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语文教材论文

篇1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篇2

“儒商”的概念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但中国的儒商文化实际源于先秦。当时“儒”和“商”是两个独立的职业,“商”被称之为“贾”,人们根据商人的道德品质,把品德高尚、有智慧的商人称为“良商”“诚贾”和“廉贾”,而“良”“诚”和“廉”这些词蕴含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和“商”的初步结合,子贡就是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一位富贾,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以其雄厚的财力到处宣传孔子的思想。到了明朝中后期,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人们冲破“重农抑商”的思想束缚,大批士大夫投身商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徽商、晋商等为代表的地域儒学特征鲜明的十大商帮群体。这些商人自觉地把儒家道德伦理观念和工商业结合起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念,使自己成为义利合一的“儒贾”。他们遵守“商名儒行”的行为准则,即商为厚利,儒为高名。这是明清社会和价值观念转型的思想反映,也是“儒”与“商”进一步结合。新儒商的概念源于上世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新儒商的“儒”不是狭义的儒家思想,而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泛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道义、爱心、中庸等,既重视商业道德,不取不义之财,又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而“新”则指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新儒商既要传承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新儒商的时代特征可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文化传承性

新儒商不仅要吸收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精髓和文化内核,还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拥有较高道德文化修养水平,既要平衡“利”“义”,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又要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与时俱进性

新儒商是新时代的产物。除了传承优秀文化,新儒商还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相结合,并不断开发新的内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吸收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成果,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了解市场规律,培养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

(三)中西融合性

新儒商不仅要改变传统儒商文化中地域性、宗法性和行会性的弊端,培养法律意识、合作意识,更要开阔胸襟,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具备国际视野。既要大胆走出去,也要大胆拿进来,勇于参与到全球化的潮流中,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又要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经验,完善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系统整合性

如今知识经济作用凸显,同时社会系统日益庞大复杂,而分工却日益细化,各行业、领域之间联系愈加紧密。新的形势对商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新儒商的培养既需要道德修养的提升,也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在大的市场环境下的锤炼。新儒商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学习、社会实践、行业历练等各个环节。这个系统工程的运行需要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由政府、学校、商业等多方面参与,并坚持不懈,持续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把新儒商精神发扬光大。

三、培养新儒商精神在财经类院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财经类院校培养新儒商精神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上文提到,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究其根源,除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之外,商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主要的原因。“无商不奸”“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商业行为普遍存在,不仅给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灾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时代呼唤新儒商精神,要使新儒商精神深入人心进而成为中国商人的主流意识应该从教育抓起。高校是人才的摇篮,财经类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经类人才。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主要被输送到各种公司、商业单位以及经管、金融系统等工作岗位上,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为商人和企业家,他们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儒商精神强调商业道德与超乎利益的精神追求,这正是当下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所必需的。在学校里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诚信待人、为社会谋福利的新儒商精神,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和商业伦理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保证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二)新儒商精神教育符合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在财经类院校倡导培育新儒商精神,符合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过,大学的精神所在,是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现在。一所大学要想成功并实现自己的责任,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反观国内的财经教育,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过于注重传授具体的技术与工具,缺乏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与伦理培养,即“重术”而不“重道”。我国很多财经类院校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完善的教学设备,却缺少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教育根植于既有的文化土壤,财经类院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要有开阔的眼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结晶,更要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汲取营养,既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实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目的,兼顾促进个体发展和服务国家、社会的功能。新儒商教育旨在培养既有较高文化素养,又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企业家。因此,笔者认为新儒商精神的教育也许可以作为财经类院校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四、把新儒商精神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自新儒商的概念提出以来,很多专家和学者把新儒商教育和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改革相结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但笔者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以后,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学校的层面展开,从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入新儒商精神的教育到如何利用新儒商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等,鲜有文章论述如何把新儒商精神的培养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笔者认为,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而课堂是学生教育的第一阵地。要在财经类院校开展新儒商精神的培养应该从第一线的课堂教学开始。笔者结合所在的山东工商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所作所想,就新儒商精神进课堂的主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山东工商学院是山东半岛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学科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等六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上凸显财经知识培养。作为学校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部分,笔者所在的大学外语教学部从2011年开始为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旨在把英语语言学习和商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商务综合素质。笔者承担了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中配合学校改革方向,有目的地引入新儒商精神的灌输和新儒商素质的培养。

(一)创新育人理念,改变学生观念,注重新儒商精神灌输

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大学商务英语针对商务和财经类专业大二学生开设。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在分类课程选课时,很多学生选择商务英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即能够跟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英语能力,增加将来就业的优势,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在学完商务英语课程后,可以考取相关商务英语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BEC)和托业,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是在开课时,笔者提出商务英语学习有三个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合将来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运用;二是学习基本的商务背景知识,特别是公司环境下的商务交流能力和工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商务理念和商务意识,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层面的学习,更是对商务道德和商务伦理方面的提升,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新儒商精神的领会。

(二)选择西方原版教材,基于中西商务环境的区别,激发学生思考

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笔者选择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剑桥商务英语》,目的有二:一是这套教材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既涉及到公司商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也包括了BEC考试的很多题型和练习,可以满足很多学生证书考试的需求;二是在教材中有很多英美国家的商务案例。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司行为和商业行为更成熟、更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更健全。在进行相关主题讲解的时候,笔者会结合教材中和网上搜集到的西方公司的案例和我国的一些案例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更能够激发年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公司商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引导大家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这也是现代新儒商精神的重要特征。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注重新儒商人格的塑造与养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既通过中西比较激发学生思考,也注意在学生商业价值观的形成中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笔者发现很多财经类教材的内容和设计都是以欧美学科体系为基础编辑的,而中国的理论非常少,即使有也只是简单涉猎。不可否认,西方的一些经济和商业理论相对更完善,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的财经和商务教育对象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中国青年,我们的教育不是为西方培养人才,而是培养将来多数在中国工作的财经和商务人才。因此,我们的财经教学和商务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我们的先人已经留给我们足够的智慧和文化精髓,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精髓介绍、传递给受教育的年轻人。新儒商精神是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精神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升华,而新儒商人格,是儒与商的完美结合。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也涌现出很多成就卓越的具有新儒商精神和人格的成功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经典的商业经营管理案例,更何况我们还有源远流长的、两千多年的儒商文化。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我们的财经教育和教学,不妨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按照民族和社会心理,结合我国国情,在独特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下,走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中国的问题,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和智慧来解决。因此,笔者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会针对相关专题会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中国儒商的成功案例,并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智慧和启迪,并总结个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儒商精神。

