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职实习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

篇1

1.1 安全工作的内涵。人们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避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负面影响和不利条件。这些负面影响的客观存在,给人们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危险。人们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称为安全状态;反之,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影响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称之为不安全状态。

为了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所采取的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我们称之为安全工作。

1.2 安全工作的外延。安全工作、安全意识,渗透在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施工安全,甚至有国家安全、民族安全等等。风险处处有,风险无处不在,但风险是可以识别、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所以,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要我们有系统、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安全工作,就能够将工作过程控制在安全状态。

2. 安全工作的三个环节和三个重点。

安全工作三个工作环节。 事前、事中、事后,是安全工作的三个环节。事前识别风险,制定预防措施;事中检查、纠正、控制;事后总结、提高,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这是每个工作环节的不同工作内容。在每个工作环节中,都有三个包含不同工作内容的工作重点,即:

施工人员的安全状态控制、施工设备的安全状态控制、施工对象安全状态控制。通过控制每个工作环节的安全重点,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3. 有系统、 有重点、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

按照三个环节的原则,首先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根据风险的客观不可抗拒性和主观人为的特点,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风险隐患,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即:

① 自然环境风险 ② 周边环境风险 ③管理风险 ④ 伤害风险。

其次,对各个环节过程中的人、机、施工对象进行重点控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我国的建筑法律、建筑行政法规、建筑部门规章、工程建设标准等,从行业资格安全准入、安全责任主体、安全监督体制、安全教育、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评价、安全技术规范等方面,给定了安全工作预防性要求,是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制定安全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

3.1 施工人员安全状态控制,主要预防措施。

①健全安全生产机构 ②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设立专职安全员

④ 对新入场职工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和培训,覆盖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分包单位人员),贯穿于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的各个阶段和方面,通过动态控制,确保只有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才能上岗。

⑤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⑥对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管理。落实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三类”人员的上岗培训。

⑦加强安全技术交底。

⑧消除“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⑨及时处理事故苗头,“四不放过”处理事故,完善预防机制。

3.2施工设备(施)安全状态控制,主要预防措施。

① 一般性材料加工设备必须设置接地接零保护措施,现场内所有生产设备,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配置用电。

② 大型起重提升设备,如,塔吊、提升机等,必须制定安装和拆卸方案,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的要求,使用前向当地特种设备检测部门申报准许使用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③ 现场高耸设施,如塔吊、外脚手架等必须安装防雷击装备。

④ 各种大型外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使用,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经验收合格后才准使用。

3.3 施工对象安全状态控制,主要预防措施。

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共文化产业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但是,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破解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要在坚持社会效益首要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合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及引领价值

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工作是指对人民群众在业余生活中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性质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一系列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始终坚持此项工作的公益性质,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在具体工作中,要尽量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引领时代文明风尚,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构建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激发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坚决杜绝那些不良的“伪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经济效益及助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于文化活动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多创作艺术精品,才有可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党在十报告中也明确了近一阶段的文化事业发展目标,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因此,要尽量扩大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主体,鼓励、引导一些艺术家、文化艺术团体和单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之中来。应当在确保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地对于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精品。

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群众文化工作这一方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公益性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本质,确保社会效益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创建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及其社会效益的的顺利实现。在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文化市场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公益性文化的使命,就必须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实践中,必须牢牢记住,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政治、经济和政策等扶持手段,帮助那些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文化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文化行业,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也要打击一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价值的文化产业经营行为,推动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文化产业的逐步形成,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分析并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明确下一步群众文化工作目标、制定群众文化工作路线的关键因素。群众文化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要重视社会效益,为构建以社会主义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努力;而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已经逐步成熟的现时阶段,也要重视经济效益,构建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使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走上常态化、特色化的轨道。目前,我国文化事业正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事业改革,强化群众文化工作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3

2.数据资料的准备

取得的数据资料,不能随即应用到分析中,而需要经过筛选,剔除其中的某些干扰因素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加工处理,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二、基本资料的要素分析、

1.EIQ分析

EIQ的不同组合形式及不同使用点,得到各种不同的EIQ数据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的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2.EIQ―ABC分析法

EIQ-ABC分析法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经过EIQ分析后进行ABC分类,可得出物流中心内商品的进出货较频繁、出货量较大的品项(A类),出货程度次频繁、出货量次之的品项(B类),出货程度不频繁、出货量不大的品项(C类)。其中的界定,一般使用2/8原则,在分析后的结果中划分。

进行商品ABC类别划分之后,在规划时就可以区分规划的侧重点,从而获得优先满足的商品属性。

3.EIQ-PCB分析法

EIQ―PCB分析法也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商品进出货的PCB(P=托盘、C=箱子、B=单品)属性与EIQ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寻找出商品进货、存储、出货的PCB规律,从而在物流中心规划时,根据各存储区域及作业区域的商品PCB特点,规划出切合实际的区域面积及物流容器走向,以及合理的商品进出动线。表2是EIQ分析表的举例。

