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政治课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剖析教材中的材料,提升情感德育质量
现在的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上已经非常的贴近生活,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一年级,教材中主要讲授的内容是经济学知识,其中牵扯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深入的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合理消费、公平与效率、支持国家发展、诚信品质等;哲学知识知识牵扯的德育内容也较为广泛,比如价值观的培养,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等;政治学常识中涉及的因素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直接典型的德育素材。
篇2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面广量大,教师应予以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文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提交学生讨论。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这里所说"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创造的开始--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适时原则
教师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深度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要掌握好精到的教学艺术辩证法。
(二)因人循序
教师启发思维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启发思维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等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启发思维的这种个别追求,正是使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紧密结合,增强其针对性的关键措施。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不过,有时故意打破顺序,使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大胆设想猜疑,然后小心实验求证,也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必需。
(三)反馈强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相反地,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的错误。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以必修3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为例,首先在复习阶段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展示案例(①老师三令五申在考试时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朋友却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我该怎么办?②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让坐,我要不要让坐?③到商店买东西花了三元钱,一位老伯错把10元看成了100元,多找了钱该不该还回去?)提出问题"你遭遇过哪些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讨论"面对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道德两难"现象,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总结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
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过程学习中,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式和内容上小组对比,出示"未成年在押人员多为文盲"资料,合作探究"造成上述状况的自身原因?这从正面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最后总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结合生活积极展开论文。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探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温故而知新。”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以此来支撑新知识讲授的顺利进行。知识是相融层层深入的,高中政治课的知识同样具有相融性,一个新问题的解答往往要借助于旧知识,让学生在已知的领域里寻找问题答案,同时提出问题与疑问。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紧抓新旧知识的内在必然联系,寻找从学生新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使新旧知识间渗透、迁移、升华,让每一堂政治课都相互衔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和思想观。
三、优化教师课堂反馈
新课改提出的“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理念是转变课堂教学的关键,思想政治课更要注重教与学的平等。
篇4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这种粗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必须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而问题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例如,针对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现实中有哪些例子可以印证?让学生带着类似的问题去预习,或者通过网络查取相关资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进行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能够进行的必要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的方式讨论,教师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适时参与,然后鼓励他们取得的进展。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学习基础,平时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活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
篇5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其积极思考
假如有学生要精神溜号或是已经精神溜号,提问正是唤回他们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的提问有助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业已有的知识和社会实践体验,使提问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形成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转变问题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防止学生因为长时间听课疲劳而产生的溜号现象。
(三)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控教师讲授进度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而忽视学生的听课的情况。提问时检验学生听课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哪些知识还需讲解做到心中有数。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还存在很多误区,教学中有很多无效或低效的提问。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现存问题及危害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以记忆性为主,抑制思维发展
记忆性的问题,大多答案在课本上都可以找到,不需要学生思考。例如,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教师提问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这种设疑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无法刺激学生的思维。
(二)课堂被提问的对象只有固定的少数同学,影响多数学生发展
一项数据调查表明,在课堂中,只有6.4%的学生经常被提问,而83.6%的学生很少被提问。大部分学生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格外青睐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在这些“好学生”的回答中通常能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那些“差生”的回答往往会拖延教学时间,使教学进度难以完成,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师提问缺乏激情,达不到启发的效果
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平淡无奇,语调平淡,缺乏激情,不知道根据提问的不同内容转换语调或是问法,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能发挥提问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只是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给出的评价往往只是“好”、“对”、“嗯”或是不予置评直接叫下一名学生回答。这种做法缺乏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路的关注,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的策略
(一)课前做好准备
1、端正对提问的认识,认真分析教材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离不开教材,但又要超越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
2、细心了解学生
