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制冷知识
小型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课程主要讲解的是小型制冷设备装置(“小机”),而对于大型的制冷系统(“大机”)如中央空调、冷库、学生公寓的热水供应系统等并没有提及。作为制冷技术的维修工人,必须要在掌握“小机”的同时,也掌握“大机”。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教师适当印一些资料进行讲解,有机会还可以带学生到现场去参观。如学校宿舍的热水供应系统就是一个制冷系统,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现场参观,然后讲解原理及其一些常见故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就会大大提高。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的师兄就是从事这类机组的安装维修售后工作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与他们联系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同样,汽车空调知识在这门课程中也没有提及。笔者认为适当增加此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汽车空调的动力系统,还有其结构设计方面与家用空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家用的冷热两用空调是通过一个四通阀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向来达到制冷或加热效果(使用时只能选择一种)的。而一些高档的汽车空调能吹出柔和的风,是因为它的设计很巧妙:即使在冬天,汽车的制冷系统同样可以进行供冷,再结合供暖即利用汽车发动机的热量一起工作,这样一定比例的冷量加上一定比例的热量通过同一个风道吹出,吹出来的就是柔和的风。
另外,在制冷应用的环保知识方面,应增加冰蓄冷、制冷剂替代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制冷回收方面的理论与实操内容。这样,同学们在增加环保意识的同时,对制冷剂的回收再利用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与认识。
二、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专题化、局部分析的方法
小型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教学中引入职业培训的模块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家用空调、冰箱、补充教材,每一个模块明确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三个模块的理论与实操有共同的知识点,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每个模块又分为多个专题,目前专题式与局部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例如在讲解电冰箱控制电路这一专题时,首先把家用冰箱的典型控制电路图讲清楚,然后再分别讲解控制电路中的保护装置(PTC和重锤子继电器、碟形过载保护器)、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及检测方法,然后再重新联系起来,实现对典型电路的接线练习。这样,同学们掌握知识技能可以做到局部细致深刻,整体把握全面,使理论与技能都得到全面提高。
三、理论部分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复杂抽象的结构、原理更加直观
学生对于学习复杂抽象的知识有一种排斥感,特别是有一些元件结构和系统(制冷系统、冷却系统和供冷系统)非常复杂,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例如两用空调这一专题内容,其中理论化要讲到两用空调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学生对其结构及各部件可以直接看实物,但是制冷剂的流向(制冷时的流向和制热时的流向)他们无法看到。此时教师只有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图像来显示,使其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看就懂,使原来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和容易接受。又如,在讲到中央空调系统及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流程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复杂的内容讲解得清晰易懂。
四、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学生操作练习时,教师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把控。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学生出现问题较多时,教师可以中途让学生停止动手,把出现问题重新讲解强调一遍,然后再让同学进行实操,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在对PTC启动继电器的检测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导入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此过程中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效果较好,如PTC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的结构如何?如何启动?与重锤子的启动有何区别?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检测?学生在第一次检测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教师再次讲解后,让掌握得较好的学生进行当场演示。因为榜样的力量,一知半解的同学看到后,回去专心实操很快就掌握了;还没有学会的同学,让已学会的同学教一教,这样可以以点带面,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学会。最后,教师对整个项目实习再进行一次归纳总结,特别是对这个项目出现错误最多的知识点进行再强调。然后按学习情况再重新分组,每组保证有优秀生,这样以先进带动后进,实习效果会更好。当然,在实操过程中,课堂上会出现个别学生这样或那样的违纪行为,因此,安全操作要时时提醒,课课强调。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使用正迅速普及。据最新数据显示,制冷空调设备用电量已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0%以上,占大中型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4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因此在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推行下,制冷空调行业也相应作出了技术革新和产业调整。作为一名制冷专业的职教教师,我深知行业技术发展不仅对能源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深远影响。然而该如何满足“低碳”经济时代制冷专业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是当前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可回避且呈待解决的问题。
二、制冷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作为诞生在一百年前的制冷技术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正因如此,多年来制冷行业的技术应用也没有出现过大的调整和变化。而作为随着制冷空调设备普及而开办近二十年的制冷专业,纵观不同教育系统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技能训练基本大同小异,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和考核方法亦延用多年。具体现状是:课程设置方面,当前的教学目标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例如只注重焊工、电工、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综合运用,如制冷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少。教学模式方面.当前的教学仍以理论老师面授与实习指导老师带班相互轮流的方式为主,理论课和实习课分时间、分地点教学,造成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理论与实践难以挂钩,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较低。技能考核方面,只考核学生对已知问题的处理方法,例如仅对某些常见制冷系统故障的维修作操作考核,对发现未知问题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在考核中没有体现。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
对于任何学校来说,要想开好办好一个专业,都同时离不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行业对技术的认同两方面。而制冷作为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学科,一方面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的技术要求也较高。但从往届制冷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来看,他们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到具体工作中才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些已经过时或很少用,而另外一些却要重新学习或深入学才够用。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长期封闭状态下教学所造成学校与社会脱离,专业与行业脱节。所以及时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符合行业潮流的制冷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1.以先进技术为前提的课程设置
制冷空调行业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业调整.以节能、环保为目标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引领着一次产业革命,一些高污染,低能效的技术与产品也面临淘汰的边缘。因此要顺应潮流地发展制冷专业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学习先进技术为前提。首先课程设置要体现先进性。以“热泵”技术为例,作为节能减排的新兵,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以“水、地源热泵空调”为主的示范项目在各地异军突起,实际使用效果令人满意。而针对该新技术就需要在原来“冷水机组”、“中央空调运行与维护”等课程基础上增加“水、地源热泵技术”,“水系统设计”与“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内容,有条件的还应增加包括“热泵用地埋管技术”与“水井钻探技术”在内的相关施工配套课程。相对应实操要求,也应增加“热泵用水管、水泵安装与维护”和“中央空调系统清洗”等课题。另外,其他的制冷方式也因其突出的环保性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在上海世博园区全面使用的“溴化锂非电空调”和已在实行“峰谷差价用电”的地区推广使用的“冰蓄冷空调”等。为配合今后的应用趋势,也应增设“热电冷连供系统”、“溴化锂制冷机”与“蓄冷技术”等相关理论与实操课程。其次课程设置要体现趋势性。制冷产业的调整必然伴随“新老更替”的过程。以家用空调为例,尽管目前市场上仍以“定频机”为主,但不可否认在未来几年内由于技术的成熟与生产成本的下降,“变频机”或“VRV多联机”的机型必定会成为市场主流。为从现在开始培养三年后毕业就能安装维修“变频机”的毕业生,就需要增加“变频原理”与“VRV多联机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对应增加“变频技术应用”和“VRV多联机安装与维修”方面的实操课题。最后课程设置要体现必要性。一些相关专业不常用的内容要在课程设置中有所调整或删减,例如对空调专业学生不常用到的“钳工工艺”等机械类的内容进行缩减;对今后会与本专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内容要适当增加,例如增加“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和“单片机原理”及“PLC控制电路”等方面的理论与实操课程。
2.以技能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对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学生不但要求“学的会”,还要能“做得出”,这才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实施“一体化教学”。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能更好的衔接,打破理论课和实习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融为一体,教师在示范中教理论,学生在实践中学技术。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学习效率高。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当前行业惯例或实际对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进行调整,例如某些理论知识一部分就够用,把其余的时间安排到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训练上,尽量做到够用的不多学,必会的不能忘。除了“一体化教学”以外,还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产教结合”的教学活动,例如联系本专业的企业或工厂,分时分批由老师带学生进去实习,把车间变成课堂,让学生亲身体会,在生产中加深理解,在操作中巩固技能。
3.以综合运用为目的的考核方法
合格的技工要能解决问题,优秀的技工还能发现问题。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制冷专业的技能考核方式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都只是注重单项技术水平,并没有体现社会对综合技能的要求。怎样才能让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并胜任复杂的技术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在职业教育的最后阶段――技能考核上把好关。因此新的考核方法应该以考察学生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结合之前的焊接技能、电工技能和制冷设备维修技能鉴定,加入毕业设计类型的综合考核项目。例如以完成“商用中央空调系统日常维护”毕业课题的形式,其涵盖的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技能、水泵的安装与维修,风管系统的清理与电路控制系统的检修等多方面,还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过程。这种“边学边考,边做边考”的考核方法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也充分培养了学生通过