4.RSTC因素

RSTC是针对低温物流属性,增加进来的需要在规划设计之前进一步考虑的因素。

R指路线及距离。

S指服务。

T指时间。在时间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各工艺加工作业时间、验收时间、存储时间、拣货及分拣时间、出车配送时间等。

C指成本。这里的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建造成本,即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是物流中心建成后的营运成本。

三、PCB存储与拣货模式选择

经过EIQ―PCB数据分析后,可得出在相同温层需求的商品的进、出、存的主要模式。

1.进货作业规划。在物流中心规划时,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某种生鲜商品的进货是P(整托盘)、C(整箱)还是B(零散或是散装)进货为主,各种进货形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多少。不同的进货形式,决定了不同的码头卸货与验收方式,对码头区的设计自然是不相同的。

2.存储方案规划。在规划时同样需要考虑存储模式。如果大部分商品能以整箱、整托盘的形式存储,整箱出货,而且存储量较大时,通常在存储区规划高位货架;如果商品属于少品种大批量,则货架可规划为后推式等形式,如果商品品项较多,数量较少,同时要求快速进出货、拆零出货,可考虑使用积层式货架,或是流力架;对于季节性调节的生鲜商品,则在该区可大量使用高位货架进行规划。

3.拣货方案设计。拣货方案的设计经常是和存储方案一同考虑的。一般情况下,生鲜商品的品项数相对于常温商品来说比较少,可依据出货的PCB属性及出货频率,选择保管位与拣货位合一设计、保管位与拣货位分离设计。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区内的物流设施规划是不同的。

四、要素分析与作业区域选择

在商品进、出、存的模式确定之后,对商品加工作业区及其他作业区域的规划与方案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EIQ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物流中心内部商品的以下情况:

1.从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出、存的商品分别是什么;

2.哪些商品需要在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行加工作业;

3.这些商品应属于加工作业环节的原料、材料还是成品,即对每一个商品进行定位及定义;

4.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区分上述原料、材料、成品之间的加工组合与拆分关系。

确定了上述情况后,还要进一步做以下工作,包括:

1.对产成品进行标准化;

2.对产成品加工组合与拆分关系进行标准化;

3.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标准化;

4.对产成品的大包装、小包装进行标准化。

在经历上述标准化过程后,对各工艺环节以及标准化后原料、材料、产品在各流程环节中的流量及存量进行分析,确认各工艺过程需加工的数量、搬运的数量、包装的数量、存放的数量及存放时间。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确认各加工作业区域的面积、卫生程度需求、对应的加工设备设施需求、对应的温层需求,形成工艺设计的基础。

结合上述作业区域选择,依据国家卫生规范或GMP、HACCP卫生标准,确定商品(原料、材料、成品)的搬运动线、人员的作业动线、物流容器的进出动线、废弃物的处理动线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五、要素分析与规划设计条件

通过要素分析,已经能够确认规划设计的基本需求(产品、工艺、流程、各区域面积需求、设备设施需求等等),用这些需求与规划设计的基础条件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条件是否能满足需求的结论。也可以通过对需求进行调整,或是对规划条件进行调整,使两者达成一致。

六、规划策略选择的SWOT分析、

1.规划设计策略

(1)制冷系统规划策略

在前述各项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对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进行热负荷计算,很快能得出各作业区域对制冷量的需求和总制冷需求,进而形成对制冷系统规划的基础需求。

对制冷系统进行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使用氨制冷系统还是氟制冷系统;

②管路的配置应如何进行;

③地层的保温措施应如何处理;

④冷库结构采用装配式还是土建式;

⑤生鲜食品加工储存除需规划制冷系统外,是否还需要相配合的给排风系统、臭氧系统、压力平衡装置;

⑥除霜如何进行,气密性如何保证,各温层之间的过渡如何实现;

⑦其他相关考虑。

(2)商品标准化规划策略

商品标准化策略与业主的营销策略相关,销售的服务对象不同,商品的标准化策略也会不同。例如,生鲜产品的目标对象是卖场、团体、餐馆等,产品的加工规格与包装规格可能会设计得较大,一般使用整箱出货;如生鲜产品的目标对象还包括普通消费者,则需设计小包装盒,或零散出货。与此同时,加工及包装环节区域规划都会相应发生变化。

(3)物流设备设施规划策略

物流设备设施的规划与商品策略相关。在既定的商品策略和加工工艺与存储方案下,才能选择适

合的设备设施。在设备设施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设备设施可以不必一步到位,可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规划时需预留可供增加的区域或接口点;第二,部分环节在前期可使用人工,但需要预留自动化设备接入的空间,因为在作业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产量的办法可以是增加自动化设备。