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精准的把握。提出的问题不要过易或是过难,要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联系,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继续思考。二是对学生的心理特要有细致的了解。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合适的问题会集中学生的注意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优化课堂提问,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二)课上做好工作
1、优化教师的言语能力和非语言能力
教师要刻苦锤炼自己的提问语言能力,要使自己的语言充满幽默感和启发性。这样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非言语能力就是指教师提问时的表情、体态。这些非言语能力能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达出的感情。教师微笑的表情与和蔼可亲的态度,会让学生感到轻松、温暖与信任,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适当的肢体语言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温柔的笑容、肯定的目光、认真听学生回答的姿态都是优化课堂提问的法宝。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
教师听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认真,要作出侧耳倾听之势,这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在学生回答之后要给出评价,不能只是关注结果的的“对”或“错”,更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答什么,更要关注怎样答,并适时给予引导,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思路上。另外评价要以激励性为主,提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提问
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大多以教师问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提问的机会,而学生提问是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交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教材中、在生活中、在其他同学回答中发现问题。
(三)课后做好反思
1、教师反思
教师在讲课后要及时回想上课时提问的每个环节,总结出有哪些问题提的不够合理,下次加以改正;找出学生反映比较热烈的问题,以后继续发扬。
2、学生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自己回答问题的质量,反思自己回答问题时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反思此次回答是否突破自己、反思自己提问的质量和水平。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课堂提问便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提问从我国古代孔子时期沿用至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的“产婆术”中,提问也是核心。这都说明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东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益。因而,我们要更加深刻地分析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找出更加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篇6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作者:王学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篇7
教育教学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或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或发挥能力培养功能。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分析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时干预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筑起“防火墙”》教学中,笔者针对当前青少年法制意识淡漠的状况,专门制作了一部多媒体课件,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青少年面临的一些不良诱惑、犯罪嫌疑人忏悔实录等三个角度,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讯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进行播放,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笔者趁势引导学生对校园内存在的类似不良风气或者迹象进行分析,对这些行为有可能继续发展的后果进行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对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盲目讲义气、崇尚暴力等思潮进行了抨击,并指出其思想根源,是缺乏正能量的人生观,是对老师与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是对法律不够敬畏。课内的专题研讨活动让思想教育的深度更深,摆脱了口头说教的尴尬,思想教育的成效更为显著,体现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明显成果。
篇8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堂讨论中除了几个优秀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
一这是目前部分高中课堂讨论中最普遍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认真做好充分准备,所选讨论的话题要么太难、太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会讲;要么话题太简单,或陈旧乏味,学生不愿讲。二是学生本身的原因。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其晕女生)存在羞涩心理,怕出风头,担心自己在讨论中表述的观点出现错误或不被认同,被人讥讽。部分同学虽然存在哗众心理,好出风头,但由于知识贫乏,对课堂讨论的内容不熟悉,缺乏信心,所以缄口不言。加之有些同学性格内向,所以课堂讨论时可能出现“鸦雀无声”的情况。
2.课堂获序混乱,学生讨论与课题无关的东西
这是课堂讨论中出现的“另类”现象。一些学生利用讨论时间,乘机谈论与课题无关的内容,私开课堂“地下沙龙”,讨论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老师的私人生活、社会新闻等等。讨论起来眉飞色舞、离题万里,有些学生竟然穿梭于座位或小组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对课堂纪律要求不严格,课堂教学组织松散所致。
3.教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草草结束,没有进行有效评价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堂讨论,教师没有进行评价;或者仅仅是几句简单的评价,不得要领;或者评价过多(过宽过散),不能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思路头绪不清。究其原因有:(1)教师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课堂讨论时间不充足,对讨论的内容没来得及深人就草草收场;(2)教师受某种观念的影响,只对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发表的观点进行讲评,对成绩差或存在某种偏见的同学发表的观点看法,充耳不闻,不予理会,剥夺这部分学生的话语权;(3)教师只针对自己预备好的讨论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不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合理的“意外”观点评述;(4)教师由于自身素养的原因,对讨论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不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总结与引导。
4.课堂讨论成了会开课上教师“做秀”,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
部分教师认为,课堂讨论仅仅是公开课、观摩课上做做而已,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也要提高学生“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没有让学生的讨论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形成新思路的过程。学生也因此对课堂讨论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课堂讨论只是老师安排好的优秀学生的“表演”,与己无关。
二、改进课堂讨论的对策
1.正确认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师生置于平等的交流主体,对问题情境进行充分的双向交流,让课堂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引起波澜,驱动学生的内在思维机制,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使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课堂讨论使学生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把理性的书本知识、课堂内容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课堂讨论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互惠思想和开放理念,促进教学活动的和谐顺利进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从教书和育人双重角度正确认识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对课堂讨论树立正确的又见念和态度。
2.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