(四)采用互助式教学和模拟实践型教学,做到智商培养与情商培养并重,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斯腾伯格在《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实践智力的概念,并指出“职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具备行内、行外的知识并对之有相当的了解,这些行内、行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往往是在工作中逐渐进行的,而非来自于学业上或其他工作中的事先准备”。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工作实践机会。为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互助式和模拟实践型教学,如在讲授面试主题和会议主题的时候,笔者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并进行课堂展示。在课堂展示以后,对某些小组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肯定和推广,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虽然课堂模拟训练不能代替真实的工作环境,但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反思总结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及时把语言学习、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此外,这种合作互助式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优化了学生们的学习感受。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体现了新儒商精神中“德智兼勇”的素质内核。

(五)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还在于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和修养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不但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感染学生,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在知识讲解之外,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课文所涉主题和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认识和解读,甚至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应该时刻自查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发挥对学生的表率作用。比如,在讲到工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除了在课堂上摆事实,讲道理,下课的时候提醒学生最后走的时候把教室的灯熄灭,这样效果可能更直观、具体。再如,如果教师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业,学生更能体会到工作责任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影响,更多地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改变年轻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设想

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在笔者践行新儒商精神教育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限制和不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浅见,希望随着将来教学改革的深入,能够进行解决,这不仅是对课堂新儒商教育的有效补充,也可以使新儒商教育做到持续化、常态化和立体化。

(一)师资问题

以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把英语和商务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很多英语教师语言能力足够,但缺乏相关的商务背景和经历。很多商科的老师虽有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但语言又不过关。英语教育的专业学习和六年的外贸和公司兼职经历使笔者自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这门课程。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笔者感觉现在脱离了商务工作环境,很多商务知识的更新也慢慢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在开设这种跨学科的财经商务类课程时,应该选择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承担,否则,学生的一些理论和知识都是脱离实践的。而很多学校缺少这种既有社会实践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变得更加迫切。学校可以加强与对口企业的联系,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培训基地,既要把老师往重点大学送,更要把老师往企业送。

(二)第二课堂问题

第一课堂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第二课堂则更侧重知识的实践和技能的训练,是第一课堂的有利补充。以英语教学为例,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笔者所在单位举办了英语角、英语协会和各种英语赛事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和练习相结合。根据不完全的调查,笔者发现本校财经商务类课程中也开展了一些颇有成效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大学生创业论坛”等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使形式更加丰富化,建议采用定期举行报告会、模拟商务活动等形式,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德才兼备、具有新儒商精神的商界成功人士到学校做讲座,这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再激发,也是对学生最真实的新儒商精神教育。

篇3

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在时代、群体的影响及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下,养成与大学学习、生活实际相切合的、积极、健康、向上行为范式的长期过程。社会、学校、家长对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有较高的期望,由于社会发展环境、高校管理以及财经类大学生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造成了身心素质严重下降、学业荒废甚至迷失自我等不可挽回的损失,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承受的伤害,令人十分痛心。目前,财经类大学生不良习惯的主要表现如下:

2.1学习纪律松弛

大学教师认为,大学生都已成年,具有较高的纪律意识和自觉性;加之财经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内容较多,因此,大学教师往往专注于课程内容的讲授,很少顾及课堂纪律的维持。于是,部分不良习惯的学生便会表现无遗,讲小话、拨接电话、吃东西、随意进出教室、迟到、早退、缺勤变为常态。不遵守课堂秩序,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基础课、公共课和讲座中均有表现。据我们调查统计,90%以上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问题。

2.2不主动,不运动

财经类知识大多为抽象概念,记忆内容超过应用内容,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或者仅限于课堂知识,缺乏了解社会、获取课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财经类大学生性格羞涩,对文体活动不感兴趣,喜欢待在寝室里上网、购物、玩游戏、看电影,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男”或“宅女”。学习中的不主动和生活中的不运动,导致专业知识浅薄,综合素质低下,脱离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岗位要求,有的甚至毕业后成为“啃老族”。

2.3吸烟、喝酒、打牌、沉迷游戏

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父母、家人和教师的监管,行为自控能力不强。加上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吸烟以及喝得大醉的学生;查寝时,寝室内的烟头、酒瓶、纸牌并不鲜见;一些大学生沉迷游戏,导致长期熬夜、迟起、不食早餐,面容憔悴,体质体能不断下降;部分大学生不喜欢表现,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这些不良习惯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都有表现,且男生较女生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给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带来了危机。

2.4公德缺失,迷信运气

受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对自己和社会不满意,借损坏公私财物、攻击他人、恶作剧等方式发泄情绪,满足欲望;有的大学生极度自我,不让座、不低头、不言谢、不文明,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中心,别人为自己服务都是应该的;有的学生迷信运气,平时学习不努力,企图通过找、买答案、抄袭等方式获得优秀成绩,找到满意的工作;有的学生迷信命运,相信天必助我,总会遇到好的就业机会;凡此种种不良习惯,架空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给个人、学校和社会造成后患。