(4)标准化作业流程规划策略

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是产品品质的保证。在规划设计之前,应规范主要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2.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1)现有规划设计条件的SWOT分析

①在规划设计中属于优势的条件包括:

基础建设投资资本充足;

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为新建,土地长宽合理,面积足够;

土地周边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产品自身的标准化程度较高;

产品自有加工工艺明确;

产品自有渠道或是目标受众明确。

②属于劣势的条件包括:

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项目为改建项目,使区域面积受限,规划设计时调整受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建造,在方案中考虑节约的因素较大,而过多考虑节约,可能会造成“短视”规划;

产品需重新进行标准化设计,可能存在预期与实际不一致的风险;

产品的加工工艺需重新设计,同样也存在上述风险;

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明确,可能会出现对未来销量的预期不准,进而使规划设计的规模不准确,造成营运时的能力浪费或是不足。

③进入的机会性条件包括:

优先进行集中加工生产与物流配送,可提前建立进入门槛,扩大连锁经营体系,增强竞争力;

拉开与其他没有能力建立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同行之间的距离,依靠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在政府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之前完成自身的调整;

“民以食为天”,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项目。可获得政府的项目支持。

④风险性条件包括:

处于冷链各环节的厂商,在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进程时,也进行类似的规划设计及建设选择;

篇4

护理绩效考核是护理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重要保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临床护理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护理绩效考核中着重于对护理人员工作量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管理的量化考核,从而造成考核结果有失公平,无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导致绩效考核方案实施效果有限[2]。因此,如何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成为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3]。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起实施全面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5月起对笔者所在医院20名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其年龄22~46岁,平均(29.73±4.28)岁;工作年限2~26年,平均(10.38±1.24)年;其中大专学历3名,本科学历2名。1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

1.2 方法

1.2.1 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对笔者所在科室各病房进行整体护理分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度,将20名护理人员分为5个责任组,每组4名,设1名组长,3名责任护士,各责任小组均负责4个病房,12张床位,制定连续排班制度,护理期间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医院简介、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由护士长管理整理护理工作流程,包括工作分配、人员配置等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各组长采取8 h上班制,但需保持24 h负责,对本组成员工作内容及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组织本组参与抢救危重患者、定期探查病房、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本组成员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监督与检查。另外,整体护理人员之间均可相互监督,即上下级相互监督,责任护士相互监督。月底对护理工作量、质量及风险进行量化绩效考核,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金作为鼓励;发生严重失误者,将当月绩效工资扣除,并提出适当批评。

1.2.2 实施方法

1.2.2.1 工作量考核 工作量考核评分占总体绩效考核评分的1/5,依据工作岗位的具体特性,赋予不同分值,如给予A班(7∶30-16∶00)、P班(16∶00-0∶00)5分,给予N班(0∶00-8∶00)6分,组长可赋予6分。另外对各护理人员具体护理内容赋予相应的分值,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预防压疮等分值具有一定差异。月底汇总评分。

1.2.2.2 工作质量考核 护士长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各项工作质量合格者可得满分100分,扣除不合格处相应分值。每月对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进行检测,得分≥90分者,绩效考核评分加1分,80~89分者绩效考核评分无加减,

1.2.2.3 护理风险考核 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共同商讨不同护理工作相应的风险系数。如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静脉穿刺、输血等具有护理风险的操作时,护理风险系数增加10%,绩效评分加8分,对围术期患者与急危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者,护理风险系数加15%,绩效评分加10分,在对抢救器械、药物等方面管理工作完成较好者,护理风险系数加5%~20%,绩效评分加5~15分;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并发症者护理风险系数减15%,绩效评分扣10分。

1.3 观察指标

(1)随机抽取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8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参与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风险越低[4]。(2)应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护理人员技能、态度、治疗环境等方面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100分,90分以上者为非常满意、75~90分者为满意、60~74分者为一般,6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 检验,P

2 结果

2.1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1,P

3 讨论

篇5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企业不断的探索新途径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控制的加强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管理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内部控制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各项资产安全。资产是企业运转和经营管理的主要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主要负责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灵活控制,进一步增强对其的有效管理,同时,内部控制通过监管职能和明确的权责分配使得资金活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其次,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目前,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不仅直接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内部控制通过对会计信息和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其中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进而促进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

最后,通过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和调配,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效益的最大化。而内部控制既可以为企业资金等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还能够通过及时的纠正和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促进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控制效果差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结合我国企业实情的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尚未意识到当前市场竞争形势下,通过内部控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是没有建立与会计财务管理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设立的相关的职能岗位和部门等开展工作时缺乏制度和程序保障,进而导致其效用不明显。同时,我国多数企业仍然存在着通过规模效应来提高其竞争力,对资金的管理着重在资金流动方面,忽视了风险控制,给企业埋下众多的资金隐患;另外,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的监管,这些都阻碍了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效果的实现。

