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原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原则

篇1

如在《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学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长沙古建筑,查阅中国古建筑资料、图片,了解到了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故事和知识,从内心里认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伟大。又如,通过欣赏民间玩具、木偶戏和皮影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通过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用画笔表达生活的愿望。

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蕴涵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通过解析作品,能帮孩子养成正确的审美思情趣和价值取向。如在欣赏凡高作品《向日葵》的课上,有的学生就认为:凡高太傻了,为什么不迎合当时人们的要求画一些别的东西来换取富裕的生活呢?于是,带着不解和疑问,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网站以及自己搜索到的网页,了解凡高充满狂热和痛苦的艺术人生,寻找他的性格、情感、喜怒哀乐在作品中的痕迹,学生慢慢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欣赏了。当时还有一位学生发现了一段配乐的凡高作品flash,并把它挂到了论坛上给大家观看,那一段影象非常的美,学生都安静地欣赏着,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着对话和交流,真正理解了凡高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伟大精神,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情感性原则。什么是情感?“情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更不能够是盲目的。真正热烈的情感,来自明确的思想认识……因为感情的发出,不是无凭无故的,总是有思想伏在它的背后,作它活动的牵线人。”艺术的情感特征和艺术的形象是分不开的,离开了形象情感就失去了载体。“对艺术家来说,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实际上是一回事。”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情感的熔铸,有巨大的感染性,它能够调动欣赏者的情感,实现艺术的情感教育的目的。这种感染性,可否理解为情感性。艺术教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以情感性应该是美术课的德育原则。“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受到思想教育,但必须通过欣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不能引起欣赏者情感共鸣的作品,便无从发挥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凝聚在形象中的情感,一旦引发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随之将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摇撼着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鞑。

篇2

一、正面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和反面在这里主要指两个反面,一是教学例子的正反面,二是教学方式的正反面。首先,进行正反面案例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层面的教育,但是却也绝不是纯理论、纯思想的教育。纯理论的教育,只能让学生坠入思想的云雾,而无法真正体会到“道德”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举例,也就成了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进行综合平衡,即不能只强调正面的例子,也不能过分的进行反面例子的讲解,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真正提高。只有从正反例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正反面的教学方式。正面的教学方式即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反面的教学方式,则是与正面教育相对应,即通过适当的强制和灌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面的教育要求教师注意谈话的态度和细节,主要是以理服人,通过模范人物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而反面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强制性的措施,促使学生接受社会道德标准。正面的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毕竟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有限,从正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远离败坏社会道德的行为。但是,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强制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

二、知行合一的原则

知行合一是我国教育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下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行能力。小学德育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实现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人类社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以此作为实践行动的导向,作为日常言行举止的正确导向。

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完成课堂理论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强调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的基础上,加强动机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如在进行“助人为乐”主题的德育时,教师一是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助人为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然后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动机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动机,以此干预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但是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动机,真正是“助人为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帮助别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淡化功利目的。

知行要合一,知行的动机也要端正。只有在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下,开展正确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把小学德育工作做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材,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德育工作的特点与社会时展的特征结合起来,做到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德育工作于社会热点和焦点结合起来,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资料,都应该与社会、与时代接轨。在信息万变的时代里,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教育学生如何去判断是非黑白,如何去鉴别不良信息的传递,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行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传递时,“分子”从人群中冲出来,试图要抢走火炬,而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金晶用她那残缺的身躯全力保护火炬,面对暴徒对她的殴打,她毫不畏惧,依然坚强的保护着火炬,在一瞬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金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运会顽强的精神。金晶或许没有运动场上姚明的光辉、没有张怡宁的喝彩,但是,我们在金晶身上体验到的爱国精神并不比其他运动明星逊色。因为,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是要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更新,更要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新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关注,并把这些心理特点纳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中,保证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篇3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篇4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教师要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正统一的。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明确四组辩正关系:一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辩正统一。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样也面临着威胁。通过这些内同的具体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正确反应的倾向”。科学态度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及每一教育活动之中。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一共有四处,它们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关于生物实验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德育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学生。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有的学生对说理产生反感,便需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其思想的转变。

德育渗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言,规范的书写,清晰的条理,典型的训练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全体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杰出的创新思维,高超的教学本领,学生才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他们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影响便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自我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不断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教师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的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效。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原则,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新编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化学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篇5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必然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法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道德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道德教育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还存在着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法律的支持下,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律作为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权威化的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的不断支持,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法律相配套的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法律支持是公民道德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

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软性调节,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征。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只有道德存在是绝对不够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些约束机制来明确道德规则的内容和范围,这些约束机制就是法律。法律以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它把基本的道德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广泛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德规范的实现。目前,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面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律来推进道德建设。否则,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与特点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道德则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通过教育的手段,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及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

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法律所包含的精神、规范、制度、环境、文化等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配套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直接把社会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强制;二是法律通过奖励或惩戒等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也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道德整合的过程。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民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表扬和奖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方面。因此,道德教育的法律支持,主要是以法律自身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崇高的道义精神,以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可见,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强制性。法律把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为法律上的义务,要求全体公民一律遵行,没有例外,体现了法律对支持道德建设的强制性。第二,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创新性。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则是在理论上对二者的嫁接,是优势上的互补而不仅是简单的叠加和罗列,体现了在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性。第三,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先进性。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一方面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使得社会环境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运行对个体成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合适的制度和理论指导。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正好是社会所需,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性。第四,法律对道德支持的目的性。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肯定合法行为,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可以教育人民遵守法律,改恶从善,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第五,法律对道德支持的辩证统一性。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道德和法律虽是不同的治理手段,却可以在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上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法律支持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辅以法律手段,强化法律的支持作用,结合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控制。

