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

篇1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questionnair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84-02

0 引言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即将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程度,加强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确引导广大毕业班同学认清形势,把握相关政策,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和服务的针对性,我们特做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调查问题及结果

此次调查采用记名方式对18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共有617人参与调查,每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①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问题中有7.4%的人表示相当了解,有82.9%的人表示了解的不多,9.7%的学生表示没有了解。

②在对“您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吗”问题中,有50.8%表示就业压力很大,42.9%的学生表示有压力,但不是很大,只有6.3%的学生表示没有压力。

③在对“您是否了解当前各级机关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问题中,有2.9%学生的表示相当了解,62%的学生表示了解不多,有35.1%表示没有了解。

④在对“您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多少”的问题中,有1%学生的表示相当了解,82%的学生表示了解不多,有17%表示没有了解。

⑤在对“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做兼职锻炼自己”问题中,有63%的学生表示相当愿意,31%的学生表示看情况,6%的学生表示不做兼职。

⑥在对“如果您做过兼职,请问您是如何找到的”问题中,有4%的学生通过学校推荐,55%的学生通过同学介绍,5%的通过中介介绍,36%的学生是自己独立找的。

⑦在“您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问题中,21%的人表示肯定会,76%的人表示看情况,3%的学生表示绝对不会。

⑧在“在择业中,从专业角度选择职业的态度”问题中,有83%的学生表示最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15%的学生表示与自己专业无关,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⑨在“您的职业价值标准是什么”问题中,有24%的学生选择丰厚的经济收入,17%选择能够发挥个人才能,2.5%选择有较高的社会地位,8%选择有优越的工作环境,38%选择有良好的发展前途,10.5%选择具有再学习,培训的机会。

⑩在“您参加工作后至少能接受的月薪是多少”问题中,有1%的学生选择1500以下,32%的学生选择1500~2000,65%选择2000元以上,2%的选择无所谓。

{11}在“您择业时首选地区”问题中,56%的选在家乡,27%选择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地区,2%选择西部等边远地区,6%选择京、沪等大城市,9%的人选择其他。

{12}在“通过多次或某次择业,您认为在择业过程中应该怎样”的问题中,56%的学生选择扩大知识面,做一名复合型人才,8%选择学好专业,14%选择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1%选择应有一技之长,1%的选择其它。

{13}在“在求职过程中,您认为自己最为缺乏的个人条件”问题中:26%的人选择扎实的专业知识,14%的人选择学生干部的经历,13%选择大学期间所得荣誉和奖励,27%选择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3%的人选择外表形象,17%的人选择社会关系。

{14}在“您怎样看待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违约行为”问题中,4%的学生选择可以随意违约,学校不应限制,49%的选择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学生,尽量减少违约,44%选择不能违约,要注重大学生诚信观念,3%选择无所谓。

{15}在“您在择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中,大多数单位状况欠佳有32%的学生选择,单位要求过高有48%的学生选择,招聘会有效性太低有41%的学生选择,需求量太小有27%的学生选择,学校的就业技巧培训缺乏有27%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太冷门有36%的学生选择,用人单位态度较差有11%的学生选择,有有11%的学生选择其它。

{16}在“您认为哪一种因素对您的个人发展影响最大”

中:37%的学生选择了工作环境,26%的学生选择了经济收入,3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交流机会,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

{17}在“您对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问题中,24%的学生表示满意,64%的学生表示一般,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18}在“您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怎样”问题中,25%学生选择了非常有用,53%的学生选择比较有用,22%的同学表示一般。

2 调查结果分析

篇2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患病率;学生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2]。对于群居生活、学习紧张的高校学生来说,结核病的危害十分巨大,部分高校发生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就是例证[3-6]。笔者对河北省某高校2005-2009级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 PPD)试验,以掌握该校大学生的结核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河北省某高校6 269名大学生进行了PPD试验,其中男生2 285人,女生3 984人;城镇学生2 917人,农村学生3 352人;2009级新生1 519人,老生4 750人。年龄17~28岁。

1.2 方法 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BCG-PPD)的稀释制剂,每1 mL含50 IU BCG-PPD。于2~8 ℃避光保存,所有制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吸取BCG-PPD稀释液0.1 mL(5 IU),采取孟都氏法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

于注射后72 h检查注射部位反应。硬结平均直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核菌感染情况 全校6 269名受检者中,PPD阳性和强阳性学生分别为2 544人和311人,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40.58%和4.96%。不同年级间PP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P=0.000),2009级新生阳性率最高。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阳=41.31,P

2.2 结核患病情况 对PPD强阳性学生行胸部X线、CT和痰涂片检查,共确诊肺结核病人11例,患病率为175.47/10万,未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确诊患者中,有6名城镇生和5名农村生,患病率分别为205.69/10万和149.16/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处理 对PPD试验阳性的学生,通过办预防结核病培训班、发放结核病防治明白卡等形式,加强防病教育。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除加强防病教育外,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实施随访观察。对已经确诊的11名肺结核患者,立即转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抗结核治疗。

3 讨论

大学生是结核病高发人群之一。通过PPD筛检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人和高危人群,对做好高校结核防病治病工作意义重大[7-8]。本次调查发现,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的结核感染率为40.58%,低于杜玉春等[9]和鲁建民等[10]的报道结果,高于葛景荣等[11]的报道结果,和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2]的同年龄组感染率接近。该高校学生PPD强阳性检出率为4.96%,低于杜玉春等[9]、葛景荣等[11]的报道结果,高于鲁建民等[10]、刘敬斌等[13]的报道结果。女生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刘敬斌等[13]的报道一致;城镇学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鲁建民等[10]的报道相同。本次筛检共确诊11名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175.47/10万,略低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2]的同年龄组患病率,与张一峰[14]的报道相近。

面对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除做好入学新生的PPD筛查监测外,还要不定期地对往届生开展PPD筛查试验,必要时进行胸透和CT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15]。其次,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网络、讲座、画报、广播等形式,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结核病的巨大危害和青壮年对结核病的易感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另外,通过开展多种户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降低罹患结核病的概率。

4 参考文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等.新编结核病学.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3:541-542.