独立思考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所具有的最大优势。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任何改革或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过程难免遇到不少的困难,特别是改变延续多年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就更需要有信心和耐心去解决这些问题。
1.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体化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而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就是要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制冷行业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如何保证制冷技术教育的先进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否能跟上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它直接体现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因此教师的再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学校应联系行业企业,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观学习,必要的还应与企业签订协议,分时分批安排教师“回炉”实践,结合学习新技术和运用新产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要鼓励老师积极参与专业教学研究,在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方面提供进修机会并给予费用补助。有条件的还可通过组织教师参观行业展览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给学生。另外在新教师招聘方面,应优先考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并要求有最近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2.教学设施的配套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需要有先进实用的教学设施与之配套。已有的基础教学设施是可以延用的,但反映新技术的新设备又怎样解决?这里就有个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财力并不能承担大笔资金的新设备引进,就算引进了也难免几年过后由于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观念,就是教学设备不仅是狭义的花钱买回来使用,我们也可以主动走出去借用――校企合作。合作办学有过很多成功的先例,只是一直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制度。企业的先天优势就是先进性,它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对新技术做出调整,改进新工艺、研发新产品,从而紧跟行业发展的潮流。通过联系企业并签订合作协议,充分结合学校的师资优势与企业的设备资源,不但给学生创造了先进实用的实习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合格充足的人才资源。
3.就业渠道的疏通
篇3
空调器的故障主要出现在制冷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中,而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因此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维修成为了热点和难点。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空调器维修的经验,以及历年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鉴定考核等几个方面总结,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是重点,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我校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现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校”)电器、电工相关专业班级,开设制冷与空调工作原理与维修的课程。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水平,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现就学校空调器电路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自有教学设备现状
为充分适应学校项目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目前用于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的设备主要有4个部分。
1.实际空调器设备。为了结合空调器电路结构不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三个不同的品牌产品,共设定12个工位,来满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教学活动。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专用设备。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与发展的要求,满足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制冷与空调项目技能比赛的需要,学校购进3台制冷与空调比赛专用设备,以适应实施项目式教学,进行参赛选手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
3.制冷与空调教学演示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制冷系统和电路工作原理可以使用模拟的信号状态变化,以及各类仪表来演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4.为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技能提高,开展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利用淘汰下拆旧的空调器,弥补以上设备的欠缺。
(二)本校师资来源及培养
为满足制冷与空调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实施项目式教学,需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渠道,不断实施“传、帮、带”青蓝结对、导师制等师资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从年轻电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到相关企业或高校进行中长期脱产培训,培养专业教学师资;二是利用政府人才引进平台,公开招聘专业性强、有影响力的空调维修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及专业能力;三是从本地企业调入或校企合作共建,使企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建设中来,充实教师队伍专业力量;四是利用已有的优秀师资,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专门对口培养。
根据教学的发展要求,采用青蓝师徒结对、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这样,学校制冷与空调教学的师资不仅数量足,而且质量高,可以顺利圆满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
江阴中专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总结,同时参考其他教材和最新技术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设备,采用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项目式课程校本教材。
1.整合R悼纬蹋综合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理论课程多,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短、学习时间不够,难以消化知识,需要对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编写与本校教学实际吻合的综合性校本教材,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刚开始学习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只有1个学期的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习,导致制冷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学习基础很欠缺,并且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全无。所以要对制冷与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需要编写内容全、涉及面广的教材以便使用。所以要将有关的专业课程整合到制冷与空调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做到学习内容和实用技术相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电器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都要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脉冲与数字电路、无线电基础、传感器与控制等基础科目。在制冷与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电路教学项目的确定,以项目需要为抓手,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将上述各科基础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提取和制冷与空调有关联的理论知识点,编写一套与空调器电路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校本教材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它不是国家规划通用教材,而是自编自用的。又由于很多教学设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并且理论内容基本都是通用的,所以校本教材编写时应适当注意通用性,以利于正式公开出版,推广教学经验。同时,编写校本教材还是要和教学模式、手段等相结合,注意编写的理论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排版模式等。
江阴中专校编写的制冷与空调教学教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都是针对自有的设备进行设计编写的。教学设备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像空调器就是学校在市场购买的自备设备,各个学校很难做到统一,而全国大赛的竞赛设备是统一的。这样针对设备编写的教材就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和其他学校交流使用,甚至公开出版发行,大范围推广运用。
针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学情,专业课很适合项目式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避免知识点分散而杂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所以,江阴中专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是项目式教学专用教材。
教材编写,在设计教学内容上进行项目内容科学分解,以任务驱动为学习和训练,来完成项目内的各个任务,每个项目编写配若干个任务书;在教学过程的布局上,注重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单独和集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教学流程上教材内容体现情境导入、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课堂练习、学习评价、课后练习等标题条目来推进项目式教学进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二)项目式教学实施
实施专业课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进行过三个阶段的实践研究。一是项目式示范课公开课教学,二是相关专业课普遍实施项目式教学,三是进行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制冷与空调教学从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项目式教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全部实施项目式教学,这很得益于我校的制冷与空调课程的师资、设备及校本教材的跟进和提高。
从学校引进的第一批制冷与空调专业师资开始,由于师资来源企业,给学校课堂教学不仅带来新技术和新经验,而且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就是编写了校本教材讲义,应用校本教材讲义实施项目式教学,使项目式教学逐步深入发展。
为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轨,江阴中专校开始实施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训练选手参加市、省级技能大赛及选拔赛,制冷与空调专业首当其冲,获得国赛、省赛、市赛等金牌。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三、取得的教学成果
经过制冷与空调专业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开店创业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验教改班的选手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也获奖颇丰。同时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也日益成熟和提升。江阴中专校师生多次在制冷与空调项目竞赛中获得国赛、省赛、市赛一、二、三等奖,师资力量老中青联接不断,由校本教材改进的中职示范校项目式教改国家规划教材《空调器维修技术基本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部空调器维修技术专著由国防工I出版社出版,数十篇空调器及项目式教学教育论文、专业技术论文等获奖和发表。在此基础上,经过申报和论证,完成了市级课题《基于空调电路应用的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项目式教学在电子线路、电气控制线路等核心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有效推广。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技能训练的设施设备进行开发利用,为满足教学需要,还专门配置了项目式教学教室,通过项目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校项目式教学不仅应用在电子电工类专业,而且在机电、机械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中也得到普及应用。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一、《家用空调维修技术》课程使用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之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授法,教师讲,学生听,讲完理论,再集中一起实操几周。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先中职学生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职生生源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纪律零散,自学能力不强。普通在教室上课,学生不爱听课,再加上专业知识难度较大,单纯地讲理论,学生因听不懂,越听越累,不过十几分钟,一个班中就没有几位学生听课。就算有几位在,也只是理解一部分,空调一些新的零件名称、结构、作用及结构,学生听完之后,很快就忘记了,等到实习时,学生基本忘记了理论课程的知识。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取得效果非常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家用空调维修技术》
