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校本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以教研组研讨为基础,营造校本研讨的氛围
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的带头及引领作用,全面优化全镇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引领式教研和互动式教研相结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引领式教研,主要是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作用。盘活校内资源,让教研组切实发挥其引领作用。各科教研组长根据教材特点或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课题,然后围绕此课题,教研组成员进行示范教研,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2.互动式教研。互动式教研采取的是村小对应年组或对应学科参加中心校教研,认真学习讲课教师好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然后回到本校后在进行汇报教研。把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村小,实现资源共享。村小教师听课后再进行集体评议,让教和研真正结合起来。
三、搭台引荐
借助各种机遇,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我们先后开展了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同课异构和多媒体教学展示课等活动。让优秀的、有进步的老师脱颖而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通过我们的校本研修,我校的县、市级骨干教师越来越多。
四、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
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做相关理论讲座、交流平时的心得体会。针对多数老教师不会恰当运用电教手段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让微机教师专门对其他老师进行集体培训,从而使多媒体更快更好地走进课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针对特岗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快速进入角色的现象,我们成立了“师徒结对”的帮教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五、抓好网络教研的骨干队伍建设,成立网络教研学科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帮助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工作
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的网络教研群,及时了解各科教学方向。我们充分利用小孤山小学教师群,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以及平时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后的感悟进行反思交流,通过同伴的对话,进而形成了良好互动。
六、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篇2
(一)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
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因此,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和演讲活动,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我们明确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并成为新形势下开展校本培训的指针。我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为实施校本培训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
(四)教师继续教育要迅速抢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班车。新课改是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诸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完成这样一项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教师培训必须先行。我校不定期出版校内小报《春苑》,登载课改信息,发至教研组,供教师学习。
(五)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课题实验作为载体和支撑。继续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效益、效率的第一生产力。我校的继续教育一直以"创新教育"、"作文个性化训练"课题实验作为支撑,以阶段性研究性成果作为深化继续教育的动力。重点开展了教师综合素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培训工作,提出了达标任务和期限。主要是板书、简笔画、Word文字处理、表格制作、课件制作。要求教师每人每月10页大楷、4页小楷;简笔画4张;Word文字处理每月1000字。每个教师都必须会用1----3件电教器材,期末由学校进行达标测试验收,根据各人的熟练程度、技术水平高低同结构工资挂钩。
二、目标具体化
1.对现有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普遍完成不少于190学时的培训,部分教师至少接受1次有组织的培训。
2.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大多数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3.建设一支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行动计划化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完成以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
1.新任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提高学历培训
培训对象: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教师。
4.计算机全员培训
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每周两次的课余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同时,老师们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
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学校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课件,否则,影响评价结果。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将一些制作水平教高的课件上报参加评比。在刚刚结束的课件制作评比中,我校有课件获省级奖3个,获市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区一等奖5个。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画、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培训内容与规格的高标准化
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 , 强调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时展相结合,以利于教师不断树立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形成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的培训;追踪国内外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方法,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实施保障化
(一)有组织保障 校长挂帅,业务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
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 检查落实到位。
(二) 制度保障
(三)管理与评价的机制保障。 特别是与结构工资挂钩,期末考核兑现。
(四)经费保障 软件、教材、光盘、讲课补助等都能及时开支。
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
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二)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目前,我校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三)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