[2] 金光,曹志友,欧阳瑾,等.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1): 26-27.

[3] 贺玉芬,年峰,陈德花,等.日照市某中学结核病暴发的调查.职业与健康,2000,16(1):45-46.

[4] 冯光明.安阳市郊区中小学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36-37.

[5] 葛景荣,袁从英,马立新,等.石家庄大中专院校肺结核疫情分析.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3-4.

[6] 崔剑影,孟祥琪,赵久登,等.河北省育新学校1986-1992年结核病流行情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1):122-124.

[7] 单,乔俊红,贾力品.河北省某市大学生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50-51.

[8] 王田慧,刘生翔,胡东生.太原市某高校学生入学体检中PPD检查结果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6(1):181.

[9] 杜玉春,刘伟江,刘柏辉.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回顾性调查.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1):101-103.

[10]鲁建民,鲁滨,刘晚霞.某高校6534名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54-255.

[11]葛景荣,袁从英,马立新,等.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96-497.

[12]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73-80.

[13]刘敬斌,王跃进,伍传宏,等.丹阳市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97.

篇3

目前在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大都沿用传统方式,即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主动投入和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模式对于传统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弊端尚不明显,然而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就显得很不适宜。随着经济和管理现象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目前以讲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必须加以改革。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以下简称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质,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统计数据搜集、加工、整理、传输与分析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市场调查实务》课程是继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开设《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市场预测与决策》、《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教学实践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运用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以及市场研究,是我院统计学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之一。

二、现有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实际缺陷。目前在西财行知学院的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是沿用传统方式,即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主动投入和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弊端尚不明显,然而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显得很不适宜。市场调查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手段缺乏灵活性,重视理论灌输,轻视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为书面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围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方面效果欠佳,不仅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精神的激发,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对目前以讲授为主导的实践课程教学培养模式加以改革。

(二)考核方式单一。学院现有的市场调查实务的成绩评定为平时作业占30%与闭卷考试占7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需要靠死记硬背,而学院则以成绩定学生的优劣,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市场需要。市场调查已逐渐成为各类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市场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市场信息就越重要。传统的海量市场调查数据大都是人工整理的,工作量大,准确性差,工作效率低下。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市场调查实务》引入计算机技术后,其分析计算能力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市场调查发展很快,涌现出大批从事市场调查、咨询的专业性机构。这些调查企业对专业的市场调查人才需求也是很庞大的,如何培养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是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前,也是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主要目标。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试图研究适合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技能,达到培养统计学专业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具体从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成绩评定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改革与探索。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根据统计学专业的先修课程及市场调查能力的需求对传统学科内容进行了取舍,并且对不同的调查能力有所侧重。第二,课时的安排方面,将原有的纯理论课时分配成“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的模式。第三,对《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和探索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和技巧,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调查中。第四,试图设计出一套公平、公正、合理、可行的课程考试方式。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调整课程时间安排。在教学体系安排方面将市场调查实务课程安排在《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之后,为学生学习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多年教学,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未先行修学《市场营销学》、《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导致教师的授课难度加大,教学效果降低,因此学院对学生开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应该有一条刚性规定,即先学习《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再学习《市场调查实务》。

目前学院将《市场调查实务》课程安排在本科教学阶段的第七学期,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大四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重要事情的关键期,对于此学期的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议学院尽量将时间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之前或者第六学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调整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的调整。(1)在调查内容方面,侧重于消费者行为及态度调查,淡化其他内容甚至可以省略。(2)在调查方法方面,加强一手资料调查方法的运用能力训练、加强定性调查方法深度访谈的运用能力训练、加强观察调查方法运用能力训练。(3)在抽样方法方面,因为先修的抽样调查课程对各类抽样方法做了详细的学习,该部分内容可以略去。(4)调查流程方面,侧重对拟定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能力培养,并增加学生对实地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教学环节。(5)数据分析方面,侧重将SPSS数据分析软件,R软件等引入教学,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

2.教学内容次序的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完全可以遵循市场调查项目开展的工作流程展开,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开展教学的模式。根据调查主题将工作流程可以拆分成六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开始每个阶段任务之前,教师先提出任务的要求,由学生去探索完成。完成后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必要的知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然后再展示成果,教师再进行点评。这样反复几次后,学生对相关知识印象深刻,并且相关能力得到重复训练。

3.整合课程内容,压缩课堂学时,增加实践指导。根据实际授课经验,即使不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要在18课时内将“市场调查”部分的全部原理、方法、技巧等知识讲述清楚也是有一定时间压力的,更何况在“实践能力训练”的教育理念下,还必须抽出部分时间加强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的培养,这就使课时压力进一步加大。初步的构想是将原来18课时的教师课堂授课时间改变为6课时(课堂讲授课) +12课时(实践指导课),以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为:课堂教学6学时仅讲授重点和难点,并结合案例,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其余内容则少讲或不讲。通过布置实践作业来引导学生,促使其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自学,在此阶段教师应及时跟进实践指导环节,对学生在课外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的与课程有关的实践调查作业实施指导。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传统的纯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加入项目教学、课堂模拟调查、学生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效率,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试图加入经典案例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课后给学生留多个经典的调查案例进行自学,并要求撰写读后感。

2.影视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大量地引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视频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构想将收集到的经典的市场调查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自己观看。

3.情景模拟教学法。目前学院的实践教学课程都有课时限制,并且该门课程由一个教师讲授,如果让老师全程跟踪学生的调查过程不太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模拟实施调查,发现学生实际调查中的问题,教师给予现场指导,要求学生将模拟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总结、

4.小组讨论学习法。市场调查实务课程重在实践上,教师可以组织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与思考。各个小组确定出一个调查主题,并且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修改、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分小组讨论学习法,一方面减轻了个人调查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5.竞赛教学。目前社会上关于大学生市场调查的各类竞赛很多。学院可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大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熟悉市场调查的流程和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篇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218- 03

0 前 言

中外合作办学经管类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是所有经管类专业必须开出的必修课。与普通本科经管类专业不同,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一般比较低,学生的素质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统计学时比较吃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改革。

