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学欣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学欣赏

篇1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

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y)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a)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篇2

二、形象再创造依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

开放观念支配下的文学欣赏实践,其形象的再创造培养依赖于接受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也是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立足点。文学欣赏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往往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六个方面着手,同时思维品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思维的深刻性是—切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延伸的,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的认识、缜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做出判断,也只有在不断批判中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欣赏者更深刻地揭示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价值。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是以其它几个品质为必要前提,同时又是其它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文学欣赏的形象再创造还应当具备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按照发散思维特点进行再造想象和感知训练,在认知层次上,会形成较强形象再创造能力。人想象的触角是以形象感知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延伸的,发散想象能力是欣赏者必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鼓励接受者应用文学想象力,特别注意营造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等。文学欣赏中的形象再创造,如何保护创造性火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我们营造出开放的内外环境,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

篇3

文学欣赏和创作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活动,然而二者又具备紧密的联系。同时,文学欣赏以及文学创作还可以相互构成影响。在文学领域内,文学欣赏延伸了作品的创作,有助于推进文学创作;与此同时,文学创作也决定了读者欣赏到的文学作品质量。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作者槎琳哒瓜至颂囟角度的人生体验,而读者则需要通过阅读来感知并且认可这种体验[1]。由此可见,文学欣赏在整体上构造并且解释了生活现象,有助于延伸文学创作。只有明确了文学欣赏和创作的深层关系,才能够寻求二者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提升文学欣赏以及创作的整体水平。

一、文学欣赏对于创作带来的影响

读者在欣赏某个文学作品时,需要透彻领会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主旨,在此基础上遵照特定的审美标准来扩展联想,同时也融入了自身情感。经过初步的欣赏,读者就会进入再创造的思维过程中。由此可见,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应当属于精神层面,欣赏文学作品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趣味性和可读性。读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先要在思维深处设置一种阅读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也融入了潜意识的期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唤醒深藏于读者脑海的记忆,然后促使读者融入感情气氛中,进而体现脑海中的阅读期待[2]。

针对作品中描绘的特定人物形象,读者应当唤起与之相关的阅读感受;在唤醒感受的基础上,读者与作者才可以深入沟通,探求深层次的文学作品意蕴并且净化读者心灵。实质上,读者欣赏文学作品不仅是为进入情节,更是为获得高层次的审美满足感。从表层来看,文学欣赏并不直接关系到文学创作。然而实际上,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在欣赏作品时,读者就仿佛与当时的作者展开了沟通,因此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者传递的信息。通过这个过程,文学创作就能够达到应有的社会效应。文学创作紧密联系了读者和作者,文学作品源自日常生活,然而只有通过读者的反复阅读和品位才能够体现出作品的意义。

二、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影响

从艺术角度来讲,文学欣赏应当建立于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作为读者本身,先要透彻领会作品最基本的内涵,透过表层的文字才能深入主旨。因此,文学欣赏并非直观性的欣赏,而是透过文字来塑造特定的作品形象。因此可以得知,欣赏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读者重构文字形象的过程。在转化文字时,读者自身拥有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功底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作者在创作了特定的作品后,并不能确定将来产生的阅读效果,这是因为文学效果的产生有赖于读者的密切配合。

文学作品能否发挥预期的审美效果,并非作者本身就能够决定的,而是需要作者与读者的紧密配合。然而,文学欣赏的前提仍然是优良作品的产生。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如果没有塑造优良的文学形象,或者没有选择生动且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述,那么读者通常就很难收获应有的阅读质量。针对特定的文学形象而言,文学创作能达到的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鉴赏效果。一部优良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在这种基础上让读者发自内心认可作者描述的文学意境,表达了对于美好境界的向往[3]。

三、探析二者的互动模式

其一,文学欣赏应当属于再次的创造过程,欣赏者凭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再创了文学作品的新意境。作品中表述了特定的人生意向,而读者负责参照这种意向来剖析自身的生活,从而达到反思人生的目的。在解构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也能够满足读者特有的审美体会[4]。实际上,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本人并不是空白的,在接受作品的同时也会融入自我的人生体会。受到文化水准、生活经验以及审美层次的影响,这种解构和再次创造的结果都会有所差异。

其二,文学作者在初期创作作品时,也会考虑到读者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通常情况下,作者一旦选择了创作某部作品,那么就必须考虑作品的读者能否认同自身的创作。针对隐含的读者群体,作品的作者有必要加以考虑。由此可见,检验作品质量的根本指标就在于读者的评价。因此,作者有必要综合考虑读者的欣赏趣味、阅读习惯以及基本要求等。富于时代气息的优良作品通常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学境界,同时也符合了最基本的审美需要。

其三,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欣赏具备相同的基本目标,因此应当促进二者的密切互动。创作作品和欣赏作品的根本宗旨都在于安抚现实并且憧憬未来,从而实现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层反思。在现今的背景下,文学的兴盛繁荣不能够缺少文学创作和作品欣赏的互动。通过优质的文学作品来感染读者,提升读者的文学欣赏境界,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推进文学作品创作的兴盛和繁荣。

结语

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具有同样的基本宗旨,二者的目标都在于通过文学来折射现实,陶冶情操并且净化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欣赏构成了彼此的必要条件,二者也深刻影响着彼此的进程。为了繁荣文学,就需要同时重视文学欣赏领域以及创作领域,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学作品来感染读者,以此来提升文学审美情趣[5]。通过探求二者的影响和互动方式,能够培育健康且积极的文学态度,进而推进文学欣赏和创作的整体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鹏.浅谈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J].文学界(理论版),2011(04):58+63.

