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开放式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开放式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开放式教学论文

篇1

2.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创新等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开放式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形式及内容均为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设计和安排教学。该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

二、开放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研究———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教学为例

1.实验设计

(1)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五培养学生正确、向上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自信。(2)对象: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国贸专业选修健美操的女学生为对象,共有64人,随机分为研究班和常规班,均为32人。(3)教材:大学生健美操教程(2009版)。(4)课时:共48课时(24课时/班),12周为一周期。(5)统计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2检验统计数据,组间比较以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教学设计

在实验研究前,两组学生都通过同一测试方法和标准来测试:健美操运动技能水平、创编能力、兴趣与学习态度等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场地、教师以及练习量两组均是一致的。常规班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班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和拓展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包括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3.研究实施本次研究的实施步骤包括三个阶段:(1)实验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健美操动作技能及体育学习情况等进行调查;(2)实验中,每结束一课时后需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评,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并总结和归纳教学中的不利效益,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改进;(3)结束后,所有实验课时完成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健美操相关的能力进行测评,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开放式健美操教学模式对学生技能掌握的影响

健美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韵律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高校健美操的学习要求包括:(1)规范性。健美操动作完成必须具有规范性,所有的动作、姿态、位置及路线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完成。(2)力度性。力度性是评价健美操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学习动作过程中,要注意力度的把控,动作要强健有力,路线要明确。(3)表现性。通过动作和表情把健美操的美和活力展现出来。应该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健美操的每个动作和音乐,把动作的幅度和力度实现和谐统一,全面展现健身操的美感。(4)幅度性。也就是健身操动作的大小、健身操动作张弛有度,各个动作应该尽量伸展,有幅度地完成。研究结果:研究班80分以上有26人,占81.3%;常规班80分以上10人,占31.3%,且其不及格人数仅为1人,而常规班有5人。可知,采取开放式教学的研究班的成绩提高更快,人数增多,比常规班更优,证明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健美操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健美操专业技能。

2.开放式健美操教学模式对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影响

高校健美操创编能力包括:(1)针对性。健美操的创编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性别、运动基础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创编方法和形式。(2)科学性。要按照人的运动规律和生理规律来进行健美操的创编,一般包括过渡、基本操及放松操。(3)全面性。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的每一个关节和部位都运动起来,保证人体由外到内各个脏器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4)创新性。应该从动作、音乐、连贯性、路线等方面进行创新。(5)音乐动作的一致性。健身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只有保持动作音乐的高度一致,才能真正完成一整套的动作,也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美不胜收。通过12周的训练和学习,对各班学生进行测评,按照8×8拍来创编健美操的动作,包括基础动作、创编部分及路线等三个部分。研究班在基础动作、创编部分及路线三个方面的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班,说明开放式健美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开放式健美操教学模式对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影响

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健美操的兴趣,端正其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以促进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中,对两班学生两次测评调查,在实验前和实验后进行调查。两班在实验前后的兴趣和态度有变化,其中研究班的兴趣分数、学习态度改善分数提高明显且高于常规班,说明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来进行健美操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篇2

眼下一些学生缺少观察能力,缺乏热爱生活的激情,加之家长学校引导、培养不够,因此一些学生缺乏发现生活之美的激情,缺少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不爱细心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爱洞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不到时代的浪花,作文往往空洞无物,内容空泛,爱瞎编乱造,缺少生动细节的描绘,缺少流畅的具体叙述。为此,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有这样的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处处留心皆文章”,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同样源于生活。观察是说话、写作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只有具体细致的观察,学生才把话说清楚,才能把文章写具体。细致观察,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从而细致地描写。把人和物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字。”勤于观察生活,勤于积累生活,厚积方能薄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心去感知生活,调动感官去对各种生物、植物直接认识。让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细致地写出带有主观情感的各种感觉,利用“感官作文法”,运用感官的感触生发,去描绘景物,从而突出景物的特点。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眼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如唐朝骆宾王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短短几句诗,抓住了“鹅”的形——“曲项”,色——“白毛”、“红掌”,声——“歌”,把一个浮水的鹅儿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些都是细致观察所得。譬如:作文《美的风景——家乡的雾》,写视觉之感的句子:“家乡的雾没有峨眉山的雾那样厚、那样秀,也没有黄山的雾那般奇丽渺远、变幻莫测……”然而“它白得美,白得朴素……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比白雪美多了”。写嗅觉之感的句子:“它浓得深,浓得纯,丝毫没有城市中的雾那般含有油烟味”。写听觉之感的句子:“它很可爱,尽管行人相隔几步,却只能闻声,尽管看不见车辆,但听到‘嘀嘀’的鸣叫”,写触觉之感的句子:“浓雾飘上了我的前额,和我亲吻,我没法回避……。”写想象小草味觉之感的句子:“它轻轻敷在小草上,草也真爱雾姐姐,尽情地吮吸着甘汁”。这样调动各种感,就把家乡的雾写得绘声绘色,富于灵性。引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或周记,持之以恒地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记下熟视无睹的东西,记下周围鲜活人物的外貌、言行,记下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想法,记下看到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时时与自然对话,与心灵对话,写下感悟,日积月累,学生作文才能情动辞发。每周将学生的观察日记检查批改后,进行交流,对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日记在班里朗读发表,刊登于校报,优秀的予以激励表彰,从而调动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的积极性。