2.5崇尚金钱,奢侈浪费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对金钱非常敏感,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成为拜金主义者,他们迷信金钱、权力和名气,坚守金钱至上的人生信条;大学校园内的攀比之风日盛,高端电子产品、名牌服饰甚至名牌小汽车成为大学生的新宠;长明灯、长流水、剩余食物见怪不怪。这些不良风气和消费习惯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悲哀,一旦养成很有可能影响今后人生几十年的命运轨迹。以上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社会不良习气在高校校园的侵袭和传播的结果,也是大学管理工作者力不从心、疏于管理的结果,与高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缺位密不可分。大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接触社会的层面、深度和机会较多,具备接受和追求新鲜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鲜事物缺乏成熟的是非观和价值标准,缺乏抵御不良习惯的免疫力和自觉性,很容易盲目跟风,被不良风气感染,走向人生的反面,给今后的人生蒙上阴影。

3加强财经类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新举措

针对财经类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存在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结合广东财经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创新了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模式,丰富了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途径和内容,不断加强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经验。我们的主要经验如下:

3.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促“养成”

实践证明,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和保障。大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好的规章制度保障,大学校园不可能形成良好习惯与风气。广东财经大学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主要来源于珠三角地区,不良习惯形成有其自身特点和气候。围绕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校制订了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及时更新大学师生习惯养成教育理念,出台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落实了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责任、完善学生奖惩规定。学校高度重视网络的道德教化作用,完善了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同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丰富教育形式和手段,将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贯彻于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营造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3.2加强学风建设,以活动促“养成”

大学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被社会各界和家长、学生广泛认同,学风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针对社会浮躁和功利的侵袭,广东财经大学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有关指示精神,以学风建设作为大学生管理的中心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五早一晚”(即:早起、早炼、早读、早餐、早睡、晚自习)活动,推动个人作风、班级班风、校园校风等学风建设工作;同时以操场、寝室、教室、餐厅文化建设为载体,发挥和调动大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形成了“我学习、我运动、我受益、我成长”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氛围。

3.3活跃课堂,以言传促“养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职责不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教师应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言传、身教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灵魂,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培养他们“实事求是、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其次,帮助学生树立“谋事在我、成败在我”的人生信条,鼓励学生认识自我,求真务实,走出迷信命运、心存侥幸的误区;再次,就是要激励大学生追求“六根清净、甘于清平”的人生目标,不被门户所限,不受功利所用,不为名利所惑,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了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形成了清心寡欲、奋斗拼搏的完美人格。

3.4走进生活,以细节促“养成”

习惯来源于生活,习惯必须服务于生活。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习惯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行统一。广东财经大学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经验有:辅导员不定期巡查宿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宣传组织各班申报以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创业创新、文体拔尖等“优秀班集体”,建立严谨科学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如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建筑和道路命名,培养学生爱校、建校护校的意识;开展“节能减排,绿色消费”进宿舍、“一草一木计划”、“走出寝室,走向操场”、“文明就餐,从我做起”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公德意识、生态意识和节约意识;学校还设置了食堂秩序维护岗、校园文明督导岗、不良行为劝导岗等大学生自我管理岗位,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负责对大学生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

3.5走向社会,以实践促“养成”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践过程中,我们利用各种节假日不失时机地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等地进行体验活动,使大学生广泛接触基层群众和弱势群体,促进大学生养成“珍惜自我、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行。同时,可以抓住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活动,如在广交会、亚运会等时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内化,培养大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和“吃苦在前,成长在后”的人生意志,学会团结、友爱、互助,以不同方式和载体的社会实践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4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开发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知识的讲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递。这其中当然既包括西方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

一、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导入中国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文化使者”的英语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开发利用,更要挖掘教材里所涵盖的中西方文化词汇及讯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在教授《新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导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一)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词汇教学

1.通过列举相关的中国文化专有词导入中国文化。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与所教词汇相关的中国文化专有词来阐释其含义及用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例如,在讲授第一册11单元“project”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词,如“Anti-Poverty Project(扶贫工程)”“Hope Project(希望工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灵活运用;第一册5单元“harmony”的讲解可以结合“harmonious society(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出单词的各类词形变化;再例如结合“Go-West Campaign(西部开发战略)”阐释第一册6单元的“campaign”。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习得中国文化专有词的英译,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词汇积累,一举两得。

2.通过中西方文化特殊含义词的对比导入中国文化。教师在词汇讲解过程中,应该针对中西方文化对相同词汇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用法进行对比阐释。比如,在第二册1单元Food and Culture中,狗被西方人看成是人类的朋友及伙伴,甚至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从英语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及“lucky dog(幸运儿)”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狗对于西方人的重要意义。而中国的许多词语中,如“running dog(走狗)”“mangy dog(癞皮狗)”等,狗常被赋予消极、贬低的意味。教师还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扩大词汇及文化含义讲解。如蝙蝠,由于其发音与中国的“福”字相同,所以蝙蝠被认为能带来好运,而西方人常用“as blind as bat”“as crazy as bat”来贬低、诋毁他人。

(二)将中国文化融入与课文相关的各种文化课堂教学活动中

1.角色扮演。以第一册3单元Special Taboos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数字13的特定含义进行展开讲解,可以结合中西方对于不同数字的不同理解,引入中国文化。数字13在英语当中是“坏运气”的代名词,正如在中国,数字4因为与汉语的“死”同音,所以成为了中国人的忌讳用语。相反,数字7在英语中意味着重生,因此七喜饮料“seven-up”在国外十分受欢迎,正如在中国数字6和数字9分别代表了“顺利(smooth going)”和“长久(everlasting)”,数字8意味着“发财(make a fortune)”,这些数字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幸运数字。其次,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情景模式,根据对不同数字的中西方理解差异,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制成情景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此类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语言的应用技能。

2.话题讨论。以第三册12单元Food for Thought为例,针对文章中提出的西方快餐食品,如“hamburger(汉堡)”“pizza(披萨饼)”“Italian sausage(意大利火腿)”等,教师首先要逐一讲解让学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中国美食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的英语表达。如“馒头-steamed buns”“凉面-cold noodles”“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糖葫芦-sugarcoated haws on a stick”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设定话题(对中国传统美食与西方快餐文化进行对比,哪种更健康,更喜欢哪种)进行讨论。限定时间为5分钟,然后选派代表进行观点阐述。这种话题讨论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面对面的英语交流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唤起了学生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结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普遍缺乏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进而影响其文化对比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积极设计课堂文化教学环节,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文化敏感度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路景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研究[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5(7).