近年来,我校有多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市级、区级教学大赛活动并获奖。
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科研论文。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局面。
篇3
学校赵庆敏老师就教研方面的问题与我们探讨、告诉我们新学期的教研方向。张晓红老师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方面与我们交流,作为一名老师要多读书,多学习,让自己已最快的方式迅速成长起来,只要行动起来,我们就会有收获。教师代表石庆龙、葛玉英、王守东等老师分享了一年以来自身的工作感受,讲述了自己的教育故事;优秀班主任代表王玲、黄静、张伟芳等老师就自己班级管理经验进行了分享,并根据不同学段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校史瑞红老师带领大家聆听了家庭关系中“爱的‘三要三不要’,“滋养你的亲密关系”专题讲座,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让我们知道爱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没有回应的爱是不可能久远的。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心理咨询师代宋英莉老师、朱丽慧老师带领大家聚焦正向,并利用沙盘游戏,心理催眠等方式和大家一道分享了互动式体验,收获颇多。
在众多培训老师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王玲老师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玲老师就是一位学习型的老师,她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王玲老师班级内的家长课堂真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利用学生家长的职业特性,然后针对性的去给孩子上课,比如:品茶、防溺水、科学小实验等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还了解到了更多方面的课外知识。这样一来,家校之间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家长与老师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学生与老师之间也会更加亲密。 王玲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她在上课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教学软件,如希沃助手、任意屏,这些投屏软件可以让我们在学生作业练习中,发现错误,及时投屏,让孩子们都能看到,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这样我们也省力省心,不用再盯着孩子们一遍一遍的去说,去改正。我们要学会运用身边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成功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事情认真做。
篇4
二、组织的自我主体性。非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多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也主要是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高等师范院校的成人教育学院等。而校本培训都由学校自身组织、规划,不仅培训方案由学校自身研究设计,而且培训力量也多半来自学校内部。这里固然也要聘请校外专家指导,但他们都是与学校教师结为“共同体”,协同开展研究、培训。
三、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目前的许多培训都属于“学历教育”,其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较差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有的继续教育,其内容也往往是为了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而选择的,且往往是培训机构预先设定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于学校、外在于课堂的。不是吗?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每五年一轮的培训基本上是先设计一套课程,再编好一套教材,然后一门一门地讲授。像这样的内容,其针对性显然会大打折扣。而“校本培训”的内容,是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培训什么,由此,其培训内容更体现了差异性、实用性、针对性。
四、方式的灵活多样性。非校本培训的方式单调,而校本培训在这方面却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方式极为灵活,主要有:(1)课题研究。即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设计、研究中接受指导;(2)教育专业人员作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报告;(3)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促使新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4)学校或各教研组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开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5)通过校际间的交流、互往等,促进教师成长。
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校本培训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对校本培训所能收到的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
教师与学校的建设有“水涨船高”的关系,大多数学校都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年轻教师。首先,教师要有强化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其次 ,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的能力;超产奖励班干部、形成良好班风的能力;组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能力。制作和演示直观教具的能力;组织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设计板书板图的能力。教师要不段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教师要做一些有示范性的公开课。不同类型的教师可帮助教师进行不同的培训:
对教师技能型培训。所采用的具体培训方式有: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严格教学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课技能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等。这类培训的主要特点是让教师掌握操作要点,并进行熟练技能的自我训练。
篇5
为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政教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整个校本培训工作统一领导,整体设计,形成校长亲自抓,副校长、教务处、政教处分头实施的校本培训管理机构。
2、制订比较详细的可执行的校本培训计划。
校长室和教导处制订了暑期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检查执行情况。严格执行教师校本培训点名制度。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更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全体教师按规定完成了相应的培训计划。
3、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8月22日,学校对校本培训第二阶段的活动进行了动员,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了登记,对培训过程进行检查和督促,建立并健全了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科学规划落实培训内容
1、加强了思想教育和师德培训。
德为教之本,不德无以立校。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培训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因此,在校本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将政策法规、思想政治和教师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先后学习了“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组织学习了“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一系列内容。极大地提高我校教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法规意识;
