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篇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职业定位不清、职业决策不当、对职场及职业了解不足、不具备岗位要求的某些基本素质能力等问题更是其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做出职业决策时出现困难,影响了顺利就业。同时,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对应聘单位、应聘方式、甚至是应聘结果,大学生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还可以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来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难的现状要求大学生更具主动性,从而积极创造自己的就业机会。

主动性人格(Pr0activePers0nality)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具预测力的人格特质。$ateman和Crant(1993)认为〔z7: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倾向性的特质结构,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采取行动改变环境的过程。主动性个体主动改变环境,较少受环境约束;他们能识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相对而言,不主动的个体表现了相反特征:他们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为环境所塑造;他们无法识别机会,更不用说抓住机会来做出改变。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decisi0n-makingdifficulties)是职业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杜睿(2006)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因素结构:职业信息探索是指个体主动获取信息,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职业自我探索是指个体主动探索自我,多种渠道探索自我;职业规划探索是指个体主动寻求职业决策、职业规划的信息;职业目标确定是指个体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程度。本研究中的“职业决策困难”涉及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难。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解决他们的职业决策困难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主动性人格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的研究更是非常困乏。鉴于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就业难的社会间题,针对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和所有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出现的职业决策困难,研究二者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十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Bateman,Crant(1993)编制的“主动性人格问卷(PPS)”和杜睿(2006)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2个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为保证样本更具代表性,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男、女生比例,随机抽取大一至研二的学生,学科覆盖管理、工科、理科和文科。第二阶段采用访谈法对问卷法的研究结果予以支持和补充。访谈提纲根据第一阶段问卷法量化分析的结果设计,选取北航大一至研二的30名学生,其中每个年级5名学生,包含3名男生和2名女生。

对回收的有效数据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2.2量化研究工具

“主动性人格量表”是单一维度,包含17个项目,采用Likert7级量表计分,从1到7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较高,则代表具有典型的主动性人格。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系数为0.90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由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职业规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4个维度构成,包含16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量表计分,从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系数为0.906,4个分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747,0.656,0.623和0.700。

3.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86.6%。其中,男、女生人数比例约为7:3,管理、文科、理科和工科人数比例约为Z:i:2:2,本科、硕士人数比例为3.7:1,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人数比例约为5:5:4。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不罗列数据处理过程。

3.1主动性人格

被试总体主动性人格的均值为79.267,标准差为15.672;男生均值为79.488,标准差为15.401;女生均值为78.744,标准差为16.371。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平均水平上,男生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人格。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0.00l)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p1=0.023,p2=0.018,p3=0.003),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无显著差异。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p=0.009)。来自不同家庭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0.0414)。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农村生源显著低于大中城市生源(p=0.0350),小城镇生源与大中城市生源无显著差异。

3.2职业决策困难

女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伽1=0.004,p2=0.012,p3=0.008,p4=0.029,户=0.005)。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1=0.00l,p2=0.0l0,p3=0.005,p4=0.010,p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07,p2=0.003);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13,p2=0.025);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工科生显著低于管理、文科生(pl=0.026,p2=0.011);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工科生(p=0.032);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生(p=0.029),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如1=0.00l,p2=0.00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1-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0.00l,p2,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如1=0.00l,p2,4=0.000,p3=0.004);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伽1=0.041,p2=0.004,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p1,2,4=0.000,p3=0.003);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0.003,p2=0.002,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1,2=0.000,p3=0.001),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2=0.0l0,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本科生显著低于硕士生((p1=0.014,p2=0.00S,p3=0.040);在职业规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本科生和硕士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如1,2=0.00l,p3=0.007,p4=0.003)。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生源(p1=0.002,p2=0.001,p3=0.009);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p1=0.007,p2=0.022)。

3.3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不同程度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在总分和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1-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在总分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0.033);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1,p2=0.000),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0.015);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4,p2=0.000);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7,p2=0.000)。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327,0.3000.252和0.259。因此,以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为自变量,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的预测效率较高(R1=0.322,R2=0.327,R3=0.300,R4=0.252,RS=0.259,p1=0.243,p2=0.084,p3=0.060,p4=0.043,p5=0.055),回归方程有效(p1=0.000,p2=0.000,p3-0.000,p4=0.000,p5=0.000);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为自变量,主动性人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对主动性人格的预测效率较高(R1=0.016,R2=0.274,R3=0.537,R4=0.648,β1=0.951,β2=0.521,(β3=0.305,p4=0.213),回归方程有效(p=0.000)。

4.讨论

根据量化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分别对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困难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4.1主动性人格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性别界限日益模糊。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独立意识和主动意识日益增强,不甘落后于男性。高校教育对于男、女生具有同等期待,不会歧视女生,也不会对她们降低标准。因此,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管理学科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高于其它学科的学生。一方面是由管理学科的专业性质、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管理学科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广、更灵活,这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寻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而文、理和工科生,可能就算采取更多的主动行为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就业去向。

硕士生的就业需求比本科生更强烈,因为不少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生的经历普遍比本科生更多,具有更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更强的目的性,可能惰性相对弱并更能发现采取主动行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

农村生源的学生普遍毕业后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强,所以主动性人格较强。此外,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的学生,在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上依次更优越。优越可能使人享受安逸、养成惰性,从而降低主动性人格。

4.2职业决策困难

男、女生生理条件有差异且社会角色不同,使社会和家庭对女生的期望相对低,使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因而使女生在面临职业决策时很可能降低自我效能、影响对胜任某一岗位的信心。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走向职场并获得成功。虽然女生存在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但是并没有使她们甘于落后,反而使她们更加努力。

理、工科专业性很强,专业和岗位对应性明显,一般都是技术岗,所以其学生在做职业决策时方向较明确。管理学科专业性较强,其中一些专业兼具文、理科性质,就业去向较广和灵活,虽然这是一个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文科的专业性最弱,职业决策的目标最不明确。所以,职业决策困难是存在学科差异的。

