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妇联主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基层妇联主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基层妇联主席

篇1

2011年专项招五千少数民族研究生 教育部网站日前下发通知,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确定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可招收10%的在职汉族考生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非在职汉族考生。通知指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此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不得挪作他用。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汉族考生招生比例要求,不得超比例录取。

湖北部分条件较差高中将调整为义务教育学校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要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对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课程改革需要的高中学校或完全中学,可不再招收普通高中学生,调整为义务教育学校。

艺术教育将出台“十年规划” 记者从近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套”上获悉:《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即将出炉。据了解,自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艺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玉树第一民旅中学学生“第二母校”里的新生活 10月12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的学生正在跳“康巴秀”,他们的课间操不是广播体操。而是自己的民族舞蹈。目前,青海省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学生已经全部迁至山西省长治市长安慈善学校过渡复课。在2000多公里外的“第二母校”里,1005名玉树学生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陕西省到2011年将撤并5115所中小学 经省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陕西省日前下发《陕西省中小学校舍安金工程2009~2011年三年实施规划》,对现有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将中小学校建成应急避难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中小学进行撤并。到2011年,我省中小学校数将从目前的15795所减少到10680所,撤并5115所,校均学生规模从现在的368人增加到545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篇2

二、扎实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1、认真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合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自2006年以来,区农广校通过校企联训、订单式培训等形式,先后和河东区的万全、全益、玉华、华太电池有限公司联合培训农民7000人,开设了食品加工、电子操作工、商务礼仪等多门课程,培训工作中,重点对3245名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向外转移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妇女劳动力2895人。

2、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结合“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了对农村妇女的初等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及时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送到农村妇女手中,几年来累计为妇女发放绿色证书2600本。二是针对农村妇女离家难的实际,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实施,全区范围内选择了200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确定10个示范户,以农村妇女为培训重点,组织农广校教师和农业部门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建立了农村妇女获得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三是组织开展农村沼气综合技术培训。农村妇女是农村户用沼气的使用者,她们对户用沼气的认可程度,决定着农村沼气的发展。2006年以来,区农广校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在汤头、郑旺等乡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沼气培训班,有365名妇女参加。区农广校对培训学员免收学习资料费、食宿费等,目前,全区已有6000余户农村妇女用上了节能环保的户用沼气,大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篇3

为选好能扛重任的村书记,县委制定了周密的选派干部程序,核心是严把“三个环节”。一是任职条件。选派干部必须思想政治品质好,处事公道,组织协调能力突出,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自愿到农村任职,达不到条件者绝不降格以求。二是组织考察。选派干部报名后,通过采取资格审查、与选派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座谈、组织民主测评等程序确定初选名单后,提交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三是双向选择。组织部将拟任职村名单提供给选派干部,由其选定自己要去的村,然后再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这样,选派干部到了自己想去的村,乡镇党委也选到了合适的村书记人选。最后,10名离职不离岗的优秀科级干部被选派到经济发展缓慢、村情复杂、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10个村担任村书记,任期3年。

为激发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对他们做到了工作上激励、生活上照顾、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一是县委组织部负责对到村任职干部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职村的实际,确定该村的发展目标,半年汇报,年终考核,三年期满兑现任期责任目标。二是乡镇负责对选派干部的直接管理。实行季调度,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党员群众监督管理。选派干部要搞好民主管理,遇事同党员群众商量,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生活上照顾。到村任职干部由县财政每月补贴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新增万元以上且年递增在20%以上的,拿出集体收入的10%奖给个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年终再给予一次性奖励。政治上关心。大张旗鼓地在新闻媒体上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七·一、经济工作会等重大活动上隆重表彰。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他们继续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成效

选派干部到村后,攻坚克难,不辞辛苦,扎实工作,在抓好任职村稳定的同时,使各村的经济发展、民生状况、公共基础设施和班子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到了任职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广泛赞誉。