2、加强了教师的业务进修
(1)参加了各级业务培训
(2)进行了读书活动和中考科目试卷的质量分析。
暑期是我们教师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开展阅读的大好时光,今年暑期,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认真学习了有关“师生有效沟通”方面的文章及案例。所有的学科都能认真组织,每一位老师学习以后,都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文综组、理综组的老师感想深刻,既有对以前教学的反思,又有对今后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提出的自己的想法。这次活动促进了大家的思考,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
中考科目的教师认真进行了09年中考试卷的分析,制定了双向细目表,并针对今年的试卷,提出了今后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学科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听取了专家的学术报告
8月22日在高中部**楼,听取了**指挥家关于音乐欣赏的讲座,提升了教师的品位,陶冶了教师的情操;8月24日在高中部**楼,听取了**督学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与提升”的讲座,**用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确定教师的身份,如何对待学生,以及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使大家深受启发,**老师“我手里究竟拿着什么”就是对成督学讲座的深入思考。
(4)撰写了暑期读书笔记
暑期,很多教师进行了专业知识的阅读,有的教师参加了各种培训活动,有的教师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等41位老师撰写了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文章。
3、建立并完善了各种计划
新的学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暑期校本培训中,我们针对新的学期,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为新学期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1)制定了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2)各教师制定了本学期社团活动计划
社团活动在我校已成功开设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年市局要求我们在社团活动的数量上和质量上要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求我们教师个个承担社团活动课题,学生人人参与社团活动。为此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富有创意的社团活动课程活动方案。初一语文社团活动计划详细、有系统,历史组老师的**和中国近代史研究,能结合我们家乡的实际,化学组老师的化学小实验,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另外物理、生物、计算机、数学等学科都提出了各自的社团活动的方案。学校根据各位老师的方案,最后确定今年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3)制定了新学期的备课组计划和学科组计划。
以前,各种计划的制定都是在开学第一周,由于开学工作比较繁忙,就比较难以保证计划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备课组计划和学科组计划应该属于集体讨论的结果,所以,本学期我们将这项工作作为暑期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25日,我们全体教师分组集中在一起,认真讨论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研活动项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备课组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新学期开了一个好头。
4、开展了新教师和班主任培训活动
(1)青蓝结对工程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今年引进了一大批新教师,如果使这批新教师尽快适应初中的教学,在今年暑期,学校开展了“青蓝结对”工程,充分发挥我校的优质资源,将部分优秀、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做成师徒,并在26日进行了师徒结对仪式,并明确了师徒的责职和权利与义务,26日起正常开展活动。
针对初一年级新教师多的状况,暑期我们加大了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25日初一各备课组进行对序言课的集体备课,并由备课组长在组内进行了说课示范,27日所有的新教师在组内进行了说课,各位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指导,通过这次活动,使新教师对初中的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他们上好第一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6
篇7
关键词:校本培训;误区;示范校
海南省从2005年开展了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评审活动,三年内评选出一百所“省级校本培训示范校”。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可以肯定,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其中不乏涌现出许多亮点。同时,也发现部分学校在对校本培训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实际操作偏离了方向、冲淡了主题,使得整个校本培训工作呈现着“形散又神散”状态。
误区一:校本培训是“表面文章”
这是评审中发现的一大误区。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校本培训对于学校的深层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完全是一种行政行为,只要把表面文章做足,能应付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就算完成任务,有的甚至把校本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示范校牌子、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一思想在离高考越近的高中校表现得越明显。自然,在实践中,这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只是摆摆谱儿、搞搞形式,培训内容和教师从事的工作不沾边,更多的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显然,这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校本培训的价值和作用。
众所周知,校本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可以看出,校本培训的目标是直接指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是以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为落脚点的活动。因此,校本培训所要解决的是学校之“惑”、教师之“惑”,解之求发展,破之求进步。这些,是不能做“表面文章”的,也绝不是仅仅做些“表面文章”就够了的。
误区二:校本培训是“本校培训”
毋庸置疑,校本培训的主要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指的是立足于本岗、本职、本校的教育实践所开展的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师培训活动,它体现了自主性、灵活性的特征。而正是“在学校中”这一含义使一些学校误认为校本培训就是本校培训,认为在校内搞的培训才是校本培训。因此,实践中不少学校就“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培训,完全搞“自我封闭”式的培训,既没有纵向引导,也没有横向交流,其效果不言自明。
我们说,“在学校中”并不意味校本培训就是单干,就是孤立,就是完全拘泥于学校内部的自我封闭的行为,而是以学校为中心和主体、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统一为原则、以充分利用校内的各项资源为基础的教师培训与发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关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开放,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内容、空间、途径和方法手段都应是开放的。也就是说,校本培训并不排斥校外各种资源的参与和帮助,相反,校本培训只有立足本校、积极与校外资源组成有机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进步。