大一学生刚进人学校,主要任务是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以适应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都不甚了解、且也不急于了解。大二学生已经逐渐熟悉大学生活,专业学习也逐渐步人正规,开始有了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辅导。大三学生会主动考虑职业选择问题,开始考虑求职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两难选择,其职业决策意识显著增强。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职业决策意识更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更大。研一学生步人新的学习阶段,职业决策意识比大三、大四学生有所降低。研二学生再次面临毕业,普遍选择求职,少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一般而言,研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充分,职业决策意识最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最大。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职业决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职业决策是临近毕业时的事情”,并不把职业决策看成是持续终生的人生规划。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

学历是求职的拍门砖之一。争取更理想的职业是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硕士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强的职业决策意识,从而导致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此外,虽然硕士生的就业面可能比本科生更广,但他们的就业需求却更迫切。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被家庭包办的更多,成长环境更优越和安逸。农村中独生子女较少,所以农村生源的学生从小就有更多的决策机会。考上大学,农村生源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3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篇2

首先是职业决策精神观。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应用职业发展理论到咨询》中,把Miller-Tiedeman的毕生职业理论(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关概念结合起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代表了职业决策的精神观。持有精神观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场所。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应该重视来自选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关注对与错的答案。其次是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观。Peterson及其同事将信息加工理论应用到职业决策中并提出了四种假设。他们用信息加工金字塔来说明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包括三个成分:知识领域、决策技巧领域和执行加工领域。最后是职业决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个基本概念,即职业的有关方面、可选职业的核心方面、方面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内水平、方面内偏好、有结构和无结构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认为,职业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广泛尝试所有的可选职业是不实用的。所以,他们把职业分成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预先筛选可选职业;(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选职业,该阶段目标是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3)选择最适合的职业(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

2.1职业决策专业影响

职业决策受毕业生自身专业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大学为其规划安排好了的课程教育,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并在其相关领域有所发展乃至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走_L岗位前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毫无疑问,拥有较高能力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而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让自己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要被迫选择专业不对口的职业,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不同个体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观的社会需要也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就业冷门,不易就业,或者同期毕业生太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

2.2择业心理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受其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大学毕业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握且有发展前途,让其“有面子”的工作职业;有些大学生则是希望可以回到家乡.或者是到西部地区.利用所学促使一方发展。总而言之,这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不同有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其职业价值观,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决策。并且,不同的人择业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职业认识及态度不同,进而择业要求不同;同时,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业,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身的种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认识或态度,继而择业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不同,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义为,人对自己为获得预期结果所需施行的行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扩展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并不是指大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绪调控、学习潜力、自我调节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对一些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即个体的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效能者无法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一些研究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调节着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应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决策水平就越高,焦虑水平越低。

2.3社会环境影响

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外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歧视问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类型按性别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两性应该从事相应工作的传统观点。虽然现代的性别歧视不像几十年前那么严重,但不少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性别选择,比如多数要求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多偏向选择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会有性别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又如乙肝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或者职业拒绝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就业,甚至为大学生职业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并且,不同职业其本身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某些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严苛,比如喷漆车间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而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向往职业和工作环境喜好相悖的矛盾,这也会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见、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下社会总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根据EliGinzberg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慢慢熟悉相关职业直至具体化,并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围,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元素并帮助自己确定职业,也就是理想的实际化过程,也会给多数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影响职业决策。

2.4择业动机

人们找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显然,工作可以换取各种具体的奖赏,如薪水、职称、名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比较认可清教徒式的工作伦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观点。鉴于这些看法,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东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内部动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甚至使其在其职业决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继而成为职业决策的阻碍。

2.5焦虑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焦虑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成为了职业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三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叫职业指导课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职业决策干预手段,由就业辅导老师介绍当前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但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则是由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对师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高校才能做到。个别咨询是最具个体性、独立性的职业决策干预方式,它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职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职业倾向、性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一些实际且有效的职业指导意见。这种干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高校无法普及。且个别咨询的干预方式已经市场化,如职业决策分析师、职业规划师等职业的出现。

篇3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①。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②。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③,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④。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⑤,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Cheng 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⑦。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⑧。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⑨。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⑩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入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11)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12)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入,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13)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14)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1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16)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而且,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可尝试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深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可采用哪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其更大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6.

[2]Patrick F Feehan, Joseph A Johnston.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9, 7(2)147-162.

[3]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3,(5)130-13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Jepson D.A.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 Brown SD, Lent RW.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New York: Johns Willey &Sons, 1984.194-195

[6]Yun-Cheng Wei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in selecting programs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J].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7]Gati I, Krausz M.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510-511

[8]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9]彭永新,龙立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3)175-177

[10]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11]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4

一、职业成熟度

职业成熟度是由Super提出。他指出个人在其一生中,将会遇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任务,当个体完成所在职业阶段的职业任务要求之后,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职业阶段;否则其职业发展将困难重重。衡量个体在每个职业阶段任务完成程度的指标,就是职业成熟度。对于没有真正完全涉足于职业活动领域的大学生来说,处于Super理论中所提出的探索阶段,职业成熟的实质体现在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活动所做的职业选择与准备。职业选择与准备并不是彼此分离,而是在选择中准备,在准备中选择;在务实与现实情况下,两者相互促进,从中展现出个体的职业能力。

二、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分析

(一)对国外问卷的编修

主要是基于国外已有问卷,经过翻译、调研、修改以及验证之后,最终编修出能有效测量我国文化背景之下个体职业成熟度的问卷。如马远在参考Super等编制的 CDI,然后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对CMI进行编修,研制出适合我国青年人(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问卷。此问卷包括两个分问卷,即态度问卷,其由四因子组成(职业选择投入性和独立性、职业选择取向性、职业选择确定性、职业选择妥协性);胜任特质问卷,其由三因子组成(职业规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自我评估能力)[1]。谢员等对Crites职业成熟度的择业态度问卷的项目和结构进行初步修订验证后,认为此量表可作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工具。此量表包括投入度、价值观、择业概念、独立性四个维度[2]。张智勇等选取与我国文化接近的韩国版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编修,获得具有一定文化特点的中国版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此量表包括六个因子:职业目标、职业信心、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3]。