课堂讨论的话题除了要围绕课本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外,还必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有利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话可说。(1)教师应选择新颖、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感兴趣的健康话题。思想政治课所选的讨论话题要具有新颖性、时代性,能反映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而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所耳闻目睹,使学生有话可说。(2)让学生熟悉与讨论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要使课堂讨论取得成功,关键是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围绕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讨论起来就可能非常热烈。
3.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组织好课堂讨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障。(1)教师和学生一道采角”自下而上,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课堂讨论规则。经过学生民主讨论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和加强学生自身约束力,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2)教给学生课堂讨论的策略技巧。当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可采用替代、转述、重组、释义等方法帮助学生回忆一时难以记起的某些知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恰当地利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或体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达自己。(3)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学习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布置任务时,难度要适中,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合理分组,分邵角色,责任到人。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组员最好按成绩的好、中、差合理搭配,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特长适当分配成员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监督员和发言人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5)教师参与讨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控和辅导,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及时加以排除,保证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4.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课堂讨论环境
篇9
生成性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正如雅思贝尔所说,它是一门由历史积累与自身的不断重复努力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价值观。生成性教学法不仅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教学知识,而且包括通过教授知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而生成性教学主要以学生的生存发展作为基本的认识论,它将教学的认识论与学生的生存发展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通过形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的。
二、生成性问题带来的困惑
生成性问题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成性问题在教学中常常被忽略。课堂中发现问题的机遇都是随机的,所以要把握这一时机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捕捉这一信息,然后将其延伸,但是在教学中往往都被教师忽略。如高中政治教学“文化生活”一节,教师让大家回顾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一学生大声回答:“划龙舟。”因为声音过大,回答过急,引起了大家的哄笑,这时教师也没有理睬。而这就是一个有利时机,教师未能抓住这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时机深入分析与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所以造成了课堂沉闷的现象。第二,对生成性问题的简单否定。这是教师容易犯错的地方。高中生处在青春期,思想新颖、想法特别,所以学生对很多观点都持不同看法,而这些想法难免会有失妥当,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分析与引导,让学生逐步接受正确观点,而不是简单否定学生的观点,失去生成问题的时机。最后,生成性问题生搬硬套,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会因为时间、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犯生搬硬套的错误,让生成遇到阻碍。
三、解决生成性问题的策略
面对生成性问题存在的种种困惑,教师要具备有效利用生成性问题,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现与预留生成空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深刻影响,同时,教学设计的质量影响到问题的生成,决定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预留生成空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可生成性内容的亮点。如:教学“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的“违法必究”时,有学生提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与违法必究的矛盾冲突,这是这一问题的矛盾所在,学生能够对此问题提出疑惑,并期望得到解决,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激发,这时候提问:“制定好了法律,难道就是法制社会了吗?”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法治社会的建设。教师应抓住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精心设计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法制社会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法制建设能否一蹴而就,为什么?”在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讨论与比较,从而学会思考,学会辩证思维,消除疑惑。这节课中,教师就敏锐而机智地抓住并运用了生成性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使学生对法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的亮点。
2.巧妙利用生成问题,使生成教学顺理成章。
高中的政治课具有极强的时政性,因此也就更具有发展性,需要教师灵活掌控课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教学的闪光点。如教学内容中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融合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起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还能有效避免生成问题的生搬硬套。比如,在学习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时,我利用之前热播的《功夫熊猫》进行教学导入,引出生成问题:“就网上有关‘抵制’与‘不抵制’《功夫熊猫》的讨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可能只会抓住为什么要抵制与不抵制这两个方面,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讨论的焦点其实是“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里已经将问题引进课本,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其实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创新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一生成问题。抓住这一生成点,继续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解惑,就能在这一点上拓展开来,讲述文化创新的三种途径。并让学生了解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让学生了解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总之,要巧妙地利用生成问题,使教学的发展变得顺理成章。
3.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拓展生成的内在张力。
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与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因此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应该朝着政治本身的发展方向前进是政治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总之,教师要深化开放式教学,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将获得的信息有效重组,使生成性问题得到拓展,使教学资源得到转化与创造开发。如:教师在教学“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这一哲学原理时,面对阳光照在教室中的多媒体屏幕上,导致学生看不清显示在大屏幕上的字这一课堂实际情况,为遮住阳光,转身拉上教室的窗帘之后,抓住这一时机,手臂一挥,风趣幽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现在的这个行为应该算是哲学家的行为吧?并借机要求学生就这一举动说说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发现隐藏的哲学问题,并联系自身情况,举例说明。由于教师本身根据课堂情境和需要提供了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条件和示范,并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这时候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源源不断,有的从自身学习的实际状况,讲自己喜欢看韩剧的原因;有的从自己平常的习惯出发;有的从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动态深入的生成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种临场发挥的教学场景设计,是最有效的创新教学设计,比预先设计的教案更有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