的课程知识,就可以探究使用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因为在讲理论时,一般使用空调设备对着学生讲解,一方面有实物摆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着设备讲解,学生可以立即操作,有利巩固学生操作技能。因此,这样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好的认可。
二、《家用空调维修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
1、分组。
现在以一个班50位学生为单位,将班分为10组,每组5位学生。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该组长要求纪律较好,能管好该组的纪律,同时学习要好,能快速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并辅导本组的学生。在拆装的过程中,负责保护空调设备,也防止有些学生因捣乱,损坏设备。再通电试运行时,组长可以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这样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因分的组别人数较少,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操作,有些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讲课,但他很认真请教组长,也可以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科任老师每个项目都要布置任务进行考核,由组长监考,并登记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技能环境。
2、家用空调的拆装实训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首先让各组的组长拆开室外机。因为学生特别想知道空调内部结构,所以先从感性入手。组织好学生将空调拆开,一定要注意拆开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拆完之后,对着各个组成零件进行讲解,再展开讲解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空调电气元件的检测及拆装实训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完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之后,再开始学习电气控制部分内容。首先由科任老师说明电气部分注意事项,特别是注意通电试运行时,必须经过老师检查无误之后,再允许通电。同时,老师给学生讲解该机的电路工作原理,各个组成元件的作用,检测方法。接着,科任老师给学生连接电路做示范,并在示范中提问题,要求学生及时回答,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老师先考核组长的接线能力,合格之后,由组长带领同组的学生进行接线。
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实训安全,也可以保护好设备,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空调系统的抽真空、加制冷剂实训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
当完成了制冷系统的拆装,电气元件的检测和接线之后,学生基本熟悉家用空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接下的教学任务是空调常规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主要围绕典型的空调维修技能操作进行讲解。先以空调系统进行抽真空和补加制冷剂为例来分析实训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首先,先让学生熟悉真空泵、压力表,内六角扳手,活扳手、制冷剂钢瓶等工具的使用要求及方法。第二,进行操作示范,一边操作,一边在黑板中书写操作步骤,特别是抽完真空之后,要求学生注意这个关键步骤,先关压力表阀门,再拆开真空泵的连接头。如果这步操作有误,所有抽真空的任务不能完成,因为有新的空气进入系统中。第三,要求组长先操作,考核合格之后,该组组员再操作。抽完真空之后,可以进行加制冷剂,开始为了快速增加制冷剂,可以在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倒瓶加制冷剂,等开机之后,必须立瓶加制冷剂,防止假如液体制冷剂出现液击现象,损坏压缩机。为了考虑节省成本和环保方面出发,每个同学可以训练抽真空操作,但是加制冷剂只允许加一点,应为下位学生抽真空时,会排掉制冷剂。
三、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并且在组长的监督下,其他学生可以安全地操作,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好实训设备。同时,学生既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学的技能,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学习技能风气。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考虑到自己是否掌握到给课程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因此,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现象,学生又可以真真实实的掌握到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所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给以较好的评价。
四、总结
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扎实的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是每位专业老师都思考的问题。所以,借助空调设备,进行分小组教学,理论和实操一体化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63-66
[2]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70-72
篇5
中职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的就业前景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毋庸置疑成为了中职教育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是职教同行一直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 近几年全国的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也参与了“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的辅导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这几年辅导学生技能竞赛,深刻体会到国家举行大赛的用意不是为分出高下、优劣,重点是通过竞赛促进学、促进教、促进教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取得不错的成效。
一、以理论知识为网,扩大学生技能提升空间
对于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普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大,导致教师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时感到吃力和效果不好。从而出现了一些专业教师不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教授,甚至完全忽略专业基础理论而只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失去了专业基础理论,学生的再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技能提高有限的后果。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指导专业技能,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专业人才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自学能力的提高必受到影响,必然遭到社会的淘汰。
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辅导中,广州市的竞赛大概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举行。选拔选手时按梯度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选用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训练,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刚开始学习,所以在辅导时存在着花时间弥补专业基础知识和抓紧时间训练技能的矛盾关系,但往往这一对矛盾是基本很难解决的,会导致顾此失彼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必须的,所以笔者在辅导学生时一直坚持把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的技能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近年的竞赛中,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无不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这就说明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技能竞赛辅导积累的经验和教学实验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下面几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更有效率、效果更好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生成知识网络
对于制冷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并不多,但因为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一方面的理论,所以讲起来略感杂乱,学生听起来理不出主线,没有生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专业课老师必须先理清这几大学科各自的内容范围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和知识网络整合,如下表所示:
(二)抓住知识本质,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力求简、浅、明。也就是说,在进行讲授时,要尽可能简单、浅白、明了。能用最短的时间,最浅显的道理,抓住理论知识的本质,效果就会更好。如:笔者在讲授制冷循环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冷凝器散出的热和蒸发器制出的冷是怎样产生的。有些教师可能会更偏重于利用热力学定律进行解释,但笔者一针见血抓住本质,利用制冷剂的气液变化进行吸放热来解释,学生感到更容易理解。
由学生技能竞赛探讨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对于专业课教师,我们在培养学习兴趣上,要尽可能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就如:笔者在上电冰箱检修的课程时,没有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先布置一个课程制作――制作一台简易冰箱来进行。通过笔者的指导,学生最后基本上都能成功制作。当学生感受到蒸发器的冰凉感觉后,就有了好奇和兴趣。此后,再把所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思维也跟随着活跃起来了。所以,在进行枯燥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们需要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可以事半功倍。
二、以基本技能为根,让学生熟能生巧
基本技能是指专业中基本的技术能力。技能的生成,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其特点是一旦掌握后就难以忘记,正如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技能一样。熟能生巧,形成和提高基本技能的唯一方法就是练。
所以,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练就是硬道理,练就是唯一提高的方法。当然在练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技巧,需要在练中总结,不断形成经验。在辅导学生的竞赛中,笔者先把各种专业基本技能进行讲解,然后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行练习来进行这方面技能的培养,当然在练习中还需要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基本技能就能较扎实地掌握了。
三、以自行生成为主,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
全国中职电工电子类技能竞赛项目的总评委杨少光老师在广州市电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的讲座中提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并且提到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个职业中从“从初学者到熟练者,到能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而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定位在职业能力的提高者(熟练者)和能手的能力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只有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具有了相当的专业基本技能,才能向专业的高级技能迈进。而在制冷专业的高级技能培养中,目标是能让学生掌握制冷设备中的运行原理,具有独立解决制冷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问题。换言之,制冷专业具有高级技能的学生不是在维修时只会更换有故障的电路板,而是会维修,这才是具有真本事、真才能。所以在制冷专业的技能竞赛中,已经慢慢地从考核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向专业高级技能转变,慢慢地加强学生对制冷设备的运用与维修方面的能力,突出实用性。