三、开发阅读资源,奠定扎实作文功底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倾吐的关系,要吸收丰富的养料才能写出好文章。阅读能获得写作的间接经验,在大脑中储存积累思想、素材、语言感受,需要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多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捷径。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报刊、网络等场所和传播媒体,指导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多阅读,教师要有选择地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帮学生选取好的作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每周开辟两节阅读课,同时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建立“三个本子”一个摘抄本、一个语言火花本、一个创作本。引导学生经常在阅读中学会与文体对话,学会与编者对话,学会生与生之间对话,提倡个性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每读一遍解决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对阅读过的文章进行圈点批注,写出眉批、旁批,写出总评、感语。明白不同文体阅读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摘录经典文句,从而潜移默化“为我所用”,从而提高阅读的评价和分析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多阅读富于时代感的作品。一是引导学生喜爱一本杂志。可向学生推荐一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文性强、知名度高的刊物为日常读物。如《读者》、《意林》、《中学生阅读》、《做人与处世》、《散文选刊》等。同时开展“读刊评刊”演讲活动,针对其中某些篇目就立意、选材、语言等发表见解,指出优点与不足。二是开展“诵读经典滋养心灵”活动,编撰校本语文课外读物,利用每天午饭后,组织学生阅读《四书》、阅读古诗词,让学生做摘抄,写读书心得,举行读书报告会,人人登台畅谈读书体会。每学年推荐5本经典名著,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自主阅读,并填写“周末阅读反馈卡”,“反馈卡”有这样几个栏目:阅读书目、阅读页码起讫、内容简介、阅读感想、家长签字、教师评价。周五放学时把卡发给学生,周一上交。一学期统计、评比,评出“阅读之星”。三是引导学生喜爱一个作家。比如莫言、贾平凹、路遥、周国平、余秋雨、梁晓声、迟子建、毕淑敏、丁立梅、乔叶等,关注这些作家的作品、创作、有益的故事等,研讨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从中汲取营养,自我激励写作热情。让学生读作家的传记,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读作家的作品,“入乎其中”进入文本,理解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发现相关却相异的其他新理解或新事物。

篇3

另据研究发现,儿童识字能力的强弱存在年龄差异,一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可见,低年级是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为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能力上的优势,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新课标增加了低段识字量,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为1600~1800个。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几套教材,1、2年级的识字量都有明显增加。

识字量增加了,但写字量基本不变。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要求800~1000个字会写,,这样,学生的负担并未增加。相反,许多字因为多次接触之后再要求学生书写记忆,学生往往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记住,难度相对降低了,学生反而感觉学得轻松。因而,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关于两类字的不同教学要求进行识字教学: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认识,不做书写要求;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致了解意思,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

二、把握规律

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会意字,其”语义”与”符号”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看到”采”就让人想到”手在树上采摘东西”;象形字、指事字,其”图像”、”符号”和”意义”有密切联系。如”马”字,本身就像一匹骏马,”上”,多像一人立于地平线上;形声字的”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都有联系,”蚂”,左边是形旁,表示意义,右边是声旁,表示读音,联系生活,一只只可爱的蚂蚁就浮现在眼前。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

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语文教学如教学象形字”鱼”,我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写上”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