(二)自编问卷

国内自编大学生职业成熟问卷数量较多,尤其是在一些硕士论文中,多采用自编的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只对较为典型的问卷进行介绍。罗锡莉等(2008)提出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态度(确立性、独立性、主动性、自信心、倾向性)两个维度的职业成熟度,模型[4];谢雅萍则提出七维度(职业自我认知、职业投入、职业确定性、职业独立性、职业自信、职业抗挫性、职业妥协性)的职业成熟度模型[5];杨旭华(2008)在借鉴CMI、韩国版以及张智勇版等多个量表,构建六因子(职业目标、职业妥协、职业参照、职业价值和职业信息)职业成熟度模型[6]等等。

三、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总结

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所提出维度或因子,从名称上来看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仔细分析各个维度或因子的解释,可以发现国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核心要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职业目标。反映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没有一个清楚的目标。

(二)职业信心与态度。其反映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积极心理。职业信心即个体对自己职业选择能力的信心。职业态度是指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投入,即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职业选择现实性。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与障碍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偏好,放弃喜欢的职业,选择比较容易进入和符合其现实实际条件的职业,以此反映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务实性与妥协。

(四)职业信息。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职业信息两方面。自我认知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特长等具有清晰的认识。职业信息是指大学生收集和掌握与职业相关的信息。

(五)职业独立或依赖。反映大学生职业选择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职业独立是指虽然会借鉴他人意见,但不盲从他人,独立完成职业的选择。职业依赖则是指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过程是大学生和父母共同完成(或完全由父母代办)。

以上五点,即是国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中维度和因素的总结,也是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核心特征。因此,这五个核心特征是提升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键点。作为高校从事职业指导教育的老师,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这五方面的引导,进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成熟度。

【参考文献】

[1]马远.职业进入前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研制及影响因素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3.

[2]谢员,龙立荣,谢宝国等.Crites职业选择态度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3-24.

[3]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1-6.

篇5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一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一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 mak-ing self - 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一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一Cheng Wei和O ’ 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一making self一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 CDMSE - 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人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人,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篇6

Crites[3]认为个体的职业成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能够划分为一系列阶段,各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青少年处于职业探索和建立期,对职业的选择是主要发展任务。如果青少年能根据自己心理特点以及职业的要求,将二者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匹配,做出职业选择,采取客观可行的措施,最终获得职业,那么其职业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4]。

Crites[3]认为职业成熟状况可以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来描述: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并据此编制了Thevocationaldevelopmentinventory职业发展问卷,简称VDI),以对青少年的职业成熟水平进行测量。VDI分为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两个分测验,能力测验测量个体对职业的了解和计划技巧,态度测验测量个体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问题。

本研究对VDI的职业选择态度问卷进行初步修订.并研究其文化适应性

1方法和程序

1.1预测问卷的确定

在问卷翻译中,修改其中不适合我国大学生以及意义不明确的项目,如将“我要等服完兵役后再选择职业”修改为“如果读研,我会等到研究生毕业时再选择职业”等。

VDI原采用“是”和“否”记分,根据心理测量理论和研究结果,量表的测量信度随点数增加而提高,辨别力也随之加强,但点数超过5点,反而无助于量表信效度的提高[5]。因此修订问卷采用四点记分,(从1表示的“非常不赞同”到4表示的“非常赞同”),没有中间选项,以减少“趋中定势”。VDI原问卷有5个维度:①职业决策的投入度:个体主动参与职业决策过程的程度;②职业决策取向:个体工作的态度或价值观是任务取向还是快乐取向;③职业决策独立性:个体依赖他人意见来选择职业的程度;④职业选择偏好:个体依据特定因素作选择的程度,如根据能否助人为择业依据等;⑤职业选择过程的概念:个人对职业选择正确和不正确的概念。请1名专家和7名心理学侧十究生对问卷结构作分析,发现“职业决策取向”和“职业选择偏好”两维度的项目表述难以区分。从这2个维度包含的项目内容来看,均反映了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6]。对工作是任务取向或快乐取向,以及根据特殊因素来择业等都是择业价值观的体现。

1.2试测

试测样木为华中农业大学164名大学生,有效问卷164份。测试后对预测问卷进行了文字修改与内容调整,Jl将原问卷的第一、第一人称交替使用全部换为第一人称,形成正式测量问卷。

1.3正式施测样本

随机抽取武汉高校900名大学生,回收845份问卷,有效问卷825份,男生444人,女生379人,性别未知2人;研究生26人,大四159人,大二274人,大一224人,大一140人,未注明年级2人。

1.4正式施测及数据处理

3名主试均经过事前训练。采用统一指泞语,统一答卷纸,测验无时间限制。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2结果

2.1项目分析

2.1.1项目维度划分的分析Crites、的VDI问卷中的项目选择依据为经验法与实证法相结合,其中部分项目的选择依据是,是否对职业成熟度高的人群和职业成熟度低的人群有区分效度iii。然而这也意味着对该问卷不宜进行因素分析。在维度分析过程中,发现职业决策取向维度和职业选择偏好维度上的项目相关很高,证实了前而对两个维度测量的是职业价值观的设想。因此把这两维度的项目合并到“择业价值观”维度,其内涵为个体择业的取向及对工作的价值取向。

2.1.2项目区分度分析将被试在每个项目“非常不赞同”和“不赞同”的反应频数相加,作为低分组(PL),在“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反应频数相加,作为高分组(PH)。分析各项目在其维度总分的高分组与低分组上的独立样木T检验的结果,删除在低分组上得分高于高分组的或在高低分组上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的6个项目。

2.1.3题总相关分析计算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删除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20的项目16个。依据以上标准,形成共38个项目的问卷,各分量表的项目分布见表1。

2.2量表各项指标统计分析

2.2.1描述性统计指标从表1的数据来看,四个分量表的项目平均得分都比较高,总量表上项目均分2.98,标准差相对较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22和0.52之间。