(一)在普法过程中宣扬和表彰高尚的道德行为

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只有当道德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在需要和自主行为时,才能实现它特有的功能。因此,要通过公民法制教育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行为习惯,实现对个体行为的外在强制。在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上,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观念。科学的法律宣传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加强正面宣传,表彰道德的先进典型,为广大群众树立真实、感人的模范形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宣传部门、新闻媒介要广泛宣传榜样的先进模范事迹,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要利用各种形式,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利用法制监督机制,建立起隐性的道德教育系统,为道德教育提供保障。

(二)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道德教育的规范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主导。法律只有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基本吻合,才能获得普遍效力。因此,一部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维系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规范中,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来督促执行,这就使“法”与“德”交叉渗透、融为一体,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基本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对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持。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这种伦理精神中,不乏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价值的合理内核。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消极的影响。法律能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明确的辨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说,法律在道德建设中表现出继承、批判传统与促进文明发展的统一。

(三)在执法过程中否定和惩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良好法律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实现过程。通过法律实施来维护、促进道德风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缺德行为予以否定甚至制裁。对整个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其次,道德的法律强制还表现为法律能为人们提供和保障行使道德权力的空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监督和批评的权力。实施道德批评和监督要靠法律对公民权力的设置和保障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道德教育是不够的。道德的约束毕竟是一种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而且“人性”中总是有“自利”的因子,有“好声色”的欲望,对那些没有自觉性的人,对那些明知故犯的人,道德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强化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作用。国家要利用法律的约束机制,通过公正执法、惩治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来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规范公民的守法行为。国家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大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只有严格执法,打击歪风树立正气,体现时代风貌的道德才能顺利发展,才能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作用又是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相互配合,双管齐下,法律与道德才能既保持外在张力,又相互契合。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才能相得益彰,使公民全面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进步。

参考文献:

[1]社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N].人民日报,2001-02-01.

[2]李宁.德法同构: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N].南方日报,2001-05-20.

[3]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N].人民日报,2001-02-22.

篇6

一、关注学生的变化,时时更新教学观念

对于教学者而言,其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选择,即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往的学生由于信息闭塞,往往思想简单,而现今的学生,很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不能说绝对是不可取的,也有部分是学生的个性,教学者应当尊重,而对于那些不良思想,教学者应当采取恰当手段,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积极改正。例如听到一些男学生之间流传的顺口溜:“请我吃碗粉,我为你摆平。请我喝口酒,我为你大打出手。”笔者认识到这种思想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扩大,于是便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向他们讲述一些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思想的危害性,从而逐渐转变思想。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初中德育教学者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所想,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做出纠正,引导其健康发展。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学者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德育教学实质上是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这个过程中主观因素是主要因素,因此要在初中德育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让学生处于一种受关注、被呵护的环境中,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先想学生之所想,再对其思想进行分析,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德育教育绝对不应该是生硬冰冷的,其一定是“有温度的”,充满爱的。自教育改革以来,一直提倡教学者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初中德育教学者应该践行这一标准,让学生得到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古言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以身作则。因此,初中德育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感悟,形成健康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学生有什么样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教育教学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如为了不让学生乱扔纸屑,除了跟他们讲道理外,每次在班级遇到纸屑我都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学生都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如果我自己也乱扔垃圾的话那么讲再多道理也没用。

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便于教学者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初中德育教学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爱与温暖。

在与学生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德育教学者经常刻意给学生“上课”,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一定要在学生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进行。例如,我现今教授的班级中,有一位男生,基本上是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进行家访时,其家长都说不想管这个孩子了。在对这个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我采取了先接近后教育的方法,一次这个学生在打扫班级“包干区”,我走到他身边,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和他聊天,并在聊天的过程中动手帮他一起打扫卫生。在这种平等交流下,他终于向我敞开心扉,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现在的家庭是重组家庭,他在这个家庭中总是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因而有些“自暴自弃”。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立即与他的家人进行了交谈,提出了一些教育意见,在家长与老师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后,这个学生明显取得了进步,虽然学习成绩仍旧不佳,但在思想道德上有了一定的改观。

人是感情动物,每个人心中都有柔软的地方,即使是恶人,在与他交流后他也有向善的可能,更何况初中生。很多初中生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也许只是有一些困惑,暂时难以走出一种心灵困境,德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沟通,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学生,帮助学生。

总之,德育教育是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初中德育教学者应当树立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提高自身修养,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为初中生的思想成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8-409.

[2]周国韬,贺岭峰.11―15岁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37-42.

篇7

二、意志磨炼原则

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劳动等意志力锻炼经历。因而意志薄弱是通病。许多事,说得好而做不好,究其原因是意志薄弱使然。要在意志磨练中逐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教给学生磨炼意志的方法。当坚持不下去时,再咬紧牙关于坚持一下,就有了一点意志,长期坚持,意志力就出来了。其次,在实践中磨炼意志。1、在学习中磨炼意志。学习中随时都会遇到困难。要克服困难,就要从“认真”做起,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在认真中培养坚持精神。2、在劳动中磨炼意志。中学生每学期有一周劳动。这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每次劳动我总要多接受一些任务,学校规定男生一天挖6个坑,女生挖4个坑,我班每个男生9个坑,女生5个坑。为完成任务,不少学生手上起了血泡。但对他们是难得的。3、利用体育活动磨炼。把教育部提倡的阳光长跑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实行中难免个别学生有困难,让这些学生咬牙坚持,再好不过了。告诉他们离衡水中学80华里的负重拉练的差距还大着呢。对意志特别差的学生,要建立个人档案,进行意志方面的个别训练。