1、深入调研、掌控村情、理顺关系,确保了稳定。稳定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选派干部任职村都是矛盾突出,两委班子几近瘫痪,干群关系紧张的复杂村。选派干部上任伊始,就深入村户摸村情,察民意,虚心向乡村领导问计问策,谋求治理整顿复杂村的办法和措施,把大量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环境。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小厂镇的曼头山村、小河子乡大碱滩村、二道渠乡的大良底村、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平定堡镇卡路村及西辛营乡狼尾巴山等10个村都较好地实现了班子稳定、经济发展、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局面。曼头山村曾经是个一夜之间把一投资企业20多间厂房彩钢瓦全部揭掉的乱村,两个自然村各告各的状,村情极为复杂。选派干部赵振海(原县审计局副局长)到任后,先后召开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走访了一些担任过村干部的老同志,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准确掌握了该村干群矛盾的症结,以及村内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确立了“立足当前,因村制宜,以为民办实事来化解干群矛盾,进而促进全村稳定”的工作思路。由于路子对、方法好、工作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该村上访告状的没有了,抓经济、谋致富、快发展成了村民的共识。平定堡镇卡路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务管理混乱,村内遗留问题多,群众欠集体债务高达17万元,2000年至今,三届村委会换届无法进行。选派干部荣广德(原平定堡镇人大副主席)到任后,集中时间和精力,以解决棘手问题为突破口,迅速稳控了局面,树立了村支部的良好形象。筹资装修了村两室,规划修建了群众健身广场。对于村民因挤占耕地引起的3起纠纷,荣广德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话和实地丈量,都进行了化解。大碱滩村任职的王殿荣(原小河子乡人大主席),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了该村部分群众因村集体收益去向不明、建水浇地摊工不清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要地三个群体性问题,确保了该村的稳定。

2、因村施策、确定产业、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派干部立足村情,因村施策,充分发挥眼界开阔、技术信息广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带领干部群众谋划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主导产业,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了任职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碱滩村的王殿荣,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架豆、甘蓝等品种,并要求和资助两委干部带头购买架豆籽、竹竿、蔬菜籽,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部分想种大田的群众也跟着种了蔬菜,仅此一项,种植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明年,他将谋划成立大碱滩村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厂家直接签订包销合同,引进甜玉米种植1000亩,涉及周边界牌、瓦房营等两乡四个村,力争形成一个架豆、甜玉米种植各1000亩的区域化种植园区。双井子村任职的李俊(原平定堡镇武装部长),立足该村土地肥沃的实际,引导农民大力种植耐旱高效新品种,多方联系为115户农民调进优质大西洋种薯3万余斤。为发展高效畜牧业,他三下内蒙,为11户农户购买优质荷兰花奶牛15头。为扩大该村水浇地面积,他连续多日到县水务局死缠,最终联系该局为双井子村新打小眼井25眼,使该村水浇地猛增到2010亩。曼头山村的赵振海,拒绝县城房地产老板的高薪聘请,一心扑在工作上,千方百计改善该村的生产条件。联系好县国土资源局为该村的原土地整理项目架设低压线4500米,安装22级电杆的附件,总价值3万余元,工程于明年开春实施。到莲花滩村任职的张庆梅(原县妇联主席),多次到县电信局争取低压输电的电杆事宜,凭着多年的老关系软磨硬泡,使该局领导答应资助输电用水泥电杆40多根,施工后,可使该村的水浇地发展到1000亩。明年,10个选派村将打井100眼,新增水浇地2700多亩、奶牛100头,新建现代化挤奶大厅2座。

3、情系乡村、关注民生、干事为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选派干部到村后,倾情为民,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各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办了大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曼头山两个自然村路面坑洼不平,大车不能顺畅通行。为解决修路资金,赵振海四处筹借资金2万元,修砂石路5000米,彻底解决了两个自然村的行路难题。曼头山自然村碾房年久失修,村民炒莜麦只能到邻村,怨气很大。为此,他又筹措资金1万元,新建碾房2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炒莜麦难的问题,受到了村民的赞誉。卡路村的荣广德,多次与县电力局联系协调,为该村更换了两个新的节能变压器,解决了生产旺季电力不足的难题。针对通村道路泥泞坎坷难行,组织干部群众对4个自然村的村内巷道进行了铺垫和整修,修建通村砂石路4.5公里,彻底改善了卡路村的通行状况。截至目前,选派到村任职的10名干部,已为各村新修通村水泥路4600米、砂石路10000米,挖排水沟4000米,购买或更换变压器5台,帮助农户协调贷款100多万元,有线电视新增500户,办实事好事30多件。