4.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强化生成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能够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被调动来,所以生成了很多教师闻所未闻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一节课的生成知识与情感价值。让学生理清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总结有效知识,使一节课的知识得到深化与升华。如:通过对量变与质变的学习,呈现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A同学说:“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同学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学生讨论总结得出: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候,堂课的总结就做好了,学生也就明白了“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的教学内容。接着教师要对课题进行升华,使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得到体现。这时候教师就要利用“情感互动放飞理想”引入讨论,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只要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胜不骄、败不馁,在德、智、体诸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相信同学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同学们的明天会更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教学的升华也就达到了,而情感活动这一生成问题,也使学生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过程,只要你能发现教学中的闪光点,师生所获得的知识就是无穷尽的。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这已成为广大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通过新课改的培训,明确地意识到再也不能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讲授了,我们改革教学理念,紧跟时代要求,自觉探索高中政治课的新理念、新教法。那么,怎样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呢?怎样让学生在枯燥的政治课堂上学出乐趣,形成情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呢?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呢?这也是笔者探索的重点所在。现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高中政治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其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学能力。
1.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新教材的理解程度,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上课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2.高中政治教师要非常熟悉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还要经常学生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
3.高中政治教师要多了解时事,关注全球热点,政治敏感度一定要高。另外,结合时事热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4.高中政治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来进行教学,以弥补政治本学生枯燥、理论性强的特点。
二、高中政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线高中政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平时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来,作课堂的主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完成新的教学任务,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且,师生间一定要达到平等和民主,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用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已有的知识和已成型的情感观、价值观加以巧妙利用,用诱导启发的方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质疑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并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切忌满堂灌,整个课堂都是知识点的罗列,然后就是枯燥的死记硬背,最后还要背诵一些死答案,这样,只能让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更没有兴趣。
三、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坚持的教学方法。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一定要与实践,与现代时事紧密结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大方面,反映时代的脉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笔者一直坚持政治与时事结合起来,政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培养其能够从一件小事中看出大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把枯燥的政治政府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会积极地搜集社会热点,认真地去思考其隐藏的问题,整个课堂氛围是生动活泼而有时代感的,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带有生动和形象性,让学生不仅了解了时事,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我们就应该运用新型的自主探究的方式,为了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体能和智能等方方面面进行挖掘。为此,笔者提倡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推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采用步步设疑的方法,学生来进行层层解惑,此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最终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学生一改被动地记笔记的学习方式,亲自加入到探索新知的队伍中来,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达到提升全班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要走出课堂,组织课外活动
单纯靠课堂上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还应该走出课堂,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11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课堂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决定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必须引起广大政治教师的高度关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激发、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应该成为政治教师的共识。基于此,政治教学的开展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其次才是认知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当学生“会思考”之后,政治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高中政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的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对于教师来说,立足课堂就是把握教学的主方向,就是要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了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成败。从课堂教学出发,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加强思考、积极探索、严谨训练、有效反馈,最终形成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链条。