再如教学指事字”本”时,学生已学了象形字”木”,知道”木”就是”树木”,我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棵树,然后在下面加上树根,告诉学生:”木”下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于是,树及树根的图像与”本”这个符号联系起来,牢牢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识字实践:学习”飞”字,学生说”飞”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飞鸟;学习”竹”,学生说它像竹子上的六片竹叶……

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如教学”看”时,我告诉学生,”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学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

以后,学生十分喜欢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学习”泪”字,学生说,眼里流水是泪;学习”休”字,学生说,一人靠在树边休息……

3.形声归类,学习形声字

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

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记得学生在初学”褐”字时,经常将其写成示字旁。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让学生查字典了解:”褐”不光指”褐色”,还指”粗布或粗布衣服”。从此,”褐”在学生脑海中就与”被、补、裤”等归为一类,再也不会写错了。

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字之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睛、请、蜻,,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

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三、开放识字

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12岁,而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因而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克汉字上,而应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接触大量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及时开发其语言潜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读儿歌识字。儿歌生动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儿童十分喜欢。在入学教育、拼音教学及看图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补充儿歌的方式,让学生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利用学生的无意记忆识字。

譬如,学完复韵母”ai、ei、ui”之后,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背了儿歌《小燕子》:”小燕子,飞呀飞,一把剪刀身上背。飞来又飞去,剪刀挥呀挥。剪得桃花红,剪得柳枝翠,剪出大地披绿袍,剪出祖国山河美。”学生听了,兴致盎然地跟着我背。我在大部分学生会背之后,让学生看着这首儿歌,带有拼音-,用手指着读几遍。最后,再让他们用笔圈出这首儿歌中带有”ai、ei、ui”的音节。就这样,学生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三得。

3.读故事识字。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如,在教学集中识字《合起来,认一认(二)》,我是分这样几个步骤组织识字教学的。我先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了一个故事《小晶晶漫游大森林》。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于是,我让他们带着一些问题,如:小晶晶在大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反复听故事,听懂内容,听熟语言。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试着讲故事,讲给同桌听,讲给好朋友听,讲给大家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将故事的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丰富了语言仓库。

在此基础上,我将学生听过和讲过的故事打印好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用手指着故事,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在读故事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与故事中的汉字多次见面,无意之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为进一步掌握这些汉字打下了基础。认汉字我将故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生字,如:品、众、鹿、熊、兔、洞,写在生字卡片上,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认读。写生字根据教材要求,让学生书写”众、森、品、晶”四个生字。

篇4

首先,要让中国当代文学在课堂上“起死回生”,把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最新进展纳入到教学活动的整体视野中来,培养学生实时关注当代文学发展现状的追踪意识。现今当代文学史的教材对于文学史的记述多止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而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或未提及或浅尝辄止。而上世纪90年代初文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新世纪的“底层文学”写作是当代文学史进程中的关键与重要线索,传统教学模式对这一内容的缺失易导致文学史的断裂与脱节。如生活于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代作家,因时代影响而陷入新的精神迷茫,在走出创作困境后,他们转向日常人生的凡俗书写,表达对都市人,特别是底层社会人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反思;此外,莫言、贾平凹、王蒙、刘震云等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进入新世纪后都经历了重要的创作转型……这些不断涌现的新鲜素材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现象均未有效纳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视野之中。其次,要为传统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纠偏去蔽”,把1949年以来台、港、澳地区的文学发展纳入到教学活动的整体格局中来,引导学生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百年进程的整体视野中去观察1949年以后文流的离合变迁。台港澳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文学大背景下因为特殊的历史际遇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不可分割的重要板块。然而遗憾的是,台港澳文学长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版图上集体失踪。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种类繁多,考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如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初版)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两部堪称“重写文学史”的典范之作,不约而同都放弃了台港澳文学,成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个别新出的著作或教材虽然已开始将台港澳文学纳入学术视野中,但所占篇幅却与台港澳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极不相称,只是为保证著作形式上的完善而所作的一点补充而已。正如有论者指出:“目前台港澳文学的入史显然更多的是一种拼凑,既没有充分考虑到它们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密切联系,也没有很好注意到它们的特殊品质。从具体的形态来看,目前的台港澳文学在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往往只是占据了一个附录的地位。”一个国家的文学史叙事不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就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在外,任何封闭、狭隘的一元化叙述,带来的只能是残缺的文学史版本。所以,中国当代文学应当是由同源异枝的文学共同建构的动态系统。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当身体力行,引导学生从中国文学百年进程的整体视野中去观察1949年以后文流的离合变迁。需要注意的是,将新世纪中国文学和1949年以后的台、港、澳文学纳入本课程的教学视野,不能仅在原有教学内容上作简单扩容,而应该在调整现有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的基础上把增量部分有机融合到课程结构中来。