篇5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篇6

“因材施教”的出处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那么也就是说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在现阶段,在大学校园里,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实行“因材施教”原则可以说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因材施教”是教学中最最基本的原则。在进行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因材施教原则更应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要着力研究、落实的教学定律。而且有很多的教育家们也把这个原则奉为机器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例如,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的多教的多,学的少教的少,学的快教的快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学的慢教的慢。反对不切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1893-1978)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原则当中,就有一条“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原则”,强调必须根据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实际上就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最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结合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就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口语情况,以及写作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在课堂练习和课下安排任务时候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的。老师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有的不太认真学习的同学经过自己的表扬或者称赞之后,变的格外的刻苦了,最终有了不错的成绩。而有的同学就是破罐子破摔类型的,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根本不起作用。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他们具有思想开放、个性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鲜明特点,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代,同时又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特殊的成长环境使90后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时代特征。“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这是心理学专家、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陈一心对于90后行为模式印象最深刻的一点。“那么,除此之外,很多的大学生还有整夜玩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等习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郑因为和网络的频繁接触,使他们当中很大比例的一部分人患上了忧郁症。所以这些大学生们真的需要针对他们的自身特点,给予更多的关注。现阶段很多的“6+1”家庭模式也给了这些孩子们一个很狭小的生活圈子,他们在这其中缺乏同龄人的交流,整天泡在网上,所以“孤独”是很多大学生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这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踏入大学校门后,适应集体的能力很差,以致集体意识淡薄。那么当今的教师恰恰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据此来改变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因材施教”这对于以后大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毕竟大学生正处于各种信念成型期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而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所以针对这些不同性格或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那么反应在教学上,就应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那些思想意识比较活跃的专业或者班级在上课时候就能应该安排一些课堂气氛轻松的练习像讨论、话剧之类的;而对于课堂气氛相对沉闷,表现不太积极的班级,我们应该多做一些鼓励的活动,把班级气氛调动起来之后,再考虑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若果不考虑诸多因素,那么在传授课程过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的。

最后,“因材施教”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虽然我们在教课的过程当中面对的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做到这一点,使那些层次不一致的学生能够跟进。比如,在实际教学当中,有的班级可能不太活跃,我们应该针对这个班级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像做一些比较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讨论还有课堂活动等;那么针对一个班级的每个学生来说,有的学生简直是太活跃了,要达到扰乱课堂的地步,我们当然不能任由这些学生发展下去,也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拿出有效的方法来管理这样的学生;还有就是所谓的“差生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差生并不是该学生的一贯代名词,他们是可以转化为优等生的,当然这其中和教师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密,尤其针对那些反映能力相对缓慢,迟钝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将差生置于可能产生挫折的情境中去,还要尽所有可能去激励他们的自尊感,布置作业时候也要尽量考虑到他们的能力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以区别对待,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帮助这些学生进行对所学知识的重温训练,这些都是很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所以,“因材施教”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所在。

篇7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过分侧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忽视写作能力培养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正确认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1.1 大学语文的定位: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理应承担起这种责任,即既要立足于陶冶学生情操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又要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为目标。因此大学语文应定位于:人文性与工具性(或实用性)并重,“务实”与“务虚”相互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以上海某民办高校为例,用人单位反馈到学校的相关信息表明,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但是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能力表示担忧。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在工作中经常要写应用文,而在校时又没系统的进行各种应用文文体的写作训练,导致无法得心应手地胜任工作。这是为大学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而敲响的警钟。

1.2 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各类人才招聘和考试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应用写作和面试的内容。从市场需求来看,许多公司招聘者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英语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还将应聘者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纳入考察范围,这无疑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味的忽视应用文写作训练,学生毕业后连最简单的通知、请示这些应用文体都不能掌握的话,势必会造成工作上的困扰甚至阻碍其职业发展道路,而这种结果显然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大学语文原有的人文特色,还要立足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侧重提升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2 切实提高应用文教学水平及效果

2.1 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和未来的职业人。其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为学生完成学业服务,并努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术素养。这需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开展有关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训练。第二,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适当侧重某些应用文体,突出重点,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的应用文体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他们最需要的知识。

2.2 选择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

笔者发现,现在各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很多教材在编写时,过于侧重文选部分,相比之下,应用文写作部分则显得异常单薄,有的甚至完全省略。这一现象也恰恰印证了开头所述应用文写作教学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大学语文教材普遍“畸形”的前提下,要想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因此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

经过仔细筛选,笔者发现由黄美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符合要求。该教材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四大部分,围绕培养目标,从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表达等能力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全书中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部分既独立成编,又相互交融,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配需,同时还不忽视应用写作和口才表达技能的培养,不实为一本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这里,笔者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优秀教材越来越多,以适应新时期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需要。

2.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对教学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们是决定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大学语文中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第一,自主学习,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第二,加强与同行或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各种大学语文师资培训,从而达到互通有无、拓宽视野的目的。

2.4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与文学作品欣赏相比较而言,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免有些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调动一切手段,丰富应用文写作课堂氛围和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首先,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倾注其热情和活力,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技巧,调动学生情感和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完成知识的传输与接受。另外,在具体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结合具体范文或病文,适当讲解相关文体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冉小平,毛慧.浅论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甘肃科技纵横文化教育,2006,(3).