1 学以致用

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并非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讲到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以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讲授数据搜集和图表展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调研的题目,把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利用3~4周时间,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且用图表展示出来。

在学生完成报告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数据的来源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数据如果是别人通过调查或者实验方式搜集的,使用者只是找到并加以利用,则称为数据的间接来源;如果是通过自己的调查或者实验方式搜集获得的第一手数据,则称为数据的直接来源。学生会根据布置的任务确定应该采取自己直接通过调查获得数据的方式,数据来源是直接的。

其次要确定抽样的方式。由于调查的对象,也就是总体的数目比较多,要调查所有的对象费时费力,成本非常高,因此通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取一些样本进行调查的抽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又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所谓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概率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的方式。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虽然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依抽样特点可分为方便抽样、配额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和自愿样本样等方式。

在确定了抽样方法后,学生还要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自填式、面访式、电话式等方式。自填式是没有调查员协助的情况下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可以通过调查员分发、邮寄、网络、刊登在媒体上等方式传递给被调查者。自填式方法调查成本最低,管理相对容易,而被调查者可以自由选择回答的时间,压力也比较小。但是自填式方法不适合结构复杂的问卷,调查周期比较长,问卷的返回率比较低,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数据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访式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调查员提问、被调查者回答的调查方式。它的优点在于:调查人员可以激励被调查者的参与意识,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还能对数据收集花费的时间进行调节。但是这种方式调查成本比较高,搜集数据的质量控制比较难;电话式是调查人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被调查者实施调查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但是使用电话进行访问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且要求问卷比较简单,并受电话这种工具的限制。学生要结合抽样框的有关信息、目标的总体特征、调查问题的内容、有形辅助物的使用、实施调查的资源、管理与控制、质量要求来选择搜集数据的方式。

接下来是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图表展示。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包括数据审核、数据筛选、数据排序等方面。在展示数据的时候,学生要根据数据的类型确定相应的方法。对于分类数据,整理时要计算频数、频率、比例、比率等指标,采用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来展示;对于顺序数据,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使用累积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展示;对于数值型数据,先要把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转化为不同的组别,然后使用直方图展示数据,而未分组数据可以使用茎叶图、箱线图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使用线图;多变量数据使用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展示等等。

在学生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调查的内容,按照以上程序,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报告中。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 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期末的笔试成绩并非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因此可以把平时的作业、回答问题情况、甚至调查报告的成绩加入期末的总成绩构成,比例可占60%左右。在教了学生一段时间之后,给学生布置调查报告,考核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程度。

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记录学生回答的情况。之后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答疑,及时对学生答疑解惑。

通过在某校试点,学生多选择调查在校大学生消费、兼职、逃课、考证的情况,因为获得样本数据比较容易。W生一般选择概率抽样中的简单随机抽样或者分层抽样等方法,采用面访式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直方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数据。为了更好地验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可以让学生把报告做成PPT形式,分小组进行演讲。提交报告时,注明每个成员的任务及组员间评分,避免免费搭车者问题。老师根据每名学生的贡献率、报告的质量、演讲的情况给出最后得分。在某种程度上,调查报告的质量可以代表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其得分应该在学生期末成绩里占较高的比例,比如占40%的比例。

3 训练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Excel软件,学好软件对以后从事工作用处很大。教师应该多讲解Excel软件,尤其要教会学生使用图表展示数据、用统计函数计算数据特征、建立变量之间的模型。在学习相关章节之后,教师先在课堂上举例演示,然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使用Excel软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出批改意见,既有利于教师急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课程资源网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资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除了Excel软件,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Eviews、SPSS等统计软件,有条件的学校可把课程安排在机房,学生边学边练,通过上机操作及时反馈出软件使用中的问题。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统计部门或者企业实践,实地观察、了解统计工作的流程。统计工作包括搜集、整理、分析、推断等活动,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专门的方法。在统计调查阶段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等方法;在统计整理阶段,包括统计分布、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技术等;在统计分析阶段,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等。通过让学生去实际部门实习,亲身经历统计过程,才能真正了解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篇5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①高职统计学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是指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以项目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行组织或参与社会组织的方式,共同探讨,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项目课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组织实战演练,以培养高职学生熟练掌握统计岗位技能的教学方法。② 

1 高职院校统计学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1.1 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掌握并运用统计工具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可是,目前许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统计学知识很难完全直接运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为传统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实践性教学,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1.2 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试合格率低、统计岗位技能实践训练缺失。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在统计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系列既具有创新观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师出问题,学生做开放式回答,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或引导学生思考的“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的“多媒体教学法”;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软件应用教学法”;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实施“项目实战”,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统计岗位技能的“项目教学法”。③ 

在这些教学法中,“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统计软件应用教学法”是针对消化、理解、掌握统计基本知识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但为实现学生掌握并运用统计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更需要应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 

2 统计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2.1 确定项目小组 

统计学任课教师应组织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讨论分组,要求4~5人为一组,自行分工,成立组织以进行管理,并选出各小组组长。 

2.2 确定实施项目目的 

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项目调查。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工作方法和步骤。 

2.3 确定项目课题,实施项目调查

结合第二章统计调查教学内容,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针对授集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其项目课题,实施项目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将化妆品消费情况、图书馆使用情况、书籍购买阅读情况、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环保情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等问题,确立为调查项目课题,然后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项目调查。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个别进行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授。&n

bsp;

2.4 项目资料整理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运用统计分组等方法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5 编写项目调查报告 

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调查报告。 

2.6 检查评估完成情况 

当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各小组组长向全班汇报对自己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班内其他小组对该组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 

3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在以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以“项目实战”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完成统计调查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项目教学”成绩。由于“项目教学”成绩是统计学综合成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可以减轻期末考核的压力。(2)要完成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将其所需过的统计知识融会贯通,并亲自走向社会,搜集原始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巩固原来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探索寻找出新的方法,并达到掌握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 刘雅漫.新编统计学基础[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1.3 关于齐性检验