2.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限

很多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要求。同时,医院在会计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方面做得很不到位,既缺乏相应的培训,又没有合理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来促进其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分析现阶段,根据我国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形势以及企业在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1.增强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要深刻认识和了解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及整体队伍的素质建设,不仅要在人员的聘用、提拔等方面严把质量关,而且要采用多途径、多方式、多手段的培训和在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帮助企业在职财务工作人员完成知识的更新和强化,进而提高其会计财务知识水平和工作水平,并加强其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训。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会计财务工作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制度,鼓励其中合法规范操作、业务能力高的员工并对表现不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资金控制和财务管理氛围。

2.完善企业会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明确财务工作岗位责任制,推行岗位轮换制,保障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根据不相容岗位不兼容原则来设置不同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同时,鉴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贪污、舞弊等不良现象,可以有计划的实行不同财务岗位之间的轮换,还能改善企业会计财务工作人员技能过于单一情况,有效的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时,重要岗位无人可以顶替的风险。

其次,加强企业对各项会计财务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提高其工作效率。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内容、特点等建立严谨、科学、合理的财务活动实施程序和制度,对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内部控制,并建立相配套的内部控制体制,促进各项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策略的执行和落实;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企业各项会计财务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原始凭证、票据等的管理、检查和规范,促进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真实,促进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最后,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形势要求各企业进行会计财务管理活动内部控制时,应当积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善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对各项内部会计财务管理及控制活动实行信息化控制和管理,加强对新技术及应用的开发、管理,保障会计财务管理活动在应用的各个环节的安全,并设立专门的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网络系统维护人员或者部门负责保障医院财务网络和技术的安全。

3.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监督

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财务审计和监管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不断的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相关的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外包等形式让社会专业的财务监管机构监管企业身的会计财务管理活动;保障监督管理活动的独立性,并不断的扩大其监管范围,实现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及时纠正并完善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不良现象,进而促进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目的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一、《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只有对工作过程实施系统化设计,才能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理念

《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将突出以下几点:

1、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以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少而精,压缩猪病防治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

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注重课程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3、突出优势,有所侧重针对性强。分析畜牧兽医高职学生的优势,典型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对准市场压力拓展就业,对准市场需求办专业,对准猪病防治岗位设课程,对准职业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把侧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依据企业需要什么知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去设计课程。与企业联手,做到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大量的课程讨论、分组协作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开展社会调查、行业调查、市场分析、就业分析、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猪病防治》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第一,教学内容针对养猪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猪生产岗位猪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第二,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避免平辅直叙的冗长讲授,增强教学趣味性,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第三,针对畜牧兽医中职的特点,加强防治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到实践技能操作娴熟。第四,针对猪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课程教学围绕猪这一活体动物进行,首先让它存活下来,不要发病死亡,在此基础上再探讨猪的生长与效益问题。第五,针对养猪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

1、设计方案模式。在《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时,根据前期行业、企业调研,基于对养猪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广开思路形成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根据猪场生产与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与项目搭建课程结构,以场、种、养、管、防、治工作项目和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学习情境,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与猪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吸收先进成熟养猪技术与成果,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比例合理。例如,总学时126学时,理论教学52学时。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实物和标本,边讲边展示;实验室上理论课,先讲后做;养殖示范场上理论课,边做边讲,实训场(种猪场)上理论课,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汇总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再讲。实训教学安排40学时,兽医站实习教学30学时,通过兽医站门诊病例治疗的实习,弥补一些见不到的病例。肉联厂实习教学30学时,在肉联厂屠宰加工过程中,学习对猪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顶岗实习教学34学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岗位中,常见和多发的动物疫病,如何处理这些疫病。

3、校内和校外实训结合

学校与玉林春茂集团等公司校企合作,他们公司的猪场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建起来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种猪场,猪场设施齐全,场技术力量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员工,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养猪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另外,在养猪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养猪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实习,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想法。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精华,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校企合作带动实践学习。2013年我校分别到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公司、广西扬翔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这些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实战演练,不但使自己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且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顶岗实习的学生,熟练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一名临时放心的员工,学生也还能得到一份报酬。

2、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高职来说不高,所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关注养猪业最新动向和最新实例,如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新疫情,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考评考核制度

考核检查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和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改进考评考核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时依照突出能力、注重操作、讲究实用、培养创新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人格并重,大力推行多元化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校内理论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工学结合的实现,促进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

篇7

一、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类,三类课程的比例为4:3:3。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构建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

