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学情分析]
聋哑学生已经适应了寓言故事,课堂表现良好。每个活动聋哑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聋哑学生学会了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
[设计思路]
聋哑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因此,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聋哑学生的发展,让聋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教师与聋哑学生的交往互动,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从而使教师和聋哑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教学相长,达到共同发展。
[活动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引导聋哑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谈一谈感想。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出示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生:坐井观天、拔苗助长、自相矛盾。
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略)
师: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解题“寓言”
“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二、初读解题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
生:①“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走了,养羊人的羊丢失了。②“牢”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
2.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3.看了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们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生: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羊被狼叼走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亡羊(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请找出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出示句子:
(3)读懂:
(4)思考:
(5)演示: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来演示。看了他们的演示,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6)归纳:
(7)小结:
(8)想象: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结果养羊人丢失了两只羊后,他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愿展开你们的想象。
2.补牢(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说明(出示挂图):
(3)思考: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师板书:后悔 赶快堵)
(4)演示:指名学生演示这个片段,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养羊人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5)小结:
3.体会寓意:
4.讲故事、说成语:
四、明理
1.同学们,对正在修羊圈的养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谈一谈你的感想。
3.小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拓展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出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师板书:为时不晚)
六、总结
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2
1.教学内容分析
安全教育是每个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必修课。安全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根本。许多老师和学生对此已耳熟能详,但对枯燥的安全知识教育感到厌烦。在每个学期安全教育都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多情况下,老师都匆匆走过场,没有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怎样通过创新新颖的方式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还是一个问题。
2.教学对象分析
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解能力和具有自我判断能力的高三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喜欢独树一帜,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合作探究,表演欲强,不喜欢“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一味的传教士一样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多项活动任务的完成,使学生逐步认识、了解关于中学生安全的知识并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
(2)在参与课堂活动时,通过小组讨论、个案分析、合作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共享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导入时播放有关安全事故的成语故事的视频,比如抱薪救火(防火)、亡羊补牢(防盗)、司马光砸缸(防溺水),激发学生对本话题的兴趣,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活动任务精心设计,难度适中,让全体学生都能互动起来。能够运用所学、所得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集体合作、互助互学并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课堂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让学生带着兴趣自始至终参与进来,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体现了自我价值。
(2)认识保护自己,保证安全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正能量。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潜藏在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和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并学以致用,冷静思维,合理解决。
四、教学方法
视听法,问答法,演示法,任务法。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1.运用网络资源,查找与本文相关的有效信息。
2.制作课件,便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链接。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视听冲击波
播放安全事故的视频,比如抱薪救火(防火)、亡羊补牢(防盗)、司马光砸缸(防溺水),设置课堂情境,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
2.问答小组活动探究
根据视频,提问,小组活动得出答案。
(1)我们身边关于安全的隐患有哪些?
(2)面对各种安全隐患我们该如何消除?
3.评价演示
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错误的给予纠正,并演示正确的自我防卫的步骤。
4.展示合作成果
以小组为活动展示课堂探究成果。
(1)设置场景,角色扮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等新时代故事。根据场景设置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展示小组成果。演示更多的关于安全知识的典故和成语故事:防微杜渐: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在各类事务上,如果凡事都能够主动去履职尽责,对于那些隐患能够做到防微杜渐,把事故隐患和苗头都能消除在萌芽状态的话,一切不吉利、不利的事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杜绝,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曲突徙薪: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某人指出这样危险,很容易着火,建议改善(弯曲)烟道,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一日果真着火,四邻赶来救援,主人房屋被焚,损失惨重,后这家主人准备了丰盛食品招待前来帮助灭火的四邻,唯独没有请那个提建议的人。“曲突徙薪”向人们传递了“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给你的建议”的道理。