(二)调整教学思路传统

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以“思潮”、“流派”、“群体”为中心的贴标签式的讲授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备课和教学,开展专题研究,但却容易把文学史割裂开来,忽视内在联系。因此,新型开放式教学旨在突破已经被高度结构化和体系化的文学史线性授课思路,以专题化、模块化和纵横交织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作品解读、作家研究和现象观察为主要方式,实现对当代文学发展进程由局部入整体的立体性认知。如可以按照革命战争小说、农村题材小说概述、文学、先锋文学等专题模块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以作品为中心带动史实和思潮的讲授,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生动的文本解读,不仅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迫阅读为主动探寻,而且有了具体文本为例证,原本枯燥乏味的艺术特点、主题内涵的讲授变得更加鲜活、真实。此外,要进一步淡化结论性的知识传授意图,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批评能力,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中来。教师要密切关注当代文坛的学术动态、文艺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创作的最新成果,以此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讲授时,结合时代思潮和研究热点从多角度分析作家作品,既注重科学性,也注意生动性和趣味性。因而,教师的教案也要根据时下的学术研究热点和最新动态不断修改,传统的“一劳永逸”式的备课方式必须摒弃。

(三)优化教学组织方法

教育的功能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是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同样,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应成为照本宣科地讲解文学史,而应具有文学感性、鲜活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居于绝对主体地位的,而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不仅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因习惯于接纳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这对于要求学生具有主体个性思维的中文系学科特质是相悖的。首先,教师的角色应当由讲授者向启发者和引导者转变,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针对中文系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建立若干兴趣小组,形成课前小组讨论、课中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讲授、课后个人提交作业这样一套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流程。教师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在对小组代表发言进行总结点评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讲解、引导和启发。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语言讲授为主,而语言通常缺乏直观性,需要经过语言信息的转码才能为学生理解接受。因而,有时单纯的语言讲授会显得单调,且易使理解滞后。教师可以进行课程教学的视觉化尝试,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内容播放一些与经典作品和作家相关的影音资料,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感性知识的获得更易记忆和引发触动,启发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篇5

通过“新生开放日”等活动,让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实验室的布局、功能,通过参观讲解和特色实验项目的演示、体验,使新生直接感受到专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接受专业实验的初步熏陶,从而树立专业思想,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实验室安全观念。培训内容:(1)介绍实验室布局及课程教学内容;(2)初步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3)演示或体验特色专业实验项目。

1.2开放实验室班级或小组使用阶段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使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在小组科研中学习使用开放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管理。培训内容:(1)学习如何自主申请实验室及实验仪器、材料;(2)学习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会如何维护实验室环境安全,正确处理实验室废弃物;(3)规范学生在实验室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1.3开放实验室个人独立使用阶段

在毕业专题实验阶段,学生应掌握开放实验室的申请、使用、维护、管理方法,具备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培训内容:(1)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2)精密仪器上机培训及考核;(3)规范学生实验室工作行为,培养独立使用、维护和管理实验室的综合应用能力。

2多方面的要求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中,从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习惯到自主实验能力,对学生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2.1工作态度的培养要求

在开放实验室管理中,无论是新生参观还是班级开放实验,无论是小组实验研究还是个人专题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严格检查学生进入实验室是否穿工作衣、带记录本,是否有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格按照教学实验室的开放计划进行实验,是否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在冰箱收藏的样品性质是否符合冷藏要求,实验废弃物是否按要求处理等。只有在管理中形成严格要求的氛围,才能让本科生在开放实验室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2.2工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实验课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而开放实验室的要求则有所不同,是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应用所学的实验技能。因此,开放实验室工作技能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规范操作实验仪器,并初步掌握精密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2.3工作习惯的培养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天要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学生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要提前预约,严格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实验所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料及动物尸体、垫料,检查学生仪器使用后的清洗、归位情况,从而使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2.4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小组科研项目和毕业生专题实验项目,通过自主选题、文献检索与优选、自主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及总结等方面的培训,训练本科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主实验研究能力。