[2]冯汝常.文学欣赏课教学模式改革新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07-109.

篇4

所谓的文学欣赏,是根据读者的审美标准,在以对文学作品有所理解的前提下,对作品引发的想像、联想,对作品产生的情感,以及自身的思维和再创造等一系列心理机制形成的审美过程,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目的在于对作品的可读性与趣味性的追求。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这种期待客观存在于读者的思维意识之中,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体现出来,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之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出现某种阅读的期待。

其次,鉴赏者要对形象有具体感受,并通过形象与作者进行交流。

三是意蕴体味,是读者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探寻作品蕴含的深厚意味,获得思想营养。

四是对作品形成一定的感情态度,审美获得满足。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这看似不相干的两个环节,实际是密切统一在整个文学系统活动中的。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当读者面对文学作品,如同和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形象的理解,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了人际的沟通,读者不自觉地接受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或者意蕴,把自己审美观点呈现出来,这样才可以说文学的社会效果实现了。由此,文学实际上是一个以创作为中心的系统,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是其相互关联的的四个要素。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只有经过作家的文学创作才能有作品的诞生;作品必须经过读者的文学欣赏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实现对生活的反作用。

2文学创作的文本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阅读体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不能凭空产生,必须首先是对文学创作文本即语言文字的字面含义和更深层次意旨的理解过程。在欣赏过程中,鉴赏主体首先接触到的不是可以直观的形象,而是写作者表达其意蕴指向努力“堆砌”的语言符号,鉴赏者必须经过把文字转换成可以感受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个转化并不是写作者的意志可以决定的,而是依赖于鉴赏者的语言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学都会产生预期的鉴赏效果。当然,文学欣赏的发生与否的先决条件是文学作品的质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写作者不断寻求最贴切、最恰当的语言文字来塑造具体感性的、引人入胜的、鲜明的文学形象,表达自己的旨趣,鉴赏者也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审美效果和情感体验,文学创作的社会作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社会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文学形象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越高,读者会进入作品中的人生体验状态,或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生体验的参照,进入一种对现实人生体验的解构状态。例如,阅读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人们通常通过面对邪恶势力神通广大、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实现人们理想中正义力量的胜利,从而体现人类灵魂深处对善的认同,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3文学欣赏推动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正如前面所说,文学欣赏是对文学创作的再创造,实质上是读者通过文学作品创造的人生意象的参照,解构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自身独特的审美满足。读者的阅读意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在阅读前,读者的不同人生经验、文化水平、审美意识决定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不同。当然这种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有的是自觉的,而大部分读者则是不自觉的。

篇5

二、职业院校学生文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二)有些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三)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三、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来说,目前我国各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年龄大多处于青春躁动不安期,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生往往携带着各个社会层面多样的文化背景进入学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之间的不协调。从教育接受心理来看,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刻板僵化的教条,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很大程度上缺乏理性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学生们很多表现出喜欢追求语言、故事、情感的表象感受,对于被经典光环所笼罩文学巨制,往往要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要么凭个人偏好或俯首膜拜,全盘吸收,缺乏冷静的辨别判断能力。

(二)从学校角度来说,职业院校审美教育严重缺失,缺乏系统科学的审美教育。目前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文学欣赏课,很难使更多的同学接受文学教育,很多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习实训上,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文学审美接受能力不足,这极大限制了其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职业院校,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占突出地位,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直觉,缺乏科学理性的指导和文学理论基础的铺垫,直觉能力却容易受到个别区域、特定时代、个别作家、个别文学风格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偏于一隅或随波逐流,进而影响审美能力的健康发展。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在形象的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理性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满足于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地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对作品的“自恋”式感受之中,缺乏对其深层意蕴的领悟。这种文学艺术欣赏中情与理的分离,既与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关,也同职业教育重视技能训练,轻视艺术审美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关。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后果则是职业院校学生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失衡,如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极端放任自我,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团体合作意识,迷于空想,冷漠偏激、自我封闭等等,这些校园问题的出现,和文学审美教育的缺失可谓不无关系。