5.根据课堂表现,各组互相打分,给优秀小组予以奖励
七、教学反思
1.反思“得”
(1)笔者首先以安全事故的视频比如抱薪救火(防火)、亡羊补牢(防盗)、司马光砸缸(防溺水)导入,设置课堂情境,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了提问和回答部分,按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防火、防盗、防溺水的话题,回答相应的问题。
(3)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演示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安全事故。
(4)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表演和展示环节,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对学生提出要求也深化了主题。整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渴望角色扮演表达观点,积极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的特色。其中,充分的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亮点。
(5)在课堂活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其兴趣爱好,然后投其所好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6)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2.反思“失”
(1)小组活动的安排上还有些不是很连贯。
(2)学生在表达时过多地指导介入了。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
(3)在这节课中,首先我应当提前对疏漏和不当之处进行回顾,作深刻的反思和剖析,汲取教训可改进日后教学,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显然,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减少课堂教学的遗憾。
篇3
1.初读一二三自然段,让学生说说对牧羊人的第一印象:若无其事,不紧不慢……
2.再读四五自然段,说说对牧羊人又有了什么印象,通过朗读,抓“后悔”等关键词的理解,又发现了知错就改、悔之不及、赶紧听从建议的牧羊人……
3.细读,选择自己读得最棒的句子,个性演绎牧羊人,总结出文章寓意,通过深入研读,学生感悟到一个人要及时发现错误,如果及时改正,那就不算太晚……
二、以生为本,促进吸收
钱正权老师曾指出,教师备课要经历三种“角色”的转换:首先是文本的阅读者,继而恢复为一个语文教师,最后设想自己是一名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基于学生实际。
一位老师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对咆哮的理解:读了词语手册中的解释后,学生对于“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冲到了何处”这句话读得依然有些无力。于是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或在动画片中,看到过,听到过这种高声大叫,呼啸轰鸣声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说魔兽世界里的魔兽生气时,森林里威震四方的虎王被惹怒时,也会咆哮,甚至还模仿出了声音……老师又马上牵引回了课堂,问:“这样咆哮的洪水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心惊胆战、魂飞魄散,最后再次读这个句子时,学生显然已经读得入情入境,而且也能轻松地说出对小村庄人重建家园后的建议,对他们能提出痛定思痛的警醒。
要把学生之前的经验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快接受新的知识。教师适当示弱,把问题抛给学生,依托文本猜测,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师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考虑学生如何学,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三、化繁为简,以少胜多
有时为了激发兴趣,为了降低难点,体现语文课堂的张力,教学设计追求活动内容丰富,声音、视频都出现在课堂上,把简单的复杂化,把复杂的变得高深,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造成了语文课的低效。
我们可以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庐山云雾》这篇课文中,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
生1: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2:我在电视里看见过庐山。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古诗中了解庐山的。(语文的庐山)
生背《望庐山瀑布》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有一句诗“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可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板书:的云雾)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庐山的云雾。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作者要写什么……现在你的小脑瓜里面会有什么想法?
生1: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生2: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寻找答案?
篇4
一、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师生互动过程,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者,教师仅是引导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未能真正用学生的眼光思考、设计教学,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脱节、断层,导致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例如:
案例: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在教学解方程时,教师出示“18―5÷=13”一题,让学生尝试练习。结果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1。教师感到很满意,给全班学生鼓掌:“你们算得又快又对,真是棒极了!”由于学生“掌握得很好”,教师马上又出了一题:22+2×=48。这次尽管学生答得很迅速,但是答案并不一致,有的学生说是13,有的学生认为是2。认为答案是2的学生振振有词:“22+2=24,48÷24=2。”“对,上面一题就是这样做的!18―5=13,13÷13=1”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思考:原来上题学生的答案虽然正确,但是纯属巧合,他们的思考方法和运算顺序都是错的,教师的主观臆断和简单判断,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被发现、纠正。
如果用学生的眼光审视“18-5÷=13”这道题,就会发现对于感知粗糙、思维不够精细,有着“凑数”定势的的小学生来说,本题中的数据有很大迷惑性(18―5=13,恰好是算式得数13的1倍),极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针对学生有凑数的思维定势,为了防止学生思维的负迁移,不用能“18―5÷=13”这一特例作为思考材料,而应设计呈现蕴含一般解题策略的普通性素材,如“19―9÷=13”。
这样,算式的数据之间不具有迷惑性,求解结果不具有巧合性,就能使学生摆脱外在因素的干扰,让学生理性地思考数学,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经验。
二、把握教材编排意图
在我们试图落实课标教学理念,关注数学教学不同层面,做着数学课堂教学的“加法”同时,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好“减法”,才能使我们所做的“加法”不打折扣,使数学课堂更加凝练有效?下面这个不太起眼的镜头,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案例:三年级上册《搭配》一课,“探究规律”环节
1.小组活动
师:(出示图片)林林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猜一猜,她可以搭配出有几种穿法?
(学生几乎不假思索,纷纷说出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到底是哪几种呢?让我们拿出信封里的图片来摆一摆吧!