4、抓住关键、利用优势、发挥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选派干部到村后,充分利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团结和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抓住制约各村班子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研究破解的有效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大良底村,全村孔、王、郭、董“四大家族”派性严重,干部之间意见很大,村委会换届选举难以完成,各项工作开展困难。选派干部张庆生(原二道渠乡人大主席)到村后,健全、规范财务开支审批手续,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语重心长地化解两委干部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对干部们工作中的不足,他言传身教,培育为民之情,传授干事之法。由于张书记考虑问题全面,办事公道正派,与村干部没有利益纠葛,很快,他的工作就赢得乡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该村今年新修了砂石路3.5公里,为使路修得直、修的宽、便于通行,凡是影响道路取直的,村民主动将自家的院墙后撤。这事在过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其他如曼头山村、莲花滩村、盐淖等村,经过选派干部艰苦细致地工作,各村班子成员齐心合力,履行职责积极,奥运安保、防疫救灾、惠农政策的落实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选派干部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现任村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的教育、培养,对他们交工作、压担子,加快成长步伐,使其早日成为全村群众的“领头雁”。如大良底村村主任孔祥宇、莲花滩村村主任韩卫东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另一方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村级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培育引导各村有文化、有特长的青年农民入党,对有发展潜力的党员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目前,10个村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78名,预计在年底发展党员30名左右,列入村级后备干部不少于12名。

三、工作建议

一是深入发动,精心选拔,把好选派干部入口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选派对象的条件、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选派干部的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有志到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的挑选。同时对选派干部要坚持条件,严格考核,不能降格以求,切实把好入口关,确保选派干部具有较高素质。

二是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完善选派干部激励机制。要紧紧抓住管理和考核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选派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跟踪管理,结合年度考核、定期督查和群众评议,采取政策倾斜、协调服务、提高待遇、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发选派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鼓舞选派干部干实事创佳绩的工作热情。

三是培育典型,抓好示范,促进选派工作平衡发展。注意发现精神状态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发展经济快的选派干部,加强培育,选树典型。以多种方式宣传表彰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将优秀选派干部和任职村作为榜样,组织学习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和示范村的典型经验,通过互学互帮、互联互动促进选派工作的平衡发展。

四是分类指导,对口扶持,确保选派工作取得实效。对复杂村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部门包扶制度,注意分类指导、对口扶持,增强工作针对性。联系点领导要沉下去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对症下药,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十杯”竞赛等工作,指导选派工作上台阶,促进选派村变面貌。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业务,将帮扶联系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道路修建、水浇地输电等工作中对选派村适度倾斜。

四、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是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有效武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工作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工作思路上的突破。县委正是集于思想认识的提升和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题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通过有效整合现有人才资源,才使“闲置”人才――离职不离岗干部发挥出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了人才流动和基层党建的有效衔接和互利双赢,找到了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好方法。

篇4

3、加强培训引导。大力实施妇女素质培训工程,按照“市场引导、需训结合、供需对接”的原则,创办*县妇女培训学校,根据城乡妇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着力抓好妇女转移就业、妇女职业技能、新型女农民、创业女能人的培训。

(二)实施妇女创业致富行动,促进妇女与经济和谐发展

1、推动城乡妇女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

认真落实县政府《*县发展来料加工业若干意见》,利用妇女组织的网络优势,为企业在农村、社区建立和发展来料加工点牵线搭桥,帮助社区、农村妇女寻找拓展来料加工业务渠道。深入开展“勤劳致富奔小康,来料加工显身手”系列活动,打造我县来料加工品牌,建成一批示范加工基地和加工点,完善来料加工行业协会工作制度,为经纪人创造共享信息、互助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来料加工业,扩大辐射面,帮助更多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与创业。

本文来自

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建设,以市场引导为主和行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引导筛选出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的经纪人,在技术培训、宣传动员、市场对接、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她们交流信息、拓展业务、提升管理能力搭建平台;通过评选表彰来料加工“十强”加工点和“十强”经纪人等载体,激励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建立一套诚信经纪人或优秀经纪人的评估机制,形成核心竞争力。动员更多妇女参与来料加工,特别是关注贫困妇女、移民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妇女的加入,以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为手段,加强来料加工人员各类技能与质量意识的培训,打造一支技术全面、熟练、重质量、守信用、较为稳定的加工者队伍。