三、严格要求原则

教师是否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至大。“严师出高徒”是千百年教育经验的总结,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许多有重大成就的人,在求知阶段都受过严格的训练,才创造住惊人的业绩。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对学生不是严格要求,而是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必然误人子弟。是班主任不负责任的表现。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就必须严格要求,把学生的行为控制在《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格里面。严格要求,就要从一日管理做起,杜绝迟到、早退、旷课,抓出勤、抓学习、两操的质量。遇有违纪现象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必须深入实际,及时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不绕道走,对于扰乱正常秩序的特殊学生,要毫不客气地批评并令其改正。严格要求不仅要一视同仁,还要注重平时小事,对事不对人。

四、感情投入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灵里耕耘”。中学生已接近成人。心理已具有很大闭锁性,许多秘密不愿意公开。班主任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真心实意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接触,课间、课外活动多到学生中间,与他们打成一片从而使他们有话对你说,增加教育的针对性。班主任要对学生一生成长负责,从根本上关心爱护他们。“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中介。运用感情投入法,就要对差生给予偏爱。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差生几乎是被“爱”遗忘的角落。偏“爱”才能使差生重树“自信”,消除抵触情绪,找到差生的“闪光点”激励。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给够,学生对班主任的“理”才接受。我当班主任近三十年,凭一颗赤诚的“心”,转化了上百名差生。

五、榜样示范原则

篇8

(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 650217,China)

摘要: 德育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虽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既具备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hich i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and all aspects of students' daily life. In recent years, mainstream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ctive and upward, but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mak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posses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also face challenges. In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condition, colleger's moral education work has a few weaknesses;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an extremely urgent important task.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德育工作 原则 探讨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principl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64-02

0引言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国家宝贵人才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对学生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他们严格要求,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但现实总不尽如人意,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从前成长的环境、教育、自我实践以及先天性遗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教师要对自己所培养、教育的对象――学生,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浅显地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的状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原则作了简单的探讨。

1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对于高职学院专科类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基本定形的阶段,心理上尚待引导的重要时期,他们中有80%的普高生,剩下20%是由中专、技校和职高毕业升入专科学校的。同时,专科类高校的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正是他们爱思考问题的时候,虽思考得简单,却也会触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问题。此时,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以身立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细节着眼,做到为人师表。要明白“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道理,利用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师生共同去探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等问题,为做好德育工作做好铺垫。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

1.1 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但看问题片面,是非混乱他们强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但他们往往轻视理论学习,把胡思乱想作为思想解放,造成善恶不分,是非辨不清,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与决定。

1.2 好学上进,渴望成才,但又不稳定,目的欠明确他们深深领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但又呈现出不稳定性,在成才途径上缺乏毅力,缺乏正确认识和崇高的自我奋斗精神。课程稍微难一点,就没兴趣,就说这门课与专业无关,不学了;去野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不是嫌脏就是嫌累,想着法偷懒。他们中大部人依赖父母和机遇,在学习与职业中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

1.3 主张自立,追求民主,社交欲望强烈,却盲目排他,择友标准欠明“自我尊重,要求自立”是21世纪青年学生的主旋律,但有些学生过高评价自己。主张自立,却拿着父母的钱乱花。追求民主却没有更深层次思考,看事物和现象绝对化,追求所谓的高度民主,却排斥民主集中。他们常常以强调自我尊重为名盲目排他,纪律观念淡薄,认为在社会上交朋友,那才叫成熟,这是我的自由,却无形中受到社会上一些流氓意识的熏染。

1.4 唯我独尊,缺乏感恩之心;想干事业,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目前,所有高校的学生有很多独身子女,这些学生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无关爱之心。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认为“成果是属于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没关系。不难看出学生唯我独尊的情况很普遍,他们没有怀着感恩之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而且这些学生还想做一番事业,但劳动观念又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观察统计,学生不愿事是“打扫卫生”、“洗衣物”等小的事情,放假回家直接劳动力丧失。

1.5 渴望成熟,但是抗挫力低,行为幼稚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大人,很多事情能自己作主,但当自己的决定得到的结果不是预期的,就会觉得自己很笨很差。笔者所任班级的学生在计算机统考过级中有一名学生未通过考试,学生打电话给班主任,语气就像虚脱一样,表示自己心里难过,要回家。这一现象表现出一部分学生抗挫能力较低,有些不成熟。有了以上对学生行为、思想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工作原则。相信这些原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为教育者的工作带来方便。

2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遵循的原则探讨

“树人之要,德育为先;德育之要,养成为重。” 很明确要树人,先德育。笔者对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作了几点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2.1 知行统一的原则知行统一是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行动,把认识和者者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知行统一是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在学校,大道理讲多了学生不爱听,只要教育工作者以身作责,正确引导告之学生在学校学习,第一要务就是学习,把学习任务当成起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注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生产劳动,经受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2.2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俗话说“百人百性”,因此教育者因从学生实际出发时行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特征和当前思想实际,提出教育的要求,确定教育的内容,运用教育的方法,避免“成人化”、“一般化”。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我们先要做到以下四个环节:第一,考虑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有规律从而使教育保持先进性和一贯性的同时,又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加深和复杂化;第二,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教育的方式与要应因人而异;第三,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第四,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到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完成以上四个步骤,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2.3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又各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影响集体,这就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辩证关系。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假如有同学遇到困难,作为教师要带动大家一起去帮助他,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活泼的同学更加开朗,性格孤僻的同学也已能慢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那么整个集体就会变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