3协同式的开放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实验室,按照功能划分,在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开放实验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叉占用现象,若不能协调好,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教学事故。因此,我们坚持协同式管理,明确分工及责任,保证教学秩序和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1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协同式管理

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带教教师、学生科研项目的辅导教师和毕业专题实验的导师,作为学生实验教学的负责人,应严格审查及指导学生的实验室申请、安全协议、仪器材料申请、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观察记录、实验资料统计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环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在预约实验室、借出回收仪器材料、安全教育、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仪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环境卫生等方面给予检查和监督。双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面培养本科生的基本实验素质和自主实验能力。

3.2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协同式管理

在开放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学生不能总当被动使用者,而要逐渐成长为自觉管理者,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的意识。在班级使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培训值日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在申请实验仪器、处理实验废弃物、卫生值日、共用仪器后清洗、使用登记归档等方面严格要求;在小组使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加强预约实验室、安全责任、填写实验室和仪器使用记录、实验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在毕业专题学生个人使用开放实验室时,保证毕业生能够单独承担开放实验室的使用、维护、管理责任。通过师生协同式管理,逐步培养和完善本科生的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

篇6

二、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各级电大系统在教学管理方面各俱特色,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如北京电大的“五突出”、上海电大的“3M”、江苏电大的“学—导多元互动”、河南电大的“一主三学”、深圳电大的“两网一面”等,在推进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还存着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平台建设不统一。一是现在各级电大使用的教学平台众多,如地市级电大除去自身的教学平台以外,还有3至4个省级以上教学平台,不要说学习者分不清,连教学者都容易混淆。二是教学平台之间互不联接,网上资源建设重复,资源更新不同步,教学信息的分散,教学引导的方向较乱,造成了学习资源的过量和关联性较差,缺少系统性和统一性的建设和规范,致使教学平台多而无效,建而无用。

第二,师资队伍数量短缺,力量不足。一是基层电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电大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处于分散状态,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建设,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失衡,以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教师人数不到全校教职工的50%,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占不到任课教师的一半,师生比为50:1,远低于开放大学的建设要求。再加上对专业设置缺少前瞻性以及优秀专业人才的匮乏,出现了有的专业教师无课上,而有的专业无教师上课的失衡现象。二是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电大系统内的教师资源没有得到有力整合和优化,分散在各地的优秀人才未形成合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任课教师的技术职称不高,还存在中职系统职称及非教师系列人员带课的情况。教师之间交流互动不够,以江苏省为例,全省系统内教师之间的交互只流于网上对话形式,几乎没有其它形式的交流、培训以及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信息不畅,作为系统办学来说,没有真正发挥出系统的优势。再加上没有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进修培训制度和工作机制,造成了地市级电大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不强。

第三,学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不强。一是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成人学员继续学习深造,目地就是想用最简单、最便捷的办法获得学历,再加上工学矛盾的突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差,在网上学习时只做旁观者,不能有效的参与网上的交流、讨论及任课教师组织的网上学习互动活动。二是部分学员不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有效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联系不够密切,互帮互助式的学习还没有更好普及,良好的网上互助学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

三、对新环境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伴随着国家开放大学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在新环境下继续开展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这是我们电大人必须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教学平台建设要相互统一,融会贯通。首先,统一平台。打破现有电大的三级教学平台之间的屏障,统一使用国家开放大学云平台,使分布在各地的教师共同使用该平台。制定和完善使用云平台的相关制度和机制,确保云平台的平稳运行,使该平台真正发挥四通八达的作用。分地区、分批次开展使用云平台的技术培训,让系统内的教师掌握使用该平台的方法。其次,建设平台。云平台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其是不是适合教与学。云平台除能完成招生、教学、教务、考试、评估等工作之外,还要实现相互的衔接和运行的协调,使各种教学活动都能在平台上开展。云平台上要具备省、市、县电大参与建设和开发的功能,体现各自特色,进行错位发展。云平台是面对全国系统内的教师和不同学习人群的,要能体现出它的无所不能和包罗万象,使其适合各种人群随时在平台上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