积极拓展货源,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省内、外市场,发挥我们的区域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优势,抢占各地市场,20*年重点发展温州、义乌、宁波等地的客户。不断拓展业务种类,提高加工技能,积极引导各乡镇确立各自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加工基地。改变单纯手工加工为主的格局,建立机器加工点或加工企业,拓展加工领域,丰富加工种类。

2、引领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发展新农业

一是依托妇女三级科普网络,组织开展农村妇女科技传递活动,通过“送信息、送文化、送科技、送培训、送法律”等活动,为农村妇女送去创业的金点子、好主意、新思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及水平。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二是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引导妇女建立现代农业的质量品牌意识,争取创立自己产品的商标品牌,努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推广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和扶持。充分利用*的自然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妇女合作社经济和“农家乐”“渔家乐”经济,引导妇女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让农村妇女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四是做好农村妇女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工作,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提供服务。

3、培育妇女能人带动共同致富。

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即抓好女企业家队伍,引导她们自主创新、科学管理、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她们对农村的协作帮扶作用;抓好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队伍,提高她们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辐射周边妇女共同致富;抓好女“村官”队伍,积极介入县第八届村党支部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女性在村两委中的比例。及时举办女村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培训班,增强她们引领农村妇女建设和谐文明新家园的本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4、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要创新“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积极探索“巾帼文明示范社区”、“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一岗带数岗”、“岗岗联创”、“岗村联创”等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岗村联动的良好氛围。要提升创建质量和创建档次,做到动与静结合,制度建设与开展活动结合,确定目标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示范与辐射结合,把“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成学习岗、建功岗、奉献岗、形象岗。

(三)实施平安家园建设行动,构筑社会和谐细胞。

加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平安家庭建设,是新时期彰显妇联工作特色重要的平台和有效抓手。一是树立宣传平安家庭典型,评比表彰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组织和家庭;二是开展“平安社区行”活动,组成法律专家团,深入全县各个社区,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平安家庭千人签名、发倡议书、平安家庭图片展等形式,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逐步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适时召开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三是继续加大扶助大龄青年成家立业工作力度。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龄青年自身素质、改善外来女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为抓手,努力为农村大龄青年成家立业创造良好条件。四是推动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宣传发动法律工作者、律师、政法大学生等热心人员参与为妇女和家庭提供维权服务的志愿活动,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水平;五是以教育促平安,继续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继续拓展家长学校领域,将家庭教育的重点转向农村,普及农村家庭的家教知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六一”庆祝活动。以健康求平安,把防毒防艾宣传作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妇女儿童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杜绝对青少年、对家庭的危害,县妇联将组织一次家庭防止艾滋病的知识竞赛。

(四)实施妇儿发展行动,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20*年“十一五”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实施,要努力实现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职能的转变,即由通过监测检查推进重点指标的实现,转变为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重点指标的进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事项目上,对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10项实事化项目,要协调有关方面,进一步明确责职,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协调沟通和督促检查,促进实事项目的真正落实。

2、努力促进不同妇女群体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女性人才的成长,通过联谊、交流等活动,促进女女性人才全面和谐发展。要重视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女公务员及新社会阶层女性群体的发展,积极推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要切实关注困难妇女儿童,充分利用“双百结对”、“岗村共建”等载体帮助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资助贫困儿童入学,为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在推进不同妇女群体和谐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

3、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妇女维权网络,建设大维权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热点、难点的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继续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疑释难。热情认真调处好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高效、快速的法律帮助与服务。配合“110”指挥中心,及时解救受害妇女儿童,认真处理好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本文来自

篇5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54-04

在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备受关注。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1]。农村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农村劳动力、贴近三农的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2013年云南省总人口为4686?6万人,乡村人口为3705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181万人, 占乡村人口的58?87%[2]。乡村从业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转移[3]。当前,云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的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亟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弄清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4]。鉴于此,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究,以提出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建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情况样本,深入了解和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一)被试