2.2.2信度分析木侧h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伦巴赫@标准系数。重测信度系数为对照组35名大学生间隔一个半月的重测与初测分数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见表2

2.2.3效度分析Crites的VDI问卷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问卷在不同教育层次变量上差异值达到最大。使用两个独立样木的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Test法对木科生和研究生在整个量表和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研究生在总量表和投入度、择业概念、独立性3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木科生,差异显著。

3讨论

3.1量表的信效度

从表1来看,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项目均分在3分左右,即被试在该问卷上的表现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作为被试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成熟水平较高。

从表2可知,木量表。标准系数范围从0.660到0.840,总量表。标准系数为0.840。对于团体测验,信度系数达到0.700以上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重测信度在0.557到0.761之间,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Cronbach@系数既是一个信度指标,同时也是研究结构效度的一个指标[7]。木研究中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系数较高,证实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分量表之间较低的相关说明了各维度分别反映独立的内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上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它的理论效度。国外的研究发现,职业成熟度研究中问题较大的是效标关联效度的取得lal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否以选择职业的现实性、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渴望,或职业选择状态,如己明确选定了职业或职业决策作为效标?仍需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3.2文化适应性

将职业成熟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需要慎重处之[9].研究表明文化背景不同,职业成熟度的内涵可能不同,其决定因素也会不同[10]。

本次研究证实了文化差异的存在。研究最初设想,西方价值观重个人取向,中国人重社会取向。在VDI原计分表中,社会取向的项目得分为反向计分,即社会取向越高,成熟度越低,如“我会选一个有机会帮助他人的工作”,被试对该项目赞同程度越高,成熟度越低。而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该项目正向计分与总分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该项目得分高,其成熟度也高。其它类似的项目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最初对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重于社会取向的设想。

参考文献

1HackettG,WatkinsCEJ.Researchincareerassessment:Abilities,interests,decisionmaking,anddevelopment.In:WBWalsh&HSOsipow,Handbookofvocationalpsychology: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5.196一198

2沈之非生涯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6

3CritesJO.MeasurementofVocationalMaturityinAdolescence.PsychologicalMonographs,1965.595

4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轶职业成热度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0,5:595-598

5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5

6凌文轶,方俐洛,自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03

篇7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和文献调查。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各选择了4所大学进行调查,每所大学在2 -4年级随机抽取20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样本进行调查统计,以此形成原始材料,进而研究分析。问卷主要包括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内容。东部收回有效问卷732份,占总发放问卷的91. 5%,西部收回有效问卷754份,占总发放问卷的94. 3 %,问卷处理采用SPSS11. 0软件包进行,依据本次数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访谈以及有关文献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

通过对职业价值评价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的职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声望以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一道“您认为目前最受尊敬的职业”的提问,共有20个职业供选择,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回答前6位的职业排序如表1.

由此可见:(1)东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西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经济收人。科技工作者、公务员、教师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被东部大学生所看重;企业家、医生、教师的收人相比其他职业较高,被西部大学生认为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东部地区的人们经济收人较西部明显居高,生活比较富裕,需要层次得以提升,因此在职业的评价中更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西部大学生由于在经济相对落后、收人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学习,特别是许多学生家庭就处在西部,因此,他们更看重的是职业的经济收人。(2)东、西部大学生均看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而技术性、半技术性职业选择靠后。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在职业评价时选择的前6位职业均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而在职业价值评价中,网络工作者、服务工作者、工人等职业专业性要求不高,技术性或半技术性特色明显,被东、西部大学生认为是声望较低的职业。(3)东、西部大学生均认为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职业是声望较低的职业。在问卷调查中,外交官、艺术工作者、公安人员、工人、农民等职业,大学生的选择相对靠后。这些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较大或者职业的稳定性差,被看作是声望较低的职业。

(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动机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动机,是指大学生动机倾向性在职业行为方面的表现,它是驱使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的内在动力。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您选择职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时,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回答统计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几乎不存在差异。无论东、西部大学生,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因素都是首要考虑的。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方面的一些特点:

(1)个体意识加强,注重自我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为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在众多的择业因素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u发挥个人特长”和“实现个人抱负”,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2)求实惠、重收人。“收人高”和“福利待遇好”仍然是我国东、西部大学生比较靠前的职业选择动机。(3)多元化倾向明显。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在考虑职业选择动机因素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为除了自我价值实现和经济因素占优势外,人际环境、职业稳定性、学习条件、社会地位等因素也是他们常常考虑的因素。

(三)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所做出的想象和设计,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我们设计了“您的理想职业选择是什么”这一命题,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回答统计结果见表3。

1.东、西部大学生均把外资或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

从单位性质上看,我国东、西部大学生均把外资或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而愿意去国有企业工作的东、西部大学生均较少。究其原因,外资或合资企业工资高,待遇好;来去自由;人事关系相对简单,人的晋升和成长主要靠实力;具有竞争性,迎合了青年人敢闯敢干的心理特征;大都是高科技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还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省份也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为外资和合资企业在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资和合资企业也纷纷在西部创建,我国大学生看到了这一趋势,因此,无论东、西部大学生都将外资和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尤其是西部地区大学生的选择更说明了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吸引力。

2.东、西部大学生均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创业欲望

在职业理想的选择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东、西部大学生比例均为18%多一点,均排在第二位。说明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就业观念出现:在创业的艰辛中体验丰富的人生。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身就是人才创业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开发中交通、生态、金融、资源等的开发都是无穷的商机。教育部已出台毕业生创业的文件与政策,鼓励大学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所有这些因素大大促使了大学毕业生进行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3.东部大学生青睐公务员工作,西部大学生青睐科研教学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公务员工作受到东部大学生的青睐,其选择高出西部大学生2个多百分点,排在第3位,而西部大学生更青睐科研教学工作,排在第3位。据龚惠香的(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研究认为,特区学生对“有职有权”和“晋升机会多”的选择率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学生的选择,而本项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结论。东部大学生所处的区域和特区有十分相似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因此,从事公务员工作受到东部大学生的青睐。川另据郑伦仁研究,西部地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成就、独立性、创造性作为最注重的因素排在了前面。而科研教学工作正符合了这些特性,因此,被西部大学生所看重。

