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诵读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诵读教学论文

篇1

3.学生自带一本诗词读物或一幅抄写诗词的书法作品。

二、分组准备,推荐选手

学生自愿组成3-5人活动小组,推荐一名选手上台参赛(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不能连任),另选两首课外诗词写在投影片上(各小组选题重复的不能超过3首)。

老师分发记分牌和投影片,主持人给小组和选手编号,通报各组选题。

三、抽签背诵,评选能手

第一轮:将已经学过或要求背诵的古诗词题目及作者写在纸条上,由选手抽出三首诗,当众背诵,每首诗满分为10分。

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且正确、流利。观众席上各小组用记分牌打分、亮分,各组打的分数之和即为选手得分,由老师在黑板上标出。

第二轮:选手依次背诵自选的课外诗词,主持人投影出示诗词全文,各小组对照投影给选手打分,要求及做法同上。

此外,选手若能加背一首课外诗词,另奖2分,但必须正确、流畅,否则倒扣2分,而且加背的诗词不能超过三首。两轮竞赛得分之和的前三名即为此次活动的背诵能手,全班鼓掌祝贺,这三位同学的名字将写进班集体的光荣榜。

四、抄录诗词,自由诵读

竞赛告一段落,各小组交换课外读物、摘抄课外诗词,然后自由诵读。老师巡视、答疑。主持人收集书法作品,课后组织评委评选,择优张贴到“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学习、欣赏。

五、挑战能手,争当“擂主”

下课前5分钟,挑战者(包括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可选用古诗联句、报字说句、报题背诗、据问背诗等形式让背诵能手检验自己的实力,并选读或加背1一2首课外诗词。

篇2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篇3

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阅读是开展语文课程改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古诗文特有的韵味、情味、意味、个味决定了最适合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是诵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古诗文更加深层次的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小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学期总目标以及分阶段目标,还要制定课堂上具体实施的目标。就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来讲,进行诵读教学主要希望达成三个目标。首先,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诵读、自主感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技巧。古诗文中往往饱含深厚的情感,为了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学生需要掌握充分的古诗文阅读技巧,包括如何诵读的语调、诵读的速度、诵读的停顿等等。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语感的获得来源于对古诗文大量诵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词语和局势,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帮助。

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内容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星海,如何从庞大的素材库中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篇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讲,诵读教学选择的古诗文的来源有两个途径。首先来源于课本,课本中的古诗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课本中古诗文的数量十分有限,从量的角度来看不符合学生诵读的要求,因此在学习课文古诗文之余,教师还要自选一部分诵读内容,为了不使这部分增加的诵读内容成为学生的负担,古诗文的难度应该根据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来制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古诗文诵读是提高古诗文理解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诵读教学的作用,也有一部分教师尽管在课堂上重视了诵读教学的地位,但是往往采用老一套的诵读方式,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脱节,没有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科学探讨。

1.以教师诵读带动学生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诵读的过程更像是模仿诵读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具备较高的诵读水平。如果教师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和谐悦耳,那么学生也就会不自觉的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品中来。因此,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带着他们一起诵读古诗文,这样能够消除生僻字的干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使用泛读代替领读,使学生整体把握诗文整篇的情感和节奏。领读和泛读的前提是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朗读功底,能蚴褂帽曜嫉钠胀话诵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咬字清晰准确。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古诗文所描述的环境和表达的情感熟练灵活把握文章节奏,包括句子的停顿、缓急、语调等等。最后,教师要在课前多次诵读古诗文,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感悟,在领读或泛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加深对古诗文的喜爱。同时,高超的诵读水平也会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赞美,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2.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主要包括近体诗和词两种,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不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有十分严密的格律,词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是诗歌题材,句式长短不一,但是不同词牌的词的句子有固定的字数和固定的平仄押韵,因此同绝句律诗的诵读也是相同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诵读技巧的提升,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古诗文内涵的剖析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古诗文的本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帮助微乎其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层次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们对于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训练学生们的语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诵读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专门诵读的时间,在诵读之前,简要介绍作者创作诗文的背景,提高学生对诗文情感的把握,同时正确把握字音,初步保证能够顺畅的朗读句子。在通读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诗句的缓急、轻重、停顿等来丰富诵读的情味,彰显诗文独有的情感。