三、强化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第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每学期应选定教研教改课题,并安排教研活动。任课教师必须在领会大纲、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确定本学期学科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双力”(智力、能力)、“双能”(智能、技能)训练要点,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四、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教的过程管理和学生学的过程管理。教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和督促他们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并达到最佳状态,收到最好效果,进而使教学的各环节形成有机序列,获得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强化技能训练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有一技之长是职业学校学生立身社会的资本”的意识;树立“掌握过硬本领,振兴经济,致富家园”的雄心和信心。

篇8

一、幼儿园典型工作岗位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幼儿园为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主要提供保育员和专业教师两个工作岗位,专业教师的工作岗位又分为班主任工作岗位及普通教师工作岗位。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特长及个人需求,初次应聘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岗位,应该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最多5年就应该达到的岗位目标,即使刚开始从事保育员工作岗位或普通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都应该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岗位。幼儿园三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如下。

(1)保育员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①负责本班教室、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②在班主任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全日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③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④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2)班主任教师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①全面负责本班教育和保育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订教育工作计划(包括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并认真执行,完成教育任务。②主持召开每周班务会议,共同确定每周工作安排,与本班教师和保育员一起共同搞好班内的工作。③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④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交换意见。

(3)普通教师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①根据班主任制订的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学任务。②协助班主任、保育员完成班级学生教育教学和生活作息的管理工作。③协助班主任完成家长联系工作。④教具制作及教室环境布置工作。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职业能力由三种能力构成: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主要指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工作计划制定实施评价能力、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要注重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素养,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

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基本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掌握的状态。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其基本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一定是优秀的,缺一不可。

通过对幼儿园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幼儿园教师要完成幼儿园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①方法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文字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计划能力。②社会能力:包括人文素养、吃苦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诚信度、沟通能力。③专业能力:包括爱心、正确的教育理念、唱跳画等专业能力、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能力、幼儿英语口语能力、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语言表达能力、保育与保健能力、知识整合与建构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与同事、家长合作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教育问题分析理解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观察与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教学情境设计与过程管理能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自我实现能力、幼儿园环境布置能力、舞蹈创编表演编排能力,执行幼儿园作息、安全、卫生制度能力。

三、幼儿园教师十大职业能力

通过对幼儿园、幼托机构的管理人员、教师的抽样调查,依得票多少得出幼儿园教师的十大职业能力(本抽样发出调查表5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50份)。第一,对幼儿充满爱心。第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第三,掌握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第四,唱、跳、画等专业能力。第五,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第六,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第七,知识的整合与建构能力。第八,保育与保健能力。第九,语言表达能力。第十,与同事、家长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对从业者的要求也非常特殊。对于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可能不在于知识的传递,而更多的是在于对幼儿的引导、帮助和支持。上面十种能力,是从事幼教活动所必须具备的。

四、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导意义

想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注重课程设计,严谨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本文通过用调查分析的手段,从幼儿园的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得出了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职业能力,这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明确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根据这十大职业能力,合理设计培养方案,精心施教,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前就能清楚知道幼儿园对教师的能力需求,并能够加强自身的练习,掌握好更多的职业能力,以良好的职业信心去迎接幼儿园的检验。

参考文献:

篇9

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应包括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名种会议记录等。

(2)规章制度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案、试题库、教学实习、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申报论证,评估及建设方面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的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学生学籍类材料。包括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变更、学习成绩、教育实习、实验实训实习材料及成绩、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6)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各科习题集、实验报告及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7)招生就业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反馈等材料。

1.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1)来源渠道多、涉及面广泛。

教学档案来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及条例等。教学档案既涉及到上级有关部门,也涉及本单位的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人员涉及到各级领导干部、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2)形式多样。

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记录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只有档案原始资料的多样性,才能如实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才更具有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档案原始资料应包括纸质的、图片、音像、电子稿、光盘等。

(3)专业性强。

除普发的一般性文件外,教学内容是由名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不同,显示出不同专业各学科的差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没有普及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但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投入欠缺,如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投入不够。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授课计划、教案等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证书文件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档案材料采集困难。

2.2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没有系统的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中职学校都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忙干日常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存于他们个人手中,导致教学材料不齐全、不完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为了补充档案材料的缺口,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全档案,这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使得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因为没有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用的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材料损坏或丢失而无法查找。

3加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系统管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要把教学档案工作提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去,把档案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突出教学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综合档案室,由一名校长负责统一管理全校档案工作。各管理部门就建立档案分室。教学档案分为校、教务科、教研室三级管理,校办为一级管理,教务科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各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教务科档案管理由教务千事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档案管理由主任兼管。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并按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档案。

3.2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篇10

二、工作目标

1、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最终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宝马毕业生签约率保持在60%以上。