三、教育对策

(一)从教育内容看,要做好三个引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

经济收人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重实惠、重收人已是市场经济以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但是,要明显提高西部人才的经济收人,以此吸引人才向西部流动也是十分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发挥教育的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要让大学生明白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经济收人只是需要的一种,人还有道德观念、事业心、成就感、责任感、理想和信念等诸多观念的需要,经济的需要必须受其他观念的制约和限制,它只能处于较低层次,不能至高无上和占主导地位。

2.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的职业地位观

东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但同时又受自我价值实现因素的影响。有利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职业不一定是地位高的职业,特别是许多基础建设、基层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实践,而基础性工作往往是职业地位较低的工作,但却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职业地位也受个人偏见、社会环境以及舆论氛围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做到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来选择职业,而要客观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考虑职业的最终选择。

3.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积极引导他们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追求正当物质待遇时,一定要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身的位置。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仅是获得丰富的经济收人,还需要为社会做贡献,充分实现社会价值,这才是完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从教育形式看,要坚持三个“务必”

1.务必以艰苦奋斗教育引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到边远的地区去,到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到生产第一线去,艰苦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一直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所在。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志愿和国家建设需要之间的关系,“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的观念并没有过时。小康社会需要大量人才去建设,这是祖国的召唤,要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投人到祖国的建设中,全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务必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抓手

高校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工厂,下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劳动锻炼,学习工农的好思想,好作风,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改变职业价值观中的一些偏见,充分认识到东西部同样有拓展事业的良好发展平台和广泛的机遇。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

3.务必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对专业性的看重,是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反映。一般情况下,专业性高的职业安全稳定性也好,待遇也高。为此,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要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比如,对于农、林、牧、水利、医药、卫生、师范等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就要向他们讲明祖国建设对这些人才需要的紧迫性等等。

(三)从教育途径看,要坚持三个主导

1.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高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抑制市场经济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评价尺度,正确理解职业价值观念的更新,坚持使职业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特别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有利于向基层流动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2.坚持发挥就业指导的主导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积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进行宣传,以吸引大学生向这些地区流动;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指导,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努力教育大学生克服功利的诱惑,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主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去建树事业;要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调整学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期望值,促使他们实现合理流动。

篇8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自己通过主管因素和客观环境分析,建立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本文主要针对湖南省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价值取向偏颇

现在的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社会意义,而是追求职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对于工科专业特别是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工作地点一般要在工地,环境比较恶劣,工作辛苦,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本科生一般都不愿意去一线工作。在如今经济体系下大学生看重的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对职业判断的标准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理想,而是具有很明显的务实性。在现在的经济体制下,本科生的职业价值取向逐渐往“经济价值型”转变。将工资收入、住房条件作为理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标准。在就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

1.2 自我定位不足

经调查大多数本科生都希望毕业后想进入设计院、研究院所等避免进入一线工地的单位。其实这是对自身认识不足。对于工科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一线工作岗位培养的技术工程师,其实现状也是如此,多数本科生毕业后都是去一线就业,所以有很多本科生放弃就业选择了继续教育考研。

找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工作的持久性和自我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相关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度不强、对自己缺乏了解、对自身能力缺乏客观认识。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并不知道职业适应范围,也不知道自己能够胜任哪些工作,对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缺乏客观评价,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盲目性,阻碍自身职业发展。

1.3 实践能力较差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实践性教学较少,而且自己很少出去进行本专业实习工作,学校组织的实习多是走马观花地听听看看,为了安全而不进行动手操作。

2 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社会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目前我国政治上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基本完善,市场经济已稳步发展,这为各种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环境的成熟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既提供了机遇又增加了挑战。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制约着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假如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会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大起大落,影响到大学生职业方向的发展与选择。

社会整体的教育状况通常影响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同样个人的状况和社会风俗习惯既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生们个人的职业选择。

职业的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成为不自觉的考虑因素,尤其是我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

2.2 家庭因素

大学生职业选择深受家长意志的影响。家庭作为大学生强有力的后盾,对即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影响甚大。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被引入了父母正从事或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子女被看做父母希望的延续或家庭未来的代表,他们的使命就变成了是帮助实现父母未实现的的理想。

2.3 个人综合素质

个性,在人的心理成长和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个性和气质的形成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乃至职业的成功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也会成为职业选择中一种强有力的驱动力,为将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大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的职业,其劳动生产率比不相符的劳动者要高出大约40%。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明灯,是职业潜能发挥的介质。

个人信念在心理潜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类似“精神支柱”的作用。个体意志力为心理潜能的形成和开发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必要条件。自我意识在个人的一生不断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需求和正激励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动机因素,负激励对其有负面影响,但对于个性很强的主体来说,更能起到动机的作用。

在职业选择中,能力因素则起到了定位器作用,而价值取向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根本原因。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精神实现型职业有强烈向往,往往在于价值观结构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职业选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每个人,但是只要运用好其中的因果关系,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好最恰当的安排,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3 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该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个人而言对高校有几点建议:(1)增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2)加强职业指导教师建设;(3)高校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工科学生多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 万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6,8(4).