(三)从社会环境来说,首先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比较重视实用型知识,这使得职业院校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审美教育。再就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将自身的审美素养及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放在了一边,致使很多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普遍不高。三是在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条件下,一些艺术上粗制滥造、思想主题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沉迷其中,为之神魂颠倒,因沉迷于消极的感情世界逃避现实甚至轻生者有之,为了对“远方”的幻想而离家出走者有之,曾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纯净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学艺术大量输入,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可谓鱼龙混杂,诸如“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其作品中流露的虚无和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精神瓦解作用。再加之时下网络文学空前繁荣,文学生产和消费很大程度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文学出版物空前繁盛而质量得不到保证,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作者很可能既不能为自己负责,也不为读者负责,文学活动的伦理色彩下降了,人人可以参与,文学鉴赏呈绝对“放任”的状态。

四、职业院校文学鉴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说到文学审美教育,则涉及到对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它既是由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又是在审美感性形态中蕴含的理性。“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理性。诚然,文学直接地是由艺术形象构成的世界,但这一世界不是无理性的,而是蕴含理性的”[1]。因此文学欣赏应是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在这里,理性的运用是重要的,绝非可有可无。否则,一味沉溺于个人的瞬间直觉,仅仅满足于抒发自我直觉,肯定是行不通的。”[2]文学审美不仅是形象感知的过程,也是理性升华的过程,缺乏理性启悟的感性只是一堆零散破碎的心理映像,而缺乏感性描绘和装饰的理性只是抽象固态的概念,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3]文学艺术审美理解力是一种以语言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为特征的思维能力,它的发展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能力携手并进。同时文学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种再创造有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着无穷的乐趣,对于文学欣赏课来说,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刻把握文学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对文学的审美形象的直觉式感受的同时也要进行理性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在平衡中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整体鉴赏力。对学生而言,要在审美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文学审美的内涵,认识文学审美的规律,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从形象直观和内心体验出发,逐渐地、独立地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既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能力,又要把他们的理解力引向理性的深度。

五、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

(一)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文学审美教育是完善人性的良好途径,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来重视文学教育,历朝历代更是以文学修养的高下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诗教”(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编订《诗经》作为文学启蒙教育教材,从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传统教育的“五经”之一,千载而下成为孕育中华文化精英的精神食粮。但“诗教”不是无目的无规范的,孔子编订《诗经》的宗旨可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孔子选诗的一个原则是“乐而不,哀而不伤”,[5]孔子又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6]这里的“礼”,就是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精神,他深刻认识到单纯地对文学进行感性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理性的关照和思考,从而达到慎思、明辨、笃行(立于礼)的君子境界,这也是一种趋于“和谐”的文学审美教育观,其目的是培养文质彬彬的理想君子,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修身”,“修身”的最高理想是达显大学之道,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7]正如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诗教”只有经过“礼教”的规范和心性的锤炼才能达到“至善”,即“仁”的理想人格,这种全面的君子型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文学审美教育仍具有丰富而深远的借鉴指导意义———文学审美教育的意义远在它自身之上。

篇6

文学欣赏是欣赏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其主要特征如下:

1、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这种审美认识活动不是简单地重现作品塑造的形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意会,对形象的理性认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审美主体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

2、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创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欣赏主体对它的欣赏,需要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形象思维的能力,对语言进行理解和感悟,对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进行想象,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它表现为欣赏者以作品塑造的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认识、欣赏作品形象;通过欣赏主体的想象、联想,重新创造欣赏形象。

二、文学欣赏存在着差异性

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创造的既有形象的欣赏,欣赏主体与作者之间通过作品的形象引起共鸣,引起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而文学形象又具有间接性、意象性的特点,具有不确切性与可塑性, 也就出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现了对《红楼梦》的不同欣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文学欣赏这种再创造活动,具有欣赏主体的独创性、新颖性,欣赏主体与作者、欣赏主体之间欣赏结果存在差异性。

三、文学欣赏差异性之欣赏主体原因探索

本文主要探讨欣赏主体的原因:

1、欣赏主体的文学知识和文化水平高低不同。文学本身是有层次的。主题有明确与朦胧、内容有单一与丰富、表达方式有含蓄与直白、艺术风格有现实与浪漫、意义有深邃与浅显、语言文字有直接与深奥等区别。例如:鲁迅和茅盾的作品相对要含蓄甚至隐晦一些,他们有时还刻意用曲笔;欣赏外国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对相关的文学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认识、了解的多少,必然会造成欣赏的差异。可见,欣赏主体拥有的文学知识的多少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文学欣赏差异的原因。

2、欣赏主体的知识结构不同。欣赏主体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受到欣赏主体的知识结构的影响。看下面的文字:“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雀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是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他人的死亡之上。谁能想象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动物界如此,生物界也如此……这种科学的真实让人不寒而栗,让人感到现实的残酷和冰冷”。“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在茫茫的生物界,既然需要这么多条件,蝙蝠蛾幼虫和冬虫夏草菌才能够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新生命――冬虫夏草,那么,我宁愿把这种“弱肉强食”、“侵略行径”、“罪恶逻辑”看成是命运的安排,看成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缘份,是蝙蝠蛾幼虫的“牺牲”或者是对“爱的奉献”成就了冬虫夏草的骄傲……”