误区三:校本培训是“教研活动”
许多学校对培训内容尤其对培训与教研活动的关系不明确,认为校本培训关注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说到底就是教研活动。因此,实际操作中学校只开展业务学习、公开教学等这样的教研活动,不可否认,教学、教研、培训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且我们也肯定,校本培训确实包括教研活动在内。但是,校本培训毕竟不是教研活动,或者说教研活动并不是校本培训的唯一内容,教研活动是研究学校教学中发生的“有效问题”,而培训是学校组织专家或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校内学习或训练活动,旨在使广大教师对这些问题加以掌握。
只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把校本培训等同教研活动的一种相对应的理解和实践,同样有所偏颇。综观人们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培训至少应该包括教师的使命感、现代教育理论、教师职业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几个方面。可见,校本培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不应该把目光单单投向教学能力。
误区四:校本培训是“独角戏”
对于培训,人们都习惯“培训者讲,受训者听”这样的培训方式,认为校本培训也应该是如此。于是,校本培训成了培训者的“独角戏”,培训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台下静静地听,老师们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所扮演的是学生、是听众、是观众,培训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很少有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或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培训把教师置于被“教”、被“训”的位置上。其实,校本培训主体应该是参加培训的教师,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校本培训中,应鼓励受训教师之间和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之间结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使每位教师成为培训的“参与者”,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效益。
误区五:校本培训是“临时工作”
校本培训是“临时工作”,主要表现在培训的始终没有“预设”,也没有“生成”,教师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学校就马上组织那种短暂的、随机式的学习行为试图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校本培训是不能起始于某一问题,也不能终止于某一问题或阶段,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来整体规划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其次,制订每一个阶段的详细计划,包括培训重点、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培训等等,并根据计划逐一实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培训结束后及时评价、总结、反思。
不仅如此,这个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都应该自成体系,比如对培训的评价,应该包括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根据什么评等几个基本点,因此,校本培训中应该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而且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评价校本培训的结果,也评价校本培训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培训者的教,还要评价受训者的学;不仅是全面的评价,也是全程的评价;不仅是整体的评价,也是局部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培训需求的评价。
误区六:校本培训是“大手笔”
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和规模较小的学校认为开展校本培训是一大手笔,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购置先进的教学设施、聘请优秀的师资、配备相应的场地、编写培训教材等等,学校根本无力承担,并把其作为不开展、少开展或随意开展校本培训堂而皇之的理由。显然,这又是一个误区,如果按照这样的条件,且不说农村学校,就是很多城市学校也难以开展。事实上,校本培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性,其经济性表现在校本培训是一种不脱产的在职、在岗培训,可以节省其他培训所需的差旅费、学习费、住宿费等。
除此之外,校本培训中,学校可以挖掘和重新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综合利用人、财、物、信息等,对校本培训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实行有效管理。这样,大幅度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对于处于农村的学校而言,校本培训更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便宜”的培训模式。因此,我们主张越是农村的、薄弱的学校越要开展校本培训。当然,校本培训需要师资、教材、场地、设备,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也有自己的培训资源,关键就是学校如何去深度挖掘、充分利用。以教材为例,如果学校能善于整合、利用教师的“问题的资料和案例”,甚至是教师本身的文本性经验、日记和叙事性故事等生成性的、过程性的培训课程,不失为校本培训很好的“教材”资源。
结语:
与其他形式的培训相比,校本培训有其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实践基础,如何引导其规范、有序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文所析几大误区只是笔者在评审示范校活动过程中见到较为典型的几种表现,今借此一梳理分析,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期待我省校本培训工作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校本培训实施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8
篇9
(一)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
校本培训总结
。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
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因此,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和演讲活动,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我们明确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并成为新形势下开展校本培训的指针。我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为实施校本培训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
(四)教师继续教育要迅速抢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班车。新课改是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诸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完成这样一项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教师培训必须先行。我校不定期出版校内小报《春苑》,登载课改信息,发至教研组,供教师学习。
(五)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课题实验作为载体和支撑。继续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效益、效率的第一生产力。我校的继续教育一直以"创新教育"、"作文个性化训练"课题实验作为支撑,以阶段性研究性成果作为深化继续教育的动力。重点开展了教师综合素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培训工作,提出了达标任务和期限。主要是板书、简笔画、Word文字处理、表格制作、课件制作。要求教师每人每月10页大楷、4页小楷;简笔画4张;Word文字处理每月1000字。每个教师都必须会用1----3件电教器材,期末由学校进行达标测试验收,根据各人的熟练程度、技术水平高低同结构工资挂钩。
二、目标具体化
1.对现有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普遍完成不少于190学时的培训,部分教师至少接受1次有组织的培训。