篇8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属于民办学院,是三本教育。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和文化基础与国内重点大学及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入学门槛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艺术门类或者特殊专业的学生,其文化基础以及在人文素养方面,相对薄弱,他们的阅读视野相对狭窄。这样,就要求我们不能套用国内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套路,必须实事求是地研究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及授课内容。笔者已经有过两年的在独立学院教授大学语文经历,所以,深切感觉到独立学院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很不扎实,据我掌握的情况看,在我供职的独立学院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和10本以上的外国文学名著,至于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中外名著,读的就更少了。对现当代作家、学者的经典著作也是阅读有限。经常阅读的是通俗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或者网络穿越小说等流行小说,他们接触最多的作家是韩寒、郭敬明等人,而经常能阅读的杂志就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几乎没有人接触过社科类的品牌杂志《新华文摘》。在高中阶段,他们都把精力放在背题、做题上,而走进独立学院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把主要精力用在考证上(准备考研的学生例外)。比如,日语专业的学生就忙于考日语一级证、日语二级证、英语四六级证、普通话证、计算机二级证、教师资格证;而英语专业学教育方向的学生,整天忙于考普通话证(二级乙等以上)、计算机证(二级以上)、教师资格证、英语专业四级证、专业八级证、办公自动化证;又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考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证、会计从业证、注册会计师证、金融证券证等,即使是中文系的学生,也要考计算机资格证、普通话证、秘书证、英语四六级证、教师资格证、新闻采编证等。这些证件对他们毕业后求职是硬件参考。所以,学生对考取这些证件基本都很在意,也都很努力,从而导致对其他非专业学科的学习有一种不挂科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想法。由此可以证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还没有从高中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他们对考证的需求和努力,实际上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继续,只是应考的科目不同而已。所以,他们对大学语文这样不是马上能见到成效的学科,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自学的自觉性一般都比较差,一般情况下,都是勉强应付教师留给的作业,很多学生把上晚自习都当成学习负担,他们喜欢在寝室躺在床上看书或者在寝室上网,学校的图书馆,虽然经常爆满,但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准备考研的学生。此外,就读在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相当一部人家庭背景不错,有的即使不是声名显赫的权贵之家,但家里的政治地位或者经济条件都处于小康以上水平,此种家庭的孩子一般都不愿意吃苦,或者不能吃苦。面对未来一般都是指望父母给安排就业。还有个别学生,就是来校读书都看成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读书成绩好坏似乎与己无关。

基于上述独立学院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给他们上大学语文课,就不能不考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那么,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究竟应该讲些什么内容呢?

笔者以为: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应该提高语文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着想,大学语文课还是以提高学生常用文体的驾驭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为主;二是通过常用文体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以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演讲技巧和普通话水平为中心任务。

因为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求知问学越来越具有功利性色彩,学以致用和经济效益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教育走向实用、趋向多元化的现实表现。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正视社会生活中多元化格局的存在,除了突出语文课程固有的基础性、人文性目标之外,还应该重视实用性、多元性在教学实践中的结合,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行全面改革,使大学语文拥有鲜活、实用的内容,高效、多样的教法,更使学生学有所能、学有所用,这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给独立学院的学生上《大学语文》课,首先要抛弃中学语文课字词句章或者背题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关照人文性的同时,重点突出实用性。如何突出实用性?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以当代常用文体为经,以名家名篇为纬,精心编织课堂教学结构。

现在,大学语文的整个学期教学,大约是36课时,18讲。那么,一个学期讲授的内容,就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我们首先要想到,学生走出校园以后,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比方说公文的写作,对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自传、求职信的需求;还有,对讲演稿、书评、影视评论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训练,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日常应用文体以及新媒介写作等来充填整个教学内容。这就是以文体为经。

以名篇为纬,就是在讲授不同的常用文体特征及写作要点时,根据课堂需要,选择文笔优美、写法独特、情感丰富、内涵深邃的文章作为解读对象,讲授名家名篇,跟学生一起讨论鉴赏名篇的写作风格、思想内涵、人文情怀。解读作品、欣赏作品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作品更加全面地理解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特性,同时,通过讲读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特性又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学到和初步掌握了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要点,也欣赏了大师的写作风采和艺术表现水平,同时,也灌输了文章中折射出的思想光芒及人文精神。通过对“好文章”、“美文”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让学生从解读中获得阅读、写作及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间接地实现大学语文课传播优秀文化、涵养精神、塑造人格的目的。

当然,此种讲授方法,涉及到选用教材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选用一本实用的好教材。目前,全国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种,从编排体例看,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有的高校选择了纯文选的教材,目的在于通过经典文本的研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塑造人格;而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则选择了纯写作教材,目的在于传授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的语言运用技能;有的教材坚持以本国传统文学经典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同时选入少量当今中外的精美文章;有的教材则看重人类的“普世价值”,选文方针为“现代人文,经典诗文”;有的教材偏重文学性。“以文学史为纲,按照简明中国文学史的要求,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戏曲大师尽量不遗漏。对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凡适合作大学非中文专业语文教材的,尽量选入”。

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以及使用情况亦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该课程性质目标定位的模糊和课程设置的不完善。

当然,各大学面对授课的学生对象不同,选择的大学语文的教材应该有所侧重。笔者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金振邦教授专门为独立学院学生主编的《大学语文》[4]教材,此教材是初版印刷,虽然还有待于修订完善,但在总体内容的设计上,我认为,作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材还是很实用的。

篇9

在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汉语言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边缘化”让人感到担忧和焦虑。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专业针对性强,以培养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适当反映技术科学领域内的新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与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存在的,但大学英语的地位似乎要比大学语文高许多,国家级的英语考试占据了大学生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多,学生们为了过级纷纷参加辅导班,购买参考书、耗费时间、精力、金钱,其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1.无教学大纲,目的性不明确,定位模糊,课时少,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间及周末,授课质量难以保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学语文》课程并非全校性开设,主要是给艺术类的学生开设。

2.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笔者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有意义的,气愤活跃的,可以畅所欲言的,而不是听老师讲解诗词的作者和内容。

3.教学手段仍显过于呆板,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应经常观看相应的影片,记录片,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当然,作为体现现代教学技术水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决不能仅仅以现代技术去置换传统手段,而应自觉革除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中不符合现代教育精神的东西,尊重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潜在需求,以实施全面素质为己任,着意追求这一新型手段的辅读价值。适当延伸大学语文的课外视野,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征文、征稿、成立读书协会、演讲比赛等。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所选取的文章所体现的道德,爱国,婚姻理念,则侧重于艺术化的表达,而不仅仅局限于字词句,适当增加讨论,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人文世界。