前一段文字摘自杨文丰先生的《冬虫夏草》,后一段文字是笔者读了《冬虫夏草》写的感想,杨先生看了也吃一惊,说不知会让读者有不同的感觉。杨先生是学理的,笔者是学文的,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样不同也许与知识结构有关。

3、欣赏主体人生的经验、人生的感受和见解不同。完形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的 “异质同构”说对文学欣赏颇具启示意义。欣赏主体把文学作品看成富有生机的生命存在,它所蕴含的某种情感倾向与人的某些生命机能相对应,从而形成一种同构关系,欣赏主体对作品的欣赏玩味就是对自己生命活力的释放。对人生有相同的感受或相同的见解,就会产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否则,就会“无缘对面不相见”,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有过寄人篱下生活经历的人一定会对“林妹妹”多洒一掬同情之泪。这时候,欣赏主体哭的不只是“林妹妹”,哭的也是自己曾经的命运。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也许就会觉得 “林妹妹”过于敏感和小气。

4、欣赏主体后天的艺术修养不同。“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文学欣赏的主体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他的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欣赏的范围与深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否则,即使欣赏主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不会产生共鸣;看到四时变化,春夏交替,高山大海,也一样没有“情”、“意”、感叹、悲喜。

5、欣赏主体生存的环境与心境不同。文学欣赏的环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环境与自然环境;文学欣赏的心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心情、心态。心情指主体某段时间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心态,主要指文学欣赏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态度。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个人心境不同必定导致欣赏心理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欣赏的差异性。

欣赏主体处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与心境,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仕途一帆风顺官运亨通的人只会嘲笑范进的疯癫,穷困潦倒的士人才能体会范进癫狂背后的深刻悲哀。追求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人无法领会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闲适;沉溺爱河卿卿我我的恋人无法体会“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的凄苦悲凉;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人也无法理解孔乙己的迂腐。

5、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欣赏情趣不同。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往往受到个人的欣赏习惯、人生阅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影响。不同的欣赏主体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往往偏重与自己性格气质、欣赏情趣相近的作家作品。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派、阴柔派;爱情文学、历史巨著等,不同的欣赏主体有不同的偏好。之所以喜欢唐朝的李白、李贺、李商隐,是因为本身就是一位浪漫主义气质很浓的诗人,他们拥有相近的审美经验和欣赏情趣。

6、欣赏主体的艺术思维能力不同。欣赏主体的艺术思维能力往往受到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后天训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在进行文学欣赏时欣赏主体的观察角度和思想情感的侧重点就会不同,有的善于捕捉对象的细微变化,有的侧重对对象的整体性把握,有的注重对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有的擅长欣赏时加以想像与联想。“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将白居易《醉歌》诗中嗟老叹衰之词反用其意,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欧阳修欣赏山景有层次有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而其他人就只能“从太守游而乐”,更不能“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有人把“悠然见南山”改为“望”南山,把陶渊明怡然自得的情怀变成了寻寻觅觅,意境全非,辞官后的喜悦荡然无存。

文学欣赏差异性欣赏主体方面的原因很重要也很复杂,笔者深感难以一一深入阐述,仅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以求教方家。

参考文献:

[1]. 杨文丰:《冬虫夏草》中国散文网。

[2].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陆机:《文赋》

[4].刘勰:《文心雕龙》

篇7

然而时至今日,文学欣赏中的崇高原则,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文学活动。人们对于文学的欣赏,更多地进入到对俗文学的一种渴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解读这种文学欣赏的俗化或“草根化”。