专业高级技能的形成以学生的自行生成为主,这种生成方式实际上就是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近几年提出的“从练中学”的生本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一致的。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在练和做中得到体会,从而自行生成经验,这样的技能形成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和更深入地抓住技能的本质,才能活学活用。另外,在培养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时,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传授,并且还需要传授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制冷技能竞赛中,除了制冷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还涉及到机械、化工、电工、电子、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技能是靠练,而高级技能的形成是靠悟。所以在培养学生专业高级技能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慢慢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有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际是培养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高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在于练,而高级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于悟。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后,就能较容易地成为专业高级技能层次人才,才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屡屡获奖。2009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广州市“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2010年4月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该项目的技能大赛,两组选手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辅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同项目的市赛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省赛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国赛获全国三等奖。2013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市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同年的省赛又获得二等奖。并以上面的经验为借鉴,在教学上逐渐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效果。笔者辅导的学生在参加专业考证中,学生的通过率高,各班级的制冷专业考证通过率都能达到95%以上,而且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表扬。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6
在专业技术领域,如大型服务器及服务集群等商业化的大规模计算服务中心,仍然需要高效的散热及温控技术来保证高精度的数据服务。这就需要必须采用高效的散热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对比常规的风冷技术、水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主动的制冷方式,其散热效果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并且在半导体制冷的实际应用中,证明了主动的制冷散热方式为服务器运行的保障是具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对于半导体制冷技术应用的条件很严格,根据其技术的基础情况,要从服务器环境管理、温度监测及控制、辅助散热技术等多方面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实现服务器的环境管控。
1 服务器环境
1.1 服务器构架复杂
服务器由于用途与传统的计算机并不相同,所以在服务器主板与其他服务器配件都与普通的计算机有所出入,服务器内部构造是与其主要用途决定的,所以很多服务器并非采用传统的兼容构架,而是根据其特定用途进行设计的。例如:单一的主板对多CPU的支持,多内存,多显卡,多外接设备等的支持。如图1所示。
1.2 服务器空间有限
服务器的空间是由服务器机箱规格决定的,按照1U、2U、刀片服务器等不同规格决定,由于在有限的空间中需要放置更多的设备,所以决定不能将更大面积的散热设备至于其中,这就决定了服务器散热必须采用高效地的设备来解决实际问题。
1.3 服务器散热方式
传统的服务器散热方式与普通PC机基本相同,主要由风冷式散热、水冷式散热。其中:风冷式散热主要由导热片和风扇组成,导热片多采用铜、铝材质的不同制程工艺制造,风扇多为带有温控设计。风冷散热优点是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散热方式决定了其效能不高,不能满足要求较高的环境;水冷式散热是将风冷式的风扇替换为液体,通过液体循环传热体质达到散热效果。
2 半导体制冷技术
2.1 半导体制冷的原理
热电制冷是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制冷功能,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性能特性,所以人们把热电制冷称为半导体制冷。详见图2所示。半导体制冷是建立于塞贝克效应、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傅立叶效应共五种热电效应基础上的制冷新技术。其中,塞贝克效应、帕尔贴效应和汤姆逊效应三种效应表明电和热能相互转换是直接可逆的,另外两种效应是热的不可逆效应。
(1)塞贝克效应, 1821年,塞贝克发现在用两种不同导体组成闭合回路中,当两个连接点温度不同时(T1
(2)珀尔帖效应,珀尔帖效应是塞贝克效应的逆过程。由两种不同材料构成回路时,回路的一端吸收热量,另一端则放出热量。
(3)汤姆逊效应,若电流过有温度梯度的导体,则在导体和周围环境之间将进行能量交换。
(4)焦耳效应,单位时间内由稳定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导体电阻和电流平方的乘积。
(5)傅立叶效应,单位时间内经过均匀介质沿某一方向传导的热量与垂直这个方向的面积和该方向温度梯度的乘积成正比。
2.2 半导体制冷的效果测试
本文主要进行 CPU 在只有风扇情况下和CPU 在接入半导体制冷片时的试验: ( 1) CPU 在只有风冷( 风扇) 情况下的散热: 先把半导体制冷片从整个装置中取出,将 CPU 直接贴在散热器上,然后给 CPU 和电扇都接通直流电源,风扇两端电压稳定在 12V,CPU 两端加电压从 5V ~8V,每次增加 1V,用数据采集仪记录在每个电压下的CPU 从初始状态到稳态的温度数据; ( 2) CPU 在接入半导体制冷片时的散热: 把半导体制冷片放入装置,冷端贴在 CPU 上,热端贴在散热器上,先给 CPU 和风扇接通直流电源,风扇两端电压仍稳定在 12V。给 CPU 两端加 5V 电压,一段时间后给制冷片两端加电压 3V ~7V,每次增加 1V,记录在每个制冷片输入电压下制冷片冷端和热端从初态到稳态的温度数据,再分别给 CPU 两端加 7 ~8V 电压,进行相同的操作。
在进行试验时,整个装置除了风冷装置以外全部放入隔热槽中,这样热量只能纵向传导,所以整个问题可以近似为一维导热问题。
2.3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半导体制冷片的降温效果详见图3 为 CPU 输入电压为 5. 0V 时,有无制冷片时的 CPU 温度对比。有无制冷片时的 CPU 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半导体制冷片对 CPU 的降温效果明显。不接入制冷片时,CPU 温度从室温上升至平衡温度而保持稳定。当制冷片接入时,CPU 温度开始降低,约经过 300s 后达到稳定状态。制冷片输入电压为 3. 0V 时,CPU 温度从38. 7℃ 降至 25. 2℃ ,明显低于了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3 总结
在计算机发展中,服务器的散热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传统散热方式与半导体制冷方式的对比可以直接反映出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优越性。本文经过分析,证明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在计算机服务器中的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其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扶新, , 贺俊杰 , 等 . 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 CPU 散热研究 [J]. 制冷技术 ,2009.37(2):48-50.
[2]唐春晖.半导体制冷―21 世纪的绿色“冷源”[J].半导体技术, 2005, 30 (5) : 32- 34.
[3]徐晓斌,刘长敏,陈照章,等.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微机温控显微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06, 22 (12 ) : 28 - 30.
篇7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o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erefore, mus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unit qualif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review shut, co-examination of qualit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quality, product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equipment debugging clos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work.
Keywords: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Co-examination; Commissioning; Quality supervision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通风与空调建筑越来越多。在通风空调工程领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随之引起的安装、调试及设备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通风空调工程监理工程师应作好工程全过程的监理,避免出现不应有的质量问题。
1 严格把好对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关
首先,对于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格,是否有良好的业绩,是否建立起有效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从技术措施上,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计划以及为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再次,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审核其主要项目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岗及持证上岗。审核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证书,尤其是从事管道焊接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类别管道焊接的考核合格证书。最后,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设备,其规格型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 认真把好图纸会审的质量关
监理在收到图纸后,要及时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要认真研究“消化”图纸,由监理或施工单位对审图时发现的图纸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形成书面文件,在设计单位技术交底前提交给设计部门解决。图纸会审中应着重关注以下问题:
(1)设计图纸是否齐全;设计总说明是否详细;施工图纸是否经审图部门审核批准。
(2)平面图、剖面图和系统图标注的风管尺寸、标高等是否相符,有无矛盾。
(3)管道与建筑物之间有无矛盾,预留孔尺寸是否正确,布置是否合理。
(4)通风管网的布局是否合理,在短距离的管网内是否出现过多的弯头,使局部阻力增大,影响系统的风量。
(5)空调系统管网分支管或送风口是否有足够的调节装置。否则,会给系统的调试调整带来困难。
(6)对于地下室、地下车库等电气管道、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及通风空调管道密集的地方,应重点审核各专业管道在平面布置位置、标高及管道走向上是否存在矛盾。在这些部位,设计是否提供了详细的管线综合布置图。如果没有,应提请设计部门考虑出图,或者由监理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综合会审,明确各专业管道的平面布置位置、走向及标高,确定各专业管道施工的先后顺序和发生干扰时避让原则。避免今后通风空调管道施工中,因避让其他管道而造成过多的弯头,影响通风空调系统的性能和风管标高过低等质量问题,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返工问题。
(7)对硬聚氯乙烯板风管,由于其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较大,要着重审核直管段是否设置了伸缩节;直管与支管之间是否采用了软接头。
(8)审核通风空调设备的选用是否恰当;工程所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例如:空气洁净系统柔性短管的材质是否为不透气不产尘的材质,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是否为不燃材料等。
(9)对于高层建筑,还要认真审核防火与排烟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在个别项目中,在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避难层为全封闭式的地方,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结果造成工程在消防验收时没有获得通过,不得不重新修改设计和施工。因此在图纸会审中要引起注意。
3 把好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质量关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前,监理人员应参加对进场设备的开箱检查工作。设备应有装箱清单、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有商检合格证明文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应做漏风量的检测。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高效过滤器安装前需进行仪器检漏,合格后方可安装。对空调水系统中工作压力大于1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电动、气动自控阀门,除有合格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外,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