[2] 何建华.保险业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阶段、模式与影响因素[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

[3] 陈小平.大学生就业给与需求、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

篇9

一、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大学生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处的环境(机遇和制约等因素)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了大学生人生理想及生活目标规划、大学生学习目标规划和大学生职业选择规划等内容。大学生只有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才能有效学习并获得知识技能,才能选择到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可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涉及到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择业技能技巧训练等内容在内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的问题。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全面规划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既抓住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又能使指导工作较好地溶入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大局。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环节,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学生的这种主体性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可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翻。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的引导。由于大学生所选修的专业各有不同,他们毕业时面临的工作岗位选择也必定不尽相同,但是,职业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唯有职业分工不同而已。要通过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只要从业者敬重一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必定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到毕业时才能勇敢的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促使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总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溶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中,帮助他们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2、坚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专业学习及学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紧扣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这一核心内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搞好学习目标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而言,由于大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及专业学习不够深入等原因,他们往往对职业和专业设置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专业学习上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使许多大学生难以做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与当前学科安排的学习结合起来,因而在学习上往往需要我们,尤其是专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关系的方法,确立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个人专业学习、知识积累、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从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改革而言,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生涯规划这一有效载体,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做好学科与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更进一步加大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要坚决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或“多证”制度,以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3、坚持群体教育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规划。以使大学生毕业择业时有清晰的职业目标而不至于迷惘。一个任职者如果能找到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兴趣、又有适当能力去完成的职业,就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业绩,最终产生工作的满意感、自我实现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群体的正面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选择规划,为自己大学毕业的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对象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在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兴趣与职业选择、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气质与职业选择、性格与职业选择、价值观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之间的辨证关系,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对就业市场的择业。

二、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建立和健全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行为集中发生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但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就业政策、就业制度的了解以及自身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则应该从进人大学校园时就开始积累。因此,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人点,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建立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反馈评估等具体环节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设定阶段性的指导目标任务,使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

1、要认真抓好大学生入学第一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人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结合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特点。精心组织好大学生修订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巩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与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二、大三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稳定期,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不感兴趣,往往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空白,因而强化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就业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一阶段开设的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等,而要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仅靠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广大专任教师的普遍参与。总之,要结合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重视和全力做好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关。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并进行专业的实习、见习活动。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关系法规,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

三、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

划并顺利就业为落脚点,构建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格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地就业,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从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服务市场建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校各个部门的各级组织、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来,以实现全员化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篇10

从目前情况看,民办高校大多办学时间不长,社会认可度偏低。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承担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更重的认同压力,以及更强的就业压力。有研究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不如普通高校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而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围绕民办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展开调研,为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寻找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四所不同特色的民办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在问卷发放中,遵循相同的指导语和施测程序,并做到现场回收。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为93.53%。

1.2 方法

采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共66道题目,其中学习适应性8项,人际适应性11项,角色适应性9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项,环境的总体认同7项,身心症状表现10项。另有6个重复项目构成“效度量表”。其分量表a系数范围在0.5790—0.7759之间,全量表a系数为0.8978,表明该表内部有较高的同质性,每个分量表的项目在构思上具有一致性。

1.3 资料分析

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2.结果

2.1 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对样本的社会适应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适应个维度得分的高低顺序如下:生活自理、角色适应、人际适应、身心症状、学习适应、职业选择、总体认同。其中,生活自理、角色适应、人际适应和身心症状的分数高于总均分,其余都低于总均分。

表1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n=448)

项目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项目平均分 项目标准差

学习适应

人际适应

角色适应

职业选择

生活自理

总体认同

身心症状

社会适应 8

11

9

9

6

7

10

60 27.220

41.993

34.815

28.846

24.299

21.520

35.870

214.562 5.727

7.270

5.495

6.573

3.934

4.407

7.356

30.246 3.403

3.818

3.868

3.205

4.050

3.074

3.587

3.576 0.716

0.661

0.611

0.730

0.656

0.630

0.726

0.504

2.2 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2.2.1 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表2结果显示,除了职业选择之外,社会适应及其他各个维度在不同年级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

2.2.2 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

表3结果显示,生源地对学习适应(p=0.017

表3 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

城镇

(n=168) 农村

(n=290) t检验

t p

学习适应 28.174±6.170 26.823±5.332 2.403 .017

人际适应 43.072±7.035 41.763±7.066 1.864 .063

角色适应 35.813±5.181 34.486±5.484 2.481 .013

职业选择 30.090±6.719 28.449±5.728 2.703 .007

生活自理 23.916±3.660 24.670±4.005 -1.952 .052

总体认同 21.598±4.772 21.483±4.210 .261 .794

身心症状 35.747±7.476 36.208±7.183 -.636 .525

社会适应 218.410±30.563 213.880±28.738 1.547 .123

2.2.3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表4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担任学生干部

(n=277) 未担任学生干部

(n=171) t检验

t P

学习适应 27.767±5.729 26.457±5.474 2.336 .020

人际适应 42.976±7.010 40.828±7.041 3.075 .002

角色适应 36.009±5.347 33.056±4.978 5.690 .000

职业选择 29.894±6.020 27.523±6.089 3.941 .000

生活自理 24.441±4.025 24.259±3.674 .470 .638

总体认同 21.686±4.318 21.210±4.574 1.084 .279

身心症状 35.866±7.427 36.316±7.029 -.620 .535

社会适应 218.640±30.096 209.650±27.333 3.103 .002

表4结果显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和社会适应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这个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学生干部在这些维度的平均分值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其中,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角色适应和职业选择这两个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p=0.000

3.讨论

3.1 关于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水平现状的讨论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民办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上是不高的,尤其是在学习适应、职业选择以及总体认同上的得分都偏低。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检验中发现,民办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级、生源地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年级这个维度上的差异比较突出,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无疑是关注的重点,要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3.2 关于培养民办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讨论

3.2.1 转变教育观念,全员参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尽管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直强调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只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业能力,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方面的学业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在实践性教学课程中更多地体现有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并开设有关社会适应方面的课程。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生活自理、对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等若干指标,涉及到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光靠思政理论课教师或心理辅导员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以学习适应为例。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较之中学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突出的表现出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而对于民办高校的本科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要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就要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优化知识结构,实现与社会的信息对接,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3.2.2 加强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注重阶段性和连续性