社会的转型,带来价值观念的转型,导致了文化消费价值观念的偏转。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到转型时代,多年的封闭,多年的思想禁锢,在真理标准讨论之后,人们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人们不再是思想附庸和奴隶,人们不再局限于一种主义,而是同改革开放一样,开始了多元文化的采撷吸纳。那时候,社会上所谓的文化人,面对西方物质的极大丰富。面对突如其来的曾经被全面封锁、全盘否定的西方文化,文化人感到极大的兴奋,以为找到了生命意义复苏之路,找到了民主发展之路;于是,此时的作家们。就毅然担当起救赎者的职责,在形象的阐释中,消解着传统的“伪崇高”,试图还原为一个真值的人生,建立起新的崇高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繁荣,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改变表现为:第一,崇高成了软弱的无病。在经济浪潮中,在信息的狂飙里,日益消退的文化热情和与日俱增的生存焦虑,都赋予人们以现实为基点的幸福目标,构建起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崇高精神越来越尴尬,崇高的呼唤变成了软弱的,甚至遭遇无情的嘲讽。崇高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这样的偏失,即与其追求不现实的浪漫,不如现在就享受生活。而且多年的思想禁锢、性禁锢形成的禁欲主义式的“伪崇高”,在经济社会中,早已被夺去了权威的权杖,从而被丢在历史的角落遭人唾弃,在此基础上,人们的心理就是拒斥“崇高”,回归本性。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改变。第二,人们更注重平凡的意义。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人们看到,过去的崇高,过去的理想,过去崇高的理想,诸如先辈们民主、自由、公正等崇高的理想,现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利,于是社会和社会上的人们,更注重“平凡的意义”,注重当下生活的实际努力,并竭力从日常生活的自我享受中。寻找现实生活的直观意义。曾经被各种“崇高”话语浪漫地禁锢着的心灵,冲破了政治的云罩雾遮,闪烁出充满生命意义的自由之光,昭示了生命的复活,人们开始了一个本色的时代,开始追逐生命中虽不轰轰烈烈悲悲壮壮。却不乏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平凡意义;人们不再期待,不再怨天尤人,而是通过闲侃、神喷、四菜一汤等来调节自我的存在,感觉生命的真实,从而得出“活着真好”的生命真谛。这或许应该是庆幸,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人性的觉醒。因为经历过政治狂热时代的每一个人,谁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政治动物而非生命实体的空虚无聊。谁也不会忘记满世界只有一种声音的迫蹙压抑。于是,在文化的多元采纳中,在物质的极大丰富后,人们复苏了应当有的生命意识,从而更愿意体验生命的真实和情趣,享受平凡的人生。

但是。我们在庆幸人性觉醒的同时,感到的是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因为在这种觉醒的背后,充斥着性和物欲,人们在摒嘉岽高的同时,在批判伪崇高的同时,也自觉地把自己堕落了。人成了性的动物,成了只知物欲享受的动物,一切精神的东西,都被淹没在性、毒、赌、贪、玩中。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对于文学欣赏。宁愿流连于文学粗俗中,而不愿让灵魂在崇高的浪漫中挣扎。

文学的媚俗化,也为人们欣赏的世俗化推波助澜。

文学的媚俗化。指的是文学创作目的庸俗化和对世俗阅读的应和倾向,这种媚俗化打着反伪崇高的旗号,标榜还原人的本性,标榜还原真实。以一个救赎者的身份,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上,并在文坛上掀起一股狂飙。

文学媚俗化的具体特征是,他们无视主流文化,甚至鄙视主流文化、亵渎主流文化。在他们的作品中。成为主要话题,流氓一个个变得有理有据,如在王朔那里,流氓痞子是理直气壮的,因为《我是流氓我怕谁》。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流氓对于女性的侮辱和亵渎,就是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是对“伪崇高”、“伪道德”的背叛。

这是文学媚俗在写作内容上的表现。而文学媚俗的另一种表现,是作家个人金钱上的崇拜。作家为了金钱,不惜一切代价地迎合粗俗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可悲的,也是可喜的。其可悲之处在于原本严肃的作家,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惜放弃固有的文学信念,去迎合大众文化消费的需要,从而会导致可能的经典的失落:其可喜之处是表明了作家自身价值意识的苏醒。

篇8

1.1 培养幼儿文学欣赏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文学作品是世界人民的瑰宝和精神食粮,对于刚接触书籍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培养孩子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增强从小时候便为孩子增强一种文学底蕴,尤其对于小女孩来说,文化底蕴是这个人自身气质的所在,也是个人魅力的独特之处。

1.2 塑造幼儿文学性格,以及读书的好习惯

进行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就会鼓励和支持孩子多读书,这有助于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读书,孩子可以了解到自己生活之外的更加宽广的世界,同时,读书的习惯会陪伴孩子一生,让孩子终生受益。

1.3 开发智力,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

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需要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想书中的情节和场景,开动脑筋,积极追随书中实践的发展进程。所以,培养孩子文学欣赏能力有助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1 提高幼儿园对孩子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视程度

当前多数幼儿园对幼儿文化欣赏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归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教育和成长的重大意义,因此,当地相关教育机构应该到当地幼儿园积极宣传幼儿文学培养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加大对孩子文学欣赏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和投入。

例如幼儿园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的课程时间和课程次数,从而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孩子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2.2 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学水平

幼儿教师是与孩子们接触最直接也是最多的群体,教师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若要培养孩子的文学欣赏能力,老师的功夫必须做到位,言传身教,老师通过自身文学欣赏功底的展现,来激励孩子们积极配合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为孩子建立起一种文学欣赏的大氛围大环境,进而通过环境的渲染来培养孩子文学欣赏能力。

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幼儿教师的文学培训工作,开展教师之间的文学欣赏能力竞赛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老师们的学习进程,还可以为孩子学习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老师各项提升文学欣赏能力的活动和培训,可以很有效地推动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2.3 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和心智发育的尚不成熟,所以幼儿园的授课要循序渐进,遵循孩子教授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周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应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幼儿园在安排文学欣赏能力提升课时要注意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课程不能安排的过于集中,上课时间不宜过长,不然不仅不会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课堂效率和培养孩子的能力,反而有可能引起孩子对该课程的反感和讨厌,结果适得其反。