2.4 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是由德育工作性质决定的,对学生说服教育时,要辅之以纪律的约束,积极作好思想引导工作。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积极上进,肯于思考、追求真理,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由于阅历浅,是非不分,常把冒险当勇敢,把谦虚谨慎当成胆小怕事,甚至个别学生沾上不良习气。因此对他们需要正面教育,指明方向,把“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做到“放中有防”,关键时仍要批评指导。同时注意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个人。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5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有先进的,有落后的,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是在矛盾转化中实现的,我们要自觉地用矛盾转化和正面引导的原理,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育学生,就是使学生的缺点、落后的因素转化为优点和进步的因素,从而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贯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还应正确地对待先进的学生,要善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及时得以纠正。

2.6 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严格要求是要求学生遵循德育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尊重、信任学生是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与爱护,信任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不断进步。在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二者是相结合的,正如一个学生所说: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我们确确实实没犯大错,但操行分低于别人,心中也确实难过啊!而那些集体荣誉感强的学生更是不能忍受自己系或自己班的成绩比别人低。作为教师,基于尊重信任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地履行所提的要求。尊重信任中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鼓舞,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在克服各种困难的事情中表现出坚强的毅力。

总之,学校是一个专门教育人的机构。正面教育和引导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学校和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和家庭、社会有关团体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共同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要明白德育教育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9

一、主体性德育及模式

主体性德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德育。要求教育者通过组织适合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激励学生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提升将德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素质,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主体性德育模式是在主体性德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基于丰富的德育实践并结合主体性德育过程的全部特征,为完成特定的主体性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以及为满足主体德行的发展需求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程序和方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是介之于主体性德育理论和主体性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是对在主体性德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又是在主体性德育思想支配下,对德育实践作出的简要的、易于操作的程序表述和方法策略。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结构要素包括:模式的主题与理念,模式解决的矛盾与目标设定,模式的条件与资源利用,模式的操作程序与策略,模式的评价体系。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德育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哲学观,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求德育应当使人得到尽可能的、完善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就是指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德育的价值主要是“人”的培养而不是“人力”的训练,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并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和谐性民主性原则

和谐与民主体现了时展的主流趋势,体现了新的德育价值观,是主体性德育之主体德性生成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要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和生长或建构的过程。”这是生长着的主体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当创造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德性生长的价值引导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育的艺术源泉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

(三)生活实践性原则

生活实践是德育的“基本事实”,是和道德―体的,脱离了生活实践,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不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在生活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和生成道德观念,德育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通过练习学会行为规范。如果我们学会做该做的事情的话,那是通过做来学会做的。”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根本在于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注重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主体性德育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人本德育精神的体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德育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主体性德育的新理念、新要素和新任务。

(五)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原则

传统德育之所以不能将“个人”与“社会”达到统一的相互对立,就是因为在方法论上将二者作为固定的、僵化的范畴。主体性德育中的“人”和“社会”不是纯粹哲学意义上的人和社会。主体性德育应当认真研究和直面鲜活的“人”和现实的“社会”,以实践的、活动的、辩证的方式来处理二者的关系。主体性德育既应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更应回归到现实活生生的德育生活中来,培养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优秀公民,而不是只顾个人利益、无视社会义务、只知向社会索取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使之在承认个人利益和需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起来。

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一)理念更新

主体性德育在德育过程中弘扬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激发人的自我超越精神,尊重人权,创建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环境,重构新的德育目标,即将人的德性发展,尤其是将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德育目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是德育本质的发展和深化,体现了人由手段逐步成为目的的发展规律。主体性德育模式把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题和理念,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把发挥德育教师团队的主导作用作为保障实施的关键。

(二)目标调整

德育提出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品德素质现状之间的矛盾规定着德育过程的本质,并对德育全过程运动发展起支配作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在基本矛盾中,一般来说,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现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就应该根据德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适度调整德育目标,使目标的设定满足个体德性发展的需要,并在“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基础上实现德育主体的自我超越。在目标调整过程中要注意总体目标与层次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进行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层次划分。

(三)资源整合

首先要增强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有调查显示,在“德育教师对你产生过什么影响”的问题中,学生认为“帮助一般,没什么特别记忆”的竟占了58.1%,认为“根本无帮助”的占了17.7%;其次要进行德育环境的资源整合。德育资源的利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德育教育中有价值的观点、规范与学生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再次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教学相结合,变“三个中心”为“三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主渠道”。最后要开发和利用网络德育资源。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网民比例最高,占到网民总数的33.2%。学校德育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削弱其不利的一面,借助网络资源与手段改进德育工作。比如认真研究网络德育中的有益现象,把握其隐含的德育价值与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程序优化

篇10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德育方式更趋向于说教,更多的是强调伦理道德的知识性传授,而忽视了道德践行能力的训练。杜威说过:“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身德行的发展规律、结合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践行中培养德性,在训练中培养品行,让德育教育接生活的地气,学生才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学校德育教育的效益才会得到更好地彰显。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住校十天,然后回家一次。学生平时都在学校这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内生活学习,没有足够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机会,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缺少锻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更会显得不足。为此,我们根据学校双周放一次假的特点,结合学生德性形成规律,实施双周生活德育实践作业,以此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这项生活德育实践作业时,我们努力做到:把握整体设计紧抓“三化”;具体设计操作秉承“四原则”。