4 把好现场产品制作和设备安装质量关
现场设备的制作和安装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质量问题频发的高峰期。监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严格把好质量关。
(1)加强对现场设备制作和安装过程的巡视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应根据现场不同阶段的设备制作和安装施工的内容,认真研究图纸和相关的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巡视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是否有违反设计和规范的问题。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以监理通知单、监理联系单等形式,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整改情况及时复查,确保符合要求。
(2)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在此基础上,监理应进行必要的平行检验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并认真做好检查的各项记录。
(3)对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冷媒管系统的水压和气压试验、冷凝水管的充水试验、有关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等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监理人员要制定具体的旁站方案进行旁站,认真填写旁站记录,并留下必要的影像资料,确保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
(4)严格隐蔽验收程序,确保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通风空调工程中的各项隐蔽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隐蔽验收程序。未经监理隐蔽验收合格的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认真做好土建施工与通风空调工程安装施工间的交接验收工作。通风空调工程安装施工前,应检查设备的混凝土基础质量情况,土建施工中的预留孔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如果砖混凝土风道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通风和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十分重视这些土建施工项目的交接验收工作。不合格的土建施工项目,必须要求整改合格。
(6)要规范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严把验收质量关。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验批的划分和详细的质量验收计划。对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进行验收;对分项工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有关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对通风空调工程的各分部(子分部)工程,则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技术及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中应认真填写有关的验收记录,认真审查各项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性检验(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完整、真实;提交的资料是否与工程的进程保持一致。要避免个别施工单位平时不及时提交资料,到竣工验收时集中填报,造成质量控制资料滞后和造假等现象。在验收中,不论是工程实体质量还是质量控制资料,凡是不符合验收要求的,监理人员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到位,才能在相应验收文件上签字确认。
5 把好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调试关
搞好单机设备调试和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调试工作,是确保通风空调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果施工单位不严格按调试程序进行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合调试,调试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在此阶段,监理要抓好以下工作:
(1)系统调试前,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具体的调试方案,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目前,许多项目施工单位没有编制具体的调试方案,这给监理工程师的监控带来不便。
(2)要审查系统调试所选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其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量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3)督促施工单位完善设备调试的组织机构。设备调试期间,施工单位的相关专业技术负责人员应到场。另外,新风机组、冷却塔及制冷压缩机(冬季时的锅炉设备)等,主要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也应到场做好设备调试的技术指导和配合工作。
(4)要禁止施工单位不经单机调试就直接进行系统联合调试的行为。监理工程师应严格监督控制设备的调试程序,这样才能保证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以空调制冷系统调试为例,其调试应按如下程序进行:1)首先应对空调系统的单体设备进行试运转,达到施工验收规范或产品技术标准后,才能进行其他工作。该系统的单机设备主要包括水泵、新风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及制冷压缩机等。2)各单体设备调试合格后,监理应组织检查系统联动试运转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合格,特别是水源、电源、气源、热源应准备妥当,各设备控制回路模拟联动无误。3)完成上述工作,就可分别对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进行运转。在运转前,应分别对两个水系统进行清洗,以防将管内污物带入相连接的设备中。4)在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运转正常后,即可对制冷系统进行联动运转。
(5)对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设备厂家等单位召开设备调试专题协调会议,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应采取的有效整改措施,督促施工单位按具体的整改方案,落实到位。
(6)调试结束,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及时整理和完善竣工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核。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风空调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给整个工程竣工交付后的使用带来较大影响。作为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图纸会审,严格控制工程材料和设备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产品的制作和设备安装质量监控,强化对设备的调试工作监理。只有切实加强质量监理工作,把握监理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确保通风空调工程的质量。
篇8
果蔬冷链物流;制约因素;信息化管理
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食品等的保鲜保质和储存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蔬冷链物流产业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如何在果蔬冷链物流领域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如何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重点在于果蔬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认真研究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把握果蔬冷链行业发展的关键,正确制定行业发展对策就成为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1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特点
1.1 果蔬冷链物流投资大,运营成本高
由于果蔬的易腐性和实效性,果蔬冷链物流从果蔬的采摘到消费者的手里整个过程都需要严密的温度控制来保障果蔬的品质。这一过程中,冷链运输设备,冷链储藏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冷库和购买冷藏车的费用是一般仓库和普通车辆的3-5倍,这就意味着果蔬冷链物流的投资要比常温物流大的多。
1.2 果蔬冷链物流需要全程温度控制
基于水果蔬菜独特的化学性质,如何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程度,减少浪费,这就需要依靠低温温度控制,从而达到延长果蔬保存周期,降低损失的目的。因此,果蔬冷链物流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进行全程温度控制以保证水果蔬菜的品质以及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损失。
1.3 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监控困难
一般来说水果蔬菜的冷藏率在0℃左右,但由于果蔬的种类、品种不同,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如果贮藏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将会缩短贮藏期;如果贮藏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将会导致冷害和冻害的发生。因此果蔬冷链物流对冷藏温度及湿度控制技术要求很高,并且监控困难。
2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2.1 冷藏设施有限,冷藏运输率低
近几年,我国在整个果蔬冷链中冷藏设施主要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运船、铁路冷藏车,截止2011年我国冷库的容量为1000万立方米,冷藏车4万辆,铁路冷藏车7492辆,冷运船200艘,这一数据较之前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需求。我国果蔬冷藏运输率仅为15%,除少数出口果蔬外,国内的果蔬流通90%以上基本是常温运输,至多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
2.2 信息系统有所发展
目前我国约61%的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工具;78.2%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80%的企业有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70.5%的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这说明大多数的企业都开展了基本的信息化建设。
3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201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总投入1.80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6.8亿元支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建设,截止至2010年3月份,全国已建42万家农家店和1467个配送中心,覆盖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虽然国家开始重视我国农产品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距甚远,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运流通和配送中心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充分满足农产品销售需求。
3.2 交通运输设施缺乏,存储设备不足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果蔬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2010年我国公路交通总里程400.8万公里,铁路交通总里程9.1万公里,但是,我国运输网络密度还远低于发达国家,铁路网密度仅为美国的38%、日本的8%、德国的17%;公路网密度和高速公路网密度分别只有美国的58%和72%、日本的13%和40%、德国的22%和21%,交通基础设施缺乏,影响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1000多万立方米,大多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仓储型冷库为主,很难满足现代城市配送的要求,而且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存,果蔬冷库储存量只占库容总量的20%。
3.3 相关冷链技术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由于现阶段缺乏高素质的冷链低温专业技术人才,国内各个冷冻冷藏企业的制冷技术仍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保留着以往的老一套制冷工艺和技术,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冷藏专业技术的缺乏,致使制冷效果能耗高,冷链成本居高不下。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产品流通的盲目性。
4 改善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建议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扶持果蔬物流产业发展。拓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的融资渠道。出台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加大专项引资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金,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和多渠道投资的格局。