4.缺乏一种衡量教学水平的测评机制,个性化教学与规范化管理相互矛盾。国家教委高教司认为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入学以后进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高教司目前正在着手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之一便是大学语文考试计算机题库的研制。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中心张鼎政老师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强调语言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找工作,不会写简历和求职信,甚至就连自我介绍也不令人满意。所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考核的目的旨在文从、字顺、得体、流畅。

二、《大学语文》教材现状

大学语文教材,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各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设计下编成。所选的作品总求能体现高尚的思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教材作为一种中介,通过阅读,思考,共同讨论辨析,导引和潜移默化感染青年学生,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自然也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可谓是杂乱无章,在200多个版本里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无相关的配套参考书,网络课件也是应付了事,体现不出互动的特点,因而也接受不到来自教学一线师生反馈的信息。过多地重复中学语文的篇目,无新颖感可言,致使学生谈到大学语文便认为是“高四语文”。这类尴尬场面值得同行们认真反思。

三、大学语文改革策略

1.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教育着手深化大学语文的改革。大学时期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假如一个人的价值底线确立算是精神成人的话,那么他的成人过程是需要营养的。而大学应该为精神成人提供真正有效的营养,大学语文教学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职责。要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大学生必须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方可综合体现其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涵养之神思”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学语文灌输着人文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学理念的革新。中学语文,更多地受到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无形制约,许多语文教师是以提供对母语的技术分析能力为目标,往往注重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语法修辞,句形句式等方面让学生掌握“解剖”的本领。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则更侧重于借重作为文化精髓的文学名著之熏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文化亲和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生命、人类、社会、自然的尊重和关爱,并最终达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

篇10

一、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以其自身魅力唤起人的灵性,完善人格,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理应担当起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在大学语文课中加强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文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电脑网络了如指掌,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国学”更是非常陌生,很多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仅限于高考时候的那一点点常识,除此之外根本不了解李杜诗篇、屈原精神,也没有读过诸子百家,在国学知识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高等学校一直在推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其中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文化、道德的认知,而且也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消失,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文学课或者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甚至有的学校或者院系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实用意义,对日益严峻的学生就业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而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多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学科定位偏向实用性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一般有“工具说”、“能力说”、“文学说”、“文化说”、“人文说”等,其中“工具说”与“能力说”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特别是自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甚至把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标准,导致了高校许多课程都围着就业转。于是乎,大学语文就首当其冲成为了“工具说”与“能力说”的牺牲品。高校过分地追求学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就业率,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大学语文课就成为学生就业实践的一个手段,教学上只注重了语言文学特别是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注重强调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包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

(二)教材内容缺乏国学精品

基于对大学语文的错误的学科定位,近年很多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也陷入了误区,致使教材内容单一,选文没有代表性,以现代文、应用文、实践实训教学为主,忽视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硬生生把一本大学语文教材编成了一本工具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由魏饴编写的《大学语文新编》为例:课本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九个单元。上篇:阅读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中篇: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实用文体教学与写作,内容涉及商务、新闻、学术论文等文体;下篇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教育指导学生在日常交际、职场辩论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全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教材,虽然关注了学生的汉语言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却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

(三)课程缺少专业教师

除了学科定位与教材的缺失之外,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还体现在专业教师的缺失这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却很少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大学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一般是中文系教师,但他们很少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只是在专业课较少的时候,教师才去上大学语文课凑凑数,授课的教师可能是语言研究方向的教师,也可能是文学研究方向的教师,师资来源不稳定,不够专业。由于非专业的教师授课,所以教师上课一般也比较随意,往往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授课,于是乎大学语文课要不上成了语言文字研究课,要不就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更谈不上国学教育了。

三、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重构

针对大学语文课程国学教育的缺失,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重构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一)重新定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根据大纲精神,大学语文应该加强国学教育理念,保护传统道德文化,重拾传统文化经典,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精髓,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课程定位上,不能一味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更要关注其人文性,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使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不是学生就业的指导课,也不是学生就业的“工具”,它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枯燥的专业学习、紧张的实践教学之余得到文化的陶冶,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就业,只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而摒弃国学教育,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必然会培养出一部分高分低能、道德缺失、是非颠倒的学生,进而带来许多不良的社会问题。

(二)教材应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思想

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课程,因而教材内容在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之教材编写受到课时与版面的限制,在内容选择上又不可以过于自由散漫,应该有所侧重。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遵循文学史或者文体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必须要以文学为主要内容,通过不同体裁的作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了解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提升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健康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大学语文教材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特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文明基础上,适当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编写。教材应该能够反映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应该选择具有审美价值、彰显学科个性、开拓创新思维的作品,这些作品应该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更应该是凝聚着古代先贤的处世智慧和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

(三)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融入国学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和科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动融入国学教育理念,注重挖掘国学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努力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将国学教育普及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了解、喜爱和掌握国学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修养及道德素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它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精髓,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以致用,把传统国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玲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 赵颖.大学语文教材五种版本的比较与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篇11

 

目前各地聋校在选用教材主要有完全使用普通学校教材或自行开发校本教材。从聋生的特殊性出发,必须要有适合聋人的大学语文教材。

 

一、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就是根据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特殊高校师生应用而编选的语文材料。

 

目前我国的高校特殊为特殊群体编写的现有的,专门的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的大学语文教材及其缺少,现阶段,高等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普遍选用与普通高校所通用的语文教材,而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种类繁多,各校选择也不尽相同,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一般作为某高校的一个院系而存在,接受教育的群体人数较少,从事编写相关教材的人员较少,成本较高,因此语文教材的选用也常随着其他学院的选择而统一采用。

 

我们且不论现下几套选用最广泛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单从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与普通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就以聋人大学生为例,聋人因听力的缺失,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常人不同,只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的比较差些,智力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或慢于常人,因此适合普通大学生的语文教材并不一定适合聋人学习。