1?云南农村职业教育调查问卷被试

农村职业学校校长是基层职业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和执行者,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对云南省15个州(市)66个县(区) 的78所农村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见表1。

2?农村职业教育访谈被试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难于量化的定性问题,设计制作访谈提纲,对云南省昆明、文山、楚雄、大理等四个州(市)的23名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二)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1?调查问卷

针对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设计自编问卷,包含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问题,并经专家修订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

2?访谈提纲

设计访谈提纲,结合个别访谈和小组讨论形式,对农民、农村干部、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分别进行调查。

3?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封闭式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开放式问卷及访谈内容采用文本办公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并不愿意送子女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即使到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往往也选择非农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很低。问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的平均比例为88?1%,但是毕业生务农的比例仅为9?4%。由于受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云南农村职业学校所开设的涉农专业比例较低,仅为23?6%。与此同时,访谈了解到,由于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往往认为种地不需要什么技术,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调查还反映,许多农村地区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需要给农民发放误工费,方能组织农民前来参加。可见,云南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

调查发现,云南全省为农民提供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云南除了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民和农村学生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为农民提供着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均较为单一,内容主要是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较少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很少涉及农民生活方面的所需知识,如医疗保健、烹饪等。然而,调查中却发现,有很多农民有学习这些知识的意愿和需求。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在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室内听课为主,辅以少量的现场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加过培训的农民认为,室内知识传授往往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实用性不足,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他们更喜欢实用性较强的现场实践培训,尤其是一对一的在生产实践现场中的辅导,这样可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术。

然而,这样的职业教育形式不仅需要资金支持,同时需要更多的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如在昆明市某县的访谈调查中发现,相关部门由于缺乏某些领域的专家,无法为当地农民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而仅能提供培训的内容和领域又不是当地农民迫切需要的。这足以说明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

(三)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改进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5],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云南78所农村职业学校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双师型、专家型教师,而且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8岁,对年轻教师需求量较大。由于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致使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缺乏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提供的培训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不足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78所学校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都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础建设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访谈还反映,各级政府部门由于培训经费问题,一般把培训地点安排在县城,即使少量安排到乡村,培训也因经费限制普遍质量不高。

(五)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涉及高校、科研和农技推广等多个部门,包含研发、培训、推广等多个环节,虽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但调查发现,涉及的单位部门虽多但相互配合较少。目前国家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蚕桑局、妇联和烟草公司等都为农民提供着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但是这些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均按照各自的计划来安排培训,往往“单打独斗”,互相配合较少[6]。可见,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三、加快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多种获取农村职业教育信息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让农民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真正作用,以及给他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在提高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能根据自身需求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选择度和自主性。这有益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二)改进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需求,及时调整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现场实践、一对一辅导的比例,采取农民更能接受的教育形式,让他们能通过接受职业教育真正获得有利于生活和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聘请双师型、专家型的教师,或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更好地获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他们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增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首先,应切实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政策。尽快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标准经费,建立地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等。第二,应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能深入到农村基层地区,为更广大的农民提供切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7]。第三,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企业应在资金、实训平台上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教育培训活动应为企业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第四,应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及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发展的引导。

(五)完善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相互配合,设立相应的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并按照全省规划统筹发展云南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多个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系统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使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8],逐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 http: //www.centv?cn/my/folder3995/folder4001/2014/06/2014-06-2381678html.

[2]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胡晓勤.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欧颖,杨锐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1(7)67-70.

篇6

1.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提高农民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往农民获取信息和技术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培训讲座,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农民培训偏重于传授某项具体技术,由于需求不一,往往众口难调。农民希望实现“想看什么点什么、想问什么答什么”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希望能及时查询需要的信息和技术,并把自己的信息出去。“致福工程”侧重教农民掌握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运用电脑有选择地学、主动地学,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提高农民自我学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手段上一次质的跨越。

2. 推动农村学习型社会和家庭建设。推动农村学习型社会和家庭建设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在需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致福工程”让农民掌握电脑和网络这一工具,可以源源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丰富农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培训基础上开展技能大赛,特别是“小手拉大手,全家总动员”第二届农民(家庭)上网技能大赛,参加网络预赛的农民达8万多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推动农村学习型社会和家庭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大批具有现念、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的现代农民,而掌握电脑和网络技能,可以借助电脑和网络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致福工程”作为江苏农民创业培训的一部分,学员通过培训增强了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扩大了生产规模,领办创办农业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激励农民参加培训