4.2 加强硬软件建设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道路建设,实现城乡交通便利化,缩小城乡之间交通往来的障碍,为农村果蔬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和冷库装备。引进先进果蔬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果蔬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计算机化,例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IS 与GPS)和电子交换系统(EDI),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冷链运输动态和库存产品的保质期与库龄,确保果蔬冷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4.3 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管理
果蔬的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加大对装卸果蔬运输车辆的停时、中时的考核力度,严格果蔬冷藏运输车辆在途时间的考核标准,缩短冷藏运输的运达期限。整合冷链物流流通环节,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果蔬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果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
【参考文献】
篇9
1 制造业在仓储管理上存在的典型问题
1.1 成都某制冷有限公司简介
某企业始建于1987年,总部在辽宁省沈阳市。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的集团型企业。公司是以进口制冷配件销售、制冷设备制造安装、联保服务冷冻工程为主的企业。成都公司成立于2006年,供应各种制冷压缩机、冷风机组、冷凝压缩机组、低温复叠机组、船用机组、除湿器、加湿器等制冷设备。
1.2 成都公司的仓储管理的问题
尽管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以成都公司为例,虽然公司规模庞大,历史悠久,但在不是很发达地区的仓库建设却很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大部分仓库的设施陈旧落后,并且是人工手动操作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极低,适应不了现代物流的要求。在成都地区的仓储管理方面,缺乏管理人才、没有先进的仓储技术、和供应商与客户的事前联系缺少规章制度等问题早已经是屡见不鲜。在仓储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公司的业绩逐年下滑。
1.2.1 仓库选址不合理
成都公司的仓库建设在地处成都外三环的地段,那里大多是平房的小镇,一直都是成都各中小企业的仓库所在地,但是这些地区的环境极差,道路不平整且窄,经常出现堵车现象,不利于企业运输货物,耗时长,容易损坏货物。并且仓库与周围其他建筑物之间没有安全间隔,排列紧凑,不能防止火灾到来时火患的蔓延。成都公司在仓库的选址上,只注重了当前利益,节约了仓库选择带来的地段成本,却忽略了仓库的可持续发展。
1.2.2 仓库建设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和资源闲置
仓库的安全措施很差,仓库门只有一扇普通店铺常用的卷帘门,缺少紧急出口,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仓库内照明不强,货物堆码不整齐,不利于装卸搬运和检验货物。仓库规模小,货物有时堆满整个仓库,有时却只占了仓库的三分之一。仓库内的货物包装大多都已破损,容易造成货物受潮和受到鼠咬虫食。仓库内的装卸搬运设备只是比较落后的手动叉车和平板推车,在货物的装卸搬运时,操作极其麻烦,既耗时,又吃力,极大降低了装卸搬运的效率。
1.2.3 仓储人才缺乏
目前成都公司缺少既懂仓储管理又懂仓储操作的人员,缺少了专业技术的人才,导致了在仓库选址和建设上的决策错误;缺少了操作的运用型人才,导致了公司缺乏对仓库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的认识;缺少了仓储管理型人才,导致了仓库管理松散、仓库货物的堆码散乱、仓库缺少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成都现在的仓储人员综合素质都比较低,在工作上不能做到团队协作,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上不能权衡其重要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公司对仓储环节的不重视,没有做到公司和仓储员工的统一协作。
1.2.4 仓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国内一部分大型制造型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制定了一套以公司自身特点为基础、以创新并且实用为理念的企业规章制度,很好的遏制了仓储人员的消极行为,改善了仓储工作的运行模式。而成都公司却没有像上面所说的其他制造型企业那样做,忽略了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同等的重要性,造成了仓储工作的散乱无纪,以致仓储工作的效率一直停滞不前。
2 成都公司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研究
根据前面对成都公司仓储管理的研究分析,已经了解到了公司在其仓储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仓库选址不利于运输,仓库的内部建设不利于装卸搬运。并且也分析出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通过以下几个措施进行改善。
>
2.1 重新制定仓库选址对策,改变仓库位置
前面已经提到成都某的仓库选址存在严重的问题,对货物的运输和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应该重新对公司的仓库进行选址。而又考虑到成都市的交通情况,白天二环路以内大多数地段堵车现象很严重,如果仓库建在二环路以内,货物的运输效率会降低很多,耗时会比平时多一倍,甚至是两倍,还有考虑建设仓库初期的固定费用,投入运行后的变动费用,所以只能把仓库的选址定在道路比较通畅、租金不是很高的二环路地段。再就是考虑到供应商、客户的供货和提货情况,应该选择道路顺畅,并且企业应该将仓库建在服务区域附近,以降低运费,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
2.2 提高仓库的自动化程度,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
2.2.1 提高仓库自动化程度
前面提到成都公司仓库的设施设备都十分的落后,极大降低了装卸搬运的效率。所以首先对仓库的设施设备进行彻底的改进和升级,提高仓库的自动化程度。购买或租赁新的机械化设备,比如电动式叉车和货物统计系统,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使用高层货架存储货物,存储区可以向高空发展,充分利用仓库空间。还要培养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来操作这些新的设施设备。
2.2.2 引进先进的仓储系统
成都公司应该引进一套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仓储系统,进行科学储备,减少库存资金积压,提高物料调节水平。并进一步的对其进行研究,掌握了一套好的仓储管理系统,就掌握了物流各环节的均衡。 2.3 引进并培养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仓储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紧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物流规划与战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操作人才等都十分缺乏,仓储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成都公司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仓储人才培养培训的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等新模式。所以成都公司应该与各大院校建立密切的沟通交流渠道,还有以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为着重点,加强对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2.4 制定企业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成都公司应该制定一套以公司自身特点为基础、以创新并且实用为理念的企业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的职位和薪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很好的遏制仓储人员的消极行为,并且改善仓储工作的运行模式。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能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方式,到最后能延伸出一个高效的仓储工作运行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了仓储工作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比如在上面例举的制度基础上,对过失严重或过多的员工进行停职或降职,甚至是辞退,对工作有积极性的、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升职或者加薪。
3 总结
现代物流的发展不能缺少对仓储的管理,高效的仓储管理能有效的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拉动整个市场的竞争力。在未来的中国,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的又一大热点,没有优质高效的仓储管理,就没有优质高效的物流。优质高效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拓展公司的利润空间,在满足公司基本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应该积极的发挥公司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仓储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的仓储动态,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智斌.仓储管理细化量化与过程控制[m].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2]蒋长兵.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立体教材 仓储作业流程、表格与示例[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3]张旭凤.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张耀平.仓储技术与库存管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5]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在现代家庭,普通的空调作为必备的一台家电并不陌生,但是它只是简单的解决了室内温度的问题,并没有对室内的空气、环境问题有所改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暖通空调凭借其提供更理想的室内环境的优势成为空调领域的主力军,被广泛应用于中大型商场和楼堂馆所,以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环境。然而因其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往往会由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措施或不到位的调试方法导致其不能正常运作,出现诸多问题,影响用户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官司,后果严重。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减少或避免问题的产生,所以其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尤为关键。
1、暖通空调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标高和管线交叉
目前,绝大多数的施工图纸是通过工程绘图软件CAD完成输出的,暖通工程也不例外。它工程庞大,专业涉及复杂,包括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供热工程、电工学等10余种必修专业。此外还与制冷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选修专业相关,因其各自的用途差异,管道线多而复杂。一般施工图中的管道设备标高只是大概的规划,并未完全核实,或忽视了繁多管线交叉的问题,这就给后期的安装埋下了隐患;还有可能标高的定义是准确的,但是施工人员不专业或没有严格按标准安装,使实际尺寸偏离设计尺寸,最终导致标高和管线交叉问题的出现。这不仅使施工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加,更导致了后续安装的不规范性,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进度。
1.2水循环不畅
水循环系统在整个空调系统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一旦其出现问题,整个系统就难以运作甚至瘫痪,失去了暖通空调的意义。冷冻水循环管道堵塞在水循环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管线铺设不合理,管线的复杂交叉使得相互之间不能正常协调运行,甚至挤压空调管道导致其变形,之后的管道内气囊堵塞也就不足为奇了,进而造成了水循环不畅;另外管道的清洁问题也不容忽视,安装前没有清洗管道,也没有对其进行吹除处理,而施工后也没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清洁维护或清洁工作不到位,使得管道内杂物阻塞,直接导致水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有时因为管道变径的接口设计或制作的不标准,造成气流不畅,影响水循环。
1.3噪音
噪音超标历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暖通空调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也难以避免,而且比较常见。风机盘管是暖通空调理想的末端产品,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所改善和提高,各项指标也符合相关标准,但是很多大风量的空调设备应用到实际环境中产生的噪音远高于参考值,结果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影响着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对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也造成了一定干扰。
1.4管道结露滴水
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质量是第一,暖通空调保留并发展了空调最基本的功能即调节温度,此时材料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即使有很好的设计原理,但管道材料低劣,保温散热功能差,根本无法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或检验系统不完善而忽视了管道材料所应有的功能,选择了劣质的材料,就会降低暖通空调的调节力度,导致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凝露滴水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比如对管道之间接口的处理,操作不当会导致气体泄漏,不能保证其严密性,或安装后没有检查,没有定期检测水压等,这些由于施工人员的大意和不标准的操作,都会引起管道的凝露滴水。