(学生四人小组活动)
2.交流反馈
师:好,现在来说说你们组一共搭配出了几种穿法?你们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在投影片上用图片演示搭配过程)
……
思考:粗看这个环节设计,似乎并没有多大不妥,教师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图片的方式来经历搭配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次“加法”,意在建立更深的表象。然而如果深究下去,以全局的眼光看待三年级这节搭配课就会发现,其实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问题了,二年级的数学广角里同样有这个内容,那么同层次的动手操作,还有没有必要放到这节课上呢?
笔者觉得,尽管搭配这节课在二、三年级都安排了,但教材编排的意图显然是有层次性的,二年级重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而三年级则将重点放在探索搭配中存在的规律,建立“几个几”的表象,即简单的乘法原理,课上学生马上说出有6种搭配方法,更证实了他们具备一定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让他们重温动手拼摆环节,无异于走回头路。
对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改动:删去动手拼配环节,改成“你能想个办法简单地表示一下这6种穿法吗。”学生有的可能用数字对衣服进行编号:14、15;24、25;34、35,有的学生可能用不同图形代表上衣和裤子进行连线……学生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简洁明了,与原来设计相比,这样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渗透了符号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层次。
三、精讲多练把好课堂关
教师敢于展示真实的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可喜进步,而课堂中直面学生的错误、暴露学生的思维本身无可厚非,一则可刺激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二则可提醒教师自己调整教学方案,但是随时随地都可展示错误?这就需要教师要存精细的态度设计教学。
案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
这堂课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算理,而计算的正确率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该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正确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从学生作业中选取计算错误的作业进行投影、讲评、指名说错因、改正,这样的过程反复了好几次。
一堂课下来,小学生便在不断地“挑刺”和“改正”中度过,以致于后半节课有几个学生一看到教师走过来便紧张,直担心自己做错了会被“公示”。
思考: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听课的教师都为之“心惊肉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有吗?对学习还会有兴趣吗?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课堂设计该如何有一个精细化的态度。
一般在学新知识的尝试练习时学生会出现失误现象,此时是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则会酿成“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遗憾。而巩固阶段练习往往量比较大,速度比较快,如果此时还在集体改正某种甚至几种错误,则该堂课可以说是失败了,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新知识,由于他们个体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班级授课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只要选取典型错误让大家进行评议,讨论如何改正或避免就行了。
篇5
如何改变“以教为主”的阅读教学现状?王荣生教授认为,有效的思路应该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解决途径应该是:学生需要学什么(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学习难点、学习兴趣等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才好(充分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练习的整体建构,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让学生“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在一次教学调研过程中,笔者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寓言两则》之《亡羊补牢》,第一位教师的教学程序如下安排:1.讲解“亡羊补牢”的意思;2.学习生字新词;3.问:牧羊人丢了几次羊?结果怎样?寻找牧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通过“牧羊人怎么讲”“街坊怎么回答”的问答,分角色朗读训练;4.再问:牧羊人怎么做?来得及吗?你会对他怎么说?以此揭示寓意。
此节课的教学特点是:囿于教材,就文论文,按图索骥,教师具用浓厚的主导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缺失言语实践的平台,消极被动,学习的热情未能被激发。课堂看似顺畅,但学生的思维逼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亦步亦趋。
而第二位教师利用“连环画”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她是这样执教的:出示四幅插图(“第一次丢羊”插图、“牧羊人与街坊的对话”插图、“第二次丢羊”插图、“把羊圈补得结结实实”的插图)。步骤1:让学生排列打乱顺序的插图,讲讲理由;步骤2:根据插图,学生逐一试讲故事;步骤3:看看课文中的描写,哪些情节与信息不能丢,完成表格练习,进行“信息检索”;步骤4:在学生“信息”交流中,随机深入学习课文,进行“三度”对比:① “两次丢羊”情景的比较:什么一样?有什么不同?②牧羊人与街坊对于第一次丢羊反应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你会怎么劝牧羊人?③“补上羊圈”的部分:牧羊人的想法与做法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步骤5:根据学习与体验,串讲整个故事。
“讲故事”课堂练习的切入与活动的整体构建,用“练习”替代“讲解”,改变“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倒逼机制”的功效,扩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活动,从而撬动一成不变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开放化”的练习评价,暴露“学”的起点
练习设计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它的设计走向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因为“练习”安排直观,易监控,好操作,它的教学诊断与教学评价功能也非常强大。
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初读课文阶段,教师便呈现一个练习题:这是一个( )的严监生。(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并在书的空白地方批注。
学生板演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人小气、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省钱、爱钱如命、抠门、记忆力很好、非常小气、守财奴、小肚鸡肠……
学生对文本人物品质的初步感受,便成为了教师施教的起点与落点。通过品读、表演等形式,在课的结尾,教师再次导出这一练习题:这是一个( )的严监生。让学生重新思考:作者笔下的严监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有同学想上来修改的吗?