这个分析要对于来自多个报告的效应量开展异质性检验,从而决定每一个报告的独立效应量是不是来自一个总体。此次研究使用Q的检验方式,其计算公式就是Q=∑Wi(Zri-)2。Q检验值需要服从自由度(df)=K-1的X2分布,所以能够采用X2检验来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状况,而K是研究报告的个数。最终按照异质性检验结果运用对应的固定效应模型,并且用经FisherZ转化以后的有关系数来表示平均效应量和其百分之95的置信区间。

2 结果分析

2.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表示,除了父母的惩处、严格以外,其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的P值都是小于0.01的,这也证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在这个研究分析当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就是r=-0.153,其明显比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r=-0.124要大一些。

2.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显示当中,各因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76到-0.108,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父亲惩处、父亲严格、父亲过于干涉孩子、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和父亲否认、父亲过于否认值都是正数,其波动单位就是0.071到0.217,其同样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2.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母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中显示的各因子分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58到

-0.099,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母亲过于干涉、母亲保护、母亲拒绝、母亲否认、母亲惩处、母亲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值都是正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072到0.244,并且平均效应量的百分之95置信区间当中是没有包括0的。所以,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3 研究结论分析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显著,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这也证明了父母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父亲是大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客体,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可是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和孩子心理健康关系更加大,母亲比较倾向对大学生行为参与,因为母亲和孩子互动大于父亲,且和孩子相处时间也大于父亲。如果母亲使用了不好的教养方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过度的父母保护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并且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事情不能够单独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多方面影响。比如说人格特点、家庭、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等。而在这之中,父母教养方式占有比例最大。

篇7

【Abstract】Objective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ir own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3157 male freshme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2988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19.34% of them paid high attention to male health (knew much), followed by 23.15% (paid common attention, know a little) and 57.51% (paid no attention, know nothing).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re were redundant prepuce of 1486 people,phimosis of 228 people, varicocele of 137 people, concealed penis of 103 people, lower penis bending deformity of 69 people, hypospadias of 6 people, cryptorchidism of 11 people and testicular tumor of 1 people. Conclusion: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condition of contemporary 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and most of the students lack awareness of their statu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the harm.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s well as the examination of reproductive system in the freshman entrance physical examin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Reproductive health; Survey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男性生殖器官发育时,部分人因某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变异,而成年以后多数人对自身的性器官变异认识不够,特别是对部分变异或者畸形出现的后果认识不充分。本调查旨在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男性保健的认识情况,同时了解部分男性性器官畸形分布状况。从2012年4月8日至2012年5月10日,对某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随机抽取某高校在校大一男性新生3157人,发放问卷调查3157份,收回2988份,问卷收回率为9465%。其中理工类1467人,占4910%;文社类1074人,占3594%;医/药类228人,占763%;艺体类194人,占649%;其他类25人,占084%。汉族2485人,占8317%;少数民族503人,占1683%。城镇学生1124人,占3762%,农村学生1864人,占7238%。该组年龄16~26岁,平均198岁。

12方法

所有对象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材料,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同时对发放调查材料收回的男同学进行男性常规体检。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结果按了解很多(高度重视)、了解一点(一般重视)、不了解(不重视)分别对应对男性保健认识重视程度的高度重视、一般重视和不重视,对认识程度进行多占比率统计,同时将所取比率平均值按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问卷发放及收回情况

本组发放问卷3157份,收回问卷2988份,问卷收回率9465%。

22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很多者占1934%,了解一点者占2315%,不了解者占5751%。对调查结果将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进行对比。城镇大学生对健康的了解见表1,农村大学生对健康的了解见表2。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生殖保健已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广大的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对男性性器官的保健认识不足,很多学生羞于个人隐私,不敢正视自身的性及性器官问题,导致因性器官原因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日益增多[1-3]。国内有报告在大学新生中,包皮过长检出率占5899,包茎检出率占1345%,精索静脉曲张占946%[4],另有作者报告在入校大学新生中有过包皮环切手术者只占16%[5]。有研究表明,包茎与发育有直接的相关性[5],而且精索静脉曲张直接导致男性不育[6],在肿瘤中,发生于隐睾者占6%[7]。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对生殖健康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不了解。我们对2988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得知,对生殖保健及生殖器官疾病了解者只占1934%,而完全不了解者占5751%。同时,对一些相对少见且专业性相对较强而对学生生殖健康危害很大的诸如精索静脉曲张、隐匿、下弯畸形、隐睾等疾病更是了解甚少。在体检过程中,包皮过长检出率占4973%,包茎检出率占763%,与国内报告基本相当[5]。我们调查还得知,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对男性生殖知识了解程度相当,通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由于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形成,再加上网络等的普及,大多数农村学生也能像城市学生一样接受各种男性知识。

目前许多高校在新生入学体检时,只注重内科体检及化验等辅助检查,而对外科特别是生殖系统检查不太重视,很多外科问题特别是男性生殖系统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由此可见,在高校中,应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同时,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时,对男性应注重生殖系统检查[2,4,8,9]。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可在大学里开设生殖健康知识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使处于身体成长期的大学生及时获得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生殖健康服务内容,增强生殖健康的自我保护及保健能力,以避免大学生不懂生殖健康知识而因生殖器官畸形或疾病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10-13]。目前,我国学校的性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处于似有似无状态,或教育内容简单。国内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14,15],学生家长也应改变观念,主动动关心男孩子的外生殖器卫生[1]。

参考文献

[1]张元芳,吴登龙,主编.男科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04.

[2]陈凯,郑崇达.107名男性少年生殖器体检调查报告.男科学杂志,1993,7(4):240-241.

[3]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81.

[4]李强,刘忠强,付秀艳,等.高校2409名男大学新生男科查体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74.

[5]吴成伟,罗康平,彭宣芙,等.四所大学新生男性生殖器官疾病及包皮卫生调查.中国学校卫生,1994,15(6):440.

[6]郭应禄,主编.男生殖系常见疾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05.

[7]邵国兴,主编.临床泌尿外科.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2002:178-179.

[8]周亚唐,大学生体检中男性生殖器疾病的调查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1,10(1):141-142.

[9]王炳元.论大学生的性健康维护.中国性科学,2011,19(11):27-29.