篇7

在广播电视法学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下,小组讨论,小组任务等以一定人数的集体形式来完成的教学作业是非常多的,这样,学生就会在一定的团体内进行活动,自然不能自顾自地完成任务,需要考虑吧不同人的想法,不同人的感受,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他人,最终,学生之间的合作就会形成,学生的合作能力自然会提高。集体学习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交代一定的任务,然后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每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是对于一个问题阐述观点,也有可能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是实验操作,最后以小组的成绩确定每个个人的成绩。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必须考虑到小组的利益,自然会加强与其它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这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开放式教学模式下除了集体学习之外,还有其它的方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比如课堂表演式教学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开放,降低了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一方面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能力之外,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合作能力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创新教育方式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教育的自由、开放,保证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形式,这也可以为高校创新教育方式所应用。比如,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下,会有场景模拟教学,作为艺术类教学课堂,场景模拟的应用时非常普遍的,事实上,这对于高校的教育方式创新也是有一定帮助的。高校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很好地将一定的理论传达给学生,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在一定的场景下,学生会更容易进入到所学知识的环境,进而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有可能更为透彻,同时,这样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更大,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下,课堂形式很有可能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比如会有教师学生角色互换,教师学生一起讨论等多种形式,这对于高校教育方式创新也是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的。

篇8

一、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学目标要有开放性

主体教育思想主张把学生看做富有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着的认识主体。而教学过程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能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改的实施要求下,结合主体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目标局限在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篇上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

二、实现以情绪教育为辅,教学内容要有开放性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如果小学语文学不好,以后到了初中或高中再补习语文将会非常吃力,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很难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上,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字、词、句、篇,更不能教给学生机械地分析文章结构和模仿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选取适当的文章著作,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出正确的、有价值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现以能力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要有开放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就理解而言,在阅读时学生应该发挥主体性,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章,批判性地阅读文章。因此,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例如《云雀的心愿》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有学生提出质疑:鸟类没有汗腺,哪来的汗水?学生的这种反应恰恰是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充分参与的结果。就表达而言,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并且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实现以全面发展为方向,教学评价要有开放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上面提到的几项内容还是比较好实施的,实施最困难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首先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是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重点又要有所不同,不能一切都一刀切,对所有学生要求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从德智体美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又要按照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不能单从学习的结果上给一个最终的定量评价,而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阶段性进步,综合给予定性评价。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多重评价,比如表现性评价、小文章评价、档案夹评价、活动参与评价、语言激励评价、小评语评价、评价表评价等等。总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一个素质能力的评判结果,而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价使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方法与途径。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学目标着手开展开放性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并将这些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全面的教学评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据此,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扩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从传统走向现代——论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J].教育研究,1996(4).

篇9

系统论认为,由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成的系统,一般均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的交流。发生交流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不发生交流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事物的进化与发展是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要走向有序,系统的开放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必要的条件。自组织理论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有普遍的意义。

宇宙在向无限的空间膨胀着、开放着。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教育从古代走向现代,教育对象从贵族到平民及至全体公民,教育场所从家庭到校园发展到社会,教育时段从胎教到青少年、成年、老年的终生教育,教育方式从面对面的师徒相承到群体课堂,再向离散的个体学习回归,教育手段从口耳相传的面授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远距离交互式教学。教育从对象、时空、方式、手段都大大扩展,以惊人的速度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的分支——化学教育同样如此,化学教师应当树立开放的现代教育思想,把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生活,把生活引进学校,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形成开放的学习方法去认知、去设计、去操作、去探究、去实践,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场所。

二、开放式化学教学的展开

1.化学教师思想的开放

提倡化学教师思想的开放,很重要的一点是化学教师应当树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真正摒弃那种师道尊严的传统封建思想,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独立地撍伎紨,独立地摲⑾謹,去创造,去创新。那些思想僵化、孤陋寡闻、不善于学习提高的教师,不仅会误人子弟,自己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2.化学教育资源的开放

化学教育资源的开放是对传统的教材、黑板、粉笔的升级与挑战,是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于实施化学教育的信息、媒体、载体,实现教育资源最佳配置和发挥其最大功用的必然选择。进入信息化社会,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封闭校园教育的桎梏,将教育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教材、参考书、实物、模型、图表、图书馆、实验室等传统教育媒体的功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化工厂、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化学教育资源的教育作用,重视化学声像材料应用、多媒体化学课件开发、虚拟化学实验资源建设,尤其是网上化学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质量。