“致福工程”是一个新生事物,要通过宣传、引导和激励等手段来激发农民的热情,最终从“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

1. 运用大众宣传媒介。各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培训信息;通过乡村干部和农技人员走村串户张贴海报、发放资料告知培训安排;通过农广校电话声讯服务宣传培训意义;通过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设立报名点,方便农民就地就近报名。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农民要求参加培训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大超过培训计划,从而在各地营造了浓厚培训氛围。

2. 坚持典型示范引导。各县农广校组织老师和乡镇农技人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有一定文化基础、有迫切求知愿望、有信息致富渴求的农村青年,尤其是各类种养专业户、科技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作为培训重点。在学员中抓典型、树模范,通过“能人”、“大户”示范带动,让身边农民切身感受到培训的效果,《致福工程优秀学员100例》就是成功典型的缩影。

3. 创新激励机制。坚持免费培训,包括免学费、食宿费、教材费,体现了党和政府惠农惠民政策,同时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顺利地把农民引进门;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优秀学员优先参加高级培训班。金坛、溧阳等县对学以致用并帮助他人致富的优秀学员奖励二手电脑。丰县、盱眙等县还选拔部分优秀学员作为信息示范户承担宣传“致福工程”,为周边农民免费提供信息服务,学校为其提供更多的免费服务。

三、总结农民培训和农村信息化普及规律,创新培训模式

“致福工程”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强化实效、以赛促学、跟踪服务等方式来提高培训和应用效率。

1. 编印通俗易懂、针对适用的教材。在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按照易学、实用的原则编写了少理论、多实践,少原理、多操作的《农村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汉字输入方法、操作系统简单应用、互联网操作、日常维护等。配合实例和图形,使农民学员通过短期培训,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能根据自身生产生活需求从网上查询所需资料和发送信息。

2. 狠抓教学环节。各县(市、区)抽调或聘请有电脑教学经验的同志担任主讲老师,同时安排操作熟练、工作细致耐心的同志作为电脑操作指导员。建立听课、评课制度,定期检查教案,增强教师责任感,保证教学质量。在省编教材的基础上各地自编辅导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各地探索了富有成效的“五日制”培训模式,教学上少讲理论、多讲操作,侧重直观形象教学,考核上网技能。通过分类教学,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如对会计培训班,增加电子表格的应用和会计电算化知识;对高级班增加网页制作、计算机日常维护等内容。

3. 完善培训方式,贴近农民,方便农民。在利用县级农广校教学培训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乡镇成人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文化工程活动点等部门和社会资源开展培训。海门、沭阳、江阴等县在村级建立培训基地,使农民走出家门进校门;海安等县还购置笔记本电脑开展流动培训服务。

4. 学用结合,跟踪服务。建立学员信息反馈制度是“致福工程”培训的组成部分之一,各县(市、区)通过开设热线电话、学员信箱方便学员交流心得、咨询疑难。同时,对培训后的学员采取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学员学以致用情况,通过上门走访帮助学员巩固学习成果。如赣榆县聘请电信部门5位电脑专家和农业部门5位农业专家,每两个月对学员进行上门服务,帮助学员制作网页325个,建立个人网站51个。

5. 以赛促培、以赛促学。举办全省以农民为主体的上网技能大赛活动是“致福工程”实施中又一创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致福工程”宗旨与信息时代造就新型农民的意义向社会广为宣传,促进农民参与培训、学用结合。一是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内容,并用农民语言设计大赛题库;二是在学员中选拔选手参加为期5天的高级培训班,经过预赛后,代表各市进入省电视台大奖赛决赛;三是开发了第二届农民(家庭)上网技能大赛网上报名和预赛的系统软件;四是建立由农民担任裁判的农民评委队伍;五是设计了贴近农村文化、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大赛网页及相关宣传海报,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央视七频道用较大篇幅报道了江苏农民上网大赛的创举。

四、遵循系统学原理,构建部门联动、优势互补的“致福工程”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