3.对比诵读,提高鉴赏能力。对比诵读是鉴赏古诗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比诵读有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同作者诗文的对比诵读、同时期诗文的对比诵读等等。

以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为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这一题材的意蕴风格,同时也可以对比不同作者在这一题材诗文写作上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小学诗文更多的题材是山水风景的描写。将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同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拿来对比诵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绘了春柳枝条飘扬,葱翠袅娜的美好画面,而《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绘了江岸两边美丽的春色,但是在同时能够送诵读者能够感受到诗句中饱含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泊船瓜洲》与《咏柳》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但是在情感上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平仄起伏要注意区分。

篇4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转贴于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篇5

一、提升自我诵读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掌控全局的重任,他于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位学生,所以,开展诵读教学,教师朗诵的功力也必须深厚,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益性帮助。诵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艺术,如果语文教师在诵读方面工夫了得,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课文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的把握准确到位,他们的诵读水平就会取得飞速的进步。这不仅会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中的诵读环节,他们在课下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诵读活动,阅读各种各样的经典美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都颇有益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饱含感情的示范性朗诵,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会使整个语文课堂更加富有魅力,能够紧紧抓住学生

的心。

二、分类诵读经典篇目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各种各样,有抒情性的散文、有古朴典雅的文言文、有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也有哲理性的小故事等,每一类文章的诵读要求都各不相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应该对各类文章的诵读方法进行统一的示范、指导。例如,对于《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就应该读出秋风萧瑟的意境中,天涯游子内心的那种愁肠与落寞;对于《蒹葭》这样的爱情诗文,就应该读出追求者对心爱女子求而不得之后内心的辗转反侧、上下求索;对于《背影》这样感情深沉的亲情类文章,就应该读出儿子对父亲所持态度的细微转变。每一单元的文章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该类文体具体的诵读方法统一指导。

三、有效利用辅助手段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与有趣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已渐渐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动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翔实的写作背景,这些都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朗诵教学也在逐渐享受着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在《背影》诵读中,深沉的配乐可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读者的回应,这时一位技艺高超的朗诵者或许会使学生被深沉的父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么这节语文课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方面的要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多媒体教学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是,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段落,给学生作示范性的诵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诵读水平不高的缺憾,毕竟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无法与名家相媲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辅助手段的有效利用,对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益处多多。

篇6

一、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朗读、朗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语文中的一些古文类的文章而言,教学效果更好。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动眼,动口,还要动脑筋,富有感情。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们理解语言的美,文章的意境也由此展现出来。

(二)吟诵、背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吟诵是一种声情并茂,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情感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吟诵和背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有效的组织一些比赛,比如背诵比赛、吟诵比赛等等,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通过比赛的竞争,可以让学生更自觉的去喜欢上语文教学,而不再是以往的机械模式的灌输。由此可见,吟诵在诵读法教学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在高中课程中,一般重要的文言文,诗歌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还能够强化记忆。

二、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设有许多诗歌,文言文这类古汉语课程,对于当今社会,古汉语无疑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不厌弃文言文,让他们更好的体会诗歌的含义,诵读法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作品虽然与白话文大相径庭,但是大都短小精悍,节奏明显,韵律鲜明,感情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加以辅导,能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很快熟记这些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的心声。诗歌一般都要求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只要抓住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熟练的朗诵,背诵诗歌自然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问题。

(二)诵读法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学习好语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语文也是一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读故事来给孩子听,这就是孩子接触到最早的诵读法,虽然他并不能理解书中的字体,但是他能够理解书上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代替“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这样对文章一些经典的语句,优美的段落,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丰富自己语言的存储量,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会良好的运用。

(三)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授语文课程中,教师会反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高声诵读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学生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专心揣摩词句,体会意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声情并茂,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让学生练习思维,对课文的意境也会用心的去揣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了语言的规律。

三、诵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好处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在高中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把重点的段落或者诗词背诵下来,有很多学生因为记忆力不好而迟迟背不出来教师要求的部分。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得以提高的。而诵读是锻炼记忆的最佳方法。