3.化学学习组控的开放

化学学习组控的开放突破传统组控模式,提倡学习者自行控制、自主学习、独立学习,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会学习”,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主要地、甚至完全地由自己控制。开放的化学学习组控中,教师自己的位置要摆对,要注重“指导”、“帮助”作用,教师的多重角色要扮演好,教师不仅是信息传递者、学习组控者,更应是学习伙伴、辅导员、合作者、服务员。教与学在开放的环境中交互作用并进一步自组织化。

4.化学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化学的昨天、今天、明天——典型元素的发现,物质结构的探索,化学原理、概念、定律的创立,新发现、新发明、新合成、新进展等。还要针对教材内容偏重学术性,缺乏社会性、时代性、生活性、应用性的不足,努力联系实际,渲染化学的时代气息与发展视野。例如:讲同位素知识,可介绍衰变法在考古中的应用;讲铝热剂介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旧楼;讲氢元素时,展望未来理想的能源材料;讲二氧化硅时,介绍光导纤维在现代通讯中的风采;讲有机化学时,可讲述高分子智能材料形成;讲化学工业时,可介绍发展中尚存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等。

5.化学教学方法的开放

化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化学教学方法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构成为实现化学教学目的服务的一个系统。此系统又可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反映一定教学思想的综合方法(第一级方法)构成课堂教学形式的基本方法(第二级方法)实现课时教学内容的撐⑿蛿方法(第三级方法)。化学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指子系统内各种方法的选择、组合,结构序列上讲究自由、创新,子系统间更注重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更注重特定方法的研究,开放其内涵和外延。以下仅以二级方法中问题法、实验法、练习法的内涵、外延的开放作简单诠释。

(1)开放的问题法(问题教学法)

开放性的化学问题应当强调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例如,“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NK2CO3),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2)开放的实验法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化学实验的开放是指弱化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强化实验探究模式,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式”,主张学生自行设计,独立实验,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请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硫酸镁杂质制备纯净的氯化纳。”让学生探索根据什么原理、性质,如何去操作?如何设计操作程序,先除去Mg2+还是SO42-?怎样判断原有杂质已除净?怎样避免混入新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混入的新杂质又当怎样除去,确保氯化钠的纯净?不同的学生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但总有一种是最佳选择),通过这样开放性的探索设计将极大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篇10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分离纯化、有机合成、结构检测训练几大块,结合课堂实验教学、课外项目实验、科技创新等形式,逐渐形成了基础认知、综合设计、研究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5]。基础性实验就是传统的课程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开发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在提出实验项目后,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协助和指导下完成。根据我校的情况,基础实验采取全面预约开放形式;综合设计实验由课程小组共同确定实验项目,提出目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实验,教师及时检查实验记录,并适当进行学生实验心得交流;研究创新实验可以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科研课题、企业项目或结合课程建设等提出具体探究性实验,或有学生与实际生活结合提出的趣味性题目,采用项目教学法[6]完成该层次实验,该层次实验通过项目立项管理,学生作为实验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应对突发事件、实验总结、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总结近期开放性实验教学已取得的经验,未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验条件,以及实验的难易程度等分级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及时修订并完善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从实验教学整体出发,明确实验课程的任务和目标,调整实验项目和内容,构建层次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2)实验项目和内容不断更新。为了开放性实验进行得有声有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即要求开放性实验项目及内容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实验项目及内容要充分体现实验室的特色和建设水平,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使用常规实验接触不到的仪器设备,让学生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和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3)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开放实验教学及其管理体制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与开放实验教学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开放实验预约、学生自主学习、仪器设备管理、实验耗材管理、实验是安全和成绩查询等。(4)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进行实验结果的考核,更应加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核,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操作结束时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思路、操作能力等方面做出定量或定性的评定。另外,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又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很必要的。

3层次递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实施层次递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预约确定实验项目,自主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验室开放预约一年来,实验室几乎成了学生的家,实验室全天都有学生实验,每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

篇11

(2)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开放实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实验者的多层次、实验项目更多,实验时间的不确定和指导教师直接参与指导或引导的力度减少,会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加大、低值易耗品的浪费、实验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