2.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大多数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3.建设一支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行动计划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完成以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
工作总结
1.新任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提高学历培训
培训对象: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教师。
4.计算机全员培训
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每周两次的课余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同时,老师们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
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学校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课件,否则,影响评价结果。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将一些制作水平教高的课件上报参加评比。在刚刚结束的课件制作评比中,我校有课件获省级奖3个,获市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区一等奖5个。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画、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四、培训内容与规格的高标准化
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 , 强调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时展相结合,以利于教师不断树立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形成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的培训;追踪国内外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方法,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实施保障化
(一)有组织保障 校长挂帅,业务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
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 检查落实到位。
(二) 制度保障
(三)管理与评价的机制保障。 特别是与结构工资挂钩,期末考核兑现。
(四)经费保障 软件、教材、光盘、讲课补助等都能及时开支。
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
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二)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目前,我校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篇10
二、实施读书工程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唯其如此,才能提高教师应对多元化知识冲击和适应新教育形势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教师”的工作思路,在教师中开展以“校本研修”为平台的读书活动。学校坚信对教师最大的实惠就是帮助其成长,成为教学骨干、教学名师。为此,学校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每位教职工每年享受60元补贴,来订阅适合自己工作特点的报刊杂志,对评选出的骨干教师和明星教师每年学校奖励100元和150元用于订阅与自己教学有关的报刊。我们还要求每位教师写读书笔记,按时进行检查。
三、搞好课例研究
学校立足于校情、教情和学情,以打造“研究型”教师群体、构建学习型校园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淀好的做法和经验,实验推广一批优秀的教育成果,及时总结交流教育科研信息,了解掌握科研课题阶段性实验推进情况,学习内化教育理论,借鉴吸取优秀教育成果,为“科研兴校”推波助澜。《乐安科研》《》已成为教师的助手,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
四、多样的培训形式
1.全员培训
每周一校长进行2个多小时的领导班子培训,然后领导班子成员再及时对分管人员进行培训;每周六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进行全员教育,及时进行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培训。以校刊、校报和校园网为主阵地,积极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时间观看教育网站提供的有关内容。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校园网站设置各种案例库,为老师的学习提供直接的资源;设立教师论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水平。
2.骨干培训
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科组长和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从而带动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实施明星教师工程奠定了基础。
3.青年教师培训
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目标,研究培训措施,制定考核细则,明确奖励意见,形成培训体系,使新教师一年内胜任教师工作,三年内成为教师骨干。
4.班主任培训
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德育处制定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培训方案,每周一次培训,从而建立一支适应我校迅速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5.名师培训
学校每年选出一批名师,努力抓好“名、特、优”教师的培养。
6.专家对话
每学期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教授到校作专题报告,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网上进行咨询。
7.以研促训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以日常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丰富的培训内容
1.政策法规、师德教育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真正做到依法施教,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努力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教育教学常规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基础性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理念,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常规方法、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通话等。
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学校加大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科研动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与科研课题,以科研的力量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新课程方案、标准、教材
篇11
Luo Yu gang
【Abstract】School origin training Be leading teacher aggressive participate a topic reform and promote teacher profession development of importance path, already was educate by large school and all levels management section approbation.School origin training have meaning, school origin training should attention what problem, school how open an exhibition school origin training, this text carried on to elaborate with investigate, aim at study school school origin training work.