[10]陈立峰,徐俊,翁军伟,等,大学生对包皮环切术的认知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435.

[11]石艺,王倩,唐晓君,等,我国西部地区医学大学生对包皮环切预防HIV的定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456-1458.

[12]Joseph A,Jordan,Albert Singer.子宫颈学.郎景和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3-244.

篇8

1.《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另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功底好,数理功底较差,对课程中涉及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望而生畏,存在抵触心理,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1.2单纯依靠教材的理论教学方法实际运用性不强。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融为一体的课程,而《市场调查与预测》教材大都以理论方法介绍为主,与实践相结合的较少。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让学生觉得离自己很远或与自己无关,就不能形成切身感受,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学习效果当然也会不理想。

1.3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率低。

本课程较强的应用性特征,再加上该课程中统计学方法应用较多,包含有大量的公式和复杂的数据计算,如果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分组、统计、陈示,建模、案例分析等,学生练习时往往会感到单调乏味,计算工作量大、效率低,导致相互之间抄袭现象严重。这既浪费了大量的课时,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丧失了师生交流、讨论的时间,造成教学信息量少、课堂气氛不活跃、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问题。

1.4卷面成绩驱动影响学生实践作业完成质量。

包括本课程在内的很多课程的考核都以理论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熟悉、理解和掌握程度,考试成绩约占总评成绩的70%,因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的驱动,对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在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实践作业中弄虚作假,达不到规定的质量。

2.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的教学方法

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应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五大内容体系,包括市场调查概述、市场调查设计、市场调查方法选择、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方法等五部分,分别对应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即调查的认知能力、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包括市场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力和问卷设计能力)、市场调查方法选择与应用能力、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能力、市场调查资料应用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完全按照市场调查实践的流程特点设计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从认识到设计到运用,实现从基本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从基本思维到发散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2.2通过参与式、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市场调查的能力。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巩固对市场调查基本理论的掌握。例如,在针对具体内容的调查中,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分组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情景的模拟,如通过让某学生扮演消费者,另一学生扮演观察者,观察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眼神、表情、神态、动作和对话等来揣摩其购买动机和决策过程;或通过电话访问模拟调查用户对新购买的洗衣机的购后评价;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模拟调查消费者对某品牌化妆品的认知和态度等。另外,案例讨论式是必要的教学手段。

2.3通过课内实验提高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现在,随着各高校教学投入的增加,课内实验室已经比较普及,在教学安排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都配有相应的课内实验并已成为主流趋势。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师可以在实验室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各种软件辅助教学,通过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习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如SAS,SPSS(统计分析软件),TSP(时间序列软件),EXCEL等。此外,在许多具体方法的使用上,如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都需给学生演示有关软件的应用,并安排3~4课时让学生上机练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公式和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克服课堂上对繁杂的数学公式、统计数据的畏难情绪。

2.4通过校企共建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联系校外相关单位,或有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经营现场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对现实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销工作的直观认识,这部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

第一,实行课程的校企共建。选择几家有先进管理理念、企业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还有具有综合功能的统计局、工商局作为共同建设本门课程的共建伙伴。聘请企业管理者、职能部门专家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直接参与教学。

第二,建设课程实践基地。选定课程共建伙伴作为课程建设与实践实习基地。并根据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过程需要,选取该企业的实际案例,组成系列案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收系统知识的同时,直观地建立起一个现实系统的完整印象。

2.5通过课外市场调查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实践环节的设计主要以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市场调查问题为主线,进行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及整理和调研报告的撰写,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2.5.1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自选调研课题,收集有关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写出市场调查方案报告。

2.5.2市场调查问卷设计。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运用问卷设计的技术和技巧,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2.5.3市场调查方法的运用。选择几个课题,运用各种市场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模拟实验。

2.5.4市场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5.5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交完整规范的市场调查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1)在实施调研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承担一个调研项目,然后通过小组及老师的共同讨论,确定最终的调研任务。如南昌市人居状况满意度的调查、南昌市广播收听率调查、居民“亚健康”调查、蒙牛广告测试调查、康师傅饮品顾客认知度调查、南昌市统一绿茶消费需求的调查、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调查等。(2)调研结束后,要求学生呈递书面调研报告,并通过汇报讲演的形式进行口头报告,以避免学生实践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3.《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和考核

在本课程考核上,应适当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将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作为期末综合成绩的重要指标,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驱动性。

3.1考核的内容。

实践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情景模拟的表现、案例讨论的表现、习题作业表现、回答问题表现等;(2)实验课任务完成情况。包括收集数据的质量,数据分析结论的准确度等;(3)课外市场调查实践的成果。包括学生提交的市场调查策划方案、市场调查问卷、市场调查报告等文本的质量及口头报告表现等。

3.2考核的形式。

在考核方式上,可以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课堂表现、实验课任务、实践成效设置一定的比例,进而得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总评成绩。当然,这个比例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来进行不同的设定,例如对以上三个指标分别设置30%、30%、40%。实践总成绩应与理论卷面成绩一同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例如占到总评成绩的30%或50%等不同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提交的各种实践作业是教师考核学生实践效果的最直观的依据,但是为避免学生实践过程中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教师除了对学生提交的书面材料,如市场调查策划方案、市场调查问卷、市场调查报告等进行考核以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口头汇报进行考核,使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各占一定的百分比。具体程序如下:首先,每一组选派一名代表作为市场调查报告的汇报者,同时,每一组选派一名代表组成答辩小组成员,任课老师作为答辩小组组长。第二,每个小组的汇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本组市场调查的主题、调查的目的、市场调查的具体操作过程、市场调查的结论进行陈述,要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调查成果。第三,答辩小组对汇报者就调查过程中的难点、疑问、缺陷性进行提问,汇报者对此作出回答,答辩小组组长及各成员分别评定实践总成绩,汇总得出各组最后实践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春丽.《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篇9