例如,在每堂政治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几个与本节课程相关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这些问题作为线索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们更具针对性地学习本堂课的内容。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析、点拨。通过这样探索式的教学举措,学生们可以边思考、边听课、边进步,进而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基于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引入探索式、问题式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二、增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精髓就在一个“活”字。首先,教学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不能太过死板,要更加灵活多变,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其次,课堂的气氛、氛围要更加轻松、愉悦,要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此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沟通也要增多、增强,体现师生良好的“协作关系”。要知道,师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二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密切互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协作、合作的氛围,让整个政治课堂充满生气,让学生对政治课更具探究欲。只有师生关系处于和谐、融洽的局面时,高中政治教学才能不断进步,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也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例如,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随时给予学生们指导和帮助。对于授课过程中的疑难知识点与重点理论,教师可以采取逐步推进、逐个破解的方法,让学生们建立信心;在授课结束后,教师要走进课堂,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倾听学生们的呼声;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也要积极地与学生们交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通过交流和互动,师生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融洽,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会逐步提升,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政治学科的教学也需要结合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借以培养高中生的实践意识、应用能力,增强政治教学的科学性。政治教学活动是一种优良的载体,可以融汇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也从另一个侧面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所以,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既是高中生的基本需要,也是新时期政治教学创新的必然结果。
例如,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理论读书会、法学社团、学生时政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政治小论文竞赛、政治辩论赛等活动。在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愉悦身心,而且能够加深对政治课的认知,培养浓厚的政治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动政治教学的整体进步。
总之,将“实践式教学”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从实践上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应该坚持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聂敏.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
[J].现代阅读,2011(24).
[2]汪玉明,刘伟华.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J].武汉市
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5).
[3]吴宝传.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刍议[J].科教
文汇,2011(10).
篇12
1.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解析
一是满足了当前政治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及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符合了现代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内在的需求;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中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得到大量信息,有利于高中生视野的扩展,如果高中政治教学还是刻板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引起学生的方案,课堂教学质量将难以提高。三是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塑造,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待社会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且正确的思考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依据
2.1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从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可以知道,学生应该作为一个人看待,这个人是一个有目的的、有上升潜能的、有求知能力的、能够自主做出选择的、能够自我控制的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活化教学理论的主要来源。教育家叶澜先生提出学生应该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的对待学习活动,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发展引导,这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2.2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的目的也是实践,认识发展需要实践提供动力,当然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还是实践。对于高中的政治作为一门社会人文类的科学课程,其本质是体验生活实践。在高中日常生活中,生活经验的累计以及感受,结合政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社会政治的重要性,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
3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开展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基本前提,也是政治教学改革关键步骤之一。进行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的理解是该方式能够顺利开展的第一步,只有政治解释充分地理解且接受了该种教学方法和目的,才能将生活化教学的优点发挥出来。政治教师接受后在政治课堂上应该坚持生活化教学原则,充分掌握且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政治生活化的理念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教学方式设计,二是教学话题的科学分析,三是教学话题的自主探究。
3.2教学氛围的营造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前严肃的课题氛围的改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氛围建设的效果取决于老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以前课堂上政治老师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感觉是高高在上的,因此首先要改变老师的教学身份。在教学课堂中可使用讨论及问答形式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处理时坚持民主原则及平等原则,以便于生活化教学氛围的建立与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发挥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讨论政治与实际生活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善抒己见的能力,使得政治课堂处于活跃、宽松的氛围之中,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3.3充分发挥新教材作用,挖掘其中生活化元素
通过不断的改进与修订,新版政治教材比以往的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更加合理,还加入了大量的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有利于政治知识生活情景化的探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政治教学的范围不应该仅限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需要合理开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知识,这种思想是新教材编排的目的,也需要加强老师的运用。开展政治生活化教学,政治教师应该将在新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化的元素进行提炼与挖掘,结合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与探讨,以科学的将课堂教学的广度及生活关联度进行扩大。
3.4设计实践化教学
实践性内容的增加能够使学生处于真实场景中充分体验并生动地理解政治知识点,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以及其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采用多样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交流,更加能够使得学生发挥出自我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是一种进步高效的教学方式。该方法是结合了政治理论知识点以及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全面发展,能够促进课堂和谐轻松的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政治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璟.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0-152,174.