(二)诵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对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所周知,语文与其它学科明显不同,在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把语文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是我们的基础教学,它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无论是语言的逻辑能力,还是缜密的思维能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学习。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诵读的过程,加深学习的知识。这对未来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以后各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总之,诵读可以调动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要想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就一定要重视诵读,努力抓好诵读,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笔者相信,只要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丽.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学时代,2012,12(15)

篇7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诵读现状

(一)语文诵读的阶段性不突出,独立地位不明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横向的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对诵读的能力要求。但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小学院校中,这样阶段目标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基础语文素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仍然沿用低年级诵读时对学生的评测标准,偏重于对基础字词的要求,没有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导致高年级诵读出现浅薄化、表面化的现象。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分配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某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诵读的涵义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诵读就是让学生简单的阅读和背诵文本,不能够充分地理解诵读的独立地位,而是单纯的把诵读活动看成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另一种拓展教学的形式。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写作和认字识字的阶段性要求,没有清醒的教学布局观念。

(二)高年级语文诵读的功利性过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师在开展诵读活动时也将提高分数为最主要的目的,过于强调诵读的短时收益性。教师在为高年级学生选择诵读的内容时,主要是以课本为主,以考试范围作为选择的标准,实际上将诵读看作是语文课本内容在课堂外的延伸。由此可见,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有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学生在对难度较高的诵读文本产生困惑时,教师便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履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二、提高高年级语文诵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深化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的语文诵读活动具有涵盖的范围广、文化内涵高的特点,对师生的语文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内核的提升和外在的诵读水平的提升是同步的,要想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诵读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内在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对语文诵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在学生素养的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养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开展广泛的语文知识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单方面的教学模式的确立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实现语文诵读模式多元化,采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诵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前提准备。

(二)让诵读融入学生的实践运用

理论层面的学习和背诵是属于短时期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诵读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所剩无几,必须配合相应的实践训练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经典。学生在经过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对诵读文本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也有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指导学生去运用诵读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例如,在进行以“爱国”为题的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诵读过程中所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将杜甫的爱国情感进行阐释升华,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其次,教师可以列举诵读中的一些诗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起诵读内容中相关的人物,行成系统作文的写作,实现诵读和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三)语文诵读和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学科不同就割裂彼此之间的联系。开展高年级诵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美术、音乐等学科在辅助诵读活动开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诵读《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预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理解把握文本的大意。其次,教师可以寻求班级内在绘画和音乐方面有造诣的同学的帮助,将这个故事以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教学,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最后,引导学生将诵读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可以询问生物老师“负荆请罪”中“荆”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深化形式文学内涵。

篇8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篇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基础性、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尤其对散文作品提出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系统,在编排体例上以文体为经,以主题为纬,分别编排成游记单元、传记单元、书信单元、赋与骈文单元、论说文单元,同时每个单元也包括了单元导语、课文阅读、学习链接和表达交流活动。在内容上比苏教版更丰富、更厚重,在编排上与语文版以作者为单元相比在文体上更清晰、更明确。这是广东省在教材编排上较为成功的一点。但我们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教材改革的弊端,因此提出教学内容的二次整合和重构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教材虽新,但是教材处理上的观念依旧老套,穿新鞋走老路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实际情况:一线教师并未真正参与到教材编写过程中来。这就难免使一线教师沿袭了以往语文教学中“教教材”的习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生吞教材意图、半解教学实施意见、机械处理教材内容的层面。备课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其实,教材意图不能代替教学意图,这样机械重构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的自我话语权是缺试的,等同于用教材给自己的教学画了个圆圈。

二、教材使用过程中,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

虽说是选修系列,但教材的选择是既定和被动的,学生在上所谓的选修课时已经丧失了自和主动权,学校规定选择文学类还是实用类,我就学哪一类。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在教授所谓的选修课时,只是拿着名为选修课的教材上必修课的内容。所以,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这一点在所有选修系列中应该是一个严重的通病。