 

另外,特殊教育高等学校开设的针对聋人教育的相关专业,一般偏重于职业技能,而现有的聋人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古代文学,诗歌,散文等内容占据的比例太大,远离聋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所学的专业偏离太远,从内容结构上讲难度大,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二、聋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方式

 

聋人群体有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聋人丧失了听力,使用手语和他人交流,以目代耳,主要靠视觉器官来获取信息,视觉比常人敏锐,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聋人形象记忆较强,但是逻辑和抽象思维就比较差。聋人易于离开实际去思考问题,现实性较差,思想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聋人主观性较强,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便面现象,却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倾向眼前,较少考虑长远的利益。偏向物质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不愿去探索知识世界的内涵。聋人的记忆特点:对语文材料的来说,最为显著的就是记得慢,忘得快,记忆不牢,不精确。

 

这与聋人的感知特点和记忆方法有关的,聋人缺少了一条最重要、最常用的感知语言的途径,而聋人的发音得不到听觉的监督,也是记忆力不准确的原因。对聋人来说,自幼未能习得语言,对语言的理解极差,多采用机械识记方法,他们更倾向于逐字背诵,极少会按照意思重新组织句子,不会灵活变换另一种说法,所以记忆效果极差。聋人言语活动课时较少,语言得不到强化,遗忘较快。聋人的这些特有的特点决定聋人与常人的不同,让聋人按照常人的学习方式及模式是不合适的,这不利于聋人群体的成长和个性的发挥,让聋人学习常人的语文教材更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急需编写适合聋人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的语文教材。

 

三、教材编写理念、原则及内容

 

教材编写理念:大学语文应当发挥其人文教育之功能,也必须承担语文作为工具的基础性责任。我国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高校逐渐成立,而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作为特殊群体一部分的聋人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以架通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联系的桥梁,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增加智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交际能力。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这门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开阔视野和改善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教材是实施教学理念的教学蓝本。因此,我们极其需要适合高校聋人的语文教材。

 

教材编写原则:1、以人为本教材的编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材的编制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聋人高等特殊教育主要偏重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知识面适度,适合聋人的学习特点。

 

2、科学性聋生只能以目代耳去认识事物和现象,导致他们在认判断和主观感受等方面都和常人有所差异,在理解和运用相对抽象的知识方面的内容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误解,导致聋人的文化素质比较地下,采用普通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适于聋人学生的学习,聋人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直观的内容,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取舍编写形式一定要合理。

 

3、实用性教材的编写要结合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呈现内容应跟专业相结合,所选内容不仅文质兼美,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专业性,那么学生在学习是不觉受作者思维影响,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毕业后要走入社会,没有过度,对工作胜任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学校就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写各种应用文,达到学以致用。

 

教材编写内容:在与多位教师的教学探讨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本身的性质,大学的特点,聋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及聋教育专业发展实践中,对聋人高等特殊教与大学语文的编写内容分为如下:思想文化篇、审美鉴赏篇、明理思辨篇、经典实用篇五个部分。这些内容融合当前一些聋教育界的探索性的理念,也吸纳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教育经验和体会。

 

四、结语

 

篇12

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包含着价值,甚至作品本身就是价值的大厦。价值性教材从文学走向文化,倡导具有普范性的价值。推崇此类教材的人以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培训是中学阶段业已完成的任务,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反倒是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了解不多,文化品位、人文精神下降,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是大学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语文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在实用主义充斥的大学教育中坚守一点美与善,不至成为物质化、功利化、无根性的木偶或机器。因此,“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景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夏中义《大学新语文・序言》)

从表面上看,双方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后者理想色彩过于浓厚,不符合当下社会现实,也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尤其是课时有限,人文熏染收效微乎其微,有些乌托邦倾向。只有走技术路线,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大学教育不致于与社会发展脱节;后者认为前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物质性对人精神性的异化,惟市场的路线只能导致大学生“心灵的根失去了”。只有摈弃大学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教学规范,倡导价值性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精神上成长。其实,细究一下可知,双方的想法都有些局限。前者方便教学,能让学生迅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但过于理性化,忽略了人的精神性建构,实质是西方科技主义至上观在国内的一种延伸。后者考虑到大学生成人的因素,凸显了人文性,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现实情境,实质是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一种混合。倘若长期纠结于此,是不能改变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厘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与本源,并据此总结出契合现状的教学范式。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也就是解决是什么、姓什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与教学范式的确立。其实,学界探究这个问题之时,往往在 “大”与“语文”之间纠缠不清。究竟是“语文的大”还是“大学的语文”,它代表了不同的思考进路与价值判断。笔者以为,大学语文的定性应为“语文的大”,而非“大学的语文”。

大学语文的表层指向是课程的工具性。我们的学生自出生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用母语交际,用母语思维,用母语求知。但对当下大学生来说,这种语言惯性并没带来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反而在英语霸权的语境下出现了母语智障:不会用母语说话,不会用母语写作。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大学语文的开设,第一个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基础,没有语言这门工具,大学语文其它的赋值也是奢谈。所以,“”后复设大学语文时,匡亚明先生就指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门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和完整地表达科研成果?”因此,大学语文需要从母语教育入手,充分展现汉语的无穷魅力,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凭借汉语这一媒介感知社会中人事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大学语文的中层指向为课程的审美性。大学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文学。首先,文学是作家依据自我审美眼光、审美方式与审美理想个性化的产物,其中渗透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情感倾向,真善美的人事物得到彰显,假恶丑的人事物得到鞭挞。大学生阅读作品,能够认清社会人生与心灵的本质,感悟世间的人性之美。其次,文学作品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诗意、一种情趣、一种梦想、一种意境。诗意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悠闲,情趣使我们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质,梦想能够使我们忽略现实的残酷转而探索存在的多元,意境使我们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情调氛围,从而对高度浓缩的工业化环境和商业语境构成了突围,人也不会成为机器的傀儡,成为缺乏审美情趣的单向度的人。再次,文艺作品是人类的想象构成。文学的感性思维性有助于我们突破科学逻辑思维的拘泥,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文艺活动发达的民族,一定是想象力丰富的民族;想象力丰富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所以,我们就要借助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涵咏美人、美事、美味、美德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的深层指向为课程的民族性。大学语文通过母语媒介担当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性格、张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撇开民族性去谈论走向世界只能是虚妄。现实中,恰恰有些人没有自我精神、缺失国家与民族观念、遗忘民族文化,尤其是长着 “西方眼睛”,数典忘祖地“师夷长技”和“拿来”。大学语文要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增强爱国意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汉语的这种特色,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这颗心会不朽的。”(王蒙《李商隐的挑战》)一方面建构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识,一方面以其作为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源,建立一个精神家园,可以诗意地栖居。