2、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耐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积极督促企业及时为毕业生签订用工合同、就业协议;指导毕业生办理签订企业用工协议流程与手续,做好2021届毕业生首次派遣工作;力争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对学校实习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达90%以上,力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加强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完成学校实习管理库。开展云南大理学生的跟踪调查工作,结合学校“对话优秀校友”报告会,配合系部寻访优秀校友,评选学校2021届“十大优秀实习生”,形成典型事迹材料,进行宣传报道。

4、完成实习就业班级各类数据与材料上交,梳理系部毕业班学生名单,做好各系各专业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总结。完成各系2021届毕业生实习就业资料归档工作。

5、积极走访实习就业基地,掌握最新用工计划等情况。配合招生宣传,在企业、毕业生中广泛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

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2021届毕业生毕业相关事宜,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签约。

三、具体工作及节点

1、联院五年制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采集工作。

2、省教育厅职业学校学生中职库采集入库工作。

3、联院五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协议发放。(4月)

4、指导毕业生网上注册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督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等材料(5月)

5、指导督促学校在系统中填报应届毕业生首次派遣有关信息(5月)

6、《致实习结束工作的一封信》发放反馈(5月10日前完成)

7、学生实习资料本:一式两份实习鉴定表、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表(学生)(5月前10日前完成)

9、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表(企业)、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表(5月15日前完成)

10、各系、宝马基地推荐优秀实习生汇总材料(优秀实习生名额为实习生3-5%内,5月10日前完成)

11、联院五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交招就办审核后,交联院审核。(5月15日前完成)

12、实习资料本、实习生实习手册(5月15日前完成)

13、非五年制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发放(5月15日前)

14、评选学校20“十大优秀实习生”,形成典型事迹材料,进行宣传报道(5月底)

15、完成毕业生岗位信息大表(6月10日前)

16、挖掘系部各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规范的事迹材料(维修系5个,房管3个、交通3个、服务3个、宝马2个),形成典型事迹材料,进行宣传报道。(6月10日前完成)

17、各系、宝马基地完成在系统中五年制应届毕业生填报首次派遣有关信息集中入库(6月10日前)

18、就业率签约率统计表(班级、系部)(7月10日前完成)

19、初次就业率签约率统计(7月10前完成)

20、按照教育厅、招就中心和联院有关要求,各系配合招就办做好首次派遣(7月10前完成)

21、完成省教育厅中职系统库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管理库工作。(9月5前完成)

22、联院派遣报到证发放(7月15日)

22、就业协议、合同收取归档(9月10日前完成)

23、最终就业率签约率统计表(10月15日前完成)

备注:1、1+2联办毕业班岗位信息表增加学生来源学校名称。毕业生毕业证等工作按系部要求完成。

2、宝马基地完成学校相关工作,宝马培训学院要求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

篇11

随着各种电子技术的不断出现和进步,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发生了调整和升级,使得该产业的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作为一名就读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中职生,首先必须了解到当今电子技术更新快、电子电器产品更新换代快的趋势,要完成电子电器类的岗位工作除了加强自我学习、学会发现和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还要更多地需要与整个团队的相互合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让其掌握职业的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二、研究意义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基础能力,适用于所有工作岗位和人员,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为他们提供最广泛的就业机会和终身发展基础。

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从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中职毕业生在“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改革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传统观念上的职业能力就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而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职业核心能力。这使得中职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情境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要在职业活动中进行,具有高度的职业情境依赖性,所以职业核心能力也要放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进行培养。中职学校可以参照企业生产的工作过程,结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创设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情境,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企业典型工作内容与过程。让学生身临职业情境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来了解企业和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整个过程有助于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1]

四、创设职业情境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一) 校内教学式职业情境下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1、以行动导向型教学来创设职业情境

在实施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时,教师分析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创设职业情境,而后在所创设的职业情境里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像在企业生产工作中一样。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检查和评估等环节。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得到培养。[2]

2、职业情境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把教学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运用项目教学法,实施六步教学(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3]

① 项目的设定

教师按照电子电器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来创设职业情境,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定各个项目。

② 项目的相关介绍

教师对各个项目的功能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对相关的职业操作要求进行介绍、讲解。

③ 小组项目立项和制定计划

教师根据全体学生的个体的情况特点和人数进行分组,并且每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负责和监督项目的进展。

小组成立后,选择要完成的项目,即立项。立项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制定小组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实施的步骤和程序,确定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任务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此阶段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

④ 自主学习和开展项目

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通过数字网络或图书馆获取相关的资料来进行,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交流学习或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此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等能力。

⑤ 阶段小结和过程交流

当一个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项目的交流总结,找出在共同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产品还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等。此阶段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等能力。

⑥ “三方”评价

各小组通过多次对项目的调试成功后,提交项目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人员由企业技术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三方组成,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果评价和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三方共同讨论、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校企合作下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行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长时间在企业中工作和生活,置身于社会化职业情境下,给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角色融入企业生产工作当中去,会让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而勤奋的工作态度,会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团队意识,会掌握岗位的操作技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4]

五、结束语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来创设教学式职业情境,运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职业核心能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社会化职业情境的企业中去顶岗生产实习,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丘东晓,刘楚佳.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及培养[J].教育导刊,2011(5).