(3)实验过程中的指导问题。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后,学生的实验内容可变性很大,涉及知识很广,难度加大,在实验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实验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由于人员配备和教学经费紧张等各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开放性实验工作量很难客观定量,难以充分调动指导着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实验成绩大多只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结果很难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悖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的培养目标。

(5)实验投资不足的问题。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实验硬件不足,落后的仪器设备和教学、教辅人员紧张等问题,导致开放性实验无法真正开放,也无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改革实验教学,探索层次递进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分离纯化、有机合成、结构检测训练几大块,结合课堂实验教学、课外项目实验、科技创新等形式,逐渐形成了基础认知、综合设计、研究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性实验就是传统的课程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开发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在提出实验项目后,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协助和指导下完成。根据我校的情况,基础实验采取全面预约开放形式;综合设计实验由课程小组共同确定实验项目,提出目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实验,教师及时检查实验记录,并适当进行学生实验心得交流;研究创新实验可以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科研课题、企业项目或结合课程建设等提出具体探究性实验,或有学生与实际生活结合提出的趣味性题目,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该层次实验,该层次实验通过项目立项管理,学生作为实验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应对突发事件、实验总结、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总结近期开放性实验教学已取得的经验,未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验条件,以及实验的难易程度等分级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及时修订并完善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从实验教学整体出发,明确实验课程的任务和目标,调整实验项目和内容,构建层次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

(2)实验项目和内容不断更新。为了开放性实验进行得有声有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即要求开放性实验项目及内容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实验项目及内容要充分体现实验室的特色和建设水平,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使用常规实验接触不到的仪器设备,让学生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和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

(3)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开放实验教学及其管理体制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与开放实验教学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开放实验预约、学生自主学习、仪器设备管理、实验耗材管理、实验是安全和成绩查询等。

(4)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进行实验结果的考核,更应加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核,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操作结束时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思路、操作能力等方面做出定量或定性的评定。另外,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又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很必要的。

3层次递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实施层次递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预约确定实验项目,自主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验室开放预约一年来,实验室几乎成了学生的家,实验室全天都有学生实验,每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

篇12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

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

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四、积极创造条件,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数学开放性型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

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目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高中《代数》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平面内条直线,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这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为。对此问题可以把它改造为:某地区有条直线型铁路线,在每条铁路线的交点处设一车站,至多设多少个车站?

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引申推广。

2、设计数学开放题的基本要求

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篇13

1.2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

传统的实验为验证性、重复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内容往往陈旧过时、起点低,学生只要按照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及实验指导书上详细地步骤,即可机械地、被动地、准确地完成实验内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思维受到束缚,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型思维的发展,显然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是不利的。

1.3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中药学专业的实验多数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过程(如中药药剂学)就离不开一些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因而要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对实验设备的运行原理、基本操作应较为熟悉。而目前中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对于一些简单、价格低廉的设备如薄层板、显微镜、层析缸等,学生一般是3-5人为一组,进行实验;而对于一些贵重的、专业要求高的现代分析仪器(HPLC、GC、IR等仪器),只能整个班级共用1台,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观看或简单进行操作,这导致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实践知识不扎实、满足不了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不了今后的实际工作。

2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意义

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已定的实验任务书、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联系实验室、确定实验时间、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研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的一种方式。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不仅可将多个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还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产学结合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教学转变

3.1实验教学方式转换。

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具有良好的“主动性”,主动进行资料查询、方案设计、团队建立等,而教师在过程中,扮演了顾问和导师的角色,负责答疑解惑、组织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这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人潜能,使学生品尝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

3.2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此教学模式下,应根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筛选。如把中药学专业里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学的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组建实验团队,完成实验。这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实验技能培养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专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共进的良好局面。

3.3实验室管理方式转变。

在此教学模式下,应将传统封闭的、分散管理的实验室管制模式进行转变,建立教学实验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专业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在实验室内部实施学校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包括大实验室中心主任、各实验平台主任、专业科研院系实验室主任;实行适度的集权与分权原则,从而提供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可以真正进行并完成实验,以达到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目标。

4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要求

4.1实验室管理。

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必须有所保障,这样在实验室管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加强实验管理,合理分配实验资源,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4.2实验指导教师水平。

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因其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许多非本专业的问题。这就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