亚运会才有数人超6000分以上体育论文,在这两届运动会的比赛中,众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表现使人又看到了希望。

2.2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强弱项变化不均等

从表1988~1999年的各个不同时期比赛的情况来看(见表),1993年以前我国运动员的各项成绩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跳高,跳远,标枪和800m 这四个项目上。而1993年以后,我国运动员标枪这一弱项的成绩已超过了世界水平,跳高也相对由弱变强。所以,这个时期的弱项主要是跳远,200m 和800m。到了1996年,强、弱项的情况又有新的变化,投掷项目成为明显的弱项站。目前,速度节奏性的项目仍然是我国女子全能选手得分较高的项目,但与世界水平比较,其成绩不高.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员强弱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个运动员本身的不同特点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在培养和训练运动员方面尚有不足。

表1 1988~1999年各阶段中外女子全能优秀选手各单项得分差值表

 

时间/年

100m栏

跳高

铅球

200m

跳远

标枪

800m

1988~1991

-42

-141.5*

--41

-53

-233*

-149*

-153*

1992~1995

-21

-66.96

-39.8

-79.5*

-78.657

7

-79.94*

1996~`1999

-107

-106.48

-136.48*

-111

篇7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篇8

3、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4、三位体育教师积极撰写各类教学论文,两人两篇在本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篇9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篇10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篇11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篇12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是我省重要的体育训练基地,多年来该校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和我省挣得许多荣誉。近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后备体育人才是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思路,特别是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极大的影响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投等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作用。为此,本文拟通过对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课程设置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和查找田径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08级、09级在校籍109名学生和9名田径教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

2 结果与分析

2.1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目标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认为田径课的主要目标排在前三位的是通过运动等级、掌握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而排在后三位的是为其它运动技能打基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掌握健身方法。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运动等级,重视培养学生田径的技术动作和成绩,但是,学生对田径课的教学目标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掌握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和理论。排在后三位的与教师认为的教学目标相同,从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过多的进行技术方面的教学,而在培养兴趣上就比较忽视,在此时大呼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是不是有点儿过于空洞了呢,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技术教学为主,这部分教师完全以竞技运动为主要教学目标。针对本校的学生而言,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都是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有限,对他们进行体育教学过份的强调田径技术最终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的兴趣有所下降。

2.2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情况分析

2.2.1田径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田径教学内容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理论课教学内容开设的数量为9门,总学时数为36学时,技术课教学内容为11门,总学时数为132学时,实践课教学内容12门,总学时数为144学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开设的实践课教学时数和数量都较多,基本技术教学中,教师较注重技术教学,理论教学的时数偏少。

2.2.2田径课教学项目分析

学校开设的田径课教学从开设的项目上来看,所开设的田径运动项目较为全面,技术类教学开设的教学时数基本上都是12学时,理论课开设的教学时数基本上都是3学时,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学校开设的径赛类如跨栏和短跑的开设时数较多。

2.2.3田径课教学时数分析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的教学每个学期都有16学时的田径运动课程,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是专业的田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课程,而是田径、篮球及其它体育运动编在一起的书籍,田径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应该是1:1.2,但在实践中,每个学校都不能够达到这个比例,基本上都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从统计中得出,学生对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满意度认为基本够用以上的占到了40%,一般的占到39.8%,略不够用和不够用的共占19.4%,在通过个别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不够用主要是理论课的教学时间较少。

2.2.4田径课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是根据教学单位的规模和师生交往的程度来划分教学组织形式。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直接教学组织形式与间接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小组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每周都有俱乐部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项进行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技能。

2.3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参与课外田径活动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占到了41.8%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外田径活动,32.7%的学生有时参与,而19.4%的学生很少参与,6.1%的学生表示不参与课外田径活动。通过调查可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可以自主参与田径运动,并且兴趣很浓。课外田径活动是实现中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课重要的补充。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课外体育活动认为是体育教学的一部份,是体育课的延伸从时间上看,课外占的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实践体育;从灵活性上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去,使学生终身受益。田径课是个学习的过程,课外田径活动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生活乐趣,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定程度上课外田径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作为评价田径课教学效果的依据。通过(表4)可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积极性较高,而且也有多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锻炼方法,能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的人数也成相当的比例。

2.4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2.4.1体育师资队伍的年龄分析

教师的年龄分析中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教师占22.5%,31―45岁的教师占到了44%,46岁以上的教师占到了33,5%,据了解,有6名教师有十五年的工作经验,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传授给工作年限较少的年青教师,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分配较为合理,在年龄上能够达到新老交替,并在学术上可以相互学习。

2.4.2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分析

对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统计中可以得出,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占到了11‰全日制学士学位的占到了22.5%,而其它学历的占到了66.5%,从总体来看,学校师资整体学历情况不高,其它学历的教师主要是函授本科及大专等学历,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在理论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对田径教师的职称调查中发现,田径教师以讲师为主占到了44%,其次是副教授和助教各占22.5%,而教授只占到11%,在调查中了解到,只有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学校在田径专业方向上缺少学科带头人。

2.4.3体育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分析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师资队伍在近几年发表几十篇学校论文,学述论文主要是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这本期刊上,虽然学校的学生取得了国家级、省级比赛的近百个冠亚军田径项目,但是,发表的论文多数都是同其它高校的教师一同发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有6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l篇。从学校的科研水平上来分析,学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学习。

2.4.4体育的专项水平和培养运动员的最高等级情况分析

教师的专项中健将级占到了22.2%,一级运动员的占到了66,7%,二级运动员占到了11.1%,可以说,这样的教师队伍在技术方面是很强的,在调查中培养的健将有12.3%,一级运动员占到了46.9%,二级运动员占到了31.6%,三级运动员占到了9.2%。