2、暖通空调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2.1制冷机组事故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提到不按标准选择施工材料很难达到保温散热的预期效果,即材料问题,或由于测试人员不专业,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测定时没有按照说明书逐步进行,都会使制冷机组产生事故。另外,当测试的压力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也会引起其问题的出现。
2.2空调局部效果不理想
一般是由于施工时或施工后没有及时检查和清理系统内的异物,导致堵塞,或者是因某部分的设计不符合常理,加上调节有难度,导致系统局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3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不足
水泵输出的力量达不到标准,冷却塔的水温低于规定的参数,泠凝器中有异物堵塞管道或其隔离垫错位丧失降温作用,是造成制冷量不足的常见原因。
2.4运行时结霜
回风阀的开口过小,或没有清理回风过滤器致其堵塞无法过滤,风机皮带松动后没有足够的排风量都会出现结霜现象。
3、常见问题的控制对策
3.1施工中的问题对策
1)针对标高和管线交叉现象,首先应该以综合全局为原则,设计规范、合理的施工图,同时标明风管、水管等主要设备的尺寸和标高,采用这种设计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明确各专业管线的具置和标高的尺寸,避免管线交叉。施工前暖通空调专业人员应加强与其他专业的人员交流,会审图纸,整体把握管线布局,检查是否存在管线交叉情况。此外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避免问题的产生。
2)由于管线交叉错乱会挤压管道变形,造成水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上述方法减少了水循环不畅问题的发生,这对于后续的安装施工起了奠基性作用,也有利于协调整体施工的进度。此外,我们还应做好清理工作,如封闭管口前除去管道内的锈斑和异物,为防止水分及杂物进入,暂时不能封闭的管口,应做好封堵工作,在将所有管道连接前应分段清洗,方便封口的同时能很好地防止管道阻塞,以免引起水循环系统的异常运行。
3)作为质量通病的噪音超标,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使用弹簧吊钩固定风机,用软接头连接水管和风机组合,采用减震器减少安装风管和风机时造成的部件震动等方法以减轻噪音。隔音材料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也比较常见,如在天花板和墙面安装吸收功能好的吸声板,门窗数量尽量少的同时也采用吸音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噪音的外散。安装后还要在现场进行运行测试,若噪音还是超标,应重新安装、调试,必要时应更换设备,直至达标。
4)解决管道凝露滴水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对材料的严格把关。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检查,对检验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坚决不准许其入场。因为只有管道材料合格了,才能保证流动气体的严密性,更好地调节温度,确保舒适环境的营造。
3.2调试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请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测试的压力,在容器额定压力范围内的同时严格按照说明书对暖通空调进行调试。
2)首先对局部不合理的设计进行修改、更正,使其符合常理并便于调节,在此基础上,对该部位系统进行清洗,保证其整洁、顺畅。
3)清除管道内的杂物,检查冷凝器的隔离垫是否错位,还有对冷却塔进行维修使其水温和水量符合标准。
4)按要求调节回风阀的大小,清洗回风过滤器,固定风机皮带至能排出足够的风量。
4、结语
总之,想要提高暖通空调的施工质量,使其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益,就必须有一套严格的设计标准和顺序,以及标准、规范的操作,处理好各个细节,做好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减少相互影响,预防易出现的问题,认真正确地处理已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暖通空调系统更好地运行,为用户创造更多的效益。
篇11
Keywords: HVA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 TH1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暖通空调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1.1暖通空调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然后,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如此循环,在夏季,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在此主要研究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部分,主要涉及供水系统和空气处理单元。
1.2暖通空调供水系统。
常用的冷冻水(水为载冷剂)系统的冷冻水管道均为循环式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的不同,按水压特性划分,可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方式划分,可分为双管制系统、三管制系统、四管制系统;按各末端设备的水流程划分,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按水量划分,可分为定水量和变水量系统。变流量系统中的原则足的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建筑物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回水的流量来适应,该水系统输送的水流量要与建筑物需求相适宜。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设备的造价不断的下降,变流量系统可以使系统全年以定温差、变流量的方式运行,尽量节约冷冻水泵的能耗,使得其得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法。
1.3暖通空凋空气处理单元。
在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单元中,首先是新风与部分回风混合,形成混风,混风经过热交换器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形成送风,在冬天,混风吸收能量温度提高,在夏天。混风温度降低,送风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送风管道进入房间,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热量的传递,最终调节房间的温度到达所需要的设定点。房间内的气体在排风机的作用下被排出,形成回风。部分的回风排出室外,部分回风与新风混合重复上述过程。混风和冷冻水的热交换是在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进行的,热交换器是暖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单元中的重要部分,热交换器的工况处于部分负荷下时,并非与设计工况相同,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热交换器绝大多数时间是在非设计工况。
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标高和定位不精准的问题。
现代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图纸很大一部分都是应用CAD绘制的[1]。尽管在施工图纸绘制以前,安装专业设计就对管道和设备的标高采取了早期的规划,然而,施工图纸正式出图以前,大多并没有给予仔细的审核,所以引起了各专业施工图中管线标高 、定位交叉严重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严重工程质量,对工程的协调与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综合建筑物,情况更是严重。往往是在图纸上标注不清的情况下,就采取了施工工作。有的直接造成了前面的管道施工安的很舒服,但到后面的就较难进行下去。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设备装错了位置或在标高上出现了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常常造成了设备不能使用而需要返工,浪费了人力物力。
2.2管道堵塞
空调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管道堵塞,造成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某工厂装配车间空调效果很差,散流器处有风吹出却无法降温。检查发现空调机组冷水管上的阀门全开,但压力表上的读数几乎为零,由此可判断流过空调机组表冷器管束的冷水极少,估计是空调机组附近管道内有堵塞物,拆开供水管压力表前的水过滤器,果然发现管道严重堵塞,堵塞物被清除后,车间空调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2.3设备噪音
一定要弄清噪声源,比如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冷水泵、空调器、通风机等,这些设备的噪声都非常大,要审核这些设备布置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最优,设计是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消声、减振措施。不能只考虑空调系统的消声而不考虑排风系统的噪声,只考虑送风口的消声而不考虑回风口消声,也不能只考虑建筑物内部的消声而不考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4图纸定位数据不准确
现在许多设计施工图上,设计者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没有注明风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标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不同专业之间管道碰撞、所注数据很不实用,甚至管道与结构、装修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给工程安装带来许多麻烦。
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3.1严格抓紧施工前管理。
篇12
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非常关键的,与此同时体系要求我们以专业的维护团队做支撑,这一团队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完善的业务能力,并且要求我们的技术团队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遇到突况下极大的保全我们的设备,实现很好的维护工作。如果遇到需要改动系统和设备的情况时,一定要将修改方案上报,待上级领导批准签字后才可进行实施。
2、广播电视设备日常维护的特点
(1)确保传输的安全性。这是一项基础性安全工作,这有我们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在我们的工作中确保传输设备是一种在线的传输,并且随着各个电视台运行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而用来维修、维护的时间则要少很多。在这里我们突出了日常工作的重要性,日常的细致规划、充分工作,完善的应急方案,只有这样细致的工作我们才能对在线设备进行维护,才能确保安全的传输。
(2)提前性应该做好事先的工作,亡羊补牢是万万不能的。
(3)平凡性日常的技术维护工作,就像幕后工作一样,琐碎,繁杂,无名无利,往往就会感到厌烦,生厌。
(4)确保运行环境的整体优良。整体环境的要求是这一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首先就是对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在机房内部应挂有湿度计和温度计。湿度计、温度计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的机房的工作环境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在两个计量工具的严密监控下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当温度较高时,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打开空调进行制冷,所以空调的制冷装备一定要好,出现问题要及时让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轻视湿度对工作设备的影响,在一定情况下适当的湿度也是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比不可少的,机房内太干燥的话,设备就会容易带静电,易损坏传输设备里的集成电路,因机房内保持适当湿度和温度可以使传输设备寿命加长,不易损坏。
3、保障技术指标的高质量和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指标的高质量传输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传输的质量、安全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确保保障技术指标的高质量和传输的安全性是设备日常维护,在最大程度上坚持合理地使用设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对传输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通过以上系列的工作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问题在初级阶段得以解决。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求实现工作中的设备的定期清洁,实施比较详尽的保洁计划,制定设备相关的状态、运行时间、维护情况等名目览表。我们需要针对具体出现的问题予以总结便于我们在工作中最便捷的解决问题:
(1)观察法。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技术维护人员通过对设备故障症状的观察,直接对问题予以判断,并据此得出解决方案。我们所轮机的观察法主要是有这几方面看,听,摸手段予以实现的。这样观察法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具备较长期的工作经验,才能在实践中运用得当,实现对问题的准确分析把握。
(2)经验法。经验法对我们的技术人员的要求则高一些,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很好地总结,形成自己工作的经验。也就是我们的技术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故障设备所表现出的症状和相应的工作经验来对设备相应的故障作出直接的判断。
(3)排除法。排除法的使用也是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多方总结技术难题的出现状况。因为引起同一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从中对不相关的因素进行排出,便可对故障产生的因素加以判断,进而提出相应的设备故障解决办法。
4、播出系统维护方法分析