“适应教育”实际上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中学到大学和由大学到就业岗位的环境转变,由中学生到大学生和由大学生到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多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给予指导。但是,从调查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在适应教育的这两个转变上是有差距的,即由中学到大学的环境转变和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明显好于由大学到就业岗位的环境转变和有大学生到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没有注重适应性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主要原因之一。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和大四毕业生离校之际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的重要阶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办高校更加注重的是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而对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更多体现在职业选择、就业心理等方面,而忽视了环境转变和角色转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另外,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连续性。以职业选择适应为例。职业选择适应性,又叫职业准备,是指个体结合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环境的认识,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无明确的方向。大多数人认为,职业选择是大四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种准备从新生入校或是更早的高考填报志愿就开始了,持续整个大学生活,包括对自我的了解、对有关职业知识的获得以及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3.2.3 拓宽社会实践渠道,提高实践参与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课堂学习之余,以社会化为目的,塑造个性素质的全部活动。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理想与现实存在冲突,难以很快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有机会提前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于他们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广泛发展、广大学生自觉参与的一项活动。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层次差别很大,导致学生对环境的总体认同感不一致,突出表现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的非学生干部的总体认同感明显低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干部。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拓宽实践渠道,提高参与度上下功夫,组织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对社会的认识相对较少,只有通过社会兼职或挂职锻炼等方式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只有对社会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才有可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3.2.4 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心理表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部分,这些成分的积极发展是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自我意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拥有更加主动自觉的自我认识,丰富的自我情感体验以及强烈的自我设计愿望。但对自我的评价还存在片面性,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相对缺少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大都会过低的评价自我,对自我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翔.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2]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5.

[3]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

[4]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

[5]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篇11

    一、价值取向内涵及特点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它是一个人的内心向导,其中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则指女大学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决定、支配着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自身、其他主体以及主体间关系均有重大的影响。从整体看,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的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个体看,多数女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价值取向观,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当代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如下。

    1.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学为核心,倡导男尊女卑的宗法观念。在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从而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国际背景下,20世纪初,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兴起,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从政治运动转入意识形态,继而向整个文化界、学术界弥漫,并由人文社会科学逐步渗透到自然科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从寻找“女性在科学中相对缺席现象”的原因为起点,对科学活动中的性别偏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标志着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随后知识女性脱颖而出,这批素质较高的女性,从男性和社会的认识与评价中挣脱,她们主动寻找自我的价值,有了自己较为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她们主动投入社会领域,并要求社会和他人尊重自我的价值,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其中不少女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们有较高的文化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主意识,开放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思想观念,因而有更多的实现自我的机会。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她们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在追求独立人格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这种价值导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强调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从而打破了由社会尺度规范自己的历史格局。在价值实现中她们主动寻求社会的需要,自觉的设定和选择自我的价值目标,追求属于自己的能施展才华的工作,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孕育而生,她们更大程度地追求经济自我、思想自由、行为独立,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充分的发展空间以实现自立自强。

    2.物质追求下的功利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二重性给当今社会整体价值取向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作为当今社会的先锋力量,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受到的冲击亦为强烈,造成其价值取向的变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价值取向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女大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女大学生在物质、精神价值取向方面明显偏于物质取向。大部分女大学生内心里认为金钱为代表的物质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基础价值,脱离金钱的价值是飘渺的、虚无的、难以理解的;金钱是衡量人生成功的基本的和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基础和前提。[2]她们心里常常在认同着“金钱几乎是万能的”,因为她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以越来越多的现实事例演绎着金钱似乎万能的故事,相反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地位,谋求工作,赚取钱财。其功利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在政治理想方面,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政治资本;在知识学习方面,是“有用”就学、“没用”就不学;在就业目标方面,追求待遇高、工作轻松;在实现手段方面,考证热”,而且“逃课族”规模不断壮大,她们逃课之后,往往把目标锁定在考取各种证书上。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势必导致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

    3.网络生活下的不稳定性

    毫无疑问,网络的便利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地充斥人们的生活,然而女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情绪鲜明、波动,丰富多彩是其情绪与情感的主要特点。由于她们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因而网络生活时不时的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不稳定性。时尚、前卫、个性似乎是潜意识的选择。网络上播放的各种各样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娱乐新闻中对歌星影星的大肆报告,五花八门的选秀造星活动(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另类“芙蓉姐姐”式的突现等等无形之中注入女大学生的头脑,使女大学生在性价值观、婚恋观和择业观等方面,倾向于张扬不羁、追求新颖奇特,但由于其受已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又处在矛盾之中。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由不同环境影响而确立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发生转变。因此,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网络生活下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性。

    二、价值取向对职业的影响表现

    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方向的重要指标,是保证人职匹配的决定性因素。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可想而知,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职业白领化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女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使她们能在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上“作为改革的力量—作为发展的规划者、实施者、监督者和批评者,积极参与发展的过程”,加之女性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要求女性自由解放,自立自强,从而促使女性趋向在社会各个领域(如政府部门、企业高层)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而白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收入年薪在15万到40万之间。这个阶层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但拥有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技术和经营权。在其公司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有六大特点: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及高质量;职业的高流动性;强烈的务实主义精神;关注个人职业发展;普遍具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些特点迎合了自主独立女性这一发展趋势,而女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中最具典型、具活力的代表,因此,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自己就业选择时倾向白领阶层。她们更愿意从事政府企业管理、公务员、医生、律师、教职人员的工作,旨在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物极必反,这种趋势导致工作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自信心受挫的恶性循环,极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职业金钱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交易充斥全球,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物质的渴望和追求有甚无减。从而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蔓延并异化为知识改变经济地位,滋生了女大学生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刻苦学习对今后工作有用的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考取各种证书,其目的只有一个——选择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种舒适的生活。然而工薪的高低成为其工作是否体面的唯一标准,物质的多少则是生活是否舒适的硬性指标。因此,女大学生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选择在中心城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环境优雅的职业以追逐更多的金钱财富。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很多女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失业率高的不良后果。

    3.职业畸形化

篇12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的职业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职业选择结果.同时职业选择也是一种成就行为,它受成就动机的影响.本文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成就动机进行一些研究,以期能对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研究方法

1.1被试的选择

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六所学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的450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回收有效问卷407份.其中男生183人.女生224人;统招大学本科生236人,自考生79人,高职生92人:年龄在16—25岁之间.