所谓“三化”就是设计这项作业时必须紧抓内容生活化、形式作业化、构建体系化这三点。

一、以内容生活化为基点进行作业设计

“德行”是“德识”的外化形式,“德性”是“德行”的积累。为此,我们在进行生活德育作业设计时努力以生活实际为基点,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德育的契机,从学生社会体验中来设计德育作业。我们根据学部导育工作的月主题,每月设计“近、小、实”的可操作的德育实践作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让学生能切身体验并身体力行,使说教与实际生活历练相结合,如“孝敬长辈,感恩大家行”“打扫卫生,清洁我家庭”“服务小区、服务于社会”“绿色环保,低碳进我家”“合理支配,巧用压岁钱”等主题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的。通过生活德育作业化实践,让学生学会了关爱、懂得感恩、勇于实践、认识自我,并在体验、实践和感悟中变得阳光、健康、幸福、豁达。

二、以形式作业化来实现道德实践

让德育贴近生活,生活中实现德育教育,具体可操作的形式就是将这种德育形式设计成作业形式。因为毕竟校外德育光凭说教或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没有可操作实践的蓝本,就无从下手,最后生活德育理念也就无法付诸于实际行动。将生活德育教育采用回家作业的形式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和探索。既然是作业,就要让学生都尽量去完成,但又不像平时的学科作业只要花点时间动动笔就可以完成,要完成这份作业就必须去亲身体验,亲自去实践操作。

既然是作业,就还必须有反馈,家长和老师会有评价,通过反馈评价,老师就知道了哪些设计需要改进,哪些同学需要单独再补补“道德教育课”。从而再促进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改进,学生也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中得到道德提升的勇气,也更愿意去完成以后的道德实践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道德培养就在践行这份作业时得到逐步实现。

三、以构建体系化来搭建德育框架

我们着眼于“养成・体验・实践”一体化教育,创新实践着德育教育“作业化”,德育作业“生活化”的教育尝试。同时我们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道德体系的组建板块和心智发展规律,对生活德育作业不断进行改进、扩容和升级。最终确定了以学年为单位的生活德育作业的构建框架,形成“校本德育课程体系”。使原本粗放型德育作业设计转型升级成每个年段每个月确定一个德育作业总主题,再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设计若干个子课题。如在三月份,总主题是学习雷锋,四年级的作业分主题是“学习雷锋,帮助邻里”,五年级的作业分主题是“学习雷锋:走进敬老院”,六年级的作业分主题则变成“学习雷锋,争做社会志愿者”。再如十月份以感恩为总主题,根据年段不同,分别安排了“陪父母上一天班”“我为父母做一次饭”“一道孝心菜,浓浓感恩情”的德育实践作业……

通过这样的体系构建,让孩子在一整个学年的每次放假回家时间都能去完成一次生活德育实践作业,构成一个全面的校外德育教育体系,而且在小学四五六年级逐步提升作业难度,对社会德育的感受也在逐步提升,对德性和品行的提升效果也在不断体现。

而所谓的“四原则”就是在生活德育实践作业具体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四项原则:

一、作业形式呈现多元立体化原则

为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完成这项作业,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设计这份作业时要突破常规思路,要将学科中平面型的作业模式改变成多元化立体式德育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设计不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实践得了过程,体会得了情感,提升得了德性。

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使这份德育作业变得立体而丰满,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乐于去尝试。学生喜欢去做,必定做得特别认真,体会也就越深,受到的德育教育效果也就越突出。

作业形式不但包括学生践行的形式,还包括家长的评价和学生的内心感受等。践行的形式立体化了,作业评价也相对应地从单一指标评价学生发展改为多元化评价,不但评价实践结果,更应重视实践的过程和日常行为,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体会。笔者能结合学校十一月活动主题“应急疏散演练月”,将十一月的作业主题定为“消防安全,牢记在心”,要求将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带回家里:能够利用家里随手可及的物件制作简易防毒面具;制作110、119、120报警卡,在卡上写上家庭详细地址;全家一起设计家庭成员遇到危险时的逃生方案,为每个房间规划逃生线路;将消防安全口诀熟记在心,并背给家长听。作业反馈也呈现多元化,不但要孩子反馈作业完成情况,还要求家长对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评价,家长也要对自己是否认真督查孩子完成作业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在作业评价反馈中将孩子和父母的表现捆绑在一起,以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

二、作业过程提高学生参与度原则

每月设计若干项源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可以触摸、可以做到的德育实践作业,讲究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度越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就越高,受到的德育教育也就越多。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势必要淡化作业结果考核,而更注重作业过程的实践体验,注重如何提升学生在作业中的主角成分。如“社区服务”主题作业的设计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去亲身实践体验社区服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去,至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结果如何,我们进行淡化,因为学生个体不同,社区实际情况不同,所以社区服务最后结果也会不同。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会有所收获,就会有所体会和感受,那么,设计这份作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作业主题聚焦社会时事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的题材应该是全方面的,应该综合各类题材,尤其是当下社会聚焦的话题更应该重点关注。关注时事,可以紧跟时展的步伐,生活德育实践作业就可以在全社会舆论的浪潮中得到借势,强化作业厚度和深度,使这类时事题材的作业更具及时性和针对性。如现今中日两国关于事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实施德育教育非常好的节点,于是适时布置《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的作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现在严重的雾霾天气,我们就可以设计“保护环境,还我一片蓝天”的主题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去找找身边的污染源,思考如何来抵抗雾霾的方法,并与家长一起探讨我们作为一个小家庭可以为社会雾霾大污染做哪些贡献。这些利用舆论之势来导学生德性形成之行,德育教育的效果也会更显著!