幼儿园在安排文学欣赏能力提升类课程时要注意课程安排不应过于紧凑,上课时间以短为主,尽量抓住孩子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4 课程安排形式要多样,抓住孩子注意力

由于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贪玩,喜欢新鲜独特的事物,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要尽量多种多样,吸引住孩子眼球,抓住孩子注意力。例如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类似动画片中对一些读书片段等,进而联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动画片主人公都喜欢而且经常认真读书,小朋友们是不是更应该学习呢。如此一来,便会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推动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进程和效果。

2.5 慎重选择教材,正确引导孩子学习

文学教材是培养孩子文学欣赏能力的物质载体,合适有质量的教材对孩子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质量次之的教材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便会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学时要选择质量高、难易适中、便于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文学作品,进而为孩子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良好的客观基础。

3 总结

纵观现代幼儿文学欣赏能力工作的开展,孩子们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幼儿园、教师都应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通过多种途径来认真夯实幼儿的文学欣赏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1)具有表演性。剧本被用来进行舞台表演或者影视拍摄,所以必须具有表演性,适合进行影视或者是舞台的表演,特别是在戏剧文学作品中,因为舞台的诸多限制,对剧本的要求会很高,要集中刻画重要人物,使其鲜明的表现在舞台之上。而且剧本不宜过长,要主线突出,以激烈的冲突来突显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剧本要把很长一段时间的在不同场景发生的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线索,并且把矛盾从提出到发展以及解决的过程完成,而且还不能频繁的进行场景的变换。(2)具有冲突性。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体裁是不同的,其表现手法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必须具备戏剧的冲突性。这也是戏剧和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条件。(3)台词具有个性和动作性。剧本的台词是剧情人物的独白、对话以及唱词等等,这事对于人物塑造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利用剧中人物的动作或者是对话等等,可以充分的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塑造,还可以展示矛盾和冲突,促使剧情的变化。

二、影视戏剧文学欣赏应注意的要点

(1)了解剧情,熟悉剧本。在剧本的阅读过程中,当你被作品中的清洁所吸引,融入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天地中,让自己的心情可以根据清洁的变化而起伏,这时,才会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力,可以得到很多益处。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了解剧情,熟悉剧本,清楚作品的作者和时代的背景,这样才能明确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戏剧的情节发展,都会在剧本的结构中表现出来。所以,要想了解剧情,熟悉剧本,就要分析剧本的结构,在分场分幕的时候,大多都是对故事的发展地点,时间的变化来分的,一般故事的情节发展到了一个不同的阶段时是为一幕。而场的单位较小,可以按照时间或者地点来变化,也可以按照人物的出现次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故事的情节都是跟着戏剧的冲突发展过程展开的。(2)抓住情节的发展线索,把握基本矛盾冲突。一般剧情的开端和发展以及还有结局都是紧密围绕着矛盾和冲突来展开的。比如《雷雨》,其情节就是周朴园的后妻对其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周家的衰败;还有就是鲁大海、鲁侍萍和矿工们对周家的反抗。另外还有一些人物之间的纠葛,这些线索相互交织,造成了周朴园的家庭衰败命运。而这种衰败的命运就是剧本中矛盾发展的结局。对情节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剧本中的矛盾和冲突,认识到作品所想要表现出来的深层思想和意义。(3)研究剧本的语言,了解任务的性格和思想。优秀的影视戏剧文学,都有很突出的人物塑造,在剧本里的人物的性格思想等等,很多都是通过其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欣赏影视戏剧文学要能找到人物的关键语言,来了解人物的特征,因为这些语言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要想找到矛盾和冲突时,人物的关键语言,就要在欣赏剧本的时候,找到剧本中的潜台词,也就是人物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但是可以根据其他台词和一些场景或者情景间接让观众了解的那些语言。这种手法可以深入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人物的精神和内心的活动。所以,在欣赏剧本的时候要主要分析潜台词。(4)了解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和影视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主要手段,这种手法是影视艺术存在的基础。其实蒙太奇也就是将很多个小的镜头组成一个片段,然后在把其所组成的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大的段落部分,最后再将这些段落部分组合,形成一部影视作品。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顺应生活以及人们视觉上的逻辑,还符合人们感性和理性上的逻辑,让影视作品看起来充满节奏感,让观众感到合理,就是蒙太奇手法。欣赏影视文学剧本的时候也要了解蒙太奇的运用和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剧中所创造的艺术内容。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影视戏剧文学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而要欣赏影视戏剧文学作品却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了解剧情和剧本,抓住故事发展的线索,找到基本矛盾冲突,并且还要分析其中的语言对话,以及影视戏剧的表现方式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欣赏到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秦俊香.对21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1)