统计学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金融、保险和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2013年9月我校数理学院招收统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我校的统计学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校院两级领导非常重视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并对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我们培养计划中开设的实验课程有《抽样技术》,《统计软件及应用》,《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我校统计学专业建设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统计学实验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构建实验课程PBL教学模式对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统计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于统计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一般院校多采用验证型教学法。实验课教学时一般是先介绍理论,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分析理论后,结合统计软件的使用,验证书本上的案例,所有实验环节都在机房完成 。在我校13,14级统计专业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发现,验证型教学法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实验流程的基础途径,但实验的内容都是验证书本上设计好的例子、程序、结果分析。学生缺乏兴趣,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缺乏创新,实验课流于形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因而,统计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2 PBL教学法简介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出发点和贯穿线索,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形式来解决复杂的、真实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者学习到相关学科知识,并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方法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

②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

③侧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

④以学生为主题,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⑤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

⑥在每一个问题解决后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2-3]。

我们尝试把PBL教学法应用到统计学实验课的建设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学习形式来解决复杂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分析处理问题,撰写报告。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

3 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抽样技术》是我校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中实验32学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掌握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学会对抽样调查数据的处理,估计和分析的方法。我们首先尝试了把PBL教学模式运用到14级统计班的《抽样技术》的实验课教学中。

PBL教学模式,一般需要几个固定的环节:教师课前提出PBL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课后撰写实验报告;课后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反馈总结[4,5]。

3.1 教师课前提出PBL问题

《抽样技术》主要介绍了复杂的抽样方法的应用。教师需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现在网络通讯设施的发达,学生把越来越多时间花在上网上,我们要调查“大学生上网的问题”,这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前一周把问题告诉学生,为了定量研究“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研究“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的调查问题。

3.2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大学生”是个很大的群体,对全校大学生上网问题的调查短时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需要进行抽样调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抽样技术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知识,思考“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抽样方案的设计,数据收集方式,以调查部分学生9月份上网时间去估计全校学生的月平均上网时间,由此确定抽样框内容是“您9月份上网总时间是多少小时”。

3.3 学生分组实验

调查“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是一个复杂的抽样调查问题,需要小组的合作。14级统计两个班共88人,分成11组,每组8人,选定小组长,每组分工协作。每组讨论确定抽样方案,抽样方式,数据搜集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过程,获得样本单元的数据,确保原始数据的质量。每组抽样方案设计可以不一样,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两阶段抽样等不同的抽样方法。数据搜集方式也可以采用电话调查,问卷调查,随访等不同方式。对于收集的原始调查数据“您9月份上网总时间是多少小时”,要核对录入系统,可以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接着利用搜集的样本数据估计出“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估计上网时间的区间,评价估计的好坏,并给出这种估计所达到的精确度,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案可以评价它们的效果。在这一阶段,教师起到学习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责任。

3.4 学生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要写清楚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对象,资料收集方式方法。对调查数据分析后推断出“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给出这种估计所达到的精确度,不同的抽样方案精度和效果进行比较,对 “大学生月平均上网时间”的调查反映出怎样的 “大学生上网的问题”。

3.5 课后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反馈总结

课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指出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和担任的角色以及完成任务情况。教师针对不同小组抽样方案设计的不同,任务完成情况的差异,进一步讲解不同调查方案的差异以及适用范围,针对调查分析中小组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

调查“大学生上网的问题” 是一次不拘泥于课堂的综合性试验,我们把PBL教学法应用在《抽样技术》的实验课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完整的抽样调查培养他们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实践能力,还锻炼了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知识和小组协作能力。

4 PBL 教学模式的评价

通过对实验课教学过程的观察,PBL教学法应用在14级统计班的《抽样技术》实验课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

PBL 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这种模式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它不仅对理论学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PBL教学法的实施为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提供了系统化的思路和科学的实践。

其次,从教师的发展角度看,促使教师主动担负起学生学习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责任。

教师将逐渐摆脱教案的控制,课堂教学中发生一切将变得不可预测,充斥着学生知、情、意、行的充分经历和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对学生在思考、探究、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偶然或必然爆发出的创新、协作、质疑火花,也受到了教师前所未有的关注[6]。

我们对于PBL教学法的尝试还不止如此,以后我们会把这种尝试大胆地应用于统计学专业其他实验课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晓卿.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崔炳权,李春梅,何震宇,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7-8.

[3]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基础物理实验网络课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34-337.

[4]朱枫.国内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54-56.

[5]张开暗,郭毓麟,易剑英.项目教学法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探讨[J].教学研究,2011(2):10-11.

[6]李丽萍,PBL课程改革中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9):90-91.

基金项目:

篇10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给予了各方面的资助,但还没有系统的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条件。给予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资助,对他们在仅有的经济条件下,保障具有顺利完成学业的健康体魄,有着很现实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探讨合理的营养干预资助措施,笔者对大同大学医学院贫困大学生的蛋白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大同大学医学院一~四年级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总计211人,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3名。

1.2 方法 对2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膳食蛋白质消费调查、人体测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

1.2.1 膳食蛋白质消费频率调查 采用膳食记录法[1-3],由调查对象本人记录自己1周的食物(谷类、豆类、蛋类、奶类、肉类。其他食物蛋白质含量较少,忽略不计)蛋白质消费情况,时间为2007年6月25日至2007年7月1日。食物蛋白质消费记录调查表由课题组自行设计,经预实验后修改而成,共发放食物记录调查表211份,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 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4] 检验项目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LB/GLO),其测定选于山西省大同市最先进的现代医学检验中心,并随机抽取12名贫困生(男、女生各6名)在该检验中心和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了重复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1.2.3 人体测量及营养状况评价 测量项目包括身高和体重,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受试者空腹、脱鞋、只穿轻薄衣服;测量身高采用立柱式身高测量计,精确度为0.1 cm;秤体重采用杠杆型体重秤,精确度为0.1 kg;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再依据体质量指数判断人体营养状况,判断标准分3个等级[5]:BMI<18.5 kg/m2为营养不良,(18.5~22.9)kg/m2为正常,≥23 kg/m2为超重。