大学语文的核心指向是课程的人文性。当下,人们正在享受科学发展的丰硕果实,殊不知我们是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这必然导致科学本身产生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裂变。国人忽视科学精神和内在之美,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大学语文就要将中国文化中富含人文精神的东西传达出来:大学语文有责任培育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及对未来美好的探索;要培育他们美好的灵魂,仁义礼智信并举,有尊严、有理想地生活;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拒绝纯粹的工具性和市场庸俗化,呼唤崇高,呼唤使命感,呼唤人性的正常态,倡导“和谐”成才。

篇13

一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多年来,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边缘化位置,这与我们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目标定位有很大关系。在大学教师队伍中,尽管不少人从教多年,但却对大学的培养目标,乃至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清晰。就大学语文而言,有学者把它视为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手段,有的则认为是培养人文情怀、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还有的把它作为对中国优秀文化普及介绍的通识教育。这些教育目标都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培养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伴随着教育对象,以及社会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进。汉语言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边缘化”让人感到担忧和焦虑。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1 教材内容偏重人文内容

大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是最具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的文学形式,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都是文化、美学、道德、情感等人文精

神相结合的理想主义作品。即便是诗歌以外的散文、小说等作品,也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较高层次的文学修养上。这在拓展学生视野、汲取有益人生的养料、提高综合素养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忽视了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标。语文素质不但包括文学素养,还包括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应的表达能力。

2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主要是指以传授型方式授课,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行为,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开拓意识和应变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吸纳接受能力被强化,主观性、能动性逐渐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教学效果评估方式不完善

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估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型与中学考试题型相近似,如古文今译、问答与作文等题型。对于即将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专科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内容则紧密结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未纳入评价范围。这些评价内容与学生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去甚远。再次,从评价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差较大。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但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方法

1.语文课程的定位要切合实际

语文课程要发乎自身的人文性特征,适应当代人文科学的发展,培育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要做好进一步的细化工作,召开语文课程研讨会,围绕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展开研究和探索,大学语文作为培养人素质的课程,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语言!文化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文化,掌握欣赏事物的角度,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审美进行教育和培养"大学语文不像是中学语文教学那样为了应付高考,大学语文要侧重人文理性的培养,提高学生思考人生的深度"

由于不同的学校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同,因此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情况不同,有些学校把大学语文作为通识选修课,有些学校作为全校的必修课"不同大学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也不同,有些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有些是为了培养研究性人才,因此要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合理的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对于理工科院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要开展语文课提高理工科学社的审美水平,阅读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视野,另外还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内容,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区别对待。

3.结合学生的情况

大学语文的教授是双向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标准,语文水平的测试要分为高中低等层次,把教学和测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文化结晶,坚固文化之根基"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的方法

1革新教学理念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既不能完全按照中学语文的路子来讲授,也不能按照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侧重文学熏陶。大学生学习语文如果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高考的制约,只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就会使学生厌烦,变成“高四语文”。大学生学习语文课,应当比中学的基础语文更广阔、更深入、更活泼、更开放。大学语文的教材及教学内容,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和要求。教材和教学内容,要打破惯用的文选讲解的模式,将大学语文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去讲授,除分析课文外,还要配合课文讲授一些文化史、文学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和如何写作,使老师讲解和学生学习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更新教学手段,主动设置课堂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影片,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既丰富体验、陶冶情操,又通过情感参与、感性体悟,增进认识,提升境界。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研制《大学语文》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教师讲解相呼应。授课的电子教案刚开始的时候以静态文字为主,过渡到PowerPoint演示,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又辅之以板书交流,将大大增加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此同时,也便于教师在讲课中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提供了基础。

3改进考核形式

大学语文课的考核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教师要么采用闭卷的形式,但有要给学生勾划重点,否则会有大量不及格;要么采用开卷的形式,让学生比较顺利地通过。笔者在实践中基本思路在于测评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率、分组论文讨论及课堂笔记等综合组成。

4加强语文教材建设的创新

教材的多元化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所导致,“合而不群”这是一门学科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是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方针,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那些落后的观点,与当代大学生年龄,审美不相符合的文章或教材应该逐渐隐居幕后。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那些在内容上表现为开放性与完整性,在体系上注意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

向导上重视开放性与启发性的大学语文新教材。简而言之,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该是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工具性、新经典性的统一。

5加强师资建设与学术交流,积极营造大学语文健康和谐的氛围

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仍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大学语文教师则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过来临时客串大学语文的教学,这难免不乏有学历较低,教龄短而且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充斥其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学语文课时不稳定且课时量数能减则减。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开阔的知识背景,具备较强的文本意识即分析作品的能力,通过网络课件的应用拓展横向思维模式,应该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理解联想丰富的内涵。定期举行学术研讨、论文评比、教材评审、精品课建设与推荐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课,可以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寻求光明,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可以唤醒学生唾弃愚昧自私,凶恶残暴,与庸俗卑鄙行为决裂。让大学语文课在改革中绽放光彩。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变迁,素质教育成为发展的趋势,大学语文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汉语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深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从实际出发,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断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重视语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让大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三观,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热爱祖国,完善人格,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