生1:“爱钱如命”应改为“爱钱胜命”。
生2:“记忆力很好”不确切。
生3:“省钱”不对,省钱、节约是美德,严监生是很有钱的人,为什么还省钱,摆明了是吝啬。这个词不恰当。
生4:“小肚鸡肠”指的是记仇,心胸不广,在这里也不对。
以上的练习设计成为了深入教学的“发动机”、“助推器”,它以“开放”的姿态监测出学生的阅读起点,呈现学习的真实状态,课末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己修正初始观点,从而让设计嵌入到学生学习行动的真正发生之处,使练习发挥了极大的功效,使课堂教学明显增量。
三、 “核心化”的练习设计,撑起“学”的全程
好的阅读课,要设计1~2个核心课堂练习,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使之成为架构整个阅读课堂的支撑和工具。
《绝招》这篇课文,描写了小柱子第一次比绝招丢人,于是,回家苦练绝招,第二次比绝招令人羡慕的情景,文本极富儿童生活气息。有位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三份以“小柱子的日记”为载体的练习,形成了阅读教学富有特色的“第二文本”:
练习1:把小柱子第一次比绝招失败的落寞写成日记。
练习2:展开联想,再现苦练绝招的小柱子。
练习3:要求学生模仿文中用动作、神态、表情表现小柱子比绝招失败时的失落心情的写法,把小柱子第二次比绝招成功的高兴之情描写出来。
以上“练习”为教学设计出别出心裁又富有张力的学习活动,也以学生学的活动展开,避免了说教和灌输。三个核心练习的提炼与推进,完成了本课的主要阅读任务。使课文学习告别了重体验强分析的模式,增加了学生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的机会。
四、 “加工化”的练习融合,减轻“学”的负担
现在的阅读课,课堂上的活动大多是教师占据和把控的。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是不动笔、不做练习,只是听老师解读课文内容,偶尔应答一下简单提问,配合一下老师教的活动。而课外则要做大量的课外作业。好的语文课应该将课外作业加工成好的课堂练习,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融入课堂整体学习,减少课外负担。
有位教师在教学《卡罗尔和他的小猫》一课时,在教到卡罗尔家通过广告获得小猫后,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小猫“调皮不羁,可爱却难以收拾”这一节时,请同学们翻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练习。
《课堂作业本》第5题的题目是这样的:卡罗尔非常想要一只猫,于是登了个广告得到了好多好多的猫,观察一下下面的图画(配有小猫各种形态与动作的图画),你能填一填吗?
篇6
一、引言
语法作为语言表达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必然集中体现了该语言的思维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法即是思维,用英语思维,即是用英语语法思维(张满胜,2008)。传统的语法观认为语法是一种知识。传统的语法教学是教师归纳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机械操练来记住这些语法知识和语法规则。而语法技能要求语法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要求学生熟背规则上,而应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语法规则。由此可见,语法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知识,需要实际的交际操练,从而掌握动态的技能。笔者以情景为依托,采用语法动态教学模式上了一堂《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9A Unit 3不定式语法新授课。
二、教学设计与分析
1.在谚语中认知语法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为各句谚语选择合适的中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共同之处,即都含有“to do sth.”结构,以此引入课堂。
①To see is to believe. 眼见为实。
②To save time is to length life.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③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 不进则退。
④Never too old to learn, never too late to turn.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⑤If you wish to be the best man, you must suffer the bitterest of the bitter.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评析]作为导入环节,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呈现语法,让学生“动”起自己的头脑,为新授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2.在交流中感悟语法
教学片断一:
笔者要引出不定式的第一个功能,充当subject(主语)。
T: 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work hard?
S: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work hard.
T: Another way to say this sentence?
S: To work hard is necessary for us.
情景活动:
S1:It’s important for us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S2:To do morning exercises is important for us.
S1:It’s unhealthy for us to eat too many snacks.
S2:To eat too many snacks is unhealthy for us.
[评析]首先进行师生交流,再让学生自主造句,自主挑选另一学生用不定式作主语来改变句式,让学生“动”起自己的嘴巴,在生生情景交际中完成不定式该功能的学习。
教学片断二:
师生交流Reading内容:Simon’s dream is to be a great football player.