2.5影响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2.5.1师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度的调查如表9所示,学生对场地器材满意的占到了28.6%,持无所谓的学生占到了12.3%,不满意的学生占到了59.1%,从总体上来讲学生对场地器材持不满意的态度,在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主要反应学校的场地器材比较旧,学校的田径器材部分已经破损,但仍然在课上的时候使用,上课的时候场馆的人均面积较少,练习的密度不大。

2.5.2师生对学校经费投入的满意度分析

师生对学校经费的投入满意度持不满意的态度。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全省各地已经开始大规模修建体育场馆,但场馆的增加远远不及锻炼人数增加得快,现有的场馆设施难以满足体育活动的需求,这也是制约学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之一。从个别访谈中了解到,相关体育职能部门的资金非常有限,不能给学校太多的投入,因此,学构的经费来源成为影响沈阳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运动教学发展的主要的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篇13

0 引言

由于科学和训练方法的快速发展,百米赛跑所用时间逐渐缩短,记录一次一次的刷新,都让世人惊叹不已。世界级的运动员之间,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动作技术相差无几,比赛成绩通常取决于零点几秒。尤其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跑反应速度对比赛成绩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在我国的体育研究文献中,已经有许多的报道根据运动员成绩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在动作技术方面寻找不足从而进行改进,但在起跑反应时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方面相对研究较少。世界顶级的竞赛中,零点零几秒的提升都是相当不易的,因此运动员应该对起跑反应时具有足够的重视和训练[2]。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100m、200m、400m所有运动员的比赛反应时成绩为研究对象,包括男运动员149人,女运动员133人。

1.2 研究方法

1.2.1 一次性抽样法

对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男、女100m、200m、400m比赛的所有参赛运动员采用一次性抽样。

1.2.2 电视录像解析法

采用录像仪器缓步往复功能反复观看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电视录像解析并统计相关运动员的反应时,通过公式得出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短跑运动项目起跑反应时之间的比较分析

2.1.1 不同短跑运动项目的起跑反应时均值比较

本文对参加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100m、200m和400m运动项目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00m、400m两项短跑比赛中,起跑反应时的均值与比赛项目距离呈正比,这个现象男女运动员相同。本次研究结论和第30届奥运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得出的结论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即“短跑项目距离越短,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也越短”[3]。并且200m短跑项目中男女反应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这次200m短跑项目中女子反应能力要高于男子。

在短跑运动项目中,跑距越短时间相对越短,所以运动员起跑技术的好坏,尤其是反应速度的快慢,对比赛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4]。起跑时反应速度越快,在比赛中就拥有很大的先机,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长发挥。因此,在短跑项目练习时,教练更应注重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训练,尽可能地加快起跑反应速度,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比赛成绩。

通过不同运动项目间的依次比较表明,男子100m和200m这2个运动项目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2.1.2 不同短跑项目的起跑反应时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男女各短跑项目比赛成绩间的比较,发现反应时的快慢对比赛成绩有着非常显著性影响。

2.2 相同项目不同级别运动员之间的起跑反应时比较与分析

对参加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100m、200m和400m短跑项目的男、女运动员,根据其比赛结果所达到的等级标准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相同项目不同级别的运动员之间相比,级别越高的运动员所用的起跑反应时越少。除男子200m“健将”起跑反应时均值低于“国际健将”和女子100m“健将”起跑反应时均值低于“国际健将”外,其他项目及组别均符合这一规律。

经过具体比较发现:在相同项目不同级别的运动员之间,其中男子400m和女子100m“国际健将”和“健将”均与 “一级运动员”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结论证明,在相同短距离跑项目中,虽然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水平存在差距,但是由于比赛项目具有共同的特点,所以不管运动员处于哪个级别,他们起跑的反应时并没有显著性区别(P>0.05)。唯一不同的是在男子400m和女子100m短距离跑项目中“国际健将”与“一级运动员”和“健将”与“一级运动员”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2.3 相同级e不同短距离跑项目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比较与分析

相同级别不同短距离跑的运动员,短跑距离越短,起跑反应时也越少,这个现象在男、女运动员中具有相同性[6]。如果对同一级别的100m、200m、400m各短跑项目运动员起跑反应时进行对比,男子除“国际健将”运动员的100m与200m、“健将”运动员的200m与100m及400m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外(P0.05),女子除“国际健将”运动员和“健将”运动员的400m与100m及200m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外(P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的3个短跑项目中,男子与女子100m与400m均呈现出随着比赛项目跑距的减少起跑反应时相应缩短的规律;从男女各短跑项目起跑反应时与比赛成绩间的比较,可以看出起跑反应时对于短距离跑成绩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同一短跑项目不同级别的运动员之间比较,级别越高,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越短;相同级别的不同项目进行比较,男子、女子运动员都表现出项目距离的越短,起跑反应时也越短,并在相同级别的多数项目之间,起跑反应时有着显著性差异。并且,“国际健将”与“健将”这两个级别的差异性更为显著。

3.2 建议

起跑是短跑运动项目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跑距越短的项目越要重视其起跑反应能力[7]。动作技术的完善与高度协调性对提高起跑反应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起跑反应时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科学训练是改变并使其缩短的。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应运用不同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手段,不断的练习来减少起跑反应时,以达到提升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更加完善技术动作的发挥,是起跑反应时的重要保障。反应能力还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朱旭红.国外优秀男子百米起跑反应时与成绩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5(1):47-49.

[2] 张殿亮.第29届奥运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比较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0,5(3):60-63.

[3] 沈孝智,袁国强.短跑技术分析[J].田径,1983,3(5):21.

[4] 黎强,黄慧宁.短跑教学不能忽视的细节[J].中国学校体育,200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