三、在典范性和标新立异上,新教材有其片面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在选读唐宋散文时,其历史意思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语文教材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就必然承载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而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课文选择上与其他各版本显示了标新立异之处,在选文的典型性上有所欠缺,如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不如《钴a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其语言和句式更丰富、更传神。又如:在论说文单元中,编者选择了苏洵的《心术》,而把《六国论》放在了练习中,我想倒过来可能更好,毕竟《六国论》比《心术》更经典。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并不是一把“尚方宝剑”,在新课改中,一线教师确实需要在教学中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及学生的当下语文水平,跳出教材的局囿,有所选择和创新地重构教学内容,使自我的语文教学尽可能最优化。

(一)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上一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但是这样的既定顺序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最优化地组合教材。

(二)形成创新意识,大胆取舍文本。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种误区: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就等于定稿,不管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都按照大纲一五一十地落实知识点,细细地讲解每一段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此在某次考试中,如果出到与课文有关的题目时,学生可以不失分。而这样处理教材的结果,往往是将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教材仅仅是一个引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文本要敢于取舍。在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中,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基本阅读篇目基本精讲,扩展阅读有选择性的略讲的策略,大胆舍弃了扩展阅读中曾巩《道山亭记》、张九龄《荔枝赋并序》两篇课文;选择重点讲解苏洵《六国论》而淡化《心术》;对韩愈《〈张中丞传〉后续》这一稍微简单的篇目采取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三)挖掘教材中易忽视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一本成熟的教材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而多元的,有很多独特的部分可以用于辅助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不同认知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是一个趋势。当前,文本、图片、音频材料层出不穷,而教师却忽视了教材中本身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在第三点中提到的单元导语、点击链接、表达交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很容易被教师忽视:①课前的鉴赏提示,它从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文章进行凝练的概括,是学生预习课文的好帮手;②基本阅读课后的资料信息,这也是可以被教师充分利用的有利阵地。如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资料信息中引用了“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囊昔友,携手同赋诗”,这几句话无疑是对景物和感情的有力概括,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统筹全篇;③课后习题,传统课程中,教师喜欢按照讲课文在讲题的顺序进行,但笔者认为我们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一个好问题往往能够激活一堂课的教学。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一题谈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来探讨交流;④教材中的注释,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编者对很多诗句都注明了出处,这些出处包括诗句和典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这些注解,一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作文素材,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土荣.试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J].语文月刊,2009,(03).

篇10

《关睢》是《诗经·周南》里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它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个字,但却形象的展现出了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睢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男主人公执着的向往,痴心的追求,成了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诗歌开头起兴的句子中,以关关和鸣的睢鸠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语文教学论文,不能不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是,如此充满着意韵,形象感十足的画面,唯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凸现出来。另外,虽然这首诗的句式不像绝句那样的整齐划一,同时由于古今读音不同,押韵也不是有规律可偱,所以,诗歌尽管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现形式,但是初读时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然而,就这首诗的特点而言,情感和叙事是交相并行的,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使他夜不能寐;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着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事情的发展伴随着内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在这首诗里情感就是思路,情感就是内容,情感就是形象的体现。所以说,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学生只要是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就能把握好重音和节奏、语气和语调,就能从中感悟到文章的层次,形象思维就会充分活动起来,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

根据这首诗的这些具体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要让学生能积极参到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有交流也有收获,我确定,以“读”为主导语文教学论文,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并将“读”的过程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有序展开。

一、导入新课,了解《诗经》。

1.导语:今天我们要追溯诗歌的源头,去学习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的一首诗,感受它的魅力。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阅读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注释,要求读完后能不看书回答。)

二、学生自读:

目标:正音、正字。(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雎鸠荇菜 窈窕 寤寐 好逑 芼)

三、播放录音范读:

目标:解题并感知节奏。

1.解题:(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2.感知节奏:(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免费论文。)

四、多向交流译读:

目标:疏通文意,初知大意。

1.学生自己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的内容做标记。

2.学生质疑,教师提示重点词语,并串讲。

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五、以“情感”为基点,指导品读、析读、诵读:

目标;把握主人公情感思路,感知文意,把握语气语调,感知主人公形象。

1.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试一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2.不同的情感发生的地点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否是现实的一幕?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河边----------好(爱慕)

家中----------思(痛苦)

梦中----------友、乐(高兴)

3.依据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诗歌内容可分几层?能否根据诗歌层次完整地概括诗歌大意?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爱慕与追求、苦闷与烦恼、欢聚与成亲的喜悦。

4.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男主人公的认识。

学生讨论归纳:(情真意切、大胆执着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5.通过以上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据此你认为诗歌的语气语调是否一成不变?如果有变化,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节奏、重音、语调应该是怎样的?