【Key words】School;School origin training;Preliminary study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关注和参与,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此,如何使教师积极而有效地投身课程改革,如何通过课程改革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校本培训是当前实践层面所采取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讲求校本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新趋势,校本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教育新观念。“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走向校本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它重视学校自身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孩子的教育才会公平,国家才能实现均衡教育。现对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些探索。
一、校本课程是新型学校发展的必然
学校校本的发展内涵极其丰富,它是由校本课程、校本活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等要素组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其意义是构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课程绘制主体与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成长。对学校来说,校本课程则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新型学校的必然。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成因
为什么要进行校本培训,因为在新课改中教师素养的不足。(一)教育理念“虚知”。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实际上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真正融入到他们的观念系统中,从而出现了形知而实未知、不愿或不能将所知付诸实践的教育理论“虚知”现象。(二)知识储备不足。许多教师只是懂得某个年级段的某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其它学段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却是所知廖廖。在面对新教材时,他们在知识应用上常常感到有些捉襟见肘。教学反思与课程开发意识薄弱。(三)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尽人意,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校要务实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
三、学校校本教研促进校本培训
开展校本课程,必然牵涉到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要求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服务,它密切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即要求校长、教师都是培训者,都是培训的主体,造就校长培训人员和教师培训人员。校本培训以本校教学人员为培训对象,重在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研究其现状、问题以至相关对策。校本培训核心是开展行动培训,在行动中培训,在培训中行动。校本培训包括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研究重心是学校。传统的教研多以教研室为重心,教研员组织教师对区域内教师进行宏观指导。而新兴的校本教研,则将重心下移到具体的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课改、教改的重点。
(二)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宗旨是尽最大努力促成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新课程只是一种导向,它的成功实践必须以校本教研为重要推力或引力。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保证新课程的兑现,新课程的实施也必须以校本教研为重要前提与保障。
(三)校本教研更具有可操作性。校本教研的对象是学校教学实际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在研究定位上,它指向具体问题的分析,侧重于分析教学现状,寻找原因,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探索、提升教学经验后对教学的具体指导。校本教研来自一线教学,又指导一线改进教学,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特征。
(四)校本教研能实现师生“双赢”效果。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通过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受益,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得以健康形成,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四、学校如何开展校本培训
以下本人从骨干教师培养、学科教研组活动、教科研课题研究及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几方面谈谈学校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与探索。
(一)学校应重视骨干教师培养促进校本培训
为实施新课程,校本教研首先要着眼于教师培养与培训。源于学校发展需求,学校应规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培训。随着学校发展,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中坚骨干力量,如何培养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这支队伍,是学校校本培训的关键。这支队伍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因此,学校必须注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近几年,我作了一些调查,得到了一些信息,有些学校每年新分配的教师和调入的教师人数不少,新担任班主任的也不少。因此,学校应安排新教师和新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师德教育、备课、试讲、讲评,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才会得到学生的好评。学校必须要组织这些教师到进修校、邻近学校听课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思想业务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敬业奉献”演讲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这些活动,使他们在教师中产生良好影响,让他们感到前途很是光明。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对他们要提出更高要求,使他们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反思总结,成长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学校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让优秀的教师参加了区、市、国家级骨干培训班学习,校长则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校长培训学习。这样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得到充分的落实,让学校向新型模式发展。
为鼓励骨干教师学习,学校应实施了《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办法》,给他们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学校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国家级骨干培训学习,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多数能被评上区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以及十佳优秀教师,使学校中青年教师多数获市级奖励,国家级奖励,让他们感觉到事业有成。这才是学校校本培训的成果。
(二)学校抓好教研组活动促进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就是把学校建成有活力的学习化组织,学科教研组就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学校要重视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与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1、学校应加强学科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每学期学科组必须制定工作计划,期末完成学科组工作总结。2、学校要坚持每月一次学科组长例会,主要内容是上月工作回顾和下月工作安排,布置学校教学工作任务,及时通报学科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分析。3、学校要坚持和落实学科组、备课组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并做好教研记录,期末检查。4、教导处、教科室指导学科组活动,学科组长要经常参加备课组活动,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5、学校要加强学科网站建设,继续完成教师备课及学科习题库的建设。6、学校要组织好各学科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本教研活动(上课、说课、评课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注重教育科研工作,搞好课题研究,促进校本培训