1.2研究工具

1)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金盛华等于2005年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将职业价值观分为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共34项,均以五点计分.其中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包含四因子: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各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包含六因子:轻松稳定、性格兴趣、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福利待遇。其拟合度也较高.

2)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MotivationScale).此量表由挪威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rd于1970年编制,并几经修订渐趋完善.中文版本为我国叶仁敏和挪威K.A.Hegtvet于1988年合作译制。并于1992年在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中进行了修订.该量表有两因素: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共30项题目.采用五点记分法,结构稳定,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量表.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在被试回答完问卷后统一回收,将数据录人计算机,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分析

1)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分析.对183名男生与224名女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检验.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而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得分性别差异不显著、(见表1)

2)不同类别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F检验结果显示:统招大学本科生、自考生、高职生在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呈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学生在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见表2)

2.2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分析

1)追求成功倾向高、低者职业价值观的差异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高追求成功倾向者与低追求成功倾向者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两者差异不显著.(见表3)

2)成就动机与目的性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分析.对成就动机两因子与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及其各因子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倾向与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成就实现、社会促进因子呈正相关;回避失败倾向则与成就实现、社会促进因子呈负相关;其余相关不显著.(见表4)

3)成就动机与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倾向与对轻松稳定的要求呈负相关,与对符合兴趣性格、对职业前景的要求呈正相关;成就动机的回避失败倾向与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呈正相关,与其因子:对轻松稳定、福利待遇的要求呈正相关.(见表5)

4讨论

4.1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对职业的轻松稳定性和福利要求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传统上被视为男性的工作领域,女性逐渐承担着较多的社会义务。这些变化使得工作对于男、女性来讲其意义开始趋于一致.与男生相比,女生要求更高的福利待遇和更轻松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一特点与女生的就业难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性别因素以外,教育文化因素、就业前景对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统招大学本科生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高于自考生、高职生。自考生具有来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律意识差、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纠;我国的高职教育,受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队伍越来越庞大,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自考生和高职生的就业前景相对不如统招大学本科生,这可能是其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低于统招大学本科生的主要原因.这就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以及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各类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4.2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的高低对职业价值观有重要影响.除了轻松稳定性以外,追求成功倾向高的学生各项择业标准均高于追求成功倾向低的学生:回避失败倾向的高低也影响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担心失败而又要求较高的轻松稳定性,这样的矛盾心理对于职业选择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理想职业标准的设定中,成就动机与理想职业的目标设定、手段选择之间平衡较为重要.人们对未来职业的目标都有着较美好的憧憬,那么如何使现实与理想达到较好的接近,则与个体的成就动机及目标设定有重要关系.对大学生来讲,清晰的认识自我,使自身的动机与预达到目标的设定之间形成较理想的匹配是较有意义的.

5结论

篇13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1.1 职业价值主体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意识到自我作为利益主体的重要性,职业价值主体呈现个性化倾向。在职业选择时,有着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费毓芳等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占57.4%,听“父母”、“好友”、“老师”、“舆论”、“其他”意见的分别占15.7%、10%、7.3%、3.5%和6%。许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有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活动。

1.2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优先考虑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费毓芳等的调查显示“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另外蒋阳飞等在调查大学生的众多择业因素中,作为第一位的选择,大学生选择“发挥个人才干、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抱负”分别占到了61.1%和36.9%。当代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导的人生取向,将构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主流。

1.3职业价值取向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矛盾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于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这种多样化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相当一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仍保持传统职业价值观所倡导的“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愿望,但在实践中又常常表现“短视”行为,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矛盾性;他们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但在求职过程中更偏爱经济利益,反映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的现实化和功利化;他们既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期待工作稳定,希望政府能保障就业;他们既期待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又准备随时放弃专业,改行跳槽;他们既追求自我奋斗,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希望轻松、自在、安逸刚。

1.4职业价值标准影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价值标准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经济价值型”、“自我价值型”并存,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因而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城市、大单位。费毓芳等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特点。对于医科大学生,这一特点更是表现突出。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医学技术,更有利于走在医疗技术的前沿,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并且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经济收入一般也比较丰裕和稳定,成为医科大学生就业的优选目标。但是,大城市加大医院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单位多数用人指标已经饱和,中国真正缺医少药的乡镇农村很多学生又不愿意去,这就缩小了就业面,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再者,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一些医科大学生抱着除了与医学有关的行业其他行业均不考虑的思想,也大大缩小了就业面。

1.5择业心理准备不足

择业应当是一种有准备的行为,除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准备外,还要有心理上的准备。而目前很多大学生缺少这种准备,或准备不足,缺少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或者是心理期望过高,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不敢面对困难,产生消极情绪,否定和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信心不足,怯于竞争,存在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坐失良机;或者是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而产生盲从心理。

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分析

2.1经济体制的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竞争、协作等特征已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以利益为导向的观念更是深人人心。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时也往往看重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将个人需求的满足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功利性明显增强。其次,在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导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

2.2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大学生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一方面,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风气多渠道地影响着大学生,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但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使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复杂和矛盾的特点。

2.3高等教育目标的改变

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已逐步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严重不足,只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通过竞争能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得在“非精英”岗位就业。这些变化要求大学生适时转变其职业价值观念,但当前仍有部分大学生没有改变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期望值过高。

2.4家庭的影响

家庭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的职业价值观将影响或直接决定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取向。

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1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要回答的是“大学毕业后我要干什么”的问题。它自20世纪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现在的“就业指导”,应该说它比“就业指导”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而且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便开展,帮助大学生尽早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有目的地学习、培训和锻炼,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从而避免大学生在毕业前择业时的迷茫和盲从。

3.2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Holland的职业发展理论提出了人格的6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盲从。另外要改变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学什么就要干什么的传统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就业是大众就业的观念,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就业打开广阔的空间。

3.3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与职业价值取向

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特点、个人能力,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在为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就业目标。教导大学生择业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愿望,而且也取决于社会的需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职业的分工和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