2007年6月24日召开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研究课题告知会(动员大会),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进行人体测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百分率、构成比、平均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膳食蛋白质消费情况 211名贫困大学生每日早、中、晚餐累计为629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6人次;每周早、午、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1)优质蛋白质(豆类、蛋类、奶类、肉类)食用情况:每日日食用率为55.3%(348/629),男、女生分别为77.6%(111/143),48.8%(237/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P<0.01);每周食用频次为9.9次,男、女生分别为13.4,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1)。(2)谷类蛋白质食用情况:每日食用率为98.8%(615/629),男、女生分别为97.9%(140/143),97.7%(475/486);每周食用频次为19.9次,男、女生分别为19.6,2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谷类和优质蛋白质的总食用频次)的比重情况: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33.2%,男、女生分别占40.6%,30.8%。

2.2 人体营养状况 211名贫困生营养正常、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见表1。

2.3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表2显示,男、女生之间TP,ALB,GLO,ALB/GL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5,0.98,1.22,1.81,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从膳食蛋白质消费情况看, 211名贫困大学生优质蛋白质每日食用率为55.3%,每周食用频次为9.9次,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33.2%,说明50%以上的贫困生膳食蛋白质质量是良好的;男生明显好于女生 ,其优质蛋白质每日食用率达77.6%,每周食用频次13.4次,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40.6%。

从机体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看,211名贫困生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从人体测量情况看,211名贫困生75.8%营养正常,有13.3%的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鉴于:(1)身高、体重是人体测量的最基本的数据,在反映人体营养状况上比较准确,体重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或长或短)营养状况的变化,体质量指数是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指标,故其是比较确切鉴定成人营养状况的直接指标;(2)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由于蛋白质体内库存量大、生物半衰期长、早期缺乏时不容易测出[6],故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阶段时[7],其TP,ALB,GLO,ALB/GLO生化指标均可为正常。因此,对蛋白质生化指标正常,而体重偏低的贫困生应考虑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期。

综上所述,大多数贫困生膳食蛋白质质量良好,尤其是男生。机体蛋白质营养水平绝大多数鉴定为正常,但有13.3%的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阶段,需立即进行膳食干预、及时纠正。

4 参考文献

[1] 郝玲,李竹,主译.营养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

[2] 葛可佑,主编.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8-389.

[3] 马冠生,孔灵芝,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

[4] 黄悦勤,主编.预防医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0.

[5] 吴坤,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

篇11

1.3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综合教改措施综合措施包括:①案例逐步分析法。精心设计、制定具有代表性的统计学案例,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复杂性和真实性,还要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实用性。②问题教学法。以医学期刊论著中典型的统计学误用案例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提问,鼓励师生交流互动。③在总学时不变的条件下,增设统计设计实验课。④适当简化了演算程序,合理安排实验课时间。⑤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次综合实习课,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

1.4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医学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及对实验课内容与形式的满意度等。同时对两组同学的实验课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5数据处理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并以实验报告成绩(以10分计)来初步评价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由表1可见,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临床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兴趣增加,对实验课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报告的成绩也提示实施教改后实验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

2.2学生的建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的建议,两组同学均表达了希望“亲自参与资料的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报告,了解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的愿望,同时强烈要求实验教学中增加统计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内容,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巩固理论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灵活和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主要是做书本后的习题,而书本上有的习题多年不变较为陈旧,跟不上时代。且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不高,部分学生表示做习题主要是为了拿平时成绩和应付考试。我们尝试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医学统计学实验实行了综合教改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针对此次教改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及时整理和归纳。

3.1通过案例分析法[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生一般在三年级安排医学统计学的学习,由于两年医学课程的形象思维训练的影响,已经习惯大量记忆,思维已成定势,对于统计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较难适应。因此,在实验课上,我们放弃了过去简单、刻板、公式化的课本练习题演练的形式。而是根据学习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目标,查阅与之有关的教材、文献和临床资料精心编写统计案例。通过生动的医学实例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2通过问题教学法[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我们精心准备了医学期刊论著中典型的统计学误用案例,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在讨论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导者,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讨论,加强师生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从拘谨沉默到大胆发言,也不担心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献丑”,气氛十分活跃,对统计学的兴趣也逐步增加。

3.3增加统计设计方面的实验课,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良好的统计设计是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过去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对统计设计方面只安排理论课,未设置相应的实验课,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用分离的现象[6]。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门增设了统计设计的实验课,利用实例(包括既往的科研项目和手中的课题)使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对科研的兴趣和积极性。

3.4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次综合实习课,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了解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从科研设计开始,研究对象的确定和样本抽取、问卷发放、回收和审核,然后是数据录入与资料的整理,统计推断和分析直至调查报告的完成,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样的科研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7,8]。本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高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态度的调查报告”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

4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结合医学统计学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供学校教学部门参考。

4.1开展统计的计算机实践教学

多年来,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统计实验教学一直沿用教授学生手工制作统计图表,采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许多复杂的统计数据难以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变得轻松容易,而统计软件的推广与应用使得统计分析方法也相对复杂化和专业化。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可能和必然,统计软件的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9]。书本上案例都是已经汇总的数据,学生无法体会数据收集整理过程。而通过开设上机实验课可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复杂统计分析的操作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录入、核对以及数据库建立、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强化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统计方法的掌握,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2构建网络教学与实践平台

篇12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医学院校1-4年级本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50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一年级135人(30.0%)、二年级112人(24.9%)、三年级96人(21.3%)、四年级107人(23.8%),男生198人(44.0%)、女生252人(56.0%)。

1.2方法

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特点,在参考相关文献[3-5]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⑴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吸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③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④缺乏运动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⑤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⑥高血压主要累及的器官是心脏、肾脏、脑和血管;⑦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⑧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时仍需服用降压药物;⑨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治疗;⑩成人平均每天应摄入的食盐量。10道选择题,每题选择“知道”得1分,以得分≥7分为知晓。⑵是否存在相关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不良情绪等。