学校要成立教科室,使教育科研活动步入正轨。学校还要定期聘请上级教研室、教师进修校的专家及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使教师们科研的意识、能力普遍提高。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要一直坚持源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从理论的高度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从实用的角度解决教学具体问题。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促进校本培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探究问题为重心,经过教师指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因此,它属于研究型课程。学校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让优秀的老师作研究性学习的各种展示课,使许多教师的论文进入研究性学习论文集。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的足迹必须留在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也要留在社会的许多部门。在学校开展校本科研活动中,学校课题组教师,必须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必须去机房达,必须到实验室,必须到社会各部门调研采访,必须听专家讲座,这样才能把探究的问题弄清楚,学生才会学有所得。在时间上,学校要安排每周五第六节法定为研究性学习课时,各研究小组要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指导教师要起着教练员、陪练员的作用,从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收集分析资料到最后撰写结题报告,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开放性、主动性、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经过多个月的学习与实践,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师生一定会对所选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实际论证,对原来拟定的活动计划,加以修订,重新编制活动方案,更贴近学生实际,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撰写的开题报告,均要表现为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学校还要召开全校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暨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学生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全校教师同学展示了他们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才会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才会得到教研室、教师进修校专家的一致好评,才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学校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学习,教师学生就会感到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会全面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在大力开发校本培训的今天,这一方法是大有可为的。
规范有序和务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更新了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最终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所以,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成效是让我们期望的学生终生受益,即学生能够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成长,让学生今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教育才会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桂林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今日教育》2006年7月上旬出版总第132、133期重庆出版社。
篇12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发展教师、塑造教师,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宽松的学校文化氛围,使教师感到“舒心”、“放心”,能够无所顾虑地工作。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着教师,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充分地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使其人尽其能,各尽其才。学校坚持利用传统的节日,搞一些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使教师感到学校在关注着自己,使教师体会到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在对教师的奖励和任用方面,学校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根据教师的德才学识,能力水平,根据教师的特点、特长,安排适当的岗位,以使其发挥长处,从而感受到工作的快乐。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会到学习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自学,提倡互学。形成以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辱的良好校风。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视学习为第一至爱。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有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加强教师道德评价,提高教师职业修养。
以德修身,以身立教,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是圣人,但其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必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身趣于完美。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是事业的需要,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学校要求教师要正确的对待自己、对待家长、对待学生。认为在学生面前教师就应该是完人,教师要具有一切优点也是应该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要注重自我完善。并提出“三个杜绝,三个正确对待”的要求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杜绝乱收费、乱办班;杜绝把学生赶出教室。要正确对待自己、对待教师、对待学生。”学校强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核心是学生,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学生是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个体,个别学生有行为上的偏差是正常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与耐心,作到诲人不倦。另外要求教师要正确的对待家长,尊重家长。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提升每位教师的师德外水准,努力提高每位领导和老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四、抓好常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
学校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学校每周都组织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采用专题讲座,集中组织研讨等形式进行校本培训。
在政治学习时间,学校主要针对教师修养进行培训。组织了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即集中学习了有关自身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学校学期内还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分组研讨,研讨内容包括:课堂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德育研讨等。这些培训方式和内容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帮助很大。
学校经常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并提倡教师自学。并提倡教师自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解决教师队伍共性的问题,对教师个体个性的问题通过自学和研讨解决。
五、学校始终把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
任何活动都有检查激励措施。