篇12

关键词 :中职生;实习期;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23-03

实习是每名中职生必须拥有的重要学习经历,它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名中职实习生专业知识的检验,它让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中职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内在心理格局决定外在形态,了解中职生实习期的心理状况,就能客观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全其人格,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使其顺利完成实习。

中职生实习前的心理

好高骛远心理 有的学生对实习期望值过高,不了解实习单位的选用人才标准和要求,不了解就业的严峻形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实习充满幻想,把实习环境、工作岗位及实习生活想象太过于美好。比如,一些中职生选择实习单位首先要求的是工资高,宿舍要配有空调、热水器、冰箱、洗衣机,住宿的楼层不能太高;其次是要离家近;最后,要求工作轻松,不上晚班,双休。这种心理让学生忽略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实习单位。还有的中职生即使到了实习单位,也是偷懒、抱怨、投机取巧、斤斤计较,对领导分派的任务找借口推脱等。幻想不是现实,如果中职生实习前的心理准备不足,则实习时会有盲目性并产生心理落差。

对即将到来的实习有惶恐心理 不自信心理对中职生的实习也会有负面影响,如中职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不自信、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不自信,以及对实习岗位的实际工作或操作技能不自信,担忧过多等等。对于未知环境的不熟悉和不了解,会使中职生产生心理压力。

放纵心理 实习前期,中职校内教育大部分已结束,学生易出现放松状态。这时的中职生年龄大都在十八岁左右,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认知能力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争论;意志品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此时期青年又带有盲目性和封闭性,并且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固执己见,易冲动,常感情用事,盲目崇拜,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中职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

摆脱束缚、厌烦学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对实习任务认识不清,抱着到校外“玩”的心态,认为实习就轻松了、自由了,不用再受学校纪律的“约束”,不用再听班主任的“唠叨”。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心理。许多学生到了实习单位才发现,实习单位的管理比学校严格得多。比如,企业对员工的平时表现、绩效、时间管理能力、个人自我管理等都有严格的考核,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会受到处罚。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经常迟到、旷课,实习之后,难以适应单位的严格管理,新鲜感过后,便觉得工作单一枯燥,往往中途放弃。还有的学生厌恶实习,没有认识到实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考试并没有取消,而是被业绩、带教教师评价、工作表现等考核方式取代了。学习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当前,经常性的考核、技能大比拼在很多单位成为常规工作,不学习必将被淘汰。

怕苦、怕累心理 中职生虽大多来自农村,但放假回家父母也很少让其干体力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校学习期间以脑力劳动为主,到实习单位后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时间连续,重复性劳动多,多数学生缺乏意志力,还没干活就怕累在先,甚至有的不出一周就逃回家中。这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不得一点委屈,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还找各种借口来逃避实习。

自暴自弃心理 在实习时,有的中职生在遇到困难、受到纪律约束或受到批评时,就容易心灰意冷,既不能任劳任怨,踏实工作,积极奉献,争当优秀员工,又不努力钻研业务,开拓进取,争当技术骨干。 久而久之,只有黯然离开。

怯懦心理、冷漠心理及自卑心理 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中职生易怯懦,处于这种心境的学生,尤其以农村来的学生居多,他们有言不愿或不敢发,不敢主动和实习单位领导及同事沟通,从而使实习单位不能全面了解该实习生。有的产生冷漠心理的中职生可能自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常表现为态度孤傲、言词尖刻。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将“自我”、“个性”推向绝对,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漠然处之,对别人的批评、赞扬常皆不屑一顾,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变态反映,结果是作茧自缚,使自己走入落落寡欢的死胡同。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实习生则处处以为自己不如他人,没有主见,唯唯诺诺,亦不受实习单位欢迎。

应对办法

学校方面 (1)对实习单位择优而选。我校的实习单位一般为药店、药厂、医院等专业对口单位。好的实习单位不但能让中职生在实习中积累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更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应对实习单位进行筛选,选择专业对口、效益好、规模大、制度完善、待遇优良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2)学校应做好实习前培训工作。一是帮助学生明确其职业理想,加强敬业精神培养,帮助学生设计中长期职业规划。适当讲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以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及岗位。二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奉献精神。训练学生适应复杂环境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高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3)实习期的联系指导。负责跟踪管理中职生实习的专职教师不可超越和替代实习单位管理者的权限,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快速适应实习单位的管理模式。教师需定期走访实习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及时与实习单位主管领导交流、沟通,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学校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回答及解决学生实习期提出的各种问题。(4)做好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提高竞争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水平,增加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及到行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使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增强中职生自身职业竞争能力。(5)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培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在中职生学习期应确立具体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有系统、有步骤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将心理教育做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校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另外,安排体育课,每周至少两节;定期开展运动会,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做好每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工作;指导学生安排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校区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增强学生的健康防护知识和能力;重视学校环境建设,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美观。