展示流行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受关注度极高的选手菜花甜妈的一小段视频。
T: What’s her dream?
S: Her dream is to be a happy singer.
情景活动:让学生谈论各自的梦想。Talk about your life dream!
A: What’s your dream/plan/duty…?
B: My…is to…
[评析]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进行交谈,让学生“动”起自己的梦想,自如地运用不定式作predicative (表语)。
教学片断三:
师生交流各自想做的事情,并涉及到课文内容Simon wants to play football every day. 学生找出want to do sth.结构。
情景活动:通过Brainstorm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可接to do sth.结构的动词并造句。
学生反映积极,能说出plan, hope, wish, need, want, decide, agree, learn, begin, refuse, promise, forget , remember, choose等。
以课文为线索,对Simon的问题进行追问:Simon wants to play football every day. But do Simon’s parents allow him to play outside after 6p.m.? 引出allow sb. to do sth.
T: Can you give us more examples? 学生归纳出有此结构的动词还有ask, tell, want, need, teach, advise等。
[评析]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动”起自己的智慧,从而掌握不定式作object (宾语)及object complement (宾补)。
篇7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靠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上课时偶尔的不认真,将会给某个学生带来伤害!它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对学习丧失兴趣和自信,甚至毁其一生。而教师耐心认真的倾听,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做出恰当地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在乎他的见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吐露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树立倾听的典范。如:一位教师在教《亡羊补牢》时,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丢了一只羊,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要赶快把羊圈修好。""在羊圈周围围一圈电线,不让狼靠近。"等等,这位老师认真地听着,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因势利导:"刚才大家想的都是保护羊的方法,有谁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举起了许多小手。"让猎人装扮一只又白又胖的羊,等狼来时开枪打死它。""做一假狮子,把狼吓跑。""在羊圈里装电子眼和报警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室里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教师的教艺高超,更是因为他认真地听了学生的回答,才进一步提出了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2.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外而内的吸收,促进学生听的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叙述、提问、分析、表演等多种活动把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有效的倾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师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为此,教师应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唤起学生听的兴趣,让他们专心致志的听,才能听准、听清、听全。
2.2课堂形式要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简明的提示,能使学生点头称是;一个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恍然大悟;一个微妙的表情,也能使学生发出会心地微笑。因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耳、眼、手同步。可采用游戏、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倾听。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
正游戏意味着快乐,任务意味着负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是学会变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容易忘却的。"我们对学生玩完游戏以后的感受进行了调查。将近65.8的孩子在游戏结束后能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游戏化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者的教育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3.教学设计要有条理
课堂上,教师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注意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讲课安排活动时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联想到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模式,如为区别课文朗读、课堂总结、课堂指令等多个信息,以不同的语速、声高来传递不同的意义。
4.教学板书要准确
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是文章教学,无论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无一不在文章教学中体现。然而,科学的板书设计,又使这些目标达到预计的效果,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可谓"一举两得"了!板书设计的要求:集中、简洁、规范、醒目、灵活有条理,要有目的和方向性,是文章教学的风骨所在。所以设计科学的板书,在文章教学中的作用显赫。
5.听记内容设计要贴近现实
学生只有通过想象,对听记内容才能获得生动的理解、深刻地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小学生的想象必须有他们的生活为想象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点拨深思等内容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或向往的生活。
如:教学《我们家的猫》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里的猫或见过的其他猫的形态、叫声,再请学生做一做猫捉老鼠的形态,模仿猫发出的声音再来朗读课文。如此贴近学生的设计,使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避免了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听讲效果甚好。