篇13
高中生在各方面的思想上都已经趋向成熟,高中政治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教育过程了,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这些将会影响到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应该更具人性化。
一、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学的内涵
人性化的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们的个人学习成绩发展,更是应该重视对学生们心理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教学当中不仅仅会涉及到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还会联系到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在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以及生存能力等方面,教师也必须要做足功课,保证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足够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展开整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感悟的全方位共同发展。
二、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和多年以来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高中阶段政治的人性化教学发展的并不是十分理想,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次论文就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分析一下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高中政治的教学模式缺乏适当的灵活性。政治课也是我国高中生的主要科目之一,在高考的总成绩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们成绩而将政治作为了一门单一的理论知识课程,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们都是在一种被动的模式下接受政治教学,长久以来不仅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让学生们对政治课堂丧失了兴趣,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师生之间也因为缺乏沟通和互动而造成了情感的短缺,十分不利于教学的深入展开。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信息十分发达,学生们很容易会受到一些社会影响而形成不好的思想,比如说,“扶起摔倒来人被讹诈”、“见义勇为被伤害”等等社会不良思想很容易通过媒体和大众舆论传播到学生们的耳中,进而灌输到了学生的思想当中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旦学生们对事情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就将是很难再改变的了,所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再展开政治教学将会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影响人性化政治教学的原因之一。
三、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下政治教学最根本的理念,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也正面临着他们人生当中的道路选择,教师在政治课堂上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促进学生们的综合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理念。
比如说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们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们探讨自己从小到大在各个途径当中见识到的货币类型,也可以利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故事来引导学生们对不同时期的货币产生回忆和总结,最终实现货币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参与者和知识的提出者,所以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尊重人性化发展观
高中政治的教育需要学生们能够在思想上建立突出自我的一种主体思想,在人性化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不仅仅要实现政治知识的教学,还要通过一些政治思想和历史故事来帮助学生们明确人生观,培养学生们形成关爱生命的思想,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肯定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思想,全面关心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比如说,在“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爱国教育电影的形式来让学生们感知我们的民族精神应该是什么,有的同学会说“团结统一”,有的同学会说“勤劳勇敢”,有的同学会发现“自强不息和爱好和平”教师要充分尊重和认可每一位学生的观点,然后通过总结和归纳,阐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整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学生们共同思考,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们能够对这个概念产生一个更为深入的认知和深刻的印象。
五、营造轻松氛围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人性化,高中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营造出一个轻松并且有趣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们产生帮助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政治这门学科的教育价值,那就是通过政治教学来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们的政治敏感度。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转变学生们的思想,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们融入到课堂当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尝试着去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让政治教育实现它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实现它的教育意义。比如,在“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一次座谈会,让学生们围绕着“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自由的陈述,可以是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音乐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外文化差异对人们的影响等等,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来进行这个座谈会,花到谁那里,谁就来谈谈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师也要作为普通的参与者参与到游戏当中,这样既能够活跃氛围,又能够实现课程主题的拓展和学习,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高中生也正是处在一个性格和思想都急需塑造的阶段,高中政治的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一方面要提高高中生的政治素养,提升政治成绩,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辅助高中生健康成长,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高中政治的人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