家庭方面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并且多在珠三角等地区打工,子女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在中职生实习期间,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尽量督促家长关爱子女,使中职生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能及时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支持和帮助。

实习单位方面 (1)实习单位应加强与实习生的交流沟通。实习单位代表社会,对于一个刚走进社会的中职生来说,实习经历可能会影响其对社会的看法。对于实习期的中职生,业务技能可能不如老员工熟练、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可能有些出入。这些都需要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能认真耐心及热情的传授实习生,这是对实习生迈入社会最大的鼓舞。在生活方面,实习单位应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关怀,以利于未来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2)实习单位应适当改善实习生的待遇。实习单位应对实习生进行适度激励,改善实习生的生活环境,给予正向引导,以便中职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实习生个人方面 (1)加强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中职生从学生角色转变实习生,是为其下一步顺利转变为医生、护士药剂师、药厂工人、化验员等角色做准备的。在校期间,环境简单,只有同学及教师。而在实习期可能面临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层的人,中职实习生一定要以真诚谦虚的态度来待人待事,并放开心胸,多和实习单位的领导、带教教师、员工等交流。(2)努力提高个人素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优秀品位与价值的外在体现。提高个人修养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勤奋学习,汲取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有所收获。而大量阅读则是使人保持平和心态、积累丰富知识、获取前人智慧、提高个人品位的最佳途径。(3)加强个人礼仪的培养。个人礼仪的培养对工作、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其次,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加强中职生个人礼仪的培养,对于中职生的个人发展非常必要。(4)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实习单位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要求。到单位实习,由学生到“准员工”,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实习单位安排上岗前的培训时间里,学生要从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迅速转化到员工角色。

实习期是学生顺利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学生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同时学校、实习单位、家庭三方要共同努力,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支持和鼓励,才能使学生不断成熟和成长,才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心理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8.

[2]王红梅.中职生实习的心理误区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0(5中):183-189.

[3]艾炎.关于中职学生实习现状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33(1):33.

[4]俞丽波.中职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237.

篇13

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要求落实的重要事项。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个人等诸多利益关系。因此。必须在政府用孀龊枚ゲ愎婊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建设原则和模式、主要功能、技能大师评审条件和程序、后续管理和运行、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尤其是要提出新思略,鼓励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价值实现及代际传承推广机制。

组建工作团队,为技术技能传承提供支持和保障

技能大师选聘和评审要严把质量关。要把全国性技能大奖获得者、部分在技能含量较高的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以及部分掌握传统技能、民间绝技的技能大师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中职院校要将本校专业带头人、技能领军人才、专业骨干教师等纳人工作室,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团队。同时,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可吸收企业高技能人才并邀请其他院校专家、学者加盟进站,借以聚集强大的人力资源,巩固提升工作室技术科研能力,力争成为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专业教学和技术技能发展高地。

开展“名师出高徒”活动,促进师资水平稳步提升

技能大师应把提升工作室团队整体素质放在优先地位加以认真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深入实施“名师出高徒”活动。活动应结合中职院校实际,充分考虑专业教育教学和团队个人专业特点。计划内容可包括如下几点:定期为中职院校师生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讲座。使之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特点;与中职院校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一对一拜师学艺;深度参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教师和学生专业成长关键环节,提供面对面答疑解惑;担任技能大赛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承专业“绝活”等,借以融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促进中职院校出现更多的高级职称人才、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技能领军人才。

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助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

中职院校人才培养面向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对企业专业需求的敏感度。而技能大师出身于企业,能第一时间感知随时的专业需求变化。是实现学业就业无缝对接的天然中介,更以其先天优势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认真研究企业技术特点和技术标准。针对不同技术要求,在校企合作谈判、订单培养协议签订、专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等教育教学中。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为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做出贡献。也可在企业专训班实训课题、实习进度及实习考核标准中严把质量关,提高学生技能考核通过率。

勇于技术攻关,努力践行“工匠“精神

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方面应积极参与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着重关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全方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专业技术攻坚克难、创新提升,为企业生产发展除难解惑上。技能大师要带头积极参与技术技能课题研究、勇于承担企业技术难题攻关。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能创新等活动。总结、评估和带头应用推广先进操作法、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节省资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拓展工作室社会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