篇8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课前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有了哪些知识的铺垫?学生会对哪些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哪些知识点需要降低难度后循序渐进?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教师要怎样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心中有数。
如教学“探索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一课前,为了更好地研究好学生的学习基础,我在班上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找规律的方法,如间隔规律、搭配规律、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等,也经历了“找”规律的过程,加上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影票并不陌生,对游乐园的一些游乐项目比较熟悉,因此我在进行教学预设时着重从数学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在操作和想象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其中的规律。如从10张连号的电影票中找两张相连的票入手让学生自主研究,我预设了多种方法,如画一画、连一连、圈一圈或者写一写,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取法,最后点明共性。在拓展练习时我精心设计了“五一”长假上海两日游、西安四日游的日程安排,电影院座位安排,游乐园大摆锤的坐法,等等练习找规律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想出了很多方法,我课前的精心预设“防患于未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操作,从而有的放矢地找准新的切入口,突破了找规律教学中的难点。
二、巧妙渗透,润物细无声
如果说教学预设只是教学的准备阶段,那么教学中的巧妙渗透则是动态生成中的智慧,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上的资源。因此在研究每一课时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领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可能蕴含着哪些知识、方法和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把教材中隐含的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能经历过程,感悟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与设计。
比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猜笔袋中的笔有多少”的环节:①教师出示一个红笔袋,分别放入一支、两支铅笔。学生用具体的数表示。②将红笔袋放到桌子下面,装入几支铅笔,出示红笔袋并提问:“孩子们,现在你还能用一个数表示出红笔袋中铅笔的支数吗?”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再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与交流中,初步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巧妙地调整教学环节,把“练一练”的题目改编为让学生“写式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介绍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规则时,我对教材中内容较多、学生不易理解的文字介绍进行了整理,编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学生自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一课我让学生思考:对于字母表示数你已经了解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从而巧妙渗透数学史,给较机械的预设增添一份灵性与智慧。
三、善待意外,亡羊后补牢
一节好的真实的数学课总会有些不顺利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成”现象,作为教师要善待意外,亡羊后补牢,课堂上才能依旧演绎精彩。
篇9
课前反思,要求教师在新课教学前,首先要反思是否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执教《认识负数》前,预设按照教材流程安排新知引入,但在课前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温度计的读法. 原先的教学设计显然忽视了学生现有的认知现状. 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新知引入:先出示淮安气象台当日播报的天气预报,激起学生当“小小播音员”的欲望,初步感知“零上”概念. 再由世博主办城市——上海当日气温引入:你还能准确播报出上海今天的最高气温吗?(图上显示24℃)学生答案不一:24℃,22℃,70℃…由此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强烈的认知愿望. (认知的不清缘于对温度计量单位℃,℉的混淆及温度计刻度读法不明)此时,师再借机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及读法,真切感知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和0℃这一分界点,为接下来学习负数做好知识铺垫.
其次,课前反思还要关注如何用活教材. 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加以取舍、整分与挖掘,拓宽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准备,还之以鲜活的知识,才能使教学变成培养创新意识的天地,才能使未来课堂中师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
通过课前反思,教师提前预设课堂教学,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整个课堂,必会促进有效的生成.
二、课中反思:捕捉灵感,拓展资源,迸发智慧活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常常出人意料. 这就需要教师要会“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位教师执教《角的大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学生对于“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当教师运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示了两个同样大小但角两边长短不同的角重合的情形,试图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时,大部分学生却脸现茫然之色,显然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如果把结论强加于学生,必然是知识的生搬硬套. 该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后,迅速调整了教学策略:
师:其实,在大家的身上也藏着角呢!(请学生叉开腿组成一个角. )
师:把你的角变大. (学生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大)
师:你的两腿变长了吗?
生:(笑)没有.
师:把你的角变小,再变小. (学生把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小,再变小. )
师:你的腿变短了吗?
生:没有变化.
师:刚才,你的角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那你的腿有没有变长或变短?(生摇头. )
师: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还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对了,“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教师随机应变,通过从生活中捕捉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角,用游戏的方式轻轻松松地解决了这个教学中的“老大难”.