四、作业难度体现阶梯上升型原则

学生对社会、生命、自然的认知是一个呈阶梯状螺旋上升、交替提升的一个过程,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产生新的认知。所以在确定作业主题后,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来螺旋式提升作业难度,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深度的道德体验和不同幅度的德性提升。如同为感恩主题作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可以安排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作业:四年级是《走进父母,了解父母,感恩父母》,主要通过陪同父母工作一天,了解包括“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父母平时是怎么去上班的”“父母上班时午餐吃什么”“每天工作要多长时间”“父母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等等,这是通过初步的感知来认识体会父母的辛苦;五年级作业是《算算养育帐》,包括从婴儿到小学初中到大学为止,用一长串的数字去记录父母亲为抚养和培植孩子所花费用和更多无法用数字来体现的爱的支出。这是有数据支撑的理性认识,六年级的作业是《一道孝心菜,浓浓感恩情》,这是根据六年级孩子已具备动手能力的特点来确定的作业形式,让孩子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亲的爱。这种同一主题,通过同一个受教育体不同阶段有区别的作业形式,也符合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从而逐步将德性渗透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规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贯彻大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生活德育实践作业必将为我们的校园德育教育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德性、品行的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仲小燕.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当代教育论坛,2007(8)

篇11

自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1],教学的教育性已然得到了广泛认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国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人文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英语学科,理应承担起德育责任。我国现行英语教材蕴涵大量德育素材,英语教师若能合理使用,便能实现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一、英语课堂教学承载德育功能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载体,本身就承载了德育功能。英语学科是人文性学科,英语教材必然承载了生活实际,蕴含大量德育内容。英语教材既是英语语言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文化、道德内容的载体。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也在接受一种文化的熏陶,接受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培养。

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纵观我国现行英语教材,内涵大量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遵守规则纪律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兴趣爱好等内容。范围涉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各方面内容。德育素材的涵盖面很广,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可行性。 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实现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媒介,英语教师要善于识别、合理使用,实现英语课堂智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仔细分析德育素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使用方法。结合德育方法、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可知英语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讲解,及时强化

教材中出现的模范人物事迹,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总是努力给少年们描绘出活生生的人的鲜明形象,这样的形象成了人类道德美的永久体现,我要让这个形象照亮少年的心,深入他的思想深处,使少年的心更快地跳动……”[2]教材中的模范人物无形中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他们的生平、事迹是良好的德育素材,教师要正确引导,使教材中出现的榜样人物起到激励、鞭策、感召、引领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如新标准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九年级上册Module3.Heroes探讨英雄人物的事迹,英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机,使他们产生渴望达到榜样境界的愿望,并以此做出行动。

教师在讲解词汇、语法时,所举的例句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富含教育意味的。教材中出现的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谚语,教师要正面讲解、及时强化,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思想的震荡。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要有合乎逻辑的分析与论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促使学生价值观、信念的养成。看似简单的话语及提醒,却能让学生受益良久。

(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根据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道德实现从他律转向自律,有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认知发展;二是社会经验。而社会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同伴之间建立相互尊重,这种相互尊重是建立自律道德的基础。[3]同学之间的交往就是一种同伴关系的交往,他们年龄相仿,身份平等。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互相交流观点,通过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之间的区别,从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观点提出疑问。这种方式会使他们在观念上更容易产生冲突,尤其是当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学生希望能够以现有的知识水平将其化解却又无法化解时,便会向外界“求助”,此时正是教师开展德育的有效时机。[4]教师对其正确指引和指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一德育点,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发挥同伴之间相互影响的正面作用,让学生之间交流想法,互相促进,促使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当学生之间的观点发生冲突时,教师再加以正确引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如新目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Unit1.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这一单元讨论假期出行,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如何做到文明出行,有哪些需要改正的不文明现象。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加深理解,找到共鸣,解决冲突,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认知水平。

(三)选择德育点,组织学生英语演讲

组织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一德育内容进行演讲,从而了解其品德发展程度,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如高中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这一单元是讨论友谊的,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演讲,阐明如何与他人相处,诚实守信对人际交往的作用等。

(四)选取德育内容,编排英语话剧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剧本或相关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一定章节内容编排话剧,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如有关道德教育的小故事。新目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编排英语话剧,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得到深刻的启迪。英语话剧是情感陶冶法的一种形式,使教育过程具有情感与认知的高度统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想象力,提高德育实效性。

(五)选取两难问题,组织英语辩论

根据格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运用道德两难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思维,可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如高中《英语选修6》(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odule5 Cloning随着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该不该有克隆人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以加深学生对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鼓励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践行

品德是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逻辑上是不存在没有行为的品德的,因而必须鼓励、引导、监督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践行。只有认知和行为达到了真正的一致,才是学生真正的成长。教师只有自身做出表率,学生才能以此为榜样,在真实生活中践行良好的德行,实现德育的知行统一。教师要坚持监督和指导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学生不可知行脱节。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合理使用,不仅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而且能有效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捕捉德育时机

教育是讲求时机的,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德育是最要求时机问题的。德育时机是受教育者在外部诱因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德育需要状态。受教育者的这种状态是一种客观态势或客观条件,若能及时被教育者捕捉和科学利用,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5]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是德育的良机。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德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育的情景是我们每天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教育时机就位于这种实践的情景中。在英语课堂上就是真实的教育情景,学生产生疑惑、兴趣、情感、冲突时,是实施德育的良机。教师要捕捉恰当的德育时机,适时施教,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二)渗透德育要适度

英语教师在渗透德育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避免把英语课堂片面德育的倾向,而忘记本科英语教学的任务,把英语课堂变成德育课堂。教师要找到德育素材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勿盲目进行德育。英语教材大多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素材,很多话语都可以作为德育点来进行拓展,但是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阶段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每句话都进行拓展,完全变英语课堂为德育课堂,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酌情使用德育素材。

(三)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原则

教育者渗透德育时,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生拒绝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道德说教,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促进其向高一阶段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对教育者来说,德育方法是如何运用的问题,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如何接受的问题。德育方法的运用处于主导地位,德育方法的接受处于被动地位,但德育方法的运用又受制于德育方法的接受。德育方法的正确与否,最基本的体现就是看它能否被教育对象所接受。[6]因此,教育者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所处阶段特点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59~260,267.