目前学校教师基本上具有大专学历,一部分教师还具有本科学历。可以说学校师资整体水平相对较强。但是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要求丝毫没有放松。为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多面手,学校开展许多活动,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如,学校组织语数教师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做好听课记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这些活动,增进教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既拓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又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帮助了别人。
六、抓好校本研修,组织好学科活动。
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教学展示课、公开课等教学专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课程改革开展专题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课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研究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
篇13
1、总体评价
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作出总体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借助于教师、学生及教研组、年级组的书面总结或借助于一些调查问卷、座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学校活动的结果,评判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变化。评价要求从发展的角度做到客观性,既要看到“闪光点”,更要看到“阴暗面”,从中找到问题与不足,得出反思的重点:学校情景中发生了什么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校中的重要程度如何?其影响或后果是什么?它在学校的发展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由此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2、问题梳理
梳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层面的反思是校长以本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毕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带有方向性,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校本研究要求实践者认真分析自己的学校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校中的重要程度如何?不解决行吗?哪一个问题将成为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
3、时空雏度
把学校放在特定的时空维度加以衡量。学校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存在的。就其时间来说,反思是着眼于学校发展的历程来进行的,即回顾学校走过的历程,分析当今发展的现状,前瞻未来的基本走向。就其空间来说,反思是着眼于学校生存的空间来进行的,学校存在于社区、社会、国家、民族的网络之中,它需要关注社区的变化,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国家意志的需要,符合振兴民族的要求。这样在对学校外在要求及生存土壤的反思与梳理之中,常会把握学校面临问题的之所来、之所在,乃至之所去。
学校应组织有生力量,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历史回顾、教师座谈、专家指导等方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进行反思。
二、问题
对反思中所发现的问题,应作出归纳、分类、筛选,形成一个学期或一个甚至是几个学年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场”。而对这些问题的解读、探讨,既为校本培训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素材,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依据。“好钢用在刀刃上”,。问题的选择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不是任何问题都可用来作为校本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课题应该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而将能够成为一系列问题突破口的那个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就能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三、行动
在校本研究中,“行动”即实施计划或者说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是对计划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进行的,是有计划、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步骤。行动是课题培训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它是一种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它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在行动(即教学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实际意义,其次,它是一种旨在改进的方法,“改进”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因为它要求教师对有关情况作充分的了解,依据有关理论认真思考,按计划谨慎行动;再次,行动研究主要适用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此时此地”的情境,以便更好地改善自身的实践。
开展行动研究就是在整体反思、确定问题的前提下,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
1、制定计划
问题确定之后,就应该重点考虑:有哪些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哪一个方案是最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如何实施这一方案?如何评价实施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定行动计划这一环节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又是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二是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计划方案要求较详细地阐述行动的每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行动措施、行动方法、行动要求等内容;三是计划必须要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允许不断地修正计划,把始料不及的在行动中又显现出来的各种情况和因素容纳进计划。根据上述三个方面来制定行动计划,才能确保计划的科学性。
2、进行考察
考察也是行动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施计划的行动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重视实施者对行动及背景的逐步认识,重视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监督和评价建议,行动是不断调整的。由于教育教学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部控制,因此,考察在校本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了。许多行动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计划的科学性不强,二是考察的监控性不严。因此,必须明确考察的基本含义,掌握考察的基本要求。在校本研究中,考察的基本含义和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考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背景、结果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考察;二是考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多视觉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
3、实践反思
课题研究行将结束时,需要根据考察的情况,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新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考察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并把行动过程和结果描述出来;二是评价和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
总之,行动是在不断进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高其质量的。而要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整理与描述、评价与解释,为下一阶段的总结提高奠定基础,则必须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四、总结
对整个课题培训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总结必须具有理论性、经验性和反思性。
1、理论性
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总结行动研究的得与失,阐述课题实施的全过程,从理论上解决诸如如何进行整体反思?怎样梳理和确定问题?如何制定行动计划?怎样确定行动目标?行动保障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评价行动的结果?等等一系保课题实施取得成功的关键性问题。
2、经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