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克服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教学随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课后反思:优化教学,提升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课堂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的问题,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审视,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促进专业成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课后反思一般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 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注重学生“三个维度”的培养.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内伤”. 比如: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 教学过程是否迸发“智慧火花”. 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而学生也常常于不经意间产生“创新的火花”. 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完善,又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篇10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研究实验方案,我们分以下几步走:
(一)、组织实行阶段:首先在语文、数学、政史地生组实行“课堂观察”活动,在活动中初步确立观察课堂研究的基本流程,明确以校本研究课题为引领,以《课堂观察量表手册》为研究支架,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思意识和水平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二)完善实施阶段:首先尝试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道德课堂观察活动,本阶段要求语、数、政史地生组在课堂观察的前沿。要求这三个组在接下来的四周内,每周找出一名教师讲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帮助设置观察点,每次课堂观察活动结束,授课教师要写出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课后反思、课后教学设计等,观察教师要根据课堂观察所定观察点写出观察报告,教研组长写出课前会议记录、课中观察报告、课后会议记录等,作课结束把相关资料上交学校教导处,各教研组在这三科教研组的带动下,也试时组织开展课例交流活动,总结推行。
(三)积极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把“课堂观察研究”活动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规活动,在进行研究和活动的同时,展开成果,深化研究。
篇11
一、课堂问题的设置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途径之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线教师和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在探究新的课堂模式,成功的有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等。这些理念和模式都在探讨要实现师生角色的改革,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所以大家都在研究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但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单纯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主角,以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甚至是学生讲课的形式实现的。以学生为主体应从备课、授课、作业等环节都要体现从学情出发,备课中从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来准备备课素材,然后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课本重难点,当然这里就包括“课堂问题的生成和预设”。在授课中要让学生头脑动起来,学生思考了,结论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学有所得,这才是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离不开“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只有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探讨性,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可以自己解决,学生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再是“填鸭式”教育。
以前面提到的《罗马法》一节课为例,《罗马法》这节课,如果单凭老师讲解,老师即使是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也只能懵懵懂懂。因为课本内容既涉及罗马法形式上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程,又涉及罗马法内容上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完善历程,中间还有一个立法原则――“自然法”。光是看到这些名词,学生头就大了,不免会混淆知识。而这位老师在对这节课的处理上,利用问题设置,层层递进,逐一揭开了这些“法”的面纱。他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前,先给出每一名词的概念,例如,“习惯法”即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先向学生出示“习惯法”的概念,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紧接着以课本中的材料印证习惯法的概念,然后提出“习惯法”为什么会发展到“成文法”,引发学生的思考:由习惯法的概念学生会举一反三成文法的概念,结合课本内容学生会比较“习惯法”和“成文法”的优缺点以及平民和贵族的斗争背景。最后,再抛出一个问题,“成文法在当时是否是完善的?”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对“成文法”的评价。这三个步骤正是按照历史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步走战略来处理的,问题层层深入,两个“法”的面纱被层层揭开,而这个揭开的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的引领作用就体现在三个问题的设置上。
篇12
2013年12月26-28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代表共180人参加。
本届比赛引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的关注。北京等地教委体卫处领导亲自带队,广东省组成校长观摩队现场观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有近千余名体育教师前往观摩比赛。
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各项比赛顺利结束。湖北省等8个省获得团体一等奖,重庆市等10个省获得团体二等奖,天津市等12个省获得团体三等奖;新疆自治区等11个省获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一等奖。
二、本届比赛的特点
1.保持以教学技能为核心的比赛内容
本届比赛,比赛重点依然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本届比赛,延续第一届比赛的基本格局,设置基本功、体育技能、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等四个部分。
基本功选择三套部颁体操(两套广播体操、一套武术健身操)和队列队形为比赛内容。主要体现体育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个体育教师每天、每节课都要接触的内容。从比赛的情况看,参赛选手比较好的完成规定内容,但是,其表现力尤其是武术健身操的表现除了少数队伍以外,大部分还不尽人意。
队列队形比赛中选择原地和行进间的16种基本动作作为比赛内容。实际比赛中,在路线设计、节奏把握、临场应变等方面尚缺火候。有的体育教师说,尽管天天教,实际上,许多技术性环节并没有真正掌握。比如,口令的技术,许多教师发音“力竭声嘶”、没有力度,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声部位不准确的缘故。
技能部分选择10项单个或者组合技术作为比赛内容。具体内容是:田径(田赛)、田径(径赛)、球类(篮球)、球类(排球)、球类(足球)、体操(技巧)、体操(器械)、武术(徒手类)、武术(器械类)、韵律体操与舞蹈(小学)[健美操与舞蹈(中学)]。比赛采用“技评”的方式进行,并不测试完成动作的时间或距离。最初的设计是:确定10项比赛内容,临赛之前由体育教师抽签选择比赛项目。但是,调研发现,这样的比赛难度太大。理由是:一个体育教师不可能是“全能教师”,都要会,都要好不可能,也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技能。