[2]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7.

[3]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6.

篇12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地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

首先,这是由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其品德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从形式上来看,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对具有道德意义的客观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客观事实、现象本身“是什么”、“怎么样”,而是主体自身与这种客观事实、现象之问“要不要”、“该不该”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没有对客观道德事实的一定了解,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态度;大学生的道德态度则对其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知识的接受,往往要经过已形成的道德态度的过滤、筛选和折射。另一方面,这两个子系统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虽然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又不是充分条件,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反过来,态度也不能取代认识。在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虽有态度的参与,但其道德认识具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然而,不管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还是道德态度,都离不开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个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因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已有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具有相应的对象是需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关的道德要求成为其需要对象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对“要求”进行认知。在这里,需要成为认知活动的动力,使大学生积极地认识道德教育要求并理解其意义。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新知识与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为此,它要求大学生具备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学习心向,与新知识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以及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获得新的道德认识的积极主动性。这三种心理条件,便是大学生已有道德需要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动力系统。以学习向来说,当外界的道德教育要求向受教育者提出时,它则表现为接受学习的心理倾向性,没有它,学习将成为不可能。然而,有了学习心向,如果缺少与道德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上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的联系也无从建立,因而具备与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就成为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的重要的内在心理依据。(2)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识和相关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否最终落实到其道德行为上,关键看其是否转化为其道德需要。

同时,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还是其道德态度的核心。“道德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信仰以及道德理想等等都属于道德态度的范畴。”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完整品德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即使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已经了如指掌,但如果还没有把这些原则、规范和要求作为一种内在尺度、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时,他将仍然不会自觉地去遵循这些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在大学生道德态度这个复杂系统中,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上述不同层次道德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归根到底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道德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其道德需要时,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体验,感到遗憾或后悔。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则是大学生将其道德需要、愿望综合为道德目的的一种心理表现。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信仰则是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现实、观念持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它所揭示的内容总是同受教育者所应持的态度等等有关,而且也总是产生于对信仰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追求等等的心理过程之中;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大学生以一定的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道德目标体系。

其次,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由其道德动机驱动的,而其道德动机是在其道德需要心理与客观的社会道德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当大学生面临并受到可能使自己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的客观的道德情境或对象条件的作用时,就会产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愿望。这种愿望在大学生其他心理活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大学生发动和维持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道德动机,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起着引发或抑制、强化或转化的作用,驱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朝着一定的目的、目标努力。

传统德育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一味地强调灌输,把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事实上,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自身的创造物。人类发生史的考察表明,道德最初并不是一部分人发明出来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是为适应处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人们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虽然具有约束性,但重要的是它具有激励作用。它不是某种纯粹外部的、抑制人的枷锁,不是社会用来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片面地强调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忘iET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纠正传统德育中存在的弊病,走出“灌输模式”的误区,就必须转变观念,实现由客体德育向主体德育的转化,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德育活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客体主体化,实质上指客体的内容转化为主体性的要求。它是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的过程。主体客体化,实质上指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积极形式作用、影响和改造客体。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客体中去,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使客体确证和体现着主体的本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大学生和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等道德文化信息处于双向转化之中。这种双向转化就是大学生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即大学生出自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反映与选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客体的主体化可使大学生的需要受到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改造,成为道德的需要;主体的客体化可使冷冰冰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通过大学生的选择而化为人性的内在要素。德育活动的这一双向转化,目的在于把代表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要看到大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总是在满足自身迫切和内在的道德需要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德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茫然无知,对其精神世界无所洞察,仅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的品德教育,难免有“空言托钵”之嫌,大学生是很难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的。“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工作惟有着眼于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把对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视为约束和限制,而当作自我确证、肯定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把它看成自身的主动追求,是一种与自身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在德育工作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也必须因材施教,即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开展品德教育。据《论语·先进》记载,当子路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当冉有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闻斯行之。”对此,公西华感到迷惑,于是,便道:“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说,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因此,对冉求要教育他敢于前进,不要畏首畏尾,抓住时机立即行动,而对仲由则要教育他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等请示父母同意后再行动,以免做错。明朝时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这就是说,教人“致知”,要根据学生的觉悟程度而循序渐进,不能“躐等”。就像栽培树木一样,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程度灌溉适量的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了他”。]同时,教育还需如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他说,良医治病,初无一定之方,而是“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孔子和王守仁在这里所讲的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做到因材施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究竟应如何做因材施教呢?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和心理。例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

还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所谓情绪体验,这里是指大学生在多种刺激下所产生的复杂感受。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大学生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对德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社会环境和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被称作青年后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贺林渥斯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见解和评判能力,能够认同和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然而在认知结构上,还缺乏内省力和自觉性。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个体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在手段上则以启发自觉为主。