(1)对于播出系统的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在我们的技术处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定期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问题消灭于萌芽,其所实现的目标在于防患于未然。依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和系统设计要求来对设备定时定点地进行检查和巡视。在这一项工作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检测尤为重要,应做好详细的检测结果记录,并同设计值相比较,从而对系统做出主观性的评价。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就应当对问题进行分析,究其原因并及时地进行解决,从而使得系统的工作状态始终稳定。
(2)对播出系统不定期维护。这样的维护策略是要求我们在定期维护的基础上作一有益的补充,所谓不定期维护指的主要是排除突发性的故障,其工作重点在于用户投诉和外观检查,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故障应采取应急处理。
5、传输设备的维护处理方式
这样的设备在我们的传输中起到了很是关键的作用,我们需要针对于此作更为详细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维护的传输设备的维护处理方式就是来运营网管计算机来实现对设备的监控,可以提炼出大量的细节性信息,包括性能和告警,并能够对全网络作出整体性的观察。我们需要针对于此制定较为详尽的方案:
(1)确保设备运行环境的良好。包括机房环境的湿度、温度,供电设备质量的好坏以及防尘等设备是否同要求相符。这些环境的要求是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其寿命的重要前提。一般情况来讲,对于环境的要求,现代传输设备表现的更为苛刻。
(2)现代的传输系统不仅要做好日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等,还需要利用监测手段进行定期的预防性监视,在无明显故障或无故障时,乱动机器设备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将人为故障减少到最低。
(3)在处理故障和检查设备时应对静电和不能带电拔插设备特别的注意。对此种传输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先拔电源,工作中佩戴防静电工具。
(4)对于设备电路故障的处理的方法主要更换故障插盘和插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留有易坏易损的插盘和插件。由于机盘装配密集、集成度高、导线细,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自行修复,很容易会导致设备的损伤。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5)在传输设备当中软件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的传输设备功能需要靠软件来加以实现,而没有软件相关技术的掌握,现代地传输系统技术就无从谈起。应对网络管理系统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当前,传输设备已经比较完善,网络管理功能不断增强,在业务不中断地情况下可进行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及故障类型判断等,是一种有效的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手段。
篇13
Key words: the city subwa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的特点
城市地铁是一种便捷、快速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铁的行驶线路不会与其他运输系统相重叠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积极发展地铁交通的建设。作为地铁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及服务质量。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主要包括直升电梯、自动扶梯、轮椅牵引机、屏蔽门、安全门、低压配电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导向系统、应急疏散系统、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给排水设备等。以下就对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低压供电系统
低压供电系统主要是为车站提供照明及为各系统设备提供动力电源。低压供电系统设备通过中央级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得以有效掌控。
(二)环境控制系统
城市地铁车站特属于公共场所,每天都会有非常庞大的人流量,而环境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为车站及隧道提供足够的新风,排除部分站内空气,适宜控制空气流动,灾害时排烟系统启动、防烟隔离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具体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空调制冷系统、事故排烟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轨底排热系统及屏蔽门系统。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用来监控车站机电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启动相应模式。火灾时通过接受火灾监控系统报警信息自动启动火灾模式。
(三)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
地铁给水由城市自来水系统供应,提供地铁清洁、生活和消防使用;收集雨水、污水集中泵入城市排水系统,保证地铁安全运行。主要是由给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排水系统组成。设备状态通过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四)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主要包括直升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扶梯作为车站的辅助设施,一方面可以方便乘客出入地铁车站及乘坐地铁,另一方面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作为乘客的疏散通道使用。直升电梯和轮椅牵引机作为特殊乘客的无障碍设施,服务作用十分重要。
二、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措施
由于机电系统设备关联到城市地铁的方方面面,使得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大都属于地下作业,所以会受到场地狭小、通风和光照条件差以及空气湿度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庞大、设备布局分散又复杂、设备接口多、技术含量高、协调工作量大,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单位应牢固树立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重要性的认识,必须要重视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以下就地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效率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强化专业的维护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都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维护好复杂繁多的机电设备是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维护管理机构,即维护管理部门。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由维护管理部门负责,维护管理部门下设的技术管理级和技术维修级以专业组来实施,实行专业化管理,这样可靠保证了设备维护的专业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去剖析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维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维护管理的效率,维护管理部门还需要配置生产调度组,整合部门生产信息,及时调度,保证维护管理的可控和及时性。另外维护管理部门需配备充足的维护机具、检测设备及维修备件。建立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维修工程师工作站和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全方位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跟踪设备维修信息。通过专业的人员、全面的调度、充足的机具及备件、全面的监控,设备维护得以有效把握,维护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重视机电设备的巡视及检修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即便是拥有较高的质量和功能,也无法将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降低为零,所以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必须加大机电设备的日常巡视及定期检修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方针。具体可以根据专业设备检修规程制定详细的设备检修工作计划,对机电系统设备逐站逐台的精检细修,并且配合现代化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真正做到对机电设备检修维修过程的实时记录。对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在维护管理中不断总结分析各专业各系统故障类型,分析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故障发生概率较高的设备在设备检修时应进行重点防护,从而有效的避免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
(三)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
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要求机电系统设备的管理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并非是依据个人的经验或者直觉为标准进行管理。具体是创建标准的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档案,通过文件的形式将机电设备投入运行到报废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以及档案资料能够进一步制定量化以及标准化的维护管理制度,然后通过制度指导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的每一项管理工作。由于管理制度在方法、内容以及工作要求上都进行了具体量化的规定,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规范作用,让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并非是凭借个人的主管臆断。技术管理工作要遵循客观的原则、程序以及方法。因此可以说科学的技术管理是提高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效率及机电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四)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能力,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维护管理效率,还必须要重视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机电设备系统维护管理的技术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维修工班人员,对采取委外维保模式的,还包含委外维保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工班人员。做好设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现场实操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就是确保整个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运行质量。对于在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各级都有健全的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制。组织机电系统设备维护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现行的管理规范,对于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的规范进行重点学习,要确保管理人员掌握施工当中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标准等要求,并参与工程的施工、检查、评定以及验收工作。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总结设备维保经验,及时修订设备检修保养规程,并与其他地铁开展技术交流学习,根据设备性能制定完善的维修保养要求,充分提升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和员工专业的技术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不断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升高使得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目前各大城市开始发展地铁运输。而且伴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高新科学技术运用到地铁运输当中,也促使地铁机电设备系统不断的更新换代,在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会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维护管理效率,就成为了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且从强化专业的维护管理、重视机电设备的巡视及检修、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以及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结合城市地铁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一些有效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晓松. 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城市交通, 2006年02期.
[2] 李蒙. 数字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接口管理[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
[3] 王辉. 城轨交通数字无线集群通信系统频点使用[J]. 铁道通信信号, 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