[2]高淮生.关于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人文精神建构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14)

篇10

二、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同程度存在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过甚,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教师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行为也受到很大冲击,阅读变得快速而粗率,网络小说、杂志、报纸等“快餐文化”取代了经典的书籍,在通俗小说中得到方便的娱乐与充分的宣泄,散漫随意的阅读取代了对那些能够陪伴终生的著作的欣赏和研究。其结果造成了理性精神的匮乏,以至于有的教师沉沦于物质的享受之中,教育教学的动机也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丧失了独立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如:补课索要酬金、写文章为了晋级、管理班级为了评奖等,这样是很难培养出更高精神境界的人才的。

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迫切需要人文智慧方面的东西,通过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来摆脱物质的羁绊,创造完整和谐的精神及人格。因此要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教师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逐步改变教师的整个精神面貌。

三、文学欣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1、丰富审美经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格等各方面的修养程度。如:有的人抽烟喝酒大把花钱,却舍不得买一本好书;有的人也看书,却津津有味于庸俗不堪的东西。文学欣赏的优势在于,它总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读者从感受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欣赏作品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想像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心灵的空间特别开阔,可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不仅使人们精神获得激励,情操受到陶冶,同时会远离鄙俗,甚至连气质风度都会美起来。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培养出高深的审美习惯。

2、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审美对象与教师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系,通过对作品意境的审美,可以使人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物我两化,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如《陌上桑》中的罗敷,竟然使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罗敷美哪儿,只是以美的效果来揭示。教师可以从这种美的效果去想象罗敷究竟有多美。因此,在文学审美实践中,教师的审美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进而完善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核心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治学境界,既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一个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教师,其教学艺术水平也一定比较高,能在教学中创造具有艺术魅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意境,能以优雅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以美的眼光去发现极为丰富的审美材料,能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美,使教材变成活的形象,美的化身,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能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觉加深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印象,唤起创造的灵感和欲望。有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在更高层次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3、激发积极情感,塑造教师健康和谐的人格

篇11

一、提高教师自身欣赏水平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依赖于教师的影响与熏陶。若是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就无法教授学生,因此,要使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欣赏水平。由于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来源与渠道很广,因而其可以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来提升自身的素养,如,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图书馆的图书读物等。同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分析,并与别人的交流探讨,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

二、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

对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不能与其他能力分离开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共同培养。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时,教师既要让学生理解“融”“暖”的意思,通过联系全诗,将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对主要字词的理解能力,又要让学生仔细品味“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语将其翻译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将诗句描述的情景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更要让学生根据古诗的诗句以及写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全面完整的学习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古诗,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若是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分割开来,学生不仅会觉得课堂学习突兀单调,也会觉得欣赏只是简单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景色,未免有些肤浅。因此,教师只有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这些能力也会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高声朗读,能够增强对课文的认识及语感,并且在朗读过程中,还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文章的结构,有效地理顺思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神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在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合适的音乐,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九寨沟色彩斑斓的水、绚丽多彩的山色以及变幻多测的深秋天气,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与洗礼。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美,体会到作品的内含与深意。

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种语言,一种艺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体现在语言文字的优美、流畅,形象描写得生动,以及思路安排得缜密、结构的完整有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方面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全面,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种类不一的课外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爱的教育”等,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感受到不同文学作品的另类美。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组建一个“读书广角”,为学生提供读书与交流的平台,并且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既可对学生读书成果进行检验,又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说与交流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篇12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首先要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即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一、传记文学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同学们在阅读时,要归纳作品所叙述的传主的生平事迹,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如《鲁迅自传》第二段中写鲁迅的求学经历,从其“弃医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鲁迅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赤子情怀。二、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需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通过传主的言行和典型事例,分析传主的形象特点,掌握文章中塑造传主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如《吉鸿昌传》中,吉鸿昌在被迫出国期间,为了反对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特意在自己的胸前佩戴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吉鸿昌高尚的民族气节,也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其次要把握“评”与“传”的关系。许多传记文学在叙述传主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适时地对传主的思想行为作出分析,对传主的精神境界作出评价,从而揭示文章的内在意义。如《“纵浪大化”季羡林》开头:“滴水虽小,却能穿石。这给我们两点启发:一为从不中断,二为注入一点。从不间断,就是有恒,日复日,年复年,坚持不懈;集中一点,就是目标专一,从不旁逸。”这段议论,既是为介绍季羡林作了铺垫,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道理,成为作品的文眼。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还要品味作品语言。传记文学写的是历史,语言却是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形象。传记文学的语言大多丰富、精练、典雅,讲究韵味。如《徐悲鸿的一生》写徐悲鸿求职失败,濒于绝望的一段文字:“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把徐悲鸿当时的内心感情表达得形象生动。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走向艺术之路(节选)