再次,要考虑大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所谓道德接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最后,考虑大学生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品德教育,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的方法来进行,而应当重视大学生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篇13

一、主体性原则及其特征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自主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体现在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体现在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德育实践告诉我们,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上,是更客观、开放,更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所谓主体性原则指的是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真挚的、发自心灵深处的道德情感体验,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主体性原则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即把德育的主动权逐步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是一切积极因素的源泉,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为德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学校。苏霍姆斯林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德育内容设计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能动性。所谓能动性,即不仅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强调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自我实现、张扬个性的内在需要,在具体德育情景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教育者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德育内容的活动,让教育对象参与,如演讲、论辩、知识竞赛、革命歌曲演唱、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创建文明小组等等。这些教育性活动以直观的形式,在操作的层面上把德育内容传达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活动中介的特点是具有渗透性和体验性,使接受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理解、确信,逐渐认同社会主导的道德观念,放弃和改变自己原有的狭义或错误的观念。同时,使接受者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有一种成功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如此,德育就成为“愉快教育”,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三是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应鼓励受教育者富有创新思维,具有变革更新观念的能力。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决定着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应该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这种完善中求得情感的愉悦和人格的升华。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循环往复,没有终结。它会面临众多的矛盾冲突,甚至是道德的两难境地,但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择比之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这种出自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道德行为,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理想境界。

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首先,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而应该有他的自主性、独立性,成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和你”、“你和我”的主体问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哲学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进行实践活动前,会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意见,提出计划、方案等等,这是动物无法做到的。不少动物具有奇特的本领,比如,蜜蜂制造蜂房的本领常使建筑师感到惊讶,然而,即使最拙劣的建筑师也要比它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建筑房屋之前已有设计的图样,蜜蜂建筑房屋只是它的本能活动而已。当然人的反映不是“照镜子”,也不是“照相”,而是在获得外界的信息后,要经过人的大脑思维从而形成意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强调主体要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原则的选择,这就肯定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不要期望受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习惯,都能背下来并原版的去展示,这正如人们可以强制地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饮水和怎样去饮水一样。我们只能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在程序,努力“唤醒”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做好外化的工作,而内化的工作,还是要由主体接受反映并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从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促使主体精神境界的提高。正如辩证唯物论所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新陈代谢”。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过程持续时间再长也总有结束,而发展是必然的、永恒的。道德同样也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它的发展也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无限发展的过程。通过道德主体去继承时代道德的合理部分,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从而实现时代的超越,促进道德的发展。其途径是由道德主体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判断,而又自主、自觉、自愿的做出道德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道德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做好事,到90年代以来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扶残助残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些都体现了道德主体在促进道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其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是以德育心理学为依据的。

德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有机组合,和谐发展,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品德结构。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就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总的来说,“知”是“情”、“意”、“行”的基础;“情”影响“知”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知”相结合,构成“行”的动机,调节行为。“意”是“知”与“情”的具体表现,同时“知”和“情”又是在“行”中不断发展的。四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德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传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传授给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掌握下来,然后经过思考,产生认同感,巩固下来,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调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交互作用。传授社会道德规范,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而是提供必要的生活准则。不同的德育内容对情境氛围有不同的要求,任何德育过程都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不同的情境状态,对德育接受有不同的影响。教育者要善于营造德育接受所需要的情境氛围,或庄严,或活泼,或宽松,或温馨。通过多媒体(音乐、图片、影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道德事实、理想人格和价值观念,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品格是被社会所推崇的,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社会价值的。真挚的、发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是接受道德观念的前提。

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意识。人的行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人们只有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又能坚定地、有意识地组织行动加以克服,才能显示出意志的作用。一个人在活动中克服的困难越大,显得意志越坚强;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活动中不能克服困难,就显得意志薄弱。深刻的道德认知、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行为出现的前提条件。

道德实践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成个体道德需要的必要环节。缺乏道德实践,个体无法把自己学到的社会主导的道德规范加以运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矛盾冲突,也就无法体会到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着的巨大的合理性,要想达成较高的认同效果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规范不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难以“开放、发展”,难以择其善者而吸收,个体的道德观念一旦出现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思想保守,不利于个人品德的持续完善,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道德的向前推进。

总之,通过道德教育为学生介绍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以之为发展的基础,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在道德实践中运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陶冶,进而形成强烈的道德追求和稳定的自制力,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内在因素。内外因素交互地对学生良好品德构建产生作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发展。

再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到实处。

德育的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从社会功能来讲,通过德育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赋予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德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和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德育为经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现实的基础;尤其是通过德育建立起健康的经济行为价值标准,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准,使社会更加和谐。现代德育把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精神和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引入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培养出的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在任何时候不需要监督就可以做出道德行为。

比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网民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的,你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与别人交往。外在他律的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自律、自制、“慎独”显得特别重要。恪守公正、文明上网就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再比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起保证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双方的诚实守信,不可能有“第三只眼”始终在看着你。如果只要挣钱就可以不讲信用、不负责任,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流行,那么,不要说个人和民族在道德上无法自立,甚至连一个比较健全而稳定的市场机制也建立不起来。所以,培养自律精神,学会承担义务与责任,在满足个人需要时,同时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从德育的个体功能来讲,一方面,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操守、善良的心灵、坦荡的胸怀,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而当作自我发展的需要。人们在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中,体验到做人的乐趣、自豪和幸福。如此,德育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当外在的约束逐渐内在化、个体社会化,理性积淀成为人的自觉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人们就不会轻易改变与放弃自己在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信念、情感,这些是他存在意义的象征。此时,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