教学能力部分以分组比赛方法来设计内容。中、小学各选择30个教材进行“模拟教学”。这部分在比赛中所占的权重最多,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核心内容。比赛要求体育教师依据所选教材进行10分钟的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之所以不告知比赛内容,是为了促进体育教师在准备比赛和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全面准备。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对30个教材都有所准备、都经过训练,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面、严格的学习过程。
教学理论部分采用教学设计和评课两种方法作为比赛内容。教学设计、评课考察的是体育教师将教学理论应用到具体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学设计体现体育教师面对具体教材时的整体思维能力,评课体现体育教师的鉴赏水平和判断思维能力。教学理论部分比赛,能体现体育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能力高低。
2.增加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展示
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并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更加重要的是,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校园文化有巨大的作用,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在本届比赛中增设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为了避免与原有比赛体系的冲突,干扰体育教师的比赛准备,更加体现地域优势,在成绩评定中,采用了独立计分的办法。
3.科学设计比赛的计分系统
比赛计分的科学、合理是体现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教学技能比赛,不比跑、跳、投的成绩,也不组织对抗,全部采用打分的形式。为了科学计分,第一届设计的计分系统,一是确定各个项目的打分规则,二是确定以体操比赛计分方法为主要参考的打分办法。具体来说,每项比赛设置3~5个裁判,比赛后,去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平均,或者直接平均裁判打分,总分则是各项平均比分的累计,最后以总分定名次。为了保证得分的一致性,避免打分过度偏离,计分系统专门设计了各项目评分等级,规定了打分的起评分以及不同等级的打分范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快捷。但是,从第一届比赛的情况看,两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一是不同裁判间的打分差距,二是不同项目的得分差距。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第一届比赛的评分系统还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比赛的科学、客观。因此,本届比赛在第一届比赛计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标准分的计分方法,以期解决上述突出问题。
三、有待改进的思考
由于种种原因,本届比赛从启动到开幕,只有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时间相对紧张、局促,因此,给本届比赛造成了不利影响。从本届比赛情况看,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理解比赛目的,扭转对比赛目的的曲解
组织比赛的最根本目标,是搭建一个体育教师展示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平台,以比赛引起各有关部门、学校和体育教师对职业技能的重视,以全国比赛带动省、市、县的比赛,围绕“教学技能”引领体育教师在职专业培训的方向,从而达到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参加比赛,是交流、展示的机会,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比赛的功利化现象不适当地被强化,功利化的极端行为在不恰当的时间,以不恰当的方法表现。因此,如何遏制比赛中的过度功利化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完善比赛计分系统,促进对计分方法的理解
本次计分方法的改变,在领队会上做了说明。但是,各代表队并没有将信息传递到队员和观摩教师,因此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更重要的是,部分人员对一些统计方法不甚了解,没有知识积累,导致不理解。当然,对于组委会而言,提前告知,或者亡羊补牢,也很重要。可惜的是,两者都没有做好、做到。
3.增强项目设计的科学性,纠正对项目设计的偏见
“比赛设置内容能不能代表一个教师教学技能的全部”,这是部分教师的问题。作为创办者、组织者,明确的回答是:不能。首先,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体系(标准);第二,即使有一个标准,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比赛评出一个教师全部的教学技能水平。两届比赛设置的内容,仅仅是最基础、最基本的项目,对于一些有特点、有特长的教师,是不利的。对一些最优秀的体育教师,特别是达到教学艺术化程度的教师,甚至是完全不适当的。比赛项目的设计最适合的对象是有五至十年教学经历的教师。
有的教师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部分是一样的,对小学教师不公平。”对于这个问题,最初设计的前提是:能够参与全国比赛的体育教师,是经过各省选拔的教师,是代表本地优秀教师群体的选手,而比赛确定的技能,又是最基本技能,作为优秀教师,无论中学、小学,都应当掌握。所谓“想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当中小学一致。更何况,在“模拟上课”部分,为了体现教学对象的不同,中学、小学的“授课内容”是不一致的,这部分内容所占总分比例最大。
4.强化文化认同,公平对待来自不同地域的教师
篇13
教师在不断地反思中学习,在不断地反思中探索新的方法,在教学反思中改变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这样我们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教学反思的获取来源或途径有许多种:主要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来获取,也可以从他人的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资料中来获取。教学反思在我们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最后,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一、做好教学前的前瞻,提高教学分析能力
我们的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我们教师大多数都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而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我们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中本”这一理念的过程。要做好教学前的反思,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学习特点,我们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每年我们面对的学生个体都不同,他们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做出新的改变来适应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及时抓好调控反思,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调控性反思就是及时、自觉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有许许多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表现,也会有许许多多我们预料不到的问题,也会有许许多多突发问题,我们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变能力并能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捕捉我们的教学灵感,并及时调整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及时地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并能及时地作出适当、正确的调整。
三、进行教后反思,提高评价能力
教后反思就是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我们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我们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我们此次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我们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把我们的实践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这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探索出更好的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评价能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