范 曾

我四岁时入学,由于早熟的聪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父亲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家中有些留下的画册和画具,我从小便喜欢横涂纵抹。最早对我有影响的是画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我喜欢他要言不烦的用笔和浓厚的文学气息,他的恻隐之心深深打动了我。我的父亲信佛,是一位居士。我问他,我是不是也应该吃素?父亲说,你太小,吃素成不了佛,可见父亲的教子是很有幽默感的。还有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我有时看着看着就流下了眼泪。我照着丰子恺和张乐平的画临摹,有时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我也写字,由于张廉卿是范伯子的老师,所以我们家对他的书法十分推重,我从小学他的字,每天悬腕对临。有一年暑假,我满嘴长了胡子疮,擦着紫药水,像个小魔鬼。一向爱漂亮的我把门锁上,从早到晚羞与外人接触。除此便收集邮票,那时没有钱买,就从偶然收的家信中撕下来,一张张积累,连很普通的、不值钱的邮票,我也认为趣味无穷。我们小时候老实得很,连向别人要旧邮票都不敢的,因此搜集的速度之慢,可以想象。直到二兄1945年去香港之后,他从银行里的信件上取下一批批的外国邮票寄给我,我才渐渐收集了几大本。

我八岁之后,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兄因为参加革命,遭到追捕,几乎丧命,离开家园,到苏北打游击去了;二兄也为生活所迫,跟舅父去香港谋生。我从小不爱和女孩子玩,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对文学又一窍不通,所以我很孤独,怀念着两位才情出众的兄长。他们也很喜欢我的,二哥的生活渐渐好一些了,经常寄糖果和书刊给我。大兄则一直为革命奔走,常囊空如洗,挨饿受冻;但他还是想着我,给我寄回过十只石猴,那是刻工粗糙的艺术品,我竟然让它们排队睡在我的枕旁,每天给它们洗澡。(1)

我上中学之后,开始顽皮,成绩也江河日下,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我对数、理、化没有丝毫的兴趣,所幸范氏大代数书很厚,正好在书的边角上画卡通。每一页画的动作,略有区别而有连续性,用相当的速度翻阅,便可有运动的效果。画人吃包子、踢足球、小孩儿推磨,无奇不有。同班的顾乐夫,今天也是一位名画家了,画得更出神入化,竟至有一次数学教师冯德吾忽然问顾乐夫三的四次方是多少,他说“二十七”,引得哄堂大笑;接着再问我,我说“二十七再乘三”,虽然我心算不行说不出得数,却也博得了满堂彩。(2)

(选自《范曾自述》)

1.结合文义,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1)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

(2)画得更出神入化

2.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哪些方面的艺术爱好?

3.文中画线的两处描写非常精彩,请选择一处略作赏析。

4.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认为一个人小时候的爱好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

又读一本大书(节选)

沈从文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结果如何。因为自己既逃学,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较远的庙里。到了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皆只好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我从不用心读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是由于这份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这样,便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儿,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总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小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画时刻得整整齐齐的?这些古怪的事情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寻找答案。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子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抟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选自《从文自传》)

1.请根据文义说说题目“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的“小书”“大书”各指什么。

篇13

在知识教育领域中,文学本身是一种以艺术形式实现世界变化与特征掌握的科学,这也是一种以审美审视世界的方式,要求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于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情感变化为参照,从美的角度出发实现世界与生活的观察和对待处理,实质上也是一种以想象或者是幻想等虚构方式实现具有美感的感性形象与内容创造的科学。因此,在实际教育与教学开展中,也可以将文学艺术以及欣赏教学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一部分,在具有意识形态领域学科的突出特征同时,还具备有自身较为独特的特征思想。

在文学欣赏教学开展中,由于文学欣赏的教育,包含有对于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和教育,而文学本身属于审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科学,既具有形象的特征,同时还具备突出的理性特点,也就是说文学本身既能够呈现具有审美的感性形态,同时在审美的感性形态特征下的还具有相应的理性思想与特征,这也就体现了文学欣赏本身也应该是感性体验与理性启迪的一种统一,进行文学欣赏教育不仅是实现形象感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理性升华的一个过程,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高职文学欣赏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对于文学欣赏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把握,同时在教学开展中还应遵循感性体验与理性启迪相统一的原则,以引导学生以形象直观与内心体验的方式,实现文学作品独立、深层次的领悟,在培养学生形象直观与情感体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向着理性化与深度化理解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文学欣赏课教学现状与方法分析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开展的现状,其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首先,在高职文学欣赏教学开展中,许多学生并不清楚文学审美的内涵,因此在文学欣赏学习中也不了解其学习开展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比如,在面对众多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时,许多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与美不能够进行正确的把握和判断,因此,必然会对于文学欣赏的学习开展产生相应的不利作用和影响。其次,部分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学习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庸俗化学习态度,一味的追求文学作品中的感性,对于文学作品的美感学习与把握相对比较忽视。再次,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学习中,不能够运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作品的领悟学习,尤其是在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上相对欠缺,导致文学欣赏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