6.同时表达喜悦,“友”、“乐”二字的轻重深浅是否相同?

归纳概括: 第一章:------------平正、舒缓(起句)

第二章:------------稍显急迫(求之不得、相思难眠)

第三章:------------高兴:友(轻读)

乐(重读)

7.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诵读。

8.指名学生个别诵读,师生评议,在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反复读,直到读出诗的情味。

六、设计问题探究阅读:

目标:学习了解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语文教学论文,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体会这首?运用的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

2.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部分诗句的重复是否多余?有何作用?(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以此来渲染气氛,深化情感,同时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七.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引领学生背读:

目标:巩固课堂内容,背诵这首诗。

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①背出起兴的诗句。②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

板书设计:见物起兴:睢鸠--------淑女

爱慕之心:流之-------求之

相思之苦: 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美好愿望:采之---------友之

芼之--------乐之

八、多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

目标: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1.〈〈诗经?卫风?木瓜〉〉,并和《关睢》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2.为这两首诗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提示: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篇11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历任英语科的教学工作、学校英语科教研组长等。该同志从教以来,思想上进,师德高尚;在教学方面,我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专业培训,积极主持教学科研课题实验,不断创建有效课堂,教学风格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新形势,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先进,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和学校的充分肯定。我先后担任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学校英语科教研组长等职;因各项工作出色,2017年8月提拔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

我同志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科教研水平,进行了《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市级课题实验,获得韶关市教改成果二等奖;《乐学——课堂口语交际的研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生活知识走上英语课堂》等小课题实验,被评为学校优秀课改专题。

我同志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经过长期的摸索走出了一条课堂教学的新路子:“5+25+10”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校内外公开课、县城小学对基层学校教学开放课、县城小学片区教研交流和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等方面不断尝试、更新和推广,教学效果好,师生评价很高。

我十分重视英语教研组建设,身先士卒,敢为人先,经常开展集体备课、亲自上示范课,有效帮助学校的英语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还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其中罗丽珍、彭飞燕的教学论文获韶关市三等奖;主持出版了英语墙报、举行了教学英语单词竞赛、英语小作文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想方设法普及与推广英语知识,提高了全校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任现职以来,我积极收集、整理和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让孩子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等多篇论文获市县奖励,《Unit6 The  story  of  rain》等教学设计获县一等奖,县城片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省级优秀学员,2013年还推荐入选韶关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入库人员。

篇12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语文教学论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课外拓展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站。(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了解中激发阅读的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绝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你的感受?。

(屏显介绍安塞腰的鼓配文图片)请同学们细看图片齐读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又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语文教学论文,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韵的?

(二)、整体感知:听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劲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带给我们的画面和鼓声。

2、听完老师的朗读,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显)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可以填词、短语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这四句“好一个对安塞腰鼓”的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屏显:“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请同学们仔细跳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学生回答,屏显“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评点并加强朗读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节奏鲜明的反复句,从变幻的舞姿、铿锵的鼓声、击鼓的后生等角度来描绘安塞腰鼓,我们不一一举例了,留给同学们课后继续去体会。

(四)、主旨探究: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

1、好一个刘成章!若不是你“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着地方”哪能写出如此激扬文字!让我们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语文教学论文,那你们认为安塞腰鼓体现一种“________之美”(屏显)。

(学生回答,师在空白处板书“生命力量”)

2、齐读课文25至27小节,把这种生命力量之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五)、课外拓展:借鉴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使我想起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之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之美;想到人世间各有千秋的美。同学们,你们上了这一课,会联想到身边哪些壮观场面之美,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说一段话吧!(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寄语

篇13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