1.3判断标准

⑴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6]。⑵参照WHO制定的关于吸烟的定义,在过去3个月(连续或累积)每星期至少吸1支烟并且过去30天内吸过烟。⑶参照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2005年调查报告,在过去的30天里至少喝过一杯酒者定为现在饮酒(一杯酒包括半瓶或一听啤酒、一小盅白酒等)[7]。⑷在问卷中,将个人饮食口味分为嗜淡、正常、嗜咸,一般情况下,个人感觉嗜淡的话,每日摄入盐量在12g左右[8]。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校医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450名医学生,总知晓人数378人,总知晓率为84.0%,平均得分(8.1±1.5)分。不同年级医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新生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年级的学生(P<0.05)。见表1:

2.2在校医学生吸烟情况

医学院校大学生吸烟率为7.1%(32/450)。男生吸烟率为14.6%(29/198),明显高于女生(P<0.05)。见表2:

2.3在校医学生饮酒情况

医学院校大学生饮酒率为31.1%(140/450)。男生的饮酒率为54.5%(108/198),明显高于女生(P<0.05)。见表3:

2.4在校医学生盐摄入量和不良情绪情况

被调查大学生中,个人感觉嗜咸的占39.8%(179/450),说明在校医学生摄入食盐量处于较高水平。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13人表示在过去的3个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紧张、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占被调查者的25.1%(113/450)。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日渐上升的趋势,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其发病率,就应该重视对整个人群的一级预防,而大学生又是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重视对中青年人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从而为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奠定基础。本调查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总的知晓率(84.0%)高于季振慧等[8]报道的67.22%。可见,医学生相对于其它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要好。通过比较不同年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知晓率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考虑与高年级学生已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有关。因此提示,应重视对新入校大学生系统的健康教育,多开办一些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沙龙,普及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以缩小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差距。只有充分了解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才能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指导大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摒弃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本调查还发现,医学院校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虽然较好,但是仍普遍存在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行为。被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吸烟率为7.1%(32/450),低于余新超等[9]报道的40.12%,可能因为医学院校学生对于吸烟危害的认识要好于非医学类院校。医学院校学生饮酒率为31.1%(140/450),并且,男生的吸烟率和饮酒率均高于女生,考虑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有相关研究表明,正常人每日摄入0.5g的盐就可以满足日常生理需要[10]。但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人们的口味偏重,本调查结果亦显示个人感觉嗜咸的大学生人数占39.8%(179/450)。同时发现,有过不良情绪的人数占25.1%(113/450),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本次调查提示,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医学教育,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但由于青年人自身约束力、自觉性较差,仍然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生活行为。因此,需要高校和教师加大监管力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另外,应积极在校园内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告知学生合理搭配膳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并注重医学生的心理保健,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虽然较好,但仍普遍存在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并督促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而从根本上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

[2]季成叶.1991-1995年中国大学生血压偏高发生率的动态分析[J].中国校医,1997,11(3):161-164.

[3]陈求真,李华.广州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行为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15,29(4):260-262.

[4]谢亚清.高校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92,1909.

[5]赵中,周慕虹.大学生高血压知信行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8):124-125.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

[7]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7.

[8]季振慧,焦秀坤,王保群,等.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108-1109.

篇13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容易获取,统计学被广泛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学到社会科学再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到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等方面.因此,国内大学的众多专业都开设有统计学这一基础课程.统计学课程要求大学生从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出发,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使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自专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解决各专业的数据统计问题.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由于统计学涉及到一些高等代数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其原理较为枯燥难学,特别是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大学生们具备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另外,统计学中试验设计的数据要么过于宏观,要么与本专业的联系不大,使得大学生们对相关统计技术的掌握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热情以及学习效果.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以及能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本研究提出使用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兴趣,对大学生进行项目分组,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实际研究,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合、课程必需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目的.

2文献回顾

在如何使枯燥的统计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学者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有的学者建议在统计学课堂上提供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选取一些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使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刘海燕、龚玉荣,2003;赵彤,2008;汤静等,2008).这些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去拓宽实际数据来源,代替原有教材中过于宏观的数据或与学生专业不大相关的案例.有的教师建议对大学生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吴宁,2007;马铁成,2015).这部分研究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采掘数据,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述已有文献对于如何上好统计学这门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颇具意义的研究结论.但是上述研究要么只强调从教师的角度去选择数据,要么只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掘数据,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前者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具有坚实的统计学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来自各专业的知识背景(统计学往往是几个专业在一起上的大课),这样才能选取到适合所有专业学生的数据;后者会因千人千面、数据来源复杂、专业类型众多等问题使得教师在实践阶段指导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让他们自主选取数据,然后将其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进行综合指导,这样,既避免了统计学理论学习的枯燥,又避免了上述研究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具体课程设计

根据上文提到的研究思路逻辑,本研究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如下:第一阶段: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统计学绪论、统计调查步骤、统计学概率基础、统计数据的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部分,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何进行统计调查、如何呈现统计结果等.这一阶段将占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或研究旨趣帮助其确立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等、督促大学生收集相关数据以备后面的阶段使用.在这一阶段,考虑到统计学一般是大课,同时往往几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并且有的专业人数较多,故采用按照研究内容或研究旨趣进行项目分组的方法,将所有大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项目小组.另外,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体验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每个项目组的人数参照5-10个进行分配.第二阶段:分析实践数据阶段.在这个阶段,在讲授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具体的分析技术,采用广泛使用且免费的stata统计软件,让大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第一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具体的做法是在要求大学生学会图表的制作、三大类统计方法的操作基础上,结合各个项目的研究目的分析数据,得到相应的统计结果,并学会对数据的不同处理、图表的制作及美化、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意义及现实意义的解释等,最终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调查的所有步骤.这一阶段也将占总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将有效地将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大学生们既完成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学工具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结论

统计学的本质是一种挖掘数据的工具.如何掌握好这一工具、在各自的专业方向或者个人感兴趣的项目上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是各位教师绞尽脑汁想要达到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他们的研究旨趣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按照项目组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其日后组建项目团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诚如每项研究都有优缺点一样,本研究也可能存在如下不足:例如划分了项目组以后,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如何安排和协调项目组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等问题,这些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的完善.但不管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统计学的理论与大学生的实践联系起来、促进统计学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更新,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李春华 吴望春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龚玉荣.对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J].统计教育,2003,(1):32G33.

[2]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G109.